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2 16:04:27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1)

数字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典型的产业形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之上,以人类的精神创造为动力,以技艺才能为手段,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进行文化价值创造、传播的活动。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适应黑龙江垦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传媒艺术人才的需求,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于2011年8月成立了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分院,开设主持与播音、新闻采编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形成了艺术传媒、电子信息两类互为支撑,与现代传媒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相关的高职专业群。多年来,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如何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培植传媒艺术类专业群,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更好的为垦区艺术传媒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建立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构建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1 解决传媒艺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度低的教学问题

数字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日益渗透与融合,传媒艺术的表现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现代传媒艺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表现手段,以现代传媒信息为表现内容,以视听艺术化为表现效果。将人才培养与时展需求有效对接,培养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又掌握现代数字艺术作品制作和传播手段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这需要很好的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树立什么样的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理念;二是怎样构建适应培养规格的教学体系;三是如何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目标。

1.2 培养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传媒艺术人才的意义

1.2.1 更好的体现时代的特征

在数字信息时代,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内容形态丰富,现代传媒艺术的创作和传播高度依赖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社会需要大量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又掌握高超现代数字技术、信息传播技术,进行有效地艺术表达和处理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1.2.2 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迅速升温,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讯(3G)的运用,必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的产业群的崛起,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以信息内容创作为核心的人才竞争将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新热点。现代传媒涵盖了包括书籍、报刊杂志、广告、招贴、广播电视、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视、可听的载体,从静态到动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静相容,平、立同构,声、画兼容的现代传媒体系。支撑这个体系的已不单纯是艺术或技术层面上的单一人才,而是二者兼容相济,综合发展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1.2.3 更好的发挥学院强大的信息技术优势

我院传媒艺术类专业植根于学院强大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势,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在信息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以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艺术的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将现代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面向信息产业发展,致力于培养IT产业链终端信息内容的策划、制作与传播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

2 面向数字信息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践行“艺术与技术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

强化“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既注重艺术素养、媒介素养和创意方法的培养,又注重现代数字制作、传播技术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

2.2 构建“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适应学年学分制要求的教学计划,计划中集中体现“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特点,即:在传媒艺术教学中融入信息通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内容,注重艺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内容交叉配置;公共课和职业基础课以“必修课”的形式构筑大平台,确保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强基础”的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相同学分的多个方向模块,组成包括“限选课”、“方向课”、“实践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群在内的“多模块”,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增强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做到知识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并重。

引导、激励教师编著艺术创意和技术运用并重的教材,如《影视编辑技艺》、《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等,注重选用艺术分析和技术讲解均具有特色的教材,有力地支撑“重交叉、大平台、多模块”的课程体系。

2.3 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创新实训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验实训室与课堂、项目与工作室、社会实践与上岗训练有机融合的实验实训、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专业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的教学安排在实验实训室,将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的教学融为一体。校企共建“影视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网络技术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将创作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循环上升,递进式发展(详见图1)。

为了培养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将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建立较先进的集数字化素材采集、作品制作、作品输出于一体的现代数字传媒实验实训教学平台。新建“影视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网络技术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影视观摩厅”,完善演播厅功能。

2.4 实施创意与制作并重的知性人才培养方式

倡导“以创意见长、拿作品说话”,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创意思维能力,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作品创作和信息传播的知性人才。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课外创作等环节紧密衔接,“教学、创作、展演”三位一体,形成课程体系与项目紧密结合,工作室、实训室和课堂互为延伸,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教学同步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行项目制教学和工作室教学方式,以项目为引导,课内外结合,突破年级和专业界限,由不同职称、职业背景和专业方向的教师组成“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学生团队”进行课内外创作实践,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而且弥补单个教师往往学术方向单一、“艺术”与“技术”无法全部精通的局限,优化教师的学术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艺术与技术素养兼备”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项目组通过定期举办学生阶段作业展播、主题作品展、课程设计展、毕业作品展播、创办院刊、参加各类大赛作品展播等,搭建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始终处于“职场”状态,在激发创造展示欲望的同时,也激发其理性思考,对进一步的创作起到助推作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融合、良性循环。通过“课堂――实验实训室――工作室――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基地――课堂”环节,将创意与制作并重的知性人才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

传媒艺术类专业“艺术与技术交融,学训一体,2+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院长期办学积淀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导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2)

一、背景分析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音、视频资料进行剪辑、抠像、调色、特效、音频合成等影视拍摄后期的任务完成,使耗资较大、受环境制约、现实无法实现的影像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合成。

中职学校培养的数字技术影音后期制作专业学生,是中等层次的制作人员,毕业后可面向广播影视、影像艺术、多媒体设计等行业,从事数字插图、数字影像采集等工作,也可升入高等院校深造而培养成更高层次的影音制作人才。教育部“十二五”中职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重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为中职数字影音技术专业的深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建设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人基本的工作、生活工具,计算机基础技能人员饱和,而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又极度缺乏。学校计算机毕业学生的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无法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而“工作室制”便于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开设课程,开展教学与实训活动,进行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了解现实工作流程,提高操作水平,锻炼学生适应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更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每年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比赛。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会得到中职对口单招高考加分等政策优惠,因此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学校都受益。中职组“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比赛项目,涉及色彩、构图、影视创作、音频处理、视频剪辑、后期特效等多门专业课程,旨在检验参赛选手在数字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的素材管理、影视编辑、影视合成、音频处理能力和影视短片制作能力。

只在计算机广告设计专业中植入了“后期特效AE软件”的课程,在综合能力上无法与“影音后期制作”专业的学生相抗衡。丰富课程知识、扩大专业平台,将一门课程扩展为一个专业课程群,扩宽学生专业素养,有利于他们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各项赛事中获益。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前期准备

1.有效的政策支持

(1)模块化教学:教学课时多以整体的时间和模块化知识结构进行,便于安排教学活动。

(2)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将专业课程设置主动权交给专业教师,用专业的目标安排教学任务。

(3)教师配备:注重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师搭配,配备相关专业教师,并结合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加盟,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完善的制度保障

(1)教师工作量计算:课程教学实行课时制。

(2)小班额教学,公共专业课共上。每班以不超过30人为宜。

(3)学生学分制。

3.有力的资金支持

(1)学生实训硬件购置,尽量以分组的形式,做到设备最大化利用。

(2)聘请专家、校外实践:每学期保障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校讲座1~2次。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训,培养学校自己的专业人才;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观摩、创作、拍摄、制作等实践活动。

(3)考察培训经费,支持专业教师定期专业、有效的外出学习培训。

(4)奖励、激励教师和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出成绩、产效益。

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1.“工作室制”建设对接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学校和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促进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与能力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全面实施“工作室制”,设置无缝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工作室,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岗位职业技能“直通”。

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机整合,加强美术、设计、实践的培训和融合,使学生手巧(技能)而心灵(思想性、艺术性),得心(方法、素养)而应手(职业能力),培养基础厚、扎实干、能吃苦、有创新的操作性专业人才。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3)

根据《合同法》等有关规定,为确保双方权益义务和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结合实际情况,经甲、以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培训协议:

一、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__________技术技能培训。

二、 甲方培训人数__名,其中,钢筋工培训人数__名,培训费_元,授课人__名,授课费__元;木工培训人数__名,培训费_元,授课人__名,授课费__元;水泥工培训人数__名,培训费_元,授课人__名,授课费__元;

总计培训费用(大写):_________(含教材、材料费、食宿费等)。

三、 培训单位职责

1、 有培训单位统一组织,保障良好的教学场所和教学实施。

2、 培训单位指派专业技工、教师上课,保障培训质量,确保学员满意。

3、 培训结束,负责组织培训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根据学员考试成绩,颁发触及或中华人名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

4、 对取得资格证书的学员负责就业。

5、 对就业学员负责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就业学员工作情况。

6、 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按指定大纲经行教育。

7、 保证甲方学员合格(考核未通过学员下期免费培训、考核,直至合格)。

8、 统一教材、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和统一考核。

9、 训练时间:自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

10、 训练周期__天,理论应知课程、__天,实际操作应会课程__天(含考核时间)。开课、考核时间乙方以电话、短信或传真、邮件等方式通知规定为准。

11、 在培训期间,做好培训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

四、 培训学员职责:

