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幼儿的音乐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8 15:45:33

幼儿的音乐教育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1)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86-01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 、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各个科目的教育又有各自的科目特点,把握科目特点施 教,是获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同时,各个科目的教育随着科目特点之不同,其教育功能也有所侧重。比如:音 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音乐教育则具有音乐艺术的特点;语言教育建立在语言基础上,语言教育则具 有语言文学的特点。各个科目的教育必须在科目的教育活动中进行。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幼儿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那么应该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开展音乐教育呢?

一、培养音乐情趣是关键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

2、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3.拓宽幼儿知识面,提高唱歌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

二、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2)

美妙的音乐能够使孩子心情愉快,而这种愉快的情绪,能够有效地改善和调整大脑皮层及边缘叶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得更加完善,也能进一步促进孩子的记忆、理解、想象思维等各种能力的发展。这种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同时也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的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节奏乐器、音乐游戏及舞蹈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使孩子们增强了音乐的欣赏能力,开阔了知识眼界。这不仅仅是对于一般孩子而言,就算是对弱智的孩子也有着令人惊奇的效果。就拿指挥家舟舟来说,他今年24岁,但智力仅相当于几岁儿童的水平。他出生在武汉,出生的日子是4月1日,那天正是西方的愚人节。两岁以后,舟舟智力上的缺陷显露出来,快3岁的时候,他的病因确诊了,是先天愚型儿,属于重度弱智,大量脑细胞坏死。正常人的智商在70以上,他只有健全人的30%。幸运的是,舟舟有一位好父亲。他从来不愿意让舟舟放弃生活和快乐的权利,他知道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舟舟有权利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的快乐,作为亲人更应该为他创造和争取他应有的快乐。3岁的舟舟,跟着父亲走进武汉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从此,舟舟的生命之舟,就载着他的梦,在音乐的海洋里起航了,现在的他成了一名非常有名的指挥家。而一些对音乐有特殊才能的孩子,也会在这一时期突出地显露出来。如西方音乐家莫扎特等“音乐神童”式的人物就是在他们人生的这一时期绽露其非同常人的音乐才华的。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因此也要十分注重对于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特点: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缺乏耐心,因此幼儿是不可以“学习”的,音乐教育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要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本身具有“自娱”的特性,正是这个特点能够吸引儿童参与进来,他们在“玩乐”当中懂了音乐。

儿童作为演奏者主动参与其间,可以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他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音乐活动内容的需要多样化,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把音乐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游戏完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童心本性,因此两者的结合是很完美的选择。

而要让幼儿在每次音乐活动中能够保持长久和浓厚的兴趣,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重视音乐活动材料的选择。如选一些旋律简单、歌词易懂、生动活泼的歌曲,或是具有游戏性质的歌曲。因为只有选取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材,才能吸引住幼儿,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3)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非常独特的非文本学习的形态,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动作和头脑,通过在声音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富、发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农村幼儿音乐活动教学的实践中发现,目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重视技能的模仿和训练,忽视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还停留在教几首歌,跳几支舞,在黑板上打几个叉用手拍就是打节奏,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幼儿艺术感受力下降,审美经验缺失,不但掌握不了学习音乐的技巧,反而失去了儿童特有的表现音乐的天性。

2.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纲要》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强调了音乐与生活联系,明确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总以提问“好不好、美不美”来让幼儿作划一评价,束缚了幼儿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现在,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有的机会。

三、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应更新观念

1.从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观念

以往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意识只停留在需要提供给幼儿智力发展方面的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上,意识不到幼儿发展是整体的、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更别说从幼儿素质教育方面考虑,每学期计划中有唱歌、舞蹈的内容就行了。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则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

2.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

当前,农村私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跳不出幼儿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学活动由教师支配,幼儿只能在里面打转,幼儿只能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索行为。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从“重视技能的模仿”的观念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摒弃“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把“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

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轻结果重过程。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

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角色游戏。

(2)听觉游戏。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3)体育游戏。当我们提到“体育”二字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累”,其实体育当中一些趣味的游戏,对我们的音乐课堂很有帮助。如在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及其音响效果,可以选用《捉尾巴》的游戏,每个幼儿身后吊一条“尾巴”,听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开始捉,一边游戏一边体验音乐快速的节奏、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幼儿对十六分音符时值的理解难度,让幼儿在“玩”当中,理解这些乐理知识。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BG《2009》GO996。

参考文献: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48

因为幼儿的天性比较好动,仍处在对周围世界好奇的阶段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若形式比较单一死板的模式很可能让幼儿感到压抑。幼儿不配合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不易完成教学任务,幼儿也感受不到音乐的乐趣所在。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为重要参考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幼儿创造出符合他们这一阶段多动好奇状态的课程。

