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1 15:59:47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1)

(一)大力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把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结合今年的普法计划和“爱国守法感恩”群众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十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把学习宣贯十精神和推动质监工作结合起来,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岗位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掀起学习贯彻十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十精神和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的完成结合好。

(二)重点宣传质监系统服务全州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要宣传好质监系统围绕州委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三化”联动实施路径和“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发展思路,立足质监职能和任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所做的重大举措、开展的具体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

(三)坚持抓好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质监检测技术优势,广泛通过电视报道、网络宣传等多渠道,开展质量知识普及教育,增强消费者的质量意识。深入开展质量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维权意识。

(四)突出宣传质监系统推动质量效益的措施及成果。坚持把推动质量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深入宣贯《质量发展纲要》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宣传全系统围绕《纲要》坚定不移抓好“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活动的各项举措,宣传全社会特别是质量一线学习贯彻《纲要》的生动典型和突出成果。

(五)持续抓好民生关切回应活动。围绕国家质检总局“五位一体”(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以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加大的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宣传力度。

(六)大力宣传质监系统自身建设形象。围绕建设法治质监、效能质监、科技质监、廉洁质监,着力宣传质监部门强化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的各项举措。大力宣传深入推进法治质监建设成效,加大对严格行政执法、加强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等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质监部门刚正公道形象。大力宣传深入推进效能质监建设成效,重点宣传基层能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效能建设等工作取得的成效,树立质监部门高效服务形象。大力宣传深入推进科技质监建设成效,树立质监部门技术权威形象。大力宣传深入推进廉洁质监建设成效,树立质监部门清正廉明形象。

(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八)深化“爱国、守法、感恩”宣传教育。不断创新方式、丰富内容,结合结对认亲、共建共创、同心同向等群众工作和质监职能,加强对牧民群众、寺庙僧侣和企业的宣传教育,提升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围绕重大主题活动,做好专题宣传报道

(一)做好以《质量发展纲要》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围绕《质量发展纲要》,制定宣传方案,举办《质量发展纲要》普及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集中力量,让全社会知晓《质量发展纲要》、关注《质量发展纲要》、重视《质量发展纲要》,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的高潮,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提高我州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州,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世界标准化日、世界计量日、国际认可日等重要活动的专题宣传。结合各种纪念日和主题活动,认真组织策划,全系统共同参与,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手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消费者现场咨询服务活动等形式,突出宣传质监部门坚定不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提升我州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深入推进质量兴州战略的各项举措和成效。

(三)做好12365系统等质监形象宣传。按照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12365”在质监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充分发挥质监12365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着力营造“人民质监,执法为民”的强势氛围。通过一系列宣传举措,使广大群众逐渐了解质监部门的主要职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熟悉12365电话职能、熟记12365举报电话号码和含义,不断拓宽12365的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树立质监部门“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良好部门形象。

三、强化新闻宣传基础建设,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一)加强新闻宣传制度建设。加强新闻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2)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换挡升级必经的关口。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需求因素决定短期景气,供给因素决定长期发展。中国经济曾在过去长周期景气时段平均年增10%以上,其深层次驱动机制并非主要是需求端的“三驾马车”拉动所致,更多是供给端的闲置生产要素不断投入实体经济推动所致。但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以往看似充裕的诸项初级生产要素,如人口、土地、能源、环境等均已呈现不同程度供给趋紧,曾经有效的以要素投入为原动力的增长方式开始显露出暗淡的前景,因此中国必须迅速、及时地转入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中去。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3)

2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促进经济进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建筑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个十分必要的举措。2.1有利于激发建筑企业的发展活力。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业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必要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行建筑管理体制创新,不仅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还能够激发建筑业的发展活力,促进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2.2是提高居民住房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筑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房价日趋上涨的今天,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的质量也要越来越高。建筑业目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选材。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建筑整体出现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本体制上着手,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居民的住房质量,为建筑企业营造良好的信誉。2.3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业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质量安全,就要促进建筑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全面改革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3如何促进建筑管理体制的创新

我国建筑业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从制度层面、法律法规层面、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来说,这些差距都不容忽视。缩小这些差距就得从根本上采取措施,促进建筑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促进建筑管理体制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建筑管理有法可依。从大的角度来看,最近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不仅仅适用于政府部门,还适用于各个行业和企业。建筑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相应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依照法律法规,建筑业的主体需要对建筑质量,建筑施工安全,建筑选材、采购等方面负责。虽然企业之间存在竞争,但是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公平的竞争,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竞争行为,围护建筑业市场规范,对于促进政府职能发挥和建筑业蓬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规范,让建筑管理有法可依是解决建筑业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4)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民生问题。民生职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职能。也是最基本的职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民生实践。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与重民为民举措。不仅实现了改善民生理念的新的升华,而且标志着改善民生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解放民生:的翻身作主理念与革命和建设举措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科学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那就是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没有近现代工业、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的农业大国。认识到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要想摆脱贫穷和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铲除贫困和落后赖以滋生的社会和制度根源。为此。就必须以革命的暴力旧的社会制度和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当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之后。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概括关于解放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归结为翻身作主理念与革命和建设举措。这些理念和举措,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不少迷误和历史局限性。下面我们来一一辨析。

