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0 14:46: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语文阅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语文阅读论文

篇(1)

1.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学好小学语文知识,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拓展阅读教育期间,其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课外知识补充形式,在教育时要使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让阅读教育变得充满活力与趣味性,从而获得小学生的喜爱与欢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量,为其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2.帮助学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开展语文阅读教育,能够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长小学生的见识,增强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语文阅读拓展训练,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数量,并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因此,这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

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接触课本获取相关知识的。所以学生的阅读知识获取途径受到限制,这将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另外,由于小学生好玩天性的存在,很多学生都对枯燥的教学方式、无趣的阅读课等不敢兴趣。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效果不佳。以下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谈:

1.阅读面不宽

课程改革前夕,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多数是以语文课本为教学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语文阅读空间的扩展及内容的更新,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知识的积累,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使学生的语文水平也随之受到影响。另外,这也会让学生开始厌烦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育质量及教学效果。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成为了督促学生进行阅读的主导者,而学生恰恰缺乏这种主动阅读的能力与兴趣,在家长与教师这种鞭挞的方式下,学生自然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

3.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多采用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并且对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没有做好日常的阅读训练。很多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采用机械分析法,仅仅在课堂上讲解课本内容,基本不与学生互动;或者仅仅对部分重点段落进行讲解,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扩展。

4.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过于死板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评价标准的把握中,往往单纯的以课后标准答案为基础,对学生自身从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及感悟基本忽略不见,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面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若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提升、知识储备量的增加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因此,相关问题的存在必须制定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

1.拓展语文教育内容

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拓展阅读内容,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要讲解书本内容外,还要讲解课外、生活中的阅读知识。例如,可以合理将一些吸引小学生的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等纳入阅读内容。鼓励小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阅读,并认真撰写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并在此过程中鼓舞学生积极的进行阅读体会的交流与分享,从而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制造悬念、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索欲望。同时还可以鼓舞学生大胆的将阅读知识实践运用在生活中,并积极的引导学生阅读著名的成语故事、神话典故等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然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月活动,为学生制造课外阅读开放空间,让学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中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并通过读后感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知识与乐趣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此期间将学生所获得阅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加以利用。比如,在阅读“四大名著”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在其中学到的成语和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诗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就这些知识点进行探讨和教学,由于是学生自身搜集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会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学习。

3.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开展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拓展阅读训练的时候,需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拓展阅读的灵活性及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的融入学生,和学生共同探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做好阅读文章的通篇讲解与分析。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情境再现教学,让学生办成阅读内容中的人物进行故事再现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利用阅读比赛的形式调动

学生给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同学虽然表现的非常的积极,但是依旧有一些同学不喜欢参与课外阅读拓展环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参与阅读过程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参与的兴致。例如,教师可以指定《成语故事》这本书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读物,然后分阶段的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比赛或者是成语接龙、故事接龙比赛,然后通过给予优胜者奖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增加课外语文阅读知识,还能够进一步改善阅读的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进步。5.改善阅读评价语文教师应摒弃以答案轮结果的评价模式,教师应优化语文拓展阅读评价体系,把学生阅读后的感受与情感收获等放入评价模式当中。比如,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评价的过程中就可以鼓舞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引导。

四.结束语

总之,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育与学生阅读能力的改善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时,应完善教育手段,积极地处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优化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以及阅读能力。

作者:林敬琦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篇(2)

1.加强对中心句段的解读,把“文眼”作为切入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般都是从整体阅读开始,但是要想快速、准确、深刻的理解文本,就需要抓住中心句、中心段,切准文眼和文意,通过反复的解读中心句段,达到对文本整体的深刻理解。对中心句的解读,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主要着手点,中心句具有高度呈现文本意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学生深刻理解中心句,就能在文本的解读中有了主线,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就更准确。对中心段的解读是对中心句解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对中心段的理解,对文本的理解就轻而易举。在理解中心句和段落的过程中,要抓住文眼作为切入口,所谓文眼,其实就是能够高度表达文章主旨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生命的价值》这篇阅读中,学生在阅读过之后能够找到文本的中心句是“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能够找到文章的中心段落是最后一段,让学生抓住“看重自己”这个文眼,探寻到生命的价值在于自我尊重和肯定,在于乐观而自信的面对生活,不仅理解了中心句,而且也很好的理解了文本的主题。在对这篇阅读进行解读的时候,学生通过中心句的感悟快速的理解了文本,感悟能力进一步提升。

