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乡村公路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12-31 10:50:46

乡村公路建设

乡村公路建设篇(1)

一、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二、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基本政策

国家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对农村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立项的原则和条件是:

(1)通达工程立项范围和原则:行政村不通公路或虽通公路但路基宽度不到2.5m的可立项实施通达工程。

(2)通畅工程立项范围和原则:对没有国、省、县道通过的行政村修一条水泥路或油路,提高行政村中心村庄或学校到主干道路或乡镇所在地的通行能力。

下列情况的村不能列入“十二五”通畅工程计划:①现有国、省、县道穿越过的村不能进项目计划;②过去已通水泥路的村不能进项目计划;③每个村只能上报一条路进项目计划;④项目实施里程范围是从进口至村中心或学校,不是贯穿全村;⑤组级道路不能列入“十二五”通畅工程计划。

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茶陵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任组长,县交通局局长费必明、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广播电视局、电力局、电信公司、公路管理站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和组织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交通局办公,由交通局副局长刘建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和协调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专门班子,由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四、明确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一)通畅工程中的县道必须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一般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乡道必须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天然砂砾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村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基层必须满足强度和平整度要求。路面宽在4.5米及以下的连续路段每200米必须设置错车道一处(错车道长10米,路面全幅宽6米)。

(二)通达工程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有效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路面用砂石铺成。

全县五年通畅工程建设规划由县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局编制上报,经上报批准后组织实施。全县的年度建设计划按省交通厅、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联合下达的计划严格执行,各乡镇不得擅自变更项目或增减建设规模,降低建设标准。

五、明确建设业主以及工程招投标方式

通畅工程中乡道、村道的路基改造(包括桥涵)由乡(镇)村负责组织实施,县道的路基改造由县公路管理站组织实施。县、乡道路由县交通局公路管理站为建设业主,通村公路以行政村为建设业主。

通畅工程和渡改桥工程建设项目均应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采用省交通厅确定的“合理定价随机抽取法”。

六、强化质量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等级”的建设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交通部及省交通厅有关质量管理规定和《茶陵县农村公路建设技术规范》以及《茶陵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努力达到优良标准。

县交通局、公路局应组成质量监督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县公路管理站要对每个建设项目成立监理小组,负责质量监理。

要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有关乡(镇)村应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或质量监督员,对现场施工进行质量监督,严格把好质量关。

七、明确资金筹集办法与补助标准

(一)由县人民政府委托县公路管理站为建设业主的项目,乡(镇)、村按以下标准筹集资金:县道每公里10万元,乡道每公里4万元。

(二)县人民政府委托行政村为项目建设业主的,按项目里程给予定额资金补助,补助标准是:每公里补助12万元,其他资金由乡、村自筹。项目业主必须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并验收合格,验收不合格的,取消补助资金。

(三)项目经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并动工后,由县交通局按项目里程每公里预拨30%的启动资金,经省交通厅验收合格和资金到位后,拨付全部补助资金。

(四)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资金均应设专户管理,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乡村公路建设篇(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2.耕地资源流失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十一五”期间将投入数千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中,中国农村村镇建设缺少规划,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布局零乱等现状,造成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较大土地资源压力。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第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所谓“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引发其它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少流失。

3.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

因此,在山区地带的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二、应对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就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去。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项目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设立,应做到理解和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他们能够在环保评价体系制定、施工过程监管和环保资金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用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

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进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环境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对公民和法人造成环境损害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即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因此,相关交通部门及责任者应提高宣传意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目前道路交通部门应特别加强对《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加大对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为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有必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第一,严格环保目标考核,确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度。要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聘用的依据。其次,严格公路建设项目审批。审批机关要严格把关,把环保和资源节约作为“前置”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对批准建设的项目,要加强个过程监管,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三,严格环境违法处罚。对以新农村建设为名盲目圈占、违法批地以及重大公路建设环保违法行为,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责任,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及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检查,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原则,完善县、乡、村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以更好地开展环保执法工作。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针对各种资源保护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策。坚持发展是中心,在发展中求保护的原则,通过采用技术措施体现科学发展观统领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方针,通过合理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手段保护农村资源环境,使公路建设和资源环境能够协调发展,最大化降低公路建设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效应。

乡村公路建设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满足广大群众交通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方针,切实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条件,发展绿色交通,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农村公路发展机制和以镇办为责任主体的通村公路养管运行机制,逐步构筑内通外联、标准适度、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养管到位的农村公路网络,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2年,全区建设30公里县乡示范路、770公里通村示范路建设任务,着力完善县乡公路、通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乡公路、通村公路“微循环”畅通和“洁、畅、绿、美、安、舒”的目标。

三、创建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公路畅通、安全运行、绿色生态、洁美和谐、舒适出行”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县乡公路、通村公路质量。具体标准如下:

(一)路基:路基坚实稳定。路肩密实、整洁、宽度达到技术要求,无缺口、无堆积、无占道,与路面接茬平顺,边缘顺适;边坡稳定、整洁、坡度符合规定;边沟、涵洞完好无淤塞、排水畅通;防护设施完好无破损。

(二)路面:强度符合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完好无破损,清洁无杂物。无明显露石、起砂、断板等外观质量破损现象。

