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大全11篇

时间:2024-01-31 16:29:55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1)

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过十余年艰苦研究和积累,从1857年起,开始着手写作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在1857年8月为计划撰写的经济学著作而写的《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五个篇章的写作计划(“五篇写作计划”):“显然,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1在1858年2月22日致斐·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修改补充了他的写作计划:“应当首先出版的著作是对经济学范畴的批判,或者,也可以说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的批判叙述。……叙述(我指的是叙述的方式)是完全科学的,因而按一般意义来说并不违犯警方规定。全部著作分成六个分册:(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土地所有制;(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2(“六册写作计划”)。在1859年6月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马克思又将他的经济学著作“六册写作计划”表述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3

从马克思对他的“五篇写作计划”或“六册写作计划”的表述可以清晰看出:第一,马克思有一个完整的、科学阐述其经济理论的写作计划,亦即马克思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二,马克思的写作计划,或者说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以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为主要内容;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在写作计划上是按照从分析抽象概念到分析具体的经济形态、从对简单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问题的分析过渡到对复杂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这样一个逻辑线索展开的;第四,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国际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给世界无产阶级和经济科学带来巨大损失。虽然马克思生前没有最终完成他的“六册写作计划”,也没有专门说明“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这三册计划撰写的论著之间(从而也就是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这三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但由于这种相互联系体现着马克思经济学一贯的内在科学逻辑(从而使这种相互联系“一目了然”),所以后人仍然可以通过研究马克思的传世经典文献来探析马克思国际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事实上,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国际分工、国际价值、国际贸易(或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世界贸易)、世界市场等范畴经常在重要篇章中出现。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国际分工一词出现1次;国际贸易(或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世界贸易)等词出现31次;自由贸易一词出现14次;世界市场一词出现42次。在科学巨著《资本论》中,这些词汇出现次数分别为:国际分工1次、国际价值2次、国际贸易(或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世界贸易)49次、自由贸易35次、世界市场79次。除此以外,马克思还撰写了有关国际贸易专题的短篇著述,如《保护关税派、自由贸易派和工人阶级》(1847年)、《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1848年)、《贫困和贸易自由。———日益迫近的商业危机》(1852年)、《鸦片贸易史》(1858年)、《不列颠的贸易》(1860年7月、9月,1861年),等等。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文献可以发现,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奠定了他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并且勾勒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而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揭示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与马克思的其他经济理论一样)更具有历史科学性、逻辑一贯性和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上的现实应用性。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对象的比较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属经济关系,也就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生产关系。所以,马克思要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2由此进一步延伸,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在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既包括国家间的生产关系,也包括与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国内生产关系。

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而要充分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离不开对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分析,因为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对外贸易的产生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且“对外贸易的扩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1这样,由对外贸易的扩大所形成的世界市场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也就是“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2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对外贸易的扩大———引者注)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3这样,世界市场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所以,“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4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因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而在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化的生产方式。

在分析世界市场的构成时,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5并且,“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这也就是说,世界市场是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每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在每个国家的内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既体现着世界市场上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也体现着与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国内生产关系。就国家间经济关系而言,马克思通过国际价值理论阐明了比较富有的国家如何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就国内生产关系而言,马克思指出贸易的自由就是资本的自由,就是资本所享有的压榨工人的自由。7

西方国际贸易学说在大卫·李嘉图之后便不再将生产关系作为理论分析的重要内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伯蒂尔·俄林(BertilOhlin)在他的名著《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中,完全忽略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仅在其著作的部分章节就国际贸易对劳动工资和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但这种分析完全是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下进行的,不涉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从而也就不涉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分析。在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所著《国际经济学》中,作者把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主权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等七个方面。但从这本当前世界流行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的主体内容来看,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仍然不涉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以及与这一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分析。西方贸易学说之所以回避对生产关系的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一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它要努力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要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寻求解决经济问题的现实手段。

三、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马克思并不否认自然条件、历史偶然因素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但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自然条件、历史偶然因素才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因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要素禀赋差异、国别技术差异、国别收入差异、规模经济差异,等等。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者没有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所以他们的贸易理论不能从生产方式这一根本因素上分析国际分工模式的决定问题。

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得到充分体现。马克思建立了国际价值范畴,并运用这一范畴以无可辩驳的逻辑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而马克思所做的这一逻辑分析又是与对历史的分析考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对外贸易放在人类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既将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又将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结果。

囿于阶级立场和研究对象的限制,西方国际贸易学说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框架内探讨现有国际分工模式的表面决定因素,没有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国际分工模式的决定。这些学说错误地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做是永恒的制度,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意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从一开始就具有侵略和剥削的性质。这样,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体系因劳动价值论而出现内在冲突时,西方学者就不得不再次回到亚当·斯密那里,进一步将经济理论中的历史因素和国家意识形态因素抹掉,从而极力为现存的国际分工格局寻求庸俗化解说,以达到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提供辩护的目的。表现上看,亚当·斯密在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时所采用的并且为后来的西方学者所继承的逻辑演绎方法更加符合实证经济理论的形式要求。但是,只要深入考察这种形式化的逻辑演绎过程就不难发现,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概念体系与社会经济现实有着较大程度的脱节,而其逻辑演绎过程更是以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形式上回避了国家意识形态,因而其对经济贸易现实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其对未来贸易格局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形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是在亚当·斯密所规范的理论教条下,通过抽象方法演绎出种种貌似新颖的结论,也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它根本性地放弃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原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有抛开互相矛盾的教条,而去观察构成这些教条的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立,才能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1西方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的天然缺陷使得这种理论仅仅具有实证科学的理论表现形式,但不具备实证科学应有的正确逻辑内核。

四、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比较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概括:(1)国际贸易的动力;(2)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3)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4)国际贸易模式与世界市场;(5)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的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最高目的是满足资本家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必然要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正是为了防止利润率下降,甚至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其确立的那一刻起就与对外贸易紧密相关。马克思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外贸易在提高利润率方面的作用:

第一,通过对外贸易可以进口更为廉价的机器和生活资料,从而“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变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就这一点说,它(指对外贸易———引者注)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因为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使不变资本价值降低”。1

第二,在对外贸易中,比较发达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能够以高于其商品价值的价格售卖商品,因为“比较发达国家的劳动是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使用”,也就是“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2这样,资本家实际上就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了超额利润。

第三,在殖民地贸易中,“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够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高”。3

