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方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2 23:43:18

地方文化论文

地方文化论文篇(1)

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以便经营好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要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认真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实践证明:地方文献不仅能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还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资源保障。本文试图从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和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方面,谈谈图书馆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文献的搜集、开发、利用工作,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内容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反映该地区的文化深层的结构,其中包含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原始文化素材。

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产业文化”。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对“产业资本”所作的详细解释,目前,在我国较统一的“文化产业”的含义,即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使之市场化的运行系统。

1.1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先导

地方文献是史料性很强的文献信息,它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发展依据。任何文化产业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作为考证,在此基础上,无论新建设的产业项目,还是本地独有的传统名胜景点,才会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更加显示出这些产业项目的独特魅力和风采,才会形成市场竞争力。如:宜宾长宁县竹业旅游的发展。长宁县的竹业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竹业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查阅了大量的地方

文献,对长宁县竹业文化发展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发展长宁竹业旅游业的规划。这些年来,长宁县依托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蜀南竹海”大做竹文章,发展竹业旅游,让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竹君子的风采,感悟竹子的文明。每年,长宁县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5亿元。旅游业现已成了长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反之,如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地方文献资源做先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就缺乏佐证,许多事就无从谈起。

1.2 发展文化产业是地方文献价值真实体现的一个方面

图书馆搜集、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地方文化产业服务,使地方文献的价值得到真实体现,其例不胜枚举。如:宜宾的哪吒文化。相传宜宾是哪吒的发祥地,我国古代商周时,在两江终点、长江起点的三江口,哪吒惩治了利用水息兴风作浪的海龙王,才使江河畅通,地域变成泽园良田。从此,哪吒被人们尊奉为治理水息的神人。三江口也因此成了亘古洪荒水患得以治理的标志。总之,有关哪吒的神话传说和人文民俗胜迹

在宜宾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俯拾即是、流传至今。今天的哪吒文化,正是在这些神话传说和人文民俗胜迹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得以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宜宾文化体系中一朵奇葩。现在宜宾翠屏山“哪吒行宫”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公认的哪吒祖庙,每年春秋两季、尤其是九月九哪吒传统贺诞,台港澳等地同胞络绎不绝前来朝觐,形成了宜宾在两岸特定政治背景与人文地理条件下的特色文化现象。哪吒矿泉水、哪吒酒也相继出炉,走俏市场。取得了旅

游业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可以说,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文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丰富地方文献的内容。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存的。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先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

2 地方文献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由于地方文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反映了地方事物的真实面貌,因而它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2.1 地方文献是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

杜定友先生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乡帮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和热爱乡土的教育活动中,地方文献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宜宾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纪念馆,由于珍藏和陈列有丰富的革命文献和文物,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国家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单位、学校组织前去悼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由于赵一曼是在东北抗日牺牲的,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东北人专程到宜宾来参观赵一曼纪念馆。

为纪念革命先烈赵一曼,宜宾市二中—— 赵一曼的母校,还编写了赵一曼母校之歌《共创辉煌》,作为该校校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2 地方文献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只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使之融入旅游活动之中:才能使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才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而地方文献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宜宾的焚文化开发。作为焚文化开发的主要景区、景点建设之一的珙县“石堡古寨”群

地方文化论文篇(2)

1 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内容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是该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反映该地区的文化深层的结构,其中包含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原始文化素材。

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产业文化”。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对“产业资本”所作的详细解释,目前,在我国较统一的“文化产业”的含义,即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使之市场化的运行系统。

1.1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先导

地方文献是史料性很强的文献信息,它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发展依据。任何文化产业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作为考证,在此基础上,无论新建设的产业项目,还是本地独有的传统名胜景点,才会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更加显示出这些产业项目的独特魅力和风采,才会形成市场竞争力。如:宜宾长宁县竹业旅游的发展。长宁县的竹业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竹业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查阅了大量的地方

文献,对长宁县竹业文化发展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发展长宁竹业旅游业的规划。这些年来,长宁县依托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蜀南竹海”大做竹文章,发展竹业旅游,让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竹君子的风采,感悟竹子的文明。每年,长宁县接待中外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5亿元。旅游业现已成了长宁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反之,如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地方文献资源做先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就缺乏佐证,许多事就无从谈起。

1.2 发展文化产业是地方文献价值真实体现的一个方面

图书馆搜集、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地方文化产业服务,使地方文献的价值得到真实体现,其例不胜枚举。如:宜宾的哪吒文化。相传宜宾是哪吒的发祥地,我国古代商周时,在两江终点、长江起点的三江口,哪吒惩治了利用水息兴风作浪的海龙王,才使江河畅通,地域变成泽园良田。从此,哪吒被人们尊奉为治理水息的神人。三江口也因此成了亘古洪荒水患得以治理的标志。总之,有关哪吒的神话传说和人文民俗胜迹

在宜宾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俯拾即是、流传至今。今天的哪吒文化,正是在这些神话传说和人文民俗胜迹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地方文献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得以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宜宾文化体系中一朵奇葩。现在宜宾翠屏山“哪吒行宫”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公认的哪吒祖庙,每年春秋两季、尤其是九月九哪吒传统贺诞,台港澳等地同胞络绎不绝前来朝觐,形成了宜宾在两岸特定政治背景与人文地理条件下的特色文化现象。哪吒矿泉水、哪吒酒也相继出炉,走俏市场。取得了旅

游业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可以说,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文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丰富地方文献的内容。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产业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存的。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先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地方文献价值的真实体现。

2 地方文献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由于地方文献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反映了地方事物的真实面貌,因而它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主要有:

2.1 地方文献是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

杜定友先生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乡帮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在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和热爱乡土的教育活动中,地方文献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宜宾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纪念馆,由于珍藏和陈列有丰富的革命文献和文物,曾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国家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许多单位、学校组织前去悼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由于赵一曼是在东北抗日牺牲的,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东北人专程到宜宾来参观赵一曼纪念馆。

为纪念革命先烈赵一曼,宜宾市二中—— 赵一曼的母校,还编写了赵一曼母校之歌《共创辉煌》,作为该校校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2 地方文献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只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并使之融入旅游活动之中:才能使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才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而地方文献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宜宾的焚文化开发。作为焚文化开发的主要景区、景点建设之一的珙县“石堡古寨”群

地方文化论文篇(3)

