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8 02:41:04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1)

古人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在实际工作中,众就代表团队,团队建设的成功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每个个人只有依靠团队的协作,凭借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进而超越个体的局限性,发挥出团队的凝聚力,产生1+1>2的效果。

古今中外,诸如海尔集团、美国通用等企业的成功案例,无不得益于团队的力量。没团队协作精神的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团队精神是一个优秀团队必不可少的因素。

目标的确定和统一是团队建设的首要因素。团队的共同目标是一种意境,全体团队成员在确立目标的时候应尽量留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制定这个共同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每位成员就要将其铭刻于心,在此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这一共同目标都将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并竭尽全力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同时,还要根据工作实际,将共同的整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并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进一步提升团队共同面对问题时更好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要“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将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放在那个最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就如在“单腿取水”环节,我们小组确定的一个策略就是以一名腿长者为取水人,两位体重者负责抱紧取水人的另一只腿,另外两人拉紧取水人的另一只胳膊,老同志担任现场安全员,这样,我们就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很快组成了三个实施小组,最终以领先第二组45秒的成绩获得了该环节的胜利。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燃气团队

一、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近十年来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客观上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变革的契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又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要求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过去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从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演化而来的,就是简单的黑板粉笔加生产实习,前者注重理论,往往理论过多过深却又没有讲透,职校学生受制于基础学科薄弱,抽象理解难度大;后期的实践部分教学和前期的理论教学吻合度不高,满足于简单操作,不求甚解,导致学生就业以后发展受限。

而教学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则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促成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引起课堂教学结构性的变革,并带来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的更新。强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了网络课程、教学音像制品、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教学课件、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名师名课教学视频(慕课、微课)、多媒体教学素材库(项目库、案例库、标准库、试题库、竞赛库等),老师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搭建课程构架,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并建立灵活又客观的、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考核考评机制。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接受优质的教学服务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交流反馈的渠道更加便捷,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所改善,学生学习能力大为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信息化教学在原理演示、师生交流、个别辅导、强大的资源支持、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以及加工信息、构建知识等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显现出超强的、卓越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市场需求的压力下,各地各校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的建设工作,根据各专业自身的特点和经济条件,纷纷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教学软件以及相应的硬件,并开始逐步运用于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系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下列几大问题有待不同层面的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分别破解。

1.各个学校发展差距大,许多学校还停留在PPT阶段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路程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的,所谓的“数字化教学”,通过教学课件,学生们获得了更加灵活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模式,是教学手段的一次革命性变化。但是,这仅仅是在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却没能在教学思想上和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依然是学生当“观众”,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距离支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模拟体验等的信息化教学还有较长的路,另外,过度的形象化也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2.建设费用投入大,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教学的建立有两方面的投入——硬件和软件,动辄几十万至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且这还是一个动态的资金流,后续的维护、更新和扩充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单靠学校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撑、校企合作中的企业一方的援助、校办企业以及学生学费等等多种资源的组合。当然,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自身造血功能也是一条途径,可以视专业情况投入到社会化教育方面,获取相应的收益。

职业教育专业分布广,各种专业特点不同,难以复制,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差异性很大,这需要各专业的老师在团队里分工协作,从规划方案到安装调试的全过程中,都要配合电脑公司设计和施工。当然,也不能少了各专业所对应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职工教育所用到的手段和设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用于捐赠、购买、借用、共用等的合作方式。

因为以上这些校外环境的不同和校内专业的不同,导致在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方面各校差异极大。

3.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小到一个系部,大到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目前仍然各自为政,不能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局面。这里所说的资源共享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共资源库的建设和开放;二是教师对信息化课程的设计,可以访问相应的资源库,以获取相关的素材和资料,包括专业网站、数字图书馆等;三是不同区域开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互联互通,这涉及版权或者交易费用问题,需要在另一个领域探讨。

三、教学团队的作用

教育部2012年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确实,以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上、资源共享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比如笔者参观过海事学院一套从挪威引进的远洋驾驶仿真系统,可以模拟各种船型、各种海域和各种天气状况,该院的院长介绍说,其与真实驾驶的相似度超过80%,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都购买了挪威的这一技术,中国也有开发的一些仿真系统,只不过实际驾驶的相似度不到50%,可见这种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之大。学生在这里学到了在普通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技能,大大缩短了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企业欢迎这样的毕业生。虽然这套仿真系统价格不菲,达一千多万,但是学校通过给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几年就收回了投资,最重要的是使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笔者还走访过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处于前列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处长给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信息化建设的历程、现状和发展,笔者实地察看了其教学的成果,其教学手段确实颠覆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展现了信息化在教学中的魅力。通过文化传播学老师的一堂实例介绍,笔者归纳了信息化教学的三个优势:一是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拓展了学生在本学科的视野,为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优秀团队建设的模式,就是集中一批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师,通过分工和合作,共同打造该学科的教学平台,提升该学科的综合竞争力,使教师和学生都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从南京海事学院和长沙民政学院的信息化教学建设成果来看,无论是与软件公司教学技术的合作开发,还是在使用过程中的软件维护,以及教学上的实操运用,无不是团队各个成员之间的协同作业。

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教学团队恰恰是一支新生力量,担任起学校信息化教学任务的建设责无旁贷。就笔者学校燃气教学团队而言,70%是企业技术人员,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任一定的职务,对于教学就有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此时他们的工作和教学的矛盾就显得比较突出,燃气团队的作用就是通过领导协调,组织团队成员学习、共研以及落实任务的分配。目前,团队成员已经拿出了该专业的4个《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校本教材,论文8篇。但是关于信息化教学,还只是停留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的初级阶段,团队组织了观摩教学、评价课件、研讨课件开发技巧,对提高课件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团队的这种组织功能和前期发挥的作用,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团队必然要承担起信息化教学的带头作用,做第一个尝螃蟹的人,为了提高该专业信息化教学比例,从关注微课、慕课(MOOC)、仿真软件做起,积极利用现有的一些网络资源,逐步建立自己燃气专业的教学平台,为信息化教学在全校其他专业的普及做出榜样。