(三)设施:公路沿线的交通标志、标牌、警示桩等齐全、醒目、规范、错车道、减速带等安保设施到位。

(四)养管:机构、队伍、责任、资金全面落实,实现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养护。逐路落实养管责任,设置路线(段)养管责任公示牌,标明路段名称、包抓领导、养护责任人、养护里程和主要技术指标及监督举报电话等。

(五)绿化:全线绿化统一树种、统一间距,达到路、景、物和谐美观。

(六)运输: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使所有通村公路安全畅通、舒适运行,实现车进站,人归点,建立良好、文明、有序地通村公路运输市场。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示范路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示范路建设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区政府成立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示范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工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各镇办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要制定和落实加快示范路建设的具体措施,准确及时上报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信息,积极协调解决示范路创建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示范路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明确主体,夯实责任。区交通局负责全区示范路创建的检查监督、技术指导、工程验收以及资金拨付使用;区财政局负责本级配套资金和一事一议项目财政奖补资金的筹措拨付和监督使用;区国土分局负责示范路建设占用土地的审批;区林业局负责提供示范路绿化树种;区公安分局负责示范路创建工作的环境保障;区监察局负责示范路创建工作的效能监察;各镇、办是创建示范路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实施示范路创建和管理,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用于示范路建设的争取力度,落实村民委员会责任和村道养管责任制,确保圆满完成创建任务。

(三)标准适度,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承受能力和交通发展前景,在满足车辆通行、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和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控制创建规模。区交通局要根据市上确定的示范路标准,统筹考虑路肩、水沟、绿化、标示标牌、平交道口、错车道和招呼站等方面建设。技术标准要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及安全保障设施。通村示范路路基宽度原则上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特殊困难路段和交通量小的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但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会车道。县乡公路路肩必须实施双侧硬化,宽30厘米、厚40厘米以上,对于面层宽度小于4.5米的,路肩宽度不得小于50厘米,同时排水、防护、桥涵、安全等设施到位。

乡村公路建设篇(4)

关键词:

乡村建设;公路;景观设计

在当前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公路景观设计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整体风貌,所以,如何做好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成为了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我国当前与公路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多集中在城市公路景观设计上,从而导致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未能达到乡村建设的根本需求。所以,对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尽管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工作被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结合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模式进行了优化与完善,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得实际设计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可观性。

乡村公路景观设计与城市不同,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设计。一直以来,国内与公路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城市公路景观设计上,很少有针对乡村公路建设的理论基础。正因为缺少理论和实践基础,从而导致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绿化模式单一、绿化面积小、艺术效果差等问题,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影响了乡村整体风貌。

(2)缺乏特色性。

据调查,我国当前农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在公路入口摆放景观置石,公路路面均以混凝土地面为主,道路两侧所选用的绿化树种也有相同之处,地域特色表现并不明显,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

(3)缺乏乡土性。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对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所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公路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将城市公路建设模式照搬过来,使得乡村公路景观设计城市化特征日益明显。比如说,在开展绿化设计的时候,没有将大自然的元素充分利用,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使得淳朴的乡土气息离我们越来越远。

(4)缺乏协调性。

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从而导致乡村公路的建设环境要更加复杂。所以,为了将公路景观设计目标顺利实现,设计师除了要确保公路建设满通需求之外,还要使其具备相应的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景观设计进行规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乡村公路系统中各个方面的因素,如照明、标识、绿化、安全等,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协调,实现景观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就目前此方面的工作来看,却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多设计师将设计重点放在景观设计上,却忽略了公路主体功能的体现。

(5)缺乏科学管理。

公路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开展对公路景观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由于大多数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在公路周边我们经常能看到车辆随意停放、电线电缆纵横林立等现象,不仅影响了公路美观,而且还给公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困难。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管理导致的。

2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公路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乡村公路景观设计而言,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植被色彩的选择、搭配和小品的设置上,这些内容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会对司机的视觉及视线产生直接影响。

2.2经济性原则

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佳的景观环境是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所以,在景观设计规划中,设计师应具备成本控制意识,对设计元素进行选择的时候,应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景观设计的经济性并不单单体现在建设成本上,而且还可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上。设计师应该实现污染、破坏最小化。尊重自然、高于自然,达到乡村地区的自然美化。只有在做好成本控制的同时,不断提升生态效益,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才算的上科学、有效。

2.3区域文化性原则

目前,城市公路景观设计需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根本需求,要与城市发展风格相统一。与城市公路建设一样,乡村公路景观设计也要将乡土特色凸显出来,实现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比如说,海南的街道以热带特有的椰子为行道树,河北、山东则以高大的响叶杨为行道树,人们可以通过公路景观设计风格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不仅会给人独特的视觉效果,而且对区域文化的弘扬也具有推动意义。

3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模式

3.1路—水景观模式

水是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因素,水是大自然的代表,将水元素合理应用到公路景观设计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景观的观赏性。路—水景观模式的吸引力在于蜿蜒曲折的溪流、清澈见底的溪水以及水和桥的有机结合。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环保意识上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原本山清水秀的乡村面貌大改。路—水景观模式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重新规划和整治,而且还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公路美景。