1 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地方文献。它与其他文献内涵的界定,在于其内容必须是能够反映当地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图书文献资料。与其他文献相比,其首要特征是地域性。它在内容上涉及一个地区内的自然与社会基本情况,以不同的题材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系统,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本地区事物的特色,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翔实性等特征。显然,地方文献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一定的情况为基础的,这些事实和情况不是别的,正是当地的地方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的文化从整体上包容了人类从浅到深的全部进化活动,这种进化活动既是不断推进、日新月异的,又是具有稳定性,根深蒂固的,它的“根”来自传统、民族和时代,这就决定了文化是具有区域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的范畴。所谓地方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某一地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就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恰恰包容了一个地方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种种情况。地方(区)文化,一般可分成圈、群、体三种类型。圈、群文化是指世界和国家而言,范围较大。体,即文化个体,是指国家、民族文化内部的个体组成部分,如我国历史地域所形成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因此地方文化是指地方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独特艺术风格,能够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并已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和优势,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记录,地方文化是这部分地方文献的源泉。当然,无论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其首要特征都是地域性,由于它们丰厚的蕴藏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心理有着很大影响,其中积极的先进的部分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小至乡村,大至一国一洲,全社会全人类的文化就是由各个地方文化的总和所构成的。文化是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同样,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地方文献的产生以地方文化的形成发展为前提,记录了地方文化积累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详细资料,离开了地方文化,地方文献就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在文化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肯定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地方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地方文献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结合的部分,也是界定地方文献定义的首要因素。因此,它们两者是积淀历史、记录地方人民的认识和实践,并传承于现代与未来、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财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收集、整理,保存并开发利用好当地的地方文献。

2 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的作用

正如文献信息对于文化所起的作用一样,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也起着保证继承、加速传播与交流、促进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地方文献并非消极地被地方文化所决定,而是不仅仅在内容上动态地反映着地方文化的情况,而且对地方文化的发展起着能动的反作用。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重视地方文献,就是要重视它们对地方文化继承、发扬、交流的作用,这是地方文献的生命力所在。由于地方文化与其产生的地方文献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氏)族性等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文献对于该地区文化的作用又有着具体的特点和表现,在利用中应该具体地区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地方文献对于地方文化的作用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心理层面——地方文献对地方群众心理的影响

群众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是地方文化最深层面的内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中就包含了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共同心理素质或心理倾向之意。群众心理是在一个地区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地方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地方文献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呢?

2.1.1 提高地方群众的爱乡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说:“国者,乡之积也,爱国者,亦必爱乡。”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令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事实;每个地区也都有着令当地人民骄傲的辉煌的历史。这些历史上的辉煌事实正是靠地方文献如实记录和流传下来,让人们了解和接受的,对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记述本地区现实情况的地方文献,使人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建设状况,更提高了人民的爱乡情爱国心,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2.1.2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地区凝聚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地方文献记载了各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他们对地方经济文化的贡献,以及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历史和现状。由于我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对民族文化的轻视,造成了大民族主义和各民族的不平等,少数民族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大量散藏于民间的民族典籍正随着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去世而消失,将成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损失。而解放后,国家开展抢救整理民族文化的工作,抢救整理出大量的民族古籍,并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根据地方文献编写了大量有关民族问题的专著,不仅挽救了民族文化,也加深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友好,防止大民族主义,提高少数民族的地位,增强了一个地区各民族的凝聚力。

2.1.3满足地方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每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以本地区拥有与别地不同的独特之处而骄做,并乐于保持这种本地的特色,人们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于本地的风土人情、人物事迹、历史掌故,这已经构成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从报刊上经常刊登的这类文章我们便可略见一斑。如浙闽的茶文化、广东的饮食文化西北的黄土文化,都是这些地区生产、生活必备的条件和特色。因此记载这些内容的笔记。杂记类地方文献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如《东京梦华录》、《洛阳伽蓝记》、《梦溪笔谈》等。人们还常从地方文献中撷取这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2.2物质层面——地方文献对地方物质文化建设的作用

地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资源、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由其结合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显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及传统心理的影响,其物质文化或以商业文化为主,或以农业文化为主,或以交通运输为主,抑或多元化发展,各自呈现出地方的特色,这些与地方人民息息相关的生存条件,自然也是地方文献记述的重要内容光焕发之一。近年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当地经济发民服务是信息工作部门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地方文献对地方物质文化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这种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保持和发扬地方原有的物质文化特色。内容丰富的地方文献不仅记录了这种特色的形成原因、发展基础,也记录了当地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所得的成就,形成的经验。这种经验对保持和发扬当地的物质文化特色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二,发掘潜力,建设新的物质文化。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讲求创新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潜力,因地制宜地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充分掌握信息资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知己”的有力武器就是当地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是了解一个地方的资源状况,从而选择其新的发展点的知识宝库。同时,地方文献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而科学的进步也可能成为物质文化新发展的契机。

2.3心物结合的层面——地方文献对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的作用

我国地方文献历史悠久,涉及内容广泛,资料翔实细致,可信度高,其深度、广度比正史中的“地理志”强得多,而真实程度也要超过正史中的“一统志”,这些特点使它成为研究中国的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补充了官修史书的不足。地方志首重地理,对当地的地理沿革、山川河流、疆域城池、湖泊海道、交通驿站、关隘厄塞等都详加考核,详细记载,为我们研究地理变迁提供可靠的史料;地方文献对地区政权组织机构情况。各种官吏名额和任免情况、历代沿革变迁都有详细记载,是研究地方典章制度、政治史不可缺少的资料;地方文献记载了当地风俗习惯、名山、寺观、名胜、建筑,如《王屋山志》、《洛阳伽蓝记》、《说嵩》等,对研究地方风俗史、旅游资源有很大帮助;地方文献提供了该地民(宗)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生产、宗教等资料,对民(宗)族史、宗教史研究很有帮助;许多人物传记的资料,正史上不记或语之不详,往往能在地方文献中找到,如许多在当地有相当影响的杰出人物、科学家、能工巧匠等,《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便是一例;地方文献还记载了大量的文化艺术资料,录有金石、古迹、艺术、歌谣、诗文、农谚、碑碣,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相当的影响,是地方文化史的重要内容; 对科技文献资料的记载也是研究地方科技发展史的必要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利用地方文献编写“断代史”、地理书、地方志、大事记、会典、会要、类书、政书等史书和资料汇编的传统。两晋以来的地理书如《水经注》,《陈留风俗记》,唐宋以来的类书、辞典,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在编写过程中都引用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清朝学者顾炎武根据一千多部地方志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书》,前者类似经济资料汇编,后者为历史地理著作,都很有名。我国古代的地方志有许多已不传于世,但靠着这些资料著作得以保存下来。如现存于世的最早的河南地方志为元代的《河南志》,是清嘉庆中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广东潮州早期方志《潮州图经》,也是饶宗颐先生从《永乐大典》辑出的。可谓取之于斯,又用之于斯,对我们研究地方的历史提供了许多细致宝贵的材料。

