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管道运输的原理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1 15:59:04

管道运输的原理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1)

中图分类号:TE8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20-01

一、原油管输中常见的问题

1.1 原油管输网络化不达标

在我国生产原油的东部、西北部和长庆油田地区是我国三大原油生产基地,但这三大区域并不连续,而是被分割成距离很远的三大块,而且这三个区域也是交通并不发达的地区。因此我国原油运输的网络并不健全,这并不能满足我国发达地区的市场需要。我国的原油网络运输大都会集中在主干线上,分支较少,也是我国石油网络运输的一个不足之处。

1.2 管道自身存在一定的隐患

在原油管道运输过程中主要的输送工具是管道,因此管道质量就成为重点,如果管道质量不能过关,将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是长管道运输,管道之间的连接大部分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因此焊接的质量决定输油过程的安全,如果焊接的不到位,则会使原油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泄露现象,引发安全事故。我国因为的3/4的石油运输都是通过输油管道进行的,更有很多区域的石油输送管道的运输工作年限超过20-30年,这些输油管道铺设的较早,因为当时技术的限制,管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使用年限较长,一部分管道已经老化,输油管道输油时有的管道在地面以上,有的在地面以下,这些都会使管道因长期腐蚀变得很脆弱;另外,原油中含有多种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对输油管道的腐蚀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都会对管道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原油输送的过程中会造成安全隐患。输油管道的外部环境的腐蚀也是管道受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输油管道的腐蚀穿孔现象,因为外部的钢线形将绝缘体勒坏,绝缘层内并没有清理干净,使其内部存在一定的腐蚀性杂质,另外土壤中水、盐或碱的含量过高都会使管道因受到高度腐蚀穿孔。

1.3 石油运输过程中原油损耗大

当油品在运输和存贮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量的原油损耗。其中混油损失是指将原油进行输送过程中,原油中因含有不同的油品时会出现因烃类颗粒大小不同的情况而粘附于管壁上的情况,因此,在长输管道进行原油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因吸附于输送管内壁的情况而使原油闪点和质量都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了石油因纯度下降使油品油耗上升的情况。同时,因为原油自身具有的粘黏特性,原油的凝固点高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使原油在正常输送过程中出现粘度上升的现象,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降凝措施。

1.4 管道输送时压力波动大

管道输送处于一种全封闭状态,这是原油管道输送的一大特点。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解决压力波动的现象,在启动或停止输油泵运输过程中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波动,这种强大的压力波动会使管道的安全输送出现问题。因为在压力波动过程中会使原油液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扰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压力波的形式产生强大的能力失衡现象,同时这种压力波会在管道上下游动传播。

二、原油管道安全运输的策略

2.1 建立健全网络输送体系

政策和审批是我国加强网络输送的保障,加强管道运输政策是保证管道运输合理化的前提,由此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管道运输网络化体系,加强管道运输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建设,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供配网络体系,使资源得到最大化配置,进而完成管道网络运输的全面自动化。

2.2 加强管道运自身的质量保障

管道运输的焊接标准要有严格的指标,焊接时需要采用的材料,及在焊接过程中制定的尺寸、参数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当在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定要按照标准将问题解决后再进行焊接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原油管道建设实力正在不断的加强,我们在进行管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自主创新,努力研发具有先进技术的管道建设技术,为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在管道运输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大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攻关技术措施,同时在管道运输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逐渐达到国际管道输送水平。

2.3 极力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的原油损耗现象

要据原油的成分可以将原油进行烃分子相溶最小的方式进行顺序输送,这种方式进行的输送方法会使原油损耗降至最小,同时加强管道保温防腐,因为原油的凝点高,所以保温措施会使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降低因凝固而损耗的现象;另外对管道采肜涂层防腐措施,加强管道的防腐能力。

2.4 适当的调节管道压力

在长输管道中压力变化是输油管道对输油生产最有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减小压力点对管道施用的压力,首先利用调节阀功能将管道压力减小的作用进行调节阀调节,因为调节阀可以对进站和出站的压力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次在进行压力控制时需要进行泵站逻辑停站,因为泵站进行逻辑停站措施可以使管道在最快的时间内停运;再次是进行汇压保护,一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保护的方式都是最后一级的保护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其他泄压方式都不能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管道泄压方式,其中的泄压阀采用的都是机械控制执行装置,可以保证运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原油在长输管道中会出现原油损耗、压力过大、管道腐蚀等现象,而通过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实践表明,对石油进行长管道运输的过程中对原油安全运输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科学的依据开发和研制安全的石油长管道输送技术,是安全防护输送技术的保障,在此其间需要认真对待的是如何面对各种在石油输送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开发出具有相当可信度的安全防护技术,同时加强我国原油输送过程的科技含量,对我国原油长输管线的安全管理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从而对我国它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2)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为方便天然气和原油的运输,各地都增设了运输量较大、运输安全的长距离管道运输线,而这些管道往往要翻山越岭,途径十分复杂的环境中,在经过长期的运行后,受自然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会遭受腐蚀,导致管道部分减薄,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事件的发生,为减少这些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管道运输安全管理。

1 原油运输现状和主要的安全隐患

原油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其中管道运输是最好的运输方式,因为管道运输具有安全性高、能耗低、输送量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虽然近几年来中国运输管道技术在不断发展,原油热处理和高压输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原油长输管线往往要翻山越岭,途径十分复杂的环境中,在经过长期的运行后,受自然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会遭受腐蚀,导致管道部分减薄,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对原油长输管道的安全进行有效管理。总体来看,国外原油长输管道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影响、腐蚀及焊接和材料缺陷。外部影响是欧美国家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腐蚀是加拿大和前苏联的主要原因;我国原油长输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为腐蚀、外部影响和材料缺陷。长输管道由投产至终结其事故率一般遵循浴盆曲线,所谓浴盆曲线是曲线呈浴盆状。在管道投产初期,因设计、施工、管材、设备等诸方面的缺陷导致事故率较高,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约为5次左右,该阶段通常持续0.5~2年。管道正常营运期事故少而平稳,该阶段的事故多为管道受腐蚀及外力破坏所致,每1000 km 的年事故发生率为2次左右,一般持续15~20年。管道老化阶段由于管道内磨损及内腐蚀加剧,事故明显上升,其每1000km的年事故发生率一般在2次以上。而且事故发生有意外性,修复也困难。

