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络经济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8 23:41:05

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篇(1)

对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美国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美国互联网经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①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从1995—1998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了174•5%;1998年美国电子商务比过去所有的估计都高,达1000亿美元。②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飚升。例如,美国的德尔公司自1990年上市以来其股票增值了3万倍。又如美国的雅虎以400万美元创业,经过4年半时间,其股票市值达到400亿美元,增长1万倍,拿其网络股收益与其财务收益相比,超过40多倍。这说明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殖。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表现为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必然水到渠成了。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因“产销见面”而使中间层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因网络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而需要有各种专业经纪人与信息服务中介企业。

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6•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1/4。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它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有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刺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

传统经济是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商品价格对供求变化的刚性较大,甚至具有缺乏效率的僵硬凝固性,因资源匮乏使供应受阻往往成为经济的通病。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则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商品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严格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对买卖双方具有互动协商、互利双赢的优越性,因收入与财富的悬殊加剧使需求不旺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仅劳动生产率高,③而且创造财富快。④近3年(1995—1998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有35%依赖于网络经济的发展。⑤网络经济会促进经济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美国90年代经济近五六年来的实绩提供了一个例证。网络经济的这种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从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或主要工具信息网络的作用看,信息网络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带动效应。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有些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以下的三大规律:

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sLaw)。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20年。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按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飞快高涨。互联网企业概念股市值连续上扬的原因就与人们的这类预期有关。

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⑥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胜者统吃的现象。⑦从网络经济的本身看,首先它使经济活动的扩展具有全球性,可达互联网连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其次,它使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具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上网的企业、家庭和其他单位,都会因交易费用降低、商机选择增多而获益。再次,它还使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有多项选择性,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尽管有这么多的因素使网络经济崭露头角,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应当看到,传统经济始终是哺育网络经济的母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有技术因素,更有制度因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网络技术用于各种目的,推动了软硬件的生产,因把万维网推广到全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结果使投资激增,新企业不断涌现,整个经济迅猛扩张,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前景诱人的网络经济,其真正的优越性在于持续的变革:以变应变。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由于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特称或别称,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途径是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等。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因受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剖析。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两要素说”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能力,它“由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⑧共同组成。“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指的是生产总量,决定该量的生产过程的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就是生产力要素。因此,它除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明显作用。“多要素说”视生产力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它的高低除受上述三要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⑨以及其他要素。“多要素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上,如从生产工具主导论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主导论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在不断增加中,除科技、管理外,又有教育、信息与知识⑩等。1991年我曾提出,“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并对此观点作过全面的论述。11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力要素理论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这表现在:(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其信息能力即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由于科技情报交流的加强和科技合作研究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长期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本来就是与信息相互交融的教育更加信息化、社会化和全球化了。(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导致管理科技甚至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而且与知识一道也成了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的增长点。(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性现象广泛存在,有普遍性。到了信息经济尤其是其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边际效益递减是与负反馈相联系的,而边际效益递增是与正反馈相联系的。负反馈反映原有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的倾向,正反馈则反映初始的微小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全然不同结果的趋势。当然,这种变化都是有条件的。认为在传统的工农业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性而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的那种观点,是与现实相背的。人们会发现,在物质产品生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之前也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而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当技术方向有问题时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为零或负的现象。网络经济所改变的仅仅是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3•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在工业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由于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生产流水线的发展,当钢铁、汽车、石化等固定成本占总成本很大比例的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规模经济即产品单位成本随着产品数量增加而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性,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尽管规模经济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由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同外包业务模式的并行发展,还由于相关业务甚至不同业务的融合,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等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这些途径不仅大企业在利用,而且更有利于大量中小企业加以利用。无可否认,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事实没有变,但它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性效应。

网络经济篇(2)

网络经济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的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定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经济还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信息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比重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并不断强化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和带动作用:(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潜在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从而导致管理科技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是规律性现象。而在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它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类似“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缩小。

3.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就越来越多样化。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和增加利润)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等多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使规模经济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经济效应。

4.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即所谓菲利普斯曲线。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据美国商务部分析,1996年和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价格下降使国民经济的价格指数下降了1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成为30年来最低点,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还在以往5年内提供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

5.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正像工业化与工业熨平传统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波动一样,信息业与信息化正在熨平传统工业(汽车业、建筑业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仍以美国经济为例,自1991年4月走出二战后第9次衰退期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已超过8年半了。究其原因,主要是: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经济周期变形加剧,信息技术等高技术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周期性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美国1995年和1996年汽车业与房地产业陷入萧条时,适逢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促进了经济高涨。随着网络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则会更有利于延缓衰退期的到来,而使经济持续增长。当然,经济周期波动决不会因此而消失。在一定条件下,高技术及其产业也有衰退的可能。在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相互影响加剧、彼此依存更加紧密的环境下,发生经济波动是很难避免的。

二.我国发展网络经济:机遇、问题、对策

网络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带来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进而使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但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落后的国家显得更加落后。

1.网络经济为我国带来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可以加速融入国际化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作为后来者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以较少的投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后发优势。(3)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网络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将为缓解我国资源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4)网络经济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2.我国发展网络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网络经济篇(3)

但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而言,则早已有之,而且由于不同学者对“网络”和“经济”的不同理解,它有着不尽一致的内涵。例如,早在80年代,有些日本学者鉴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均因有相应的网络而发展起来,就把服务经济称为网络经济,提出要研究这类网络经济学问题;1992年我率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访问贝尔实验室时,有两位美国学者送给我几篇研究网络经济问题的论文,其内容是讨论电子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人们也把这类研究称为网络经济学(EconomicsofNetworks)。

现在成为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Economics)。当然,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它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美国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美国互联网经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注:1995年还只有50亿美元,3年就增加到600倍,在1998年网络经济的3014亿美元收入中,电子商务就占了1020亿美元。)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从1995—1998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了174.5%;1998年美国电子商务比过去所有的估计都高,达1000亿美元。(注:以上资料见该公司副总裁林正刚在’99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的报告:《Internet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飚升。例如,美国的德尔公司自1990年上市以来其股票增值了3万倍。又如美国的雅虎以400万美元创业,经过4年半时间,其股票市值达到400亿美元,增长1万倍,拿其网络股收益与其财务收益相比,超过40多倍。这说明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殖。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表现为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必然水到渠成了。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因“产销见面”而使中间层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因网络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而需要有各种专业经纪人与信息服务中介企业。

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6.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1/4。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它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有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刺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