利用地方文献,编写各种专著和资料汇编,修编地方史志,对研究地方的历史和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是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将地方文献中大量的天象和自然灾害资料按时代按专题编成各种资料丛编,可为科学研究补充有价值的数据和事例;整理地方文献中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编写中外友好往来的历史,可为促进中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服务。建国以来,利用地方文献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的成果累累,层出不穷。

2.4地方文献对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作用

每个地方的文化活动当中都产生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在当地世代相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色文艺的形式包括民间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曲艺、舞蹈、杂技、花卉、陶瓷,甚至饮食、方言等内容。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山东潍坊的风筝、安徽毫州的剪纸、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的牡丹、河北户县的农民画、吴桥的杂技等,这都是在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形式。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使一个地方原有的特色文化项目发扬光大,构筑起更加显著的优势和更加鲜明的特色,是完成民族文化复兴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建设。

在古代,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和继承主要靠当地人们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将它们形成专著进行记载和传播的也有,但并不多见。地方文献虽然对它们有相当多的记载,但较为零乱,不成系统,这是一部分特色文化的优势逐渐丧失,特色日趋平淡的因素之一,甚至有些民间技艺已经逐渐失传。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方文献在特色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开始重视采访、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为特色文化项目服务,并形成了许多专著,保证了特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为这些文艺形式的发扬、发展、迎接新事物的挑战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地方文献的宝库新增了一笔财富。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编写出版了许多文化志。文化艺术年鉴、方言研究、姓氏研究等地方文献,以及有关各种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专题文献,如《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长安月季别样红》、《中国浙菜》、《广东曲艺选集》、《评弹艺术》等等。

3 结语

文化,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人类独特的创造物。虽然世界各国对文化定义至今仍众说纷坛,但在社会发展中,文化现象仍然明显表露出来。我国早在汉代,就有“文化”一词,通常是作为封建帝王所施用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而现代文化的内涵,由于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正逐步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和观念。它表现在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心理思维、价值取向等一切方面,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系统。而文献,即是记载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因素,文化和文献都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方面,即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应该说,地方文化包括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属于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同等、并列的关系,而是依存、从属的关系。当然,它们也有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从上述的各项分析比较中,已看出其端倪和得出初步的结论。为此,我们认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图书情报部门除了要充分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更要积极配合文化事业机构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好文献开发并主动提供给各个部门利用,建立起全国性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网,以使其在地方文化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图书情报部门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3)

[2]李权时. 岭南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张敏,党铁久. 建设地方特色文化的构想,群众文化

地方文化论文篇(4)

“块”管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管理体制是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的温床。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10月12日即以法发[1999]28号颁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其中严正指出:“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产生、蔓延,严重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4]。司法机关在赖以运转的司法资源的配置上都有求于当地政府,地方司法受制于地方也就难以避免了。由于背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重担,只要司法行为涉及到具体的地方利益,来自地方的压力与阻力便会飘然而至。“端人的碗,受人的管”,这在“管人的”和“被管的”看来,不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吗。于是,地方司法机关便真正成其为地方的司法机关,而不是国家设在地方的司法机关。这种司法权的地方化几乎在诉讼的每一个阶段都俯手可拾:在案件管辖上,为抢占处置相关财产或利益的有利地位,有的司法机关授意当事人虚构合同,人为制造假案予以受理;有的明知外地司法机关已依法受理,仍以同一事实、理由重复立案,甚至更改立案时间,使本地立案合法化;在案件审查上,有的司法机关为保护本地区当事人的利益,不惜故意混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有的司法机关为减少本地当事人的损失,亦不惜先来个违法的诉前保全,强行冻结或先行划拨以不让本地资金外流。在司法协助上,有的司法机关对异地协查、协助或置之不理,或向协查方收取种种费用或提成;有的对外地司法机关在本地办案明协助,暗拆台,为本地当事人通风报信,出谋策划,帮助当事人逃避或隐匿财产。至于基由地方保护而造成同一财产被不同司法机关重复查封,同一事实被不同司法机关作出不同判决的混乱状况更是屡有可见。多年来,这种种怪现状就在国家的三令五申下禁而不止、除而不绝。

其次,“块”管理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司法受制于行政的一大恶果,就是令司法官员在缺乏必要保障的司法环境下被动地背斥了尊严的法律,而造成了就国家而言,法官只知有地方,不知有中央;就地方而言,法官只知服从地方利益的“大局”,而不知服从宪法和法律这个“大局”。从世界各国的司法体制来看,法官大部分由国家任命,而不是由地方任命。许多国家法官的任命是直接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国事行为的方式进行的。任命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荣誉,这有利于强化法官对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从而严格依法行使司法权。同时,由于任命法官的主体地位相对较高,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干扰,从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避免司法腐败行为。然而在我国,除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以外,所有地方各级法院法官,也是分别由相应的同级权力机关任命。这种任命方式,削弱了法官对国家整体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认为自己只是地方的法官,而不是国家的法官。效忠于地方也就成了绝大多数法官的最高理论。

再次,“块”管理导致了司法的“泛行政化”。司法机关的工作本在于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块”管理却让当地政府自觉不自觉地将当地司法机关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对司法机关而言,党委组织的下乡扶贫要支持,计划生育要抽调,文明机关创建要参加,招商引资任务要完成等等,与审判、检察有关无关的种种活动使得司法机关疲于应付。而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对宪法所明文规定的“一府两院”毫不避讳,硬生生地将“深化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入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无“违宪”的察觉。这也难怪,在地方政府的眼里,由他们供给的地方司法机关可不就如同政府内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一样吗。

综上我国司法环境诸多弊端,司法权地方化对我国投资法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司法权地方化的成因