2 加强原油运输管道安全运行管理的策略

根据目前原油长运输管道在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人员应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做出相应的管道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减少管道现存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运营风险,实现管道的高校、安全和经济运行。

2.1 提高原油长输管道的防腐技术

原油长输管道线大都经过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复杂环境中,因此,外部因素会导致管道外壁遭到腐蚀,而管道一旦被腐蚀穿孔,就会造成油气泄漏,并可能引起火灾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各种管道检测技术相继开发并应用于知道安全管理上,目前外侧检测技术和内测检测技术是原油长输管道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通过外检测技术可以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管道运行的防腐蚀状态,为以后的监测和维修管道提供良好的依据。而内检测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研制出了各种智能检测爬行机,在成功运用下,实现了对管道的全面检测。

2.2 制定原油长输管道全过程管理计划

要想使长输管道线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的工作状态,不断减少管道事故的发生,还必须制定原油长运输管道全过程的管理计划,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管道运输风险评估和及时采取减轻风险的措施,以减少风险和事故的发生率。在建设长输管道之前,要深入进行调研和设计方案必选,以保证工程实施的安全可靠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制定数据搜集计划和全过程管理程序的计划,并逐步实施;对已建成多年的长输管道,通过对管道系统或某些管段的物理特性和运行历史调查、腐蚀及防腐检测和评价等来得到管道全部的资料。总之,对原油长输管道全过程的管理计划就是一句不同情况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对管道的管理。

2.3 安全责任主体的明确和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

为切实做好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生产和运营工作,坚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各地区应派领导和专家莅临现场指导工作,利用新闻媒体进行督察,对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的全面督查不仅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要督促相关市县政府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情况,明确安全责任的主体并对其进行督查,可刺激实施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事故风险率。而作为对人民负责的各级政府应设立原油长输管道安全联防制度,进一步加强涉及管道企业纵横相间的联系与沟通,开展联合执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究建立原油管道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2.4 加强管道保护力度

为保证原油长输管线安全运行,必须掌握其运行过程中固有的规律,加强管道的保护力度,否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采用密闭输送安全防护技术;原油长输管线的规划设计要保障管道的安全实施,在管道线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工作人员应对管道进行大量的测绘,并对测绘结果进行分析,避免潜在危险;要继续深化违法占压和打孔盗油专项整治,做好管道安全监督工作,以能及时向政府报告和备案。

3 建立原油长输管道安全评价模式并作出合理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技术的支持,在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前提下,相关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对工程实施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使有关的评价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技术上的深度。

3.1 工程初步分析

工程初步分析是建立原油长输管道安全评价模式的基础,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科研和技术进行分析,查看科研内容是否缺项,分析科研技术方法是否到位。在工程初步分析中,一般是从输油工艺、线路工程和公共工程三方面着手,工作人员从三方面索取大量资料,进行实际侦查。

3.2 管道事故分析

工作人员应通过资料的查阅,列出有关管道运输的事故统计资料,对管道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管道运输中出现的事故大多是人为因素,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和工作态度不佳,导致设计、制造和施工环节出现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一旦这些重要环节出现错误,就可能使管道运输造成灾难性的致命影响,因此,在合理分析事故原因后,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可以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性。

3.3 对提高管道安全运输对策的评价

首先对已有的对策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根据采取的工程分析提出评价报告的对策措施,而评价结论应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结论。

3.3 开展原油长输管道的风险管理工作

管道风险管理是对管道潜在危险转变成事故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综合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起,管道风险管理评价技术开始发展,FMECA、FTA、HAZOP、ETA、道化法、蒙德法等技术在管道风险评价中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最有影响力的是Kent评分法,它成为了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和开发风险评估软件的唯一依据。目前,一些研究者进行了含缺陷管道失效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了评定规范。这些工作为进一步进行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评价软件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DNV开发的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包和2004年VECO公司利用GIS技术开发了基于风险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程序。

综上所述,原油长输管道受外部复杂的自然环境影响,造成管道部分腐蚀,甚至导致爆炸等重大事故,为此,应实施相应的和完善的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保护力度,加快管道内外检测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原油长输管道安全评价模式并作出合理分析,以保障原油长输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3)

1、含蜡原油输送工艺及现状

由于管道中运输中普遍存在析蜡、结垢、凝管及堵塞的现象,严重影响管道的输送能力和效率,因此,所有这些输送工艺研究和应用的目的旨在解决原油输送过程中存在的诸如析蜡、结垢、凝管及堵塞等问题,从宏观效果上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尤其是低温状况下的流变特性,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安全输油,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之目的。当前,含蜡粘性原油输送工艺研究与实施情况分述如下:

(1)加热输送

这是世界上实施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输送的工艺。就加热方式而言,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前苏联的长距离大口径乌金―古里耶夫―古比雪夫原油管道(长1500km,直径1020mm)属于前者;美国最大的科阿林加(Coalinga)―阿文重质(Avon)重质原油管道(长275km,直径508mm)属于后者。

我国多数管道目前采用前者,即直接加热的加热输送工艺,这种输送工艺虽容易实现。但工艺复杂,能耗高,投资巨大且安全性差。因此,并非理想输送的工艺。

(2)热处理输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开发原油热处理输送工艺。其中,印度的纳霍卡帝亚(Nahorkatiya)―高哈蒂(Gan-hati)―伯劳尼(Barauni)输油管道(长1150km,直径400和356mm)采用一种完备热处理输送工艺,处理后的原油在低温条件下等温输送;我国的克拉玛依―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濮阳―临邑和马岭―惠安堡―中宁等输油管道,则采用一种简易热处理输送工艺,实现了特定温度下的常温输送。目前,我国油田大部分原油集输管线均仍在使用这种输送工艺,虽然简单,但仍收到了相当明显的经济效益。

