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1 16:44:02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1)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环境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环境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时,主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主要了解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回答环境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通过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例如:对学生提出环境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农村环境问题及保护"一节内容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当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要措施;

(4)有关当地(农村)环境的图片、报道和漫画。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教材上所提到的外,学生们还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医疗垃圾、恶臭,鸟类、青蛙、蛇减少,室内污染、秸秆焚烧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什么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验,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水平和差异。如"农村中环境污染有垃圾、白色污染、废水、残留农药、化肥"与"农村中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差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着重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等常用环境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致、全面,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环境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观测、调查、访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3.注重评价学生在环境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我们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情况。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一节时,展示漫画《五彩河》,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当前河流和湖泊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表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遭到污染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漫画或创作一幅公益广告,并解释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的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检测外,我们还采用编辑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建议、口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在具体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模式:

1.开、阅卷结合的书面考核。闭卷考试答题时不能查阅任何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比较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参考书、笔记及有关书刊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题时着重理解型、思考型和应用型,在答题中允许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更好答案、新意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2.编辑环境手抄报、环境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其内容作如下要求:(l)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事件介绍和评价;(2)及时展示当前最新环境科技成果的新闻快递;(3)向公众宣传环境知识;(4)生动有趣的环保故事、人物、漫画。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3.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或环境小论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自己选题、自己访问、调查、搜集信息资料,撰写调查的报告和小论文,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这种方法是属于综合性评价。不但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调查、写作等综合能力。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2)

关键词: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整体主义

1引言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完整的环境,人类的道德生活也同样是立体式的、多向度的。因此,基于这种现实基础的环境伦理学必然是能够接纳和包容、超越和整合以人本主义立场和非人本主义立场构建的环境伦理学。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和评判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根本尺度和验证标准。这种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2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与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相比较,环境伦理确有其特殊性,它在一定意义上也的确可以被看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是,如果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环境伦理学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意味着伦理道德所适用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环境伦理所调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超越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之外,夸大了环境伦理的特殊性,并从根本上误解了环境伦理的性质。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伦理学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其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是为了救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克服和解决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成为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环境问题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问题,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与此相应,环境伦理所调整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被自然所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伦理学的界域,其对环境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探究和建构也谈不上是对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扩展。

其实,环境伦理自身的性质完全可以解答环境伦理的依据问题。环境伦理的实质仍然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所确认的应是人们之间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只不过是在人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表现出对他人和后代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环境伦理这种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本质上同一而表现形式相异的性质,本身就足以构成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重要依据。

3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意识核心:确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需由否定自然事物做工具价值评价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到认同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然而,用“内在价值”说来阐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或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安放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上是根本靠不住的。由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强调自然事物具有与人的利益和需要无关的所谓的“内在价值”是对价值概念的误用或滥用,到其对于承认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的特殊性的具体论证看,只要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主流论述稍做分析,我们就很难认同其结论。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3)

关键词: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整体主义

1引言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完整的环境,人类的道德生活也同样是立体式的、多向度的。因此,基于这种现实基础的环境伦理学必然是能够接纳和包容、超越和整合以人本主义立场和非人本主义立场构建的环境伦理学。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和评判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根本尺度和验证标准。这种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2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与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相比较,环境伦理确有其特殊性,它在一定意义上也的确可以被看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是,如果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环境伦理学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意味着伦理道德所适用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环境伦理所调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超越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之外,夸大了环境伦理的特殊性,并从根本上误解了环境伦理的性质。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伦理学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其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是为了救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克服和解决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成为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环境问题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问题,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与此相应,环境伦理所调整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被自然所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伦理学的界域,其对环境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探究和建构也谈不上是对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扩展。

其实,环境伦理自身的性质完全可以解答环境伦理的依据问题。环境伦理的实质仍然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所确认的应是人们之间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只不过是在人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表现出对他人和后代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环境伦理这种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本质上同一而表现形式相异的性质,本身就足以构成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重要依据。

3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意识核心:确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需由否定自然事物做工具价值评价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到认同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然而,用“内在价值”说来阐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或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安放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上是根本靠不住的。由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强调自然事物具有与人的利益和需要无关的所谓的“内在价值”是对价值概念的误用或滥用,到其对于承认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的特殊性的具体论证看,只要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主流论述稍做分析,我们就很难认同其结论。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4)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14-03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的颁布,在解读《指南》精神,推动全园幼教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推动课改的关键。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现实情况是新教师中非专业教师的比例高达80%,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迫在眉睫。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有很多,而课题研究让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投入教育实践,既能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丰富实践活动,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实践也证明,我园通过课题“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开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课题立项,为全园教师搭建参与课题研究的平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我园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实验幼儿园,课题申报之前即将乔迁新园,面临全园性的环境创设。根据《指南》中有关环境的要求,针对园里环境创设中存在着①内容片面化②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不强③环境创设的保留时间过长④环境创设的空间利用不够充分⑤主题活动中的环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等问题,幼儿园立足实际,紧密结合园里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于2013年6月申报了课题《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旨在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实施中,更加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本,结合主题活动创设一个幼儿能不断参与并与之“对话”的活动环境,使之更好地、更灵活地为实现主题活动教育目标服务,使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课题获批后,经过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决定在全园实行,每位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平台,针对问题、反思实践,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在课题研究中探索,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专业成长。课题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的过程。首先,幼儿园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经费,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相关资料:《在墙面环境中学习》《环境创设》《区角新视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等书籍。同时,课题组成是上网查阅、搜集资料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价值,经过共同探讨后决定细化课题的研究内容,把“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分别从幼儿的审美、认知、社会性发展三方面的价值进行研究。最终决定在小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审美发展的价值研究”,中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研究”,大班年段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价值研究”。由三个年段的年段长负责课题的实施工作。各年段长分别拟出了课题实施方案。由于课题历时两年,小班与中班年段的课题实施对象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课题研究都能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而大班年段经过第一年的课题实施后,第二年的研究对象将从大班幼儿转为小班幼儿,无法进行纵深方向的研究。为统一步调,课题组决定将三个年段的课题实施方案分成第一阶段(即第一年)与第二阶段(即第二年),边实践边反思调整。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好文字材料与影像资料的收集,如课题实施方案、阶段小结、典型的活动设计、论文案例、活动相片等。

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位教师从不同层面和方向提出自己的科研见解,汇集了诸多的问题,如:怎样让环境创设多次利用?怎样的环境幼儿更喜欢与之互动?环境与课程怎样结合?环境的价值如何体现?等等。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也从被动的“要我科研”逐步向“我想科研”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反思,提高教师解决教学中热点难点的能力,使其专业得到成长。反思研讨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稳步推进,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课题组定期组织研讨,与教师共同观察、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付诸实施,及时反思调整。

三个年段根据课题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班年段开展了《可爱的动物》《花儿朵朵》《我是好宝宝》三大主题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共同生成或预成主题教育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中创设与之相应的环境来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中,幼儿有许多新的发现,他们观赏讨论,与教师一起收集材料进行再创造。通过教师创设适宜的主题环境,让孩子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更多的审美经验,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让幼儿创造性地表达美、表现美,使主题环境起到激发幼儿审美能力的作用。

中班年段开展了《春天来了》《有趣的昆虫》《各种各样的纸》三大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整合,使每一位幼儿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的!瞧,中班亲子活动中,幼儿当起小小讲解员,熟练、自豪地向家长介绍纸材料、班级主题墙,表露出他们就是环境的小主人。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大班年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特别的我》《我们爱地球》《快上小学啦》三大主题活动,根据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创设增进幼儿交往的平台,努力使幼儿成为主题环境创设的主人。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学习与同伴交流、分享、合作,逐步学习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交往能力获得较大提高。

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阶段小结中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通过课题研究的引领,也反思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如投放的材料比较单一、组织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环境创设的空间局限于传统的墙饰等,并作出课题实施的推进设想:①在投放材料方面,多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或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活动材料;②系统地对家长进行宣传与指导,形成家园有效的合力;③创新活动组织形式;④针对环境创设空间局限性,充分利用上部空间和角落空间,利用悬挂等方式创设环境。