一、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增加音乐游戏,能够让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以及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跟其他人沟通,并且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抢椅子”的音乐游戏。教师在开始这一游戏之前,要选好背景音乐。那些童声歌唱、曲调轻快的音乐比较适宜。游戏开始时,教师要播放音乐,播放短短三十秒左右就可以将音乐停止,幼涸谝衾滞V沟哪且豢蹋要坐在距离自己最近的椅子上,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要被淘汰了。幼儿在仔细听音乐并判断音乐几时停的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在抢坐椅子时,需要幼儿以最快的、灵敏的反应能力坐在椅子上,这也锻炼了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观察力。几轮游戏下来,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参与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也在游戏过程中训练了大脑的反应速度。当然,除了这类对肢体积极作用更大的游戏,还可以开展对思维和幼儿脑力有益的游戏。通过游戏,能够提升他们的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没有边界的,所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更加有助于他们的成长。通过一些益智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也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进一步融合音乐和游戏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训练幼儿的听力和反应能力,还能陶冶情操,让幼儿在音乐包围的环境中成长。为了保证音乐教育中,音乐和游戏的良好结合,需要幼儿在游戏的体会音乐,在音乐中快乐玩耍。

1.幼儿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幼儿处在比较多动、好奇的成长阶段,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增加音乐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选择游戏方式、规划游戏内容、设置游戏背景音乐的前提下,应该明确游戏的主体,在游戏过程中应该集中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音乐游戏中设置相关情节,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交流,让他们互相了解,并对音乐游戏和音乐本身产生浓厚兴趣。在音乐游戏中,幼儿会将自己的个性和喜好表现出来,其实幼儿的音乐游戏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皮筋,让学生四人一组、自由组合跳皮筋。这个游戏有非常明确的人数要求,幼儿在规定内要和其他幼儿进行沟通,在四个人都愿意的情况下才能组成小组。沟通过程是幼儿自发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幼儿自主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幼儿还可以在游戏时间内跟小组其他伙伴商量怎们玩皮筋。有的小组选择了“马兰开花”,有的小组选择了别的游戏。选择游戏类型、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让幼儿处在游戏的主置中,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增加对游戏的兴趣。

2.音乐游戏须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在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增加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音乐和游戏的良好结合利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音乐游戏中的游戏,形式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单一的游戏既不能体现音乐的多样性,又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也没有太大效用。选择多样的游戏,能够让幼儿在不同的背景音乐的配合中感知音乐。

3.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状态。利用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状态。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专注力等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其给予正确指导。幼儿在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比单纯的音乐教育更有效率。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在游戏中积极正确的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学到正确的音乐知识。比如,教师组织幼儿玩“丢手绢”游戏。幼儿在玩耍过程中会表现出真实状态,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密切关注幼儿的状态及变化。对于幼儿的做游戏时的状态和唱歌的状态,教师要敏锐观察。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当中,在与幼儿进行游戏时,能够将二者的距离拉近,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

三、在音乐教育中添加音乐游戏的前提

1.物质基础。在音乐教育中添加音乐游戏,游戏中所用的装备和道具等物质条件是开展游戏的重要前提。有些游戏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绿色草地。有些游戏则需要制备大量的乐器。有些歌曲游戏需要准备多份节奏图。游戏结束后还需要给获胜的幼儿颁发奖品。装备或者道具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重要。幼儿处在比较稚嫩的阶段,要给予他们同等份量的呵护。游戏时应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道具。当然,重视数量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质量,保证游戏道具或者装备不会伤害幼儿。只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的支撑,才能保证音乐游戏的正常开展。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5)

二、幼儿音乐教育对其能力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音乐活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另外想象力的具备也是儿童音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的重要性与知识同等重要,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上,可以让儿童展开无限的想象,让他们将音乐与画、与实物相联系,锻炼儿童的思维,为他们以后知识的学习做好基础铺垫。

2、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音乐教学主要是靠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而视觉、听觉是我们人类进行对外感知不可少的重要感知能力。因此幼儿音乐教学,对儿童感知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即可以说是认知能力的培养。幼儿在学习音乐时,教学者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外在干预和引导,不能盲目地放纵孩子毫无目的的观察和倾听,要保证孩子能对音乐进行正确认知,促进他们在这方面的发展。

3、有利于促进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任何知识的教学都是需要用大脑进行辨识和记忆的,幼儿音乐教学当然不例外。因此,在培养孩子进行音乐学习时,要注意引导孩子进行有效记忆,可以引入一些现成记忆方式,培养他们的记忆能力。

