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学管理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4-02-10 16:35:50

教学管理建议

教学管理建议篇(1)

小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习惯、塑造学生性格的关键时期,还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且好奇心重,善于学习模仿,接受能力快,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注重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十分重要,而这也是本文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一直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在农村,依旧存在且较为严重,一方面,农村教师学习机会较少,很少接触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未全面了解过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无法较好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灌输知识,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较低,并缺乏终身学习意识,固步自封,只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实施教学,不愿学习前沿知识,只采用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学,不注重教学效果。

(二)教师观念陈旧

教师观念陈旧是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教学观念较为陈旧,无法转变教学地位,依旧以自己为中心实施教学,对创新型教学方法不够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内容了解较少,存在错误认知,认为传统教学法依旧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全面的呈现知识内容,且之前一直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未产生任何不良后果。第二,教师不接受前沿知识,只依据传统经验实施教学,不懂变通,使学生思维僵化,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较差。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不足

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吸引大批优秀教师前来授课,致使师资力量显著不足,教师多为观念陈旧的老教师,且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名教师担任多门授课任务,教师既教数学,又教语文,还可能会教授英语、音乐等学科,只要教师具备一点相关知识,就能安排教师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与知识基础极为有限。不仅如此,教学设施也较为落后,多媒体设备在城市学校已经普及,但在农村,由于通讯网络的不发达,普遍缺乏多媒体设备,无法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教学设施明显落后,教师运用的教学辅具极为有限,仅有黑板、粉笔等,无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二、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传统教学法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只会死记硬背,很少动脑思考,思维僵化,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大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农村学生娱乐活动少,靠近大自然,对课文中涉及的蒲公英、苍耳等会多一些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会更加容易,因此,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教学,组织学生到户外寻找蒲公英与苍耳,亲自体会一下蒲公英和苍耳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对课本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采用情境演示法实施教学,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大部分学生都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表演情景剧,重现课文内容,在娱乐中学习,对文章中涉及的生词记忆更加深刻,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十分重要,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依旧以自我为中心,未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使教师接受更加前沿的知识理论与教学方法,充实自己,转变观念,意识到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重要性,促进教师学习、改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第二,开展名师讲座,为教师传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思想与中心主旨,使教师对课程改革具有一个准确的、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授课,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是一个有效手段,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力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待遇差,优秀教师都向城镇发展,没有教师愿意到农村授课,致使农村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且教师专业能力普遍不高,其二,农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年轻教师留不住。尽管学校使尽浑身解数在培养他们,然而每年新招聘的教师最多工作两年就考进城了,因此,提高教师待遇十分必要,是吸引优秀教师,壮大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基础。第二,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国家不仅应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支持教师上农村支教,帮助农村吸引人才,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学校添加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与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办公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观念陈旧等都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作者:文小明 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楚江圩小学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建议篇(2)

在学习完前面的信息获取、加工、集成与交流之后,应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为我们所用,更好地发挥信息的使用价值。

2.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通过三个层次来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掌握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技能。

三个层次遵循了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这三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比较,更加深刻地使学生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2)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3)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类组织和标准化思想;(4)合理选择常用工具,管理个人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信息资源;(5)了解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的工作思想;(6)理解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信息和高效检索数据的优势;(7)能够把数据库的一些常见操作技能迁移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8)能够公正地评价三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从学生身边的、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以图书馆藏图书管理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为依托,让学生调查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2)以“ISBN”引入分类与标准化思想;(3)能够利用恰当的工具,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4)体验、认识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资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主动将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应用到生活、学习之中;(2)养成信息资源管理的良好习惯;(3)养成奉献精神及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精神;(4)正确评价标准化对实现社会生产、管理规范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分类组织及标准;个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高效检索的优势;信息资源管理对我们今后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管理本地计算机信息资源;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信息为什么有优势。

四、课时安排

节 次 参考课时数

第一节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0.5课时

第二节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 0.5-1.5课时

第三节 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 约2课时

五、教学建议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信息资源管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名词,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建议先让学生参与一些(或一项)信息资源管理的活动,或者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调查(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或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有关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这样便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共鸣,教师才能“有的放矢”。