在课题研究中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促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第一,为了解决教师第一次参与的课题研究经验缺乏的问题,课题组成员每两人为一组,参与到各年段的课题实施中,起到“帮带”的作用。每位新来的教师针对研究的内容、形式、方法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听取课题组成员的指导意见,并在日常教学中实施,能对新来教师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在课题研究初期,新教师对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如何“整合”存在困惑,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采取一系列的做法:

其一,组织新来教师到各个班级现场观摩各班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现身说法,要求新来教师带着三个问题进行观察:①各班的墙面环境、区域活动环境是否结合开展的主题被充分利用?②幼儿对所创设的主题环境是否感兴趣?③教师有否关注幼儿与墙面的互动?观摩完各个班级的主题环境创设后,让新来教师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Y觉得小班年段的环境创设丰富,与家长互动的形式多样,色彩视觉好,体现了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审美发展的价值。

其二,开展课题教学观摩活动。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展示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观摩课。课题观摩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每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

正是这种“帮带”的课研策略,园里教师共同成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县、市级的骨干教师。

第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成员对实施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加强课题研讨力度,除园本教研必须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外,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在每一次的激烈争论、热烈讨论中,让教师更进一步地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动力。教师也在研讨中发生新旧观念的碰撞,在碰撞中逐渐达成共识,教研能力不断提升。

例:课题组研讨实录

研讨内容:研讨课题个案研究记录表

主持人:我们的课题实施已历时一年,积累了主题环境创设影像资料集3本、主题活动设计及反思若干篇、论文心得12篇。在各年段收集的材料中,大班年段的研究较为深入,她们设计了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原有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课题实施计划。其他两个年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能形成规律性的成果,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方面有所欠缺。今天我们要研讨的就是“在课题研究中如何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

教师A:其实,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就有困惑:要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幼儿在我们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所表现的提高,从而体现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主持人:这是我初拟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的价值研究》个案研究记录表(见表1)。例如,要观察一位幼儿,在什么时间段设计什么主题活动内容,目标是什么,与环境如何整合,幼儿与主题环境互动的观察记录,针对幼儿的表现如何引导?运用这样的表格进行记录一目了然。大家探讨是否可行?哪些地方还可再完善?

教师B:这个表格是要在不同年段、班级使用的,应增加一栏班级和幼儿姓名。

教师C:“针对幼儿表现的引导策略”是否可用“指导策略”代替?在“指导策略”后再加一栏“价值分析”,体现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整合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5)

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一般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来确定。

例1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1)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B. 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C. 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D. 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B.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 乙以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D. 都以荒漠化为主

(3)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 (1)A、B河段之间有大面积的灌溉农业区,有较多的工业和城市,大量从黄河干流取水,故B处水量比A处小,同样的道理,A、B河段之间有农业、工业和城市,会排放大量的污水,故B处水质也较差。(2)确定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类型,需要先研究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甲地处于陕西东北部,紧邻黄河干流和支流,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土质疏松,地表支离破碎,夏季多暴雨,随着大规模煤矿的开采,环境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乙处为鄂尔多斯草原,降水少,植被稀少,为内流区,随着气候变得干旱,以及西北风沙的侵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荒漠化。(3)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的。

答案 (1)D (2)C (3)C

点拨 乡村和农业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生态破坏,气候干旱区一般表现为荒漠化,多雨地区一般表现为水土流失,森林等植被茂密地区往往有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采矿区多表现为资源短缺,以及不合理开采导致的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环境污染,排放污染气体的为大气污染、酸雨等,排放污水的为水污染,有噪音的为噪声污染等等。

技巧2 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规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2 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双选)

[秦代以前

西 汉

隋唐元明清

清以后][a][b][c][d][e]

(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毁林开荒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3)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

解析 在本题中,给定的条件是森林减少,解答之前我们先搞清各条件之间的关系:秦汉森林减少与气候的变化无关,这时的水利工程量不大,不足以使森林遭受破坏而面积减少。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使森林受到破坏,以及帝王大建宫阙砍伐了大量的森林,才使森林的面积减少,正是由于图示地区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才导致现在的植被为人工林或次生林。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为森林受到破坏,才导致了水土流失与泥石流。这是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搞清楚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才不会出现失误。

答案 (1)C、D (2)A、B (3)B、C

点拨 在中学地理中,同学们要通过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对于这些关系我们总结如下:

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及大量的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大多数城市粉尘污染加重(城市的雾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酸性气体的排放形成酸雨、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全球变暖等。

②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的增加, 进一步加重了江、河、湖、海的污染。(沿海的赤潮、淡水湖中的蓝藻及鱼类的大面积死亡等。)

③交通噪声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

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消失等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环境。

技巧3 从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的措施。

在高考中,有的环境问题我们准确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的环境问题的原因推出其解决的措施。

例3 (1)观测表面,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20C~1.50C。地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重要的因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大气中 保温气体含量的上升。它能 ,从而引起保温作用。

(2)大气中保温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危害:

① ,② 。

(4)当前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① ,② ;

③ 。

解析 在本题中我们知道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增加,而CO2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从而使大气中的CO2量增加;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绿色植物吸收CO2量减少。我们从原因入手,就能很容易的答出解决措施。本题(4),由全球变暖的原因① CO2排放增多得到措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原因②森林的破坏,吸收CO2的能力降低,得到措施: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答案 (1)CO2;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CO2;森林面积减少 (3)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全球干湿地区和降水发生变化 (4)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森林,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技巧4 答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途径时,不要忘记答“全球合作”或“全区域合作”,这往往是得分点。

因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才能有效治理,所以治理措施也应加强国际合作。如上例3的第(4)小题。

1. 读下图“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中国家][ 海洋污染 ][有害物质迁移][资源过度消耗][森林锐减][野生物种濒危、灭绝][④][①][②][③][人口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活动][氟氯烃][化学物质利用][二氧化碳][硫氧化物

氨氧化物][滥垦过牧][滥伐][木材生产][国际贸易] [化石燃料]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① ,② ,

③ ,④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包括环境污染和 ,你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选择填空)。

A.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C.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3)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

(4)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

2.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类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材料二 云南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达1108.76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14%。“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耕地似碗又似盆,但闻锄头声,不见耕作人”是云南严重石漠化地区的典型写照。

(1)试分析云南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2)请就云南石漠化提出防治的对策。

1. (1)①臭氧层空洞 ②酸雨 ③气候变暖 ④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生态破坏 C

(3)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6)

    环境问题,是指构成环境的因素遭到损害,环境质量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甚至给人类造成灾害的变化。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力的巨大作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海啸等造成对局部或者大范围环境的破坏;二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社会活动和战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由于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如此之多,那么环境问题就是一个综合问题,它的解决就是一个复杂问题。要想设法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有人根据产生的原因的不同,把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指上述第一方面的原因;后者叫次生环境问题。由此可见,次生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并加剧的,它的解决理应“解铃还需系铃人”。

    我们知道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新鲜问题,自古有之,自从人类开始学会钻隧取火那天起,就开始出现次生环境问题了。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大约在公元前200万年产生并进入采猎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进入农牧时代,约公元1700年进入工业时代,现在进入后工业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逐渐积累,环境问题日渐恶化。人类进入20世纪,特别是30~4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燃烧大量的石油、煤等能源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二战后,各种污染程度空前严重,在伦敦等地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核污染等等。环境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需要全球一起并肩去战斗!

