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7 15:03:1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体组成部分,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的、世代继承发展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为当代中国人所广泛认同和践行的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中华传统思想理念、中华传统道德标准、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等几个方面。[2]

1.中华传统思想理念。中华传统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关于天地自然、人类历史、修齐治平、为人处世等基本思想理念,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如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其中被历代中国人所崇尚并孜孜以求的包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传统道德标准。中华传统道德标准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如精忠报国、敬业乐群、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集中体现了人与家国、人与事业、人与他人的道德标准和个人行为规范。

3.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如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和生活理念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文化遗产。如语言文字、传统文学、琴棋书画、戏曲武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中医中药等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意义

1.补充和完善教育主题。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为主阵地,其中包括本专科4本教材和研究生5门课程教学大纲,另外辅助以形势与政策课程和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程。[4]其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因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强调的是政治意义和理论性,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强调的不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还有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有益而必要的补充,使教育主题更加完善。

2.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呼应的部分为形成这种共识提供了突破口,有助于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3.巩固和发展新的教育途径。当前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发达的思想舆论传播途径。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特点和行为方式,与社会上形形的势力抢占新媒体的舆论高地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的任务和使命。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这种教育方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但90后大学生很快会产生审美疲劳,在新媒体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巩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甚至在未来会产生更新的受大学生欢迎的教育途径。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赖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校内外环境、朋辈影响和新媒体等途径。各种途径各司其责,并相互呼应与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目前该体系仍有诸多问题与亟待改进之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作为主阵地,理论性太强,趣味性稍差,实践性不够;多数高校教学形式刻板陈旧,缺乏灵活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有时候反而成了鸡肋。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而不是全体师生,其他非思想政治工作专职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缺失,个别思政工作者对大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有时候也不是特别到位,言传多于身教,广大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文化修养以及优秀大学生的示范作用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还有待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还没有完全形成,部分是脱节的甚至是相悖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使一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大学生相互之间的熏陶和影响的程度往往大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效果,但负面的居多。互联网和新媒体相结合形成的全媒体时代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要求,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其中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做出了具体指示和要求。[2]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途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学科建设

1.在高校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程

在所有高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必修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必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把汉语设为高校基础必修课,制定和实施大学生语言教育大纲,在高校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大学生通过形成语言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其思想道德修养。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中华传统思想与文化”系列选修课

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程。今后要通过在所有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思想与文化”系列选修课,如诸子百家、传统蒙学、中国伦理思想等,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客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态度。同时,通过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研讨课,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3.在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在条件成熟的高校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业教育。通过设置高校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和营养源泉。

(二)通过提高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进行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尤其要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高校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使之对传统文化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尤其要做到知行合一,主要通过身教来提高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终形成和巩固的关键的时期是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各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形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校园内外大力支持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和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高校还应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或庆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大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在当今的现实意义,通过宣扬传统节日的精神和展示传统节日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的认同度,并使其对洋节日和当代商业节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实践。高校还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勤工助学岗位为依托,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

(四)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和奖励机制

高校在招生、就业、课程和活动设置等方面鼓励形成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多举办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特长(如书法、国画、民族舞等)和成果展示活动。高校应以学术活动为载体搭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践行优秀文化成果的能力,并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传统文化育人协作作用,做到知行合一。各高校通过实施学术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家庭协作等各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形成的制度,逐步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奖励激励机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合力。

(五)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

在当今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结合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际,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努力形成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相吻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各高校要积极占据网络和新媒体教育阵地,打造绿色网络教育环境,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对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获得营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用之不竭的教育源泉,我们应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等,通过巩固和完善课程和专业主阵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建立成果展示和奖励机制,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教育形式,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合力等相对完整的教育途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主题鲜明的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积极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EB/OL].求是网,2014-10-2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3]徐永春.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2)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大学生群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理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然而当前的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认同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使命,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性、有品德和有灵魂的优秀青年。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高校辅导员虽然试图贯彻此项精神,通过第二课堂及学生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非技术层面问题。首先,一些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未能从政治高度全面认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性,也就不能在机制建设和系统分工等多个层面给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机会和便利;其次,一些辅导员开展相关学生活动仍只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致使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高;再次,在发展思路和开展路径上,一些辅导员依然延续以前的风格,主要通过灌输相关知识、翻新活动主题及扩大活动规模等方式适应文件要求,活动路径单一,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无法实现依托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这些问题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也偏离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弘扬的初衷和预期。诚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担绝非辅导员一己之力能承担,但在高校转变思想及保障传播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和工作路径扩展已然成为突破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提升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重要群体,高校辅导员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培养现代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传统文化拥护意识

