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4-01-30 15:09:49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1)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求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来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表现在其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愈来愈明显,这就导致了其最终的成果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结果,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还涉及许多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因此,定量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跨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评价,这就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建构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

3.全方位的人文社科评价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对学科的评价、中观层面指的是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微观层面指的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多指微观层面的评价,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关系到人员评价、项目评价、学术成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选择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否则就会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4.已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研究评价理论可供借鉴当前我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如较强的主观性、滞后的效益、价值的间接性、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某些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等,应根据这些特点来构建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的更为独特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人文科学较早,形成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为之借鉴。

二、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系统是指“部分构成整体”,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因此构成评价体系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关于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指的是科学的评价系统是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四要素”理论是指科学评价的系统应该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参照和评价目标四个子系统构成,总体来看,这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六要素”理论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六个要素中,评价目的构成了评价体系的首要要素,因为任何评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评价的目的,它制约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程序等制度的制定或选择。所有的评价都需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准则,换言之都需要确定评价的标准或评价的指标,这关系到整个评价系统的性质。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保证评价活动本身的公正、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一旦被证明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标准、程序就形成了评价的规程,即就是评价的制度。评价主体通常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也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参加评价活动的人或机构。它可以是对评价对象发表评价意见的个人、团体、媒体、社会机构等,其中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即同行评议。

评价客体即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客体可以是学者、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学术媒体等。只有明确了评价的目的,才能确定评价对象;只有确定了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才能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指的是评价要达到的预期希望和总的原则要求。评价目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甚至决定了要选择不同的评价专家、确定不同的评价程序。评价的目的连接着评价的客体和评价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评价要素。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中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一般来说是有人参与的,这样就包含了与人有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评价都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除了一些可量化的因素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涉及到很多无法量化的指标,评价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判,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指的是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的标准依赖于评价目的,也就是说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的标准。如果说评价标准是总的衡量尺度,那么对于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则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例如,引文量、获奖数量等。而定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按其是否符合创新性、规范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设定。评价制度是指有关部门制定的保证评价活动正常进行、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包括了评价专家的遴选、评价对象申诉、评价结果公示、反馈意见、评价结果共享等。评价制度的保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支撑点,因此良好评价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构成评价体系的多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是构成评价体系的有机整体,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准确、公正、客观、全面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终评价,是各个评价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保障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可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学术腐败现象的频发。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术失范现象泛滥、独立的学术评价机构缺失、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渗透等,这些因素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施都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进而影响了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需要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机构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有一些评价机构和组织,他们依附于政府机关或其他实体单位,但是发挥的作用都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其对学术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未能进行科学地、有效地认证和鉴定,设立独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权威的机构,它可以对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科学研究机构、学术研究者以及学术机构委托的一些其他的评估业务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因此,建立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构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2)

1 文科实验室概述

文科是指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科的培养方向在于培养“如何做人”而忽视了对学生“如何做事”的培养。这种观念培养的学生存在缺乏实证与调查、动手与实践能力。文科实验室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促进文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2.1 文科实验室以培养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的

文科实验室着眼于培养综合性人才,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文科实验室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文科实验室能够培养综合性人才。

2.2 有效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文科实验室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则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其积极发展。

2.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知识总量的增加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造性思维也是提高人们认识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社会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是当今社会的需求,创造性思维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应用对于培养文科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国内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文科实验室教学条件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技术成果也不断地浮现,文科实验室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文科实验室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高校对于文科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据调查,目前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于文科学习仍存在片面的看法,没有意识到文科实验室对于文科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对于文科实验室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其所发挥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引起高校领导及老师对文科实验室的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积极作用。

(2)端正社会对文科的?B度和认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对文科的认知存在错误、片面的观念,认为文科需要学习的内容是固定、静态的,因此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认为文科学习只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背会即可,正是长期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社会对于文科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也是高校文科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有效性低下问题的原因。

(3)部分学校存在“重理科,轻文科”现象。据调查表明,目前很多高校存在重视理科教学,但忽视文科教学的现象,文科在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学校甚至将国家对文科实验室的资金投入用于理科实验室的建设,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文科教学,不利于文科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4 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未来趋势及建议

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日趋重视,使得文科实验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同高校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文科实验室,通过对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必要性和其在当前环境下出现问题的研究,针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高校要认识到文科实验室的重要性。高校只有真正意识到文科实验室对于文科学生的重要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认识文科实验室的重要性,才能够引起高校的重视,才能做到把文科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和鼓励机制,鼓励高校积极建设应用型文科实验室。

(2)加大资金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是文科实验室顺利建设并实施的必要基础。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使高校明确国家对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重视程度,确保文科实验室的建设顺利进行,加大资金支持是促进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基础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建设文科实验室的积极性。

(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规划。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管理制度是文科实验室合理运行以及充分利用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虽已建成,但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甚至部分高校文科实验室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应用起来,要想改变现状,高校需要学习完善文科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进行正确、合理的规划,将应用型文科实验室能真正利用起来,发挥其促进文科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4)明确文科实验室教学的理念,提高利用率。结合文科的学科特点,明确文科实验室的特殊性。首先文科实验室与理科实验室相比,其更强调人文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文科实验室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文科的学科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应文科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实践动手操作与学科相结合;其次,文科实验室更强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文科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学科,其涉及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是相互交融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切勿把文科当作孤立的一门学科。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3)

(一)综合性、横向性

语文数学在人类学科之林中是两门特殊的学科:语文数学都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具有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

事实上,语文是包括了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以及各门学科都需要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所以语文也有横断性[1]。数学区别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数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因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和逻辑可能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科学[2]。

(二)文化性、全息性

再从语文数学学科内涵属性上看,语文数学不仅具有知识属性、科学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即语文数学都是一种文化,并且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数学代表着科学文化,以及这种代表具有相当的全息性[3]。

由于语文是对语言学、文学乃至文化等众多人文学科的综合,因而可以说语文代表着人文文化。

正如著名数学史家M.克莱因所说: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4]。数学文化代表科学文化。主要因为,首先,数学精神代表着科学精神,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特点充分显示出了求实(逻辑性、理性)、求异、求新(怀疑、找问题、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其次,数学思维代表着科学思维,这就是程序化、逻辑性、严密性、创造性;再次,数学思想丰富发展着科学思想,甚至会引领科学思想革命[5]。

(三)科学性、艺术性

从语文数学的学科科内容特质上看,语文数学都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

不用赘言,语文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艺术性、是美,但语文也有科学性,也必须是真。因为文学、艺术等其创作、创造及其结果必须符合生活逻辑(生活实际)和科学逻辑(逻辑性)。所以说,文学创作、艺术创作要求作家必须要有生活和合基本逻辑。

