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内控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2 22:32:14

内控工作计划

内控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学院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夯实学院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不断提高学院内部管理水平,为建设国内一流的职业院校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贯穿于学院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学院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学院的内部控制能力与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

(三)坚持问题导向

应当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人事、财务、资产、建设维修、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学生事务、后勤保卫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总体目标

以全面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为抓手,以规范经济和业务活动有序运行为主线,以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为导向,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突出规范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经济和业务活动运行流程、制约措施,逐步将控制对象从经济活动层面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机构

成立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组(以下简称内控领导组)负责组织制定学院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实施建设方案、指导建立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体系、研究解决实施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监督指导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内控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 院 长

副组长: 纪委书记

副院长

成 员: 党政办公室主任

组织人事部部长

纪检监察室主任

计划财务处处长

审计处处长

(二)成立监督检查机构

成立以纪检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监督组,负责监督检查学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全过程。

组 长:纪委书记

副组长:纪检监察室主任

成 员: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纪检委员

(三)联合工作机构

成立由计划财务处牵头,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纪检监察室、计划财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审计处、后勤保卫处、基建办、实训中心、电教中心、科研中心、图书馆、继续教育部等部门参加的山西药科职业学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计划财务处。联合工作组在内控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全院各部门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等工作。

组 长: 分管计财工作副院长

副组长: 计划财务处处长

成 员: 党政办公室主任

组织人事部部长

教务处处长

纪检监察室主任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

审计处处长

后勤保卫处处长

基建办公室主任

继续教育部主任

图书馆馆长

实训中心主任

科研中心主任

电教中心主任

五、主要任务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立适合学院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措施。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工作范围、管理架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

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按照《内控规范》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学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及时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

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评价,评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

六、工作步骤

按照《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的意见》(晋财会〔2017〕22号)以及《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晋财会〔2017〕25号)的要求,为保证学院内控建设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和按期完成,按照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一)宣传学习阶段(2017年10月13日-19日)

积极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详细制定适合学院的《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学院相关人员必须了解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意义、原则、任务和方法。

(二)梳理排查阶段(2017年10月20日-31日)

依据《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为依据,在学院内控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组织开展学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各牵头(责任)部门依据《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评价操作细则》(见附件)的要求组织开展梳理排查并进行评分,将排查结果和评分情况形成书面报告。

(三)落实完善阶段(2017年11月1日-12月10日)

各牵头(责任)部门要将本次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向院长汇报,以明确下一步自身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与工作方向。要按照《内控规范》和《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各部门业务内容、组织架构和管理特点开展内控建设的建立和各项管理制定的完善工作。要充分论证学院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各专项内部控制制度,提交学院讨论形成正式文件。确保在2017年底前顺利完成学院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按照文件要求学院需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内部控制建设培训活动,使各部门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学院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总结阶段(2017年12月10日-20日)

学院内控领导组及联合工作组对各部门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全面推进学院内控建设工作,于2017年12月20日前将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站在促进学院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培训和学习,精心组织落实,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抓好贯彻落实

内控工作计划篇(2)

由于新学期学校的布局调整,我们部门为了配合这突然的改变,我们重新召集部门成员进行新的工作计划商讨、经过部门成员的热烈讨论我们终于商谈出了一份较合理的临时的宣传和招新计划。

二、招新工作的展开

制定出了一份较合理的招新计划,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会物色一些有能力的新生,让他们在我部进行实习,提前熟悉我部的运作,使得正式加入学生会后能迅速投入工作。

三、新校区工作的调整

搬至新校区,所处的环境与北院就不同了,食堂的执勤工作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力度要大大加强,给大一新生带个好头,为以后工作的开展铺垫好,利于以后工作顺利的开展。

四、日常工作的开展

加强食堂执勤,积极主动与食堂负责人,学校后勤部交流。定期收集每班对食堂意见与建议,集合众人的智慧,改良宿舍、饭堂的管理,共创良好的休息生活区。

五、活动组织和策划的开展

内控工作计划篇(3)

一、内部审计计划阶段与内控风险识别的结合

审计计划一般包括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三个层次,年度审计计划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审计项目的风险程度规划审计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年度审计计划报董事会批准执行。项目审计计划的编制内容中,按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要求应包括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财政部的《企业内部评价指引》解读中,对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等,针对制定评价工作方案描述如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根据企业内部监督情况和管理要求,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确定检查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上述内容显示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内部控制,在其计划阶段强调的是风险评估,和聚焦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公司在具体内审、内控工作开展的计划阶段,应注意两者的结合,充分关注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的风险程度,完成内审和内控两方面的工作。同时利用内部控制内控风险识别的自我评价这一有效的日常工作成果,使内部审计计划的针对性更强,内控风险识别工作的作用更明显。

二、内部审计实施阶段与内控风险认定、测试、分析的结合

《内部审计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其中第五条对内部控制包括的内容描述为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描述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认真阅读比对后发现,虽然字面稍有差异,但内容是一致的。

内部审计实施阶段常用的方法包括:询问、检查、观察、测试、追踪、分析等。

财政部的《企业内部评价指引》解读中,对实施阶段――开展现场检查测试中描述如下: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人员分工,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现场检查测试,按要求填写工作底稿、记录相关测试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

