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12-08 11:15:53

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篇1

2020年初,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新阶段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1]。然而,由于人们对农村有所偏见,很多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加上农村地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农村有志青年很难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导致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中。本文在充分研究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乡村振兴中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总结出发展农业数字经济的相关措施。

1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1.1农村互联网基础不断加强

2016—202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情况及2016—2020年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数量由2016年的2.01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3.09亿人,网络普及率2016—2020年由33.1%增长到55.9%,说明互联网在我国普及非常快。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度,必将会加快乡村振兴的成功步伐。

1.2农村电商规模不断提升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但由于农业商品价值较低,且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较窄,因此,需要提升农村电商规模[2-4]。2015年—2020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的农村全年的网络销售额为0.35万亿,到了2020年其销售额达到了1.79万亿[5]。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通道。除此之外,我国电商平台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抓住乡镇振兴的东风,大力在农村发展数字化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电商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我国东部农村地区电商发展较快,而东北地区电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电商的销售额占全国农村地区网络销售额的68.26%,同比增长了26.23%,而东北地区的农村网络销售额仅占全国总额的2.35%[6]。其中,浙江、江苏、广州、福建是排名靠前的省份。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网络电商则发展较快,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同比增速都达到了4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地区电商总体发展比较平稳,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农业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数字型科技人才短缺

我国农业人才本身就比较少,随着数字化农业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先进,数字技术和农业方面比较精通的人才更加匮乏[7-8]。数字人才的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技术和产业联系不够精准,无法将数字技术科学运用到农业当中;其次在农产品品牌传播和运输中缺乏引导,网络品牌效应较差,没有专业人士进行数字化指导;最后,在农村地区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不高,使得很多专业人才不愿意前往农村地区

发展,导致农村地区数字型科技人才短缺。此外,我国相关专业培训较少,加上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时间费用成本较高,技术人员培训较少。

2.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充分

我国在电商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完整的农村电商体系,让很多农产品无法及时在网上销售,导致部分农产品烂在农民手中[9]。近几年淘宝在很多地区发展了很多淘宝加盟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农村多数农民对于发展网购仍处在萌芽阶段,部分企业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当前互联网优势,不会宣传及营销,使很多网店游荡于破产边缘。

2.3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尤为明显。比如部分农村在进行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的过程中,常使用较旧的电脑型号,甚至是濒临淘汰的电脑型号,使得该地区的办公效率大幅降低。在道路建设中,我国在前几年就提出公路“村村通”,目前“村村通”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建设质量较差,很多公路在修建后两三年内便破烂不堪,质量问题频发。而在一些道路崎岖的山地,无法修建公路,很多村庄村内道路没有硬化,农民出门晴天全是土,道路坑坑洼洼,雨天全是泥,十分难行,村内道路亟待改善。

3加快农业数字经济建设的措施建议

3.1积极引进数字型科技人才、加强培训工作

农业数字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农业发展中数字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政府部门需重视人才,加强政府与公司的对接,将相关人才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中,使其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同时要加大学校和人才的对接工作,做好人才输送通道建设,使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减少自身的人力成本。政府需出台相应的人才优惠政策,提升人才的补助标准,对于愿意从事农业数字化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留住人才,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需重视有工作经验的人群,尤其是在东南沿海从事过农业数字化的人员,促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中坚力量,带动内地的发展[10-11]。针对很多地方人才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需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培训力度,设置和实际工作贴合的课程,如在农村地区培养数字平台建设、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成为懂技术、懂经营的新一代农村建设力量。

3.2加快电商转型

很多农产品销售没有品牌效应,本地人电子商务意识淡薄,导致电商发展瓶颈颇多[12]。为此,政府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快电商转型。政府部门需要帮助企业打开宣传的大门,通过自身的资源,提高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在农村地区还应该建设更加完善的电商服务体系,为从事电子商务人员提供售后服务培训工作,提高当地人对电商经营的认识,促进农村电商从单纯的电商交易向农村综合服务转变,进而增加当地人的收入和幸福感。

3.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为了让农业信息化发挥自身职能,提升农业信息化质量,必须要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法规,让农业数字化在发展的时候受到适当约束,防止出现不规范化发展的情况;其次,学习农业数字化发展先进地市的经验和管理方法,以减少农业数字化建设中的阻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更是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对农户进行帮扶,让农户积极学习农业相关技术,培养良好的建设氛围。现阶段,5G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较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现代互联网的支持。然而部分农村由于公共物品老旧,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地区财力的支持,对老旧设备及时更新换代,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加快让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

4结语

乡村振兴可以促进乡村生活水平提高,其需要有长远规划,稳步推进,而农业数字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帮手。农业信息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其目的是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但在农业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积极引进数字型人才,加强培训工作,加快电商转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希望改善农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这对于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黄中群 单位:福建安溪县外商投资服务中心

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篇2

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速了我国农业改革创新,推动了农业进步发展。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步减少,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另外,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资源环境、地域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乡村发展,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1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关系