图书馆藏书管理是让学生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很具代表性的实例,当然也可以以学生整理自己的“小书屋”来说明,也可以以实践“探究分类搜索的分类方法”来探究网上图书、信息等资源是如何管理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三节《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在介绍完一般的信息管理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让他们去比较、发现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管理带来的深远的影响。

分类组织与标准的教学,可以从商品的条形码、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刊号(ISSN)等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什么要分类、如果不分类组织会有什么后果、如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标准化思想的形成。

2.信息资源管理方式

一是手工管理方式,二是计算机管理方式(又分文件管理方式和数据库管理方式)。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即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管理缩小到仅仅讲计算机管理方式。 计算机管理方式实例比较多,教材给出了五例。如:“用电子表格管理个人财务”可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紧接着的实践中体验如何管理财务和树立对金钱的正确态度;“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用 Blog管理网上学习资源”是对该实例相关知识或理念的说明;再如“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喜爱的网站”或“文曲星的使用”等也是相关示例。通过本章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习惯,并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用Blog管理网上学习资源既能体现个人信息管理又能兼顾集体交流。

3.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

本节是学生尚未接触过的内容,因此实践对促进学生理解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教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教师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尽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

教学管理建议篇(3)

目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对小学教育的传统观念进行创新和完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但是,想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小学教育中进行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期间对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将面对更大的困难。比如,学生个人素养很难得到提升,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团队协作能力等,甚至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将成为问题。小学教育必须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对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及专业水平都需要不断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利用现代教学方式有待提升。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培训缺乏长期有效性,不能从根本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进行提升。2.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发展。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影响教学秩序就行,教师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这些教师具有错误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直线下降,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会比较落后,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充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造成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限制。教师过分的关注考试成绩,导致班级内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制。3.家长教育的缺失。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受到了学校的影响,同时也受家庭的教育影响。所以,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部分教师缺乏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学生遇到问题时才会和家长通话,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导致了家长对学生在校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率。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较忙,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学生在学校欺负比自己小的学生,教师找到父母,父母不问原因,就对学生进行打骂,导致学生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情况,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基础,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及道德水平,合理的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出个人的观点。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建设提供机会,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学队伍建设。2.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对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不断提升,更好的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同时要求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完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之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案,对其实现有效管理。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不能只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教师要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加以重视。同时,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汇总找出自身学习的缺陷,采用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3.加强师生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基础。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师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聘请一些的与专家进校为学生和教师进行对于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有助于解答师生之间经常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合理使用学校的资源,利用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向师生宣传一些德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提升师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人才为目的,将教学管理和德育进行结合,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加强,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对其重要性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有效的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管理建议篇(4)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未根本改变。管理理念未发生根本转变是阻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关键因素。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支撑,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处理不断摸索阶段,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比如某些管理者过于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失去应有教育性。此外,教师教学观也有待转变,比如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保守,用旧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课程教材,这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2.教育模式不合理。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养的培养。但是现实却是,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用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是否合格、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成绩被夸大的现象使本应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顶礼膜拜的隐性束缚。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深入课改中来,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创新管理活动,比如德育管理和建设、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学习和实践等,但实际实施时,大多流于形式,而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些都不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2.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3.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探寻与学生情况最符合的教学新方法,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为基础,将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4.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但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小学教学管理者应打破以单纯以分数衡量学生学业的观念,重建学分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配以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中学生学业“量”与“质”的衡量与评定。此外,还应强化教师考核与评价,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自评与互评、个人考评与学科组集体考评相结合,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结束语

总之,依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师生管理,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适应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教学管理建议篇(5)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行业。与此同时,旅游业的飞跃也大大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现在旅游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了,其中高职教育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旅游教育在飞速的发展中存在这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实际,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岗位的需求;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和方法不正确,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形势变化对要求…

当然很多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中都采取了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比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通过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来进行旅游教育改革,都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效。为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笔者针对旅游管理的教师教学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是以能力为中心、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培养既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具备良好旅游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旅游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不强,对动手实践的课程非常感兴趣。总体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实践性强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首先由很强的服务意识,其次有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

1.2理论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在各个高校开设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该专业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实操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实操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1.3 对学生要求高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景区、酒店还是旅行社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实操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

2 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师资条件的不同,实训设施也有差别,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师资雄厚的学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创建了自己的旅行社和酒店,为学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为旅游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多尝试。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实训基地不完善,实训环节不完整的问题。

