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6 14:45:55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1)

一、中医药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中医药旅游资源一方面应考量中医药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程度高低和规模大小,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其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创造相应的旅游环境。

(一)专业性

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中医药旅游资源属于医学专业领域,中医药旅游资源的医学专业性较强,涉及医药安全,其评价和开发都需要在中医药相关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二)功能性

除了休闲、放松、求新、审美等一般旅游资源能够实现的功能,旅游者对中医药旅游资源还有或治病或康体等医疗保健的功能要求。

(三)文化性

作为一门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性。现代医学只有几百年历史,而中国传统医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早已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科学性或许仍有争议,其文化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医学,共同组成了丰富的中医体系,体现着各自的民族文化。

(四)环境性中医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有利于身心健康,更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精神,与现代人实际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大不相同,却令人向往,能够激发人的旅游动机,正如杨振之教授所说的旅游的本质是“诗意的栖居”。

二、中医药旅游资源资源分类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之下,形成了中医药资源的巨大宝库,虽无法在有限的篇幅内作详尽的梳理,但可以对中医药资源进行分类式的汇总,从而成为中医药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的基础。

(一)中医理论

中医不仅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结晶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广泛吸收春秋到先秦时期儒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各个流派的思想,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门哲学化的医学,中医理论中的很多观念都不仅是医学观念,也是哲学观念,如源自阴阳家的五行学说、源于周易象数思维的脏象学说、源自儒家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等。中医哲学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观念等,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体质学说、经络学说、六淫七情、正邪阴阳等,以及中医史及名人典籍。

(二)中医诊疗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诊断,主要指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以及病案撰写。

中医治疗方法可分为,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中药、针灸。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消散)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滚刺疗法、洗涤法、外科手术(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中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种类、中药采集与贮藏、中药炮制、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中药配伍应用;针灸治疗主要包括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耳针头针、按摩疗法、发泡疗法、熏洗疗法、敷药法、热熨法、贴药法、吹药法。

(三)中医养生

除了上述中医诊疗体系,在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下,还发展出了独特而丰富的中医养生法。与西方养生法基于营养学不同的是,中医养生不仅强调身体的保健,更注重身心的和谐,其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动静互涵、三因制宜、形神合一等基本养生原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身体保养,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文化、一种东方智慧和哲学。

主要包括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中医养生原则、精神养生、环境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药膳食疗、养生、运动养生(气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娱乐养生、浴身养生、保健针灸按摩、药物养生、因人养生、体质养生、部位养生、因时养生、区域养生等。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2)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3)

引言

医院学科发展,人才是基石。人才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品质和层次,而人才需要信息素养来锻炼和完备。医院只有推进人才队伍信息素养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两者相互促进。信息素养在医务人员终身学习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与医学知识及实践技能学习的相互融合。因此,医护人员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甄别有用信息来指导临床工作,成为大数据时代医务工作者都应具备的品质[1]。医院图书馆建立新员工信息素养培养长效机制,旨在培养和提升医院职工整体信息素养。

一、新员工信息素养培养背景

(一)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新技术新项目亟待引进

医院重点实验室、各级重点学科引进、建设均需要提升临床医师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科建设力度。医院不仅要建设系统的学科体系,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转化,也亟待建立各种学科中心等区域性医学高端平台,逐步实现与国内最高水平对接,更加需要综合实力提档升级,从而加快医联体建设,推动分级诊疗。

(二)学术交流馈乏

虽然医院政策鼓励科研立项、撰写高水平论文,但SCI、EI、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较少,发文期刊影响因子较低,省部级科研项目较少。缺乏有学术地位和话语权的专家,在国内、省内科研学术地位处于较低位置。与省内其它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人才队伍瓶颈

1.一是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学科队伍的整体实力不高,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团队少;三是学科骨干少,人才梯队断层,人才储备不够;四是学术氛围淡薄,人员整体学术意识有待增强。2.医院联合高校加大博、硕士培养,培育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建学术团队。通过青年骨干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使之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担负起学科建设的重任。3.知识获取被动,只有职称晋升时才想起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部分学科带头人不但没有敏锐捕捉前沿的信息素养,还对参加信息素养培训有所抵触,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各类培训,无法正确使用医学文献,凭经验,吃老本。

(四)周边医院竞争

在区域范围内没有绝对优势学科。医院要想发展必须提升医院技术与服务的内生动力,做好目标定位,才能在严峻的环境中谋求发展,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医院学科发展、区域性平台建设,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均需要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他们能否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将成为影响临床医学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逐步加快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及时获取专业前沿信息,形成重点专科人员信息素养合力,逐步组建学术团队,搭建学术平台,健全评估评价体系,带动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三)医院图书馆通过新员工信息素养培养逐步带动老职工信息素养的提升,从源头上解决信息素养整体偏低问题。加强新员工信息素养培训,年复一年,一批批职工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在彼此工作、科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相互渗透,整体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增强他们敏锐捕捉信息的能力,也可提升医务人员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热情。

三、信息素养培养措施

(一)调整馆藏资源,优化馆藏配置

通过医护人员到馆和发放问卷征询职工需求,逐步调整馆藏结构,使馆藏资源从浅层向深度、广度拓展,使读者服务逐步向适合学科发展及职工需求过渡,多途径激发职工利用图书馆的热情。调整馆藏建设及读者服务思路,把医院图书馆建设成为不仅仅是图书资料收集中心,还是医务人员及时获取信息的多媒介休闲文化中心,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

(二)引进医学信息专业人员

医院图书馆的通病是得不到领导重视,成为老弱病残的集结地。图书馆管理人员多半路转行,或者是老弱病残,致使医院图书馆专业人员匮乏,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医院图书馆当务之急是引进医学信息专业人员。

(三)加强新员工信息素养培养

对新员工信息素养培养设想可以从源头上遏制职工信息素养不足,新员工知识接受能力强,在学校有一定信息素养基础,更容易培养;从新员工入手,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全员信息素养的提升;新、中、老搭配的三级医师负责制,在工作交流中,老同志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年轻人将筛选信息及时传递给老同志,通过新老融合,不断提升专业救治水平。

四、构建员工信息素养培养长效机制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4)

关键词 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6-0003-03

Conception and discussion on establishment of Internet+medical-pension new mode

MA Longfei, LE Jiayi, YU Minjie, SONG Rui, WEI Wei, SHEN Shifeng

(Ruijiner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20, China)

ABSTRACT The elderly people’s needs of pension and health service are increasingly strong, so the state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medical-pension combined mode. The lack and imbalance of medical resources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pension mod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remote monitoring, remote diagnosis, remote health management and life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medical-pension mode by combining the present mode of pension and the status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puts forward proposals in reg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dical-pens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making process of remote burst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 under the standard Internet situ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medical-pension mode; innovative mode

我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老人常罹患多种慢性疾病,医疗需求强烈。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以下称“医养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了应对养老过程中日趋严峻的医疗需求问题,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1],意见中明确提出需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因此各地政府陆续推出了各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但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2]。如何合理、高效地促进医疗和养老资源整合,推行在新形势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已成为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现阶段老年人养老困境,基于“互联网+”在卫生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就“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应用进行探索,并提出如何推进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医养结合,希望为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开展提供思路。