2.学会“窥斑见豹”,用丰富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能力其实是更高层次的联想和分析能力,从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对一些关键词、关键句的分析和解读都和对文本的联想、对已有知识的联想密不可分。由此,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掌握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学会“窥斑见豹”,“斑”就是关键词、关键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提炼出来的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深度解析,联想自己既有的知识储备,拓宽对文本的理解;“豹”就是全文、中心主旨,学生在充分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题等再次感知全文,就能迅速而准确的理解全文,达到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和解读。例如《最贵的蛋是“笨蛋”》这篇阅读材料,学生抓住“善良”“纯真”“微笑”这三个关键词,理解到这三个词代表着对人的赞美,通过联想以前学过的内容,更深刻的理解这三个词对“弱智”这个词语定义的重新诠释,在接下来理解故事情节时,学生都被“笨蛋”所感动,也感受到善良的价值和动人之处。学生通过联想,完成了整篇素材的理解,感悟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提高对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促进小学感悟能力的提高,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能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吴慧芳 单位: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

篇(3)

(一)拓展阅读的内容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拓展阅读训练的重要材料,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体,以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为辅助开展拓展性阅读,将课内阅读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完美结合。

(二)拓展阅读的空间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拓展阅读时间,充分挖掘和利用阅读资源,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容量,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拓展阅读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使阅读内容能够更加的直观而生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创建轻松、愉快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堂教学氛围。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灵活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阅读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再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推荐。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狐狸与乌鸦》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课文阅读,在课文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籍进行阅读,这些故事集与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能够满足小学生喜欢故事的心理特点,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小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扩展小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生动的课堂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母亲》这本书籍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你们的母亲吗?在你眼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带动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小学生积极回答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母亲”的电影、视频片段,使小学生直观的感受母亲的伟大之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今天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名字叫《母亲》,希望你们能喜欢,并通过阅读,从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更加热爱你们的母亲。”

篇(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步伐创新阅读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词汇量积累有限,在开展阅读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为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本文从阅读方式、阅读教学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绘本中的“新”阅读方式

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多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时选择了经典的绘本故事作为阅读材料,绘本故事凭借其优美的画面和短小精悍的文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绘本阅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画面与文字的结合加深他们阅读的印象。例如,很多的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小黄和小篮》《逃家小兔》《我只爱你》《爱心树》等优秀的绘本故事,从故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比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就描述了兔子母子之间怎样比较谁比谁爱的更多一点的故事,通过比较谁跳得远、站得高、伸得长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浓浓的亲情溢满每一位小学生的心间,这是最好的亲情阅读教育。学生通过故事的阅读,就会模仿故事中的行为和语言,从而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增加词汇量,为他们之后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二、无字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想象力思维

有的绘本书籍只有画面,没有一个字,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读出画面里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能力。例如,阅读绘本《在远处-房子》《影子》等书籍时,书中只有颜色丰富的画面,没有文字的描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影子》中,学生可以得出每一种事物在光线下都有自己的倒影,而且是对称的,一模一样的。同时在阅读中,学生还会发现有的事物并没有倒影,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倒影的理解,将漏掉的部分补上去,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此外,对于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也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层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目标的梳理。

三、组织课外实践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很多语文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促进他们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授《荷叶圆圆》这篇文章时,教师就组织学生到公园的荷花池旁边进行教学,使学生把文章的内容与自己所见到的荷花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课文对荷花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在对荷叶进行观察的同时,要让他们描述荷叶的颜色、形状,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花的整体结构,进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自然的阅读氛围,并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例如,在教授《夏夜多美》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舒缓的音乐,以此为背景进行课文的朗读,使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会夏夜的美,产生广阔的想象力,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也提升自己的词汇积累。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仿照文章描述一处自己喜爱的景色,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为以后的作文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阅读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还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与时俱进,改变阅读教学方式,增强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阅读、喜欢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苏凤芬 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坂仔中心小学