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校内教学实训环节,一般会安排在本专业的实训室中进行,学生单科实训的单项技能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另一部分为校外企业实习环节,企业为保障自身利益,会长期把实习学生固定在某个岗位,这样的实习不仅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反而会使学生对旅游行业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属于“半路出家”者,缺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把握和必要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即使不是半路出家,还存在一种问题,就是年轻老师毕业就就业,学校面对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很多院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将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与解决现有的问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不能陷入证书的迷障,而不注重考查教师真正的实操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1 课程体系全面化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全面化,因为旅游行业对学生要求很高,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同样在全面化的基础上要有主有次,争取做到兼顾全局、主次分明;在使学生能把我重点、分清主次,夯实行业专业知识,明确未来职业发展路径。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3.2 实训环节系统化

许多院校在实训这一环节上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做法,这样做的确是减少了许多麻烦,学生实习直接接轨就业。但也有自身的缺点,它使得许多学生完全的丢弃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该打破这一局限,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顶岗综合实习。根据不同课程和进度需要,分阶段逐一消化整合。课程见习: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见习实训,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基本操作示范,企业运营,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纪律,以完成上述单个课题为目的的实操练习或观摩环节。阶段岗位实习:各学期机动安排,由企业提供若干工作岗位,实训人员直接上岗操作和服务。旅游旺季实训:当旅游旺季来临,合作企业将优先聘请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的学生或老师。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就本专业知识综合实操运用。

3.3理论知识全面化

旅游行业工作人员是一“大杂家”,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知识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为培养出这种旅游人才,同时也要求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化,不仅需要精通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对社会学、市场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掌握。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等均为涉及面颇广的课程,只有专业知识很广的教师才能完成这一教学;《旅游经济学》《旅游会计学》《旅游统计学》等对经济学的要求较高;《旅游管理学》等对管理学的知识要求熟悉;《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学》等则侧重于社会学、市场学等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很高的。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填鸭式、灌注式,启发式教学使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高职教学环节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实效、教学方法要求多样化,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同时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5教学设备先进化

当然,教学方法的更新与逐步完善的教学设施是分不开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才能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室应设有投影仪、录像机,此外还应有专门的模拟导游室、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旅游实训操作场所。

此外,教师可采用软件进行教学,如《景区服务与管理》《餐厅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课程中的一些门票预订、客房预订、点餐操作可先在机房的相关软件上模拟完成,《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也可在机房完成教学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3.5岗位培训企业化

旅游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合作是我国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有很好的操作能力,然而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环节不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有机会去企业培训。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我们教师可到旅行社去熟悉旅行社内部的操作工作以及导游带团工作,同时去旅游景区甚至是旅游行政部门从事基本的管理工作,这样在教学工作中就能从感性的角度去阐述问题,便于说服学生。

总之,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高职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高职教学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高职教育事业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建议篇(6)

团队式学习模式是指以一个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为条件,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入手,以教师的有效教学和管理方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团队式学习模式的核心部分是组建高效的学习团队。学习团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小组,与一般的学习小组相比,学习团队要具备团队意识,强调队员之间的协调和整体配合。学习团队的主要特征是团队成员承诺共同的工作目标和方法,并互相承担责任,学生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有机会接触思考和解决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新观点,通过有效合作也能够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找到合理地解决方案。团队式学习模式能够摆脱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个体性以及与教师的单一对应性,能够提高学生形成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采用多维教学方法

1.团队讨论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特长以及兴趣等进行分组,由学生自己组建学习团队,即学习小组成员选出队长,拟定体现竞争精神的团队队名以及口号等。在教学中,对于既有学术争议又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团队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师提前把讨论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学习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认真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自由发言和讨论,得出结论;然后由学习团队选出一位代表来向全班同学阐述其团队的观点,使各学习团队都能够得到启发。

2.角色扮演法。该方法能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他们的管理技能,积累管理经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情景模拟法。模拟教学是指在课题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境,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现场观摩。现场观摩是让学生亲自到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现场去感受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情况,接触工作人员,学习他们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型公共事业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成效