虽然对外贸易客观上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但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又具有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作用,因为对外贸易提高利润率的趋势会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这样,“一方面加速积累,但是另一面也加速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的相对减少,从而加速利润率的下降”。4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要求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但是在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往往不能实现。这样,生产的相对过剩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无法克服的天然缺陷。对于这一天然缺陷,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能够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因为对外贸易既可以使第Ⅰ部类保留货币形式的商品转化为消费资料,也可以使过剩的商品销售掉。5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6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对外贸易都不是单纯地“补偿各种生产要素(按价值说也是这样),它就只会把矛盾推入更广的范围,为这些矛盾开辟更广阔的活动场所”。7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外贸易是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天然缺陷的重要手段,但这一手段反过来又成为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一方面对外贸易承载着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从而对外贸易的自由本质上体现着资本的自由,是“资本所享有的压榨工人的自由”;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还需要通过对外贸易获取一定程度的缓和。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1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关于国际贸易动力的解说也是从国际贸易利益的角度做出的。但必须指出的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所承认的贸易利益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利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关于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说明,这里仅就贸易利益如何驱动对外贸易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理论是从成本比较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动力:一定量的商品如果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在国外生产出来,那么国际贸易对参与贸易的每一个国家都是有利的,因为贸易之后每一个国家所能得到的产品数量都比贸易之前更多。从国家获取更多物质产品消费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动力是古典贸易理论的特质,也正是这种特质使处于上升过程中的资产阶级能够打着古典贸易理论的旗号为自己谋利。但是,古典贸易理论也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这在李嘉图经济学中表现的尤其突出,而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理论与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新古典贸易理论彻底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虽然它仍是从参与贸易的国家能够获取更多物质产品消费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力,但是构成这一动力的逻辑基础不再以劳动成本的国别比较为基础,而是以要素禀赋差异造成的生产成本或生产价格的国别比较为基础。这样,生产价格取代了价值,要素价值论取代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将获取更多物质产品消费作为国际贸易的动力不仅更加合乎成本-收益这一西方经济学原理,也更加合乎资产阶级所信奉的法律和伦理。这样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NewTradeTheory),只不过国别成本比较的基础不再是要素禀赋,而是规模经济效应或地理空间效应。自2003年以来,马克·梅里兹(MarkMelitz)等人努力构建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eory),试图从微观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已有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相比,新新贸易理论似乎具备了崭新的理论形态;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一理论仍然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逻辑框架的内部为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动力寻求貌似新颖的解说。因而这一理论也就不可能应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真正动机。

(二)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

资本主义对外贸易所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源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构成这一来源的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其他学科分支一样,不承认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更不承认剩余价值的存在。在古典贸易理论中,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被解释为分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者说是分工所带来的专业化利益,也就是每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贸易后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是因为分工使得劳动要素投入到生产率更高的部门中去,从而增加了全社会物质产品的产出;同时,也正是因为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优化,所以单位产品价值得到降低,这样,每个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通过对外贸易以更低的成本或价格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消费。正如马克思指出,“斯密关于分工和机器改良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的全部学说,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1虽然新古典贸易理论抛弃了劳动价值论,但是在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问题上仍然继承了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即把分工所带来的物质产品产出的增加看做是贸易利益的来源。换句话说,国际贸易利益来源于国际分工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我们知道,分工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这样,从分工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从实际上就是把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剔除出去,从而也就把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来源的所有制基础彻底掩盖。在新新贸易理论视域下,国际贸易是异质性企业的自利行为,这样,国际贸易利益也就来源于异质性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所具有的价格控制能力或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很显然,这一理论仍然没有说明国际贸易利益的本质源泉及其制度基础。总之,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说明也不可能说明国际贸易利益的真实来源,它们关于国际贸易利益来源的种种解说,本质上是通过推陈出新的逻辑演绎来掩盖资本剥削劳动、富国剥削穷国的社会残酷现实。

(三)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利益分割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国际价值理论中。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虽然马克思没有为国际价值范畴给出明确的文字定义,但是按照马克思在经典文献中使用国际价值范畴的语义以及逻辑一致的原则,我们可以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说明分析具体问题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经济规律这一基本原则时,马克思举例说:“例如棉花的价值尺度不是由英国的劳动小时,而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2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也存在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只不过这一价值尺度是世界市场上各国必要劳动时间的平均值。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受到世界劳动的中等强度(或平均强度)的影响,而世界劳动的中等强度(或平均强度)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衡量,因为马克思明确指出:“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3“劳动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从而表现为更多的货币。”4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行业的国民劳动强度较大,高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那么这个国家生产的该种商品就具有更多的国际价值,从而也就具有更高的商品价格。

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还会因为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而发生更大的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之所以说是“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已经指明:“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1也就是说,国民劳动创造价值的高低与国民劳动强度有关,但与国民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无关。这样,当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而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较低但国民劳动强度相同的劳动相交换时,前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也就是两个国家国民劳动实际上处于不平等的交换地位。在现实中,“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从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交换中总是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此,马克思还总结到:“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甚至当后者像约·斯·穆勒在《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从交换中得到好处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2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可以作如下理解:

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国都能生产X和Y两种商品,表1列示了两国生产每一单位的两种商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工时(不考虑劳动强度问题)。表1显示出,A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B国要高。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按照价值规律,A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为2X交换1Y,B国为1X交换2Y,也就是A、B两国X商品的国内相对价格分别为1/2、2。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那么A国专业化生产X商品,B国专业化生产Y商品。如果假设按照1X交换1Y的比例进行国际贸易,那么A国在贸易后可以多得到1X,B国在贸易后可以多得到1Y。虽然B国实际获得产品的数量比贸易之前更多,但按照国际价值交换的比例看,B国3个劳动工时才能交换A国1个劳动工时。至于假设商品的交换比例是1X交换1Y,按照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只要国际交换价格在两国封闭市场价格区间内都是可行的。但是,当A国作为劳动效率较高的国家存在时,如果A国的国民劳动被算作更大强度的劳动,那么国际交换价格将更加接近B国封闭市场市场价格,A国的1个劳动工时将交换B国更多的劳动工时,此时,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剥削将更为严重。

西方贸易理论完全不承认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剥削。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中的优势原理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H-O原理,它们所要论证的是每一个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比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品消费,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这样,自由贸易所创造的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至于在国际贸易中究竟哪一个国家能够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西方贸易理论则不加以说明。

每一个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这种论证贸易可以带来双赢格局的学说在历史上确有进步意义,至少持有这种论调的古典贸易理论就曾经促使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从而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当然,这种论证贸易可以带来双赢格局的学说也存在欺骗性。它打着国际主义的幌子,掩盖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客观事实。但是,这种罔顾事实的西方贸易学说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也同样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在奉劝落后国家参与自由贸易的时候,它们会说:“在长期内,扩大的贸易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使所有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以提高。”1于是各国都逐渐意识到,向全球贸易体系开放自己的市场,是经济通向繁荣的最佳途径。或者说:“对于经济落后国家而言,与先进国家的紧密联系与交往是获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尽管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和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曾经取得了表面上的短暂成功,但世界上还没有一个通过完全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增长战略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例”2。但是,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利益或国际地位可能因国际贸易而受损失甚至仅仅只是遭受挑战的时候,它们又会说:“有人或许想知道是否有某个或更多的后来者能够追上甚至突然超过美国。PWT数据库(PennWorldTable)和麦迪逊的类似估计似乎表明这种情况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这难道表明随着美国原始创新在海外的传播,这种传播却是使美国逐步失去其领导地位的重要因素吗?答案是模棱两可的。事实上,已经出现的某些迹象是很发人深思的,比如法国和德国的每小时生产率的确超过了美国。如果法国和德国能赶上美国每周、每月的平均总工时数,那么法德两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超过美国”。1理解了萨缪尔森的这段话中所隐含的判断自由贸易究竟“是福是祸”的基本立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克鲁格曼在标题为《流行的国际主义》一书中也要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而不是旗帜鲜明地站在真正的国际主义的立场上)向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宣讲自由贸易的好处。事实上,在现代国际经济体制下,体现资本霸权的国际贸易秩序仍然是在更大程度上维护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如果说西方那些自由贸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国如何牺牲别国而致富,那么我们对此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这些人同样不想懂得,在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一个阶级是如何牺牲另一个阶级而致富的。2