    于是,各行各业的科学家、有志人士、环保协会纷纷投入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在这其中,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显得尤其关键。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环境,把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内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不是人类出现之后才有环境问题的,但是在人类出现后社会经济发展后而加剧的。单纯的原生环境污染在改变全球环境问题上,可以说缓慢的。然而,人类对环境的不当或者肆无忌惮地浩劫,却远远加剧着环境的恶化。美国新拍的一部电影《后山》,可以认为是继卡逊《寂静的春天》之后,又一部刻画人类对环境过度浩劫造成灾难的控诉。由此,把环境问题看成是经济问题是合适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结果。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主要基于下面三个方面的认识:1、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的。2、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潜力。3、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讨论到此,我们有必要把环境和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

    关于环境和经济的关系,有许多提法,如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系、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关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等。如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转,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综合起来有下面三种观点,也有人成为三大派系。

    一是悲观派的观点。主要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它是1968年四月由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为主要内容,讨论人类未来命运为中心议题的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提出了“零增长”的理论。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按现有的增长趋势下去,那么将造成地球毁灭。因此,人类必须停止经济增长,实行世界经济的“零增长”。还有人主张要回归大自然,回到原始的农牧时代,人类才免遭毁灭。

    二是乐观派的观点。这一派的代表是朱立安、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1981)和《资源丰富的地球》(1984)。他们的结论是: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他们的观点是人类社会经济应当无限制地增长。

    三是现实派的观点。1966年美国人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是这一派早期的观点代表。他告诉人们,要想人类在地球上这个茫茫太空中的小小宇宙飞船上存活下去,就必须使飞船上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生存。

    可以把上述三派的理论观点加以整理,有人提出了三种经济发展的模式:零增长模式,无限增长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现在我们比较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从上面对经济与环境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两点认识,首先是经济与环境是统一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载体。同时,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又需要经济的投入和技术的支持。其次,经济和环境又是矛盾的。这表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持续地从环境中摄取大量的资源,这毕竟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对环境治理的加大投入,毕竟会限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甚至环境的恶化会使经济发展退化,甚至崩溃。

    总上,我们看出经济与环境之间是对立与统一同在,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环境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经济学的视野。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是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出现了一个新兴学科环境经济学。从理论上,环境的使用不再是免费的了,也要进入市场竞争;要考虑环境的禀赋,实行环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标准价格、税费等政策工具和成本分摊等相应规定;把环境纳入我们的经济生活的视野。

    一般公认的从经济学角度论及环境问题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庇古在1920年发表的《福利经济学》,在这部着作中庇古提出要用国家税收的办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基本政策思路(pigou,1932)。

    对环境问题借助于经济杠杆来约束,也早有经济学家论及。鲍摩尔和奥泰斯合着的最早发表于1975年的《环境政策的理论》(Baumol,W.J.and W .E .Oates,1988)。这部着作系统地论述了局部均衡方法证明了基于市场的经济政策手段在经济效率方面优于命令式的控制手段。

    然而,事情的发展证明,问题并不是如此的简单。首先,在政策层面上,环境经济学家对他们在环境政策设计上的影响之微弱感到沮丧。政策制定者一般都选择更加传统的“命令式控制”政策工具,其中包括在许可水平上对排放的直接限制以及使用特定的污染削减技术,而不是就排污活动引入经济学家所建议的税或“排污费”,价格工具很少被用来对污染进行管制。[1]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在经济学家眼中,环境恶化问题是经济主体以污染的方式对社会大量地施加外在的成本。这里涉及到外在成本的概念,它是经济发展必然要向外界支付的资本。过去经济学一直对外部性感兴趣(例如,pigou,1920),因为如果外部性违背了市场经济中竞争均衡最优化的条件。当经济学家在分析外部性时,如果没有考虑到经济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的“技术”系统,那么就会造成污染。例如,在露天采矿中会牵涉到污染底下水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Pigouvian技术外部性分析为通过对引起负外部性活动征收税,来矫正外部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在经济学家眼中,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竞争性问题。因此,当把环境也看成一种资源时,自然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他们把环境的使用看成是一种配置问题。在过去,环境经常以极地的价格被作为污染物的容纳媒质使用。对自然界各种资源使用的制度安排并未在环境上赋予价格。自然的零价格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也包括对社会成本和环境质量的损害。环境的零价格没有解决竞争问题,于是就有人提出给环境附加“价格”,把环境看成资源,对环境使用时必须付出资本。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对环境质量的保持上,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给环境确定价格,怎样确定?首先应建立产权的概念,环境场所是谁的,环境的产权就由私人决定,或者由政府调整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进行。确定的一个方式是采用可转让的污染物质排放许可证,或者采用污染物质排放税。作为美国环保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DanielJ.Dudek)博士一直致力于推广排污权交易理念,他的成就之一就是对《京都议定书》中加入“排污权交易”的内容作出了贡献。

    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排污交易问题的研究。近期中国环境经济与管理高级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与会的经济学家、环保专家和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提出,在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应逐步采取自然资源定价、计算环境成本、开征环境税等经济手段,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为中方组长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经济组,在过去的10年中围绕重要自然资源合理化定价、重大环境经济问题与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会代表就将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进行环境税改革、中国环境损害成本估算、环境保护与缓解贫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 [2]

    自1986年以来,杜丹德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国家层面的排污权交易体系,他对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理念就是:可以用市场之手解决环保问题。因此,他被我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最高奖——友谊奖。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7)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赤潮、水土流失等。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历年试题中占有一定比重,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高考试题常以热点环境问题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切入点,重点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夯实基础,不留知识死角

对于人类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要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到应采取的合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复习,不能留下知识死角。下面以近年高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为例,谈一谈在复习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全球气候变暖

1.1具体表现:19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了明显波动上升的现象,且上升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1.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地球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温暖期的开始阶段。

人为原因――人类生产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人类对热带雨林等地表植被的破坏,使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不断的减小。

1.3带来的影响:

1.3.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原因:①海水因气温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地冰川融化。

1.3.2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甚至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合温带作物生长。

1.4解决的措施:

1.4.1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推广使用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1.4.2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1.4.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1.4.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讲究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数量较多。如果按照常规复习方式会花掉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就要讲究方法,合理的分配时间。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环境问题的比较,可以从成因、分布、危害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由于各种环境问题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不同,在复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相同。

3.精选习题,加强巩固训练

及时进行巩固训练,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果。如果训练选用的试题存在偏、难、旧等问题,训练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选择习题非常重要。一定要精选习题,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这样既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又能了解高考试题命题的角度、方向。另外,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颖的图表。为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图表新颖的试题来做,以便增强学生分析处理问题和考试的临场应变能力。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8)

本文旨在探讨转型期中国环境问题呈现的社会机制。当然,社会机制包括多种维度和层次?,而鉴于社会群体的态度及主张对环境问题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着力分析不同环境利益相关者面对同一客观环境状况时的认知、评价和主张如何建构一项环境问题。

一、建构主义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如果说,现实主义主张一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等客观社会条件中去探寻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影响一是必要的,那么建构主义关注环境问题被建构的方式和过程亦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每一项社会问题都由客观状态和主观定义所构成,客观状态是社会问题构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环境建构主义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最早将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引入环境问题研究的是巴特尔和他的同事,他们用建构主义方法分析了全球环境变迁问题,并提出关于全球环境变迁问题的环境社会学研究纲领,其后,一大批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如恩农,索尔斯博里福克斯,安格尔,马祖 儿和李to-?等。索尔斯博里十分关注环境问题的政治命运,他认为,在政治体系内提出、发展和壮大环境问题需完成三项任务一吸引注意力,争取合法性,激发实际行动。相似地,恩农认为,一个环境事件要转变成万众瞩目的环境问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吸引媒体的注意力;第二,获取政府的支持;第三,需要政府的决议;第四,不能让公众把其当成昙花一现的怪诞事件而遗忘;第五,将其与大量市民的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同时恩农认为,这些条件的实现部分依赖事件本身,部分依靠环境倡导者对事件的成功宣传。

对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进行系统阐述的学者是汉尼根。他十分关心环境问题是如何呈现到大众面前,什么时候呈现等话题,在他看来,环境问题不是“物化”本身,而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他着力回答:“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备受关注,而另一些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环境危机却在漠然之海中消解无形?为什么早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直到特定时期才为社会关注?’正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汉尼根提出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有三项关键性任务需要完成,即环境主张的集成、主张的表达和主张竞争。

集成环境主张的任务包括问题的最初发现和详细地描述这个初发现的问题;表达环境主张的主要任务是吸引社会注意力,并合法化该主张;而主张的竞争是指为了在众多主张中脱颖而出,并使该主张得以实现,主张提出者要不间断地抗争以寻求实现法律和政治上的变革。

鉴于建构主义在解释环境问题呈现过程中弥补了传统研究对行动者主观性的忽略,本文将在环境建构主义视角的关照下讨论“谁认为环境问题存在以及谁反对这种主张”等重要话题,以及它们对问题建构的重要意义。