1、 参加培训的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培训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目标明确。

2、 培训单位严格管理学院,每天都有考勤记录。

3、 学员住宿的,自觉遵守宿舍制度,并自行保管财物。

4、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员必须向培训单位提高必要的身份证明材料,包括电话号码。

5、 培训学员必须遵守作息时间,培训期间,无特殊情况连续旷课3天取消培训资格,累计旷课7天取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资格。

6、 学员结业,就业半年内,手机号码如有更换,有义务告知培训单位,以便接受培训单位或主管部门的跟踪服务、调查。

7、 遵守乙方相关培训规定、制度、服从乙方教师安排、指挥。

8、 按乙方规定课时参加培训,及时完成科目作业,准时参加考核。

9、 培训人员以报名申请表明单位准。

10、 符合报名条件,材料齐全,办理报名登记备案工作。

五、 甲方责任与义务

1、 保证及时向乙方支付约定范围内的各项培训费用;

2、 保证向乙方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条件;

3、 在培训期间,做好培训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工作;

4、 保证在学员完成培训任务后,安排在适合的工作岗位或职务,并给予相应的工资待遇。

六、 违约责任

下列情况之一,学院承担的经济责任:

1、 在培训结束时,未能完成培训目标任务,未取得相应证书证明材料,乙方向甲方陪偿全部培训成本费用。

2、 在培训期内损坏甲方形象和利益,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补偿甲方全部经济损失;

3、 培训中期自行提出终止培训或解除劳动用工合同,向甲方赔偿两倍全部培训成本费用;

4、 培训期结束后不能胜任甲方根培训效果适当安排的岗位或职务工作,负担全部培训成本费用;

5、 培训期结束后回到甲方工作后(自受培训结束之日起计算),未达到协议约定的工作年限,赔偿部分培训费用:最低服务工作年限为两年以上,则免除学员承担当年所有的培训费用,在服务工作期限内除无法抗拒的特殊情况外,学员提出辞职或离职(学员违反甲方管理规定另行处理)甲方有权根据乙方实际协议服务期限,要求学员承担一定的受训费用。

发生下列情况,甲方承担的经济责任:

甲方未按约定向乙方支付全部或部分培训费用,按协议向乙方支付培训费。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出现问题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有效(传真签字盖章同等有效)。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工作室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支撑的娱乐业,其产值已超过传统的影视业。我国已将发展数字媒体产业列入国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用人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国内具有数字媒体专业的院校大多是依托原有的学科优势进行构建,如何促进技术和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具有广阔的探讨和发展空间。数字媒体专业涉及面宽泛,使得刚毕业的学生的能力展现无法与工作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国内各高校纷纷建立相关的学科和专业,然而该专业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尚处在探索之中,需要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应加强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努力提高艺术和技术的融合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1构建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

(1)以分类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其数字媒体专业设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媒体艺术两个专业方向,1~4学期进行大基础教育;第5学期开始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自身特点选择学习的专业方向。

(2)以实践为核心进行专业课程项目组合。以真实课题强化实践教学过程。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倡导“以项目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项目化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同时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作业不必拘泥于教材;化繁、杂项目为多个子项目,并在课外完成、课内展示和讨论。

(3)注重专业能力提升,构建“创作型”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结束后,设定综合制作类与联合作业类课程,完成特定主题的影视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发展方向在创作小组内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作品完成后在课堂上演示,教师进行点评。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从剧本到拍摄、剪辑的所有制作过程,从而提高自身创作的综合素质。

(4)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按企业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将行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内容)、四实(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教学理念。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和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实训为主,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5)工作室模式与课程体系有效结合。学生通过1~2年的基础平台训练后,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选择进入专业工作室。工作室以课题为中心展开专业教学,学生在进入工作室之前接受的课程应该与工作室方向合理衔接,形成渐进式的课程组合、能完成一个项目方向的知识构架。

2构建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产学研模式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趋向于理论研究和框架设计,缺少实际项目的实战训练。因此,改革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和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制订一个符合学校、企业和学生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入企业技术力量联合培养人才,打造以真实项目实训为主的平台,成为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

(1)构建工程训练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相互推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区为平台,进行嵌入式教育,即顶岗实训,由企业提供岗位,学生利用实践教学周集中顶岗工作;项目实训,在学校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训。以实际项目任务为教学驱动,融合企业的基础资源与高校的教学、管理资源,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进程,构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项目案例教学体系和实训项目综合实践体系,优化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2)科学设计工程训练方案,培养创新型人才。以订单式培养为合作机制,以项目实训为驱动,以项目实践为主要方式,以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为培养目标,形成区别于其他形式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由于就业导向明确,企业深度介入,能极大地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3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机制改革最有效的办法是构建和完善专业教学工作室运行机制。工作室教学运行机制是将传统以班为单位、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机制,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学生可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工作室有明确的专攻方向和风格特点,任课教师对工作室负责,学生可自主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有专攻,又有利于实验设备的充分利用,教师责任心增强,学生学习气氛好。

(1)工作室的作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置课程;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塑造自我的环境,使学术科研价值得以升华。

(2)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1)教学过程开放式。工作室面对学生开放,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符合现代实用技术的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分析、归纳掌握知识;2)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打破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之间的界限,以工作任务为纽带,将这两类知识整合到统一的课程中;3)注重产学发展与企业合作。工作室建立起教学与市场的桥梁,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纽带,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合作。另外学生可通过参与项目的勤工俭学,起到助学的效果。学生在完成工作室项目时,通过市场调研、组织素材、与企业交流等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对企业和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在校期间更加明确学习目的,毕业时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缩短了职业适应期,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4)学研赛互动。学生在工作室学习、研究、创作,不断提高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作品参赛、获奖,取得名次,激励更多学生的自主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5)注重培养团队合作和实践经验。a.工作室模式促使课程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工作室通过与社会的对接,必然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从而引导形成的科研专题,会对专业课程设置起到导向作用,并产生长远的影响;b.工作室模式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感兴趣的团队,接触完整的项目流程。单独完成相关的课程作业,锻炼了个体思维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讨论、分工协作等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课程展示、专业展示、师生交流、作业演示、点评互评等,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从被动、不动到主动、互动的转型,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均得到提高;c.工作室模式促进艺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学、练、训、创相结合。例如,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工作室,实行科技型勤工助学制和项目负责制,工作室负责教师和学生组成各类课题小组,与企业开展合作,对外承接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直接承担企业的生产订单。引入公司的管理机制,实行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管理公司化,教师就是项目经理,学生就是员工,学生在工作中面对企业和市场,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和才干。学生在工作室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进行学、练、训等职业技能训练,同时提升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艺术创意及作品的开发能力。通过“做项目”获得工程组织与管理、脚本编写、素材收集、人员协调、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经济核算等知识,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了鲜明的学、练、训、创的专业教学特色。

4结束语

构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不断变化的市场人才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为龙头,走校企联合之路,使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探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学、练、训、创的专业教学特色。同时,将技术与艺术充分融合,以培养动手能力为基点,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静.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美与时代,2009(11):125126.

[2] 李自力,李逸.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与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8):126128.

[3] 王妍,易龙.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互动机制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00103.

[4] 王谨.论数字媒体设计工作室建设模式的探讨[J].艺术与设计,2009(11):187189.