同样,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科学性、是真,但数学也有艺术性,也是美。因为数学研究区别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其从现实可能到逻辑可能,逻辑可能就是无边无际,即数学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用著名数学家康托的话说是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6],这种思维的自由创造就带来可塑性和个体风格。具体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是包括直观直觉、想象灵感和数学美的感受,其研究结果也有广泛存在的数学美。

二、语文数学相同的教育特点及其价值

(一)语文数学课程的共同教育特点

语文和数学的文化性、素质性具有共同教育特点。语文数学是两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两门特殊的课程:语文数学不仅是知识性、工具性课程,而且主要是素质教育课程。

语文数学课程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工具性教育,如应用文写作、数学应用等,但语文数学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对人的素质培养教育。正如著名数学家李大潜所说:数学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7]。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数学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因为由前述语文数学的文化(甚至是大文化)特点,决定了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性质和作用特点:即由语文的人文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由数学的科学文化属性主要培养人的科学素质,以及由语文的科学性也能培养人的科学素质,数学中的文化性,数学也能培养人的人文素质,因而语文数学都能培养人的全面素质。

(二)语文数学课程素质教育的特殊价值

语文数学课程能有效地培养人的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因而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具体来看,小学阶段,语文数学教育还有对人脑的开发培养作用。科学揭示人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长于分析性和逻辑性,右半球长于综合性和直观性。它们正好对应数学语文的学科特性,即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符号、分析性、逻辑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左脑;语文早期教育中的语言艺术、综合性、形象性等教育对应激发、培养人的右脑。

数学语文对人脑早期的激发培养,有类似于计算机安装软件被称为头脑编程[8],这也说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原因。

在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价值):培养人的智慧。其中数学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智,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侧重培养人的慧,这就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笔者认为慧丰心很多很多的心爱心、雄心、信心、诚心、孝心、耐心、细心。这里有一个重要理念是,知识就是力量,但现代社会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9]。

在大学阶段的语文数学教育,其素质教育就应上升到重点是培养人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文化素质、全面素质。如前述大学语文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人文素质文化、大学数学应该(和可以)提升人的科学素质。由此也回答了,为什么现代大学教育无论什么专业,都要开设微积分等大学数学,如大学文科各专业为什么也要学习微积分?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乃至人的全面素质。

三、语文数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语文数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包括理念、模式和案例开发:

1.理念: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语文数学的学科素质,更是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例如,着眼于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那么学习微积分的思想和微积分的文化比学习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解数学题和语文题的一般意义:解题就是解决问题,解法就是做事情、做工作的做法。

语文数学课程的素质教育要从潜在到显化、被动到主动、学科到全面、低效到高效,使教书育人、素质教育进大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心中。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4)

通识教育即“generaleducation”,从古希腊贵族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和自由教育发展而来,在民主的社会里,随着教育权的扩大,教育的下移,通识教育代替博雅教育逐渐崭露头角。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并指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1]为通识教育作了最初的定义,并使它首次进入课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历经两个世纪的传承,从备受忽视到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也日趋深入。通识教育之于形成健全人格的重大作用,关键在于通识课程的设置。《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做适切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因此将通识课程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2]。

(二)人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1、人文课程是实现社会、学校、学生对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社会角度看,倡导构建良好的社会用人标准,尤其是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和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从学校角度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院校意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才是当今人才培养的核心,提高人文素养是关键;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能力,而创新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艺术有助于开拓创新思维,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正是理工科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展人文教育,实现突破创新的有效途径[4]。

2、人文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纵观现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哲学素养、历史素养、社会素养。除科学素养外,其他三个基本素养都与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相关。都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注重人的社会性因素,以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文化底蕴修身养性,提升自己。通过人文课程的设置可以发展人的基本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3、人文课程是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在理工科院校中,普遍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教育是重点,特别强调“术业有专攻”,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视野狭窄,思维方式僵硬。因此,人文素养的缺失是理工科院校由来已久的问题。人文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视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思索问题的基准点;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和自然规律,了解学科特色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专业的学有裨益。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往往偏重于传授自然科学的概念、规律、学说以及教学教法,忽视自然、社会与人三者的互动关系,也不热衷于研究探讨社会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只知技术、原理,而无法真正的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冷静的分析判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更不能与社会和他人很好的实现互动。人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特别是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以及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达到和谐平衡和稳定的良性状态。

二、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存在的现状

1、与国外高校相比,人文课程内容少、不深入、不综合、层次不高

欧美高校一直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典范,尤其在人文课程方面成绩显著。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按学科领域进行划分,在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伦理思辨、科学、社会分析、定量推理等七个学科领域开设了一百多门基础课程(限选),有四千余种自选课,而人文课程占到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的50%。哈佛两所本科生院共开设课程2500门左右,其中人文课程(美术、音乐、英文、古典作品、语言和文学、哲学、宗教等)总数为996门,约占总数的40%。在发达国家,纯粹只有工科的大学已为少之又少了,它们都至少增加了人文课程,并且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数。可见,国外高校的人文课程已经日臻完善,设置课程领域广、门类多,研究领域深入且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人文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重大,课程丰富。而我国自90年代提倡开展通识教育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理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卓有成效。特别是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由于理工科院校本身的理工专业基础雄厚,较多的覆盖了自然社科类课程,而这正是通识教育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和社会科学具有很好的贯通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好规划和把握。再者,理工科院校的教授学者多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经验丰富,课程教授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掌握。这就造成了某些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模式,人文课程受到冷落和忽视,通识教育中的三大课程体系严重失衡,人文课程体系不完善,发展薄弱。以西南大学为例,将通识课程分为哲学类、教育技术类、经济管理类、文学艺术类、实用技术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历史科学类等领域,从课程设置来看,过多的把应用性课程和教育技能性课程列入社会学科当中,人文课程比重明显偏低。而在人文课程内容设置上,代表不同时代特征的中外、古今经典名著甚少涉及,文学的选择仅局限于古代文学作品,而忽略了最能反映现实的现当代经典作品内容和外国优秀文化内容的选录。而西南大学的问题也正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的现状,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科目少,涉及范围窄,并没有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质量不高,与国外高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国内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开设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普遍开设,但水平千差万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在通识教育特别是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水平较高,开设课程多,涉及学科领域广,师资配备雄厚;而一些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针对性研究,盲目的跟风开设了一批人文课程。有的理工科院校草草开设几门,应付上级的政策和检查或是跟随其他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大趋势;有的院校根据本校教师已有的专业资源,临时开设人文课程,没有层次,没有系统;有的院校看重实用,开设心理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对于文学、哲学、历史方面的根本没涉及。整个理工科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文课程体系,也无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文课程的学习氛围。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薄弱的原因

1、历史局限性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按照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重建教育,特别是把高等教育直接纳入了实现工业化建设的经济目标上来。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片面追求科技知识、基本技能,把学习看作是获得高额报酬的谋生手段,形成了强烈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极其狭隘的功利主义眼光,直接导致了理工科院校在一段时期内重理轻文,人文课程建设薄弱。

