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物流信息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4 21:35:52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篇(1)

早上好,能有机会在这里发言,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今天,我想大略地说一下信息技术发展和物流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

在开始话题之前,我先作个自我介绍,并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觉得当前的物流形势不容乐观。

其实我在日本最大的一家合成纤维公司里任职,担任化学工程师。

那时,日本的制造企业都处于技术发和生产率提高的急流之中。作为年轻的工程师,我每天都在试验革新了的生产过程或改良生产过程以提高生产率。

大约二十年前,有人邀请我加人一家仓储公司,未经慎重考虑,我就答应了。

之后我的第一印象是当今世界上竟然还有象仓储这样不发达的行业,这真让我难以置信。最让人奇怪和迷惑的是对安全的漠不关心,在我的工厂标准里,有很多操作都不合安全要求。

同样让我觉得奇怪的是经营方法陈旧和缺少创新。

在我看来,除了叉车以外,一切就是处于封建时代。

交通部制订了众多的规章,却缺乏有力的革新和家长式的引导,这破坏了物流业的发展。

我受到了震动,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因此我决定辞掉工作,再回到学校学习。

我去了一家美国商学院校学习有关商业的知识,在那里,我学到了企业经营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当我从商学院毕业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时候,我的金融教授问道:“威雄,你在校期间学到了些什么?”

我回答说:“我只学到了两样东西,它们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这就是‘竞争优势’和‘现金流’。”然后他告诉我:“威雄,学校想教给学生的,你已经都学会了”。带着这两样东西,我回到了日本,并开始了新的工作——一家仓储公司的总裁。那时候,我的公司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性仓储公司,年销售额为四千万美元,员工约380名。我想弄清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并询问了每一个经理,他们都答不上来,有的甚至说我们没有竞争优势。

这种形势非常严峻。从所学的知识里,我认识到如果一个公司没有竞争优势,它就将倒闭。

我想我必须从头做起,创造出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我是一名工程师,用过很多计算机,所以我认为把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仓库作业中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许多持反对意见的员工抱怨说顾客并不要求仓库提供实时库存信息。另外有的人问我,使用这个计算机系统能将我们的销售量提高多少呢?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我让他们把这当作是新总裁的爱好,并允许我建立这个系统。

非常有趣的是,为了准备这篇稿子,我查了查计算机的能力方面的资料,发现我念大学时最强大的计算机如IBM386,其效率只及今日PC机的百万分之一,或者更低。

当我试着使用计算机时,把它当作是一个能快速进行大数据量运算的计算器,在此之前,我们使用算盘或计算器。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标——库存控制系统,我在资金、人力和时间上进行了大量投资。非常幸运的是,这种实时库存报告服务赢得了顾客的满意并大受欢迎。

尽管这个模型非常简单,且只能提供有限信息,但它作为销售工具,为我们赢得了很多新的顾客。

现在,我们开始把计算机看作信息处理机器,而不是一个大型计算器。”在这18年间,我们不断改进系统,现在使用的是该系统的第4版,并刚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对我们的计算机系统作全面更新。同顾客一起完成了在线系统后,我们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由于线路总是开放着,任何时候我们都能传送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不费分文。从这一时刻起,我们启动了室内电子邮件系统。

之后,有人提出我们可以用这个系统为那些想得到货物信息系统的卡车司机服务,非常幸运,该系统在卡车司机中同样大受欢迎。

正如前述,我是一名工程师,所以总是想着改善工作条件。我注意到,当业务繁忙时,仓库工作人员必须工作到半夜,为第二天的装运作准备。在我们一家仓库里,工人必须工作到凌晨,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我觉得应该在这方面做些事情。

我了解到自动叉车已经问世,所以要求制造商制造一台用于公共仓储。我问过日本所有的叉车制造商,他们都说把自动叉车用于公共仓储是不可能的。其理由是自动叉车只能用于单一货物仓库,而不能用于多货物系统。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理由,因为如果人能把一种货物同其他货物区分开来,那么在人的大脑里应该有某种位置鉴别系统,它应该是某种数学系统。我不想自己去解复杂的数学方程式,但计算机却可以。所以我告诉一个制造商,我会支付全部开发费用,并许诺说即使开发失败了,也绝不会责怪他们。我信心十足能制造出这种叉车。

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和一百万美元来开发该系统,而它运行得非常成功。

该系统比堆垛机、起重机和货架系统便宜得多。许多年前,美国教授参观了我的仓库,要求我展示该系统。那时,美国政府觉得他们在技术上可能落后于日本,并组成了一个新的调查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调查高科技领域,他们参观了一些大公司,如三菱重工或富士通,但同样对我的机器人叉车系统感兴趣。

那时,我坚持认为还有众多的领域需要用低级技术来改善人类工作条件。

后来,他们提交了一份题为《日本技术调查》的报告,并评论说铃木先生强调存在着众多技术上的要求以改善人类工作条件。我引以为自豪。

我因发明了另一种货物定位系统方法而获得了一项专利。对区分位置而言,我觉得这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方法。

当我想到这个主意时,整夜都不能人睡,因为它是如此惊人,除了我以外没人能提出来。

它是这样的,当你要找屋里的某个人时,你绝不会考虑用一个座标X、Y、Z来找出他的位置,而会喊他的名字:“你在哪里,铃木先生?”然后铃木先生会回答:“我在这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货物回答“我在这里”。所以我试图让货物在被叫到时能作出回答,非常有趣的是,货物的确能做到。我把感应器放在托盘上,把信号发射器放在叉车上,当发射器发出信号时,感应器就能答复。尽管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但要把这套系统投人商用却有一些困难。

为能探测到信号,感应器必须大声回答,叫喊几次过后,声音就嘶哑了,或者没音了。电池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当它停止回答时,从理论上来说就无法再找到它。所以这种方法尚未应用于商业之中。条码技术和各种各样识别的技术亦会有大的进步。

在我看来,计算机的应用进人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直到几年之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结构都还是中央控制式系统,现在,计算机系统的主流变成了网络结构,并且客户机服务器类的系统将变得越来越流行,同时,卫星数据通信的运用将会显著增加。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任何远离自己办公室的地方做生意,例如:在旅游胜地的宾馆或者甚至在飞机上。