4、有利于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是我们国家在各方面都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对我们个人来说创造力最好的培养时期便是儿童时期,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时期创造力的培养。而幼儿音乐教育也恰好是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途径之一,音乐活动可以让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能够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思索和研究,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状态下孩子的创造力会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当然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不是让孩子自己自由发挥,也是需要教学者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孩子的聪明才智通过正确的途径展现在正确的地方。

三、如何使幼儿更好地学习音乐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老师引导入门,幼儿音乐教学同样需要老师们的循循善诱。老师们要通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点,如音乐不同的音色、各类现实生活中声音的音乐模仿等,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原因学习,并积极去学好。另外随着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加深,开始对孩子进行初级音乐教学,再然后进行专业化训练,做到能由浅入深,递进式教学,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接受,使教学效果更好。

2、让幼儿的音乐学习融入生活中

艺术源自于生活,因此很多美妙的艺术都可以在生活中很好地体现,关于幼儿音乐教学更是可以融入生活的乐趣。例如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让他们感知大自然的声音,通过这类感知加上音乐的魅力,可以让孩子们更深的体会音乐与生活的美好关系。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各自的独特可以让他们在接触同一音乐教学时,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感悟,从而对他们身心发展有不同的促进,所以音乐教学中要学会将音乐与生活相融合。

3、要开发幼儿时期的音乐学习潜力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6)

幼儿对音乐有本能的兴趣。早在婴儿阶段,他们躺在摇窝里,受到外界的音乐刺激,往往都会手舞足蹈。在幼儿时期,他们受外界音乐的反复刺激,会逐渐形成“动机呼唤”,上升到自觉的兴趣。幼儿不会孤立地生活,都活动在人群之中。流行音乐对幼儿的影响是顺乎自然的。流行音乐来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要比已往所形成的音乐艺术品种,更多地赋有时代的特征,需要我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可将流行音乐视为我们音乐专业教育的另类 。

首先,他们在家庭要接受影响。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歌唱或欣赏流行音乐,使他们能获得学习流行音乐的好条件。其次,他们在社区要接受影响。叔叔伯伯、邻居姐妹兄弟们歌唱或欣赏流行音乐,会使他们深受影响。特别是在同小朋友的玩耍中,相互愉快地接受流行音乐。再次,音像、传媒、电视大大扩大了幼儿的音乐眼光,扩大了幼儿接受流行音乐的渠道。只要一打开电视,幼儿往往要接触到流行音乐。幼儿对一个流行歌曲,往往会多次反复接触。现代信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流行音乐贴近幼儿的速度和频率,也不断在提高幼儿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幼儿接受能力强,一有兴趣,他们就会很快学会。08奥运前后,奥运歌曲比比皆是,《北京欢迎你》这首脍炙人口的歌声,在大街小巷中反复响起,很多孩子都会哼这首歌。今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在电视上不断能听到《歌唱祖国》的歌声,不少幼儿都会大声地歌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词。这就说明,流行音乐贴近幼儿是客观必然。幼儿跟唱流行音乐,几乎成了时代潮流。谁要想去阻断,是阻断不住的。重视对孩子良好的情感培养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音乐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音乐学习 。

二、对流行音乐的认识要有科学性

幼儿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要有科学认识。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流行音乐。所谓流行音乐,简而言之,就是在时间上能持续流传,在空间里能广泛盛行的音乐。对流行歌曲,也可以这样界定。在新中国,流行歌曲很多属于红歌。在当前,社会上对流行音乐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流行音乐为群众所喜爱,植根于群众土壤,都是值得肯定的,幼儿园可以搬来让幼儿学唱;另一种观点认为,流行音乐良莠混杂,它们对官方来说,大都是杂音,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判断能力,也缺乏接受流行音乐的水平,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否定流行音乐,要让幼儿远离流行音乐。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从幼儿音乐教育同流行音乐的关系来讲,既不是对流行音乐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重要观点认为,凡是合乎必然性的社会事物,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是必定要在社会上成为现实的。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流行,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合理性,为社会或某种人群所需要。其次,对流行音乐要进行具体分析。作为流行音乐,其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比如:那种歌颂祖国、歌颂先进、歌颂英雄的流行音乐,能激发人们对国家、对英雄、对先进人物的敬爱,对幼儿也有促进和激发作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积极作用。孔子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成与乐”。说明从古到今,音乐对人生能起积极的作用。那种歌颂爱情、歌颂友谊、抒发感情的流行音乐,不但能引起成人的共鸣,也能激发幼儿的情趣和对生活的某种想象。那种轻松快乐、逗人喜笑的流行音乐对成人对幼儿都能起到愉快身心,活跃情绪的作用。