2、学校、老师、学生对人文课程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更多的把教育作为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一段时期功利主义倾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过度推崇,造成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学校对人文课程设置不规划、不管理、不扶持;教师在教授课程中不重视,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部分学生把人文课程当做专业课之外的休闲课,也不能认真对待。三者对人文课程不重视的态度也是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薄弱的重要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

人文课程实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忽视人文课程教学并且我国实施通识教育时间尚短,人文课程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实现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则,理工科院校偏重理工类,不注重人文学科师资的引进,因此能够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匹敌其他理工类院系教师。

三、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

(一)人文课程设置的原则

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人文课程,课程设置也秉承了通识教育的教育原则,通识教育旨在提供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人文课程设置时必须兼顾同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的统合性和一致性,根据学科特点和通识教育的宗旨设置教授的内容。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课程设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坚持准确的设置理念才能有助于课程的正确实施,并发挥积极的作用。科学性即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要充分契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又要遵循人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科规律。人文学科是回答应然性问题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究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不同,人文学科要求体验性(要求知、情、意一体的全身心的投入)、教化性(教养)、评价性等价值导向,它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教化”,理工科院校设置人文课程时必须坚持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无论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学科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三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统一的,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而人文课程本身就是层面宽泛、触类旁通的学科,对理工科学生开展专且精深的人文课程不实际也不必要,因此,坚持综合性的原则设置人文课程,既解决了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薄弱的弊病,又能够促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二)人文课程的内容

从人文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大致分为文学、哲学、美术、音乐四部分。

1、文学———文学性的课程

文学即“伟大的文学文本”,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例如,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柏拉图的著作、但丁、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6]。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最充分的了解。概论性课程、专题性课程是文学课程的主要教授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跨系性质的课程和按照某种方式超越文学领域平常所说的超越国家界限的课程。文学性的课程利用文字来传达课程的内涵,以阅读的形式来认识并感知现实世界,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最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以文字为媒介来感知事物。文学的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通过文学性的课程以阅读的形式认识和了解事物,更多的引发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

2、哲学———哲学性的课程

哲学即分析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的著作,哲学源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被称为“最高智慧之学”。在人文课程中,形成了以希腊文化、宗教文化、科学和民主为基础的哲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式都是通过阅读和研究名著来提升哲学素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在通识课程中开设的国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都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提升学生哲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美术和音乐———艺术性的课程

艺术被人们认为是对“美”的洞察和交流,同时也是热心于发现和表达事物内在各种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性课程对品质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社交交往能力的培养。艺术即关于具体事物的各种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体。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大致包含了三个阶段的内容,首先是对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艺术传统的接受;其次是个人对这个传统的反应,并对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扩充;最后打开学生的心智和眼界,使学生真正进入普遍的价值领域,所以人文课程中艺术性课程的目的在于将美感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艺术教育是人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之下,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几近空白的理工类学生来说,加强审美教育就成为理工类院校实施人文课程的重点。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必要从艺术欣赏课入手。

(三)引进师资是理工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1、引进优秀教师———壮大人文课程的教师队伍

理工科院校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教授人文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由于理工科院校专业特色突出,人文学科的教师比重小,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为引进优秀师资,理工科院校应提高对人文学科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聘用人数,壮大人文学科的师资队伍。

2、教师培训———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除了引进师资,理工科院校还需要通过教师培训呢,提高人文学科师资的质量。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鼓励教师科研,完善教师培训体制,聘请知名教授、专家或宣传团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教师,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素养。人文课程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各个方面,这就为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文课程教师同时具备文学功底、历史知识、艺术素养,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丰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应着重抓好人文学科教师的进修工作,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外出交流活动的机会。理工科学校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人文学科的科研小组,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人文课程的整体质量。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5)

一、前言

美国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中的特殊类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是大学阶段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通常被作为衡量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Kahle,kulka,﹠klingel,1980)。然而,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人际交往状态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综合素质也较好。相反,有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存在障碍,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给大学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大学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情绪、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调查,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文科生大约有5845人,理科学生约有8572人,工科学生约有5712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文科、理工科专业中随机抽取,文科发放203份问卷,理工科发放497份问卷,本次测试实际印发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97份,回收率为99.6%。收回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问卷未答条目不完整的予以剔除,作答有明显违背真实倾向的予以剔除,得有效问卷677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7.1%。

二、文科与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分析

(一)认知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感性和理性之分。人的认知评价来源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唤醒水平。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应包含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验认知这三个方面。[1]

图1:认识一个人到成为朋友的时间

图2:通常解决困难的方法

图1的数据表明,文科大学生在接受一个陌生人成为朋友的时间上,有68%的学生能很快和别人成为朋友,而理工科学生接受的时间则相对较长一些,其中时间较长的人数约占66.46%。可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理工科学生比较谨慎,不会轻易接受他人成为朋友。

如图2所示,在遇到困难时文科学生比较倾向于找自己信赖的朋友来帮忙,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文科学生喜欢学习朋友的优点,占72.5%,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轻易评价优缺点,约占75.26%。综上所述,文科学生对他人的认知比较积极乐观,善于和他人友好相处,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封闭、冷漠,对他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数据分析可知,文科生经常感到被同学排斥的只有8%,而理工科学生约占33.12%。可见,文科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全面,而理工科学生在这个方面比较欠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消极、悲观,甚至出现孤僻。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能较快与他人成为朋友,理工科学生相对保守;

2、理工科学生的独立性较好,文科学生依赖性较大;

3、文科生善于学习朋友的优点,理工科学生则喜欢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过多评价他人的优缺点;

4、文科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理工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有些消极悲观。

(二)情绪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情绪在大学生交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是与人的情绪相联系的,它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 是一种无声的交谈。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在交往中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把握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表达既符合社会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这是情绪健康的重要特征。

图3:对情绪的敏感程度

图3主要研究对情绪的敏感程度,据数据显示,文科生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占58%,而理工科学生对情绪不敏感,其中很难察觉和不关心的约占53.67%。可见理工科学生的感情不细腻,在人际交往中反应比较缓慢,有些被动,而文科学生的敏感性较强,感情比较细腻,善于把握信息,有利于人际交往。相反,文科生的情绪过于敏感,容易生疑,不利于人际交往的稳定性,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不会出现过多的感情用事情况,便于维护稳定的人际交往。

“修养”一词是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情绪的概括。通过数据显示,文科生总是热情打招呼的人数有118人,占59%。文科生对待食堂、超市的工作人员像对待朋友那样友善的人数比较多,有116人,占58%。文科生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和意见也能理性面对,不与其争执,占69.5%,而相比较而言,理科生在这方面就差一些,还需要提高。可见,文科生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积极热情,能够有理性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融洽。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情绪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敏感性很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工科学生相对理性,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文科生的人文素养较高,善于待人接物;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不善于待人接物;