由于司法机关的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在办案中自然有来自地方领导部门、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方方面面的非法干扰;还有来自亲情、友情等关系网的说情;更有来自某些当事人的请托利诱,加上财政困难,办案经费不足,少数司法人员素质不高,由此产生的权力案、关系案、金钱案屡禁不止。因此,立案、审判、执行工作中地方保护主义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司法机关管理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所致,析言之,司法管理体制地方化、从属化,造成司法权力地方化、从属化,是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根源,是造成我国投资法制环境不佳的主要原因。

首先,司法机关属地方管理,必然造成在执法中受到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的严重制约。虽然学者如王利明等人对此已提出检讨、评论[5],但是有的党委、政府仍视司法机关为其下属的职能部门,有的乡镇把法庭视其为下属机构,司法机关的一切必须绝对服从当地统一指挥、安排。同时对地方领导定调子、打招呼、批条子的案件要经常请示、汇报,一举一动都受地方牵制,稍有疏忽,党委不提名,代表不举手,政府不拨款,院长日子难过,司法难以运作,法院要独立行使审判权,严格依法办案,确实难上加难。

其次,司法机关的人事归当地方党委管理,法官、检察官的职级待遇、职务升迁、政治命脉都掌握在地方,故在审判、执行中不得不看地方领导的态度行事。另外,在进人、用人上,也是党委说了算,尽管年龄偏大、文化不高、业务不懂,也要无条件接受或提拔任用,严重影响司法队伍素质。这种情形,虽在2002年3月举行首次国家司法人员三合一考试之后会有所改善,但是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仍不乏其人,助长了枉法裁判、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

再次,司法机关的财力依赖于当地政府,这就必然要维护当地利益,因为经费是司法机关的命脉,法院吃的是地方的饭,用的是地方的钱,政府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法院工作能否正常运转。法院与当地政府是利益共同体,同进同退,加上财政吃紧,法院要自找办案经费,故在审判、执行中不能吃里扒外、胳膊往外拐,法院乃成为地方利益的“保护伞”、地方保护主义的积极实施者,司法独立缺乏有力保障,很难实现司法公正。

综上所言,司法机关现行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特别是人、财、物受制于当地,必然导致司法权力地方化、从属化,成为名副其实“地方的法院”,助长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严重影响独立审判、司法公正,所以改革法院管理体制,不但是排除非法干扰,确保司法公正的根本出路,而且显已迫在眉睫;在此方面,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司法改革的经验,诸如司法预算独立、法官审判独立制度等,足可提供我们借鉴、参考。

四、克服司法权地方化的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也为推动司法机关改革、实现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制度常常受到司法权地方化的伤害,不仅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国内外当事人的信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WTO规则的全面接受将使我们下决心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7]。具体说来,入世后对人民法院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对程序公正的要求将更高。2、需要强化审判独立。3、司法体制深层次的改革问题已无法回避[6]。因此,大可利用我国加入WTO这一有利时机来治疗顽疾,以从根本上克服这种司法权地方化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端。笔者认为,应将现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司法保障体制改革为垂直管理。其具体内容包括:最高司法机关党委成员由党中央选配和管理;省级司法机关党委成员由最高司法机关党委主管,地(市)级司法机关和基层司法机关党委成员由省级司法机关党委主管。在财、物等司法资源的供给上,则应将司法经费单列,列入国家预算,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国务院统一拨款,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支配和管理。自然,司法机关的垂直管理体制并非是在与海关、工商、税务、质量监督等部门的类比之后的简单效仿,而是司法的性质和特色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必要保证,也是理顺司法管理体制的前提和关键。首先,从法治的角度来分析,产生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皆可归为司法权力地方化、附属化等制度性缺陷。因为制度是法治社会基础,任何一种社会公害滋生的原因都可从制度欠缺、紊乱方面获得最终解释,反过来说,任何一种社会公害的根治也都可以通过制度的创新、完善得到最终解决。其次,司法机关不仅缺乏与地方其它团体、组织相抗衡的力量,而且处处受制于地方,现行的司法制度实质上是使“司法”这个瘦弱的肩膀扛着“公正”这副沉重的大担。因而首要的问题是通过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司法制度。第三、改革现行司法体制,不能简单理解为司法体制改革与审判方式的改革,要以司法体制独立制、司法财政单立制为原则,从机构设置、职权划分、管理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行力度较大的创新和完善,从制度上确定司法机关的客观、中立地位,保证法院依法独立、中立、公正地行使职权,使其在体制上脱离地方的控制,不被迫也不主动成为“保护”地方利益的工具。第四、通过改革司法的设置,使司法权获得自身的独立、中立、公正,正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院长所讲的:如果说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便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所以,随之而来是改革现行的法官制度,建立法官考试制、法官不可更换制、法官专职制、法官高薪制、法官异地任职制、法官终身制及法官惩戒制等制度。

不得不提的是,实现司法机关的垂直管理首先还在于应扭转思想认识,要勇于打破过去那种一说到垂直管理就认为这是在党内,是脱离党对司法的领导的错误思想。应当看到,分级管理和垂直管理都是党的领导,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都是一级服从上一级,最后统一服从于中央。这不仅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还是在体现司法管理规律的同时切实加强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的表现。

参考文献:

[1]:WTO与法治论坛,《投资环境论文》;

[2]: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2002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第47、67、190页;

[3]:台北市企业经理协进会,《2002年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台商赴大陆投资与经营现况调查报告》;

[4]: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第59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地方文化论文篇(5)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和特色。齐鲁大地,因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他们而发轫的齐鲁文化闻名中外;位居我国西北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半坡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遗迹而使三秦文化大放异彩;地处中原的洛阳、开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即便位处岭南一隅的桂林,也因为古代文化遗址众多、古代文人墨客来往者众多而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如能将其编写成地方历史文化读本,作为古代文学教材的重要补充,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古代文学的外延,而且能极大地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会进一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可亲可近,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学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内容上以文学史及理论学习为主,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全然不顾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成高教学应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变以课堂教学为主为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并重,着力加强教学的形象性、具体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桂林为例,因为桂林拥有众多的文化遗存遗址(如甑皮岩遗址、兴安灵渠、独秀峰下东晋颜延之读书处、唐曹邺南溪山石刻、宋城墙、明王城等)。这些遗存遗迹反映了古代桂林灿烂的文化。它们大多位于市内或城郊,有的步行可达,有的骑自行车半小时可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或身边。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我们不妨把更多的时间从课堂搬到具体现实环境中,使教学从死板变活泼,从抽象到具象,使学生从昏昏入睡到兴趣盎然。如当我们学习到先秦文化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到兴安灵渠进行文化参观,考察灵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历史意义等;当我们学习到东晋陶渊明的时候,不妨带学生参观独秀峰下颜延之读书岩,让学生了解当陶渊明“除荳麦苗稀”“戴月荷锄归”的时候,颜延之正在独秀峰下挑灯夜读的故事;当我们以愉快、轻松的心情欣赏李白的《朝辞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候,我们不妨在学期考试结束以后带学生到漓江乘舟而下,体验一下当时的心情;当我们学习元杂剧的时候,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广西)有哪些戏曲形式,哪些已经消亡,哪些还在流传中,消亡了的“广西文场”有什么特点,是否还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复活?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桂林彩调”与“京剧”“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调,如“黄三打鸟”或“三看亲”进行排练?等等。其实,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与地方历史文化恰当结合起来,就能使课堂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实地考察,绘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