(四)国际贸易模式与世界市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突破国家疆界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可能,因而资本“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3所以,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就是建立世界市场和确立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4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如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5这样,“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6因而,整个的国际贸易模式也就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贸易,塑造这种贸易模式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探究国际贸易模式的本质决定条件不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总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外寻求国际贸易模式的表面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产品生命周期、国民收入水平、规模经济等。这些貌似合理的解说没有贯彻逻辑和历史一致的研究方法,没有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阶段性为前提,从而没有发现国际贸易模式的本质决定条件。如果说新古典贸易理论仍然是当今西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话,那么早在这种当代主流贸易理论产生之前,马克思就已经对这一可能的贸易理论歧途进行了深刻批判:“例如,有人对我们说,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这种分工将规定与每个国家优越的自然条件相适宜的生产。先生们,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200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煎也没有生长出来。”1

西方贸易理论宣扬自由贸易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多福祉,可以给参与贸易的每一个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但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一再说明,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并没有实现世界经济的持久繁荣,也没有实现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弥合,毕竟增进人类福祉以及促进落后国家走向富裕根本就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开拓世界市场(或资本主义国家推进对外贸易)的本质目的。当资本为了获取剩余价值通过国际贸易建立起世界市场时,“自由竞争在一个国家内部所引起的一切破坏现象,都会在世界市场上以更大的规模再现出来”,2从而形成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即世界市场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危机突破了国家疆界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也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暴力平衡手段。3只要回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确立以来,甚至只需要回顾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现实,就不难发现,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所鼓吹的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之上的经济繁荣与人类福祉是那样的脆弱,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挑战与威胁,不仅这种挑战与威胁的规模越来越大、破坏力越来越强,而且在每一次危机中落后国家总是要遭受更多的利益损失。

(五)国际贸易政策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为研究和批判对象的。马克思以严谨的逻辑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体现着资本剥削剩余价值的自由,因而马克思不可能在他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合理的”或“可取的”国际贸易政策。

与马克思不同,自斯密以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总是把资本主义看做人类永恒不变的制度,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最好的生产组织方式,因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乃至整个世界贸易都要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惟其如此才能促成世界繁荣,才能改善人类福祉。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实施的现实后果却远未达到西方贸易理论所预期的状态。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派宣称,自由贸易可以使商品价格下降,从而刺激需求增加,进而带动生产和劳动需求增加,并最终提高劳动工资。对于这样一个美好但无疑具有欺骗性的错误逻辑,马克思以英国经济发展现实为基础批判性地指出,自由贸易扩大了生产力,生产资本的增值意味着资本的积累和积聚,这会使小企业主破产,从而扩大无产者的人数,同时还会使盲目生产进一步扩大,进而使经济危机变得更加频繁、更加猛烈,而这又会再次扩大无产阶级队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会加剧工人为得到工作岗位而采取的竞争,所以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劳动报酬减少了,而一些人的劳动负担也增加了。1自由贸易不仅没有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得以减轻,而且还通过国际不平等交换把穷国所创造的价值掠夺进富裕国家。一百多年过去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政策批判仍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原英国工党议员兼贸易工业部大臣斯蒂芬·拜尔斯(StiphenByes)离开内阁,可以与农民以及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相接触,并且有机会亲眼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后果时,他承认:“我错了。自由市场贸易政策伤害了穷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正统理论正在增加全球性的贫困。……完全的贸易自由化并非进步之道。”这是拜尔斯在2003年5月19日出版的英国《卫报》上发表的观点。按照拜尔斯自己在这篇文章中的说法,他原本笃信自由贸易学说,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帮助穷国实现经济发展,而穷国也理应欢迎自由贸易,但后来,他的观点彻底改变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拜尔斯虽然改变了他对自由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观点,但他并未完全纠正其观点中的错误,至少纠正得并不彻底。因为伤害穷国和穷人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自由贸易,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而这些都只有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才得到科学地揭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保护贸易政策同样受到马克思的坚决批判。活跃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因其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而举世闻名。李斯特认为,通过关税保护可以使落后国家的幼稚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可以使落后国家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这样,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应该在贸易保护促成民族工商业获得足够发展以后再参与国际自由贸易。对于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进步作用,马克思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他说:“保护关税制度不过是为了在某个国家建立大工业的手段,……成了它(资产阶级———引者注)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政权的武器,是它聚集自己的力量和实现国内自由贸易的手段。”1但对于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局限,马克思也深刻地指出,这种贸易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外国资产阶级对本国同胞的剥削,从而有利于实现本国资产阶级对本国同胞的剥削,因而保护贸易政策在本质上是在维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李斯特所主张的所谓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不过是“狼同它的狼伙伴”2之间的利益角逐游戏。

由此可见,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总是站在资产阶级利益立场上对贸易政策进行选择和辩护,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贸易政策既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也具有鲜明的国家主义色彩。与此不同的是,马克思站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高度审视国际贸易政策。他指出:“先生们,不要以为我们批判自由贸易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保护关税制度。……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制度正在瓦解迄今为止的各个民族,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3

五、两种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不同政策含义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有着完全不同的政策含义和完全不同的后果。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旨是为资本主义对外贸易提供辩护。按照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般原理,既然参与国际贸易的每一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获取利益,那么自“二战”以来甚至自18世纪以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就是具备了天然的合理性,从而每一个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国家———在既定的世界贸易秩序下参与国际分工也就成为其为发展经济所应做出的最优政策抉择。

然而过去几百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首要维护的从来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利益,凭借资本霸权,通过不平等交换,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处于剥削落后国家的优势地位,落后国家固守优势原理发展自由贸易的后果往往是因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丧失自主经济发展潜力。

那么,能够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就回避国际分工,拒绝自由贸易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当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拉美国家受到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49年)的“中心—”理论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了长达30年之久的内向型工业发展战略(或称进口替代战略,ImportSubstitutionStrategy)。这一战略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带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所带来的巨大的国际收支压力、显著的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居高不下的城市失业率,也使得拉美经济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面临着重重阻碍。与之相反,如果不考虑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实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或称出口导向战略,ExportOrientationStrategy),使其在战后的几十年中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业绩。

能够因为当代拉美经济衰落和东亚经济腾飞的历史事实就无条件地接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发展自由贸易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应当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被迫接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建议。但此后不久,拉美国家就发现,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产权私有化、经济自由化政策不但没有达到拉美国家期望的经济发展目标,反而使其国民经济遭遇到更为严重的问题。在1980~1990年间,拉美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1%;1随着平均关税税率的大幅下降,由原先的进口替代政策所建立起来的市场保护体系彻底瓦解,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部分重点行业沦为外资控制;贸易自由化也没有能够有效地改善拉美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到20世纪末,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仍然超过GDP的25%,作为较早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阿根廷,在2000年仍然是拉美地区外债负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2)

《国际贸易原理》是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主要讲授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其理论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十分突出。传统的网上教学设计常常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由于对这样的经济学理论课程感到复杂深奥、晦涩难懂,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同时,感觉经济学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有距离,很难学以致用,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会给做好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挑战,要求教师对网上教学设计不断创新。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依据情境教学法和对本课程开放教育学员学习情况的客观分析,尝试规划并逐步实施一套基于新闻情境的网上教学设计。