3、文科生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理工科学生比较保守,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对深沉一些;

4、文科生比较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小家子气,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意,相比之下比较宽容,不会过分计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三)人格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大类。性格外倾型的人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强,对人对事都能很快熟悉起来;情感外露,情绪易激动;善交往,不太注意客观环境的反应;喜欢自由,缺乏谦虚态度;反应敏捷,动作迅速,不多思考,做事不太精细。性格内倾的人具体表现为:不易适应环境,不轻易相信人,不善与人交往,愿独处,喜欢安静。[3]但这些人往往心胸狭窄,不宽容人,多思虑,好疑心,冷静,办事稳妥。依据荣格的观点,外倾的人喜欢并善于与人交往,容易较快的建立起熟识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随意而自在。而内倾型人不喜欢也不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独处,不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稳重。

人格因素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因素,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人格中的大因子外向性、行事风格和人格中的小因子乐观均对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乐观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更具有积极意义。[4]

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参考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格:

图4:气质类型

图5:度假去向表

如图4所示,文科学生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的占49%,其次为胆汁质占26%,而理工科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约占60.17%,可见理工科大学生属于粘液质者比文科大学生多,文科大学生中属于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者多于理工科学生。这个结果和80年代中期(1984年)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不谋而合,那项调查表明随着外部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变化,气质也在变化。[5]

从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角度来分析,从图5中呈现的数据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的人数只占14.88%,而喜欢去偏远的地区和宅在家里的则占62.26%,然而文科大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以及市区之间的有118人,占59%。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格,其中理工科学生经常感到寂寞无助的比例约占56.18%,而文科只有10.5%。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在休闲时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有146人,占30.61%,而文科只有10.5%,同时,理工科学生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有82人,占17.19%,文科生却占61.5%。通过以上三个表所显示的数据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在稳定性、忧虑性、自制性、怀疑性、紧张性五项较优于文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独立性、敏感性这六项比理工科学生较好。[6]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人格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在人格特点上多活泼、好动、敏感,理工科学生多安静、稳重、情绪不易外露;

2、文科生比较感性,易幻想,不切实际;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客观、真实;

3、文科生比较喜欢认识新朋友,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怀旧”;

4、文科生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理工科学生的耐挫性较强,能够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5、文科生比较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和,与他人相处比较融洽。

人格的形成也会受到教育的影响,我国从高中施行分科教学,在文理分科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科,这也决定了他们在进入大学的专业方向。文科和理科的教育影响,在这一研究中有所体现,如在思维方式上,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极其显著地好于理工科学生,文理科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上还是有一些专业特点造成的不同。

(四)能力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人的各种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人际交往活动时,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效率和保证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等都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7]

图6:在公开场合是否喜欢发言表

图7:对自己的社交活动情况评价

图6从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图中的数据可发现,文科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以上水平的有171人,占总人数的85.5%,而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般以上水平的只有51.78%,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可见文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好于理工科学生。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文科生在与人交谈中能够很好的控制谈话内容,成为主角的人数有98人,占49%,而理工科学生只有74人,约占15.51%,同时被动地跟随他人的人数较多,约占60.17%。

图7从行动力方面来调查人际交往能力,参加社交活动是评价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图中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文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比较丰富,有增加的期待,但是理工科学生社交活动很少的人数比较多,有262人,占总人数的54.92%,由此表明,理工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有所欠缺,需要增加,提高他们的社交活动能力,也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和访谈资料,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能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社交活动比较丰富;

2、文科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积极主动,能够很好地把握谈话内容,理工科学生相对较被动,不善于与他人交谈;

3、文科生在与异往时比较坦然、主动,理工科学生比较被动、不自信;

4、文科生的助人意识较弱,多以自我为中心,理工科学生的助人意识较强,比较谦虚谨慎;

众所周知,理工科学生的课程任务较重,空闲时间很少,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有余,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加了一些活动, 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助人意识较好。

(五)其他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除了上述认知、情绪、人格、能力四个方面的因素能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情况。诸如,人际交往技巧的运用、生活的环境、所学习的专业课程、周围朋友的影响等等。

图8:你是否主动学习过人际交往相关知识

图9:你是否重视交往技巧

图8、9是调查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认识。自我的主动学习和重视程度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就像许多银行一样,他们的着装要求非常高,对客户的服务细节也很注意,甚至是动作、微笑都有规定。可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交往的细节技巧是很重要的。通过调查表明,理工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什么技巧了,从表中的数据可反映出,约71.49%的人不重视人际交往技巧,这与文科生相比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图10:所学专业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提出了“所学专业是否对人际交往有影响”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419人认为专业对其人际交往有影响,约占总人数的61.9%,还有14.6%的人不知道,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看法,同学们都说文科生是主要和人、事打交道,长期以来便学会了如何和人交往,而理工科学生多与实验、数字打交道,这都是比较实在、真实的东西,没有办法交流感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习惯的形成对其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不仅是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大学生不仅需要竞争意识,也需要合作意识。有人说“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起到20%的作用,其余80%要依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适应社会必须重视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更应该针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劣势,进行相应的改善。

注释:

[1]陶国富、王祥性主编.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学规.心理修养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

[3]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4]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5]李建荣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61-62.

[6]黄希庭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尤小红、张康德.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网络财富,2009,(22).

参考文献: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0,(4).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6)

“人文”一词是一个古老而内涵极为丰富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代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代侧重于道德价值方面。《周易》中这样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测天文可以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观察人文,可以用文明手段进行教化,把天下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强调道德教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社会往往用“人文”指称君权、神权、父权,即“忠孝信悌,礼义廉耻”。近代西方的“人文”则是与“神性”、“物性”相对的概念,侧重于人的解放,以人为中心,重在恢复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对人性的一种复归。在神权统治的中世纪欧洲,十五世纪前,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人文”概念,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人文主义”的提法最早源于拉丁文“humanism”,最初的意义是“人文学科”。十五世纪时,人们用它来指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基础的那些学科,尤指修辞学、逻辑学、伦理学、哲学、历史、宗教这样一些科目。这些科目都是与阅读和翻译拉丁文、希腊文联系在一起的,是非基督教的,带有世俗的性质。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的黑暗之后,欧洲社会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人文主义学者,把人抬到中心地位,强调人的尊严、地位和命运,反对对神的屈从,重视对人进行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把追求现世人生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可见,中西方有关“人文”的概念,虽然其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核心,是指与人和人性的完善有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指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但二者又有着不同的侧重。中国的人文概念是一种礼教文化,是伦理中心和经世倾向,是“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而西方,特别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概念,以独立人格为基础,要求个性解放,发展个人的自由意志,科学和人文趋向越来越大的分化和割裂。当代语境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都是与“工具理性”相对应,是针对“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所带来的“物质崇拜”、“功利主义”、“信仰危机”、“人性沦落”、重“物”轻“人”的时代弊病而言的。当代的“人文”侧重在反对人的异化,希望恢复人的完整性与多样化。