二、案例与方法概述

本研究剖析的案例是,围绕X市L垃圾焚烧发电厂兴建与反建展开的一系列环境事件。L垃圾填埋场位于X市近郊的西北部地区。自L垃圾填埋场运营后,周边居民不断向垃圾场和区政府反映垃圾恶臭和水源污染问题。2006年底,区政府拟在L垃圾填埋场的南侧,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此规划一出,立刻引起周边居民强烈不满情绪和抗议^2007年6月5日L地区的居民统一着装来到国家环保总局请愿,要求解决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通报,建议缓建L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此后,居民与政府反复沟通,2011年初,L垃圾焚烧厂最终确定停建。反建垃圾焚烧厂事件在媒体的密切关注下,其影响力扩展到全国,成为我国环境问题凸现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研究采用嵌入性单案例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具体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法。我们对60位与L垃圾厂有关的环境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访谈,并参与了部分与L垃圾厂有关的活动②以获取翔实的资料。此外,借助文献法、文档法和网络论坛收集了部分二手资料。

三、认知差异

(一)政府的认知

环境问题的形成与解决最终取决于掌握法制化权力的政府,不同的认知会促使他们提出不同的主张,进而影响问题的发展方向。

有三个重要因素影响中央政府对环境状况的认知和判断:首先,经济增长的考虑。中央政府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联,环境恶化不但提高治理和补偿成本并且严重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政治合法性的考虑。中央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不仅来源于以经济增长为代表的绩效合法性,还有赖于为民众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等道德合法性;第三,社会诉求和国际影响。随着公众生活、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对政府治理环境的能力和绩效提出新要求。而国际社会在评价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时,环境成为重要的评测尺度。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央政府对某些环境状况的认知存在盲区。尽管中央政府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持积极态度,但对一些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环境状况,特别是一些在技术和科学上存在国际争议和不确定性风险的环境状况,中央政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当突发事件或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出现时,才能把这些状况推向前台。

地方政府对环境状况的认知与中央政府存在较大差异。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地方政府除了考虑废弃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外,更要考虑垃圾激增无处消纳的问题。L地区内的垃圾填埋场将被填满并关闭,新的垃圾坑造价极高,并且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用来建新的垃圾坑。地方政府对此作出的反应是通过焚烧和回收来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综合管理职能和多重管理目标,使得它必须考虑各项职能之间的契合,以效率最大化地实现目标。因此,地方政府会判断哪些状况重要,并依据重要等级对这些状况的处理顺序进行排序。而影响地方政府官员环境判断的主要因素是利益和政绩。在L事件中,奥运会临近,特殊时期对城市垃圾的有效管理不能不说是地方政府凸现政绩的看点之一。区政府认为垃圾焚烧项目的上马既是对“绿色奥运”的保障,也是“科技奥运”的彰显。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环境状况的认知差异会影响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当二者认知一致时,问题确立和解决的成本较低,上级的政令能顺畅执行;当二者存在认知差异时,问题的确立和解决就需要经历一个博弈过程,互动成本提高,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二)垃圾处理方的认知作为问题直接制造者的L垃圾填埋场,认为大量垃圾集中处理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是必然的,同时由于资金限制,设备老化,尽管他们已经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但还是引起周围公众的抗议。对于环境污染和周边民众的“闹”,刚开始垃圾填埋场“躲”、“避”,后来他们发现“闹”对他们有好处,因为群众一闹,政府会拨款用于设备检修和购买各种消毒除臭药剂。而“垃圾日产量剧增”、“垃圾场负荷运转”和“资金有限”也成为垃圾场为自己开脱责任的主要说辞。

垃圾焚烧厂筹建方、融资方,一直期望项目上马。首先,他们担心前期投资是否能收回。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设施成本极高,L垃圾焚烧厂计划投入10亿人民币,如果不能在此处建,前期投入的资金就“打水漂”了。其次,垃圾焚烧厂市场化运作,利润十分丰厚。但在对外宣传中,焚烧厂的筹建方和投资方从不提经济利益,只是宣传垃圾焚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外界关于为什么要在此处建垃圾焚烧厂的质疑,筹建方的回答和地方政府保持一致一便于综合治理。

“有利于垃圾处理设施的土地节约利用,有利于垃圾焚烧炉渣的就近填埋处理有利于焚烧厂热源的综合利用及两个设施垃圾渗滤液的综合处理有利于垃圾处理设施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不增加垃圾运输成本和运输沿途的污染。”

(三)垃圾场周边公众的认知

作为环境问题的主要建构者,垃圾场周边公众对环境状况的认知至关重要。公众主要有以下三点看法:

首先,L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选址不合理。

“国家有明确规定,2006年以后,在大中城市建成区以及城镇或大的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不得新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且不说垃圾填埋场选址是一个错误,现在继续在此建垃圾焚烧厂明显有违国家法规。

--访谈居民T先生“在上风上水的地儿建就是不合适北部新城区这-大片,那多少人呐,这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啊。不拿老百姓生命当回事,我们都这么反对,这儿还建呢。

-访谈居民K先生第二,环境风险分配不公。公众的风险意识逐渐提高,开始强调风险的公平分担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生活体系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政府免费提供给辖区内公众的公共服务,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种公益。因此,在当地民众看来,垃圾场建在我家后院,甚至还要建一个垃圾焚烧厂,别的地方的公众也享受了这种公共服务,但凭什么牺牲的却是我们的利益甚至健康。

“我们已经作了十年的牺牲了,盼望着垃圾场填满关闭,如今还要在这里建个焚烧厂,这日子何时是个头?人这一辈子也就几十年时间,买个房子被垃圾熏了十年,难道剩下的几十年还得受二噁英侵害啊。”

--访谈居民H女士“垃圾处理的好处是全区共享的,但垃圾处理的坏处总不能一直让我们担着吧,并且我们也没有获得任何补偿……要么另外选址建,要么给我们搬迁。”

访谈居民F女士

第三,代际不公,影响后代人的健康与安全。人们多次强调环境风险对孩子们健康的影响。在集体上访过程中,有人带着孩子,有人打着“以妻儿老小的名义”的标语坐在国家环保总局门口。

在分析公众的环境认知时,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公众对环境状况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除了受自 友、家庭、同事)和次级因素(公众人物、大众传媒)的影响,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这些认知是被“集体建构”的。第二,当公众中产生较为一致的集体认知时,有助于维系集体凝聚力,在今后的集体行动中,可降低动员成本及保持松散组织存在的持久性。

(四)专家的认知

就焚烧技术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专家们并没有达成一致,反建专家和主建专家各执一说,并且都提出了自己的证据。

“从L区居民生活垃圾的成分分析,居民生活垃圾热值低、湿度大,且X市目前没有普遍的垃圾分类,垃圾焚烧的温度很难达到理想值焚烧会产生毒气,所以不适合焚烧发电。”

访谈反建专家D教授

“目前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国际先进成熟工艺设备,二噁英超标排放无法在线监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访谈反建专家Z教授

对于同一种环境状况,为什么会产生认知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不同的社会位置和利益立场会影响对环境风险的感知;第二,各方对“危害”的定义不同。当垃圾场周边公众认为垃圾焚烧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时,地方政府认为越堆越多无法处置的垃圾对环境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正如汉尼根所说:“在每一个这样的案例中,一个特定对象会带来什么危害,其定义本身就有争议,会激发起一系列的主张与反向主张,尽管在事实上存在有对风险对象的共识”;第三,风险对象和环境危害之间因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在专家顾问的支持下,坚持认为垃圾焚烧具有安全性和可控性;而当地民众和群众的专家据理力争:垃圾焚烧与环境危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在垃圾焚烧厂动议建设阶段就能看出来的,通常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人们还要花一段时间将这种关系汇集成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形式表达出来,而社会的认可还得花一段时间。所以,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赞同自己的认知。

认知差异直接导致不同的主张表达和竞争。sues)的定义,主张就是“群体成员对其认为有侵犯性或感到不愉快的社会状况的申诉”。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环境利益相关者对兴建垃圾焚烧厂所持的不同态度,而这些态度逐渐集结为两项主要且对立的主张,即赞成或反对在L地区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那么这两项主张如何集成并表达出来?各方采用什么话语/修辞方式来呈现他们的主张?