1 现行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及局限性

目前,各地推广比较成功的医养结合模式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医养结合进社区和进家庭”等4种模式[3],前3种养老模式均由专门机构承办,配置相对固定的服务和医务人员,床位有限,周转较慢,且老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圈,生活满意度及幸福度有所下降[4];而最后1种模式,即“居家养老”、“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居家医养结合模式,在不改变老人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情况下,由医疗机构向老人提供家庭医疗服务,解决了绝大多数老人的医疗需求,是政府目前大力推广的养老模式之一。

如今,医养结合模式已在上海市数个社区进行了试点。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家庭医生责任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团队与有居家养老需求医疗的老人签订医疗服务协议,采用全科团队提供定期巡诊和建立家庭病床等方式,为之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得到了广大老年患者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在整个街道社区全面推广。但是,随着需要参加医养结合的老年人人数迅速上升,医疗需求量急剧增加,有限的社区医疗资源显得捉襟见肘;而且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医疗监控盲点,不能实施连续性医疗监控,存在生命安全风险。

2 “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

由于传统的医养结合模式中,机构内的医养结合床位有限,需专门为此配置医疗资源,使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医疗日趋成熟[5],互联网思维下的移动医疗模式应运而生,即“互联网+医养结合”。

2.1 “互联网+医养结合”含义

“互联网+医养结合”是指整合现有的4种医养结合模式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建立起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平台,编织起一张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并整合全社会为老服务资源的养老网络,利用物联网、云技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使居家老年人足不出户、养老机构内老年人不下床就能尽享移动医疗带来的服务。

2.2 “互联网+医养结合”涵盖内容

“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涵盖了“资源网”、“医疗网”和“组织网”3个层面的内容。

“资源网”属于该模式的线下部分,是引入并整合全社会为老服务资源的网络(包括政府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慈善机构、志愿组织、居委组织及家庭个人等),为实体网络,有了这些为老服务供给主体在后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医疗网”属于该模式的医疗服务硬件部分,指借助目前可穿戴的医疗和远程视频监控等智能信息化手段形成的网络(例如远程网络摄像头、智能手表、远程血压计、远程血糖仪和远程心电监护等),可促进双方无缝对接,增加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和即时性。

“组织网”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资源网和医疗网的网络平台,通常是在政府主导下,根据医养对象需求建立起区域性的24 h值守的“医养结合网络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医养平台”)。该医养平台同时连接线下的医养对象、各个医疗机构、邻里社区及家庭子女。一方面,可以保证医养平台能及时了解医养对象的生理功能、生命体征和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可确保各种为老服务资源信息顺利到达老年人身边,发挥居委及家庭在活动组织方面和供给方面的优势,完成对上述资源和信息的整合、调配,成为连接各个环节的关键性枢纽和节点。

3 “互联网+医养结合”的具w操作

“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是“组织网”通过“医疗网”了解医养对象的需求和生命体征,由“资源网”为医养对象提供方便、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3.1 组织网

管理者通过电脑或手机APP登陆医养平台,该平台负责管理所有的医养结合对象,工作人员24 h进行平台值守,查询相应医养对象的电子健康档案,了解医疗网络传输的医养对象生命体征,通过远程视频监护系统监控医养对象的即时生活画面。如医养对象处传来报警提示,可通过交互式视频监测系统做到即时沟通,并采取远程或专人上门的形式进行适当处理。该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联动,各级人员能够相互检索、调阅所需信息,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掌握医养结合人群健康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及健康管理效率,体现管理的优越性。

3.2 医疗网

主要由交互式视频监测系统和智能手表两部分组成。

3.2.1 交互式视频监测系统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将音、视频信息即时传输到医养平台和医养对象子女手机上,通过摄像头的交互系统实现双方即时视频通话,可随时通过互联网远程调阅联网监控图像,并支持调阅录像,实现24 h监控居家老人的人身安全。

3.2.2 智能手表

通过佩戴智能手表将医养对象的心率、体温、呼吸、运动和睡眠情况通过互联网上传到医养平台,有专门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无创连续监测。如生命体征呈现异常状况,医养平台会发出预警提示,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此外,智能手表还具有一键呼叫、定位功能及提醒服用药物等功能。

3.2.3 其他相关功能

此外,可以预留远程血压计、远程血糖仪、网络电视及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接口,根据医养对象的身体及罹患疾病状况,按需进行其余功能的配置。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即时上传到医养平台,同步到医养对象的电子监控档案内,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掌握医养结合人群健康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逐步实现医养结合对象从“发病管理”向“发现管理”转变,为医养结合及其家属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健康管理[6-7]。

3.3 资源网

资源网是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政府主导,整合能利用的一切医疗服务资源,是平台执行操作的主力军。每个工作人员的手机或电脑均安装了相应权限的平台系统,按照平台调度员的要求和医疗网传输的信息,为需要服务的医养对象提供即时在线的医疗服务,必要时安排就近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如患者情况比较严重,由平台根据病情联系相应医院就诊或进行住院治疗,保证医养对象不会因为就诊延误或时空阻隔而发生意外。

4 “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

“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是向医养对象提供生活、疾病和安全等方面的服务[8],下面分别就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和生命安全管理3方面的设计路线作简要阐述。

4.1 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饮食,运动和精神慰藉为医养平台服务的核心。

饮食方面:医养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远程电视以视频方式为医养对象提供丰富全面的健康饮食知识,还能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有特定需求的用户。如对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提供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同食物所具有的功效以及食物如何搭配和如何更好烹任等知识。

运动方面:通过智能手表设置个体化的运动目标,及时将运动情况上传至医养平台,通过跟踪记录、提醒反馈等方式促进医养对象形成科学的健身习惯,由健康管理师制定个体化的健康饮食运动计划,定时定量地加强锻炼,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持续性地实施体重管理,逐渐将身体状况控制在良好状态上。

精神慰藉方面:多狄窖对象是空巢老人,常有失落感、衰老感、孤独感及抑郁等,通过交互式视频系统,可与子女、朋友、工作人员实施实时语音、视频互动,工作人员可及时发现医养对象细微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从而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给予更多关爱,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4.2 疾病管理

医养对象常患有2种以上的慢性病,因此,慢性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传统情况下,患病老人需要了解自身病情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就诊,而在“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下,在医养平台上,每位医养对象都拥有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和工作人员在患者的健康档案中能及时录入历次诊疗过程、病情复查结果、阶段性保健计划及用户的实施反馈。医养对象的生命体征通过医疗网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自动上传到医养平台,平台设有自动预警功能,便于医生进行疾病信息追踪和适当的疾病干预。