3.2路—田景观模式

乡村公路景观设计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将公路景观与田园风光的有效结合。在农村,农田随处可见,但人们对农田的认识却并不充分,从而导致农田整体规划杂乱无章,失去了原有的观赏性。路—田景观模式的生命力主要通过乡村公路景观空间的营建来构造。设计师在对公路景观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农田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路、田进行有效融合,科学利用光照作用,为农作物生长营造最佳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过往车辆提供最佳的观赏视角,创造和谐自然的乡村公路景观。

3.3路—居景观模式

路—居景观模式也是当前公路景观设计常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吸引力在于将公路景观与乡村建筑风格有效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公路景观。比如说,内蒙古的蒙古包、西南的吊脚楼以及云南的傣族竹楼等,将公路景观与上述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可以提升公路整体景观的观赏性,有利于促进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景观设计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美丽乡村”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乡村公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景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前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公路景观设计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以此来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为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文韬 单位:湖南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乡村公路建设篇(5)

多方筹措资金 解决重点难题 破解建设瓶颈

作为乐昌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三溪镇在乡村公路建设上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多方筹措资金,通过“上级拨一点,政府筹一点,村民集一点,企业助一点”的工作方式,很好的破解了建设中的资金瓶颈。一是树立借力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通过早宣传、早发动、早立项,早申报,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最大限度争取资金支持。几年来,累计对上争取资金约8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5%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二是加大政

府投入,解决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缺口问题。镇政府每年除拿出项目配套资金外,还想方设法筹措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全镇农村公路建设基础项目资金储备。几年来,镇政府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达320万元,为乡村道路建设倾尽全镇之力。三是提高群众热情,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村民发展的根本之路。镇党委、政府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发动,号召农民积极投入到本村的修路工程。向村民提出“谁先筹集资金,谁先申报动工”,极大的提高了村民修路筑路的热情。到目前为止,村一级共筹款60万元,有效的弥补了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缺口。 四是挖掘潜力,动员驻镇企业及社会力量捐资为民修路。镇党委、政府按照修路中所提出的“四个一点”工作思路,采取企业出资,社会捐赠,政府组织实施等方式筹集资金,近年来,企业及社会共捐助公路建设资金达10万元。五是整合资金,高效利用。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及小城镇建设帮扶资金,将其捆绑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各项资金的捆绑使用及各项项目的整合建设,不但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同时也拉动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了一举多赢。

认真履行职责 提高准入门槛 严把质量关口

乡村公路建设是造福于民的千秋工程,同时也是群众梦寐以求的脱贫奔富之路。镇党委、政府从思想上、行动上均高度重视公路工程建设,将其做为年度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提高门槛,严把准入关。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必须达到具备公路三级以上资质、具备雄厚的资金垫付能力、具备齐全的机械设备的“三具备”条件,才能参与工程招投标,在招投标过程中,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实行工程建设履约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要求所有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交纳“两金”才能进行工作施工。二是认真履行职责,严把材料关口。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技术监管人员对水泥、河沙、碎石等大宗建筑材进行抽检,按照公路建设标准,统一水泥标号,统一河沙、碎石规格,从而杜绝了水泥标号小、砂子含土量大、用风化碎石等不合格材料进场,从源头上保证了工程材料质量。三是全程跟踪监管,严把检查验收关口。镇党委、政府在严格把住材料关口的同时,经常性的安排在职干部深入施工现场,跟踪监督,加强工程监管。镇与市交通局主要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不定期的深入一线督促检查,各村都确定一批有责任心、公道

正派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全程跟踪监管。工程完工后,市交通部门与镇政府组织人员,严格按照《公路检验评定标准》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了农村公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乡村公路建设篇(6)

冲出大山,走上柏油路是许多农民长久的梦想。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村村通油路”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2003年起至今,全省建设农村公路1.5万公里,为近2000个行政村铺通油路和水泥路。

但是,乡村公路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就乡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对策:

1面临的困难

1.1建设资金筹措困难。按全乡交通建设规划,油路建设需要一大批资金,只靠目前的乡村公路资金筹集机制,很难筹集到这笔资金。乡村公路的建设主体是当地镇(乡)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政府投入资金很少,只是实行“以奖代补”,奖励少量资金。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对公提留和义务工全部取消,镇(乡)政府已经没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乡村道路建设。受“一事一议”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村民自筹资金难度加大。

1.2建设管理不规范。由于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公路建设点多面广,缺乏有力的管理手段和相关的技术支持等问题,造成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不能完全获得群众信任,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投资积极性。

1.3养护管理难度很大。乡村道路养护应由镇(乡)政府和村委会自行养护,没有专业的养护队伍,养护资金、技术、物质、人员缺少。有些乡村道路建成后根本就没有养护过,“重建轻养”情况相当普遍,乡村道路完好率很难保障。乡村公路两边的违章建(构)筑物较多,致使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对策

鸡场坪乡乡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工作,要按照乡镇领导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通达、通畅、通村工程,贯切实行党的十一五计划全面完成乡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全面打造农村公路网络。

