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8 15:45:33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1)

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果实中主要的糖,它的含量对果实品质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决定着果实的甜度与风味,而且是果实其它重要品质成分和风味物质如维生素、芳香物质和色素等合成的基础原料,因此,糖积累是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深入了解糖的积累和代谢机制,可为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1,2]。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果实中糖积累和代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调控果实品质提供了参考。

1 果实中糖的运输

大部分果树的光合产物以蔗糖为主要形态,通过韧皮部运输进入果实,参与果实生长发育物质的代谢与积累:叶绿体光合同化二氧化碳生成磷酸丙糖,由磷酸丙糖转运蛋白介导到叶肉细胞的胞质中,合成蔗糖后经短距离运输到韧皮部并装载入韧皮部,经筛管长距离运输后从韧皮部卸出,最后由韧皮部后运输进入果实代谢和贮藏[3,4]。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每一步都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另有一些木本蔷薇科果树,如苹果、樱桃、桃、枇杷和梨等,叶片光合产物是以山梨醇为主要形态,通过韧皮部运输进入果实。众多研究表明:蔗糖、山梨醇、己糖等穿越质膜或液泡膜时需要各自的运输蛋白,如蔗糖运输蛋白、山梨醇运输蛋白、己糖运输蛋白等。糖运入果实的速率(或总量)并不取决于叶子的输出能力,而取决于果实自身,研究表明,果实中糖载体的跨膜运输能力是决定果实含糖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Ruan等(1997)[5]对成熟果实中己糖含量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的研究发现,果实含糖量差异不是由叶子输出糖的速率(或总量)决定,而是由品种特有的果实中己糖运输能力所决定,高糖含量品种果实中的己糖运输载体的跨膜运输能力远高于低糖品种。陈俊伟等(2001)[6]研究表明,温州蜜柑韧皮部后运输是糖运输途径中的限速阶段,其中跨膜运输是糖进入果实细胞积累的控制点。

2 果实糖代谢的方式

果实中的糖经过了复杂的反应,最终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果实之中,形成果实的不同风味,所有这些变化都涉及到重要的代谢过程,按照果实中糖代谢的产物来分,可将其大致分为3种方式:蔗糖代谢、山梨醇代谢和己糖代谢,这3种代谢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蔗糖是韧皮部运输的主要形式,在果实内部被迅速代谢,转化成己糖、有机酸、淀粉等,使蔗糖不断地向果实积累,蔗糖的浓度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直接影响果实中糖的积累,蔗糖既可贮藏又可分解为单糖, 单糖可贮存, 也可参加三羧酸循环,不仅为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能量, 而且为构建各种细胞器官提供基础原料,蔗糖代谢相关酶对果实中糖的代谢和积累有重大的影响。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地对苹果、梨、香蕉、葡萄、柑桔、甜瓜、草莓等的研究表明: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对果实中糖的积累、运输和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3 转化酶与糖代谢

转化酶参与蔗糖的分解,是蔗糖的分解酶在植物的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7]。早在1913 年,Michaelis 和Mentens 就对转化酶进行了研究,近些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转化酶生理特性和功能的研究。植物组织中的转化酶主要有2类:一类为酸性转化酶(AI),另一类是中性转化酶(NI)。人们发现转化酶不仅存在于光合组织中,而且还广泛存在于非光合组织中,其中酸性转化酶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2种。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分布在液泡中,不溶性酸性转化酶存在于细胞壁上,主要参与韧皮部质外体的卸载,以保持植物体内库、源之间蔗糖的浓度,从而调节糖的代谢、运转和积累。研究证明,葡萄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含量与转化酶活性呈负相关,在葡萄转熟之前,液泡转化酶产生的己糖主要用于代谢, 而在转熟之后,己糖主要用于积累。

转化酶参与植物的生长、器官建成、调节韧皮部糖的卸载、糖分运输及调节库组织糖的浓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转化酶的活性与果实中蔗糖的含量呈负相关,随着果实发育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甜瓜成熟过程中,在花后25~30天之前,果实中蔗糖含量很低,之后蔗糖含量迅速上升,到成熟时达到最大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而转化酶活性的变化恰恰相反,总体呈下降趋势。苹果、菠萝、梨、杨梅等[8]果实中也有类似现象。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2)

市“三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和市委包惠书记在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作为当前一项管总的紧迫的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大调研”活动安排部署,切实推动“大调研”活动在000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大调研”活动推进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科学选定调研课题。紧紧围绕清华书记的“天府六问”以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充分听取、吸收全县干部的意见、建议,立足“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重”基本县情,科学选定《000》1个县级综合调研课题和《000治理贫困的实践与思考》《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研究》等XX个重点调研课题。县级部门、乡镇分别围绕兴工强县、开发扶贫、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改革法治、党的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经过充分讨论、思考,确定XX个乡镇自主课题和XX个部门开放性课题。

(二)配齐配强调研力量。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迅速成立由县委办副主任、政研室主任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大调研”活动工作专班,成员由县委政研室、县委办综合室、县政府办研究室的同志组成,并从乡镇和县级部门抽派2名同志充实工作力量。各牵头县领导组织相关责任单位组建课题,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人员安排,强化人员保障;各部门、乡镇按照“1+1+N”(1个主要领导,1分管领导,N个专业骨干人员)进行力量配置,选择个人素质强、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强的“三强”人员组成调研课题组,确保调研工作有人抓、有能人抓。

(三)务实开展调研工作。一是领导带头,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切实改进调研作风。县委书记、县长先后多次深入000经济开发区、巴山大峡谷、乡镇和县级部门开展调研,亲自参与确定调研思路、拟定调研报告提纲,专题听取调研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对调研报告提出多次修改意见,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二是上下联动,强化统筹职能。充分发挥调研专班对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县领导、乡镇、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跟踪督促工作。建立完善调研工作交流制度,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全县“大调研”活动开展情况,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研XX次,开展调研交流会3次,开展调研工作督查2次。三是创新方式,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创新调研方式,在坚持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座谈研讨等传统调研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调查问卷、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新型调研方式,多渠道收集社情民义,及时发现和捕捉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高调研报告敏锐性和时效性。

(四)精雕细琢调研文章。一是县领导和单位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道关口,认真审核把关调研报告文章质量,对调研报告文章进行签字负责。二是大调研工作专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不符要求、质量不高的调研报告予以退回、回炉重造;对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联系相关单位部门共同进行打磨、优化。三是对县级各部门和乡镇的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比,选出30篇情况真实、分析切实、对策务实和文风朴实(县级部门、乡镇各15篇)优秀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编印《000优秀调研报告集锦供》全县参考学习,通过强化激励,切实提高调研文章质量。

二、特色亮点举措

(一)下沉摸实情找准发力方向。(1)“下马观花”探明情况,按照“1名县领导+1个责任单位+N个业务骨干”,组建21个工作组,深入部门、乡镇、村社区和厂房车间,召集领导干部、一线职工、改革主体等广泛讨论,为科学确定调研课题奠定基础。(2)“解剖麻雀”找准症结。召开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读书班,就脱贫攻坚、重大项目、经济数据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报,收集领导干部问题建议137条,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破题方向。(3)“量体裁衣”做好选题。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省委“一干多支”,市委“12335”等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科学选定000“1+21+54+N”调研课题体系。

(二)出门学经验引用他山之石。(1)“走出去”问。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组建县委考察组,由县委书记带队前往协作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考察学习。全方位学习定海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000“大调研”活动助推县域发展提供可借鉴之“石”。(2)“派出去”学。选派10名优秀干部到绵阳涪城区挂职学习,每月召开一次“经验分享会”,围绕22个重点调研课题谈思考、讲举措、说办法,并形成会议纪要反馈给主管部门。(3)“跳出来”想。依托“1+10+N”教育培训体系,对全县1457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引导他们打破思想禁锢、跳出思维定势,主动站到全县发展的大局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请进高精专共商解决之道。(1)运用“院县合作”专家力量。深度把握000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契机,邀请20余名专家学者,把脉问诊《把“000经济开发区”打造成达州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探索与研究》、《000》等5个相关研究课题,帮助000发展掌握新理念、开阔新视觉、掌握新方法。(2)强化“硕博进达州”人才服务。按照“对标分类,归口指导”原则,将000的XXX名硕博人才,分为教育、农业等8个调研智力服务小组,就如何推动000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XXX项县级领导重点研究课题提供思路、寻找答案。(3)发挥“行业领域”骨干作用。县级部门、乡镇对照已经确定的调研课题,按照“1+N”(1个牵头领导,N个骨干人员)进行力量配置,对调研课题所涉问题开展一对一服务、点对点指导,并形成课题清单报县委政研室备案,实行限期销号、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有力促进“XXX+N”调研课题,形成有分量、有内容、有力度的调研报告。 