地方政府的困扰在于城市垃圾难以消纳,影响城市发展,于是提出兴建垃圾焚烧厂的主张,并在辖区范围内选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申报和办理各种手续。垃圾焚烧厂筹建方的主张与地方政府高度一致。

公众最初发现并描述了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并将污染与周边社区里可观察到的健康问题(如肺气肿、癌症、子宫肌瘤、流产等)联系在一起,还在当地收集了关于垃圾污染的一手资料。关于垃圾焚烧,一开始公众并不了解后来逐渐从网络、媒体和ENGO那里了解到潜在风险,并收集了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和焚烧厂的发展情况,才开始形成与地方政府相反的主张,提出:按期关闭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另外选址。在主张集成过程中,周边公众做了以下事情:为主张命名,估计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确定主张的科学、道德和法律依据,划定可团结和可动员公众力量的范围,预估问题重要性增长的潜力,在日常交往中推举出非正式的组织人并进行职能分工等。

专家分成主建派和反建派。在地方政府和公众集成主张的过程中,两派专家各自从专业领域中寻找支持本方主张的证据,为各自提供科学和法律支撑。

民间环保团体不应只关心某个垃圾焚烧厂的建与不建,而应站在全社会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主张。某著名环保组织的一名工作人员曾撰文指出:“诚然,从当地居民的角度看,问题的核心是'建与不建’,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问题的实质却是该怎样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民间组织应跳出利害关系之外,以宽阔的视野提出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见解,以及着眼于宏观和未来的解决办法”。他的观点代表民间环保团体应有主张,但迫于民间环保团体在中国的地位和力量,在L事件中,它们并没有站出来明确表态。

汉尼根提醒我们,在分析环境主张的起源时必提出者代 表谁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以及主张提出过程中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资源”。事件中,地方政府与当地公众是不同主张的主要来源。在主张集结初期,地方政府对外宣传“垃圾焚烧是目前最合理、最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但可以垃圾减量化,还可以消除臭味扰民问题”,对于不了解垃圾焚烧知识的普通民众来说,垃圾焚烧是一种趋势。此时,环保组织对“潜在环境风险”的微弱提醒,根本无法有效地与官方的“垃圾焚烧厂是安全的”话语构架相抗衡。但是,随着公众的垃圾焚烧知识的增加,公众开始形成相反主张。当区政府再试图通过专家科学论述“垃圾焚烧无害化”来建构“合理的市政管理”,并坚持对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独控权时,公众围绕“环境风险和合理的市政管理(公众参与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评估)”发展出一套对抗话语,并开始表达主张。

在表达一项环境主张时,主张提出者的首要任务是为主张提供正当合理的依据和理由,并努力吸引注意力。为了表明自己主张的正当化和必要性,地方政府除了一再强调垃圾管理“危机四伏”,还委托科研机构进行多项城市垃圾调查和环境调查@)。同样,公众除了努力营造“环境受害者”的形象,也收集了一手的环境污染证据,包括垃圾场周围环境前后十年的照片,垃圾场附近地下水质检验报告及近年周围社区患病人数比例的变化趋势。要使一个潜在的环境问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它必须新颖、重要并且易于理解。或许大部分公众起初并不理解垃圾焚烧中产生的那些被冠以复杂学术名称的物质是什么,不过这不要紧,科普者和公众中的主张提出者通过将这些有害物质与癌症等疾病相联系,人们就明白其中的风险了。讲道理不如生动的图片和数据更能震撼人心,反建垃圾焚烧厂的主张者在互联网上传亲自拍摄的垃圾填埋场图片和列举国外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数据,让人们更易于理解和认同潜在问题的严重性和主张的正当性。

在主张表达过程中,话语与修辞十分重要,因为它们事关主张合法性的建构。地方政府话语框架的核心是:城市发展与国家利益。包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不管是政策宣传还是面对媒体采访,地方政府一再强调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政府管理的难处。这样的论说常见于媒体的报道中。特殊时期,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的维护,呼吁民众考虑大局。奥运会临近,城护国家形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具有不可谈判性,地方政府用惯常的政策语言表达出来,如“服从大局利益,为国争光”、“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先”以博得公众的认可。

当地公众对抗性话语架构的核心是:环境风险与环境权利。公众分别通过建构政治、技术、法律和道德四个方面的正当性,显示主张的合法性。

1不恰当的垃圾处理破坏环境,有违中央政府的科学发展观。这种提法使自身主张与当下全国各地都关注的主流问题(环境污染)挂钩,并通过强调中央政府的环保意愿,凸现对方主张不合理的同时,提升自己主张的政治合法性。

“胡锦涛总书记提倡,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垃圾焚烧厂在这里选址就没有遵从‘以人为本’,他们(地方政府)遵从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

--访谈居民Z先生2环境风险扩大化。将部分人的环境风险与可预见的在不远未来的数量可观的市民环境利益联系在一起,从技术角度论说主张的合法性。“我们这里的水源受到污染,其他地区的公众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等等。这些修辞通过强调环境风险扩散,吸引更多非本地公众开始关注本主张,并有可能赢得社会支持。

3维护合法权利。公众不但强调环境权,还从法律角度强调国家赋予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听证权、污染补偿权、民主参与决策权等。对合法权利的强调恰恰符合中央政府“尊重民意,发扬民主”的精神。

“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利益必须服从政府的公共利益,有难处也要忍。现在不同了,个人不愿为政府的失误‘买单’,政府必须尊重和保护人们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质量。”

-访谈居民R女士

4环境不公正。环境不公正话语从受影响人群的“人权”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关反对毒性污染物的主张。它强调主张的道德合法性,拷问环境风险在地域、程序、社会三方面是否公平分配。

“他们说没地,垃圾处理设施就得建在郊区,但现在这里已经被规划成居民聚请公众参加,本地公众没几个发放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说70%的人赞同在这里建,那到底是哪些人同意?

--访谈居民C先生主张表达阶段,公众采用了“公正修辞”和“理性修辞”相结合的修辞策略,“公正修辞”就是在道德层面上论证环境主张的正当性,而“理性修辞”则从实用的角度告诫民众,潜在环境风险将波及和影响大部分民众的生活,不管是本地公众还是非本地公众。

尽管当地公众的话语框架建构得合情合理,并赢得很多外部同情和支持,但在政府官员看来,当地公众过分夸大困扰,意在博取社会支持⑤以达到迫使垃圾处理单位搬迁的目的。而公众所谓的反对环境污染也仅仅限于本地,至于垃圾处理单位迁去何处,今后如何管理,他们并不关心。

“为了争取社会舆论让垃圾场搬走,

有时他们(当地公众)的诉苦是过于夸张的。对于政府不该在此进行城市居住社区规划的说法也是不考虑全局的,因为随着城市化的推选X市每一寸土地都是很宝贵的,政府在此规划建设用地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只是我们的垃圾管理工艺还存在漏洞,这确实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市容委员会G先生不同主张者围绕各自的意向和概念建立起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修辞”。有的环境话语是要掩盖环境恶化的社会根源,有的话语则要揭露环境恶化的缘由,不同的环境话语为环境主张提供了不同的主导“动机”或“正当理由”。各方提出主张只是一个开头,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的主张合法化,被社会和中央政府认可,从而使自己的意志得到贯彻。由此,主张之间展开激烈竞争。

五、主张竞争

不同甚至相反的环境主张在进入宽泛的政治议程这个环节上可能相对容易,但要在政治议程中取得合法地位却很困难,特别是当主张要求对既定利益进行再分配再调整时。不同主张需要在多个领域内争夺合法性,包括科学界、媒体、法律、社会和政治等领域。

汉尼根曾指出“环境问题的主张必须有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請^证据是最主要的说服工具之一,甚至连权威科学专家本身也符号化为科学性的标志,它们都可能影响问题议程和大众方针。如果当科学界对某种环境状况的诊断是一致的,那么主张的科学合理性一目了然;但当科学界对同一环境状况作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诊断时特别当诊断双方都具有权威性,不同主张间就有了开展势均力敌竞争的机会。

