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8-02 15:02:17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1)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采用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都会认为与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必然联系,同时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抽象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实践教学,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就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利用已有的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1

课堂实践教学

(1)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课堂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堂提问与讨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就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或者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意识,培养其协作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课堂视频。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定的网络技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符合学生思维以及需求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通过学生的主动发言或者是进行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进行分析研究,达到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2

社会实践教学

(1)社会调研。就目前来看,学校会定期布置社会调研工作,学生根据班级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调查工作。而学生可以选择团体或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填写报告,最终上交给老师,老师按照标准进行成绩的判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选择一个课题与学生一同完成,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校园实践。校园实践一般是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校通过聘请知名的教授或者是学者到学校开展专题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观念。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地调整报告、布置会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深层次地接触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入高校课堂,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生以为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各大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而进行实践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进步。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14-06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课题“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11JD710007);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10JDJNJD077)。

[作者简介]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在读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赵君(1966―),男,河北保定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张瑞(1981―),男,新疆石河子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战略任务后,十报告中又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如何进一步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加强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有近百所理工类院校。受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专业和思想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高等院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实效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此,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和掌握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状况,并依据理工类高校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对于提升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和运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探索在理工类高校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途径,加强和改进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模式,培养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调查样本选取及调查数据统计

本课题调查研究的样本对象是北京、华中、华南部分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分别对学生和教师两大群体就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本调查选取的样本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华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等20所大学。样本分布在华北、华南等地区,涵盖“985”“211”院校、二类本科院校、独立院校等各类层次的理工类高校。从样本涉及的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以及调查人数等方面来看,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共发放学生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发放教师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

通过统计有效回收的学生问卷,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男生所占比例为6688%,女生为3312%;中共党员所占比例为3560%,中共团员为5990%,群众为450%(人数分布见图1);学历分布为博士研究生170%,硕士研究生1173%,本科生6900%,本科以下1757%(人数分布见图2);专业分布为理工类7250%,文科类2240%,艺术类375%(人数分布见图3)。

通过统计有效回收的教师问卷,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性489人,占5142%,女性443人,占4658%;中共党员820人,派人士35人,无党派人士206人(比例分布见图4);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占1556%,硕士研究生占4532%,本科生占3228%,本科以下学历的占463%(人数分布见图5);年龄为20~30岁的占408%,31~40岁的占3733%,41~50岁的占1672%,50岁以上的占336%(人数分布见图6)。

二、调查结果分析

理工类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无法替代的主要的生力军,同时也是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群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调查数据来看,理工类高校大部分师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师的比例为9191%,学生的比例略低于教师,但也达到了821%);教师对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果评价较高(7991%);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类课程总体感觉比较满意(8571%);认为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的教师比例为7991%,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正确有哲理并对个人的思想和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学生比例为715%。但因为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受社会思潮、网络信息、学校重视程度以及学习渠道等多种因素影响,理工类高校同时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弱化趋势,下面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一)教师层面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认同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教师对理论的认同是正确传播理论的前提条件,但理工类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却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随时间变化正在逐渐失去魅力甚至有点反感、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教师多达701%,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所谓或没必要的比例为2151%,觉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的比例高达5825%。教师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和知识,但上述数据显示,目前理工类高校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如何保证这部分教师在授课之余向学生传递正向信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理工类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危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调查可知,理工类高校中派和无党派教师比例为2659%,有4077%的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更有643%的教师认为应淡化马克思主义影响,另有2228%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甚至认为理工类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可有可无(949%)。高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对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有着重要影响。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理工类高校一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马不言马”的现象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吸引力,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就更无从谈起。

3对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整体评价偏低

调查数据表明,多达7645%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应付考试要求获得学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有1945%的教师认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是迫于课程设置要求;认为教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教师比例为1125%,认为当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学生的作用越来越小的教师比例为4072%,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师比例为300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理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知识的主阵地。但上述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4对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措施满意度不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内课外共同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于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现状及管理并不满意:有1220%的教师认为学校缺乏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够,其中1073%的教师认为这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不力,3901%教师认为是因为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发挥不足,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2893%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形成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此,加快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强化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发挥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措施。