一、网上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情境教学法

受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思潮的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知识和学习的性质以及教育活动诸要素,表现之一便是情境教学(contextualteachingandlearning)成为教育理论界的焦点之一。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讲授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闻情境是可创设的一种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展示与课程相关的新闻文字和图片或播放新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新闻情境中,了解和理解新闻,并对新闻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学生在这种切身的体验过程中,会主动探求必要的理论知识,并无意识地自觉加以运用。

(二)本课程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属于在职的成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工学矛盾突出;文化素质、学习素质普遍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不足,不习惯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以通过考试为最终学习目标。另外,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缺乏足够的经济学知识准备。学生希望降低学习门槛,节省学习时间,取得学习效果。

二、网上教学设计的规划

(一)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基于新闻情境的网上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行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本课程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标准。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划分教学模块

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划分出I、II、III三大教学模块(如下图)。

I是教学体验模块,包括新闻素材、新闻背景、新闻关键词、新闻解读、和新闻评价5个子模块。合理选择新闻素材十分关键,既要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新闻情境,又要能够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程教学内容。新闻背景的提供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既为学生完成新闻情境的体验活动提供帮助,又向学生展示了本课程的相关知识要点。将新闻素材中出现的本课程中的重要概念设为新闻关键词,让学生识记这些专业术语。新闻解读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新闻,不仅看到事件的表象,还能理解表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新闻评价让学生无意识地自觉运用经济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表达意见和立场。

II是教学目标模块,这是一个虚拟模块,在课程网页上没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包括情境创设、知识要点、识记、理解和运用5个子模块,与I的5个子模块一一对应,与III的子模块息息相关。它既是是教师在创设新闻情境时的教学目标,也是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

III是教学效果反馈模块,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多个子模块,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习题及参考答案,体现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题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三)填充教学模块

以下是笔者提供的一个范例,仅供参考。

说明:由于模块II是虚拟的,因而只列出模块I和模块III的填充范例

三、网上教学设计的实施

在电大在线平台上,可分别或同时在课程论坛、课程网页和多媒体资源展示区实施基于新闻情境的经济学理论课程网上教学设计。

(一)在课程论坛发起讨论

教师可以在课程论坛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发起主题帖,提供新闻素材和新闻背景,标出新闻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论坛讨论跟帖的方式参与新闻解读和新闻评价。这种实施操作的采用了师生互动的模式,教师持续的对讨论的引导和控制显得至关重要。虽然没有习题,但学生在论坛里的表现可以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和完善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二)设置“课程新闻榜”栏目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3)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2008-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数位英国顶尖经济学家联名致信女王,就没有预测到金融危机的“时间、幅度及严重性”做出诚恳道歉,称这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察” [1]。这表明当今的经济学研究是滞后于经济现实的。作为经济学分支的国际贸易学(包含“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它的学科体系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或许当前也有必要进行“集体反省”了。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T13735-92的解释,学科即“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国际贸易学科作为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一般认为它包括三大核心构件,分别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以及如何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国际贸易政策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一国在特定时期针对某一具体产业应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和措施”,国际贸易实务则以合同为主线,着力于回答“如何开展一笔具体的进出口贸易业务”。

现有文献中,王建邦通过分析当下中国国际贸易学科设计的种种不足,提出应拓展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对象,确立“大外经贸”的概念[2];还有学者估计到融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践的难度,如陈岩写道:“国际贸易理论多以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国际贸易实务多以微观经济、企业经营为出发点。……国际贸易理论往往是为实现国际经济、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福利最大化,反映均衡、诠释理性、昭示方向,而国际贸易实务往往作为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的赢利过程和步骤,充满谋略、充满争夺、布满规则。把二者融合为一个层面的命题的确不是件易事。”

上述文献确立了研究国际贸易学科结构的理论价值,但其并未充分认识到下列现象,即在国际贸易学科结构中,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国际贸易政策存在明显的矛盾,并且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国际贸易实务之间仍存在不少脱节现象。因此,我们亟须从方法论层面深刻剖析这些问题并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学科,以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互生互动、融为一体的国际贸易学科新体系。

二、对国际贸易学科困境的剖析

1. 困境之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之间的矛盾

社会科学理论是政策制定的向导和指南。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必须为现实的贸易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逻辑支撑。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政策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其中,自由贸易政策坚持“无为而治”的基本理念,表现为“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没有政策’,但实际上,没有政策本身就是政策” [4];保护贸易政策则一般通过“奖出限入”或“奖入限出”的措施得以实现,常用措施有出口鼓励(奖出),进口税、非关税壁垒(限入),进口鼓励(奖入)及出口税、出口配额(限出)等。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分别由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古典、新古典等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已证明,为促进全球资源最优配置和贸易参与国总体福利最大化,自由贸易是最佳选择。但历史和现实却向我们展示了如下基本事实:

其一,在各国的贸易政策演变史上,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占据上风,在当代这两股思潮又存在“折中”趋势。通过对历史上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的回顾和梳理不难发现,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政策选择也是截然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时期,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主张也往往不同。不可否认,完全的自由贸易、彻底的保护贸易都是极端情形,现实中一个理性的国家可能既想享有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又不想因为自由贸易导致本国的相关产业经受国际上太激烈的竞争而被摧毁,于是当代诸多国家在具体贸易政策选择方面往往存在明显的“折中”倾向,如采取管理贸易政策、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等。

其二,现实世界中的保护贸易从来没有停止过,国际市场上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尽管这些现象与现实中对贸易福利的分配不无关联,但主流贸易理论所证明的政策取向与现实贸易政策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深思。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层出不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比如自愿出口限制(VERs)、反倾销、反补贴、环保标准、技术标准等,无一不是出自于倡导自由贸易理论的某些发达国家 [5]。这就使得主流贸易理论中所鼓吹的自由贸易,显得难以逻辑自洽、自圆其说了。

其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分析中存在方法论上的矛盾与混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作为国际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影响,是微观经济学在空间上的延伸,于是被称为“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一方面,贸易理论分析须严格坚持微观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另一方面,贸易政策分析往往又违背了这一方法论。举例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表明,效用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无法比较,更无法简单求和。但是,主流贸易理论在分析各种保护贸易政策措施(比如关税、进口配额等)的经济效应时,往往是先分析实施一项贸易政策对一国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税收收入等的影响,然后对之求代数和,以得到实施该政策措施的净经济效应[6],这种分析事实上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一个货币单位给消费者、生产者、政府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而根据效用理论,上述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进一步地,就不能随意对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的福利状况进行简单求和,从而一国实施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后的整体福利变化将是难以确定的。这足以表明,“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存在着方法论上的矛盾与混乱。

上述三大事实说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困境。

2. 困境之二: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国际贸易实务之间的脱节

通常人们在学习任何一门理论的时候,摆在桌面上的说法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等。但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与国际贸易实务的关系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二者之间直接的契合点。更直接地说,在不排除国际贸易理论对实践“潜移默化”的指导外,国际贸易理论没法、实际上也没有对实践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而当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时,显然不能去怪罪实践,而只能从理论方面找原因。表面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国际贸易实务存在诸多不同,比如出发点、研究视角、研究对象、侧重点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但这些均不能构成二者脱节的充分条件。造成二者脱节的根本原因需要从二者的方法论、特别是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的方法论中去寻找。在阅读相关文献和思考国际贸易学科方法论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导致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国际贸易实务脱节的原因至少包括:

