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1 08:47:14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1)

1.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2.表示“说”的字词: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3.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4.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名列前茅5.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6.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7.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8.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9.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10.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11.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兔死狐悲、龙马精神、杯弓蛇影、马到成功、与虎谋皮、亡羊补牢、雄狮猛虎、鹤立鸡群、狗急跳墙、叶公好龙、声名狼籍、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一箭双雕、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对牛弹琴、鸟语花香、虎背熊腰、杀鸡儆猴、莺歌燕舞、鸦雀无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龙争虎斗、出生牛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狗尾续貂、爱屋及乌、螳臂当车、蛛丝马迹、投鼠忌器、门口罗雀、管中窥豹(带有“马”的词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失前蹄、指鹿为马、一马当先)(带有“鸡”的词语:闻鸡起舞、雄鸡报晓、鹤立鸡群、杀鸡取卵、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毛蒜皮)(带有“牛”的成语:小试牛刀、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马不如、牛角挂书、牛毛细雨、如牛负重、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二虎之力)12.数字开头的成语: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一言九鼎、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一字千金、一本万利、一手遮天、一文不值、一贫如洗、一身是胆、一毛不拔二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两情相悦、两袖清风、两全其美、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更半夜、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六神无主、六根清净、六道轮回、六亲不认、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高八低、七窍生烟、七上八下、七折八扣、七拼八凑、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鼎一丝、九牛二虎之力、十指连心、十面埋伏、十字街头、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年大计、百花齐放、百思不解、百家争鸣、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川归海、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秋万代、千真万确、千里鹅毛、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大吉、万人空巷、万家灯火、万象更新、万人瞩目13.带有颜色的词语:桃红柳绿、万紫千红、青红皂白、黑白分明、绿意盎然、绿树成阴、素车白马、万古长青、漆黑一团、灯红酒绿、面红耳赤、青山绿水、白纸黑字、青黄不接金灿灿、黄澄澄、绿莹莹、红彤彤、红艳艳、红通通、白茫茫、黑乎乎、黑压压鹅黄、乳白、湖蓝、枣红、雪白、火红、梨黄、孔雀蓝、柠檬黄、象牙白、苹果绿14.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绚丽多彩、色彩斑斓15.表示形态多的成语:千姿百态、千姿万状、姿态万千、形态多样、形态不一16.表示数量多的成语: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可胜数、数以万计、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成群结队、人山人海、排山倒海、琳琅满目、车水马龙、铺天盖地、满山遍野17.表示变化快的成语: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千变万化、瞬息万变18.表示速度快的成语:一泻千里、一目十行、快如闪电、移步换影、健步如飞、19.表示时间快的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星转斗移、流星赶月20.表示“慢”的词:慢慢、缓缓、冉冉、徐徐、缓慢21.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一眨眼、一瞬间、刹那间、顷刻间、霎时间、时而、须臾、22.表示“死”的词语:去世、已故、牺牲、阵亡、逝世、与世长辞、为国捐躯、驾崩23.表示“想”的词语:苦思冥想、静思默想、绞尽脑汁24.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25.表示人物外貌的: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26.表示人物动作的: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27.表示人物神态的: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表示“哭”的词语: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表示“笑”的词语: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28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表示喜悦的:笑容可掬、微微一笑、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表示愤怒的: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表示憎恶的: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表示悲哀的:伤心落泪、欲哭无泪、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潸然泪下)(表示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表示激动的:激动不已、激动人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慨万分)(表示舒畅的:舒舒服服、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表示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操之过急、焦急万分)(表示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内疚、羞愧难言)(表示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毫无希望、黯然神伤)(表示害怕的:惊弓之鸟、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惶惶不安)29.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前呼后拥、异口同声、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天长日久:天崩地裂、天老地荒、理直气壮、云开日出粗细各异:长短不同、黑白相间、表里如一是非曲直: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生死存亡30.月光似水:茫雾似轻、枫叶似火、骄阳似火、秋月似钩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飘如絮、细雨如烟、星月如钩、碧空如洗、暴雨如注、吉祥如意、视死如归、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心急如焚31.山清水秀:早出晚归、眉清目秀、月圆花好、李白桃红、心直口快、水落石出、水滴石穿、月白风清、字正腔圆、口蜜腹剑、雨打风吹、虎啸龙吟、龙争虎斗、走马观花:废寝忘食、张灯结彩、招兵买马、争分夺秒、坐井观天、思前顾后、投桃报李、行云流水、乘热打铁、生离死别、舍近求远、返老还童、打草惊蛇、32.ABAC:载歌载舞、难舍难分、能屈能伸、蹑手蹑脚、有始有终、若即若离、古色古香、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无边无际、无情无义、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穷无尽不干不净、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闻不问、不伦不类、不吵不闹、不理不睬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给自足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时上时下、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半推半就、33.AABB: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34.ABAB:(动作)整理整理、打扫打扫、清扫清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颜色)雪白雪白、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35.AABC: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36.ABCC: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烟袅袅、白雪皑皑、烈日灼灼、赤日炎炎绿浪滚滚、波浪滚滚、云浪滚滚、麦浪滚滚、热浪滚滚、江水滚滚、车轮滚滚果实累累、秋实累累、硕果累累、果实累累、尸骨累累、弹孔累累、白骨累累生气勃勃、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朝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37.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山万水、千秋万代、千丝万缕千奇百怪: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千姿百态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思后想、前赴后继、前仰后合、前倨后恭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天昏地暗、天诛地灭、天南地北、天荒地老有眼无珠: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东倒西歪:东张西望、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东邻西舍、东鳞西爪38.表示形势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39.表示声音极响的词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40.表示“团结一致”的四字词: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41.表示“钻研精神”的四字词: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争分夺秒、精益求精42.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43.描写课堂上讨论场面的四字词: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44.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45.描写体育运动比赛场面的四字词: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46.描写洁白纯洁的成语:洁白无瑕、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洁白如玉47.表示“诚信”的成语: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守诺言48.表示“做事果断”的四字词: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49.表示“从没有过的”词语:前所未有、空前绝后、、史无前例50.表示“做事犹豫”的四字词:犹豫不决、出尔反尔、优柔寡断、狐疑不决51.形容“气势雄伟”的四字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气势非凡52.形容“植物长势很好”的四字词:枝繁叶茂、绿树成阴、绿阴如盖53.表示“有名”的词语:闻名于世、举世闻名、闻名天下、大名鼎鼎、人尽皆知54.表示与“足”有关的词语: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足下生辉55.表示“赞扬”的词语: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连称赞、叹为观止、交口称赞56.表示“豪言壮语”的词语:慷慨激昂、壮志凌云、铿锵有力、语气坚定57.描写波浪巨大的词语: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惊涛骇浪、浪花飞溅58.描写湖面平静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微波粼粼、碧波荡漾59.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旭日东升、绵绵细雨、桃红柳绿、艳阳高照60.描写“山岳”的词语:山河壮丽、高山峻岭、危峰兀立、连绵不断、高低起伏61.描写“瀑布”的词语: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万丈瀑布、水帘悬挂62.描写“晨”的词语:雄鸡报晓、红日东升、朝霞辉映、金光万道63.描写“午”的词语:中午时分、丽日当空、艳阳高照、当午日明64.描写“暮”的词语:暮色苍茫、夕阳西下、天色模糊、晚风习习、华灯初上65.描写“夜”的词语:月明星稀、灯火通明、漫漫长夜、万家灯火、夜幕降临66.描写“大雨”的词语: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风骤雨描写“雨”的词语:秋雨绵绵、绵绵细雨、细雨如烟、淅淅沥沥、暴雨如注67.表示“天气晴朗”的词语: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艳阳高照68.描写“雪”的词语:纷纷扬扬、粉妆玉砌、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雪消融带有“雪”字的词语: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雪花飞舞、大雪封门、雪中送炭69.描写“风”的词语:和风拂面、风狂雨猛、秋风凉爽、北风呼啸、轻风徐徐70.描写“日寇罪行”的词语:令人发指、丧失人性、灭绝人性、毛骨悚然??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2)