(3)天然气饱和输送

这种输送工艺在前苏联研究和应用较多。实践表明,当管道通过多年冻土带或沼泽地时,由于不能对原油进行加热,采用这种方法输送含蜡原油是比较适宜的。

(4)其它输送工艺

除上述的主要输送工艺外,国内外已经研究和正在酝酿研究及部分实施的输送工艺还有:热裂解、脱蜡、加氢减粘、磁处理、器输( 滑箱、膜袋等)、核辐照和界面处理减阻等。 但这些工艺普遍存在技术研发难度大、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等不足。

2、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确定

2.1 输油管道的两个安全输量

2.1.1 热力安全输量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热油管道,在其管径、总传热系数、土壤温度以及加热站间距、加热站出站温度均已确定的情况下,决定管道温降的最重要的参数就是管道的输量。在达到了最高出站油温和最低进站油温的情况下,对应有该加热输送管道的最小输量。该参数是热油管道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为热油管道必须保持的最低输量。若再降低输量,则站间温降会进一步增大,当仍维持最高出站油温时,下站的进站油温就会更低,可能会有凝管的危险,此流量称为“热力条件允许最小输量”。管道设计中,一般将允许最低进站温度设定为原油凝点以上3℃,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管道的最小输量。

2.1.2 水力安全输量

当管道在常温输送时,油温及粘度与输量无关,管道工作特性曲线是一条近似的抛物线,摩阻随输量的减小而单调下降,不存在无法输送的困难。对于加热输油管道,原油温度和摩阻不仅会随输量的减少而降低,而且还会因其它因素(如粘度、当量管径等) 的影响而上升。若其它因素的影响大于输量的影响,则管道工作特性曲线就会出现拐点。当输量小于临界安全输量( QA ) 后,管道运行出现不稳定,即随着输量的减少,摩阻不仅不降低反而增大,形成输量越少摩阻越大的恶性循环,并可能导致管道的发生凝管事故。

2. 2 热力安全输量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温降公式(2-2)及(2-6)是在热油管道设计、管理中应用最多的计算式,当K、D及T0一定时,在加热站间距LR,加热站允许的最高出站油温TRmax和允许的最低进站温度TZmin已定的情况下,确定热油管道的允许小输量Gmin

必须强调指出,上式只适用于输量及油温都稳定的情况,并认为K是不随其他参数变化的。由于沿程温降计算式没有考虑管内油流摩擦生热的影响,也没有计入含蜡原油降温时析蜡潜热的影响,故上式适用于摩擦热影响不大且温度范围内没有相变的情况。

对同一条管道,若各个加热站的间距不等,或管道的散热情况有差异,即各站间的总传热系数K值是不同时,则站间距LR较长的以及K值较大的站间,其Gmin也较大。这种情况下,全线的允许最低输量应按各站间较大的值为准,才能确保全线的安全运行。

上式是仅从管道的热力条件限制所得出的允许最小输量。加热输送含蜡原油或高粘油品的管道,还存在着输量小于安全输量时,会出现随着输量减少摩阻不变或反而增加的不稳定的工作区。这一最低安全输量除了与管道的热力条件有关外,还受到油流的流态,原油流变特性,管壁结蜡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难以计算。

因此,当输油管道实际的输量可能接近甚至低于安全输送允许的最小输量时,必须采取措施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这些措施可以分为:

(1)改变管道条件,以降低管道的允许最小输量。如站间增加加热站,是原来的站间距LR缩小;管道增加保温层使K值下降等。但这种措施需要很大的改造工作量及投资,运行能耗也高,故较少采用。

(2)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如稀释输送、热处理输送。加降粘剂输送等方法。这些方法可是原油的允许进站油温下降,管道的允许最小输量值减小,这是常采用的方法。

(3)正、反输方法,如正输五天、反输两天,以便使实际的输量大于允许最小输量。我国20世纪70年代曾采用过,但这种方法能耗较大,输油成本高,故目前已不再采用,反输只是作为临时的应急措施。

结 论

(1)加热输送管道存在最低允许输量,当输量低于安全输量时,就会引起凝管

的危险,增大了不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输油成本,引起了不必要的浪费。

(2)加热输油管道的最小允许输量是指在一定的工况条件下,保持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小输量。确定含蜡原油管道的最小输量,要分别计算含蜡原油的热力最小输量和水力最小输量,再比较两者,其中较大者为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

(3)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随管道传热系数K的增大而减小;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输量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4)

1哈尔滨市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坚持 发展 的原则

发展是硬道理。哈尔滨道路运输业的结构调整不应停留在现有的这些道路运输 企业 调整范围之中,而是应该以加快行业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的角度出发。必须在保持行业发展的前提下着手行业结构的调整,用发展的方法解决结构调整中出现的问题,以发展为主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 在研究和预测道路运输市场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市场有需求而又供给不足的运输服务形式,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多层次、优质化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创造新的需求,拓展道路运输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

1.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 共同发展的原则

重点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特大型汽车运输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放开搞活中小型汽车运输企业并弓J导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1.4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加快结构调整必须坚持政企分开,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动行业结构调整。

1.5坚持发挥道路运输优势的原则

要以有利于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机动灵活、覆盖城乡、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以及可为其他运输方式提供可靠的集疏运衔接服务等特点和优势为出发点,扬长避短,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结构调整,切实提高本行业的竞争能力。

1.6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根据哈市以松花江为界的江北、江北县域和行政区域内各区工矿企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行业结构调整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地区差别,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2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2.1制定道路运输 发展 规划,加强运输市场宏观调控

道路运输发展规划是指导道路运输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哈尔滨市 交通 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交通部确定的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当地 经济 、社会发展和道路运输市场的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分析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 地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适应哈市的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要将其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并组织实施。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抓紧发展 现代 化的主干线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同时要根据公路网的建设规划,在区域公路网形成之前,做好区域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2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行业管理

