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生档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8 13:47:20

民生档案论文

民生档案论文篇(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深人开展,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民生档案文化核心内容。通过解读和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民文化权利与档案文化之间的内涵,加强对公民文化权利与民生档案建设研究,毋庸置疑对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众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公民文化权利与民生档案的界定

    公民文化权利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被提及和关注始于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是指公民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应该享有的不容侵犯的各种自由和利益的资格或全能,从根本上来说,是公民自由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进行传播、利用和欣赏文化产品并以获得利益的权利。中国政府于1997年正丘娜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于2001年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这一重大决策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公民权利国际标准的认定,表明了党和政府不仅注重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而且开始把公民的文化权利列人保护的范畴。根据档案法律相关规定,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文化权利的内在体现和要求,是档案文化功能面向民生传播与服务的重要发展路径。民生档案是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档案文化融人公民文化权利保障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记忆、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重视民生档案的文化资源建设,这与公民文化权利诉求休戚相关,公民对档案文化权利的要求表现在档案不应成为某一阶层或某一集团的特权和专利,而应是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记忆。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社会的民生档案更应该从公民文化权利的视角来建构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国家的档案文化服务体系。

    二、公民文化权利与民生档案文化的内在联系

    公民文化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权利、文化认同权、文化信息权、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等,更重要的是,公民文化权利既是一项集体的权利、普遍的权利,又是一项个体的权利,它和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和社会权利是平等和同等重要的。随着社会和民主宪政的不断进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重心,公民文化权利日益受到重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成为未来文化事业发展基调,民生档案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在目前形势下,审视公民文化权利有利于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有利于满足公民对档案文化的需求;同时,通过认真履行公民文化权益,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措施,构建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也推动了档案馆工作积极变革,转变服务角色,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为完善公民文化权利法律体系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换言之,民生档案文化服务的本质就是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档案馆作为社会公民所有的文化事业机构,为民生谋利益,应该切实保障实现民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和社会责任为基本价值观的民生档案文化服务必须在公民文化权利保障护航下,才能赋予广大公民以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创民生档案工作的新局面,民生档案文化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

    三、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从公民文化权利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关系来看,公民文化权利具有四个层面的含义:包括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成果应受保护的权利。.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成部分的民生档案文化体系建设也必须在完善的档案法律、法规规范保障前提下,满足公民文化权利的四个方面,才能够真正实现公民享受民生档案文化服务。

    1.构建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资源共建体系。文化对于人的发展的根本价值,不但体现在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更体现在主动参与过程中,积极倡导公民参与民生档案文化建设其实是一条双赢之路。一方面,有利于档案部门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档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进而拓展思路,提高档案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型档案不断涌现,这与公民的参与性、创造性分不开的,让公众参与民生档案工作的建设,有利于培养档案用户正确认识档案的宝贵性,充分调动公民参与文化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自由的文化创造空间和机制,引导公众由自发到自觉的保护、传承、创造身边的档案;同时,两者也共同建构了档案文化评价体系与指标,行使公众的监督评价职能,实现文化管理与文化服务的互动。

   2.构建公民文化权利中的民生档案文化资源的共享服务体系。享受档案文化是公共档案文化权利的主体。民生档案折射出的知识、科学、艺术、道德、习惯、法律、权益、政治思想、政治信仰等文化内涵,是社会现象的真实积淀,它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决定着档案部门要切实维护好公民享有档案文化的权利,它是公民文化权利普遍性实现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保障,并且它在很大程度上客观反映了档案部门文化服务的水平与现状。因此,档案部门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丰富民生档案资源为目的,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以不同传播渠道向民生提供档案服务,公平享有文化权利,因地制宜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效整合,合理解决因区域经济实力差距而造成的公众档案文化权利不均衡的问题,创造出更多的与民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密切相关的档案文化产品以及享受文化成果的条件,保障每个公民都能够分享文化成果的合法权利。

民生档案论文篇(2)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发挥档案的作用。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以及群众养老保险意识的提高,断保多年要求续保的参保人员越来越多。为了确认以往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记录情况,参保职工需要查询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提供原始的缴费凭证,确定缴费事实。例如,1980年在长春纺织厂参加工作的王女士,今年已经46岁。按照有关规定,1987年1月王女士参加了养老保险。1998年,王女士离开长春去南京打工。2009年,王女士从南京特地赶回到长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查询以往的保险缴费情况。离开企业十几年,社保资料会不会遗失?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完整保留自己过去的参保记文/杨艳杰录?王女士的心里忐忑不安。来到长春市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王女士的身份证及提供的单位名称,几分钟就查到记载王女士缴费情况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统计表。王女士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2.依法为参保单位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全面记录参保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据。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社会保险档案不仅为参保个人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在参保单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春市某运输总公司要为2003年退休职工个人自行垫付单位拖欠的社会保险费进行报销,由于没有原始凭证无法入账报销。该单位劳资员只好来档案管理中心查询。档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把该单位所有人员缴费情况查明,并为他们出具档案复制件证明。该单位顺利完成入账报销工作,受到职工的一致称赞。