三、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转化运用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政策,强化创新和成果转化意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调研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打下坚实的思想意识基础。二是强化上级引导。基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往往缺乏成果转化的主动性,认为调研结束呈上一纸报告就是大功告成。因此,要从制度层面自上而下引导提高认识。三是加强主动汇报。各基层单位、部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具有特色的、优秀调研成果,并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3)

1渗透压调节的组织和器官

体外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鱼的体液渗透压进而影响鱼的存活、生长以及繁殖,因此鱼类必须通过调节体内水分和盐分平衡以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暗纹东方鲀具有很强的渗透压调节能力,且形成了较高级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渗透压调节由鳃、肾和肠对离子和水的共转运来完成。鳃是鱼类渗透压调节和离子运输的主要器官,鳃上皮的泌氯细胞中含有大量的Na+,K+-ATPase,该酶是氯细胞离子转运的关键酶,其含量和活力依环境盐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T.rubripes)和星点东方鲀(T.niphobles)等6种东方鲀属鱼类均具有肾小球肾单位,但仅暗纹东方鲀具有远端段的淡水鱼型肾单位,远端部分的存在是暗纹东方鲀适应广泛盐度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环境盐度过高时,鱼体内肠上皮细胞吸收大量的海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同时利用鳃的泌氯细胞分泌过多的离子。与之相反,当遇到低渗环境如淡水时,将会吸收过多的水分并产生离子扩散丢失现象,为了保持体内渗透压平衡,需要通过肾组织和膀胱排出体内过多水分同时利用鳃组织主动吸收外界离子。

2渗透压调节机制

暗纹东方鲀在其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分别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能适应较大的盐度变化,并维持体内相对稳态。它们依靠自身逐渐进化形成的生理机制来平衡因体外水环境中盐度改变而产生的渗透压变化。其中主要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具体涉及到以下4个层面:激素、细胞、离子通道蛋白和基因。

2.1激素水平调节肾上腺髓质素(AM)是KITAMURA等首先在人手术切除的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扩血管和利尿活性的多肽。它与降血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构相似,并且属于相同的肽家族。CGRP和AM共享一个G蛋白偶联核心受体,即降血钙素受体样受体(CLRs),该受体与受体活性激素蛋白(RAMPs)相互作用决定其特异性。暗纹东方鲀含有5个肾上腺髓质素基因(AM1-5),在其盐度适应实验过程中,NAG等研究发现,利用RAMPs和CLRs的可能性组合转染COS7细胞,阳性反应的组合可引发环腺苷酸(cAMP)对于不同生理浓度的AMs的反应,结果如下:CLR1-RAMP2a/2b/3/5(AM1),CLR2-RAMP2a/2b(AM1),CLR1-RAMP3(AM2),CLR1-RAMP3(AM5)。暗纹东方鲀体内的CLR1-RAMP5型AM1在鳃组织中表达,表明AM1在渗透调节过程中起作用;CLR1-RAMP2a型AM1集中定位在暗纹东方鲀肾组织的特定区域,且在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性角色。另外HINO等研究发现,AM1包含在肾小球滤过液中,除了具有分泌功能外,还可以作为一种激素起作用。

2.2细胞水平调节氯细胞高度富集于鱼的鳃丝上皮,并在鱼类渗透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ONGA等根据氯细胞生长周期各阶段的超微结构特点,将氯细胞分为附细胞、不成熟细胞、成熟细胞以及退化细胞,其中只有成熟细胞才具有完全的离子转运能力。氯细胞个体较大,且具有大量的线粒体,因此又称为线粒体丰富细胞,可为离子的逆浓度梯度的跨膜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氯细胞除顶端区域较窄外,整个胞质充满着发达的呈分枝状的微小管系统,且分布有大量的与转运功能相关的Na+,K+-ATPase。氯细胞不仅能够在淡水中吸收少量的离子,还能在海水中分泌大量的盐。氯细胞随鱼类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呈现出体积、数量、结构复杂程度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引起鳃对离子转运方式及能力上的改变。淡水条件下,暗纹东方鲀幼鱼的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性皆处于较低水平;转移到盐度10海水后,氯细胞的数目较淡水中有所增加,血浆渗透压呈现出上升趋势;转移到盐度20海水后,氯细胞发生皱缩,血浆渗透压上升程度更为剧烈;转移到盐度30海水后,氯细胞内部线粒体数目增多,血浆渗透压值迅速升高,与其它盐度组存在显著差异,鳃丝Na+,K+-ATPase活性也达到最高。

2.3离子通道蛋白水平调节目前有关暗纹东方鲀渗透压调节的离子通道蛋白包括Na+,K+-ATPase、NBCe1、Slc26a6A等,其表达水平调节见表1,每种离子通道蛋白在应对盐度变化时都显现出不同的表达特性。

2.3.1Na+,K+-ATPase(NKA)NKA是一种能够产生离子和电势梯度并用于离子运输的关键酶,不仅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而且可为鱼类上皮细胞中的离子转运提供动力支持。该跨膜多次的整合膜蛋白由2个亚基(α和β)组成,主要分布于鳃上皮的氯细胞中。暗纹东方鲀幼鱼鳃丝的NKA活力在淡水条件下处于较低水平,盐度升高后,各试验组NKA活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2.3.2HCO3-转运体(NBCe1/Slc26a6A和Slc26a6B)HCO3-转运体主要分布在SLC4和SLC26两个基因家族中,其中,SLC4家族有10个基因成员,NBCe1则是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之一。生电型的Na+-HCO3-共转运体NBCe1,位于肠上皮细胞的基底外侧膜上,不仅在肠上皮细胞HCO3-分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于暗纹东方鲀适应海水环境亦至关重要。再者,从淡水转移到海水后,暗纹东方鲀肠组织中的NBCe1基因高度表达,且有显著差异。

2.3.3SO42-转运体(Slc26a6A)SO42-是海洋中含量仅次于Cl-的阴离子,海洋鱼类通过肾组织分泌体内过量的SO42-,使其保持正常的生理浓度,这对于鱼类的存活是必须的。Slc26a6A是一个生电型的Cl-/SO42-交换体,间接通过Na+泵(Na+,K+-ATPase)驱动,在海洋性硬骨鱼类肾近端小管细胞顶端区域,在分泌过量SO42-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暗纹东方鲀适应海水的实验过程中,WATANABE等和KATO等的研究结果表明,Slc26a6A是鱼类适应海水的关键分子之一。此外,在东方鲀属基因组Slc13和Slc26的家族中,海水条件下暗纹东方鲀肾组织中的mfSlc26a6A因其表达水平变化较显著,是最有可能的SO42-转运体。

