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8 16:14:26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1)

随着2006年福建省进入到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也已经历了2次我省自主命题的高考化学科的检验。面对着新课程带来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消化这几年新课程理念对高考的影响,进而指导我们进入到下一轮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去呢?总复习中如何做到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必修和选修教材、必考和选考内容如何整合复习?那就应当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考试范围、以及考生的水平现状对高考化学复习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理出新的思路。

一、从新课程化学科的课程结构入手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对于化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共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结合近年来全省各地的选择情况,几乎趋于一致:《必修1》、《必修2》,外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对于我省大多数学校而言,教学进度的安排也比较接近: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2》;高二上学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其余时间灵活安排《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课程的安排是与每个模块的特性所决定的:必修是基础、选修为拓展。《必修1》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主,因此融入了较多的实验、性质讨论以及化学方程式;《必修2》介绍了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外带介绍了简单的有机物,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少了,需要理解的东西增加了。三个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又居于首要地位,它是《必修2》知识的深入递进,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则是对必修模块中的晶体知识、以及有机物等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递进学习。

大多数学校能够在进入高三后开始化学科总复习。一整年的系统复习,首先应当建立在对前两年课程学习的正确认识之上。哪些模块需要强化记忆、哪些模块需要强化理解、哪些模块是复习重点、哪些模块是复习难点。只有在对各模块都充分分析、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复习才会重难突出、主次分明。

复习策略:

强化对《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包括方程式的记忆,强化对演示、分组实验的感官认知和理解分析。例如:《必修1》中钠元素性质的复习,可以通过浮、熔、游、响、红的“五字经”来加以概括、记忆,由此再推到出方程式,进而强化了有效记忆。

针对《必修2》(除有机部分)的复习,则完全可以融入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当中。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理顺从而强化理解。例如:运用《化学反应原理》中平衡常数K的知识,强化对《必修2》中平衡移动、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也是必修知识的深入和提高,因此在复习时同样应当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的电负性问题,就可以和《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律加以整合,强化理解。还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涉及到的苯的共面问题、不饱和键加成问题,都可以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π键”知识整合。2009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30题,也印证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二、从考试范围入手

《考试说明》每年都会修订,许多老师都会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所谓的“热点”,在这里就不再多言。这里只是从大方向上提出一些思路。

我省的高考化学科考查模式,内容包括了前面讲到的2个必修模块加3个选修模块。但真正落实到考查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必修必考、《化学反应原理》不考“熵”、《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选模块考内容也较课本要求容易一些。

高考的公开性、选拔性模式决定了它是一场有一定难度,但又要照顾到大多数考生情绪、社会观感的考试。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平均分在65-70分的百分卷考试,考个六七十分不难、但要想考个90来分就未必那么容易了。这样的考试模式,就决定了我们复习的方向,将是“有的放矢”。只要了解好它“易”在哪、“难”在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复习策略:

首先解决“易”,哪儿“易”呢?必考范围的有机内容“易”,从2010年的全省各地质检到高考,有一两道选择题确实“易”,主要考察一些简单的“识记”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化合物性质。

还有哪“易”呢?“选考题”,没错就是“选考题”!一场考试要想让两个模块等“分值”容易,但要想让它们“等难度”谈何容易!那么,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降难度!降到让绝大多数人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这不就“易”了么?!纵观2年来的质检、高考题,这道选考题尤其是结构的选考题,考生得分率一直远高于其他大题,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要大力鼓励学生们“迎易而上”,不追求难、怪、深,只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精髓,把握知识要点,就定能全取13分!

有“易”总有“难”啊,“难”在哪呢?“难”就“难”在《化学反应原理》,因为它是《必修2》(除有机外)的深入,是必考3个模块中最重理解的模块,自然也就是众多考生眼中“最难”的一块了。那么,这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复习中的重、难点。

三、从考生入手

高考的选拔,决定了高考化学试题特点。试题特点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而咱们的考生,或者说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普遍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缺陷。“被动学习、效率不高、不善总结、解题不规范、表达能力差”。面对这样的现状,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不应一味的抱怨,而应该对学生一一把脉,开出“药方”。应当把“教育”和“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而不是将其割裂,同时,应当看到新时期的学生身上所独有的新特点,以其之长攻其之短。并结合我们化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实现复习的效果。

复习策略:

“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能力也很强。利用总复习的大好时机,强调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把一些实验让他们亲手施行一遍,是最好的选择。一来他们知识已经相对完善,实验效率高,二来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有效记忆,以情景“统领”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把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不少学生不善总结的毛病,其实可以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例如:针对文字描述的主观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大量的模仿别人的标准答案,从而模仿出“语感”,进而能够自主的发挥。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总结呢?!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短期的强化可以做到的,应该贯穿高中化学三年教学的始终,应落实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在高考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形成一定“思维定势”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变通打破思维的完全定势。

总之,高考的复习,我们不应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中。要充分把握住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思路,给老师一个空间,双方配合,有的放矢,让我们用最有效的学习赢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l》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2)

大陆《标准》与台湾《纲要》的框架结构如下页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的课程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课程目标,大陆《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大致相当于台湾《纲要》中的教材纲要、实施要点。在结构上,大陆《标准》的目标层次明确,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三维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依据,2016版中的“核心素养”更是与时俱进;台湾则依据“高一统整、高二试探、高三分化”的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必修与选修部分的课程目标分别列写。除此之外,《纲要》还单独提出了学生核心能力的要求。

总体来看,大陆与台湾都十分重视物理学科的科学教育功能,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相比而言,大陆《标准》注重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以及初中、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但是其部分目标要求过高,过于空洞甚至牵强附会,从而容易导致部分目标要求形同虚设,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评价。相对而言,台湾《课纲》的目标要求简练、可操作性强,更便于在教学中实施和评价。

二、课程结构的比较

为了体现课程结构的基础性与选择性,大陆2003版的高中物理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共12个模块,每个模块占2学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是为全体高中学生设计的课程,学生完成这两个模块的学习后,可获得4个必修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选修1-1、选修2-1或选修3-1中的任何一个模块获得,其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而大陆即将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6修订讨论稿,未正式),其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必修模块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供全体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物理学科素养。学生完成必修课程并获得4学分后,可参加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选修I系列模块是物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拓展,是学生进入大学理工类专业学习的支持性学习内容。学生完成选修I系列模块的所有课程并获得6学分后,可参加高中物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对于选修II系列模块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选择学习;学校或地方可根据实际需求编写选修II系列模块的教材。2016版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的选修部分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与台湾的物理课程结构相似,但其仍然存在培养对象定位不准、可选择性不强的问题。