四、展望未来

笔者学校燃气专业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信息化教学不仅是教学技术的一个应用,而且是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通过强大的网络功能教书育人,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讨论、有争论、有思考、有妥协,而这些都会因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而变得更加便捷、丰富、有效。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3)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全面发展,科技的交流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那种单凭个人就能取得重大科学突破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任何一个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现在的团队结构特点已经与以往的团队不一样了。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以突出个人转变为突出项目和成果;二、以单一的学科成员扩展为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三、由一个核心扩散为3―5个相关核心,然后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四、突出原创―成果―效益一条龙脉络发展路径。

科研院所的团队建设,不仅是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事情,更是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团队建设中凸显党组织的堡垒作用,进而有力地促进团队建设的健康发展,是科研院所各级党委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科研院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团队管理模式陈旧过时

在计划经济时期,科研院所采取了行政管理模式,突出了计划指令专项性的特点,有当时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初期,科研院所借鉴了企业管理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造成“短平快”项目吃香,有潜力的长期项目遭冷落的不利局面。在新的发展时期,过去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科研院所的良性发展了。例如:不同科技人才隶属不同的级别单位;学术成果要“见钱眼才开,颜才开”;不同领域的成员相互间的配合协调缺乏亲和调节;老中青梯队建设与配置的标准不符合科研发展规律;诸如此类,导致科研团队建设难、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2、科研团队运行模式被动落后

(1)领导杂务多于正事

作为团队领导,需要考虑的鸡毛蒜皮的闲杂事情太多,争取项目要考虑,协调关系要重视;各种职务要穿戴,各类会议要参加;甚至是上级的讲话还要费心思琢磨考虑。严重挫伤了团队积极性。

(2)科研保障少,激励效果差

作为科研单位,在职员工应得的工资、奖金一般不会被克扣。但是在科学研项目经费方面,就没有十分可靠的保证了,有时候,甚至会克扣掉决议通过的经费、场地、设备等。有些单位依然残留企业化的管理惯性劣习,开口闭口大谈“金钱效益”,甚至是强行摊派创收任务,导致科研人员疲于完成任务,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重视短期利益,打压科研攻关

在现实中,项目的制定往往围绕着短期目标,项目的着眼点往往注重经济效益。这样的后果是科研项目缺乏连贯性、积累性、衍生性。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一、科研缺乏后劲,科研人员丧失钻研攻关的积极性,人员培养容易出现断档;二、效益与资源的分配容易出现权力腐败,导致团队内部出现裂隙;三、科研避难就易,导致科研项目趋同,科研精神弱化,丧失科研多样性。

3、科研团队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

基于以上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科研团队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很弱的,首先表现为团队成员各人顾各人,个人“成名立腕”的念头很重,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不强;其次是自恃学历高、工作领域相对保密,于是不思进取,不愿意交流增进,认为没有必要。第三是担当失败与打击的承受力太弱,只能哄、宠、捧,不能批评、磕碰。面对以上这些情况,为了不影响院所的正常工作,政工、党团工作人员无从下手开展工作。

三、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推动团队创新性建设

1、坚持党的领导,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从党委自身做起,加强党的领导,在组织建设方面,选拔得力的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组织领导人;在思想学习方面,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创造学习的氛围。在制度建设方面,依据党章,根据本单位现状,落实中央会议精神,摆正党委与行政的关系,杜绝不作为,严禁乱作为。在统一战线方面,针对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较多的特点,做好团结工作,对不理解的地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调研,多做解释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坚持党的事业,改良符合科研发展规律的运行模式

首先明确,科研院所的事业就是国家的事业,就是党的事业。作为党建工作者,必须在坚持党的事业的认识基础上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摒弃以往的不科学的控制人的管理模式,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强化教育工作,帮助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党建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科研人员的特点与心理诉求,采取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结合的方式,打破旧的论资排辈的限制,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出台并落实奖励政策,从而达到强化科研工作者责任心、提高科研团队工作效率的目的。

3、坚持党性教育,强化科研团队的精神文明建设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4)

一、对高校教学团队内涵的认识

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对团队所做的定义被广泛认同,即“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据此,教学团队可定义为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团队。教学团队的价值在于“教学”,它是基于教学目标的一种特定组织,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既育人又育己的专业学习性组织,即通过建立教学团队不仅要提升育人效果、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根据上述对教学团队的认识,我们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学团队应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线,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以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机制为保障,由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责权利统一且人数适度的教师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实施,旨在通过强化团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实现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依据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的,高校教学团队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它们同时也是衡量教学团队的基本标准。(1)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中理念鲜明、思路务实,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以高校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为抓手,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改革措施独特、有效。(2)适度的规模和合理的组成结构。教学团队的成员在年龄、学历、学缘和职称等方面结构合理,在知识技能上有较强的互补性,以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较强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专家教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组成成员规模适度、梯次合理的队伍。(3)鲜明的团队精神。教学团队内部运行有序,规则清晰,成员间责任共担,协作互助,形成团队凝聚力。(4)优良的教学建设成效和成果。一是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二是在具体教学建设项目中取得校级、省(市)级或部级标志性成果,如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特色或示范专业、教学示范中心(基地)等,或者显示出取得优秀成果的良好趋势。

二、教学团队建设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基础工作

1. 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高校教学团队的工作是围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展开的,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应成为高校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长期稳定地坚持发展下去。同时,要使教学团队成为最具凝聚力、潜动力、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教学建设项目,实现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需要高校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改革需求,按照实效性、长期性与科学性、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学校的专业、课程及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并经过充分论证,形成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思路和策略。天津工业大学注重发挥规划工作的引领作用,为确保在较高层面上推进教学改革,在开展校级教学团队建设初期,注意摸清现状,挖掘已具有较好教学改革和研究基础的教学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进行扩充、整合和提升,认真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按照分门别类、择优扶强,强化培育、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团队建设层次和水平的思路,形成了分类型、分等级、分批次的教学团队建设方略。即根据课程类别将教学团队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和实验实践类课程四种类型;根据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基础条件,结合其预期的建设目标及标志性建设成果的级别和层次,由高到低分为A、B、C三个档次,从而形成四种类型三个档次交叉的矩阵式建设结构,实现不同类型与不同档次的团队建设内容明确、建设目标参差有序并逐步提升,且以点带面、分期分批的渐进式教学团队建设格局,探索建立了按类型和级别进行分级投入、分级指导、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分级激励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2. 做好教学团队立项建设的遴选工作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和开拓性工作,其建设成效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就要求教学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和建设基础,有在教学某一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的潜质。此外,从彰显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角度,还需要有侧重地选拔团队进行建设和扶持。因此,在教学团队的遴选中,天津工业大学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类型和档次的团队设立不同的遴选条件和建设任务。在考量和论证二级教学单位规划及其推荐的教学团队拟定的建设目标,是否与学校的规划和目标契合一致且合理可行的基础上,按照既有教学改革需要,又有工作基础和实现改革任务可能性的原则,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或重要的建设项目,加强谋划、引导和协调,集中优势资源,统筹布局,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遴选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且发展趋势好的团队予以立项建设。此外,对于拟立项建设的团队,要注意对团队带头人、成员规模及结构等关键要素把关,遴选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有影响力的团队带头人,在适度的团队规模下形成合理的团队结构。