2.1切实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好乡交通建设领导小组作用,认真履行好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职责,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以镇(乡)政府、村民委员会为主体,多元投入、共同建设的乡村道路建设机制。重点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总结提炼乡村公路建设“七仙精神”和“金山经验”,强化宣传学习,营造乡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作用,乡财政每年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兑现“以奖代补”的资金,提高村民修路的积极性。三是发挥好目标管理的作用,将乡村公路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进行考核,对乡村公路建设实施重点督查,定期通报情况,确保每月有进度、每季度有进展。

2.2多渠道、全方位筹集乡村公路建设资金。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三力并举”(即用足公共财力、聚集民力、广借外力)和“七个一点”(即向省市要一点、乡财政补一点、对口单位帮扶一点、镇〈乡〉政府筹一点、村民自己集一点、社会各界人士捐一点,一年筹一点,一年修一点)的办法,共同解决乡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一是争取国家、省、市公路建设各种补助、上级政府财政拨款、企业和个人捐款等直接投资,重点是编制好项目,加大同省市联系,积极争取资金以及项目的支持,同时通过资源开发等协助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公路建设。二是加大以工代赈,减免各种税费等间接投入力度,将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列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乡村公路建设。三是进一步发动群众,重点发挥好村民委员会、农村专合组织的带动作用,加大“一事一议”筹资力度,促进乡村公路建设。四是由乡级领导牵头分片包干,乡区级各部门分别联系各个行政村,对乡村公路建设实施“联帮扶”,帮助解决镇(乡)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困难等问题。

乡村公路建设篇(7)

截止目前九台市新修乡村水泥路3187km。至2010年底全市310个行政村,除四面环水的上河湾镇套子里村外全部实现村村通。随着村村通水泥路的竣工,九台市公路客运新增和更新了客运车辆,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屯通客车率达到了99.8%,乡村公路的全面建设为九台市城乡客运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保障,至2010年,九台市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发育较为完善,功能较为齐全,主体结构和布局基本合理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旅客的乘车需要。

1.2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九台市农业资源丰富,多种经济作物分布在各乡镇,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作物的发展,公路修通后,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货损多、成本高、价格低等问题。九台市卡伦镇多年来形成了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种植业产业结构,过去由于路况差,运输比较困难,蔬菜产业规模的扩大化严重受阻,同时,一些已成熟的绿色蔬菜也经常会因为不能及时运出来而烂在田地里。2003年起“,村村通”筑路工程在九台市全面展开,卡伦镇火迅行动,率先实现了村镇相连的“村村通水泥路”,几年间镇党委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其中和气村、镇郊村、东风村发展较快,种植蔬菜有豆角、香菜、黄瓜、油菜等,远销吉林、沈阳等城市,同时任家村快菜已打入韩国市场。蔬菜业收入4~5万元/公顷,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8728元,蔬菜产业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7%。交通发展了,投资进来了。九台市卡伦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后,该镇的招商引资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仅在今年上半年,卡伦镇就招来17个新项目,投资总额达3亿多元。是去年招商项目的两倍还多,项目的增加,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渠道。

1.3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发展

整洁通畅的乡村公路大大拉近了城乡的时空距离,随着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在潜移默化中,农民群众的生活习惯与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乡村公路,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切入点,带动了九台市的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2存在问题

2.1尽管九台市委市政府在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有限财力的情况下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乡村公路资金,仍旧是困扰和制约乡村公路建设的关键所在。

2.2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由于里程长,范围大,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乡镇政府和行政村进行管理。目前,乡村公路在路政管理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对路产路权缺乏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对超限车辆的治理,没有有效的措施。

2.3乡村公路上的老旧油路改建。老旧油路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目前已超期服役,一些油路由于弃养多年,行车十分不便,这些老旧油路多是乡镇与乡镇、乡镇与外县相连接的主要乡道,里程长,涉及的行政村少,单靠地方财力无法进行改建。

3对策及建议

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是全面打造乡村公路网络的关键。要下大力气实施通村、通屯工程。切实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市交通建设领导小组要重点发挥好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强化宣传学习,营造乡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作用,市财政每年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兑现“以奖代补”的资金,提高村民修路的积极性。三是发挥好目标管理的作用,将乡村公路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进行考核,对乡村公路建设实施重点督查,定期通报情况,确保每月有进度、每季度有进展。

3.1多渠道、全方位筹集乡村公路建设资金

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三力并举”(即用足公共财力、聚集民力、广借外力)和“七个一点”(即向省市要一点、本级财政补一点、对口单位帮扶一点、乡(镇)政府筹一点、村民自己集一点、社会各界人士捐一点,一年修一点)的办法,共同解决乡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一是争取国家、省、市公路建设各种补助、上级政府财政拨款、企业和个人捐款等直接投资,重点是编制好项目,加大同省市联系,积极争取资金以及项目的支持,同时通过资源开发等协助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公路建设。二是加大以工代赈,减免各种税费等间接投入力度,将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列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乡村公路建设。三是进一步发动群众,重点发挥好村民委员会、农村专合组织的带动作用,加大“一事一议”筹资力度,促进乡村公路建设。四是由市级领导牵头分片包干,市级各部门分别联系乡(镇),对乡村公路建设实施“联帮扶”,帮助解决各乡(镇)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困难等问题。