2.3.4Mg2+转运体(Slc41a1/cyclinM3)Mg2+是海水中除了Na+之外含量最高的阳离子,海洋性硬骨鱼类通过饮用海水并分泌离子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离子平衡。暗纹东方鲀含有5个Slc41(Slc41a1、Slc41a2a、Slc41a2b、Slc41a3a和Slc41a3b)基因家族成员,但将暗纹东方鲀从淡水转移到海水后,仅有Slc41a1基因在肾组织中高度表达。ISLAM等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分析发现,离子转运体Slc41a1位于近端小管顶端胞浆的液泡中,通过调节细胞质基质到液泡内腔的Mg2+转运以控制Mg2+的分泌。细胞周期蛋白M(CyclinM,Cnnm)是一种古老的保守域蛋白。暗纹东方鲀中包含6个细胞周期蛋白M的家族成员:2个Cnnm1的直系同源物,1个Cnnm2、1个Cnnm3和2个Cnnm4的直系同源物。海洋硬骨鱼类的肾是Mg2+分泌的主要场所,并产生带有高浓度Mg2+的尿液。qRT-PCR分析表明Cnnm2、Cnnm3和Cnnm4a基因在海水暗纹东方鲀肾脏中表达,然而只有Cnnm3基因表达上调,且具有显著差异。ISLAM等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分析海水条件下暗纹东方鲀的肾组织,发现Cnnm3基因在近端小管表达,其产物位于侧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nnm3在海洋硬骨鱼类体液的Mg2+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3.5Ca2+转运体(NCX2a)NCX是一个膜蛋白家族,按其分类亦可作为溶质转运体8(TheSodium/CalciumExchangerFamily,SLC8)家族。暗纹东方鲀中包含7个NCX基因(NCX1a、NCX1b、NCX2a、NCX2b、NCX3、NCX4a和NCX4b)家族成员。海洋鱼类必须饮用海水以摄取水分,然而吸收海水的同时大量离子亦随之进入,因此海水硬骨鱼类需要通过肠和肾组织分泌过量的Ca2+以维持体内Ca2+的平衡。在暗纹东方鲀盐度适应实验中,ISLAM等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表明,NCX2a在肾组织近端小管的顶膜上表达;并且,NCX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qRT-PCR分析亦表明仅有NCX2a在海水暗纹东方鲀肾组织中高度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证明NCX2a调节肾脏Ca2+的分泌,并且在海洋性硬骨鱼体内Ca2+平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3.6水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是整合膜蛋白,属于主体内在蛋白(MIP)家族,水通道蛋白选择性的指导水分子进出细胞,同时阻碍离子和其它溶质的通道,对于各种器官中的液体运输机制有重要影响。水通道蛋白家族包括传统的水选择性通道蛋白(如AQP1)以及水-甘油跨膜输送的蛋白(如AQP3)。在暗纹东方鲀盐度适应实验中,AQP3在鳃组织中为水的进出提供了通道,故相对于其它组织AQP3基因在鳃上表达水平较高;与之相反,AQP1在暗纹东方鲀鳃组织的渗透调节功能上具有限制性,但其基因在海水条件下的肾组织中高度表达。当暗纹东方鲀由高盐度转移到低盐度环境时,除了利用身体排水来调节渗透入水外,还通过鳃组织维持渗透压平衡,AQP3和AQP1亦通过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来应对盐度变化。

2.3.7Na+/K+/2Cl-转运体(NKCC)和Na+/Cl-转运体(NCC)NKCC是一种跨膜蛋白,该蛋白穿过膜运输Na+、K+和Cl-。因这些离子以相同的方向移动,故NKCC也被称为协同转运子。钠氯协同转运蛋白NCC是电中性的阳离子结合氯离子的转运蛋白,也称为钠氯离子同向转运体,具有肾脏中再吸收钠及氯离子的功能。在暗纹东方鲀盐度适应实验中,KATO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远端肾单位中NaCl的重吸收在淡水中由NKCC2(NKCC其中一种亚型)和NCC共同控制,海水中则单独由NKCC2调控。

2.4基因水平调节盐度胁迫的许多生理性适应是通过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来调控的,许多研究已验证了广盐性鱼类应对渗透胁迫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如与暗纹东方鲀近缘的红鳍东方鲀,将其由海水转移到咸淡水中,通过渗透调节器官(鳃、肾、肠)中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目前,暗纹东方鲀在盐度胁迫中高度表达或被抑制表达的离子转运和激素基因研究已有报道。

2.4.1离子转运基因NK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于细胞内包含相对较高浓度的K+和较低浓度的Na+有重要意义。JEONG等研究发现,淡水条件下暗纹东方鲀幼鱼不同器官中的NK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海水条件下鳃和肠之间无差异,而两组织和肾间均差异显著。NKA主要分布在鳃组织,幼鱼从淡水转移到海水,初始时表达量急剧上升达到最高值,然后快速降低,最后逐渐恢复至起始值直至实验结束。与之相反,从海水转移到淡水,NK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仅仅在转移起始时表达量有较小幅度的升高。NKCC是一种编码跨膜蛋白的基因,该蛋白穿过膜运输Na+、K+和Cl-。暗纹东方鲀幼鱼肾组织中的NKCC2基因在远端小管表达,且在淡水和海水条件下表达量皆较高。钠氯协同转运基因(NCC)在肾脏中参与编码一种协同转运蛋白,用于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重吸收。淡水条件下暗纹东方鲀幼鱼肾脏组织中的NCC表达量较高,在鳃组织中表达量则较低。然而,在海水条件下,肾脏和其集合管细胞的顶端膜中NCC的表达量皆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肾脏中NCC基因的表达与河鲀鱼适应淡水之间相关联。水通道蛋白基因(AQP)编码一种蛋白,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即内在蛋白,又名水孔蛋白,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可控制水的进出。AQP1在不同器官不同盐度下的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淡水和海水条件下肠中的表达量均高于鳃和肾。鳃组织中的AQP3在淡水条件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肾脏和肠,而在海水中,各个组织器官的表达量均差异显著。

2.4.2激素基因催乳素受体(PLR)基因编码垂体前叶激素(催乳素)受体。淡水条件下暗纹东方鲀幼鱼不同器官中的PLR基因表达量明显不同,肾中最高;而在海水中仅有鳃的PLR表达量与其它器官有显著性差异。PLR通过阻碍离子的丢失和水的吸收在鱼类渗透压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LR能够调节含有NKA的氯细胞的密度和数目,但是目前关于PLR对于鳃组织NKA基因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仍未有明确的认识。即使暗纹东方鲀转移到高盐度环境下,鳃组织中NKA基因表达量急剧增加,但鳃组织中PLR基因的表达量并没有与NKA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我们需进一步利用盐度细胞的组织学标记等相关技术,来证明该物种中NKA和PLR的相互关系。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4)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01-03

1 科技成果研发状况

我国通信科研体系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组成,具体包括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参与通信科技研究的高等院校约30多所。承担通信科研的有8家部级重点通信研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数百项,申请专利400多项,获得多项部级奖项,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为我国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1 科研活动投入

据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信息产业尤其是通信行业科研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高于其他行业。信息产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科研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科研投入人员、经费比重较高,占到全国的50%以上。2009年信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76188人,占到全国的3.19%;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157.5173亿元,占到全国的2.71%。2009年信息产业在全国高技术产业中R&D经费投入占到所有行业总投入56%,位居第一,详见表1。

1.2 科技成果产出

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2008年,我国登记的科技成果数量每年增加1000项左右。2009年比上年增加3029项,增长7.6%。其中登记的应用科技成果共获得1.5万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企业占60.8%、大专院校占26%、独立科研机构占8.9%。2005-2009年,应用技术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中电子信息领域所占比重10.3%。

2008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30386件,占到全国的25%。与2007年相比,电信技术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增加3065件,提高8.4%;申请授权数增加6238件,提高67.9%。分类授权数大幅度提高,说明电信科技成果成绩显著。(见表2)

2009年,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通信技术类企业5家,且通信类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到65%(详见表3)。其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量占到51.6%。说明电信科技成果成绩显著。电子信息行业科技投入较低,但成果产出比例较高,见表4。

在连续两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活动中,第九届收到申报项目186项,评选出7项入选项目,其中通信项目3项;第十届评选出5项入选项目,其中通信项目2项。

2 科技成果转化状况

2.1 科技成果转化法规 目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法规有11项。这些法规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范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营造了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特别加大了鼓励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保障了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进一步激发了高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积极性。此外,各地方政府还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为促进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2.2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通信业开放竞争环境的形成,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通信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革。尤其是在国家创新战略指导下,使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化渠道与转化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由计划经济下单一的运行机制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多种转化模式并存的运行机制。

2.2.1 政府主导的转化模式 目前,科技部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在不同层次上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主要是采用政府推行的方式进行转化。国家加大了对这些计划项目转化资金的投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大大提高了转化率。同时,通信行业及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中除了一般项目以外,特别增加了产业化培育项目。政府主导的转化主要通过产业化科技计划项目,采取产学研联盟组织形式实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完成系统科技成果转化。例如,我国TD—SCDMA产业化过程,LED技术的研发等。