物流信息管理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急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形成一个由单项向综合、由分散向集中、由局部向全局、由管理型向决策支持型的过渡,实现资源共享,从模拟现行管理体制到推动现行型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会提高物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物流企业的战略发展,在经营和管理方式上上一个台阶。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迅速统一信息交流渠道,有效地促进物流企业进一步改善管理,改变物流企业与客户、物流企业各级决策者与业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今后物流企业的竞争将紧紧围绕物流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占有而展开。建立物流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在加强物流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的同时,也为进人贸易、金融、信息等网络打下基础。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就是物流企业内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因此,建立高效、适用的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迫切的工作。

2.物流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

从物流企业管理功能和业务发展的角度,物流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改善物流企业内部和物流企业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处理和共享的需求,在物流企业管理和业务过程中,使物流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

2.2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3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监控,物流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信息交流,及时掌握经营管理数据,增强对业务的控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4加强物流企业对员工的管理,随时了解所辖人员的背景材料和业务进展,分析工作定额,合理调度资源,加强管理能力。2.5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综合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将系统建成实用、稳定、可靠、高效、能体现新技术并能满足物流企业主要业务处理,完成信息查询、加工、汇总、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最终为决策提供支持。

二、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网络化得到了进一步实现,物流企业正以崭新的模块化方式进行要素重组,建立完善的clo组织与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网络体系,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推动物流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是一个人机系统、管理网络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有开发的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或单项子系统,由于种种原因,离用户的最终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物流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基本集中在财务管理和文字处理方面,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小,应用效果不理想。综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经验与失败,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1.1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知识结构是由三大要素来支撑的,即系统工程方法、定量化管理分析方法和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目前,我国许多物流企业都搞过计算机应用开发,但真正收到成效的并不多。有些物流企业不清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赶时髦,或仓促上马,忽视基础建设,使建成的系统基本是手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从而导致应用层次不清,归纳提高不足,不能真正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另外,由于许多物流企业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在系统化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无法针对现行管理体制制定出科学的、规范的、可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与物流企业管理体制相结合。在一个陈旧、混乱的管理体制下是不能很好地建设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在对现行管理体制充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计算机化,从而使业务处理产生质的飞跃,并进一步推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便于实现,在做好详细的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应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可以分阶段实现,在实现的每一步都应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基础规范化和必要的数据准备等方面的工作。系统的目标应是现实可行的,并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特点和管理上的侧重,既不可简单模拟,也不可贪大求全。

1.2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之间的中间层次,但在某些子系统中没有严格界限,包括决策支持的功能。方便、灵活、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由于建设规模大,制约因素多,系统建设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应当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出系统的实施步骤,逐步建设。从国内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总的来看,分析是在不断完善的管理体制中不断发展的,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在需求和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下逐步提高的。

1.3加强基础建设,把握好系统应用的层面

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包括信息收集、汇总、整理、分析、流通、存储的过程、系统应用制度等)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模式的计算机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是物流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的过程。要使计算机管理深人到管理过程中,克服传统习惯,使管理人员分析吸收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同时建立推动计算机应用的规章制度,如数据录人制度、系统安全保障制度、系统业务处理规定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模式。坚持技术上的先进性,不能简单地模拟手工管理,这就涉及到所谓企业再造工程。这项工作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需在总体上把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到工作方式。如何确定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把握好系统应用的层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帮助处理和辅助决策的作用,而不是完全代替。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不能过分夸大计算机的作用,这样不仅增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难度,而且会影响主要功能的发挥。那么,分析系统功能的主干,找到系统应用的切人点,是系统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机交互能力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水平的发挥。在引进国外物流企业管理系统过程,应用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应用层面和切人点,人机交互能力差。同样是大中型物流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义是不同的,所包含的要素和要素所占比例差距很大,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和应用层面也不同,盲目追踪国际上最先进、最流行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不切实际的把国外的成功模式作为近期追求目标,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处理好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物流企业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

2.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相当强的工作,其开发过程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组织、调度和使用,涉及到组织管理工作的改进及工作模式的变迁。对于做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从问题的提出、论证到问题的分析、方案的设计,直到方案的实施和评价等过程。系统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系统开发的上一步骤的输出作为下一步骤的输人,同时此输出又作为前面步骤的动态反馈。系统就是在这种运动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不断提高、完善。

2.2利用大量定量化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深人探讨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对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的预测、管理、调节、规划和控制的方法,使管理信息系统成为解决物流企业结构化管理决策问题和已定量化的确定型的技术开发方法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系统功能与业务功能,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思想应满足物流企业深化改革、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需求,从而达到优化系统资源配置与开发、强化系统软件集成,扩大系统功能,推资源共享等目标,为物流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赋予更高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信息技术要求,如管理信息网络集约化、数据管理与处理标准化、系统管理通用化、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品化等。

三、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

1.Intranet技术

Intranet就是把Inertnet技术应用于物流企业内部或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它基于TCP/IP通信协议和WWW技术规范。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集成各类已有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市场营销系统”、“经营过程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资与设备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专家系统”等在网络上高速交换,并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物流企业的计划、库存、上物、采供、资产管理、工资、人事等方面的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检索以及物流商品化的信息集成处理。

2.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技术是物流系统中的一种信息采集技术,用于大量、快速地获取信息,是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要求而产生。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编码技术、条形码符号设计技术、快速认拐lJ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交换不可缺少的前端技术。

3.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技术

EOS是指企业间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连接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上述网络构建是实现这一系统的硬件基础。各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

4.POS(时点信息)技术

POS系统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5.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是指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的标准格式,将企业信息转化为标准数据,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6.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是多种科学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动态的空间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物流企业管理中可以利用GIS进行物流分析的工具,如可以为物流管理提供如下模型:6.1车辆路线模型;6.2最短路经模型;6.3网络物流模型;6.4分配集合模型;6.5设施定为模型。

7.GSP(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CSP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有:7.1用于汽车的定位、跟踪和调度;7.2用于铁路运输管理;7.3用于军事物流的管理。

8.自动仓库技术

物流信息管理篇(3)

1.1提高作业效率

由于物流企业业务量很庞大,如果缺乏信息化的管理,只靠人工来处理,既费时费力,又不可能处理完成。例如,被众人所熟知的海尔集团,就是一个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成功事例。海尔集团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每一个订单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各个部门,使得每一个部门围绕着订单各司其职,这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又得到了客户的认同,从而使得企业客户订单源源不断。由此可见,物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必须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业务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1.2提高管理水平