[5] 王犹建.产学研合作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美术大观,2010(5):158159.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5)

结合全区教育实际,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区域统筹,均衡发展”的原则,以资源建设为核心,通过实施“一体两翼三工程”的策略,全面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建设,建立了“教师―学校―全区”三级教学资源库,基本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一体”指的是“高标准的配备工程”

2007年,历城区全民启动了两创工作,即争创“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和“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区委区政府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付6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全区教育技术装备,使得我区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根本性转变。今年标准化建设工作又投资9700万元,实施班班多媒体更新工程,使所有中学班班安装65寸交互式液晶电视。更新学生用微机3600台,教师机2000台;全区普及班班多媒体,各区直中小学和各教育办中心小学全部配备创新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初中以上的学校建起高标准的史地教室,从而使我区软硬件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两翼”指的是有效的管理和有力的评价

在管理上,区教育局电教站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仪器、设备、电教器材、图书的管理使用工作的意见》(济历城教[2008]23号)教育局文件,加大了对电教教材征订的监督、管理、检查的力度,将电教设备、资源的管理、使用工作做到实处。

三、“三工程”指的是资源库建设工程、四大培训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

(一)三级资源库建设工程

该工程是我们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它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三级资源库建设工作,经过多次论证,选定了以教研平台为突破口,采取深入一线调研、及时调度调整、随时总结评价等措施推动三级资源库建设,为该项工作提供了行政支持、技术支持和物理基础。

1.开展网络教研构建三级资源库

每位教师登录网络教研平台后,都建有自己的工作室,老师可以在工作室备课,管理个人资源,每位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将自己的备课上传到学校学科协作组,组长根据每个老师上传的备课,推选一名作为主备人进行精加工,再由协作组全体成员通过集体备课进行复备,形成学校的精品备课资源,到学校资源库供大家参考、使用,并上传到片区协作组。

2.以“三优评比”促进资源质量的丰富与提高

通过组织各种电教评优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不断去探索新知识、新技术,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试用和改进,每年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全国整合课大赛,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教师数量每年在不断增加。

3.以课题研究促进资源时效性和创新性

我区在十一五省重点课题《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今年开题的十二五课题《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由原来的17个课题学校增加到38个,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尝到了甜头,使教师能有机会直接与省级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二)信息技术培训工程

1.读书班培训

每年暑假,教育局定期举办全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读书工程,

听教育专家讲座,各校际间交流,开展校长论坛,校长了解和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学校管理的理念,引领广大干部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并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探索中提高。

2.网络培训

为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自从“数字化校园”推行以来,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上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教学,还可以在课后通过教育城域网中的资源库、电子备课系统备课、共享电子教案,在网上发表教学心得,开展反思交流,教学应用已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全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3.技术培训

建立技术机制,确保技术保障到位。历城教育局在2008年推出了由电教站、教研室、进修学校共同参与的“研・训・赛”一体的培训模式和教研模式。

4.软件使用培训

始终把教师信息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制定了考核措施。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214-02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测绘市场越来越成熟。测绘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对测绘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测绘生产的产品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除传统的测绘、公路、铁路、市政、国土资源、城建、水利、煤炭、石油等部门外,环保、公安、电信、金融等行业对测绘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显示了测绘行业为民众、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和政府服务的行业目标,测绘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从事测绘生产的单位在增加,测绘规模发展很快,从事测绘工作的人员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可以适应现代测绘生产的需要。近几年,随着GPS、GIS、R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格局有了很大转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较快。地理信息采集取代了大量的外业测量,数字形式成为测绘生产的主体模式。采集、存贮、加工和分发地理信息已成为测绘的一种全新概念。随着规范市场操作,大型的工程项目都需进行公开招标,很多项目也引进了监理机构,监理机构负责检查验收和监督。

二、“测绘类专业发展趋势”要求测绘类专业进行教育改革

测绘学科在构建“数字地球”的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培养测绘人才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测绘高校承担着测绘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也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需要对原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细致和深入的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要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测绘事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培养的学生要能为“数字地球”的建设做出必要的贡献。于此同时,“数字地球”的构建也为测绘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构建数字地球需要基础测绘数据。地球的地理坐标框架是数字地球概念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主要是NSDI,它能提供包括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道路、水系、公共地籍、行政境界等基础地理数据集的空间数据框架。在把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人文信息加载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测绘行业本身的基本工作就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其次,在构建数字地球的过程中又促进了测绘类专业的发展,也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地球”是在应用现有的技术、理论、数据和能力的基础上,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Internet网信息和数字通讯技术支持下,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从更高的层次向社会提供最新的、全面的测绘类产品,也包括地球静态和动态信息。因此,“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构建给测绘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更多的发展前景,也对负责测绘类人才培养的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测绘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技术要求的高级专业人才,也就要求对传统的测绘类专业进行必要的改革,来满足新的要求。因为测绘的任务、服务的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承担测绘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就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测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改革,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测绘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进而满足测绘行业在“数字地球”建设中的需求。为“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建设做出必要贡献。

1.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当前,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有机融合,知识面广、能力强、基础扎实、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共识。把这个培养目标具体到测绘类专业,需要做到以下两点。①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测绘专业的发展对测绘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外,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处理公共关系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都要求测绘专业人才具备;素质能力方面既要发扬测绘传统的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工作品质,也要求测绘专业人才具备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善于协作的意识。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当积极创新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②拓宽测绘人才的知识面。测绘类人才不仅在专业方面要做到精测量,对测绘专业所能服务和发挥作用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也要了解,拓宽知识面,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需求和快速发展的测绘科技进步。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现代高等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与本科教育不同,要求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所以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要求理论知识不宜过深,只要求学生掌握测绘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重视和强调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更深的理论知识可在未来的继续教育中根据工作需要进修、培训。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主要是教会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采用“启发式”、课堂“讨论式”的任务教学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放在首位。以主动创造性学习取代被动继承性学习,改变传统的注重基本知识考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测量专业课程考核时注重过程考核,增加“答辩式”、“项目设计书”等多种考核方式,把专业课程的期末考核转变成为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专业知识、测量技能、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评价更科学。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入教学过程也是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测绘类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例如GNSS测量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都可通过CAI软件来达到更形象的教学效果。测绘专业应该加大与课程配套的CAI软件的开发投入。为了加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测绘课程需利用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制作CAI软件。测绘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不追求系统性,更应注重公式、定论的实践应用,理论上做到“必需、够用”就可以,不求面面俱到,不片面追求后劲,职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做到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尽量改变过去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现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了顶岗实训,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需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使实践教学体系相对独立;增加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使学生在工程实际中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采用现场专家指导、综合顶岗训练等教学方式,通过边学边练、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方面充分利用各合作企业优势,对于地形测量、公路施工测量等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或工地通过“实战”方式进行生产实践,完成实训。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案例教学和讲座。

3.实践教学改革。测绘类专业更强调实践教学,学生测量技能和创新意识都需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测绘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占专业课程学时的较大比重。但是现在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①学校的测量仪器相对落后,受高校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学校的电子全站仪、GNSS接收机、数字化测图软件、数字摄影测量系统、GIS系统、数字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先进设备数量不足,使得学生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与工程施工单位的实际脱节。②课间实训主要是认识和熟悉仪器,综合性与系统性实习或实验较少。因此需要进行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采用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革传统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硬、软件设备全天向学生开放,在课间实验、实训课程外,学生可以更多使用所有设备、软件系统,才能使学生能更熟练地掌握这些设备、软件系统。②以校园为中心建立永久性校园实习基地。为了更好完成实验和实训任务,需要在校园建立一个仿真的实训基地作为保障,为了完善与建设实习基地,达到实习、实训仿真,在校园建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永久实训基地,埋设多个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满足多个班级的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实训需要,对测绘类专业的学生益处很大。③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相结合的方法。完善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测绘院和其他路、桥、隧道施工单位合作,利用他们的先进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教学,由他们提供基地来满足工程测量岗前实训的需要。

三、结语

作为培养测绘类专业人才的测绘类高校应当抓住“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为测绘行业发展提供的契机,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教育改革。发展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数字地球”建设培养测绘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42.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3.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11-02

一、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

水利系统职工人数多,分布广,工作地点偏远,流动性大,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任务艰巨。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水利职工总数为103.6万人,其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34.8万人,经营管理人员7.7万人,工人53.8万人。水利系统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为18%,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占6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13%,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占工人队伍的6%。队伍在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等方面,与交通、环保等行业相比均有一定差距。

二、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水利人才队伍的规划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水利人才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水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水利人才分布不均衡。部属单位人才分布密度大,本科以上学历每百人中有36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每百人中有33人;地方水利单位人才分布密度较小,本科以上学历每百人中仅17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每百人中仅有15人。从区域分布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才密度相对较大,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人才密度相对较小。

2.水利人才严重匮乏。基层水利单位多年来一直面临接收优秀高校毕业生难、引进高层次人才难、留住人才难等问题。基层水利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高技能人才匮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紧缺,水利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3。水利人才工作基础薄弱。束缚水利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还未根本消除。一些水利部门和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水利人才开发机构和人才工作队伍建设明显滞后。

三、创新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与实践

根据目前水利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加强特色高校服务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河海大学作为水利行业的“人才培养摇篮”,依托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和水利行业基层队伍培训的“云服务教育平台”,构建了水利行业教育服务联盟,聚合了行业类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行业提供现代教育服务。