2.2.2 市场主导的转化模式 经过不断改革和技术发展,中国通信业真正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通信业网络规模居世界第一,业务应用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通信制造与运营市场成长出具有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和大量的产业链上的中小型企业,为通信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市场主导的转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2.2.1 企业自主研发转化 目前骨干电信运营商与制造商已成为通信科技创新的主体,分别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在广州、四川建立自己的研究基地。中国电信成立技术创新中心,重点研究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创新,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推动中国电信未来基础性、前瞻性以及对通信和信息行业有重大影响的高端技术,以保持中国电信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中兴和华为在下一代网和3G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大部分科技成果能自行转化。经过企业化改制的科研机构,大部分根据已有的科研优势,开发市场需求的各种应用技术产品,自行转化,转化率很高。如烽火集团成为光通信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果转化率达到90%。

2.2.2.2 合作转化 大型骨干电信运营企业除了自行转化科技成果外,还与制造商通过客户关系建立了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模式,双方在信息沟通、合作过程中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合作转化机制。同时,他们还与科研院所进行各种技术合作,校企合作及产学研联合等。调查表明,改制后的科研机构30.4%的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合作完成的。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采取“院所合作”、“走进园区”、“校企联盟”、“校地合作”等形成产学研联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调研表明,高校已经积极主动与市场接轨,在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采取企业合作转化的占到38%,产学研结合转化的占到29%,技术转让的占到20%,三者所占比例87%,企业合作的模式尤为突出。

2.2.2.3 技术转让 中小型通信企业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或者资金不足,主要通过从技术市场获取技术,或者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产品应用,最终主要服务于大型制造商与各类电信运营商需求。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通过进驻科技园区获得人才、技术、资金和政策上的服务支撑。由于中小型通信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吸收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限,技术转让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2.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用转化率来反映,即在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已被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成果所占比例。从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报告的数据来看,2009年全国应用技术成果应用状态与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稳定应用的成果仍保持较高的比例91.4%,未应用和应用后停用成果比例为8.2%和0.4%。成果未应用或停用的原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资金问题尤为突出占50.2%,其次是技术问题占26.3%。根据我们可获得的资料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3.1 从中国科技成果网收集的资料来看,2009年通信类科技成果378项,转化52项,转化率为13.76%。转化项目中稳定应用的占63.5%。转化项目中21%是来源于高校或与高校合作研发转化的成果。

2.3.2 根据我们对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高校、独立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调查,不同性质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独立科研院所相对较高。在调查的8家研究院所中,成果转化率在60%以上的占87.5%。各类信息服务公司的成果转化率因企业规模的大小而不同。其中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成果转化率均在60%以上;而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成果转化率介于20%-40%之间。

2.3.3 根据我们对通信科技产出相关高校调研可知,31.91%的科研人员的专利项目实现转化。拥有专利数的占47.06%,说明被调查人员中只有15.02%的专利实现了转化,转化比例较低,与我国每年20%以上的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相比也是较低的。

2.3.4 据国家科技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1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左右,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贡献率。通信科技是高科技领域中的重要部分,无疑自主创新与转化成效也需要提高。

总之,从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的运行机制来看,企业自主转化的项目,基本上全部转化。科技部的科技计划项目中,重大项目或是涉及到整个行业、产业链的,转化速度较慢,但一般有政府支持;一般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项目、产学研联合的项目,转化率较高;一般高校独立研究的项目,主要由于资金缺乏等,转化率较低。各省市科技厅(局)的科技计划项目,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产业化项目,由于在立项阶段要求与企业合作,转化率较高;其它项目尤其是高校独立研究的项目,转化率较低。

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通信市场竞争加剧,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通信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对我国通信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不高,从宏观层面来看存在以下障碍。

3.1 管理体制方面

3.1.1 政府部门的条块划分难以形成创新合力 从我国现有的科研体制和产业发展体制来看,我国政府部门间条块划分以及责权范围割裂(科技部负责科技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产业发展,发改委负责宏观发展战略),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科技与产业之间管理集成度不高,两个领域协同性不强。行业管理部门不能掌握科技研发投入资金,致使科技与产业在管理体制上脱节。此外,国家与地方科技计划相互独立、封闭、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出现中央、地方与部门的管理条块分割,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整体能力。

3.1.2 科技资源配置运行机制不协调 信息产业领域的科研机构如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在科技发展链上出现缺位、错位与越位现象,科技界过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通信科研机构、大学被逐步推向市场,按照市场机制实现科技创新。各大科研机构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同时,为了经济效益,大量基础性研究机构纷纷转向工程项目研究,科研骨干花费大量精力去争取项目,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越来越不被重视。由于基础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应用技术性能、成熟度和可转化性受到影响,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不强。

3.2 政策环境方面

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通信产业成果转化不仅受到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政策环境影响,同时还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

3.2.1 一般政策环境问题

3.2.1.1 法律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例,关于国家财政收入、税收优惠、成果价值评估的规定过于原则,无程序性规定,缺乏操作性。同时,本法的配套与具体落实措施没跟上,例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明确规定了成果权的依据,但是无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规定等,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利益分配无法律依据。《技术市场管理办法》、《技术合同登记办法》等技术市场管理法规中没有关于技术咨询、登记、信息、知识产权及评估等中介组织的规定等,致使有法难依,制约科技成果的转化。

3.2.1.2 税收优惠政策内容单调,企业税收负担重

税收优惠政策基本局限于所得税率优惠和定额减免。事实上对新投入市场的产品,可能前几年都是亏损的,基本上享受不到优惠。而国外通行的加速折旧、技术开发基金、对研究开发投资准予费用列支、减免流转税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在我国政策中很少体现。且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期限也很短。同时,我国现行税法几乎没有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调动投资者和研发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2.1.3 缺少面向技术成果需求者的激励政策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但实际执行力不足。以上海为例,上海世博会工程中的许多产品,上海电气集团是承担者,但最终使用的都是国外产品。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科研资金和政策投入,致力于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少重大创新领域、创新项目和新产品订货,又往往不支持本土企业的技术实践。政府的发展政策和激励政策相脱节,缺少对技术成果使用者的激励。

3.2.1.4 缺少支持风险投资的政策

现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关于风险投资的条款不清晰,对于研究资金的投入和转化资金的投入的比例没有相对较为明确的规定,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据估计,我国风险投资资金规模总量仅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的1%。由于体制缺陷,在风险投资领域,公共财政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功能和倍增机制难以实现,导致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比例较低。

3.2.2 通信产业政策环境问题

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与网络生产经营特征决定了政府通信产业发展一直在竞争与管制之间平衡。政府通信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通常会影响到通信科技成果的现实应用,制约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2.2.1 系统的科技创新政策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此形势下,我国通信产业也不可能结合产业的特点与需求,系统利用国家已有政策建设自主创新环境。行业主管部门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成果管理方式,致使其在产业科技发展规划、技术创新引导和协调等方面的职能未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未能建立起适应通信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系统创新政策。

3.2.2.2 缺乏促进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

纵观通信业发展历史,无论技术还是业务应用都在不断地改变着通信产业的边界。通信技术创新不仅开拓了市场,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产业组织。尤其是在“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的发展背景下,现有的管制政策往往与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要求产生一定的冲突。同时,通信的网络经济特征在技术应用中又受到运营网络的技术水平与吸收能力限制,例如入网检测,要求考虑互联互通、信息安全等,在缺乏系统的产业政策前提下,技术研发形成的科技成果就无法得到转化应用。因此,通信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受政策的影响很大,甚至有些成果在研发后才发现与新出台的政策不相符而难以转化。

3.3 支撑服务方面

支撑服务系统是科技成果转化必不可少的动力和保障。目前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已初建成效,但仍然存在问题。

3.3.1 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普遍存在着“虎头蛇尾”现象,即研发阶段有资金投入或较为充足,但转化阶段的资金严重短缺,许多科技成果停留在样机或样品上,致使科技向经济领域推进受阻。尤其是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从研发到中试、现网实验和产业化过程中,不仅政府直接投入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市场融资渠道和方式,特别是阻碍高校及中小通信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调查,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是只完成实验室样机,无资金支持进一步研发(见图1)。同时50%的科技人员希望财政拨款获得资金,这既表明科技人员市场意识不强,又表明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的缺乏。

3.3.2 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 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行业协会、生产力中心、科技园区、创新工场等中介服务组织形式。服务功能在不断完善,由信息咨询、、融资服务到直接产业化推动。但是属于通信行业性中介服务组织少,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的通信中介专家非常缺乏。另外,大部分能为通信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分散在各地区与部门之间,无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能力相对较低。调查表明,64%高校科技人员急需资金支持和合作伙伴信息的服务,但中介机构难以满足。同时,信息产业领域公共服务平台的市场化模式尚不成功,多数仍依靠政府支持。

综上所述,目前通信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大量科技资源浪费,通信科技创新能力的合力无法体现,有碍于我国通信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行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已不适应通信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唐五湘,黄伟著.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M].方志出版社.2006.3.