这时,再回到课题,“冷”字又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作者写“听听那冷雨”,即使听上去都有冷的感觉,那么,对于作者而言,闻、嗅、舔,无论怎样做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冷,其实就是作者通行于全文的感觉。因此,我将连缀课堂的线索定为读“冷”。这样的感觉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又因何而生?这也是读懂这篇文章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相关语句解决。

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我上课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第一步,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的文字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之前必须要认真读课文,并且多读几遍,扫清文字障碍,才能顺利地理解文章,把握情感。我布置学生预习的题目是:找出文中描写听雨的语句。

通过预习,学生很顺利地找到了本文写雨的文字和段落,从而了解了本文的总体结构。预习到这一步,师生都已经进入了上课的状态。

第二步,解读“听雨”

在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作者描写听雨,写到了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写到了蒋捷的听雨词,写到了王禹在黄冈竹楼听雨的典故,写到了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在美国、在台湾听雨,可谓是意随笔至。因此,在解读这部分文字的时候,我设计的问题是: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者听雨有哪些感受。这个问题属于筛选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学生很快能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且搜索出凄凉、凄清、凄楚、凄迷,音乐感、韵律感,寒濑、惊悸等几个关键词。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的感受加以进一步的比较,就会发现,这感受相同之中有不同。浅层的不同点在于地域的不同,作者联想到在大陆听雨给人一种音乐的美感,身处大陆之外的其他地方听雨则感到有些低沉。结合文章内容的这个特点,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作者的听雨有地域的不同,既写了在大陆听雨的感受,又写了在台北听雨的感受。比较这两种感受有什么不同点。我预设学生的答案为“冷”,及作者身处大陆之外的时候听雨,情绪低沉,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冷”。这个问题有一些难,学生需要深入比较作者的复杂感受并加以高度概括才能够得出这个答案。五分钟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冷”。

这样,课堂又回到了作者的感受上来。我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从全文来看,除了听觉以外,作者调动了各项感官来描写自己的感受,那么“冷”应当如何理解?通过这个问题,我带领学生研究全篇文字,解析作者的感受,即台北听雨悲愁。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3)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知识点第五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缩(suō) 甩(shuǎi) 蹦(bènɡ)

(2)难写的字

秧:左窄右宽,右部“央”的一横两边都要出头。

割:左宽右窄,左部“害”的中间部分是一个“丰”。

疯:部首是“疒”,里面是个“风”。

嘻:左窄右宽,右部是“十+豆+口=喜”。

(3)多音字

蔓màn(蔓延)wàn(瓜蔓)

缝féng(缝补)fèng(裂缝)

斗dòu(斗争)dǒu(斗室)

嚷rāng(嚷嚷)rǎng(叫嚷)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后脑勺 本来 活生生 苞蕾 苔藓 丰满

甘蔗 瀑布 软绵绵 谚语 农作物 尽量

雨衣 袖筒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预报

遮盖 讲座 油锅 酱油 闹钟 逗引 嘴唇

(2)近义词

生长~成长 本来~原来 苞蕾~花蕾

丰满~饱满 尽量~尽力 迅速~快速

飞快~飞速 菜畦~菜地 增加~增长

预报~预告 遮盖~遮掩 逗引~勾引

不声不响~一声不响 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

(3)反义词

丰满枯瘦 迅速迟缓 增加减少

飞快缓慢 遮盖裸露 安静热闹

不声不响大吵大闹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活生生 软绵绵 凉冰冰 明晃晃

类似的词语:笑哈哈 笑眯眯 笑嘻嘻 笑盈盈

②AABB式词语:窸窸窣窣 安安静静 满满当当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安安全全

③描写夜色的词语:满天星斗

类似的词语:月光如水 月明星稀 月白风清

④描写说话有气势的词语:理直气壮

类似的词语:慷慨陈词 义正词严 严词厉色

⑤描写声音的词语:窸窸窣窣 滴答滴答

类似的词语:叽里呱啦 淅淅沥沥 嘻嘻哈哈

⑥量词:一块白石头 一件新雨衣 一层玻璃

⑦动词:敲着鼓点 跑到窗前 挺着脖子 甩着袖子

⑧修饰词:用力地长 扁扁的纸盒子 厚墩墩的云彩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路面比作玻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马路的洁净。

(2)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滴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景色的美丽。

2.拟人句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杨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见起风时的高兴心情。

(2)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心中的盼望实现后的喜悦心情。

3.夸张句

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感受到下雨时狂喜的心情。

4.精彩句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2)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我”对雨衣的极度喜爱之情。

5.哲理句

(1)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这句话引用俗语,来说明夏天与世间万物生长的关系的密切。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话引用农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夏天与生物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写明白的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尽量地长身体、长知识,努力地锻炼和学习。

比喻的修辞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考试热点

1.《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引用的谚语较多,考试时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选择的形式考查。

2.《盼》一课,心理活动描写很精彩,考试时常以句子仿写的形式考查。

3.《习作例文》二则和第五单元习作,考试时常以围绕中心选择不同方面或事例的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曹敬庄的《索溪峪的“野”》

推荐理由: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其谋篇布局时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文章可与《夏天里的成长》《小站》进行对比阅读,通过比较,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作者围绕中心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来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绕(rào) 慨(kǎi) 蔼(ǎi)

(2)难写的字

簸:注意右下是“皮”,不要写成“支”。

涯:左窄右宽,右边“厂”下是两个“土”。

裹:外面是“衣”,里面是“果”,不要少写左下的“丿”。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半径 资源 有限

矿物 地质 无私 矿产 慷慨 节制 开采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破碎 目睹 子孙

