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思想政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3 22:02:31

思想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篇(1)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信念导向、思想道德导向等功能,在各个阶段帮助教育客体在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准则,努力保证其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行为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主要是在道德规范导向和法纪规范导向两方面进行的。道德和法纪是维护文化安全最为直接的途径,是表现在外在方面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两种导向同时也是实现其他导向的重要保证。有些国人理想信念淡薄,极易受到西方文化的诱惑,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导向来对其进行预防,提高维护文化安全的自觉性。

(三)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网络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安全中起着很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西方国家极力鼓吹言论自由,依靠这种自由来侵蚀我们国人的思想,在隐蔽性中渗透进行,网络、新媒体成为他们的主要利用工具。因此在这一点上,要保证文化安全,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效主导舆论,使文化传播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政策导向。

文化安全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保障我国文化安全,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担负起政策导向的重任,作出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发挥好宣传文化战线的重要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组织的积极力量,进行主流文化方面宣传的政策引导,为弘扬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努力。

(五)利益导向。

国家文化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延伸,是国家利益的文化存在形式,是最高形式的国家利益,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就在于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导向,使人们正确区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最终使利益认同上升到价值认同,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利益观,进而树立文化安全观,使文化利益得以实现,巩固主流文化价值,维护文化。

二、发展对策

(一)完善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体系。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内容。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迫切需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改造落后文化,整合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在文化安全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导向内容,应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的主流文化,站在时代前沿,使人们深刻领会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原则。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原则,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立足点。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其导向也直接指向于人,国家的文化安全依靠的是大多数国人对国家文化价值的认同与支持,进而维护文化安全。第二,预防为主的原则。我国国家文化受西方文化的隐蔽侵蚀,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发挥主要有预防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第三,核心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是支撑整个民族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精神导向。在当今维护文化安全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使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机制。

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一定的导向机制,主要有思想导向机制、心理导向机制和舆论导向机制等,利用这些机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和引导,充分发挥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论文篇(2)

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共开展的途径不断地创新

企业文化不是那种硬性规定的规章制度,它需要员工自觉地遵守,是一种自觉地行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措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对策。首先,企业文化能够促进精神与物质的紧密结合、相互融合,企业文化中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按两个方面,能够促进思想理念与经营方式的紧密结合,在企业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更好的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其次,企业文化能够促进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结合,将管理制度中强制型的制度逐渐的变成员工能够自觉遵守的制度,补充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空乏。另外,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价值观念的统一,促进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地增强,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佳偶方面的不足之处得到弥补。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三、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思想政治论文篇(3)

第一,它们都以“人”为价值主体。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文关怀的主旨,围绕“人”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以人为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渗透“人”的理念,体现“人”的价值,运用人性化的手段对“人”施加有效的影响。离开了人的主体,离开了对现实的人和实际生活的人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发展的误区、盲区,变成了泛泛的政治宣传和理论说教,变成了机械性的、缺失生命力的传声机,其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提升人的功效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它们都以“人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切从事与人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人文关怀之所以拥有无限魅力,说到底就是满足了对“人的需求”的关怀。这种需求既是人的物质、政治、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是人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个人需求与整体需求的统一。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恰恰是有效契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重不同需求,即国家培养‘接班人’需要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以及个人融入社会、提升素质、印证本质属性,进而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它们都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理想,又是彰显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皈依。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作用人的主观世界、参与社会实践的,它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可以通过精神的关怀与指引,提升人的主观意识水平,进而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它首先离不开丰富的、具有创造力的精神空间,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与满足,是发挥人的潜能的动力支撑,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同时,人的发展毕竟无法独自进行,它要取决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实践条件,人的发展程度与社会的成熟度是一体化的过程。所以,凸显人文关怀既不能忽视“人”,更不能忽视属“人”的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正是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强调妥善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运行,为实现“人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

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党在新形势下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时刻“协调和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需要,或将个人需要外化为社会需要”之中。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彰显了新的时代所赋予的特定意义和价值内涵。