3.2严格乡村公路建设管理

乡村公路建设篇(8)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已被农村发展实践所证明的真理。乡村公路作为国道、省道的延伸和补充,它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与国道、省道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贫困山区县市的乡村公路建设发展滞后,阻碍了贫困山区与外部整个的沟通,制约了山区群众观念更新和对外部环境的了解,使外界的工艺品输不入,农民的山货、鲜货等特产品运不出,运输成本高,货主收效低,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瓶颈”和“拦路虎”。

我们盘县是六盘水市的经济、文化中心,120余万人口,境内有320国道、212省道、沪昆高速公路贯穿于盘县部分乡镇,水盘高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盘兴高速即将启动建设。尽管如此,乡村公路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差甚远。就其主要原因有:

一、 配套资金短缺,地方投入不足

在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山区财政收入虽然每年增长幅度可观,而可用财力十分拮据,因而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财力用于乡村公路建设。尽管如此,盘县在“吃饭”都难以为继的困境下,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挤出资金,支持乡村公路建设,但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山高路险,修路成本费用过大,有的甚至要打遂洞架桥梁,地方财政投入的资金无疑显得杯水车薪。如果出现意外,财政短收,原已预算安排的公路建设专款很难保证到位。

二、管护投入不到位,形成了乡村公路只建不养的局面

常言道:“一年建好两年修,三年不养就要丢”。目前,国家对公路养护、管护投入主要倾斜于国道和省道,对公路管护人员的经费实行以路养路,有效的资金集中在国道、省道的维修养护和扩建上,而乡村公路的管护、养护投入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山区地势险要,线路长,路况差,乡村公路养护成了无娘的 “孤儿”无照应,再加上在修路、修桥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拿出资金保证乡村公路养护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有的村通了路,但弯急、路陡,路况差,有的通路不通车,而这些公路又都不是国家养护的对象,乡村苦于财力,人力的拮据,无力对此进行有效的管护,更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管理人员松散,敷衍了事,有的只求管护报酬到手,不管路况养护好坏和畅通,一遇阴雨洪水,路垮道阻,过路群众苦不堪言,过路司机怨声载道,乡村公路的质量和运输效益很难得到保障,并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农村公路管理滞后,监管不力,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公路没有被摆在与城市交通的重要位置,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很难升级达标,管理滞后,更由于农村山大人稀,线长面广,仅靠县级路政管理部门“鞭长莫及”。农村公路的管理形成“真空”,农村公路被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公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部将农村公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启动了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由“通达”上升为“通畅”,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农村公路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突飞猛进,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村通油路达80%以上,全市乡级公路管养人员分布不均,有的地方人多路少,有的地方路多人少,甚至有个别乡镇没有管养单位,且养护资金渠道不畅,体制、机制不健全。

四、公路建设缺乏稳定规划

“上有千条线,下只有一根针”,乡镇苦于人最少,事最多,应酬多;在加上连你吃饭、保稳定都很难的乡镇政府,要求他们拿出修建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并付诸于实施,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即使纳入计划,终因财力有限,不能付诸实施,使计划常常难以实施甚至不能顾及。

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乡村公路的建设,尤其像我们盘县这样的边远地区,应纳入国家基本建设,小城镇序列,实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管养应以地方及农民为主,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公路养护协会,明确乡村公路养护职责,建立完善对乡村公路建设管护监督机制。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

乡村公路虽然是国家的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幅源辽阔,乡村公路完全依靠国家投入已不能成为现实,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要建立层层配套机制。国家每年要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车购税、原民工建勤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国家征收的公路养路费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公路建设发展基金。乡镇政府要从当年小城镇建设资金中安排10%-20%,,从当年财政收入中拿出1%,村委会从每年村级积累中拿出10%,从村组企业利润提出5%,用于乡村公路建设;三是建立滚动发展机制,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通过合格的审批程序,对各过往车辆采取有偿使用的办法或通过“一事一议”,农民自筹资金,本着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分级负责,县路县管,乡路乡管,村组公路村民自养。对某些重点路段,重点桥涵实行产权买断,由买断方收益,卖断资金由地方财政集中管理,用于乡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

六、建立科学的管养机制,实行管、养分离,完善乡村公路监督体系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地方政府要把乡村公路的养护纳入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经济腾飞重要议事日程。在公路养护形式上,可采取属地管护,属段管护,在谁的地盘就划归谁管护,有条件的可把某一段划归某一个单位,有关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最终要实行年终考核兑现,并定期对公路的管护及公路两旁的绿化进行检查和督办、通报,强化公路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加强对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管力度,把养护资金与工程进度挂钩,按工程进度及完成质量考核验收,把监督管理始终贯穿于养护工作的全过程,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确保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乡镇政府要组织服务中心积极介入乡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工程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参与公路建设中的工程预决算,积极推行公路建设专用物资政府采购制,工程建设招标制,堵塞乡村公路建设和维护中管理的漏洞。定期或不定期对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兑现的监督检查,防止责任不明、措施不力现象的发生。保证专款专用,降低修建维护公路的成本,不断提高乡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七、加强乡镇公路服务中心监管力量,提高服务中心人员的业务素质

乡村公路建设篇(9)

[关键词]乡村公路;PEST分析;大BOT项目方式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2―0024―04