1.建成具有示范性的特色高校继续教育基地。河海大学作为国家“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与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淮河水利委员会等省市水利单位联合建成了覆盖17个省份的33个继续教育基地,积极实施基层水利人才文化和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合作管理方式与资源建设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和宝贵经验,对特色高校服务行业继续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2.构建水利行业教育联盟,聚合行业内数字化学习资源。河海大学联合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汇集数十所水利职业院校、全国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和定点培训机构,组建了水利行业职工教育联盟,发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机构的优势,联合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开发行业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精品培训课程。

河海大学探索和实践了行业内各类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互享、版权保护、有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规划了8个水利基层岗位的培训方案和50门培训课程,与全国6个水利职业院校共建一期4个岗位、24门培训课程的教材及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有10门课程完成教材编写或出版,建设了11门学历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30门数字化专题培训课程。

3.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启动基层水利队伍培训工程。基于“云计算”中SA.AS模式,河海大学整合资源,构建“云服务”网络教育平台,实现计划、学生、教务管理、资源共享、知识积聚及学习支持等无边界云端化教育服务功能,提供互补、无缝、高效的整合型订单式教育服务,满足基层水利职工的学习需求。河海大学依托“基层水利队伍培训工程”项目,共培养基层职工10996名。其中所举办的10期“全国水文站站长培训班”共计培训1 121人,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好评,已成为行业品牌培训项目。主动对接水利事业新发展,开展了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百团行动”。共有300多位教师和万余名学生深入江苏等12个省份的水利单位进行调研,开展文件宣讲、技术咨询、科技攻关、政策研究等活动。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099―04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网络教育日益成为一种成熟和正规的教育形式,它在学历教育领域的成功发展必然也将导致其在企业培训领域的普及应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指出,要“发展远程与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实际上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一种政策导向,即:把继续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把远程教育作为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但从企业实践来看,开展继续教育不是制定培训规划并实施规划这样一个简单流程,实际上总有大量的培训规划未能付诸实施。那么,远程教育,尤其是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形式的网络教育,在解决企业培训的突出问题时是否真的发挥作用了呢?它在企业培训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发展策略又当如何呢?借助于面向广播电视行业的一项调查研究,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

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虽然只有50年发展历程,但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领域一个最重要的行业。广播电视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发展与媒体技术的变革息息相关。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揭开了产业升级改造的序幕――从传统模拟电视向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电视、移动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多种电视媒体发展。对于这样一个不断变革求新的行业,培训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由于它与新媒体技术的紧密相关性,其使用新技术变革管理与培训的可能性也更显著。因此,以广播电视行业为案例,借以分析整个企业培训领域的发展现状,具有典型意义。

一 企业培训中的需求与矛盾

这项调查涉及两省六地市(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许昌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的8家广播电视台(集团)。这些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实力既有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如湖南省广播电视集团),也有处于全国一般水平的(如许昌市电视台),总体来看,能够代表全国广播电视机构的中等偏上情况。调查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面向单位的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员工。问卷主要面向电视台主要业务部门的员工,共发放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38份。

在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调查方面,得到以下结果。

在培训认知方面,受调查员工对参加培训持积极态度,期望值较高(如表1所示)。46.7%的员工认为参加培训对提升个人素质和指导工作非常有帮助,52%的员工认为作用比较大,可以选择性学习,只有1.3%的员工认为培训对个人帮助不大。但受各种条件(如经费、工作时间等)的限制,企业组织的培训至多只覆盖到员工总数的60%,其中很多培训只允许骨干员工参加。另外有40%的员工表示很少或从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如表2所示)。

在经费投入方面,员工期望企业能够投入更多经费用于培训。但企业的实际投入是与企业的经济实力相关的。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如省级电视台)每年都会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员工培训。例如,湖南省广播电视集团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派遣骨干员工到国外进修。经济实力较弱的企业(如市级电视台)在培训的投入力度上相差较大,有的市级电视台可以每年投入10万元,有的则几乎没有任何投入。总体来看,不管是实力雄厚的企业,还是实力薄弱的企业,它们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均不能满足员工的期望。

从员工个人来看,个人在培训方面的支出也是大相径庭(如表3所示)。少数员工平均每年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支出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访谈结果证实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但多数员工是在300元以下,甚至有30%的员工表示个人没有培训支出。

在培训内容方面,员工期望培训可以满足个别化需求,以拓展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培训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则习惯于自上而下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或者尽可能组织能够覆盖较多员工的培训(如专家讲座),而这样的培训显然不适宜员工自主选择。因此,受调查员工普遍认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对个人帮助不大。于是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员工有强烈的培训需求,但不愿意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企业想尽办法投入了有限的经费,但无法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在培训时间方面,员工期望每年或每几年参加一次较长时间的系统化培训,如一个月左右的短期培训,或者半年左右的中期进修(如表4所示,经访谈证实)。员工产生这样的需求是由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速,知识、技能、理念等更新较快,员工需要通过系统化学习来适应岗位需要;另外,有的员工专业背景与当前岗位不符,也需要通过系统化学习来弥补这种不足。但现实状况是:面向员工的培训多数是为期1-2天的专家讲座或者为期一周的短期培训(如表5所示,经访谈证实)。专家讲座包括两类:一是由企业聘请同行专家开展的讲座;二是由行业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学者(来自高校、政府部门等)开展的讲座。由于讲座时间短,内容少,员工对培训效果评价不一。

在培训形式方面,员工期望参加脱产面授学习,包括聘请专家到当地面授,或者被派出到外地面授,其中又以当地面授作为首选。这样的需求显然与现实不符。企业中每个员工都在满负荷工作,在一些员工规模不大,经济实力较弱的单位,经常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如一人承担新闻的采访、撰写和编辑)。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很难抽出一段完整时间去参加脱产学习,即使员工愿意暂时放弃工作,单位也不会放行。

总之,员工对培训的普遍需求是:期望可以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培训内容更加适合个人需要,培训方式是较长时间的脱产学习。但是目前的培训现状不能保障员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在培训需求与培训现状之间形成了一些突出矛盾,包括:

• 培训投入与培训机会的矛盾。企业投入的培训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员工对高质量培训的需求,而员工的收入水平也不能保障员工自费参加培训,因此,培训经费成为企业面对的最大难题。

• 培训规划与需求分化的矛盾。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难以满足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客观上造成了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企业培训流于形式。

• 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矛盾。员工期望较长时间的脱产面授学习,但这与紧张的工作时间形成矛盾。

二 网络教育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培训所面临的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网络教育的形式来解决。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比较,网络教育具有以下优势:教学信息交互性强,学习资源真正丰富,不受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中心[1]。根据这些特征,学员在网络教育模式下可以实现基于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这就为解决培训规划与需求分化的矛盾,以及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另外,研究发现,网络教育平均到每个学员身上的费用较低[2]。因此,企业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即使不增加经费投入,也可以扩大培训覆盖面,为员工创造更多培训机会;如果企业致力于实现全员培训,那么也必然可以大幅度降低资金投入水平。总之,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培训方式,一种企业发展战略,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突破培训困境的一个基本途径。

然而,网络教育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我们考察了受调查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近三年组织的培训项目,结果发现,没有一项是通过网络教育形式开展的,它们全部采用面授教育形式,包括专家到当地面授,以及员工到外地面授,其中又以后者为主。对员工的问卷调查则显示,员工最期望的培训形式是面授学习,而不是网络学习(如表6所示)。这揭示了网络教育在企业培训中的一种应用现状:企业不善于组织网络培训,员工也不习惯于接受网络培训。

这个结果值得深思。众所周知,网络教育在学历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经为社会所普遍认可,那么它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应当初见端倪。尤其对于广播电视行业而言,广播电视行业的整体设施和服务正在向数字化模式过渡,而其培训模式却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这说明,网络教育在企业培训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不会自然形成。

为了弄清楚制约网络教育应用和发展的因素,我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我们对选择网上学习的员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员工是否选择网上学习与所在单位的经济实力相关性不大,因为各单位选择网上学习的员工数量相当,平均占该单位受调查人数的15%;与年龄的相关性较大,21-30岁的员工占48%,21-40岁的员工占83%;与工作岗位类别的相关性较大,从事工程技术、采编业务、经营管理的员工占了84%,这些岗位与其他岗位相比,更需要员工经常使用网络。这说明,员工越容易接触网络,越经常使用网络,就越易于接受网络教育的理念和形式。