3. 明确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

从团队的定义可以看出,目标是团队的灵魂,一个团队从组建开始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它是驱动团队及成员工作的原动力。因此,应基于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抓住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捆绑重大重要的教学改革项目,围绕教学精品建设和教学成果培育,制定明确和具体的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使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不仅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主要阵地、教师教学合作模式与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功能的示范点,同时成为培育教学精品的孵化器、培育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成果的摇篮,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具体而言,要区别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将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细化为在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团队管理机制建设、标志性成果培育与获得等方面的具体建设内容。一方面使不同课程类型教学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另一方面,使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不断深化对所属课程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地位的认识,形成具有特色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在明确团队建设总目标的基础上,还应将其分解为建设周期内各年度具体的具有相关性、可以衡量、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有明确截止期限的阶段性目标,促使教学团队及其成员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具体工作任务,知晓并分担起自己的职责,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的建设工作,同时也为学校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实施科学化的绩效考核奠定基础。

三、教学团队建设应强化三方面管理工作

1.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运行的分层管理

教学团队建设实质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因此,教学团队建立后,应遵循教学规律,从学校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理性对待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为依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按照管理与保障监控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权限下放相结合、加强指导与分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纳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重要范畴,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以保证教学团队的有序运行和稳步发展。天津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工作,在学校层面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与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统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教学团队的规划、遴选和立项管理,协调解决涉及学校各部门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和咨询,制定了教学团队的立项建设管理办法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团队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教学单位工作考评范畴,对规范团队建设工作与管理发挥了导向和约束作用。而教学团队所属教学单位则作为学校指导下的管理主体,负责掌控和监管本部门各级各类教学团队的工作状态及进程,协助解决团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和任务目标的完成。在教学团队内部,由团队带头人全权负责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与合作,带领团队成员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及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2.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

教学团队要正常运行并取得优良的成果,必须以一定的政策和制度、软件和硬件条件以及资金投入作为后盾和保障。天津工业大学广泛宣传和倡导开展团队建设实现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营造以人为本,尊重人才,鼓励改革探索和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全校上下充分认识和理解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学校内涵发展的积极作用,举全校之力协同一致地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特别是在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更新工作理念和思路,自觉进行角色转换,自觉为团队建设提供周密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软硬件条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出台并实施系列政策,赋予团队教学改革实施的决策权和自、建设经费与教学资源的配置权和使用权。在推动教学研究工作中对教学团队成员的研究项目优先立项和资助,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中对教学团队成员给予适当倾斜,为团队成员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深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开展产学研实践。设立教学团队建设专项经费及管理办法,对不同级别的团队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同时按教学绩效奖励标准上浮20%,加大对教学团队取得的成果的奖励力度,强化了责权利相结合的团队建设管理理念,有效地调动了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绩效考评

对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效,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是调动团队建设积极性,提升团队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应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紧密围绕教学团队建设内容和目标,以“以评促建”为宗旨,在评价主体上,既要注重管理部门及同行专家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兼顾团队业绩与成员个人业绩,既注重对团队的课程教学和改革、教研和科研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注重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和自律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应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自我评价与学校定期检查考核相结合,成果公示和现场汇报交流相结合;在评价环节上,应强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既注重团队建设期满的合格评价,又注重过程的阶段性监督与考核。此外,要维护考评工作运行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考评的严肃性和透明度,建立团队间学习交流的平台,实现绩效考核对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导向、引领、激励和约束作用。

天津工业大学将对教学团队的绩效考评包括年度考核和建设期满后的验收考核。其中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部分,由13个一级指标下设35个二级指标组成,定量评价主要包括团队所属课程教学工作量、学生评教、指导学生获奖和、教学研究项目、教材编写、科研工作等9项一级指标,在其二级指标下按不同档次团队设立不同的优秀、良好、合格的等级标准;定性评价主要包括团队组织及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保障等4项一级指标,在其二级指标下设立主要观测点及具体评价标准。建设期满验收考核以目标考核为主设立考核指标,对建设期满后教学和科研标志性成果的获得情况,分别不同档次级别的团队设立合格的最低标准。以四年为建设周期,达到期满合格标准,同时年度考核合格次数不少于3次的,才能视为最终合格。在这样的绩效考评体系下,学校已对首批立项的34支教学团队进行了两次年度考核,促使教学团队对照指标找差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学校对教学团队建设的进展及成效的跟踪管理,发挥了对团队工作的诊断、调控、激励和鞭策作用。

近几年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精品和教学成果的培育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发现了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中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团队带头人的培育、团队内部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和动态调整等。

参考文献:

[1] 刘勇兵.高校教学团队特征及建设目标分析[J].职教论坛,2009,(6):232-234.

[2] 滕祥东,任伟宁,杨冰.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与管理策略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7):115-119.

