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1 15:51:59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1-0039-04

要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不能不探讨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历来的研究过多地注重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孙中山在继承创新上的独特性。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地转化与推陈出新,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甚至教训。

一、如何看待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偏爱”?

孙中山谈起中华文化来,充满了民族自豪,有时有自夸之嫌,甚至不惜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投以微辞。衣食住行,乃平常之事,孙中山以为中华之衣食住行,优越于世界各国。先就衣着来说,中国人的丝绸,远胜于他国,最受外国人推崇。中国人的饮食,喝清茶,吃淡饭,辅之以菜蔬、豆腐,有利于健康养生,合乎科学卫生;中国人的鱼翅、燕窝之类,为西洋人所未见;中国人的餐饮,随华侨所到之处而流行,仅美国纽约中国菜馆多至数百家,欧洲各国的大都会也逐渐流行中国菜馆,“日本自维新以后,习尚多采西风,而独于烹调一道a犹嗜中国之味,故东京中国菜馆亦林立焉。”[1]250就连中国的房屋,在孙中山眼中也最合乎自然之理,中国人的吊桥也是极新的工程:“他们从前没有看见中国的吊桥,以为这是外国先发明的,及看见了中国的吊桥,便把这种发明归功到中国。”[2]188中国的科技发明更让他感觉到自豪:“外国现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中国从前发明的。比如指南针,在今日航海业最发达的世界,几乎一时一刻都不能不用他。推究这种指南针的来源,还是中国人几千年以前发明的。”[2]188中国的工程建设技术和规模在古代举世无双:“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东起辽沈,西迄临洮,陵山越谷五千余里,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中国更有一浩大工程,可与长城相伯仲者,运河是也。运河南起杭州,贯江苏、山东、直隶三省,经长江、大河、白河而至通州,长三千余里,为世界第一长之运河,成南北交通之要道,其利于国计民生,有不可胜量也。”[2]188由此可见,孙中山谈起中华文化来,如数家珍,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孙中山对中华文化充满了“偏爱”。

孙中山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是骨子里的。孙中山的谈话讲演,中国传统的名言警句往往脱口而出,诸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民以时”;“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等。他的著作中,引用中华传统思想之处,比比皆是。其“天下为公”的题词就不下数十百次之多。这些文化传统,渗透在他的思想性格之中。

何以如此?为什么孙中山对中华文化如此“偏爱”?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每一民族其实对自己的文化都有一种家园感,自然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比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为“偏爱”,有时甚至“护短”。有时过度地热爱本民族的文化,确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人们生活中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表达,本来无可厚非。不过,孙中山诉诸文字的并不是表达他的朴素感情,而是以此作为革命理论的重要背景。

仔细来看,孙中山的这一反应并非孤立现象,它是近代以来的革命志士常有的文化态度。且不说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就是生长于西洋的怪人辜鸿铭,竟将“蓄长辫”、“不洗澡”、“裹小脚”之类的落后现象视为所谓的“国粹”,其复古主义耸人听闻。许多人一笑了之,似乎这纯粹是一个笑话。如此极端,如此背谬,难道辜鸿铭在胡言乱语?但他竟然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见识过中西方的文化和生活,并非遗老遗少。这似乎很难解释。同样,孙中山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用英语接受中国的四书五经,为什么对中华传统文化偏爱至此?其实,与此相反的主张同样也很偏激,这就是陈序经等人的“全盘西化”主张。在当时的社会看来,这些人完全崇拜西洋,认为西方的月亮也比中国的亮,这虽是嘲讽,但也多少反映了当时一些人的极端心态。更让中华民族蒙羞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状态,在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过程中,洋奴、买办、汉奸、叛徒之多,在世界各民族中极为罕见。这难道真如许多人所说,如此败类,全出于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这显然是荒唐之言。遗老遗少与洋奴假洋鬼子,一则极端复古,一则全盘西化,复古主义与主义,似乎冰炭难容。但是,这两种极端倾向,却有一共同之处:这就是它们都走了极端,都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偏激的反应。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近代中国史上的常见事实。