传统经济是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商品价格对供求变化的刚性较大,甚至具有缺乏效率的僵硬凝固性,因资源匮乏使供应受阻往往成为经济的通病。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则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商品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严格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对买卖双方具有互动协商、互利双赢的优越性,因收入与财富的悬殊加剧使需求不旺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仅劳动生产率高,(注:例如,美国90年代的生产率年增速度是60年代的2倍,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4倍。)而且创造财富快。(注:网络经济的财富创造主要不看短期利润,而着眼于信息资产或知识资产在长期的增值。据香港《大周刊》1999年3月6日的报道,美国比尔·盖茨的财富在1998年每小时增加210万美元。)近3年(1995—1998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有35%依赖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注:见人民日报1999年6月24日《美国经济三年增长三成有赖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会促进经济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美国90年代经济近五六年来的实绩提供了一个例证。网络经济的这种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或主要工具信息网络的作用看,信息网络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带动效应。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有些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以下的三大规律:

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sLaw)。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20年。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按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飞快高涨。互联网企业概念股市值连续上扬的原因就与人们的这类预期有关。

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注:源出《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话:“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胜者统吃的现象。(注:令人担忧的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差距。据联合国技经贸信息网新闻的报道,至1998年,在国际互联网1.3亿用户中,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占7.8%,而发达国家有1.2亿,占92.2%;在发展中国家每440人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而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信息社会中“信息富裕”与“信息贫困”的差异,在信息经济中将表现为“信息经济发达”与“信息经济落后”的差异。)

从网络经济的本身看,首先它使经济活动的扩展具有全球性,可达互联网连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其次,它使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具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上网的企业、家庭和其他单位,都会因交易费用降低、商机选择增多而获益。再次,它还使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有多项选择性,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

尽管有这么多的因素使网络经济崭露头角,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应当看到,传统经济始终是哺育网络经济的母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有技术因素,更有制度因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网络技术用于各种目的,推动了软硬件的生产,因把万维网推广到全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结果使投资激增,新企业不断涌现,整个经济迅猛扩张,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前景诱人的网络经济,其真正的优越性在于持续的变革:以变应变。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由于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特称或别称,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途径是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等。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因受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剖析。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两要素说”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能力,它“由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斯大林文选》(1934—1952年),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5页。)共同组成。“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指的是生产总量,决定该量的生产过程的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就是生产力要素。因此,它除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明显作用。“多要素说”视生产力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它的高低除受上述三要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页。)以及其他要素。“多要素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上,如从生产工具主导论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主导论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在不断增加中,除科技、管理外,又有教育、信息与知识(注:世界银行1998/1999年报告《知识与发展》认为,“信息是每一个经济的生命线”,“知识是发展的关键”,“知识就是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72、130页。)等。

1991年我曾提出,“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并对此观点作过全面的论述。(注:乌家培:《信息与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0页。)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力要素理论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这表现在:(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其信息能力即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由于科技情报交流的加强和科技合作研究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长期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本来就是与信息相互交融的教育更加信息化、社会化和全球化了。(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导致管理科技甚至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而且与知识一道也成了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的增长点。(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性现象广泛存在,有普遍性。

到了信息经济尤其是其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

边际效益递减是与负反馈相联系的,而边际效益递增是与正反馈相联系的。负反馈反映原有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的倾向,正反馈则反映初始的微小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全然不同结果的趋势。当然,这种变化都是有条件的。

认为在传统的工农业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性而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的那种观点,是与现实相背的。人们会发现,在物质产品生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之前也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而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当技术方向有问题时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为零或负的现象。网络经济所改变的仅仅是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3.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由于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生产流水线的发展,当钢铁、汽车、石化等固定成本占总成本很大比例的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规模经济即产品单位成本随着产品数量增加而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性,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

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尽管规模经济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由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同外包业务模式的并行发展,还由于相关业务甚至不同业务的融合,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等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这些途径不仅大企业在利用,而且更有利于大量中小企业加以利用。

无可否认,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事实没有变,但它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性效应。

4.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低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陪伴,而高失业率则与低通胀率同时并存,若用纵坐标表示通胀率、横坐标表示失业率,那么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所谓菲利普斯曲线。

上述“理论”已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所否定。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据美国商务部分析,1996年和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价格下降使国民经济的价格指数下降了1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成为30年来最低点,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还在以往5年内提供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

有些文章为了强调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把新经济实践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否定说成是“第一次”,是不准确的。

网络经济篇(4)

“新经济”是甚么?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理解。技术工程出身的人,可能会感慨信息网络的“神奇”;金融业人士,可能容易困惑于“网络股”疯涨以及风险投资的魔力;政策智囊们更多关注的多是“新经济周期”的调控以及新的增长点;而经济学教授以及社科钻研人士,则可能首先有责任界定“新经济”的概念。

在美国,较早谈论“新经济”的学者是商业周刊的主编斯蒂芬·谢波德。他于 一九九七年 一一月提出了“新经济”概念,指出新经济拥有6个特征:实际GDP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之以及占GDP的比例上升以及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比重上升。

更早的争论是“新周期”问题,一九九七年八月由迈克尔·曼德尔首次提出。一九九八年六月,MIT教授多恩布什进1步讨论了周期消失问题。同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董事长兼主编莫蒂默·朱克曼发表“第2个美国世纪”,认为新型繁华源于1系列轨制结构优势,并不是不可延续。

不同的声音包含:美国《前景》杂志主编罗伯特·库特纳认为“商业周期消失论”是夸张其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行动科学高档钻研中心钻研员斯蒂芬·韦伯则提出“减幅论”,认为商业周期波动将变患上轻微,经济周期正在变为1种“涟漪”(ripples)。更对峙的观点来自克鲁格曼,他认为美国经济并无产生甚么根本性的变革、“新周期”看上去更像“老周期”,只是失业率低1点。

国内学者较早探讨“新经济”的论文见于《世界经济》杂志。《论美国新经济》发表于一九九八年六月号。长篇访谈《美国新经济给东亚带来甚么?》见于同年七月的《东亚经贸新闻》。就“新经济”的提法,国内学者也各有系统著述,有的称它“知识经济”(如清华大学吴季松),有的冠以“信息经济”(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钻研所王怀宁),笔者则命名为“网络经济”。至于更早对于新经济的探索,《人民日报》等早在一九九二年即有论点光鲜的文章。

2、“新经济”实质是“信息化”以及“全世界化”

“新经济”固然显明区分于传统经济。但是传统经济是甚么呢?诺贝尔经济学奖患上主哈耶克曾经认为:世界上的经济有两种,1种是有了“权”才能买“钱”的经济;另外一种是有了“钱”才能买“权”的经济。

现在世界上已经经呈现了第3种经济。在这类经济中,有了“智能”就能去“买钱”以及“买权”;在这类经济中,“经济剩余”的瓜分权威已经经再也不是“达官”以及“富豪”,而是“智士”以及“仁人”。其代表人物,在国外,可包含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萨马兰奇以及索罗斯。在国内,张瑞敏、王选、柳传志、张旭日等或许可以参选。如不斟酌目的正当与否,无妨也可揣摩1下牟其中,他的“鬼点子”中似乎不允“新东西”。