(二)学生层面

1共产主义理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是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但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状况令人担忧。调查结果显示:有105%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随时间变化正逐渐丧失魅力,73%的大学生排斥马克思主义;有176%的受调查者基本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仅有145%的大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仅有404%的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其他596%的学生选择的信仰是宗教(177%)、算命和看相(94%)或者干脆什么都不信(325%)。上述数据表明仍有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受外来价值观、人生观和宗教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状况引起了高度重视,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年来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不足

对理论的认同偏差导致了对理论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3715%的受调查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了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冲击,1424%的受调查学生认为应该淡化马克思主义影响,105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多大的意义,21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这组数据表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伴随着网络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一同涌入的各种西方思潮和价值观正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迎难而上,扎实推进新“三进”工作,并力求取得实效。

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相关评价不高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感性较高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各高校能够充分认识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并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实际调查得出的数据却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整体评价不高。有1108%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满意,认为需要更换教材(2626%)或对教材持不需要(1626%)和无所谓(1149%)的态度;有345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陈旧重复;17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更有2992%的学生是为了学分而被动接受教育,有28%的学生承认修学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动力,有1451%的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的到课率、听课抬头率不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4新媒体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2]新媒体技术以其快捷、隐匿、即时等特点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通过网络媒介了解社会,掌握信息,沟通学习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交流、消磨时间、购物和玩游戏。对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页,有2876%的学生知道有但没浏览过,有4533%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校有此类网页。当被问及不愿浏览网页的原因时,有5049%的学生认为网页的语言内容过于枯燥,4282%的学生认为网页没有吸引力,有3532%的学生认为网页的学术化色彩太浓。据此,应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网页建设,贴近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精神需求、思想困惑以及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网页形式和内容,通过增强网页的吸引力来提高点击率。

三、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发挥课堂教学在理论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3]在调查中,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都予以了积极的肯定: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按接受效果进行排序,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是理论课堂(7098%)、新闻媒体(5142%)和团学组织(4932%),学生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排序是理论课堂学习(7304%)和团学组织的活动(3834%)。因此推进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大学生当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二是坚持教学语言通俗化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生动、形象、透彻;三是讲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使青年大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快活动平台搭建,充分体现团学社团对理论普及的促进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这是对新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理工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是重要的载体,要充分重视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重视学生理论社团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建设,全面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全程化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认真组织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依托党校、团校和学生社团等各类载体,通过加强理论性社团建设,鼓励青年大学生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年认同、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加速信息网络构建,突出红色网站对理论教育的助推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产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红色网站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理工类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专业优势,认真抓好红色网站建设。要积极主动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在建设好红色校园网站的同时,主动开设公共微博账号、微信订阅号等形式,使网上马克思主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成为加强对青年大学生教育的常态。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鼓励大学生文明上网,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通过新媒体资源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同时要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规律,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新媒体资源主动成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加大指导力度,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对理论学习的补充作用

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系统中各个部分和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状态,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与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5]理工类高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创建,把原本让青年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工类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理论、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兴趣。同时主动将青年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又发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赵君,张瑞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12(6)

[3]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5html,2005-02-07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3)

为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高校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并且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因此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野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现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和社会建立一定的联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2]不过目前很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只需要交一份实践报告就行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在实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也出现了偏差,认为让学生适应社会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让学生上交企业实习证明,再交份报告就草草了事。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社会实践不能起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实现将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预期。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一)实践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实践是指对社会进行改造或者其他有意识的活动;第二层含义就是一种实际的“做”的行为,结合起来就是进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是一种能够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有实际帮助的实践活动,而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应该正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例如组织一些“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理解他们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也可以安排一些主题鲜明的社会调查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社会某一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学校内兴建创业孵化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来源主要依靠实践,同时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3]在大学中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单单依靠这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的经验。因此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实践发挥出更大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要选择一些和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对我国物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社会调查,金融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参加一些虚拟炒股比赛,或者在股市投入一些零花钱,真实地进行操作等。让认识和实践相互促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并将深化的认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在大学中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可以说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是通过实践去增加对社会情况的认识,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情况之后,等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就能够更加适应工作环境,面对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学生参加完社会实践之后,学校要让学生总结社会实践报告,无论是社会调查的结果还是学生对整个社会实践中的真实体会,都是一个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报告中的反思和总结,将认识升华,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生需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前建立和社会的联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毕业之后的社会生活。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以期阐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瑞凤.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J].山西农经,2016(11):84.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4)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2]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3]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4]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5]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6]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7]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8]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9]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收稿日期]2001-02-18  