[2]徐辉,费忠华著.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对经济增长效应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

[3]张玉明等著.企业自主创新与多元资金支持[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5)

政研部门没有财权、事权,不是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只是调研部门、参谋部门。政研部门要体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地位,首先要在研究工作方面有所作为。事实表明,研究工作没作为,政研部门没有地位;研究工作小作为,政研部门小有地位;研究工作大作为,政研部门大有地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勇于有为、力争有位”的理念,以研究工作有作为来实现政研部门有地位,以政研部门地位的提高力求政研工作有更大的作为。

政研部门是党委的思想库、智囊团和参谋部,具有历史形成的“党委的谋士”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单位,政研部门对党委工作思路和领导意图比较了解,又没有部门利益牵扯,相对比较超脱,可以站在全局高度,拿出客观、真实、可信的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政研部门的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研究网络比较健全,研究基础比较扎实。这些都是政研部门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在研究工作方面大有作为。

二、正确把握“远”与“近”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战略性问题与研究紧迫性问题共推进

所谓“远”,就是要研究涉及全局的事关长远的战略性问题;所谓“近”,就是要研究近一个时期当务之要的紧迫性问题。加强研究工作,每年既要研究一些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为党委把握方向、制定战略提供服务;又要高度关注不同阶段亟待研究的紧迫性问题,为党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出谋划策,从而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不断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要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从宏观战略层面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选择那些能够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提供富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要着力当前,认真研究不同阶段的紧迫性问题。高度关注不同阶段党委的中心工作,选择那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紧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多反映情况,多研究问题,多提供建议,为党委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正确把握“前”与“后”的关系,努力实现决策前服务与决策后服务相协调

政策研究是为党委制定决策和决策实施服务的。所谓“前”,就是围绕制定决策超前研究、出谋划策;所谓“后”,就是围绕决策实施跟踪研究、建言献策。研究工作不仅要为党委制定决策提供服务,而且要为党委实施决策当好参谋,真正使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做好决策前的研究服务,是长期以来政研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大局,超前思考、深入研究、主动献策,做到研究在作出决策之前。做好决策后的研究服务,是今后政研工作新的重点领域。要围绕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跟踪研究,了解贯彻落实的情况,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分析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推动决策落实的意见和建议。

四、正确把握“热”与“冷”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显性问题与研究潜性问题同加强

所谓“热”,就是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所谓“冷”,就是处于萌芽状态、正在发展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我们既要研究领导正在关注的显性问题,又要研究需要领导关注的潜性问题,切实做到“热”“冷”兼顾,“冷”“热”适度。

研究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就要高度关注领导的新思路,把握领导的关注点,使研究工作与领导所思所虑所谋同频共振、实现有效对接,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为领导排忧解难。

研究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就要勤于观察形势,善于见微知著,敏于以小见大,侧重研究党委想抓还没有抓的问题,研究现在没有抓但下一步必须抓的问题,研究那些可能出现尤其是将要出现的问题,切实增强研究工作的预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今天的“冷”,也许就是明天的“热”。加强对“冷”问题的研究,是研究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产业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包括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经营两端延伸,高新技术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一二三产业相互交融。我们要重视围绕像产业融合发展这样一些重要问题,开展超前性的研究。

五、正确把握“研”与“用”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成果与转化成果相融合

所谓“研”,就是深入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所谓“用”,就是充分运用和有效转化研究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政策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因此,我们不仅要争取多出研究成果,出好的研究成果,更要重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把研究与转化融合起来,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围绕决策、精心选题,是转化研究成果的根本前提。在选题时,必须围绕需要决策的问题确定课题、开展研究,做到确定课题想决策,调查研究为决策,研究成果变决策。党委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决策什么问题,我们就围绕什么问题开展研究。

深入研究、提升质量,是转化研究成果的关键环节。研究报告再长,如果缺乏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那是一叠废纸;研究成果再多,如果没有精品力作,转化也会成为问题。提高研究成果质量,重要的是要自我加压。党委政研部门是直接为党委服务的调查研究机构和决策参谋机构,应该代表当地的最高研究水平。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要力求过得硬,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要力求高水平,使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关键是要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课题个人负责制度、集体研究讨论制度、领导把关制度、研究成果定期考评制度,努力为研究工作多创精品提供保证。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是转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研究成果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渠道,研究成果的被认识被接受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畅通研究成果的上传渠道,使之更多地进入领导视野,进入更多领导的视野,引起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成果的转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起草党委文稿、拟订政策文件,是转化研究成果的便捷路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通过起草领导讲话、拟订政策文件、提供政研信息等途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比如,在调研中掌握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通过政研信息报送党委政府,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发现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思想,可以通过起草领导讲话和会议报告,获得领导的认同和肯定;在研究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可以通过拟订政策文件,转化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用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只有高效地运用和转化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工作才更有价值、更有地位。

六、正确把握“新”与“旧”的关系,努力实现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同运用

这里的“旧”,主要是指座谈会、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和蹲点调查等传统调研方法;这里的“新”,主要是指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调研手段。做好研究工作,必须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研究工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要坚持优良传统,做到“老方法不能丢”。基础理论性研究也许可以在书斋里进行,但政策研究工作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我们要运用座谈会、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和蹲点调查等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了解上层机关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当然,“身入”的同时必须做到“心入”,要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成果回来。

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到“新手段不能少”。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己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七、正确把握“专”与“博”的关系,努力实现一专与多能相结合

“博”,指的是博学多才、博采众长;“专”,指的是有专业、有专长。“博”是“专”的基础,“专”是“博”的目的。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工作者。

做到“专”,就要强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切实增强履行本职岗位的本领,努力成为研究某个领域的行家、专家和名家。

做到“博”,就要牢记“非博学无以广才,非广才无以大用”的道理,坚持兼收并蓄、触类旁通,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努力成为具有广博的学识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全面的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做到“专”“博”相结合,根本途径是加强学习。我们要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要求、工作需求和精神追求,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的各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自觉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6)

一是探索出一种以契约机制为核心的市校合作新机制。通过契约方式,与高校签订市校科技合作协议,明确任务、建立制度、优化服务,“倒逼”高校将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议程,使市校合作组织化、系统化、常态化,探索出一种市校合作的新机制。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7)

1 概述

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业正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面临着政企分开、资产经营、扭亏为盈、下岗分流的艰巨任务,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的发展对机车牵引技术、通信技术、车辆检测技术、线路维修技术、行车安全组织技术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除内部问题外,铁路运输企业还面临着外部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海运输等多种运输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给铁路运输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要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方面不断提升,打造安全、快速、便利、舒适的运输服务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应用创新的知识及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质量。

2 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作用

2.1 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2.1.1 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配置基础设备

铁路运输行业基础设备包括机车、车辆、信号、钢轨、通信、供电、站场等多种设备,是铁路运输企业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基本的设备系统。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首先完成及储备的配置工作,这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的、综合的、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多个单位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铁路运输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指引和规范下,由铁道部统一规划,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主导,对既定发展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不断完善和发展铁路运输部分的基础设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1.2 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基础设备的技术应用研究