其次,通过对员工访谈,我们发现,有的员工虽然支持网络学习,但更愿意选择面授学习,他们认为脱产面授学习显得更正规,也更乐于接受。有的员工明确表示不支持网络学习。他们认为网络学习就是观看讲课录像,缺少互动与答疑,不能保障学习质量;同时,他们也不希望利用个人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因为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业余学习会造成额外压力,因此没有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他们认为单位许可的脱产面授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形式。这说明:第一,多数员工对网络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并不了解,有的员工甚至从来不接触网络。第二,多数员工习惯性认同有组织学习,并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而不习惯于业余自主学习。第三,员工在繁忙工作中普遍形成一种认识,即脱产学习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学习方式,既完成学习又不增加压力;如果业余学习的结果不足以补偿它所造成的压力,那么就不值得参加。但是从企业角度考虑,经常性或全员性的脱产学习是根本不现实的。

再次,根据对企业领导的访谈,我们发现,企业领导对实施网络教育表示高度认可和支持。领导者看重的是网络形式所能达到的员工覆盖面和不受时间限制的灵活性。不过他们也有担心:一是目前培训市场上鲜有基于网络形式的培训项目,二是企业自身缺乏建设网络课程资源的能力,因此,他们建议专业的培训机构能够承担起这些职责。

综上所述,在企业培训中,制约网络教育应用和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 培训市场缺乏基于网络的培训项目;

• 企业没有能力建设网络课程资源;

• 员工缺乏接触和应用网络的环境;

• 员工缺乏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 员工缺乏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

• 员工缺乏业余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这些原因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网络课程资源、网络培训项目;主观因素包括:网络学习理念、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动力。实际上,这些因素恰好是实施网络教育所需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说,网络教育在企业中的发展瓶颈是由于这些基础条件缺失了。这个结论可以通过与网络学历教育的对比来进一步证明。网络学历教育的发展一开始便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网络教育学院的推动,具备了这些基础条件。例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网络教育学院自主设置网络教育专业(项目),网络教育学院提供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资源),校外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基础设施(设施),网络学习者接受了网络教育理念(理念),适应了网络学习方式(习惯),还要通过网络学习完成对学历、学位、专业能力的诉求(动力)。

因此,网络教育的发展瓶颈,不是由于网络教育本身不适应企业培训的需要,而是由于网络教育的基础条件还没有建立起来,网络学习的理念和形式还没有真正进入企业和员工的视野。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使网络教育的理论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首要的前提就是建立健全这些基础条件。

三 促进网络培训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设网络教育的基础条件,要牵涉到参与企业培训的各个主体,包括: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即提供培训课程和服务的机构,如学校、培训公司等)。如果从学习型行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参与主体还应包括行业主管部门。也就是说,网络教育的基础条件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来共同建设。

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的监管者,应当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战略引导和政策保障。例如,可以参照教育部建设数字化学习港的理念[3],引导建设面向本行业的数字化学习港,作为行业继续教育的资源中心和培训中心,把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面向行业内各企业和部门共享。在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初期,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责建设基础硬件和软件,后期运营费用(资源建设、服务提供、维护管理等)则可以由数字化学习港的使用者(企业)共同分担。同时,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必要的政策或法规,鼓励各企业、各部门通过数字化学习港开展培训,并努力保障数字化学习港的公益性质,做到共建、共享、共赢。

企业作为培训的投资者、组织者和间接受益者,应当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例如,建设和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环境,逐步增加对培训的经费投入,基于数字化学习港制定灵活的培训规划,建立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机制,建立应用所学开展工作创新的机制,等等。

员工作为培训的直接受益者,应当主动适应网络教育的理念和形式。例如,树立终身学习和数字化生存的理念,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学会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摆脱对有组织学习的依赖,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开展工作创新,等等。

培训机构作为培训课程和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和支持服务。例如,树立与行业共同发展的信念,开发基于网络学习的培训项目,面向企业定制培训课程资源和服务,等等。

以上提出了在企业培训中建设网络教育基础条件的原则性建议,在这些基本原则之上,还应当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运行机制,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9)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23—06一、职工素质教育的需求现状

首先,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广大职工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持续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职工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职工群众需要主动提高适应能力,提高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的热情。要重视职工个人发展,注重知识更新、富于创新、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人才正在成为职工队伍的主流。

其次,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经济转型,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期,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原有的管理方式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工会必须发挥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组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既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具体体现,也是工会组织动员职工投身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把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贯彻落实为工会工作的主题,是工会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

第四,这也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是推动职工教育由传统形式向数字化教育转变,满足大规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承担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的主要是企业、院校和各工会组织,培训方式主要是传统面授,不能够满足广大职工学习的需要。同时各种教育资源分散在各行业、部门、单位,使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严重浪费,职工素质教育中工学矛盾突出;传统教育手段有严重的时空局限,培训规模受到严重限制;培训内容不能满足职工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职工培训模式落后、缺乏灵活性。

在推动职工素质教育中,工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大规模的职工素质教育, 使职工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既是建设服务型工会的要求,也是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本文将总结广州市总工会在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和提升自身素质教育的实践中的探索与研究。

(一)工会推进职工素质教育的关键及措施

第一,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工会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

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多种社会资源、关系众多利益群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全局性、动态性、复杂性决定了单靠某一个机构独立开展社会有组织的职工素质教育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工会必须建立起一个满足大规模职工素质教育的服务体系,建立这一体系持续运营的机制和保障,建立起共建共享的模式。而数字化教育又是一种新型的职工教育模式,工会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在这一综合的社会系统和新型的教育模式中不具备开展大规模素质教育的手段和支撑,因此工会工作要进一步社会化,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及创新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和载体,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发挥各方资源的最大功效,使服务型工会在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与优势。

第二,引入专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工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高质量开展大规模素质教育的关键。

广州市总工会经充分探讨研究,引入了较为完善的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的业务组织模式——“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以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了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的新载体,从而实现了大规模、高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了工会建设服务型工会和服务职工的能力。具体的模式和机制如下:

1. 模式:“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的模式。

2. 机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职工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工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组织优势,发挥宣传、动员和协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的作用,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职工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专业的运营机构为职工的学习提供稳定高效的学习环境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为职工学习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广州市总工会开展数字化教育提升职工和工会干部素质的实践与经验

广州市总工会在引进较为完善的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的业务组织模式即“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开展职工与工会干部素质教育两年来,取到了骄人的成绩,以下将从模式、机制、方法、成果四个层面分别阐述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与工会干部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第一,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为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贯彻落实《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穗字〔2010〕13号),广州市总工会整合资源,引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了职工素质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广州职工教育网,以下将从模式、机制、方法与成果四个方面阐述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1. 模式:整合资源,形成 “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的模式。

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而数字化教育又是一种新型的职工教育模式,因此必须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最大优势,才能不断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广州市总工会在推进职工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 “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的模式。

2. 机制:

(1)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得到广泛支持。

2010年,广州市委下发了《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穗字〔2010〕13号),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强化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要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大力推进职工教育网、工友和谐家园及流动影院建设,要充分发挥职工教育网作用,引导职工学技术、学文化,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这为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办好广州职工教育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负责业务的指导、监督和协调。

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主办和领导单位,负责制定目标任务及发展规划,指导及监督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建立健全数字化培训、目标管理及考核机制,保障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权利的落实。

(3)专业机构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建设和运营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业务的输出。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广州市职工教育网专有的建设与运营单位,负责“广州市职工教育网”远程培训体系网络环境及培训管理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维;为远程培训提供培训课程和协同有关机构组织课程资源,并提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组织全市职工参加“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学习,负责“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

(4)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直属单位是职工数字化教育的应用组织单位。

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直属单位是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应用组织单位,负责组织职工参加广州市职工教育网的选课、学习、交流和考核等各种培训活动,并制定所属单位职工远程培训的年度计划,保证职工培训经费的投入。

通过“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实施,专业化运营、职工参与”,形成了“官、产、学、研、用”合力推进的统筹组织机制,为广州职工教育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3. 方法:广州市总工会开展职工教育网的具体做法