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搭建信息化的平台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用的信息便于决策。信息化平台可以把企业、客户、供应商连接起来,客户及供应商都可以利用平台与企业交流、联系业务。企业的管理层就可以从这些交流中收集有用的信息,按照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

2.1管理认识不足

物流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需要,而不能有盲从情绪。目前很多的物流企业对于自身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单纯地以为只要有硬件设施就是信息化管理,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物流的管理模式。这样的企业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导致在信息化管理上认识不到位,既浪费了资源,又不能充分利用设备。

2.2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物流信息的统一规划,致使信息杂乱无章,无法收集有效的信息资源,或导致信息资料的缺失,使得整个物流信息化平台收到影响。此外,如果忽视物流信息的统一规划,就会致使信息无法畅通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管理部门缺乏对信息的集中管理,使得信息的实时共享受到影响,导致滞后性现象的出现。

3物流信息化管理措施

由于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本文单独就物资储存及供应这方面,建立物流存储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3.1物资的存储信息化管理含义

所谓的物资存储信息化管理,就是把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实时性的反映出物资存储的状况,利用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实时的反映出存储物资的动态变化,使得物资信息的反映的及时准确,从而确保物资的供应状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全面的信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物资存储的信息化涵盖了物资仓库管理及供应等环节。

3.2物资信息化的在存储及供应中的应用

(1)计算机出入库管理。物资存储不再由人手工填写,实现了计算机出入库管理,物流货品经过相关手续后由信息管理平台打印出、入库单。入库时由管理员根据物资的数量单价及供应商等情况输入管理平台;出库时,由物流信息平台的客户信息,按需出库。这样能够保证物流信息的真实性及物资数量的平衡性,使得企业管理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以便于各部门的相互协作,权责到人。

(2)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计算机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起来,是为了能够方便对信息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条码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收集信息、采集数据。在供应的过程中,物流企业为了能够简便快捷的识别商品信息,广泛采用了条码技术,条码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识别的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条码技术为商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标识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使物流公司及时了解商品的位置信息,并快速的做出有效的决策。

(3)射频技术。射频技术也是一种自动识别的技术,它可以根据电信号识别目标并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不需要与目标建立接触。射频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防水、读取距离长、防磁等。射频技术因其读取距离远,所以不局限于视野,因此,在一些要求不接触采集信息的场合十分适用。在实际的应用中,射频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物品供应过程中的透明度,使得物品在供应过程中都可以实时监测,防止在供应中人为错误的发生,同时,射频技术能够提升物流公司信息管理的效率,能后得到商品在供应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从而优化供应环节。

(4)GI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地理空间技术的基础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对相关空间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以及模拟的技术。在物流供应管理中,采用GIS技术使得企业供应信息共享,并且通过GIS技术平台,无论时候都可以查看任何区域的电子地图,从而得到有效的商业及地理信息。GIS在物流供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物流商品供应的集成度,使各商品销售点资源得到共享,加强了企业物流资源的整体优势。(5)EDI技术。EDI技术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这是一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商务处理的新型方式,它通过信息网络使得公司的贸易以及运输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交换处理,从而完成贸易业务的整个过程。EDI具有快捷、及时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能够有效减少交易书面往来,使得业务能够经过信息技术网络快速达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EDI技术在商品的供应中逐渐得到应用,成为物流公司进行信息收集的一项重要流程,既减少了书面作业,节约了成本,又能够简便快捷的获取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物流信息管理篇(4)

一、计算机硬件技术

计算机硬件技术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它包括运算技术和设备、存储技术和设备、输入/输出技术和设备、数据传输技术和设备都为物流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硬件保障,很多计算机硬件制造商甚至专门为物流企业设计和开发产品。计算机硬件技术虽然不是决定物流工作成果的关键,但也直接影响着其它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

除了大量的仓储管理软件、运输管理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的另一个主要标志,是针对物流活动的需要开发的、使用大量信息技术支持的的管理软件。

1、MRP、MRPII

MRP、MRPII是物流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物资配置技术。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是对制造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计划和控制得信息系统,主要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优点在于它的集中式的信息管理方法。MRPII(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的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

2、企业资源规划(ERP)

ERP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统一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减少环节,提高了物流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3、分销资源计划(DRP)

DRP(DistributionResourcePlanning,分销资源计划)管理思想就是在对分销链上的库存、销售订单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功能。DRP的管理对象主要包括订单、库存、财务往来等方面。DRP是目前物流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之一。

4、供应链管理(SCM)

供应链管理(SCM)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



三、网络技术

1、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

采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信息集成的运行模式,建立灵活、开放、先进的集成支撑网络环境,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地联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企业各分系统内部及分系统之间各种主要事务过程的协同,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有序控制。有利于企业实现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两大目标。

2、技术EDI

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EDI遵循一定的国际标准或行业规则,自动地进行数据发送、传送及处理,而不需人工介入,从而实现事务处理或贸易自动化。

近年来,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在物流中广泛应用。EDI作为一种新型有效商业信息管理手段,可以提高整个物流流程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各个物流环节的协调发展。从最初的企业间的订货业务活动中,到POS销售信息传送业务、库存管理业务、发货送货信息和支付信息的传送业务等。

但EDI专线方式业务费用很大,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如果将EDI的应用移植到互联网上,则会大幅度降低费用。因此,通过互联网也能获得EDI服务。所以,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将在短时期内与互联网共存,但基于互联网方式的信息交换将逐步替代基于Van系统的FDI。



四、物流信息新技术

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商品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作为物流管理的工具,条码技术主要应用集中在物料管理、生产线物流管理、分拣运输、仓储系统的采购、保管和销售、运动中称量、打印运输标签等诸多环节。是物流信息信息化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支撑。

2、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特点,使物流行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射频识别技术可以用于仓储、配送及货物的跟踪、管理和监控等物流环节,特别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的集装箱自动识别,成为全球范围最大的货物跟踪管理应用。射频技术还可用于对客户的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产品代码进行识别,以减少人工输入,提高管理效率。

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造作和分析。

GIS技术主要应用于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它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4、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

卫星定位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全球定位系用户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货物状态,包括运输货物车辆所的的位置(某座城市的某条道路上)、货物名称、数量、重量等,从而,不仅大大提高了监控的"透明度",降低了货物的空载率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有利于顾客通过掌握更多的物流信息,以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