3.依法为退休职工提供档案查询服务

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它有极强的法律效应。近年来,随着各种惠民政策的出台,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在逐年增加。退休职工在办理房改、调待、核查工龄、办理医保、领取独生子女费、领取采暖费等事项时,都需要查询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据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长春市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共为退休人员提供档案查询服务30多万人次,退休人员档案的重要性不断显现。

民生档案论文篇(3)

二、民办院校就业档案服务程序

1.开具证明。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并且档案还存放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毕业生可以享受一下服务:凭就业报到证开具存放档案证明、开具未就业证明其他与档案相关的证明。

2.档案提取。择业期(2年)内就业手续办理完的毕业生,可以凭就业报到证、加盖公章的就业协议书,到各级人社局进行档案提取。择业期内没有就业毕业生不能进行档案的提取。

3.对于自谋职业、出国留学、择业期未满的毕业生档案和派遣期内自谋职业或自费出国留学以及择业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在各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档案保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主要区别

民办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录取的学生档案,它以文字资料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家庭状况、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等。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的,毕业生毕业后将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当中,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学籍档案也就正式成为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它需要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取得报到证后才能得以实现。

四、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是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这些用人单位本身具有人事管理权,他们可以直接接收毕业生档案。二是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与民营机构他们没有档案管理权。毕业生毕业后一定将档案交由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方便又安全。三是毕业生在档案的转递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不能完全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人事管理权之前,不能把档案转入该用人单位,应将档案转交给该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

2.个别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违规接收档案,导致档案丢失。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毕业生应首先询问用人单位的性质,在确定对方是否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后再决定将档案投向哪里。

3.档案的归属是有相关规程的,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前要制定好档案调离时间,不要将档案来回调离,最好做到一步到位。

4.毕业生毕业后在异地找到工作单位,户口不落回本地的毕业生、考研的毕业生以及无法确定是否在用人单位长期就职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可以将自己档案交由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托管。

民生档案论文篇(4)

公共事务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共事务有两重含义:一为公共领域的事务;二为关涉公众共同利益的事务。公共事务可以界定为:公共领域内关乎公众共同利益的事务[1]。可以说,从日常生活中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到市场秩序维护、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公众的财产、人权和自由等权利的实现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式,依法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活动[2]。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两者的责任对象是不一样的,社会管理的理念也是根本不相同的。传统的行政管理主要是向国家负责,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缺乏一种人文关怀的公益性理念,而公共管理则主要是向社会与公众负责,强调以人为本的公益性理念。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得到强化了的公共精神、公共利益、正义原则与公众参与基础上的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为本本文由收集整理与社会正义,即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并时刻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好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意味着以政府投入为主、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公益化发展模式的回归[3]。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公共领域的发展、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等多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步入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转型期,学习和借鉴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从理念、体制到方式等进行深刻的改革,成为我国公共行政学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和理论取向,成为指导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理念。

二、档案事业——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

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好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我国的档案事业也可以理解成档案馆事业。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将档案馆定位于事业单位是有利于档案馆树立“公共利益”服务目标的,因为事业单位定义内在蕴含了“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其概念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一般将事业单位理解为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体性社会组织。1998年国务院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规范定义,即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因此,事业单位的定位实际上强调了活动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也区别了“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相应地,我国档案馆事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4]。

三、公共服务——档案学思想的新趋向

档案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档案管理领域,对当代档案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档案服务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将封闭性的服务提升到了档案公共服务的高度,逐渐强化为全体公民服务、关注民生民意、维护公共利益的服务目标,更加强调档案部门的公益性和公共责任,更加重视服务受体的公众性和“公民个人”的权利实现。于是,以“公共档案馆建设”带动的“档案公共服务”思想成为我国档案学思想的新趋向,不断诠释着档案事业的服务本质,具体而言,这种趋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共档案馆理念的形成