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应从意识层面上认同并拥护中华传统文化。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80后”、“90后”,受其思想及生活的某种局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未必深刻透彻。因此,辅导员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思潮前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价值、道德及精神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积极主动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掌握其历史渊源、政治背景、价值理念及时代价值,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兴趣,争做传统文化的研习者和传播者;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武装自己,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地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蕴含的精神能量,展现中国声音内在的思想动力,全力以赴立德树人。

2.现代媒介运用意识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途径和媒介运用,是一种传播者和受众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面对每天接收海量信息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转变简单的说教式宣传观念,具备传播意识,善于综合运用现代媒介,融合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实现传播目标。大众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营造文化氛围意识;人际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精髓、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意识;组织传播方面,要有抓好团学干部和班委队伍,使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最终打破多种传播形态自成一家的局面,建立起以大众传播内容深耕、人际传播深入讨论、群体传播强烈互动的综合叉传播网络②。

3.文化内涵挖掘意识

《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中国传统文化既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传承和延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在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过分夸大,而要本着追本溯源的态度,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传播内容应包括古典诗词、文学名著、书法、绘画及音乐艺术等,提高第一课堂讲授、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及学生课外活动的效果,着力打造精品校园活动和王牌社团,依靠活动的文化特质提升学生认知,实现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涵化思想的作用。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路径拓展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隐性文化源于历史形成,而显性文化则靠人为打造。作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角色,辅导员要从可塑的显性校园文化着手,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化”氛围,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于其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方面,可通过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知悉校史、校训、校徽、校风、校园建筑及人文景观所折射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结合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系统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精品项目,引导学生成立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协会或社团,通过学生团体组织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2.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宣传教育活动是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第一,倡导以民族传统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我国是礼仪之邦,注重内在德行的修养,引导学生争做遵守“静、敬、净、竞”的华夏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端庄得体、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第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历史纪念日等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精神;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文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如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手工技艺展、民族舞蹈晚会、书法大赛、传统文化讲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第四,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感受文化大家的风采,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或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国学经典,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论语》等。通过学习报告、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交流等让学生了解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从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检验和内化,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可依托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长服丈缁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另一方面,可以号召学生开展“家乡故事”、“民俗民风”等假期调研,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爱家精神及民族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建立民间传统文化调研小组和拯救小组,针对民间传统文化存续现状展开社会调研,以视频采集、访谈记录、照片留存等方式反映现况和问题,并在学校组织相关展示和交流活动,达到以学生和现实的视角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进而产生共鸣。同时可以整合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③。

4.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倾向,个人职业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相背离”④。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应积极调整创业指导思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用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首先,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创新创业理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社会发展尚待完善的区域去就业创业;其次,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操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职业品质,辅导员要注重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准则引导学生,加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诚信道德建设⑤;第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遵守爱岗敬业、自强进取的职业操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志存高远、吃苦耐劳,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朱尉.高校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代意识与职业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4)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丰富,积累和传承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洗礼、传承、融合与创新,至今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历史使命的担当者和建设者,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汉服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服饰,其蕴含着许多精神和文化,具有“具象化、具体化、具小化”特点[1],同时具有传承时间长、覆盖地域广、受认同感强等特点[2]。以汉服运动为载体,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对于提升大学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良好精神风貌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长足的现实意义。

1汉服文化及汉服运动的深刻内涵

1.1汉服的起源与发展

汉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物质表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体系。汉服,也称作华服、汉装。始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定于周代,形成冕服、冠服制度,而后朝代汉服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一直到明末清初时期,受到“剃发易服”的影响,汉服传承出现断层,长达300多年之久。《左传﹒定公十年》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3]。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裳,还浓缩了纺织、蜡染、首服装、发式等工艺美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服包罗了平面结构、交领右衽、绳带系结、上衣下裳、宽袍大袖六大要素,中国古代服饰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远远大于服饰本身。汉服诠释着中华文化中的庄重典雅、天地合一、中和之美、尊左卑右、师法自然等伦理哲学内涵。其中朱子深衣作为一个重要的款式,深刻地融入了礼仪教化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成为传承汉服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1.2汉服运动的推广与现状