(2)近义词

晶莹~剔透 交错~交叉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开采~发掘

枯竭~干涸 贡献~奉献 随意~任意

温暖~暖和 合适~适合 顺溜~顺畅

松散~疏松 舒服~舒适 打算~盘算

笑嘻嘻~乐呵呵

(3)反义词

晶莹浑浊 和蔼严厉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小气 开采埋藏

枯竭充沛 贡献索取 投入支出

温暖寒冷 顺溜阻碍 松散紧凑

舒服难受 喜欢厌恶 白霎霎黑漆漆

盘踞撤离 险恶平安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勇敢胆怯 凶猛温柔

荡漾平静 风雨同舟分道扬镳

(4)词语归类

①描写神态的词语:和蔼和亲

类似的词语: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

②含有风雨的词语:风雨同舟

类似的词语:

风雨兼程 狂风暴雨 疾风骤雨

③含有日或月的词语:日月同辉

类似的词语:

日新月异 日月无光 日积月累

④量词:

一个晶莹的球体 一粒种子 一张软床 一片雪

⑤动词:

遥望地球 提供矿产资源 毁坏资源

提出设想 解除干渴 滋润心田

⑥修饰词:

群星璀璨的宇宙 松散的地 温暖的怀抱

粼粼的波光 了不起的奇迹

⑦描写大地的成语:

顶天立地 山崩地裂 地动山摇 春回大地

大地回春 大好河山 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山崩地陷 大地春回 寸草不生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气层比作地球的纱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美丽。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把“耙得又平又顺溜”的土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认真细致地劳作的工作态度和深沉地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2、拟人句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地球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像母亲那样“和蔼可亲”地孕育和哺养着人类。

(2)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勇敢”的特点。

3、精彩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的描写,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4、含义深刻的语句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保护地球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这句话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农民与土地关系之密切。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指的是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拟人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或默写的形式考查。

2、《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第1、2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三黑和土地》一课,课文中的几处比喻句,考试时常以仿写句式的形式考查。

4、《青山不老》一课,第3、5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5、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倡议书,在课外阅读题中常以写建议的方式考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郭以实的《鸟儿的侦察报告》

推荐理由:文章以童话的形式,用鸟儿给“我”发回的几份侦察报告贯串全文,借鸟儿之口诉说了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展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带来的令人心痛的恶果,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

阅读方法:这篇文章可以和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从内容、题材、写作方法、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学好语文必须养成的十大习惯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4)

1、朗读并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应用综合识字法认识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3、创编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品味语言魅力、积累语言、发挥想象力。自主识字,

2、运用综合识字法进行识字。

教具准备:

①铃铛1个;②课件、磁带、录音机;③磁钉、卡片(补充:呼快新);④课前贴上“柳树、燕子”,板书音节;⑤识字记录卡;⑥学生准备: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师举起铃铛晃动两下)

2、板书:铃铛读读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3、同学们你们见过“雨铃铛”吗?

4、板书:雨(课题变成雨铃铛)这个“雨”和“铃铛”有什么关系呢?

5、我们还是来看看雨中的情景吧!

[点评:以实物“铃铛”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地认识“铃铛”两个字,再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在看雨景时,知道“雨铃铛”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雨中漫步

1、课件:雨景、雨声

2、师:谁来说说“雨铃铛”指的是什么?

3、生:(雨水顺着房檐滴落下来的小雨滴像小铃铛。)

4、师:著名作家金波爷爷听着雨声看着雨景浮想联篇写下了一首清新别致的小诗——《雨铃铛》,你们想听听吗?

[点评: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美的意境之中,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知道了雨和铃铛的关系。]

三、初读诗文

1、课件:读文(学生边欣赏雨景边听)

2、师:你喜欢这首小诗吗?快把书打开P58读一读吧!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起来,让大家帮你。

[点评: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激起了阅读这首诗歌的愿望。]

四、品读背诵

1、想一想:为什么把春雨比作“雨铃铛”呢?你觉得雨声还像什么?(雨声像琴声、珍珠落地声、炒豆子声……)

2、找出描写“雨声”的词语,再读一读:沙沙响丁零当啷

3、放在文中应怎样读呢?学生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师可以范读指导(生评)。

4、分组:选喜欢的方式读,来感受雨中的世界。

5、小组汇报朗读

6、大家评议(自评、互评、师评)

7、背诵课文课件:为画面配乐

[点评:学生在品读的同时进一步受到诗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妙无穷。]

五、自主识字

1、师:我觉得你们就像一群小燕子,我们一起来盖房子吧!其实盖房子很简单,你只要记住这些字就能盖房子,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字吧!

2、出示卡片(边读、边说识记方法、边分类贴在黑板上):①、沙、串(编字谜);②、招、呼、快、盖、响(动作、表演);③、房檐、新(观察法);④、铃铛(结合实物记);⑤、洒、珠(分析结构法)。

[点评:鼓励学生根据字的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法灵活识记,特别是识记“招、呼”两个字时,让学生向周围的同学、老师打个招呼,知道打招呼要用“手”和“口”,很快记住“招”有提手旁,“呼”有口字旁。]

六、“盖房子”游戏:

请学生把字卡放在相应的音节下面,师板画一座房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组成词再说一句话。

[点评:学生积极性高,从而顺利完成“字——词——句”的训练。]

七、反馈识字:

1、拿出识字记录卡:师讲清要求

*******识字记录卡*******2003.4.11

课题《雨铃铛》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我的收获:

认识了_______个字不认识_____个字

同桌奖我:

家长的话:

2、同桌用字卡互查,查后填表

[点评:同桌间用小铃铛奖励:全认识了得到6个小铃铛,可涂上对方喜欢的颜色,错1个得到5个,依次类推。同学们对此项活动兴趣极浓,效果很好。]

八、课中休息:

小雨沙沙(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九、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2、课件演示:(难写的生字)学生仔细观察:①、字在格中位置、结构;②、笔顺;③、笔画;说一说: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点?

3、生描描、写写(边描边说)

4、反馈、评议(自评、互评、师评)

[点评:按“观察——提醒——描写——评议”四个步骤来指导写字,“评议”包括自评、师评、他评。相信长此下去,学生的写字水平会得到提高。]

十、想象创编

1、再读课文,问:春雨还在“招呼”谁?

2、想一想,说一说春雨还会落在哪里?会引起什么变化?(创编课文)

3、小组汇报:本组成员共同创编的课文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5)

刘之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以下,笔者权就新订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对“点染”手法的运用形式,即运用点染时在“点”与“染”的先后顺序与频率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一刍议。为了议论方便,姑且以“A”代“点”,以“B”代“染”。

一、AB式,即点而后染。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詈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前二句先点明“秋风卷茅”,后二句则以飞、渡、洒、挂詈、飘转等动词具体写出怒号着的秋风卷着茅草飞去及洒落的情景。又如苏轼《念奴娇》下阕前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穑橹灰飞烟灭。”前三句先点明周瑜“雄姿英发”,后二句则具体地写出周瑜是如何雄姿英发:头戴纶巾,手摇羽扇,是那样从容闲雅,居然就在那谈笑之间一举将强大的曹操水军歼灭。

二、BA式,即染而后点。仍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自然段:先具体地描写雨夜沾湿的苦状:“(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后点明自己在雨夜沾湿的痛苦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又如柳永《雨霖铃》启首三句便以景物来造成送别的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长亭,清秋傍晚,雨后蝉声,这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氛围!接着诗人便点明被送别者的心绪:“都门帐饮无绪”。在这么一派凄清冷落的气氛中,谁还有心向酒?