一个地方具有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资源,如何让它们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呢?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一个地方古代文化文学地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学遗迹遗存众多,我们不妨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进行大胆的改革,把过去那种以分析作家作品为主,变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实地,分门别类地对文化文学遗迹或遗存登记或拍照,然后根据登记或拍照的情况,绘制一幅当地文化文学的实景地图,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举办各种沙龙,让地方历史文化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得到传扬与传承

在传统的成高教学中,举办沙龙真是少之又少的。这往往囿于一种观念:沙龙多数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种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成高没有必要搞。其实不然,不管哪一类学校,都是可以搞沙龙的。作为成高来说,围绕地方历史文化,搞几次沙龙,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为例,地方历史文化如此丰富、厚重,不妨举办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状元”“临桂词派”等为内容的沙龙,让学生搜集、研究这些文化现象的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来龙去脉,从而加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强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地方当代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方文化论文篇(6)

1 地方大学文化能够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作为一个地域的独特组成部分,其文化置身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据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由此我们可以逻辑的认为地方大学文化要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责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2]。临沂大学作为沂蒙老区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重任。

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1)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指导地域文化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浪潮,临沂大学文化与沂蒙文化的互动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通过知识产出和人才输出不断的向沂蒙老区提供高科技的、先进的文化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沂蒙文化的创新发展。(2)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内容上引领地域文化创新。临沂大学作为沂蒙地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地,其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所在的地方社会,成为沂蒙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3)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动力上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临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代际相传的优势使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持久的动力又直接传递给沂蒙地域文化建设,为沂蒙地域持续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增强了沂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二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进程。[3]

2 地域文化能够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发展

地方大学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成长于所在地域环境的熏染下,潜移默化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它的生长发展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

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地域性,大学作为成长在特定地域的一种教育机构,其自身的校园环境设计、校训校标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与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方大学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创新。正如哈佛地方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 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4]”沂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临沂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定位,并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2)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丰富的土壤环境。大学时刻与所在的整个地域文化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对其的浸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静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大学动态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地域文化不断推动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社会的聚焦和关注,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实的地域文化资源,吸引地方大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沂蒙文化不仅传承着红色革命文化,还传承着具有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类型为临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也引领着新文化风尚的来袭。(3)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发展舞台。沂蒙地区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换角度分析这些物质资源大部分都和地方大学文化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因此,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发展舞台,促进了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地方大学文化繁荣的景象。[5]

3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和地域文化涵养地方大学文化创新的分析,我们认为二者应该秉承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关系。临沂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在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晰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理念,丰富沂蒙文化发展内涵,彰显沂蒙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沂蒙文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沂蒙文化在涵养临沂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理念,给养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层次,充实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评价临沂大学文化发展效能。只有文化互动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才能走向协调创新的互动发展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不断滋养和壮大自身文化成果。沂蒙文化和临沂大学文化也是在相互吸纳各自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融合、凝练和创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对于临沂大学而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更应彰显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2.

地方文化论文篇(7)

人类对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关注与思考由来已久。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对跨文化传播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大都是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起步的。跨文化传播本身研究的是文化与传播的关系,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形成了两个分支:其一,强调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其二,强调传播对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介绍、研究跨文化传播方面有分量的著述却非常稀少,国内的跨文化研究大多属于新闻传播领域和外语领域,缺乏批判精神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关怀,从哲学和文化视域对其进行系统的有创新性的研究依然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疆域。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在考察了近十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后指出,“阅读一些中外相关著述,提出某个观点或理论+一些论据+结论”是中国学者研究跨文化传播常用路径,“因而,著述中通论式的多,专论式的少,宽泛的多,深入的少。这与笔者的看法不谋而合,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创新性视角的缺乏,的确是导致此领域研究薄弱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升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水平,有必要探索一条适合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角。

1典型研究视角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种文化正是由于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所寻求的是在“互相参照”的过程中认识文化的特性,使各种文化都能通过对话而获得思想新资源。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互相参照”的主体是民族和国家。跟人类所有的传播现象一样,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国家、民族”和“市场”的双重介入,国家之问、民族之间、阶级之问乃至性别之间形成的权力关系影响甚至操纵着跨文化传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和冲突更加严重。强势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必然带来一些弱势文化的萎缩,文化霸权正在威胁着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导致单向的不平等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必须从根本上反思这种权力关系及其影响。

在反思跨文化传播的各种权力关系中,“后殖民主义”是学者们经常使用的典型研究视角。的确,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反省和批判,更揭示了人们对于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展特征的思考与认识。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后,给我们提供了研究跨文化传播的广阔视野,同时也为探讨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角度。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中西跨文化传播时也以它为理论向导,在对西方传媒与西方舆论的认识和评判中,时时显露这一理论思维方式的运用。然而,毋庸置疑,后殖民主义视角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后殖民主义是在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基础上对国际文化传播中的不平衡现象的表述,对此,我国学者始终是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霸权,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后殖民主义”表述对中国人来说还包括了许多民族情绪:它包含百年屈辱留给中国人的对西方文化的敌对、仇视和恐怖的情感;它是“帝国主义”印刻在中国内心深处的心理阴影;它是一种民族主义而非殖民化的文化抵抗;它还带有自卑情绪的文化保守主义。如果将后殖民主义的研究视角泛化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难免会导致研究者在审视西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以及双向的交流传播时欠缺理性思考。另外,“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也仅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而涉及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时则变得无力。因此,在全球文化风暴刮起时,“后殖民主义”只能作为一种坚定的文化立场,不能作为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模式或普遍化的研究视角。