汉服运动是指以服饰为载体的文化复兴运动,系一部分思想较为先进的汉族人发起,以重现汉服这一传统民族服饰为出发点,从而复兴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运动[4]。2003年郑州一位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身着汉服走向街头,该事件扩大为公共事件后掀起了汉服热潮,而后各地区汉服运动组织、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因此2003年被称为汉服元年,至今十六载。2007年“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将汉服定为“国服”的提议,2013年“两会”上,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张改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再次提出汉服作为汉族标准服饰的倡议。汉服运动不仅掀起社会热潮,得到了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同时影响到大学生群体,高校陆续成立汉服社。“淑女教育”“国学热”“古文社”等相继出现,部分高校将“孔子学堂”“汉服复兴”“礼仪学堂”引进校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在汉服运动推广热火的同时,对于汉服文化错误的认识也时有出现,比如“秀衣党”“皇汉”热,接踵出现的“汉元素”“中国风”等现代服饰,复古风不属于汉服范畴,汉服的正确形制和文化需要同袍们积极传播。

1.3汉服复兴的意义

服饰是礼仪的表象,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代表蕴含了文化内涵和价值,也是交流的一种工具。汉服从黄帝时代开始到公元17世纪消亡,汉族人民至今都有着对自己民族服饰和民族标识的缺失感[5]。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意见》明确指出了“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汉服复兴增添了人们的自豪感、自信心,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中国梦”实现的积极表现。

2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2.1高职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元化的文化冲击,加上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上的不重视、氛围不浓厚的因素,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停留在中学阶段的基础教学中,加上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情况,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一方面,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的礼仪风俗认识不到位,缺乏对传统礼仪风俗的重视和认可,对于传统文化、家庭、社会、个人社交等缺乏基本的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哲理、道德、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民族的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比较浅层次上,难有共鸣。在高职学生中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化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打造高尚的品格,提升团结合作意识,消除部分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6]。

2.2汉服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汉服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自我摒弃、自我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数千年汉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淀其中,不仅蕴含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哲学思想,还囊括众多非遗技艺,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生继续深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大学生通过汉服所承载的文化以及周边延伸的其他文化,培养相关兴趣爱好。学习汉服领域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情操陶冶、德智体美发展以及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2.3高校汉服文化发展现状

在汉服热的推动下,当前许多高校成立了汉服协会、汉服社团,依托大学生社团,传播汉服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等到了部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汉服活动的普及面及受众团体较少,许多人缺乏对汉服的正确认识,参与汉服活动的同袍素质高低不一,同时在活动的创新模式上,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很难有大的突破和亮点。此外,由于汉服的价格较一般服装贵,周边道具繁多,加上投入的经费难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活动的普及和发展。

3汉服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索

3.1创新活动形式,弘扬传统文化

党的“”报告中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上国”,衣冠是礼仪之始,汉服不仅包含了人文风俗文化、社会价值观,还蕴含着民族精神、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等内容。创新传统文化载体,结合汉服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利用重大节假日、开闭学式等庆典,通过汉服载体进而延伸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端午时节举办的汉服体验活动,如点雄黄、射五毒、观汉舞、做香囊、斗百草等展示传统民俗;七夕佳节,投壶乞巧、穿针引线、诵读经典、花灯许愿;中秋祭月,猜谜博饼话民俗;花朝节吟诗作对、画扇赏花……此外,通过成年礼、及笄礼、朱子敬师礼、中国华服日和汉服日等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身着汉服,行文明礼仪,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

3.2优化教育环境以营造文化氛围

汉服文化可以与茶道、绘画、舞蹈、花道、书法等结合,还可以借鉴“云汉服”[7]活动开展“责任担当““知书明礼”“心平性和”系列活动,增强素质教育,拓展文化传播途径。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合理安排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第二课堂、云课堂、微课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线下可以举办各类汉服比赛、知识能力竞赛。同时,结合云汉服教育,借助“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汉服文化普及国学、礼乐、德行等诸多传统文化内涵,运用自媒体、云概念、直播等形式将优秀文化精髓以及民族精神呈现,倡导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提升文化自信,深化责任意识,为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3.3加强社团指导以引领教育示范