三、ABA式,即点而后染再点。这就有点像文章学中所谓“总分总”——总说一句,再分述,再总说一句照应开头。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自然段,就是先点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个“梦”字便让读者明白:以下便是诗人梦中所见闻:“渌水荡漾清猿啼”的“谢公宿处”,登山所用的“谢公屐”,桃都山桃都树上的“天鸡”,“奇花异石”,“熊咆龙吟”,“欲雨之云”,“生烟”之水,“列缺霹雳”,“洞天石扉”,“金银台”,以及“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云之君”和老虎弹琴、鸾鸟驾车的仙人生活——诗人以浓墨重彩,以“异想天开”“凿空而道”(刘熙载《艺概》)的才思,具体地写出了“梦游天姥”之见闻,而后又再次点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旦觉醒,所见所闻化为乌有。苏轼的《念奴娇》上阕在具体描写赤壁时也同样如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先点明所描写的对象:三国周郎赤壁;再以从不同角度并诉诸不同感觉的五彩巨笔去描写赤壁的雄奇壮阔;最后再以赞美的口吻点明:赤壁“江山如画”。读此,莫不令人惊叹:“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艺概》)。”

四、ABAB式或BABA式,即反复点染。白居易《琵琶行》第一段便是运用的ABAB式,诗先点明“浔阳江头夜送客”,接着便描写出凄凉的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承下来又点明饯别因无音乐以佐酒,终究是“醉不成欢惨将别”,而后又对此渲染出悲凉的气氛:“茫茫江浸月”——冷月无声,唯有江水茫茫。囿此气氛,谁不会感到若有所失?!

五、ABBA或BAAB式,即错综点染。应当说明的是这第五种不同于第四种,就是因为第五种是将“点”和“染”错综运用,而第四种则是按相应顺序进行:要么点染点染,要么染点染点;还应说明的是无论第四还是第五种,在反复或错综运用时,前一回合与后一回合之间亦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呵成,连贯而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高超的琵琶演奏技巧时便是如此:先点明一个“情”字——“转弦拨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具体描写这乐音流露的情感——“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继续弹,说尽胸中无限事”,接着便以博喻杂移觉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描摹出琵琶女的弹奏技巧以及所弹奏出的乐音;最后以衬托手法再点明乐音的美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整个环境——“东船西舫”之人,江天之月统统都被这琵琶的乐音所陶醉了。这就难怪人们要赞叹说:“读着这一段诗就简直象听见琵琶正在弹奏一样了。从最初的和弦到最后的结束都写得如闻其声。而且中间描写曲调的变化是多么逼真啊。这应该是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了(何其芳《诗歌欣赏》56页。)”

或许有人会说,这点染古人仅“引词以证之”,是不是仅唐宋诗词中才予使用?其实不然。比如晋代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为了抒发自己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先在第三四句以设问方式总点一下:“心远地自偏”——我心境清淡,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地也就僻静了。连下来四句就给心境清淡超脱世俗的“我”染上鲜明的色彩:采采,赏赏山色,品品归鸟——何等悠闲自得,最后再点一句:这其中有着人生真谛啊!这真正是“信笔点染却韵味悠然”(王树森等《中国文学500题》)“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陈师通《后山诗话》)。再说屈原《涉江》,亦用点染法。比如“入溆浦余@①@②兮,迷不知吾所知。森林者以冥冥兮,乃猿@③之所居;山骏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这正是“以自然景象的阴冷荒寒象征政治环境的艰险恶劣”(《中国文学500题》),这当然要令诗人惶惑不知所往了。

总而言之,点染一法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往往用来借景抒情或托古言志,也可用来写景状物或叙事明理,只不过在点与染的顺序与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罢了——补充一句作结:点染法具有组段、组篇的功能。

字库未存字注释: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6)

新订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侯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对于其中“点染”二字,多被视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一种修辞方式。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子芳)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词学集成》引江顺诒语)。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谈到:“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月点明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刘之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以下,笔者权就新订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对“点染”手法的运用形式,即运用点染时在“点”与“染”的先后顺序与频率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一刍议。为了议论方便,姑且以“A”代“点”,以“B”代“染”。

一、AB式,即点而后染。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詈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前二句先点明“秋风卷茅”,后二句则以飞、渡、洒、挂詈、飘转等动词具体写出怒号着的秋风卷着茅草飞去及洒落的情景。又如苏轼《念奴娇》下阕前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穑橹灰飞烟灭。”前三句先点明周瑜“雄姿英发”,后二句则具体地写出周瑜是如何雄姿英发:头戴纶巾,手摇羽扇,是那样从容闲雅,居然就在那谈笑之间一举将强大的曹操水军歼灭。

二、BA式,即染而后点。仍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自然段:先具体地描写雨夜沾湿的苦状:“(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后点明自己在雨夜沾湿的痛苦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又如柳永《雨霖铃》启首三句便以景物来造成送别的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长亭,清秋傍晚,雨后蝉声,这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氛围!接着诗人便点明被送别者的心绪:“都门帐饮无绪”。在这么一派凄清冷落的气氛中,谁还有心向酒?

三、ABA式,即点而后染再点。这就有点像文章学中所谓“总分总”——总说一句,再分述,再总说一句照应开头。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自然段,就是先点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个“梦”字便让读者明白:以下便是诗人梦中所见闻:“渌水荡漾清猿啼”的“谢公宿处”,登山所用的“谢公屐”,桃都山桃都树上的“天鸡”,“奇花异石”,“熊咆龙吟”,“欲雨之云”,“生烟”之水,“列缺霹雳”,“洞天石扉”,“金银台”,以及“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云之君”和老虎弹琴、鸾鸟驾车的仙人生活——诗人以浓墨重彩,以“异想天开”“凿空而道”(刘熙载《艺概》)的才思,具体地写出了“梦游天姥”之见闻,而后又再次点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旦觉醒,所见所闻化为乌有。苏轼的《念奴娇》上阕在具体描写赤壁时也同样如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先点明所描写的对象:三国周郎赤壁;再以从不同角度并诉诸不同感觉的五彩巨笔去描写赤壁的雄奇壮阔;最后再以赞美的口吻点明:赤壁“江山如画”。读此,莫不令人惊叹:“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艺概》)。”

四、ABAB式或BABA式,即反复点染。白居易《琵琶行》第一段便是运用的ABAB式,诗先点明“浔阳江头夜送客”,接着便描写出凄凉的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承下来又点明饯别因无音乐以佐酒,终究是“醉不成欢惨将别”,而后又对此渲染出悲凉的气氛:“茫茫江浸月”——冷月无声,唯有江水茫茫。囿此气氛,谁不会感到若有所失?!