(1)成立组织机制,保证职工素质教育的层层推进。

为了建设好广州职工教育网,广州市总工会成立了广州职工教育网领导小组,市总工会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同时各单位也对应设立了广州职工教育网推广应用工作的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了本单位、本系统的管理员队伍。

(2)创新宣传和引导推进机制,以“政策引导、各级推动、公益引领、多方交流”等形式推动职工网的普遍应用。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更新职工教育理念,顺应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要求,转变职工传统的培训思维,培养职工采用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建设广州职工教育网的目的是为广大职工搭建优惠便捷的学习平台,为了充分发挥这一载体的作用,让职工知道,让职工使用,充分调动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广州市总工会通过政策引导、大会推动、公益活动、入企业交流等方式,推动广州职工网的普遍应用。

政策引导方面,2010年12月,广州市总工会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广州职工教育网作用,大力推进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广大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培训学习,使广州职工教育网成为我市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宣传广州职工教育网,使广大职工逐步接受这个具有广州特色、优惠便捷的远程教育平台。

各级推动方面,2010年8月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举办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开通仪式,2011年4年举办了广州职工教育网开学典礼,2012年6月8日举办了广州职工教育网新项目仪式。通过三次大会推动,得到了广州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教育机构的积极响应。

公益引领方面,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向6,000名广州市一线职工子女赠送价值200万元的免费“网校学籍”,通过公益活动,不仅把数字化教育送到职工身边,同时也送到职工子女身边。

各方交流方面,广州职工网开通两年来,举办了310次深入企业的调研,进入企业开展培训需求的调研,多方开展宣传推广会,开展职工报读咨询,开展职工应用培训。

(3)共建: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中心”,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分层次、多形式的数字化业务体系。

有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业务是关系“广州职工教育网”顺利开展职工教育的关键,广州职工教育网的生命力源自企业,植根企业、服务企业和职工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根本任务,为此广州职工教育网的教育业务紧紧围绕广州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企业走访调研,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层面职工的需求,确定教育业务,通过充分整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优质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参与设计和论证,保证了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建立了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工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会干部培训、企业自主培训等在内的,宽领域、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数字化教育业务体系,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1]

(4)共享:创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数字化培训模式,形成以数字化教育为基础,以数字化企业大学、企业学习中心为支撑,以送教入企为辅助的,一体两翼的,天网、地网、人网三网融合的共享模式。

广州职工教育网高起点、高效率建设了网络硬件、系统设备的基础支撑环境,满足百万级用户随时、随地、随需培训的需求。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按照系统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管理、分类培训的原则,广州职工教育网打造了广州市总工会—院校—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学习中心—职工个人横向梯度的四级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数字化企业大学进企业: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向企业提供咨询、培训、考试等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减轻工学矛盾,降低学习成本。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企业大学逾100家。

数字化学习中心进企业: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中小企业、社区开办了学习中心,配置了完善、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为职工的数字化学习打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学习中心主要负责职工的入学咨询、报名、选课、缴费、课程学习、考试、学分认证等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使职工在学习全程中都能感受到便捷。目前,工会已在全市建设90家学习中心,遍布12个区及大型企业[2],工会对学习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制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了学习中心对职工数字化教育的支撑和辅助的作用。

送教入企,面对面辅导,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部分内部没有培训机构但参加学习的职工又比较多的企业,或者是一些因企业的布局比较分散,组织集中学习相对比较困难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了方便职工学习,培训机构及社会力量根据实际培训情况和职工的需要,在工会的指导下,依托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定期组织教师或教务人员到企业和职工身边开展面对面的辅导,开展“送教上门”,面对面解决疑问,进行培训项目需求调研和意见收集,及时掌握企业和职工的真实需要,倾听职工心声,切实做到将数字化教育送到职工的身边。

特别为报读远程学历教育的职工,配备班主任,提供班级Q群、网上客服、969300服务热线、短信平台等服务,及时、有效化解职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将工会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的一片苦心,沁入职工心扉。

(5)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模式,形成“工会投入、社会资金支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

广州市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配套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职工数字化教育业务的规划、培训管理和职工学习的支持服务,同时还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会经费,用于职工参加公共必修课学习的补贴及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各级工会也会从工会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学习。

工会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作为各级工会组织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列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要条款,通过法定的监督机制,督促企业行政按国务院文件的规定,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按60%以上的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企业一线职工培训的规定,支付职工参加素质教育的培训费用,职工个人承担部分的培训费用。[3]

同时还确定了职工数字化教育各项业务的收费标准。学历教育的学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的职工,可凭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由所在单位报销学费的75%。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学费以低于市场价格10%的标准收取。其中,继续教育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支出,由职工所在单位统一支付;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以职工个人支付为主,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会干部的继续教育费用由广州市总工会和各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担。

由此,形成了“工会投入、社会资金支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建立职工教育的长效投入机制,确保职工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6)创新职工学习激励机制,形成“学时保障、学费补贴、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的激励机制,促进职工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

各级工会推动企业行政建立鼓励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激励机制,对参加各种学习的职工给予时间保障和提供学习便利;对参加学习并获得证书的职工给予学费补贴;对学习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学有所成的职工给予重点培养和使用。设立广州职工教育网学习助学金和奖学金,对积极参加学习的困难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中的困难职工减免学费,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职工发给奖学金;通过营造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来鼓励学习、激励创新、促进职工实现全面发展,促进职工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

(7)创新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考核、表彰、管理、反馈”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考核机制,将组织职工参加广州职工教育网学习的工作列入市总工会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二是建立表彰机制,对开展工作有成绩的先进组织单位、先进学习中心、优秀组织者和管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三是建立学习中心管理机制,把全市学习中心纳入统一管理,制定制度,规范建设,发挥学习中心的作用;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各级工会组织与广州职工教育网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密切的联系,对教学实施和推广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市总工会对广州职工教育网进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建设。

4. 面向职工、服务企业,职工素质教育的双赢成果:

目前,广州市工会已利用数字化手段组织全市共1,677家企业运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职工培训数据的管理,全市86,088名职工建立了学习档案, 23,320名职工参加了各项业务的学习。其中16,224名职工参加了学历教育提升,5,102名职工参加了继续教育课程学习,345名工会干部报读工资集体协商项目学习,8,643名职工参加了通用能力课程学习,78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数字化教育手段的推广,使职工逐渐接受并养成了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广州市总工会推动工会干部素质数字化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为了提升新时期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落实《全国总工会干部五年规划》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工会干部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的作用,广州市总工会引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了工会干部素质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以下将从模式、机制、方法与成果四个方面阐述广州市总工会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实践与经验:

1. 模式:形成“工会主导、院校参与、专业化运营”的模式,发挥各方组织领导优势,保证工会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

2. 机制:

(1)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负责业务的指导、监督协调和组织。

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主办和领导单位,负责制定目标任务及发展规划,指导及监督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健全数字化培训、目标管理及考核机制,负责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学习。

(2)专业机构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建设和运营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业务的输出。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广州工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专有的建设与运营单位,负责数字化培训体系网络环境及培训管理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及运维;为远程培训提供培训课程和协同有关机构组织课程资源,并提供课程开发的技术支持;负责广州市工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

(3)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基层工会是数字化教育的应用组织单位。

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基层工会是广州市工会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的应用组织单位,负责组织工会干部参加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培训学院选课、学习、交流和考核等各种培训活动,并制定所属单位职工远程培训的年度计划,保证工会干部培训经费的投入。

通过“工会主导、院校参与,专业化运营”,合力推进统筹组织机制,保证工会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

3. 方法:

(1)成立领导组织机制,发挥各方组织领导优势,保证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

广州市总工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对广州市工会干部培训学网络院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共建: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中心”,发挥工会组织主导,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满足基层工会组织素质提升的业务。

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紧扣工会干部培训需求,通过整合优质专家资源,以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和岗位能力为主,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打造了20个教育项目,满足了工会干部不同的培训需求。

(3)引进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高品质网络教育,为工会干部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学。

在培训目标上,按照工会专业化、工会干部专家化的要求,坚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既注重掌握专业知识,又注重工会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权威专家引领教与学: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学院整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广东省总工会等权威的专家,结合工会干部工作实际明确培养目的,制定教学大纲并亲自进行授课。

