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创意产业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3 16:53:32

创意产业的特征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1)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基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不断进行新的创意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根据一定的文化资源不断地提出新的产业创意,并使自己的文化资源蓬勃地发展为一种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或称创意经济。文化既支撑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又使自己独立地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迅速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个人认为,文化是体现在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的品位道德,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渗透进生活的实践中。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实际上是一种在当今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基于一定的文化系统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及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并且形成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特征

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任何文化创意活动,都是以知识和智慧创造为特征的文化符号的积累、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产业活动。

(二)创意特征

所谓创意,其本意一是创新,创立新意或标新立异;二是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方案、意境等。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进行创新的产业。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生命,我们大致可从以下一些方面来分析创意:

创意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产品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又要千方百计地创意出新的需求。

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一定要能充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注意力,要能击中他们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既在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又在社会中获得社会效益。因此,需求不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风险投资被认为是当代经济增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动机。“成功与风险并存”,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

创意的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只有原创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意。真正的创意不可复制。

(三)人才特征

如果说创意是文化产品的生命,那么,具有创意的高素质人才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一方面,创意型人才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另一方面,创意型人才也是十分难得的,他们的培养和形成是有别于传统产业人才的。

(四)大众化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的必然是大众消费文化,具有娱乐性、消遣性、益智性、赢利性等特点,它的本质是以市场为中介,把一定的文化转化为适应大众文化胃口的消费文化。因此,这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众化、世俗化特征。从供求关系看,大众化也是由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的。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纷纷将文化推向了大众化的市场,好像大众化、世俗化已成为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难免出现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或世俗文化的矛盾。

(五)高附加值特征

文化产品、尤其是原创性的文化产品都是高附加值产品,所以,文化产业也必然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因为从事文化产业的劳动是复杂劳动,而复杂劳动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特别是从事制作原创性文化产品的劳动,其价值与简单劳动相差更大,这完全符合经济学的相关规律,正因为投资文化产业的回报远高于其它产业,所以,众多的投资者才会趋之若鹜。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地位主体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在消费中其体验式的文化消费比重肯定会逐步加大。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来看,这种无形的文化服务性生产也越来越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了世界的普遍共识。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迅速提升,而且必然会逐渐成为各国的主导产业。

(二)产业空间国际化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的国际化主要是由经济、文化的全球化造成的。经济全球化将会把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日益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整个世界成为真正的全球经济,并营造一个“无疆界”的市场。

(三)产业形态数字化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而各种先进的高科技的应用,又必然将文化资源整合为高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因此,数字化、网络化实际上已成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多民族的文化形态。大力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反映多民族的文化特征、使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三、吸引创意人才所需的对策研究

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设立各类文化人才档案和跟踪机制。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2)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智慧力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产业,它的蓬勃兴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但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人才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还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文试图通过提取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为识别、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与出发点。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涵义

创意人才概念最早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Florida)教授提出。我国学者李津(2007)从人才类型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李元元、曾兴雯等(2011)从劳动性质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通过专业技能,发挥创造能力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脑力劳动者。

(二)胜任特征与胜任特征模型

1973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对以往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进行了批评,他强调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贡献。在此基础上,他首先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提出胜任力是指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胜任特征指标是指能够通过简洁、准确的术语将与高绩效相关的胜任特征元素表达出来的词语或短语。胜任特征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或从事某一特定管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

基本理论

(一)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 洋葱模型(彭剑峰,2003)被比拟为洋葱的结构,描述胜任特征时由外层及内层、由表层向里层,层层深入,最表层是基本的技能和知识,最核心层为个体潜在的特征。胜任特征洋葱模型从外到内主要包括了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个性和动机。

(二)个体差异性理论

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在管理活动中,要想招聘、选拔或提升合适的员工,以确保每个员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首先必须了解员工的个性与特有的胜任特征。如何发掘每个员工特有的胜任特征,并且针对特定的岗位准确识别合适的人才,塑造和谐高效的绩效组织,正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过程。

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提取的实证研究

(一)胜任特征指标的初步提取

本文在对大量有关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构成的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理的基础上,采用招聘广告分析法,对胜任特征指标进行初步提取。本文检索了创意人才招聘网、中国创意人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七家招聘网站,摘录了其中平面设计、媒体策划、游戏运营等41个文化创意产业岗位的招聘信息。搜索过程不限定地区、薪资水平、学历、工作经验等控制信息,时间限定在2013年1月到4月之间,在摘录的过程中,不仅摘录了任职要求(职位资格)等重要信息,还对招聘需求的性别、年龄、学历、月薪等信息做记录。共搜集到428份招聘信息,剔除不包括任职要求的36份招聘信息,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92份。所有的有效样本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厦门、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通过对392份招聘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剔除出现频次小于20的岗位信息,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初步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有专业知识、文化底蕴、沟通能力等33项指标。

(二)胜任特征指标的最终确定

1.胜任特征指标的筛选。将上述所得33项胜任特征指标初步概括为知识、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意识与动机和个人特质五大类,分为两个层级。

为了准确确定胜任特征指标权重的大小,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胜任特征指标。就以上33项胜任特征指标构成问卷,问卷采用利克特6级量表法,在重要性的评价中:1=完全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比较重要,5=重要,6=非常重要。调查对象为36位资深文化创意人才,问卷要求其回答所描述的胜任特征指标对创意人才从事其工作的重要程度。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重要性评分均值对指标进行筛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上胜任特征指标的平均重要程度为4.264,为确保提取的胜任特征指标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将重要程度低于4的胜任特征指标删除掉;另外,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将均值4.264作为分界线,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形成初步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

2.胜任特征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避免主观判断各胜任特征指标的权重,本文在确定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权重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确保数值的科学性。

首先,上文已经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进行了初步提取,并归类总结分为了两个层级,第一层级包括五个指标,知识、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意识与动机、个人特质。第二个层级为这五个一级指标分别包含的次级指标。将第一层级的五个指标分别假设为A1、A2、A3、A4、A5,其相应的权重为w1、w2、w3、w4、w5。A1中包含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假设为B11、B22、B33,其相应的权重为W11、W12、W13,以此类推。

其次,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用和法求得相应指标权重,公式为。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再次,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步骤如下:计算一致性指标C.I.();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应该对判断举证作适当修正。对于一阶二阶矩阵总是一致的,此时C.R.=0。为了检验一致性,必须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用公式()求得。

按照以上步骤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最后,胜任特征指标体系的权重合成,因为上述二级指标从属于各一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前提下完成的,应通过计算最终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综上,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最终确定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体系是由两个层级构成的,如表4所示。

结论与展望

纵观已有的相关文献研究,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还没有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体系,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本文的结论有与先前的研究相重合的地方,也有新颖独特之处,不仅丰富了胜任特征的应用研究领域,并且为今后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学术水平所限和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如前期问卷调查中样本的容量太小,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中的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这必然降低了研究的客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突出重点和改进以下方面:

第一,在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提取的前期应扩大样本容量,丰富和完善胜任特征指标,并且增加其信度;

第二,胜任特征指标的提取研究的延伸便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这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三,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是为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资源,以提高绩效水平,而胜任特征指标与绩效的关系也是今后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地方;

第四,目前,有关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胜任特征指标和模型,今后的研究是趋于规范化还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程骅,赵署明.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战略及启示[J].经济学研究,2006(11)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F 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054—05

创意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了用全新的思维逻辑方式融入旅游业实现价值创新,其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关联带动效应,以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主动与一产、二产等产业融合,构建跨越各个产业部门的多层次旅游产业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与转型。创意产业的融合性就是把技术、文化、产品和市场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产业的延伸,又极大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一、创意旅游及其特征属性分析

Grey Richards和Crispin Raymond于2000年提出:创意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交互式工坊(interactiveworkshop),激发自身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

国际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厉无畏先生在2007年又分别给出了创意旅游的概念。国际教科文组织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可直接参与经历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的艺术、传统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象征性文化;游客建立与当地居民的联系、在生活中体验文化。厉无畏先生提出: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前两者将创意旅游视为一种旅游产品,后者着眼于整个行业,认为创意旅游是一种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创意旅游并非为创意与旅游的简单合并,也不是所有添加创意元素的旅游产品均可称为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顺应旅游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以及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的旅游产品,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它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旅游方式。创意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1.以又化为本位