第一,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本质功能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做“人”的工作,是通过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性,往往就体现在它在多大程度上关注着人、满足着人、实现着人,在多大程度上彰显着“人”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价值。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力的。可是,这种能动的实践过程不是抽象或任意的,它总是要反映特定条件和时代环境所固有的规定性要求。人对这种规定性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培养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要引导“人”清楚地认知内在的规定性,发挥调节、激励、引导的功能,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进而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直接的精神关怀,而且是一种间接的物质实践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运用和人文情怀的调动,就会变成了一个充满灵性的教育过程;若只流于形式、简单地说教、硬性地灌输,只能是扼杀掉它的生命力,既不能关怀人,更无法展示“人”。

第二,注重人文关怀,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生命线”作用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一切工作任务的“生命线”。之所以叫做“生命线”,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发挥出调动、组织、激励和引导的独特功效,更是能够协调和影响其他各个领域的工作,形成共识、汇聚力量,集中去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困难与挑战。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自身的“群众”意识,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注群众的“需求”,无论是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竞争无比激烈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是这种需求的汇集与展现;始终致力于提升人、促进社会的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实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更要奋力体现人的发展夙愿,而整个这个过程都要建立在社会统筹运行的基础上。新形势下,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一方面是与时俱进地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的现实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问题和利益关系的时代需要。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是凝聚中国力量、展示“中国精神”的现实需要。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国家实力的增强、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虽然在不同程度地优化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是在触动和调整旧有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能量也得到了良性的释放,然而随之而来的还衍生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消极的、悲观的、质疑的甚至对抗的情绪时有发生,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彷徨无措、焦躁不安、精神空虚的现象也不乏存在,各种负面的、情绪化的、甚至是极端性的社会行为也偶有发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层出不穷,是不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良性运行的。有些人还在肆意误读和恶意曲解,企图煽动民众、挑起纷争。党和国家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特殊的方式来进行适当地调整和疏通,毕竟解决人们头脑中的疑惑和问题,还得从精神层面入手。另外,中国身处改革转型期,如何引导民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凝聚共识,如何在各种困难和风险中迎难而上、汇集力量,这都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执起充满民族性与时代感的“中国精神”的鲜明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前进的发展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一个发挥人、调整人、引领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社会、作用社会、推进社会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充分地认识、挖掘“人”的特有因素,也要注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实际发展程度,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与合力支撑来发挥作用。任何社会中所要实现的人文关怀都不是抽象的、随意的,而是要遵循现有的条件,从实际出发。

第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立场引领多元化的人文资源。正确的行为,只能通过科学理论来引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引领民众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倡导的有效的工作方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公开讲过,共产党人要“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工人阶级,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而且,思想一经为群众掌握,才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实现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可能。每一个认真研读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人文精神贯其始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的生成起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掌握“人”的本质、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这一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创造性地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将凝结着几千年人文智慧的、透着独特人文魅力的传统精华注入其中,既丰富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这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思想资源,“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就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假象、挣脱各式人文理念的漩涡,不被错误思想侵蚀,不畏各种艰难险阻,保持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思想政治论文篇(4)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较薄,底子较差,在当前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高职院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学校领导的工作重点是关系到学校前途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某些领导心中,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一般性的问题,短期不会见效,投入再多也不会有什么回报。因此,不会受到重视,自然也列不进领导的重要工作议程。

(二)保障的力度不够

正是由于领导不重视,所以导致高职院校对于政工队伍的建设没有足够的保障。组织上没有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机制,人员没有保障。同时由于经费缺乏等原因,安排用于政工工作的经费也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以至于许多工作由于缺乏经费而不能开展,许多学习交流活动不能进行。更主要的是政工队伍人员的个人保障做的不到位,诸如职称、职务、评先评优等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严重地影响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政工队伍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政工队伍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政工人员地位低,政工队伍缺乏吸引力,很少有人真正乐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组建之初就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就形成了政工队伍基础素质不高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培训不够,政工人员的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四)政工队伍不稳定

由于领导不重视,保障的力度不够,政工人员的地位低造成了政工队伍不稳定。一方面,学校部分领导不重视政工工作,不尊重政工人员,把政工工作放在一个服从的位置上随意安排调动政工人员,随意挤占政工时间。甚至有的领导把政工岗位当成一个被发配的地方,谁的教学能力不行,或者是犯过什么错误,没人要的时候,没处可去的时候就被安排到政工岗位。另一方面,政工人员自己也不愿意长期从事政工工作,一有机会就想调离政工岗位。同时由于政工人员缺乏,许多学校的政工人员是凑够的,所以人员结构上也不尽合理。