上述内容显示内控审计和内控评价的实施阶段无明显差异,但在公司内审、内控工作中发现,充分利用内控体系建设中《风险表-风险清单》、《控制矩阵表》《不相容职责表》《授权审批表》等成果,快速并系统的完成风险测试、认定和针对审计发现缺陷的深入分析,往往会减少现场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和质量,内控评价的规范性、全面性在时间工作中表现突出。

三、内部审计评价与内控风险评价的结合

针对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或缺陷,充分利用应用指引明确的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矩阵表》描述的风险等级标准,展开现场审计发现问题的评价和责任划分。实际工作中,内控评价的风险程度划分对内部审计问题的界定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完善了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无明确的界定标准的工作缺陷。

四、内部审计整改阶段与内控缺陷整改的结合

内控工作计划篇(4)

一、风险导向审计与医院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导向审计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医院虽然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的评价、外部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外聘中介机构等进行监督检查,但要想对日常事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只有内部审计可以做到。风险导向审计对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医院各部门的调整,为内部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同样,内部控制搞好了,对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为审计制定合理的程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确定审计的方法与范围,为审计提供依据,最后对于审计的质量也有了保证。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依据国家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应用在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审计范围时、编制审计方案时、实施审计过程中、编制审计报告时等,从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来看,可以得出结论,医院风险导向审计离不开医院内部控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办法,必须建立在对医院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对内部控制实现再控制,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1.了解单位基本情况,进行应用思路的部署

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必须要了解应用单位的基本情况,对于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应用进行分析,必须要了解医院年总收入情况、固定资产、拥有病床数、相关背景、工作人员方面全方位的内容,然后进行运用思路的部署。为了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首先必须要对医院内部进行风险监测、分析、与预警,提高医院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需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降低控制风险。通过对医院风险的分析与内部控制的评估,最后按风险的高低制定审计方案,开展审计工作。由审计风险模式可以看出,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很大层面上与医院的风险管理体制不严格、风险监测不严密相关。因此,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第一步便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2.建立与完善医院风险管理体系

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医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建立与完善医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为了促进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根据相关文献与实践经验提出计划与控制系统应用于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实现计划与控制系统是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组织保证、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三方面入手。在组织保证方面,需要明确的是要想实现计划与控制目标,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机构来实现,这时,计划控制委员会的成立是必要的,其工作的内容是先制定医院的战略部署与总体的工作计划,再对工作的总体进程进行控制,最后对计划的内容进行评价,来决定计划与控制管理中的问题。

单独成立计划控制委员会无法对工作进行直接部署,在其下级需要成立发展计划部,计划部的组成人员可以有管理人员、医疗人员、文秘人员。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医院各种相关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提前预警方案,协助领导进行全院的计划与控制工作,为计划与控制委员会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方案,并且对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与调划,成为计划与控制的桥梁。

依据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与研究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该部门的工作内容含有拟定实施计划与各项草案,审查设定的计划在医院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的运用情况,并对运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医院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潜在风险要进行日常管理。

医院要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贯穿于计划与控制的整个过程,把此作为计划与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以此为思路进行医院内部计划控制与管理,有助于计划实施的有步骤、有条理,从而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3.完善的系统控制降低风险

为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系统,实现风险导向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要点之一便是要通过监察审计室来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价与估测,监察室有了对内部控制方案的基本了解后,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了解风险导向审计部门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与评价时的责任与义务。依据相关文献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实现评估与审计内部控制而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有以下几项:审查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法规以及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办法、程序等;审计医院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等特点。

要点之二便是排查风险,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这一点要求各部门对自己部门内部的各个程序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一排查与估算,对风险划分相应的等级,按照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与填补漏洞措施,完善内部控制,通过对风险点的排查,有效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对于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通过前两个要点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点三和四是对一和二的补充与拓展,要点三是开展内部风险评价试点,对内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依据各风险点的影响与后果,划分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等级划分审计资源,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有效的分配资源中降低了内部控制的风险等级。

内控工作计划篇(5)

一、风险导向审计与医院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导向审计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医院虽然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的评价、外部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外聘中介机构等进行监督检查,但要想对日常事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只有内部审计可以做到。风险导向审计对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医院各部门的调整,为内部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同样,内部控制搞好了,对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为审计制定合理的程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确定审计的方法与范围,为审计提供依据,最后对于审计的质量也有了保证。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依据国家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应用在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审计范围时、编制审计方案时、实施审计过程中、编制审计报告时等,从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来看,可以得出结论,医院风险导向审计离不开医院内部控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办法,必须建立在对医院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对内部控制实现再控制,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

1.了解单位基本情况,进行应用思路的部署

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必须要了解应用单位的基本情况,对于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应用进行分析,必须要了解医院年总收入情况、固定资产、拥有病床数、相关背景、工作人员方面全方位的内容,然后进行运用思路的部署。为了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首先必须要对医院内部进行风险监测、分析、与预警,提高医院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需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降低控制风险。通过对医院风险的分析与内部控制的评估,最后按风险的高低制定审计方案,开展审计工作。由审计风险模式可以看出,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很大层面上与医院的风险管理体制不严格、风险监测不严密相关。因此,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第一步便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2.建立与完善医院风险管理体系

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医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建立与完善医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势在必行,为了促进医院管理体制的发展,根据相关文献与实践经验提出计划与控制系统应用于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实现计划与控制系统是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从组织保证、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三方面入手。在组织保证方面,需要明确的是要想实现计划与控制目标,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机构来实现,这时,计划控制委员会的成立是必要的,其工作的内容是先制定医院的战略部署与总体的工作计划,再对工作的总体进程进行控制,最后对计划的内容进行评价,来决定计划与控制管理中的问题。