当某种环境状况缺乏先例,且科学依据的不确定性⑥越强,它就越容易被社会建构。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主建派专家提供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成熟、安全”的结论是他们的主张得到认可、意愿得以贯彻的重要证据;对于公众而言,为了防范潜在的风险,“宁可信其有”,他们不但相信和拥戴反建专家,更把他们的科研结论作为维护自己主张的武器。由于主张的双方都深知在有争议的领域里,决策制定过程容易受“修辞”的影响,因此在主张竞争过程中,各自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的科技合理性。科技合理性的竞争有两个表现:一是,主张提出者面对面的直接争论。二是,持不同观点的专家之间关于技术细节的论争。

对媒体注意力的争夺。双方都希望自己的主张被媒体塑造得既重要又紧迫,竭力强调自己的困境,通过媒体播报在社会中扩大并强化自己主张的合理性。地方媒体是地方政府宣传和造势的阵地,地方政府在操控本地媒体方面远比公众有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地方媒体一方面强调政府的管理困境,另一方面对于民众的反建主张,却患了“集体失语”症。公众把目光投向外地媒体,特别是那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例如《香港文汇报》、《南方周末)、《中国环境报》等。公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吸引媒体关注,并推销自己的主张:其一,把自己拍摄的前后几年垃圾场周围环境变化的照片寄给报社,制造视觉效果;其二,通过关系网络联系外地媒体和记者对此事进行采访和报道,聚合大量居民直接向媒体反复传递相似的观点和主张;其三,深知网络和网民的巨大潜力,在论坛上展开大讨论,增加点击率,通过网络媒体的“野报”吸引正统媒体的“求证”。公众在通过媒体宣传和扩大自己主张的同时,还意图通过报道引发大讨论,对地方政府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程序合法与否是地方政府与公众主张竞争的又重要领域。L地区的公众强调国家相关法规赋予自己的环境管理参与权,具体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

蔽了他们的环评参与权。而地方政府的环评部门在环境评价报告中,清楚撰写了公众参与环评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竞争表现为一攻一守,一方指责对方的程序不合理,另一方通过正式的环评报告维护自己的程序合法性。

要在主张竞争中获胜,争取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也十分重要。地方政府强调垃圾处理的公益性,而当地公众除了寻求道义上的同情,更实用地将大多数人的环境利益与潜在的环境风险联系起来,希望召集更多人反对垃圾焚烧。

前面四个领域内的竞争都很重要,但主张最终的合法化还得在政治领域中进行。要取得政治合法性,首先,提出的主张最好与当下大的社会背景和主流问题相吻合,但又要有所区别,便于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和辨识。如,城市环境治理和环境纠纷都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关注的热点,地方政府和公众都试图把自己的主张朝社会热点问题方向建构,一方说垃圾围城危机四伏,另一方说,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第二,主张须与政策制定者的基本价值观相协调,至少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某些弱势者的主张能够被中央政府重视,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这项主张暗合了中心决策者的某种需求和意图,从而默认了该主张的存在。

一项环境主张要在激烈竞争中取胜,除了需要主张提出者和支持者的努力,还需要时机和运气。这里的时机和运气是指其他外在偶然性因素的驱动,其中许多因素与这个事件本身并无直接联系。如奥运会的举办,全世界对中国格外关注,使得政府谨慎地对待民意。这说明主张合法化过程受很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雷恩提出了“社会竞技场”这一概念,用以比喻各方行动者向决策者提出主张,期望影响政策过程的情境。在这个竞技场上,不同主张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在不同领域中展开竞争,最后“花落谁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领域的“照顾不周”,都有可能使主张破产。

六、小结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9)

Abstract: Konggang economic zone center lake (the West lake) is core landscape of Konggang economic zone CBD.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of the west lake in the aspects of components, landscape, etc, 29 problems of 3 kinds. Respondents include multiple ages and cultural levels. 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o the west lake and questionnaire aspects related,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west lake.

key words: West lake Subjective evaluation Hum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研究概况和目的

科学的进行设计前期研究,确保设计成果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创造人性化的环境,不仅是业主的目标,也是设计者的职责之一。它能够通过现状环境中“人-环境”关系的描述,对建成环境存在问题的解释理性的与设计专业技术措施结合,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自然的将设计决策与环境研究结合起来。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研究结果作为策划或设计决策的输入,经专业角度的技术判断和选择,得到输出成果,这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

天津空港经济区中心湖西湖(以下简称西湖)是空港经济区CBD核心景观,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景观已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要求,本次前期改造调查,就是旨在收集改造前环境信息,了解使用者、设计者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以及影响CBD环境质量和使用效率的因素,找准西湖景观设计的切入点,给设计决策者提供客观依据。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研问卷共设计了三大类29个问题,其中第一类为西湖环境质量,包括路面舒适度,湖面吸引力、图案铺装美观程度、文化气质、色彩等22个问题;第二类未主体建筑环境质量,包括建筑美观度、建筑总体印象和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第三类未总体环境品质,包括主体建筑环境气氛、总体布局和分区、环境的吸引力和建筑和西湖的总体评价。评价尺度分为5个等级,为了更有效的获取不同人群对西湖景观的直观评价,调点涉及区域各类人员,以更准确的做出评价,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提升改造工作。

(2) 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所谓半结构式访谈是指在访谈中结合问卷进行开放式访谈的方法,访谈前向被试者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以取得支持,让被试者填写完问卷,再提开放式问题,并询问对将来有何改进建议。

调查结果及其统计

(1)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出60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83%,因该区域2002年刚成立,区域发展时间较短,整体工作人员趋于年轻化,本次被调查人员主要以高学历(本科以上),年龄结构为中青年占绝大多数(仅7人为少年或老年,其中3人学历在本科以下,1人未填写学历),人员的组成有专业设计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区域政府管理人员及各企事业单位、参观学生,针对该区域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整理,以图表的形式更直观的表示(见表1-表4)。通过问卷调查初步分析如下:主体建筑和周围环境评价较好,西湖在空港经济区CBD中地位很高,但局部环境质量还需提高,较突出的三点是:人性化差、整体造型未与周边环境结合、西湖利用率低。

(2) 访谈结果

访谈主要是配合问卷调查进行,虽然只有少数人提出了问卷以外的意见,但所得到的信息表明,被访者表达了期望有更好景观环境的意愿,问题提的最多依次是:①增加供人休息的设施;②西湖现状没有特色;③晚上很少有夜景,仅有路灯。此外,遇到某些专业人士,如城市管理者、设计人员还得到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如湖面过大,过于单调,一览无遗,湖面可以设岛或者栈桥,以划分水面景观,湖周围或岛上增加特色建筑,多增加一些娱乐休闲设施;空间整体造型过于呆板,湖边风景过于单调,不自然,建议调整湖岸线后,改变栽植模式,实现和建立自然生态景观;增加比较美的铺装图案;加强与周围建筑的结合,一体化设计,结果证明访谈成为问卷调查法的有益补充。

评价结论及解释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是促进使用者与设计者共同参与到设计前期研究中的重要途径,上述前期评价研究最大的收获就是调研所得到的结果使得设计小组找准了设计决策的关键切入点,克服了仅凭设计者主观判断的盲目性,还发现了许多未注意到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图表中X轴为评价结果,Y轴为调查的人,主体建筑环境质量与总体环境品质综合评价较好(见表1),西湖环境质量被评价为一般(见表2至表4),在功能安排、人性化设计、空间利用率、整体造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西湖在CBD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因主体建筑衬托和水面的作用,整体景观气势较好,但是缺少文化内涵和气质标志物,整个西湖景观几乎没有功能分区,并未体现出西湖应有的吸引力,仅仅是一片没有生气的政府中心景观,虽然区域总体规划上较合理,随着周围建筑的不断建立,现有西湖景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景观和人们的需要;从表3和4可以看出设计缺少细节处理,地面设计不够深入,对他们与西湖、景观大道及周围建筑的关系如色彩、形体关系也缺乏研究,致使整体景观色调灰暗,色彩单一,缺乏亲切感,工艺粗糙,也就失去了特色,除了铺装的浅灰色,就是绿化的绿色,没有变化,原有的湖面虽产生很强的开阔度,但一览无遗的东西不是景观设计的目标,造成了西湖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同时也就从根本上无法形成对人性化进行考虑。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得出以下结论,CBD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具有可视性,CBD中心绿地要求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流动性,可以较好的调动公众参与,抢人眼球的城市小品,甚至来去匆匆的人群均构成CBD绿地生存的视觉空间环境要素。CBD绿地功能也表现在通过环境来塑造表达、统一和强化视觉空间环境效果,营造以人为本的有特色感、安全感和新鲜感的视觉空间环境。建议在今后的设计中逐步改造现有空间环境,明确功能分区,增加步行通道,强化步行空间,使整个湖区的非机动车交通流线通畅,空间形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强统一感和连续感,总的原则既要美化核心区域,又要方便群众,创造出既适合观赏又适合休息的人性化场所。