篇(5)

拓展式教学中的各项活动均是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因此,主体性是其根本性原则。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首先树立起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实现对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充分调动,使其能够自觉地参与其中,获得提升。

(二)开放性原则

鉴于拓展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拓展迁移的基本属性,拓展阅读教学必须构成良好的开放性环境,从而保证教学活动富有活力,充满激情。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在课本教材阅读外,适当地补充其他阅读物,实现内容的向外开放;注重教学手段的开放,通过多途径,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教学设计的开放,确保教学过程及参与方式的多元化,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及学生与群体间的有效沟通。注重教学氛围的开放,教师应通过演说、表演、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激发,进而促进拓展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1]。

(三)全面性原则

阅读的拓展教学必须针对所有学生,确保所有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对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有效保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对个别学生的不足,则应及时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进行补充,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的相互比较与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提升,实现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确保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完善传承。

二、促进拓展阅读水平提升的措施

(一)控制拓展阅读数量,保证拓展阅读质量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拓展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拓展无度现象。许多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时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大量相关链接,使得学生由于自身课余时间的有限而多泛泛了解,对相关拓展内容的深层缺乏必要理解,难以实现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促进阅读水平提升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材料的延伸上应紧紧抓住阅读的根本目的,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适量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同时确定合适的阅读材料后,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口味,从而有效降低阅读难度,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二)明确拓展阅读目的,避免功利思想

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课本教材阅读量的不足进行有效补充,实现其阅读视野的有效拓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综合修养的提升。因此,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或为提高学生文学感悟;或为拓宽阅读视野;或为了解背景,促进课本学习;或为增强语言训练……只有进行精准的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促进拓展阅读的高效开展。此外,鉴于我国应试升学教育制度,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着强烈的功利色彩,拓展阅读单纯为升学而学,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变得标准化、单一化,这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应极力避免功利思想的作祟,以学生的长久、健康发展为前提,开展拓展阅读教学[2]。

(三)提高学生兴趣,助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拓展性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水准的提升意义非凡,但目前多数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应在教学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相应的认识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拓展阅读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参与其中,将拓展阅读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阅读,阅读内容则应尽量丰富多样,避免为考试而阅读的现象出现。

篇(6)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活跃课堂氛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对于教学方式创新就要是小组教学的展开。小组教学又称为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将课堂上的学生分为独立的几个小组,针对同一个问题每个小组来合作完成,小组的成为都要为这个问题来进行努力,在不断地综合各个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每个小组将各自的成果向大家展现,这种教学方式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开展和实践。比如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课外阅读书的评选活动中,教师将整个课堂上的学生分成小组,小组结合各位组员的阅读书推荐篇目,老师进行课堂评选的过程中,提出小组对于阅读评选过程中的意见,这样保证了学生观点的真实完整展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得到很多的提高。

2.教学技巧

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技巧性。第一、鼓励性。小学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的教学提升学生基本的阅读文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氛围的激励中,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保证教学的质量。第二、合作性。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学生间分工明确的合作化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开手让小组完成合作学习。但是又不能够完全放开,小学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独立的完成小组的活动,教师要给小组合作学习留足活动的自由性能够,但是在小组组织的过程中提供帮助,促进小组合作教学的实现。

3.活动组织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活动组织就是小组组员之间的合作,不管是知识的讨论还是实践的操作,都是以小组的成员为单位实现的。小组的成员主要是教师的分组或者是以学生座位前后相邻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畅的完成。但是调查发现,很多的合作学习分成的小组在学习中主要是聊天,浪费了小组合作教学的机会,所以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在小组中选择负责人作为小组的组长。在教师布置任务的过程中,小组组长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最后大家实现观点的总结,这样保证了小组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促进了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实践。活动组织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多样化的方式,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小组合作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提升学习。