单独成立计划控制委员会无法对工作进行直接部署,在其下级需要成立发展计划部,计划部的组成人员可以有管理人员、医疗人员、文秘人员。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医院各种相关情报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提前预警方案,协助领导进行全院的计划与控制工作,为计划与控制委员会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方案,并且对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与调划,成为计划与控制的桥梁。

依据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与研究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该部门的工作内容含有拟定实施计划与各项草案,审查设定的计划在医院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的运用情况,并对运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医院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潜在风险要进行日常管理。

医院要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贯穿于计划与控制的整个过程,把此作为计划与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以此为思路进行医院内部计划控制与管理,有助于计划实施的有步骤、有条理,从而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3.完善的系统控制降低风险

为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系统,实现风险导向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要点之一便是要通过监察审计室来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价与估测,监察室有了对内部控制方案的基本了解后,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了解风险导向审计部门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与评价时的责任与义务。依据相关文献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实现评估与审计内部控制而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有以下几项:审查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法规以及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办法、程序等;审计医院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等特点。

要点之二便是排查风险,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这一点要求各部门对自己部门内部的各个程序所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一排查与估算,对风险划分相应的等级,按照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与填补漏洞措施,完善内部控制,通过对风险点的排查,有效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对于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通过前两个要点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点三和四是对一和二的补充与拓展,要点三是开展内部风险评价试点,对内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依据各风险点的影响与后果,划分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等级划分审计资源,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有效的分配资源中降低了内部控制的风险等级。

内控工作计划篇(6)

一、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概述

所谓工程进度控制,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审批过的工程进度计划,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定期的跟踪和检查,结合原定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合理找出原定计划和实际进度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和评估致使差异存在的各个因素,对于不可避免的因素适当增加施工工期,对于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进行合理规避,然后指导和协调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所谓工程进度管理,指的是项目施工人员通过工期要求来编制相应的进度计划,并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检查和控制计划的执行程度,分析偏差所产生的原因,并不断调整计划,直到工程竣工交付之后。经过分析进度影响因子,然后协调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控制在工期范围之内,并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是工程进度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合理的进度控制原理必须遵循动态原则、系统原则、弹性原则和网络原则。①动态原则:毋庸置疑,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需要不断的更改和完善,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进度控制必然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②系统原则:一项工程的进度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工程计划系统、工程进度实施系统以及项目进度控制系统等,从整体上将进度计划进行分解,并从细节上完成细化后的计划目标,所以进度控制不许遵循系统原则。③弹性原则:毫无疑问,建筑工程施工工期非常长,而影响进度的因素非常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多因素逐步能被人为控制,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经验来估算影响进度的某些因素,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能够留有余地,所以必须遵循弹性原则。④网络原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进度的控制常常利用网络计划相关原理来编制进度计划,然后根据实际工程施工中的进行信息来进行分析和对比,再利用网络计划来合理优化和调整进度计划,所以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必须遵循网络原则。

二、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策略分析研究

1、应用施工进度来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材料资源和机械设备资源三个方面。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之后,可以根据进度计划,来绘制各个进度使其的资源需求图,通过进度计划来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必须明晰进度时间内的各个施工活动的逻辑关系。明确各个施工工序的工艺流程和施工组织的关系,使得施工工序和资源的配置有着明确的先后次序关系。其次,必须使进度和资源的配置达到有机统一。尽可能做到人力资源、材料资源以及机械设备资源在进度计划范围内达到均衡。再者,合理确定同期施工时间内的工程量。也就是说,在同一施工时间内,施工项目不宜过多,这样会导致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过于分散,造成资源配置不协调。施工进度控制和资源配置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通过施工进度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来缩短施工工期。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优化措施。毫无疑问,真正控制进度的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必须做到以下三点:①加强数据的收集,积极预测建筑施工进度的趋势,实施动态控制进度。并且做到施工进度控制的周期必须根据进度计划的内容和任务来确定。②必须及时了解和明晰施工过程持续时间的更改以及设计变更所引起的施工量的增加,根据实际条件准确评估施工进度,并及时调整,采取合理的措施。③加强控制施工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并做好调度和管理的准备。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减轻劳动监督,提高施工效率,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方案的指导和培训。对于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使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量规避这些因素。并通过合理调度和管理施工工序以及相关资源,来缩短施工周期。在工程实施阶段,必须按照甲方的工期安排,来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在编制计划前必须对工程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将工期安排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项目分解作到将项目分解到相对独立的、内容单一的、易于成本核算与检查的项目单元,作到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工作关系,作到每个单元具体地落实到责任者,并能进行各部门、各专业的协调。进度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目标范围、工期的要求、项目特点、项目的内外部条件、项目结构分解单元、项目对各项工作的时间估计、项目的资源供应状况等。进度计划编制要与费用、质量、安全等目标相协调,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和风险预计,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并以网络计划为代表,绘制网络计划图,确定重点影响工期和进度计划的关键施工工序,并在关键工序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完成进度目标。根据总的进度目标,来制定各个分项目的进度目标,在确定各个工序的进度目标,并按时间进行进化目标的评定工作。如果未能完成进度目标,必须合理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惩罚。必须充分分析各个工序阶段影响进度的因素,采用有力措施来避免这些因素的出现,尽可能优化配置资源来地缩短施工周期,控制施工进度。编制计划的对象由大到小,计划从粗到细,形成了项目计划系统;控制是随着项目的过程不断进行的,是个动态过程;由计划编制到计划实施、调整再到计划编制这么一个不断循环过程,直到目标实现;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反馈,也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过程;同时,计划编制实施到各种风险的存在,使进度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弹度控制时,可利用这些弹性,缩短工作持续时间。或作之间的搭接关系,确保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项目副经理为常务副组长,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单元工作负责人、各班组长等为组员的控制管理小组长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哳;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对策、执行、反馈的工作制度。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科学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然而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人们常常过于重视施工成本、质量的控制,对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不够重视,使得许多建筑工程未能在规定的工期内竣工,导致工程投资成本的增加、设备和材料的闲置以及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意义十分重大。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是质量控制、造价控制、安全控制的前提,必须充分认识进度控制的内涵,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加强在施工过程中进度优化控制措施,才能有效保障建筑过程施工处于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本文以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参考文献