乡村公路在社会、经济及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又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资金。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逐年扩大,如何合理有效地筹集更多资金,已逐渐被列入相关议程。因此,在当前中国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抓住农村公路发展机遇,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村公路自身产品特征的融资方式,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中国乡村公路建设的融资现状及分析

建设乡村公路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总体而言,中国乡村公路建设的融资思路依然是以财政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为辅。随着乡村公路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其资金缺口日趋增大,政府财政已无力负担。

现阶段中国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两大方面(见图1):中央资金投入和地方资金投入。两种资金方式既有优势,也有劣势。1.优势:(1)可充分发挥政府优势,为乡村公路建设起到主导作用。(2)可根据不同时期发展历程,侧重不同的筹资措施,利于变通。(3)采用以工代赈、民工建勤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农民工的积极性,减低了乡村公路的建设成本。(4)专款专拨,资金的使用更有针对性。(5)中央地方齐抓共管,为乡村公路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2.劣势:(1)加重了政府的责任和风险。(2)资金来源渠道过窄。政府仍为主要买单者,忽略了对第三方资本的利用。(3)未建立有效的资金审计体系,资金使用效率低。(4)多部门共管,责任分配不清晰。有些部门的资金投入(如:省交通部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二、新形式下对乡村公路建设融资的新要求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农村公路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养护好;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实施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县乡公路要达到1 80万公里,5年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与此同时,要实现乡村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将会高达770亿元,远远超过目前投资500亿元的水平,因此,如何筹集建设资金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乡村公路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乡村公路建设融资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PEST分析即投资商或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分析等四个主要分析领域(见表2)。

表2融资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分别给各因素赋予权重,构建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M(略),从而更加量化的来评价外部环境对投资商或企业的影响,以及投资商或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新型融资方式的探索――大BOT项目融资方式

1.项目融资方式的分类。(1)BOT(B-Build;O―Operate;T-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即建设―运营―移交。BOT是指政府让私营机构或非公共机构及外商对传统上由政府公共部门专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融资、设计、建造、经营、维修和管理,在制定年限(特许期)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项目东道国政府。(2)DOT(D-Develop;O-Operate;T―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即开发―经营―移交。其是BOT的衍生方式,与BOT惟一的不同即将建设(build)项目变为对项目或资源的开发(develop)。(3)TOT(T-Transfer;O-Operate;T-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即移交―经营―移交。指政府将已经投产运营项目的经营权在特许期内有偿移交给私营机构、非公共机构及外商,经营收益归投资者所有,以项目在特许期内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从社会投资者那里获得一笔资金用于偿还项目贷款或建设新的项目,特许期满后再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4)TROT(T-Transfer;R-Rehabilitate;O―Operate;T-Transfer)项目融资方式,即移交―改造―经营―移交。其是TOT的衍生方式,与TOT惟一不同是在项目移交后需要对项目进行重新升级改造,使项目更具生命力。其适用于因外部条件制约或内部管理不当而造成亏损的优良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

项目主办人可通过以上这些方式,部分转移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同时,这些方式都只涉及项目经营权的转让,不会牵涉所有权的变更,因此在乡村公路建设中,不会危害政府以及国家的利益。针对中国乡村公路建设的现实情况,以上四种项目融资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新型项目融资方式在不同现实情况下的具体应用。如图2所示,A、B、C、D四个区域分别代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饱有量的不同地区,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大BOT项目方式。(1)A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宜采用BOT,TOT和TROT方式。具体办法可采用公路建设、资源开发双管齐下。在搞好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公路建设采用BOT方式,对现有优良资源采用TOT方式;对因经营不善而未达预期收益目的的优

良资源采用TROT方式,经投资商升级改造后,继续经营获利,最终达到投资商、村民和政府的“三赢”。(2)B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宜采用的方法包括BOT,TROT方式。具体实施办法是由公路建设着手,采用BoT方式,同时对公路沿线潜在资源的开发采用TROT方式转交开发商。潜在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可以是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及发展第三产业;也可借助地理优势,随着乡村公路网的逐渐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商品集结地,形成运输中转枢纽。(3)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宜采用TROT,BOT方式。具体实施办法可以由资源的开发着手,主要采用TROT方式。同时,投资商为取得公路沿线资源开发权,必须承担公路修建的责任。公路修建采用BOT的方式,而修建费用主要来自投资商的投资,及从资源开发运营中的获利。(4)D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宜采用的方法:BOT,TOT和TROT方式。具体实施办法可从充分利用政府贫困基金以及当地农民劳动力着手。采用“以工代赈”、“民工建勤”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修建路基以及完成相应的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利用政府贫困基金给予相应的补助。在公路建设中后期,人力财力耗费较多时再采用BOT或TOT方式。这不仅可降低建设成本,也使资金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公路建成后,沿线资源的开发宜采用TOT,TROT方式,但仍要侧重于潜在资源的开发,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和第三产业;也可借助地理优势,随着乡村公路网的逐渐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商品集结地,形成运输中转枢纽。

乡村公路建设篇(10)

一、成立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建设投资大、受益广,是一项农民真正受益的民心工程。为了把好事办实,我乡专门成立了“红星乡农村公路改造项目指挥部”,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乡长具体负责,乡道、土地、财政、派出所、有修路改造任务的各村主要负责同志密切配合,下设了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公路建设工作。安排了专人保管有关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档案。同时,乡村道路指挥部多次召开了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建设专项会议,研究部署修路有关事宜。采取十天一调度,半月一检查,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后勤服务,扫除施工障碍