物流信息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9-0109-03

Abstract:The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isanimportantcomponentpartoflogisticssystem.Carringonthebenefitanalysistothissystemcanappraisetheoperationofenterprise''''s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andinvestmentresults,offerthebasisfortheplanningandmakingpolicyoftheadministrativedepartmentsoflogisticsenterprises.Thebenefitanalysisof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cancarryonfromtwoaspectswhicharetheinvestment-returnofinformationtechniqueitemandthewholeperformanceoflogisticssystem.Seefromtheinvestmentangle,itsevaluationmethodincludesinvestmentrecoveryperiodmethod,investment-returnratiomethod,netpresentvaluemethod,internalrateofreturnmethod,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etc;Seefromthewholeangleoflogisticssystem,theperformanceofinformationsystemsometimesnotnecessarilyistheincreaseoftheincomeofeconomy,buttheincreaseofworkefficiencyofoperatingsystemandtheincreaseofmanagementlevelandservicequalityofthewholelogisticssystem,financeindexandnon-financeindexsuchasinventoryturnover,accountsreceivablerateofturnover,orderprocessingspeed,customersatisfactionetc.areavailable.

Keywords: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benefitanalysis;investment-returnratio;netpresentvalue;internalrateofreturn

1物流信息系统效益分析概述

要进行效益分析,首先应了解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个多层次的、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经济范畴。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物化劳动的耗费和劳动占用之和)与产出(有效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是质与量的统一,只有当经济成果大于劳动耗费时,才有经济效益。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指在信息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它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由于该系统的使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来比较信息系统的投入与产出,从而评价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所谓效益分析是将对某一项目的投资与该项目未来产生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该项目未来收益的大小及该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而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是指通过对物流信息系统中各项信息技术的投资及其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某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效益及该项信息技术的可行性,为物流企业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计划和决策提供依据。这一效益可能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如收入的增加,物流成本的降低,也可能是一些非财务性的指标上,如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增加等。

2物流信息系统效益分析的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信息成本效益分析的特殊性。物流信息效益分析的特点如下:

(1)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贯穿整个物流活动过程的系统。其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信息种类复杂,因此不能以单个的子系统作为成本对象来分析和研究,而只能从物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益来评价。

(2)物流信息系统成本高、投资大,因此不能只看投资后短期内的效益,而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评价未来若干年内的效益和发展趋势。

(3)物流信息系统涉及的信息技术较多,应按具体的信息技术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由于物流信息系统是为物流作业系统服务的,因此在评价某一信息技术的效益时,应结合作业系统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3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方法

物流的“第三利润源”是通过物流现代化创造出来的。而物流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化不仅仅是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主要的是提高了物流服务的可靠性、精确性及高效率。因此,在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益进行分析时,应从信息技术的项目投资回报分析和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分析两个方面进行。

3.1从投资角度看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

3.1.1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投资方案总额和预计现金流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计算,确定需多长时间可以将原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其计算方法由静态法(不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动态法(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两种,静态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

例如:某物流企业欲投资购买条形码识读及打印等一系列设备,总价值为21万元,该企业以后每年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10万元,则投资回收期为21÷10=2.1年。可将该回收期与标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进行该投资及该投资在经营期内的效益。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比较简便,易于理解,可促使企业尽最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缩短投资回收期,减少投资风险。但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在项目周期内回收期满的现金流量状况。

3.1.2投资报酬率法

投资报酬率是投资方案的平均投资额同该投资项目未来期间的平均净收益之间的比率。其基本原理是:按有关投资方案的有效期限,分别计算其平均投资额和平均净收益及二者的比率,确定该投资方案在未来投资期限内的平均投资报酬水平。投资报酬率越高,说明投资效益越好。其公式如下:投资报酬率=年平均净收益÷年平均投资额×100%;

年平均净收益=有效期间内各年净收益总额÷有效期间×100%;

年平均投资额=有效期间内各年平均投资余额之和÷有效期间×100%。

例如:某生产企业为进行生产流程再造和现有资源的整合,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提高,要投资购买ERP软件。预计投资额为100万元,该软件投入运营后,由于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带来净收益如表1所示:(软件的使用期限为8年)。单位为万元。

则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计算如下:年平均投资额=100÷8=12.5(万元);

年平均净收益=(3+3.5+4+4.5+4.5+4.5+4+4)÷8=4;

投资报酬率=4÷12.5×100%=32%。

通过计算可知,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为32.5%。与该项目的平均报酬率或企业的预计投资报酬率进行对比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

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物流企业来说,该方法可用以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理想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但该方法同样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3.1.3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是指某一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差。其原理是:将某投资项目投产后的现金流量按照预定的投资报酬率折算到该项目开始建设的当年,以确定折现后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其差额。若差额为正数,表明不仅能获得符合预期报酬的利益,还能得到正值差额表示的现值利益。反之,则表明投资收益低于预定报酬率,投资者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净现值的公式如下:

净现值(NPV)=各年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之和-原始投资额

该方法由于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能够反映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方法。

3.1.4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法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它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在其寿命周期内按现值计算的实际可能达到的投资报酬率。其基本原理是:在任何一个投资方案中,客观存在着一个报酬率,它能使投资方案各年的现金净流量折现后的未来报酬总现值等于该投资方案的原始投资额。内含报酬率实际上是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

该方法主要是确定一个合适的资金成本率,若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则方案可行。内含报酬率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但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3.1.5综合评价法

由于上述方法各具特点,评价的客观要求与经济目的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信息活动的特殊性,单一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科学性有一定局限,可同时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完善地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评价。

3.2从物流系统的整体角度看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益

信息系统的效益有时不一定是经济上收益的增加,而是作业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整个物流系统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可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表示。这些相关指标有:

(1)订单处理速度。订单处理速度=处理的单据数÷处理单据的时间(票/小时)。完善的信息系统会使订单处理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

(2)物流信息处理率。物流信息处理率=物流信息处理数量(传票张数等)÷标准物流信息处理数(传票张数等)。完善的信息系统会使物流信息处理率提高。

(3)存货周转率(次数)。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额。良好的信息系统和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增加,存货周期缩短,从而使存货的储存成本降低。

(4)应收账款周转率。准确、及时的物流及财务信息可能会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期缩短,从而减少资金成本。