内控工作计划篇(7)

2013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审计署考察时提出,要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这一观点不仅强调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勇于面对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解决危险的决心。将通过审计手段去发现问题,特别是发现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并将通过审计促使改革深化、通过制度完善完成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顶层设计。

二、专项审计工作当前需要完成的任务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审计将由原来简单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扩展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重点实行对“人”“财”“物”“管”“环”的专项内部审计。通过对“人”“财”“物”“管”“环”的内部深入审计,逐步挖掘部门、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漏洞,为审计倒逼制度完善提供有效依据。

三、项目管理体系引入

项目管理科学是人类实践发展的产物,自从人类开始有组织的活动,就一直在实施各类型和规模的项目,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及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是人类历史上运作大型复杂项目的典范。只是当时人们并未意识到项目管理对社会进步的意义。项目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潜意识到传统项目管理到现代项目管理这一漫长过程。典型项目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举世瞩目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该项目耗资300亿美元,2万个企业参加,40万人参与,由700万个零部件组成,由于采用项目管理中的网络计划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功;1958年美国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PERT技术,使研究时间缩短了2年,节约了大量资金。

四、项目管理的先进性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项目管理从传统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的新阶段,表现为项目管理范围扩大,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极大地丰富了项目管理的内容,项目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五、项目管理发展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已扩展到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药等行业,以及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当前项目管理已经向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多元化、专业化迈进。

六、什么是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由项目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和综合管理。项目管理的过程一般由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结束过程构成。因为专项审计工作也将涉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并将经历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过程。因此利用项目管理体系对专项审计项目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七、专项审计如何融入项目管理

专项审计项目管理就是以专项审计为项目管理对象,通过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组织、审计领导、审计控制、审计协调等一系列审计规范管理,实现审计项目目标的实现。

八、物资内部管控审计对企业规范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我单位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生产性企业,生产所需物资全部为生产用材料、工具、设备。物资管理规范关系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的规范、关系生产经营管理的规范、关系我矿生产效益的全面提升,通过物资专项审计,能够在全矿范围深刻查找出物资管控的不合理、不规范问题,并通过物资管控审计挖掘生产成本控制、生产经营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体制与机制层面的问题。内控物资专项审计将“倒逼”企业完善相关制度、完善体制及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企业内控物资管理审计工作需要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审计工作流程,达到物资管控审计工作的预期效果。

九、项目管理如何物资内控专项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我矿物资管控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我矿物资管控情况、审计机构配备情况、审计专业人员素质情况、物资审计工作年度计划安排、审计工作期限等情况,结合项目管理体系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做好审计项目启动准备过程,为审计计划的制定及有效执行创造条件

我矿物资内部管控审计工作启动后,审计管理部门首先组织本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召开审计工作筹备会议。审计部门通过本次会议对我矿物资管控现状进行初步评估,并要求相关审计人员通过日常审计工作提出关于本次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汇总。落实相关审计工作筹备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审计工作的合理、合法性提供技术保障。任命本次审计工作项目负责人,为审计计划的制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以审计项目负责人为总牵头,制定企业内部审计计划

物资内控专项审计项目负责人,根据前期审计工作启动筹备会得到的物资审计相关信息整理、梳理后,基本理清本次物资内控专项审计工作思路。

具体审计工作计划如下:

物资内控审计要求工期:15天

审计工作执行方式为:以物资管理主管部门为切入点,根据物资管控既定制度为指导,沿物资管控流程,突出物资管控与制度融合性审查,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物资管控合规性审查,理清物资管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审计计划网络图的制定:

根据物资审计方式、物资管控流程、物资审计所涉及部门将物资审计工作划分为若干审计工作单元。根据划分的物资审计单元核定工作量、确定审计时间。落实审计单元与审计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杜绝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审计工作逻辑失误及对同一环节、同一部门重复审计时造成的时间浪费、人力资源浪费,避免审计工作总工期超过要求工期。

根据审计工作单元划分情况、审计工作前后逻辑关系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制定完成后对其进行了严密的逻辑关系审查,并计算该网络图总工期。通过总工期与要求工期比较,发现总工期大于要求工期5天。因此利用网络计划优化技术,按“资源固定,工期最短”原则对网络图进行了优化,使总工期落入要求工期内。通过对物资内控审计网络图的制定、优化、评审为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利用“动态控制”原理,确保物资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控制