铁路干线当前所用的基础设备主体部分为引进国外设备,大多数是铁路科研部门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代表了当前铁路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效益不仅与工业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有关,还与后期的管理及应用具有重要关系,这就需要解决基础设备结构合理化及搭配等各项问题,如信号与行车密度、调度要求的匹配、钢轨重量与通过总重、轴重匹配等问题。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后解决技术性问题,如弓网或轮轴关系引起的运用问题等。

2.1.3 设备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

为保障铁路运输部门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健全基础设备维修及管理体系,保障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维修与管理及运用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先进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体现其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机构编制、人员配置、物资投入,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高度重视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

2.1.4 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其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研工作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铁路部门统一规划的研究项目,如具有重大、综合特点的R&D项目,这一类项目主要是研究不同温度下重轨铺设试验、不同条件下牵引重量的提升、运行速度的提升试验等专业性强的技术类科研;另一类是针对现有的运能、安全、效率、服务等技术进行提升的科研公关,这一类科研工作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基础设备及零部件,以及将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形成新的产品或新的产业。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看,后者的转化工作是急需加强的,这是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1.5 做好与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

营销是铁路运输体系的总要组成部分,做好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可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客运方面利用计算机售票、客票预定预售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异地售票取票服务、专业化的引导提示及广播、危险物品的检测、票据检测、包裹托运服务办理等服务;货运方面可采取微机制票、货场内的装卸搬运、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等。以上各项服务均可依托技术进步,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铁路运输业额营销水平及服务水平。

2.1.6 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属于运输企业的软科学研究范畴。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重点应为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能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基本需求、国家的经济政策、其他运输方式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调整内部生产关系,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及人事岗位;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市场机制,采取工资绩效挂钩的模式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益。运输组织及调度指挥是具有技术与软科学双重性质的工作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均应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2.2 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作用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运活动的计划性较强,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极度不符,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之路充满了困难及艰辛。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出路在于技术创新,这是因为:

2.2.1 技术创新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蓄能器

技术创新是包含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统一整体,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提供能量支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迎接新时代市场经济的调整。

2.2.2 技术创新是铁路营运改革的减震器

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新思想为基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创新性的活动,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减震器,可减少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冲击力度,实现铁路运输体制的软着陆。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可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实现观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为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寻找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2.2.3 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

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其动力是来自于市场的要求及用户的需求,市场是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及最终落脚点。通过创新企业的管理体制,激活科技及人才资源,加快应用型科技成果的研发进程及应用周期,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及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

3 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

3.1 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3.1.1 铁路运输企业奖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国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实施办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及落后性,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报酬奖励,极大的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科研人员从事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的周期较长,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需要漫长的试验阶段,其投入的时间及精力无法从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得到有效补偿,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科研人员对于技术创新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3.1.2 铁路运输企业科研人员稀缺

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力量为科研院所,当前多数科研院所存在科研人员稀缺断层的问题,研究人员结构的不合理、研究条件及研究经费的短缺都成为制约科研周期长短及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人才补充、科研经费的保障是铁路技术创新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1.3 科技与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的结合力度

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及管理阶层主要关注内容为企业的运行生产状况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状况下,科技与企业的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结合力度不够、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较少、利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多数领导及管理人员认为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是铁路发展的软指标,没有引起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3.2 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铁路运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改革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提高生产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已经引起了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为技术创新创设条件,企业应:

3.2.1 制订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及技术创新的新政策,加快落实科技成果做为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举措,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保障科研人员应有的经济权益。科研成果可以在技术股份划分中占据一定份额,以此奖励科技成果完成者及科技成果转化者;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后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国家为鼓励科研人员投身于科研工作,已建立了政府科技人才特殊津贴,企业也应制定一系列奖励科技人才的制度,采取技术津贴或特殊政策的优惠活动,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

3.2.2 为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不断提高面向研究室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经有关机构及部门评估、论证、认定的有应用前景的科新技术成果,铁路运输企业应从经费上予以支持,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进程。在高新技术研究过程中,可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工资制和特殊岗位工资制等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研究机成果转化创造最有力的条件,加快技术创新及应用的步伐和应用。

3.2.3 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

科研院所是铁路运输企业基础创新的核心部门,对于核心部门应按照人员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组织结构合理、研发开发实验环境良好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进一步加强该部门的核心作用。传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还要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及后期维修工作,极大的分散了研发人员的精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铁路运输企业可鼓励科研人员组建和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及应用进程。

3.2.4 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成功经验,这一模式的应用对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与专业的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体,围绕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热点及关键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选择一批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技术的应用步伐。

3.2.5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铁路运输企业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队伍,具有先进市场经济服务意识的营销队伍以及及一批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队伍。铁路运输系统需要的人才是多个领域的,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懂运输管理的创新型人才,逐步实现利用技术发展生产力,利用管理提高生产力这一战略目标。

3.2.6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在国家大力提倡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渐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模式及进程。铁路运输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从设备的维修管理、生产活动的运行和销售、技术管理及跟踪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构建专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铁路运输设备故障检修的效率;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处理包括车辆调配、车辆运营状况、票务的营销状况、工作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4 总结

技术创新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必然之路,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的必然之路。铁路运输企业应从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激励措施的实施、人才的培养、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进等方面为技术创新创设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卢晶.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铁路改革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4(16):307-308.

[2]沈志云.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J].科学通报,2012(08):594-599.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8)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52-04

研究发现,规律的运动可增强心肌组织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了心肌抵抗氧化应激或缺血再灌注等损伤的能力,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长期运动锻炼可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运动诱导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根本机制还不明。Rho GTPases是Ras超家族的小G蛋白,在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增殖和基因转录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ho激酶通过调节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脱磷酸化而参与心肌细胞的收缩调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一家族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转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广泛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和心肌纤维化等病理过程,被认为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靶点,但RhoGTPases在运动诱导的心肌保护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了8周规律跑台运动对大鼠心肌RhoA,Racl和CAt42蛋白和基因转录的影响,以期为有氧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实验室证据。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实验动物由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雄性、清洁级3月龄Wistar大鼠30只,体重(228±8.0)g。RhoA、Cdc42多克隆抗体和Racl单克隆抗体购自英国Ab-earn。β-actin多克隆抗体和IgG二抗购自美国Pro-teintech Group公司。Trizol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Reverse Transcription System反转录试剂盒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Power SYBR Green PCR Mas-terMix试剂购自美国ABI公司。考马斯亮蓝蛋白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CR所需引物由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成。

1.2 仪器与设备 本实验所使用的移液器(Eppen-doff,德国),组织匀浆器(Staufen,德国),721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岛津,日本),低温高速离心机(Beckman,美国),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实时荧光定量仪(ABI,美国),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上海复日科技)等均由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提供。

1.3 运动模型的建立 30只Wistar大鼠均于北京体育大学动物房饲养。昼夜节律人工控制光照(光照时间为6:00-18:00),环境温度22~24*(2,相对湿度50%~65%。国家标准啮齿动物饲料喂养,动物自由进食及饮水,两天换一次垫料,以保持清洁干燥。大鼠在进入动物房前均未进行过跑台运动,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进行适应性跑台运动,速度为10 m/min,每天30 min,共进行5 d。淘汰体重过大或过小及不适应跑台运动的大鼠,最后挑选出24只大鼠进行正式实验。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12只,两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运动组大鼠的训练方案参照Radak有氧运动模型,共进行8周跑台运动,前2周运动速度为10 m/min,跑台坡度为5%,每天运动30 min,每周运动5 d;两周后,运动速度为22 m/min,跑台坡度为10%,每天运动60 min,运动6周。

1.4 取材 所有动物在最后一次运动后48 h内取材。采用25%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迅速打开胸腔,取出心脏,剔除脂肪和筋膜,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净,滤纸吸干后用锡纸包裹投入液氮冷冻,然后置于~80℃冰箱保存待测。