公共服务理念使档案部门全面审视国家档案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并重新思考国家档案馆的传统定位和新形势下的正确定位,一种接轨国际、符合国情、以人为本的档案馆建设理念顺势而生。“公共档案馆”的首次提出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2002年,朱基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将档案馆确立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自此公共档案馆的理念开始在我国流行,公共档案馆建设成为学术研讨的热点话题,理论氛围开始形成。2003年在上海举办的“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论坛就公共档案馆的定位、目标、功能开发、形象设计、实现途径、未来走向进行了研讨。2005年在上海举办“面向未来的城市档案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新时期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等议题进行了探讨;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行的“公共档案馆利用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就公共档案馆的界定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5年在沈阳举办公共档案馆建设专题报告会就公共档案馆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面临的任务进行了阐述。尤其是近几年来,档案报刊发表了不少探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文章,也有学者在档案馆基本理论专著中就构建我国公共档案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公共”二字揭示了档案馆为民众所有的性质。公共档案馆是公共文化设施,理应服务于人民,为民众共享[5]。公共档案馆的提出并不是建造一个新的档案机构,而是从理念到行动上变革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和理论,而是承载着我们实现“档案公共服务”的美好理想。公共档案馆建设,充分反映出我国档案服务“公共性”的加强,也凸显了社会公众对“档案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和未来期许。对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实践发挥着总结、引导和前瞻的作用。

(二)民生档案成为新的关注点

民生档案是围绕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核心内容——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提出的。2007年12月29日,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贯彻实施,档案界迅速掀起一场民生档案的热潮,档案界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民生档案的研究。档案部门借十七大契机提出民生档案,一方面是国家和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昭示着档案部门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塑造“亲民”的档案文化导向。民生档案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档案工作贴近民众,从而对涉及民生内容的档案加大监控力度,以保证这部分档案的齐全归档、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档案界的学者纷纷从理论高度上来阐释和探讨民生档案的相关范畴。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自觉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意见下发后,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立即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宣传工作。除此之外,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学会也积极组织形式丰富的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研讨会,各种档案学杂志上也刊载了诸多相关文章,以期为档案管理实践部门提供开展档案工作的新思路,促进档案工作社会化的深入。档案服务民生理念,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响应服务理念以及改善民生的思想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回应,是对档案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强化。

民生档案论文篇(5)

1.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其消费的物品,即一旦生产出来,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其消费的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的文件、档案大多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原则上公民有权使用。一方面,一个利用者利用这些公共信息资源并不会使得其他的利用者增加获得这些资源的成本,有时还可以通过“搭便车”、“免费”获得;另一方面,所有利用者可以利用这些公共信息资源,当某一用户利用时是不能防止或排除其他的用户利用相同的公共信息资源。其利用范围越广,社会价值越大。此外,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效益性,无论是企事业单位、其他的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档案信息资源给社会带来的公共效益。因此,档案具有公共信息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理应为全民所有、为社会共享,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档案馆应该向全社会开放。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不仅能扩大档案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还能降低档案馆的有形门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进人档案馆。

2.新公共管理理论。上个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次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典范的政府改革,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这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这类公共组织职能转变的方向。在我国,各级档案馆自建立之时是缺乏独立的自我品格,对机关具有依附性,是以服务于机关和领导决策为宗旨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明的进步,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了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综合档案馆更加强调其公共性,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认识到,公共服务是档案馆的根本追求。但是我国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档案管理模式与传统相比更突出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价值取向、管理理念与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手段的有机统一和有效动作;基于档案信息的公共信息和公共产品特征,档案馆以满足顾客即公众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政治需要,实现公共服务为使命,这也是最能集中反映档案馆的公共性本质特征;强调以服务的社会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和产出率的评估标准。总之,档案馆的一切工作,无论是收集档案、整理档案、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等都应该面向社会、公众,体现其社会职能。

3.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作者,在创造历史过程形成的原始记录构成了“社会记忆”,也是属于人民的,是社会民众的共同拥有的财富。档案馆保存的这些社会记忆只有覆盖社会生活中民众的各个方面才是完备的、齐全的,只有的记录而缺少社会普普通通的民众的档案,这样的社会记忆是“缺失”的。但是,从国内外档案发展的历史来看,档案保存的主要目的是“资政”,服务的主要对象集中在行政领域的少数人,收藏的主要对象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直到法国大革命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档案工作的思想才产生了巨大转变。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档案工作的实际,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两个体系”理论进一步表明了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既是档案的形成主体,也是档案服务的主要方向。以人为本和“两个体系”建设正是“社会档案观”的重要特征和体现。“社会档案观”下的档案服务不再是政府的施舍,而是政府真正的执政为民,是“档案由政治功能向文化功能的回归,表现为档案的理性价值的实现,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4.档案价值理论。美国著名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文件的第一价值是文件对其形成机关的价值,第二价值是文件对其他形成机关和个人利用者的价值即档案价值。”根据档案的形成规律,档案形成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它发挥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形成机关,利用者及其需求单一、明确,主要发挥的是行政或业务方面的作用。经过一定时间,档案的现行作用逐渐淡化一直完结,档案作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和社会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必将凸现,利用者扩展到全社会,档案发挥的作用扩展到科学、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因此,档案部门应该实现档案的归宿、回归社会。我国覃兆刿教授在《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价值观:“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档案事业现代化是社会工具价值和文献信息价值的综合发挥”也就是说,在实现档案工具价值目标的同时,现代档案事业还要追求信息价值的实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作为信息的档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利用。“社会档案观”的内涵正好体现档案的双元价值的实现以服务社会为目标。