深入理解这一独特现象,需要将其置入中国近、现代史的语境之中进行深入剖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落后,被动挨打,这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形成了极大的打击。如果我们能正视近代史,正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与掠夺,就能理解这一文化现象。在强大的西方列强面前,古老的中华文明被摧毁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的信仰,受到蹂躏,中华文化所受打击之深之重,前所未有。主张“全盘西化”,一方面表明要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民族自信心的不足;主张复古主义,也体现出其自信心的恐慌。早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口号中,就透露了这一民族文化自信不足的心理。试想: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洋炮彻底征服之后,其自信心受到何等打击?这种失败,与其说是军事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与其说是政治危机,不如说是精神危机。民族危亡的阴云,笼罩着近代以来的中国人,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之命运何在?这些问题甚至成了中国政府高层思考的主要问题。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民族主义成为最重要的时代思潮。但是,背负着失败危机的中国人,其救亡图存中的心态不是表现为自卑就是表现为自负,岂不是太正常了吗?中华民族受到的屈辱和打击如此之大,已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信念。换句话说,文化上的偏激和片面,是中华文化遭受危机而使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的过激反应。

在这一背景下理解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偏爱”,是有意义的。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本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孙中山在这种时代大潮中并不是非常偏激,与“全盘西化”论者与复古主义者相比,他倒显得客观多了。孙中山从小接受英语教育,甚至用英语学习“四书”“五经”,但也同时培养了他热爱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的兴趣,用孙中山的话说:“文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故新学多博杂不纯。于中学则独好三代两汉之文,于西学则雅癖达尔文之道;而格致政事,亦常流览。”[3]48西学中学,进化论与四书五经,在他的教育中并行而不偏废。他的文化性格无疑是深深地扎在中华文化之中,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觉的崇拜和自信。非常有趣的是,辜鸿铭生长于异域的英语环境中,却成为一名中华文化的复古主义典型和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这也许是时代风气使然,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华人愤而反击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孙中山虽受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但却能折衷于中西文化之间,使中西文化相互为用,左右逢源,既不会像辜鸿铭那样,将蓄长辫、不洗澡、裹小脚之类视为“国宝”,也不会像许多人那样自叹中国文化“万事不如人”。孙中山的身上体现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孙中山的历史任务是清楚的,在建立一个民主共和而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一重任下,任何思想在他的体系中都是可以结合的,而且这种结合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尽管这种融合充满着冲突,但是,这种融合式的冲突却是有意义的,它让孙中山的思想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如何看待孙中山对中华文化的创新?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开启者。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特别是三民主义,根本上是西方的,但却无处不透出中华文化的影子。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以阐述民主理论,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特征。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根本影响,他的三民主义思想,是以西方政治为基本模式设计的。孙中山本人从小接受英语文化的教育,游历欧美各国多年,对西方的民主政治及自由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了解。不过,与西化论者不同的是,孙中山的民主理论,处处联系着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

孙中山将民主革命的思想传统远溯至汤武革命。他说: “革命者乃圣人之事业也。孔子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此其证也。”[3]441他还将黄老之学、《列子》所说的华胥之国,视为无政府主义,他甚至认为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在中国的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民主共和也是“古已有之”,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可见,他将革命的正义性追溯至中国历史上的汤武革命。在他看来,《大学》中所说的“三纲领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一个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1]247他认为,欧美国家的进步自不必说,但其新文化则未必如我中华;中国有一个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外国的大政治家未曾见到。孙中山这种从中国古代的修齐治平传统到现代民主的跳跃,这中间显然缺乏必要的过渡。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联系起来。他认为,《礼记》中的“大同”思想与他的民权、民生主义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因而经常赋予它们三民主义的新解释。他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说:“尧舜的政治……实际是在行民权。”因此,他认为中国“对于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行于事实”。孙中山所肯定的“天下为公”思想充其量是民本思想,从民本思想到现代民主,这只能是一种比附。