4.3 生命安全管理

医养对象90%以上为孤老、失能、半失能和智障老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他们在生活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生意外情况,引起严重伤害,因此生命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结合医养对象自身的独特生活方式和特殊身体状况,评估出可能发生的风险种类,通过医疗网的智能手表一键呼救功能和交互式视频监测系统,对重点用户的日常活动进行主动、实时的监控。一旦医养对象发生意外,可第一时间按动智能手表的一键呼叫按钮,系统自动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医养平台和医养对象子女的手机上,同时自动启动交互式视频监测系统,平台和子女可以即时调阅录像,做到及时报警、快速反应、迅速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医养对象的人身安全。这一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上门、电话通知等方式,减化了工作流程,让医养对象的子女可及时介入,提高了处理意外情况的效率。

5 结语

我国对于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医养结合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配套资金不足、基础建设不完善及法律政策不明确等,“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医疗和养老机构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新模式的实践和探索[9-10],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逐步完善远程医疗体系的建设政策环境,应用互联网技术将可穿戴医疗设备、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等应用到建立养老信息化平台中去。逐步探索出适合在新形势下的医养结合新模式,打造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及全天候的养老服务模式,做到养老和医疗的真正融合。

参考文献

[1] 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3-09-13)[2017-01-16]. http://jnjd.mca.gov. cn/article/zyjd/zcwj/201310/20131000534003.shtml.

[2] 肖洪松. 解养老难题的基本策略―“五元共构”医养融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 9(6): 669-672.

[3] 王霞, 冯泽永, 李秀明, 等. 医疗服务融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 2015, 36(2): 56-58.

[4] 谢小萍, 陈龙妹, 彭映姝, 等. 成都市空巢老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9): 1660-1662.

[5] 潘铮, 廖瑾. 智能健康服务的模式和实践[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 20(5): 11-15.

[6] 钟宁, 陆军, 廉启国, 等. 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的社区应用及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9): 2145-2146.

[7] 丁芸, 戚德清. 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11): 1250-1254.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38-03

[作者简介]李光,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哈丽娟,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王富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117)

一、国内医学教育的现状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没有找到与国际接轨的准确位置,难以适应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1.生源素质偏低

生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专业培养的成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医学院(校)也一度上调招生规模,某些医学院(校)甚至一味地追求学生规模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导致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入学后无法适应医学院(校)繁重而紧张的学习压力。同时,医学院(校)的扩招也导致了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衡,教师教学任务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其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培养目标模糊

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是规范培养方法、培养途径的基础,也为人才的培养规划了蓝图,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将培养目标定格在培养中医师上,即培养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不难看出,这一目标既笼统、含糊又难度偏高。诚如大家所知,在短短5年本科教育中,既要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临床技能,包括内、外、妇、儿、影像等,既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与医学教育的实际不符,造成很多本科毕业生无法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3.教育资源匮乏

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较之招生规模的急遽扩大,师资队伍的充实明显滞后,而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师资尤其匮乏。另外,医学院(校)的经费和设备投入没有得到适时的跟进,仪器设备、校舍建设、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若干关键的办学环节建设滞后。资源的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教育模式陈旧

有“临床医学巨人”之称的美国加州大学医学教授Tierney博士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讲学时指出,中国医学教育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灌输为主,以传授己有知识为目的,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熏陶,极大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课程设置局限性大

在课程设置上,绝大多数的医学院(校)都过于追求学科的完整性,教学内容过多,且各学科间内容交叉重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一些选修课、实验课等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课程则相对较少。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得各科系的医学毕业生最终只能成为只懂本专业知识的医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说具备完备的知识体系或者成为全科医生了。

二、国外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正确认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的同时,应探讨、借鉴发达国家的精英教育模式。

1.入学条件严格

国外大多数医学院(校)招生制度的制定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学校可以根据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需求,自主决定招生计划和规模。美国现有的125所医学院中,每所医学院平均每年招生130人,在校学生仅为400~500人。在招生条件上,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的招收尺度非常严格。医学生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另一种是本科毕业生或有医学预科基础的学生。以实施医学精英教育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为例,美国的医学生要先通过本科教育,取得学士学位后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校),并要求在进入医学院之前参与科研,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相比中国高考一刀切的做法,美国的招生制度更体现了精英性质。

2.教育制度合理

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制度有四种主要类型:5年一贯制的英式、6年一贯制的德式、“4+4”年制的美式、6年一贯制的俄式,英、德、美是其中的代表国家。英国医学院的教育分为基础医学(2年)和临床医学(3年)两个阶段,毕业生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以注册前住院医生的身份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实习合格并获结业证书后才能正式申请注册。德国医学教育的学制为6年,包括3年的基础课程和3年的临床学习,分为临床前期(第1~3学期)、螺旋式教学期(第6~10学期)和临床期(第11~12学期)。美国医学院学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后进入大学学习4年,在医学院的前2年里学习基础医学课程,二年级结束时参加美国医师执照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后2年进行临床专科训练,在毕业前参加临床知识与临床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医学院学生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

3.教学资源充足

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学上都有较大投入,设备完善。学校拥有多个教学医院,供学生实习,方便学生接触更多病人;每个教室均配有摄录像机、投影仪、书写板、接诊台等设施;临床基本功训练室配有大量仿真模型、电脑课件,甚至有超声仪、心电图机等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用。

4.培养目标明确

英国医学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沟通、创造能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关爱病人、与人协作的品格。德国于2002年颁布了《改革医学执照颁发修正案》,明确要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在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合格的医学人才”,毕业生必须“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医,并完成更高层面的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实行教考分离培养,强调对学生自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美国医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认知、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便快捷、有效地为医疗保健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扩展能力、对新知识的获取能力、对工作的科学总结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

5.教学模式先进

发达国家当前的医学院(校)教学趋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模式转交。自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陆续开始了以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教育方法改革,即以临床问题为起点,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共同讨论,最终得到满意的答案。英国医学院(校)在授课内容上并不是特别强调所授知识的系统性,而是突出知识的前沿性,课堂上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三、我国精英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1.更新制度,控制招生规模

相比我国高考“一刀切”的做法,发达国家医学院(校)更倾向于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并辅以其他手段对符合报考资格的学生进行严格筛选,优中择优,明显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值得借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办学方针上实行少而精的精英教育,以“小规模、高质量、高素质、高潜能”为特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多种发展潜能和医学精英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提供了国内医学精英教育的典范。对于一般医学院校来说,也可通过尝试发展医学辅助专业以分解扩招带来的压力,如目前人才匮乏的护理、药学专业,既解决医护比例失调的问题,又缓解护理、药学发展滞后的困境。在入学条件的设置方面,可以设置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项目进行多重选拔,除国家统考外,还应通过各医学院(校)自行组织的医学考试,以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

2.结合实际,明确目标

著名的GPEP报告强调:教师应像强调获得知识一样,强调学生获得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性;应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事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现代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知识丰富、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且具备较强竞争力、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各高校应根据校情来定位其培养目标,既突显办学特色,又突出学科优势,避免出现好高骛远和不切实际的盲从观象。