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不过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的角度看,前者比后者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创意旅游称为高级的文化旅游。

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现的新兴产业,那么创意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就必须具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形成的创意旅游自然也是如此。创意旅游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体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人们对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是对旅游产品文化附加值的要求。创意旅游的文化本位决定了其具有一般文化旅游的高附加值、无形性等特点之外,还同时具有自身特有的特点:

(1)高品位特点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温饱等低层次需求一定程度满足后,才会转向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创意旅游中,旅游体验是旅游者自己创造的,而游客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才会领悟到周围环境的内涵,与环境产生共鸣。如果游客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外在的刺激物对于游客只不过是无关之物,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创意旅游的消费者一定是具有一定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消费者。

(2)高流动性特点

创意旅游相对于其他有形的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世界各地均可以创造并展示表演艺术以及各类艺术品。创意旅游的可移动性特征源于其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作为创意旅游客体的旅游目的地不需要大量的实体建筑,也无需支付高额的保护和维修费用,因此,创意旅游是一个流动性高的旅游产品,受空间局限少。

2.以创意元素为基础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9)06-0013-05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s of Systemic Evolutionof Creative Industrial District

XIAO Yan-fei

( Study Base of Industrial Econom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al district is originated of culture and creativity, so has more advantageous competition than normal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is paper’s results, creative industrial district has character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limitless innovation that inducing more kinds of innovative models and diverse economy, displaying the vitality of a new economy form.

Key words:creative industrial district; systemic evolution; innovation

1 引言

创意产业区是21世纪初新兴的产业发展组织形式,由于它对人脑创造力完全依赖的产业发展特点和对具文化底蕴的衰败空间的区域选择特点,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城市功能更新与形象重塑,进而成为区域创新的新锐主导力量。从相关研究进展和动态也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区的研究已成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学等研究的新焦点,展现出来集群研究动态的“文化”转向和“城市”转向[1~4]。探究其理论根源,创意产业区可视为产业集群的新经济形态,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表现在:(1)发展空间特殊。主要选择城市中心衰败地区[4~6],而一般的产业集群在空间选择上往往远离城市中心;(2)发展条件特殊。创意产业区的灵魂是文化和创造力的注入,因此一些学者的研究得出一个相悖的结论,即: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发展创意产业区(因为创意阶层对城市区位的选择)[7~8],但所有的地方都有可能利用本土文化发展创意产业区,改变发展路径依赖,实现“新”飞跃[9~10]。这看似是不合逻辑的悖论,对其理解还是对文化和创造力的理解。文化即创造力,因此,发展中地区都能依赖自身的传统文化发展创意产业区,但由于创意环境、创意人才和地方生产网络等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成熟和不完善,一些创意产业区注定是发展不完善的。因此,本文认为,各地创意产业区的发展构成一个全球创意产业区等级系统,或者说,创意产业区具有发展阶段的问题,如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3)产出特殊。创意产业区的产出是以文化消费为主的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具有价值链高端文化消费的能力。基于以上原因,创意产业区可视为一种特殊的产业集群,对其研究拓展了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范畴。虽然有很多学者对产业集群演进特征做过研究[11~12],但仍未有专题的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特征的分析。系统演进研究对于产业区发展来讲,可从整体上探究其演进动力、演进路径、演进阶段形态特征和演进趋势等复杂系统问题,对于总结产业区发展规律和指导发展趋势都是很有益的。对于创意产业区而言,由于对文化的投入、人脑的利用和衰败空间创新等的特殊功能,有别于一般的产业集群,所以系统演进特征也是不同的。鉴于此,本文开展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创新特征研究,既拓展了产业集群系统演进研究的范畴,又可为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的创意产业区发展做出理论指导意义。

2 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动力机制和路径

对产业区的形态演进分析主要是从系统演进动力机制路径特征来分析其系统形态演进特征。一般而言,创意产业区都经历了自发集聚与外部经济―弹性专业化效应与产业链动―竞合效应与差异竞争―创新效应与学习型区域―声誉效应与区域品牌的演进路径,即集聚经济产生了弹性专业化生产,各种专业化分工促使了各种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的形成。竞合机制一旦形成后,创意产业区的演进就此进入良性发展的路径:创新不断产生,创新的结果使区域产品的质量上升,从而形成区域品牌,使声誉不断扩大;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创意产业区新创意产业的集聚。系统形态演进的路径和动力机制如图1所示。

正是创意产业区系统自身不断正反馈效应,使其不断从集聚到进一步集聚,从而推进一个个创意产业区的生成、发展和成熟。

3 创意产业区系统形态演进创新特征:自增强

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态演进做了研究,但是甚少有学者对创意产业区的系统形态演进做出专门研究。秦夏明从集群要素结构分析,明确提出产业集群四个演化阶段,即基本要素集聚、价值链集聚、社会网络集聚、创新体系集聚,分别对应于集群发展历程的潜在阶段、显现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14]。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系统形态演进是由初始的集聚逐步演进到形成网络关系,形成网络关系之后才能创新。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态演进从宏观上构成产业集群的等级系统:集聚阶段可看作是初级(幼稚)阶段,直至网络形成的中级(发展)阶段,再到创新体系形成的高级(成熟)阶段。图1对创意产业区系统形态演进的路径和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创意产业区的萌芽阶段是简单的集聚效应,区位选择趋于廉价租金、宽敞的创作空间和激发灵感的空间氛围等。由于创意阶层属“自由人士”,属“独来独往”者和“炫酷一族”,因此在创意产业区显现阶段,创意阶层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集聚也是纯属物理上的集聚。然而,随着创意产品或服务市场需求量的上升,由于创意阶层的“不善交际”,集聚区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介组织和支持机构,成为创意阶层和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弹性分工由此发生。通过中间组织,创意阶层之间开始彼此交流激发和创作灵感,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竞合网络。一旦竞合网络产生,创意产业区就会进入良性发展期,吸引更多的创意产业入驻,更多的创业人士在此创意产业区中寻找发展的机会,从而推动创新的不断产生,形成创新网络模式,使创意产业区进入成熟期,并创立声誉。当声誉不断增加,创新不断循环和得到自我强化,创意产业区随之进入顶盛时期,在全社会形成创意氛围,创新不断产生,随即形成创意城市。这种系统形态演进,对某一个特定创意产业区来说,是发展演进阶段,包括集聚、弹性生产、竞合、网络化、创新和声誉形成;对于所有创意产业区来说,可以进行类型划分,为初创型创意产业区(萌芽和形成)、网络初现创意产业区(发展与成熟)、创新型创意产业区(鼎盛和创意城市),从而构成创意产业区的等级体系: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即,创意产业区发展的系统形态是随着演进阶段的不断深入而从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并且,这种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上升,而是具有系统演进螺旋型上升的性质,如图2所示。

4 创意产业区系统周期演进创新特征:无限创新

对创意产业区进行生命周期演进分析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生物学概念,生命周期主要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有机体从出生、成长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这一概念引入到经济学和管理学时首先应用于产品成长期分析,以后又扩展到对企业或产业的发展阶段分析。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划分的思路是可以根据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和收益关系,将产业(或产品)的生命过程划分为革新期(诞生期)、成熟期、大批量生产阶段及衰退期等四个阶段,通常表现为一条近似S形的曲线。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规律说明,任何产业(或产品)都有它形成―发展―鼎盛―衰退的客观过程[15]。后来,由于其分析手段的有效性,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又被应用到对产业区、旅游地等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在产业区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应用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演进规律,并辅以大量实证研究。如荣健等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集群网络形成角度,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过程分为孕育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16];杨剑等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创新系统周期分为孕育期、初生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17],并对硅谷做了实例分析。

创意产业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产业空间形态,它最初是以文化区的形式出现的,艺术家和文化人在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创意产业区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包括创作型的艺术中心和软件中心,也可以包括消费型的时尚展览和娱乐中心区。为此,作为一种基于研发、设计和精神创造的高端产业形态,创意产业区的生命周期与一般的产业集群演进规律是不一样的。虽然当今世界上的大多创意产业区还处于萌芽和发展阶段,但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区已发展了10多年,通过自我演进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生命周期演进规律。如Caves对纽约艺术中心的空间逻辑研究表明,现代艺术品市场的空间分布必然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特性,这一过程在纽约已反复重复了多次。1982年以来,纽约东区不到10年就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循环[18]。但应看到,在艺术中心经历了衰败―繁荣―丧失创造力―高档消费区等阶段以后,也使一个创作型的创意产业区演进成了一个高档的时尚消费创意产业展览区。这种“开始是艺术,结束是商业”的生命周期演进规律在市场经济自发型创意产业区中普遍存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生命周期规律,创意产业区可以经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停滞―衰退阶段,但与一般产业区不同的是,创意产业区似乎永无真正意义上的衰退期,其创意产业区的生命周期演进规律和过程见图3。