五、ABBA或BAAB式,即错综点染。应当说明的是这第五种不同于第四种,就是因为第五种是将“点”和“染”错综运用,而第四种则是按相应顺序进行:要么点染点染,要么染点染点;还应说明的是无论第四还是第五种,在反复或错综运用时,前一回合与后一回合之间亦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呵成,连贯而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高超的琵琶演奏技巧时便是如此:先点明一个“情”字——“转弦拨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具体描写这乐音流露的情感——“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继续弹,说尽胸中无限事”,接着便以博喻杂移觉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描摹出琵琶女的弹奏技巧以及所弹奏出的乐音;最后以衬托手法再点明乐音的美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整个环境——“东船西舫”之人,江天之月统统都被这琵琶的乐音所陶醉了。这就难怪人们要赞叹说:“读着这一段诗就简直象听见琵琶正在弹奏一样了。从最初的和弦到最后的结束都写得如闻其声。而且中间描写曲调的变化是多么逼真啊。这应该是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了(何其芳《诗歌欣赏》56页。)”

或许有人会说,这点染古人仅“引词以证之”,是不是仅唐宋诗词中才予使用?其实不然。比如晋代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为了抒发自己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先在第三四句以设问方式总点一下:“心远地自偏”——我心境清淡,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地也就僻静了。连下来四句就给心境清淡超脱世俗的“我”染上鲜明的色彩:采采,赏赏山色,品品归鸟——何等悠闲自得,最后再点一句:这其中有着人生真谛啊!这真正是“信笔点染却韵味悠然”(王树森等《中国文学500题》)“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陈师通《后山诗话》)。再说屈原《涉江》,亦用点染法。比如“入溆浦余@①@②兮,迷不知吾所知。森林者以冥冥兮,乃猿@③之所居;山骏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这正是“以自然景象的阴冷荒寒象征政治环境的艰险恶劣”(《中国文学500题》),这当然要令诗人惶惑不知所往了。

总而言之,点染一法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往往用来借景抒情或托古言志,也可用来写景状物或叙事明理,只不过在点与染的顺序与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罢了——补充一句作结:点染法具有组段、组篇的功能。

字库未存字注释: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7)

一、概括内容主旨把握诗歌情感

概括内容主旨一般要求从整体上对全诗进行赏析涉及时令、背景、人物、事件、特点等基本要素。这一考点的关键词“内容主旨”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情感、意图的材料是作者表达的情感、阐述的哲理是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总结。命题的角度有: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②请概括诗句的内容或特点。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④这首诗阐述了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题型主要有填空、简答还有少量的选择。

20年四川眉山卷)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后面的小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突出了“塞下秋景”“天冷”、和的特点;词中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景物特点和情感主旨。解答时先要圈出描写的景物在哪里再看看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从中提炼出相关的信息简要概括。如声杂、城孤。再扣住“家”字稍加分析便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220年上海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解析】这两道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只要抓住“欲”和“爱”等关键词语即可理解。参考答案:喜爱。第2)题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写作技巧可用排除法。A项后一首诗没有描写“晴雨变化中”的景物。项前一首诗并非写早春景象。项说反了两诗的景物落脚点不同色彩也不同。

解答此类试题时应仔细体味试题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反复阅读诗句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不要忽视诗词题目、小序和注释中提示的内容或隐含的信息。分析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解题入格】)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2)体会诗歌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如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二、体味意象意境描绘景物画面

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诗歌创造的意象和营造的意境。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桃花、梅花等四季物象柳、月等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作者的内在情思的统一。理解诗歌把握诗意离不开对意象、意境的分析、体会。这类考题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命题的角度有:①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④对某一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情境进行扩充性描写等。题型主要有填空、简答。

20年四川乐山卷)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00字以内)

【解析】这道画面描述题要求扣住诗句描写的景物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运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清楚地描绘出来。参考答案: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20浙江温州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题。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②霁:雨止。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解析】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描写的环境特点的把握根据平时积累简单易答。答案:幽静或幽深。第2)题是画面描述题。抓住“山”“云”“峰”这些意象展开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参考答案: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要读懂诗歌。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首先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然后概括形象特点最后理解作者寄予的情感。分析诗歌意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找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在描述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物象。鉴赏诗词作品时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看到作者注入其中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观、客观两方面的融合。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解题入格】)理解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形象:找出描写诗歌意象的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理解意象中作者寄予的情感。

)体味诗歌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一描绘诗歌图景二概括意境特点三剖析作者思想。

三、把握技巧手法分析诗歌妙处

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借景抒情、对比映衬、动静结合、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运用典故等。命题的角度有:①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③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题型主要是选择、填空、简答。

20年山东德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2)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从修辞手法和抒情方式上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题可抓住“浮云”“流水”来分析:运用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用“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回答:运用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意赅。第2)题从尾联的内容可看出是景物描写故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答案:尾联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620年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题可扣住颈联中的“静”和“昏”来思考;第2)题要通读全诗掌握诗歌内容在体会环境特点及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答题需联系所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参考答案:)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逸的生活景象。2)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它们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手段。分析技巧手法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如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要细心辨析、具体分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的妙处。解答时要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分析运用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有什么作用。

【解题入格】)赏析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四、品味语言精妙赏析经典名句

赏析诗歌离不开品味语言。这类试题主要包括对词语的锤炼、对句子的推敲、对名句的领悟等要求考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命题的角度有:①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赏析诗眼领会诗中某字词)的表达效果。③欣赏诗词中写得最妙的一联。④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品述题、批注题。

20年浙江丽水卷)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偶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解析】本题从字词锤炼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字词一般以动词、形容词为多。此诗中的“堆”字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和文字构成的画面上来品味其妙。参考答案:“堆”字富有动态感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820年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2)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析】第)题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两个字都是使动用法“悦”表面上写山光使飞鸟快乐实际上鸟的快乐也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空”写出诗人心中杂念顿消表达了诗人宁静、平和的内心感受。第2)题问是否矛盾实际上是要求赏析这一名句的妙处好在哪里。通常我们可以从写作手法、内容、情感方面来理解。答案:不矛盾。尾

联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抒发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8)

1.渲染氛围,营造意境

渲染:本是绘画技法,指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即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达意畅快淋漓。

例: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急风、高天、凄清的猿声、清冷的小渚、盘旋的飞鸟等极具季节特征和情感色彩的景物进行了描摹,生动传神地绘出了一幅凄凉肃杀的秋景图,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在取景时,视角广阔,对秋进行了多方面的正面描画,从而达到了意境鲜明的艺术效果。