从对“人文”的认识梳理中,笔者认为,“人文”,从感性层面来讲,就是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与体贴,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接纳,就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发挥,就是对生命的关注与呵护;从理性的层面来讲,就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以及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观照与守望。“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隐性的。

二、 拷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指

那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此种表述不够准确,从这句话的理解来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笼统定格在人类文化,其依据是《辞海》中“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以学者们几乎一致认为,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人类)文化性,然后大家把人文性简单理解成人类文化(即文化性),就顺理成章了,并且成为当下的主流论调。可是我们细细玩味,倘若抛开学科教育的语境,这样说还是能说得过去,其问题的关键是学科教育中的人文,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人类文化,道理很简单,因为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既要强调“人”,又要强调“文”,更要强调“化”,更何况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说清道明的概念。众所周知,文化一词非常宽泛,在今天的学术界,似乎谁都在研究文化,好像谁都能研究文化,以研究文化而自豪,又以研究文化而自卑,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应该包含人本性、文化性、思想性,而不是笼而统之单一的文化性。

1.人本性:语文学科人文性要立足以人为本,呵护生命

语文学科的人本性既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育的归宿。人本性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对人格主体的充分肯定,它既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又是人类的最高理想目标,同时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从广义上讲是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利益和幸福。以人为本提出了对人主体性的肯定,强调的是对人本身的尊重。人是社会的中心,也是教育的中心。以人为本是衡量一切语文教育活动的标准。我们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语文教育的过程,不应是对生命的漠视与压制,而应是对生命的尊严、价值的关切和呵护。语文教学应关注生命个体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发展,个体生命往往皆因兴趣、需要、动机、信念、气质、性格、能力等而不同。

2.文化性:语文学科人文性要体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人文性要体现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当然,这里的人类优秀文化主要指母语文化,即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语文学科人文性主要体现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语文教学就是要利用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民族文化与民族感情等独特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使学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主要体现为相对于理性的非理性,不是以“物”为尺度,而是以人为中心;不是推崇工具理性,而是推崇价值理性;不是过分追求客观真实,而是追求美与善的价值取向。

3.思想性:语文学科人文性要体现人文情愫中的育人本位

教书育人,乃教师之天职。语文教师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应是语文教育的本位。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育人,不仅仅指语文学科教育中的育人,往往停留在形而上层面上的说教,要知道,我们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所医院,其医治的主要不是生理的疾病,而是心灵的疾病。每年教师节送给教师的颂语中,最得体的应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把教师定性为专业技术人才是很值得我们商榷的,灵魂的工程师,依常识而言,是不能与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划上等号的。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这样说,只有对人的心灵产生震撼的育人教育,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永恒的。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愫中的育人,所积极倡导的就是此种教育。一般来说,语文教育中思想性包含情感体验、道德意识、价值信念、审美取向四层面内容。情感体验,就是指语文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的丰富情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道德意识,是人文的重要内容,包括社会价值标准(如合作、正直、社会责任等)、个人价值标准(如诚实、宽容等)、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如爱国主义、人类友爱等)以及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如追求真理等);价值信念,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主要回答怎样看待世界,怎么对待人生、度过人生和实现人生的价值问题,是对人类彼岸世界的遥望,是对人类终极意义的追问;审美取向,是语文人文性的核心目标,它要求用超越现实,摆脱功利的眼光来观照、审视现实生活,以便拥有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中的“三性”,人本性主要体现的是人文关怀,文化性主要体现的是人文思想,思想性主要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三者相辅相成,人文关怀是基点也是归宿,人文思想是载体,人文精神是意义、价值;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需要人文关怀的反省,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离不开人文思想来传承,人文思想与人文关怀也同样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明辨。

三、 新课标语境下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践偏差

时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里,不妨回顾对照一下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常常会出现的两种主要的实践偏差。

1.简单地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同于“文化性”

这种观点基本被广泛认同,许多语文界的学者大多持此种观点,在专家们的解读中,加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就被理解为加强文化教育色彩,以增进学生的背景知识。“新课标”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就是指语文教材要有文化含量,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等等。持这种观点很容易认为,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掌握些人类特有的人文知识,往往容易将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当作文化知识的传授,往往容易忽略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客观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结果,使人文教育变成了人文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人文问题的自觉观照。人文教育的内核在于教育应以价值“成长”为目的而非以知识“增长”为目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通过价值的链接去重新审视,复活其意义。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如果我们把人文知识仅只当成客观知识来教学,无视人文知识的价值本质,就势必使人文教育的性质迷失,这样做的结果,将使教育大批量地“生产”出有知识没文化的学历人,必然与用人文精神去教化人、培养人背道而驰。

2.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片面夸大人文性

语文教育中的一切问题的争论,往往归根结底要上升到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上来,而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在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新课标给语文学科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大家都能接受,也很容易接受,而人文性则是最近这些年人们认识到的语文学科的一大基本性质。教育界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对其可谓情有独钟,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自觉地片面夸大人文性,其结果往往让我们的学生表现为:讲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不时错字、病句连篇;个性过于张扬,缺少起码的规则意识;只愿听表扬,不愿接受意见等等。在此,笔者不否定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只是我们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工具性是一切基础的基础,其中也包括是开展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相对工具性来说,应是过程的航向与升华。可以这样说,工具性才是语文这座大厦的基石,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非此莫属。因此,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在积极倡导人文性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双基教学”,否则,留给我们的恐怕是惨痛的代价和无谓的思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7)

进人21世纪,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说,这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不断探讨、实践的一个宝贵成果,对今后一段时间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表达到底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各占一半平分秋色呢?如果不弄清楚这个问题,语文教学就还会在“工具论”与“人文论”中两边摇摆,语文教师还是不知从何着手,重心何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解决这个根本特性问题。依笔者所见,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应该是人文教育性—以往习用的“人文性”只是语文的内容特点,用来指称语文学科的特性并不准确。

这一命题实际包含两个子命题: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个命题正是多年来语文教学争论的一个结论,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语文在社会运用上的属性,并不是语文发生论上的属性。在工具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遵循逻辑思维法则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语文分解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些抽象的东西,结果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这一点笔者木用赘述。第二个命题正是本文所要着重展开阐述的观点。为求从根本上加以论证,笔者以主体性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理论前提

要弄清楚主体性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主体、主体性。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性,即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主体性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指人不同于动物的意识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关系、同他人的关系、同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客体关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动性,它是人的活动特性,是指主体具有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说,主体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特性。

主体性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主体人格”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灵感、信念等的因素。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是主体性的现实表现。实际上,具不具备主体意识也是主体人格的一个方面,因而本文为论述需要将前述“主体意识”、“主体人格”统称为“主体人格”,以指称主体的精神情感状态。