孙中山甚至能将他提出的五权宪法思想接到中华文化传统之上。行政、司法、立法的三权分立与制衡模式,是西方民主社会通行的权威体制。孙中山结合中华文化传统,进行了创造性改造,提出中国式的五权宪法。五权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考试权。后两权是孙中山借用中华传统对三权的丰富。孙中山说,监察、考试两权,为中国历史所独有。他进而认为:“至弹劾权,在历史上能弹劾皇帝……此制度实世界所未有,故中国实为世界进化最早之第一国……中国虽乞丐之子,凭考试取功名,实平等已极。此外人深以为然,奈何我国人不自知耶!”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权“代表人民国家之正气”,是“世界进化之先觉”,而考试制度虽然科目不合时用,但它“合乎平民政治”,并且超过现代的民主制度。我们知道,“三权分立”的本义在限制权力,以防腐败。孙中山加之以考试权、监察权,纯粹是出于制度运行的考虑。至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政府监察,与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很难找到渊源关系。

孙中山重视道德的作用。在他看来,中国传统道德文明远比外国人高尚,故国家虽亡,民族犹存,并且有力量能够同化外来的民族。他认为:“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1]249孙中山反对排斥中国传统道德的偏向,他说:“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1]243孙中山注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传统道德。他说:“在民国之内,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1]244至于仁爱,即古代所谓“爱民如子”、“仁民爱物”之说。他说,与他国相比,中国人更讲信义。孙中山指出:“惟中国数千年来,即知和平为世界之真理。人人均抱有此种思想,故数千年来之中国,纯向和平以进行。”[4]318总之,“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1]247可见,孙中山对传统的“偏爱”,到了非常的程度。他甚至用仁、智、勇这儒家的“三达德”来阐发现代军人精神。在他看来,军人明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此者,谓之智;舍身救世,舍财救人,舍生救国者谓之仁;有主义、有目的、有知识者谓之勇。孙中山的解释虽然是现代的,但其思路有古代思想的特点。

民主革命是现代的事业,但孙中山仍能在中国历史传统中找到渊源。这种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依赖,近乎“恋旧”――他视中国古代文化为革命之源,认为一切现代的东西,不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就是“古已有之”。其实,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二者的相似,主要是一种“家族相似”,而且这种“相似”,许多还是来源于语言表述上的。就当代的研究成果而言,孙中山对传统的传承,与其说是科学的,不如说是实用的;与其说是继承,不如说是“托古创新”。然而,孙中山的现代民主理念是清晰的,他在基本理论问题上并未让传统束缚住他的视角和思路,倒是更多地让传统为其理念增添上中国特色,使其理论更加“中国化”。但是,勿庸讳言,孙中山借用传统解释他的民主思想,与其说是继承创新,不如说是比附,这种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借用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与中国传统因素的联系。这多少体现了他思想中的保守主义成分。

三、如何看待孙中山对中华文化的态度?

孙中山是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和开创者,他批判了“三纲”“五常”以及忠孝信义道德中的落后内涵,而且能推陈出新,强调民主与民生,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精神。可以肯定地说,孙中山已“摒弃了‘中体西用’的模式”,[5]而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知难行易等学说,紧扣时代脉搏,“成为当时思想家中最成熟的现代化建设理论”,[6]398是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行者。

孙中山热爱传统但却并非保守主义者。他接受西方的系统教育,也酷爱中华文化,要“复三代之规”,“步泰西之法”,有着开放的文化创造胸怀和“拿来主义”精神。孙中山解释其“民族主义”时指出:“我们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得来讲世界主义……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主义巩固才行……世界主义实藏在民族主义之内。”[1]210正像蔡元培曾评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所说:“既谋本民族的独立,又谋各民族的平等,是为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7]488融合中西文化而立足现实,孙中山的文化态度是开放的。

当然,孙中山对中华传统的“偏爱”,甚至到了“古已有之”的夸张程度。但客观来看,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不准确,也缺乏自觉的历史意识。他将革命的渊源上溯至汤武革命,太过迂远,难免牵强附会;他理解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类,也只看到其正面价值;他认为一切先进的东西都“古已有之”,这也太过自夸,孙中山的身上有着文化保守主义的气息。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中国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往往围绕着政治革命的目的,带有很大的实用性,缺乏理性的、系统的、深层次的剖析。”[8]574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