柳永《雨霖铃》上片选取了送别前的环境 “寒蝉凄切”“长亭晚”“骤雨初歇”进行正面描写,营造了凄冷落寞的氛围,渲染了分别气氛,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清的况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落寞凄冷之景?景语在此处以渲染的作用浓化了情感,以至于景语具有了情语的价值,惹人反复玩味。

2.烘托情感

烘托:本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烘托,使主体物象突出的一种绘画技法。艺术创作上,往往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让所写之物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情感鲜明突出。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同是杜甫《登高》前四句,句句写景,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但本意却是在借景的特征以及它渲染出的氛围有力地烘托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而柳永《雨霖铃》上片写分别之景,其用意却在表达离别之痛。正所谓“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李笠翁《窥词管见》)。情景的高度交融正是建立在景语对情语的烘托作用之上的。

3.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衬托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

若描写之景与作者的情相一致,即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关系,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若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就是反衬关系。此手法可以达到“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的艺术效果。

例: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再如晏殊的词《蝶恋花》上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双飞之燕和无情之月,目的就是反衬出此时孤单寂寞以及饱受相思之苦的哀伤心情。

4.铺垫

景语在诗词里有效地承载了情感要素,同时在诗词结构上,往往起着铺垫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当属律诗中的景语了。八句四联,往往以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语以鲜明的物象,典型化的描摹,传达了诗人的内在情感,此部分好比乐曲的“前奏”,先将人引入了某种情境,这就为后面情感“高潮”部分的出现作了有力的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更自然、更有感染力。

例: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的前两联描写“旅夜”的情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象,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些都为后文表达被排挤的愤慨和人生漂泊的感伤作了铺垫。

5.收束全诗,拓展诗意空间

有不少诗歌,景语不单会出现在文章开头,还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处。在结构上自然具有收束全诗的作用。但是,因其内容上是景物描写,因而还增加了其他结尾所不具有的拓展诗意空间的作用。

首先表现在对全诗画面的丰富上。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别之地,青山白水相映相称,寥寥数字已将当时的色彩刻画得明丽可感。文尾的“萧萧班马鸣”则又在这明丽的分别场景上着一片声响,以马儿好似不忍分别发出萧萧鸣声,染出更加感人的意境。在感官上,读者在品读时,享受到的是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9)

3.描写人物心理:忐忑不安、心急如焚、心惊肉跳、心如刀绞、提心吊胆

4.描写心情高兴: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笑逐言开

5.歌颂人物品质: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不屈不挠

6.表示批评指责: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刻舟求剑

7.描写人多场面:门庭若市、比肩继踵、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8.包含人体器官:语重心长、明目张胆、赤胆忠心、刻骨铭心、触目惊心

9.描写色彩: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10.描写美好春光:春光明媚、春*满园、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百花争艳

11.描写秋天美景:秋色宜人、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燕过留声、天朗气清

12.描写冬天美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数九寒冬、白雪皑皑、寒冬腊梅

13.描写历史故事:三顾茅庐、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一鸣惊人

14.描写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守株待兔、老马识途、叶公好龙、惊弓之鸟

15.描写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八仙过海、火眼金睛

16.带“雨”的:暴风骤雨、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呼风唤雨、凄风苦雨

17.带数字成语:十全十美、一尘不染、一丝不苟、一刀两断、十拿九稳

18.含动物成语:对牛弹琴、虎头蛇尾、马到成功、亡羊补牢、单枪匹马

19.含植物成语:望梅止渴、瓜田李下、投桃报李、花枝招展、花红柳绿

20.表示时间成语:一刻千金、夜以继日、日新月异、长年累月、三年五载

21.表示方向成语:前赴后继、里应外合、南辕北辙、左顾右盼、东奔西走

22.表示关心帮助:助人为乐、无微不至、体贴入微、抑强扶弱、急公好义

23.表示团结合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志同道合、和衷共济、生死相依

24.表示取得胜利:马到成功、胜券在握、旗开得胜、直捣黄龙、成竹在胸

25.表示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博大精深、博学多才、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博闻强识

26.含“如”的成语:一见如故、表里如一、如鱼得水、如日中天、如火如荼

27.含“龙”“虎”的成语:龙潭虎穴、来龙去脉、虎头蛇尾、龙腾虎跃

28.表示学习刻苦认真: 全神贯注、十年寒窗、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聚精会神

29.表示工作态度:埋头苦干、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30.带“思”“想”的成语: 左思右想、深思熟虑、苦思冥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

31.形容天气很热;汗流浃背、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夏日炎炎

32.描写语言: 哑口无言、无言相对、七嘴八舌、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谈笑风生

33.表示服饰:衣冠楚楚、素净淡雅、花里胡哨、衣衫褴褛、西装革履

34.描写建筑物: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35.描写湖光山色:重峦叠嶂、湖光山色、别有洞天、不同凡响

36.表示悔过自新、勇于认错:翻然悔悟、迷途知返、改恶从善、

浪子回头、洗心革面、弃旧图新、回头是岸

37.人物品质(褒义词):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先人后己、助人为乐

38.贬义词:骄傲自大、鼠目寸光、守株待兔、不学无术

39.成语(寓言故事)(带有动物的成语)(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画蛇添足

40.表示时间短: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一刹那、一瞬间

41.表示看:眺望、打量、俯视、瞧、盯、仰望、扫视

42.表示说:叮嘱、关照、吩咐、训斥、表扬、喊、嚷、叫

43.表示拿:抓、握、拎、提、抢、捡

44.表示喜欢:心爱、喜爱、疼爱、逗人喜爱、爱不释手

45.近义词组成的词语:出现、护理、寒冷、炎热、明亮、修补、思想、奔跑

46.反义词组成的词语:天地、黑白、高低、上下、前后、存亡、生死

47.有数字的四字词语:一心一意、二人同心、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48.表示认真的词语: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49.表示高兴的词语:眉开眼笑、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喜笑颜开

50.表示心情的词语:心惊胆战、半信半疑、忐忑不安、兴高采烈

51.表示神态的词语:眉开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圆睁、气势汹汹

52.带身体部位的词语: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嘴八舌、摇头晃脑

53.带有同一部首的词语:海滩、波涛、汹涌、游泳、洗澡、灿烂、议论

54.春:春暖花开、春回大地、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55.夏:夏日炎炎、烈日高照、骄阳似火、绿树成荫

56.秋:秋高气爽、秋风习习、落叶纷飞、金秋十月

57.冬:冰天雪地、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也是描写雪景、景色词)

58.争先恐后:天南地北、有始无终、七上八下、大同小异

59.千姿百态:精挑细选、日思夜想、奇思妙想、朝思暮想

60.表示静:安静、寂静、幽静、宁静、静悄悄

61.含有“美”的词语:优美、秀美、健美、美观、幽美

62.波浪大: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波澜壮阔、巨浪翻滚

63.地方大:辽阔无垠、无边无际、一望无迹、一望无垠

64.色彩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65.坚硬如铁:洁白如雪、胆小如鼠、挥汗如雨、漆黑如碳