丰富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过去由教师授课为主转变为情景导入、专家讲解、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为主,真正发挥和调动起学员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

严谨的过程性考核:为了保证学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采用严谨的过程性考核,学员必须完成每一个必修的学习活动,才可以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专家定期集中辅导:聘请权威的工会干部培训专家针对学员共性问题,定期集中在线辅导。

(4)建立了以工会投入为主的教育成本机制。

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国家培训教育收费依据,培训项目合理收费。市总工会拨出专项经费,各级工会相应拨出经费,形成可持续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5)建立了合理的运行机制。

市属工会组织和产业工会组织由广州市总工会制订学习计划并统一组织所属工会干部报名学习,区属工会组织由各区工会制订学习计划,统一组织所属工会干部报名学习。

4. 成果:

为了大幅度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提高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的能力,广州市总工会依托广州市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紧扣工会工作全局,以 “上岗培训”和“岗位能力提升”为教育重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整合优质专家资源,打造了20个教育项目,为了推动“两个普遍”工作的开展,首期开展了“工会工资集体协商专题培训”,已接受三百多位来自各企业的工会干部报读和学习,提高了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务能力。

四、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

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首先,完善职工素质教育的推进模式,进一步推动资源的有效整合。市委、市政府、市人保局、市教育局应制定具体政策,为职工学习提供政策支持;市总工会利用工会组织优势,发挥指导协调、宣传组织的重要作用;广州市电大系统、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为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提供课程资源和支撑平台;各行业、企业应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和主线,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职工教育培训规划,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二,根据不同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继续深入走访和调研,加快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项目的开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作。既要有面向所有职工的通用知识,又要有针对不同行业的岗位专业课程,同时还要有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课程内容。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认真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一线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与现状,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层面职工的需求。充分运用多种教育培训手段,优化职工素质教育方式,对职工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继续教育。

第三,健全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由政府设立职工教育专项基金,并向职工免费发放终身学习券,鼓励职工参加培训,给每一个职工都提供学习的机会。职工根据终身学习券上的用户名及密码,在“职工教育网”建立自己的学习平台,进入网络社区在线学习,学习完成后凭学习成果获得职工教育基金奖励,构建以广州市总工会一区、县级工会(产业工会、直属工会)一职工个人为纵向梯度的三级职工终身学习学分档案的综合管理系统,将培训成果与职工个人考核挂钩,作为职工今后提升转岗的重要依据,激励职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10)

影视技术是20世纪末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感官享受有了更多的追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世界影视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西方,视觉艺术教育成为包容面很广的艺术教育,在中国,体现中国文化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也适应了时代视觉传播的需要。[1]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2]反过来,不良的影视作品对人们的误导也不可忽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影视行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引进来的阶段,很少有优秀影片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导世界的影视潮流。所以,笔者深切感受到影视教育的迫切性,在此对影视技术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温州及其周边地区影视技术的发展现状

温州经济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在该地区,中小企业仍然是温州企业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非常薄弱,基本上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阶段,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笔者于近几年走访了温州市及周边区域36家广告策划、影视宣传相关媒体设计公司,对146位影视技术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其中的27位项目经理及部门技术经理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到温州地区的影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各中小企业主要采用经济效益明显的宣传方式而不重视影视宣传等方式。部分项目经理表示:在前几年,企业订单还是以平面宣传为主,近几年尤其是今年,随着3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影视宣传,设计公司接到影视宣传片、产品宣传片的订单越来越多,但本地从事影视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使我们不得不千里迢迢去外地招聘影视技术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运营成本。同时,也正是因为人才匮乏,而该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极大,两者的冲突直接导致本地区本行业的公司很难发展壮大,这也就意味着行业龙头企业难以出现。整体行业的竞争处于无序与不利的地位,从而使更多优秀的影视技术设计人员向外地发展,而物价和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也使人才流失的现象更进一步恶化。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温州地区影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创建一个良好的商业化平台。

通过沟通不难发现,影视技术人才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温州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影视编导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为社会输送有用的影视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温州地区广告、传媒、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高职院校影视编导课程的教学现状、竞争机制的构建过程及方法

高职院校影视编导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影视拍摄与编辑能力。其意义在于加强和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影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操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编导能力、独立设计能力、独立编辑能力和综合运用影视相关知识的能力,全面掌握影像视频作品的创作、拍摄和简单编辑等影视技术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全面掌握影视领域的知识打下扎实基础。

高职院校影视技术教育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该技术相关课程的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有些院校因为资金问题,未能采购足够的影视设备,将这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硬生生地上成了影视欣赏课。[3]还有些院校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较好地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课堂授课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所教授出来学生的水平可想而知。此外,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该课程大部分的教材都是理论性非常强、仅适合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教材,在市面上较难找到一本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教材,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影视编导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该课程是为数字媒体技术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内容因循守旧,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有所脱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考虑到以上原因,在影视编导课程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竞争机制正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当学生学完影视技术的基础知识后,通过团队之间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构建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影视技术的兴趣,从而有能力做出精美且具有个性化的影视作品。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领域,致力于影视编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不多,因为受到教学环境、实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影视编导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一直较为缓慢。但随着影视技术跟生活越来越贴近,越来越多的影视爱好者已不再满足于影视作品的欣赏,开始纷纷走上自主创作影视作品的道路。互联网上有不少的文章涉及如何利用数码摄像机来实现影视作品的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笔者改革影视编导课程的决心。笔者尝试采用循序渐进的“四部曲”的方式改革本门课程的教学。

1.序曲部分,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引入分组教学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笔者撰写了《影视编导课程实训指导书》,将每次实训项目化、将每个项目具体化。影视编导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即使手中有设备也无法拍摄出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商业化运作要求的影视作品。同时,如果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从未实践的话又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该实训指导书的指导,加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对影视编导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影视作品拍摄的能力,同时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设计影视稿本的能力、团队协作沟通的能力等。为了更好地提升项目化教学的效果,笔者对每位参与项目的学生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首先,学生要根据项目主题要求查阅、参考相关资料,提前进行认真预习,初步弄懂实训项目的目的、内容,并撰写项目报告。项目报告应包括基本的项目目的和内容,基本项目步骤、过程以及操作记录,对于自主创作的项目要提前准备好设计方案(包括故事梗概、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团队分工名单等拍摄前必需的文字材料)。其次,进入实训室后,学生要搞清本次实训项目需使用的设备,每种设备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合理、正确地选择使用相关设备。根据已设计的实训项目步骤在经教师同意后开始项目运作,项目组原则上为3-6人一组,学生要认真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准备好相关文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项目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学生在完成项目后,科学、真实、完整地撰写项目报告,对本次实训项目加以总结。

通过不断地备课、模拟教学,笔者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影视编导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团队精神与竞争机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程教学之前,按照学号顺序进行分组,同时微调各小组男女比例,将全体学生以3-6人为一组的方式组建10个创作团队,每个团队推举1名团队负责人牵头整个团队的整体运作与协调工作。之后,再由每个团队自行讨论产生导演、演员、监制、编剧、剧务、音效、后期等角色分工,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项目团队的运作中。通过不同的分工将团队内每位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采用按照学号进行分组而不是自由分组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遇到形形、不同性格、不同工作作风的搭档,不可能永远和自己熟悉、默契的人协同工作,因此通过按学号分配的方式能更逼真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学生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曲中部分,指导学生创作项目化作品的故事梗概、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通过竞争的方式引导项目团队创作优秀作品[4]

在教学初期,笔者不断地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以“拉片”的手法让学生通过欣赏、模仿的方式掌握拍摄的技巧和镜头剪辑的方法,同时也将学生从对影视剧情的关注转移到对影视镜头及影视技巧的关注中去。所谓拉片,就是一种对影片“精读”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影片中的一些重点内容逐帧逐句反复观看。在观看的同时将影片镜头的景别、时长、技巧、转场等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对整部影片的“精读”来完成针对性的总结提炼,并撰写出相对应的故事梗概、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等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提供系列影片供学生选择,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一部影片进行拉片分析,教师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量化指导。[5]让学生通过模仿、揣摩的方式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剧本的撰写、镜头的处理及作品的拍摄技巧。