翻身作主不仅是解放民生的重要理念。也是解放民生的重要手段。劳动人民要真正翻身作主。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摧毁一切剥削和压迫制度;此外还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因为翻身作主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概念。就政治概念来讲,翻身作主强调的是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上的翻身作主。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翻身作主。目的是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中国的农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人;就经济和社会概念来讲。认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人身的解放,首先是经济上的解放,然后才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上的解放。只有作为这个社会主体的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彻底解放了,才能获得自由、民主和平等,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为了达到让广大的劳动人民真正翻身作主的目的,为此就必须进行革命和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解放民生必须首先建立人民的政权。这是解放民生的必要前提。认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外部没有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根据这一国情,认为,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和暴力的。这就是说,必须用武装斗争的办法,并且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二是解放民生必须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认为,中国革命首先是在广大的落后农村发生和发展的,因此中国革命首先是农民的革命,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主要问题又是土地问题。因此民生问题在中国首先是农民的民生问题,解放民生首先是解放农民的民生。解放农民的民生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只有封建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旧的人身依附关系。早在1927年2月,在对湖南5个县的农民运动进行考察后。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月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八七会议,党中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1929年4月红四军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大纲》,闽西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广大农民欢天喜地,积极从事生产。粮食产量增加,生活也得到改善。而后中国共产党又先后颁布并实施了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1941年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和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一直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认为,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要想进一步解放民生,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沿续了过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和,到1952年底,彻底打倒了地主阶级,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耕者有其田;在的基础上农村搞互助合作,实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城市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等著名文章。这一时期。关于解放民生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三是要以发展生产为重点,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四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五是繁荣科学和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六是协调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形成一种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利。应该说的这些探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很多观点都不乏真知灼见。可惜后来发动的“”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已经轰轰烈烈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总的来讲。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里。我党在解放民生问题上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在“一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失误,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在宏观上强调公众的整体利益。而微观上实际否定了人们的个人利益,把人们对正当利益的追求看作“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着资产阶级”的温床。因而对人的利益是忽视的。这样一来,抽去了个人利益的“人民利益”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一时期民生问题总体上还处于摸索和探索的阶段。我们在肯

定民生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民生实践所遭遇的挫折。但无论是成功经验抑或是失败教训。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材料。

二、改进民生:邓小平的小康理念与改革开放举措

“”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语重心长地讲:“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邓小平在这里实际上是讲了两层意思:一是要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二是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进而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并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既提出了改进民生的目标,又规定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既丰富了民生的内涵,又制定了实施改进民生的具体步骤。

1.改进民生的起点是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十年“”使我国社会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的生产方式和“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致使经济建设停滞不前,社会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提高;生产上不去又反过来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从而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发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很多地方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必须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奋斗。

2.该进民生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共同富裕要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财富的总量增加了,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其次,要承认差别,鼓励先富。要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先富的人帮助后富的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再次。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和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3.改进民生的衡量标准是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小康不仅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社会理想,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进民生的现实标准,同时又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改进民生的动力是改革开放。粉碎“”后。邓小平全面分析了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期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普遍贫困的根源,明确提出了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消灭贫困。改进民生。他反复强调:“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环是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举一举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可见改革开放是改进民生的不竭动力,对于改进民生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5.提出了改进民生的四大举措:一是发展教育:二是促进就业;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四是确保社会稳定。并且每一项举措都贯穿着改革开放的精神,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改革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不仅改进民生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而且改革开放也以改进民生为目标,可以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贯穿了改进民生的宗旨,同时在整个改进民生的进程中也始终贯彻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和举措。

三、普惠民生:的“三个代表”理念与“三位一体”发展举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和核心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无论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指向,那就是最终目的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道出了民生问题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关于民生理论的精髓和要义之所在。那么怎样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呢?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普惠民生。因为只有全面建成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方面利益需求,才能始终代表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进入新世纪。我党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呢?因为到上个世纪末,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不仅不能满足普惠民生的需要。而且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包含的民生思想相去甚远。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还滋生了对自身权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丰衣足食,还向往精神上的丰富多彩;已不再满足于物质利益的获取,还关注自身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一句话,已不再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还谋求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从而进一步普惠民生,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仍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强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判断党的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上。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举措。与三位一体的发展举措相适应,还提出了发展民生、普惠民生的四大战略: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现状,直接制约了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统筹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搞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只讲发展。更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掠夺性开采。而应该走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维护自然生态

系统;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正如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提出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三是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指出: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事关民生,是搞好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四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外,还强调,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普遍增多,社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四、改善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与重民为民举措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5)