为了确保修路工作顺利开工,按期完工,修路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广泛宣传发动。为了赢得村民对修路工作的支持,我们通过无线广播、标语等宣传媒介,向村民大势宣传修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屯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将这次修路的难得机遇向村民耐心讲解,村民对修路工作热情很高,并且表态愿意为修路出资出劳。二是全力做好清障工作。在修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占用土地、拆迁围墙等事宜,为了最大限度争取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乡村道路指挥部成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思想工作,直到农民能够接受为止。三是积极主动为施工单位提供水、电、办公场所,并多次深入沿线为施工单位选择存料厂,使得施工单位进驻之后,即可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广开筹资渠道,严格资金使用

今年,我乡改造农村公路5条共计18.8公里。按照各村通行标准不同,宽度由3.5米到5米,水泥路面厚度由18厘米到20厘米不等。总投资810万元,其中争取到国家国债投资319.6万元,需乡村自筹490.4万元。由于乡村财力薄弱,资金缺口较大。为了切实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乡村两级采取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办法,想法设法落实配套资金。按照市政府会议规定的十种筹资方式,结合我乡实际,采取了乡村自筹一点、辖区单位集资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等办法筹集资金。截至目前,配套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严格资金管理,对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实行了专户专存、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确保修路资金落实落靠。

四、落实三项制度,强化工程管理

1、全面规范议标制度。为了增加工作透明度,我乡根据多年来道路修建的工作经验,对5条村路改造工程建设实行议标制度。首先,在有修路建设任务的5个村张榜公示,明确规定施工队伍必须具备营业证书、资质证书、法律授权书、银行开户许可证四证齐全,既看资质又重业绩。在议投标环节,指挥部全体成员与施工单位根据各条村路的不同情况,参考设计方案,确定了合理的工程施工价位。通过议标,择优确定了施工单位,为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创造了先决条件。

2、严格落实工程监理制度。为把监理工作落到实处,乡村聘请了专业的监理人员,按照上级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旁站式跟踪监理,坚决执行“四严”要求,即:严把材料关;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严把实验关;严格做好各项标准试验及各项抽检试验,加大抽检力度和频率,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工程监理人员在强化质量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及施工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坚决实行合同管理。为了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所有施工单位都签订了施工合同,并严格实行了合同管理。同时按照质量责任终身制的要求,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有责任,人人有义务,并且所有“责任状”均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存档,一旦工程出现问题,严格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乡村公路建设篇(11)

一、深化认识,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正面临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千载难逢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期间实施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建设工程”今年中央号文件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对农村公路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市也把乡村公路建设纳入了规划,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对搞好农村公路建设也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也研究制定了相关鼓励措施,刚才县长也讲得十分清楚。这些政策措施足以说明,中央、市委和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呼声越来越响亮,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应当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合民心、顺民意、如民愿!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和最好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站在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抢抓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实施“畅通”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村和.%社通公路,农村交通严重落后的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客观而论,应当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县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进展缓慢,主要存在四低”四少”问题。四低”即路面等级低、养护水平低、通行能力低、网络层次低;四少”即整体规划少、建养资金少、配套设施少、技术含量少。这些问题导致农民群众出行难、生产资料调入难、农经产品运出难、农村经济发展受制约。农村公路“通”而不“畅”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科学布局、群众增收致富的瓶颈”据测算,离公路每远公里,物资的价值就相应增加或降低%举个例,如果一农户住在离公路公里远的地方,要建价值万元的新房,那么他建房的材料运输费就要比住在公路边的农民群众多支出元,按当前农民人均纯收入算,就这户家庭有人个劳动力要比别人多干年,这还仅仅是一笔小账。今年抗击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中,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农村交通落后的切肤之痛。为一些地方送水过程中,许多地方虽有公路,但只能用摩托车运送,大大增加了成本,双山乡个别地方每吨水甚至高达到多元。修路困难一时,不修路困难一世!必须进一步增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用更实的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改变农村交通滞后的状况。