66.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白发苍苍、眉清目秀、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67.描写人才华的词语:才华横溢、才华出众、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68.描写人智慧的词语:足智多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冰雪聪明、才思敏捷

69.描写人本领的词语:能歌善舞、文武双全、妙笔生花、棋艺精湛、医术高明

70.带有两个动物的词语:兔死狐悲、虎背熊腰、鹤立鸡群、指鹿为马、生龙活虎、

杀鸡儆猴、指鹿为马、龙争虎斗 兔死狗烹 蛇鼠一窝、鸡鸣狗盗 杀鸡敬猴 、

狼狈为奸、鹬蚌相争 虎头蛇尾 狐假虎威 牛头马面 獐头鼠目 獐麇马鹿 指鹿为马

照猫画虎 画蛇添足 争猫丢牛(争鸡失羊) 指鸡骂狗 仗马寒蝉 蛛丝马迹 羊质虎皮

燕语莺啼 鹰嘴鹞目 狐假虎威 燕语莺声 鱼跃鸢飞 杀鸡敬猴 雁杳鱼沉 蛇鼠横行

巴蛇吞象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生龙活虎 龙飞凤舞 兔死狐悲 兔走鸟飞 牛鬼蛇神

蛇蝎心肠 龙跃凤鸣 鼠肚鸡肠 鼠窃狗盗 鼠牙雀角 猫鼠同眠 社鼠城狐 牛鼎烹鸡

土牛木马 虎背熊腰 童牛角马 虎头蛇尾 虎踞龙盘 虎入羊群画虎类狗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潭虎穴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藏龙卧虎 龙蛇混杂 龙肝豹胎 牛鬼神蛇

71.带有故事的成语:画龙点睛、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杯弓蛇影、指鹿为马

四个意思并列的词语:风霜雨雪、纸墨笔砚、亭台楼阁、琴棋书画、

跌打滚爬、息怒哀乐、酸甜苦辣

72.描写一年的开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73.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岁月如流、日月如梭、尺璧寸阴、光阴似箭

74.描写水面波浪很大:江流浪涌、水流湍急、江水汹涌、汹涌澎湃

75. 描写水静没有波浪:水平如镜、波光粼粼、风平浪静、明丽如镜

76.比喻事情不可能或很难实现:纸上谈兵、孤掌难鸣、强人所难、

痴心妄想

77. 比喻威力极大:排山倒海、一泻千里、雷霆万钧、震天动地、

气壮山河

78. 比喻人的力量大:人定胜天、旋乾转坤、人多势众

79. 表示人的才能、本领非常突出: 多才多艺、炉火纯青、笔走龙蛇、

一气呵成、生花妙笔、无所不通

80.形容人说话或谈论的: 头头是道、娓娓而谈、信口开河、侃侃而谈、

老生常谈

81.形容朋友多的:高朋满座、宾客盈门

82.形容情谊深的:情投意合、心心相印、情同骨肉、形影不离、十指连心

83.写出与写作有关的成语: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生花妙笔、栩栩如生

84.褒义词成语:先人后己、舍己为人、永垂不朽、鞠躬尽瘁、忠于职守

85.含拟人的成语:百花争艳、兔死狐悲、天愁地惨、哀鸿遍野

86.含夸张的成语:壮志凌云、一毛不拔、垂涎三尺、一目千里、怒发冲冠

87.首尾相同的成语:精益求精、神乎其神、忍无可忍、痛定思痛

88.描写月夜:月光似水、皓月当空、明月如镜、月大如盘

89.含反义词的:深入浅出、有始有终、天南地北、出生入死、化险为夷

90.含近义词的:深思熟虑、精打细算、冥思苦想、高瞻远瞩

91.描写友情的成语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注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亲密无间

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92.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

93.描写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翠xx流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94.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麟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95.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人山人海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96.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丰富多彩

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星罗棋布

不可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97.含有“云”字的成语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过眼云烟 烟消云散

风卷残云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98.含有“雨”字的成语

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未雨绸缪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滂沱大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

99.含有“水”字的成语

水流湍急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水乳交融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100.描写说的成语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闲言碎语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词 唠唠叨叨 自圆其说

振振有辞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10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弱不禁风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头垢面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其貌不扬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10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10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104.描写骄傲的成语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105.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

106.描写学习的成语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107.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 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108.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109.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110.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111.春天

阳春三月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 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112.春天的景色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百花齐放 莺歌燕舞

113. 夏天的热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114.夏天的景色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115.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菊怒放 秋菊傲骨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金桂飘香

116.秋天的景色

果实累累 北雁南飞 满山红叶 五谷丰登 芦花飘扬

117.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118.冬天的景色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冰天雪地