台湾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如下页图3所示。其中,“基础物理一”衔接九年一贯课程内容,进一步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侧重于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精神及物理学的知识范围,以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激发学生追求事物原理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认物质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启发学生在科学创造及应用上的潜在能力。“基础物理一”课程于高一实施,为共同必修课程,共2学分,可弹性安排于高一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实施,以每周授课2节为原则。高二社会组(文科类)学习“基础物理二(A 版)”(共2学分),其是以高一基础物理教材为基础,介绍力学的基本知识,可弹性安排于高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实施,以每周授课2节为原则;高二自然组(理科类)学习“基础物理二(B 版)”(分上下册),其以高一基础物理教材为基础,深入探究力学,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奠定学生研习高三选修物理的基础。“基础物理二(B 版)”为4-6学分的课程,教学时间为1学年,每学期2-3学分,以每周授课2-3节为原则。A 版的内容包含于B 版,B版的深度、广度高于 A 版。自然组(理科类)的学生在高三阶段还需继续学习“选修物理”(分上下册),每学期3-4学分,每周授课3-4节。“选修物理”以高中必修科目为基础,增强了内容广度和深度,通过训练学生的抽象思考、计算以及实验的能力,奠定学生下一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地物理课程结构的设置思路类似,均分为“必修基础”和“选修提升”两大部分,但大陆2003版课程标准对选修部分的课程设置过于理想化,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考试较少涉及其内容,许多学校不会进行教学。

三、教材体系结构的比较

知识内容是教学的基本,是各种学科思维、方法及核心能力培养的承载。通过选取大陆高中物理人教版(2004)和台湾龙腾版理科类学生的物理教材,对其教材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3)

今年是重庆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6年,我校的课程改革实践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渐转化为反思、总结与提升的新阶段。作为一线教师,从最初的努力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改革,逐步发展为思考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等现实要求相结合。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板块,在高考中约占化学总分四分之一以上,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有机化学被分成两个部分,即《化学必修2》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二者在内容设置、教学难度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在《必修2》涉及有机化学的单元中,教学内容以典型有机物为切入点,在初中学过的常见有机物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限制,必修模块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展现有机化学自身内在逻辑体系,没有强调官能团的概念,更没有根据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比较系统分类整理。在这个学段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沿着“物质、性质、用途”这样一条思路对所选取的代表物质进行介绍。由于较少涉及有机物类别概念,这种教学流程与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未分科前的高一学生,属于化学课程中的“通识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天然气中的甲烷、白酒中的酒精、食醋中的醋酸等等。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一方面普遍感觉比较简单,入门相对容易;另一方面,由于削弱了对知识进行有深度的总结等方面的要求,必修部分的知识对于将来选择理科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细碎,知识往往停留在识记层面而难以实现理解基础上的体系化。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对象是理科生,因此在教学难度、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提升。这种变化对于引导学生比较系统、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尴尬,因为如果按照新课程的排布顺序,《选修5》的教学时间是高二下学期,即学完《必修2》的一年后。此时教师往往因为学生已经将有机化学知识基本遗忘而不得不先组织复习,甚至将必修板块的有关知识重新再讲一遍。这样的现状不仅导致时间上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学校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选修5》的教学时间提前到高二上学期,与《必修2》直接串联,希望从时间上缩短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距离。但《选修5》中涉及到化学平衡和价键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基础需要做必要铺垫准备,否则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所以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不只是教学时间的简单调整就可以完成,需要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化学教研组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经验:

1. 贯穿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有机化学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有机化学板块教学设计中始终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强化这个由个别到一般的基本思想,为后续的各类有机物的学习搭建科学的理论平台。

如在《选修5》的“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中,我们从回忆学生已经学过甲烷、乙烯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入手,推演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归纳同系物在性质上的递变性。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让学生意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是今后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体会分析有机物的官能团推测物质性质的方法。

2. 充分利用探究型实验,切实做好教学衔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可从学生较熟悉的相关实验入手设计探究实验,以创设认识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必修模块学生已经学习“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知道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选修阶段学习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时可先让学生推测甲苯可能有哪些性质,再通过借鉴苯的相关实验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在“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探究实验中,可以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考虑甲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使学生从官能团相互影响的角度加深理解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3. 利用信息技术,以“慕课”“微课”等形式活化教学衔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互动性和趣味性,以“慕课”“微课”等为代表的网络化教学资源日益成为学生课余拓展学习的热点。在“慕课平台”建设方面,我校化学教研组着力于开发研究性学习、生活化实验开发和探究实验选修课等多种主题的系列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化学学习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尤其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通过丰富而具有综合性的课题学习,提前帮助学生熟悉相关化学理论,引导学生联系必修与选修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学习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灵活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将两个模块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整合。

【参考文献】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4)

一、案例教学与文学史教学相结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教版选修课程《中国小说欣赏》与高中语文选修Ⅱ“小说与戏剧”相匹配,重点学习欣赏中国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国小说的欣赏艺术。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审美取向.实践证明,将文学史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欣赏中国小说,可起到由线串点,由知识形成技巧,进而总结规律升华成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二、专题教学与综合欣赏相结合

《中国小说欣赏》编排的特点是根据选文主题来选材和划分单元的。每个单元是一个独立的主题,也是一个独立的专题。各专题的教学必须要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掌握欣赏中国小说方法的目标。例如“谈神说鬼”单元,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了解《西游记》和《聊斋志异》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人物刻画。

综合欣赏包含背景材料的收集,原始资料的整理,欣赏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欣赏规律的揭示和方法的归纳。综合欣赏给学生提供一个构建知识链条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综合理解,掌握中国小说欣赏的规律与方法。比如欣赏《红高粱》,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评论家的评论观点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等;指导学生对这些材料加工整理,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理念,分析《红高粱》的象征意义和蕴藏内涵,利用各种欣赏方法分析作品,提出自己的论断。

由专题学习到综合欣赏,使学生对小说欣赏从知识到理论,由零碎肤浅的认识上升到系统、深入的理解。综合欣赏是小说鉴赏活动中提升质量保证效率的最佳环节。

三、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写作品。小说篇幅一般比较长,而“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这些都是鉴赏小说时不可缺少的,只要牢牢抓住小说的三要素进行自主鉴赏就能提纲挈领,举重若轻。

《中国小说欣赏》虽是选修课,但选修课和必修课是有联系和衔接的。我们已经学习了必修3中《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必修5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等小说,通过这些篇目的学习,掌握了小说鉴赏的相关知识及鉴赏的步骤和切入点,总结出了鉴赏小说的步骤:

1、依托文字理清情节线索;

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

4、研究写作技巧,把握叙事视角。

归纳出了小说鉴赏具体方法:

1、人物鉴赏:颦笑言语见真情(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情节鉴赏:文似看山不喜平(节奏、悬念、巧合、突转)

3、环境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叙事技巧:笔端变幻风云生(视角、详略、顺序)

在必修课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修课程自主鉴赏的任务。如教学第二单元《聊斋志异》的《香玉》一课,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鉴赏,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致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概括情节:

开端: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

发展: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

再发展: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

高潮: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

结局: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

再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加以自己的评价。如香玉的热烈多情,绛雪的善解人意等。接着引导学生找出小说中写得好的地方,从人物塑造,语言应用、环境描写、构思手法上加以赏析。

在小说选修课教学中,能联系必修教材,用必修指导选修,不仅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觉探究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自主欣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新课标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开手脚,大胆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中国小说欣赏》无论是单元说明,还是“赏析”、“思考”、“链接”,都是指向具体作品的解读,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中国小说,是本门课最大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老师大胆放手,并不是说老师可以放手不管,让学生自由学习,也不是指老师毫无目标,胡乱指导,相反老师要事先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理论水平,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和讨论环节,游刃有余的指导学生大胆假设、推理、分析、探究。

如第六单元的《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指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分工讨论,相互交流展示,然后教师再加以点评,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选修教学与高考备考相结合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5)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山东女子学院教职工宿舍7号楼1单元201室、401室三个卫生间和201室外墙维修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项目:

二、承包方式: 乙方按照甲方要求包工包料对维修项目进行施工。

三、质量标准:施工质量双方同意参照《济南市建设工程管理条例》 的规定,卫生间、外墙防渗漏的保修期为5年,保修期内因质量原因所产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均由乙方承担。

四、施工期限:2019年4月4日做卫生间渗水修复,4月9日前做完外墙渗水修复。

五、工程造价:甲方按照卫生间400元/个,三个卫生间,合计1200元;外墙防水40元/m2,需做50 m2,合计2019元。以上费用共计叁仟贰佰圆整。

六、付款方式:工程完工后,经甲方验收,如符合以上施工项目和设计要求,先付贰仟柒佰元,伍佰元作为质保金,两年后支付。

七、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代表:

日期:

乙方:

代表:

日期:

合同范本2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双方签订的《_______项目户内精装修总承包工程施工合同》,本着实事求是、友好协商的原则,签定如下补充协议:

一工程质量保修范围和内容:

1、乙方在质量保修期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管理规定和双方约定,承担装修施工合同中的所有施工承包范围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2、凡属于乙方原因造成的各部位的质量问题或其他缺陷,及由于乙方维修造成业主的相关损失,均属于乙方免费保修责任范围;不属于乙方责任(例如业主使用过程中自身人为损坏、第三者故意或非故意损坏等),但是经由双方协商需要乙方施工的,乙方必须积极配合维修,费用双方协商由责任方承担,但费用收取不能高于市场综合水平标准。

二.工程质量保修期:

双方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约定本工程的质量保修期以工程通过验收,完善整改意见并正式移交甲方,在移交给业主之日起计算,保修期限为贰年。

三.保修金支付:

本工程将保留按合同结算总价的5%作为工程保修金,保修期满后,物业管理单位及甲方对工程质量无异议后15天内即与乙方办理保修款结算手续;支付保修金同时应扣除应由乙方支付的修理费用、违约金等相关款项。

四.保修要求条款:

1、交楼期间精装修施工单位必须在现场组建专门的交楼维修办公室,每一户安排专业人员陪同我司交楼人员进行验收移交。要求参与交楼的人员不得与业主发生任何冲突,对业主提出的意见必须认真记录,按交房记录卡记录的整改项目反馈精装修总包项目管理层并以最快速度进行整改维修。

2、要求精装修总包在业主入伙后的六个月,作为维修高峰期,期间必须派足够的固定维修人员(具体数量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另行确定)在现场组建专门的维修办公室,并每天到物业公司报到登记,以便出现业主招修时快速反应、即时处理。

3、维修高峰期过后,总包单位必须指定维修负责人,维修负责人应在甲方通知后4小时内赶派人或亲自到现场进行维修,履行保修义务,保证维修的质量及效果。

4、发生紧急抢修事故的,乙方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当2小时内到达事故现场抢修。

5、接到维修通知后,施工单位必须实行第一时间先检查维修,后论责任的服务原则

6、乙方未能及时按规定进场维修或不能维修、及未能在甲方指定的合理期限内维修完好或经过两次维修都未能修好的,甲方有权自行另请其它施工单位代为维修并确定价格,由此发生的所有维修费用及赔偿费用、并加收以上费用的15%作为甲方管理费,以上费用可以从甲方支付乙方的任何款项中扣除,但不等于解除乙方的任何应负的责任。以上费用发生后,乙方应在一周内按此发生费用补充保修金,否则另加收此发生费用的50%作为违约金,此费用直接从保修金中扣除。

7.由乙方的施工质量原因,导致业主退房、补偿等的全部责任、费用及甲方的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8. 若乙方授权甲方全权代表乙方与相关业主进行相关事宜的谈判等工作,乙方应在甲方通知由此发生的有关费用的3天内向甲方支付,否则甲方加15%的罚款从保修金中直接扣除,并要求乙方在一周内按以上费用补充保修金,否则另加收此发生费用的50%作为违约金,此费用直接从保修金中扣除。

9.对于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当按照《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的相关规定,立即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由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保修方案,乙方实施保修施工。

10.在维修高峰期过后,施工单位建立回访制度,即每2个月内派专人与物业管理处、甲方一起,进行一次对业主的上门回访,及时了解业主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处理,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回访时要制定填写《工程回访登记表》(表格参考下表),填写完毕后同时交一份给业主及管理处保留备案。施工单位若没有按以上要求进行回访,则一次罚款¥1000元。

11、对每一次维修完毕后,施工单位必须填写《工程维修记录表》,同时交一份给业主及管理处保留备案。

五.建立快速反应的联络保证措施:

1、在业主入伙交楼验收及入伙后的维修高峰期间,施工单位必须在现场组建专门的交楼维修办公室,并必须指定维修总负责人,与甲方、物业相关负责人对接,全力协助甲方验收交楼工作,维修总负责人手机等通讯方式必须保持24小时通畅。设立维修办公室联络专线,维修联络专线必须保证24小时有专人接听,对反馈的维修信息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维修负责人,确保快速安排维修。若因特殊原因要更换负责人,施工单位必须提前一周通知甲方及物业并征得甲方、物业同意,在安排好相关工作的移交及接管人员之后方可更换。

以上规定内容中,施工单位违反任何一点规定,甲方每次将处以¥500-2019元的罚款。

维修期间若维修负责人对该项工作不称职,维修配合工作不能令甲方及物业、业主满意,甲方有权要求在一周内无条件更换更合适的负责人,以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与进度。若施工单位采取拖延、不配合的态度与方式,甲方将处以¥5000元的罚款,并必须在一周内更换合适负责人。

维修总负责人:联系方式:

2、在维修高峰期过后,施工单位必须指定维修总负责人,与甲方、物业相关负责人对接,全力协助甲方维修服务工作,维修总负责人手机等通讯方式必须保持24小时通畅。否则将每次处以¥500元的罚款。