实际上,文化的复兴是分层次的。文化历来有雅俗的不同。就文化的实际传播来看,民间的文化传播其实更为广泛和深入,甚至在雅文化传统出现断裂的情况下,小传统仍然能够继承流传。不过,民间的文化传承难免出现对文化的“误读”,最容易结合现实的需要进行随意的解释与取舍,从而形成一种亚文化传统。在此意义上说,孙中山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是超历史的,他抛开一种思想文化产生和演变的具体语境,更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理解和解释。这种忽视时间差异的“误读”,多少有些“穿越”的成分。

孙中山的文化态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有来自知识分子的“正读”,也有大众的“误读”。无论是“正读”还是“误读”,二者根本上其实是相通的,二者皆立足现实进行阐释,很少会刻舟求剑,胶柱鼓瑟,除非个别的极端者要么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无知,要么是出于非正常的心理而刻意为之。因此,当对传统进行取舍时,他们早已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不断进行着过滤和筛选。另外,批评者不同,标准各异,但不同方面相互批评,既是一种言论自由,也是一种相互修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真理愈辩愈明而逐渐趋同。在此意义上说,这种传承、创新,类似于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既当代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表面上是用相同的字句,但并非取其历史上的特殊意义,而是选取其抽象的意义,即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意义。因此,孙中山从其革命的需要出发,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限制性选择。他明确认识到:“孔孟所言有合于公理者,有不合于公理者。”他根据“公理”进行取舍,吸取了传统因素,实现了革命理论的创新,特别是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对现代的中国革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实证明,孙中山思想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对孙中山的思想创新及其革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值得总结的。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M].中华书局,2006.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M].中华书局,2006.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中华书局,2006.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中华书局,2006.

[5]张岂之.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6]张丽珠.中国哲学史三十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们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仍具有活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我国的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总之,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功效,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其本身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可见,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总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积淀而成,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基础和精神追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道德规范有其内在契合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掘中国优秀传统中的思想道德精髓,进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源于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进程,独特的国情。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认它,就会脱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关于“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回答,应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明确方向,制定举措。与此同时,认真学习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发展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对立统一。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对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刚健有为,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我们都应该去大力传承和弘扬。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需要加以剔除。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醒自己:“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的成分。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真正为我们所用。

(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容易照搬照抄,全盘肯定,他们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局限性”、“封建性”。这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把其贬的一无是处,主张反传统文化。这种态度不仅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十分具有危害。

三、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重要意义

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论述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3)

传承议论文高三1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议论文高三2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传承议论文高三3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议论文高三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以及我们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

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传承议论文高三5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他们是夺目的,绚烂的,然而又在岁月中逐渐流失,碾灭,最后却埋在了几千年积淀的黄土下……

我想对此说些什么。

比如怎样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样让新潮的现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涩的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巧妙地将流行和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我就简单地谈谈音乐和饮食等几方面。

1音乐。

首先,小天王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就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的古典情节。并且让很多原本不习惯古典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实《东风破》的歌词浅显易懂,不过是向我们讲诉了一段现代都市人的爱与恨,但在乐曲的表现上,凄恻婉转,带有古韵,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与不舍间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动了以后,开始思索对于经典和悠远的观点,开始爱上了原本被他们遗忘的华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陶哲《苏三说》也是很好的例子。

2饮食。

这是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对同一件事物感到厌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样。不过,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讲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讲究营养,这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一种文化再生。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归根到底,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3服装。

我们来粗略看看近几年来的流行风吧。复古永远都是主角,人们在稍纵即逝的流行中开始怀念。怀念古典的厚重,和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精致。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传承与发展势必影响到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探究成为当代学者和社会各界的研究焦点对象。但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下,传统体育文化在理论体系,思想价值体系等方面受到了西方其他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因为现代化体育文化的繁荣出现了某些不适应的情况。想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必须要从意识上重视起传统体育文化,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体育文化,在坚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精神不变,独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拥抱西方其他体育文化,重新构建并完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使得传统体育文化朝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1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十分丰富多彩,就种类就包括了竞技体育,休闲娱乐体育以及健身养生类的体育项目。因为其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使得多年来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没有被中断过,不但得到了全国各民族、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与喜爱,而且也赢得了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尊重甚至模仿。总的来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近几年来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遇到机遇的同时,也碰到了许多难题。主要是世界体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精神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世界文化在入侵过程中,多少会影响到传统体育文化,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原先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开始不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在内涵和属性上出现了断层。另外,全球化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受到攻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基础薄弱,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现代化体育文化观念不相适应等。