[3] 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1,(3):75-77.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5)

引言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对高校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许多学者对教学团队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到教学团队概念[1-3]、建设原则和目标[4-6]、建设的内容和问题的分析[7,8],策略与措施等方面[9]。过去对于教学团队的作用与工作机制也进行了研究 [10],认为组建教学团队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还认识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的重要任务[11,12]。关于团队成员的组成,多认为选择成员时要注意各人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的搭配[13]。关于团队带头人,一般认为应该是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权威,还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团结同志,具有宽广胸怀[14,15]。虽然过去对教学团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针对重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还少,对教学团队应该涉及的学科范围、重点高校教学团队的任务是否包括科学研究、是否包括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教学以及教学团队与教研室的关系涉及很少,对教学团队特点的认识多停留于早期企业团队的认识水平,缺少一定的新思想。本文将主要探讨上述过去研究很少的问题,以便为重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一、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包括的学科范围

对于教学团队,教育部教高[2007]136号文《关于组织2007 年部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应该包括几级学科范围,这在上述教育部的文件中基本已经提出,只是不够详细而已。教育部文件中指出以系列课程或专业建设为平台,也就是按照系列课程或专业即你想那个建设。系列课程和专业是不同的,究竟是按照系列课程建设还是按照专业进行建设,这是非常值得弄清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研和分析得知,按照本科招生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比按照系列课程组建有更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针对本科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有利于加强本科专业的教师力量: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多,但要根据主要专业课程和骨干专业课程配备教师队伍,有针对性地加强主要专业课和骨干专业课的教师力量,使这部分教师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提供重要师资保障。(2)针对本

科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有利于协调专业师资力量和发挥集体优势:团队是集体,要使团队力量都得到充分加强,对团队内各三级学科的教师队伍都要尽可能建设好,只有这样,团队整体才能达到高水平。团队几个方向的教师所从事的三级学科的任务不同,但只要把各三级学科建设好,这样就能够集中全体教师的力量,加快该专业的发展。(3)针对二级学科建设教学团队有利于专业(学科)建设:专业是由一系列的课程构成的,学科建设要通盘考虑,既要突出重点课程与重点方向,又要考虑专业建设所需要的其他课程,特别是要引导其他课程应当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加强相关的教学内容和主要研究方向,做到与专业有关的课程能够结合专业的需要开展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本科专业人才。按照二级学科建设教学团队也有不利之处,主要是二级学科的包括的内容较广,涉及的三级学科较多,各三级学科之间的课程内容差别较大,团队带头人难以确切指导各方向的教学工作,更难指导科研工作,很难带动其他三级学科的发展。因此,从三级学科的发展考虑,按照二级学科建设的教学团队规模是有些大了。为了克服按照二级学科建设的教学团队的不足,需要配备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各三级学科带头人,这样的学科带头人的研究工作处在学科前沿,能够带动三级学科的发展。虽然一般可以按照二级学科的专业设置建设教学团队,但是根据各学校招生规模的不同,也可以灵活变化。对于基础课类的教学团队,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师队伍数量较大,可以按照二是根据课程建设教学团队,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基础课程。一门基础课的教师人数较多,可以按照每门课程的教师可以组建一个教学团队,也可以按照系列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在实际的教学团队建设中,按本科专业建设的教学团队较多,基础课按一门课程建设的较多[3,19]。

二、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与结构

我们通过调研分析认识到,专业教学团队不是基层行政教学组织,而是学术组织,所以教学团队一般不需要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和专门文秘人员。专业教学团队应该是由专业教师和个别实验人员组成的精干教学队伍。但也有人认为教学团队是基层行政教学组织,所以团队应该有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实际上教学团队与企业的团队不同,配备专门管理人员是不必要也是不现实的,配备管理人员不但增加了非专业人员的岗位,也不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开展工作。绝大多数教学团队不是完全新建的,而是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组建或选配的。团队质量的关键是作为团队成员的教师。因此,教学团队建设的最重要的第一任务是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为了加快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师的水平及能力,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现有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国内进修,国外访学,团队带头人指导培养等措施来解决。二是引进优秀人才来学校工作,增强团队的实力。因专业教学团队涉及多个三级学科,需要按照三级学科选定各方向的带头人,以利于开展教学工作和组织申请各类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推进该方向的发展。#p#分页标题#e#

选拔出色的团队带头人和三级学科带头人非常关键。教学团队带头人需要具备一流教学与研究水平,应当是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权威专家,还要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团结人、凝聚人的品行修养。高水平教学团队带头人一般为高校中高水平且负有创新能力的教授。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三级学科带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日常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是以三级学科小组进行的。只有各三级学科的力量都强了,教学团队的力量才会强,而团队负责人一般也只是三级学科专业范围具有优势。为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为了使团队成员高效率、创造性的工作,教学团队的管理应当科学化,应当采取良好的利于团队快速发展的团队带头人选聘措施。如团队带头人可采取竞争上岗的机制,只要符合团队带头人条件的成员业绩突出,具有将团队建设的更好的条件和能力,就可以通过竞争应聘成为团队的带头人。这样就不会出现拔尖人才受压抑的问题,利于团队的健康发展。如果几位团队成员都较优秀,都能够胜任团队带头人的岗位,可以采取轮换作为带头人的制度,每人任期2年,这样利于发挥各优秀成员的聪明才智,有利与团队的持续发展。

一般说来,团队带头人同时要兼任教研室主任,这种教学团队与教研室的一致也利于教学团队管理与开展工作。如果教研室主任不具有教授职务或不是本专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时就要另选教学团队带头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赋予教学团队带头人行使学科建设和人员选定的权利,以利于开展教学团队的工作。为了使教学团队的工作顺利开展,最好的做法是团队带头人兼任教研室主任或选定的教研室主任就也是教学团队带头人的最佳人选。

关于团队成员的结构,通常认为需要成员组成能够知识与技能互补、年龄、职称、个性互补,要老、中、青相结合[16,17]。我们通过调研和实例分析以及团队优势对比分析得知,团队成员的年龄构成不一定是老、中、青相结合,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以中年教师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团队更有优势。当然,在具能够胜任团队带头人的老教师的情况下,组成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团队也是非常好的。总之,教学团队的构成要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教师情况确定,应当以建设实力强、优势明显、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团队为标准选配团队成员。对于将要新组建的团队,要尽可能选择出色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主体,而不是强调老、中、青相结合,这有利于建成实力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充满活力的强势团队。对于相近能力和水平的情况下,还是要考虑教学团队的年青化。对于已经具备较完备教师队伍的情况,一般还是应当根据现有教师作为团队的成员。

三、教学团队建设中注意的问题

一般认为,优秀、高效教学团队的特点是具有共同的目标,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良好的沟通,有效的领导[1,16-18]。我们下面将对这些特点或需要注意的问题作简要分析。