考察跨文化传播应具有世界眼光。无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传播领域存在多少种理论、分歧与辩论,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即世界上的各种文化构成了一种复杂、重叠和离散的秩序,这种秩序使得研究者不能简单地套用以往“中心——边缘”模式认识世界各种文化现象,而应该用综合与发展的眼光去探讨,平等地看待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跨文化传播的精髓所在。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跨文化传播在21世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种文化互学、互动、互渗、互补的时代、各种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进步的时代、人类新文化交汇与整合的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这种变化也促使我们必须寻求一种适合这一变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视角。而近几年来社会科学中地方性知识研究,顺应世界这种变化,颠覆了我们以往对知识、文化的传统看法,尽管这一成果主要分布在人类学和哲学领域,但是无疑打开了我们研究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面笔者将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分析功能、分析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式的阐述。

2地方性知识视角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分析功能

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的提出与21世纪跨文化传播有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到底表现在哪里?要解开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回归到地方性知识提出的背景与含义当中。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术和文化背景。根据学者叶舒宪的概括,在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所谓“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之间的方法之争”。普遍主义者相信能在研究中发现或者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构或者普遍规律;而历史特殊主义者则强调各种不同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主张通过具体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揭示和解释不同的文化现象。他们不再追求普遍性的解释和说明,而只进行特殊性解释、经验性解释。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领域兴起了更为尊重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象征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以回应随结构主义兴起的不见人、不见特殊文化的独有精神品性的普遍主义。

如果说结构主义背景下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争是地方性知识出现的学术背景的话,那么全球现代化的过程和思潮则是地方性知识产生的文化背景。全球化和现代化成为时代潮流,荡涤着一切地方性、民族性,使得文化变得愈来愈趋同。这种全球化和现代化也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所谓“现代性”的叙事框架。因而,现代性也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敌视地方性的一种历史发展进程和思潮的特性。在这种强大的思潮发展的同时以及发展之后,许多有见识的西方学者看到了现代性的问题和弊病,他们开始在自己的关于其他民族知识的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其他民族知识的重要性和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地方性知识”的观点就是在这样的针对现代性的文化背景下涌现出来的另类文化。

根据清华大学吴彤教授的归纳,以吉尔兹为代表的人类学观点来看,地方性知识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地方性知识总是与西方知识形成对照,知识的两极是西方以外的知识与西方知识,也就是知识的一端是西方知识,另一段则是西方以外的其他地方性知识。二是地方性知识指代与现代性知识相对照的非现代知识,此处所指的地方性知识有两个纬度:当代可能不总起作用的知识和在当地起作用的知识。三是地方性知识一定是与当地知识掌握者密切关联的知识,是不可脱离who,where和context的知识。

由此看来,跨文化传播与地方性知识有相通之处,首先,地方性知识的提出否定了西方应当主导世界文化格局的观念,认为西方以外的地方性知识同样是构成世界文化格局的组成部分。其次,既然知识的本性是地方性的,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文化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跨文化传播中要持有公正的态度,尊重西方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区的文化。再次,在跨文化传播当中我们应当注重地方性知识生成的语境。

那么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是不是否定了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呢?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按照人类学的观点,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是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来,文化对话的各方所提供的知识,最初都是地方性知识,当一方在对话时将自己的知识普遍化时,造成了对话各方文化的紧张。尤其当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而来,势必会产生文化相遇时某种地方性知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先在性的问题,导致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强弱之分。某些地方性知识由于处于保守的境况中,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守势状态,最终被强势文化所占据。我们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从空间关系来看,现代之为现代,是一个“发现”现代或“制造”现代的文化体系提供特定意义上的“现代”的人类活动时段。西方文化之所以就此具有某种强势支配的理由,是因为西方文化凸显出“现代”特质。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导致了所谓的“全球性知识”,使得某些在其存在的地域起作用的知识演变为一种同情性的全球性知识。按照学者任剑涛的解释,这种同情性的全球性知识,一方面被初具典范性的全球性知识所掩盖;另一方面,成为绝对边缘化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即在文明文化的对话过程中仅仅被列为人类学的对象的古典地方性文明文化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的提出,重在说明知识的产生、形成、传递,以及辩护的情境均离不开具体的地方性情境。在以往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忽视了文化传播的参与性、机会性特征,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文化也具有具体性、情境性的本性。事实上,只要我们把地方性情境考虑到文化传播中去,就会发现,文化传播的内容正是这样的地方性知识。

众所周知,歌剧和话剧《白毛女》在我国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被俘的士兵看了该剧之后,他们的思想很快地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积极地加入到中国人民的行列,掉转枪口对准军队,教育的效果相当好。但是,电影《白毛女》给抗美援朝中被俘虏的美国士兵看了,士兵们却说,杨白劳欠债还钱合情合理,欠债自杀不值得同情,根本产生不了在国内的那种效果。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是最不受中国读者喜欢的角色,但在美国读者中却是最受欢迎的人物。有的对外宣传品“讲我们的下乡知识青年如何艰苦创业,人在水田里拉犁。这在我们看来是艰苦奋斗,但拿到外国去看,就会觉得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就是不值钱,太可怕了”。如果考虑到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就不难理解上述传播现象。

3地方性知识视角的分析思路:以晚清译书业为对象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兴起于英美的象征人类学与阐释学,强调社会科学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达到普遍化的结论,而应去发现个人和族群的独有精神品性。如象征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侧重于从仪式的象征解释中去把握特定社会秩序的再生产,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吉尔兹则将文化视为一张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借助于对文化他者的认识反过来观照西方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终于意识到过去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知识系统原来也是人为“建构”出来的,从价值上看与形形的“地方性知识”相同,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不过被传统认可(误认)成了惟一标准的和普遍性的。用吉尔兹的话说,知识形态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是人类学给现代社会科学带来的进步。虽然“一般性理论”仍在我们中有其信众,但其实质已逐渐空,这种企望已渐被视为虚妄。