3.维修总负责人必须在维修工作开始前2个月确定。

六.维修人员作业管理制度要求及处罚措施

1、乙方人员维修时出入小区时需佩戴管理处签发的出入证或经管理处确认。违反一次处罚¥100元。

2、乙方人员入户维修前,应事先征得业主同意,不得擅自入内。违反一次处罚¥500元。

3、乙方人员入户维修时,须着工服穿鞋套,在返修过程中,必须作好施工作业点周边的成品保护,必要时使用地垫,若因作业不善造成设施、装修、家具的损坏须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并处每次每项¥500元的处罚。

4、乙方人员在业主家中不得随意在非施工作业区域内走动;不得大声喧哗、翻看报刊杂志、电视;不允许乱扔垃圾、吐痰;不允许在业主家中吃拿东西、抽烟或无故逗留等。违反其中一项一次处罚¥500元。

5、乙方从甲方或管理处领用钥匙,必须按甲方或管理处规定及时归还。违反一次处罚¥100元。

6、乙方在离开维修现场或在空置房返修完毕后,须及时将返修现场清理干净,关好门窗、水电开关等,严禁将空置房作为仓库使用。出现任何不良事件,而导致业主索赔,均由乙方承担相关责任并处一项一次¥1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7、甲方对乙方现场人员有违规或不服从管理的,甲方有权要求其限时整改,若乙方不能按照甲方要求进行整改的,可要求其退场并将另外委托其他专业公司完成修缮工作,同时一切费用将由乙方承担。

8、因工作需要乙方参加的会议,乙方相关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准时参加。未能准时出席或未征得甲方同意缺席的,迟到一次罚款¥500元;无故缺席一次罚款¥1000元。

七.其他奖惩制度:

1、集中交付及维修高峰期间,根据施工单位的维修服务质量情况(从维修质量、速度、服务配合、客户评价等方面体现),结合《工程回访登记表》及《工程维修记录表》体现的综合维修质量、业主评价等方面情况,返修工作满意度总体在90%以上的单位,给予¥3000元的奖金;对于综合评价差,业主对维修工作出现过2 次以上合理投诉的单位,给予¥3000元的罚款。

2、交付期间由业主提出的有效质量问题相关责任单位每条扣款¥50元,出现二次返修的按¥500元/条向甲方缴纳违约金且甲方有权安排其他人进行处理,费用由乙方承担。

3、施工单位在工程交付前指定返修负责人,必须组织足够数量的返修工人,报甲方返修办备案,并保证返修办对返修人员的优先使用权。各单位须按照甲方要求人数派驻返修工人,每少一工日罚款¥200元,累计超过10个工日通报批评。各单位如需将派驻的返修管理人员和返修工人另作安排或减少人数,必须先征得返修办同意后方可进行。

4、各施工单位负责本单位返修人员的管理,因返修人员不服从返修办及物业的管理造成业主及甲方的损失由各施工单位承担。返修办将视违规行为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处以¥100-5000元的罚款并现场开具《施工单位人员行为过失处罚通知单》,如乙方采取回避、推诿、拒绝签收的行为,甲方有权直接处理,产生一切费用直接从责任单位的款项中扣除。

5、集中交付及维修高峰期间由甲方、物业维修部每2星期评出5佳返修人员,5佳人员先由各施工单位维修办推荐,甲方、物业维修部依据该工人维修记录、客户返修满意度和工作量综合质量,对满意度较高的人员进行奖励。每人每次¥100元现金奖励,并建议各单位将该员工作为后续保修人员留用,同时满意度较差的人员不得从事保修工作。

6、集中交付及维修高峰期间,除维修总负责人外,各施工单位必须指定各班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由处办理管理人员证件,可以穿便装,返修办依据管理人员所管辖人员的总体返修满意度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1个月评定一次,对总体维修满意度较高的,每次奖励¥500元;对总体维修满意度较差的,每次罚款¥1000元,并必须更换该管理人员。

7、日常保修期间每月评出返修5佳人员,5佳人员评定依据客户返修满意度和工作量综合分。对总体维修满意度较高的,每人每次奖励¥100元并通报各单位以示奖励;对总体维修满意度较差的,每次罚款¥500元。

8、日常保修期间各单位必须指定管理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评定,对总体维修满意度较高的,每人每次奖励¥100元并通报各单位以示奖励;对总体维修满意度较差的,每次罚款¥500元。

(注:所有罚款与奖励均由甲方或物业发出《罚款通知单》、《奖励通知单》

八.本维修协议一式六份,甲方肆份,乙方二份,与装修合同同具法律效力。

甲方:

代表: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6)

完全学分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学分制,而学分制起源于德国的选课制,学分制现今已成为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学生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其课程体系仅仅设置了少量的必修课,却设置了大量的选修课,在规定的学籍有限时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以及该课程心仪的任课老师,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按照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完成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够规定的选修学分,同时完成必要的实践教学活动,达到了学校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即可毕业。

2.完全学分制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其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在完全学分制下,课程体系既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体现院校特色,同时也要实现完全学分制下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2.1完全学分制下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2.1.1减少必修课的总学分,提高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应该以选修课为核心,必须范围广、门类多,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学生各种兴趣爱好的需求,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南方学院原来实施的是学年学分制,再此基础上,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压缩了必修课的总学分,提高了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的比例,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全校共享;另一方面鼓励老师从学科建设需要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出发,开设出充足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以便给学生有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

2.1.2分层次设置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应具有层次性和模块化课程组合结构。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选修课程内容要遵循“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实施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保证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时,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进行模块化的选择,注意打破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体现学科内部课程结构衔接的纵向性以及学科之间课程结构整合的横向性。南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现行完全学分制下课程的设置不仅考虑了课程群的层次性,也实行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将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平台即综合素养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每个平台下面又分别分为不同的模块。

2.1.3设置专业方向模块,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选择就业方向。完全学分制的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南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专业课平台下设置三大模块,分别为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限选模块、专业任选模块。在专业限选模块中,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了两个方向模块:企业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每一个方向分别有七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的课程可以作为任选课去选修。限选课方向模块的课程设置既可以突出学生在任何一个方向的综合能力和特色,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各个专业方向上知识和能力在结构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1.4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南方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增加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学生实践应用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了实践教学平台,分为创业就业实践必修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任选课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模块,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上加大了力度,统筹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内容,保证了其科学合理性。

2.2完全学分制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南方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物流管理专业结合南方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査分析广东省内各物流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南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制定出创造性的专业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毕业总学分在150~155之间。结合课程性质和课程结构,南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如图1所示。

(1)综合素养平台综合素养平台课主要是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包括综合素养必修课、综合素养限选课、素养任选课三部分。其中综合素养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数学、人文类课程如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与科技进步、国史国情教育、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哲学智慧与通达思维、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素养限选课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等课程,通识模块包括国史国情教育和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两大通识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置四门课程’必须选修每个模块中的一门课程。素质任选课可以是由全校教师开设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供全校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开班,也可以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中关于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类的课程,经学校认定后可算作学分。