应该说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发挥团队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们的调研获取的信息得知,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对团队形成合力是是必要的,然而要真正做到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保持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关键的还在于团队带头人和方向带头人,带头人也是负责人。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的矛盾或不和谐的问题大多来自分工不合理、工作条件不满意、待遇不公平或成果的分享不公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团队负责人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奉献精神,要公正、公平地行使权利和处理问题,要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困难,积极帮助解决成员之间存在的矛盾。

共同目标是团队对完成某件事情要达到的目标。对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说,确定共同目标不是难题。难题是如何实现共同目标。教学团队的目标有许多,根据教学与相关研究任务不同而不同,对于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最高目标和阶段目标。如建设校级、省级和部级教学团队,建设校级、省级和部级的精品课程和重点专业就是不同的目标。对于开展不同项目的教学研究也会有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院校的团队来讲,最高目标也是不相同的,有些大学的教学团队、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目标可能是部级目标,有些大学的教学团队、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目标可能是省级。由于不可能都建成部级团队、部级的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所以教学团队的最高目标是不同的。对于教学研究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研究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而且通常是可以达到的,研究项目的目标通常是1个或2个,有时更多,且不分等级。

团队成员的互补性也是在在团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教学团队来说,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独立性,互补性并不是很重要的。虽然各方向与各课程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各门课程自成体系,教师之间的互补性较小,这与企业、公司的团队不同。但在某些方面的互补是很重要的。如讲授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的互补性就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学团队的学术研究来讲,互补性就特别重要。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较广,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任务,才能取得高水平成果。

有效的领导对团队的发展是很关键的。因为教学团队并不是象有人认为的是高校的基层组织,实际上是学术组织,行政领导一般是学院领导。因此,重点大学教学团队带头人或负责人的领导作用主要是学术方面的指导、带动作用。团队负责人的领导还在于组织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负责组织安排教学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任务的立项和实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建设计划的实施是其领导工作的主要任务。

四、重点高校教学团队的任务

虽然一些研究者对教学团队的任务进行了讨论,但还有一些不清楚的重要问题。如教学团队的任务是否包括研究生教育、是否包括科学研究任务,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关发展的重要问题。通常认为,教学团队除了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包括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研究,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与教材建设[8,18]。对重点高校来说,学科建设的目标通常是建设省级和部级重点学科,而要达到这样的高目标仅建设本科专业是很不够的,这就需要相应地进行硕士和博士专业授权点的建设,所以重点大学教学团队的任务应该包括硕士与博士点建设和自然而然地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对于已经具有了本科、硕士与博士授权点的同一专业来说,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教学工作是其非常重要的任务,并且常常是教学团队骨干成员的主要教学任务。普通高校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的结果就是由本科专业逐渐发展到硕士与博士专业,进行硕士与博士专业的建设也是对本科专业的提升,对本科专业建设、教学水平提高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虽然也可以分别建设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团队,但这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培养创新性本科人才。当然对于高职学校、专科学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教学团队的教学任务与重点大学会有较大不同。#p#分页标题#e#

教学团队的任务是否包括科学研究是讨论较少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虽然没有明确讨论这一问题,但根据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可知他们认为应该包括科研任务。因为教学团队一般是按照本科专业或二级学科建设的,而科学研究通常在个人最熟悉的三级学科或更小范围内选题,所以除非重大项目之外,一般不宜组织团队整体力量开展同一项目的科学研究。重点高校肩负有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团队成员如不开展科学研究,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学团队也要肩负这两大任务,可以要求各三级学科的成员或两个或多个三级学科的成员组成研究小组申请科研项目和开展研究。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可以按照教学团队内的三级学科组成科学研究研究队伍,也可以根据需要吸收团队内其他三级学科成员联合开展研究,但实际上一般还是三级学科带头人的个人行为或三级学科内其他成员的个人行为,通常是项目申请人根据需要组织力量,这是各类基金要求个人申报的基本要求决定的。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为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创造条件,团队负责人应该明确要求团队内每个三级学科的成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量化考核指标。

五、团队建设的持续性

教学团队是长期的教学与研究组织还是短期的组织,值得讨论。虽然有人认为教学团队随着一定任务的完成而随之解散,但应该说一般认为教学团队是长期存在的组织。因为教学团队的主要任务从事专业教学和与教学相关的建设,而专业教学是长期任务,所以教学团队是长期存在的,并需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高校内因研究项目需要而临时组合的团队常常是短期的,项目完成后,团队通常就解散了。因项目需要而组合的团队一般不是学校组织建设的,而是项目带头人的个人行为,这与教学团队是学校或学院组建是由学校批准是完全不同的。即使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团队的名称可能有变化,但作为专业教学而建设的类似组织是不会消失的。高校内也常设有专门研究机构,如研究院,研究所和研究室等,这些专门的研究组织虽然主要从事研究任务,一般也是长期存在的1个或多个研究团队。

六、高校教学团队与教研室的关系

教学团队和教研室有何关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不明确。对于不同的教研室,和教学团队的关系不同。教研室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关系有以下3种。第一种是两者基本相同。对于针对某一本科专业设立的教研室,教研室与教学团队的关系属于这一情况。通常认为,一个教学团队由8-12人组成[3],对于符合团队成员条件的同一教研室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将他们吸收为教学团队成员。教学团队有强有弱,要尽可能以高的标准建设教学团队。当然教学团队对成员的要求标准应该高一些,对于教研室内的个别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应作为团队的成员。由于多数专业教学团队是按照本科专业建设的,所以多数专业教学团队与教研室是同一个整体。二是专业教研室规模大于教学团队,如由几个二级学科或几个本科专业组成的教研室。对于这样的教研室,应该根据二级学科的数量分别组建专业教学团队。这样的教研室在重点但学一般不存在,但在非重点大学有时存在,如有的学校设立的离石与地理教研室。三是基础课教研室规模常大于教学团队,如数学、物理学与化学构成的基础教研室。对于这样的教研室,应该据课程构建教学团队,目前根据一门基础可构建教学团队的也较常见[19]。对于包括两个二级学科或两个以上二级学科的教研室,则不能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仍然应当以二级学科为单位进行建设,即1个教研室要建设两个或更多教学团队。当然,教研室不等同于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标准要比教研室的标准高,也不是所有教研室都是教学团队,只有达到了团队的不同等级教学团队的条件才能评为相应等级的教学团队(校级、省级和部级)。而教研室是为了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而由院系设立的,不需要评审和审批。另外,教学团队不一定都在教研室组建,还可以在研究所、研究室、研究中心等组建

参考文献:

[1] 顾昊.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41-43.

