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价创新探究

时间:2022-12-11 03:07:27

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价创新探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我国是传统文化资源大国,有丰富深邃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只是文化软实力的潜在资源并不是文化软实力的直接对等物,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在大众媒体上形成广泛传播,并被他者普遍认同、被别人愿意接受的文化形态,才是当今新媒体人的终极目标。

1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传播价值及意义

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建立民族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记忆的建立,一个民族对自身发展及标准的认识就是民族记忆。民族记忆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证据、是民族智慧所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条件。其次,获得文化认同,建立民族自信心。文化认同就是对理想、信念、及价值观的认同,人们通过相同的价值取向,同样的思维方式,相同的行为举止,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动力就是文化认同。最后,是用传统文化,构建文明社会。

2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困境

近年来在泛娱乐化的快餐式网络消费意识的干扰下,许多媒体降低了文化品位和营养,不思创新、恶搞翻新,在策划和制作上都体现出“娱乐至死”倾向,更有一些内容不断挑战“三俗”底线,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极为不利,是传媒领域的一大硬伤。

2.1缺乏多样性、创造性的文化表达

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只停留在表面对文化广度的传播,无法对其本质内涵进行深度的表达。究其原因,新媒体虽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但是它碎片化、表面化的传播,很难让多数人沉浸下去,感受内容的深意,这也是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困难之一。例如有些在国际上获奖的艺术电影,为了发挥“差异性”文化的吸引力,展示的是古老中国的落后文化、扭曲的人性、边缘压抑的生活状态,迎合西方电影节口味的审美取向,所有这些文化元素满足了国外抱有西方中心主义心态的观众对古老中国的文化想象,确认了西方主导的世界文化秩序的合理性,不可能与世界其他国家主流文化展开平等对话,这就使得大量新媒体年轻人误读、歪曲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如何将本土化的元素转化为新媒体受众都能理解的文化符号,多样性地进行表达就成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关键。

2.2传播主体为专业群体,影响力有限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主要通过网络和数字的形式进行,在这种传播形式下,受众从个人兴趣出发,对传播信息进行截取式、段落式阅读。如果传播的信息较为专业,无法吸引人们的点击,就无法将传统文化进行更深远的传播。以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文化的传播主体以政府、事业单位、文化社团、文化学者及高校教师为主,作为非专业群体的老百姓就鲜有关注。这种传播方式中媒介把关人筛选信息内容的话语权相对集中,仅仅是文化圈内部的传播,无法让儒家文化进入主流大众的视野。所以虽然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因为传播主体的局限性,也影响了传播的范围。

2.3传统文化传播呈现“外热内冷”的特点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是我国政府一直大力度宣扬倡导的,而广大受众不愿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造成对儒家文化了解甚少,只知皮毛,造成传播中“外热内冷”的情况。儒学是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元素,在全世界的500多所孔子学院里,一些外国人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竟比许多国人更加深入,讲起儒家经典来头头是道,这就说明了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只起到了对外“热”对内“冷”的宣传效果。

3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创新

3.1形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

新媒体不管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路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对传统媒体的变革。从博客到微博,从电子书到公众号,从短视频到抖音,从有声读物到付费阅读,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及创新性都备受关注。例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电视文化综艺节目,就是在重娱乐之下,激浊扬清的传播传统文化的优秀案例,能够吸引越来越多观众关注,让民众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和感悟经典名篇,首先在内容和节目形式上没有太多繁杂的节目程序,满足受众繁忙生活中对于“直接性”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其次,播出形式上尽量多种元素相结合,《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的创新文艺表达,与节目配套的故事性内容输出,自然打通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3.2技术创新:视听语言的再生产

首先,用技术推进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再创造首先表现在降低阅读的难度,让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到传统文化知识,但降低阅读难度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化,而是用语言的魅力将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其次,要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转化,增加可看性及趣味性,让新媒体传播下的传统文化信息变成一种阅读的享受。最后,是树立传统文化品牌,例如:美食文化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部第二部到现在的《风味人间》都受到了网络受众的热烈追捧,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拍摄中,让受众在享受美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烙印在心中。在新媒介的环境下,以新的媒介技术推动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创新构思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传统文化作品,吸引受众的深入了解,也不失为一条传播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3.3内容创新:为当代人“私人定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传统文化,虽然传播的路径是十分重要的,但这并不影响对传播内容品质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更要打造精品的文化内容,以传统文化内容为核心,摒弃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保留其内在精华。例如,著名的文化学者马未都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50多期《马未都说收藏》之后,受到广大年轻受众的追捧,之后顺应观众需求在优酷网量身定做了“文化脱口秀”《观复嘟嘟》,每周两期,累积约2亿点击,评分高达9分。马未都喜欢举古今轶事,再用文化解读,浅显的阐述道理,春节期间讲除夕、百姓、土豪怎么过年;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改编成电影上映时,他谈“厚葬文化”;宫斗剧大火时讲皇上,都是应景话题,而且把所有的事都说得很轻松。所以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要牢牢把握住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髓,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才能真正走进大众的心灵。

3.4定位创新:儒家文化的情感认同

首先,儒家文化符号化可以构建中华民族的集体及文化认同;其次,可以减缓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儒家文化,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儒家文化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将儒家文化符号化,使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不安、迷茫以及情感缺失的现况得到释放,同时也达到了传播过程中的情感认同,让受众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满足大众对知识、情感和人生价值观的多重传播需求,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另一种路径更是我们民族特色精神文化生活的内涵所在。对于国家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像大树离开土地,国家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像人没有灵魂,失去人的内在本质,在现代娱乐事业高速发展的情势下,更要积极探索新媒介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出发,深挖其内涵,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加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