(5)客户满意度。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能提供准确、及时和丰富的物流信息,能满足客户的实时信息查询,提供及时、完善的售后服务,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6)信息准确率。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和EDI、条形码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信息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7)员工素质(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及工作效率)。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促使员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也会使其工作更符合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8)准时装运率。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使准时装运率有较大提高。

(9)满足程度指标。满足程度指标指满足要求数量与总服务数量的比率(%),一般用拣选准确率、存货准确率、品类完成率等指标反映。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会使满足程度提高。

(10)信息查询速度。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信息技术会使信息查询速度大大提高。

(11)缺货率。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会使商品的缺货率大大降低。

(12)业务出错率。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及EDI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业务出错率大大降低。

(13)货运空载率。GIS和GPS技术的运用会使货运空载率大大降低。

以上仅列举了物流系统的部分指标,还有很多指标反映信息系统运行后的效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利用上述效益分析法对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在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及在实际运作中各种方案选择的经济可行性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各种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保障。然而,实践中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仍存在着一些难度:

(1)收益确定不够准确。信息的共享性使其所提供的收益具有多面性,同时收益的获得具有延迟性,很难一次性确定。也不能全部在账面上体现出来。因此经济学意义上的收益只是所有收益的一小部分,无法用统一标准去融合各方面收益,这就造成收益评价结果偏高或偏低,难以准确确定。

(2)效益指标不够完善。效益是一动态因子,不能十分精确地简括成一定数量的指标或数学公式,它是多重指标体系构成的,是由组织目标的多重性所决定的。因此虽然可以用多个指标来表示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益,但既然收益难以准确确定,那么我们是在使用一套不够完善的指标来表达总的效益。应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断用一些新的指标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

以上问题,使我们难以用传统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完全分析出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条件下,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仍能较好地评价系统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结合具体实践,不断检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也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方法,使其发挥应有的评价作用。

物流信息管理篇(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和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正视程度不断加大,我国的物流企业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现代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和营销策划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学科。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对物流行业的正视程度不够,导致我国的物流行业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有了明显的差距。我国应该如何去实现物流的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的管理是物流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信息网络时代现代物流的特点和对改变我国物流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三个方面来对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1.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

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在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方面的总体水平较低,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物流企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物流的成本较高

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崛起,在各个地区都出现了许多的物流企业,但是这些物流企业由于技术上存在缺陷导致物流企业的总体水平较低,而且所提供的服务也过于单一,进而导致了我国物流社会化的形成。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物流企业对物流的观念意识不够,在物流的过程中只注重产品的销售和质量,完全忽视了在物流环节上的成本节约的问题。我国与外国的物流成本相比,其实我国的物流成本并不高。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一些商品在仓库储存的积压时间过长,从而导致物流的时间过长导致物流的成本增加。由于中国巨多的廉价劳动力很多跨国公司将产品的制造基地迁移到中国来,可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物流过程中较高的成本几乎完全抵消了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严重的制约了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中国来。如何降低物流的成本,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之处。

1.2网络化水平低

从一方面来讲在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并没有进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对物流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处在一种“一家一户”封闭式运行的模式。这种封闭式的运行模式严重的阻碍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使物流物流产业的网络平台无法实现,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巨大的阻碍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在制造商、零售商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平台的建立并不完善,从而造成物流的时间过长不能及时的对产品进行流通,极大的降低了我国物流产业的效率。

2.信息网络时代现代物流的特点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将资金流和商流有效的转化为了信息流,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运货。现代物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全球化: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同时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致使物流企业的经营范围趋向了全球化。

(2)系统的网络化:电子商务的时代已经到来,物流行业也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影响。物流行业系统的网络化实现了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之间的联系。

(3)供应链的简约化:市场竞争主要是在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信息网络时代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简约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使物流企业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4)企业的规模化:我国的物流企业一般都是些中小型企业,缺乏物流的技术与经验。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之后,企业之间的信息和技术得到交流和沟通,根据双赢的战略选择合作伙伴,实现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使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5)服务一体化:加强服务是今后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息化物流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之间的联系也将会越来越密切,服务也将趋向一体化。

3.对改变我国物流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3.1树立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

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物流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想要实现我国现代物流的信息化管理就必须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加强国际之间的物流行业的经验交流。从而使我国的“一家一户”封闭式运行的模式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极大的增强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使我国的物流行业不断的完善。

3.2加强科技知识含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和自动化等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物流的技术现代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之后,不仅使企业的交易、内部的管理、客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同时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的程度,为物流企业的规范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物流的运行过程中,一个企业在应用网络之后能够极大的缩短物流的运作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极大的优势。

物流企业应该自己的企业特点和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对应的网络的应用。从而实现低价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效率,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集约的实现物流的功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物流行业的差距。

3.3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建立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在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的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物流人才的专业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转型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物流人员的理论知识培养,更应该加强物流人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对每一个物流环节都必须有全面的了解。在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么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物流的服务创新和知识创新,通过对知识的创新能够提高物流管理的技术。在服务创新方面,经过创新之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客户服务,能够更好的保证国有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4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树立现代管理的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就应该扩大物流相关的技术和业务,同时物流的知识和技术不断的更新也使得物流业务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专业化的实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的资源,在实现管理专业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对物流人员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投入。非核心业务的专业化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上来对专门的业务领域来进行分工,是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4.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随着我国物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制不断的完善以及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以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组织方式出现在了各个企业当中,成为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主力军。现在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国也应该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不断的完善物流管理体系,从而提到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物流行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科]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管理篇(7)

信息化;

物流管理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物流行业的持续增长。物流行业被企业称之为第三利润源泉,但是我国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难以促进物流经济的发展,反而影响并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必须加强物流企业的改革创新。

一、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管理经验的有效转变,有助于打造物流品牌。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部分物流企业在打环境战、价格战与品种战。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创新物流服务,由于信息化物流管理是产业链,并且极具影响力,在当前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物流运输方式能够形成各自的运输点,形成网络结构的连锁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形成绿色化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物流行业必须跟得上时展的信息化管理步伐,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更新技术与运输速度,从而推动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物流管理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仍然存在着众多不足之处。我国加入wto组织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与西方的先进市场经验进行有效结合,部分企业认真学习,并融会贯通西方先进管理模式,但是仍有部分企业采用改革前的老思想、老套路。此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严重抑制了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导致物流信息化技术落后,企业间的信息难以进行有效共享,物流信息的处理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从而导致我国物流管理行业难以有效创新。