[2] 林萍.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构建措施探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5-16.

[3] 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中国高等教育,2007,(6): 75-77.

[4] 钟岩.高等院校教研室工作水平提升的有效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32-34.

[5] 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14-15.

[6] 史密斯.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侯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3-46.

[7] 王乾.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师资建设与管理,2009,(142): 26-27.

[8] 徐涌金,高秋艳.试析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2): 62-64.

[9] 刘昌安,温勤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4): 31-33.

[10] 朱旬萍.谈高等学校教研团队的建设.教育探索,2009,(11): 109-111.

[11] 刁叔钧.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教育探索, 2010,(3):92-93.

[12] 张锋.高校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 11-13.

[13] 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皖西学院学报,2008,24(1): 39-41.

[14] 王志蔚,张彩云,王红玫,赵中见,李红梅.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 32-36.

[15] 曾勇,隋旺华.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07,(4): 24-26.

[16] 王乾.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9,(142):26-27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6)

一 文献研究综述

1 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许多研究者都有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宝存(2007)认为,高等学校建立教学团队并非偶然,而是由于高等学校的特点呼吁建立扁平化的教学团队组织;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呼吁教师的紧密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不能依靠教师的单兵作战,必须依靠“集团军”;教师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马廷奇(2007)认为,传统基层教学组织对推进教学改革形成了体制,随着学生对知识需求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需要改传统的“单兵作战”教学模式为“团队教学”模式。李昌新等(2008)认为,教学团队对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有利于激发教师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构建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拓展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学习资源。禹奇才等(2008)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迫切要求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学科综合化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实行开放式教学的需要。以上是对教学团队建设必要性和意义的论述,应该说是非常全面和深刻的。

2 教学团队的概念、特征与构成要素

关于教学团队的概念与特征,刘宝存(2007)从团队的定义出发为教学团队进行了阐释: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其一般具有共同的目标、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良好的沟通、有效的领导等几个特征。马廷奇(2007)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方面对教学团队进行了定义与解释: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其特征是具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合理的教学团队组成结构、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和明确的教学改革任务要求。禹奇才等(2008)与马廷奇的观点完全相同。章兢(2008)认为,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立志高远又切实可行的目标、适度的规模与合理的结构、学术与教学兼备的高水平带头人和适当的建设平台。田恩舜(2008)认为,高水平教学团队主要包括四个关键要素:团队基础设施建设、团队规范建设、团队能力建设和团队文化建设。李桂华(2007)认为,高素质教学团队应具有统一明确、共同承诺的团队目标,优势互补、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和相互信任、和谐合作的团队氛围。以上各家论述很好地概括了教学团队的特点以及高水平教学团队应该具有的关键特质,为以后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3 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对目前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禹奇才等(2008)从宏观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是教学团队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与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与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关系等问题。蔡应昌(2007)则从教学团队成员培养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认为主要是重专职轻兼职、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育人的问题。

4 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原则

对于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原则,研究者们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田恩舜(2008)指出,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合理配置、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团队建设与教学建设相结合,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规则。章兢等(2008),指出,要真正实现教学团队的示范,在实践中必须注意的原则是团队的构建须体现教学的基础地位,团队的组织要有恰当的模式,团队的遴选和考核要有必要的条件或严格的标准,团队的建设过程应体现研究性教学理念。

5 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原则,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对策。刘宝存(2007)指出,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任务需要,打造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选拔和支持具有凝聚力的学术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打造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构建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营造和谐与宽容的文化氛围。同时还指出,改善高等学校的制度环境,是鼓励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创新管理体系、改革评估和考核机制、整合教师资源等途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马廷奇(2007)认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队内部激励和外部资源投入、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支持,教学团队要突破传统教学基层组织管理的体制性弊病,合理配置资源;并指出要正确处理教学团队建设与学术团队建设的关系、完善教学团队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李桂华(2007)指出,培育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基本策略是选择好团队带头人,配置好团队成员,落实好团队成员分担的责任,协调好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引导好各成员的工作方向。李昌新等(2008)提出了基于教师教育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遴选团队带头人、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建立共同愿景、营造合作文化、完善教学评价力憾等。章兢等(2008)提出,要创建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学生态,包括: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运行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合理而灵活的课程结构及鼓励研究性教学的氛围。

二 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 宏观研究的多,微观研究的少

研究者多把目光集中在比较宏观的问题上进行研究,缺少微观层面的研究。比如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概念、涵义、重要性、意义、目的、任务、策略、原则、问题等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深入,而对教学团队本身的研究较少甚至说没有,如,高绩效教学团队的素质模型,团队文化是什么,团队成员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影响团队绩效的内部因素是什么,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何选择团队带头人等。

宏观研究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宏观研究的指导下,才能指导学校去构建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为了提高团队绩效,建设高绩效团队,必须进行微观方面的研究。解决团队自身的问题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2 重复研究的多,创新研究的少

从发表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后来者的研究成果中,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较多,创新的内容较少。有

的是把前人的研究成果换了一种说法,缺乏自己的研究;有的是把前人的研究拓展深入了一下,缺乏创新的内容;有的是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下归纳总结,缺乏深入的探索研究。

3 理论探讨的多,实践研究的少

研究者提出了许多针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和策略,比如,提出团队建设要遴选团队带头人、要合理配置团队成员、要建立共同愿景、要营造合作文化、要完善教学评价办法等,要有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要有运行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要有合理而灵活的课程结构及鼓励研究性教学的氛围等。而研究如何配置团队成员、团队成员要有哪些素质结构、如何营造团队文化、团队成员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评价团队绩效等方面研究甚少,或者说没有。