二、“社会档案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民生档案论文篇(6)

参与民俗文化保护,意味着综合档案馆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生态位置和活动空间的调整与延展。相对而言,民俗文化具有分布范围广、群众基础深等特点,开展民俗文化调研与保护工作,将综合档案馆的活动延伸至民众生活地区,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民俗文化及民族地区群众档案需求的了解,也将密切综合档案馆与广大公众的社会联系,拓展其活动空间和业务范围。同时,在民俗文化保护过程中,文化、科研、政府、企业等机构离不开综合档案馆强有力的支持与合作,这也十分有利于综合档案馆在这些部门的业务触角的延伸和生态空间的成长。有利于功能生态位的丰化。档案馆功能生态位表征的是档案馆在特定生态系统中职能承担和作用发挥的情况。在社会文化服务系统扮演的角色越多,发挥的作用越大,档案馆的功能生态位就越大。如前所述,在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家范式”主导下,综合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综合档案馆或可为其提供文献、人才、经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或可直接参与对民俗文化的记录、收集、转化、管理、开发与创造,为民俗文化传承及民间文化生态的维护作出具体贡献,从而成为民众生活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这将促使综合档案馆树立民本化的服务倾向,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促成其服务功能的丰化与拓展。

加强合作,提供指导与帮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具有群体共享性、多态性、变化性等性质。因而,民俗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文化、旅游、社区管理、科研、媒体以及当地民众等多重主体。各主体之间司职恰当、协调统一,民俗文化保护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综合档案馆要在民俗文化保护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强化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民族地群众等机构或个人的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在档案资源及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多种支持。其一,利用馆藏的历史文化档案或民俗文化记载,为已经或即将消失而具有传承价值的民俗文化的修复、再现提供原始参考;有条件的综合档案馆还可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承担民俗文化保护的课题研究,为民俗文化保护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其二,提供民俗文化档案构建、征集和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民俗文化的调查、确认、登记、研究、保护与宣传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大量的记录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及后续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综合档案馆作为保管党和国家档案的科学文化服务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储备,这些正是相应的职能部门所欠缺与亟需的,综合档案馆应在方法、技术和方案等角度主动为这些记录的建立及后续的立档、保管辅以指导与帮助。

参与调研,构建民俗文化档案。2011年,国家档案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列入其的《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第一批)》,明确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专业主管部门、省级专业主管部门应根据《目录》要求编制本地区的相应种类的专业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建立、管理民俗文化档案不仅是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档案部门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因为大部分民俗文化即为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综合档案馆要安排专门人员,独立或合作参与政府、文化保护等部门组织的民间文化调研活动,有序、深入地进行民俗文化的普查、鉴定和确认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职能辖区内民俗文化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文化生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对民俗文化历史档案的收集,通过多种途径使其进入档案馆得到科学保管;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进行档案化转换,建立“活态”档案。根据民俗文化的具体特征和差别进行记录,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各种资料,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处理,构建起特色突出、涵盖各种内容的民俗文化档案目录与数据库。从国内外民俗文化保护的经验和要求来看,其内容除了上述提及的民俗文化历史档案外,还应包括:⑴有关民俗文化调研及其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⑵对民族地区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手工艺术、民间观念、宗教巫术、婚丧嫁娶及房屋建筑等民俗物象及其演化的各种记录;⑶民俗文化空间即民俗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的记录;⑷针对非物质民俗文化无形、易流失,且一旦文化传承人死亡就难以挽回的现实,应着重加强对非物质民俗文化传承人档案的构建与管理。

促进开发,营造文化保护氛围。按照“集体记忆理论”奠基人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观点“,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能得以保存”。在因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而急速走向衰亡、消失的背景下,作为特定时空内民众集体记忆的民俗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保存,就离不开以档案馆这类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为媒介而搭建起来的文化交流、接触与审美活动,以帮助人们寻找“文字记载的历史”,唤醒“事件与感觉的记忆”。因而,综合档案馆还需积极促进对民俗文化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为民俗文化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宣传效应。首先,考虑到民俗文化的生成、传承主体多分布在边远落后地区,经济、技术欠发达,获取民俗文化档案的途径相当有限。因此,在民俗文化档案库的建设中,应照顾本地民众的语言特色和使用习惯,引入双语字典,使用民族语言,建立便于检索和浏览的档案数据库界面,方便本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档案的查询与使用。其次,开展对民俗文化档案的编研与阐释。为保障民俗文化情境化,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民族(历史)文献,可能已经失去当时的情境,零散而不能提供内在联系,需要注释和分析。再者,很多民俗文化档案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传统及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与隔阂,在利用过程中需进行研究、诠释和翻译。再次,要定期举办各种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展览、论坛和专业性讨论,组织专家开展讲座等,以激发民众兴趣,加深民众对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事业的认识,自觉加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来。最后,要努力利用档案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使民俗文化得到深入广泛传播,帮助扭转其在传播上的颓势与边缘化的地位。