3.加大投入,保证经费

掌握当代先进医学科学知识和发展趋势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前提与保障。为改善我国当前医学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一方面要求国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医学院(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加大对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对教材教具的不断更新等。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鼓励教师努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青年教师。

4.完善理念,重视实践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6)

2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

灾难救援工作侧重于院外救护与管理,灾难医学救援不仅仅强调医学救治,更多与组织管理、运行和指挥协调等工作有关。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是建立在科学人才培养平台上针对灾难医学学科进行综合培养的,能够对灾难医学的学科建设、基本理论、灾难医学资源准备、控制、评估和改进等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管理活动指导灾难医学活动相关的人员,使医学资源在灾难中发挥最高的效率及最好的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2.1培养目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目的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科学地建立灾难医学学科体系,通过研究灾难医学中所需的医学资源准备、调配、应急等实现对灾难的合理、科学应对,减少灾难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危害,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需围绕着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培养,即灾难医学需求、灾难医学资源及其资源利用管理,分别对灾难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心理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四个方面的医学技术实施,及其药品、血液、医学装备、后勤、信息和行政六个方面的医疗技术实施保障给予研究,并促使其能够将灾难医学管理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结合和深化,产生出诸如灾难医学信息学、灾难医学流行病学等灾难医学的衍生学科。

2.2培养对象灾难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对象也应具有社会化的倾向。具体而言,灾难是由其累及的社区及其与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相关联的社会空间构成,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就不应当是仅仅具有医学资源的调配能力,还应当在跨文化的人才和非医学性的能够利用和管理社会资源的对象中寻找,例如了解或熟知区域性地理气候特征、地区民俗文化的人员。与灾难医学相关的社会资源随着灾难范围而变化,高度重视这一点,相关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灾难医学的需求,满足一系列社会资源组成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因而人才培养的对象需涉及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常规物资储备管理、医疗救援应急物资管理、灾难早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救治标识物资管理、灾难中后期医疗救援物资管理等方面。

2.3培养模式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明确灾难医学管理的内涵和明确培养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目的,其次是建立灾难医学管理的知识体系:(1)灾难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医学需求之间的关系;(2)灾难医学需求的空间范围及其特征;(3)灾难医学资源所处的社会空间及其资源调度;(4)社会学空间中的灾难医学资源的特性和配置问题;(5)灾难医学资源的利用和管理;(6)灾难不同阶段的管理范畴与内容;(7)随着健康受到灾难累及人员的移动和生物学灾害因子的扩展而扩大的条件下的相关需求及其相关资源(医学资源、社会资源等)的合理配置等。再次,灾难医学实践性强,可通过模拟并结合真实案例的手段开展培训。模拟应当想方设法做到准确、合理、科学,其模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灾难发生前,为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制定和灾难医学资源准备;(2)灾难发生后,灾难医学管理预案启动、实施效力及其评价,补充性适宜方案的制定及其实施,对医学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估等。同时在案例学习方面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或存在的不足,例如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处置工作体现了对灾难准备实施全面的管理所带来的益处,2014年江苏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紧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等等。现代管理学认为,人们获得管理经验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操作而非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即按照“问题-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通过采用桌面推演、情景模拟、指挥部模拟演练等多种实战特征明显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参与获得较强的行动能力,该方法并不是忽视知识、忽视理论,而是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特别是提高行动能力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能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做事提高行为能力。

2.3培养考核协调是灾难医学管理的本质,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灵活机动是对灾难医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考核应当依托灾难管理的本质与基本要求,以寻求灾难医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为导向,考核其管理手段与措施是否能够满足灾难社区医学需求。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是人,对象则包括人和物、空间与时间、个体与群体等,考核是观察灾难医学管理的主体人对其所管理对象的协调能力。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尽管大多数时间内缺乏实际的应用实践,但随着灾难医学的发展,人才的知识储备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注意调整专业知识、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尽可能武装最新的科技设备等,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考核使人的主体作用向前延伸。灾难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为解决如何充分利用灾难状态中的医学资源问题,考核可将其分为7个环节,依次为:灾难医学人才需求分析、灾难医学人才资源分析、灾难医学人才管理组织建立、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制定、灾难医学管理人才方案实施、灾难医学管理人才评估和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以上环节以灾难医学需求满足度和灾难医学资源利用率为尺度对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活动给予评估和改进,是对灾难医学相关活动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形成了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的闭合环。考核时,应采用现实中的方针、准则及标准,例如选择个人真实的工作岗位,现实中承担的工作职责,现实中的工作条例,考核中的流程与预案也是真正的灾难管理工作流程与预案,通过场景模拟考核,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实际状态下的灾难医学管理需求,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而在真实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灾难。

2.4培养管理近年来,我国对灾难医学日益重视,但在管理方面依然非常欠缺。建立人才队伍固然重要,但实现在培养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避免人才培养的科目重复、知识结构雷同、人才效能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与人才的流失,例如初期培养时管理知识局限在单一或很少的学科领域,进行下一阶段培养时,知识结构仍然重复没有得到更新,使得难以在实际的灾难到来时发挥作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建立专门化的灾难医学管理人才培养系统、可用的注册制度、大型的人才数据库等,通过一系列专业的人才管理途径与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做到有的放矢,知识结构不断巩固、翻新、强化,又避免人才资源的无法流通,保证人才的合理调剂与配伍,在统一的框架内实行人才资源的磨合和配伍,实现人才培养的效能最大化,确保灾难应对的过程中实现灾难医学技术资源管理及灾难医学技术保障资源管理的双优化,确保合理利用灾难医学资源满足灾难医学需求。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兴起,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已成为竞争中取胜的第一要素。[1]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的医院,必须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卫生人才,医院才能够获得持久的竞争力,才能在医疗市场中持续占有一定的份额[2]。当前,如何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吸引、培养、壮大人才队伍,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医院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发挥人才效益的关键环节。

1.1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医院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战略紧密地结合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医院实现既定目标。要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就要让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需要对整个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规划[3]。医院需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保证人员规模、素质和奉献精神符合医院的战略目标,使医院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充分的人才资源作支撑和保证。

1.2 建立全新的全员聘任制

打破传统的计划模式,在医院建立全新的全员聘任制,克服终生制、论资排辈等旧有陋习,搞活用人机制,能够人尽其才,提高医院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1.3 建立人才开发的长久机制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4],通过工作制度、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挖掘人才、使用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对医院的贡献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对工作的满意度,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感;不断增强人才对医院忠诚度,培养人才对医院的归属感,使人才愿意长期为医院服务,始终保持工作激情,推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

1.4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测评体系

在选拔人才时,要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从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动机等几个素质程度测评,以达到全面了解拟聘人员的德、能、勤、绩状况,提高人才选拔的成功率。

1.5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人才竞争的根本是机制竞争。医院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权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推进器[5]);建立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2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先选拔现有人才

2.1 内外一致的原则

在选用人才上坚持两条腿走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医院管理者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不能忽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避免出现新的人才流失的情况。

2.2 引进和培养并重

人才是医院学科建设的基础,为把人才的培养工作摆到医院工作中的优先位置[6],一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重点人才到国内专科医院进修学习;二是医院邀请全国、全省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帮助医院进行技术帮带和课题指导;三是采取以老带新,立足岗位和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的方式,进行重点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其本专业的技术水平。

3 加强医院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使用

有计划地选拔使用学科带头人,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医院学科带头人是人才队伍中的主导力量,他们的学术技术水平,代表着医院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技术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医院可持续性发展.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12(3):213-215.