设立社团指导教师,立足弘扬传统文化,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交流,通过文化管理提升同袍素质,普及正确的汉服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汉服社团的文化内涵体系建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除内部文化交流外,加强其他文化体系的交流合作,发挥各平台资源优势,规范正确形制、礼仪要点,打造一支有影响力、优质的文化传播团队。在活动形式上创新内容,除了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外,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立足“一带一路”背景,结合汉服文化品牌,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与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升社团水平,不断完善同袍素质。

4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汉服文化独秀一枝,有别于其他文化载体,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和实践性质。汉服多样化的形制、丰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的哲学伦理思想、审美观念等都对当今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古至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默默地流传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尽管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依旧广为流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应积极创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汉服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路径,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莉萍,王芳.大学生流行服饰文化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J].青年探索,2016(6):84-92.

[2]任连军,衡若冰.汉服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3):83-88.

[3]葛英颖,王艺璇.汉服的起源与传承[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66-67.

[4]施雅慧.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当代汉服运动的发展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3):45-49,60.

[5]张祥轩.浅析汉服复兴的当代意义[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7):109-110.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5)

一、艺术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艺术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领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保护传承、研究阐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行为规范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其树立开放包容、相互合作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艺术院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增强师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师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以艺术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勤俭感恩、助人为乐、宽容自省、自律自强等道德理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文明风尚体现出来。同时,可以使师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不断繁荣文艺事业。

(三)有利于勇担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艺术作品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中华美德等,教育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深扎艰苦奋斗之根,满怀为民服务之情,不断创作出与国家、社会现实相契合,与人民群众情感相融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艺术院校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能力不足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艺术院校长期以来都存在重专业技能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所以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与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理解其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切实发挥课程文化育人作用,而部分艺术院校的教师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的能力略显不足。

(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教师侧重于技能教授或拘泥于传统文化某一方面的阐释,而对如何在专业课程中以时代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如何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以及基本走向,如何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学生在丰富学识、修身立德、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的意识还不强。

(三)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较为单一

新媒体的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机遇。艺术院校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激活以及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新的活力。长期以来,艺术院校多以实习实践、汇报展演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以艺术的形式为社会提供精神供给,借助新媒体以及艺术创作研究、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较为单一。

三、艺术院校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在专业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中,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方向,如可在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中增设陶艺、印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浓郁的专业,在表演专业中增设京剧表演专业等。此外,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赋予艺术类专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在课程体系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课程和课时,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中华经典诵读、中国哲学史、古典诗词鉴赏等公共选修课程。同时,改进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感知体验、艺术实践以及创作展演中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在科研项目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积极地构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形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艺术院校可以在科研项目中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作出更多的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展现审美风范的文学作品,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四)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的教师必须坚守教育初心,不断修炼与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静心教书,潜心创作研究,在涵养优良品格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以及完善,努力践行宽厚仁爱、认真负责、谦虚好学、温和耐心的教化精神,担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

(五)在网络育人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110.2%。因此,新时代,运用新媒体是艺术院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运用校内新媒体平台,开展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开设专题,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生的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在校园内打造和开展德润人心、品位高雅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艺术展演、经典诗词诵读、美术作品展示、礼仪服饰作品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在教室、校园景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形成能够体现艺术院校特色的视觉标识与表现形式,从而营造出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七)在艺术创作中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可以在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中发挥引领作用,与各级各类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开展教学、展演、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合作,如可面向中小学创作“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的系列绘本、舞蹈、歌曲、动画、墙绘等艺术作品,教育引导学生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6)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从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来看,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途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

关键点拨:潜移默化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是从方式上讲的,强调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深远持久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看的,是从效果上讲的,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

(4)文化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对我国的及其附属岛屿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事,更期待公民智识提升。某班举行了“关注海洋权益,增强海权意识”主题班会,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提高公民的海权意识提出具体建议。

解析:本题以“增强海权意识”为视角,考查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要抓住“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这一指向性信息,主要从提升文化素养、学习优秀作品、重在实际行动等方面说明。

参考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参与政治生活。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海权意识。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学习优秀文化作品,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其他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说明亦可)