2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

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很多体育理论都不太成熟;另一方面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在发展中会因为时代的改变,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革新而出现许多新的特征和要求,文化传播中也会出现新的意义和价值,传播的受众群体也在发生改变。基于上述原因,在全球化视野下,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需要重新构建与完善。首先,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分析整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本质内涵被充分地利用并体现出来,探索研究当前体育文化理论的发展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其次,需要利用到先进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找出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更加凸显。比如打破原来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和传承方式,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文化理论上的增殖和增值,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的分层整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理论进行归档便于研究,并且还要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更深层次地构建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另外,我国也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所以通过构建新型的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逐渐接轨,实现文化的增值。

2.2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理念方面和西方现代化的体育文化价值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在体育价值精神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西方在体育价值理念体现上更加注重竞争,通过竞争获得个人和团队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提高。针对价值方面的不同,在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入侵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被同质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要积极与世界现代体育文化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发现两者的共同点,实现共性上的传承,相互吸收并丰富各自的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要保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的独特性或者说个性,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上有许多精髓部分,这些部分不但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还丰富了整个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比如依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精神,传统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体育中获得快乐,使身心均得到健康的发展,达到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目的。

2.3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合理融合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不断继承和发展的精华部分,比如我国的太极体育和太极体育文化,不管是从体育的形式内容,还是体育所能达到的目的或者精神本质上来看,太极体育和太极文化都具有不可剥夺的意义。对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这些优秀的精髓内容需要进行不断地强化,并且对其中的民族特色、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精髓进行拓展传承。但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并不全都是优秀的,也有部分需要被重整或者创新。为了得到更好的创新继承,使得后续能够得到更有利的发展,需要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借鉴其他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像日本的相扑文化、印度的瑜伽文化,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另外,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发展的开放性过程,所以在继承中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主流方向,认清自己在传承上的优势以及劣势,改变自己存在缺陷的地方,与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合理地融合,创造优秀的先进的体育文化。

3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世界化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上主要的趋势是多元化和世界化。一方面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把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部分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发展,实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比如在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价值精神和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和日常的体育价值实现。在合理发展传统性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性、民族性发展,并且以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价值理论基础,合理地发展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结合起来,在时代主流的号召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应该要积极走出去,充分发挥政府以及社会的力量,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国际性发展。比如在世界化进程中,培养公平竞争、团队协作、自强不息等体育精神,形成严谨详细的组织竞争制度等。另外,还需要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在全球化视野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3.2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

传统体育文化在进行现代化、世界化改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并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质资源,可以将这些优质资源或者优势与社会、学校等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首先,社会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体育项目或者民俗活动,不同的社区、城镇农也有各自的体育活动。社会体育项目一般都是为了健身或者娱乐,所以在挖掘传统体育文优质资源的时候,可以把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部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起来。比如将少数民族中的民俗节日、民俗活动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使得传统的民俗文化与体育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比如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改造,将其作为农村或者社会健身的体育项目,在与农村或者社区体育项目进行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社区不同农村人群的不同特点,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另外,我国传统体育集竞技、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所以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选择传统体育中的优秀内容,并将其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通过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项目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传统体育,理解传统体育文化并将其进行发扬,另一方面也让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创造革新,在融合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

4结语

综上,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需要坚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和独特的个性,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得到更好地继承;另一方面需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并学习和借鉴其中优秀的内容与形式,将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多方位地创造革新,与各民族体育文化、世界文化接轨,实现多元化、现代化以及世界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37.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祥地”,它解决了研究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文化观走向成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类,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为其实施和传播提供必要保证。唯物史观是“文化传承”研究道路上的指明灯,这些对于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经济在决定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代表政治与文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政治、文学、宗教、艺术等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一致,有时文化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文化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时文化发展慢于经济发展,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56 ― 02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提出要求坚持贯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文化方针。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和升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意蕴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根本所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且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主要是指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华。与之相背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基础,根据历史时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划分为两个传统文化:一是中国古代传统优秀文化,二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传统。