【参考文献】  

[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4] [6][9][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转贴于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7)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60-02

一、

一、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十分落后,纸张资源极度缺乏,作为技术支持的印刷设备更是相当简陋,再加上当时的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封建意识由于由来已久导致陈旧思想根深蒂固的存在,并且苏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信息闭塞的偏僻山区,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传播,发挥新闻传播在战争中的作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输以、、等为领导的执政党的革命思想,是极其困难艰巨的。尽管条件艰苦,但是这种思想的传播对于战争来说是很有利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传播和宣传得到了当时苏区各级党政委的重视和支持,并且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运用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致力于把中央苏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方向发展。

(一)注重调查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开始,马克思一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也深深地明白调查研究对于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性。一直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以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实践论为出发点,在中央苏区时期的江西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以寻乌调查为主,另外还有包括兴国调查、永新富农土地问题调查等在内的对土地分配问题的调查研究活动。极其反对离开调查研究的“本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下车伊始未作调查就乱发评论的主观主义,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的调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调查方法更加系统化,并将之运用到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中,“大中地主阶级的全部都是反革命”是在寻乌进行大量实地调查,与社会各个阶级进行交谈,询问当地22个行业和130多家商店历史,通过了解城市商业、城郊土地分配的情况,作了十万多字的材料记录后得出其中一个论断。

(二)走实事求是路线

在中央苏区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拿来主义、一味推崇苏联经验等问题严重,甚至带着土地革命朝“左倾”方向发展,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共产党内这些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问题的提出,为党中央对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发展思路。前面提及到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经济、政治、科技、交通等方面都极其落后,亟需科学的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哲学唯物论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二选择,但是以西方思想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完美的解决中国革命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党组织工作走实事求是路线,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改良。

例如当时的人民群众以农民为主,农村广大土地对于战争十分有利,结合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原则,提出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广泛地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再如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中国共产党明白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结合实际,先把人民群众文盲的现象改善,于是因材施教,对不同阶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组织大范围的群众教育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三)深入群众生活中

在谈到宣传工作时说:“宣传工作要与群众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2]”一方面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群众自发成立的组织,另一方面广泛集结群众的力量投入宣传工作中,将宣传活动和群众日常生活放在一起,强调人人都参与宣传工作。在中央苏区时期,无论标语、漫画、图书还是报刊等宣传载体都十分注重群众基础,当时党领导号召出版社多出版一些易于人民群众阅读的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读物,以便贯彻党“一切活动都深入到群众生活中”的宗旨。由于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过程中,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苏区时期新闻报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群众,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办报,建立起了广泛的群众通讯网,把群众发展成最优秀的通讯员。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同样注重群众的力量,主张一切活动依靠群众,从群众的实际出发,在红军工作中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并且得出了凡事要经过群众检验,“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3]的观点。

二、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带来的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才能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科学有效理论

土地革命早期,党内出现了几次“左”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进行了包括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在内的多次调查研究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功转化为中国适用的理论,例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指南针而不是书本教条;再如《本本主义》中谈到的对“唯书”、“唯上”的批评,其实就是要求中共在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这样才能制定出同中国当下相适应的方针、政策、路线。

(二)要想进行大范围的思想传播,各种传播方式都要用到

中央区苏时期的人民群众文盲较多,那时候的中国封闭、落后,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竟然能在那样的环境下传播开来,并且带有中国化,这得益于党中央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标语、传单、布告这些具备鼓动性的方式大大增强了革命的群众基础;漫画、山歌、图画、演讲、戏曲、戏剧表演、邮票等方式表现力强的同时又便于群众学习、理解;图书、报刊更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利器。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拓展,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传播锦上添花。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对促进当代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必要的