三、对流行音乐要讲究对幼儿的适应性

幼儿音乐教育,当然要拒绝和否定那些对幼儿有不利影响,甚至会伤害幼儿的那种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一般是着眼于成人的,就是流行音乐中的精品,如果歌词深奥、音域过广、结构过长、节奏过于复杂,也是不适应于幼儿教育的。例如:《青藏高原》、《天路》等歌曲,它们都是优秀的流行音乐,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好,但它们的音域太广、音调颇高,节奏结构较复杂,这些歌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都是不太适合的,因此对流行音乐,一定要讲究对幼儿的适应性。讲究流行音乐对幼儿的适应性,着重把握好两点:一是选好材;二是进行必要的加工改编。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7)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3-0018-04

音乐人类学是借鉴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音乐进行的研究。音乐人类学的特征之一就是着重研究当下活动着的音乐现象,即强调共时概念上的研究,而非历时性的讨论。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特定的审美价值和特定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间是完全不同的。对人类音乐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加深了我们对人类音乐创造、音乐表达以及各种社会文化行为实践体验的了解,并使我们在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学会运用音乐去适应、调整和转变自身的状态。因此,了解音乐人类学,揭示其对音乐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教育及其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而改进音乐教育的实践。

一、音乐人类学的理念

音乐人类学既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一般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观念来研究人类音乐文化,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主要研究音乐概念、音乐文化、音乐行为和音乐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1〕在此,我们从音乐观、文化观、学习观三方面对音乐人类学加以解释。

1.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

(1)音乐话语方式的转变:由科学、理性到经验、感性

西方传统学院派观点认为,音乐是一种在时间中的声音艺术,它在有意义的形式中表达思想和情感,这种形式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长期以来,我们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理解都遵从这种观点。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则提出了相对通俗的音乐概念,即音乐包括声音概念行为。“声音”既包括有规律和周期振动的声音,也包括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和各种装饰性晦涩的非乐音。“概念”则涉及“无限的音乐类型从文化方面体现的一种精神生理学推导”,这种推导一旦脱离“人的行为”或者“音乐行为”,便会失去音乐的意义。〔2〕这种对音乐的全新界定,揭示了声音的生活性、复杂性、多样性、文化性和情境性;与此同时也试图颠覆以往运用声学来界定和品评音乐的单一模式。

此外,音乐人类学以一种开阔的视野,接纳和包容各民族及其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将一些少数民族不成调的、非主流的、自发的音乐行为带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希望打破“西方”与“非西方”的音乐界限,摒弃所谓的音乐共性,尊重不同音乐形式的特殊表现,以一种更为多元、动态的视角来审视音乐。

(2)音乐人的转变:由接受者到制造者

多元的音乐概念使音乐不再是懂音乐、会音乐人的专利,音乐人也无需具备所谓的艺术技能、专业素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都能创造出音乐。音乐人类学家布莱金的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观点:“音乐是人制造的,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音乐家,还是非洲部落的土著人,都是人类的一员,都是音乐的制造者……”〔3〕这里,他强调的是“非西方”、非主流的音乐人群,他们是自己音乐的制造者,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创造着自己的音乐。此外,这里所说的音乐是“人的音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没有直接严格的界定。也正是基于此,任何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音乐的制造者。

2.音乐人类学的文化观――从文化中的音乐转向透过音乐研究文化

音乐中的文化问题涉及许许多多的方面,由于个人经历、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们对同一音乐会有不同的理解。音乐人类学注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试图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来透视和观照文化,在文化中找寻音乐的意义,以此使各种音乐在文化意义上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融通。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内涵是不同的。“在许多文化中是没有音乐概念的,事实上世界不同文化以许多不同方式进行声音世界的分类……对于我们来说是鸟叫的东西,在非洲某一文化中可被认为是音乐,对于我们来说是音乐作品的东西,在其他区域被看作是非音乐的操习模式。因此,一种声音是否是音乐是由一定社会范围的语境来确定的。”〔4〕可见,音乐人类学已经抛弃了以欧洲文化历史为标准的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开始对各种文化中的音乐进行客观、公正的研究,并从音乐这个切口去了解多元文化。

3.音乐人类学的学习观――音乐学习由学习转向习得

习得这个术语首先产生于语言学,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音乐人类学对于各种概念、行为的习得则是从文化这个角度来讲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可分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两种,而习得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和社会化方式,有着其他学习所不具备的优点:强调个体通过在环境中的浸润自然地吸收、模仿直至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在新几内亚的村庄中,四五岁的孩子坐在鼓手们和乐器旁边,不厌其烦地随着乐队一起击鼓直到结束,这种开放性的接触和无害羞的模仿将伴随很长时间。”可以说,这种口耳相传、模仿、练习等随意的方式以及高度背景化的学习方法,使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显得自然而然。