“新经济”的驱动要素首先再也不强调“权利”以及“金钱”,而是“智慧”、“主张”以及“点子”等知识或谓信息。这是“知识经济”以及“信息经济”广为流传的注脚。无非严格地说,“知识”可以分为能够带来“产出效益”的“出产性知识”,以及只能带来“分配实惠”的“分配性知识”(其极端是剽窃以及偷窃)。显而易见,经济学所强调的是“出产性知识”,也即那些“旨在扩展而不是多分蛋糕的有机联络着的数据”。这才是要说的“信息”或者“新知识”。

以“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为参照,“信息经济”似乎要比“知识经济”更能胜任于界定新的时期。由于,在汽车这个工业经济时期的主导产业中,乃至在美国以及法国的农业中,“知识”的贡献度也都是无比高的。虽然如斯,“知识经济”的不胫而走毕竟是1个事实。究其缘由,似在于它更易唤醒工农群众“尊敬知识”的良好传统,更易引发各界人士的共识。

“知识经济”以及“信息经济”更多体现的,只是经济的内在驱动要素,其实不能较好地同时反应出“新经济”在地线空间上的突飞猛进,也即当代最惹人瞩目的经济全世界化以及“无国界经济”等问题。同时涵盖2者而又能比“信息”更加光鲜的1种表述,应当说非“网络经济”莫属。“新经济”的实质有2:“信息化”以及“全世界化”。谢波德的“新经济”6特征虽有些表层,但他认为“新经济”的本源在于全世界化以及信息化,却无疑很具洞察力。

“网络经济”的内涵是驱动要素“信息化”,而外延则是合作机制“全世界化”。“网络”的灵魂是信息,使命是笼盖全世界,解除或者缩小时空差别,使患上每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同另外一个人进行联络。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事实,但偏偏就是这1点,在致使整个世界翻天覆地。九0年代初美国《时期》周刊的“封面人物”曾经选中胜利转播了“柏林墙”以及“八·一九”事件的CNN总裁,当时许多人感到费解。而今天,感叹《时期》的伟大已经经显而易见。《时期》不但斗胆预感,而且英勇投身,要同AOL(“美国在线”)合并。

3、“网络经济”既发生冲击又送来但愿

“网络经济”提法的欠缺或许在于它容易让人敬而远之。但跟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经济”的渗入,它倒是成为了走红最快的术语。如果哪位语言学家在找寻最近几年使用频率最高而又最能独树一帜的术语,那末他必定很难找患上到比“网络”更适合的。

网络能较快流行的1个缘由,恐怕在于对于“网络(概念)股”的疯涨以及泡沫居然能够如斯久长地使人困惑。另外一缘由,或许是“网站”确如雨后春笋,层见叠出,几近所有的新潮事物都同网络亲密相干。而说到底,这1切又本源于网络这类新媒体。1般说来,“新闻”首先容易触网,其次便轮到“金融”以及“经济”。

网络已经掀起了第3次通讯革命,前两次是文字以及印刷术。每一次新媒体问世,都不但有冲击波,而且也有阵痛。早先,文字呈现后,请求分享特权的社会压力曾经经引起过1段袭击“文字”的奇谈怪论,认为“文字的罪过在于制造健忘。它使患上人类变患上好像无所不知,但其实却全无所闻!”如今,网络呈现后,也并不是无人将它同邪恶、性紊乱以及爱滋病等搅以及在1起。在中东,“碟型天线”曾经几什么时候竟是射手们赶时兴的靶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经过万重山。网络经济在1210年中,不但在昼夜穿透各民族国家的边界,魔术般地呼叫出各种应接不暇的信息产业(包含“信息技术产业”以及“信息商品化产业”),而且使患上这些新主导产业群已经经将传统上作为发达国家工业意味的汽车产业群远远地抛在身后。在美国,信息产业今天已

经经占到整个经济的4分之1以上,而汽车工业产值只占四%摆布。信息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达二八.六%,而汽车产业只有l.八%。而这也是美国“新经济周期”超长的1个注脚(另外一个是应用网络施行“全世界超宏观调控”)。

网络经济还到处兴风作浪。形形的“无国界经济”,到处迫使那些网络化程度不高、或者者尚无起步的经济不断地捉襟见肘,并疲于填补自己的各种轨制漏洞。英镑、(意大利)里拉、日元都曾经产生汇市“错位”,(墨西哥)比索、秦铁、韩元、卢布、(巴西)雷亚尔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泉,也都曾经遭受冲击,饱受外资抽逃而又缺少反馈机制的金融恐慌之苦。

网络经济已经经给咱们送来了新的世纪。地球已经经带上了1条又1条卫星“项链”,国内信息高速公路已经经初具范围,“电子商务”已经经在孕育1代新人,城市的年轮正在继续推向远郊,企业的总部正逐步迁离喧嚣的都市,“纯粹利润”势将成为新的时尚。而新1代汽车,也正载着整个世界工业社会,开进咱们成干上万的工薪阶层之家。

4、“网络经济”请求横向合作以及直接经济

从轨制经济学的角度看,网络经济似在呼叫两个东西:其1是“横向合作”,其2是“直接经济”。网络经济倚重的是信息资源、网络服务以及世界社会,而传统工业经济倚重的则是自然资源、制造产业以及民族政府。

人类的合作模式可分成两个理论形态:1个是纵向合作,诸如“3纲5常”,“军、师、旅、团、营”及军事化经济等,另外也该包含规划指令型经济以及(准)新兴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主要依托权利(其镜像是服从)去驱动。另外一个理论形态是横向合作:它最充沛地体现在完整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这类经济主要依托金钱来进行驱动,其镜像是无所不包的商品交易,实质是请求等价交流,至少是在(法律等)情势上。

倚重横向合作,对于于功课体系,象征着福特制流水线的解体,劳力者“蓝领”以及劳心者“白领”的界限正在消失,监工或者工头轨制正在为各种“尤其功课班组”所取代;对于于企业组织,横向合作象征着传统的公司“金字塔”结构正在变患上扁平,中层经理以及顾问班子正在深刻到科研、管理、出产、营销1体化的市场前线去;对于于民族国家,横向合作象征着“无国界经济”蔚然成风,国际化、诸侯化、民间化的趋向也已经渐成气候。例如,我国对于外贸易从过去的几个口岸擅变为数百上千个对于外合作实体,就是1种写照。