1、办案工作的外部环境不顺。一是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办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够。纪委、监察局作为党委、政府的一个部门,开展工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办案工作尤其如此。一些纪检监察组织的办案工作没有找到服务经济建设或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就业务而抓业务,不能通过切实有效的反腐败斗争成果推动当地经济建设或单位中心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无为”自然“无位”,遭受冷落是必然的,影响了查办案件的积极性;有的纪检监察部门对经济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不足,大局意识不强,使一些查办案件工作与当地或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不太协调甚至添乱,不仅得不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可能因此自感底气不足,顾虑重重,瞻前顾后,影响了查办案件的成功率。二是与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部门协调不力。一些地方虽然也建立了大要案协调机构或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但其作用却发挥不够。各执纪执法单位往往各自为政,经常出现相互间案件移送难、案件线索互相提供难等情况,联合办案也往往是松散型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也是造成某些初查件立不了案的原因。三是少数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热情不高,表现为对身边的违纪行为或腐败现象不检举,不积极主动向组织提供证据,给案件调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案件线索的质量不高。一是案件线索来源渠道较窄,举报总量不大。一些纪检监察机关墨守成规,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案件线索渠道,群众的举报基本上仍是这些单位获取案件线索的唯一渠道。而现今不少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腐败现象不愿意或不敢举报,导致举报件总量总是上不去,严重影响了被筛选的案件线索的质量。二是群众举报的质量不高。有的纪检监察举报部门收到的信件虽然上了一定的数量,但越级举报、多头举报、重复举报占了相当的比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将一些道听途说的现象向上检举;甚至还有些人举报动机不纯,在举报件中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这些不良的举报线索容易被当做案件线索被筛选出来,直接影响初查成案率。

3、办案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不了查办案件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一些违法违纪人员作案的手段不仅具有隐蔽性,而且多样化,而有些办案人员由于业务不精,突破案件能力不强,尤其是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涉及多领域或一对一的案件时,就显得束手无策,这是造成立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4、办案力量不足。主要表现为人力、财力和交通工具的不足,而且越是基层这些不足表现的越为明显。办案力量的不足不仅会延长调查的时间,给被调查人掩盖问题提供机会,而且容易使办案人员精神倦怠,案件查不出气势,甚至知难而退,中断调查。

5、一些办案人员存有畏难思想和情绪。一方面认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得罪人,怕处理不好各方面的关系,吃力不讨好,存在老好人思想;尤其是一些基层办案人员,限于自身比较狭小的生活圈,查办案件工作中打不开人情面。一方面本身缺乏一鼓作气、一查到底的锐气和韧劲。查办案件牵涉面广,取证较为困难,得不到主动支持是常事,尤其是在内外阻力交加时,一些办案干部一定程度上会心灰意冷,有的还使办案工作半途而废,往往错失良机或功亏一篑。

二、提高初查成案率的对策

1、坚持查办案件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的办案工作也必须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来进行。多年来我们始终强调查办案件工作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找不准两者的契合点,出现不合拍和顾此失彼的现象,使少数人产生办案会不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疑虑。如果把办案工作真正融入发展和改革大潮,积极主动地替党政主要领导排忧解难,就能够取得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支持,成案率就能提高,办案工作就能取得明显效果。

办案是促进还是阻碍发展,关键是要看我们的办案工作能否跟上时代的节拍,能否为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办什么样的案?怎么办案?如何坚持查办案件为发展的大局服务?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了解掌握各地经济建设情况和各项中心工作,以及党委政府出台的重大举措。除了要了解其目的意义外,还要分析推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力求使工作思路与党政主要领导合拍、与时代同步。同时纪委领导还应经常主动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办案工作才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二是在案件线索的筛选上要突出重点。我们力求做到有案必查,但是必须要突出重点,要结合当地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选择那些可能妨碍中心工作方面的案件线索作为我们查处的重点,在时间和办案力量上优先安排。我们的办案工作只有重点紧贴中心工作,切实替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办案工作才能发挥最大效益,纪检监察机关才有位置和威信;三是要注意把握重点,对那些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干忧和破坏经济建设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借企业改制之机中饱私囊,侵吞国家、集利利益的人和事,要从快从严查处。只有这样,党政主要领导才会更加重视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办案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四是案件处理要灵活掌握政策。在研究和处理干部时,不能机械地理解和照搬党纪政纪条规,而应当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的实际出发,定性和量纪要力求取得最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2、加强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发挥联合办案的优势。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协调机构,充分发挥纪委在查办大要案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我市反腐败协调机构很早就有,但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纪委和纪委书记在协调中的权威和影响还不够,往往出现组织和协调难的局面,工作较为被动。现在全市都建立了反腐败协调小组,要发挥好协调小组的作用,作为组长的纪委书记在同级党委的位置比较重要。就我市情况而言,虽然绝大多数纪委书记都担任了同级党委副书记,但是基本上没有分管政法工作,协调小组的有些工作还存在与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进行再协调的问题,对没有担任同级党委副书记的纪委书记,组织协调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就更大一些。我们认为,从工作出发,应对纪委书记的位置和分工要适当予以调整。在现有的情况下,对协调小组的工作,纪委要多向党政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尽量以党委政府的名义来开展与其他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工作。二是要规范协调小组的运作方式。协调小组要有明确的职责,对协调小组的各种会议、各种活动、成员单位间的案件和案件线索的相互移送,都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活动无序化的现象;三是加强联合办案的工作力度。对各执法执纪单位发现的较重大、难度较大以及交织在一起的案件,需要其他执法执纪部门配合的,应当提交反腐败协调小组研究,成立由协调小组直接指挥的联合调查组,发挥各部门联合办案的优势。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6)