一般产业区生命周期理论对衰退的理解是经济、创新能力和企业数量衰退等,代表的是已失去了经济活力。而图3说明,创意产业区作为创作中心的活力是衰退了,但是留下的却是一个经蜕变的新创意产业区,也即成熟的消费型创新中心及时尚、高度开放和交易创意等,对创意经济的贡献甚至比原来意义上的创作中心更大。进而言之,当创意产业区由创作中心演变成一个高档和时尚的商务中心时,由于其之前文化品味和声誉效应,也使得商务展览中心的生命周期进入新的蜕变发展期,从而打破生命周期的演进规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可被视为创意产业区高级类型及对原生状态的转换和升级:创作型创意产业区转变为消费型创意产业区。需说明的是,经蜕变后的“消费型创新中心”也是创意产业区,以创意产品和服务展览、销售和休闲旅游等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代表着创意产业区与一般生产型产业集群不同的特征之一。创意产业区无限创新的生命周期演进特征和相应趋势,由艺术中心到高档时尚消费区的生命周期演进过程,带来了经济和空间功能的再生和“蛙跳”式发展效应,因而具有跳跃式无限创新趋势。

5 结论与发展对策

5.1 结论

本文分析表明,创意产业区具有典型复杂系统、自组织和准混沌演进的特征。经由集聚效应和外部经济、弹性专业化和产业链动、竞合效应和差异竞争、创新效应和区域学习、声誉效应和区域品牌等内部演进动力机制,使创意产业区呈现不断自我演进、自我增强的螺旋型上升趋势,从而形成:(1)自增强的系统形态特征和不断自我演进的动力机制,经历了由初创型到创新型阶段,并构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创意产业区等级体系;(2)无限创新的生命周期演进特征和相应趋势,由艺术中心到高档时尚消费区的生命周期演进过程,带来了经济和空间功能的再生和“蛙跳”式发展效应,因而具有跳跃式无限创新趋势。对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创新特征的分析说明其是新经济时期优于一般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究其根源,在于对文化和人脑创造力的投入,由此不断带来创新的元素,从而打破一般周期演进规律,结果是经济的不断发展。

5.2 发展反思与对策

创意产业区的发展源于城市功能改造和园区建设,美国现有20多个城市热衷于内城改造为创意产业区,以期在创意产业区发展热潮中争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源泉。但此种创意空间的刻意营造热潮并不一定可取,因为它也会带来城市的财政压力和恶性竞争,由此,Peck指出,“以创造力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再生,也许要受到一定的限制”[19]。Peck的担忧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目前在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创建成为继开发区建设之后的新一轮高潮,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旧城改造。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第二,创建新区。如北京、深圳、广州等地。除了全国的大城市几乎都有创意产业园区项目立项之外,不少中小城市也在规划中建设“创意产业园”,大致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四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园区。我国创意产业园区虽然蓬勃发展,但大多缺乏整体规划和创意思维,出现了创意产业区的发展与城市特点联系不够密切、特殊定位不强的局面,且大多集中在动漫行业上,大小城市创意产业区行业趋同,重复设立的现象较严重。这种“大家都上创意产业区”的举动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新“同构”现象的标志。“园区差异化弱、特色化和品牌化不够”已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区发展的现状。实际上大量创意产业基地的重复建设使得创意产业区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园区而已”,而无“创意”可言。笔者认为,创意产业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20],与一般开发区所不同的是,园区建设目的不是为了成本的节约,而是出于文化氛围的利用和再创造。创意产业区建设要强调“创意”和“特色”,重点在于创意产业的业态培育和创意情境的氛围营造,而不是空间形态的建设。对于实践而言,应引导创意产业区系统演进的态势,使其形成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的创新形态。也正是因为创意产业区囊括了比一般产业集群更丰富的创新形态,促使其经济生命旺盛而持久,因而应培育多种形式的创意产业区发展。因此,实践发展中,应加强:(1)城市创意氛围的培育;(2)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3)创意人才的吸引;(4)创意空间的引导和营造。由此,把文化、人才、空间、制度等结合起来,使创意产业区得以从“形态建设”发展为“业态建设”。

参 考 文 献:

[1]Asheim B. The urban turn: from regional clusters to creative cities[A].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ch Network, Seventh Annual Meeting, Session IV: From Creative Clusters to Creative Cites[C]. Toronto, 2005.88-97.

[2]Florida R. 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3]Hall P. Creative 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Urban Studies, 2000, 37(4): 639-649.

[4]Landry C.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ion[M]. London: Comedia Earthscan Publication, 2000.

[5]Hutton T. Reconstructed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 the postmodern city: applied design and creative services in the metropolitan core[J]. Urban Geography, 2000, 21(4): 285-317.

[6]Hutton T. The new economy of the inner city[J]. Cities, 2004, 21(2): 89-108.

[7]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8]Scott A. Creative cities: conceptual issues and policy questions[A]. OEC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y Competitiveness[C]. Spain, 2005.138-228.

[9]Bathelt H, Boggs J. Is Ieipzig’s creative industries cluster a continuation of or a rupture with the past? Toward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hs[A]. The Third Congress on Proximity“New Growth and Territories”[C]. Paris, France, 2001.36-42.

[10]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A].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Eleventh Session[C]. So Paulo, 2004.100-112.

[11]Mytelka L, Farinelli F. Local clusters,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ness[A]. The Meeting on Local Production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Systems[C]. Brazil, 2000.12-20.

[12]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21(5):550-553.

[13]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4]秦夏明,董沛武,李汉铃.产业集群形态演化阶段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4,(12):150-154.[15]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6]荣健,刘西林.基于网络特性分析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J].情报杂志,2006,(5):100-104.

[17]杨剑,梁,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1):41-45.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5)

知识创造需要实际的情境。知识因取决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以情境为转移(Hayek,1945)。知识并非只存在于人的认知层面。相反,它是有目的行动的结果(Suchman,1987)。因此,就时空及与他人的关系而言,创造知识的过程也一定是以情境为转移的。知识不可能在真空中创造出来,它需要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里信息通过解读被赋予含意,然后转变成知识。

一、组织知识场及其结构维度

日本学者伊丹敬之提出组织中场的概念及管理理论,其认为组织中的场是参加组织的成员在“主题、规则、载体、愿望”4项基本要素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性基础上,可以保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密度较高的信息、知识相互作用持续地发生的组合状态。即组织中的场是一种状态,是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及空间范畴中,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相互作用、相互沟通,交流信息或知识的情景状态。我国学者安海忠、刘宁、韩伯棠则分析了企业组织中知识能力符合上述4项基本要求,具有场态特性。芮明杰在研究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时建立了知识场模型,认为高技术企业环境下的知识传播受到弥漫其中的知识影响力的作用,知识载体客观存在着知识影响力,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场”。而被广泛接受和引用的是Nonaka有关知识场的理论,他将“知识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及场所。换句话来说,“场”是知识以“含意流”(stream of meaning)形式不断涌现的现象学上的时空(Bohm,1996)(见图1)。

Nonaka认为,人们很容易将“场”想象为如同会议室般的物理空间,但也应该将“场”理解为特定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相互作用。“场”可以存在于个体、工作小组、项目团队、非正式团体、临时会议、虚拟空间之中以及与顾客面对面接触之时。“场”是参与者共享情境,并通过互动创造新的含意的存在场所。“场”与其说是一种组织形式,不如说是对含意创造进行组织的方式。“场”具有两种基本意义:实体性的特定的空间;表明场的有机性,即是充满意义和秩序的空间,这个意义通过功能表现出来,每个场对位于其中的具有一定性质的事物都能产生相应的作用。这种作用正体现了“场”效应的存在。因此,构成组织中的知识场有6个维度,且缺一不可――主题、知识资产、规则、载体、愿望、技术。