至于直接经济,目前主要表现在“直接融资”以及“非中介交易”方面。直接融资有两层含意,其1是“非中介”,其2是“非亲情”。

“非中介”也有两层意思。1是倚重证券融资而非银行融资。银行自身就是投资人以及集资人之间的中介。2是网络融资。网络融资的前身是电子证券市场融资。美国一九六五年以后曾经经呈现“The Third Market”(第3市场)。美国证券市场包含大厅交易以及“场外市场”(非挂牌)。第3市场是“在场外”而又“挂牌”的电子市场。电子市场初期也有中介机构以及相应费用。跟着执行系统或谓网络技术的进步,无中介直接融资已经经呈现以及流行,构成“第4市场”。对于其扩张速度以及现存范围,世界经济已经经强烈感知。

“非亲情”主要指新兴市场经济中政府、银行以及企业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幕后瓜葛。1些学者称之为“Crony capitalism”(直译为裙带资本主义),认为这类勾搭是东亚模式再也不不乱有效的轨制本源。市场经济、尤其是网络化了的市场经济请求透明、公然以及可预感。否则,资本的流出入就必将大起大落。而这对于金融轨制不健全的国度,常常象征着灾害。东亚国家辛勤经营以及累积的贸易利润在1场金融风暴中就能够子虚乌有。

日本经济危机,也可由此理解为1种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的阵痛。银行中介功能过度,证券融资比重太低,无中介、高效力的电子融资起步太迟,等等。另外,日本政府、银行以及企业的勾搭瓜葛,也是改革的难点。固然,这些问题在泰国、韩国甚至整个的东亚模式中或许更严重。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瓜葛暗昧、中介投资功能过度等等,必将容易在诱导外资流入的同时,埋下金融危机的种子。

5、“网络经济”距离咱们既贴近又遥远

“网络经济”已经经走近国门。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以后,套利基金曾经向刚回归的香港通货发起猛攻。当局和衷共济奋起抵御,“联络汇率制”患上以顾全。但进攻是全方位的,稳住汇率的手腕容易形成股市冲击。不乱汇率的首要手腕是“加息”,而“加息”对于股市是1个诱导信号。何况在当时前提下,稳住股市信念异样难题。结果,恒生指数暴跌过半,香港股东损失惨痛。若再斟酌“扞卫战”本钱,则这次国门撞击应该说很繁重。

随后是1场艰苦的调剂。一九九八年外贸增长率陷于停滞,沿海经济遭到极大影响。国内实际上发起了1场“新政”。巨额“尤其国债”、大幅度政府机构调剂以及企事业单位下岗分流、连续7次降低利率,等等,总算让国民经济患上以痊愈。如今,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构成以及扩展,教育、环保、信息网络、假日经济等,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教育这几年的年增速超过二0%。更使人振奋的1点是近期提出的“西部大开发”。1场范围空前的筑道路、铺管道、敷光缆的经济热潮正在兴起。

就网络产业而言,中国也已经初具范围。中国网民的上升速度以及绝对于范围,在全球已经经名列前茅。中国光缆网的铺设已经经遍及全国,连青藏高原也已经跨上了INT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的笼盖面之广,足可同任何国际水平匹敌。目前,国外许多风险投资基金都看好中国的电信网络市场。入世后,它势必如虎添翼。

上述“网络经济”两大原则必将会加速轨制变迁。事实上,网络经济已经在不断地解除各民族国家之间经济轨制的差距。世界各国经济轨制的变迁正在为1种新

网络经济篇(5)

其一,强调“新经济”是以新一代的高新技术革命为基础并由此引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新格局,其中,新一代高新技术包括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尤其是基因工程)、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等等。

其二,认为“新经济”是以新一代的高新技术革命、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以及贸易全球化等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其三,提出“新经济”是以现代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由此引致的经济新格局。 

其四,主张“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格局新变化。不论国外人士的认识有多少差别,有一点是清楚的——迄今尚未有人能够准确地界定“新经济”的内涵和边界。

“新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世纪之交就引起了许多中国经济学者及其他方面人士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简单地将上述第四种看法运用于中国,一方面认为新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网络”的内涵就是互联网,有了“网络”就有了现代生产力,没有网络就没有现代生产力,因此,要构建新经济,提高经济和企业的质量,就应“建网”、“上网”、“触网”,除此之外,别无出路;另一方面强调,“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既然在美国互联网以其年产值已占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继续快速增长(其实,这一判断是不正确的),那么,在中国大力创建网络公司、网站以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成长也是必然的。此外,他们还列举了美国网络公司的上市数量、市值增长速度等数据,强调在中国,网络经济、网络公司以及网络股等等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甚至主张热炒“网络股”。 

互联网作为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变厂商和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处理、市场交易、商务运作、业务操作、以及居民生活、政府部门的工作 (包括监管)等等方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对这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应予以大力推动。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重要问题值得关注。

1.互联网本身并非就是生产力。何为“经济”?何为“生产力”?经济是由生产、贸易、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有机关联所形成的总体格局;生产力是生产物质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能力。在经济运行和生产力发展中,信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与此对应,互联网作为一种快速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强调应充分重视发展互联网)。但是:

第一,虽然在现代经济中,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将“信息”列为继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之后的一个生产力要素。但这只是强调“信息”在形成和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性,既不意味着“信息”可以取代其他生产要素而成为惟一的生产要素,也不意味着“信息”本身可以生产制造物质产品或直接解决经营问题。第二,互联网可以快速地实现各种交易,例如,商品交易、资金划拔和结算等,从而将引起交易方式的变革。但迄今为止,在技术上能够解决的问题仅限于交易手续方面,而交易对象(商品和劳务)还是需要通过具体的配送系统(或服务)才能送达用户,而大量非标准化的产品、价值低的商品或需要用户直接用感官进行判别的商品,仍难以在网上办理交易手续。因此,一方面互联网所解决的只是交易手续问题,并非完整的交易过程;另一方面,互联网解决的只是一部分标准化商品的交易手续问题,而非一切商品的交易手续问题。第三,网络可以为办公自动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提供一个便捷的资料、档案、数据等方面管理的手段,从而为管理效率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但是,网络本身不是企业管理活动,也无法代替企业管理过程。真正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仍需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显然,互联网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将其过分夸大,更不能将“新经济”仅仅归结为互联网上的经济活动。 

网络经济篇(6)

其1,强调“新经济”是以新1代的高新技术革命为基础并由此引致的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发展新格局,其中,新1代高新技术包含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生物工程(特别是基因工程)、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等等。

其2,认为“新经济”是以新1代的高新技术革命、金融立异以及金融自由化和贸易全世界化等为基础的经济全世界化新格局。

其3,提出“新经济”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致的经济新格局。

其4,主意“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格局新变化。不论国外人士的认识有多少差别,有1点是清楚的——迄今尚未有人能够准确地界定“新经济”的内涵以及边界。