(二)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物流行业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货物运输,由于人们思想上不重视,导致我国物流管理方面人才匮乏。再加之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着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

(三)政策与制度环境亟待改善

当前我国并未统一完善物流运行标准,物流行业运营管理模式在各区域也是大不相同,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物流行业难以成为有效整体,只能够运用大环境力量不断前进。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完善政策与制度,才能够促使大环境下物流行业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更新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

要想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首先应当更新物流管理理念,芜湖物流企业应当结合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有效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是一个信息更新速度较快,流通性较强,并且过程复杂的单位,所以应当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时,能够将客户需求做到位,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物流信息化管理技术

物流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都必须结合信息化标准要求提高应用技能,同时企业应当定期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通过工作总结,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员工都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物流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建立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体系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体系,通过定期的人才招聘与选拔培训,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吸引人才的融入,有助于构建业务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促使物流管理工作更具专业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持续进步。在大数据时代下,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有效更新创新管理方法与管理技巧,能够结合市场多元化需求与自身实际发展状况,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各类问题,才能够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施海嘉,阮淑慧.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9):55-58.

[2]谭飞.信息化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5(20):48-49.

物流信息管理篇(8)

2我国物流管理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1)物流系统管理功能有待提高。一个全面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多个部分,主要环节有仓储管理、企业资源管理、运输管理、货物配送、分销需求管理等模块。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大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集中在了仓储和企业资源管理两大部分,而对其他环节的改善提高并不重视,这就影响到了整个物流的速度和效率。原因在于物流公司的整体资本有所欠缺,另外也与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有关,导致企业的硬件设施无法跟随企业规模升级。

(2)数据采集效率低下,准确率不高。在数物流企业中,物流信息统计大多是由人工完成的,通过人工扫码或输入快递单号实现物流信息更新,人工操作耗时长,还会产生失误,降低了整个物流信息的准确率,数据可靠性难以保障,造成物品丢失、破损等现象出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对企业的公司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3)物流实时信息难掌控,监管存在困难。目前大多数物流系统都未设置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功能,物品的运输情况、运输环境、运输位置都无法得到监管。对于普通顾客而言,无法实时查询物品流动信息会带来诸多不便,对于某些特殊物品如化学物品、危险物品而言,如果物流企业不能实时监控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将加大社会的不安全性,物流物品服务范围也将因此受到限制。

(4)物流环节信息共享有待加强。要想建设高效便捷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最关键的就是拥有全面详实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而我国物流业的中间环节较多,供应链较长,且各环节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供应商、企业、顾客各方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降低了物流信息系统化的整体运作水平,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物联网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影响

(1)可使物流信息具有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采用电子标签的形式对商品属性、快递编号、物流信息等进行监控,在互联网终端实现资源实时更新和共享,实现物流情况的实时跟踪查看,为客户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2)可使物流信息具有全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物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在物流运输中通过数据上传到网络终端使物品可以随时被追踪,实现信息实施更新查看,顾客以及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全面准确的物品信息。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参与了所有的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环节,物流信息系统可实现对每一件物品的监测记录,保证了整个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因此可以快速全面的掌握所有物品的具体信息。

(3)可使物流信息具有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物品流通中,所有的物流企业竞争的最根本条件就在于速度,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实施市场地位,因此通过物联网下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以高效的物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4)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条件。物流企业要想在客户群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化要求进一步提供企业的增值服务,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等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为企业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了基础。

4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策略

(1)加大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集合众多跨行业学科的综合技术,各物流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基于物联网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投入能够在物流管理工作效能提高,人力成本节约上获得长期回报,从而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

物流信息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044-01

随着物资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物资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加大。而国内煤炭企业由于目前自动化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了物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效率不高等现象,因此利用信息化将煤炭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化,将煤炭企业的物资计划、物资比价、物资仓储、物资统计、材料成本管理一体化,有效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措施

1、增强物质供应管理的主要措施

煤炭企业的思想观念务必要迎合时代的需求,以市场的实际情况为正确的导向,这样才能够在实际的市场经济中占得先机。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企业的物资使用情况,将“购、存、供、耗”管理各环节有机统一。库存超量会占用资金并增多保管费用造成资金周转问题;库存不足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物资库存应该数量合理、结构合理,并结合市场变化不断完善、修订物资消耗定额,调整库存结构。建立完善物资配送信息平台,实时了解物资供应信息,才能将各供应商、用户与其实际的生产流程挂钩,建立监督体系,完整地把物资供应链落实到位。煤炭企业也可以推行购买方虚拟库存,使用多少视为采购多少,定期按照约定价格进行结算。在物资采购、装卸搬运、保管保养及质量管理、经济核算找相关的专业人士来进行,在运营中逐渐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各部门人员都要具备专业的素质。煤炭企业应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培训、交流活动,加强和重视管理团队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专业人员技术素质,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的专业管理团队。改变煤炭企业仓储管理传统的手工业务流程方式,建立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从需求汇总、采购渠道、比价及招标操作、合同签订和审批到货物验收、物资配送和报表等环节,整个过程完全利用信息化系统运转。

2、引入物流理论方法提高物质管理水平

组建煤炭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引入现代物流理论和方法,管理方式集中化,物资派送时效化,工作流程一体化。这样可以实现很多有意义的目的:让煤炭企业的资源实现合理分配,物资配送合理化,从而让整体的运营成本达到最低,节省了资源的浪费。让供应链条的管理更加有效,让买卖双方合作更加通畅。集中的采购方式是一种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供应商的采购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形成供应链的良性互动。这样形成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正规化和合理化。煤炭企业也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来合作,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利益的最大化。该种模式让供应商和采购商能够长期彼此信任,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避免了企业的不作为和监督环节的缺失,从而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成本。从价值链角度来分析,采购方和供应方也可以在一个合理的平台和角度上进行交流合作,彼此能够形成相互信任的事业伙伴关系,让交易的过程更加便捷和具有相对更高的可靠性。煤炭企业物资管理涉及的物资品种多、价格高、供应选择范围广、采购和库存环节复杂,因此要将物资管理水平提高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

