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乡村道路建设的必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0 14:55: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村道路建设的必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乡村道路建设的必要性

篇(1)

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建成的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公路路网规模迅速扩大,农村公路建成后运营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跟进明显困难;同时,由于交通管理部门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着重于农村公路建设,而忽略或者轻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严重滞后[1]。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以及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一、公路养护的必要性分析

公路养护是为了保持公路在运营期间,经常性保持完好状态,防止随着公路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的持续增加,以及人为破坏而造成公路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有利于减少公路全寿命周期内成本投入,改善公路安全行车环境。公路在我国社会、经济等战略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结合法律法规中有关公路养护的精神要求,制定适合地方公路养护的相关政策,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施,从而为公路养护保驾护航。

在保障公路养护必要性时,需要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的及时性,不能因养护滞后而影响公路系统整体建设和发展态势。在实际养护中,对公路存在边沟淤积、路肩损坏、路面裂缝、伸缩缝损坏等一些“小问题” 不可轻视,切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并实施“预防性养护、防治结合”的养护工作机制,这有利于尊重交通出行者的生命,维护财产所有权,保障我国社会文明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前期公路建设需要巨额投资,后期公路运营养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就相形见绌了。因此,在有限的养护资金制约及较深的“重建设、轻养护”思想影响下,公路养护工作部门要高质量、高效性地完成巨大的养护工程量,就需要充分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公路养护质量差、效率低、养护资金浪费和设备无效损耗等问题。

二、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据全国的调查来看,现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普遍存在严重问题是:① 养资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统一;② 养护资金匮乏,没有稳定的来源;③ 体制不健全,管理与养护不分;④ 没有统一明确的养护标准,养护水平一般;⑤ 管理工作博弱,路产路权没有保护。现行的《公路法》中对村道的养护工作责任未做界定,虽然明确乡道的养护责任主体是乡镇政府,但实际上,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设备等,乡镇政府都无力承担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任务,因此,客观上造成了大量乡村公路养护缺位的现象。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牵涉多个政府部门,哪些部门参与,由谁牵头负责,上下级关系如何理顺,权责如何分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县乡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的养路费切块补助,但县区交通部门基本将其用于县道的养护,而且地方配套资金太少。另外,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也比较突出,以致于乡道、村道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大部分村道因此处于失养、失管状态。农村公路养护政策不完善、乡村道路养护工作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失养、失管现象很普遍,路政工作也还未触及乡村道路。由于失养、工作不到位,新建公路在一两年内又变成坑洼路,长此下去,大量投资将付诸东流,造成极大的财力浪费,农民的行路难也将会再现。因没有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土墙等公路构造物,附属设施差,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难度,增加了养护压力。养护工程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不高,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人对公路知识了解不多,不懂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需求,一般的农村公路养护还仅仅停留在路面保洁的程度,对一般的公路病害,往往是忽略不计,由于养护质量不到位,既浪费了现有的资源,又妨碍了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特别是养护技术含量高的公路,必须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素质,可以避免前修后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养护成本。

三、搞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措施

为保证农村公路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的农村公路,促进农村公路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就必须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从养护主体的落实和养护资金的筹措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管理护养农村公路的主体机构,科学划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

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省、地(市)、县、乡四级政府的共同责任。明确养护责任主体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前提。《农村公路工作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农村公路责任主体,落实了管理机构,其中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担负着制定建设规划、编制养护计划、统筹安排养护资金、做好指导督查等工作,是领导主体;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建设规划实施、筹集养护工作资金以及协调乡镇政府和组织沿线群众的任务,是直接责任主体;县级交通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承担着日常养护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实施主体;乡镇政府也有资金筹措和养护工作的义务,是配合主体。

2、健全管理体制,实行“管养分离”的政策,逐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农村公路工作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这一方向,但是这项改革涉及到国家宏观政策的配套和完善,是一项较为艰巨的改革任务。其中健全机制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养护新机制,是我国公路养护工作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把建设与养护同等重要的思想灌注到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中,实行双重考核机制

公路建设是前提,养护工作是保障。要把养护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在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力气,投入更多的资金,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公路建设是分段分期进行的,建设成就越大,养护工作任务就越重。

4、主管政体要保证资金来源,并建立稳定的来源渠道

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养护资金需求巨大,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总之,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各地相关制度、实施方案的不断完善,使农村公路建设及养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养护和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只要政府认真看重公路的养护工作,并制定合理的规章措施,农村公路将会更好地为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广人农民也会更加长远地享受到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篇(2)

引言

营林造林就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营林为基础方针。实践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森林,其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林业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一、狠抓营林管理,提高林分质量,突出国有林场在地方林业的领先地位

随着林业地位的提升,林业得以迅猛发展,社会对林业的重视和社会资金大量投入林业,使得地方林业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林场周边的地方林业水平甚至超过了国有林场水平。一个不注重科学栽培科学管理,粗放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国有林场已经无法承担起“多产出木材”的社会责任,这种情况下,地方群众已经质疑建立国有林场的必要性。因此,国有林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科学栽培科学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转变,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努力成为地方林业的排头兵,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获得地方群众的认可,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

二、精心造林设计,统一规划,提高林地利用率

国有林地利用率不高,存在有大量的大小不等的低残林、灌木林及零星空地旱地等,成为地方群众越过界线种植农作物侵占林地的隐患。精心做好每年度的造林设计,无论交通道路远近,连片和零星的林地都统一规划,不留任何死角,不给不法村民企图侵占林地留下丝毫机会,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也为国有林地增设了一道牢固保护墙。

三、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同时要做好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五、合理布局林区道路,堵塞流通过程木材流失

林区道路开设既要方便伐区出材运输,又要考虑运输过程木材不容易流失和相邻村民不轻易进入林区等问题,尽可能不与乡村道路接连,道路与集体林地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宁愿多走林区道路,也不要抄近道而轻易与乡村道路连接,一旦与集体林地相连和乡村道路相通,就会打开木材运输流失和偷盗林木之门。多从影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方面考虑道路设计,做到合理布局。

近年,我国林业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营林产品商品化进程也开始起步,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然而,营林生产走向市场的障碍也得突出。在市场经济中,营林生产主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须按不同的生产性质,采取不同经营战略和措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牵动。只有灵活应用限额采伐指标、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发展营林产品市场。才能使营林真正的走向市场。

目前,我国营林生产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营林管理。做好营林生产工作需要提高营林生产的成效,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达到提高营林生产目的。

六、林业建设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

林业建设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造多于伐,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方针,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质量,尽快改变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和分布不均的状况。加快林业发展是我国林业工作者一项重大任务。