在物资内控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审计项目目标进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永恒的。及时利用动态控制原理及时对项目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保障审计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例如:在物资专项审计过程中,需要对物资计划制定、汇总、上报、执行方面审查时,发现计划审查所需要时间比计划时间要长,针对这一情况,审计项目负责人将计划审查时间延长了一天,并及时将审查合同履行人员调入增加计划审查人力资源,确保计划审查任务及时完成。同时重新调整网络图计划,确保计划网络图与实际进行不发生大的偏差。

(四)严格审计取证要求,确保审计质量

物资内控审计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为避免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核实、审计错误及取证不全等情况,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每一项审查工作做到审计程序执行严密、审计流程衔接不空挡。重大数据核查,多人核实。重要问题及时通过复印、摄像、拍照等手段进行取证记录。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取证情况要求对现场相关人员进行笔录签字。同时要求对每天完成的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审查记录总结、审计工作底稿总结、进度总结、审计质量总结、审计问题交流总结)。通过以上工作要求杜绝了审查工作有疏漏、数据核查有错误、审查取证不及时、审计工作要重复等行为,为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转提供了严格的技术保障。

(五)加强物资内控审计风险管理,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物资内控审计工作涉及财务管理、物资管控流程、管理体系审查、物资流通与生产融合问题审查、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沟通技巧的运用等不同问题。审计工作能否正常、有效开展必须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例如:审计组专门抽调了对财务管理业务、物资管控业务、生产成本管理业务熟悉的专门人员进行专项审计;聘请企业法律顾问对审计问题进行法律风险咨询保障审计专业工作正常开展。为杜绝审计时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对所有参加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前的沟通技巧培训,保障审计工作沟通过程中不发生冲突、不激化矛盾。要求审计人员工作过程中做到“眼中无剑,手中有剑”、“口中无剑、心中有剑”。

(六)通过审计报告编制梳理审计问题,挖掘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收尾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审计组在梳理、整理、汇总审计问题、评价审计问题过程中,及时召开审计专业讨论会,通过问题讨论深入剖析审计问题发生的原因、后果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应的防控制度、管理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深入查找出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例如:通过审计计划资料挖掘出计划制度制定的漏洞,发现计划监管不到位问题。通过库房外借物资管理、发现库房外借物资管理无统一标准问题。

十、项目管理在审计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通过运用项目管理体系对我矿物资内控管理进行专项审计,共计查出计划问题5条,库管问题6条、物资管理与生产融合问题一条、法律风险问题1条、财务涉及成本控制问题1条。物资内控审计工作按项目计划要求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为企业自身体检提供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体检结论。为企业完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及解决企业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

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实践活动,一种人们有意识地按照项目特点和规律对项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它已被众多国家证明是一种成功的管理模式。不论是美国项目管理模式还是欧洲项目管理模式,均较为成熟。我国的实践证明也已开始证明项目是一种成功的管理模式。当前项目管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并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在专项审计活动中成功运用项目管理体系将为审计管理规范、审计流程规范起到不可替代的创新作用。

参考资料:

内控工作计划篇(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和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进而对整个内部控制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使高校各项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和内部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包括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程序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方法的合理性、高校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建议书质量等诸多具体质量因素。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内部审计效用的发挥程度,因而必须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保证高校内部管理控制效果,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业务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是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使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满足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发展需求。通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发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高的不良因素的发生或形成,对一些已经存在的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通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也可以及早应对,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其次,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各项经济工作一样,都要讲究经济效益。高校内部审计效益体现在以较小内部审计投入取得较大的内部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以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的,即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有赖于搞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最后,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其质量控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摸索的前提下实现的。 

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是指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执行业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促使高校各项内部审计活动都能合理高效的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实现必要的审计效果。在过程控制中对于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符的质量偏差应即时记录,迅速反馈,专人分析,进而筹划应对问题的对策。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程序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内部审计计划的控制上。 

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是对高校内部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审计行为的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从接受高校校长委托的审计任务到出具内部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综合计划。 

制订审计计划需要考虑被审计部门的基本情况;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具体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控制点是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其所面临的任务日趋复杂艰巨,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须支持成本效益原则,因而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审计风险。这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制订内部审计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审计风险或控制审计风险水平,找出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执行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便制订出高质量的高校内部审计计划。 

制订了高质量的审计计划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确保审计计划的执行。落实审计计划需要相对完善的制度、组织机构及有较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制度、机构和人员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载体,没有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就无法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的严格执行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在此过程中面临着问题的发现、信息的反馈和分析、质量控制体系方法的改进等诸多问题。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计划执行的制度、部门和人员都要认真记录,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这一阶段应有专人或部门对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检,对审计范围、重点审计领域、审计进度、重要性标准执行和小组分组情况、分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有无未执行或未很好执行计划的情况,如存在未按计划进行审计的情况,应写明造成问题的详细原因并录入审计工作底稿。如果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审计活动,要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审计目的,如未达到预期目的应写明原因,以便改进。 

在计划制订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全面的处理。组织团队对高校内部审计计划制订和执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写明的造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问题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或执行。整个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因而这也是进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过程。 