作者:康蠡 周铭 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民生档案论文篇(7)

我国档案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不仅有制度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办法,而且也有一些对档案管理理性认识的理论和观点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的影响,档案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档案管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在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认识到了档案除去政治价值以外的其它巨大社会价值。

1 档案管理的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

档案管理需要体现人文关怀,那么,何谓人文关怀?这是对当前档案管理工作需体现人文关怀进行阐释的基础内容。换句话说,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什么要实行人文关怀。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人文关怀的价值和意义有所了解。“人文关怀”这个词从古代的理论中探索它的概念,需把这个词分开作一界定。所谓人文,最早应该追溯到《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遗址,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根据王弼的的注解,“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由此可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个基本内涵,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人文就是一种道德的独特性,依靠自我调节,肯定人的社会主体性和能动的创造性。

2 人文主义的含义

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是指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的思想态度。从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发展到到今天,人文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人文主义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人文主义所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也是我们国家国民普遍的一种思想观念。人们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理所应当的要体现在我们国家的档案工作中。也就是说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读者,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遵循档案的真实性,让读者能够得到浓郁的人文关怀。

3 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人文关怀的要求

了解档案管理的内涵是厘清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的人文关怀要求的首要问题。档案管理工作,也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服务性。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两大主体,其中之一就是档案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爱,提升人的境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档案管理的主体是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是一项繁琐而枯燥的工作,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应充分重视工作人员的物质利益要求,给予工作人员合理的物质待遇,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其次,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职业理想,弘扬敬业、乐业精神。第三,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对于表现突出,对档案管理事业有自己合理见解和理解的员工创造发展条件,为其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各领域和社会不同人群服务的。因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摒弃以往重管理,轻利用的观念,应重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换而言之,就是重视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性需求,对于不同的读者要根据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同时也要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要依据此类群体的特点与需要提供特殊的软硬件服务。例如:要建立无障碍通道,为残疾人服务提供“绿色通道”。还要为需求对象营造人性化的利用环境,提供安静、舒适、雅致的阅览利用环境。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和实现人文关怀,需要各级档案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工作方式,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推动档案管理服务设施向社会开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4 档案管理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十报告中,有关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中提到,要注重人文关怀,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较强的工作,在行政管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记录整理文字信息的基本功能,还能为全社会提供文献和信息的检索查阅服务,而且具有广泛传播文化的作用,能够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的社会功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关注度,增强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档案管理的社会性特点,决定了其目标是满足读者检索和查阅基本需求,服务于全体社会人民,档案管理管理部门还要转变过去“衙门式”的服务观念,揭开档案案卷长期以来“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神秘面纱,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延伸档案利用覆盖面,正如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是对我国档案工作实践新趋势的新总结,也是对以往档案工作体系薄弱方面的新加强。”

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人文关怀,为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更快捷、更全面的支持,是时代赋予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2)

民生档案论文篇(8)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专题,即《历史档案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历史档案以及现在的历史档案进行专题研究。第三章为第二专题,即《名人与明清档案》,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档案所做出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为第三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从商到清,分朝代、按专题论述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五章为第四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这一部分与《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遥相呼应,互为一体,他们都是中国档案史的主体内容。下面重点谈谈书中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几点看法。

1.“六经”皆档案,见解独到。一直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为不论是《诗》、《书》、《礼》、《易》,还是《乐》、《春秋》,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历史状况,所以被称为史也就不足为奇了吧。但“六经”皆档案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是这样的:第一,“六经”源于档案,这自然不用怀疑,因为图书一开始就源于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性记录;第二,从内容上“六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档案;第三,一些著名的档案学也曾提出此类想法,如潘玉民的《档案编纂学》就曾认为“六经”是档案汇编。六经皆档案之说观点是独到的,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2.满文档案研究,为研究民族历史打开一扇窗。无论是皇帝颁布诏令还是批改奏章都用满文,这对研究清代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对研究满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文源于蒙古文,一些在蒙古族史书上找不到的一些史事,却能在满文档案中找到,由此可见,满文档案对于蒙古史的研究、也意义非凡。还有,清政府对西藏地区颁诏,通常是满蒙藏合璧,而且满文居多,这对研究西藏的历史也很重要。