其一,企业主体地位在传统贸易理论中的缺失是造成理论与实务脱节的基本原因。或许也正因如此,迈克尔·波特(Micheal E.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引入并强调了企业因素,近年来甚为流行;而新贸易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的融合 [7],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21世纪初出现的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通过将分析变量细化到微观企业层面,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的关系,关注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前沿 [8]。

其二,国际贸易理论内部大量苛刻的假设前提离现实太远,甚至存在方法论上的矛盾。在以往贸易理论分析中,都抽象地假设货币是中性的,且交易过程不存在交易成本和各种阻碍贸易自由的障碍,这与现实是相左的。现实的贸易实务中,不仅大部分时候货币不是中性的,而且就整套业务流程来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交易成本。可以说,国际贸易实务所关注的一整套业务流程及其中所伴随的成本,恰恰被国际贸易理论从根本上忽略了。在国际市场上,交易成本比在国内市场更为显著,影响也更深远[9]。因此,忽略了交易成本的存在而进行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必须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同时,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也带来矛盾。经济学说史中,微观经济学一般指新古典学派,尽管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大量采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但从国际贸易学说史看,其本身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如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等)的发展和演进。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因为其中除了包括新古典学派的内容外,还包含了大量古典学派和当代经济学家的观点。

其三,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关注具有抽象性,与具体的贸易实务存在差别。一个贸易参与贸易的基本动因是为了获取贸易利益。因此,无论国际贸易理论还是国际贸易实务都离不开对“贸易利益”的分析。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引入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抽象地分析了一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所能得到的直接利得和间接利得,其方法论本身决定了无法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具体告知一个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贸易利益。国际贸易实务则以合同为主线,强调一个微观的企业如何操作以谋取贸易利益。具体而言,一次成功的贸易,无非是交易前贸易双方就各项交易条款展开磋商,然后签订进出口合同,最后履行进出口合同的过程。贸易实务强调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和交易程序,最终是为了实现具体而非抽象的贸易利益。各个贸易参与方能否实现自身的贸易利益是衡量交易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此来看,企业只能从实践着手,在实践中积累获得自身贸易利益的方法,而不能获取国际贸易理论的直接指导。

三、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学科的路径选择

1. 协调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政策的对策

为了协调和化解主流的自由贸易理论与现实的保护贸易政策之间的矛盾,有如下几种思路值得借鉴:

其一,尝试从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的不同视角看待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自由贸易论若要成立,必要条件之一是国内和国际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现实世界中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普遍存在表明,上述必要条件在现实中往往不成立,因此自由贸易在现实世界难以实现,不仅如此,人们还普遍观察到保护贸易政策存在的事实。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呢?光、张燕生、万中心的回答给出了基本方向,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决定贸易利益创造,保护贸易决定贸易利益分配,利益创造与利益分配的统一和均衡决定了现实贸易状况[10]。

其二,通过对国际贸易政策展开政治经济分析,试图从政治、经济双重运行的视角去考察实际贸易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中国为分析样本,盛斌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对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政策之间的矛盾给予解释[11]。笔者认为,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试图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以弥补主流贸易理论在解释现实贸易政策时的不足。这看似一个简单的学科交叉,但实际上可能反映了主流贸易理论的“研究纲领”存在某种退化。事实上,国际贸易政策作为国际贸易制度的具体化,并没能内生到主流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针对二者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和矛盾,学者们主要批评的是主流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孙杰正确地指出:“新古典贸易理论抽象掉了制度因素这个重要的环节,一下子跨越到贸易政策理论来解决国际贸易问题,显然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因而,在解释真实世界现象中暴露出许多不足。” [12]

其三,试图在自由贸易理论中纳入就业因素与利益分配因素,以化解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政策之间的矛盾。杨正位认为,从就业和利益分配出发,可以将自由与保护的观点统一起来,“自由贸易理论中本身含有保护的根基。出现这种保护的呼声,并没有否定贸易带来的总的利益提高的情况,即竞争中处于优势的资本家及工人获得的利益有可能大于受损者的损失,也即是说,这并没有否定自由贸易本身[5]”

毫无疑问,学者们的研究无疑可大大深化对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政策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协调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政策之间的衔接点,并构造相应的理论体系,可能在未来若干年是一个有意义的学术任务。

2. 衔接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国际贸易实务的对策

为了将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国际贸易实务衔接起来,可能需要使抽象的理论和政策分析“落地”,使现实而具体的实务分析“上天”,最终找到二者的对接点。

其一,为了使贸易理论(政策)分析“落地”,适时放松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并使之更贴近现实是根本之道。比如可考虑在其中引入“关注现实经济生活”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制度、交易成本等变量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正如张亚斌所指出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之一,就是引入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分析方法”[13]。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曾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欧洲长距离贸易的发展是由更为复杂的组织形式的内部连续发展所启动”的命题[14]。这些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与新制度经济学有着众多的理论“接口”,甚至可对国际贸易展开系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制度与贸易”在进入新世纪后成为学术前沿可谓对此的最好注解,笔者曾将这种学术思潮命名为“国际贸易的制度主义”,并认为新新贸易理论的出现、贸易理论对制度因素的自觉吸纳,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其回归现实的必然选择 [15]。此外,还可将国际贸易政策视为制度的一种形式来加以分析,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国际贸易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在产权界定、保护和转移的过程中,伴随着种种交易成本,因此国际贸易活动需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展开,以克服过于高昂的交易成本,促进贸易的发展。通过引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高度重视制度要素和交易过程本身,自然可更好地衔接贸易理论和政策分析与贸易实务。

其二,为了使贸易实务“上天”,在讨论如何签订一笔具体的业务合同时,应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这样终究会找到其理论根源。国际贸易实务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展开的,通常国际贸易的制度环境分为三个层次:国内法、国际贸易条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和国际贸易惯例(如INCOTERMS2000、UCP600等)。这些制度的作用在于制约贸易商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交易的一方能对对方的行为形成明确而稳定的预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使参与者能获得更大的交易剩余,有动力参与交易。其中,契约(合同)是贯穿一笔进出口业务的主线,不论是出口业务还是进口业务,其基本程序都包括交易前的准备工作、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等几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与同等规模的国内贸易相比,由于国际贸易的难度更大、更复杂、风险也更大,一般而言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更高。既然国际贸易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伴随着产权的界定和转移而发生的交易成本,可以说是与国际贸易实践相伴而生的一种客观存在。在进出口合同中,最为核心的条款是价格条款,而国际贸易报价一般借助于贸易术语才能得以完成,选用贸易术语的过程,就是明确双方各自在交易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过程,即明确进出口双方在贸易中的责、权、利的过程。贸易术语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大大简化了产权界定和转移的程序,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上述分析表明,可运用制度基本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对国际贸易实务展开详细的分析,从而将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沿着不断追问现实国际贸易活动的根源,即不断寻找“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原因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等,进而找到衔接贸易理论与现实的一根“红线”。基本线索为:

贸易发生贸易利益(分配)(广义)贸易条件交易条款贸易合同商务谈判

其中,前面的是结果,后面的是原因。即,国际贸易的原因为对贸易利益的追求,贸易利益的分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由包括价格在内的种种交易条款决定,交易条款在贸易合同中确定,贸易合同的签订靠商务谈判来达成共识。沿着这个思路,或许可构建一个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的国际贸易学科新框架。

参考文献:

[1]和静钧. 经济学家向女王道歉[J]. 读者,2009(20):27.