二、信息化的物流在煤炭企业工作运营中的措施

1、让信息化的实际内涵在煤炭企业中深入人心

煤炭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运用到煤炭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让运营效率得到实际的提升,从而实现企业效率和收益的提升。这三个层面是煤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生产过程中实现信息化。生产过程是煤炭企业立足的根本,一个真正实现了信息化的生产过程的煤炭企业,其生产效率无疑是翻倍增加的,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所以生产过程信息化是煤炭企业信息化首先应该考虑的内容。在流通过程中进行信息化的实践。流通过程需要设计各种物流和人力成本,信息化的流通过程汇总的合理应用,无疑会增加流通过程的效率,减少流通过程的时间延迟和人力投资,让流通过程更加受到采购方的认可和肯定。在煤炭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进行信息化的渗透。主要是在煤炭企业内部进行的,是煤炭企业内部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必须贯彻落实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加煤炭企业这种需要高效率的交流沟通手段的企业的办事效率。

2、用现代化的信息化结构来武装煤炭企业

信息化的企业的构建,是必须要有信息化的企业结构作为支撑的,信息化的企业结构是在企业中贯彻落实信息化的观念和管理手段的必要条件。在现有的体质条件下,煤炭企业在企业内部落实信息化结构的构建,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这是煤炭企业愿意看到的,也是我国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为煤炭企业的整体调控带来的福音,有利于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3、运用现有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煤炭企业构建

把现代化的信息化构建元素移植到煤炭企业中,用计算机、网络等实际的信息化构建方法来武装煤炭企业,让生产、流通、管理更加具有现代化的信息化特点。在现代化煤炭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信息化的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增加信息流通的速度,更主要的是,可以增加生产运营的安全性,让煤炭企业在监控和信息的及时交流下进行。这样的生产方式是现在煤炭企业广为提倡的,往往能够带来很大的实际利益,减少很多事故的发生。把信息化的控制手段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让信息化的手段发挥实际的效用,从而减少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工人,进而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事故。在没有在广泛在煤炭企业用应用信息化的手段的时候,很多事故难以避免,因为没有有效的监控手段,从而不能第一时间获知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所以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应对,但是信息化的手段应用后,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实现综合调控的。把信息化的建设成果,体现在生产的综合控制和生产计划的制定中。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性能。

结论

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运用,能够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物资的采购、发料、库存,将物资从采购、验收、发放、库存等整套程序涵盖起来,它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利于物资的及时合理调配,减少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物资周转和资金利用率,加强对物资管理工作的监督和修正,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物流信息管理篇(10)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决定外购或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源于市场竞争的逼迫。如,常有企业为了取得物流外包服务的定单而和系统开发商临时挂钩,快速上线一套系统,因为外包的标书里明确:“有现成的信息系统者优先考虑”;其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应用前景。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益,中国的产业流通结构和应用科技领域一些新动向的显现,物流市场整体也折射出了一些新的热点。作为物流运营管理重要手段的信息系统,已从过去的学习与尝试阶段,逐步提升到了一个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随需而变和应用为先的新阶段。

二、网络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多种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及射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数据仓库技术等。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以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管理、自动化仓库管理、业务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财务处理等多种业务集成的一体化现代物流信息系统。

1、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也称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是物流自动跟踪的最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它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条码技术在物流的数据采集、快速响应、运输的应用中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2、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为描述和处理相关地理信息而逐渐产生的软件系统,它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使信息处理由数值领域步入空间领域。

3、全球定位系统。使用GPS可以利用卫星对物流及车辆及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实现物流调度的即时接单和即时排单,以及车辆动态实时调度管理。同时,客户经授权后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监控运送自己货物车辆的具置,如果货物运输需要临时变化线路,也可以随时指挥调动,大大降低货物的空载率,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4、电子数据交换。通过电子数据通信网络,在商业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而且EDI信息可以由人工输入计算机,通过扫描条码获取数据,速度快、准确性高。

5、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使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地、及时地、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依此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现代物流信息量大而复杂,如果没有数据库技术的有效支持,物流信息系统将根本无法运作,更不用说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帮助。

总之,在网络技术系统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企业领导人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冲击,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及技术能力,开发这些信息技术,较好地应用这些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三、建立高效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

物流中心是指接受并处理下游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供应方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并向下游用户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机构。

1、 用标准化的条码技术完成信息数据的录入和采集。物流中心信息化的基础是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必须保证能够获得准确、全面、系统和及时的数据。这些信息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账款、交易条款、用户情况等在内的大量内部数据资料,还包括大量外部信息,如政府政策法规、行业资料等。条码技术的应用为物流中心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建立基本数据库。借助自动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仓储、保管等各类与物流业务管理有关的基本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库存储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确保物流中心正常运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3、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应用射频技术来进行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在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随时通过 RF 技术把客户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该地所存产品代码和数量等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而来提高物流中心快速反应能力。

4、利用信息系统加强物流中心活动的管理控制。控制是物流中心管理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物流业务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的必要手段。如应用 GPS 技术用于汽车自动定位、跟踪调度、导航车辆,从而大大提高物流路网及其运营的透明度,为提供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适应了现代物流专业化、标准化、多功能化发展的要求

现代物流中心促进物流管理的发展,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现代物流中心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进一步确保了物流管理与物流信息系统协调发展 。

1、现代物流中心是物流信息集散的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不仅仅表现在货物集散方面,更是一个各种物流信息集聚的中心场所。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将在此集散,工商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以从物流中心获得各种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正在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更应该利用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来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

2、现代物流中心强调业务运作的效率。现代物流中心以电子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有效地通过网络系统来及时掌握自身内外的各种物流信息和物流作业的动态,并依据环境变化及时对物流业务活动进行调整和协调。网络系统为现代物流中心业务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能够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现代物流中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同任何现代组织一样,物流中心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重视与外界环境的沟通和交流。现代物流中心的网络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查询相关的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中心所提供的物流服务项目及自身委托物流服务项目的实施等情况;物流中心也可通过网络了解用户需要的物流服务,传输物流信息,与用户进行沟通,对物流活动进行协调。

4、现代物流中心高度重视自身信誉。在电子商务时代,商家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在网上完成,而物流活动则是在网下进行。如果一个物流中心不能准时地根据商家和用户的要求完成物流活动,或者不能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任务,那么它就会在商家和消费者中丧失信誉,在下一次交易活动中他们就不会选择该物流中心,而是去选择其他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物流活动。为了避免这种客户流失的现象,现代物流中心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信誉。