综合素养平台课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南方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综合素养平台课占该专业毕业总学时比例的30%~46%左右,其中,综合素养必修课程占该专业毕业总学时的29%,综合素养限选课程占1%,素质任选课程占0?16%之间,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的基本技能,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学好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专业课平台

专业平台课包括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介绍本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本专业学科的基本技术知识,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体现了专业面的宽窄程度,因此,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知识的覆盖面相对比较广,而且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具备将来自我发展的能力。物流管理专业为了体现南方学院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尽量综合化,主要是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商务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专业方向限选课是根据专业本身和行业市场信息的变化,体现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普养学生在专业的某一领域或具体行业专业技术能力的课程,具有灵活性、静态和动态的统一性的特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分为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两个方向,企业物流方向课程主要有运输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运营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国际物流方向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实务、仓储与库存管理、物流通关实务、物流专业英语、外贸单证实务等。专业任选课包括任选课和慕课(MOOC)两类’是为了拓展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的课程。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概论、项目管理、市场调査与预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国际金融、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经济地理等三十多门课程,而慕课课程需要经过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可作为学业学分。

南方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平台课占该专业毕业总学时的比例46%左右,其中,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占该专业毕业总学时的20%-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占13%,专业任选课程占13%左右。

(3)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课包括创业就业实践必修课、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程任选课。南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创业就业实践必修课程主要有创业学、就业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所有理论课程中的实验、所有开设的实验课程以及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可以进行实习的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课程主要有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运营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调研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均有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物流仿真、网店运营实训、物流管理案例分析等;校内企业实训基地实践主要指申通快递校园超市、韵达快递校园超市实习等;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主要指学校组织学生统一在广东南方物流集团、宝供物流等企业或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去实习,都需实习单位出具实习认定书之后才能认定为学分。第二课堂任选课包括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比赛、发表的相关论文、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专业调研报告、获授权专利、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社会调査和社会体验活动等。

南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设置的学分占整个培养计划总学分中的比重比较大,实践教学的累计学时占专业毕业总学时的30%以上,从整体上培养了学生的调研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完全学分制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注意事项

3.1加强师资建设,开设大量结构优质量高的课程

学生在完全学分制下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老师,这对教师的要求就会更高,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开设大量结构优质量高的课程,学生才能根据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自由选择课程,从而实现完全学分制下因材施教的目的。南方学院在师资建设方面主要来自于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于传统高校的老师,具有高职称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一部分来自于有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方面有可塑造能力、可以将企业经验和思维融人到教学当中的高学历人员;另一部分来自于海外有教学或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或外籍人士,能在教学中引进海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企业经验,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这种结构相对合理、学院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开设了高水平、受欢迎的大量选修课程,再加上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推行,既保障了完全学分制的有效实施,也保证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2实施导师制,对学生选课进行综合指导

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独立地安排学习时间、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教师,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由于学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又比较模糊,很难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反而导致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较为宽松的完全学分制环境下,难以设计并优化符合自己目标的知识结构体系,容易出现乱选课、选容易得到学分的课、片面追求学分而不用心学习等现象。因此,要想保证完全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否则就只能流于形式最好选择该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老师。导师的职责就是从学生人学直到毕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符合自身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便于课程的选择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3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实施完全学分制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无论是在选择专业的课程上,还是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甚至整个本科过程的学习年限方面都有更大的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持久性,而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持久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后才能有效的学习,进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

3.4具备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和高效的信息系统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和高效的信息系统是保障完全学分制下选课制顺利实施必不可少的条件。南方学院共有1000亩的占地面积,目前已投人使用10栋教学楼,4栋实验楼,2栋办公楼,1座图书馆和6处体育馆。目前全校已经投入使用总值5425.39万元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53间的实验室,194间的多媒体教室,为提升教学、科研、管理的整体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图书馆有2.9092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藏书354.4万册(包括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以及共享的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图书)。为保证选课制的高效实施,南方学院定制了一套适合完全学分制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括学生教学信息管理和学生选课、教师教学评价、教学资源以及生活资源管理(水电饭卡消费),这些技术支持为完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7)

结果如表一:

2.与往年高考试题的对比

2.1与去年本地区生物试卷的对比

我区加入新课标高考只有两年的时间,对比这两年的高考生物试卷,对我们新的一轮备考更具现实意义,下面就这两年的试卷考查内容通过表格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如表二:

由上表对比可知,今年较去年而言,必修一的分值比例相当,必修二的分值提升6分,必修三的分值降低7分,这样,必修的三册分值比例较去年更为合理。就知识点的布局而言,两年的情况基本相同,只有局部有所调整;但考查题型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必修一的变化最为显著,第五章光合与呼吸今年未出简答题,只以两个选择题一笔带过,比较出人意料;同时,增加了该章的选择题比例,从而使该章的分值比例不降反升,但图形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明显降低。必修二增加了一个选择题,在提升分值比例的同时,关注了遗传科学史中相关实验的考查,而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持续了去年的风格,只在某空上增加难度,拉大区分程度,但其能力要求两年基本持平。必修三减少一个选择题,同时避开了神经调节,去除了图形分析;简答题变图形分析为表格分析与实验分析,总体的能力考查有所降低。选修1和选修3仍以基础知识的记忆为考查的主体,只不过更换了知识点。综上所述,两年试卷的知识考查内容总体平稳,能力要求今年有所降低,使学生更易入手答题。

2.2与以往六年新课标生物试卷的对比

新课标推行以来,我区与宁夏、黑龙江等地共用一套试卷,而我区较宁夏等地晚进入新课标的高考,因此,本文作者参照宁夏以往六年的新课标生物试卷进行对比,结果如表三、表四。

由表三、表四可知,必修一的高频考点集中于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五章重点考查了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酶七年考查四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七年共计考查六次,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第六章七年考查五次,且该章的四节内容轮流出题,均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的高频考点集中于第一章,七年连续考查六次,其中2008~2011四年考查的都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分析;而2012年变为一对相对性状的分析;今年又回到了自由组合定律,但考查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注重了推理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对本模块在各年高考中的分数统计发现,其分值在8~19分之间,分数总值从未超过试卷总分数的1/3。必修三的高频考点集中于二至五章,其中,又以第二章考查频率最高,达到年年必考的程度;此外,第四章也达到了七年六考的考查频率。选修一的高频考点在专题2和专题6,基本是隔年考查。必修三的高频考点在专题2,七年考查四次。可见命题者对这些考点非常重视,掌握了这样的高考信息,相信在实现有效教学、高效备考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3.本年试题的命制特点

3.1回归课本,重基础

本次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不论选择题,还是简答题的试题情景多数源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之题干语句表述明朗清晰,充分体现回归课本的命题意图;同时,试题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考点分布合理,突出对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熟悉的题境,平实的考点,方便了考生的作答。