[2] 周晓东.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现代医药卫生,2002,18(4):346.

[3] 张英.医院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3):141.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8)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3-0043-06

民政部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5%[1]。而天津2015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高达22.43%,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16.1%的平均值水平,仅在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三[2]。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央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2016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天津于2015年启动医养结合养老试点,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研究在对天津居民医养结合认知意愿及发展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深刻剖析天津在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行动的逻辑起点

(一)天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1.老龄化程度高。天津市老龄办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天津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2]。这意味着天津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统计口径为户籍人口,不包括常住、外来老年人口。

2.老龄化速度快。从近年来老龄化数据变化趋势看,天津“十二五”时期老龄化进程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不断加快。“十一五”末天津老年人口176.4万人,到“十二五”末达到230.3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79万人。据测算,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天津老年人口将达到237万人,那时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四分之一,意味着天津每4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社会老龄化程度空前严重[2]。

3.高龄老人比重大。从天津户籍老年人口的年龄段看,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6.93万人,占老龄人口比重为63.78%;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3.41万人,占老龄人口的14.5%。从性别看,天津市60岁以上老人各个年龄段中,女性老人的数量均比男性老人多,由于女性老人一般较男性老人更长寿,女性老人占全社会老人数量的比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上升[2]。

上述老龄化特点既挑战着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也迫使政府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天津迫切需要构建适应目前老龄化特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增加

天津市民政局的《2015年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天津失能老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6.65%。据此次调查报告测算,2020年天津将有失能老人17.09万人,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2050年天津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巨大[3]。

以天津南开区为例,笔者从天津市养老院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南开区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0万人,其中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占比大约三分之一,并且他们大都伴随着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这就亟须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此外,南开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已经建立的医养结合试点只有学府街和嘉陵道街,且只能提供50张左右的医养一体化病床,在目前南开区二十余家养老院中,只有4家基本具备了医养结合条件,远远无法满足老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

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完全隔离,造成了医院医疗资源长期被占用和低效利用。各医院均出现了常见的“压床”现象,导致医院的医疗资源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4]。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优势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医疗和养老分离问题,能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并最终将生活照料、疾病预防、健康检查、大病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整合提供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从而满足了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因此,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逻辑起点集中体现在“医”和“养”这两种资源相向而进的连续过程。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不断加深,天津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口⒋蠓增加,对于健康养老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如何顺利度过“健康余命”不仅是老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指标之一。健康老龄化的宗旨是无论心理还是躯体以及社会状态都使老人在晚年保持健康,将生活不能自理和难以治愈疾病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也是全球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对老龄化的举措。当前天津养老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既维持老年人健康的体魄,又能够使其便捷地获取医疗护理。另外,一般养老机构大多风险回避那些支付能力有限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使这部分最需要养老机构养护照顾的群体被排除在养老资源之外,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迫切需要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这是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又一逻辑起点。

二、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现状与发展瓶颈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调查

1.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态度。本次调研范围重点是天津市南开区海光寺周边的居民社区退休人员以及南开养老中心、南开区福源养老院。尽管调查范围不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津退休人员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意愿等情况。此次所调研的小区,主要是南开三马路、南开二马路、南开二纬路和南京路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聚英里、荣厚里、昆裕里、德邻里、延生里和太极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调查人群是女性55岁以上、男性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

在被调查的168位退休老人中,当前选择居家养老的为161人,占比达到95.8%,选择社区养老的有7人,比率是4.2%。选择社区养老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女没有时间照顾(3人,占42.9%)、自己身体健康原因(4人,占57.1%)。对于理想的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的占57.1%,选择社区养老的占20.8%,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2.1%。在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理由中,子女精力时间这一选项占52.4%,纯粹个人喜好占38.1%,自己健康状况占42.9%。

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方面,在被调查的168位老人中,对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非常了解的仅有1人,对医养结合听说过的占10.1%,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占27.4%,从未听说过的占61.9%。在对样本中的老人进行了关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的详细介绍后,今后有意愿参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占64.3%,没意愿参加的占19.6%,另外还有16.1%的老人选择目前不确定。对于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退休老人,在其选择的理由中医养结合医疗条件好占78.7%、护理水平高占64.8%、不想给子女带来麻烦的占55.6%;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退休老人,理由包括花费比其他养老方式高(占45.5%)、不喜欢机构养老(占54.5%)。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现状调查。笔者到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研后了解到,天津已有7家医养结合试点机构投入运营,这些医养结合养老试点机构目前能提供床位276张,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和临终关怀老人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全程医疗;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以各区县医疗结构协作为辅、以社会各方力量为补充。截至2016年初,共收治住院老年患者875人次,其中失能的老年患者达到680人次。对于以上医养结合养老试点机构提供的服务,患者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经进一步的调研后发现,试点机构在营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突出表现为病房改扩建资金缺口较大、医护人员欠缺、病房24小时诊疗护理任务重。为此,亟须政府在病房改扩建、设备设施投入和医护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以政策补助。

另外,从天津市卫生局获知,天津市目前有超过30%的医院普及了“医养结合”,而在公立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如始建于1953年的天津市养老院,附设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集养、医、护、康复为一体,可收治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和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2014年4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与龙福宫养老院合作“医养结合”,分享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并实现双向互动[5]。

(二)阻碍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的瓶颈

1.主管部门权责不明。天津医养结合主管部门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级民政部门、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卫生部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主管部门出现了相互重合现象。这会导致办事相互扯皮、利益相互纷争、责任相互推诿的混乱局面。主管部门混乱将导致医养结合的割裂。权责不明成为阻碍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瓶颈。

2.养老机构医保结算难。医保政策瓶颈已成为天津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天津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还未被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导致老人在医院就医时可以实行医保结算报销,在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接受的各种医疗护理服务费用则没有办法实行医保报销。这种现状对于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相关服务的老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将严重阻碍大部分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此外,异地老人在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产生的相关费用更难报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异地养老产业也快速发展,北京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鼓励北京老人到天津、河北养老,由于京津地理区位便利,天津的生活水平和养老服务水平又相对高于河北,因此天津一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受到北京老人的青睐,但京津冀异地就医不能用医保直接结算也成为京津冀异地养老发展的瓶颈。

3.资金和政策制约。天津虽然已经在2015年启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试点,但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具体政策支持还未出台。由于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再加上目前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是困扰中国大多数养老产业投资者的最大问题。很多养老机构都是靠政府补贴在维持,能盈利的是极少数,如果养老机构再加上医疗服务的内容,运营起来将更加困难。