119.早晨

东方欲晓 旭日东升 万物初醒 空气清醒 雄鸡报晓 晨雾弥漫 晨光绚丽

120.中午

烈日当头 丽日临空 艳阳高照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121.傍晚

日落西山 夕阳西斜 残阳如血 炊烟四起 百鸟归林 华灯初上 夜幕低垂 日薄西山

122.夜晚

夜深人静 月明星稀 夜色柔美 夜色迷人 深更半夜 漫漫长夜

123.城镇

风光秀丽 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 宁静和谐

124.村庄

草木苍翠 竹篱瓦舍 山幽路辟 小桥流水

125.大楼、饭店

直指青云 古色古香 青砖素瓦 耸入碧云

126.工厂

机器轰鸣 铁流直泻 热气腾腾 钢花飞溅

127.商店

粉饰一新 门可罗雀 冷冷清清 错落有致

128.馆场

富丽堂皇 设施齐全 气势雄伟 金碧辉煌

129.学校

风景如画 闻名遐迩 桃李满天下

130.车站、码头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布局巧妙 错落有致

131.街道

宽阔平坦 崎岖不平 拥挤不堪 畅通无阻

132.花

花红柳绿 花色迷人 花香醉人 花枝招展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133. 草

绿草如茵 一碧千里 杂草丛生 生机勃勃 绿油油

134.树

苍翠挺拔 郁郁葱葱 枯木逢春 秀丽多姿 青翠欲滴 林海雪原 耸入云天

135.瓜果蔬菜

清香鲜嫩 青翠欲滴 果园飘香 果实累累 果实饱满 鲜嫩水灵

136.鸽子、燕子

象征和平 乳燕初飞 婉转悦耳 莺歌燕舞 翩然归来

137.麻雀、喜鹊

枝头嬉戏 灰不溜秋 叽叽喳喳

138.鹦鹉

鹦鹉学舌 婉转悦耳 笨嘴学舌

139.啄木鸟

利嘴如铁 钢爪如钉

140.鸡鸭鹅

神气活现 昂首挺胸 肥大丰满 自由自在 引吭高歌

141.马

腾空而起 狂奔飞驰 膘肥体壮 昂首嘶鸣

142.牛

瘦骨嶙峋 行动迟缓 俯首帖耳 膘肥体壮

143.车

川流不息 呼啸而过 穿梭往来 缓缓驶离

144.船

一叶扁舟 扬帆远航 乘风破浪 雾海夜航 追波逐浪

145.飞机

划破云层 直冲云霄 穿云而过 银鹰展翅

146.学习用品

美观实用 小巧玲珑 造型优美 设计独特

147.玩具

栩栩如生 活泼可爱 惹人喜爱 爱不释手

148.彩虹

雨后彩虹 彩桥横空 若隐若现 光芒万丈

149.雪

大雪纷飞 大雪封山 鹅毛大雪 漫天飞雪 瑞雪纷飞 林海雪原 风雪交加

150.霜

雪上加霜 寒霜袭人 霜林尽染

151.露

垂露欲滴 朝露晶莹 日出露干

152.雷电

电光石火 雷电大作 惊天动地 春雷滚滚 电劈石击 雷电交加

153.小雨

阴雨连绵 牛毛细雨 秋雨连绵 随风飘洒

154.大雨

倾盆大雨 狂风暴雨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 大雨淋漓 暴雨如注

155.风

秋风送爽 金风送爽 北风呼啸 微风习习 寒风刺骨 风和日丽

156.雾

大雾迷途 云雾茫茫 雾似轻纱 风吹雾散 云消雾散

157.云

彩云满天 天高云淡 乌云翻滚 彤云密布

158.霞

彩霞缤纷 晚霞如火 朝霞灿烂 丹霞似锦

159.星

满天星斗 众星捧月 群星灿烂 万点繁星

160.月

月出东墙 月出东山 玉兔东升 月光皎洁 月色迷人 月牙初升

161.日

旭日东升 日上三竿 一轮红日 日高三尺 艳阳高照 烈日当头 骄阳似火

日影西斜

162.天空

碧空万里 浩浩长空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163.池塘

深不可测 碧波涟漪

164.小溪、泉水

涓涓细流 喧腾飞溅 悠然而下 泉水丁冬

谢谢

孔雀开屏,得意忘形。

孤芳自赏

盛气凌人

争奇斗艳

趾高气扬

自鸣得意

恃才傲物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10)

著文需随物赋形,笔随意转,句与句间流转自然,少用“虽然……但是”之类的关联词。如“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连串名词浑然天成,产生了多么奇妙的意境!

学会白描,不加渲染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即纯用线条勾勒,不加彩色渲染。顾恺之画人物,几笔勾勒,特征突出,形神毕肖。一次,在为朋友裴楷画像时,着重画了裴楷面颊上的三根髭须,观者顿觉画中人“神明殊佳”。

鲁迅说:“写文章要去粉饰,有真意,勿卖弄。”他刻画人物肖像,多用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如描绘孔乙己的长衫:“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通过破长衫的白描,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病态心理、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入木三分。

多用短句,轻盈活泼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把如何写议论性散文拟成几条“简单的准则”,其中一条是:能用短词的时候决不用长词。因为长词或长句过多,冗长枯燥,甚至有晦涩之弊,令人难以卒读。而短句轻盈活泼,有跳跃感。如朱自清的《春》大量使用对称或排比的短语或短句,既流畅又整齐,既简洁又活泼。

少用修饰,流畅鲜明

罗素认为文章中要尽量少用附加语,因为附加语往往会影响文气的流畅。契诃夫认为过多的形容和修饰,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有损鲜明性。他说:“如果我写‘这个人坐在草地上’,这就容易懂,因为它清清楚楚,不妨碍注意力。要是我写‘一个高高的、窄胸脯的、身量中等的、留着棕色胡子的人坐在绿色的、已经被行人用脚踏过的草地上,一声不响地、心虚地、战战兢兢地往四下里看’,那就相反,这句话变得不好懂,使脑筋感到吃力。它不能一下子印进人的脑筋。小说必须一下子,在一秒钟里,印进人的脑筋。”

提炼语言,以少写多

古时候,有一则《制鼓歌诀》,原来二十个字:“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音。”后来改为十二个字:“紧紧蒙,密密钉,睛和雨,一样音。”最后只剩八个字:“紧蒙密钉,睛雨同音。”这样提炼语言,以少写多,藏而不露,以给读者留下开阔的艺术空白。鲁迅的杂文《死》中有这么一条:“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其中的“空头”一词,原稿中没有,是作者后来同冯雪峰增添的。它好就好在极简明形象地揭示了那类不学无术却拉文艺大旗的冒牌文人的特征。

要语言简明,不但是外语言的问题,而且是内语言的问题。只有对事物分析深刻透辟,才能抓住问题的症结,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洁明确。

作家说简洁

朱自清:我的写作经验有两点也许可以奉献给青年的写作者。一是不放松文字,注意到每一词句,我觉得无论大小,都该从这里入手。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柯灵:文字的简洁,不能光从数字着眼。如果没有多少意蕴,文字尽管简洁,顶多也不过简洁而已。

艾青:语言应该遵守的最高的规律是:纯朴,自然,和谐,简约而明确。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篇(11)

衔接,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1976年在他的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提出的。韩礼德对衔接的界定是把它融入语篇中:“衔接的一般意义是包含在语篇这一概念当中。衔接的角色是为语篇提供‘语篇组织’即衔接帮助创造出语篇。”也就是说,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在语篇的构建中有重要作用。其实,所谓的语篇性其实就是文章的连贯性。连贯是文章的基本要求,而衔接作为产生文章连贯性的一种手段,与连贯紧密相连。文章能否具有连贯性依赖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而使文章的中心得到充分的表达。在衔接关系的识别可以提高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有意识的衔接手段可以使读者的认知更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衔接语篇组织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话语凝聚力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连贯的系统,读者不仅可以明确文章的内容,并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把握话语结构和含义。衔接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语法手段,词汇衔接和逻辑关系语。结合文章的实际,在这里,我们不涉足语法手段,主要侧重于词汇衔接与逻辑关系两方面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中心词的复现、层进、照应、转折关系等衔接艺术手段。众所周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对衔接手段要求极高。而朱自清的散文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他的散文艺术更是广为赞颂。本文选取了朱自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为例,着重分析其散文中的衔接艺术,以此对衔接手段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重复是词汇衔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文章中心词,在一个语篇中以其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则有着连贯全文的重要作用。如朱自清的《绿》这篇游记散文,主要是通过描写梅雨潭的绿,来抒发作者真挚的感情。“绿”字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衔接作用。文章共有四段,“绿”出现达九次之多,而且每一段都有“绿”字贯穿其中(下划线着重标明):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第1段)

“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第2段)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第3段)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第4段)

从中可以看出,“绿”字将整篇文章衔接起来,贯穿于文章的始终,使文章的整个组织构建具有完整性,文章的中心也更加的鲜明突出,使读者深深感受到梅雨潭的“绿”,文章中心思想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