二、加强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领导,全面安排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工程,也是一场战役。因此,作为指挥部的学校党委要真正重视起来,认真做好全盘规划与全面准备,认真搞好顶层设计,建立宏观的管理目标,制定必要的数量指标。同时对于这项工作要做好长期的准备与安排,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写入学校的长期规划之中。在此基础上要对政工队伍的组织建设与各种保障作出具体计划与安排,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

(二)选拔人才,组建队伍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严格选拔政工人才。应该依据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政治思想素质高,有工作能力,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选拔到政工队伍中来。政工人员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对学生传达正能量。他们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普通的管理者,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其自身形象和自身素质对学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应该真正被学生所崇拜,为学生所拥护,而不能被学生瞧不起,必要时可以让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和校内的先进工作者担任或者兼任辅导员。在年龄结构上要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不断选拔和培养新人,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三)加强学习,培养能力

第一,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会议精神,学习时事政治,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第二,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学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他们应该具有解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实施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第三,要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爱学生,爱工作,真正让学生们感到可亲可敬,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办事,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感情。

(四)建立体系,保障有力

1.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政工队伍体系,坚持院系两级同抓共管,保障上下贯通舒畅,横向联系紧密。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一个覆盖全校、贯穿全程的思想教育工作网络。

2.要认真落实各种保障措施。保障政治思想工作的经费支出,根据上级的相关规定从年初预算中留出专款,并且保证不被挤占。同时要落实好政工人员的各种待遇,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应当优先考虑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在校内利益分配等方面保证政工人员享有与其他人员同等的待遇,确保政工人员心态稳、留得下、干得好。