前面我们谈到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体性,而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教育学即人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教育理论家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教育应以“培育人的主体性为最高任务”,也就是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主体能力。这便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主体性教育思想与我国历来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理论是一致的。教育理论家王策三曾这样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综合表现。”

“主体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思想的人。”既如此,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依此推导,主体性教育思想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性质也应该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加以确定。

二、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历史发展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一)社会进步需要唤醒、培养人的主体精神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使人类社会一下子从工具时代跃进到信息时代。科技作为最富有革命性的生产力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了日益众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祸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地杀伤人类以致毁灭人类;克隆技术可以在医学和生物遗传工程上产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复制人类,则将是人类的灾难;计算机有利于贮存、搜集、传播信息,也可以被用来不良信息,或利用计算机犯罪。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固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急剧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物种消失、人口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战争频仍。这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不安。

同样,经济发展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市场经济遵循利益原则,当这种利益原则无限制地渗透到人类的意义世界时,就会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就是典型表现。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贪污贿赂屡禁不止,偷盗、抢劫、诈骗、走私等犯罪活动甚嚣尘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们为着能有钱,过上享乐生活,而疯狂劫掠国家和他人财产,甚至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暴力,滥杀无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良知泯灭、人性丧失的事实,少数人对生命的践踏和漠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上事实表明,科技的进步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人在自然、社会和人自身面前的主体地位的危机,主体精神的沦丧;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道德观念的混乱,美好人性、人格受损,人在物质欲望面前,无法从容应对,把持自己,同样会丧失人的主体性。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唤醒和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使人成为人。

(二)培养主体人格必须依靠人文教育

首先应弄清楚主体人格、主体精神属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在西方,人文精神是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十分丰富,儒家、道家或强调道德体验与践行,或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其影响也十分深远。有学者根据中西人文精神传统,把人文精神的内涵解释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对万事万物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当代人文精神重视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由此可见,人的主体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

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甚至落脚点,因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主体人格。

同时也应看到,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为进行人文教育所依据的人文学科与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科学)不同,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人文学科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人文学科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学科所依据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价值理性。”相反科学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情感寄托、伦理要求和终极关怀等的需求,即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总之,人文学科、人文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人类个体趋向完善。而自然科学却做不到。

因此我们说,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培养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应当加强人文教育,应当有学科承担人文教育重任。

三、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学科内容依据和学科分工依据

(一)语文、语言的本质是人文

各学科中语文在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语文的内容—语言、言语本质就是人文。对此,西方语言学家都有过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语言在本质上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与存在相属的领域,因而具有真正主体性的意义,即“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语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世界对人而言是一个语言的世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无法言说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语言作用的这种普遍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具有无限的内容。如果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没有一种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会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人。早在1993年,特级教师韩军就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足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

(二)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从前述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应当而且可以进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导出语文的学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对学科布局特别是语文在学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还是认识不到甚或否认这一点的。所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还有必要考察语文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说学科性质是人们依据学科内容、学科目的而对学科功能的界定。语文课的内容即语言、言语具有人文性,顺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应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说在目前各学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语文来承担,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语文的主要功能。这必须从语文与相关学科(即同样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历史)的比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学科的大致分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学科领域,与自然科学一样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神学等领域,它是回答“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引导。从目前所开设的政治学科的内容来看,有哲学、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识,可见其中主要是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容只有哲学常识一项。因而,可以说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和规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语文和历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不同侧面。虽然文史在内容上相融相通,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间,语文承担着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态度、人文价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情感体验、人文态度辨析、人文价值取舍。历史重在历史事实的陈述、历史演进的逻辑梳理、历史规律的概括、总结,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评述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和影响,故历史重在人文知识教育。而语文重在人,重在面对某种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舍。历史所传授的人文知识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铺垫作用,而语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就是人文精神。当然历史也有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问题,但它范围狭窄得多,它偏重社会历史态度和社会历史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唯物史观、科学世界观以及民主、法治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语文和历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们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历史多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以理性的语言来表述社会历史价值观,而语文运用的却是情感性语言,形象思维的语言,是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化的语言,而非大众习用的“公共话语”或学术语言,它对学生特别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情感异常活跃的学生来说,其影响比其他学科要更加强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成长。所以,在各阶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主要应由语文来承担。

当然,我们说人文教育任务主要由语文承担,不能因此否定历史也主要承担人文教育任务。所以也有必要以相应的概念来区分历史和语文进行人文教育的侧面和重心的不同,而这不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故不引申。

四、结论: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综合以上分析,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的主体人格方面来看,应加强人文教育;而从语文的学科内容和学科功能分工来看,语文应主要承担人文教育重任。因而,我们说语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属性。语文的人文教育性旨在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回应前面我们谈到的主体性教育问题,我们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大学教育也不例外,也应该有完整的主体性教育构成。可以说,语文的工具性与数理化等学科,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而语文的人文教育性与政、史的一部分一起用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两者结合培养学生完整的主体性。前者旨在培养人的工具理性,后者旨在培养人的价值理性,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完整、健全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才算完成了主体性教育的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王道俊,郭文安.试论教育的主体性.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

3.王策三.主体性教育哲学争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9)

4.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8)

2009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济南接见体育先进代表时强调指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体育战线的同志们要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运动训练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将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对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本原则和对策进行探索。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则

1.“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

在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设置上,应以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着眼点,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准则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的目的上考虑。遵循“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过多的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并不一定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学生文化基础底子相对薄弱,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性格、爱好、特长又存在许多差别,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注意实行“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

2.显性与隐性并重的原则

课堂教学无疑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直接的、外显的、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心理反应起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但是,体育教育相对较为薄弱的人文氛围,即环境“课程”,更不应忽视。它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因此又可以称之为隐性课程。由于隐性课程是建立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基础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而相对具有更强的同化力,它在社会行为规范的价值标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往往是显性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有系统地开设综合性人文社科课程就成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双向融合与渗透的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是简单地调和,也不是教育价值的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它们的融合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在教育价值取向上,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和以个人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既要彰显教育对增进个人尊严与价值,又要突出教育在增进社会团结,培植社会公共精神方面的作用;在教育目标上,力求实现人性与提高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明确生活目标,又有审美、会创造生活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它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高等教育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实用知识,还应该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

二、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1.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育积极完整的科学文化

科学教育是传授科学文化的活动,但现行的科学教育往往在教知识而不是教文化,只注重知识的结论或结果而忽视文化形成的过程,从而引起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双重迷失。要改变现有的这种状况,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努力:首先,全面理解科学教育,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全面地理解科学教育,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树立建构主义科学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否认知识的预设性、结论性、静态性,消解知识就是真理的习惯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的态度和精神,这对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文化是有积极建设作用的。再次,构建学术创新机制与体系。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在创新中才能凝练、体现出科学精神,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文化。