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本能的缪斯》一书中也谈到:“学习的行为必须是缪斯性的,儿童的审美体验与其智力的发展必须不断地、有机地交织为一体,这种交织应该是真正自发的和不动声色的创造……我完全相信,经常由可爱的父母或哥哥姐姐读书给小孩听,这种体验将会比学校教育更为有效地把一个六岁儿童引导到书本上来。”〔5〕可见,这种原发性的学会而非教会的音乐、故事,是接近自然的、随意的、能被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也是适合儿童的。因为它更关注个体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而且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通过个体的亲身参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习得的。

二、音乐人类学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1.以开放的视野接纳幼儿的音乐表现

儿童天生就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和冲动,他们听到富有节奏的音乐就会用手拍节奏,合着节奏做动作;即便没有音乐刺激,孩子们也常常敲敲打打,以各种方式探究声音;孩子在游戏、绘画、独自无聊时都会时不时地或兴高采烈或轻声细语地哼唱几句,随意地扭动几下……在一些教师看来,孩子的表现似乎显得有些小儿科,不登大雅之堂。殊不知,这些音乐行为恰恰是儿童探索世界、了解声音、体验音乐的原发表现。儿童的许多音乐行为和表现都具有类似非洲音乐的原生态性,即崇尚生命之态、原始之态、自然之态,这也是儿童音乐表现的三大特征。可以说,在这种音乐范畴下,没有过多音乐技法的束缚和约束,有的是孩子基于艺术本能而自然生发出的音乐表现。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并不是以规范的方式去学习和运用音乐的,他们不能等到‘上音乐课的时间’才去唱、才去创作、才去跳舞、才去听音乐”。〔6〕他们的音乐是在生活中以个体化的、个性化的方式得到体现的。所以,教师要正视、尊重、理解幼儿的各种音乐行为,以开放、多元的心态去接纳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音乐表现。在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幼儿到底在干什么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干涉和阻止。当然,如果幼儿的这种行为已经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和班级秩序,教师也不能放任。在进与退之间,看似相差一步,结果却大相径庭,一次肆意的干涉很有可能破坏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音乐表现和创造。

2.鼓励即兴创编等创造性音乐活动

儿童作为相对弱势的个体,他们的音乐创造的能力极易被忽视。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儿童作为受教育者的音乐接受能力,而忽视了在音乐体系中儿童作为有着自己独特思维、意识的个体的音乐创造的能力。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和创造性,那么,幼儿能否创造音乐,创造艺术呢?音乐创造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幼儿的音乐创造和大师的音乐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奥尔夫认为:“我追求的是让学生自己奏乐,让学生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7〕当然,奥尔夫是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这个角度来说的,但从中也折射出他对幼儿作为音乐主体的尊重。因此,如何做到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发现、体验和创造音乐,变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幼儿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原始素材:简单的音调、节奏、动作等,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展现生动的范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在集体创作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即兴创编歌词或舞蹈;用自创的图谱和符号来记录自己的音乐,或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用线条、图画表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启发和鼓励孩子用歌唱、舞蹈和演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音乐成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可以说,我们不一定要教给孩子多少音乐技巧,但一定要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敢于创造、乐于表达,尝试用多种音乐表现手法自编、自创、自演,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尊重幼儿作为独立的音乐创造者的价值。这样做也可以避免因教师授、灌输而压抑幼儿音乐本能的情况。

3.从音乐的视角体察、理解、尊重儿童文化

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趋向是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来透视和观照文化,我们可以把音乐作为理解、审视儿童文化的窗口,从中找寻儿童文化的意义。我们知道,儿童文化和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儿童文化是儿童所特有和共有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心理特点和世界观等,它是儿童自己在其中决定其标准和价值的文化。与化相比,儿童文化是整体性的、艺术的、感觉的、热情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可以说,它和化有着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化语汇中的音乐概念来比照儿童文化中的音乐,而应当在儿童文化的背景和语境中分析儿童的音乐表现,体察儿童音乐的意义,品评儿童的音乐能力及音乐表现。我们常常听到有些幼儿园教师这样说:“我真不知道这些孩子唱的、跳的是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其实,我们成人说孩子的音乐没有什么意义、一点也不美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早已潜移默化地把音乐的意义灌输给了我们,教师的话语权已经延伸、渗透到音乐语汇中,这种以成人为本位的文化霸权,恰恰阻碍了我们对儿童文化以及儿童音乐的理解。作为教师,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与儿童文化的融合,即立足于儿童文化,尊重儿童文化,充实儿童文化,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4.为幼儿营造音乐化的生态环境