1、办案工作的外部环境不顺。一是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办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够。纪委、监察局作为党委、政府的一个部门,开展工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办案工作尤其如此。一些纪检监察组织的办案工作没有找到服务经济建设或本单位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就业务而抓业务,不能通过切实有效的反腐败斗争成果推动当地经济建设或单位中心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无为”自然“无位”,遭受冷落是必然的,影响了查办案件的积极性;有的纪检监察部门对经济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不足,大局意识不强,使一些查办案件工作与当地或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不太协调甚至添乱,不仅得不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可能因此自感底气不足,顾虑重重,瞻前顾后,影响了查办案件的成功率。二是与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部门协调不力。一些地方虽然也建立了大要案协调机构或执纪执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但其作用却发挥不够。各执纪执法单位往往各自为政,经常出现相互间案件移送难、案件线索互相提供难等情况,联合办案也往往是松散型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也是造成某些初查件立不了案的原因。三是少数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热情不高,表现为对身边的违纪行为或腐败现象不检举,不积极主动向组织提供证据,给案件调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案件线索的质量不高。一是案件线索来源渠道较窄,举报总量不大。一些纪检监察机关墨守成规,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案件线索渠道,群众的举报基本上仍是这些单位获取案件线索的唯一渠道。而现今不少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腐败现象不愿意或不敢举报,导致举报件总量总是上不去,严重影响了被筛选的案件线索的质量。二是群众举报的质量不高。有的纪检监察举报部门收到的信件虽然上了一定的数量,但越级举报、多头举报、重复举报占了相当的比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将一些道听途说的现象向上检举;甚至还有些人举报动机不纯,在举报件中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这些不良的举报线索容易被当做案件线索被筛选出来,直接影响初查成案率。

3、办案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不了查办案件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一些违法违纪人员作案的手段不仅具有隐蔽性,而且多样化,而有些办案人员由于业务不精,突破案件能力不强,尤其是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涉及多领域或一对一的案件时,就显得束手无策,这是造成立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4、办案力量不足。主要表现为人力、财力和交通工具的不足,而且越是基层这些不足表现的越为明显。办案力量的不足不仅会延长调查的时间,给被调查人掩盖问题提供机会,而且容易使办案人员精神倦怠,案件查不出气势,甚至知难而退,中断调查。

5、一些办案人员存有畏难思想和情绪。一方面认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得罪人,怕处理不好各方面的关系,吃力不讨好,存在老好人思想;尤其是一些基层办案人员,限于自身比较狭小的生活圈,查办案件工作中打不开人情面。一方面本身缺乏一鼓作气、一查到底的锐气和韧劲。查办案件牵涉面广,取证较为困难,得不到主动支持是常事,尤其是在内外阻力交加时,一些办案干部一定程度上会心灰意冷,有的还使办案工作半途而废,往往错失良机或功亏一篑。

二、提高初查成案率的对策

1、坚持查办案件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的办案工作也必须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来进行。多年来我们始终强调查办案件工作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找不准两者的契合点,出现不合拍和顾此失彼的现象,使少数人产生办案会不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疑虑。如果把办案工作真正融入发展和改革大潮,积极主动地替党政主要领导排忧解难,就能够取得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支持,成案率就能提高,办案工作就能取得明显效果。

办案是促进还是阻碍发展,关键是要看我们的办案工作能否跟上时代的节拍,能否为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保驾护航作用。办什么样的案?怎么办案?如何坚持查办案件为发展的大局服务?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了解掌握各地经济建设情况和各项中心工作,以及党委政府出台的重大举措。除了要了解其目的意义外,还要分析推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力求使工作思路与党政主要领导合拍、与时代同步。同时纪委领导还应经常主动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办案工作才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二是在案件线索的筛选上要突出重点。我们力求做到有案必查,但是必须要突出重点,要结合当地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选择那些可能妨碍中心工作方面的案件线索作为我们查处的重点,在时间和办案力量上优先安排。我们的办案工作只有重点紧贴中心工作,切实替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办案工作才能发挥最大效益,纪检监察机关才有位置和威信;三是要注意把握重点,对那些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干忧和破坏经济建设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借企业改制之机中饱私囊,侵吞国家、集利利益的人和事,要从快从严查处。只有这样,党政主要领导才会更加重视和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办案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四是案件处理要灵活掌握政策。在研究和处理干部时,不能机械地理解和照搬党纪政纪条规,而应当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的实际出发,定性和量纪要力求取得最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2、加强与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发挥联合办案的优势。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协调机构,充分发挥纪委在查办大要案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我市反腐败协调机构很早就有,但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纪委和纪委书记在协调中的权威和影响还不够,往往出现组织和协调难的局面,工作较为被动。现在全市都建立了反腐败协调小组,要发挥好协调小组的作用,作为组长的纪委书记在同级党委的位置比较重要。就我市情况而言,虽然绝大多数纪委书记都担任了同级党委副书记,但是基本上没有分管政法工作,协调小组的有些工作还存在与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进行再协调的问题,对没有担任同级党委副书记的纪委书记,组织协调工作的困难和压力就更大一些。我们认为,从工作出发,应对纪委书记的位置和分工要适当予以调整。在现有的情况下,对协调小组的工作,纪委要多向党政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尽量以党委政府的名义来开展与其他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工作。二是要规范协调小组的运作方式。协调小组要有明确的职责,对协调小组的各种会议、各种活动、成员单位间的案件和案件线索的相互移送,都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活动无序化的现象;三是加强联合办案的工作力度。对各执法执纪单位发现的较重大、难度较大以及交织在一起的案件,需要其他执法执纪部门配合的,应当提交反腐败协调小组研究,成立由协调小组直接指挥的联合调查组,发挥各部门联合办案的优势。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7)