知识场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多种(有形或无形)情景迭加、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和支持而形成的动态的知识状态。在这知识状态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正受情景的影响而不停的进行着转移、交换、共享和创造以及应用,新知识连续或间断的产生并被合理性证明后转化为某种价值。因此,知识场是进行知识创造和创新的场所。在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场的生成和再生成为个人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螺旋式上升提供了能量和场所,并决定了知识创造的特性。知识场更是一个时空的连接,并超越时空,具有一种此时此地的品质。知识场是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体,知识场强调场内各个组成要素的互动,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不断变化的性质特征。

知识场本质上是一种介质,其主要作用在于在受知识场特征的影响和驱动,产生组织所期望的知识创新行为和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了“知识场特征集”概念,并探索特征集的构成。

二、知识场特征集

(一)强度特征

它主要是指组织中构成知识场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尤其是知识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力。知识元之间相互关系越密切、互补性越强、协同性越高,则知识场越强。决定知识场场强的变量是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知识距离。企业员工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缩短彼此间的空间距离,有利于提高双方的知识转移效率进而推动员工的知识创造。

(二)能量特征

它指构成知识场的要素协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力属性,它决定了组织中知识的获取、筛选、融合、扩散、共享与创造的知识创新动态过程,同时也是组织知识存量和流量的集中体现。组织中的知识存量和流量越大且其中偶合越紧,能量越大。能量来自于知识存量的激活和知识流量。知识存量是指特定时点某个组织系统的知识总量,是依附于组织系统内部人员、设备和组织结构制度或文件中的所有知识的总和,是员工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实践中知识的积累,是个人和组织“学习”的结果。它反映了组织系统生产知识的能力和潜力,体现了组织系统的竞争能力。知识存量可以反映一个组织知识资源的总量、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以及知识生产状况和知识创新的潜力,也是测度知识产出的起点。

而知识流量是指某一阶段内流入和流出组织的知识资源的数量。知识流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实质是动态知识的数量。对某一系统而言,流入系统的知识称为知识流入;流出系统的知识称为知识流出;知识流入和知识流出统称为知识流量。知识存量是知识的静态表征,是某一系统在特定时点的知识储备水平;知识流量是知识的动态表征,是某一系统在特定时段的知识流动总量,反映知识扩散的速度和水平。没有知识的静态积累,组织系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没有知识的动态激活,就不能体现知识存在和应用的价值,而知识存量和流量的互动过程正是组织知识创新的重要前提。

(三)效率特征

知识场效率特征是指知识场中各要素尤其是知识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的成效。效率特征既体现知识场强度和能量发挥作用的有效性,更体现了其他特征协同作用的结果。

(四)非均衡特征

组织内部同层次和不同层次员工之间的知识存在差异,也即知识元存在异质性,且知识元和相关要素的分布也不均匀,因此,组织内部知识场就必然呈现非对称性和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特征对于内部知识的转移和扩散具有诱导作用,同时对知识创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位势特征

由于组织内部知识状态的非对称性和非均衡性,导致组织知识场密度不均匀,场强大小也不均匀且具有强的动态性,正是这种不均匀,使得复杂组织内部存在着知识场位势,位势的存在就必然存在位势差,正因为位势差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组织内知识获取、选择、融化、创新和共享等行为的产生,从而大大提升组织知识创新的绩效。

(六)弥漫特征

知识场不仅在组织中存在和扩散,同时可能渗透组织边界向外部环境蔓延,形成一定程度的知识外益。

(七)开放特征

任何企业组织无时无刻都在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知识和能量交换,在任何时候封闭组织是不存在的,企业只有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换,才能促进组织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同时提高知识流量,这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创新行为以及顾客价值的创造非常重要。这也体现组织知识场开放性和动态性。

(八)动态系统特征

知识场是由其构成要素的各子系统在企业战略意图和知识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协同作用的表征,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依存性和协作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协同效应。它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不断演化的系统,具有极强的动态性。

(九)自组织特征

场内强度和能量存在涨落现象,组织的知识资产成为系统中的慢变量,由于系统自身根据内外部环境的需求进行自调节,而使知识场在不断的接近均衡的过程中动态运行。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在于组成知识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相干效应和协同作用,并通过这种作用产生出结构和功能有序的系统。这种协同运动意味着系统新的有序状态的出现,在宏观上表现出知识场的自组织现象。知识场中自组织的产生和演化都是由竞争与协同共同决定的。

三、知识场效应及其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所谓知识场是一种状态,它既存在于组织之中,又不完全等同于正式组织的运行规范,它是通过一种隐含于组织行为中的机理发挥作用的,因而,所谓知识场效应是指由组织内部知识场构成维度之间相互作用和偶合而产生的,透过知识场特征的相互作用而促使知识场形成有利于知识获取、选择、转移、共享、运用和创新及价值转化过程的聚集效应。知识场效应是知识场特征相互作用和耦合的集中表现。知识场效应不仅与构成知识场的基本要素和知识场特征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组织规模和产业特征有关。而知识场特征与组织知识资产、经营规模和范围、组织的人力资源、硬件设备、设施、资本投入、技术研发能力、产量、销售收入、市场营销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管理水平等要素相关。因此,组织知识资产和规模越大,组织知识存量和流量越大,知识场特征越明显,其知识场效应越强。如在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由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几乎都是知识员工,企业的生产投入主要是知识,尤其是创新知识,因此,在知识型的组织中,其知识场无论是在强度,还是能量,乃至于其他特征都要比其他类型的组织更加明显和强烈。

知识场效应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结果是必将体现为组织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以及创新知识的运用和价值转化,组织知识创新惯例的形成以及创新型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气氛的增强。

组织内部知识场效应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组织员工,尤其是知识员工,他们作为知识场中的知识元,必定与知识场效应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根据知识场效应对组织中知识员工的影响差异,可分产生两种结果:心理协同效应和行为协同效应。心理协同效应是指在组织知识场效应的作用和影响下,员工之间在创新意图、动机和愿望方面产生共鸣、认知模式趋于一致,而形成从心理上产生认知趋同。而行为协同效应是指在组织知识场效应的作用和影响下,员工之间在工作和行为上趋于协调一致、密切配合而行为上趋于协同。

心理协同效应与行为协同效应存在因果关系,心理协同效应是行为协同效应的前提和起因,而行为协同效应是心理协同效应的结果。这两种协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知识创新行为的产生和创新绩效的形成。另一方面,心理协同效应与行为协同效应会受到知识创新过程的反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知识的转移和共享过程会直接或间接的强化这两种效应,形成良性的互动过程,这是组织知识创新成功的关键。

四、对实践的启示

任何组织内部都存在知识场,只是知识场特征集不同而已。因此,不同组织内部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场效应,对组织知识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所产生的心理协同效应和行为协同效应对于知识创新过程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在了解和掌握内部知识场特征的同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好知识场效应,以便促进和提升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和绩效。

参考文献: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6)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的平均速度递增;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下,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取得较大的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概念范围不统一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范围的界定仍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范围界定上也存在差异。这导致政府无法掌握各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影响其长期发展。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通过的创意产业界定方法。最后,本文还对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

二、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1. 文化产业的提出。文化产业起源于文化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始于19世纪、并于20世纪早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由Adorno和Horkheimer于1947年提出,目的是引起社会对艺术商品化的批判性关注。

在20世纪的后50年,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包括:(1)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技术进步使个体休闲时间增加;(3)消费者文化水平提高,对文化产品需求增加;(4)电视等新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硬件基础(Hesmondhalgh, 2002)。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文化产业的增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讲,忽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变得不可能”(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

虽然文化产业在20世纪后期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始终存在争议。Horkheimer和Adorno(2002)认为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生产娱乐性产品的行业,包括广播、电影、出版、音乐等,但不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博物馆、美术等与艺术相关行业。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4)认为,文化产业指利用创意、文化知识和知识产权生产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2.创意产业的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最早由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门于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提出的原因包括:(1)政治原因。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英国政府为扭转在世界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收效甚微;1997年英国大选后,布莱尔政府为树立新的政治形象,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2)经济原因。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强调文化产品、休闲、娱乐等创意活动对经济的贡献,有利于推动以知识产权开发为基础的新兴行业发展(Hesmondhalgh 和 Pratt,2005;Galloway 和 Dunlop,2007;Foord,2008)。