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结合的运营成本很高。调研中了解到天津很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着资金紧张难题。他们大都需要在机构医护病房建设、医疗器械购进、医护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给养老和医疗的结合提供资金支持,从前面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全社会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悉知的很少,所以亟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入社会资本,以保证“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长足持续发展。

4.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c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老年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属急需紧缺人才”。专业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也已成为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从所调研的几个主要医养结合养老试点了解到,目前其机构人员构成中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有中级职称的专职医护人才非常短缺,特别是35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坚力量严重不足。第二,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奇缺,有的试点即使有也是已经退休的返聘人员或者是外聘人员,在机构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第三,具备低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大多数是刚毕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对业务的熟练程度有限,还处于一个经验积累的阶段,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作为长远工作的归属,他们都有更多其他的想法,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只是作为一个跳板,积累一些经验后最终瞄准的方向还是三级医院。

(三)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存在瓶颈的原因

1.主管部门重叠。目前,天津养老保险业务所涉及的主管部门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种养老保险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而医疗保险业务所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还包括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除了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外,还被置于卫生部门管辖范围之内。管理部门职权重叠造成了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推诿。

2.养老机构未被纳入医保结算范畴。天津在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将养老机构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所以不能享受医保。政府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大对养老机构补贴力度,鼓励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对于那些收住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机构每年对每张床位进行补贴;另一种是有选择地授权个别养老机构获得医保资质,目前我市四百多家养老院中仅有30家取得医保资质,仅占全市养老机构的7.5%。另外,在异地医保结算方面,京津冀异地医保结算虽然被提上了日程,但何时能真正实施犹未可知,京津冀养老机构何时被纳入异地医保结算更是长路漫漫。

3.未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从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天津民众对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模式知之甚少,61.9%的被调查老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对老人们进行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详细介绍后,有意愿参加的老人高达64.3%,可以看出宣传不力严重阻碍着医养结合养老市场发展。我市大多数养老机构目前运营主要靠政府补贴,且亏损居多,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本没有积极地介入到养老产业中去,进驻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社会资本更是少之又少。综观世界养老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养老机构及养老产业主要是靠民间资本运营。天津养老产业如今正站在政策风口之上,在医养结合创新方面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

4.医养结合型人才培育机制欠缺。造成天津医养结合人才匮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机制欠缺。首先,天津的医学类院校并未设置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和老年服务管理相关专业,也未开设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课程,医养结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是滞后;其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尚未与医学类院校建立合作,设立培训实习基地、加强相关技能的培养等;最后,当医学类院校毕业生面临毕业择业时,政府在医养结合领域没有推出具体的激励措施,毕业生对到医养结合机构就业的热情不高。

三、促进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体制机制,明晰权责

首先,应理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医养结合业务上各自的职权范围,避免出现业务交叉、权责不明的情况。其次,相关部门间要加强横向联系,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间行政壁垒,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改进“医养结合”机构资质审批管理方式,加快行政许可和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最后,天津市各区应该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整合产业链资源,将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与各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首先,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生的部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性质界定上,应将其归为既属于养老机构又属于医疗机构,这样医保报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老人享受医养结合的难题。另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天津市应加快异地养老政策的出台,考虑解决异地老人医养结合医保报销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为了防止骗保行为的发生,医养结合中要对“医”的范围和性质进行清楚的界定,在什么范围内“医”可以报销?哪些病种的“医”可以报销?这些必须明确。同时加强监管,严查消费清单,避免造成医保资金流失。其次,解决医生多点执业问题,放宽医护人员从事医养结合工作的条件。医师由于医师执业地点、职业类别和范围等限制,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来服务会承担一定风险。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医师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可以多点执业,这对促进医师资源流动、缓解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师资源紧缺意义重大。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团队

首先,加强与天津各大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一方面可以在这些院校开设和老年医养护有关的专业课,培养年轻人才;另一方面与这些高校合作建立老年医养护实习基地,让在校学生获得医养结合的有益实践,这样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可以招来即用。其次,做好培训工作。天津市各级卫生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从事医养服务工作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医师、专业护士、专业护理等人员的培训。再次,在解决好医师多点执业的前提下,吸引其他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和护士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兼职,给予他们相应的补贴,同时还可以利用兼职人才的经验和水平带动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发展。最后,鼓励大中专院校和护理院校毕业生投身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来,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另外,要采用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那些公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要给其专职医护人员正式编制,在医护人员职称评定方面,要加大向从事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倾斜,对于那些私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应该给予专职人才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要等同于甚至高于同级别医疗机构。

(四)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民间资本

首先,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宣传栏、各级政府政务网站、民政信息网站甚至社区居委会入户讲解等方式,广泛宣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容做法。让民众更加及时透彻地了解医养结合的施方式及优点,营造医养结合快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医养结合养老市场的发展。其次,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政府要加大对民间力量的扶持和优惠力度,如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问题,政府可以采用土地划拨的方式,或者把土地使用权按照一定的优惠标准以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出让给企业用于养老机构的建设。政府还应在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民间社会力量投身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结 语

天津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不断升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压力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严峻考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是对当前形势的有益探索。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性养老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满足了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养老的服务需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带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天津经济转型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医养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合作、相互协调,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快养老机构医保结算改革;建立顺畅的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本进驻养老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确保老年人享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07-11.

[2]韩雯.天津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三[N].天津日报,2016-04-24.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9)

一、国家相关专项计划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学[2012]2号),文件规定“自2012年起,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即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统称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免费医学生是“我国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免费医学生的招生是国家专项计划的具体体现和现实实践。

二、免费医学生培养现状对招生工作的反思

自2010年国家6部委联合下文开展培养免费医学生工作以来,全国各地方医学院校已经培养了5届学生,免费医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享有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在校期间助学金和奖学金方面予以倾斜;毕业后直接纳入编制,确保定向生到乡镇卫生院有编有岗;上级医院在选拔用人时,优先考虑定向生。在诸多优惠政策的倾斜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存在以下三方面现象:

1.免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积极性不高”现象

部分学生认为入学时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毕业后有稳定工作,自己的大学在“保险箱”中度过,成绩好坏影响不大,学习态度有一定的松懈,学习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免费医学生的就业思想存在“稳定性不强”现象

昆明医学院的学者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免费医学生选择该专业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和就业原因,分别占39%和30%;免费医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日标;79%的调查对象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且长期、终身从事基层卫生服务的观念淡薄,许多学生还没有树立长期扎根基层卫生的信念,这与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卫生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免费医学生招生工作改进方向

以上两种现象反映出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专业归属感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甚至表现为找不到学习目标。从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工作角度看,应该从招生宣传、生源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

免费医学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不仅是基层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在招生宣传工作中,要将各地区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起纳入免费医学生的招生工作中,使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就业及今后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参与到招生宣传工作中,这样才能使免费医学生的招收体现实践性、规划性和可持续性。

在免费医学生的生源方面,目前招生文件中只提到“主要是农村生源”,既然是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同样回到基层,在制订招生计划时应该将这个因素作为首要影响因素进行统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生源对基层环境更熟悉,也更了解,自然有更强的归属感,定向基层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更强,有利于稳定专业思想和职业发展规划。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免费医学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都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政策,在中央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形势下,结合新医改方针,需要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不断与时俱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柏珂,王虹,陈勤,范生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06:640-643.