根据历史的教训,在造林技术者中间有自然尊重论者,常常忽视经济,专事追循自然。然而离开价值单纯探求真理是科学的工作,创造价值和发挥效能则是另外的问题。技术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物。造林技术正是掌握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政权 造林学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8

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配合市争创环保模范乡村工作,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和争创全国卫生先进城区为载体,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建设与管理并重,重管理,抓重点,上水平,升品味,抓牢新城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整治两个重点,使其相得益彰,实现全区乡村建城区面貌的整体改观和品味提升,加快我区“一区(即最佳人居环境区)两中心(即会议中心、文化体育休闲中心)三产业(即乡村生态工业、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战略规划的推进实施。

二、总体要求

依照区域战略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功能定位,根据我区乡村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际。体现统筹兼顾,区别对待、各有侧重的原则,乡村建设管理工作实践中,明确两方面的工作要求:

(一)北三环以南的乡村建成区:以深入开展乡村管理年活动为契机。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向抓好乡村管理,提高乡村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方面。整治抓重点,着力抓好城中村试点改造、北环与南阳路立交桥周边的开发治理、沿主要道路环境卫生、门头匾额、户外广告的规范化整治,大力争创示范社区,逐步显现乡村良好景观。管理上水平,逐步健全完善乡村管理综合执法、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等规章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利,防止出现职能交叉和漏档漏管现象。乡村升品位,增强经营乡村和乡村设计理念,符合全区乡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统规划的基础上,强化乡村建设的整体质量控制,立足现实基础,着重于提高建成区的绿化率、洁净度和舒适度,实现整体环境的显著改观。

(二)北三环以外新纳入乡村管理的新城建区:以深入开展乡村建设管理年为契机。以先进的乡村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时加大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健全完善乡村的功能,突出中原文化特色、人文关怀精神和前瞻性,强化乡村设计理念,依照“一街一景,一路一景”原则,精心设计分区、分路段的控制性要点,严格遵循全区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山,做好重点道路两侧临街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公共空地、绿地以及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保证乡村基本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维护规划设计要点的严肃性,杜绝人为干预和建设施工中的随意性。加强新城区乡村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参照先进地区乡村管理经验,制订出台系统的乡村管理规范性文件,软硬件偏重,实现新城区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创出一条现代生态型城区建设管理的新路子。

三、总体目标

使乡村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功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深入开展乡村管理年活动。品位有显著提升,达到人居环境舒适、街景市容美观、管理水平先进、文化气息浓郁、都市品位显现,基本建成具有示范带动效应、体现中原乡村特色的独具艺术魅力、文化品位和不可复制的生态城区,为区“一区两中心”形成和“三产业”发展奠定乡村建设管理的坚实基础,为省会创建成国家环境维护模范乡村、国家生态园林乡村、全国文明乡村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力量。

四、工作任务

此次活动主要任务涉及我区纳入乡村管理范围的全部区域,根据乡村管理年总体规划。具体任务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乡村水系、户外广告、违章建筑、街道景观、市容环卫、社区(单位庭院)环境、重要窗口地区整治和雕塑、夜景照明、重点工程新续建项目建设等12个方面内容。

(一)道路交通整治

使道路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升级改造辖区局部主要道路,1.科学规划市政道路、主要干线和地方道路。逐步改造次差道路;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逐步改善农村道路面貌;加强路政执法,严厉打击破坏道路行为;明确路产和路权,依照权责统一的原则,交通、市政、镇办、村各负其责,做好道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

修补道路坑槽,2.维修人行道板。搞好桥梁维护,整治整修路侧石、路沿石、人行道至建筑物之间黄土、路口间与道路间衔接、道路与单位大门口的衔接等,做到路面平整,人行道板铺装“纵到端”横到边”路沿石和侧石稳固、勾缝严密;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做到各类井盖与道路平面衔接顺畅平整;注重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强巡防监控,解决好井盖被盗问题。3.改造电力、通信等,检查井、雨污水窨井盖。

加快道路铭牌、公交站亭、公共信息栏、报刊亭、警亭、垃圾箱、高压箱、交换箱体的改造、更新、完善,4.不占用道路的前提下。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做到管线入地、同步建设;三是完全清理废弃线缆、线杆,5.切实加强市区空中线缆规划和管理。一是对建成区现有空中线缆逐步进行统一归拢整理;二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乡村道路中各种管线及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净化乡村空间。

规范各种交通语言标识,6.优化乡村交通组织管理。及时更新刷洗交通标志和设施,完善交通标识和技术设施建设。

(二)园林绿化整治

加强日常管理,1.完善已建公园、广场、游园的设施建设。做到道路、铺装广场平整、无积水破损,喷泉、照明灯饰完好、运转正常;绿地植物生长良好、修剪及时,绿篱、模纹直线笔直、曲线流畅、宽窄适宜,草坪平整、均匀,无漏草、斑秃、干枯、劈裂;园林绿地土壤疏松、土地平整,无杂物、脏物,卫生清洁,无死株、缺株、黄土及杂草丛生现象。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将区级公园、广场、游园打造成全市精品靓点公园、广场、游园。

切实落实管养责任制,2.完善园林绿化管养制度。全面提升现有公园、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化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要做到及时清理死株,3.加强乡村道路行道树的管理。补植缺株,抹芽除萌,修剪整形,达到主侧枝条分布匀称,疏密得当,树型美观;对行道树树穴的覆盖、绿化要做到树穴整齐,大小适宜,边线清蜥,线条流畅,一街一景,覆盖得当。

完成相关工作任务。4.配合省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乡村规划。

(三)乡村水系整治

区农经委负责协调做好对贾鲁河、索须河、枯河、东风渠等乡村河道的截污工作,1.河道治理:要完全解决城区内外河道截污问题。逐步对上述“三河一渠”和8条排涝沟进行清淤疏挖及沿线绿化,使辖区内外河道贯通汇入贾鲁河。

基本消除乡村积水点;推行市区雨水管道施工的雨水渗透设计工程建设试点工作,2.排水设施改造:继续做好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增强雨水对地下水的补渗能力;推广具有渗水功能的人行道板、渗(透)水砖在乡村道路的应用;按市政府要求建设雨水调蓄池,做好雨水资源再利用工作。

(四)户外广告整治

依据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规划,1.依照《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沿街户外各种未经审批的违章广告予以撤除。

否则予以撤除。2.凡手续过期或证照不全的要限期完善手续。

逾期不达标的予以撤除。3.对于未按批准规格设置的户外广告要严格按规范设置。

4.主要出入市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置高档次、高品位的公益广告。

使全区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有序、规格适度、工艺新颖、形式多样、色彩和谐,要通过整治。催生出一批艺术品位鲜明、技术含量较高的广告。