“新经济”作为1种经济现象,在世纪之交就引发了许多中国经济学者及其他方面人士的关注。在这个进程中,1些人简单地将上述第4种看法运用于中国,1方面认为新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网络”的内涵就是互联网,有了“网络”就有了现代出产力,没有网络就没有现代出产力,因而,要构建新经济,提高经济以及企业的质量,就应“建网”、“上网”、“触网”,除了此以外,别无出路;另外一方面强调,“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既然在美国互联网以其年产值已经占第1大产业的地位并继续快速增长(其实,这1判断是不正确的),那末,在中国鼎力创立网络公司、网站以增进网络经济的快速成长也是必然的。另外,他们还罗列了美国网络公司的上市数量、市值增长速度等数据,强调在中国,网络经济、网络公司和网络股等等也都有着不可估计的发展前景,乃至主意热炒“网络股”。

互联网作为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1个主要组成部份,对于于扭转厂商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处理、市场交易、商务运作、业务操作、和居民糊口、政府部门的工作 (包含监管)等等方式,都有着极其首要的作用,为此,对于这方面的技术开发以及利用,应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注重,并应予以鼎力推进。然而,其中也有1些首要问题值患上关注。

一.互联网自身并不是就是出产力。作甚“经济”?作甚“出产力”?经济是由出产、贸易、服务等各种经济流动以及经济瓜葛有机关联所构成的整体格局;出产力是出产物资产品(或者提供劳务服务)的能力。在经济运行以及出产力发展中,信息有着极为首要的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与此对于应,互联网作为1种快速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提高经济运行效力、增进出产力发展中,也有着极其首要的作用(为此,咱们强调应充沛注重发展互联网)。然而:

第1,尽管在现代经济中,1些西方经济学家将“信息”列为继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以后的1个出产力要素。但这只是强调“信息”在构成以及发展出产力中的首要性,既不象征着“信息”可以取代其他出产要素而成为惟1的出产要素,也不象征着“信息”自身可以出产制造物资产品或者直接解决经营问题。第2,互联网可以快速地实现各种交易,例如,商品交易、资金划拔以及结算等,从而将引发交易方式的变革。但迄今为止,在技术上能够解决的问题仅限于交易手续方面,而交易对于象(商品以及劳务)仍是需要通过具体的配送系统(或者服务)才能投递用户,而大量非标准化的产品、价值低的商品或者需要用户直接用感官进行辨别的商品,仍难以在网上办理交易手续。因而,1方面互联网所解决的只是交易手续问题,并不是完全的交易进程;另外一方面,互联网解决的只是1部份标准化商品的交易手续问题,而非1切商品的交易手续问题。第3,网络可以为办公自动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提供1个便捷的资料、档案、数据等方面管理的手腕,从而为管理效力提高提供有益的前提。然而,网络自身不是企业管理流动,也没法接替企业管理进程。真实的管理流动以及管理进程,仍需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显然,互联网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将其过分夸张,更不能将“新经济”仅仅归结为互联网上的经济流动。

二.互联网并不是等于高新技术。现代高新技术包含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生物工程、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等诸多方面,IT只是其中的1部份,不是全体。即使在IT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也首先是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互联网只是1个依靠于现代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所树立的信息传送以及办理交易手续的网络状平台。现代电子技术10现代通信技术+idea=互联网,这1公式表明,1旦离开了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互联网所剩的就只有idea,并无多少高新技术可言。

网络经济篇(7)

正确处理发展信息产业、网络经济与改造传统产业的瓜葛,是在经济发展中必需当真解决好的1个重大问题。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只有同传统产业相结合,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物资技术基础以及广阔的市场,传统产业的优化进级则需要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以及带动。在中国,因为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还很艰难,处理好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瓜葛就更加首要。1方面,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技术水祥和服务水平,构成新的增长点;另外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以及网络的普及程度,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进级,提高出产效力。

网络经济篇(8)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深化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和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目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描述有多种说法,诸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后工业经济、新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等,但它们的基础是相同的,这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

目前,进入国际互联网络的服务器和个人电脑,已经拥有了一个更加先进的交互网络“www系统(WorldWideWeb)”。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高级浏览服务。借助这个系统,即使不懂计算机的人也可以享受计算机带来的各种便利。因此,Internet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来更呈现指数性发展的趋势,每年都有几百万个新的站点加入。现在联入Internet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与之相连的站点也由最初的几千个增加到9000多万个。

人们利用Internet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各样信息,包括最新科技、金融动态和商品供求信息等等,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各种功能为商业拓展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说,Internet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将引起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美国在20世纪末创造的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和低赤字”的新经济奇迹,便是对这种变革的最有力、最生动的证明。

目前,在人类的商务活动中因特网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网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用户资源,不仅能使使用者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获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一般的信息浏览功能,向更具价值创造功能的网络经济方向发展。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二、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新千年之际,美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了10个年头以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并由此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给网络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失去发展网络经济的信心。美国经济经过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作出一些调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不过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现而已。

我们说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因为它创造了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高增长奇迹。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为现实经济增长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人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的边际成本最小化;人们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从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经营决策服务,并大大加快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人们通过由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可以实施真正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可见,网络经济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能够立即产生多少有形财富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所有产业都构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使企业有可能实现财富迅速积聚和跳跃式发展。

网络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空前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生产、跨国经营活动等将更加活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方式和规则等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网络经济发展的最为直观的形式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运用Internet来进行采购和销售。这不仅意味着商业机会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新兴市场”的诞生。任何公司要想不断扩大其市场影响,增加其市场份额,保持其竞争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入Internet。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及其快速增长,必然使其影响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并对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策略、贸易渠道和营销观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一个企业要想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它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快速、机动、灵活、高效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

三、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思考

在全球网络革命如火如荼、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中国的网络业也不甘居人之后。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在发达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背景下,我国的一批信息技术专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我们自己的“高速信息网计划(CHINA)”,1993年10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通信光缆,纵贯中国南北的京汉广通信“大动脉”全线开通,拉开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我国企业从1994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98年是世界电子商务年,中国也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我国的“中国商品市场”从当年7月1日起,正式进入Internet。1999年在上海举行的“99《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又传出消息:到200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市场。由此不难推断,中国经济也必将融入全球网络经济的大潮之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应未雨绸缪,及早对即将来临的网络经济进行科学的理论探讨和分析,认真研究和总结全球范围内网络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广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全球网络经济刚刚兴起的时代背景下,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和网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之后,我国广大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我们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民族企业武装起来,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它们是难以同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抗衡的。为此,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和认识,特别是加强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将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同我国经济的现实运行紧密结合起来,探讨我国现实经济与网络经济发展的对接问题。具体讲,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选择网络经济发展战略。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运行的机制、规律、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2.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进和加强我国的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网络经济发展对新世纪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符合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经济发展人才。

4.积极推进对传统产业或企业的网络化改造。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产业或企业进行网络化改造试点,推动企业上网,指导上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形成安全、高效的网络经济发展技术保证系统。在充分认识国内外网络经济运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网企业特点,研制、开发适应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保障系统,确保网络经济安全。