完善的道路运输 法律 法规是经营者依法经营、管理者依法行政的可靠保障。要切实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法规体系,为国家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力争早日形成以国家统一的《道路运输法》为龙头、《道路运输条例》等全国性和地方性法规为补充、部门规章相配套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使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和行业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确保道路运输业的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2.3加强政策理论研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道路运输经济理论和发展政策是指导行业健康发展的依据。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道路运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等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道路运输经济理论,同时要联系哈市的实际,加强道路运输发展政策的研究,为道路运输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

建立以运输 企业 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快速客货运输组织、物流系统及相关管理技术以及汽车节能和环保技术等的研究,以信息化带动运输现代化,逐步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加快道路运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道路运输业的贡献率,为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5)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及行政许可原则概述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豍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基于行政权而进行的监管活动,是政府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它是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行政权力。行政许可作为国家的一项行政权力,同样具有失控和被滥用的可能和危险。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走向腐败豎。据此,行政许可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经济和社会事务由行政机关对其进行实施和管理的行为。二是行政机关通过外部行为进行管理。对于内部的管理行为,其中对于间接管理的行政机关或者内部事业单位的人事、外事等事项的审批,行政许可是没有资格进行管理的。三是行政许可的授予以相对人主动提出申请为前提,无申请即无许可。四是行政许可的内容或者直接后果在于是否准予相对人从事特殊行为。能够从事指定活动或者以独特的身份从事指定活动资格的,行政许可给予准许;仅仅授予个人特定利益,不以个人获得许可后依法从事活动为准绳的,比如,各种规费的减免,不是行政许可。英国行政法学家加纳认为,如果许可机关发放许可证时没有自由裁量权,那么这种许可应归属于“注册登记豏”。可见,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监督和法律责任等起统帅和指导作用的行为准则。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作为行政许可法律规则的依据,是行政许可在设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行政许可法在总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相统一的总体思路,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以及监督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对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制定颁布法律法规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道路运输的杂乱性、无序性、违法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我国的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笔者以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事项、范围为视角,对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原则以及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分析,以加强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规范性,保障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范围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指运政管理机关依法准予相对人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理决定。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加强国家对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有效地控制社会生产经营规模(是指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现有国力资源,避免资源、人力的浪费;保持运输市场的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调整运输市场结构,合理分布运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止不法经营,保证运输市场环境的良好状态,维护合法经营。

4.有利于保证运输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取得许可的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5.有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条规定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适用范围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

二是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豐。

三、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原则有:

(一)合法性原则

道路运输管理机关颁发经营许可证同其他行政行为一样,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程序上都必须符合法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者发放许可证或越权许可均属无效,并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二)效率原则

运政机关对于许可申请应按法定程序,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审查办理,不得久拖不办或敲诈勒索,也不得借此收取超过规定的许可费用,由于许可行为是依申请进行的被动式职权行为,因此,必须遵循效率原则,对于拒绝颁发许可证或拖延不予答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公开原则

许可是对一般人的禁止,对特定人的解禁豑。因此,必须将经营许可事项公开,让社会知道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条件,也允许有利害关系的人提出异议。公开事项应包括:许可事项的名称、内容、期限、审核机关、程序、条件等。

(四)合理裁量原则

运政机关核发许可证时,拥有较大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因而,必须遵循合理裁量原则。包括不侵犯申请人基本权利,拒发许可证应说明理由等。

特殊性即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自身特殊属性,在这里所说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即应理解为是其与一般行政许可的原则的区别之所在。与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相比较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除过具有行政许可一般原则的共性以外,还有其自身鲜明的性质。其表现为: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6)

就当前可用资源的使用情况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石油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可以说石油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石油在带给我们能源动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关于石油的储藏模式和运输方式,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故来规避污染;有关石油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储运技术研究人员,也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良,积极探讨石油储运过程中对污染的规避措施。

1 石油的储藏和运输

1.1 石油的储藏

我国石油的储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逐渐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主要有地表压力容器、海上储罐和地下岩洞储库等方式。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第一期项目,已经选定在大连、黄岛、镇海和舟山这4个地区建立石油储备基,这4个基地的总储备能力约为1400万吨;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也已经开始筹建,规划的石油储备能力为2800万吨;我国已经在东南沿海建成了LPG地下岩洞储备库,单库储量就已经超过20万立方米。随着油库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了石油储藏中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渣大量增加,污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也随着加重,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好石油储藏工作,是我国相关石油产业和研究 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1.2 石油的运输

铁路油罐车运输:适合用于中小批量的原油进行中长距离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油田开发的初期,原油的产量还未达到一定规模时,是用来作为国家输油管道建设前的过渡阶段,所以它的应用较普遍;输油管道的转油站内,也常常会设有原油装车栈桥,用做火车油罐车将石油运往消费地。

公路油罐运输车:石油运输灵活性大,适合用于没有水路可以通行和不靠近铁路的地区,常在各地的加油站见到,在我国主要用于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优点,按照海河可以分成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远洋运输是指距离很长,跨洋进行石油运输的方式;沿海运输是指几个临近海区间或本海区内的运输;内河运输一般表现为国内各地相同内河间的运输;湖泊运输是指在同一湖泊周边进行的区内运输。水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油轮和油驳,万吨以上的油轮一般用于原油的海运,比如我国的大连新港、秦皇岛油港、黄岛油港等地都能够停靠万吨级的巨轮;万吨以下的(多指3 000吨以下)油轮、油驳是国内江河间的常用石油运输工具。

管道运输有两类:一是油田内的油气集输管道、炼油厂内部的输油管道,这些都是属于石油工业内部的输油管道;二是用于输送原油或天然气的长距离输油(气)管道。

2 污染问题和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

2.1 废气污染问题

石油储藏带来的废气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温度和大大气压的变化,导致油气膨胀,从油罐中自行排出;二是油罐收发过程中,因为气体空间的变化而导致部分油气被排出罐外。石油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油气挥发,所以这些废气会直接进入大气,污染了环境,加大了安全生产或工作的难度。石油的蒸发损耗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它所具备的易燃易爆特性也是十分可怕的,无论是在石油储藏、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废气污染,还是石油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废气污染,都需要受到重视,必须加速治理这些问题,减少废气所带来的环境危害。