[2]王建邦. 浅议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领域与方向的拓展[J]. 国际经贸探索,2006(6):80-84.

[3]陈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佟家栋,王艳. 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4-61.

[5]杨正位.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Paul 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4,186-209.

[7]罗能生,洪联英. 新贸易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的融合与拓展[J]. 经济学动态,2006(9):62-65.

[8]樊瑛.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J]. 国际经贸探索,2007(12):4-8.

[9]熊贤良.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J]. 南开经济研究,1993(3):50-57.

[10]光,张燕生,万中心. 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理论思考[J]. 经济研究,1996(11):30-38.

[11]盛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孙杰. 克鲁格曼的理论“接口”和诺思的“贸易由制度启动”命题——关于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制度创新比较优势的思考[J]. 经济研究,1997(12):61-68.

[13]张亚斌. 论国际贸易中的制度资源[J]. 甘肃社会科学,2000(2):18-20.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4)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95-03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指在一定高等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为中心,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组织原则及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三个方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使命,目前国内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大致上有以下三种:①综合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国际经贸理论,通晓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WTO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如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②财经类大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坚实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通晓国际贸易实务,掌握对外贸易技能和方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和外向型的高级专门贸易人才;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③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经贸理论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能从事外贸业务、国际市场调研咨询、外贸政策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或创业型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显得有些笼统,不太明确。

2.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设置。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各高校有很大差异。其中综合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经济学理论,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国际金融、跨文化交流等。财经类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基础,已形成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设置的主要课程有: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商务谈判、国际服务贸易学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依靠母体师资,所以专业课程开设有限,仅有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等主干课程。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高校基本上都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不过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各高校差异比较大。如综合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合作,侧重于对国际贸易的实践指导。财经类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主要通过校外和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侧重于与地方企业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许多独立学院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其后果:一是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二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基本按照经济贸易理论发展设置课程,二不是按照对外贸易流程设置,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外贸业务员、外销员、国际商务师、国际货代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各种层次的人才,而大多数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与外贸实际脱离,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6)

自1987年开始,克鲁格曼逐渐开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贸易理论,这些成就使他在1991年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新贸易理论诞生以来,一方面对传统贸易理论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试图结合克鲁格曼及其他相关经济学家研究成果,对新贸易理论加以探析。

二、克鲁格曼对新贸易理论贡献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分析在政策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揭示出一些不作分析时有可能被忽视的问题,并且这种分析应当是确实的、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随着贸易政策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古典经济学中用来支持自由贸易的经济分析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而“国际贸易新理论实际上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新命题的研究,它准确地强调国际经济中被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略的两个特征,即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

克鲁格曼首先将DNS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之中,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别等范畴来构筑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察赋或技术差异引起的贸易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并有张伯伦式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采用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规模经济而产生国际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形成。相反,由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效应相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取得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形式的关系,还考察了运输成本效应和国内市场效应,并认为,在其他相同条件下,拥有更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将有更高的工资率,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它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品。

克鲁格曼还得出一个结论:在贸易商品数目多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贸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模式可能是完全由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和政府计划所决定的。不仅如此,克鲁格曼的研究还表明,相似国家都有进行贸易的诱惑,他们的诱惑主要来自于用相似要素比例生产的产品,而且,这种贸易并不会带来收人的分配问题。结论是,当国家间越来越相似,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经济的差异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这样,该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假设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把新贸易理论提升到基础理论的高度,使其适用性进一步增强。

在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基础上对国际贸易做出的解释,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还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新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延伸。它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研发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增长,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三、对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的评析

新贸易理论直面当前国际贸易的现实,较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发生的原因,使贸易理论的研究和贸易实践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的缺憾。新贸易理论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开创性地研究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明确指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本身就能引起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创新:

首先,在贸易理论中引入产业的组织,脱离了完全竞争模式的束缚;新贸易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在于引入产业组织理论,使国际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这一假定条件的束缚下摆脱出来,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是普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而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现象,并非是规模经济报酬不变。将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假定条件,可以提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和国际贸易的新动因。其理论优点是使贸易分析迈上新台阶,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等全新的假设之上;某些模型又引入技术进步等动态因素,将贸易、技术、经济增长等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等等,使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几乎在国际贸易的所有理论问题上修正了传统贸易理论得出的结论,从而使理论更贴近于当今现实,能较好地解释很多新的贸易现象与问题。

其次,不仅仅从劳动、资本等要素对比的角度考察贸易问题,而将视野扩展到要素以外的产业组织、公司内部规模经济等情形。虽然从一开始新贸易理论就是为解释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而产生的,但由于其合理地揭示了当前国际贸易现实,因而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应充分注意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意义;按市场规则有意识培养大型企业集团及优势产业集中等;注重培养国内统一大市场,为企业在国内市场扩展规模创造条件;在开展对外贸易时,不能过分强调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经济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应看到在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和相同产业间也存在贸易的巨大利益及可能性 要重视产品的个性化及差异化等。

参考文献:

[1]刘向民.保罗・克鲁格曼及其经济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7(2)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7)

(―)国际贸易视角的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绝对成本说开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他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理论代表了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初思想。剩余产品出口理论认为,对外贸易使得一国剩余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增加了各国福利,同时由于各国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各国增加生产,改进技术,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经济增长。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书中指出,即使一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成本没有绝对低于他国的产品,但是通过国际贸易仍能得到经济利益:比较成本学说应运而生。李嘉图从进口可以平抑物价的角度论述了对外贸易可以保证英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国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贸易各国的生产率增长均得到提高。

与H-O理论推断相反的“里昂惕夫之谜”揭开了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新篇章。约翰.穆勒首先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促使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由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此阶段主要理论有需求偏好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提出“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出口较为单一且大量的开放型发展中国家,由于改善某些出口商品的供应能力会降低其世界市场价格,也就是经济增长可能使贸易条件恶化,从而造成该国经济贫困化。

20世纪上半叶,凯恩斯主义盛行,掀开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篇章,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和国家应对经济实行干预的观点。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哈伯特、劳森、梅茨勒等人将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提出了国际收支调节的乘数分析法。其结论是一个国家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收益与贸易顺差量成正比,与对外贸易乘数成正比。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创立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用以解释二战后经济增长迅速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点。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默里?肯普在其1964年出版的〈〈国际贸易纯理论》一书中构建了“肯普模型”以证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此时出现的新贸易理论还有不完全竞争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说明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的国家间以及行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新国际贸易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马克斯?科登则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从供给的角度剖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关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被称为“供给启动”论,该理论特别强调对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以研究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的差异也会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技术外溢”、“干中学”以及“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理论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其作为生产和贸易发展的结果对贸易模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表人物克鲁格曼和卢卡斯。

总之,一国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与分工中的地位,加强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可以缩短各国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成为保证该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手段。同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略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也为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引入了新思想。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动力

经济学界将投资、消费与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述了经济增长原理。经济增长理论一般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的途径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罗?罗默(PaulRomer)和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在肯尼迪.阿罗(K.Arrow)“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罗默1990年提出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鼓励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已让位于知识和技术进步。罗伯特?卢卡斯发展了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人力资本,不同于有形资本,它能够不断增加边际收益而不是递减边际收益,因此人力资本允许经济无穷地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动力是,摆脱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技术进步外生化的束缚,认识到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将人力资本扩充到物质资本的概念中来,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增长引擎理论,又称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认为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二、实证分析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及体制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因此,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