二、咬定目标,坚定信心,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

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实施“通畅工程”,实现“村村通客车”的目标。县委、县政府还研究明确了每一阶段的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咬定目标,坚定信心,采取多种措施,深入宣传发动,迅速掀起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农村公路建设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都很强,既需要责任单位尽职尽责,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村级公路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发动是否深入,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宣传发动是基础、是前提、也是关键。特别是在工程启动初期,宣传发动搞好了,事半功倍、一帆风顺;搞不好,事倍功半、困难重重。各乡镇、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要开好各个层面的动员会,深入村社、院坝,挨家挨户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氛围。县电视台、《乡》报要开辟专栏,强化宣传,大造声势,浓墨重彩地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政策措施。要通过政府发动、政策驱动、典型带动、舆论鼓动等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精神的强大舆论氛围,营造全民参与、众志成城,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了新中国。万勤劳勇敢的乡儿女,万双手,我们完全应该相信,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公路。常言道,“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成千上万人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我们人民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开县麻柳乡有这样一句话,“山河不改心不甘”。说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要给大讲讲我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在我以前工作过的地方,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宣传发动群众自愿地、地积极支持、捐资捐物。有一位岁的老爷爷,听到宣传以后,想捐钱,但是自己家里比较穷,儿女外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家里就只有他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想去工地上劳动,自己年纪又太大了,孙女又太小了,老伴已经去逝。捐钱拿不出来,到工地上劳动又行不通,怎么办呢?他就和自己的小孙女商量,决定上山采些草药,用大锅熬好以后,给工地上送防暑降温药。这样,白天就和孙女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费力地抬着大桶药给工地送去。晚上打着火把到大山里去采药。这样一送就是一个多月。这是人民群众的一种体态,更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精神,只要我们乡儿女具备了这种精神,“畅通工程”我们一定能够建设成功。大家知道,中国人民最讲究仁、讲究仪、讲究道德、讲究品质。农村有一种风俗习惯,就是祖坟一般都不舍得、不愿意去动它。这也是传统的,是正确的,也正常的。但是为了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我新眼看见,社员群众静悄悄地一边流着泪、一边挖着自家的祖坟。搬迁了,按规定,民政部门有一定的补助,可是他们说为了支援农村公路建设,为了能够享通公路的福,他们不要。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这样感人肺腑的事例举不胜举。有这样好的人民,有这样好的群众,我们的事一定能够办得成功,同志们一定要有信心。我讲这些刻骨铭心的事,目的是将我们全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二)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灵魂,只有坚持规划优先,才能确保有序发展。以前,我县的农村公路大多是群众自发规划修建的,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弯拐过多,路基过窄,坡度较大等。现在,要重点以“通畅”为目标,以“通客车”为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要利用好现有路基实施改造,用好资源,节约资金;又要注意路网辐射面,让更多数群众受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公路的具体规划上,要做新、做细、做实、做精,比如会车道的问题、安全标志的问题、防护设施的问题等都要规划详细,与道路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使用。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农民群众的承受力,体现以人为本,做到村级公路建设与环境、生态、景观协调统一,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过多增加群众负担。

(三)多方筹资,提供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地推进。刚才县长讲得很清楚,搞农村公路建设是我们县里自己的主意,上级虽有一些补助,但是很少,要搞好农村公路建设,要举全县之力,要过苦日子。要采取“五个一点”的方式,即向上级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群众自愿筹集一点、就地取材节省一点,广泛筹集资金。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尽目前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争取到了上级部分资金,但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做好。凡是可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涉农资金都可以争取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二是广泛发动社会捐助。要通过发送一封信、一个电话,采取通报表彰、刻碑留名、道路冠名等办法,动员和鼓励籍在外成功人士、企业业主为家乡捐资修路。这项工作做好了,意义大、效果好。这样做,不仅仅是资金的积累,更是精神的弘扬,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收获。三是认真抓好“一事一议”。农民群众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依据国家政策,运用“一事一议”的办法是筹集部分建设资金和推进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总理去年在视察农村公路建设时明确指出:“公益事业要靠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农民以自己的双手改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受益的、像乡路这样的公益设施,不算增加农民负担。”因此,我们一要把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鼓励政策向农民群众讲清楚、讲透彻,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修路是自己的事,是“头等大事”,切实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以前的“要我修路为我要修路”。同时,讲究工作方法,不能下硬任务、强摊派。实践一再证明,只要宣传得好,给大家讲清楚了,利弊分析透了,我们的群众积极性是很高的,是会大力支持的。

(四)质量为本,严格理。质量是生命,质量是形象。农村公路建设,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必须高度重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要警钟长鸣,时刻牢记。严把工程招投标关、严把工程理关、严把技术等级关,绝不能因抢时间、抢进度而忽视质量问题。要实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质量责任制、监理单位责任制、参建单位质量终身制,务必保证群众出资出力修建的每一寸公路质量都过硬、不能出问题,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县委将一查到底,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农村公路建设在申报程序上必须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即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在尊重群众意愿、绝大多数赞同修路的基础上,由村委会向所在乡镇申报,再由乡镇向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申请,经指挥部审定后组织实施。在这件事上,绝不搞、不能搞“一刀切”,更不搞强迫命令,必须坚持“先干先支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不然,就有可能好心办傻事,费力不讨好,群众也会埋怨我们。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满意效果

目标确定后,关键在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上的领导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投放的精力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农村公路建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其作为检验干部是否为群众谋福祉的“试金石”,作为锤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并在县交通局下设办公室。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乡镇主要领导是本辖区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农村公路建设的重任,做到亲自挂帅、亲自上阵、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亲自督查,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研究对策、搞好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抓好资金筹集、工程质量等重点工作。要建立县级领导指导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工地的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有序地推进。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农村公路建设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自觉地把部门工作与农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县交通部门是公路建设的主要业务部门,要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打好头阵,唱好主角,从组织上、理上、技术上,服从和服务于农村公路建设,卓有成效地做好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对上的争取工作,合理调度专项资金,不断优化、简化资金拨付程序,保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水务部门要抽调骨干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公路的桥梁、涵洞等配套建设。宣传部门要及时挖掘工程建设的典型人物,总结先进经验,并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为农村公路建设鼓劲造势,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