何为创造性转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①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根据时展要求,贴切地改变陈旧的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创造性转化的基础是批判地继承,创造性转化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只有将其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弘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解辨正

明确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容,“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

深刻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这是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中国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既不能以当前的文化价值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不能止步不前,停滞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代境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关系,强调道德伦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首的是儒家,儒家既讲和,和为贵,又讲礼,既讲民富,又讲国强。既讲厚德载物,又讲自强不息。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等等十五条思想精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资源宝库,自身拥有十足的魅力。将其创造性转化,有利于增强其生命力。

(二)契合时展的实际需要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新潮地迈进了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对于价值观的引导还是舆论宣传,其宣传范围更广、更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辐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消解和重构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内涵意蕴,处理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思潮的矛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随时代主题发展而变化,要反映时代的声音,凝聚时代的力量,使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应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挑战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作品、高价物品无形中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许多大学生成为哈韩、哈日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追随者,过洋节,却对中华传统节日罔然视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极低。其次,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新媒体消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做到科学的分析。第三,对于对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出现一些歪曲的说法和言论,竟然宣传将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要“去马归儒,复旧中华传统”,完全与的讲话精神背道而驰。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显得更加紧迫。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求

从哲学角度来看,矛盾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一)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绝不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抵制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贯的态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是同构共生,相得益彰的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是错误的思维方式,不能采取全盘接受的偏执态度。对于我国文化思想界出现的和文化复古主义要秉持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必须是科学转化,要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甄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将其精华部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部分带有糟粕性的东西辩证转化,发挥其时代价值。

(二)基础: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漠然置之。殊不知,国家也需要民族文化的指引,迫切要求加深对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认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①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重新审视其独有的品性,准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都知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认同民族文化,核心就是对价值的认同。建构民族文化的认同,首先深入了解、把握、领会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领会中央相关的文件政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汇通。

(三)主线: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首要的是满足时展的实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我国正处于全球化经济高速运转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与传统文化所处的背景不同,所学习的方式不同,我们要把传统文化放到新的时空背景下给予新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赋予新的内涵,但是不能偏离其原有的含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概括了时代性,创造性,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沟通对话,实现蜕变,获得新生。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符合人民大众的实际,符合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及社会实践的实际。人类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后,一种视觉文化的传播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鱼龙混杂的影视文化,深深地毒害人们的心灵,加大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结合舆论热点与网络热词,转换成传统语言文字表达,吸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化,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人民,贴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其进行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适时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 考 文 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7)

关于文化虚无主义与极端文化保守主义的认识误区,需要政府出面澄清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正面的评价和肯定,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社会上各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的活动方兴未艾。但必须看到,目前还存在着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若干观念误区。

一方面,建立在西方中心论基础上的文化虚无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心态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人热衷于用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标准来衡量中华传统文化。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经济是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文化是僵化保守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科学精神、没有法治意识、没有逻辑思维,在现代世界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温情和敬意,在这些人心目中,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融入“世界文明主流”的障碍,与西方先进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不足观、不足道、不足取,把“优秀”二字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用错了地方。

上述观点不是当前知识界个别人的观点,而是代表了社会上一些主张中国要全面西化的人的普遍看法。在社交媒体和各种论坛、沙龙、讲座上,人们还不时看到、听到以批判和反思传统文化为名而抛出的各种“高论”,如中国人没有信仰、国人没有必要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劣根性等。这些人眼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基本上一无是处。他们认为,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就必须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另一方面,目前在社会上也存在着一股与文化虚无主义对立的极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捍卫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为特征,但这种思潮的生产者和信奉者矫枉过正,他们把十以来党和政府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推向了一个极端。在他们看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特别是道德、人心、风俗等问题,都是传统失落、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的结果,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解决中国社会很多问题的灵丹妙药。他们甚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没有的优势,21世纪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靠中华传统文化来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救中国,而且可以救世界。