综合知识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措施和意义: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典型例题:伦敦奥运会成功克服了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诸多困难,组织出色,气氛热烈,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给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伦敦奥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于2012年8月25日至26日访港。奥运英雄为国争光,港人与有荣焉。他们访港为港人献技,与市民亲切接触,大大增强了市民对体育的热情,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悟到文化的哪些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伦敦奥运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的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了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体现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伦敦奥运会作为一次文体盛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伦敦奥运会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访港提升了香港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体现了这一点。

综合知识点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正确的态度与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

关键点拨:列表透视文化多样性

3 文化传播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主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除此之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手段:传媒。①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②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关键点拨: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即文化传播的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联系:任何文化传播的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4)正确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典型例题:2012年6月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幕。作为2012年艺术节的主办方,中方特意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展示作为艺术节的主要内容,旨在从不同侧面展示各成员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风采,体现上合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对加强青年交流的重视。世界不同民族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珍视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这项活动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清华大学举办,是一次让中国青年近距离感知上合各国多样文明和多彩文化的机会。

(1)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青年应如何作为?

解析:第(1)问是意义型试题。这一艺术节的文化意义,应从对世界文化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对中华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主体是中国青年,考查角度是“如何做”,应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的举办,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通过举办艺术节,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青年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综合知识点四、文化继承、发展、创新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3 文化创新

(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怎么办:文化创新的途径。①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②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⑤反对错误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倾向。

典型例题: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引起好评。该片以其高质量的拍摄手法用纪录片的形式将“酸、甜、苦、辣、成”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再现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丰富饮食文化,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味觉审美和智慧思考。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止有美食的享受,更有浓浓的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情怀弥漫其中,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它还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关,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7)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强化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意义

1.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等。

依据“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原则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还会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实践意义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为培养迎接全球化挑战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三、实施原则

1.要坚持《纲要》中确立的几项原则,即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面要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2)全体性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使全体学生受益,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3)发展性原则: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依据学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呈一定的发展性。

四、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指导思想,达成共识,制定实施方案。

2.中期目标: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逐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3.远期目标

(1)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2)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风格独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名师。

(3)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水平、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的创建目标。

五、主要内容

低年级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六、实施途径

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检查与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实行综合评价;依据肥西县教育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师评选规定》对教师实行考核;以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如: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组织好各种节日、纪念日的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下具体途径:

具体安排如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的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1)将《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写字》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表。每天早晨20分钟诵读课,下午15分钟写字课。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课间的活动中。

(2)开发校本课程: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发2―3种校本教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8)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民族中学是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国家长期团结稳定所采取的特殊教育政策,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实现国家的稳定团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藏族学生的陆续转校已成为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该文以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所民族中学(设有初中、高中部)与一所普通中学(只设有高中部)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一部分优秀的藏族学生从民族中学转校到普通中学的现象,拟从民族中学学生转校的表象探讨藏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

1 调查环境简介

我们知道,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民族教育来实现,而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则成为传承其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凡是涉及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而很少对民族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进行关注,即使有关注,也只是对其心理适应方面进行研究,没有权衡民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不连贯状态,但现在河西走廊藏区面临的问题是民族中学学生纷纷转入普通中学,导致其生源不足,进而导致其民族文化面临被中断的危机,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从如何改善民族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程方面来进行思考是肯定解决不了问题的。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天祝县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是比较注重学生对于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的,但是在缺少藏族学生这个载体的情况下,藏民族文化之中断就不是没有可能了。

2 藏区民族中学学生陆续转校的原因分析

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学生转校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民族中学现有的教育质量、升学率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师资水平较低,导致民族中学的教学质量和普通中学相比有了一定差距,因而出于对教育高质量地追求,很多该校学生选择了转校。

3 对策及建议

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

一个民族其优秀文化传承的根本希望在年轻一代。只有搞好藏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教育,加强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藏族文化的传承才有希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搞好学生热爱自己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让藏族学生对藏族特有的一切优秀文化有积极的情感。这种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然而由于该地区以藏汉合璧家庭为主,长期以来,在藏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族思想观念的影响,那种“在普通学校传授的就是主流文化,而民族中学中传授的就是非主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藏族学生的转校之选就是对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做好对学生的民族文化平等教育工作,就是要借用博厄斯等一批人类学家所提倡的“文化相对论”观点,使藏族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藏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使他们认识到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努力拓宽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增加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来传承民族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条途径。