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成立后,面对复杂艰难的时局,在随后的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关于党的建设决议中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时任《斗争》主编期间,一直主张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苏区党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央苏区时期正是因为中共如此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才能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有力的武器,甚至在党内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正确科学有效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指导。而现在的中国处于时刻变化的大环境中,需要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规律,不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新的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

三、结 语

自中共十七大指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具备中国的民族、实践、时代特色”后,十再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坚持不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4]。

然而,中央区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说中共党内的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一些领导人对中国的实际状况了解的不够而导致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就像苏联方面派到党内指导的王明,他常年在国外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尽管他的理论基础十分稳固,但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滞后。

中央苏区时期是我国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时期,苏区政府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尽可能的中国化,并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教育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得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同样也需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舆论引导作用,结合新的国情和国际形势,再一次创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从而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理论、传播对象和方法等方面得到创新,为当代新闻的发展提供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 .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8)

根据中宜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将从2006级新生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两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总学时有较大幅度缩减,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得失,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近年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总体情况看,影响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考试形式缺乏科学性。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1]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证实了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此次调查,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强化、考试形式的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马克恩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三条思路。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疏导式教学转变

“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灌你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它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教育主体,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盲从与懒惰。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西思想文化不断撞击,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新的认识问题不断产生。他们对简单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法很反感,而希望与老师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实效性调查中,选择“师生互动”上课方式的学生占2496,低于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比例34%。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疏导式教学法的核心。疏导就是对学生“点”、“启”、“引”,即指点迷津、启之醒悟、引出误区,做到“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2]。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观点供学生分析、参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教学要相通,理论要润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学生的心扉。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应采用疏导式教学法,改变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实现疏导式教学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斑斯基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3]了解始于沟通,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然而,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最不乐观的。对此问题,34%的学生回答“一般”,表明有1/3的学生对此问题不关心,也隐含着他们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关照”。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仅占被调查学生的9%,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的占19%,两项之和为28%,大体相当于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比例——27%。而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很不了解”的学生达11%。可见,学生总体上认为“马哲”老师是不了解学生的。

近几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许多高校学生人数急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采用大课堂授课。调查显示,100人以上的课堂占近50%,有的学校均是150人以上的大课堂。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课堂人数偏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交流,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尝试进行研讨式教学,已初见成效。此外,设立教学信息联络员,召开教学座谈会,利用课间、课余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答疑等均不失为师生沟通的好形式。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多年来,一般采用课堂讲授形式,造成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最喜欢的上课方式”的回答结果如下: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师生互动;再次是讲座、自行研究并提交论文、小组讨论。这几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34%、24%、16%、14%、12%。这个结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义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同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与当代大学生”等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就社会调查的亲身经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实践论和认识论部分,可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录像,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论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

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这对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采用科学的考试形式

一般来说,大学课程考试具有两个功能:测评功能和激励功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考试既要成为测评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手段,也要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阶段性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方面,并通过考试成绩与奖学金、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挂钩,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实效性调查”中,关于“你的‘马哲,课的考试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40.2%的学生回答的是闭卷考试,38.7%的学生回答的是开卷考试,1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交论文,根据讨论给分的占1.1%,其他形式为1.6%,未回答者占5.8%。可见,多数院校采取的是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对“你认为”马哲,课考试的形式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赞成以“提交论文”作为考试形式的学生比例最高,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8%;其次是开卷考试,占25.3%;选择“根据讨论给分’的比例为16.4%;选择闭卷考试的仅占3.4%;其他及未作回答的各占6%。

写论文的考试形式虽然是学生的首选,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从网上下载、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凑字应付的现象大有人在。同时,以此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依据,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开卷考试往往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懒惰行为。闭卷考试大多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查,因此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背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实效性调查”表明,有54.9%的学生认为存在此现象!有的学生很少上课,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期末成绩反倒比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好。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另外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上“马哲”课或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认真听课的态度产生过怀疑。因此,完全采用提交论文、开卷或闭卷的考试形式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的其他考试形式也各自存在弊端,在此不一一评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应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可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实地参观、撰写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第三,课堂讨论。师生共拟论题,学生以斑级为讨论小组,或自行组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由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而是平时考核的重要方式和成绩评定依据。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开卷形式外,还可采用闭、开结合形式,以及知识竞赛形式,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考。总之,考试应成为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参考文献]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9)