2.2 废水污染问题

石油储运带来的废水,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油罐进行检查维修时,需要使用蒸汽或清水进行油罐内外部的清洗工作,清洗后的水含有大量石油成分;石油在进入油罐时,大都会含有水分,在油罐内存放后,静置分离,脱除水分,脱除的水分就是石油废水;油气挥发聚集,因此在初期的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油气,这些雨水在地面形成石油废水;在一些油轮中,卸下的压舱水也含有石油成分,这些废水被直接排入海洋、河流中。

2.3 规避措施

建立健全的石油储运模式,制定国家石油储运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因地制宜地研究每个储运系统的实行方法,保证我国石油储运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加快石油储存、运输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比如高黏易凝原油管输技术、高强度管材和大型储油罐技术的研究,使得我国石油管输和储藏技术达到先进水平;综合预防和治理石油储运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成立专门的污染问题应对小组,致力于石油储运环境污染的研究和治理。

2.4 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

我们一般把管径大于150mm,输送距离大于100km的管道称之为远距离输油管道,可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液化气(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管道。远距离输油管道的生产有着自身的特点:管道线路长、站库多,运送的介质易燃、易爆、易凝、输送压力高,且要求连续运行。所以,远距离输油管道的生产必须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精心的维护、准确的监控,确保输送石油过程中安全平稳。为保证生产运行安全,调度人员要根据输油量、输油所处的季节,制定合理的输油运行方式;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的密闭管道SCADA系统;对管道设备的安全管理,要做到设备运行记录与分析、故障检测、维护维修计划、更新改造、关键设备的检测和事故预测;在管道干线上,要对钢管的绝缘涂层、防腐、河流穿跨越、保温、线路阀室、阴极保护设施、水工保护构筑物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为了保证远距离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内不同长输管道的特点,必须采用安全防护新技术:对超役管道、跨越管桥、大型穿越进行安全使用期限的评估;管道、储罐上应用新型涂料降低腐蚀;在原油中添加降凝剂或热处理,降低原油凝固点和粘度,实现含蜡或高黏度原油的常温输送;加入缓蚀剂降低内腐蚀;应用区域性和大气中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解决输油站库的管道设备腐蚀问题;采用Pig进行管道清管、漏磁法和超声波法测量管道壁厚、检漏、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界面隔离;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烟雾报警、火光报警、自动消防系统、安全监视系统等。

3 总结

目前我国对于石油的使用需求量仍然巨大,石油储运工作也保持着高速运转,石油在储藏和运输上带来的污染问题依旧严重,怎样治理和规避这些污染问题,需要石油运输方、管理者、污染治理研究单位同心协力,将石油储运污染更高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吴世逵.石油储运基础知识[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2] 张艳梅.储运油料学(第二版)[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7)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及行政许可原则概述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基于行政权而进行的监管活动,是政府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它是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行政权力。行政许可作为国家的一项行政权力,同样具有失控和被滥用的可能和危险。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走向腐败?。据此,行政许可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经济和社会事务由行政机关对其进行实施和管理的行为。二是行政机关通过外部行为进行管理。对于内部的管理行为,其中对于间接管理的行政机关或者内部事业单位的人事、外事等事项的审批,行政许可是没有资格进行管理的。三是行政许可的授予以相对人主动提出申请为前提,无申请即无许可。四是行政许可的内容或者直接后果在于是否准予相对人从事特殊行为。能够从事指定活动或者以独特的身份从事指定活动资格的,行政许可给予准许;仅仅授予个人特定利益,不以个人获得许可后依法从事活动为准绳的,比如,各种规费的减免,不是行政许可。英国行政法学家加纳认为,如果许可机关发放许可证时没有自由裁量权,那么这种许可应归属于“注册登记?”。可见,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是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监督和法律责任等起统帅和指导作用的行为准则。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作为行政许可法律规则的依据,是行政许可在设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行政许可法在总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相统一的总体思路,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即合法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以及监督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对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制定颁布法律法规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道路运输的杂乱性、无序性、违法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我国的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笔者以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事项、范围为视角,对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原则以及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分析,以加强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规范性,保障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范围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指运政管理机关依法准予相对人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理决定。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加强国家对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有效地控制社会生产经营规模(是指符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现有国力资源,避免资源、人力的浪费;保持运输市场的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调整运输市场结构,合理分布运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止不法经营,保证运输市场环境的良好状态,维护合法经营。

4.有利于保证运输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取得许可的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5.有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条规定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适用范围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

二是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三、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原则有:

(一)合法性原则

道路运输管理机关颁发经营许可证同其他行政行为一样,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程序上都必须符合法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者发放许可证或越权许可均属无效,并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二)效率原则

运政机关对于许可申请应按法定程序,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审查办理,不得久拖不办或敲诈勒索,也不得借此收取超过规定的许可费用,由于许可行为是依申请进行的被动式职权行为,因此,必须遵循效率原则,对于拒绝颁发许可证或拖延不予答复的,申请人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公开原则

许可是对一般人的禁止,对特定人的解禁?。因此,必须将经营许可事项公开,让社会知道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条件,也允许有利害关系的人提出异议。公开事项应包括:许可事项的名称、内容、期限、审核机关、程序、条件等。

(四)合理裁量原则

运政机关核发许可证时,拥有较大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因而,必须遵循合理裁量原则。包括不侵犯申请人基本权利,拒发许可证应说明理由等。

特殊性即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自身特殊属性,在这里所说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的特殊性即应理解为是其与一般行政许可的原则的区别之所在。与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相比较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除过具有行政许可一般原则的共性以外,还有其自身鲜明的性质。其表现为: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8)