陈鹤琴认为,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都本能地爱唱歌,善于表现音乐的律动。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应当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生活……使儿童无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意志统一、精神合拍、精神愉快,使儿童生活音乐化。〔8〕其实,上面的论述不仅讲到了儿童具有本能的音乐表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应当据此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创设音乐化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音乐化,让他们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有可能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积极性。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外的各种活动中,在做操、户外活动、休息时都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像习得母语一样,在音乐的熏染中自然地习得音乐,帮助他们积累音乐经验,鼓励他们学习用音乐思考,这样幼儿才能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当然,这里所说的习得并不能取代教师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我们强调的是通过音乐环境的创设,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加深幼儿的音乐体验,让幼儿在音乐的氛围中愉快地习得和创造音乐。

参考文献:

〔1〕新的学科:音乐人类学〔EB/OL〕.〔2006-01-25〕.省略.

〔2〕〔3〕〔4〕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11,21,10.

〔5〕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42.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8)

柯达伊・左尔坦是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一、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目标及其内涵

音乐是匈牙利人生活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初柯达伊在匈牙利最高音乐学院李斯特学院考察时,就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感到惊讶,学生能流利地读谱和写谱,可是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却一无所知。柯达伊深深地觉得要肩负起让匈牙利人民掌握自己的传统音乐的责任,提高音乐技能水平,不仅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还包括匈牙利的全体国民。他明确地提出“要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普及音乐教育的思想。柯达伊的“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

1.站在民族音乐的立场上

当时匈牙利的音乐文化落后,不仅是普通人民群众,就是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也不懂得识谱、记谱。柯达伊提出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音乐教育目标是为了拯救民族音乐,提高国民的音乐素养。

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中添加包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文化也是意义非凡的,一方面保存和继承了民族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让幼儿对没有“营养”的音乐有了免疫功能,还培养了新世纪幼儿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音乐本身对人所起的作用

柯达伊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心灵的表现。音乐可以发展人的情感、智力和个性,丰富人的内心世界,音乐是每个人的精神食量。简单地从音乐对幼儿的角度来说,音乐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是幼儿感受生命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尤其是早期音乐教育,它对培养儿童的艺术情趣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柯达伊教学法

柯达伊教学法是柯达伊所倡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套音乐教育思想体系。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与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优秀的音乐教学手段。他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柯达伊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二是将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才可能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且有实效的途径。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这是从总体的角度对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的概括。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意义我已经在上文进行阐述。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实践意义也是巨大的。

“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切合实际的。柯达伊认为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幼儿教师应以教会和培养幼儿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不是盲目地鼓励幼儿去学乐器,歌唱是表达情感的基本途径,注重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在歌唱中,柯达伊更多的是强调合唱,合唱具有影响和促进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功能,“可以发展听觉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无伴奏合唱,对于那些即使不会演奏乐器的人,也可以向他们展示世界著名作品,唤起千百万人心灵上的共鸣”。合唱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是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取代了行政的约束。它所形成的纪律性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压力。柯达伊积累了大量关于多声部的合唱训练、优秀的民族歌唱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为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了相当完善而富有特色的模式。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使用的。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点,就是早期的音乐训练都是采用民谣为教学材料。因此,任何国家采用了这个教学法后,都可以从自己的民谣素材中找出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保存自己传统的音乐文化,更可以鼓励本国的作曲家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具民族风格的音乐,促进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

柯达伊还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柯达伊提出,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首先要理解音乐教育的原则,由此来相应地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其次,改革创新也很重要。

总之,柯达伊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所创立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这是我们完善本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参考教材,其中音乐教育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推广的。他对祖国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和热情,以及他的奉献精神也是我们应该推崇的。柯达伊是伟大的音乐教育家,他的精神和学术思想都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思考下去。

参考文献: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9)

柯达伊·左尔坦是20世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一、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目标及其内涵

 

音乐是匈牙利人生活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初柯达伊在匈牙利最高音乐学院李斯特学院考察时,就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感到惊讶,学生能流利地读谱和写谱,可是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却一无所知。柯达伊深深地觉得要肩负起让匈牙利人民掌握自己的传统音乐的责任,提高音乐技能水平,不仅是音乐专业的学生,还包括匈牙利的全体国民。他明确地提出“要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普及音乐教育的思想。柯达伊的“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

 

1.站在民族音乐的立场上

 

当时匈牙利的音乐文化落后,不仅是普通人民群众,就是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也不懂得识谱、记谱。柯达伊提出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音乐教育目标是为了拯救民族音乐,提高国民的音乐素养。

 