表1:主体建筑与环境综合评价表

表2:西湖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分析

表3:西湖环境营造分析表

表4:人性化场所营造分析表

参考文献:

[1]朱小雷著,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陆敏玉,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用后评估研究,,[EBRA2004年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3]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10)

【重点剖析】

一、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

1.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

2.当代环境问题的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而以人为原因为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

强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①人类尊重环境规律:对立性向统一性转化,人地关系协调,对人类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②人类违背环境规律:统一性向对立性转化,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势必会反作用于人类和人类社会。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二、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1)化石燃料的分布特征:不均衡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三、中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与防治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与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强调: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一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而泥沙被携带到下游的湖泊中并沉积下来,又会造成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又如,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还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拓展延伸: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如下图:

四、环境污染与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的类型、表现及危害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建设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防治石油泄漏。

2.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1)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常称为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

(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

(3)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强调:垃圾被称为“放错地方的原料”,若采用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可以变废为宝,其利用方法、利用成分和优势见下表:

3.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拓展延伸: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②南方降水多,大量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至地面。③南方地形多以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我国与欧美酸雨类型的不同: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酸雨;而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

五、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

1.环境管理的对象、执行主体及目的

2.环境管理的手段

3.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4.公众参与

(1)民间环保组织的优势及作用

(2)个人环境道德修养

【典例分析】

例.(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表2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和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直接看出,占用耕地比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小、平均海拔低;增补耕地因坡度大、海拔高,开发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进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第(2)题,可从宣传教育、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等方面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创新演练】

1.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读“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2010年8月9日报道,根据安徽环保局提供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巢湖湖区共有约20平方千米蓝藻集聚,占巢湖总面积的2.56%,集中分布于西半湖西北部和东半湖东南部,并有局部暴发的趋势。巢湖是中国重要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巢湖两市之间,因湖呈鸟巢状而得名。

材料二 蓝藻发生趋势与气象条件关系表:

(1)按照环境要素划分,蓝藻暴发属于________污染。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徽巢湖蓝藻暴发的原因。

(3)请为巢湖蓝藻的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议。

(4)环境管理的手段除了环境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外,还可以采取________手段、________手段等。

4.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是绿色产品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哪两个环节?

(2)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参考答案:1.(1)破坏地表土及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地下采空区易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

(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

(3)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2.(1)废水、废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铬等)和有毒溶液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土壤、大气后,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电子废弃物占用土地;废旧电器重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2)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监管;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

3.(1)水

(2)高温、降水少、风速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生产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引江济巢,增加入湖流量,促进水体流动和交换;加强监测与管理。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篇(11)

方世南认为,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强化环境责任,发挥主导性作用,实施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政府环境责任意识缺失或不强,将直接影响到旨在实现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的政策的科学性和生态性,使得这些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外溢效应,即这些政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许继芳认为,政府环境责任缺失集中体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环境责任不对称和地方政府经济责任与环境责任不均衡两大方面,这种缺失既造成了公众环境利益的受损,又导致了政府合法性的下降,还引发了社会发展的环境不公平。巩固认为政府环境责任的基础应为公众环境利益。肖萍认为,由于环境保护责任的缺失以及问责机制的不健全,环境问责的有关规定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环境问责制不是一项单一的制度,它包括问责的依据和条件、问责的主体和对象、问责的方式(内容)和程序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就问责主体而言,环境问责制包括权力机关问责、司法机关问责、上级政府(行政机关)问责,环境审计属于行政机关问责。

(二)审计与问责的研究

马骏认为,以人大预算监督以及国家层面的审计监督为代表的平行问责,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着我国财政问责的进程。冯均科认为,国家审计问责制度是特定国家以国家审计监督为基础建立的规则化问责体系,包括审计机关的直接问责与其他机构借助审计结论所进行的间接问责。王会金认为,责任监督是政府审计活动的固有功能。

(三)环境责任、问责与环境审计研究

Bennett和Newborough分析了英国城市实施地方21世纪议程以及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审计情况,构建了区域发展局进行的城市级别的能源审计,分析了政府审计部门如何对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进行问责。Luiz和Alessandra介绍了环境管理中巴西的政府审计,分析了联邦环境许可证审批过程的业务审计问责机制,提出了政府审计在环境领域的职责,并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的其他成员进行了比较。巩固认为,政府环境责任的基础应为公众环境利益,公众环境利益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只能以法律所认可并予以保护的正当利益形式为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它具有主体共同性、客体整体性和救济彻底性等特征。肖萍论述了环境问责的条件、主体和问责体系,认为环境审计是上级政府(行政机关)问责的重要形式。潘佳认为,我国目前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问责是内部的,缺乏公众对权力的制约,应该建立由公众参与考评、环境信息领域的独立监察专员和公民或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构成的外部参评机制。牛鸿斌等认为,政府环境审计的本质是控制和创新领导干部政府环境行为的管理工具,通过影响领导干部的政府环境行为,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工作目标。

(四)环境审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Tomlinson等对环境审计的术语进行了研究。Glen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和环境会计问题。Cláudia等为区分环境监管和环境审计的概念,收集整理了涉及环境监管、环境审计和环境会计的295篇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环境监管和环境审计的关系。国内有关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已深入各个方面,研究范围包括环境审计理论基础、动因、本质、职能、目标、假设、原则、准则、程序、方法、主体、对象等,总体而言,研究关注宏观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用研究方面涉及农业、工业、空气质量、水、建筑、气候、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等众多领域。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TheINTOSAIWorkingGrouponEnvironmentalAuditing,简称WGEA)是目前政府环境研究领域权威的国际机构,现已公布了24份研究报告,成果主要集中在实务指南,但其成果需要依据各国国情进行深化。综上所述,现有研究表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了环境问责需求,审计是问责的一种形式,属于行政机关问责,这种问责是审计活动的固有功能。目前的研究说明了环境问责对环境审计的需求,但什么条件下产生环境审计,什么因素影响环境审计的发展,环境审计的产生条件以及环境问责与环境审计之间的关系则一直缺少理论层面的解释。

二、环境机会主义和污染容忍度下降产生问责需求

(一)环境领域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较高

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重要行为假设之一,是对新古典利己主义理性人假定的延伸,是理性人寻利动机的自然结果。杨小凯等认为,机会主义是人们追求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对策行为,这种机会主义对策行为就是“损人利己”。不对称性信息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温床”,而相应的收益则强化了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是经济主体的理性与约束它的规则发生冲突的结果,包括个人理性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组织理性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冲突以及组织理性与组织之间所达成契约条件的冲突。一般而言,机会主义行为最易发生于经济利益保护机制弱化的部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度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敏感度密切相关。由于公共产权的固有缺陷,缺乏产权主体、产权主体虚无或激励、监控不力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公共利益的保障机制不力,对侵蚀公共利益的行为反应迟钝[33]。因此,具有公共产权属性的领域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较高。由于空气、水等资源不是稀缺资源,不属于私有产权,对公共成员没有排他性,因此环境质量具有典型的公共产权属性。环境资源难以进入市场交易,不适用于价格机制,无法用市场价格确定公共产权的成本和收益,导致其价值因无形而被忽视。同时,由于公共产权的主体不明确,导致“理智的冷漠态度”和“搭便车”的心理,个体往往不会主动维护公共产权。环境的外部性使得环境领域的“损人利己”行为尤为突出,加之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环境的公共产权属性明显,这些都导致环境领域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较高。