2.提升教育的人文性

提高教育的人文性和人文意义,必须要充分肯定人文教育的重要地位,阐发与弘扬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充分挖掘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和价值内涵,营造和谐自由的育人氛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教师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水平。其次,教育中去除狭隘的专业教学心理,注重整体的文化品格教育。再次,注重体育生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总之,这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行动工程,需要全方位地加以培育,才得以促进教育的人文性和人文意义的形成。

3.在制度层面上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

时至今日,人文教育的严重缺失成为体育院校教育长期以来不可忽视的弊病。所以,我认为在有关政策制订和制度安排上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要营造出有利于人文教育实践推展的制度环境。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说,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因为学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须建立在二者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这种均衡性要求既要重视发展科学教育,也要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赋予人文教育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在学校层面上,要努力形成有利于两种文化教育和谐互动的发展机制。两种文化教育的失衡,或者说人文教育的失落,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是人类文化中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矛屑冲突的一个结果。

4.建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师范素质是作为一名师范生起码的素质之一,但目前师范素质已被弱化,培养的师资逐渐脱离了师范轨道。特别是有些项目教学能力有下降的趋势,与中小学的教学要求已相差甚远。因此应通过一切手段强化师范素质: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教育类的相关课程。同时还应多创设和构建教师职业的真实环境,从中体验教师职业。故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亟待需要浓缩、精炼基础课程,适宜的增添跨学科、新兴学科与综合性课程。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渗透列体育专业的教学之中,使人文课程不脱离体育实际,体育课程体现人文精神,形成体育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一体的课程体。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在实施运动训练专业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高其全面素质。人文与科学只有二者相互融合,紧密配合,科学才能全面发展,人才能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全面发展,自然、人、社会才能健康、协调而持续的发展。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赋予高校体育专业的必然抉择。

参考文献:

[1]孙承斌,邹声文.会见体育界代表:推动向体育强国迈进[BE/OL].,2009-10-16.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45-02

1引言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亦可称特色型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仿照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众多的行业部门管理的单科性高等学校 。原隶属于国家工业部委,后在世纪之交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这些学校行业特色性的特点鲜明,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该行业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并有很强的学科行业背景,群体优势明显。本文以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选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助于行业特色大学学科布局的合理化、学科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大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

2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必要性分析

2.1从时代背景来看

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的需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推动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针对教育全球化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要想真正的与世界接轨,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高校的发展经验,要走全面发展之路,走综合化之路。

2.2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

是顺应文理渗透、交叉融会的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科学是一种认识手段,本身没有文理之分,我们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人为地把它文理化,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这种单纯的学科分化已经不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为此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将其重新综合化。

2.3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

是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学生开放、多元思维的需要;是适应社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形成大学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性格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综合实力与形象水平的需要。

2.4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实中,由于片面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忽视人文社科教育而导致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单纯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心理问题等。科技教育的片面发展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内心的矛盾,反而使矛盾逐渐的加剧,这就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行性分析

3.1时间优势

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时间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相对来说较少,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有较强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行业特色型大学新办文科起步晚,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理工科院校成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先进经验,吸取其发展文科的先进理念,从而少走弯路。

3.2资源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为其在文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科师资配备、图书建设等方面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3学科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极强的理工科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文科,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产生新兴交叉学科, 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现状

4.1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取得的成果

(1)文科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由表1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行业特色大学文科飞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文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文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学校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科体系,建成了政法、经管、人文、外语等文科学院,形成了哲学、文学、历史学、外语、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点。

(3)培养了大批通用复合型人才,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在几十年的文科建设与发展中,行业特色大学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文科通用复合型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4.2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传统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其建校背景与多年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大都对文科不够重视,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文科的重视严重滞后,重理轻文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文科的发展与建设。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文科“无用论”“冲突论”的错误思想。

(2)目标定位不清。就目前来说,国内一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文科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是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国内一些理工科院校仅仅是为了单纯适应学科综合化的趋势,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才被动的发展文科,文科发展只是一味的贪大求全,过分强调文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

(3)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文科与理、工科的区别并不仅限于研究内容,二者思考问题的方式、成果的评价、取得社会效益的时限都不尽相同。工科重实际、重功效,强调严谨性;而文科侧重学术性、理论性,讲究思想的高度和观点的新颖,其成果多体现在发表文章的质与量上 。一方面,理工科大学文科的管理体制往往延续了理工科的管理体制,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师晋升、科研经费的划拨与监管等方面往往延用理工科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文科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行政管理,忽视学术权力。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文科的建设与发展。

(4)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配备与图书收藏严重滞后。有人说文科建设就是大师加图书馆,作为理工科院校来说,在经费投入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文科建设经费严重滞后于理工科,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很难引入与留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保重充足的图书配备。

5对行业特色大学兴办文科的几点建议

5.1观念上要重视文科发展

要重视文科建设,破除文科无用论,正视文科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与人文是一个整体,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命题,必须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使科学发展永远为人类服务。科学是培养人的方法论的,而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精神,培养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方法论必然服务于价值观。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文科的发展,必须在政策上、组织上、资金上给予文科更多的支持,同时指定分管文科办学的副校长,划分权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实际行动推动文科发展。

5.2要合理规划文科的发展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要结合自身现状,实施阶段性发展的战略。要遵循理工科大学成功地发展文科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是为理工科服务而发展文科,这一阶段的文科发展主要是为理工科服务的;第二阶段为依托强大理工的背景优势发展独立的特色文科,朝着文理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这一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构造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追求与一流理工科地位相当的高水平甚至一流的文科 。行业特色型大学兴办文科的时间短、基础弱,短时间内很难大幅度提高文科的办学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找准新的文科生长点,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融汇的大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以理工科为依托的文科。

5.3加大对文科的投入

首先,要确保充足的经费投入。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发展相对薄弱,更要保证充足的经费投入,要加大资金投入,聘请留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保证充裕的文科课题经费,促进文科的发展。其次,要大量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 学者之间探讨某某学校某某学科的强弱,往往指的是这个学校是否拥有大师级的人物及科研成果的多少。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引进留住高水平的教授,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管理学中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教授们单靠经济与物质激励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权力与地位等的刺激激励,赋予教授相应的权力与地位,使教授的责、权、利相统一,帮助其实现自身的抱负和价值 。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要确保充足的图书资料投入,俗话说文科建设就是教授加图书馆,没有及时丰富的图书资料,是很难推动文科的发展的。

5.4要完善文科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交叉新兴学科

学科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要能够抓住学科前沿,前沿是学科的生长点、突破了前研就是学科的创新,学科就向前发展了。要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环节,突出重点,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 要“有所不为, 有所为”, 集中人力、物力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学科发展的环境、氛围。要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发展思路,重视人文科学的建设,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行业特色大学,作为我国行业建设的支柱,在几十年的建设中,形成了比较强劲的理工科基础,因此,依托理工科发展新兴交叉文科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多年的积淀中这些学校聚集了一批文理兼容的专家学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优势明显。在完善学科建设,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科。