经济增长原理历来是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研究范围及主要观点综述

当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热点问题后,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实证研究,促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为经济寻找到新的增长模式。

首先,大多数学者从全局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论证。兰宜生、孔恫恫(2006)通过实证,证明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提出应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广泛地参与多边或区域经济组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田素华、尹翔硕(2006)从限制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约束入手,探求对外贸易在克服制约经济增长的特定要素约束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国选择合适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对策建议。

其次,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验证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胡勇(2008)通过实证检验服务贸易对浙江GDP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服务贸易出口会促进经济增长,进口则会制约经济增长。白雪飞、岳金梅(2007)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辽宁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较弱。

第三,从服务贸易角度,探寻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模式。唐宜红、林发勤(2009)认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模式的四点问题,即:一是我国整体贸易结构还不合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货物贸易的增长是粗放型的,以数量扩张为主;三是货物贸易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不利于技术创新;四是服务贸易本身竞争力不强。此外,从加工贸易角度分析,王珍、齐艳霞、王惠钦(2007)对加工贸易增长模式对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扩大内需,降低对外依存度;积极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在金融和财政上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境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

第五,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角度分别进行论证。黄凌莹(2008)对我国1978年~2006年的进口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结论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姚树洁、韦开蕾(2007)发现,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

第六,从国际知识溢出、技术进步角度进行探讨。魏婷(2007)以Coe&He1Pman的经典计量模型为基础,以我国的进口贸易为国际技术溢出的渠道,考察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主要选取了进口前十位的贸易伙伴国或地区)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8)

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地位的回升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首创贸易经济专业。紧接着我国其他高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相继设立贸易经济系或商业经济系,开设贸易经济专业。

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次专业结构调整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被列为目录外保留专业),全国各高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出现以下四种结果:一是本科教育阶段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继续招收贸易经济专业学生;二是将贸易经济专业并入产业经济专业,原教研室的建置、人员均保留;三是将贸易专业分解为市场营销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四是将贸易经济专业改为商务专业。

对此,曾经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纷纷表示担忧,都有恢复贸易经济专业的打算。未开设过贸易经济专业的高校也有一些做了开设这一专业的规划。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为代表的12所高等院校,相继保留或恢复了贸易经济专业,一些高校也积极培育与引进师资,发展贸易经济专业。

1998年后,全国高校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7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建设,但是为了顺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也自行设立了一些新专业,以专业方向形式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全国高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再之,我国经济经过14年的发展,1997版本科专业目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专家着手进行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两次公示修改稿。2012年10月,教育部新的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正式公布,下放专业设置权力,规范专业设置。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列入“基本专业”目录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重归“正式”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极大地促进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状况

本文以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分析目前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

公共教育通识课是基于本科生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工具培养要求而设置的。表1是四所院校公共通识课的课程设置比较。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差异比较大的是大学计算机课程:山西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选修)、计算机程序设计(ACCESS)实验(选修);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经济统计与分析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江苏师范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A。由于教育部对大学本科公共通识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有统一规定,因此各学校公共通识课课程设置基本相似。

(二)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

从学科门类上讲,贸易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应当包含“经济学”学科所要求的最基础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7月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表2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学科共同课”课程设置比较。由于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是相对成熟的财经类大学,三所学校都有相对完整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三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共同课程除基本包括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外,还吸纳了管理学科的学科共同课程,成为经济管理“大学科”的共同核心课程,而且北京工商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在学科共同课程设置方面就已经分别通过“流通经济学”体现出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特色。江苏师范大学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经济学院的几个经济类专业一起确定的,因此,不包含管理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

(三)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

表3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表4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比较。要考察专业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放在一起分析,因为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有时因为必修课课时的限定,会把一些专业理论课放在选修课里开设。由表3和表4可知四所学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结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商务谈判、商业史、商业伦理学、晋商文化、商务礼仪);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世界市场行情、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单证与结算);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连锁经营概论、期货交易学、批发学、拍卖与典当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现代流通技术、电子商务、会展学);物流理论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营策划、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预测、购买者行为分析、采购学、服务管理学、商品学、商事与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现代广告学);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经贸英语、国际贸易法);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期货交易实践、零售学、连锁经营);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践);物流理论课(物流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产业经济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函电、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管理学、批发管理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物流理论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规划理论课(商业规划学)。

江苏师范大学:专业理论基础课(商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中国商业史、品牌学、市场价格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服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商务英语);流通业业态理论课(零售学);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理论课(物流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

由上面四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贸易经济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对外贸易理论课、流通业业态理论课、流通业技术理论课、物流理论课和商业规划理论课6个部分。四所学校对各部分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各学校对贸易经济专业理论基础课的理解存在差异,专业理论基础课各学校开设差别也较大。尤其是目前讲授的商品流通理论对于解释现实商业问题有一定的距离。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基础(核心)理论,丰富贸易经济专业基础理论,形成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学科基础理论的充足与充分的差异化,确立贸易经济专业在经济与贸易专业类的明确地位。流通技术理论课与流通规划理论课是近些年大家都认为要加强的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应师资和教材,开课都很不理想。

(四)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

表5是四所院校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践课”课程设置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传统的实践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验(实践、模拟)等课程,新兴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科研训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团学活动、资格认证、文学艺术欣赏、认知性实践、创新教育等。目前各院校专业实践课开设的还主要是传统实践课程,新兴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深化与落实。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想

(一)依据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

贸易经济专业被确定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其专业链为“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因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构建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贸易经济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共同课”应为“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共同课,“专业类基础课”应为“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核心理论(思想)的课程。有些学者认为“贸易经济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两个专业的共同理论大约只有20%,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的专业类基础课,应包括这共同的20%的理论和一些相似理论,比如分工与贸易理论、贸易史理论等。

(二)构建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

不仅贸易经济专业要开设对外贸易理论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当开设贸易经济理论课。如果内外贸理论两张皮、内外贸活动平行进行,结果导致做内贸的做不了外贸、做外贸的更做不了内贸。因此,内贸企业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更好地组织全球产品供应链,外贸企业当遇到国际环境恶化、产品出口困难时,也没有利用国内市场的能力。内外贸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离不开内外贸一体化理论研究与创新,目前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理论成果近乎空白,内外贸一体化提法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因此,亟待更多的内外贸专家学者从创新的视角与思维思考内外贸一体化的结合点。“全球供应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产业链”理论,是一些好的突破口,但还需要结合外贸与内贸理论,需要相关理论的融合。

(三)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突出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使贸易经济学专业成为“有骨、有肉、有血”的专业。1997年教育部专业结构调整,使得1998年以来,贸易经济专业不具备合法的地位,即使保留也仅采取了“目录外专业”的形式,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仅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贸易类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一专业,用国际贸易取代了这一专业。这一调整使得高校贸易经济学科领域仅剩下外贸专业,许多研究贸易经济的教师纷纷转换研究方向,这对贸易经济专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专业队伍流失严重,教师队伍出现结构性调整,许多教师转行到其他热门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贸易活动的变化相对较快,而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内容陈旧,方法传统,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可供教师选择的较好教材不多。因此,应挖掘贸易经济专业的内核理论,追溯流通经济理论的本原,借助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贸易经济理论。创新能够解释现实流通现象的理论,缩小流通理论与流通现实的背离。