(二)污染容忍度下降使得问责需求强烈

经济社会的利己主义和环境领域的机会主义行为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存在的,但是问责需求并未在环境领域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时就产生,这表明环境机会主义只是问责需求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由于环境领域的公共产权属性和外部性特征,导致公民社会对环境质量“理智的冷漠态度”和“搭便车”的心理,在环境污染尚未严重到危害私人产权(包括身体健康)时,这种心理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助长了环境领域机会主义行为的滋生。也就是说,在污染初期,公民社会对污染环境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容忍的。环境容忍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中得到解释。一般认为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呈倒U曲线型关系,这被称为环境库兹涅兹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不是很严重时,民众更愿意接受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对环境质量下降保持容忍的态度,直至经济增长到某个程度后,公民社会的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对环境污染不再容忍,环境开始得到治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容忍度继续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容忍度与经济发展也呈倒U曲线型关系。这种容忍度的下降,随着环境外部性内化为私有产权损失的加剧而更加强烈。影响环境机会主义行为容忍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出是希望通过环境意识教育的环节引导环境行为。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紧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和不一致。也有研究表明,只有在低成本情景里,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才可能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度。尽管环境意识的提高未必导致环境行为的发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环境意识的提高必然会使公民社会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容忍度降低。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有产权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环境保护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必然影响人群的健康和福利,致使社会公民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环境领域的问责需求逐步强化。

三、环境问责需求:环境审计的动因

问责需求产生后,最先考虑的是对产生污染行为当事人的直接问责,如对排污者进行处罚、要求其整改、勒令关停等。由于环境问题十分复杂,专业性强,由环境专业人员承担对污染当事人的污染行为界定比较合适,因而通常的直接问责制度设计是由相关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的,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第14条就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美国的环境法律也规定由联邦政府的相关机构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直接管辖。但是,布坎南曾指出,如果将政府视为一个“经济人”,它也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这种利益就不见得总与社会的利益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政府有可能会采取“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惜损害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主义行为。“诺思悖论”也表明,“在历史中经常会出现财政目标偏离社会目标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惜采取损坏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这就需要对作为直接问责主体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再问责。例如我国在淮河流域投入大量水环境治理资金,但水污染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就会产生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问责需求。美国在1899年颁布了《河川港湾法》,1912年制定了《公众保健法》,1924年开始实施《油污染防止法》,但是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遏制,由此产生了对联邦政府相关机构的问责需求。间接问责制度设计是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责任的问责。如1969年美国颁布的《环境政策法》规定,在总统府设立环境质量委员会,该委员会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适时收集关于当前和未来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正确资讯,并对该资讯进行分析和解释,以确定这种状况与发展趋势是否会妨碍总统向国会提交环境质量报告中所规定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同时编辑关于此项情况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并向总统提出建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5条也规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05年,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中进一步明确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存在上述行为的企业中有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也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由于我国直接问责主体众多,如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所规定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就涉及环境、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卫生、建设、渔业、公安、交通、铁道、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等,若再加上发展改革委员会(基建投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技改投资)等综合投资部门,将有15个部门之多。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上有间接问责的制度安排,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复杂,直接问责主体之间职能交叉,而目前作为间接问责主体的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又难以掌握全面信息来做出判断,如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涉及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土地等多个部门,中央一项资金拨付下来后,分渠道配发,每个部门只知道自己的配额,很难就总体责任进行监督,因而目前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的问责效果尚未显现,对于政府的直接问责是否有效,对环境治理是否进行投入,投入多少,效果如何等民众关心的问题,难以做出准确的回应。社会有问责需求,但现有的问责机制还不能进行有效的问责,在制度上,我们希望能有一个部门可以掌握有关环境责任履行的全面信息,包括环境信息、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等,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同时拥有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定的处理处罚权力,具有权威性。审计机关正是这样的综合经济部门,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机关可以掌握多个部门的环境相关信息,可以做出综合诊断和评价,环境审计因此而产生。

四、环境审计内容演化:问责需求动因的证据

根据前面的分析,环境机会主义行为越多,污染就越严重,公民社会对污染的容忍度就越低,这方面的问责需求就越强烈,这个领域就应该是环境审计的重点。本文从我国环境治理投入、环境污染主要领域、与相关环境审计关系的角度来收集数据,以实证检验环境机会主义、问责需求和环境审计的相关性。

(一)环境保护的投资问责驱动环境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

根据2001—2010年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和中经统计数据网相关数据,本文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环境治理各年投资换算成2001年不变价格。我们从表1中的环境投资情况发现,2004年以前环境保护投入在1800亿元以内,2006年上升至2300亿元,环境投资的增长使得环境领域资金使用情况不容忽视。从环境污染情况来看,2005年11月发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同年12月又发生珠江北江镉污染事件,这两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为我国的水环境保护敲响警钟。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接报处置161起突发环境事件,比2005年增加85起,凸显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说明环境机会主义行为增多,环境投入大幅增加反映了环境污染容忍度下降,政府进行环境治理的力度增加。由此,对环境保护部门进行问责,对其预算执行进行监督成为必然。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是审计署的主要例行审计工作,从已经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来看,2005年公布的第3号《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和2006年公布的第5号《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均未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入公告对象。但自2007年公布第6号《49个部门单位200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开始,环境保护部(原环境保护总局)已经成为例行的预算执行审计对象。这表明正是环境投资增长产生问责需求,进而驱动了审计署对环境保护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就审计披露的信息来看,也从2007年的仅披露问题发展到2013年披露环境保护部内部各部门预算执行的详细数据和差异,并披露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报告更具有绩效审计的特征,这也是近年来社会在问责方面要求更加深入具体的体现。

(二)水环境污染及治理问责驱动水环境审计

2001—2010年10年间公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COD和氨氮的排放情况见下页表2。从表2中可见,2005年是全国氨氮排放量最大的年度,2006年是全国COD排放量最大的年度,而且生活污染源总是高于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的COD和氨氮排放在2006年达到最高点。2005—2006年之后,废水排放总量依然上涨,但COD和氨氮排放量均有所下降。水环境污染的趋势表明,2005年—2006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同时,自2003年开始,《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上一年度的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2005年之后开始分类统计,2010年之后又不再公报。由于当年度公报的是上一年度的污染事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公报中得到2004—2009年污染事件的统计情况。从表3中6个年度的环境污染事件分布情况来看,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我国主要的污染形式。2005年环境污染事件猛增,水污染事件是2004年的一倍。并且2005—2006年又是我国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段。严重污染事件的频发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容忍度下降。为加强环境治理,2007—2008年,我国的环境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环境污染责任人和监管责任的问责需求也十分迫切,正是这个问责需求导致大规模的水环境审计,如下页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审计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水环境审计项目,2008—2009年是水环境审计项目最为集中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应的是2007—2008年环境投资快速增长后进行问责的时期。也就是说,2005—2006年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增多;2007—2008年治理力度加大,但治理效果未能让民众满意,容忍度下降,问责需求迫切;2008—200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审计。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上述各时间段存在驱动关系;从审计内容和发现问题来看,逐步从单纯的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转向对水环境绩效的审计,这也是缘于公民社会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问责的需求,起初民众只是想知道钱有没有花到环境项目上,随着容忍度的下降,民众更关心花钱有没有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也就有了更高的问责需求,从而促使水环境审计向绩效审计发展。

(三)节能减排的问责需求驱动节能减排审计

能源消耗产生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是环境治理的途径。我国2001—2012年的能源消耗情况和增长率见后文表5。由后文表5可见,“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幅度攀升,上升幅度达到56.91%,“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上升幅度虽有所减缓,但也达到25.61%。正是由于大幅度上升的能源需求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超出了公民社会的容忍度,节能减排的需求才更加强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出台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公民社会有问责的需求,加之公民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容忍度的降低,这种问责需求十分强烈。正是问责需求的驱动,审计署组织了大规模的节能减排审计。目前完成的节能减排审计结果公告显示,2008年进行的41户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是对2006—2007年节能减排投入的问责审计,之后的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及10个省1139个节能减排项目审计也是对之前年度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的问责。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是节能减排的财政科目审计,是财政资金投入的问责。从时间顺序来看,正是节能减排资金投入的问责需求驱动了节能减排审计;从内容和披露问题上看,由于节能减排审计是从2008年开始,此时问责需求已经要求审计关注绩效问题,因此节能减排审计起初就是绩效审计,只是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审计的范围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