[2]李杰,刘洋,陈丽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认同、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65-767.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都在进行着意义深远的改革,发展步伐相当快。这些历史性的发展和变化,深刻影响着疗养工作的方方面面,给疗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随着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计划经济模式下建立起来的疗养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疗养观念的滞后、主观指导思想的偏差、资金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成本效益意识淡漠等问题日渐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主观指导思想的偏差及整体疗养观念的滞后,影响疗养服务行业的发展。

1.1.1 指导思想不端正。一些疗养者和疗养提供者从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疗养的深刻内涵,在工作指导上出现较大偏差,出现宾馆化、度假村等,缺少专业内容指导,给疗养事业的发展埋下了非常不利的隐患。

1.1.2 没有树立整体疗养观。几十年来,我国疗养服务行业一直沿用医院的办院模式和方法,以至影响和制约着疗养服务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快速发展,疗养服务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其所独有的自然疗养因子疗效优势,积极开展常见病、慢性病及职业病的治疗康复[1]。尤其在伤、病后期和手术后的康复方面,应更好地完善自身系统的治疗机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扩大社会效益。

1.2 经费不足与资源浪费,造成疗养服务行业停滞不前。

1.2.1 经费支持不足,疗养服务行业的收入主要是“供给制”的形式。疗养服务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固定资金,它是国家、集体按照政策规定以一定的方式,按节约的原则供给必要数量的资金,一般固定资金由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专项拨款无偿转帐拨入。而目前固定资金的来源均小于资金的实际支出,造成疗养服务行业经费支持不足,难以为继的局面较为普遍。

1.2.2 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疗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疗养服务行业大都集中设在有代表的海滨、湖畔、山地、矿区、景观等地。这些地方资源丰富,不是依山傍海,就是风景秀丽,但这些疗养地都是多家疗养院并存,疗养服务行业共同利用有限的资源,过多的开采地下资源,盲目的疗养区建设使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自然景观破坏,人工景观不协调等,这样就形成了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致使一些宝贵的疗养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

1.2.3 经济效益意识淡薄。疗养服务性行业由于长期受供给制的影响,在工作人员中成本意识、效益意识淡薄,人们比较重视资金的来源,看中收入,对效益成本重视不够。

1.3缺乏人才,在技术特色上没有突出之处。

1.3.1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疗养事业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才建立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力量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及医院雄厚,再加上疗养服务行业的科技人员70年代前多由医院调来,其工作内容及方法等基本上仍沿用医院的一套。从事疗养康复的人员对这门综合性学科既无正确的认识,也不具备系统的理论和技能。现有医学院校虽然有疗养学这门课,也有疗养系,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解决实际工作需要。

1.3.2 康复疗养手段单一,专科不突出。康复医学事业现处在起步阶段,迄今为止我国的各个物理医学与康复训练班的受训人员是医生多而治疗师少,任何医生转入康复科工作即自动成为康复科医生,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知识。而要培养一个造诣较深的疗养科技人才最短需要15~20年时间,即高等教育5年、实践5年、能够独立处理疗养中疑难问题5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专科人员5年[2]。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疗养科技人才的发展受到制约,发展特色、发展专科、改进康复手段的办法还不多,没有形成优势,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的作用不突出。

1.3.3 科研工作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即疗养主要是吃好、住好、玩好就行的影响,工作人员钻业务、学技术、搞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力量薄弱,学术空气不浓,成果少,论文少是疗养服务行业的一大弱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疗养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提高。例如:心理、保健、康复等,但疗养服务行业并没有在这方面形成热点,科技发展滞后于需求[3]。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技术建设方面缺乏长远的思考和规划,开展的研究多为回顾性总结,前瞻性应用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疗养学科优势,技术“含金量”低的问题亟待重组和解决。

2 我国目前疗养服务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主观认识上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停产、破产或转产,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职工疗养,特别是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打破了人们吃大锅饭的思想,一般疗养费用单位又不列入报销范围,私人在经济上是不愿意消费这笔开支,大多数人认为在医院治好病就行了没有必要去疗养院康复疗养,没有从根本上把疗养看作是积极开展预防康复工作的需要。

2.2 财力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首先,供求矛盾尖锐。疗养服务行业的收入大多是上级下拨,其标准经费只能维持最低限度周转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大多数疗养服务行业成立于50年代,设备陈旧,院房老化,硬件设备需要更新[4],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保证疗养工作的有效运转,满足日益增长的疗养需求。供需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存在,并决定和影响着疗养事业的发展进程。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现有的疗养机构多集中在一些风景区或资源丰富的地区,机构重复扎堆经营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是资金的投入不足造成资源配置不能满足疗养需求,另一方面重复建设又造成有限资源的闲置或利用不足,影响疗养作用的发挥。再次,成本效益意识淡薄。长期的“供给制”,造成经营者普遍的自主意识薄弱,等靠思想严重的现象。对上级下拨的资金利用不合理,效益意识差,成本意识淡薄,只看中收入,轻视效率。

2.3 疗养人才的配置不合理。疗养服务行业的重要特点是多学科的综合,它既有基础医学的一面,又有保健康复的一面。而现在各大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均属于前者,但疗养服务行业正需要后者,加上人们对疗养学的认识不足,不愿到疗养院来工作,认为在个人的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这无形中对疗养服务行业人才的引进方面造成了流通不畅。疗养科技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又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原因。

3 我国目前疗养服务行业的改革设想

随着改革开放,疗养事业内外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疗养服务行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仅此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必须实行资源重组、结构调整、提高效能、增强意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疗养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能够切实起到健康促进作用,达到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新路子。如军队疗养单位在近几年实行的整编政策,即同一疗养地军队所属疗养院整编合并,就是资源重组,提高保障效能的良好例证。

3.1 要增强疗养服务意识,改变对康复疗养的看法。疗养学是一个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疗养服务行业是实践疗养科学的主要场所。因此,走疗养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之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疗养服务行业应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走疗养康复、保健的路子,抓住自身的特点,把握住自身的特色,发展慢性病、职业病、疾病后期的康复治疗,努力使疗养服务行业成为预防―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基地。

3.2 发掘疗养机构自身潜力,增强发展后劲。首先,要立足现有条件,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包括医疗设备和卫生技术,在资源优势中要突出医疗潜力,发挥潜力,一定要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项目,主动走向市场,想方设法改变坐等计划分配的消极活动方式,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广泛联系,打破行业界线,在这点上还可采取与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设立康复病床,外出体检,送医到单位等方式提高业务量,增加收入,满足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其次,要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整修疗养房屋,增添设备,改善硬件支撑条件,丰富疗养文化生活,建立高效高质量的服务机制,让疗养服务行业的自身建设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3.3 树立“以人为本”,走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相结合的路子。首先,在医学院校设立疗养康复系或建立培养此类人才的基地,确保疗养康复人才的来源[5]。也可以跳出论资排辈的圈子,大胆使用一些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充实疗养康复队伍,使康复人才的知识结构配置能够更加完善。其次,管理者对专业人才要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把确属出类拔萃的人才放在关键岗位,以便最佳地发挥人才作用。而且,作为一个管理层、决策层的领导干部必须为骨干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既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合理交替环境,又要有一个见贤思齐的护才环境,还要有一个使人才有“用武之地”的施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景藻.康复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3高恩显.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篇(11)