(二)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的关键环节是指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校内部审计活动。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计划中所列的重点审计领域和环节中采取的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前提是找出审计活动中的关键点。在高校内部审计的计划准备阶段就要确定审计项目的关键点,重点审计领域和重点过程控制部位。比如,在某一审计活动中,特定的人和物可能就是审计的重点,在其中可能包含重要的审计信息,隐藏着极大的审计风险。在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实施阶段,关键点可以按审计内容确定。内部审计报告的关键点是内部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全面整理、分析与综合。判断是否为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点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对整个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确定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之后,根据具体环节的特点,按照内部审计计划和审计小组的分工,指定专人进行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对每个质量控制关键点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应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对关键环节的内部审计情况也应进行抽检,确定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按规定执行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并达到了预期效果,每个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都要对自己所负责控制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执行。 

(三)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需要制度、机构和人员等内部审计资源,制度是体,机构是用,人员是魂。内部审计资源是内部审计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高校领导的委托是内部审计活动进行的驱动。要搞好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质量控制,一定要从根本入手。制度是体,没有完善的制度,就没有体系可谈,再怎么说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都是虚的,因而要集思广益,要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机构是用,完善的审计制度需要对应的执行机构,制度是建立机构的前提,机构是贯彻制度的组织,二者相辅相成,皆不可或缺。人员是魂,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制度的执行者、审计组织的责任者和审计行为的实施者,占据了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部精髓,以人为本、善用优质审计人员是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运用的中心。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对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机构和人员情况,应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高校领导应足够重视。 

总的来说,合理的分配和运用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启哲,刘赟.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5). 

[2] 李胜利.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经济师,2004,(8). 

内控工作计划篇(9)

一、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1.动态控制原理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它是从项目开始,实际进度出现了运动的轨迹,也就是计划进入执行的动态。实际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时,两者相吻合,反之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念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继续进行施工活动,并且尽量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使实际工作按计划进行。但是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念头。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2.系统原理(1)施工项目计划系统。为了对施工项目实行进度计划控制,首先必须编制施工项目的各种进度计划。其中有施工项目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季度和月(旬)作业计划,这些计划组成一个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系统。计划的编制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编制时从总体计划到局部计划,逐层进行控制目标分解,以保证计划控制目标落实。执行计划时,从月(旬)作业计划开始实施,逐级按目标控制,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整体进度目标的控制。(2)施工项目进度实施组织系统。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劳动调配、材料设备、采购运输等各职能部门都按照施工进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落实和完成各自任务。施工组织各级负责人,包括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及其所属全体成员组成了施工项目实施的完整组织系统。(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组织系统。为了保证施工项目进度实施还要有一个项目进度的检查控制系统。自公司经理、项目经理,一直到作业班组都设有专门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检查汇报,整理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并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进而进行调整。不同层次人员负有不同进度控制职责,分工协作,保证计划按期实施。3.信息反馈原理

信息反馈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环节。施工的实际进度是通过信息反馈给基层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人员,在分工的职责范围内,经过对其加工,再将信息逐级向上反馈,直到主控制室。主控制室整理统计各方面的信息,经比较分析作出决策,调整进度计划,使其符合预定工期目标。若不应用信息反馈原理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则无法进行计划控制。(1)弹性原理。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工期长,影响进度的原因多,在确定进度目标时,应进行实现目标的风险分析。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应留有余地,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弹性。在进行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时,便可利用这些弹性,缩短有关工作的时间,或者改变它们之间的搭接关系,使拖延了的工期,通过缩短剩余计划工方法,仍然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2)封闭循环原理。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的全过程是计划、实施、检查、比较分析、确定调整措施、再计划。从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开始,经过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实际进度的信息,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的信息,分析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找出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再修改原时度计划,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3)网络计划技术原理。在施工项目进度的控制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编制进度计划,即根据收集的实际进度信息,比较和分析进度计划,利用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工期与成本优化的资源优化的理论调整计划。网络计划技术原理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完整的计划管理和分析计算的理论基础。

二、控制建筑施工进度的定义1.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对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等方面的统筹安排,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认真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对合理供应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赢得社会信誉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准备,做好施工前准备。2.按照项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业主)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期间的偏差,然后进行反馈调整,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3.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工、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

(2)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

(3)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并满足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

(4)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是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5)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供应计划,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

除上述五点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作为主要依据考虑外,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同类或相似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施施工进度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明确影响工期达到强制时限,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4.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编制

由于网络图具有明是达到逻辑性,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尤其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制约的因素,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项目施工任务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工艺逻辑不变。第二,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叫做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可以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1]姚兵,秦兰仪,吴之乃.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内控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F239.6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121-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和防范财务风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进而对整个内部控制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使高校各项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和内部审计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在规定程序中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包括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程序的质量、高校内部审计方法的合理性、高校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建议书质量等诸多具体质量因素。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内部审计效用的发挥程度,因而必须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保证高校内部管理控制效果,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业务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是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使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满足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发展需求。通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发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提高的不良因素的发生或形成,对一些已经存在的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通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也可以及早应对,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目的。其次,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各项经济工作一样,都要讲究经济效益。高校内部审计效益体现在以较小内部审计投入取得较大的内部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内部审计效果。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就是以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的,即提高内部审计效益和效率有赖于搞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最后,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其质量控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摸索的前提下实现的。

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

(一)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程序质量控制是指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执行业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促使高校各项内部审计活动都能合理高效的进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实现必要的审计效果。在过程控制中对于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符的质量偏差应即时记录,迅速反馈,专人分析,进而筹划应对问题的对策。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程序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内部审计计划的控制上。