思想政治论文篇(5)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一是领导层对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够,领导干部严重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为航标处的行业和职能特殊性,领导干部往往只将业务和效益放在首位,有些领导认为现在的党员素质比以前高,没有必要经常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领导层认识的不足直接导致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松懈;二是随着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国外在国内的传播日益扩大,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思想的“总开关”把握不好,思想防线不能及时巩固筑牢,其他工作的开展也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种变化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顺时而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应该有所提高;三是随着航海保障事业的日益发展,航标业务日益增加,航标处等事业单位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大,职工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不健全。近年来,航标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工融入,其知识面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对目前新媒体、新技术的熟悉度和掌握度较高,对思想元素有着独到见解。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传统的单一的工作机制很难满足职工的工作需求,制约了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才能和积极性的发挥,使其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厌倦感。此外,航标处内部的组织机制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也只是在传统框架下流于形式。(三)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形式缺乏创新。纵观航海保障系统,目前各航标处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通过红头文件、发放思想政治书籍、参加视频会议、开展会议学习等方式进行,由上至下逐级传达精神,学习方式往往单调枯燥,党员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党员学习活动重形式、轻内容,会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多,会下实践落实的少;支部开展活动少,内容缺乏针对性,学习浮于表面,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效果差强人意。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认识,以明确思想政治建设重要。性为切入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明确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研究航标处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特点、新观念和新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加强航标处的工作水平。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使思想政治观念深入人心,使单位职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正确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和精神境界,理论指导行动,更好地规范行为,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以人为本,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中。在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同时,也应当明确,以人为本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航标处更需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思路中。营造人文关怀的环境,以“公平、正义、团结、友善”的价值观来统领航标处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在单位中营造诚信关爱的环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才能充分发掘职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思路。在开展工作时要从党员群众的诉求出发,在工作落实时要积极思考党员群众的反馈,《宋史•薛极传》:“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时刻围绕党员群众的需求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果。只有以人为本为核心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方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认识,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守正思想航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落脚点。党的十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要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又是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指导原则,航标处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引导,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总开关”来掌控方向,对于航标处而言,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航标,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坚定地履行维护海上助航设施和保障通航安全等社会职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坚守职责;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公共职能,加强法治建设,维护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的价值体系;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树立爱国守信、敬业奉献等价值标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守正思想政治工作的航标,才能促进航标处工作和谐有序开展。(三)落实责任担当,以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建设保证点“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航标处的管理者应明确做好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是促航标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石。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既不能过于强调业务工作带来的实际效益而忽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亦不能因为业务工作的紧要而妨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一是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抓牢、抓严,全面加强起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具备高尚的精神境界,能严格自律,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带动整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二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单位“一把手”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工作全局,分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要具体抓工作,其他领导干部要配合抓工作,党政团工作应建立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三是培养中层干部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按照上级和工作的学习要求,实现学习成果向实践工作的有效转化。应要求中层干部学习以“结合工作目标”、“带着问题学”为主,强调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而学,培养年轻中层干部终身学习习惯,增强中流砥柱的担当作用,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宣贯夯实力量。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政领导要灵活工作思路,思政工作与业务工作要“两条腿走路”,使其相辅相成,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使责任担当层层落地,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四)健全机制体制,以培养高素质政工队伍为建设着力点。一是应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近年来,航标处不断充实了青年职工,注入了新鲜血液,应当借此机会选拔优秀适岗的青年职工充实到政工岗位上,夯实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力量。在人才甄选方面,应严格把关,要严格选拔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政工队伍中,对于在群众威信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应优先考虑。大胆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感的青年干部,改善政工队伍“老龄化”的现状,逐步完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二是应注重政工工作的教育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工队伍的思想觉悟水平和政治水平,拓宽人员知识层面,提高业务素质。在报培训计划时应对目前政工职工进行内部调研或意见收集,了解目前政工职工的工作水平以及业务短板等现状,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在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同时,注意结合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数据挖掘等内容研究如何开展政工工作,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前瞻性,注重培养干部职工的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航标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航标处是业务职能单位,在实际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既要定量分析工作内容,也要定性分析工作方式,在奖惩方面要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有效统一,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在制定机制过程中,还应立足于航标处的实际情况,明确总体目标,并逐一细化、具体化,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和监督制度,全面、认真地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使高素质和机制合理的政治工作队伍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五)创新平台载体,以推动航标精神文明建设为支撑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网络的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已赶超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习惯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外部资讯和发表言论看法。因此,航标处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广泛性,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围绕“忠于国家、热爱航保、以人为本、奉献社会”的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核心价值观,创建网络平台,不仅成为航标处对外发声的媒介、宣传的出口,而且也为职工创造了活跃思想、自由言论的空间,便于获取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创建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认证等,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宣扬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核心价值观,使职工树立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事业、对航海保障事业的信心,自觉筑起思想堤坝,抵制不良思想侵袭,守正思想航标。在对内协同网络上设立党员交流园地、精神文明建设栏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涉及单位的重大改革等政策内容进行公布公示,定期开展网络答题、网络辩论,有助于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迅速、准确地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关心的问题。此外,还应注重培养专业的人才或团队对公众号和微博账户等进行科学、合理地运营,定期推送内容,避免出现面子工程、烂尾工程导致的僵尸账号。航标处的使命在于维护海上助航设施和保障通航安全,而航标处职能的有效履行离不开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导航和助航,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方法探究与航海保障系统航标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从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认识切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为保证,建设政工队伍着力,以新平台载体推动航标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塑造保稳定、促改革的氛围,使航标处党员群众凝心聚力,共同推动航海保障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张继军 单位:大连航标处

[参考文献]

[1]韩亚鲲.论开展党工团工作对于稳定员工队伍的积极意义[A].“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

[2]常乐.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北京: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

[3]徐艳萍.探讨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6,(24).

[4]厉海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管理观察,2015,(19).

[5]彭瑶.如何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5,(7).

[6]孙巍.浅谈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2015,(6).

[7]宇.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J].海事瞭望,2013,(Z1).

[8]林颖.论新媒体在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

思想政治论文篇(6)

2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考

为了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符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需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大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力度

虽说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鉴于此,学校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力度,对于辅导员的任用,必须确保其自身的政治觉悟,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思政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这里所说的培训工作,并不单单指的是政治觉悟的培训,而且还要重视教师的企业文化培训,应该让教师深入到企业当中,对企业的文化和业务进行系统学习,使其能够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全面认识和掌握,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无论在理论教学中,还是实践指导中,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2做好顶岗实习之前的动员工作