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8月23日

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退化,容易诱发各种老年病、慢性病以及其他一些突发症状,而养老机构中单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养老方式,使老人无法得到日常体检,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能得到紧急的救治,甚至出现一些老人为了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身体好转之后仍然居住在医院的现象,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医疗服务较高的可及性,因此在加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医养分离的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能在满足老人养老的同时,也能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是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未富先老、家庭结构小型化等特征的养老方式。

一、“医养结合”概念介绍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它通常由专业护理人员照护老人的健康生活起居,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此种模式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改变原有养老方式养老和医疗分离的状态,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二、苏州市实行“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

苏州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据测算,从2015年到2020年末,苏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65.7万增加到200万,平均每年增加7万,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将由24.8%增长到27.5%;如果按照由联合国划分的传统标准来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则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此看来,苏州市早已超出老龄化的范围,再加上户籍制度的改革,非户籍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养老问题将会相互叠加,苏州市养老形势异常严峻。

苏州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要,苏州市政府于2015年9月颁布实施《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提升养老机构医疗能力,床位数在100张以内的养老机构,应就近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随时提供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设立医务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床位数100~200张的养老服务机构,应结合自身需求,通过在院内设立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康复器具等,聘请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床位数在2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立相应的医疗机构,为入住养老机构内患者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及急诊救护等服务。鼓励具有一定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延伸服务,可以通过举办、联合、托管、承包等形式直接运行管理养老机构。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推进综合性医院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站)、老年康复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除此之外,苏州市政府对医养结合机构实行相关政策扶持,《通知》规定:(一)对于医疗机构申请内设养老机构的,对于符合补贴标准的养老机构按照自有房屋和非自有房屋分别给予15,000元/张和7,500/张的一次性补贴;(二)实行税费优惠,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院享受养老机构税收减免政策并对养老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三)强化用地保障,对非营利性的医养结合机构采取划拨的方式,对营利性的医养结合机构采取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保障用地。

“医养结合”实现了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整合,打破了传统模式医养分离的局面。首先,提高老年人群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使老年人群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能在同一机构得到满足;其次,缓解老年病人因老年病、慢性病等需要长期护理而长期住院的问题,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有助于解决因家庭结构小型化而引起的家庭效用弱化的问题,养老院和医院的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

三、苏州市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发展困境

(一)医养结合机构较少,养老机构发展不充分。目前,苏州市能够达到内设医疗设备标准的养老机构较少。首先是因为养老机构规模较小、运营成本高、发展艰难;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眼下我国有32.5%的养老院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9.4%的稍有盈利;超过四成的养老院,需要花至少10年,才可能收回成本。这种投资大、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的发展状态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来说显得更为艰难。虽然《苏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中规定,市政府给予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运营补贴,并且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参加养老床位综合责任险。但因民办养老机构的投资一般都是一次性投资,其后日常的开支及其后续的完善需要通过平时的运营收益来支撑,而高投资、周期长、低回报率的发展状况,即便有政府的补贴,对于公益性较强的养老机构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养老机构难以发展壮大,达不到申请设置医疗服务的标准;其次,一些养老机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够便利,不仅无法就近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而且在老人身体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紧急医治,导致这些养老机构只接收能够自理的老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被拒之门外,从而造成一些养老机构空置率高,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缺乏整体规划,养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从整体来看,苏州市内设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大多设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农村地区则少有,养老医疗资源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秉持着将老人送养老院是对老人不孝的思想,因此一般只有极少部分的老人住进敬老院或福利院,并且由于农村敬老院经费紧张、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且服务质量较差,闲置床位较多。在城市,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院较多,入住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养老机构数量多、规模大,各方面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申请设置医疗装备资格的养老机构较多;其次,大型医院往往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流量高的城市地区,一些护理院、康复机构为了在老人身体出现大病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往往建在大型医院附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导致护理院、康复机构等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仍然以只提供日间照料的敬老院为主,尽管附近有卫生站,但是老人身体出现大病以及突发状况时,卫生站相关设备及医疗水平有限,难以第一时间送到大型医院得到紧急治疗,养老医疗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三)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欠缺。现如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足是当下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苏州市也不例外。首先,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医护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更多注重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顾;其次,从业人员待遇水平不高、工作量大、缺乏社会认可,难以吸引人才,即便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养老机构也难以留住,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缺乏成为了影响机构养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解决措施

(一)鼓励养老机构的发展。大力扶持养老机构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没有达到设置医疗服务标准的养老机构的发展,以养老机构的发展来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养老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营业收入和政府补贴,公办养老机构因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每年从政府财政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资助,维持日常运营;民办养老机构则是根据政府对其在服务规模、质量等综合考核,按绩兑现政策性补贴,但是民办养老机构在建立初期难以获得收益,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地价、水、电、气等的收费标准,对于低保失能类型的老人给予足够的补贴,降低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使更多的养老机构发展壮大,设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对于新建的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两者应相互毗邻,使每座养老院附近都有相应的医疗机构,或者养老机构建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以解决更多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问题,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双重需要。

(二)合理规划养老和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养老和医疗资源,避免因养老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出现养老机构床位出现过于闲置或过于稀缺的现象。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被誉为“健康城”,以医疗花费占GDP4.5%发达国家最低值,建成了全球领先的医疗体系,这与其合理规划养老医疗资源是分不开的。新加坡在全岛依托6大公立综合医院,集结基层医疗(普通专科诊所和门诊中心)、急症医疗(综合及专科医院)、亚急症医疗(社区医院)、长期护理(养疗院、退休村)、安宁护理(临终关怀所)等形成6大区域健康城。每个健康城的一体化连续护理的各医养组织机构独立运营并互相合作,共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为社会提供福利。因此,苏州市应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根据现有状况,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三)注重对“医养结合”医护人员的培养。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中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并对医护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的标准进行限定,以确保老年群体在机构中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因此,苏州市政府应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培养,积极支持引导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设置合理的准入标准,并建立起对从业人员的培养、使用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福利待遇及其社会地位,增加社会认可度,吸引、留住人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苏州市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符合开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较少、缺乏整体规划,养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增加投资,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建设,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养,为老年人群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宏洛.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对失能老人的救助功能――基于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85.2.

[2]苏州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

[3]王,曹勇,唐立岷,潘聪聪.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卫生软科学,2015.29.2.73.

[4]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http:///.

[5]李春梅.健康城:医养结合的新加坡模式[J].中国勘察设计,2016.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