3.清代玉牒研究,了解清代皇族的传承。玉牒即为皇家的族谱,清代的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玉牒,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族谱的编纂与修护,对皇室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卒年、所担任的官职、嫁娶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与此同时,也对皇族的成员有一些森严的等级划分。这对于研究清代皇族人口的变迁,皇族内部的纷争,皇位的继承要求很有意义。

4.民国档案研究,让复杂的民国历史格外清晰。民国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有时挺模糊的。这是因为民国档案的破旧缺损与冗长。解放初期,民国档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当时为保护档案的完整,并没有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整理与销毁,这对以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为在研究之前还要判断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的保护也需要人、设施,这确实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民国档案,我们也要秉承对于其他档案的原则,对于一些可以销毁的档案,我们也无须保留,对于重要的档案,我们也要多方面保护。

5.唐代管理制度研究,一个繁荣帝国的成功之举。唐王朝是历史上少数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度繁荣的国家。它在文件、档案管理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如文件时期的四禁制度、避讳和平缺制度、执论制度、贴黄制度等,档案时期的归档制度、保密与安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与现今的文档管理制度不谋而合,我们也是从古人那里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的档案事业。

6.金代档案工作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不一般的管理才能。金代在借鉴辽宋的文档工作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档工作系统。虽然其水平不如宋,但却高于辽。金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编纂,金代利用档案修史,其中,它以实录的修撰为核心,兼修辽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金所修辽史最终却未能得以流传,但这也不能抹杀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具有的卓越才能。

民生档案论文篇(9)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共分五章四大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专题,即《历史档案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历史档案以及现在的历史档案进行专题研究。第三章为第二专题,即《名人与明清档案》,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档案所做出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为第三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从商到清,分朝代、按专题论述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制度;第五章为第四专题,即《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这一部分与《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遥相呼应,互为一体,他们都是中国档案史的主体内容。下面重点谈谈书中对历史档案研究的几点看法。

1.“六经”皆档案,见解独到。一直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因为不论是《诗》、《书》、《礼》、《易》,还是《乐》、《春秋》,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历史状况,所以被称为史也就不足为奇了吧。但“六经”皆档案又从何说起呢?原来是这样的:第一,“六经”源于档案,这自然不用怀疑,因为图书一开始就源于档案,是对人类活动的原始性记录;第二,从内容上“六经”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档案;第三,一些著名的档案学也曾提出此类想法,如潘玉民的《档案编纂学》就曾认为“六经”是档案汇编。六经皆档案之说观点是独到的,是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

2.满文档案研究,为研究民族历史打开一扇窗。无论是皇帝颁布诏令还是批改奏章都用满文,这对研究清代前期统治者的政策、对研究满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文源于蒙古文,一些在蒙古族史书上找不到的一些史事,却能在满文档案中找到,由此可见,满文档案对于蒙古史的研究、也意义非凡。还有,清政府对地区颁诏,通常是满蒙藏合璧,而且满文居多,这对研究的历史也很重要。

3.清代玉牒研究,了解清代皇族的传承。玉牒即为皇家的族谱,清代的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玉牒,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族谱的编纂与修护,对皇室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卒年、所担任的官职、嫁娶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与此同时,也对皇族的成员有一些森严的等级划分。这对于研究清代皇族人口的变迁,皇族内部的纷争,皇位的继承要求很有意义。

4.民国档案研究,让复杂的民国历史格外清晰。民国的历史在我们看来,有时挺模糊的。这是因为民国档案的破旧缺损与冗长。解放初期,民国档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当时为保护档案的完整,并没有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整理与销毁,这对以后研究民国时期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为在研究之前还要判断档案的时效性,对档案的保护也需要人、设施,这确实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民国档案,我们也要秉承对于其他档案的原则,对于一些可以销毁的档案,我们也无须保留,对于重要的档案,我们也要多方面保护。

5.唐代管理制度研究,一个繁荣帝国的成功之举。唐王朝是历史上少数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度繁荣的国家。它在文件、档案管理方面也有其独到的制度。如文件时期的四禁制度、避讳和平缺制度、执论制度、贴黄制度等,档案时期的归档制度、保密与安全制度、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与现今的文档管理制度不谋而合,我们也是从古人那里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发展当今的档案事业。

6.金代档案工作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不一般的管理才能。金代在借鉴辽宋的文档工作基础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档工作系统。虽然其水平不如宋,但却高于辽。金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的编纂,金代利用档案修史,其中,它以实录的修撰为核心,兼修辽史。但由于种种原因,金所修辽史最终却未能得以流传,但这也不能抹杀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具有的卓越才能。