(一)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重要。通过团队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团队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所学理论知识的使用价值,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了完成讨论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使学生产生较强的任务感,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正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3%的学生能积极主动收集资料,完成团队讨论的问题,只有17%的学生不主动收集资料。正如调查问卷中,某位同学所写的,“这种深化课程改革,我认为对我们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积极、主动,同时获得知识的效果比只专看书本和老师单纯的讲解好很多,并且激起同学的兴趣,各展其长,融入一个团队中来。”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每次的团队练习与活动中,都要求队长合理分配每个队员的工作,使之通过各人的协作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协调能力。通过调查问卷显示,92%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团队学习,培养了自己很强的合作意识,8%的学生认为自己偶尔能与其他队员进行合作。

(三)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团队练习与活动中,对学生的责任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否按时按量完成份内的任务不再只关自己的事,而且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最终成绩,因此不负责任的学生会受到队员的批评,使之改进。

教学管理建议篇(7)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酒店业已发展成为中国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04年底至2009年末,全国星级酒店五年净增长了3349家,[1]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0%,酒店业的发展要求从事酒店工作的管理人员数量也以相应的速度递增。通过调查对酒店从业者和酒店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结合自身长期从事酒店管理培训和教学工作的体验,深感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酒店对从业者素质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实践教学已成为制约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怎样突破这一瓶颈,已成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洛桑模式”)

“洛桑模式”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酒店管理人员培养的成功范式。从全球范围看,欧美发达国家的中职旅游教育起步早,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也较为成熟。瑞士的酒店管理教育由酒店协会创立。1893年,酒店协会创建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员的学校,1998年被瑞士联邦政府列入高等职业院校序列,是迄今为止得到联邦政府承认的唯一一所酒店业职业大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才的学校[2]。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现已成为世界高层酒店职业经理人成长的摇篮。

“洛桑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任课的专业教师大多拥有在酒店长期工作的经历,有丰富的职业经验,甚至在高级酒店担任过总经理等高级职务。该模式在酒店管理教学方面非常值得我国职业院校借鉴。该方面的评介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王丽敏认为职业教育要突出能力培养,应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3]。

我们认为,借鉴“洛桑模式”,在酒店实践教学内容上应以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培养主线,突出以实用性、针对性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取得“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效果[4],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尽快培养职业素质、掌握服务技能及基层管理能力,从而对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学生的素质、职业能力和酒店岗位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念淡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差,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

2.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岗位服务技能,但基本功不过硬,有些服务技能和酒店服务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行更新。

3.学生服务应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客服务、应用能力等职业能力有待提升,在校多安排学生参与实践锻炼。

4. 学校实践教学课程内容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优化,加强学生基层管理者职业素养和各项管理技能的学习。

综上可以说明针对酒店行业的实际需求,该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为酒店行业国际化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专业人才。

四、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国家教育方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星级酒店的职业理念、服务技能、组织机构设置、主要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建议

为了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基本职业素养、酒店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应用能力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并且设定要达到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这三种职业技能涵盖了酒店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项目教学结束后可通过酒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检验教学效果,符合国家决定的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7]。

五、结语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实践教学内容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状况进行了了解,获得了一手资料。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影响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为职业素养、服务技能和酒店基层管理能力。在分析问卷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相关理论,提出了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效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2004-2009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EB/OL]..

[2] 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5,(8):78~80.

[3] 王丽敏.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14.

[4] 黄百学.对饭店服务技能教学的几点思考[J]. 职业,2008,(12):85~86.

教学管理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科、专业不断拓展,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一局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此时,以艺术院校为例,提出大力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设计开发多元综合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将有效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所面临的管理困境,极大地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涵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管理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外界变量和信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而言,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建设功能完善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平台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两大要素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建立起先进、可靠、完善的技术平台,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提供支撑。

一般来说,高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备基本的教学管理模块,如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成绩管理、考试安排、教材管理、收费管理、选课管理等基本功能;二是系统要容易操作,使用人员能够顺利地使用系统完成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三是系统要易于维护和升级,能根据学院的个性化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修改;四是系统应该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安全等。可以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存在问题

大多数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行开发或购置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搭建信息平台,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