篇(7)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材料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发挥网络资源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阅读兴趣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重点就不再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设计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阅读材料。笔者认为,在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时,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信息资源优势,结合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特征,丰富小学生阅读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等特点,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于此,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不仅可以感知语文阅读优秀语言,还能够深刻体会语文阅读文字中的美、妙、奇、实,开阔阅读学习视野,深刻理解阅读思想,形成语文阅读学习中“课内阅读中心辐射点+课外丰富阅读材料”的大格局。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其优势,为小学生设计多、细、优的阅读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阅读学习材料,积累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知识,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的互动功能,传授小学生有效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传授小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对阅读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传统的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和背诵等语文阅读学习方法,还应指导小学生学会对优美、精彩的词句进行摘录,对阅读材料编写提纲,在阅读学习后写读后感等。笔者认为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搜集整理后的网络阅读材料、读书笔记、阅读批注、片段赏析和读后感等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小学生直观感知阅读材料,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我学习,开展阅读沟通互动。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利于网络平台直接获取阅读材料,真正掌握阅读学习方法,在互动沟通中深化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只有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才能推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在个性心理、知识技能以及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阅读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别。网络资源的丰富信息资源等优势,可以轻松将优秀的阅读材料展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提供直观可感知的大量阅读材料,让小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平台下最大化地挖掘阅读资源,切实感受网络资源的教学优势。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阅读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要阅读学习,必须携带阅读材料。但是,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使得小学生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学习。网络资源的阅读学习应用为小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还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协作和对话。教师可以利于网络资源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实现异地阅读辅导学习和分层次教学设计。小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利用网络发表阅读学习的心得体会,结合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另外,小学生还可以利于电子公告板、电子邮箱等途径开展网络互动学习,向其他学生展现自己的网络主页,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对于阅读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实现交互协作学习。

篇(8)

二、充分应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热情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多动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应抓住小学生自身特点,积极调动其各种感官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始终对语文保持一份新鲜感。尤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促进小学生对语文课文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语文阅读习惯。如:学习《祖国多么广大》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计以下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长江大桥的图片,并在长江两岸有柳枝吐绿,江中渔舟穿梭,江面风平浪静,燕子鸣唱;且在展示图片时可穿插《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当学生观看这一幅美丽的长江景色时,听着悦耳的《春天在哪里》,可使学生沉浸在怡人的春景中,感受祖国疆土的广大。此时,教师可趁机向学生提问:“有哪位同学能够用精彩的词汇描绘这一景色?”正好学生都陶醉在美好的“春光”中,有着浓厚的学习欲望,纷纷发表意见,不少好词好句由此应运而生。在该课文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如:可想象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色,将其描绘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篇(9)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语文教师会适当组织一些阅读活动。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并不到位,导致大部分活动仅流于形式,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起到的实质作用并不明显。

2.轻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倾听者的角色。教师只是自己在对文章进行分析,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由此抑制了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重数量轻质量。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学生阅读的数量,而不管文章是否真正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即使阅读了很多书籍,往往收获也不大,且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有待加强。

4.只重视文章的知识点,轻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康的审美标准。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识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得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情感熏陶。

二、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若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便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如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或者崇拜的明星导入,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学生爱看的动画片。总之,课堂的导入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会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最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让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使学生对旧知识达到复习与巩固的效果。

2.阅读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高太远,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适当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目标定为能够根据拼音读一句话,并且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读懂每句话的基础上,通读全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感情阅读,并且能够将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这样,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主导者自居,而要转换角色,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小组之间展开辩论,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4.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由于学生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不同。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想,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去品位文章,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以便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篇(10)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拓展阅读训练的重要材料,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主体,以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为辅助开展拓展性阅读,将课内阅读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完美结合。