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门的定义,创意产业指依靠个人创意、技术和天赋,从事知识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并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潜力的行业(DCMS,1998)。此后,该定义被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但在具体产业范围上又存在差异。

3.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区别,学术界仍存在争议。Cunningham(2004)认为两者兴起的时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早期技术进步的产物;创意产业兴起于21世纪初,是技术变革的产物。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认为文两者的范围存在差异:文化产业是从当时场景中产生创意内容的行业,而创意产业则是从版权和创意内容分销中产生价值的行业。

虽然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仍存在上述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采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原因在于:(1)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2)从实践角度看,把文化产业归入创意产业的范围是多数国家的惯例(Galloway 和 Dunlop, 2007;Foord,2008)。

三、创意产业衡量标准

尽管在过去20年,创意产业引起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衡量标准仍不清楚(O’Connor,1999)。Galloway和Dunlop(2007)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的五个衡量标准:(1)创意性,指创意产业常被描述为以创意为基础的行业,创意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创意产业的标准之一;(2)知识产权,这是创意产业的组织原则,也是定义创意产业的基础,允许产权拥有人对产品行使经济权和道德权;(3)象征意义,指创意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象征意义的产生与传播,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4)象征价值,指创意产业具有传播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特点,是创意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5)生产方式,指创意产品具有独特性特征,定制化程度较高且无法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四、创意产业分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行业分类法出现得比较早,目前为许多国家所采用;社会网络分类法由Potts等人(2008)提出,以复杂社会网络市场为基础定义创意产业,目前在实践中应用还比较少。

1. 传统行业分类法。传统产业分类是以国际行业分类体系为标准,以生产方式和产出为基础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主要关注该行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等问题(Potts、Cunningham、Hartley、和 Ormerod,2008;Foord,2008),如英国DCMS在国际行业分类体系指导下,以创意输入和知识产权产出两个方面为标准对创意产业进行分类。

传统产业分类法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和质疑,认为该种分类方法存在分类过宽、过窄和分类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Roodhouse,2001;Florida,2002;Garnham,2005;Hartley,2005)。尽管如此,该种分类法仍然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上海等。

Throsby(2008)在总结现有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产业同心圆模型。该模型认为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而文化价值是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最大区别。评估一个行业是否属于创意产业,主要是通过评估该产业中文化创意所占的比重。因此,处于创意产业核心地位的是那些产出中文化创意所占比重最高的产业;在从核心向扩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在产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根据这一标准,Throsby(2008)将创意产业分为四个层次,从核心到依次为核心创意产业(如文学创作、音乐创作等)、次核心创意产业(如电影创作、摄影艺术)、广义创意产业(电视广播、电脑游戏等)和相关产业(如广告、建筑、设计等)。

2. 社会网络分类法。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创意产业定义已经不能与目前经济环境相适应,原因包括:(1)标准的行业分类体系产生于半个世纪以前,当时以生产制造为导向,而当前则以服务为导向;(2)从组织形式看,传统行业分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而当前经济形态主要由经纪人、价格、商品、公司等微观经济结构构成;(3)消费者选择行为不再由传统需求理论中所描述的动机决定,而是由复杂社会网络体系中其他人的选择行为决定(Potts等人,2008)。

在此基础上,Potts等人(2008)提出,创意产业是由一系列采用新观点在社会网络中进行生产和消费的组织所构成的产业。该定义不再从个人创意出发,而是关注复杂社会市场网络体系背景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创意产业是由生产具有新颖使用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组织构成的集合,在这些货物和服务中,消费者的选择原则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该角度看,创意产业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生产和消费中由新原则支配的产业。

在此定义下,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该产业经济活动是否涉及社会网络的创建和维护;(2)该产业经济活动的价值是否产生于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规制的选择、生产和消费产生。根据此种分类标准,农业、采矿、选矿等价格和市场已经稳定的制造业,及并非由社会网络决定的职业技能行业(如教师、护士、博物馆、古典艺术、演出等)均不属于创意产业。

社会网络分类法虽然提出比较晚,但是对于创意产业分类体系建立和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1)社会网络分类法从网络结构入手,以社会网络分类为基础,能够更好地跟踪和分析一般经济体系中所包含的创意产业,为进一步制定发展创意产业分类方法提供原则和理论依据;(2)社会网络分类法将网络、复杂性和进化三个概念相结合进行分析,这与以往的单一分析方法存在本质区别;(3)在传统定义下,政府政策以支持补偿为主,而在社会网络定义下,政府通过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4)社会网络定义法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对社会网络的影响来评估其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5)该定义有利于通过对创意产业中市场、机构和相关企业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创意产业对出口、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Potts等人,2008;Foord,2008)。

五、研究结论及其对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概念来源、衡量标准和分类方法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时间和范围不同;(2)创意产业和创意产品可以通过创意性、知识产权、象征意义、象征价值和生产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衡量;(3)创意产业的分类包括行业分类法和社会网络分类法两种,前者简易于操作但分类标准不统一,后者分类准确,但不易于操作。本文的研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政府应该从宏观上为创意产业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这是国家对创意产业进行管理扶持的基础。传统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和分类混乱,造成各个地区在创意产业的统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使政府无法准确全面地了解其实际发展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针。同时,分类标准的混乱,还容易造成政府无法从整体上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以至于出现不同地区重复发展和资源浪费的局面。

2. 企业应该把握创意产品的本质特征,着力提高其创意性、象征性和象征价值,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目前国内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很多创意产品的附件值较低,缺乏创意性和象征性,而仅仅是与创意相关的产品。为了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产品价值的提高,企业必须着力提高创意产品的创意性和象征性,打造其核心竞争力。

3. 在对创意产业概念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对整体创意产业进行划分,统筹规划,确定发展的优先顺序。政府首先应全力支持具有高创意性和高象征性的创意产业,其次是对其周边相关产业的支持,并逐步构建形成多层次、有梯度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Hearn, G., S. Cunningham and D. Ordo?ez, Commercialism of Knowledge in Universities: The Ca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metheus, 2004. 22(2): p. 189-200.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7)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产业集群现象,表现出独有的产业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艺术特征、技术特征、资源特征、市场特征和管理特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有体现园区创意主题的主导产业,配备咨询、中介、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投融资等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成熟的园区还应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新技术革命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手机视频等,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目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世界上多数文化产业园区都是通过政府的规划来启动的,政府在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政府给予直接和间接的投资外,各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纷纷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目前各地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热情很高,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亏损现象严重,为此,文化部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建设。2012年5月,《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出台,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数量提出了控制,在“十二五”时期,部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会严格控制在10家左右。

尽管目前文化创意产业暴露出了各种问题,但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仍有广阔前景。因此政府目前暂停审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看作是一个调整改善过程,未来将继续加大创意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到了重要位置。在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头强劲,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2500家,其中国家已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分布于全国各地。

从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来看,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不过这六种类型有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交叉和转换形成复合式的园区发展模式。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8)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是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明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 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把握“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比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反映城市目前的创新能力、资源条件和创新效果,把握城市创新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自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的思想与内涵不断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理论。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由技术推动的线性过程,有效的创新模式应该是多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系统集成。从一项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技术,并进行商业应用,其间会受到知识积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方面创新,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于“创新型城市”均无统一的表述。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依靠人才、知识、技术、环境、资本、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新知识的孕育和运用、新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进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并且通过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制度的建设,维持和促进创新在更高的层次持续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它是一种特定的区域创新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延伸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创新等,同时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资金等;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机制是创新有效运转的保证,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载体,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和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三、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不仅是一个发展结果,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从结果来说,具有静态性特征;从过程来说,具有动态性特征。创新型城市的静态性特征主要是基于城市空间各创新要素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主体特征、环境特征、投入特征、成果特征、结构特征和机制特征六大类。创新型城市的动态性特征是基于城市创新过程来表达的特征,可以分为起点特征、发展特征和效果特征。其中,起点特征包括城市的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发展特征主要是指创新活动本身的发展过程、品质及其表现;效果特征是指创新活动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福利改善所产生的结果。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创新型城市的特征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创新精神、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成果、创新产业、创新效率和创新对城市的综合效果七个方面。因此,创新型城市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创新精神突出。创新型城市的所有参与者对于创新的态度和理念达到高度的共识,并因此形成对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投入的高度自觉性。

第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型城市必须做到创新主体明确,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系完善。