目前,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学校自行的特点自行组织开发团队开发,如南京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主要采用ASP、等技术自行开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能基本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强大的人才优势不仅开发了功能强大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还对其它各个系统的数据有一个统一的接口标准。由于是量身定做,能较好的满足本校的需求,并且掌握源码,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系统、增加或删除功能模块。但是由于开发人员能力及各个学校的投入等原因,自行开发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另外一种方式是直接购买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品,如杭州正方、湖南青果、湖南强智等软件公司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这类产品在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其通用性,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学校特殊教学管理需求的问题,尤其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方向较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存在较大差异,通用系统难以满足日常管理需要。

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该校在校生规模约为1万人,有3个校区。该校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管理和单机管理系统相结合,工作量非常大,档案的存放也需要巨大的空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手工管理无法满足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第二阶段是2006年开始应用学年版本的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在该阶段花了很大的精力建立起了各种基础数据库,如教师库、课程资源、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场地、学生信息、学生成绩和教材库等。运行该信息系统后,该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该版本的软件在设计思路上过于简单,虽然基本实现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等常用教学管理功能,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存在一系列以教学计划为核心的相关问题。现行系统对教学计划的管理不灵活,只能针对自然班级进行排课,不能对自然班级进行拆分排课管理,从而影响了整个排课的进程;在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系统也管理不灵活,二级学院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及选修课很难在系统里面操作;以教学计划为基础的期末考试、正常补考、毕业前补考以及教材订购计划无法通过系统安排,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功能仍相对简单等。

二是部分教学管理缺少相关配套软件和程序,教学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接口。该校2006年开发了琴房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音乐舞蹈大楼琴房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也在这期间投入使用,两个系统均单独运行,由教务处进行管理,今后对其进行整合势在必行。整合后硬件配置也需要进一步升级,以便充分满足学生大批量登录系统进行选课、登记琴点操作等各个环节的需要。

三、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和方法

要全面推动高校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从从管理队伍、技术支持、硬件投入、安全维护等多渠道加强建设,同时注重立足院校学科专业特点,因校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针对以上分析的系统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开展提高培训,强化管理团队建设

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计划和规划,将管理和技术有机结合,给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一线教学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师生。

(二)加大硬件投入,整体购置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复杂,要求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开发周期长,就一般高校而言,计算机技术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可考虑采取“购买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之路,选用灵活的、架构先进的学分制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减少了二次开发的成本,同时投入资金购买较好的硬件服务器,采用分时分段的方法彻底解决集中登录操作系统容易拥堵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升级,开发适应校情的软件平台

首先是建立基于元数据的分布式异构的小型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各种数字平台接口标准,有效整合教学管理相关的软件,着力解决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小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开发,使其更加易于使用,如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腾讯QQ程序等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就算没有专人培训,大家也都会使用。目前,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由于软件系统的不完善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引起的。如没有系统管理员,或者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认识不深。很多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解决,阻碍了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建议,根据其中合理的建议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一个系统只有使用者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四)多管齐下,维护系统信息安全

在信息安全方面增加必要的互联网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在有些学校也曾经出现过数据丢失和数据遭到黑客的修改,提出故障时的恢复方法和策略,增加教学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点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教学管理改革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估计实施的难度,制定具体规划,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才能更好的为教学、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教学管理建议篇(9)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大致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预备性实践教学,即物流认知实习,可安排在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始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作业环节、业务流程、管理方法等,主要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访问、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第二层次是阶段性实践教学,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课程内实训和物流项目设计等,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层次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综合性实践教学建立在阶段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每个综合性实验课程应涵盖若干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尤其是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适应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

物流课程教学与一般的管理类科目的教学一样,需要结合大量的案例开展教学。案例教学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结合教学上的讨论法进行。比如,在讲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时,我先把物流中心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一一列给学生,并详细地讲解每个因素的内涵,然后提供一个有关物流中心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内容,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案例中物流中心的选址如何进行,最后分组讨论和发言,由我进一步总结。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开展积极的讨论,发扬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第二种是结合教学上的发现法开展。比如讲物流配送路线的选择时,我先举出一个有关配送路线选择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问他们会选择案例中的哪个路线作为他们心目中合适的路线。这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不断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且做最终的总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巩固知识,整个过程真正体现“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的理念。

三、建立考核制度

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笔试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实际操作、技术比武、口试、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合理性确定成绩。对于采用项目学习法教学的课程,可以按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和项目实施的结果评分。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适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把实践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劳动部门或其他认证机构颁发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然后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如物流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单证员证书等物流行业相关职业证书。这样既可以检验和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与社会接轨,走开放式教学的道路,真正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率。