(五)违章建筑整治

1.集中力量撤除各类违章建筑、沿街过期建筑和有碍于观瞻的建筑。

进一步加大对违章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2.杜绝在乡村规划区域内进行各种违法建设。

3.乡村规划区域内的城中村不得新批、新建住宅。

(六)街道景观整治

杜绝占道经营和突出门外经营现象;沿街洗车行要做到配套设施完善,1.加大对占道经营治理力度。排水设施达标,杜绝污水溢入人行道和占道洗车现象。

规范经营行为,2.整顿现有停车场。提高现有停车场利用率;加大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制定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停车场建设,形成地下、地面、立体等多层次、多方位机动车停放格局。

坚持既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3.对沿街建筑物立面粉饰进行统一规划。追求整体景观的协调一致,充分体现外观效果。对重点地段、重要部位建筑物的装饰装修要做到档次高、效果好、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三层以下临街建筑逐步用石材或金属扣板、玻璃幕墙装饰。

有条件的要进行屋顶绿化和“平改坡”增强建筑物第五立面空中视觉效果。新建项目的建筑风格设计应通过相关部门会审。4.清除建筑物立面附属物和楼顶各类堆放物品。

文字要简洁明了富有文化气息;对霓虹灯管理要做到逐户登记;对文字不全、灯体残缺的要立即督促整改,5.门头、匾额制作要统一规格、统一规范。霓虹灯设置者要对职能部门作出许诺,确保发生故障后24小时内及时修复。

(七)市容环卫整治

创新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1.巩固和完善卫生清扫保洁、垃圾运输与处理制度。加大环境卫生监管力度。

进一步改善装备水平,2.加大投入。提高环卫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到环卫管理规范有序。

(八)社区、小区、单位(庭院)环境综合整治

逐步撤除社区、小区、单位(庭院)违章建筑、低矮建筑、防盗网、小灶台、遮阳棚;粉刷居民小区、单位(庭院)破旧建筑和沿街立面;根据实际,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增加绿化面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时完善功能。力争消除三类社区,扩大一类社区,重点区域内的小区、单位(庭院)全部达到一类规范,开展争创示范社区活动。

(九)搞好窗口地区环境的综合整治

做到窗口及周边地区环境的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文化窗口、工业交通窗口、居民社区窗口、风景旅游窗口等地区的良好形象。使各项管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上水平、上台阶。

(十)雕塑景观建设

现有的街道两侧、游园绿地中增设一批中原文化气息浓厚、档次口位较高的雕塑。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适当规划设计古代灌溉工具、音乐喷泉、人工瀑布等水景设施。1.做好市区雕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的论证、评审、申报工作。统一规划。

(十一)夜景照明及路灯改造

陈腐的予以更换,1.深化现有沿街重要建筑及公共设施的夜景照明。档次低的予以改造,要做到各具艺术风格、突出文化品位。

2.抓紧实施已做规划而尚未实施的夜景照明项目。

3.对新建高层建筑的夜景照明应与建设规划一起审批、一起验收。

对老化的原有路灯设施进行改造,4.路灯逐步达到建成区全部覆盖的规范。完善路灯故障应急处置机制,提高路灯维修时效。

节约能源。5.积极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改造照明设施。

(十二)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市区两级确定重点工程新续建项目建设任务。

六、主要措施

(一)提高重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建设与城市管理的水平,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和品位,进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进一步提高区的美誉度、感召力和吸引力。各镇办、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此项活动中来,依照职责分工,相关单位、部门的党政领导要采取有效措施,勇于创新,强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加强组织领导。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区乡村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张俊峰、区长张曼如担任组长,区四大班子主管副职为副组长,区建设、规划、行政执法、市政、创建等职能部门以及各镇办行政正职为成员,组织指导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镇办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要强化领导,服从指挥,加强沟通,及时反馈,确保政令疏通,行动统一。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实行一线工作法,工作重心前移,多现场办公,多指导协调,解掌握情况,及时督促解决存在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认真履行行业主管和服务指导职能,务实高效、严谨细致,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rural roa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b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roads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rout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oad design and principles of rural highway route design.

Key words: rural road; Route to; Design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农村公路的重要性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加快农村公路网络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道、省道、市道等骨干线路的形成乡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现。 乡村道路,连接国道省道县道等大中公路,延伸到乡村组户,是公路网络的基础部分;是直接服务于农村,造福于农民的基础设施,是公路经济最终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公路不能进村入户,村级经济将始终无法组成乡镇区域经济,因为没有便利的交通就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

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讲,农村公路好比是连接高速公路主骨架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效益能不能体现,关系到高速路能不能实现高速化,关系到路网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立足点,就是促进路网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路网整体,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农村道路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从抓乡村道路建设着手,把“要想福先修路”变成政府行为,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组织实施,将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二、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由于多数农村公路是“自然”形成,道路弯曲,断头路普遍,未形成系统的公路网络。

2、技术等级低,道路质量差。农村公路网现状中,就楚雄州而言,截止2012年,等外路6722.44公里,占38.5%,四级路9334.621公里,占45.9%。

3、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过去地方财力主要集中用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对农村道路的投入很少,因资金投入不足,使原本坑槽遍布、路基沉陷的道路无法及时修复,新的道路改造工程也难于实施。

4、道路设施配套不完善。由于缺乏设施配套,部分农村公路段晴通雨阻,抗灾能力差,通行能力低。

5、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投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狭窄,道路建设、管理、养护经费不足,导致一些农村道路年久失修,积病成险,难于发挥预期效益。

农村公路设计特点

由于农村公路线长面广,针对不同地形、地质状况的农村道路,设计时除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交通量、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状况外,还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等各方面因素,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在保证质量,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节能降耗,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灵活采用路面形式,以符合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

1、合理选择设计荷载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重载车辆也越来越多,超重超载对农村公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破坏。所以,选择农村公路设计的荷载标准一定要准确,应以观察或了解到的最大汽车荷载轴载为基础,结合技术标准,合理选择设计荷载等级。

2、合理选择路线,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县、乡、村建设规划要同当地景观相协调,发挥公路总体综合效益。

(2)充分利用旧路,减少占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

(3)便于施工,采用的施工工艺应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合理设计安全设施

以人为本、使用功能优先,是当前工程设计的一大主题。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结合交通量的增长与技术状况,完善补充安全设施设计。

4、工程设计要点

4.1路线线形设计

(1)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时,在一般较为顺直的路段,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指标进行调整,以求改造后有良好的行车条件;在较困难路段,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路,在老路地形极差且又受地形地物限制无法调整时,应考虑改线方案。