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中添加包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文化也是意义非凡的,一方面保存和继承了民族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让幼儿对没有“营养”的音乐有了免疫功能,还培养了新世纪幼儿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音乐本身对人所起的作用

 

柯达伊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心灵的表现。音乐可以发展人的情感、智力和个性,丰富人的内心世界,音乐是每个人的精神食量。简单地从音乐对幼儿的角度来说,音乐可以愉悦幼儿的身心,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是幼儿感受生命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尤其是早期音乐教育,它对培养儿童的艺术情趣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柯达伊教学法

 

柯达伊教学法是柯达伊所倡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套音乐教育思想体系。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与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优秀的音乐教学手段。他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一是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柯达伊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二是将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才可能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且有实效的途径。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这是从总体的角度对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的概括。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意义我已经在上文进行阐述。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实践意义也是巨大的。

 

“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切合实际的。柯达伊认为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幼儿教师应以教会和培养幼儿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不是盲目地鼓励幼儿去学乐器,歌唱是表达情感的基本途径,注重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在歌唱中,柯达伊更多的是强调合唱,合唱具有影响和促进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功能,“可以发展听觉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无伴奏合唱,对于那些即使不会演奏乐器的人,也可以向他们展示世界著名作品,唤起千百万人心灵上的共鸣”。合唱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是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取代了行政的约束。它所形成的纪律性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压力。柯达伊积累了大量关于多声部的合唱训练、优秀的民族歌唱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为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了相当完善而富有特色的模式。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使用的。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点,就是早期的音乐训练都是采用民谣为教学材料。因此,任何国家采用了这个教学法后,都可以从自己的民谣素材中找出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保存自己传统的音乐文化,更可以鼓励本国的作曲家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具民族风格的音乐,促进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

 

柯达伊还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柯达伊提出,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首先要理解音乐教育的原则,由此来相应地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其次,改革创新也很重要。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10)

关键词:

铃木教育法;幼儿音乐教育;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于用音乐来开发儿童的智力,音乐教育不仅能从音乐素养上给予幼儿所需的艺术才能,还能使幼儿开发大脑,促进智力发展。所以许多家长大力投资于幼儿的音乐教育事业,买音乐器材、请音乐教师、寻求短时有效地音乐教育方法。20世纪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办的“铃木教育法”,针对幼儿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小提琴教育法,“莫扎特教育风暴”等曾经风靡全世界,其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幼儿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意义。

一、铃木音乐教育法

铃木音乐教育法发明者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他出身于日本音乐世家,17岁铃木镇一开始学习小提琴,上世纪20年代初,留学德国,跟随克林葛学习小提琴。后回到日本与兄弟组弦乐四重奏到处演奏,并且从事小提琴教学,创办了音乐学院,集中致力于对少年儿童音乐教育的探索和钻研。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实践,他总结出一套培养少年儿童乐器演奏才能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被称作“铃木音乐才能教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并掀起了广泛的影响。

1.锦绣人生,靠才能——才能的培养。“每个孩子都具有将所谓的口头语言学得流利而漂亮的才能。”铃木镇一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儿童是有望能够发展出那种在语言中体现出的超乎寻常的才能的。教育者通过对幼儿的教育,使其才能都可以达到语言发展这一水准,那么也就可以为以后的人生创建良好的基础。而音乐也是展现人才能的一个方面。如果幼儿可以将语言学的那么好,那么只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在各个方面,儿童就能很好的发展其才能,从而成功。铃木将这一想法运用在音乐教学上,特别是小提琴的授课中,从儿童对语言的掌握,到小提琴的技能的掌握,其道理都是相同的,这也是铃木才能教育的主要思想。

2.教育从现在开始。铃木主张儿童的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童年过多的智力发展并不会造成身体上的虚弱或影响大脑的发展。有些人的观点认为,过早的进行教育会有碍于大脑的发展,但通过铃木在教育实践中的观察发现,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两兄弟,一个从小就不断地思考问题,而另一个则沉溺于关爱之中,无心关注和思考周围的世界。从小不断关注问题、思考问题的孩子大脑尽早的得到了训练,而另一个则未受到训练。由此也可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同一父母所养的同胞兄弟,如果他们的大脑在早期教育中接受了不同的训练程度,那么他们今后的人生也会截然不同,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早开始训练孩子的大脑。

3.母语式的教学。铃木认为,语言学习是一般认知的反映,可以用于解释其他领域认知掌握的原则,即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为语言学习体现了学习行为的一般特征。最终,铃木将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迁移到学习音乐上来。对于学习母语来说,孩子的一般经验是由“听”到“说”,再到“读写”。基于这一规律,铃木也将学习音乐的过程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进行。因为音乐学习是一种声波传递,所以在学习中,要首先对音乐进行感知,通过反复的聆听之后才能进入演奏阶段。