在开展岗位实习活动之前,学校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校期间和顶岗实习期间的身份是不相同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身份的转换,做好动员工作不容忽视。进入企业之后,这种动员工作也不能懈怠,尤其是辅导员和思政导师,更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转换期和适应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2.3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作用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中,与其他正常员工一样,实习的学生也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学习,也要遵守企业对员工的各项制度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用人需求都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我。为了将企业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该选择一些爱岗敬业,具有风险精神的员工作为学生的实习导师,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生在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思政内容进行设置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确保思政教育能够符合企业发展对用人的标准。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高职院校必须对思政理论课程进行不断完善和整合,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除此之外,思政理论课内容的设置还应该结合专业与实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把优秀的企业专家请到学校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把枯燥的思政理论转化为现实案例,丰富了教学形式与教育内涵。

2.5确保校企双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除了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之外,还会明确意识到,想要获得成功,单纯的依靠过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思想觉悟,从而知道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及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个人成长。

思想政治论文篇(7)

(二)学习途径的多样性远程开放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与途径,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习惯和现实条件,自主选择包括面授教学、在线学习、协作学习或混合式学习方式在内的各种学习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成为目前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最乐意选择的一种学习方式,而面授教学、协作学习和混合式学习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的作用。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择所学内容,把握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四)学习基础的差异性远程开放教育其教育对象的民族、年龄结构、社会背景都具有差异性,既有刚毕业的学生,又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员,还有领导干部、科研工作者,甚至也有下岗失业人员,不同的经历使他们的政治信念更容易受不同思想的影响,这对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有的是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有的是为了获取学历学位,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就业或再就业,还有一些是借此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因此,不同的生活、学习经历和学习动机使得他们具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素养,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也成为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所必需面对的现实和需要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对策

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以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学主渠道和主阵地,以形式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载体,以虚拟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以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为支持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无疑是提升远程开放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质的必然路径选择。

(一)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同样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道德观念的冲突、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会不断地对学生产生冲击和影响,给学生造成思想的困惑和精神上的困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材和学习材料的编写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堂教学将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并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认知、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优秀和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做到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和自己奉行的理想信念。

(二)创建“党建思政网”,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我校通过创建“党建思政网”来加强文化的引领和熏陶,通过网络阵地中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与深度参与的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使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具有理论性、时代性,又具有实用性和吸引力,网站建设汇集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管理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教师、网站美工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等多方人员参与建设,创设了“通知公告”、“时政要闻”、“理论在线”、“电大新闻”、“文化园地”、“电大风采”等栏目,通过“时政要闻”和“理论在线”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社会热点和时事要闻;通过“通知公告”和“电大新闻”这两个栏目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重大活动和工作动态;在“文化园地”中开展如“文化沙龙”、“开放论坛”、“互动社区”、“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电大风采”这个栏目中展现电大毕业生的风采,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对在校生发挥感染人、教育人和激励人的作用。通过以上各栏目和功能,使学生喜欢上“党建思政网”,愿意登录,并会经常登录,从而发挥“党建思政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论文篇(8)

二、创新广电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1.强化政治意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强化广电网络职工队伍的政治意识,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保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其次要抓好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三观”教育,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努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对党的广电网络喉舌宣传职能的理解,确保舆论导向与党和政府高度一致,不出偏差、不犯错误;第三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在重大方针政策的宣传中,必须按照中央精神进行宣传,唱响主旋律,真正起到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作用;要强化正面宣传教育,要教育广大职工时刻不忘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把弘扬社会正气、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要在全社会宣扬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要增强广电网络职工的学习意识,引导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更新、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宣传服务水平和舆论导向能力,树立服务意识,打造文明、优质服务窗口,创建人民满意的、群众认可的、政府放心的服务品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岗位培训是目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岗位培训要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培训。比如围绕提高服务理念这个主题,组织礼仪培训、服务意识培训,可组织营业厅一线服务窗口、呼叫中心职工参加,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围绕提高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这个主题,可组织维护人员、技术人员参加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应用技巧培训等;对新聘用或新进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对于内部调整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转岗培训,培训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对于老职工要进行业务提升培训,培训后参加级别职称考试;培训要坚持“工作需求、专业对口”的原则,积极支持鼓励职工参加自学、进修和函授,鼓励他们利用非工作时间学习充电,参加学历继续学习,在提高学识水平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训要采取专题讲座、脱产培训等多种方式,包括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3.针对不同特点,力争做到因人施教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因人施教,就是思想教育要区分对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量体裁衣。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由诸多因素形成的,是各种矛盾的综合体。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也是千差万别的,做人的思想工作更是如此。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思想工作才能感人之心,激人之志,收到应有效果。同时,职工的年龄层次不同、用工性质不同,也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样性。广电网络是重要的宣传舆论单位,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工作相对比较分散,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多样和任务艰巨。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广电网络的职业特点入手,不能用简单的、一刀切的方法,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工作实际的,通过循循善诱的工作,让他们树立方向和目标、坚定理想和信念、感受前途和希望,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才能极大的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针对不同的职工,进行不同的教育、引导和激励,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思想政治论文篇(9)