(2)纵断面设计

①满足各控制点的高程要求。纵断面控制点一般有桥梁、相交道路、城镇等。桥梁设计高程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及设计洪水频率对泄洪断面要求,对立体相交的道路要满足本路和被交路的行车净空要求,对平面交叉的道路要顺适衔接;路线穿越城镇时要尽量和地形、地物相一致。

②充分利用老路路面结构。在一般路段,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与路面结构的补强设计是相辅相成的,纵断面拉坡时,应尽量拟合老路,避免大填大挖。在老路路面情况较好时,为充分利用老路的路面结构,尽量不要开挖老路,使补强厚度最大限度地接近填高。

(3)路基设计

合理确定路基设计高度,即注意在平面利用的同时综合考虑纵面利用,重视完善排水系统设计,路面排水、边沟、排水沟、涵洞、桥梁、截水沟、盲沟等应作为系统一并考虑,做好防挡工程和田路分家的护脚;对沟壑交错、塘堰密布的水网地区,路基设计要高一些;软基可采用换填、抛石挤淤、盲沟、塑料排水板等方法加以有效处理;公路建设将新增水土流失,特别是弃土弃渣流失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避免大填大挖,并对取土坑、弃土堆做专门设计,防止水土流失,使其可在较短期内基本平衡,或进一步改善环境。

4.2路面结构设计

(1)旧沥青路面

当面层、基层裂缝较严重时,应开挖处理,然后在沥青补块上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对较大沉陷,应查明原因,翻挖处理。一般路段利用老路路表弯沉测定结果,计算出代表弯沉值,并反算成老路面当量土基回弹模量,再按弹性层状系理论计算加铺补强厚度,在加铺前需刨毛老沥青面层。

(2)旧碎石路面

对泥结碎石、级配碎石路面改建成高级路面时,一般将旧路豁松、打碎,掺灰处理,使其成为底基层,然后再根据弯沉情况加铺补强层。

(3)公路交叉设计

一般应该采用平面交叉口,以降低工程造价。但在交叉口处必须保证视线良好,确保交通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被交叉道路提前实施路面铺装,避免彼此污染。此外,要多开行人出入口,以方便进入农舍院落。

4.3沿线设施

农村公路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定要做到保证安全,方便群众。安全标志、地名牌、指路牌,都是必须设置的。

四、农村公路路线设计

1、选线原则

农村公路线形的拟定,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规划和技术标准,确定切实可行的路线。

1.1选择合适的技术标准对于农村公路来说,远景交通量不会太大,因此技术标准的确定应遵循满足当前需要,适当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技术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能适应贵州自然气候条件和交通条件;第二、能承载设计的交通荷载。

1.2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公路投资“低投入”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贵州经济相对落后,财政困难,农村公路建设主要为国家财政投入,资金来源单一,资金量小,农民多以“以工代赈”的形式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因此公路设计选线时的应尽量降低公路投资。

①根据公路规划的走向,路线顺应地形地势,避免过大填挖,工程量尽可能做到最小。农村公路主要是连接村与村、村与小城镇、村与骨架公路网的通道,公路的走向明确,山区农村公路确定路线时,应结合技术指标的要求,在满足技术指标前提下,根据地形特点,尽量顺应地形地势,同时考虑平、纵、横、三者的关系。

②充分利用原有桥涵

桥梁和涵洞是公路重要的构造物,其造价在公路中占很大的比例,路线选择时应考虑多利用可满足要求的桥涵,以节约资金。桥梁和涵洞的利用应经过详细的论证,不可盲目应用,避免直接利用不能满足要求的桥涵。

③多利用原有路段

农村公路的建设主要以改扩建为主,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在生活过程中已经修建了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农村公路或“毛路”,或是长期行走形成的“乡间小路”,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的选择而成的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选线时应多考虑利用已有的路段,这有利于降低农村公路的造价。

1.3避让不良地质路段

由于地质复杂,岩溶发育,容易发生滑坡、塌陷、崩塌、岩堆、泥石流等病害,公路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地质病害,其处理的费用高昂,是农村公路资金条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选线时应广泛调查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掌握详尽的地质资料,对已出现过地质病害和可能发生地质病害的地方,应主要采用避让的方式通过。

2、合理选择路线

合理选择路线合理选择路线合理选择路线 在路线的选择上,应拟定多个可能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考虑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的困难,为避免重复投资,选择合理的路线非常重要,路线方案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合理地利用地形与选用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平、纵、横要素,保持相邻曲线线形连续、均衡、协调,满足行车安全需要;

(2)路线设计应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注意与沿线地形、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

(3)路线设计应尽量利用原有路基及桥梁和隧道构造物,避免陡坡、急弯、高填深挖,避免穿过不良地质地区,防止诱发地质灾害。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

(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5)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6)平面线形以拟合原线形为基础,保证顺畅;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路线采用受限路段技术指标时,必须完善沿线安全及防护设施。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速公路改路、改渠、改沟工程(简称“三改工程”) 是高速公路主线建设影响地方水系、道路和农田的恢复性工程,在编制文件中属于其他工程内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截断和破坏路线两侧原有道路体系、灌溉体系和排水体系,给沿线地方百姓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高速公路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形式,从工程投资和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三改工程”来解决高速公路建设对地方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三改工程”问题的增多,逐渐成为高速公路施工中凸显的棘手问题,如何照顾百姓利益、实现工程按期完成、保证设计单位信誉、提高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是摆在高速公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三改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解决办法。

1“三改工程”存在问题

“三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涉及到沿线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不受地方干扰顺利进行的焦点问题。当损害到当地百姓切身利益,就会引发、激化地方矛盾,造成阻工、停工等现象发生,破坏高速公路正常施工秩序。不仅社会影响极坏、企村关系不和谐,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信誉。

1.1施工图设计方面

在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某些设计人员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对“三改工程”认识不足,外业现场调查粗略,从而出现设计脱离实际、设计标准与使用功能不匹配、位置错位、出现遗漏现象等,造成道路受阻、水系截断等问题。

1.2施工方面

一方面,施工单位对“三改工程”不重视,施工质量不达标。为了得到更大经济利益,不按照设计施工,任意取消或变更“三改工程”设计,缩减修建长度和宽度,降低工程质量和标准,造成“三改工程”使用功能大大降低,引起地方百姓强烈不满。