三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展望

1 加强实践研究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实践也是检验理论可行性的唯一标准,对二者的研究,缺一不可。国内外关于团队建设的理论很多,研究也十分深入,但是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培养目标的教学工作来说,需要不同素质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这些教学团队的素质结构是什么样的、如何构建、构建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等都需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探索和检验。而且,某一类成功的专业教学团队的经验也可以指导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企业受益、社会受益。

2 加强对教学团队自身的研究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7)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1.教学团队的理论基础

一是协调合作。合作是教学团队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学团队作为一个组织,成员在合作时首先要有合作意愿。合作意愿是教学团队成员愿意和其他同伴分享自己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这是建立教学团队这个组织的基础。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互通信息使合作通道更加便利,将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协调起来,教学团队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就是为了促进教学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

二是相互依存。教学团队成员是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聚集起来的团体,教学团队正是基于相互依存这个基础,能让每个成员有较强的归属感,能使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目标结合起来,实现共存共赢。教学团队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不能游离于教学团队之外,成员在教学团队这个大环境中得到发展。

2.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基础

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了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团队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团队的计划和想法。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方案,质量工程别提出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应由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以达到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队带头人一般应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负责。这种对教学资源进行的合理分配,使教学团队成为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的学术平台。教学团队的建设对高校教学、科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将教师的奉献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享受到创造的快乐,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教学团队的建立还可以减轻目前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失衡负担,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的不足。老、中、青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相互学习、沟通,使青年教师能快速成长起来,老教师也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教学团队的特点及构成要素

1.教学团队的特点

一是教学团队成员的不确定性。教学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成员可以随时变更。

二是教学团队职能的非行政性。教学团队中没有管理者和领导者,教学团队中带头人和成员之间不同于上下级关系的管理,是横向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纵向的命令与服从。

三是教学团队分工的明确性。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工作职能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岗位。

四是教学团队信息交流的平行性。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是教学团队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有促进作用。

2.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

一是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每个教学团队都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是团队成员的导航,团队成员要为的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当然,设定团队目标时,应与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二是团员组成。教学团队最好由十人以下团员组成,应考虑职称、年龄、学历等多方面的,使其结构具有合理性,才能保证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团队定位。团队的定位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团队的整体定位,教学团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位置、团队成员组成、团队带头人选定、团队应采取什么方式评价激励成员等。第二是团队成员的个人定位。教学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是什么,在团队中份演什么角色。

四是团队计划。可以把团队计划理解成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因为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具体行动方案。只有在计划的操作下团队才会一步一步的贴近目标。团队计划应经过多方论证,要切实可行。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团队建设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教研室已成为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研究、执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等活动。因为教研室是根据学科来划分的,所以教学功能具有较单一性。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室很难承担跨学科的教学改革任务,很难满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需求,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研室的主要管理制度急需改革。另外,学校领导对教学职能部门缺乏深刻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投入不足,导致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职责不清,管理跟不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知识呈现出新的特征。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学科的综合趋势迫切需要教师合作。而当前教学研究的落后,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也需要教师与同行合作,提高专业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所以,教学团队这种模式的建立,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教学团队与教研室管理方面的不同在于团队是依托教学任务的改革和实践形成的,教学团队共同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强调成员间的知识互补,因此,整合教学资源,发展教学团队对于适应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内在规律,推进教学改革是有效的形式。

2.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打造一支敬业爱业、业务水平高、合作意识强的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的高等院校,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旨在培养社会适应性强,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只注重科研机构的建设,注重对教师科研方面的评价,这种对教师个人的研究结果的强调,对教师教学的轻视,向科学研究倾斜的政策是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既然是以教学为主,而不是以科研为主,那么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上好课,而不是去写论文、报目,在科研和教学中,更应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而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的建立有利于教师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适应学科之间不断增强的交叉、融合、渗透、综合的趋势,适应更加复杂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加强专业学科和部门的整合,可以把有限的财力、物力、资源综合起来用到教学方面,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

二是促进教师成长。学科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趋势,以及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势必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有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这就有必要通过建立教学团队使教师达到知识共享,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能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而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对新的知识、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快,老教师也需要与青年教师交流,更新观念,两者互补性强。教学团队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有助于培育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等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方向狭窄造成教学工作效益低下。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应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抓好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考虑学科队伍建设时,既要考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还要考虑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否则,学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很难成就大的事业。而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的保障。学科建设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敬业努力、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教学团队做支撑。因此,只有加快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加强学科建设。

四.教学团队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首次将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这不仅表明了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在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地方高等本科院校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展,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线教师感到了更大的压力。而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学建设是其基本任务。教学团队中的成员没有上下级之分,平等和谐,这种氛围有利于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教学资源的共享,使1+1>2,且体味到自我发展的快乐和强烈的成就感,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是补充研究室功能的必要条件。教研室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组织管理的基层单位,教学团队是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团体。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研室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互相研讨的平台,当教师迫切需要与同伴合作时,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研室的管制型向教学团队的自主型转换,实现教学组织向教学团队的自然过渡,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总之,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合作机制有效的教学团队,将成为改革地方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11―13

[2]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1):23―25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8)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项目管理中,高校的项目团队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能够将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转变为可分配的各种具体子目标,从而高效的完成。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成员具有多种不同的技能,如何将这些不同人的技能进行有效的重整组合,是每一位项目管理人员和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中,高校的项目团队所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在项目管理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团队。

二、项目团队建设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在项目管理中,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贯穿整个项目过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将一个个项目组的成员组织成为一个分工明确、技术水平过硬的项目团队,从而让项目团队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项目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随着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团队的工作形式。任何企业要想在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那它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企业所开展的项目中,高效的团队建设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在管理层面上有利于企业组织、管理具有不同技能的人员,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2.项目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项目成员创造力。项目团队建设在一定层面上为参与项目的成员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项目团队中的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项目中的不同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每位员工的创造能力。项目团队增强了成员的归属感,诱发他们为集体努力工作。

3.项目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项目团队工作绩效。项目团队是一个高度互动的群体,项目团队中的成员之间的合作、支持、沟通等表明他们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的程度。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组建相应的项目团队;通过这些团队,简化各种组织结构。项目团队可以使领导和团队、团队之间及内部成员的关系变为合作关系,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组的工作绩效。