注释:

杜向明.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EB/OL].长安大学新闻网, 2009年5月12日.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10)

科技文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的不断整合而演化出来的新概念,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一方面具备科学文化的特征,即以经过严密逻辑论证的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抽象化、普适化了的知识特征,另一方面也具有技术化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实证的特征。因此,科技文化是科学理性与技术实践性相结合的产物,是科技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其“本质上是以人类主体意识为中心、以人类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以多元主义为思想方法、以沟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特征的文化形态。”[1]16追求工具理性是科技文化最显着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它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和责任;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重视修养践行,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讲,伦理道德构成了它的内涵,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的“三纲五常”思想在社会中发挥着整合中国人人心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关键作用;就其制度安排来说,伦理化是其基本取向,政治上的宗法制度、经济上的均平格局、法律儒化教育的忠诚至上等等取向,都以其伦理化来显示出它们的制度特质;就其社会生活实际状态而言,伦理道德也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力量,人们的日常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是由伦理关系所决定的。实现人文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核心内质,现代科学精神规定着科技文化不仅追求着求真的探索精神,有根据的怀疑精神,追本逐末的原理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等,而且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更要求具有竞争性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等。这就说明,应然问题即价值层面的人的精神问题也纳入了当代科技文化的范畴,与仅处理实然问题即事实层面的原生态的科学知识相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当代科技文化不仅具有工具理性的必然,也同时具有了人文价值理性的应然。科技文化虽然以工具理性为其最显着的标志,但科技文化本身就包含着人文精神。同样,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虽然以伦理道德价值为其终极的目标追求,但在其发展、追求、实现伦理道德目标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渗透着科学精神的工具理性。因此,工具理性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在其最原初内涵层面上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并且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还存在着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物欲的膨胀、人类对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日益占据了人类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价值理性则日益被漠视、边缘化。工具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价值理性日益失落,现代科技文化与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冲突越来越凸出,这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源。

二、工具理性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冲突

科技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理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实质是一种价值伦理文化。价值理性体现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价值理性关怀人性的世界,价值理性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与价值理性相区别,工具理性所把握的世界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其本质特征是关注器物而缺少人文关怀。因此,工具理性科技文化与价值伦理文化二者具有内在实质的差别,它们在思维方法、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分歧,特别是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物性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危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正确地审视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由于科技文化所追求的是科学理性真理,它要求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动态特质上注重于事物的发展、开放和创新;而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追求为最高境界,在其思想深处注重的是稳定、保守、封闭等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因此当二者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肯定立马就会产生不相适应的冲突感。第一,创新性与保守性的冲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科技的灵魂,科技总是在以扬弃以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前进,通过创新使科技文化发展始终处于文化发展的前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倾向影响着创新意识的出现,孔子崇尚“乐天知命”,董仲舒尊奉“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保守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现实中根深蒂固的中庸思想导致谨言慎行,不提倡冒险、开拓与进取精神,因而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第二,发展性与稳定性的冲突。科技文化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科技的实践有一个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建制过程,科技文化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知识累积、智力接力的建构过程。在科技哲学领域,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还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范式理论、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他们都承认科学知识的增长,都在试图探索出科学发展的合理模式,认为科学总是后人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前进的。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在怀疑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说基础上发展的,居里夫人是在伦琴发现x射线和贝克勒尔发现铀放射线的基础上发现镭的等等。同时科技文化的发展也表现在科技的历史就是一部“驱愚”的历史。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却往往大都是强调求稳定、求太平,奉行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甚至还带有封建迷信和愚昧思想,这种求稳的价值取向与科技文化所追求的求变、求新的思维模式是很不相融的。第三,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冲突。科技研究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它的思想方法是多元的,因为单一模式只能导致思维僵化,因而它反对霸权主义或权威主义,鼓励怀疑精神,支持学术的交流碰撞。俗话说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但是科学是无国界的。在大科学时代,科技研究更是超越国界、学科的界限实行全方位合作交流,这与科技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特点是分不开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是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束缚下形成的,带有很大的自我封闭性,这与科技文化所追求的开放性理念相异。

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除了自身内在的差别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科技文化片面追求工具理性,忽视人文,科技成为强势力量,存在排拒伦理的倾向。在现代社会中“现代科学只是关心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以及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不再去追问这些事物的人文意义,只问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去工作,而不去关心技术本身的目的。科学的价值被扭曲了,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发达工业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而只能是一个与人性不相融的‘病态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不仅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2]31马尔库塞的这段话指出了科技进步的目的原本应使社会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大的发挥,然而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由于科技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在生活中只关注科技的应用,而忽略对人文价值的追问,科技的统治导致了科技的异化,科技的异化又导致工具理性的膨胀,进而使人和社会都陷入这种异化的怪圈中。尽管科技创造了一个富裕的工业社会,却反而使人日益成为技术、物质的奴隶,社会也日益成为畸形的社会。由此可见,工具理性的“独裁”与价值理性的“失语”,将造就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其中的人也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新意识,趋于工具化和贫乏化。

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明显,其对伦理的挑战也就越突出。科学技术理性、工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精神三者交互作用、彼此影响,使现代人和现代生活在世俗化、功利化、物本化的意志道路上疾跑,而科学及其时代精神追求也在这一疾跑的路上被迅速物化,成为实现技术功利价值的开路工具。进而使得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出现,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空间,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等许多新兴话题相继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我们在正确审视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的同时必须重新思考二者的融合问题,要力求寻找它们之间的最大共同点和最佳结合点,促进现代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良性协调发展。

三、工具理性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融合

人类社会中在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上,曾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持整体文化观,有些人持文化冲突观,也有些人坚持两种文化互补共存的观点。不同的观点都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存在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审视,既要承认二者冲突的客观性,又要看到二者之间能够融合并且必须融合的趋势。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科学又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人类要正常生存,除了科学外,信仰、伦理道德等古典文化基本元素也必须承担起各自的使命、履行各自功能。因此,在理想的状态下,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应该是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特别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更要促进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既要把科学精神渗透到传统文化当中去促进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又要用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去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呼吁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一)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重构与整合。由于近代科技取得前所未有的实证性效果,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人类自身过程中彰显了巨大的作用,致使人们对科学技术产生崇拜,把科技的工具理性当作唯一,进而把人类一切领域的活动都企图用科技的工具理性来操纵或控制,最后致使价值理性日益衰微和人与自然关系趋于紧张。从而引发了西方现代化困境:社会的异化、人性的迷失、物欲的膨胀、道德的沦丧、精神的颓废、环境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现今重新审视科技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时,必须重新整合人类理性,坚持相得益彰、互补不足的对立统一原则,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共同审视人类的生活。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不仅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还包括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科技研究和应用不仅仅满足人的生存、安全需要,还要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篇(11)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在”,等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  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  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  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  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  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