举措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虽然宏观调控已取得积极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障碍还没有消除。从当前看,进一步加强“三农”等薄弱环节,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抑制物价大幅上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体制机制,都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一样都将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过程。在宏观调控的实施中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抑有扬的原则,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重点。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运用好价格、税收、利率、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进一步深化改革,把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规范化、制度化。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既要合理调控总量,又要优化调整结构。严格把握物价走势,切实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要抑制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要加强市场物价监管,搞好价格监测,正确引导社会消费者心理预期。

举措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农业基础还不牢固,虽然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方面带有恢复性质,继续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农业,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强,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认真落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举措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健全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要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坚持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缓解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扭转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实行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严格保护和节约用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积极稳妥实施城镇化战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举措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完整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在地区之间合理转移。各地区要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本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以市场为纽带、以当地经济优势为依托、互利互补的协调发展局面。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企业改组、改造。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研究制定出台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继续较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脱贫致富。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8)

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作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决策,这对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执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重组和结构调整全面加速,促进了生态环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投入力度,当然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同时面临新的巨大压力,突出表现在:大规模集中投资建设压力剧增,短期经济发展与环境监管的矛盾更加突出;降低环保要求保发展、“两高一资”项目和企业以牺牲环境“捞利益”的环境违法等行为出现反弹;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高发期。应对环境执法难、难执法,环境矛盾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一要创新领导决策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升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要快速扭转并切实增强经济与环保并重、同步、优先发展的观念和依法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坚决有效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决策时坚决扭转重经济、轻环保的思维导向,要坚决杜绝以发展第一要务为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唯gdp论英雄的行为后果,切实减轻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有效提升经济发展效能、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二要创新环保责任机制。要强化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追究制,将“环保一票否决”真正落实到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和政府、部门年度考核、评先创优等各个方面,并通过量化指标真正达到与领导的评绩、职务任免挂钩,促进区域环保工作领导力度再强化,依法管理抓到位,环境监察升效能,优化环境促和谐。

三要创新环境监察机制。环境监察机构承担着一个地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重任,其工作效能、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环境安全程度的高低,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要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紧紧抓住扩大县(市)级人民政府权级管理范围的契机,创新举措快速扭转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规格低、编制人员少、经费紧张、执法基础设施薄弱等现状,加大投入夯强环境监察机构的基础档次,加强培训快速提升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管理能力水平。

二、拓宽思路,科学管理提升效能

应对环境保护任务加重、要求提高的新形势,环境管理必须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变,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能,构建平安环境。一要加大投入,夯强环境监管现代化基础。要在现已建成环境监控中心、4座水环境自动监测站、3座大气自动监测站和在重点企业安装28台水、气污染物自动监控设施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环境自动监控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点位环境状况“说得清”进程,并为有效实施区域环境补偿和“排污权”交易铺就现代化管理基础平台,促进环境监管科学化再上新台阶,快速提升环境污染事故和矛盾纠纷的预警控防能力水平。二要创新试点并推广“排污权”交易。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难,长期困扰着各地环保效能的提升。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排污总量的增加,反应在环境容量局限性的矛盾将十分尖锐。加快探索试点、推广“排污权”交易,有利于促进排污单位积极主动提升科技发展的含量,科学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推动企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优化改良。通过实施“排污权”交易,更有利于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促升发展。溧阳今年重点推进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啤酒生产等行业试点“排污权”交易企业14家,要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高、完善创新,进一步加大“排污权”交易扩面实施工作。三要创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防举措。要务实把握xx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契机,强化探索创新控防农业面源污染新举措力度,快速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指导、激励发展新型农业规模化合作经济,发展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环保产业(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创收,环境优化。

三、优化服务,科学减排促升效能

在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和经济转型期的今天,环保工作的重点必须转向控减污染总量。要以科学发展理念积极指导和帮助管理对象规避环保风险,提高生产科技能量和控污技能水平,精准实施iso14000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提升企业环保诚信度和品牌档次。要创新实施《溧阳市循环经济规划》,认真总结在对42家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强化监控措施,淘汰落后用能设备68套,强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等污染减排工程措施,连续三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以及已通过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审核企业10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8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62家、建成市级环境友好企业3家的实践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不足和急需完善的措施,创优指导和服务企业提升环保诚信品位促发展。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发展循环经济和污控项目的环保资金补助,形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动推进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优化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多措并举,强化执法维升效能