3.2 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后劲

在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的前提下,民族中学一定要对自身做好定位,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好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利契机,利用好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对民族中学的学生应该采取多元的评价体系。调查表明,藏族学生大多数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一定的兴趣或特长:如在唐卡艺术、传统体育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和优势,这些都应该作为民族中学评价学生体系中的一些参考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望。学校甚至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为对这些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机会。让其充分发挥或展示出来。如果仅仅考核藏族学生们在文化课程学习方面的表现,那这些有特长的学生就有可能不能从现有的课程、教学及评价机制中获得激励并有成功的体验。总之,民族中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该与普通中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否则不仅不能对那些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表现十分优秀的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连民族中学本身而言,都将失去其本有的特色。

4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而教育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当前河西走廊藏区民族中学面临的困境,该文提出了做好民族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教育、切实突出民族中学的办学特色等主要对策以供探讨,希望对改善民族中学现状,促进藏民族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注释

唐卡,也叫唐噶、唐喀,系藏语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语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成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天祝县志[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9)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称。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代传承,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在漫长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完善成熟,在体现了继承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创新性,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政治教育范畴,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

中国传统道德注重气节、操守,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具有这种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用传统文化中进步、积极的内容来熏陶大学生的思想;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具有着重要影响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有着丰富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修身的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孔子提出了"内省"的修养方式。只有通过"内省"、"自省"的方式促进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达到"齐贤"的人生境界,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重要载体和资源,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文化精华。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曾指出: 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的白纸之上。高校辅导员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除了要灵活运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使其不但"口服"、更重要的是"心服",【1】才能引导好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修养。

3.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赞扬"人和"的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和"的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逐渐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虽然期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其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许多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自我控制力较差,因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同时,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道德防线下降,理想信念缺失,极为容易被"西化"。

第二,依托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其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涵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它在内容上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其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承载、传导和濡化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功能上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功能上的相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提供了可行性。

四、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路径

"当前,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就成为时代性的课题,而以爱国主义和整体主义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契机"。 【2】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将传统文化教育溶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3】

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就必须从不同角度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路径,才能真正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这是必然选择。

1.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

首先,课堂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以及选修课的辅助教学作用,有目的地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传统文化进第一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的特点,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方式由灌输转为唤醒。各高校可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有的放矢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依托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编写出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现行教材的有力补充。同时应着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紧密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另外,可以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发挥传统文化流派繁多的优势,便于大学生挑选。

2.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第二课堂平台建设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深化、拓展和延伸。优秀传统文化进第二课堂,能有效地避免单调、枯燥的教育组织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多样和谐、有张有弛的德育形式中获取最佳的德育效果。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凝聚作用,把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切入点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佳效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4】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以下途径进第二课堂:

第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深入挖掘校园传统文化资源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走出的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对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荣誉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党团组织的指导下,社团可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活动,如屈原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自我参与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第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重视发挥网络德育的重要作用。网络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网络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的特点,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方式。例如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动画比赛等。

第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做到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会实践。依托当地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的体验和认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深刻认识。要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如立足岳阳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屈子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岳阳楼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行为趋向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最后,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抓住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除举办学术讲座以外,还可以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等。 通过在中国传统节假日中营造文化氛围,进行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历史伦理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节日德育活动。比如春节开展孝亲活动,清明节开展纪念先祖和先烈活动,端午节培养爱国情怀,中秋节培养团圆意识,重阳节敬老爱老。

总之,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对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既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又要汲取传统的养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明确德育对象的状况下,深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要注意把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这一源头活水,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徐兴全.试析发扬传统文化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意义,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11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0)

2创新型艺术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的工艺美术如陶瓷、漆艺、印染、雕刻等,也在下至小学上至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出现过,除了专业学科的学习外,其他基本都停留在初步认知阶段。传承的基础首先应该是认识并体验,只有在充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日本孕育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他们在学校里面就非常重视对这种传统工艺的介绍乃至体验性教育,细腻的珍视,让传统文化完整地留存至今,民众从小就保持着对传统的热爱。因此,他们的设计师也一直不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演绎,努力保持着“日本味”的活力和变化。纵观我国的学校教育,如今已经开始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中普及传统工艺美术了,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就有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承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脱节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乃至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面对这般现实情况,要培养能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思考如何重新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并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让设计体现出“中国味”。