网络经济篇(9)

本世纪初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式的网络时代。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包括了互联网、电话网络、电视系统、各种各样的证卷,金融机构等组成的资本网络,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而整个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

一、网络经济有三个的基本特征

快捷性。互联网的建立就像蜘蛛网一样使各个国家相互联接了起来,整个地球也仿佛变得越来越小,因而网络经济被称为是一种速度型的经济,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全球化经济。高渗透性。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经济体现出了渗透的功能,信息服务业遍及第一、第二产业,使他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期间,网络经济起到了相互连接的作用。自我膨胀性。网络经济具有自我膨胀性。这将在网络经济的网络经济的定律中做详细的论述。边际效益递增性。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的自动记忆和自动生成功能直接性。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在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网络经济的四大定律

分别是摩尔定律(Moore‘s Law)、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摩尔定律(Moore‘s Law)。1965年,摩尔预测到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在这同时,价格却减少了一半。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相当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表明了网络所创造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趋势。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在网络经济中,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垄断局面,这是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而出现的。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根据美国技术理论家乔治·吉尔德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未来10年),通讯系统的总带宽将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吉尔德认为,随着通讯能力的不断增强,每比特传输价格朝着免费的方向下降,费用的走向趋势将呈现出“渐进曲线”的规律,而同时价格点无限接近于零。

三、网络经济的策略

网络是典型的群系统;在技术网络里,靠的是标准和规范。网络可以给其他商家打造平台:淘宝让别人在其上开店,苹果开放接口建立APP Store等许多例子,这就在自己获利的同时给别人也提供了机会。网络时代,我们有了丰富的资源,于是价格不可避免的滑落。因此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网络经济有效的策略之一。商家应尽量追求免费,以赢取人们的关注。由于价格有朝着免费的方向前进的趋势,在网络经济中最好的策略就是先人一步采取低价策略,甚至是免费赠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法则,并不只限于复制品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软件业,即使是硬件,只要连接上网,也要遵循这个法则。电信公司会赠送手机,为的是销售无线电话服务。有线电视为了推广他们的高清电视服务,会赠送机顶盒。鉴于经济学的这些免费策略,我们会产生疑问,那在网络经济中我们如何去盈利呢?

非常低廉的价格在作用上与实际意义上的免费相同,核心产品几近免费,但是其他相关服务定价高。Sun公司赠送Java以帮助服务器的销售。产品免费,但是服务和技术支持费用昂贵,比如华为就是这种营销策略,免费赠基站占领市场,再高额收服务费。极低的价格可以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在上面也说到重要的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有了人气,盈利的方式非常多,最简单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加载广告。为了吸引客户的注意,也会经常放一些不完善的半成品,以期待用户反馈帮助改善产品。采用定额或包月的固定价格方式会让用户在定额的习惯中忘记费用。 现在企业的利益越来越广泛的以网络服务为基础,那么,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自身的价值是企业的首要策略。

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本身的价值呈指数性增长,成员越来越多,处理事务的费用接近于零。所以只要选择更多的连接、更加开放的系统、更为广泛应用的标准,就是不错的决策了,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中,处理一件事务所耗用的能量越来越小,而对处理事务的方法达成一致意见所要付出的努力却越来越大。所以,一旦标准确定下来,经济就可以迅速增长。 现在的物联网只要做到了行业之间标准的统一,就会实现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他的风险性,尽量 联络几十个几百个同盟和合作伙伴,寻求更多的网络关系和共同事业,结成一个网络来分担风险。

网络经济有着和生态学系统一样的生态逻辑,在进化过程中,总有新物种取代旧物种、自然生物群系发生结构变化、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网络的前景也一样,每一种密集型产业都在向着平展的原子化状态转变。行业中的大公司比例会不断减少,无数小公司出现,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同时也有很多旧的东西消亡,落后的公司或被淘汰,或者蜕变为新领域的新公司。但是行业总体却是欣欣向荣: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水。

网络经济对许多小型组织组合成一个大型组织有好处,并能保持小型组织的自治性。这样的系统可防止剧烈改变。要想推行一个大型新系统,可对一个能够工作的小网络增加更复杂的节点和等级,使之成为一个大网络。

网络经济中,把握住聪明的客户是关键,客户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你的员工。聪明的客户对企业有着很大的利益帮助,他们可以使企业将服务和产品做得更好。现在经常以建立一个网站,来方便与客户的相互交流,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用户团体了。

网络经济是突破了传统经济模式的新型经济形势,在新这种经济模式下,效率是针对机器人的,机器承担了大部分非人性化的制造工作。机会是针对人类的。机会需要的是灵活性、探索性、推测性和人类擅长的许多其他品质。摆在每个工人面前的问题不是“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做”,而是“什么是该做的工作”。

网络经济使重复、延续、复制和自动化等朝着免费和高效方向发展,而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价值会提升。我们应该敏感的抓住机会,在面对机会爆炸的时代,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

四、网络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律

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探索经济学前沿理论的边缘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并由此衍生出网络经济与互联网、网络经济与电子政务、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与企业组织、网络经济与产业和地区布局、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

网络经济学基本规律特性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尽管网络经济还不是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却正在迅速地发展。2.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的影响和它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了行业经济的范畴。3.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4.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等诸多方面对传统的经济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形态,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经济的很多理论,比如上面所说的网络经济的特点中就有一点是边际效益递增性,而在传统经济学中是边际效益递减理论。网络经济的效益是同其规模成正比的。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如果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其效益就越大。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直接进行经济互动,同时网络经营者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这样就使双方的交易成本下降,使网络经济成为方便与个性的代名词。

在个体目标不一致的组织中,行动规则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组织的理性水平。这就是博弈论的原理。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彼此的策略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博弈论其中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囚徒困境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不同。斯密认为个人理性符合集体理性,可是囚徒困境恰恰相反了,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策略对于集体来说却是最差的。这也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篇(10)

二、网络经济的现状分析

1.网络经济的技术面分析。网络经济是随着技术面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大约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第二阶段大约在电脑软件技术比较成熟以后,这时由于软件的高利润回报使得人们对网络经济期望值较高,因此,相当一批风险投资家参与了网络经济投资,这一阶段一批技术型的网络专家因为建立网站而迅速致富。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网络技术本身的限制上网速度非常慢,因此难以形成大量网民上网消费,这就出现了第三阶段——网络经济的冬天,这一阶段大小网站基本上处于经营亏损阶段。近二三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速大大的提高,上网的成本大大下降,大小网站开始盈利,网络经济的春天来临,网络经济的第四阶段开始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人。根据最新的消息报道,由于技术的突破,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普通家庭的上网速度将比现在快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必将给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2.网络用户分析。根据CNNIC于2006年7月在北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用户总人数为12300万人,主要特征有:(1)网络用户年轻化。数据显示2006年30岁以下的网民占总用户的72.2%,31岁至40岁的网民占总用户的17.6%,41岁以上的网民占总用户的10.2%。(2)学生多,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多。学生比例为36.2%,企业单位工作人员比例28.9%。(3)网民低收入者比重大。家庭网民的个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2.6%。(4)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是(多选题):浏览新闻66.3%;搜索引擎66.3%;论坛/BBS/讨论组等43.2%;获取信息等39.5%;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在线电视)37.3%;网上游戏31.8%;网上购物26.0%。