第三,创新环境优越。创新环境包括由政策法律、社会治安、城市文明、市民素质、市场、金融等构成的软环境和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构成的硬环境。

第四,创新成果丰富。创新型城市的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投入产出比均须达到较高水平。

第五,创新产业发达。创新型城市的创新产业主要指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创意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中开发的创新产品,均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第六,创新效率提升。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得到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不断趋好,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

第七,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创新型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人们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均应达到较高水平。

四、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综合性原则。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城市各种创新要素在一个系统内的有机结合。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对城市创新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客观反映城市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2.客观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必须做到数据客观可信、描述明确、定义准确。

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指标选取要求客观,就必须以定量指标为主体,即根据现有统计口径,或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该指标的实测值;当然也会有小部分定性指标,主要是关于“创新精神”、政府管理环境和融资环境等“创新环境”类指标,该类指标难以量化,只能通过专家的判断和描述来确定。

4.可操作性原则。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必须具备易取得、易量化和可比对性,使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的创新化程度进行比较,也可以设定达到创新型城市应达到的指标值。

5.引导性原则。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评价功能外,还应发挥引导功能,即引导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创新工程中确定突破重点,建设适合本地特色的城市创新工程。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因为创新型城市具有七大特征,笔者设计了7个一级指标(A1-A7);根据各特征所包含的内涵,分别设计了28个二级指标(B1-B28);根据二级指标所涵盖的重点,设计了106个三级指标(C1-C106),力求以有限的指标把握住创新型城市的评判标准和整体特征。其具体模块结构如表1所示:

(三)关于部分指标的说明

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基本上可以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计算出来,而定性指标则根据目前一些权威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选取,采取由专家打分(都以1分为计分目标值)的方式来获得具体数值。现将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说明(主要是定性指标)如下:

价值取向指数(C1)主要考察市民的重商意识、赚钱欲望和消费倾向。计算公式:价值取向=(市民重商意识指数÷目标值)×35%+(赚钱欲望指数÷目标值)×35%+(消费倾向指数÷目标值)×30%。

创新氛围指数(C2)主要考察市民的求新意识、平等观念和兼容心理。计算公式:创新精神氛围=(求新意识程度÷目标值)×50%+(平等观念程度÷目标值)×20%+(兼容心理程度÷目标值)×30%。

人文国际化程度指数(C4)考察城市移民人口比重、外语普及率、外来文化影响度。计算公式:人文国际化程度=(城市移民人口比重÷目标比重)×25%+(外语普及率÷目标普及率)×40%+(外来文化影响度÷目标影响度)×35%。

经济外向度(C5)指一定时期内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对外劳务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经济外向度=(进出口总额+对外劳务收入)/全市GDP。

政府创新水平(C29)综合考察政府执行政策的创新性、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计算公式:政府创新水平=(执行政策的创新性÷目标值)×40%+(政府管理的创新探索÷目标值)×30%+(政府学习和交流的频繁程度÷目标值)×30%。

政府服务水平(C30)综合考察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计算公式:政府服务水平=(政府办事效率÷目标值)×50%+(服务态度÷目标值)×20%+(服务质量÷目标值)×30%。

政府招商引资水平(C31)考察政府每年引进外资的项目和实际外资到位情况。计算公式:招商引资水平=(全年引进外资项目数量÷全年新投资项目数量÷目标比重)×45%+(全年实际外资到位金额÷全年总投资金额÷目标比重)×55%。

知识产权保护度(C33)可通过调查了解市场上正版文化产品的比重进行评价。计算公式:正版文化产品比重=(正版文化产品产值÷全市文化产品总值)×100%。

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C35)反映公众对城市治安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确定)。

市场发育程度(C41)反映商品和生产要素由市场配置的程度。通过综合考察市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数量、成交金额等作出定性评价。计算公式:市场发育程度=(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实际数量÷目标数量)×20%+(商品批发市场成交金额÷目标金额)×30%+(要素市场个数÷目标数量)×20%+(要素市场成交金额÷目标值)×30%。

融资渠道多样性(C48)考察金融市场上可用的融资渠道类型和数量。计算公式:融资渠道多样性=(内资银行融资渠道比重÷目标比重)×30%+(外资银行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股市融资比重÷目标比重)×30%+(风险投资机构融资比重÷目标比重)×20%。

融资便利性(C49)综合考察银行贷款获得的便利性、资本市场可接近性、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计算公式:融资便利性=(银行贷款获得便利性÷目标值)×35%+(资本市场可接近性÷目标值)×40%+(民间及风险资本可得性÷目标值)×25%。。

创意产业(B21)是指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技巧及才华,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知识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知识产业占GDP的比重(C69)是考察产业优化升级程度,知识产业包括教育业、研究与开发、通讯工具、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等五个行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C80)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经济数学的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剔除增加资金和劳动的因素,把科技进步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的评价。科技进步贡献率是用科技进步率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系统效率的总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

Eδ为科技进步贡献率;δ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其公式为δ=y-αk-βL

y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k为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 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增加α%)。

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

五、评价测度的技术实施方案

为实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和引导,必须对指标进行测算和比对。为此,需建立评价指标的功效转换与总量测算模型。

在笔者设计的指标体系中,同一量纲的指标当然是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的,而要比较不同量纲的三级指标综合集成为二级或一级指标,就必须对量纲各异的第三级指标进行功效转换,实现等效无量纲化后,再按指标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二级指标值、一级指标值和评价总分。为此,确定采用区间离差功效系数方式,实现指标的等效无量纲化,其公式为:

式中:Hi为第i个评价对象评价总分;D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的等效值; 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上述模型,亦可计算出二级指标评分值Bi和一级指标评分值Ai,从而计算出城市所得总分值;然后,可以设定一个标准值,总分达到或超过标准值的为创新型城市,还可以根据所得总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来比对城市的创新程度。

六、后记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为了考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不同城市在创新构成要素的安排、创新要素的协调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进行过程当中或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总体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发展参差不齐,资源、环境条件各异,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必须根据区域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以及资源的可支配性和可获得性,有重点、分阶段地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或对传统产业升级,以加快创新能力的获得和扩散,有效地利用技术成果开发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最终提升整个产业结构水平,人民在创新中受益,使创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特征分析出发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工具,客观科学地反映各个城市创新的总体情况,并对不同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为城市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1st edition)[M].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2000.

[2] 李兴华.携手共建国家创新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7-10-13(A3).

[3] 吴林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8(1).

[4]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

[5] 李英武.国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及启示[J].前线,2006(2).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9)

自“创新”一词提出以来,创新要素作为工业化进程主要助推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学界普遍认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演进,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开始与以知识和文化为内核的“创意”相交融。创意是一种原生态的创新,不仅强调了人类智力、知识和创造力的自我更新和变革,更彰显了“创意”与传统人力资本的凝结。创意人才是创意的生产者,创意人才的集聚自然产生技术、投资和就业等经济增长源,能否拥有大量创意人才,汇聚创意源,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城市繁荣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创意人才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意人才较为合理的定义,并对创意人才的基本特征、能力构成和开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创意人才定义的研究

“知识”和“信息”是创意的基础来源和应用工具。国外许多学者对那些工作上运用创意的工作者给予不同的定义。主要有行为说、特质说、学历说、职业说和复合说五种观点。例如,行为说的学者们将这类劳动群体称为“知识工作者”,认为他们主要从事知识生产和分配工作。有的学者则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定义为知识的创造、运用、转化和获取四个部分。从个性特征角度,学者们认为知识工作者是一群具有异常想象力、勇气以及超凡领导力的人,他们的个人需求复杂多样,人们难以理解个人工作动力是为了工作本身、工作绩效、社会地位或者是荣耀,他们认为知识工作者是具有创新意识、热衷创新行为的群体。学历说认为,从事与创意要素有关的工作群体一般具有较高学历水平或者获得较高职业技术等级。这种观点与西方社会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认同是密不可分的。职业说从创意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类型进行分析。他们是引领经济从制造业为主的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精英阶层,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经理和行政人员等职业。有的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工作者的认识,定义为掌握并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主要指专业经理人。结合职业说与行为特质说的观点,提出了知识工作者主要是从事艺术、写作等创意工作,崇尚自由,热衷自己的工作,有独立心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群体。创意与知识工作的结合,既考虑了群体经济地位的优越性因素,又注意到社会阶层文化对这一群体形成的影响,印证了创意群体多元化的显著特质。