3.2能力立意,尊课标

本次高考试题的命题重点仍然是对考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尤其对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基本与往年持平。试题力求以主干知识为背景,以能力考查为契机,通过灵活的问题设置,凸显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3.3稳中求变,作调整

本次高考试题无论是从题型、题量,还是从考点分布,抑或是从能力的考查,都很好地延续了去年的风格,显现了求稳的特点;同时,在一些高频考点上,变惯熟的简答题形式为选择题形式,并避开前一年重点考查的内容,代之以同一章的其他内容,从而显现了求变的思路;此外,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调整了必修三册的分值比例,使去年重必修三而轻必修一、二的情况得以纠正;同时,题干较去年大幅度减少了图形考查的比例,使能力的考查更趋平稳,进而显现了调整的力度。这样的调整与变化,更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合理的发挥。

总之,本次高考试题突出了注重基础、能力立意、适度调整的命题思想,为新的一轮复习备考乃至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4. 带给新一轮备考的启示

4.1回归课本,抓基础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考命题回归课本的趋势明显,要求我们在新一轮的备考中,注重课本、注重双基,重在协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点,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狠抓主干知识,围绕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特别注意知识的拓展要适中,不宜过度深挖。

4.2训练能力,研课标

《课程标准》无疑是高考命题与测试的终极标准,就教师而言,对其深入学习和领悟,不仅有利于对高考动向的准确把握,还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课堂教学的把握。因此,研究课标、理解课标、感悟课标,是教师教学备考的基础;就学生而言,能力训练的结果就是学科素养的提升,而这正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考测试的最高目标。能力的训练,应从方法入手,教会学生方法,引导学生用熟方法,无疑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新一轮备考的核心任务应该是方法的优化、方法的简洁化、方法的熟练化。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8)

大学物理实验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为满足未来工作需要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作为工科类高校的基础课,大学物理实验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已开设,但都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过程、成绩评价复杂,教学创新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本文结合多年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及成绩管理评价方式。

一、内容定制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现有的实验设备使用率不高,缺乏科研院所间的横向合作。为此,从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参照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期成果,提出了“定制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概念,简称为“定制式实验”。所谓定制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指学生自我选定、设计所要做的物理实验。把大学物理实验所有的实验项目进行归类,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必修实验;第二类是选修实验;第三类是探究实验,属于开放性实验。三类实验的成绩之和即为大学物理实验的总成绩。

二、定制式实验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1.定制式实验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力求贴合专业实际。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中要求通过高等教育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这种技能与能力的最直接和主要的获得途径便是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进行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的能力的任务。虽然在将来不一定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一定要有基本实验能力和素质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在提高学生认识物理实验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出能够贴合生产生活,贴近学生未来就业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强调定制式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开设的物理实验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学生的专业方向。在以往确定物理教学实验内容时,很少考虑本校学生的就业方向。随着国家、各省市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以及各高校多年的积累,增加大学物理实验的数量,利用现有或购置相应的实验设备仪器,开设更适合专业特征的,甚至是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已成为了可能。

2.动态、灵活、开放是定制式实验最大的优势。与时俱进,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定制式实验中的探究实验部分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任课教师或各个专业的教师可以提供符合专业特色的实验内容,以更大的开放程度,更灵活的实验设计,更快捷的动态更新,把专业知识引入到物理实验中。

3.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强化自主性。采用此种实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职业目标自主地选择实验内容。

4.设备条件与授课时间是限制开展定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瓶颈。开展定制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尽可能多地开设本校各专业相关的实验,并尽可能保证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开设。这个要求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在实验设备的保证上,此外很难保证有充分的授课时间。因此,可以在以不增加实验总数的前提下,压缩必修实验数量,增加选修实验、探究实验的数量,以实现鼓励创新、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三、定制式实验的成绩管理与评价

1.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价方式。从前人的研究成果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成绩的评价方式很多,如平时实验平均成绩、平时实验平均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从平时所做实验中任意抽取一个实验成绩+其余的平时实验成绩、平时平均成绩+笔试成绩等,也有采用平时实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核的方式,还有的研究者建立了考核的模糊评价模型,有学者研究了国外著名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的评价体系,其做法是抛弃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而采用多环节、结合项目研究、口头报告及写作练习的多方位综合成绩评价体系,很有参考意义。但无论哪种评价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最大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实验教学效果的改善。

2.定制式实验采用各类实验成绩累加的成绩评价形式。定制式成绩评价采用的是“必修实验+选修实验+探究实验”累加的成绩评价形式,但与传统成绩累加的评价形式不同,它是一种相对动态的成绩评价方式:必修实验成绩有固定的权重、分值,而选修实验、探究实验的权重和、分值总和固定,而二者的实验数量不固定:(1)必修实验为学生必选。(2)选修实验为学生必选,但数量上可多可少;探究实验为学生可选,数量上可多可少。二者所占分值之和固定,只是分配比例上,可参照大学物理实验目录由学生自己选择。(3)每个探究实验的权重、分值高于自选性实验、必修实验权重,目的是鼓励学生选做探究实验。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9)

一、当前江苏省高考模式中化学科目的考察方式及作用方式

目前江苏省高考模式为语数英三门科目高考计入总分,理科加试数学附加题,文科加试语文附加题,总分共480分,高校录取的本一、本二等各批次的分数线由三门学科的总分划定。理科考生须选物理选修科目一,文科考生须选历史作为选修科目一,在剩余科目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选修科目二,选修科目不计入总分,考生成绩采用按照参考总人数的一定百分比划分为A、B、C、D四个等第,对于选修科目的要求由高校录取时自行要求,但本科院校必须至少有一门选修科目达B等第。化学科目在学生选择时与政治、地理、生物为平行关系,学生选择其一作为选修二,未选择化学科目的则须将化学作为必修科目之一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三月份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测试成绩按绝对分数划分为A、B、C、D四个等第,若获A等第则可以在高考总分中获得1分的加分,若四门必修科目同时获A等第则可获得5分的加分。

二、当前江苏省高考模式下化学教材的体系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共有8册,分别为必修1、必修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为全体同学在高一年级必学内容,通常在高一年级结束后进行选科分班,选修化学的同学须在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外在《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中选修一册进行学习。

该套教材的编写体系基本上抛弃了课改以前的老教材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主线的特征,注入了新的理念,以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科发展为线索,着重体现出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教材中多种栏目的设置既注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加强调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协作学习等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八本教材的内容安排各有侧重。必修1和必修2两本教材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知识的各个方面,以蜻蜓点水般涉及了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各个方面,要求很低,点到为止。对于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分别有相对应的一本教材再次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加全面的阐述,增加了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要求。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之间拉开了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层次。