3.网络经济的特征分析。网络经济的特征主要有:(1)网络经济是一个无国界的市场。网络经济是一个无国界的大市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网络贸易中间环节少,不能现场交易。在网络上企业之间的交易、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虽然不能现场交易,但感觉却很近,可以通过视频面对面谈交易。由于不能现场交易,所以,网络交易中诈骗现象非常严重。(3)注意力稀缺、传播快。网络信息量大,网络用户不能面对所有信息,对单个信息而言能获得网民的注意力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是,如果某个信息一旦引起网民的共同注意,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性,又会使得该信息迅速被大量的网民所获取,因此,参与网络经济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三、网络经济创业的可行性分析及措施

网络经济虽然潜力很大,但实际操作起来也有许多困难,应当根据网络的特征结合创业者自身的特点进行网络经济的创业。下面结合网络的现状分析网络经济创业的适合对象及措施。1.门户网站最适合大资金投入。从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和功能来看,网民上网功能超过50%只有两大项,一个是上网浏览新闻另一个是使用搜索引擎。因此具备新闻功能和搜索引擎功能对于一个门户网站来说是基本功能,由于这两项功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很显然这类网站不太适合小资金创业而是比较适合大中型资金投入。

从我国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大型门户网站基本上属于高回报率行业,仅仅2006年世界杯期间大多数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都在五千万元以上,而这些企业的注册资金一般不超过1000万。目前,我国主要的门户网站只有四五家,因此,建立大型门户网站仍然有潜力可挖。建立大型门户网站应当注意以下两点:(1)新闻来源必须充分。由于大型门户网站的主要特征就是有较强的新闻性,因此,大型门户网站之间比拼新闻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新建门户网站最好能与新闻媒体共同建设或者由新闻媒体网站升级为综合类的大型门户网站。(2)必须有属于自己特点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网民之所以愿意长期使用某个综合网站,一般来说,不是因为这个网站综合性强而是这个网站的某项服务功能或娱乐功能已经吸引住了这个网民。因此,门户网站不能仅靠综合性和大而全取胜,必须办出有独创性、有特点的服务性项目或娱乐性活动。

对于小资金创业者而言,最适合建立网站的类型有专业网站、网络超市、网络商店、网络交易平台。对于这类网站建设费用最低仅需要几百元。

2.建立专业网站和网络交易平台应当注意的问题。专业网站和网络交易平台由于投资少见效快,是近年来发展势头最好的网络经济模式,该类网站兴起时间比较短,在我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该类网站站龄一般都在六至七年左右。该类网站目前种类不是很多,一般集中在IT、娱乐、房地产、汽车、医疗等行业,因此,此类网站还有广泛的发展空间,是创业者主要挖掘的网络资源。建立这类网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该类网站必须突出专业性。第二,专业网站要配备较强的广告经营团队。第三,对于资金比较充裕的创业者来说,建立网络交易平台时最好能有自己的实地交易场地。这种实地交易与网络交易结合经营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经营者的信誉度。

3.网络超市和网络商店创业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网络超市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大型综合网上消费品销售平台,它的主要经营方式是自营和吸引加盟网络商店,一般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在交易平台上放置自营产品和加盟网络商店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选择。网络商店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提供商品给消费者选择。

根据CNNIC的调查,2006年网民网上采购的比例为26%,可见网上销售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目前,网民网上采购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网上采购,诚信度比较差,大量的网上诈骗案促使网民网上采购活动止步。(2)网上购买商品相对比较繁琐,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程序才能完成。(3)网上采购是一种远程采购行为,一般通过邮寄或送货上门的形式完成交易,由于是先付费后收货,因此,总是让消费者感到不是太放心。

对于新创业的网络超市和网络商店而言,(1)要在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上下功夫,要保证网民们的网上交易安全,最好能有配套的网上交易损失赔偿保障制度,以取得网民们的信任。(2)要注意简化网上购物的步骤,使网上购物的程序能够简单易学,最好能提供有动画形式的网上购物学习软件方便消费者学习。(3)还以应当做好网下的宣传工作,由于网上域名多达千万,要使某个网站能获得广泛的注意力必须要做好网下广泛的宣传。

除了上述共性之外,目前大部分网络商店都愿意选择加盟一些知名的网络超市来实现创业的愿望,事实上,这种选择对于早期的网络商店来说比较有效,对于现如今的网络商店不见的有效,这是因为知名网络超市的加盟网络商店多不胜数,对于新加盟的网络商店在超市的排列榜中一般处于比较后面的位置,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很难在网上找到这些新开的网络商店。对于新创业的网络商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上述的问题,(1)组成联合体成立新的网络超市,这样,既可以解决排名问题又可以解决在宣传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2)以社区、学校、特定区域或特定的领域的人群为服务对象,要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为支撑,这样,既可以建立自己稳定的客户又可以用较少的宣传投资取得较好的信誉。

综述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现阶段网络经济仍然是最佳的投资对象,但是,现阶段由于网络的浩瀚,网络经济已经不能像初期那样随便建一个网站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因此,要想通过网络经济创业,必须方法独特,思路新颖,要认真分析网民的需求,组建适合网民需要的网站。只要方法和思路正确,依靠网络经济创业仍然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篇(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网络经济正渐渐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人类社会正在迈向网络经济时代,而电子商务则成为这个新经济时代的热点。

一、融合是网络经济的典型特征

比较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这两种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方向,就会清楚地看到:前者的生产力发展总方向是“分化”,在分工产生财富的同时,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分离,形成“迂回经济”;而后者的生产力发展总方向则相反,它借助网络使生产与消费“融合”在一起,通过产消融合造就财富,形成“直接经济”。这种生产与消费的融合是通过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乃至产业与社会的融合而实现的。

(一)技术融合。融合首先起源于技术革命,突出表现在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计算机在通讯设备中的应用,使通讯系统更加先进、可靠和方便;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又有赖于通信网的支持,二者融合的结果,诞生了“信息高速公路”。它第一次使信息真正成为与工业力量对等的力量。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作为电脑的”逐步转向“电脑成为网络的终端”,演绎出现代通信的时代意义:通信不只是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它还能在信息存储和转换、处理和收发等方面扩展着自身的功能,现代通信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的主导和基质。现代通信的内涵就是信息网,它使得通信网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分界越来越模糊。