目前,国内对创意人才的研究实际上源于创意阶层的研究。有学者从人才类型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该定义过分强调创意人才的优越性,从而忽略了创意人才的普遍性。有些学者从劳动性质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通过专业技能,发挥创造能力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脑力劳动者。该定义源于对创意阶层的研究,通指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但忽略了创意工作者也可能从事部分体力劳动。最后,学者们借鉴国外职业说和行为说的观点,将创意人才定义为“拥有高水平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的群体”。根据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把创意人才分为创意生产者(艺术工作:画家、作家、设计人员等)、策划者(广告策划人、项目策划人等)和成果经营者管理者(项目经理、经纪人、中介人等)三类。这是本研究所认同的观点。我国对创意人才的研究起步较晚,实际使用中与其相近的概念纷繁芜杂,诸如“创新人才”“知识型人才”等。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创意人才是源于创新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一个溯源概念。创意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事创意(文化创意、科学创造或经济创意)生产、策划和经营管理的劳动群体。首先,在心理特征上,创意人才需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次,在劳动类型上,创意人才是主要从事与“创意”有关的劳动群体,不局限在脑力劳动者,还包括部分体力劳动者;最后,在工作行为上,创意人才不仅是能够从事创意生产的群体,而且包括从事创意策划、经营和管理的相关人员。创意人才的范畴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创意产业逐渐与制造业、服务业甚至是传统农业的融合,创意人才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大量从事体力或者是重复劳动的群体都有可能加入到创意人才这个群体。目前国内外对创意人才的诠释,都是基于本国文化传统和产业现状而提出来的。因此,创意人才的名称、概念和范围还需要随着时展而不断探索。

二、创意人才基本特征的研究

学者对创意人才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传统产业人才的差异性比较上,总体而言,创意人才在性格特征、心理需求、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成果方面存在诸多显著特征。如有些学者通过对某些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实证调查,认为创意阶层具有年轻构成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高、追求独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等特征。还有些学者通过领导行为对创意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创意群体对成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高于权力与归属。有的学者在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创意阶层是具有无形创造能力、行为难以预测、崇尚宽松多样和开放团体氛围等基本特征的群体。而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创意人才具有创新精神、高超的洞察力和悟性、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等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创意人才具有七大特征:具有创意与创造力;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能力;对城市生活的便利条件需求较高;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以团队化形式进行创作;在创意城市集聚。

综合分析发现:创意人才虽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具有普遍特性。首先,创意人才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创意人才大部分都拥有较高学历或技术水平,在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比普通员工突出。高智商的工作也决定了创意人才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其次,创意人才重创新轻规则。为了不断聚集和产生创意,创意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他们往往能够通过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来组合新知识、新方法,从而推动创意源的一次又一次的革新。然而,重创新的特性也决定他们崇尚自由、宽松和开放的环境。再次,创意人才与普通员工比较,创意人才自我价值导向更为突出,内在需求呈现多样化,更加关注专业特长的发展和工作成就的认可。

三、创意人才胜任力构成的研究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将某一工作中拥有的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经研究表明员工胜任力的开发是确保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创意人才的胜任力应该包括综合能力、自信和风险承受能力、丰富的经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四个方面。有学者提出创意人才胜任力模型,即认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学习能。

我国针对创意人才胜任力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有学者构建了包括专业胜任力和基础胜任力两个层面的创意经理人胜任力双素质叠合结构模型,并进一步区分为品德素质、经营管理、创意特质、社会影响力和成就欲望五个维度。有的学者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依据,以广告创意人才为实证依据,提出创意人才的胜任力主要由门槛类胜任力(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区辨类胜任力(体现创意人才核心特征的能力)和转化类胜任力(个体的动力源泉)三大部分组成。研究结果显示,门槛类胜任力是创意人才的必备素质,区别类和转化类胜任力是创意人才产生较高绩效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动力源泉。有些学者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创意企业的开放式调查,构建了以创造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人才测评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精神意识、性格和工作业绩五个方面。

四、创意人才开发的研究

人力资源是创意经济时代的首要资源,而创意人才又是现代人力资源的精髓,因此,必须注重创意人才的获取、培养、使用和保护。有学者提出环境对于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应从构建创意社区入手,提出通过为创意进行投资,塑造人文气候和构建社会凝聚力,以发挥城市尤其是大学在创意人才开发中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创意人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主体,而多样的环境和适当的政策支持是创意人才培养的关键。企业是创意人才的使用部分,创意人才的效用能否发挥,既取决于人才基础素质,又受企业管理手段的影响。

我国对“创意经济”的认知起步较晚,因此,创意人才开发的研究方面,主要是集中在对国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引进与本土化上。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从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培养创意人才胜任力,社会层面强调教育部门和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性,企业层面集中体现基于胜任力特征的个性化培训方式的必要性,个人层面则突出了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并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培养手段。

五、创意人才竞争力的研究

关于创意人才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创意人才指数方面。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增长与科技、人才和包容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指出教育发达程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主张通过采用教育指标来测量某个地区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状况,即一个地区拥有学士以上学历的居民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种理论开创了创意人才竞争力研究的先河,但是单纯以教育指标来测量人才竞争力容易夸大高等教育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创意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以,有些学者通过调查研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提出创意团体指标体系,其中提出了包括创意教育、组织领导力、政策支持以及投资力度在内的创意人才测评标准。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中国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曾发表了《中国香港地区创意指数研究》,提出了“5C”创意指数支架,包括了创意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资本指数五大部分。该研究接纳了学者所强调的人力资本是创意经济增长源泉这一观点,并提出“创意人力资本”的量度框架。该框架体系以全新、全面的视角对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诠释,也对创意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值得参考与借鉴的框架体系。

六、研究评析及展望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随着时代主题的不断演变和人类认识的逐渐成熟,对创意人才的研究领域和视角正日益深入和多元,但在研究层面上,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政府承担创意人才的投资和转化,高校负责创意人才的孵化和教育,而企业是创意人才最终的使用者。但目前对创意人才培养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描述与总结,直接立足创意人才特点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仍然较少。又如,目前创意人才指数主要是附属于创意产业、创意城市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子项目,直接针对创意人才综合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较少。

本文认为,未来针对创意人才的研究将朝着纵深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创意浪潮正席卷全球,对创意人才的研究不仅正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范式,而且将与经济学、教育学、情报科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相互交融。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将融入更多的学科知识和理念,以实现创意人才研究视角多元化,推动该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分散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相互交叉渗透并得以整合,最终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创意人才研究理论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津.创意产业人才素质要求与胜任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7(8).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10)

在企业产品创新中,有两种战略形式可供企业选择:即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和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这两种战略形式的出发点看似绝然不同,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认为:企业应该了解当前顾客的需要,按照当前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即产品创新活动应完全以当前市场上的顾客需求为准绳,设计和开发当前顾客实际需要的产品。为达到此目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部门应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深刻认识和了解顾客的当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来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理想的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前来购买的顾客群,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使顾客方便地买到该产品。

产品创新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是“需求中心论”。“需求中心论”来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定律(keynes law of market)。与上世纪初著名的萨伊定律(say’s law of market)供给自己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完全相反,该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自己的供给。就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来说,“需求中心论”内涵在于:产品创新的关键是顾客的需求分析,如果新产品完全是按当前顾客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会自动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顾客群。简而言之,按照“需求中心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的逻辑就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

大多数学者发现,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arver and Slater(1990)以一家美国公司的113个战略事业单位为样本,采用MKTOR量表来度量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证实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资本回报率之间呈现正相关;Jaworski and Kohli(1993)则以美国的102家公司的222个战略业务单位为样本,采用MARKOR量表来度量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其结果也是市场拉动性与整体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此后,Deshpande(1993)、Pelham and Wilson(1997)、Laughlin(2002)、KARA、Kaynaka and Karab(2004)等学者分别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企业为样本,一次又一次证实: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研究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的同时,许多学者就市场拉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性可以促进企业增强创新努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效能,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市场拉动性与企业业绩关系的逻辑链条中关键核心是创新。Han、Kim and Srivastava(1998)和Baker and Sinkula(1999)更是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市场拉动性—产品创新—企业绩效这一连锁关系的存在。