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依法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一要预警防范抓创新。要创新实施环境现场监察执法由“单一作战”向“综合立体作战”推进,着力扭转“走马观花、被动应对”向“聚焦重点、主动出击”转变,合理运用“蹲点式、伏击式、回马枪式”等监管执法方式,力争做到检查全面不缺漏,违法现行抓实证,同时加大节假日和夜间巡查、突击抽查力度,充分发挥其隐秘性、机动性强的优势,有效防范排污企业打时间“球”偷排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加强并同时科学合理安排特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实战演练,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安全。

二要重点监管上水平。重点要在推进、指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限期整治污染、实施雨污分流、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同时,强化推进排污口安装流量计、cod、so2在线监测仪等高新技术污染监控设施,以及重点区域水、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并纳入环保部门污染源远程监控管理网络体系,真正做到随时掌控污染企业的排污情况,区域环境状况“说得清”、管到位。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9)

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作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决策,这对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执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重组和结构调整全面加速,促进了生态环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投入力度,当然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同时面临新的巨大压力,突出表现在:大规模集中投资建设压力剧增,短期经济发展与环境监管的矛盾更加突出;降低环保要求保发展、“两高一资”项目和企业以牺牲环境“捞利益”的环境违法等行为出现反弹;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高发期。应对环境执法难、难执法,环境矛盾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一要创新领导决策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升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要快速扭转并切实增强经济与环保并重、同步、优先发展的观念和依法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坚决有效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决策时坚决扭转重经济、轻环保的思维导向,要坚决杜绝以发展第一要务为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唯gdp论英雄的行为后果,切实减轻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有效提升经济发展效能、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二要创新环保责任机制。要强化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追究制,将“环保一票否决”真正落实到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和政府、部门年度考核、评先创优等各个方面,并通过量化指标真正达到与领导的评绩、职务任免挂钩,促进区域环保工作领导力度再强化,依法管理抓到位,环境监察升效能,优化环境促和谐。

三要创新环境监察机制。环境监察机构承担着一个地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重任,其工作效能、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环境安全程度的高低,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要切实加强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紧紧抓住扩大县(市)级人民政府权级管理范围的契机,创新举措快速扭转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规格低、编制人员少、经费紧张、执法基础设施薄弱等现状,加大投入夯强环境监察机构的基础档次,加强培训快速提升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管理能力水平。

二、拓宽思路,科学管理提升效能

应对环境保护任务加重、要求提高的新形势,环境管理必须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变,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能,构建平安环境。一要加大投入,夯强环境监管现代化基础。要在现已建成环境监控中心、4座水环境自动监测站、3座大气自动监测站和在重点企业安装28台水、气污染物自动监控设施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环境自动监控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点位环境状况“说得清”进程,并为有效实施区域环境补偿和“排污权”交易铺就现代化管理基础平台,促进环境监管科学化再上新台阶,快速提升环境污染事故和矛盾纠纷的预警控防能力水平。二要创新试点并推广“排污权”交易。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难,长期困扰着各地环保效能的提升。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排污总量的增加,反应在环境容量局限性的矛盾将十分尖锐。加快探索试点、推广“排污权”交易,有利于促进排污单位积极主动提升科技发展的含量,科学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推动企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优化改良。通过实施“排污权”交易,更有利于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促升发展。溧阳今年重点推进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啤酒生产等行业试点“排污权”交易企业14家,要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高、完善创新,进一步加大“排污权”交易扩面实施工作。三要创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防举措。要务实把握xx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契机,强化探索创新控防农业面源污染新举措力度,快速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指导、激励发展新型农业规模化合作经济,发展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环保产业(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创收,环境优化。

三、优化服务,科学减排促升效能

在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和经济转型期的今天,环保工作的重点必须转向控减污染总量。要以科学发展理念积极指导和帮助管理对象规避环保风险,提高生产科技能量和控污技能水平,精准实施iso14000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提升企业环保诚信度和品牌档次。要创新实施《溧阳市循环经济规划》,认真总结在对42家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强化监控措施,淘汰落后用能设备68套,强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等污染减排工程措施,连续三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以及已通过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审核企业10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8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62家、建成市级环境友好企业3家的实践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不足和急需完善的措施,创优指导和服务企业提升环保诚信品位促发展。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发展循环经济和污控项目的环保资金补助,形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动推进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优化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多措并举,强化执法维升效能

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依法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一要预警防范抓创新。要创新实施环境现场监察执法由“单一作战”向“综合立体作战”推进,着力扭转“走马观花、被动应对”向“聚焦重点、主动出击”转变,合理运用“蹲点式、伏击式、回马枪式”等监管执法方式,力争做到检查全面不缺漏,违法现行抓实证,同时加大节假日和夜间巡查、突击抽查力度,充分发挥其隐秘性、机动性强的优势,有效防范排污企业打时间“擦边球”偷排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加强并同时科学合理安排特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实战演练,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安全。

二要重点监管上水平。重点要在推进、指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限期整治污染、实施雨污分流、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同时,强化推进排污口安装流量计、cod、so2在线监测仪等高新技术污染监控设施,以及重点区域水、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并纳入环保部门污染源远程监控管理网络体系,真正做到随时掌控污染企业的排污情况,区域环境状况“说得清”、管到位。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10)

青浦私营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艰难徘徊阶段(1978-1987年)