在教学中后期,每次实训前教师都指定一个主题或方向,由每个创作团队构思、设计并准备好前期文字材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会同本专业教师、企业影视从业人员组建“影视创作指导小组”以商业化运作的标准对每个作品进行批改、指导、反馈,直到每个作品都能满足拍摄的要求、商业化运作的要求,在审核通过后方才允许该团队成员动手进行拍摄。例如,笔者曾要求学生创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宣传片,该项目来源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招生宣传需求及相关院级教研课题,通过两个班级约20个影视创作团队近1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创作出了符合学院要求的商业化作品。

3.高潮部分,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成本校园影视短片,在竞争机制中孕育优秀作品

以项目创作团队为单位,拟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成本的校园影视短片。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引入商业化的运作手段,指导学生通过插播广告宣传的方式吸引校园周边商铺进行商业化投资。例如,笔者指导学生创作的校园影视短片——《尚炒饭面试记》获得了一鸣真鲜奶吧温科院分店的商业化投资,在作品中自然穿插加入了该商铺的商业化广告,通过院系各级网站、各级影视制作大赛、互联网推广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商业化运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当然,并不是每个创作团队的作品都有资格获得商业投资,该作品也是通过竞争,在20多个影视团队中脱颖而出的。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影视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曲终部分,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影视创作平台,实现校企“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校企合作无缝衔接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入职培训引入到影视编导课程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企业中的入职培训人员请到学校里以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同时,以企业订单跟单的方式,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到企业中接订单做,让学生在实战中增长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例如,数字媒体专业部分创作团队已接手温州天彩科技有限公司的订单——“正泰集团产品宣传片”,将课堂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企业增添经济效益、为学院增添社会效应、也为自己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今后高质量就业、高薪就业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持和能力支撑。

三、教改效果调查与反馈

在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以后,笔者于2012年对本院201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两个班学生做了针对性的影视编导课程改革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41人,女生39人,男女生比例接近1∶1。通过调查发现,占总人数68.2%的学生认为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真正起到了人尽其才的效果;占总人数56.5%的学生认为《影视编导课程实训指导书》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占总人数68.2%的学生认为课程实训内容对于自身影视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占总人数90.6%的学生认为分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本次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门课程包括课程ppt的设计、实训内容的安排、实训指导书的撰写、课程教材的选定、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等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希望通过今后的教学不断地予以改进。

笔者通过改革影视编导课程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竞争机制的创建让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我要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通过研究、改革当前的教学现状,让分组教学的应用、竞争机制的构建成为课程建设的新亮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能使影视创作成为生活的一个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影技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创作优秀影视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静.影视合成教学浅析[J].科技资讯,2009,(24):

189-190.

[2]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8.

[3] 赵津晶.普通高校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培养研究[J].现

代传播,2009,(3):123-124.

[4] 詹琛.大学生校园数字短片创作指导研究[J].湖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12,(6):120-121.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篇(11)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一方面拓宽了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使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1,2]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针对学生与社会需求,开展了一些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教学型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自动化专业是横跨众多应用学科的偏基础性工科专业,其宽口径的特点使得学生就业情况较理想,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遍布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目前我国众多领域内的自动化水平相对偏低,大多企业市场竞争力也较弱。为了提升企业内力,加强市场竞争力,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企业应用自动化技术、开发自动化产品的能力。因而,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

考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自动化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我院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为: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方面工作。

与上述培养目标相适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知识等;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和跟踪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所需的沟通技能,包括与其他许多不同领域专家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系统协调能力,包括对系统全局的洞察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自动化本科培养计划实时融入本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及本校学科发展的新特点,注重基础知识扎实,并注重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结合,力图形成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

根据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将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专业模块选修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等六类。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A,体育,高等数学A,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文化,军事理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A,实验物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

专业基础课:工程图学C,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A,概率与数理统计,模拟电子技术A,电机与拖动,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专业英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B,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现代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

专业模块: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限选一门)。

专业模块选修课:组1(工厂供电,楼宇自动化,电器控制,数控机床),组2(单片机原理,现代数字系统设计,DSP技术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组3(智能控制,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最优化理论,人工智能基础)。组1、2、3任选一组。选择一组后,其他二组内的课程可作为任选课选修,计入任选课学分。

专业任选课:学科前沿讲座,自适应控制,系统辨识,系统工程导论,数字图像处理。

其中,专业模块选修课以课程组群的方式形成专业特色,又保证学生在有限学时下,知识结构合理。该部分设置了三组课程,组1以工厂电气与建筑智能技术为核心,使学生具备一般的工厂自动化知识;组2以嵌入式控制及工业网络技术为核心,体现新一代数字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的特征;组3以先进的控制理论及智能技术为主,强调自动化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相关的课程组,通过成体系的一组课程的完整学习,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通过选中一组后其他组的课程可以作为任选课的方式,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机会扩大知识面。

培养计划制订过程中,完全站在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高度,彻底改变因人设课的情况,真正以学生为本,真正反映科学的体系、规律和前沿。同时,上述课程设置及课程开设时间的安排上,也兼顾了学生就业与考研的不同需求。在课程教学之外,还会适时安排专业知识讲座,或者开拓学生知识面,或者引领学生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或者答疑解惑,成为提升课程学习效果的良好催化剂。

三、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我院自动化专业一贯注意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创新领域。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考虑不够。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又要重视培养逆向思维;推行启发式、引导式理论教学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大力加强与改进实践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我们认识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应附属于理论教学,而应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要与设计理论教学体系一样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运行。

在课程的实验教学方面,通过验证型-设计型-研究型-跨课程/学科的综合开放型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环节,在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想像力、创造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现代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交通灯控制是常见的一个验证型实验,通过对红、黄、绿三个发光二极管点亮、熄灭的定时控制,可以达到掌握基本概念、熟悉开发工具、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增加功能,使这个实验逐步扩展为设计型、研究型或综合型实验。例如,首先增加红、黄、绿灯的组数,尝试进行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然后,增加红、黄、绿灯点亮持续时间的在线手动(键盘)设置/更改功能;进一步,利用方波信号发生器给出可调频脉冲信号模拟车流量观测,设计能够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红、黄、绿灯点亮持续时间的十字路口红绿灯控制装置。这些实验都不提供实验指导书,仅给出实验目的,并提供实验条件,由学生自主完成。在此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设计与实验过程把关,以免损坏实验设备。

在课程实验教学之外,实行“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教育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与认知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建立专业课程开放实验室,由教师根据实验设备情况,给出课程实验以外的推荐自主实验目录,学生预约选做,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建立EDA、DSP、SOPC等开放实验室,结合学生兴趣和专长,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安排,并有专业教师指导其设计、制作、调试,有力地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广泛组织学生结合专业,利用开放实验室资源,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和小制作活动,并以项目立项资助、评比等形式鼓励学生创新;大力提倡毕业设计真刀真枪,使学生切实动手实践;组织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探索新领域,鼓励学生创造、实践,允许失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在的学生,接触各方面新知识的渠道多样,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经常会有新想法、新思维,只是缺少实际动手去实现想法的机会,所以这些思想常常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而上述措施则为这些思想的实现或尝试提供了途径,指导教师的有效参与则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自己想法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应用并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几年前有学生提出想做“手机应急充电器”,希望在出游或回家的旅途中不会因为手机电池没电而影响通信;也有学生提出设计“自习室噪声监测器”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对突发噪声的监测与适当方式的提醒,改善自习环境。这些想法,都直接来自于学生日常生活,又是能够利用自动化专业所学知识来实现的,学生实践热情高,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另外,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及各类DSP、FPGA、单片机设计应用大奖赛为媒介,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培养平台。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框架内,设立学生电子设计综合培训基地,构建了“课程讲座培训选拔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立项资助校竞赛集训省及全国竞赛”的系统化创新培训、激励机制。具体来说,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学生普遍缺乏跨越课程界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这就需要通过讲座与培训来提高。讲座的目的主要是引导,而培训则是提高具体能力。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差异,对全体或学生进行较长期的课外培训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课内学习。所以需要适时进行考核,逐步选拔出少数确实学有余力又热衷于电子设计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采用课题立项(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资助的方式做深入培训,即,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符合学生兴趣的、有针对性的课题设计与研究,在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通过上述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逐步建立与灵性运行,使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