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是对高校内部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审计行为的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从接受高校校长委托的审计任务到出具内部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综合计划。

制订审计计划需要考虑被审计部门的基本情况;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具体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控制点是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其所面临的任务日趋复杂艰巨,同时高校内部审计须支持成本效益原则,因而高校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审计风险。这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制订内部审计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审计风险或控制审计风险水平,找出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执行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便制订出高质量的高校内部审计计划。

制订了高质量的审计计划之后需要注意的是如何确保审计计划的执行。落实审计计划需要相对完善的制度、组织机构及有较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制度、机构和人员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载体,没有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就无法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进行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的严格执行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在此过程中面临着问题的发现、信息的反馈和分析、质量控制体系方法的改进等诸多问题。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计划执行的制度、部门和人员都要认真记录,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这一阶段应有专人或部门对高校内部审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检,对审计范围、重点审计领域、审计进度、重要性标准执行和小组分组情况、分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有无未执行或未很好执行计划的情况,如存在未按计划进行审计的情况,应写明造成问题的详细原因并录入审计工作底稿。如果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审计活动,要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审计目的,如未达到预期目的应写明原因,以便改进。

在计划制订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全面的处理。组织团队对高校内部审计计划制订和执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写明的造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问题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或执行。整个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的整个过程,因而这也是进行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过程。

(二)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的关键环节是指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校内部审计活动。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计划中所列的重点审计领域和环节中采取的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前提是找出审计活动中的关键点。在高校内部审计的计划准备阶段就要确定审计项目的关键点,重点审计领域和重点过程控制部位。比如,在某一审计活动中,特定的人和物可能就是审计的重点,在其中可能包含重要的审计信息,隐藏着极大的审计风险。在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实施阶段,关键点可以按审计内容确定。内部审计报告的关键点是内部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全面整理、分析与综合。判断是否为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点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对整个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确定高校内部审计关键环节之后,根据具体环节的特点,按照内部审计计划和审计小组的分工,指定专人进行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对每个质量控制关键点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应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对关键环节的内部审计情况也应进行抽检,确定相关责任人员是否按规定执行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并达到了预期效果,每个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都要对自己所负责控制的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执行。

(三)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需要制度、机构和人员等内部审计资源,制度是体,机构是用,人员是魂。内部审计资源是内部审计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高校领导的委托是内部审计活动进行的驱动。要搞好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质量控制,一定要从根本入手。制度是体,没有完善的制度,就没有体系可谈,再怎么说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都是虚的,因而要集思广益,要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机构是用,完善的审计制度需要对应的执行机构,制度是建立机构的前提,机构是贯彻制度的组织,二者相辅相成,皆不可或缺。人员是魂,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制度的执行者、审计组织的责任者和审计行为的实施者,占据了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全部精髓,以人为本、善用优质审计人员是高校内部审计资源运用的中心。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对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机构和人员情况,应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高校领导应足够重视。

总的来说,合理的分配和运用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是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启哲,刘.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5).

[2] 李胜利.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经济师,2004,(8).

内控工作计划篇(11)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程项目竣工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施工进度控制。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是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真正将其作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过程,使施工项目各项目标都能够顺利达成,达到工期最优,成本最合理,效益最大化。因此,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建设单位还是对施工单位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进度控制概述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的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管理过程。我们进行进度控制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能够准时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如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的目标。

2、进度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施工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因素中的主要控制因素,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项目的投标、设计、施工、投产等所有阶段,尤其是在项目施工阶段,监理方、承包商以及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度的把控力度居于首位,不容忽视;施工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兼具实施复杂性和监管重要性的复合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者投入产出比,有利于经济秩序的良好维持,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3、如何进行进度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对其进度实施控制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重点。做好施工进度计划与项目建设总进度的衔接,并跟踪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必要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对于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确定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按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工期的要求完成。为了控制施工工期总目标,必须采用目标分解的原理,将施工阶段总工期目标分解为不同形式的各类分目标,从而构成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目标体系。

3.2确定进度控制内容

3.2.1确定工程进度控制流程

项目部要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竣工日期。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实现计划目标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性计划。

3.2.2 确定工程进度控制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进度控制的方法(包括进度检查周期、数据采集方式、进度报表格式、统计分析方法等);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等);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尚待解决的问题。

3.3确定进度控制计划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是:

①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有:投资工程量、劳动量及材料消耗扩大指标;概算指标和定额;已建成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计算出的工程量应当列入工程量计算表中。

②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各个单位工程施工期限应当根据施工合同工期、结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现场条件,参照类似单位工程施工工期和定额工期来确定单位工程施工期限。

③确定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应尽量做到均衡施工,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应尽量提前施工可供施工期间使用的永久工程,以减少临时设施费用;关键工程应当先施工,以保证目标工期实现;施工顺序安排应与项目投产的先后次序吻合,以保证工程配套提前投入使用;注意施工季节对施工顺序的影响,避免工期延误;适当考虑安排一些辅项目,以协调施工进度;合理安排主要工程和施工机械,尽量保证做到连续施工。

④编制初步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充分考虑施工流水作业。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和网络图表示。

⑤编制正式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初步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获得正式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此作为编制劳动力、物资、资金等建设资源的供应计划和使用计划的依据。

3.4确定进度控制计划实施

3.4.1建立项目控制的模式与组织架构

建立项目控制的模式与组织架构。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目标和企业文化。在项目开始时就选择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主要成员。在进度控制上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制定严格的组织架构。