三、当前模式下学生对化学科目的选择状况

在目前江苏省的高考模式下,化学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只划定等第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在实际录取过程中相当多院校尤其是本一批次知名院校都特别强调对物理学科等第的要求,而等第的划定是根据选修该学科的总人数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划定而不是按照绝对分数划定,基于此,相当多同学都放弃了对化学科目的选择。大家都清楚勇于选择物理和化学组合的同学大多是对自己充满信心“佼佼者”,选择化学科目就意味着要和更加优秀的同学去竞争B以上的等第,这无疑降低了在高考中取得B以上等第的机会。化学学科相对其他几门课内容更多要求更高,要学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会削弱在语数英三门科目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再加之最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难度又相对较大,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课改以后江苏省内多个地区多所学校在分科后选择化学科目的学生人数比课改前大幅度减少。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建校以来化学科目的高考成绩都一直比较优秀,所以选修化学科目的同学比例在苏州市普通高中学校中相对还是比较多的,市区其他学校选修化学的比例要低更多,这种状况也就相应的造成了多所高中学校化学教师的相对盈余,部分化学教师只能暂时转换岗位了。

四、当前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化学课课时减少,完成教学内容难度很大

高考模式中化学学科的作用方式的改变必然决定了化学科目已经沦落成为事实中位于语数英和物理(历史)后的三流学科,各中学面对现实中的升学竞争压力,不得不采取丢车保帅的策略,增加语数英的课时数,压缩选修科目尤其是选修二学科的课时数,比如高一年级的数学课基本都在每周六节以上,高三年级的数学课每周12节甚至更多,化学科目基本上就是每周两节或三节,甚至有四星级高中的理化班化学课每周只安排两节课的情况。新的课程标准中化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并没有降低,事实上在能力方面的要求还比课程改革以前要求更高,没有充足的课时保证,要真正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任务,难度可想而知。

2.化学教师对于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层次、深度的把握不易

新的一套教材编写的理念很新,代表了时展的需要,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容易,给实际的教学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难度。必修1和必修2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说是全面撒网、面面俱到,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对各板块知识的层次和深度的要求把握上,各个学校甚至是不同的老师处理的都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能够严格按照教材的深度处理,还有老师则直接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相关板块内容直接按照选修教材的要求来安排教学。两种风格各有其利弊,严格按教材难度和深度教学,不增加深度,对于高二选修化学的同学来说深度较浅,而后一种方式则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负担,在高一年级刚开始就造成学生学习的分化,使相当多同学形成化学内容多不易学好的认识,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索性在高二分科时放弃对化学的选择。

3.化学实验教学在目前的模式下已明显弱化

江苏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已经被大大弱化。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王妍等几位老师的调查研究报告得出如下数据:63.6%的学生表示喜欢化学实验,59.7%的学生认为亲自做化学实验对高中化学很重要,但只有2.9%的同学在中学“大多数实验由自己完成”,79.1%的同学在中学“偶尔做化学实验”,还有13.6%的同学从未做过实验。

实验教学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下列方面:

(1)化学学科课时的减少,增大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实验教学从准备到实施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分组实验更会占用更多的课时时间,为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提高考试成绩上,只好忍痛割爱。

(2)新的高考模式取消了旧模式中对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既然不考试不检查,部分学校和部分教师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必然会减少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

(3)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视频资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真实的实验操作提供了众多的替代方式。教材上安排的探究实验在百度视频中搜索即可找到丰富的视频资料,直接播放视频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避免了真实的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验失败的机会。但是,看电影式的虚拟的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本身应发挥的作用却是大打折扣了。

(4)部分学校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为所有学生开设课程中设置的有关实验。

(5)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设置了选作试题21A“物质结构与性质”和21B“实验化学”,从实际高考试卷情况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题目相对来说答案大多是直来直去,学生更容易拿分,但化学实验的题目本身也许并不难,但回答问题的角度不易把握回答不易完整,即使会做也很难拿到高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21A。因此,绝大多数学校在教学中都选择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据本人了解,近几年几乎没有学校选择学习《实验化学》。

五、在当前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1.化学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摒弃功利主义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不是简单的要求提高学生知识点的简单累积量和应试能力。新课程和新教材体系关注的是学生的继续发展性,强调学生学习的意愿、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和长远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基础教育中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生所获得的应该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建设性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的态度、能力和愿望。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教的越多越好或者学的越多越好,而是在于它能否促使学校活动的结构化安排变得更加合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应当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保持一致,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大意义,抛弃过去的以升学率和分数高低来衡量自己教学效果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做法。 转贴于

2.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注重构建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过程

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吸收引进先进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养,改进教学风格。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经常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师应用更多的精力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构建有意义的教学过程。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协助学生学习客观的知识,还应当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注重课堂教学中真实的交流。缺少了理解和感动,也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更有可能成为丧失应有的教育价值成为浪费时间和生命的过程。

3.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化学知识的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原动力

大多数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的一段时间里对化学学科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为化学变化的神奇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趣味所吸引。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越是随着学习化学时间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了化学学科的学习,高考的模式、升学的压力的影响固然很大但并非问题的全部,化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如果一味的迎合高考,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教学过程重复着“讲知识点—做题目巩固知识点—讲题目—再做题目—考试”这一枯燥乏味的循环,如果只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考试,可能选择生物或其它学科来的更省力一些,何苦要来学化学呢?

化学教师的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更高一些,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去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层出不穷的新材料的合成、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生产生活中化学品安全等很多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学生建立起为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进步而学习化学的价值观,而不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化学的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知识的原动力,让学生受用终身,为社会培养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4.认真研究学习课程标准,合理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深度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中,对选修化学的学生与非选修化学的学生在学科内容的要求上有着非常明确的层次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层次,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合理安排,不能一位求多求深求全。高一年级中必修教材的处理难度最大,既要面向全部学生又要兼顾以后选修化学在高考中更高层次的内容要求,如果直接按照高考对能力和内容的要求来组织高一必修教材的教学,势必会导致部份学生不能很好接受所学内容,反而使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不能学好。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应当是高一化学的主要任务,选修内容在相应的选修教材教学中再进行深化和提高,逐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

5.切实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真正落实实验所应该发挥的重要功能

戴安邦先生曾经提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素质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课程标准中提到“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强化学实验,无论如何都不过分”这也是戴安邦先生所强调的。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以高考成绩为最终目标,应以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为出发点,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落实。师生协作完成每一个探究实验、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供条件满足部分学生自己的探究性实验,少做几张试卷,少讲几道题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做呢?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高考模式,顺应了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也给中学教学尤其是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和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广大中学化学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调适理念,改进方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成长,与时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10)

学生们进入高中以后就面临着人生的一大挑战――高考。为此,学生们的家长放弃自己的工作,专门为自己的孩子陪读;学生们自己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天在题海中遨游。其实,我认为学生们的付出是必需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用对方法,我认为准备高考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分析研究历年的真题。仔细分析今年的生物高考试卷,相信老师们不难发现,高考中生物这一门课程的难度在逐年降低。并且就总的试题来分析是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