“传承”教学体系的设计在高职教育中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应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笔者对此的思考是,首先,应是了解和体验阶段,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该阶段可以在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传统,选择一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体验。比如,写生和采风课程就可以深入到传统工艺的原生地进行考察,邀请当地的传承人作解说和示范,也可邀请民间艺人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讲座。其次,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阶段。该阶段可将写生和采风所收集到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应用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在课程中以前期考察的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将其转换或演变成设计元素以完成课程作业。这个阶段的设计,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而是真真正正地将其用起来,并融入现代的理念和审美情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到融合和升华。最后,是成果转化阶段。该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础上,以传统文化的转换或演变为主题进行产品开发,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实物承载中,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可以提醒使用者传统文化是始终不能遗忘的根基。整个体系的设计,皆以“传承”为目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设计创新中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和基石作用。

3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艺术设计的课程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最大限度地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统特色文化,以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在课程改革中做了一些尝试,以期推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专项设计中,笔者采取假题真做的方式,将广东中华老字号的体验店设计作为设计主题。许多老字号本身就成功申报了省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此学生在设计中必须先要了解这些老字号本身的历史以及于此相关的背景和传统。由此延伸出许多关于民俗、生活、文化等的记忆,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思考,从更深层面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赋予它们时代的新涵义,并开展相关专题的研究。笔者还将古诗词的欣赏融入设计教学中,以中国传统古诗词为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转换成设计语言,让学生以设计的角度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此同时,配合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以外还开设了专门的文化讲座,剖析与解读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下一步,还打算结合学生活动,定期举办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节,围绕民俗民风展示、传统文化体验等方面在全系开展系列活动,用地方文化滋润学生们的成长成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5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凝聚力的内涵帮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以极具融合力的传统文化连结社会关爱,用最具指引力的精神提升人格修养。高校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指引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倡导社会良好风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在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以国际全球化为背景,文化多元化为格局,许多西方国家一有机会就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以此来麻醉我们的民族精神。另外,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膨胀化和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一道能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屏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最坚实的防御力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防止思想被西化,意识被默化,提高辨别能力,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其中暴露出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弊端,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阻碍了人性发展甚至将人性发展推向歧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盛行。在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抵制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心系国家理想和利益,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内化为发展的动力,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并且能够与现实之间紧密联系,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推动历久弥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发展,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而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承载着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和资源条件保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社会培育的知识传承者和缔造者,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表率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选择,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现代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忽视人文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高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通常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标准,主要是看该校的教育对象的技术能力及发展水平。现代高校教育机制更推崇科学主义的教学观,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同时很少有高校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关怀;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往往是伦理失范、信仰缺失甚至是道德滑坡等。

2.高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师,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中很少有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很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也未曾开展过相关研究,就担负起相关的教学任务,这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浮在表面,最精髓的部分难以深入人心,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不足,文化创新更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达不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最终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变成了应付课程标准。

3.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高,学习成效甚低

受快餐文化,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盛行的风气影响,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的感官性和冲击力都比较强,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现出淡漠化的趋向。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不能只靠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而是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1.营造文化氛围,帮助学生体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首先,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并逐渐探索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宣传的力度,一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学校能做的就是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营造文化氛围,例如使校训、校风、校纪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融合,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塑造中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海报校刊等传播历史知识、英雄事迹、经典国学内容等。社会各界要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例如利用相关公益广告、飞信、新闻资讯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血脉相连的优秀传统文化连结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命运,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指引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最根本动力。

2.加强学习和道德示范,帮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感知传统文化存在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纳。具体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另外就是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起到表率作用。

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传播,并且利用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例如中华礼仪课程、民俗民风课程、历史文化课程,等等,让学生系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还应要求从事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所有教师都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美德,管理和后勤人员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方向的培养,尊重人性。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让学生切实融入这种氛围之中,领悟到优秀文化中所富含的精神真谛。

3.参与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就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内化于心,而非出于道德的制约和外部压力而学习。一方面,要利用教学模式的转换,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景点遗址等现有条件,带领学生参观和体验遗留的历史景观,邀请民间传承传统文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之中。另一方面,要靠学生内部的社团组织,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锻炼开发他们的组织实践能力。例如,通过举办相关传统节日的文艺汇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加以重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做志愿者,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仁爱之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开办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竞技赛,如书法比赛、国画比赛、古典乐器比赛等,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认真感悟。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展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 燕.高校亟待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J].大学教育,2014,(9):31-32.

[2]丁群安.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