2原油管道流动安全管理体系

2.1业务流程

基于流动保障技术前期研究成果,建立原油管道流动安全管理体系。将原油管道流动安全管理流程分为4个步骤:数据管理、正常工况分析、安全与能耗评价、设备可靠性评价(图1)。数据管理包括流动安全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是流动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正常工况分析,这是对管道运行工况的粗略评价,采用确定性方法,对管道运行的某一具体工况进行分析,以最大运行压力pmax小于管道最大允许操作压力MAOP和流量Q大于管道最小的临界流量Qmin为安全运行准则。在正常工况分析满足要求后,进行更精细化的评价,即安全与能耗评价,采用基于可靠性的极限状态评价方法,对管道各种工况下的失效情况进行计算,判断失效概率是否小于目标安全水平,确定各管道的安全运行指数和能耗指数。同时,结合各管道的设备现状,进行综合运维管理,确定各管道合理的维抢修方案。上述条件满足后,说明在工艺参数上保证了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但管道的安全运行同时依赖于设备的完好状况,因此有必要分析设备的可靠性是否满足管道运行所期望的流动安全水平。通过以上有序的分析和评价,能够从工艺和设备上全面确定管道的安全状况和能耗水平,实现管道安全运行下经济节能输送。基于此,建立原油管道流动安全管理的体系构架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图2)。

2.2作业目的、执行流程及标准依据

数据管理是对与原油管道流动安全评价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初步分析处理,包括4大类、85项属性数据(表1)。油品物性数据采集依据标准:GB510-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SY/T0520-2008《原油粘度测定旋转粘度计平衡法》,SY/T0522-2008《原油析蜡点测定旋转粘度计法》,SY/T0541-2009《原油凝点测定法》,SY/T0545-1995《原油析蜡热特性参数的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SY/T7547-1996《原油屈服值测定旋转粘度计法》,SY/T7549-2000《原油粘温曲线的确定旋转粘度计法》。管道及设备属性数据采集参照标准:Q/SY1180.5-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Q/SY1180.6-2009《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6部分:数据库表结构》。正常工况分析是管道安全评价的基础,通过确定性工况分析管道沿线的水力热力状况,为管道投产、运行方案的制定、故障分析及应急方案的制定等提供初步技术支持。正常工况分析需要在原油流变性预测和管道结蜡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启输投产、管道运行、停输再启动及清管过程的水力热力分析。安全与能耗评价是采用基于可靠性的极限状态方法,综合考虑输量、出站温度、地温、土壤导热系数、管道埋深与原油流变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对管道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管道安全运行水平。同时,基于目标安全水平,结合各管道的设备现状,对管道进行综合能耗评价,确定管道在安全运行前提下的合理能耗水平,并可以进行综合运维管理,确定各管道合理的维抢修方案,为原油管道安全、经济运行,维抢修管理等提供合理建议和决策支持。安全与能耗评价包括:启输投产可靠性评价、管道运行可靠性评价、停输再启动可靠性评价、清管过程可靠性评价。基于原油管道目标流动安全水平,对工艺流程中可能存在影响原油管道流动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并最终给出维护、维修、整改建议。设备可靠性评价包括:关键设备(泵、加热炉)可靠性评价、控制系统可靠性评价、工艺流程可靠性评价。

2.3流动保障措施

在上述分析和评价过程中,若不满足安全目标要求,则需调整流动保障措施。不同工况下原油管道的流动保障措施:①启输投产工况改善原油流变性,增加土壤蓄热量,提高关键设备可靠性,调整维抢修力量;②正常运行工况,改善原油流变性,提高出站温度,提高输量,降低管道摩阻(清管),提高关键设备可靠性,调整维抢修力量;③停输再启动工况,改善原油流变性、调整停输时间,停输前增加土壤蓄热量,提高关键设备可靠性,调整维抢修力量。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9)

石油是当前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由于各地区的储藏量及生产量不同,往往需要将原油从一个地区运至另一个地区。常见的运输方式有管道、航运、铁路等,考虑到原油自身特性,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消耗、成本、安全等因素,管道成了最佳运输方式。长输管道密闭输送方式虽然运输距离长,但全线形成了统一的输油系统,站与站之间能够互相补充,目前应用越来越多。然而此方式并非没有缺陷,在运输中也存在有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1 原油运输中的油量损耗及解决措施

在密闭运输过程中,原油可能会因蒸发损耗导致总量减少。对于种类不同,或者构成成分不同的原油,如果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运输,破坏了应有的顺序,极易引起混油损失。原油中含有一种大粒径的烃类物质,在运输时可能会粘附在输油管道内壁。如此有多种原油经过运输,很容易融入其他原油,形成混合油液 以至于原油质量和性能发生一定变动,纯度因此而降低,混有损耗增加。

经分析可知,导致原油损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遵循相应的运输顺序,即没有考虑哪些不同种类的原油之间烃类分子最不容易相溶。由于原油种类不同,组成成分有着很大差异,彼此间烃类物质的相溶程度也不一致。按照相应的顺序运输,可使原油损失降至最低,不得不考虑这一点。另外,原油损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管道腐蚀导致原油泄漏。所以必须提高管道的防腐性,确保其质量合格,如在设计阶段选择使用高性能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涂层等。在国外,长输管道常使用强制电流法,可以借鉴。

2 原油运输中压力波动过大及解决措施

采用密闭输送方式,需要考虑内部压力问题,如果压力过大或极不稳定,很有可能会损坏油管。如在输油泵开启后,流速逐渐变化,形成一定的扰动,会引起管道内部能量失衡,此时往往会以压力波的形式在管道内四处传播。若不及时调整,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极易导致管道崩裂。水击现象同样会影响管道安全性,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必须加强重视。

面对以上问题,应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管道内外压力,使其保持稳定运输的状态。在当前的密闭输送中,自控调节阀有着广泛应用,如果有一台输油泵停止工作,利用调节阀可维持管道正常运输。因线上各部分的压力不同,应合理设置开度及调节幅度。在控制压力方面,泵站逻辑停泵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比如某泵站发生停电故障,合理调节上游泵站开度,采用逻辑停一台泵的方法,可使上油泵站以最小的消耗正常工作。下游泵站采用出站阀调节和逻辑停一台泵,同样可使泵站正常运行。另外,回流保护和泄压保护是也保护泵站安全的有效措施。前者主要是保护进站压力,当进站压力过低阻碍输油泵工作时,采用回流保护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泄压保护多作为紧急性保护措施,当一般的保护措施无法起到较好的效果时,通常会采用该保护方式。