3.4.2编制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项目部需结合项目实际来指导项目的实施,通过进度计划分析对各个工序从时间、空间、资源、强度上进行协调和平衡,优化进度计划,进而建立目标计划。进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适宜性,这就需要进度计划通过以下几方面全面考虑:①工程计划总目标、分目标是否满足要求。②分项项目是否存在遗漏现象。③安排是否符合施工顺序。④工料机等供应计划是否满足各阶段的需要。⑤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衔接。

3.4.3 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

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经常地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对网络计划关键线路更要严格地控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圆满落实。通过检查和分析,应注意作业各工序在时间、空间上的安排是否合理,人机料资源计划、工程量施工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度计划是否可行。如果发现原有的进度计划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就必须对原有计划进度进行调整,同时应将工料机配置加以配合调整。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缩短工期。二是通过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来缩短工期,根据工程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也可以在同一施工段进行调整。

3.4.4 注重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的正确采用是保证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又一重要手段。要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先进性,首先要把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关;其次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诸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土方开挖调配平衡,基础处理施工顺序等相互制约关系,要认真细化和优化,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施工和窝工现象;再次要大力采用成熟、可行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4、存在问题

4.1进度控制目标确定不科学

工程项目从决策阶段开始往往不能按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要求进行系统运作,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往往耗用时间过长,而进入实施施工阶段时所剩时间不多,由此确定的施工工期不能完全兼顾项目规模、复杂程度、施工工艺、气候、地质等条件及必要的工序时间影响,由此确定的总工期由于先天缺陷而缺乏科学性,必然引发一系列施工问题。

4.2施工进度计划编排不周全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时没能顾及所有工作,零星漏项过多,其结果往往造成只注重关键线路,忽略次要线路及零星漏项。只抓住关键工作而忽略了次要工作,使得项目“尾巴”拖得过长,经常出现主体部分全部如期完成,但辅助设施拖得太久;同时因实施过程中零星增加的工作过多,对计划中的本已安排的工作也产生冲击,影响原工作计划的实行。最终不仅影响了项目的完整性,而且影响了功能的发挥。

4.3资源配备跟不上施工进度计划

资源的合理及时配置决定了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及按时完成。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半成品供应、外部环境条件及新工艺的应用。资源配备及时充足,才能使施工进度计划有基本保证,否则施工计划只是一纸空文。在目前的施工项目管理中受旧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意识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先计划进度再说,资源配备则凭经验,不够到时再说,这种被动的施工进度计划注定是要被拖延的。

4.4施工进度计划不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过程不可避免会因为掌握信息的有限性、编制人的经验、以及实施过程中环境、现场情况变化使施工时实际实施情况与原计划不符。往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一次成型并张贴上墙,施工负责人员脑海中的计划形成烙印,不再变动,或者被动的稍微加以调整,并逐步缩短差距,而不能够充分的预估到进度计划的滞后,以及在发现问题后根据实际情况立即调整,难以保证施工总进度的实现。

5、解决办法

5.1树立科学的先进管理理念

现阶段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观念,只重视前期,轻视施工阶段。应树立科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合理分配项目总时间,缩短前期准备工作所占时间的总比例,加大施工阶段所占时间比例。分别编制各种独立而互不联系的计划,形成不了计划系统。合理科学的编制进度计划,不但重视计划的编制,更重视动态控制观念,合理的控制安排,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的缩短建设周期。

5.2采用健全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手段

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除了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以外,采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有利于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通过严谨的分析和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工程网络的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同时确定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进度计划实行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确保非关键工作不漏项、不拖尾巴、不影响关键工作。

5.3做好计划内资源配备的检查

在实施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应进行下列工作:跟踪检查,收集实际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执行情况,检查资源配备的落实情况;对产生的进度变化,采取资源配套措施进行调整。在对进度目标实施监督与控制过程中,进度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动态控制方法,以便即使执行状况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也能够经过分析,找出产生偏差原因,及时制定资源调整措施,从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5.4做好现场调度

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进度计划实施顺利,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而调度工作是使施工进度计划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现场调度主要任务是利用现场有限的资源,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预测计划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并采取措施,扫除实施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保证施工计划完成和进度目标实现。它要为项目计划顺利执行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以适应项目实施情况的变化。调度人员必须每天下午召开一次小范围的施工调度会,根据按实际情况调整的进度计划对第二天的主要事务进行安排,指出当前施工进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6、建议

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控制必须保证关键工作、关键路线能够按期完成。与此同时,必须及时调配资源,调整非关键线路,确保扫尾工作的及时完成,不拖后腿。这就要求进度控制的目标不能笼统,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对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资源使用及与进度的匹配情况等内容动态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各个分目标进行检查,要是出现偏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并且及时地纠偏。同时还需要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改进进度控制的方法,使工程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项目建设工期总目标。为达此目的,必须对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控制,对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预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保证进度计划实施的对策和措施,实现对进度的主动控制。进度控制的目标不能笼统且应具备可操作性,应将目标细化分级分解,制订考核检查办法,实施过程中对照落实,如有偏差则根据实际调整计划及时纠偏。施工进度控制必须区分重点和一般,保障关键线路、关键工作按期完成。还必须建立完整的进度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总结改进进度控制的方法,提高进度控制工作效率,方能圆满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褚春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与应用研究.天津:天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