这一阶段,青浦县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特点”的私营企业,但有的领个体营业执照,有的持个体合作经营执照,有的挂靠集体。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私营企业。

(二)缓慢起步阶段(1988-1991年)

1988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按照有关规定向本辖区雇工8人以上的个体工商大户和个体合作经营户颁发了私营企业营业执照,当年底共有私营企业23户,投资人39人,雇工人员307人,注册资金64.31万元。但是,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截至1990年底私营企业仅为173户,注册资金891万元。

(三)探索发展阶段(1992-1996年)

1992年7月,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青浦蒸淀镇创办华东地区首家私营经济开发区――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由政府出面组织划定区域,建设厂房和基础设施并提供配套服务,吸引上海和外省市的私营企业家投资办厂,当年就招商引资87户,首创税收37万元。随之一批私营经济开发区陆续建立,截至1996年底,已有私营企业15447户,注册资金101.55亿元,实现税收3.58亿元。

(四)强劲发展阶段(1997-2002年)

始终保持强劲发展,特别是通过2002年“纪念富民十周年,推进全区私营经济二次创业”等大型系列活动的推动,全区私营企业达27274户,实现税收20.51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50%,创历史新高。

(五)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至今是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2007年一年税收就接近1992~2001年前十年税收的总和,而且占全区税收的比例也逐年提高,达到了54%。企业户数亦从2002年末27274户增加到2007年底47985户,净增2万余户,工业产值398亿元,翻了两番,从业人员41.29万人,翻一番。

二、三十年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在青浦,“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经济小区模式发展私营经济的模式有别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开创了大城市成功发展私营经济的先河,被学术界称为“青浦模式”。其间工商部门立足职能,坚持监管与发展的有机统一,致力推进区域私营经济发展,较好发挥了“助推器”作用。

(一)解放思想、勇迈第一步

思想是人的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则是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当年6月上海市工商局推出了《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的若干政策性规定》(简称14条意见)。7月,在工商部门积极指导下,青浦蒸淀镇积极解放思想,按照14条意见成立了富民私营经济开发区。香港《大公报》一则“陈云家乡成立私营开发区、搞资本主义”的消息,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注意,一时间反对意见占了上风。是进还是退?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试敢闯、勇于创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坚决支持和指导“新城”、“腾富”等开发区的成立,从而全面拉开了青浦以经济小区模式发展私营经济的序幕。多年来,正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使我们首推“一口讲清、一次办成”、“首问负责制”和“双续工作制”(中午安排值班,下班延时办结),开辟注册受理“绿色通道”,开业登记48小时发照,一般变更21小时发照,特殊情况特别处理,不断以更广阔的思路,更开放的思维,更积极的举措支持私营经济在本区的大发展。

(二)注重规律、把握发展大势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发展私营经济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结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规因势利导,做到“发展、规范、再发展、再规范”。1996年,青浦在全市率先成立南16个职能部门成立的私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在工商部门设办公室,由县工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以此为平台,审时度势,着力推动本县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针对发展初期经济小区普遍重发展轻规范,率先提出“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第一年,提出“留住老的,发展实的,由政策优惠向优质服务发展”,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规范管理、发展速度和提高质量、依法行政和促进发展”三个关系,“以建造标准厂房为抓手,推动工业小区建设,实施二次创业”。2003年,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要求正确把握“发展与规范、数量与质量、引进和培育”三个关系,扶持“实业型、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2006年,国家“十一五”计划第一年,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以质量为先。正是基于对国家政策和区域实际的准确把握和结合,我们在多年私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浦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评价“发展经济、青浦工商部门功不可没!”。

(三)居安思危、未雨先绸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始终坚持思考远一点,动作快一点,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跨前一步,迅速应对。青浦私营经济起步较早,我们密切关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不少举措都走在了全市前列。针对部分私营企业质量不高、“死户”比较多的情况,1997年起就开始通过企业年检吊销清理“三无”、“空壳”企业,保持私营经济总体质量。2006年当全市范围内推进“三虚”企业清理时,我区已占得先机,为优质企业的发展拓展了资源空间。针对经济小区总量过多,在市区设立的招商点过多过滥,少数小区进行招商造成情况不明、违法案件增多等问题,1997年至1999年间整治和撤并经济小区,关闭不符规定的招商点62个,有力推动了全区各经济小区规范招商的水平,为全市2000-2001年开展规范经济小区招商行动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经济小区服务和管理能力亟待引导的现状,每年举办经济小区招商、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把工商部门“一口讲清、一次办成”制向经济小区延伸,并专门制订了《经济小区

管理办法》、《经济小区优质服务、规范管理评定标准》及《经济小区企业年检工作评比奖励办法》。

三、亳不动摇发展私营经济

在肯定青浦私营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清理看到当前面临着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潜力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立足工商职能,要从思想和行动两个层面毫不动摇地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1、进一步认清私营经济的新定位

对私营经济“新定位”的理解,需要从地位和作用两个层面来进一步强化。《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0年来,无论在全国还是在本地区,私营经济的发展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种需求,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重新认识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以积极肯定的姿态全力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