3 原油密闭运输中的腐蚀、结蜡问题及解决措施

首先,腐蚀穿孔在实际中发生率很高,极易引起原油泄漏,穿孔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多是绝缘层被破坏,或绝缘层内有高含碱含盐量的土壤的位置。要避免腐蚀危害,管道材质要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且绝缘层要保护好。地下电流也容易腐蚀管道,所以要增大电阻,减轻电流的腐蚀程度。管道内部腐蚀多是氧、硫等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造成,因此,应将这些会反应生成腐蚀物质的元素进行脱离,除了在管道内壁涂抹高性能防腐涂料,掺加适量的缓腐剂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其次,运输过程中常会出现结蜡现象,即管道内壁逐渐形成一种石蜡或胶质物,石蜡晶体析出会直接形成结蜡层,使得管道运输能力有所下降。在处理时可适当地添加降凝剂,或采用压力处理和热处理输送方式。另外也有一种间歇输送方式,因夏季温度较高,可在此时间歇输送,以降低成本。

4 原油运输中的摩阻增加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油是一种黏稠液体,凝固点高,且含蜡量较多。在常温下,油体不会稀释,依旧保持着高粘度,增肌了运输摩阻,使得整个过程更为困难。因此,必须降低粘度和凝固点。有多种可行的方法,在此介绍一种微波加热法。当管线输送重质、高凝点原油或油品时,根据工艺和经济方面的要求,要采用某些技术提高管线输送量或对管线伴热,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技术:①在管线进口处将原油加热,并使原油在温度降到低于凝点温度之前到达输送终点;②在低于凝点温度时泵送原油;③加入烃稀释剂,如低蜡原油或轻蒸馏液;④注水以便在原油和管壁之间形成分隔层;⑤将水和原油混合,形成乳化液;⑥在进入管线前加工原油以改变蜡的晶体结构,降低凝点和稠度;⑦通过蒸汽伴热和电伴热来加热原油和管道;③注防蜡剂、减阻剂;⑨太阳能加热管线等。由于微波加热不同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可避免传统加热方式的不足,不需由表及里的热传导,而是通过微波在介质内部的能量耗散来直接加热物料。微波加热较之传统加热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选择加热物料的性能要升温速率快,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易于控制等。

5 结语

除了上述问题,在实际长输管道密闭输送中,还存在有其他许多问题,都会对运输能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运输的安全性。面对各种问题,因仔细分析原因,然后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当然,为保证正常运输,还应做好一些必要工作。如认真规划,提前分析运输中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加强安全控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等,促进我国石油运输业的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根群,肖文娟,吕昊.原油长输管道密闭输送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交通科技,2011,20(4):165-167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10)

中图分类号: TU279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油气储备大国,管道运输作为油品和天然气进行长距离运输的首选方案,随着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以及石油工业的快速迅猛发展,管道运输作为我国油气运输的重要方式,其建设也有了相对完整的规模。只是管道运输作为我国油气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网络覆盖程度与范围、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还需要更加完善,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道运输的地位也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09年年末,我国国内油气管道建设总长度达到了6.9万千米,在这其中,天然气管道长度达3.2万千米,原油管道长度达1.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长度达1.8万千米。

(一)天然气管道运输现状

我国天然气管道目前有川气东输管道、西气东输二线、福建LNG外输管道、永唐秦管道、横琴岛-澳门天然气管道、大庆-齐齐哈尔天然气管道、南堡-唐山天然气管道及宁河支线、采育-通州天然气管道 、应县-张家口天然气管道、长岭-长春-吉化管道和榆林-济南等天然气输送管道。这些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使我国在川渝、环渤海和长江三角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然气管网。而在珠三角和中南地区也形成了基本的天然气管网框架。其中,在川渝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已经具备了南北为干线主体与其它的干线相互连通,总长度里程超过七千米,在我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所占有的比例约为百分之三十。同时环渤海地区的天然气管网格局的输送能力每年已经超过二百亿立方米,长江三角地区天然气管网每年输送能力超过一百五十亿立方米。

(二)原油管道运输现状

我国目前主要的原油管道有2007年建设开工2008年7月全线开通的曹妃甸到天津的曹津原油管道以及2008年2月投产起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岛终于册子岛,标志着甬沪宁管线贯通的岙册原油管道,另外还有解决了长庆油田的原油北上南下的姬白输油管道。

东北地区的大庆、辽河和吉林油田;西北的青海、塔里木等油田;华北油田和天津大港油田;华东华中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所在区域的原油输油管道的建设,使得我国在华东华北、东北以及中西部地区输油管网形成。

(三)成品油管道运输现状

成品油管道在我国最长的是兰州D郑州D长沙(兰郑长)管道,全程三千多千米,是我国西油东送的主要管道。另外,我国成品油运输管道还有长岭株洲成品油管道、起于延炼终于西安的延炼西安成品油管道、 中石化建设的北京环城成品油管道、始于九江途径南昌到樟树的九江樟树成品油管道、2007年5月建成的郑州安阳汤阴成品油管道、昆明大理成品油管道 、2008年10月开始建设的柳州到桂林成品油管道、此外辽阳鲅鱼圈成品油管道、沿海福建炼化一体化成品油管道也是我国目前正在投用的成品油输油管道。

北油南下,西油东输是我国成品油管网建设的战略格局,而这一格局已经珠江三角、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初步形成。

二、油气管道运输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道输送运力不足、并且所处地位较低

虽然我国管道运输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与公路、铁路、航空等其它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运输方式。与其它发达国家的管道运输相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的运量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差距非常巨大。此外,我国管道运输的总里程依旧较少,这样也就直接导致我国油气运输的运力不足,这也是造成我国有些地区油气资源供应紧张的原因之一。