另一方面,通道地面线实测数据不准,致使标高与现状路无法衔接,造成通道积水,影响其使用功能。

1.3地方政府协调方面

用地补偿费及附属物拆迁补助费不能及时兑现发给个人,存在截留、挪用现象。致使部分“三改工程”因补偿款不到位不能开工建设,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反映问题不切实际,统筹规划能力薄弱。高速公路路线一经清表,对地方百姓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就应该表现出来。地方政府应该及早根据新情况以村镇为单位统一考虑“三改工程”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不是在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中以点式零星提出,造成一些改路、改渠、改沟工程实际使用功能不强,存在“三改工程”施工完成后又被地方重新破坏,土地重新占用耕种的现象。这不但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和工程建设资金,而且为工程顺利通过审计验收带来了隐患。

2应对解决办法

2.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

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当地政府部门更多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造价、带来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经济带来的推动和发展,而对“三改工程”的关注度不够。对于设计单位,上下领导关心的是线形是否顺畅、桥隧等大型构造物是否合理、高边坡深路堑防护是否安全等重点工程,“三改工程”往往不会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和单位领导的注意。

对于高速公路项目,与当地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其中关键一项便是“三改工程”。只有绕道通过互通才能上下高速,上了高速还要交费,对于一般百姓益处不大,征了他们田地,甚至要搬迁,很多会出现抵触情绪。“三改工程”不一样,这直接和当地百姓利益相关,改路出行是否方便、改沟是否影响当地农田灌溉、改河是否有安全隐患,当地百姓关心的是这些实在的问题。

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中央政府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切实考虑群众百姓的切身利益,充分征求沿线各级政府、群众的意见,认真调查、精心设计,避免工作粗糙、思想麻痹带来的设计不足,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转变思想,将群众利益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2.2完善设计

2.2.1外业调查要详细

加强外业调查,详细记录所有与路线交叉道路、河流、灌溉渠,不能遗漏,了解地类、充分询问当地村民。在外业调查时对设置涵洞、通道构造物时,在拟定朝向时要调查有无构造物或坟地等,考虑风俗民情;在图纸上勾绘出县乡村界,路线两侧庄稼的田垅走向,为内业“三改工程”设计提供更为有利的设计依据。

2.2.2内业设计要合理

在高速公路建设之前,沿线百姓已经习惯了原有道路体系、灌溉体系、排水体系。高速公路的修建,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出行、灌溉、排水习惯或者方式,部分百姓对高速公路的修建有抵触情绪。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三改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尽量维持原有体系的完整性、连续性。改路不宜过长、规模不宜过大、标准不宜过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三改工程”。对于规划农村道路或者远期预测交通量大的道路,要注意平面线形指标的预留。改路的路基路面标准要适当高于原有道路,对于下挖的原有被交道路要有合理的排水设计。统一相邻地段相同使用功能的改路路面结构形式,避免地方邻里之间进行攀比,引发地方矛盾。对于改动量很大、很长的道路、沟渠,要设计合理的宽度,尽量少占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要特别注意保护。对于路线纵向占有的,要特别注意主线两侧的沟通和衔接。由于高速公路对农田形成切割分块,施工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隐形涵洞通道的设计。

2.2.3设计标准要满足规范要求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公路与乡村道路相交,改线段平、纵技术指标不应低于四级公路的最小值。平面交叉设计要点:

(1)平面交叉以垂直相交为宜。当必须斜交时,其交叉的锐角应不小于7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60°。

(2)交叉处公路两侧的乡村道路直线长度应各不小于20m。

(3)交叉处公路两侧应分别设置不小于10m的水平段。紧接水平段的纵坡不应小于3%,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

(4)平面交叉处应使驭手或驾驶者在距交叉20m处,能看到两侧二、三级公路相应停车视距并不小于50m范围内的汽车。视线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5)经常有履带耕作机械通行时,交叉范围内的公路路面、路肩应进行加固,且公路路基边缘外侧的乡村道路应各设置不小于10m的加固段。

2.2.4设计文件要完整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其他工程数量表列出改移公路、改移河道等的桩号、数量等;其他工程设计图按不同工程分别绘制,改移道路、沟渠(河)应示出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图。

2.2.5设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个人素质

设计人员根据主线路线标高、地形图道路标高确定通道沟底高程,与交叉路实际标高核对。要求设计人员及复核人员在工作时要细心,还要用心,对自己所负责工程要有责任心。作为设计人员应该让“三改工程”设计更贴近百姓,多替百姓着想,从百姓自身利益思考解决办法,让“三改工程”设计更人性化,可行性更强。确保“三改工程”切合实际、功能配套、方便使用,满足路、地双方需要。

2.3施工现场“三改工程”设计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路基即将成型时期,原“三改工程”设计的合理与否就表现出来。如果不合适,则需要变更设计,属于设计后期服务期间的“三改工程”设计。

由于是现场办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当地政府、沿线村民代表等都参加,这时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路线、桥涵、排水、防护、沿线百姓的生产生活习惯等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各方意见,综合比较,最终拿出最合理可行的方案。

现场情况复杂,各方利益不同,对“三改工程”设计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不屈服于各方压力,拿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三改工程”方案。对于业主或者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要虚心采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要坚决回绝。

2.4工程建设方要高度重视三改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监理单位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三改工程”,应严格履行施工技术规范,保证“三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要加大巡检力度,严格每道工序,把好质量关和计量关。

提高现场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凡事本本主义。“三改工程”需要体现合理化、人性化,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对设计不合理或细节处理不到位的地方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告设计单位,积极做出调整,确保“三改工程”线性流畅、顺通、安全,切实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3结束语

“三改工程”能够保证高速公路附近村庄道路、沟渠的畅通,利于村民的出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三改工程”真正做成民心工程,设计、施工、政府部门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高速公路设计应避免采用低路基形式,通道设置数量要与地方路网水系相匹配,通道净空标准与新型农业机械相适应,着重解决通道积水、净空、通视距离、安全问题;施工“三改工程”要严格运作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提倡沿线各级政府革新机制,统筹规划,积极支持和推进“三改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篇(6)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ural highway in mountainous area, made a brief analysis on extension status of modified present rural highway. The rural mountainous highway extens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the alignment design, technology and other issues, and gives suggestions.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mountainous area situation analysis deal with

1、概述

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国家公路建设速度迅猛增长,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由于交通量日益增加、汽车载重日益重型化,这便对我国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已建成的部分山区乡村公路,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加上道路养护工作欠缺、管理混乱、超长服役等因素,路况破损严重,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发展与需求。

2、山区乡村公路现状

2.1 修建标准低

山区乡村公路因受地形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限制,所建路线技术水平低下,多数以等外公路为主。由于路面结构性差,加之路基稳定性差,沿线排水、防护工程不完善,导致道路路面状况较差。