2、进一步把握私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人世后经济全球化以及西部大开发、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都将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但现阶段绝大部分私营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资金短缺、产业分布单调、科技创新能力缺乏、经营管理理念封闭、竞争力不足等。“大浪淘沙始见金”,30年的历史一再证明,私营经济的发展虽不断面临困难但却日益成熟。在新的历史时期,私营经济的发展必将在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并掀起私营经济发展新的浪潮。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应成为工商部门工作的一个主基调。

3、进一步理解私营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单位就业的渠道越来越窄: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总量总体上有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数量在减少,外资企业又有限。相对灵活的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其中又以公司制的私营企业为主体。只有充分就业,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稳定协调发展,应深刻认识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坚持制度到位、措施落实

1、继续营造优质投资环境

要切实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城市公用事业、军工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建设以及一些垄断行业逐步向私营经济开放,使私营经济有一个公平进入和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不断提高在私营经济发展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加强与各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以积极行政的姿态确保支持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要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统一,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探索由单纯的政策优惠驱动向服务内涵全面提升转变的途径,及时修订和调整各项举措。

2、致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现阶段我区私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难题,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同构导致资源浪费和生产效能低下。立足本地实际,要密切关注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的大方向,积极促进本地私营经济向科技型、环保型、节能型、服务型企业发展和转移,引导私营经济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促使其产业结构优化,努力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结合郊区特点,要以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为导向,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引导私营企业参与农村合作社的运作,积极发展农事旅游、延伸农业产业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篇(11)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承担着经济发展的职责,承担着创新和创业的职责,承担着国富民强的职责。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是促进区县级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立文明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围绕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聚焦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按照“强思想、夯基础、砺作风、求突破”等要求,增强主动服务、文明服务意识,推动投资者、企业不断发展。

1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的现状

1.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是以区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区县级政权所领导的,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1];我国地域南北、东西跨度大,受自然、人文、风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某些层度上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表现在从东到西、从上到下的不平衡状态。经济建设水平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以单一省份为例,省市区域发展第二产业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有些正在发展第三产业。区县地区多以传统行业为主导经济,经济水平偏低[2]。

1.2区县级民营企业现状

我国的县域经济本身具有综合性、中间性、农村性、枢纽性、区域性、开放性和能动性等基本特点[3],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区县级民营企业的产能过剩、技术落后、体制限制、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冲击等一些现状和压力得到了全面的暴露。一是经营管理亟待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大部分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上,企业内部管理落后,部分企业管理比较粗放,运作不够规范,财务管理等制度不够健全。二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民营企业中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偏少,技术含量整体不高。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滞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三是发展信心亟待提振。面对严峻形势,大多数企业都在坚持,甚至是苦苦支撑,很多民营企业对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和未来经济预期持悲观态度,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前景感到迷茫。

2“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是落实中央批示指示精神,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健全审批、强化执法、促进服务、提高经济的重要举措,能全面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快速高效运行。优化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法治创建,提高法治素养,做到法治先行,以发展是第一要务,打造公平透明、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全方位、高标准的推动区县级区域经济发展建设。3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县级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3.1“放管服”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关系

一是落实分流、引导,推行电话或网上预约,智能取号的具有与民营企业密切相关的服务单位全部整合进驻的高标准高质量一站式便民为企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在秉承“责任、服务、高效、诚信”理念的基础上,推进“一次办好”,推进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放管服改革,切实打通信息壁垒,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相结合的智慧服务模式,实现“数据网上跑,企业不用跑”的目的。二是开展全程帮办代办的项目服务,让企业易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积极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道”运行机制,围绕难点、热点、堵点问题开展工作,跑出发展加速度,以宽广的眼界、开放的姿态、真诚的服务、卓越的效率,创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3.2法治营商环境和民营企业的关系

建立健全法治营商环境,通过开展一系列集依法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经济产权保护、风险防控等内容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民营企业法治担当,用好的法治理念指导企业依法发展,强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切实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传统民营企业中,提高民企管理人员的法治思维和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提升新的发展理念、强化法治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充分发挥法治营商环境在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挽救危困企业、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4当前区县级放管服改革和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对推进

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企业成本增大。企业用工成本方面反映较集中,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固定且过高,成为企业增加的主要成本。二是大企业生产土壤缺乏,留不住大企业和高端人才,双招双引工作难度大,总体上市场化程度偏低,民营企业在市场情况方面限制还没有完全放开。三是社会整体法治意识不强,部分群众和企业“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利不信理”,导致缠访闹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的法治权威和营商环境,部分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信守信的意识还不够强。四是政府部分单位对营造法治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工作缺乏系统认识,制定的工作措施和服务能力还不够具体有效。

5放管服改革、法治营商环境创建对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稳定的举措

5.1放管服改革推动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举措

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一是提高管理部门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夯实政策落实,带头扛起抓政策落实的责任,完善配套举措和行动计划,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让抓落实更加有的放矢,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二是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优税收环境。实施大规模的减税,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减轻企业负担,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三是明确审批与监管职责。加强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促进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建立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动新机制,强化“审管分离,权责一致”“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四是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活动。制作汇集关于税费、融资、财政、土地、创新、人才、对外合作、政商关系、权益保护、市场准入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手册,以便于企业了解政策内容、享受政策红利。

5.2法治营商环境创建促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举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