四、创新教学模式

按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针对中职教育学生生源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有些课程应该变传统的试卷考核与评价方式为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调研,然后提出解决方案的大作业建议。但是,这类大作业的完成,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共同设计、完成。

教学管理建议篇(10)

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针对目前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从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改革开始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法律、财政、金融、税收等相关知识;(3)具有开拓精神和协作精神;(4)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5)掌握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具备上述能力与素质的人才为导向。“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财务管理专业是为企业培养从事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功底,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备必要的自学能力和发展潜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熟悉我国有关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还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从改革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开始

1.传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1)吃透教材,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从头到尾讲述内容、布置作业、出题考试,学生上课听、课后做作业、期终复习考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将老师置于中心地位。

(2)设置问题,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感受,注重答案的一致性和标准性,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不利于学生拓展其知识层面,从而难以提高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要适时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设置疑问。问题设置要精心,同时要抓住学生中有价值的疑问,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引导争论,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

2.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财务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学生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之外,还要联系实际,掌握财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财务管理工具、模型的应用。教师要不同的授课内容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手段取长补短,提高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授课时,财务管理活动所用到的数据、分析过程放映给学生看,这样一目了然。这些新方法的使用,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能帮助学生理解讲课中较难理解和较抽象的、多维空间的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制作需要靠教师的不断总结积累,不断跟踪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更新的资料以丰富教学资源,尤其是相关教学资料图片录像等都需要长时间收集,工作量很大。但这样的教学课件是“活的、有生命的东西”,学生自然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3.注重多种教学方法之综合运用

目前,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处理它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建议篇(1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酒店业已发展成为中国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04年底至2009年末,全国星级酒店五年净增长了3349家,[1]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0%,酒店业的发展要求从事酒店工作的管理人员数量也以相应的速度递增。通过调查对酒店从业者和酒店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结合自身长期从事酒店管理培训和教学工作的体验,深感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酒店对从业者素质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实践教学已成为制约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怎样突破这一瓶颈,已成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洛桑模式”)

“洛桑模式”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酒店管理人员培养的成功范式。从全球范围看,欧美发达国家的中职旅游教育起步早,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也较为成熟。瑞士的酒店管理教育由酒店协会创立。1893年,酒店协会创建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员的学校,1998年被瑞士联邦政府列入高等职业院校序列,是迄今为止得到联邦政府承认的唯一一所酒店业职业大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才的学校[2]。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现已成为世界高层酒店职业经理人成长的摇篮。

“洛桑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任课的专业教师大多拥有在酒店长期工作的经历,有丰富的职业经验,甚至在高级酒店担任过总经理等高级职务。该模式在酒店管理教学方面非常值得我国职业院校借鉴。该方面的评介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王丽敏认为职业教育要突出能力培养,应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3]。

我们认为,借鉴“洛桑模式”,在酒店实践教学内容上应以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为培养主线,突出以实用性、针对性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取得“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效果[4],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尽快培养职业素质、掌握服务技能及基层管理能力,从而对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学生的素质、职业能力和酒店岗位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念淡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差,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

2.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岗位服务技能,但基本功不过硬,有些服务技能和酒店服务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行更新。

3.学生服务应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客服务、应用能力等职业能力有待提升,在校多安排学生参与实践锻炼。

4. 学校实践教学课程内容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优化,加强学生基层管理者职业素养和各项管理技能的学习。

综上可以说明针对酒店行业的实际需求,该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为酒店行业国际化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专业人才。

四、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国家教育方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星级酒店的职业理念、服务技能、组织机构设置、主要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建议

为了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基本职业素养、酒店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应用能力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并且设定要达到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这三种职业技能涵盖了酒店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项目教学结束后可通过酒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检验教学效果,符合国家决定的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7]。

五、结语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实践教学内容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状况进行了了解,获得了一手资料。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影响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为职业素养、服务技能和酒店基层管理能力。在分析问卷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相关理论,提出了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效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2004-2009年中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 [EB/OL].cnta.gov.cn.

[2] 刘伏英.“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5,(8):78~80.

[3] 王丽敏.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14.

[4] 黄百学.对饭店服务技能教学的几点思考[J]. 职业,2008,(12):85~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