(二)部分管线出现老化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任何材料都有特定的使用寿命,我国油气管道一半以上使用已经超过二十年,甚至一些地区的管道使用已超过三十年,由于管道是埋于地下,出现老化和损坏很难及时察觉,同时,地面不正当施工等人为因素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对油气管道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造成隐患。

(三)管道运输管理在技术上相对落后

管道运输在我国正处于上升发展时期,建设综合覆盖的管道运输网络需要完善健全的运输管理体系。但是与公路和铁路相比,我国目前还未形成相对完整的模式,例如对地下管道的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反馈等,另外,计量测量仪器的精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较低,管道的设计施工和检修等等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管道运输管理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四)管道建设的网络化仍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油气管道网路区域性较为明显,以原油管道网络为例,它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部地区以及长庆油田周围,地区网路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连接。其它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网路同样如此。而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由于管道运输网络的相互孤立无法得到满足,这也就需要在今后的管道建设中加强网路化建设。

(五)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督管理体制需要健全

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决定了油气管道运输不可避免地具有容易被自然垄断的特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油气管道运输相比,我国政府对于油气管道运输的监管还有待于提高。同时,在管道的市场准入和运营以及安全服务等方面也需要建立完善全面的法律法规。

三、针对我国油气管道运输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管道运输的网络化建设

同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相比,油气管道运输不论是从人力物力财力还是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它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通过对未来油气需求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的观察,国家应该支持和鼓励油气运输管道的网络化建设,从资金技术到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我国油气管道网络化建设的健康有序长远发展。

(二)加强管道运输的安全建设

安全重于泰山。首先,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切忌懈怠之风,杜绝侥幸之心,把安全工作当做重点来抓。其次,普及管道运输安全操作知识,在培训过程中,相关培训人员要一视同仁,克服怕麻烦的心理,教其所有,倾其所能。第三,建立严格的检查小组,主管安全工作。由相关领导挂帅,吸纳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员工信赖的干部职工为组员,对一线的管道要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检查。

(三)提高管道运输及管理方面的科技技术

要提高管道运输及管理方面的科学技术,最为关键的是要夯实自己的内功,平时管道运输管理的工作中,要加强管道运输相关理论的学习,熟悉理论发展前沿,洞晓科技发展的动态,并将理论的优秀成果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管道运输之路。同时,也要修炼外功,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做聋子,不做哑巴。要善于发现职工的闪光点,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四)建立健全管道运输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没有针对管道运输的专门法律,立法体系中存在着较大的空白的。在实际执法中,执法人员只能借鉴其他类似法律条文进行管理,无法做到完全的合法合理。建议人大参照管道运输的实际情况,采集群众意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专门的法律进行管理,让管道运输工作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阳光下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管道运输的原理篇(11)

目前在我国采用的原油运输方式中,主要为长输管道方式,利用这种输送方式可以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经济性、输送量。但在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输送管道出现自然腐蚀等现象,对输送的安全、质量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提升安全输送防护技术水平,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一、原油长输管道的规划设计策略

进行科学、合理的原油长输管线设计,可以确保管线的结构最佳,还可以制定有效的安全施工防护措施,从而确保原油的运输安全。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将测绘工作作为重点。应对测绘的全部成果深入分析[1],避免存在潜在性的威胁。在进行整体规划过程中,要将国家与区域的长远规划作为基础,制定最佳的线路与方向。应充分满足经济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地震多发区域,例如山区、峡谷等底线。还应提升原油长输管道的安全投资力度,并开展可行性等方面的风险评估,需要优先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要选取正确、合理的管径,要在其中的重点部位设置泵站。在选用管材的过程中,要将外界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要对管线具备的各项基本性能充分考虑以及分析,将加热站的实际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将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2]。第二,将电力负荷作为基础,选用合理的双回路与双电源,确保电力供应系统供应全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个别情况来看,还应增施一定数量的应急电源,例如常用的内燃机发电机组等。第三,确保泵机、加热装置等设备的正常运行。第四,采用新型的监控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系统。

二、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监控系统设计策略

对原油长输管道的常规损坏问题,其主要利用电学、声学等方面进行实时检测。但目前管道出现的破损现象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如果利用传统的监测办法无法将其准确监测出来。如果出现原油盗窃的现象,无法将其中的声波、负压波充分检测出来。因此,应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监控系统,确保原油长输管道的输送安全。

在传统的传输管道管理模式中,主要为集中分布式。在监控系统中,处理中心应采用集中式的方式进行监控,各个站点应利用健在式的方式进行监控。基于一体化模式的前提下,原油长输管道会利用分层与序列的控制方式进行监控。

在泵站的控制过程中,主要会分成三层:第一,处理中心发挥遥控的作用,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原油长输管道处于较为稳定的中心控制状态,便说明在该过程中,没有将站点的控制作用充分发挥。第二,站控室发挥了遥控的作用。站点中都会配置相应的计算机,在泵中,相关工作人员利用控制台,对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第三,由区段发挥控制作用[3]。将仪表中的显示数据作为基础,利用按钮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可方便石油长输管道的修理。同时,区段还具备处理中心、站控室相同的功能。

在对三层控制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将以下几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第一,要确保中心监控可以充分满足各种情况。对于处理中心来说,其发挥的处理作用会将监控力度与水平大幅提升,从而实现节能、高效、安全运行等目标。但利用这种方式会对设备自身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利用该类控制方式进行控制过程中,站控重点可以实施有效的监督,但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第二,如果中心监控不能发挥作用,站级的监控便会立即成为实现监视目标的良好基础。当SCADA系统发生故障后,应将站控终端设置在站级控制之下,在站控终端 中,相关工作人员会执行相关的操作。第三,实施有效的重点线路段监控,可以为维修与互利提供巨大便利。对于泵组来说,其中的全部泵机都不具备停机、手动开关,只有利用控制板才能对设备实施控制。因此在维修工作中,实施有效的重点线路段监控控制不仅可以提升原油长输管道的输送安全性,还可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三、结语

只有确保原油的长输管道输送安全,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提升安全疏松防护技术的水平,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设计,才能提升原油常数管道的输送安全性,促进石油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