    根据中宜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意见>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将从2006级新生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两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总学时有较大幅度缩减,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得失,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近年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总体情况看,影响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三是考试形式缺乏科学性。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个关键问题”[1]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证实了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此次调查,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环节的强化、考试形式的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马克恩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三条思路。

    一、由灌输式教学向疏导式教学转变

    “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灌你通”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它缺乏教育本身应有的“亲近感”、“认同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的教育主体,这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习惯于获得老师给出的现成答案,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盲从与懒惰。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西思想文化不断撞击,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新的认识问题不断产生。他们对简单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法很反感,而希望与老师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实效性调查中,选择“师生互动”上课方式的学生占2496,低于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比例34%。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疏导式教学法的核心。疏导就是对学生“点”、“启”、“引”,即指点迷津、启之醒悟、引出误区,做到“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2]。也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同一问题给出多种观点供学生分析、参考,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教学要相通,理论要润心,才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呼唤,启开学生的心扉。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应采用疏导式教学法,改变灌输式的僵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实现疏导式教学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前苏联着名教育家巴斑斯基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3]了解始于沟通,只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然而,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最不乐观的。对此问题,34%的学生回答“一般”,表明有1/3的学生对此问题不关心,也隐含着他们没有得到过老师的“关照”。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十分了解”的仅占被调查学生的9%,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的占19%,两项之和为28%,大体相当于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比例——27%。而认为“马哲”老师对学生“很不了解”的学生达11%。可见,学生总体上认为“马哲”老师是不了解学生的。

    近几年来,由于扩大招生,许多高校学生人数急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采用大课堂授课。调查显示,100人以上的课堂占近50%,有的学校均是150人以上的大课堂。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课堂人数偏多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实现教与学的充分交流,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尝试进行研讨式教学,已初见成效。此外,设立教学信息联络员,召开教学座谈会,利用课间、课余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答疑等均不失为师生沟通的好形式。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多年来,一般采用课堂讲授形式,造成了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在“实效性调查”中,学生对“你最喜欢的上课方式”的回答结果如下:选择“课外实践”上课方式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师生互动;再次是讲座、自行研究并提交论文、小组讨论。这几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分别是34%、24%、16%、14%、12%。这个结果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义的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同时,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与当代大学生”等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就社会调查的亲身经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实践论和认识论部分,可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录像,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论题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

    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这对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三、采用科学的考试形式

    一般来说,大学课程考试具有两个功能:测评功能和激励功能。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考试既要成为测评学生掌握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手段,也要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通过阶段性考试,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方面,并通过考试成绩与奖学金、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挂钩,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手段。

    在“实效性调查”中,关于“你的‘马哲,课的考试形式是什么”这个问题,40.2%的学生回答的是闭卷考试,38.7%的学生回答的是开卷考试,12.6%的学生回答的是提交论文,根据讨论给分的占1.1%,其他形式为1.6%,未回答者占5.8%。可见,多数院校采取的是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对“你认为”马哲,课考试的形式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赞成以“提交论文”作为考试形式的学生比例最高,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42.8%;其次是开卷考试,占25.3%;选择“根据讨论给分’的比例为16.4%;选择闭卷考试的仅占3.4%;其他及未作回答的各占6%。

    写论文的考试形式虽然是学生的首选,但是从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从网上下载、学生之间相互抄袭、凑字应付的现象大有人在。同时,以此作为考评学生的唯一依据,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认真听课学习。开卷考试往往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懒惰行为。闭卷考试大多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查,因此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背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实效性调查”表明,有54.9%的学生认为存在此现象!有的学生很少上课,通过考前突击复习,期末成绩反倒比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好。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另外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上“马哲”课或其他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认真听课的态度产生过怀疑。因此,完全采用提交论文、开卷或闭卷的考试形式都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的其他考试形式也各自存在弊端,在此不一一评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应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可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实地参观、撰写报告,根据报告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第三,课堂讨论。师生共拟论题,学生以斑级为讨论小组,或自行组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由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而是平时考核的重要方式和成绩评定依据。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开卷形式外,还可采用闭、开结合形式,以及知识竞赛形式,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考。总之,考试应成为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参考文献]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10)