在这股极端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潮中,“儒家原教旨主义者”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把中华传统文化狭隘地视为汉民族文化,又把汉民族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主张拨乱反正,回归儒家文化正统。他们重视“夷夏之辨”,视来自于西方的观念和制度(包括马克思主义)为“异端”。近年来,他们更是明确抛出了“再儒化”中国的政治主张,用一种“后悔史观”看待中国的近现代史。

如果说文化虚无主义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种“不及”,是妄自菲薄;那么极端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就是一种“过头”,是妄自尊大。这两种态度表面上对立,实际上陷入了文化决定论的相同逻辑,在文化虚无主义者那里是“西方文化决定论”,在极端文化保守主义者那里则是“中华传统文化决定论”,二者对待文化问题的态度都是有所偏颇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初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第一份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官方文件,这表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工程。在人群分化、利益分化、r值观多元的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存在各种看法甚至极端看法实属正常,关键是政府应及时出场,确立起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以释疑解惑、引导舆论,凝聚最大共识,防止出现文化分裂和文化混乱。这次颁布的《意见》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和正面价值,明确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同时也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包含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也包括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汉族的文化,也包括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仅是指儒家文化,也包括古今中外各家各派交流、交融、交锋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文化体系。中华文明不是封闭保守的,而是在与其他文明的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面向未来,追求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种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丰富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强调,是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极端文化保守主义的有力回应。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8)

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既包含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和智慧,又借鉴和融合了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它倡导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直接影响和塑造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成为人们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的需要,更是我们今天重建道德高地和伦理秩序,传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很多都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各高校的校园传统都是以古为鉴,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励志名言等一般取自中国古代经典;学生组建的国学社、非遗青年社、文学社、琴棋书画社、曲艺协会、中医与养生协会、武术协会等都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致敬;校园环境的设计都以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和”与“美”为其内涵,不仅强调布局和谐,更强调寓意深刻,以物言志;高校主导开展的很多校园活动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积极鼓励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以及中华文明未来的性质与走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并提升其质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如在德育方面,以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修己慎独、见利思义、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和价值,更为道德宣传和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案例;在智育方面,《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明清实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更是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美育方面,中国传统曲艺、雕刻、书法、绘画、武术等,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了学生的气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的载体单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两类课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较为单一。并且,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面大都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大多只是在相关活动周或者重要节日之时才会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另外,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还未将互联网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有效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兴阵地。

(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足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表明,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师在从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大多只是运用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作为备课资料,而其中的案例鲜有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更没有突出强调要与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衔接。

(三)大学生自身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佳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尽如人意,这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不太满意。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平时浏览通俗文学、卡通漫画、时尚杂志等比较多,而阅读文史哲类书籍、中华传统人文经典比较少,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更少。毋庸置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存在差异的。

三、贯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部署

(一)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始终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明确提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其价值的当代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简言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秉持发展的思维和综合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而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提供特有的文化场域和文化动力。

(二)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由高校主要领导挂帅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事宜,聘请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专长的教师担任校园文化建设指导老师,编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同时对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

其次,纠正校园文化建设偏重宣传现代潮流和科技文化甚至西方文化、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务必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再次,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住,避免在宣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复古倾向和形式主义,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师生积极创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

因此,作为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必须承担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延续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同时,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探索利用网站、QQ、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传媒手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建立宣传传统文化的网站,精选优秀古典文化开拓学生的野;组建 QQ群或微信群,选取学生关心的文化热点,邀请学生参与讨论;开展网络动漫节,将传统文化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搬上荧屏;购买传统文化电子出版物,让学生随时随地尽享阅读的乐趣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还可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创建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扶持,让学生乐于投身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再次,动员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做一个真正懂传统文化、学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9)

建国以来,我国在保护民族音乐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保护和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思想和行为早已存在,而真正提出将民族音乐纳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本文将对这一时期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一个回顾。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回顾,把握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脉络,进一步明确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

一、在政策方面,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建构铺平了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西方音乐和港台流行音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铺平了道路。

1979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首次涉及到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其指出:“通过音乐教学,应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①