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认为:企业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当前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顾客是缺乏远见的,对自己未来需要什么产品,顾客本人也是不太清楚。即使顾客认识到未来的需求趋势,但市场需求由一种趋势到现实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技术来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积极引导。换句话说,通过技术创新人为的生产出一种“需要”,主动地创造出一个市场。

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逻辑是“技术推进论”。而“技术推进论”来源于凡纳瓦•布什(Fanwala bush)的技术推进思想。凡纳瓦•布什认为:只要企业产品创新中所涉及到的特定技术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科技含量,以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产品一旦投放到市场中,便会在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如果说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是“市场变,我也变,我变随着市场变”的话,那么,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就是“市场不变我也变,我变引领着市场变。”

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彼得•圣吉(Senge 1990)和哈默(Hamel 1994)先后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由于对当前顾客需求的强烈关注,企业往往被动地被顾客牵着鼻子走,从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产品和当前的顾客上。营销学教授鲍森(Paulson 1996)也指出,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近视行为,许多管理上非常好的公司之所以在产品创新上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听信于顾客,把大量精力集中在顾客想要的产品上。

上述观点也印证了格雷厄尔和威尔斯(Glazer Weiss 1993)所做的一项实证研究: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战略与企业的业绩呈现出负相关。他举例说:“宝洁(P&G)公司目前的挑战源于它对当前顾客需求过于细腻的观察与研究,以致在产品创新上走的太慢”。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产品创新的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不应只是满足市场,而应是积极创造市场。”索尼的典型口号是“科技创造需求。”还有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IBM公司也是产品创新技术驱动战略的实践者。

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与技术驱动战略融合

市场拉动战略与技术驱动战略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绝对二分法。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这两种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著名的营销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2000年与库玛等人发表的《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企业产品创新应源于市场,但企业绝对不应成为市场的奴隶。”

本文认为,企业产品创新的方法就是试图使市场拉动战略和技术驱动战略得到有机融合。

(一) 进行前卫用户研究

前卫用户研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冯•希波尔(Eric Von Hippel 1998)首先开发的一种新产品创新方法。前卫用户是具有以下特征的用户:他们提出强烈的需求,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需求就会在市场普遍出现;前卫用户不愿企业慢慢开发,他们经常要求企业提前开发新产品;前卫用户不同于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即最初购买创新产品的人,前卫用户面对的是市场上不存在的产品需求。例如飞利浦个人护理产品分公司为其剃须刀产品选择的“前卫用户”是:他必须对任何剃须的不适感特别敏锐,比如他必须具有柔嫩的皮肤;它应该能代表后来相对满意的客户群体;它应该对剃须刀具有专门的辨别能力,并擅长表述其感觉。

对于任何产品几乎总存在一些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需求的个人,这种需求在几年后同用户最紧密相关。同产品创新相关的大量需求信息存在于前卫用户中,而这种需求信息总是半隐半现。企业产品创新部门通过和前卫用户密切接触,可以提早几年的时间就把握住顾客的这种需求。这提早几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给企业的新产品创新部门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该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既符合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又可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耦合程度。在通讯领域中几项成功的前卫用户研究已经确证了前卫用户研究在企业产品创新中的有用性。

(二) 实施产品概念测试

产品概念测试就是将企业初步设定好的一个产品概念或几个可以替代的产品概念展示在一群特定的目标顾客面前,以便获得目标顾客对它的反映。在进行产品概念测试时,通常用文字来表达或用图片来描述产品概念。按照摩尔(Moore 1993)的说法: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很难预测顾客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产品概念测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该方法是从市场中抽出足量的参入对象做样本对产品概念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一些在技术上看似不错的产品创意,能否在潜在市场上取得商业成功。

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由三部分组成:顾客观点即顾客从自身的角度对新产品提出有关要求,比如产品式样、产品包装、产品规格、产品颜色、产品价格等;利益点即说明新产品能为目标顾客提供哪些具体的好处,比如便利性、节时性、安全性、耐用性、适用性等;支持点即解释企业怎样从技术上解决顾客观点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比如技术可行性、技术路径、技术参数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测试,企业就可以把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战略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新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又保证了新产品的市场可接受性。

(三) 采用产品联合分析

产品联合分析(Product Conjoint Analysis)就是假定创新的产品具有某些特征,并按此特征对产品进行模拟,然后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些虚拟产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重要程度做出量化评价。正如托尔和哈肯斯(Tull&Hawkins 1987)所说:“联合分析假定分析的产品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特征所组成的;消费者的抉择过程是理性地考虑这些特征而进行的。”通过联合分析产品创新人员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属性增加了创新产品的价值,而且还可以知道这些属性必须达到何种绩效。

产品联合分析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确定产品特征与特征水平,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必须是显著影响顾客购买意向;二是产品模拟,联合分析将产品的所有特征与特征水平通盘考虑,并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特征与特征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产品;三是受访者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受访者对虚拟产品的喜好、购买的可能性;四是计算特征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特征以及特征水平的偏好值,这些偏好值也就是此特征的“效用”;五是市场预测,利用效用值来预测消费者将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企业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案就完全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

创意产业的特征篇(1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10-01

一、汉字图形创意的基础及对创意的影响

(一)汉字图形创意的基础

汉字字体自甲骨文、篆书、隶书、行楷到今天的印刷体,经历了由象形至象征,复杂到简单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东汉许慎将汉字的构造规律总结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种,谓之“六书”。由汉字的起源来看,汉字字形和字意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图形特征。

1.象形性特征

汉字多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象形性是指古人把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和状态抽象出来并赋予人的观念,使人能够望文生义。如:正面的人为“ ”,即“大”字,人头倾斜“ ”则为“夭”字,即夭折之状。汉字的演变保留了以形表意、形意结合的特征,现代汉字的图形化创意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汉字造字的象形性特征,是对传统文化的寻根表现。

2.会意性特征

汉字的会意性是一种将事物的概念浓缩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而演变成的文字形式。如“人 ”演变为二人相随的“从”字,其基本形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字意也截然不同。会意性文字带有指示性特征,利用汉字的会意性可以表现标志中一些抽象的逻辑思维含义。

3.形声性特征

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构成,以声读音以形表意。如“饱”、“刨”、“苞”都包含同一个声符,但由于形符的差异而代表了不同的字义和概念。对汉字形声特征的运用可以从形符入手,如“润华百货”标志将“润”字形符中的三点水替换为一串悬挂的灯笼造型,以表现“润华百货”生意兴隆。

(二)汉字形态构成对汉字图形化创意的影响

1.形态构成法的运用

汉字的字形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特征,运用形态构成法可以弱化或打破汉字本身的固有形象,把汉字中的“点、线、面”等基础造型元素从新的角度进行延展性设计,形态构成法的运用所产生的抽象联想,能为阐释汉字标志的主题提供更加自由的表现空间。汉字的创意设计与形态构成设计规律有一定的契合,这体现在对汉字基础视觉元素及其形态组合方式的创作中。

2.形态创作的“循规”与“破规”

汉字标志设计中的形态创作大致归纳为“循规”与“破规”两大类型,其中“循规”的构成方式包括重复构成和渐变构成,最常见的重复构成是在一个空间内使用若干相同的形象作为基本形,再按照相等的骨架进行组合。重复构成结构简而有力,富有秩序的形式通常会使汉字标志产生一种和谐均匀的视觉效果。

二、汉字特定文化内蕴与创意产品设计

(一)上古神秘思想的遗留

原始巫术思维时代,是所谓“万物有灵”的时代,汉字的创造正反映出这种思想观念。“《说文》的‘灵’字或从玉,或从巫,并云‘巫以玉事神’。《说文》所记录的有关‘玉’符的语义场。‘灵’字同义异构所体示的‘玉’‘、巫’意象之间的替换流转,让我们可以窥见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缺乏客观的认识能力所导致的主观构想,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图腾崇拜。

(二)吉祥关好的精神情愫

吉凶、福祸、祥灾是人类很旱便已形成了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古往今来长久不衰的人生最关切的话题。早在古时候《周易·系辞》中就有“吉事有祥”的句子。

汉字图形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图形化特征,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图形的创作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点点滴滴的收获不断总结,逐渐领会汉字图形的文化内蕴,传播中国汉字文化,彰显汉字图形的时代魅力。正因为此,汉字的创意字体才是纯中国化的风格。无论是建设创意字体主题公园、创意产业园区还是在具体的影视传播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