总书记在党的上所作的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报告灵活运用《实践论》《矛盾论》提供的实践学说和矛盾学说,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一是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源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实践。二是强调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检验和发展。三是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一是强调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强调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但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但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推动检察工作

学哲学、用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际工作、推动实践发展。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检察事业向前发展。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践出发,找准检察工作历史方位。领导干部要切实扛起抓改革落实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要深入一线亲自办案,带头破解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体检察干警树榜样、作表率;在实践中切实体会普通检察官办案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科学完善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增强检察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抓住新阶段新形势的新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实际,主动服务大局。在首都“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和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首都建设发展“一纵一横多项”新格局下,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服务辖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进行深入调研。要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明确检察工作服务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方向。

三是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报告精神实质。要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找准职责定位,查找不足、盯紧短板,明确靶向,精准发力,破解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篇(11)

二、活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在我院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断提高我院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一支创新意识强,政治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队伍。特举办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XX年“青马工程”第六期分团校(以下简称分团校)学生骨干培训班(以下简称青马班)

三、培养理念:

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导,坚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和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和“又红又专”的育人要求,着力提升大学生骨干的信念、品格、视野和能力,培养并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四、培养目标:

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

五、培养对象:

品学兼优的院学生会干部、各团支部学生团干、年级学生分会干部。

六、策划主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分团委

七、承办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学生会组织部、办公室、宣传部、纪检部

八、培养方式

(一)学员选拔

1、选拔条件

① 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自觉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能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谦虚谨慎,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② 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能体现先进青年的风采。

③ 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应具备参与学习的基础知识。

④ 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专业学习上勤奋、刻苦,学风严谨,学习成绩优良。

⑤ 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要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并要具备实现目标的自信心。

⑥ 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2、选拔方式

①学生会推荐。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依据以上选拔条件,在各部门内部组织选拔。经公示无异议后,于5月26日前将《学员登记表》、《学员推荐表》上交院团委。

② 团委审查。团委汇总各学院推荐名单后,组织复审,审核通过者全院公示,公示无异议者确定为本期正式学员。

(二)课程体系

青马学院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两个环节。强调理论视野的政治教育,强调德性之美的品德教育,强调社会责任的人文教育,强调应对挫折的情境教育,强调现代性的公民教育和自我教育。

1、理论学习:

本期学员需进行不少于8学时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官员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2、实践锻炼:

本期学员需进行不少于一天的实践锻炼,深入到社区、企业等一线开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践锻炼一般利用节假日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可采取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对外交流等形式开展。各社会实践小组需于6月5日前制定社会实践计划交院团委,院团委开具介绍信。XX年6月19日之前提交社会调查(实践)报告。XX年6月23日由院团委组织实践答辩。

(三)培训考核

1、院团委将对培训班的各项学习活动进行严格考勤。培训班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请假、迟到、早退和旷课。凡缺席集体活动的学员不得结业,不颁发结业证书。

2、院团委按照15%的比例评选优秀学员。学员的出勤情况、调查(实践)报告的质量、各项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实践答辩将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院团委给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3、最佳组织奖评比,院团委将根据时间小组实践的质量、小组集体表现情况、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和意义性、最终实践活动答辩情况进行评选。

九、各部门工作安排

1、前期工作

办公室:负责青马班培训报名通知,并汇总学员名单。

组织部:负责收取各团支部学员推荐表。

2、中期工作

组织部:负责每次青马班开展的课堂组织安排、实践答辩工作。

办公室:负责发送青马班学员上课通知。

纪检部:负责每次课前考勤工作并保留考勤档案。

宣传部:负责每次青马班新闻稿编写及相关视频录制,并在第一 时间发表。

3、后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