1.5 左室心肌肥厚指数测定 称量两组大鼠全心湿重(HWW)、左室游离壁湿重(LVFWW),计算全心重/体重比,左室重量/体重比值(左室心肌肥厚指数)。

1.6 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取心肌100 mg,加入1 mL胞浆裂解液,于冰水浴中电动匀浆,静置30 min后,于4℃,12 000 g,离心30 min,取上清液分装,存于-80℃冰箱待测。采用Bradford法测定总蛋白含量,计算好上样量后,调整蛋白浓度,于100Y;加热5 min使蛋白充分变性。蛋白经SDS—PAGE电泳转至PVDF膜上,经5%BSA室温封闭60 min后,加入一抗(RhoA、Racl、Cdc42以及β-actin一抗浓度均为1:1000),室温下孵育60 man后,4℃过夜。次日将PVDF膜用PBST洗3×10 min后,加入二抗(四种蛋白二抗浓度均为1:4 000)孵育60 min,用PBST洗3×10 min后,于暗室用ECL发光液显影,曝光。胶片经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后,分析灰度值。

1.7 Rea-Time PCR法检测mRNA转录取心肌组织50~100 mg,加入1 mL Trizol试剂,按TrizolReagent说明书上的步骤抽提总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PdXIA纯度并计算P&iA浓度。抽提出的PdXIA存于~80C冰箱待测。选用随机引物,按照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将RNA反转录成cDNA,存于-20℃冰箱待测。参照已经发表的文献,设计RhoA,Racl、Cdc42和GAPDH的引物,具体设计见表1。以cDNA为模板,以GAPDH为内部参照基因,加入引物、Power 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试剂,在ABI 7 500实时定量PCR仪上进行荧光定量扩增反应。反应体系组成按Power SYBR Green PCR MasterMix试剂说明书,PCR扩增条件采用ABI 7500实时定量PCR仪的默认设置。目标基因的表达结果采用比较CT法相对定量。

1.8 数据统计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

2、结果

2.1 8周有氧运动对大鼠左心室厚度的影响 如表2所示,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全心重/体重比值与左心室游离壁湿重/体重比值(左室心肌肥厚指数)升高.但是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8周有氧运动对大鼠心肌RhoA的影响 如图1及图2所示,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心肌组织内RhoA mRNA转录明显下调,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2.3 8周有氧运动对大鼠肌Racl的影响 如图3及图4所示,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心肌Rac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两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在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等各种慢性心脏疾患的终末阶段都可以导致心肌重构,进而出现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综合征。对于心肌重构的控制,可以延缓CHF的进展。来自不同实验室不同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研究都显示:无论是由于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心力衰竭,还是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组心肌组织中RhoA、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使用Rho激酶抑制剂可改善心肌梗死后、自发性高血压、压力超负荷大鼠及血管紧张素Ⅱ所引起的心肌肥厚。Rho激酶抑制剂的应用不但结构上左心室的重量、左室腔的直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且心肌组织中的RhoA、Rho激酶mRNA的表达也明显下降。这些结果都提示在左室心肌重构的病理过程中Rho/Rho激酶的激活具有重要作用。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包括Rho蛋白、Rho激酶和肌球蛋白磷酸酶。目前以对RhoA、Racl和Cdc42研究最广泛,它们最具特色的功能是对肌动蛋白动力学的调节,比如RhoA调节肌动蛋白应力纤维(Stress fiber)的装配,而Rac和Cxtc42则调节肌动蛋白聚合成特殊的外周结构:Cdc42促进丝状伪足的形成;Rac调节层状伪足的生成及膜皱缩。它们还通过这种效应来调节许多基础的生物功能如收缩、运动、粘附、细胞形状与极性、基因转录等。

近10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有益于心脏功能,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脏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但运动作为一种特异性应激刺激,随运动方式、时间和强度的不同,对机体包括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更为复杂。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9)

中图分类号:TU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038-02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是混凝土泵车输送混凝土的关键部件,也是混凝土泵车研究的热点。现在,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正朝着更长、更轻、更灵活、更智能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臂架系统研发,尤其是超长臂架系统的研发,周期长,费用高,效果差。对臂架系统三维数字设计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可以大大减少在实际工况下进行试验的代价,实现高效的系统设计,缩短研发周期。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结构

仿真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系统通过泵车遥控器发送臂架动作指令,遥控接收器收到指令,发送到CAN总线。

(2)运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收到各臂架动作手柄信号,将其转化为臂架动作指令(转台旋转和各臂架油缸长度变化速度值),发送到CAN总线。

(3)工控机CAN接收卡通过CAN总线,收到臂架选择和各臂架油缸长度变化速度值,经过CAN数据接口,传递给Matlab仿真系统。

(4)Matlab系统采用Simulink仿真工具包,对臂架系统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模拟真实环境中臂架系统的工作状况,显示臂架运动三维仿真动画,和转台旋转角度、各臂架夹角、臂架末端点位置变化曲线,并将这些数值输出到CAN数据接口程序。

(5)运动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仿真值,并利用其进行其它程序的运算处理。

1.2 臂架系统建模

泵车臂架系统是由臂架、连杆、臂架油缸和连杆件等铰接而成的可折叠和展开的平面连杆机构,其结构见图2。

该系统采用Pro/Engineer建立臂架系统的三维模型,然后转化到Matlab系统中进行仿真,其过程见图3。

为了提高仿真速度和方便添加约束条件,仿真系统忽略了臂架和油缸的质量、形变和惯性,将其简化成刚体模型。

1.3 CAN数据接口

CAN数据接口功能就是通过Can数据接收卡和CAN总线,实现运动控制器和Matlab仿真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其结构图见图4。

该CAN数据接口程序采用VC++编写,与Matlab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DDE方式。接口程序将转台转速和各臂架油缸长度变化速度值发送给Matlab仿真系统,又将仿真结果:转台转角、各臂架夹角、臂架末端点坐标,返回给运动控制器。

2 Matlab仿真

该系统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因为Matlab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功能、可靠的容错能力和广泛的符号运算能力。Simulink是Matlab软件的扩展,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它支持连续、离散及两者混合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其中,“SimMechanics Model”模块是从Pro/E中建立的臂架系统机械模型,可以通过Simulink直接调用。“jiaodu1”模块为S函数,实现Matlab与CAN数据接口之间数据交换:即获取转台旋转速度和各臂架油缸长度变化速度,并通过DDE客户端返回仿真结果。另外,该S函数也可以添加臂架动作约束条件,比如转台旋转角度-359°~359°,1臂最大角度90°,一臂和二臂最大夹角180°。

Matlab作为DDE客户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1)调用ddeinit函数与服务器建立对话,建立成功后返回一个通道号。以后的操作就是基于这个通道进行。

(2)调用ddadv函数请求建立热链。

(3)调用ddereq函数向服务器请求发送数据,返回值存为数矩阵;或者调用ddepoke函数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4)传输结束后,调用ddeterm函数请求撤销与服务器建立的热链接。

3 仿真效果

在计算机上运行CAN数据接口程序和Matlab仿真程序后,就可以看到臂架的三维模型,臂架旋转角度、曲线窗口。当拨动泵车遥控器手柄时,臂架的三维模型开始按照指令开始动作,各曲线窗口开始显示数值变化曲线。

臂架三维动画窗口如图5所示,通过窗口工具栏按钮,可以选择不同视角。

4 结语

(1)利用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技术,根据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物理参数、形状特征、运动特点等真实地模拟了其三维运动过程,避免了大量的编程和计算工作,无须制造物理样机,用实体实验的方法来观察。它为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研发途径,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该仿真技术较传统设计方法更快捷、更高效,为臂架系统结构优化、应力分析、油缸受力分析、智能臂架、臂架防干涉、防倾翻等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对混凝土泵车虚拟化样机研发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3)该仿真系统把臂架系统作为一个刚体,没有考虑到臂架和油缸的质量、形变、惯性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和实际臂架运动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10)

 