(二)拓展阅读的空间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拓展阅读时间,充分挖掘和利用阅读资源,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容量,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拓展阅读的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使阅读内容能够更加的直观而生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创建轻松、愉快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堂教学氛围。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灵活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展阅读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再根据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推荐。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狐狸与乌鸦》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课文阅读,在课文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书籍进行阅读,这些故事集与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能够满足小学生喜欢故事的心理特点,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小学生能够主动阅读,扩展小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生动的课堂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母亲》这本书籍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你们的母亲吗?在你眼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带动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小学生积极回答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母亲”的电影、视频片段,使小学生直观的感受母亲的伟大之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今天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名字叫《母亲》,希望你们能喜欢,并通过阅读,从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更加热爱你们的母亲。”

(三)创建读书交流活动,展现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将每一个学生喜欢的书籍、能够学习到知识的书籍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展现阅读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将4-8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坐在一起进行读书交流,分享读书中所学习的知识和读书的乐趣,互相展示阅读的成果和阅读的心得,比如“最近我阅读了《母亲》,我从书中学习到了……”,真正展现“以书会友”,增进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方式能够在不断丰富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量,增添小学生拓展阅读热情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篇(11)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它在教学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中。但是事实上,进入高年段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大部分情况是,极个别学生很活跃,部分学生一直处于梦游状态。很多老师反映:高年段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沉闷,很难让学生全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另外,学生思维欠深入也是制约阅读教学的一大问题,每到体悟、体会环节,很多学生都在等待他人汇报。

2.学生阅读水平不一。

之所以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把握文义、感受作品、探究内容等能力。但是,在一个班集体,由于学生智力、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部分学生在读两三遍后就能明白大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了解文章;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不能读透、只能读懂,甚至部分学生连读通都存在问题。

3.教学方式异化。

在现行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目标意识有待提升,教学方式随意。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让学生自学,有的则是按照课件讲解,也有部分老师钟情于拓展,在脱离文本,盲目追求目标生成的情况下,也有部分老师喜爱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从语文教学标准来看:阅读是文本、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但是实质上,当下的阅读教学并不是目标清晰的对话,很多小学的高年段阅读教学并没有潜心进行对话式阅读。

二、强化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篇章意识”的方法

1.掌握事件概括,明确表达顺序。

在《课标》中明确指出:5-6年级的阅读目标是“明确作品事件,掌握故事梗概,并且在阅读中领会作品表达方式”,它鲜明的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必须以文本整体阅读为基础,这样才能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课标》中,它要求紧抓阅读文章的重点,这也展现了高年段整体把握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船长》一课时,必须是在通读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熟悉整个事件的经过、起因与结果,最后总结表达顺序,引领学生利用自身语言概括相关内容。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标题,找出游览景点,再画出景区游览图,帮助学生明确表达顺序与写作思路。但是从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注重该点,特别是在观摩、展示课上,很多老师都会将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分析表达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意识把握太史迎春(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吉林梨树136502)摘要:文字作为生命烘炉的徐徐炊烟,很多书籍都是作者从内心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个不安的心灵,并让其得到升华。本文结合小学高年段的阅读教学,对怎样展现“篇章意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关键字:高年段;阅读教学;篇章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3-0157-01式、掌握故事发展上,根本不能凸显文章精妙,彰显不出课堂教学的科学理念,最后造成教学目标偏移。事实上,当前很多高年段学生都未能很好的掌握语言,在清晰概括文章内容上还很欠缺。这也告诫我们必须在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必须舍得下功夫、花精力,并且不遗余力的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关联,带动整体性感悟。

从文章内容安排来看:每篇文章的情感、意蕴都是前后贯通的,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注重点,却忽略了面,就会在体悟与理解上造成偏颇与困难。特别是高年段学生,在文本深度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求我们利用更多的整体意识将文本贯穿,以提高整体感悟。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理解老人的“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在理解该句时,就必须引导学生讲课文的第7与第2自然段联系起来,通过领会天游峰的险、高、玄与游客登山的艰难,帮助学生领会老人每天扫山的劳累。又如:在《轮椅上的霍金》,为了领会霍金这位科学家的伟大,需要以整体意识来贯彻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霍金的非凡成就,从文本语言中领略霍金的顽强生命力、悲惨命运和好学的科研精神,最后再回头来审视霍金取得的成绩,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霍金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