2.2 管理维护混乱

当前,我国山区乡村道路基本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公路养护部门形同虚设。导致道路建设、管理和养护不能协调一致,重建轻养的问题十分突出。公路使用极不规范,常有山民在路边堆放杂物;此外公路养护资金难以落实,乡村公路大多处于无养护、无管理状态。

3、改扩建的必要性

3.1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山区公路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对山区公路改扩建可改善道路行驶条件,增加道路交通机动性,同时可有效节约通行时间。促进沿线城镇建设和更新该区域的经济流动,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人文发展。

3.2改善道路使用性能

山区道路使用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行车费用。随着山区公路使用性能日益恶化,车辆燃油、轮胎以及保修材料的消耗将大幅增加。并且大大增加了行车时间,直接影响社会和经济效益。

4、改扩建设计原则

鉴于当前我国山区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其改扩建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在改扩建设计完成之前,我们应该以下几条原则为设计设计核心对其实行改扩建。

(1)满足规范要求。进行路面改扩建设计时,路面材料选择、结构类型、路面排水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公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2)原有工程最大利用化。改扩建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工程和用地,以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新增用地,缩短建设工期和减少建设规模

(3)满足远景交通量增长。改扩建应根据符合山区公路交通量特征的年预测值,结合所在路网分析,合理确定改建方案。

(4)减轻施工工期对地方交通、经济的干扰。改建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山区公路所在地区的交通枢纽位置,尽量缩短终端交通时间,最小程度地影响地方交通和经济。

5、改扩建所面临的问题

5.1 线型设计问题

在改扩建过程中,旧路线型参数对路基加宽、路面拼接以及旧路使用状况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管理维护不力,许多道路原有线形设计资料已丢失,这便影响了改扩建工程中的线形设计。

5.2 改扩建旧路技术处理问题

对于没有拓宽的路面,因不中断交通,施工组织上必须半幅开工。如此会在基层留下施工缝,对于有拓宽工程路段,原道路部分需作补强,此时采用单侧或双侧加宽部分与原路交界处的处理非常关键。

5.3 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

山区公路限于工程结构复杂,场地空间有限。在改扩建过程中,无法维持车辆通行,对交通造成干扰。

6 对改扩建的建议

(1)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改扩建施工作业时,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和强有力的措施以确保正常的交通秩序和车辆通常行驶。同时施工单位需严格落实交通维持措施,可指定专人现场指挥,在交通量大的地段可增设交通指挥岗。

(2)高水平处理技术引用。对山区改扩建技术处理时,可引用当下对高等级公路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路基路面检测技术、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和新材料等。

(3)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机制。必须把有制形式的养护专业队或公司,逐步分散到乡镇管理公路养护部门,形成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养护管理团队。

7、结语

对现有道路的改扩建将已成为未来我国道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山区公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工作条件,将成为未来道路改扩建工程必须面对的难题。因此本文浅析了当下我国山区改扩建的发展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期盼能够为山区公路该扩建工程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赵霏霏,荣泽华,屈波.浅析山区公路改扩建施工动态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 12(298):27-29.

[2]史宝华,彭红波,范珉.山区乡村公路的现状与研究对策[J].养护机械与施工技术,2009

[3]于凤河,张永明,宋金华.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4.6

篇(7)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务院、省政府对保护耕地的相关文件要求,继续以我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由原来的数量型向高质量方向转变,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重岗。

二、目标任务

2021年全年计划营造成片林265亩,新建农田林网1200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1个,公益林恢复675亩。

三、重点工程

重点围绕生态公益林恢复、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绿美村庄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开展造林绿化活动。

(一)生态公益林恢复工程。我街道省级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老濉河堤东侧(中韩居西侧部分)、濉北河堤两侧、新扬高速绿色通道、早陈河西堤梁庙段等地,在进行严格保护的同时,对已经采伐的地段或长期没有植树的地块要及时绿化到位。按照成片林标准栽植乔木树种。采伐迹地未及时更新到位的居委会将影响林木采伐报批。

(二)宜林地及采伐迹地造林更新工程。围绕宜林地、采伐迹地等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做到“应栽尽栽、全面覆盖”,确保栽植到位。

(三)绿美村庄建设工程。以创建省级绿美村庄活动为抓手,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村庄绿化要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充分彰显地方特色。省级绿美村庄建设要按照《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省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林造〔2020〕2号)进行创建,计划创建1-2个。

(四)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配套建设相结合,做到“树随路走、树随水走”,在保证农田林网发挥最大防护效益的同时,减少树荫胁地。

(五)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主要以沿线道路两侧行道树进行新(补)植。造林技术要求和树种选择参照2020年2月份编制的《县造林绿化导则》执行,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杨树雄株及乡土树种,村庄绿化可搭配经济树种及观赏树种。严禁栽植“断头树”、“光杆树”。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各村居通过召开造林绿化动员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全面启动造林绿化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栽植准备阶段。做好春栽苗木采购、土地整理、开挖树塘等春季造林准备工作。要提前整地挖塘,让土壤充分风化,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春季造林阶段。全面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迅速掀起造林绿化,3月底前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四)验收考核阶段。街道组织验收组对各居委会2021年造林绿化栽植面积、成活率和保存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计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保障措施

篇(8)

一、影响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因素

影响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因素有各种各样,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类:

1 无证驾驶、无牌行车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不挂牌入户就上路,驾驶人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正式的驾驶证,这样的人、车上路,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 超载、超速行驶。很多驾驶员为了挣钱而无视安全,擅自加大车帮、更换大的拖斗,甚至想方设法提高车速。

3 驾驶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在很多驾驶员只会开车而不懂对机车的保养,经常开车况不好的车,对机车的故障发生没有预见性,有时会因为中途机件损坏,失灵而耽误行程或酿成事故。

4 太注重经济效益开疲劳车。有的机手致富心切,起早贪黑连轴转,致使疲劳过度,体力不支,头脑反应迟钝,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处理。

5 其他情况:除了以上外,还有就是酒后开车、违章载人等等。

二、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对策

根据影响农业机械的因素的分析,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应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事关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农机管理部门要敦促当地乡镇政府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上认识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维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放在首位,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的目标,成立乡镇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对好的要给予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贡献。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宣传,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

(1)向领导宣传汇报,引起领导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争取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2)向农民和机手宣传,定期向农机手发放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其操作、保养技术水平,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使之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生产,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减少违章现象的发生,杜绝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3)向社会各界宣传,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利用当地的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利用邻近路面的和村庄民居的墙体书写警示标语等形式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一个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篇(9)

一、投融资平台企业的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地方性政府融资平台

(一)背景: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需要激励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企关系是“紧靠政府” 。城市发展的初期,融资平台公司承担了区域内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这为公司规模的成长状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二)阶段性策略:

1、不与民争利。由于融资平台主要承担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很少或几乎没有私人资本进入。另一方面,融资平台在成立初期,任务就是为了地方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其资金由来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市政债券的发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自身持有资金较少,也就基本不参与私人投资领域,不与民间资本争利。

2、在实施“资源战略”过程中,强调“先占有后开发” 。融资平台公司的资源是政府给予的,或是对多个优质资产进行整合重组,成立新的融资集团。对资源实施占用后,开始进行对资源的开发,实现当地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三)阶段性问题

“大而不专、壮而不实、高而不稳”的结构性问题:

1、政企关系失衡对企业自主化市场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无序多元化仅仅扩大了企业规模,缺乏长期的、合理的产业布局。

3、企业资源的过度消耗,庞大资产的经营效率低下。

第二阶段:企业自主经营、政府协调指导

(一)背景:妥善处理国有资产管理战略目标的“二重性”,建立“企业自主经营,政府协调指导”的框架。在城市发展的中期,随着城市化率提高、人口导入和产业发展,公司仍需承担区域内基建配套等建设

(二)阶段性策略:从“多元化”到“规范化”战略

1、从规模化到精耕细作,从做大到做专

2、资本运作的升级,资产证券化的加速

(三)阶段性问题

在资本全球化流动和配臵的大背景下,受到政策和区域限制,主营业务很难做强做大,主要是受制于体制机制、公司治理层面的因素,公司板块协同效应较差。

第三阶段:全面商业化投资平台,兼顾政府经济发展的社会使命。(一)背景:城市发展的尾期,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配套建设已近尾声,战略上弱化作为政府发展经济的平台功能,使其专注于商业投资运作,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二)阶段性策略。虽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投资公司,但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仍然不能离开政府的监督,同时保留政策性业务和社会性业务。1、建立“集团有限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经营架构;2、利润中心坚持“行业领导地位”原则;3、集团管控“企业价值投资”决策;4、打造以资源整合和金融创新为主的核心能力,形成真正“产业创造利润、金融融通血脉”的产业布局和板块协同。

从融资平台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大多数政府融资平台目前正处于平台发展的第一阶段,资金主要靠财政支持,投资的领域多是与当地经济建设的非营利性项目为主,盈利业务多是由子公司经营,内投集团本身没有实质上的投资领域,限制了集团今后的发展布局。

二、融资平台存在的必要性

2009年,由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作用凸显出来了。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被地方政府视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和鼓励。由此,在2009年信贷投放的主体中,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是其中最为活跃、最为引人注目的融资主体。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在金融危机后为2009年的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实际成果来看,地方融资平台确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方融资平台不仅撬动了银行贷款,同时还通过公私协作(PPP)等市场化方式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较有成效地解决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

政府融资平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是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的建立,改变了过去主要以银行贷款为渠道的融资模式,通过对政府拥有的众多优质资产进行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其融资功能,提升了间接融资的能力,扩大了直接融资规模。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地方政府的ABS、PPP融资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搭建新型的投融资平台,将存量国有股权及资产注入平台公司,使得其资本金规模不断壮大。国资公司对委托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中的房产进行清理,在联合产权交易所分期进行挂牌交易,实现了国有存量资产的盘活和增值。为后续盘活资产包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有效改善了民生。政府通过平台公司举债,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改革和建设力度,使得诸如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村道路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地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平台的良好持续性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三、处理办法

篇(10)

建设项目建议书1一、项目名称:天全县杂交竹笋绿色食品加工及其笋用示范林推广技术项目

二、项目单位:天全县林业局

三、项目内容:天全县林业局和“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合作,在全县收购杂交竹笋20吨,依托县上已获得的“二郎山红油鲜笋”绿色食品认证,生产试制“二郎山杂交竹红油鲜笋”等系列产品。

四、项目建设条件: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二郎山东麓,属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实施范围。全县有农村劳动力6万人,两大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条件。天全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5.1°C,年日照气温860小时,年降水量1736mm,无霜期262天,中、低山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为5.5~6.5,境内中低山土壤、水热、植被等资源条件非常适宜栽竹,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气候与资源优势。

县委、政府把竹产业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天全林业公司,在天全县建立以生产笋子加工为主的“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占地面积50亩,年生产加工能力2万吨,杂交竹笋按照一般性的常规加工技术加工,其笋略带苦味,但“四川省二郎山森林蔬菜公司”在四川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教授帮助下,已攻克该难题,生产出了色鲜味美的杂交竹笋食品。

五、投资概算:项目建设总投资74.5万元,在培育周期内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利润150.5万元。

六、效益分析:建设项目总成本为 74.5万元,估算在培育周期内年总产值可达225万元,利润150.5万元。按3年后投产计算,育林基金可增加45万元/年,财政收入可增加36万元/年。

七:合作方式:可独资、联营两种方式

八:联系方式:天全县林业局

建设项目建议书2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__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__村民组

项目责任单位:__乡人民的政府

项目责任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__村民组位于__乡东南部,东北与宁国市及本县家朋乡相接,东南毗邻浙江临安市马啸乡。该村民组现有农户103户,人口383人,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森林及地势山貌得到很多专家及旅游开发商的青睐。具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该地森林覆盖达到97%,木材储藏量3、1m3、再是上核桃年产量25吨,人均1000多公斤。新种的山核桃约500多亩,产量将逐年攀升。

__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以__乡通道为主干线,与全乡54个村民组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摆脱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改路修路积极性很高,愿意集资、投劳。建设__公路极大改善该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三、项目建设综合条件评价

1、地形

项目区属山丘区,四面崇山峻岭中间地势平缓,是典型的盘地形状。整个项目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拟建路线与__公路相衔接,地形标高在610m至820m之间,全长2、2公里,路基宽4、5m,行车道宽3、5m。

2、水文、气候、地质

溪流两边居住农户,溪水汇入__河流入浙江省属钱塘江流域。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2℃,无霜期180天。

项目区沿线大量分布花岗岩、石灰岩、平板岩与泥土混合工程地质条件好,就地取材简易。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边开采边利用,一举两得。间砂可在__河开采筛选。所需间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农用车运输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项目建设标准、规模

根据当地具体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主线采用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路线全长2、2km,路面宽4、5m(弯道5—6m),最大纵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资:根据我乡相继几条公路建设惯例和当地农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人工粗工工资不作编制说明,主要实行自愿投劳施工。技术工资根据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计算,计6万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实行农民自愿捐助,不作编制说明。钢材3t,钢材3600元/t,计1、08万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运费),计3、28万元。炸药、钢扦及轰钻设备等估计3万元。