(二)网络环境对教师信息主导地位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获得了无限的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关的知识,针对不同的事件或现象,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量与信息量有时甚至超过了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三)网络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更具开放性,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资料为19.65%,64.38%的学生上网“不定时”,有20.04%的学生能够做到网络与学习“相得益彰”,79.96%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信息丰富多样,对学生来说有时真假难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要真正让他们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比较难。

(四)网络环境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从教学要素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教材”三大要素,变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大要素。师生面对的不仅仅是双方,而是图象和声音、课程的教材多样化。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本着以“教”为中心的“授一受”知识教学理念,变成了网络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独占有限的教学资源,变成了网络环境下师生共享无限的教学资源。信息传递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教学模式,变成了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多向交流的空间。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其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的规定任务,任务体现目的。这一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政治认识如何提高,以及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道德品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围绕基本问题来体现课程目标和任务,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能路径

第一,以分析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来求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理论,教学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网络环境下,学生是认知主体、自主知识的建构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众多并且便捷。学习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的通讯方式,如利用电子邮件咨询的思想政治教师或专家,到相关的论坛、BBS发帖子寻求帮助等等。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应先选择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引出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再通过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内在联系,把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现实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从我国实行自由政策,是否允许任何人都能信仰宗教,作为切入点,指出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指出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虚幻的、失真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得出结论,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必须以追求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己任。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有问题意识,才能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

第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来表达情感、锻炼意志。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有无,与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海量、多态的网络信息带来了大量的未知问题,极大地刺激着学生的好奇心。但繁杂的信息内容极易把人的注意力转向感官刺激本身,学生对这些现象后面所隐含的内涵价值与本质精神往往被忽略。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育人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原则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把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好奇心转化为内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发展体验中,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真正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自觉克服影响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有意识地监控自我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针对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和再生信息知识。这样学生对事物本质才能进行探究,对事物价值的判断、目的意义才能正确把握,才能从中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培育阐明、解决问题的认知内驱动力。如在《倡导低碳生活》的教学中,何谓低碳生活?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是因为气候变暖吗?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在国际气候大会上对限制碳的排放量喋喋不休,问题的实质又是什么?对气候变暖原因的探索是求真的科学研究,倡导低碳生活是人类的求善活动。严格限制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是为全球争取生存和发展权。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知识的真、善的价值中,通过与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意义重建,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第三,以问题设计为备课重点来传播信念,付诸行动。无论是从现实问题出发来讲理论,还是以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问题如何来把握,如何把问题设计好。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顺序呈现形式,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是以超链接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围绕同一问题,借助网络信息,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整理和取舍所广泛接触的不同观点,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思维愈向着深刻性、独立性、科学性方面进一步发展,便愈加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找问题,援用不同理论来辨析,在理论的碰撞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果来解决问题。好的问题有理论含量、有现实感、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提高师生思想上的深层次认识。教师阐释“老问题”时要有强烈的时代感,讲述“新问题”更要有深沉的历史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所以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不是简单地放在教材已有的教学内容上,而是把教材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到对问题的设计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知、情、信、意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原则和规范。如在谈到大国关系中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时,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教师要能够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趋势,指出这一学习目的的狭隘性。通过师生的交流学习,发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基础,就是各有所长、和而不同。各国人民只有相互尊重和学习,汲取先进文明成果,才能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认识是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海洋里穿越一些确定性的群岛的航行”,网络环境的无序性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课堂教学呈现出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策略则可以根据在执行中途获得的信息改变预定的行动方案,甚至创造新的方案。所以应用“策略”优于应用“程序”。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有序与无序交融中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有:第一,营造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文化氛围。思想政治课教师按照教学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大力宣传积极正面的信息,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占领网络环境阵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如提供网上论坛、制作flash比赛、网上征文等各种活动,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抵制消极、腐朽、堕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笫二,更新教学理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们大都不陌生,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自制力等情形,教学内容若无新意,就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把传统教学中“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要求,转变到要借助网络开启“源头活水”上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途中的“探照灯”。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发展。第三,拓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只有做到目标明确,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感悟、思考和探索的潜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拓展交流沟通渠道。网络环境下,教师要用敏感的触角去接触学生周围的小社会,找到学生关注的焦点,灵活选择时效性、轰动性的问题和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和发言,教导学生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代学生思想实际的新变化,将课堂教学和网络互动相结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邮箱、博客、QQ号、QQ群、手机号码等,跟踪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第五,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利用寒暑假大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提高学生创新、动手、策划、组织、服务等能力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条件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实践中创新实现的保障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信念。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事业心。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热爱,其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苍白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以疑为导、援理释疑,才能使受学生在敬佩和信服中接受理论教育,才能从思想上促使自己主动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论文篇(10)