二、铃木音乐教育法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启示

铃木音乐教育法在总结了大量的音乐教育实践,为许多的家庭及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符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可操作性极强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幼儿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注重幼儿早期发展,抓住教育的关键期。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能具备卓越的才能。因此,在铃木镇一的教育理念中,把早期教育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从现代社会来看,随着家长对教育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越发的体会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在幼儿期的教育过程中,幼儿形成一定的性格、才能之后,对未来进入学校及潜能、智力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差异。对于早期教育来说,教育者及家长也要做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刻了解,不能采用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技能的学习与不断重复的练习,会使幼儿觉得音乐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倦之情。所以如何能够使幼儿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就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还是学习氛围,都应该尽量做到趣味化。家长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与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互动,不但能够拉近亲子间的关系,还能充分加入到幼儿的教育当中。家长还可以创造机会,多带幼儿参加音乐会等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

3.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铃木认为,三四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学习器乐。正如在父母及家庭的语言环境下呀呀学语一样,要想让儿童更好更快地学好音乐,就要为他们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以培养孩子对音乐和乐器的兴趣。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学习音乐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长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让幼儿从基础开始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而最基础的感知就是“听”。家长可以多给幼儿放各种类型的音乐,从听开始,只有听得顺了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够唱得出来、弹得出来甚至最后创作出音乐来。铃木教育法不仅为培养孩子能力提供了方法,还为许多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导。对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音乐才能、深挖其潜能,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幼儿的音乐教育篇(11)

关键词 音乐教学;幼儿;有效性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体验、表现“美”的内涵,从而使幼儿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之美”。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和体会音乐之“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所以,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如何上好幼儿音乐课呢?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音乐教学中,我借用美术、录音、动画课件、故事、游戏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的把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就用故事导入课题,“大森林黑洞洞的,风吹树摇声中隐隐传来狮王的吼叫声,突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故事讲完,孩子们还想听,老师就再引导幼儿从音乐中听这个故事。音乐会讲故事吗?孩子们半信半疑地听着音乐。当音乐进行到缓慢有力的节奏时,小朋友们一个个模仿起狮王的动作来:有的双手放在背后,抬头挺胸的踱起了方步;有的用双手做爪子,张牙舞爪地把狮王威风自得的模样表现得惟妙惟肖。当音乐进行到轻快跳跃的节奏时,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小兔跳,有的表演小鸟飞,有的表演猴子抓痒痒等等。

二、节奏训练,培养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

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小铃、小锣、小喇叭、小鼓,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了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下的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乐器,如串铃、铃鼓、鼓、沙鼓。让幼儿选择适合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乐器,这样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三、“音画合壁”,开拓视野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音乐和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这充分说明了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绘画与音乐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例如,在《百鸟朝风》欣赏教学中,我们采用“音画转换”的方法来施教,:我们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由于听得真切,想得奇妙,有的幼儿画出了小鸟和太阳:有的幼儿画出了凶猛的狮子和鳄鱼:有的幼儿画出了两个翩翩起舞的少女:还有的异想天开,竟画了一幅小兔拉着大象的鼻子,熊猫站在象身上的动物联欢图……他们的画画都维妙维肖地展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音乐会场景。幼儿丰富的想像着实让人吃惊,也充分说明了自由想象是在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的,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

四、鼓励创造,开展听觉游戏

听觉游戏是以丰富的幼儿对声音的听觉印象,提高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征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音乐游戏。听觉感受游戏根据训练目的不同有很多种的玩法,根据歌曲内容,可以训练幼儿听辨声音的方向;训练幼儿听辨同伴的音色;训练幼儿听辨声音的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能力;训练幼儿听觉的敏锐性的反应的灵敏性;训练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动作合拍并及时换动作的能力等等。

五、巧妙设计,渗透德育

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品德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幼儿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其教育内涵,是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根本问题。

例如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说了小朋友渐渐长大,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有好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琐事由父母包办,体验不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稍有不顺心意就大哭大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着重向幼儿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小时候,妈妈帮我们穿衣服、扣纽扣,梳头发、洗手帕,现在我们渐渐长大了,都学着自己来做这些事,妈妈很辛苦,让她休息一会儿,不能再麻烦好妈妈了。我们以后怎么做?能帮父母做什么?”幼儿对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幼儿进行了感恩教育,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情感体验中激发了幼儿尊重他人的行为。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真正把幼儿园音乐教育有效开展起来,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让教育真正与幼儿园音乐教育互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让灵动的音乐在工作中快乐闪耀,让幼儿在一个充满音乐阳光的世界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