(四)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

强化贸易经济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就是要增加贸易经济专业的技术要素,这需要开设一些技术性课程来完成。一是要加强流通技术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与结算、POS/MIS、互联网数据库等课程。二是加强物流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三是加强商业规划理论课开设,主要开设商业策划学、商业规划学、商业街和商圈规划学、商业地产管理学等课程。四是要强化教学中的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常态化、多次化、多元化,保证足够的时间安排。要脚踏实地组织和进行实习,不流于形式,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和了解流通企业的在用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淑蓉.对于我国高校恢复商业经济专业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4(2)

2.吕庆华.贸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浅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4)

3.姜德波.商业经济学:回顾、反思与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9)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关系日益全球化,多边关系替代了以往的双边关系;国际贸易竞争领域逐步扩大,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象呈现复杂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转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转至协调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各国纷纷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其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规律,它是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与实务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

1 国际贸易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国贸本科专业的设置要求,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业务技能,掌握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现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

1.1.1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教材存在着不适宜当今世界经济实际发展的问题。教材中经典理论所占篇幅较大,往往将古典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讲述,对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一般性讲述,甚至一些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没有及时被补充进去。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从环境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论述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有限,我们的教学重点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此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并以联合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竞争。

1.1.2 国际贸易实务方面

传统教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往往偏少,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内容的比重上,理论知识比重大,实务部分比重小,实际业务操作和技巧的比重更小。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如商检、报关、配船、银行手续等都很少讲述到,而这些却是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的日常事务。此外,对于国际贸易惯例,传统教材往往只注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讲述,而《托收统一规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规则却很少提及,而这些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常涉及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外,对于国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与谈判。目前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对英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重要名词、专业术语及合同条款的英文注释非常少。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讲授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英语。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讲授法是我国教学惯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也被广泛采用。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的单向传授较多知识信息和重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适合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的教学,但过多的应用在了实务课程的讲授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授法较适合理论的讲述,但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建议教学方法多元化,适当应用多媒体,多加入一些课堂讨论,来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转贴于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显然不太适用,而现实中却被过多的采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并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合适的条件下,还应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

2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建议

2.1 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将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以及区域经济集团的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的外贸从业情况,挖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外贸知识,去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应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广泛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外贸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经济敏锐性和应变能力。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外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语的讲授。可以实行外语板书、母语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母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外语障碍而失去学习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讲稿、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讲授更直观更生动。

采用上机操作教学,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针对不同情景制作各种复杂的业务单证,包括提单、装箱单、发票、保险单、汇票、报关单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各种单证,可使学生对外贸业务有更清晰的直观认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将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与时俱进;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10)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08-02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 世纪中叶,完成于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三个代表。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这就是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0 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求关系不同,导致两国间要素的价格差异,而投入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差异,生产成本的差异形成不同国家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贸易可以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H-O 定理中,俄林将贸易模式进一步表述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那些需要在生产上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其结论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样,认为自由贸易对于各个贸易参加国都是有利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贡献在于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在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技术条件及规模报酬仍然不变。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从“绝对优势理论”到“比较优势理论”,进而到H-O 四大定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完全竞争、报酬不变、同质产品等古老的假定。总体看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中国家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重要发展,国际贸易达到任何时间都没有达到的发展。然而,与经典贸易模型所预测不相符合的是战后的贸易模式并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相违背。美籍学者瓦西里·里昂惕夫首先发现这样问题。他运用经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的贸易有悖于H-O 理论。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加速促使战后一系列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诞生都依托战后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战后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在解释新出现的现实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当代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发展、区域集团内部贸易发展、制造业内部贸易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加工贸易和软件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出现。这些新的贸易方式与过去时贸易理论不完全相吻合。针对现实中国际贸易大量存在的同类产业内部这一现象,从20 世纪70 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不变的假设,建立了一个不完全市场、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的产业内贸易模型。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这新新型产业在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由于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80 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陆续建立模型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20 世纪90 年代,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以及加工贸易、外包业务的出现,推动了包括跨国公司内贸易理论、一体化贸易理论以及产品内贸易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当然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食品药品等涉及人类生活方面的安全。这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家对产品内贸易现象的关注代表着贸易理论进一步微观化趋势。产品内贸易是由垂直专业化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加工贸易是产品内贸易主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学家从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新的划分,并且在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等不同理论下对产品内贸易进行研究。在以产品内贸易为对象的理论框架下对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进行新的理论整合和补充,将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延伸到了产品生产的工序和区段层面。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 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 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

四、总结

中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有着重大的作用,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无论是自由贸易的政策还是战略性贸易保护的政策,选择的依据都是如何使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不仅从静态上评估,也要从动态上考虑对什么产业采取什么政策都要有精确地利弊分析,国际贸易新理论不是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给予更多的考虑问题。我们应该在优势上取得经济上的突破性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新型产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前言

国际贸易学作为研究国际贸易关系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其目标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运动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在国际政治关系缓和,国际贸易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学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但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始终未变,仍然是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三大模块。这些模块在促进国际贸易学在国内快速发展、成型、普及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模块也限制住了国际贸易学的更深层次的发展。因此,必须要研究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贸易学对象不能空穴来风,必须要以研究国际贸易关系,即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为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分工产生,产品交换意愿和能力产生。国际贸易的雏形是原始社会(不同氏族公社或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这种交换促使狩猎业、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手工业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货币和国家的出现,国家之间的贸易开始产生,这种贸易关系是以货币为中介载体进行的。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国际贸易关系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又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形态而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等社会阶段。每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发展程度不仅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相关,还与该阶段的社会类型相关。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简陋,因而国际贸易的内容以奴隶主喜爱的宝石、香料为主,贸易的范围也十分狭小。

在封建社会,货币得到相当程度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远洋航行贸易,交易的物品内容以瓷器、布匹、茶叶和简单的手工业产品为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地理大发现促成了国际贸易。

二、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研究对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国际贸易学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阐述国际贸易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下发展的状况,包括规模、内容和范围。三次科技革命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不仅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实践成果,让理论研究推动实践中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最有成就的经济理论之一。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以及后来的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说,为建立国际贸易学、发展国际贸易学奠定了基础。把所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和学说概括起来就是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各种学派对国际贸易学从不同角度和程度深刻地诠释和探索。

完备国际贸易学,丰富理论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水平,而且也能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3.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有利于保障国际贸易理论的具体实践应用和实现国际贸易利益。各种政策对贸易往来产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到交易国的贸易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交易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十分必要。

4.国际贸易制度和协调机制

国际贸易是多个国家进行的贸易,因此要掌握多边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组织规章制度、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学必须要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内容。

5.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

国家贸易日益繁荣、规模扩大、种类繁多,相应的国际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除了传统的贸易方式继续运行外,还有诸如加工贸易、信息贸易、电子贸易和商务贸易,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优化了传统的纸式贸易方式,提高贸易效益,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电子商务既是国际贸易手段的新课题、新方法,也是国籍贸易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

6.国际贸易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事物,而是与国际政治、金融、社会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支付、结算和信贷等关系到金融的理论同国际贸易相结合,就会出现诸如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7.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崛起的发达国家优先制定了国际贸易准则,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这些国家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而一些处于发展中的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很有学习研究的必要。研究一些重要经济体的贸易特点和政策措施,有助于改善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状况,建立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沟通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渠道。

三、结论

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研究理论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丰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和维权水平,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加入“上海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与外国进行双边或是多变贸易中我国经常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发补贴制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享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才能享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通过深化和拓展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