转运站垃圾压滤液是垃圾压缩作业中产生的高浓度污水。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转运站污水的排放应按国家与地方标准的有关要求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的要求,转运站压滤液应采用转运站原位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方式。厌氧处理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污水的处理已有较多研究,并已有工程应用,而厌氧处理用于转运站污水处理报道较少。S. M. D. Ghasimi等用厌氧方法处理了吉隆坡Taman Beringin垃圾转运站垃圾压滤液,经过间歇试验[1]和半连续试验[2],COD去除率可达52.7%。韩丹等[3]用厌氧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了垃圾中转站模拟污水,路江涛等[4]用同时厌氧好氧反应器处理稀释后的广州某垃圾压缩站废水,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证明了转运站压滤液厌氧预处理的可行性。因此,可将转运站现有污水调节池改造为厌氧调节池,作为转运站污水快速处理工艺的前置预处理单元。污水经过厌氧调节和基于高级氧化的快速处理工艺后COD降至约1000mg/L,出水澄清透明且无恶臭。

厌氧调节池设计为厌氧折流板形式。其结构简单环境保护论文,操作方便。无需额外的动力,占地面积小,已有部分工程应用实例[5-8],Yilmaz T等[9]研究了与转运站垃圾压滤液性质相似的填埋场新鲜垃圾渗滤液,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目前研究多为实验室小试规模,中试及工程层面的研究尚较少。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中试装置

在江苏常州某转运能力25t/d的垃圾转运站建立现场中试试验系统。装置具有1.5m3/d的处理能力,设计水力停留时间6d,内部分为5格,上下流室宽度比取4。在各个隔室设置取样口、排泥口和放空口,并设置了厌氧气体排出口将厌氧产气通过水封排出室外。

图1 转运站污水厌氧折流板调节池结构

Fig. 1 Structure of transfer station waste water anaerobic baffledregulation pool

1.2 实验方法

转运站压缩作业产生的垃圾压滤液排入转运站内污水井,试验中垃圾压滤液经潜污泵从污水井提升至厌氧折流板调节池。实验在室温条件(约25°C)下进行。

(1)厌氧折流板调节池运行稳定性验证:转运站垃圾压滤液有机污染物浓度很高,变化剧烈,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负荷;pH值较低,在长期不经pH值调节直接进水的运行方式下容易出现酸化现象。厌氧折流板调节池经成功启动后持续进水以考察其在冲击负荷和长期低pH值进水的情况下运行稳定性。

(2)厌氧折流板调节池酸化水质特征及调控措施:厌氧折流板调节池出现酸化状况后,监测了水质特征,并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试图恢复其厌氧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厌氧生化调节池运行稳定性

2.1.1 厌氧折流板调节池稳定运行阶段出水水质

厌氧折流板调节池启动所需厌氧污泥125kg取自常州某垃圾焚烧厂厌氧反应器。由于转运站垃圾压滤液水质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水质较为相似,仅用30d即完成了启动。此时水力停留时间从启动时的10d减为6d。启动结束后调节池内污泥浓度见表1。

表1 调节池内污泥浓度

Table 1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regulation pool

 

格室

MLSS(g/L)

MLVSS(g/L)

MLVSS/MLSS

1

91.312

72.676

0.796

2

14.68

10.76

0.733

3

2.088

1.24

0.594

4

0.712

0.552

0.775

5

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篇(11)

【摘要】经济咨询研究是政府经济科学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也是对政府经济民主化建设的有力体现。因此,创建高校完善的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是经济咨询研究工作能够顺畅运行的根本保障。通过对完善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的策略进行讨论,以此来为我国经济咨询研究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完善

经济咨询研究发展能力与发展水平是对政府经济实现科学化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政府经济实现民主化的前提。所以,创建并且健全经济咨询研究的有效运行机制,是经济咨询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且提升工作效率的充分保障,同时也是政府对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发展政府经济的必然趋势。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的形式下,对于创建健全的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也更加显得十分迫切。

1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的相关概念

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指的是通过运用制度安排来将经济咨询研究当中多个构成部分以及关键内容有机的进行串联,从而健全经济研究工作流程,明晰经济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从而全面实现经济咨询的规范化、法制化以及科学化的建设。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是创建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同时涉及多个方面的高效运行机制,并且强调在研究工作层次、研究应用转换以及鼓励评价体系建设和保障等领域的制度化建设。

2创建完善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的相关策略

首先要完善经济咨询研究的选题工作。选题立项作为经济咨询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内容,要遵循有效和针对性的原则,从而要充分考虑对经济咨询整体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实现的影响。规范化的选题立项通常包含研究选题的提出以及筛选和确立、研究方向的确立以及选题的和项目负责人的设立等,从而实现研究选题的整体优化。研究选题的立项的关键在于选题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实用价值;其次,对研究成果的产生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查,从而为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提供相应的保障。一个严格的研究成果的产生过程应当包含调研、指导以及专家监管约束等内容。同时,调研是经济咨询的重要的基础,而指导与专家监管越是则是提升研究成果质量的最佳途径;再次是要创建高效的信息传递体系,以此来保障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来适应研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从而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信息传递体系不仅要注重对研究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且还要注重外界因素对研究整个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影响和评测,从而依据具体的状况来进行过程的改善和对研究成果的完善。

3形成顺畅互动的组织协调机制

组织协调体系是经济咨询研究工作的全部内容,同时也能够为经济咨询研究内部实现有效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创建顺畅的组织协调体系首先就要注重组织协调体系的专业性,并且要设立组织体系相应的协调权利,从而能够将组织体系与社会各界力量以及与对外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协调。同时,组织协调体系作为经济咨询研究运行机制的负责部门,就要对经济咨询研究的全部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协调,以此来保障各项研究制度的顺利实施,为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同时,作为组织机构必须要为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有效性负责 ,要对决策咨询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 ,保证各项制度的顺畅运行。

4促进转化机制的快速有效形成

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应当能够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服务,这是进行决策咨询研究的重要目的与宗旨,为此,需要对决策咨询相关计划工作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并将决策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看作为是研究工作重中之重。想要真正意义上形成行之有效的专业机制内容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应当加强及决策咨询研究当中成果所产生的决策影响分析,通过对成果进行上报以及进行决策的交流完成对咨询研究的有益分析。

第二,需要获得更加广泛性的认可,不断扩大成果研究效果,通过宣传、讲座以及发表专著等方式形成决策成果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帮助决策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增强决策咨询的科学性与落实。

5促进形成决策咨询激励评价制度

具有科学意义的激励与评价制度能够将评价激励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甚至做到两者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提升决策咨询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激励评价能够进一步提升决策咨询的实际效率与质量,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研究者的主动性提升。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在进行激励评价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确保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与严谨程度,形成符合当前决策咨询发展水平相吻合的指标系统。切实加强对相关决策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以时实性方面的的数据考量。将工作的重点落实在针对成果的转化分析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将决策意见以及相关意见真实反馈出来。与此同时,还应当根据评价进行具体经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在具体工作当中,发挥评价机制系统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决策咨询研究进一步完善。

其次,应当鼓励创新,促进评价成果内容的有效转化与实践应用,针对优秀决策成果应当给予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通过举行决策咨询方面的专题会议,重点激励优秀的个人与集体。与此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开发决策咨询研究力度,形成培训班,深入锻炼相关人才,鼓励形成优秀的决策咨询成果研究队伍。

6促进形成强有力保障体系

真正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系统,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展开工作:

第一,强化组织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决策咨询相关领导机构以及组织系统架构。并针对该组织赋予相应的领导职权,并进一步深入强化专业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系统性,提供形成专业的组织架构完成对决策咨询研究的系统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的研究体系。

第二,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重点促进形成一批具有专业理论研究能力,同时还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这类高级人才应当能够真正领导决策咨询工作。

第三,强化资金链保障;需要进一步的扩大资金投入,增强专业研究部门当中的资金使用,一方面用于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专业研究的资金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决策咨询成果研究与转化效率提升上来。

第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决策研究方面的信息能力提升,形成具有专业水平的决策咨询成果研究就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形成具有现代化意义决策咨询工作。

总之,决策咨询研究在发展构成中需要综合考虑政府决策科学化标准,这是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强决策咨询成果转化,实现决策民主关系社会民生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阎勤.搞好决策咨询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作用[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12).

[2]陈蔡志.完善决策咨询研究的保障体系[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12).

[3]沈小贤.加强决策咨询研究工作的政策支持[J].宁波经济:(下转第321页)(上接第307页)三江论坛,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