1.1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的强力支撑

农村集体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除了自身特有的农业特色,还存在很多衍生出来的农村产业,这些产业主要是将农产品作为基础原料进行深度加工,给加工制品开阔销路,寻求当代农村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农村产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农村经济发展如果仅仅依靠农民自身是很难实现的,而是必须依靠大量资金以及生产资料的有力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只有与外部优质企业共同合作,不断扩大农村产业规模,才能够吸引外部资本关注,进而获得外部资本投资,切实拉动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策略。

1.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离不

开农村集体经济的参与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程中,始终强调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我国农村历史发展悠久,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组织成立了农村合作社,而后成立人民公社,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由分到和的第一次变革。可以说,人民公社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趋势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自此,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沿用人民公社这一制度。但是,人民公社制度存在诸如产业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受影响,最终采取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新的农业改革措施,这一制度一直延用至今,在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以及农民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现阶段农村普遍存在村级债务比较重的情况,导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面临资金不足尴尬境地,资金作为根本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将会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经济困难的情况,能够采取的办法普遍是向外部企业、政府等进行融资请求,如果能够融资成功,无疑对大家都是有益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进行融资存在很大难度,虽然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帮扶,但是受到固有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只愿意投入很少的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甚微,无法吸引投资企业的目光。这些都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融资增加了困难。

2.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

足够的土地和人才等资源支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需要依托土地(林、水、耕)、专业技术、人才等重要资源的支撑。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很多走出农村的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发展,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专业技术领域人才的支持,缺少了优秀人才的支撑作用,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是不利的。其次,在土地承保责任制度之下,每个农户均获得了一定量的土地资源,虽然一定程度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是农民抵御农业灾害的能力有限,一旦遭遇农业灾害,农作物受损严重,大大削弱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不利于农业发展朝着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2.3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

项目选择缺乏科学合理性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仅仅依靠土地资源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制定明确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我国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盲从现象,农民一味追求畅销的、价格和利润空间大的产品,但是一旦其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往往会达不到农民所期待的预期收益,甚至会对农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决策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分析

3.1政府加大对农村集体经

济发展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力度首先,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仅仅依靠农户进行资金均摊,会直接加剧农户经济压力,使得农户参与农村集体经济有一定思想顾虑。因此,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应该制定一系列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济扶持政策,比如财政资金支持、信贷优惠政策等,解决当前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优质的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为参与农村建设的技术人才提供各方面补贴。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专业人才保障。通过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政策支持,切实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

3.2根据地域特色制定适宜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

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引领作用下,如何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需要深思的课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与双层经营体制密切结合,密切关注市场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系统的生产、技术以及销售等相关方面的专业服务,一定程度上加强外部企业和农业养殖户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同时,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对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切实推动乡村振兴策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我国农业幅员辽阔,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要从每个地区不同的优势点出发,比如交通优势、地理特点、文化基础等,同时应全面客观认识自身发展劣势,针对性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扬长避短,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比如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农业地区,可以针对性发展特色农业,并逐渐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具备丰富旅游资源的村落,可以建设旅游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对于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投资建厂,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最后,要积极创新,紧跟时展步伐,善于利用互联网发展的优势,高效辅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3.3提高城乡统筹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直努力采取各种方案,争取最大化减少城乡发展差距,这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发展不得不面临一些现实状况,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困难逐渐加大、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府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农村农业技术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统筹能力,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城乡发展差距,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应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农民的创收问题,这是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农业的强劲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才能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复兴,进而实现中国的繁荣发展。因此,在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下,政府应通过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济和人才支持、根据地域特色制定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措施、提高城乡统筹能力等一些列措施,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发展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顾杨 单位:广西大学 农学院

乡村振兴下农村经济发展篇3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诸多限制作用,导致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以金融服务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发展,可以以农村为主体,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意识、服务环境、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为目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农村的不断发展。

1金融服务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金融服务创新有助于绿色农业发展,有助于农村宜居建设,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对于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加速作用。1.1有助于绿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助于乡村绿色农业的发展。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融入,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推动了乡村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有助于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1]。

1.2有助于农村宜居建设

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提升了农村的居住环境水平。同时,绿色金融为农村企业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了农村企业生产对于环境的污染,有助于农村宜居环境的形成[2]。

1.3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

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融入,使得农村企业借助乡村资源,进行企业生产模式转型,扩大了农民增收的范畴,不仅为农村生态企业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还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3]。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的困境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当地,服务“三农”应是各项业务开展的核心。为了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的困境,笔者依据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监管政策,结合涉农金融服务现状,对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做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农村市场金融服务面临着服务水平低、服务产品单一及金融知识不足三重困境。

2.1服务水平低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主营业务是以存贷业务为主,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转变,存贷业务也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移,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是,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金融服务机构还以传统的线下存贷业务进行农村主营业务的开展,导致农民对于线上金融业务了解程度不高,不仅导致农村金融信贷服务水平的落后,还降低了农民对于线上金融服务的信任度,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4]。