(二)功能的融合。信息网络为时空融合提供了生产力基础———那就是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强大的社会功能。通过社会功能的重组,可将破坏了有机性的部门分割体制恢复到不可分割的生命系统的水平。其结果是供方更快供应、更直接地贴入需方,由此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经济贸易生活方式———电子商务。它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传统业务流程的重组,使得原先涉及企业运作的各环节由分离融合为“一条龙”,将现代经济活动的三大要素(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合为一个巨大的商用服务体系。这使得企业的经营范畴变得不再清晰,企业充当的角色也多样化起来。例如:未来的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旅游网站的功能,将是集网络公司、航空公司、铁路公司、租车公司及酒店功能融为一体:消费者安排旅行,无需分别上各个公司的网站,而是由旅游网站(虚拟企业)提供一整套的旅游方案。上网一次,所有行程都有安排妥当,而完成网站功能的各个角色,彼此的作业流程也都已预先整合。

(三)产业融合与社会的融合。当信息技术高速度大批量地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产业融合与社会的融合必然随之而生,各产业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例如“Amazon(亚马逊)1com”你无法说清它是一家网上书店,还是一家零售商店?是一家互联公司,还是一家IT企业?互联网已使传统产业间的归类开始失效,它让跨行业“合作”的理想成为现实,从上游到下游盘根错节的合作网络将日益盛行。这种产业的融合又将促使全社会在地域、职业、地位之间的差别趋于消失,多维度地融为一体。因为电子商务将消除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因信息非对称造成的不平等和因时空差异造成的地域资源差异,也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与大企业相同的起跑线。

二、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融合的经典代表

随着网络经济的热点由ISP、ICP转向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正成为网络经济的主要运作模式,它以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起来,使供需双方跨越空间障碍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造就直接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是一种“直接经济”由此亦得以充分体现。

以下拟从三方面分析电子商务是如何通过“融合”来实现其直接服务的。

从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构成看,Internet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全面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保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技术的完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搭建起以公共政策、法律和各种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在此平台上的各种电子商务应用。在此框架结构中,不仅融合了各种电子通信技术,还包括了采购者或供应商、消费者、政府、认证中心、支付中心、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商等多种角色的参与。

从电子商务的功能看,现代经济的三大运动要素,即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它们各自有其运动特点并形成相应的信息网络、物流网络及金融网络。电子商务通过看似“一键完成”的前端,基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将现代经济活动的三大要素及其网络整合为一个巨大的最迅速、最可靠、最高速的全球商用服务体系,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这种“三流”与“三网”的大融合,通过诸多小融合的支持,如技术融合、角色融合、产业融合以及竞争优势相整合、同行业资源整合等,实现了将原本企业业务流程中各自分隔的运作环节融合为一条龙。

从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看,电子商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进入新千年,伴随大批Dot1com公司的夭折和越来越多传统企业的纷纷觉醒,人们终于意识到:仅靠鼠标吸引眼球是不够的,信息的获取必须能为获取者带来增值服务,这个“增值”的获得离不开“实体”的支持。比如:一个嗜茶的网迷,既要能方便快捷地运用网络寻找自己喜欢的茶叶品种,又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享受到茶的色香美味,没有网络与茶及其有关各方的有机融合是无法实现的,而让客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品尝上其喜好的茶,这正是电子商务的“增值”所在。这个例子说明网络技术只有与现有的传统业务有机结合,才能在新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基于上述认识,电子商务终于进入“鼠标+水泥”的融合期:这种网络公司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建立,也因此开辟了真正的电子商务时代。

三、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中的融合优势

既然网络时代的财富由融合造就,电子商务又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运作模式,可见,对于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来说,只有将融合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策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方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跟上时代大潮。

(一)通过融合开拓全球化的营销渠道

企业在拓建营销渠道的策略制订上要有区域市场融合的思想,互联网客观上已将地域分散的区域市场融合为一个“平台”,令到即使最小的生意也能到达地域上最分散的市场(即传统经营中的因考虑费用而受到限制的市场)。因此,企业在规划其电子商务的策略时,必须着眼于全球,既要有自己进入到全球各地市场的潜在远景展望,也要考虑到在自己现行市场领域内可能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竞争对手。

(二)通过融合推行外包方式以降低成本

利用网络融合推行外包方式,比之传统的经营手段将更为有效地降低服务成本和仓储成本。

降低服务成本,主要指为客户开辟自助服务,即把原来某些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改为客户自我服务。因为客户自助意味着企业客户服务代表的减少,从而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及其相关费用。对客户而言,自助则意味着让客户控制支配企业的各种服务资源,提高其主动权,从而提高其满意度。为此,企业必须利用网络融合将其各种服务资源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整合起来。

降低仓储成本,对于流通企业来说,就是利用网络融合将企业与自己的贸易伙伴相互关联在一起,从而创建一种高效的企业供应链,并借助这条供应链实现库存成本的大幅降低。具体说来就是将库存控制量直接外包给主要供应商

,借此实现企业自身的零库存或最小库存。为此,企业的业务流程运作必须再造,且这种“再造”不只是在企业自身经营范围之内,还要延伸到企业经营范围之外,要与企业之供应商及销售商的业务过程进行融合。

(三)建立多种工具相互融合的交流系统以发挥信息优势

信息时代,信息就是力量,网络使得客户的力量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这使企业与其客户的关系发生反转,制衡权转向了客户,从而开创了客户时代,企业的中心也因此而由产品转向客户。把握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客户服务,通过客户满意创造利润的企业方可赢得市场竞争。为此,企业需要接近客户并与之保持近距离,这种与客户的接触及关系的维持,则有赖于一个实时高效的交流对话系统。具体说来,就是企业与客户进行交流对话的设备和途径应该是多样化且又相互融合的,以便让客户自己选择用鼠标点击或是电话按键,或是电子邮件、传真等工具设备,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实时互动。

(四)把客户需求融合到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

互联网让客户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企业“推”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可以“拉”出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让客户直接参与企业开发产品和服务项目的过程,让客户的声音直接融入生产,这是电子商务开展一对一关系的基础,定制和免费正是这种产消融合的具体体现。

定制:客户时代是个性化消费的时代,故定制生产与服务成为企业适应少而多变的消费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定制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适合客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不仅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可以准确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销售机会,这对企业的重要客户尤其如此。

免费:软件制造商在完成新产品开发前,先将其测试版本供客户免费下载,客户使用过程实际上也参与了产品的开发,如客户喜欢使用该测试

版,那么将其变成付钱购买正版产品的用户已不是难事了,因为人们通常更喜欢自己已经熟悉的东西。可见免费不但在生产过程融入了客户的声音,也为企业锁定了潜在客户。

(五)通过聚合资源和过程整合为客户提供整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