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探讨中国近代历史,得益于美国学者柯文提倡的中国中心论。长期以来,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皆不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模式。在美国,战后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受到费正清等人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西方冲击到来之前已经停滞。只是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才发生“千古变局”,转向以西方普世的价值观为取向的现代化之路。美国学者柯文总结道:西方中心观在研究中表现出三种思路:一是“冲击一反映模式”;二是“传统一近代模式”,认为西方是万世师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后现代国家只能以西方现代化的价值为终极目标;三是帝国主义模式,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侵略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时间社会崩溃、民族灾难、社会停滞发展的祸根。在批判上述三种模式后,他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观点,具体方法原则是:“(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中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的历史)的撰写;(4)热忱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瑚这种内部取向(internalapproach)的研究方法考虑到了中国复杂的历史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从中国社会内部结构产生的各种巨大的势力不断发生作用,不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尽管外来影响在不断加强。正如柯文所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寻求中国史自身的‘剧情主线(storyline)’,他们奇妙地发现确实存在着这条主线,而且在1800或1840年,这条主线完全没有中断,也没有被西方抢占或代替,它仍然是贯穿19乃至20世纪的一条最重要的中心线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陆续将地方性知识观念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代表性的作品有:《经学、政治何宗族——中国帝国万亲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艾尔曼)、《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州文化”观的形成》(程美宝)、《儒学的地域化的近代形态》(杨念群)。

以地方性知识分析中国的近代史,是否意味着这样的分析视角可用于晚清译书业的分析当中呢?我们知道,跨文化传播是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和信息交流,它的载体是符号,符号构成了文化传播的文本、信息和话语。就符号的形式而言,有学者将符号的意指形式分为三类:声音形式、形象形式、文字形式。在跨文化传播中,第一、三种形式可体现为同声传译和文字的翻译。l8跨文化传播倚重的翻译是语言与语言的沟通中介,是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二度编码上。以地方性知识角度考察这晚清译书业这一特殊的跨文化传播形式——笔者称之为跨语际传播,对其含义的把握应根据与近代翻译史相关的地方性知识要素。

晚清译书业关涉中西地方性知识,它是一种由压抑了并贯穿于东西地方性知识间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而产生出来的跨语际传播。探讨晚清译书业的发生、发展就是要探讨文本、词语、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如何在中国地方性知识和话语情境中被移植、再现并取得合法性权威地位的历史。晚清之时,中西方原本隔绝的地方性知识在近代中国相遇,猛然问在中国地方性知识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他者”。因此,对“他者”的考量,就成为我们认识自己和他者的起点,而这一切又是或多或少地是建立在西方译本上的。当时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正是用西方的文本、词语和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发现”和构建现代中国的国家形象的。

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看,近代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本质上是中西方这两种性质相异地方性知识普遍化造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知识,依然固守“华夷格局”,它要求周边及远近各国,在“君臣父子”等儒家学说框架原则下,同建立和平、稳定的关系。而西方知识则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将其价值观念普遍化。两种具有普遍化的知识的相遇呈现出权力的不对称,这便是晚清译书业所处的情境。

依据地方性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晚清译书看成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向另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旅行”。这场旅行在近代中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译书业存在着出发点,或者类似于一组起始的环境,在此思想得以降生或者进入话语之内。如晚清对译书业的认可是通过荒谬的“西学中源说”。其次,中西方知识的通约存在着一个被穿越的距离,使得一方的思想进入另一种时间和空间,并被赋予了新的重要性。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即用易经中的“天演”一词对接了西方的“进化”一词。第三,存在着一些接受的条件,或者是抵抗的条件,抵抗的条件对抗着被移植过来的理论或思想,同时也使得对这种理论和思想的引进成为可能。正是越过上述的时间和空间,晚清译书业这一跨语际传播在遭受了抵抗和批判之后,最终取得合法地位的话语被作为“事实”来表征着某种思想或理论,它们作为新的话语权力,直接对历史、社会和文化产生效应并施加影响。随着文本、语言的话语权力在译人语中得以确立,所有的表述也就被当作“事实”来接受了。

4余论:地方性知识视角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如上所述,地方性知识视角所具有的独特跨文化分析功能,如强调了跨文化传播中双方文化的平等性,应对限定于生长地域的彻底区域化知识保持应有的尊重,分析了不顾及地方性知识具体情境性而将地方性知识片面普遍化是导致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中不对等的原因等等,无疑为我们理解和把握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问题有着建设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跨文化研究视角的不足。但是,在运用这种视角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性知识的视角仅仅是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的分析思路,而并不意味着地方性知识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决定论。在把握跨文化传播中编码者和解码者的文化特征时,不仅要分析其文化内部的结构和内涵,而且还要将这种内涵和结构与社会经济层面结合起来认识。例如,对中国近代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相遇的分析,必须从两种经济制度所导致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人手。

其次,本属于人类学领域的地方性知识一词最近一再出现在兴起中的科学实践哲学里,人们也一再把这两种地方性知识概念混同一谈。澄清这两种地方性知识是地方性知识观念应用于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所在。

以吉尔兹为代表的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概念,是与民间性模式(folkmode1)有关的知识概念,即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固有的东西。所谓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知识系统,从价值上看与形形的“地方性知识”一样,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由此可见,地方性知识的确认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有着颠覆作用。吉尔兹曾讽刺把一元化知识时代的社会科学称作“社会物理学”,告诫人们道: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本来就不能像物理现象那样用机械的因果模式去处理。

这样看来,吉尔兹对地方性知识的理解可拓展到我们跨文化传播研究当中,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无视“他文化”的存在,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与“他文化”进行交流,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拒斥异质文化存在的“文化孤立主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西方推行的文化霸权和媒介帝国主义是有悖于地方性知识的生存现状的。

地方文化论文篇(8)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地方文化论文篇(9)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地方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46

一、引言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作为一种长期以来创造、积淀和传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文化有其地域鲜明的本土特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初中语文一线教学可巧借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让优秀的地方文化震撼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陶冶其情操,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地方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己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表明初中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和强调校内外的语文教育资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改变应试教育下只读教材现象,在实际社会大环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却常常忽视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漠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教学对地方文化比较冷落,未能有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教材片面强调普遍性,缺乏对地方文化的引入和利用。

在此,笔者认为将地方文化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融入课堂,文化教育

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要想引起学生关注地方文化,必须想方设法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合进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要参照《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利用地方文化的方式。以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或者把地方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学生兴趣;或者设立地方文化专题讨论会,以地方某方面的文化为侧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2. 实践活动,探究学习

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讲授的理论也略显枯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很难对地方文化有深刻的领悟和认识,有感官的、细致的体会。同时,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又生性好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主动地探索身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孕育在实际生活中,中学生只有走出教室,主动探索,把自己融入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领会其人文精神,这样比课堂学习更有效、更有主动性。