1988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在教学目的中指出:“(二)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通过欣赏,学习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并着重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中,对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明确要求:“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②。

1995年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主题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这次会议上,众多学者对民族音乐教育进行了论述,如赵宋光的《对于唱名谱的历史沉思》、王耀华的《根,深扎于中华土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冯光钰的《国民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母语》、樊祖荫的《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修海林的《音乐教育的共识,跨世纪的选择》、管建华的《二十世纪末世界文化发展与国际音乐教育》等等。这次会议在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提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首次把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引入学校教育讨论之中,逐渐形成了将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础的共识。

随着社会各界对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文件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③这个文件的颁布可以说是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对音乐教育的价值上认识更加完善,进一步巩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观念。

2007年党的十七大也对民族文化提出明确要求,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一,认真挖掘和提炼祖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第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第三,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④

2008年2 月,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教体艺(2008)2号], 通知指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这一法规的颁布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对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的认同。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会议精神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一直都非常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且逐渐确定了学校应该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任。

二、在社会方面,众多学者对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的探索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学校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一)王耀华教授提出了建立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王耀华教授对中西方音乐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王耀华曾在1994年《音乐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该文章分析了中国近百年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他指出:“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较为严重,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助长了妄自菲薄、盲目崇洋的思想,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⑤

在这个基础上,王耀华教授于1995年参加了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并提交论文《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这篇文章随后发表于1996年《乐府新声》。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1.缘起:为什么要提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2.界定。3.机遇与挑战。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篇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呢?王耀华教授指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是要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⑥

(二)樊祖荫提出建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樊祖荫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提出了建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他指出:“既要针对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不足与失误,大力推进和建设中华文化母语音乐教育;又要结合当今全球文化发展和国际音乐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作统盘考虑。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和处理好“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⑦

(三)赵宋光提出“扎根办学”

赵宋光也非常赞同民族音乐的传承要依靠教育,他认为“要解除(民族音乐)滑向悬崖的惯性运动,要靠调整教育制度,保证受普及教育年龄段的一辈又一辈儿童少年,有机会受到民族传统音乐精品的熏陶濡染”。同时,赵宋光提出的“扎根办学”,也具有重大的文化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对民族音乐在学校中的传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实施的方法。赵宋光在《“扎根办学”实践的文化学与教育学意义》一文中对“扎根办学”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存在于基层的民族音乐传承活动还必须得到教育行政领导、文化艺术行政领导、教育科研力量和民族音乐科研力量的关心,在多方位的保护培育下,形成多层面整合的教育实践网络。这一有待构建的理想网络,我建议称之为‘扎根办学’。”⑧

(四)谢嘉幸教授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在新世纪之初,谢嘉幸教授在2000年《中国音乐》第一期发表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看起来是一句很平常的话,然而它却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它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学习西方”一种文化回应。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音乐教育界的广泛讨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音乐学者、文化学者、民俗学家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 对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发展历程之思考

(一)已经取得的成果

1.保护民族音乐的意识已经建立起来了

从1979年6月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首次提到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到2001颁布的《音乐课堂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文化传承价值”再到2008年2 月,教育部实施“京剧进课堂”,可以看出,通过几十年国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建立了起来。

2.确立了把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传承基础

无论从国家政策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意识到了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他们都强调要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就必须改革教育制定,把民族音乐引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这样民族音乐就像我们的语言一样,可以活态的保存下来。

3.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从提出建立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到“扎根办学”再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不仅从理论层次上提出了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而且从实践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付诸于实践。

(二)存在的问题

1.如何处理好多元化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多元化的问题,怎样处理好“中国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关系,“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关系以及各个区域音乐之间的关系。这三对关系处理的不够恰当,民族音乐的传承就会产生问题。例如2008年教育部实施的“京剧进课堂”,就存在京剧与地方戏的问题,这里就不进行展开了。

2.民族音乐的传承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众多学者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民族音乐的传承需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这就要求处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民族音乐传承的研究之中,探索更好传承民族音乐的方法与手段。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1)

《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分为17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入了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其中,我对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印象最为深刻。

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因此,我院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并通过选修课、举办讲座、参观古迹、社团活动等形式,学习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