民生档案论文篇(10)

《条例》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则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于是,人们产生疑问,已经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文件材料,“文件在政府机关已经予以公布,待归档保存一定年限移交档案馆后反倒要经历‘形成满30年’的考察,从逻辑推理上似乎具有讽刺意义,从现实执行上似乎也存在程序矛盾。”②那么,政府信息公开等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呢?对此,理明先生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承载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以下暂限于人们通称的‘已公开现行文件’)与其内容相同的馆藏档案,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者,即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所谓区别者,文件转化为档案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文件都可以转化为档案,它必须经过办理完毕、区分价值,对于有长期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再按照一定规律整理后,才能真正转化为档案。同时,文件归档有法定的范围,尤其要强调归档文件的原始性,即不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文件,不能随意转化为档案。就拿现行文件来说吧,一份已公开的现行文件,人们能够识读到其中的内容信息,而当该份文件归档的时候,档案人员还要收集这份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信息,如文件的起草人信息、修改经办人与修改经办信息、签发人与签发信息,等等。这些背景信息与正式颁发的文件一起,构成了该份文件的档案。也正是这些背景信息,保持了该份文件的原始记录性,使得该文件具有了档案的本质特征。一份重要的文件,正式时只有短短的几页纸,但当它归档时,要形成数十甚至数百页档案,道理就在这里。”③理先生提出的观点很新颖,论述的有道理,然而,仔细分析问题就出来了。理先生的论述既不符合档案学基本理论,概念也不清。其一,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还是由文件+文件背景信息转化而来;其二,收集“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信息”是不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必要条件;其三,正式颁发的文件有没有原始记录性;其四,理先生理解的“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中的“文件”指的是什么,是正式颁发的文件+文件背景信息吗?正式颁发的文件是不是文件等一系列问题都不符合档案学的基本理论。

刘东斌先生与理明先生有相同认识,也认为:“文件和档案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文件开放并不等于档案开放,所以才有现行文件的公开,才有档案的封闭期。”④但是,与理先生相反,刘先生却是用他颠覆传统经典档案学理论的“档案形成在前论”来解读,刘先生的“档案形成在前论”认为:“档案形成在前,是原始记录,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最终稿本的复制件”。⑤刘先生说的虽有道理,但其理论前提是“档案形成在前论”,这毕竟是一家之言,并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而且,也有一些疑点值得商榷,刘先生将收文排除在档案之外就是一个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等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再看《档案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历史记录也是一种信息,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现行的可以公开,历史记录更应该公开,为什么不能公开呢?再看《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重点公开“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乡(镇)人民政府重点公开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这些信息不就是民生档案吗?政府信息公开等不等于档案信息公开?实在令人困惑。

二、笔者的困惑

对于政府信息应该公开而档案却要封闭30年后才可以开放利用的问题,理明先生提出的 “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的观点和论述,虽然合理地解释了这种现象,而且论述很有道理,也是事实。把正式文件与文件底稿及发文签一同存档,也是档案实践中经常要求和经常做的。然而,理先生的解释却引出了档案学理论的更多问题,究竟什么是“文件”?档案学理论所说的“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中的“文件”是什么?是由“正式文件+文件背景信息”组成的吗?正式文件是不是文件?如果理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其一,传统经典的“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理论就有问题,或者是其中的“文件”概念有问题,其“文件”概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件概念,而是包括“正式文件+文件背景信息”在内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其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有问题,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档案是处于文件生命周期中的第三或第四阶段,也就是非现行文件。既然正式文件(现行文件)已经不具备原始性,又不含有文件背景信息,那它怎么能运动到第三或第四阶段成为档案呢?难道是它运动到第三或第四阶段就自己增加了文件背景信息吗?其三,文件价值理论也有问题,文件第一价值(现行文件)根本没有文件背景信息,那它怎么能过渡到档案就有了文件的背景信息呢?其四,“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正确吗?刘东斌先生同样认为档案包含文件和文件背景信息,符合理先生的观点,但是,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完全颠覆了经典的档案学理论,同样让人困惑,到底是文件形成在前,还是档案形成在前?