3. 生活中贯穿语文,行动中渗透文化

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热爱自己生活中的人、周围的事,才能激发自己学习语文的动力。地方文化正好为中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这样一片天地。学生身处于地方文化之中,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热爱与自己共同生活的风物人情,认同时间积累下的历史文化,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更应该对文化具有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将大大提高学生对地方文化的感受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地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将地方文化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对青少年健康全面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价值,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地方文化在长期以来的积累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宝贵的课程材料,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和塑造健康的人格,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青少年通过对地方文化的认知、感受和理解,了解本地文化的历史和由来,确认自己的文化特性,从而形成自己的人格修养和文化品格,培养他们热爱家乡、报效家乡和国家的美好情感。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地方文化资源中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的文化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践感受需求。例如参观古迹、寻访名人故居、观赏民间戏曲、搜集民谣民歌等等。在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只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开展。

3. 有利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地方文化的活力和开放性使得语文“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地方文化,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使语文课程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师甚至学校。而将学习语文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学习语文、利用语文,则有利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地方文化论文篇(11)

学者们对于廉政文化的定义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认识。狭义的廉政文化主要是指思想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如陈平认为,“狭义的廉政文化特指精神层面,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的一种精神文化,是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梅荣政认为,“廉政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和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新世纪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转型和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刘新华从介体环境、主体和核心三个方面概括廉政文化内涵,认为“廉政文化包括健康向上的社会廉政文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政府廉政文化和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克己奉公的公职廉政文化三个层面内涵”。虽然廉政文化在不同的研究者眼里有不同的定义,但无外乎都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特别形式。在我国学者的认识中,所谓的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思想为主体内涵的,人们关于廉政的认知、追求、规范及其与之对应的行为方式、社会准则、价值判断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廉政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主导、影响社会环境,促进廉洁政治建设,净化民众心灵。廉政文化的建设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让廉政文化融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去。让官方与民间形成一股清廉之风,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二)廉政文化的基本作用

1.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包含的是精神理念、价值追求、道德准则。它们会无形的在民众中指导人们褒扬什么,批判什么,唾弃什么,具有其鲜明的导向性。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主体行为。当先进的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时,贪污受贿,腐败枉法将失去存在的土壤。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浊的文化氛围,社会官员自觉摒弃,主动有所作为,正真做到为人民群众服务。

2.廉政文化的规范作用

廉政文化以原始规范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上规范社会主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判断尺度,拷量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警醒人们什么不该做,让一个人在踏出错误的第一步能够考虑到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廉政文化以其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人的行为的规范,无形中调整着人们的观念,行为和意志,转变为人们可见的行为状态,并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因此,廉政文化的规范作用无处不在。

3.廉政文化的凝聚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廉政理念,他能够使官员和民众很好的规范好自己,以相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把官民有机的连接起来,思想相通,步调一致,官民相溶于廉政文化的这一表现形式。执政者自身政治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工作人员必须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廉政文化会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观念与向往,最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1.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的主体缺乏主动参与性

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中,要想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要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都必须大力协助支持的。然而,有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思想上怠慢,行为懒散,官僚作风和拜金主义严重。领导人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下属发生的、等腐败现象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就是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也只是形式上简单批评几句,写几页检查读一读,根本谈不上深查细究,对于上级交办和督办的重大责任追究案件不是认真负责的去追究,而是想方设法寻求庇护、推卸责任、逃避惩罚。上述现象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成了制约基层政府廉政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宣传廉政文化建设时,采用开展学习研讨班,领导者在会议上作简短的报告,创作一些廉政题材的文章,树立道德模范,号召大家学习。这种方式只在短期内对人们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的学习效果来说并不理想。目前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除了以前标语式、横幅式的的宣传语,应多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营造好的文化氛围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地方政府的廉政建设。

3.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从我国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制度约束相对滞后普遍存在,文化建设较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建设廉政文化,就是要把反腐倡廉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文化的形式在全社会加以倡导弘扬。制度是腐败的牢笼,廉政思想、廉洁政治的清新剂。没有制度规范约束的廉政必然导致腐败滋生,没有廉政思想导向的廉洁政治必然是短暂的、非延续性的以行政个体为主导的亚廉政,制度问题更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对一种文化的开展具有保障性的作用。

(二)国外廉政制度文化给予的基本启示

国外在廉政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廉政制度方面可谓是底蕴丰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实用性启示有:

1.建立和完善反腐防腐法律体系

法律无疑是反腐防腐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国家在开展以来,建立了完备的反腐防腐法律体系。对于腐败行为的预防、调查、追究、惩处都有一整套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体系。当腐败行为发生时不仅要追究腐败本身,而且追究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能的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责权分明是防腐反腐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严禁公职人员索贿和收礼

关于公职人员索贿和收礼,各国都有具体详尽的法律加以规范,例如瑞典和新加坡明文规定公职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接收送礼。公职人员在社会正常交往中的个人馈赠,经估算以报表的形式上交相关部门备案,供监察部门审计。一经证实有索贿收礼行为,即刻受到司法追究,终身不得从事公共事业性岗位。

3.有专门的立法机构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依法设立的廉政机构,如挪威的反腐败委员会、瑞典的腐败行为调查局等。这些机构都得到了国家立法认证,规定了其职权范围、体系机构、监督程序,有别于国家行政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对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起着强有力的震慑和规避、惩处作用。

三、我国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总结了国外优秀的廉政制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有利于并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体制。其基本方法有:

(一)推行透明政务、信息公开

地方政府要以信息公开、广泛参与的方式推行透明政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地方政府要完善制度,广泛搜集民意,提高民意到达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践中去,提高民众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发扬民众民主,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二)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廉政机制

地方政府要发挥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对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要扩大基层民主,以公权力监督公共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要经常性的走街访巷,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民众的想法及诉求。对于社会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制约权力,加强政府的民主评议,把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评头品足,让群众来判断官员的优劣,进而影响其升迁去留。

(三)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在地方政府部门中,可以由党组织牵头、有关部门参与成立的专项检查组,不定期、不定时的对本地方的歌舞厅、夜总会、洗浴中心、高档饭店等高档消费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公职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处理。另外政府部门可以出资在地方上聘请离休老同志、街道干部等为监督员,赋予一定的职权,随时对领导干部工作之外的活动情况明察暗访,实施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纪检机关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要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情况登记、通报、建档制度,防止在执法上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