5、现代物流中心还应确保培训工作同步进行及信息系统的实施效果。由于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手工管理变为计算机操作,这对物流的基层工作者是个挑战。如何实施 ERP 信息系统,使企业发展状大,必须开展物流信息系统全员培训和教育,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技能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上岗证书。为使培训工作更好地进行,物流信息中心可以开通内部培训的网站,详细介绍系统的基础知识、业务操作指导书与对操作的问题进行答疑,这些均可以保证信息化的使用效果。

总之,随着现在物流信息中心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应用物流信息系统成为必然。建立高效的物流中心信息技术促进了物流管理运营效率,物流中心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节约了物流成本,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平台。因此,物流信息中心技术对物流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信息管理篇(11)

物流管理信息化极大地提髙了企业市场的竞争力水平。当前理论界也多有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李敏(2000)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环境的不断完善,以网上商品购销为核心内容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在电子商务较快、较好地解决了信息流和商流问题的同时,物流的发展被人们所关注。怎样使物流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需要我们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物流管理进行深人的思考与探索。

 

物流配送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快速反馈的信息流来控制和调节物流,对运输车队实施有效控制和最优化管理,提髙运输车队的货物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对提髙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意义重大。

 

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

 

1.1传统物流管理思想严重,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意识淡薄

 

当前大多數物流企业都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不足,即使有的企业采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式,也是建立在原有传统业务基础之上,缺乏现在规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产品生产、供、销售、仓储和运输缺乏信息化快捷的管理模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淡薄,造成物流信息化系统标准不规范,物流化过程难以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物流之间的供应链经常出现问题,信息共享不足。物流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不足,造成大量的投资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

 

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淡薄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随着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中的逐步发展,目前依然很少有企业把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单位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物流管理信息化仅仅是依赖于整个单位,整个的信息化过程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规划和设计,信息化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

 

1.2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企业面临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专业化人才来支撑,物流管理信息过程中人才学历素质普遍偏低。开始从事物流信息化的员工,均是企业内部的老员工,这部分员工仅仅是对物流知识较为熟悉,在现代物流信息化过程中,都是慢慢摸索,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物流信息化服务很多环节涉及法律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对此方面的流程和问题考虑不周全,后期问题繁多。

 

1.3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关键。知识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化、细致化、科学化的物流知识将成为客户物流体系改革、整合、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如各种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将成为物流运作的重要工具知识化和科技化物流”将成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当前企业自动化办公环境比较差,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落后,物流管理信息化设备老旧,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现代化和自动化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2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策

 

2.1转变传统物流管理观念,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转变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在现代物流基础之上,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规范的物流信息化流程和物流信息化标准,鼓励企业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对积极参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开发的企业,给予物质奖励,以降低企业物流信息化开发软件的投人成本,提髙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和关注度。企业自身要充实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分类出专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部门,设有专人负责。重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沟通和交流,多在企业间召开企业信息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会,使企业更加认识、了解信息化。

 

企业间开展广泛的物流信息化交流,沟通,合作,也提髙了物流信息化的影响力。王民坚(2010)指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物流与电子商务链接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物流企业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以信息化基础为起点的,而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又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基础。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当标本兼治,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人手建立起开放、互联互通、经济有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信息体系,必须重视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

 

2.2加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公平信息管理平台

 

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收集来自各处的信息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信息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而提髙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效率,提髙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朱涅林认为(2007)物流信息系统是对库存、订单、仓库作业、运输配送等物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决策分析的人机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包括物流设备的信息化和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两类。物流管理信息化是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DDS)等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

 

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就必须完善物流管理的各个模块,实现一体化建设。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维护)、货源管理系统(货源的登记、货源的运营管理)、物流机构认证(物流单位认证、担保)、货源信息系统、物流单位状态信息系统、物流运输方法建议系统、物料存储方案建议系统、物流咨询系统、物流技术培训系统、物流信息查询系统、网上仓库、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管理系统、GPS管理系统和电子地图维护系统

 

加强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减少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减少合作的风险;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业务的监督,健全的销售系统平台,能对客户的相关物流业务进行跟踪,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健全的客户信用管理平台,能累计客户资料,提髙物流质量。钱佳(2009)指出客户的信用管理是销售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髙基础數据的准确性完成的,客户的信用一方面是靠外部抽查收集获得,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在本企业中不断积累客户的历史资料获得。客户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加强对分销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好系统库存管理,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在逻辑上都拿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钱佳,2009)。

 

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灵活的物流管理信息收集平台和反馈机制,产品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估价就要发生变化,平台会对市场信息第一时间获取,能直接有效地预测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状况。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构建公平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对产品后期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进行监督和预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髙物流效率,降低市场风险。

 

2.3提高网络建设,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必须要现代物流技术支撑,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是健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物流技术通过对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物流信息技术是提髙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关键技术。

 

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包括建设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QCR—一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磁条(卡)技术、声音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BF/ID)、便携式數据终端(PDT)和射频通信(RF/DC)、智能卡(SmartCard);建立电子數据交换系统(EDI)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和运作规范化。王林,曾宇容(2005)指出实现物流信息化,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此体系主要由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等构成。物流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以信息化标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控制。

 

加快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髙,加强仓储管理信息化、运输管理信息化、订单管理信息化、账务管理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代码及参數管理信息化、报表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

 

2.4加快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育

 

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是集物流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等于一体的综合专业化人才,这是制约当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物流管理在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初期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首先尽量通过社会形式,多招揽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信息人才,同时企业内部有责任进行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在现代物流管理初始,由于人才的缺失严重,而暂时又不能找到大量复合型人才,可以采用人才定岗的办法,根据同一个岗位可根据知识专长,分配到不同物流管理流程中去。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育中,要多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髙行业专业化人才技术含量。王瑞莉(2009)加快培养专业物流信息化人才。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髙素质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应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现有物流行业上岗人员或从其他相关信息业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进行培训并采取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此外还可以举办物流方面的培训班。

 

参考文献

 

⑴王民坚.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信息化探略J].科技资讯,2010(11).

 

H刘永典,张涛.探究物流管理信息化J].经营管理者.2011(2).

 

[3]王瑞莉.物流业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9(2).

 

[4]张云洲.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8).

 

[5]朱涅林.物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探讨J].中国髙新技术企业,2007(15).

 

[6]钱佳.浅议物流管理与信息化问题[J].经济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