究竟是现有的档案理论错了,还是理先生和刘先生的观点错了?两位先生强调档案包含文件背景信息,这不仅是档案实际工作中经常做的,而且,在信息时代,为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更是强调“内容、背景和结构成为文件的三种要素”⑥看来两位先生说的没有错,那么是档案理论有问题?显然,这有些令人困惑,但是,两位先生的观点为认识档案、发展档案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笔者的思考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档案学理论的困惑和问题,笔者认为,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要遵循系统性、连续性和独立性的原则。

其一,系统性。档案学理论应是系统的,在这个理论系统中,尤其是档案学基本概念和档案学基础理论应基本一致,互相吻合,不应出现局部合理,而与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不协调或者自相矛盾的现象。

其二,连续性。档案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如果是基本正确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有连续性,而不应因不同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档案的本质应该是不会变化的。不应不顾档案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把某些非档案本质的属性放大成档案的本质属性。

其三,独立性。档案学理论虽不应脱离实践,但也有相对独立性,它不为解释实践的合理性而存在,某些实践的存在并不完全合理。某些法规也不能代替档案学理论。

注释:

①陈永生:《从政务公开制度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二》,《浙江档案》,2007年第7期。

②理明:《政府信息公开≠档案信息公开》,《浙江档案》,2008年第1期。

民生档案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以其独具的与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的伴生关系及所载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等特殊性质,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①

1 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作用

档案信息资源是历史的记录,历史的缩影,其在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配合国家重大外交、宣传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通过寓教育性、时效性和史料性于一体的档案展览、陈列等形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②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于2012年2月20日发表的一番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引发争议,他称,日军当时在南京“的确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其荒谬言论,既期瞒了世人,也裹读了历史。众多历史材料、证据都印证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任何人无法否认。辽宁档案馆所藏南京大屠杀档案史料就是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铁证,这部分档案是当年日本人在 1937 年 12 月 10 日至 1940 年 4 月 30 日间形成的, 由日文油印或打印而成共 733 页。上面盖有“极秘”印章, 因此对揭露南京大屠杀史实、回击日本右翼分子是最有说服力的。1994年这一组史料在《民国杂志》上公布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这一骇人听闻的惨案为世人所知。③在这一过程中,档案史料一方面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另一方面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警惕人们不忘那一幕历史悲剧,珍惜和维护和平。

从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档案信息资源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生动教材,通过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展示,可以强化人们的精神信念,对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 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助力经济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有了新的飞跃。而各种信息存取技术、新型文献载体、大容量数据库及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档案信息资源对社会决策、科学研究、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些档案,尤其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档案,直接来源于经济建设部门,记载和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因而可为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料,成为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对工业企业还是城市建设来说,作为原始记录的档案因为承载着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与作用,能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998年,当时的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批准了第一项技改工程——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的燕化乙烯装置66万吨改造项目,该项目共需改造6套装置,新建1套装置。公司档案部门积极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开展技术服务,将保存的原乙烯装置及高压乙烯装置的地质勘探档案及其他科技档案及时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据估算,仅地质勘探费用一项就节约了185万元,缩短了工程的设计时间,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档案资源能够为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和技术信息,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档案信息资源在文化传承和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记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档案是承前启后、传承文明和继往开来的重要载体。文化发展的的文化一词的现代含义为“广泛传承的行为规范,信仰,制度和所有其他人类劳动及思想产品的总和。广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人类精神产品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反映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水准。”④

作为一种传承,能够真实记载人类社会这一创造过程的只有档案,所以档案信息资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失并且无可替代的。人类发展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明正是由于公元前四十七年恺撒大帝的一把大火,将亚历山大城图书档案化为一片灰烬,才导致了文明的中断,这对人类文明史是个巨大的无法弥补的损失,留给我们的教训十分深刻。

为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的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于2011年在央视播出,创下了收视新高。究其热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片中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全部能够解密的文献,当时的文件、电报、录音、照片,当时的新闻报道。这些史料中的大部分都在这部纪录片中进行了展示,使得纪录片的可视性有了很大突破。从而以真实来表现历史、打动观众。可见,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忠实地留下社会前行中的每一个脚印,承载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任,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4 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为社会公民提供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学者,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斌认为,档案由一个文件保存机关转向公众服务机构是大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不再只是工作查考、修史编志服务,档案信息与社会公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档案信息是记载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的重要材料,是个人人生经历浓缩成文字的主要载体,成为一个人最权威的身份证明。近年来,到档案部门查找各类证件的用户越来越多。一方面,从档案中查出公民有关学历证明、参加革命或工作时间、是否参加某项工作任务等的档案材料,作为解决公民个人待遇的凭证材料。另一方面,从档案中查出有关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关于公民离退休、工资级别、房屋产权和拆迁等政策和规定,作为公民解决个人待遇、落实政策等问题的重要凭证。

近年来,随着公民权益意识的增强,与权益有关的纠纷日益增多。处理得不好,不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纠纷的处理形式有多种,如调解、仲裁、等,但无论哪种处理形式,都必须建立在相关的证据基础之上。而档案则是一种权威的证据,在纠纷的处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房产档案、婚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有关个人权益的档案,越来越受到普通百姓的重视。

注释

① 何振,蒋冠.试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J].档案学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