2.2服务产品单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银行为主,银行主要以传统的借贷、结算等基础性服务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导致金融服务产品单一,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作用。同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较少,大部分银行并没有在农村设立网点,农民只能在较少的银行网点内进行服务产品的选择,不仅不利于农民金融知识的提升,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金融知识不足

我国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村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一旦遭遇特殊灾害的侵袭,会对农村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而影响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对较少,农村地区居民对于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其在进行金融借贷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按时归还贷款的现象,不仅会对农村居民的信誉度造成影响,还不利于金融服务机构的运营与发展。

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方向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我国农村金融普惠性逐步提高,多元竞争的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形成,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服务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趋势在于金融创新、大数据引入、扶贫工作及乡村产业振兴4个方面。

3.1金融创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促进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应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进行创新,打造适合农村的金融运营模式,推出符合农村企业的金融产品,从而增加农村企业对于金融机构的认同,有助于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

3.2大数据引入

农村金融在农村创新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乡村振兴理念与时展需求,进行大数据的引入,打破传统以城市为中心的金融结构,在进行金融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增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沟通,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模式,从而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大数据的引入,为金融机构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信息的收集、分析,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使得金融机构根据分析的数据,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的调整,提出适合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满足农村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资金与服务支持。

3.3金融助力扶贫工作开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精准扶贫,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辅助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做好精准扶贫的准备工作。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增加对于农村深度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以补充

3.4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只有实现了产业振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质资源向乡村转移和聚集。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节水农业、高效农业和智慧农业等项目,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等产业都将产生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载体的资金需求数量更加巨大。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应以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和重要载体为先导,发挥以点带面效应,逐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困境,需要结合当下金融发展政策进行大环境比对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毕竟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事关“三农”的建设发展,也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践行密不可分。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金融服务意识创新、金融服务环境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创新及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等路径进行着手。

4.1金融服务意识创新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落实,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逐渐扩大,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应当基于乡村振兴需求,提高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视,不断进行农村金融服务意识的创新,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需求。首先,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应当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不断认识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正确对农村金融服务进行认知,以改变自身的服务意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其次,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应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需求,正确认识到农村需求主体的需求,以农村需求主体的需求转变,进行服务范围的扩大。最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也可以基于自身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城乡金融服务网点的设置,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更多的帮助。

4.2金融服务环境创新

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要求,不断进行金融服务环境的创新,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进行服务环境的提升,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发展。乡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提高对于软件创新的重视度,结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进行软件创新,使得金融服务满足农村需求主体的金融需求,不仅可以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还可以维护农村需求主体的利益,增加农村需求主体对金融服务机构的信任度。同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也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提高从业人员的金融专业度,使得从业人员可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进行金融服务工作的不断完善,在保障农村需求主体利益的同时,提高金融机构的经济收入。

4.3金融服务形式创新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应当认识到服务对于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性,在为农村需求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时,以提升农村需求主体体验感为目的,进行服务形式的转变,不仅要为农村需求主体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还要在服务过程中增加农村需求主体对于金融产品的认知,从而为金融需求的不断提升做好铺垫。其次,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上门服务创新,打破传统金融服务形式的限制性,增加从业人员与农村需求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帮助农村需求主体进行金融产品的全面了解,不仅可以增加农村需求主体对于金融服务机构的信任度,还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不断发展。最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进行智能服务创新,结合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借助互联网为农村需求主体提供线上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金融服务的限制,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全面性,还为从业人员与农村需求主体进行互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有助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

4.4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及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实现了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契合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①“政银担”模式。该模式一般由政府扶持或政府直接出资,开设相应的担保公司对符合标准的农业信贷项目进行担保,再由银行进行贷款发放。该模式整合了小而分散的农业信贷需求,将银行与小农户的关系升级为银行与政府的直接往来,不仅能减少交易成本,又能分散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积极性。②“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金”模式。该模式是合作银行在无担保、无抵押和低成本的条件下为贷款需求方提供贷款,如果出现不良贷款,仍然按照相关程序得到补偿,这部分补偿金会从由财政资金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中扣除。该模式能有效解决农民财产抵押物不足的短板,提高银行贷款积极性和可能性。③“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该模式是在基层银行机构和基层党组织的联动合作下实现的,首先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并由2者共同完成贷款的发放和管理。该模式的特色在于基层银行机构和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信息、组织、行政资源和风险管理等优势的全面整合。④“政银保”模式。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介入并为贷款需求主体提供担保,进而由银行发放贷款,在此基础上,政府会提供相应的保费补贴和风险补偿支持,实现财政、信贷和保险的“三轮驱动”,协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极大满足了“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融服务的创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对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需求,从金融服务意识、服务环境、服务形式和服务模式4方面进行创新,不断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以农村金融服务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杉杉.金融服务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2):40-44.

[2]潘登,张贝宇,张允慧.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9):153-157.

[3]陈晓利,王朔.论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途径[J].山西农经,2020(3):13-14,17.

[4]韩旭.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化与创新研究[J].商讯,2020(4):72-73.

作者:谭勇 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