土地征用、三费补偿:水田征用3亩,按1、4万元/亩计4、2万元。坡耕地8、0亩,按0、7万元/亩计5、6万元。经济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补偿7万,共计16、8万元。

其他费用及不可预计费用3万元。

总计所需资金概算33万元。

六、工程的实施计划

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对工程进度如下安排:

201x年3月份前做路线测量、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经济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开工。

201x年8月底完成土石方开挖,档墙、路基、桥梁涵洞。

201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沟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车。

七、结论

__公路的建成解决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乡村道路与主干线的合理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能力,为深山区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投资环境,必将带动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可行。建议上级给予批准建设和支持。

建设项目建议书3一、__初级中学基本情况

__初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位于__省西宁市__县政府所在地__镇,因学校条件所限,长期依附于__一中院内。学校现有学生1596名,24个教学班,教师86名。招生范围包括__镇(县城)和周边10余个行政村的三分之二的适龄学生以及本县招生范围外(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外州县的少数学生。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过多,班容量大(平均班额为67人,至20__年初中教学班每年级将达到10个班,含六年级总共为40个教学班,远远超过了初中班容量40~45人的有关规定),增加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现有校舍无法满足教学用房的需要,也严重影响到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县政府《__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把原党校改建成__初级中学。

二、__初级中学教学楼建设的必要性

1、改善现有办学条件的需要。

__初级中学分设后,原校内1500m2办公楼、餐厅等基础设施可继续使用,但教学楼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新建教学楼,才能实现改建__初级中学的计划。

2、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趋活跃,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人口聚居在此。

相应地适龄少年人数也将随之增加。新建教学楼,将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接受初中教育的物质条件。

3、科学管理学校的需要。

根据有关教育专家的分析和实践证明,普通中学班容量在40~45名为宜。目前平均班额为67人,远远超出了规定班容量,这既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新建教学楼,可为彻底解决这一现象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4、巩固已有“普九”成果,为高中输送合格新生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的'内容及投资估算

计划修建综合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为8200m2。内设教室、实验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按1600元/m2估算,需投资1230万元。

四、项目建成后的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改善和提高__初级中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1、能解决__地区城镇和部分行政村及县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毕业生的上学难问题,保证本地区的初中入学率达到100%。

2、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学毕业生接受优质初中教育的要求和愿望,更进一步高标准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推动当地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3、将极大地缓解__一中班容量大、教学资源生均占有量小的问题,也为实施高中扩招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

4、该项目建成后,初、高中均将以标准的班额科学合理地设置班容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资金来源及管理

项目总投资为123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1230万元。项目资金由县教育局设专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挪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六、项目管理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县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教育局副局长、教育局项目办技术人员、学校领导为成员,分工负责,按学校建设规范要求实施,严格管理,保证质量,按期完工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建议书4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指原企业情况)

3、拟建地点:

4、建设内容与规模:

5、建设年限: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建设条件分析:

包括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工作、施工等)、其它条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

3、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

包括资源可利用量(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资源品质情况(矿产品位、物理性能等)、资源赋存条件(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等)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达产达标后的规模)

2、产品方案(拟开发产品方案)

四、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工艺流程

(二)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列出清单表)

2、主要设备来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附平面图、规划图)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先总述总投资,后分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等)

2、流动资金估算

3、投资估算表(总资金估算表、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二)资金筹措

1、自筹资金

2、其它来源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2、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3、利润与税收分析

4、投资回收期

5、投资利润率

篇(11)

2.农村道路规划不合理,坡陡、弯急、交叉口多。由于__县属于山区,农村道路路窄、弯多、坡陡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相对滞后,相应的道路标志、标线少,道路安全设施未能配套,交通标志标线不齐,甚至成为“盲点”,导致危险重重。

1.无证驾驶、无牌上路现象普遍。虽然免费办牌挂证工作的实施已为辖区83%的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办理了牌证,但因为很多客观原因还有一少部分摩托车无牌上路、无证驾驶,产生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大多数的农民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他们既想购买摩托车图方便,还不想去考取驾照和挂牌上户,像骑自行车一样使用摩托车。二是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交警很少对偏僻道路和农村小道进行路查,有没有驾驶证都一样。三是摩托车轻便、灵巧,在道路上可以很容易调头,遇到交警检查,可以随意改变车道,脱离视线,轻易就能逃脱,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导致摩托车违章驾驶行为难以有效控制。

2.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时有发生,存在喝酒提神的误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认为交警不会到乡村道路上检查,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更不会上路查车,并且对自己的驾车技术很自信,认为少喝一点酒驾、疲劳驾驶驶摩托车没有关系,就是碰到交警查车,也可以躲避过去。

3.不戴头盔现象严重。农村地区驾驶摩托车者大多数都不带安全头盔。他们一是嫌戴头盔不方便,摩托车上也没有专门存放头盔的地方,只能把头盔挂在车把上,或是拿在手里,挂在车上怕被别人拿走,拿在手里又麻烦,所以索性就不戴了。二是农村群众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没有认识到头盔保护头部的重要性,忽视了行车中戴头盔的必要性。

4.驾乘人员成份复杂。当前,农村驾驶摩托车的除青壮年外,还有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不宜驾驶机动车的残疾人等。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在遇到突况时,往往不能作出正确判断,极易诱发交通事故。这部分人驾驶摩托车的原因主要是觉得摩托车很好掌握,遇到什么事情,两腿撑地就不会有大问题,没有意识到突发事件时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知性。

1.当前农村交警中队设置不够,而每个派出所本来应付治安案件的任务已相当繁重,很难再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帮“打理”交通,这就导致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仍然十分薄弱,交通执法未能保持长期严管态势。

2.宣传效果影响面小,虽然近几年来我局对于交通道路安全宣传工作常抓不懈,但这仅仅局限在城区和重点乡镇所在地,不能直接影响到村、组和家庭。因此,群众对基本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没有形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自我保护的良好习惯和风气,造成对交通安全漠视,对查处交通违法抵触,违法现象“久治不愈”,交通安全隐患也难以根除。

摩托车的交通安全管理一直是交警部门管理的难题,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结合农村地区特点和本辖区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规范执法,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证农村摩托车驾驶员安全上路,平安回家。

(一)加强宣传教育,深化文明交通提升安全意识。交警部门要积极与各乡镇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密切协作,共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工作。要建立以“公安交警为龙头,公安派出所民警积极参与,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基层组织积极响应”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结合普法教育、文化下乡、“五进”宣传、“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有针对性开展灵活多样宣传教育活动、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大力提升群众文明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