2健全公路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

(1)构建“大政工”网络。建立一个由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干部为主体,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班组政治辅导员共同参与、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一改过去主要依靠政工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使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为保证“大政工”网络功能正常发挥,要定期举办思想政治工作者、政治辅导员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素质,加强“大政工”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会做思想工作、会做调查研究、会写经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才。(2)健全规范的工作制度。公路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全系统各部门和职工的工作制度或章程,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条理、有依据、有章程、有程序。为提高工作的效果,避免推诿和形式主义,公路领导应该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人头,每项任务都具体操作。(3)改进并创新方式方法。前述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工作方法的单一,效果不好,群众讨厌强制的说教、灌输和严厉的指责和训诫。要缓和思想政治紧张局面,必须在工作形式上大胆革新,重视与职工的平等、双向交流,带领职工进行讨论,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放下身段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带动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转变、提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举行专业技能大赛、知识抢答竞赛、爱岗敬业等主题演讲等活动,吸引职工多参与,在群体中找到凝聚力和存在感,从而更好的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和普及。公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班组之间展开文明称号的竞赛,青年中间开展青年文明之星的评选,在老职工之间开展公路功臣称号的竞争等。通过文娱、体育、行业交流或竞技比赛等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变成生机勃勃的精神支柱,更好的支持其中国的公路事业。(4)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高度。要提升公路职工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认识的高度,由于受到文化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不同的影响,这些公路职工往往对于自身人生目标的设定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养家糊口,他们还没有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紧密联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可以看到在今后的公路职工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才能够促进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思想政治论文篇(11)

(二)课程设置的结构注重基础专业理论,忽视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主要从事这一工作的思政专业的学生就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然而高校思政专业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很小,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课中其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样高校思政专业在过于重视公共、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忽视了教育理论课程,致使毕业生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也使其教学实践活动缺乏指导性、意识性和能动性。[4]很多高校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加了几门教育理论课程,认为这样就具有了师范性的特征。[5]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专业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根本无法满足毕业生成为未来合格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各方面需求。

(三)课程设置的内容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忽视深厚的文化基础未来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必须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基础,而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基础的培育却是目前高校思政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通病。[6]现行的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即通识课程主要集中于几门必修课(《大学英语》、《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其中跨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更低。其实选修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发展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课程,选修课的分量小,使学生无法系统地涉猎到更多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得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却缺乏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无疑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思政专业综合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导致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受限,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一)课程设置应厚基础、宽口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综合人才的需求,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厚基础、宽口径。[7]首先,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和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做到“广”,注重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让学生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到“精”,健全、合理的课程结构对思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专业角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各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使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次,在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除设置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之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应该多设置一些非师范类的、其他方向的课程,比如《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农村工作知识》、《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学》等,尤其在选修课设置方面可以多增设一些与本专业和未来社会需要相关联的新课程,拓宽思政专业口径,制定“一主多辅”或“主辅修制度”,让思政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杂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兼具广博、精深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强化实践课程的设置,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是顺利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应该分阶段、分学期地有序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周数,形成校内试讲、校外实习、反思提升的机制,避免以前的毕业实习不进行前期准备和后期反思讨论的缺点。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终成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约束机制,让学生合理地分配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工作,比如: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不合格论文的惩罚制度等。另外,高校思政专业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假期社会实践、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