现在拿历年的一份高考试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熟悉生物考试的老师都知道,高考生物是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的,一部分是选择题,另外一部分是非选择题。一般情况下,选择题是由七个单项选择题组成的,而且难度是逐渐变大的。下面我将分两个方面来分析高考的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就是选择题部分。这一部分相对来说,得到分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点,因为如果学生确实不会的话,也有猜的余地。但是仔细分析,其实仅仅是选择题就可以给老师和学生们提供很多考试的点。在所有的选择题中通常会有两种类型的题目,一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另外一种就是图像信息题。比如说,在有一年的高考的生物试卷中有这样的一道题,题目给出了四幅图片,分别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酶的活性”,“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要求学生判断哪一个图片是错误的。这种图像题目,学生们容易走极端的路线,即要么就是可以轻而易举的根据自己平时所学到的知识选择出答案,要么就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只能乱猜一个选项。这种图像题考查的就是学生细致与基础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我所举的这个例子中,第一幅图片,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那么学生们就必须知道植物和动物的有丝分裂是不同的,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时期是有自己的明显的特征的;第二幅图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学生要知道病毒是没有DNA的;再比如,在第三组图片中,探究酶的活性,就必须注意温度以及其他的条件。这些内容其实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有仔细的讲解,关键还是需要学生能够自己掌握相关的基础的知识,并且牢记这些知识,那么在面对这种题目的时候,学生们就不会感觉束手无策了。学生们在做简单的文字描述题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有一年的高考生物就在选择题中提到了“肥胖病”、“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害虫防治”等等这些题目都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第二部分就是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严格地来说也是分为两种类型的。第一种类型就是必修书上要考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这一部分的题目会有三道大的综合题目,有一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就是以下的三道题目:第一道题目是考查人体的相关知识,比如说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以及兴奋的传递。在这样的题目中,学生们要注意的就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在考试的时候就会由神经――肌肉的知识联系到兴奋的传递。

第二道题目是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这一道题目应该说是每一年的生物考试中最简单最容易得分的一道综合性的大题。这道题目,通常只会考一考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的构成等等。所以基本上在每一次的理科综合考试的生物部分的时候老师都会反复强调这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拿到分的原因。

第三个大的综合大题就是很多的学生都会有一点恐惧的遗传定律的题目。之所以学生们会害怕这一部分的题目是因为这一部分涉及到大量的遗传定律和计算,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比较容易出错,所以老师在准备考试的时候都会叫学生们在做题的时候学会适时的放弃一些题目,比如计算遗传定律。综合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到生物的必修书上的知识点无论大小都是必须谨记的

非选择题的第二个大的部分就是选修教材的题目。这一部分的题目在高考的时候都是会有涉及,比如有一年的高考生物选修教材的题目就包含了选修教材的几本书的内容,题目的要求是:分析果酒的制作过程;简述培养基的制作;考查萃取方面的相关知识。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就代表了三本选修教材,在考查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就必须对果酒的制作过程相对的熟悉,以及相关的实验的细节的掌握,所以这一道题目考查的仅仅只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培养基的制作的时候,考查“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的优缺点,这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础,所以对于选修教材来说,掌握基础是重中之重。

综合上面的几点,简单的总结准备高中生物考试的方法就是以下的几点:第一点,分清主次。必修教材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且也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选修教材就是只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注重教材就可以了,不需要深究。第二点,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学生要学会关注有关生物知识方面的重大的事迹,以防止在考试的过程中出现的仅仅只是知识点的转移就不知所措,发挥失常。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篇(11)

不管高考试题的表现形式如何改变,其落脚点总在课本。但第二轮复习的强化训练后,在解题、答题能力已有了一定提高的情况下,许多同学在解答最基础问题时,思路反而不够清晰,概念要领有所混淆,究其原因,多在脱离课本时间相对较长,因而高三复习阶段当以回归教材为佳,这不仅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需要,更是稳定考生心理的必由之路。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生物试卷: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理综生物试题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考点分布合理,紧扣考纲,注重教材重点知识,大多数试题在教材中可找到相应的解题依据,略有拓展,考查对知识点的转化和应用能力,试题较灵活,但难度不大。 试题考点对应的教材内容如下表:

每一道试题都可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基础知识,有些答案甚至是教材现成的词句,如“基质”、“还原型辅酶Ⅱ”、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等。但试题又对知识与能力进行一定的拓展和综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那我们在2016 年备考中应该如何复习课本呢?

一、立足教材,紧扣考纲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当然也是我们进行备考复习的主要依据。凡考纲涉及的知识能力点,一个也不能放过,要仔细研读、透彻理解、灵活运用,而考纲中未列入的内容则果断放弃。同学们可从网上下载2015 年的新课标1 高考大纲作参考。教材是答题的“本”,对于教材中考纲列入的内容,要细化并适度拓展,旁栏、资料分析、思考讨论、技能训练、练习等均不可放过。今年高考试题第1 题考了必修一P88 榜栏“相关信息”、 第6题与必修二P69 资料分析相关、第6 题与必修二P94 拓展题相关、第31 题与必修三 P63 图4―3 思考与讨论相关。除此之外,还要将不同章节、不同模块的相关内容整理、比较、分析,以适应学科内综合。

二、记熟教材中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内容

相信许多同学都有这种体验:解答填空题时,意思答到了,但是拿不到分。这是由于我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总有欠缺,因而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答题时,难免出现疏漏,自然不能得分。因此答题时应尽可能多地用书本语言,因为教材语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既可读,又严谨。

教材每一章内容的最后都有 “本章提要”,对本章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为本章知识的“压缩饼干”。为此我们在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彻底消化,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搭建该章内容的主体知识框架。

教材的行文也有其一定的规律,许多小节的首句或末句为本节内容的要领,即通常所说的结论性语句。最后阶段复习教材知识时,应先关注并强化这些结论性语言,再由简及繁,由总到分这样的顺序复习教材知识,由此加深记忆知识概要,掌握相关知识精髓。

教材中的黑体字内容不是重要概念,就是本段内容的提纲挈领性语言,为此,复习这些内容时,我们深刻理解并记熟其中的含义。如光合作用概念这部分黑体字内容,要理解、记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是什么?能量变化是什么?吸收并利用光能的物质是什么?等等。

熟记教材中结论性语言和黑体字内容,有益于将教材中的主体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有利于答题中语言的规范性,对于取得高考成绩中的基本分大有裨益。

三、关注教材中的限定性、修饰性的词语

复习教材,还应注意教材概念中的“状语”、“定语”等限定性词语。

如教材中讲到利用生长素浸泡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时,为什么在生长素的前面加上“一定浓度”?只有理解到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生长素才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促进侧根形成、果实发育、顶端优势等,但若超过合适浓度则会抵制上述作用;所以农、林生产上使用生长素一定要注意浓度。再如教材中给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下定义时,都提到 “减数分裂时”这一时间状语,说明了三大规律的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是核基因的遗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