三、项目管理中团队建设的主要方法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其必须考虑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率工作的项目团队。企业经营与项目团队建设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每一个项目团队从属于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效的项目团队建设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去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1.搭建良好的项目团队建设交流平台。一个项目高质量的完成需要项目团队进行有效的交流。这种交流涉及到项目团队与所属企业、项目客户、团队自身的交流。高效的交流是项目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方式。不同项目及成员要求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流,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项目团队建设水平。

2.规范化管理项目团队建设。根据项目的不同要求,企业及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的项目团队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使项目组的成员能够很好的履行相应的职责,从而提升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自身的定位、目标、准则等能够促使项目成员沿着既定的方向共同努力。

3.建立合理的项目团队激励体系。项目团队激励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有效的刺激项目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项目的完成质量。在项目团队建设过程中,适当的激励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激励可以激发项目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对项目团队的协作精神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

4.加强项目团队自身文化建设。项目团队的文化能够有意无意影响每一位项目成员的言语和行为。良好的项目团队文化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促使整个项目团队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提升团队自身的竞争力。在项目团队建设中,必须加强团队自身的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团队文化。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中,项目团队建设对于企业完成相关的既定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项目需要组建不同的项目团队,而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项目团队及成员之间按照项目要求完成相关的项目任务。文章对项目团队建设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管理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方法。文章对项目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91-03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旨在改变高等学校教学的单兵作战现象,增强教师的团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建设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部级优秀教学团队,既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真正“体”“面”“点”建设好部级教学团队内涵,即建设工作要“体”系化,建设内容要全“面”化,建设成果要特“点”化。

一、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体面”点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该“体面”点。首先,优秀教学团队本身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学校间的对比和评比,往往都强调有多少个优秀教学团队。为了学校的荣誉、专业的荣誉,各级都在认真组织,积极申报各级教学团队。申报教学团队已经成为一种动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获得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后,为了保持荣誉,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团队全体人员必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努力将教学团队建设成高效、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其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该得体,显现出“体面”。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优秀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无疑是最主要的,但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内部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变化反映出来。要学会总结,善于表达。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文字、影像等为工具,以听者或读者为接收对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得“体面”,不仅反映表达水平,更重要的是反映认真的工作态度。如果表现得“体面”,将会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当然,这里所谓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表现形式应“体面”,绝对没有对建设内容“过度包装”的意思,更不能弄虚作假。内容与形式既是互相联系的,又是互相制约的。绝对不能将“质量工程”搞成“面子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应该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将教学团队打造成一个高效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

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要体系化

一般管理学认为,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也就是说,团队就是具有共同理想和目标,具有一定理念,有明确分工,同时又团结合作,具有战斗力的集体。由此可见,团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体系)。从体系的内涵看,体系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具有其各自特性,在体系中起相应作用;体系具有特定的内在表现形式,形成一定的结构,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形成的,能实现规定的功能。所谓教学团队就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集体。高效教学团队的特征:有共同的目标,知识技能互补,分工协作,良好的沟通,有效的领导。显然,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体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就是有意识地打造高效教学团队。因此,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体系化。首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根据高效教学团队特征进行体系化建设。教学团队的领导者要运用领导力去促使团队目标趋于一致,建立和谐关系,建立与巩固规范的作用,形成具有战斗力的团队。(1)建立教学团队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是建立团队的首要任务。(2)在团队内建立和谐关系非常重要。(3)团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设必不可少。(4)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造团队精神。没有良好的敬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其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根据教学团队内涵进行体系化建设。(1)分析所建教学团队的功能,制定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建设目标应结合教学团队的定位、现有条件、团队理念等具体情况来制定。所制定的建设目标应是比较具体的,是可以实现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2)根据所制定的建设目标和教学团队要素,制定较详细的建设计划。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主要针对教学团队的各个要素,逐项制定。建设目标应明确,建设思路应可行,建设措施应具体,建设成果可检验。教学团队要素主要包括:团队结构、带头人、教学工作、教改教研、教材、科学研究等。(3)构建教学团队建设计划的落实、实施、监督与管理的机制。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评估现况—采取对策—观察成效—采取新对策的循环推进过程。

三、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要全面化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要全面、严格地按照优秀教学团队的内涵和要求的各方面认真建设,不能缺项,不能“短腿”。

1.团队的构成。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以专业、课群或课程为建设平台,以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团队为基础,根据教学团队现有具体情况和发展目标,建设规模适度,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着力打造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团队,确立具有特色的团队理念,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培养有用高级人才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2.带头人。带头人是教学团队中运用其自身影响力和权力,影响和领导团队,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目标而奋斗的战斗核心。带头人首先应具备人格魅力,政治思想素质高,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宽容精神,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其次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有先进教学理念。再次应具有领导能力,具有分析判断全局的能力和进行战略规划的能力、调动团队积极性的能力、协调能力和决断魄力。

3.教学工作。教学应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课程的动态性、扩展性、交融性和研究性,授课应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制定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是更新理念、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团队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更新教学理念,勇于创新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5.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应积极进行教材研究,重视立体化教材建设。在了解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融合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新概念、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授课体系,制定适于自己授课的教学大纲,进行精心课程设计,确定授课要讲授的内容,逐步编写和出版具有特色的教材与教学辅助读物以及立体化教材。

6.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跟踪科学、更新知识、创新方法、锻炼队伍,是教学的支柱。专业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果要特点化

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特点孕育特色,特色是实力,是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最终成果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特色是根据团队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学风格和特征,是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个性风貌。教学团队的特色应具有四大特性,即独特性、先进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团队的个性;先进性是具有启示和示范作用的特性;稳定性是来自于团队长期积淀形成的稳定特征;发展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教学团队特色主要通过放大传统特色、挖掘潜在特色、培育新兴特色等来形成与构建。从教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团队特色;分析、聚焦团队已有某方面的优势,提升、扩展为团队特色;将优秀教师的特色迁移、扩大,发展为团队特色;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实际,内化、建设、形成团队特色;将改革创新的突出亮点和成就发展成为团队特色。教学团队特色的形成与构建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应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2)应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3)应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4)应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体面点”建设教学团队,是笔者在部级教学团队申报和建设的深刻体会,并经过思考与推理而得的理性观点。“体面点”建设教学团队,既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一种理念,也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可以用于指导各阶段教学团队建设。“体面点”建设教学团队的理念,还可以推广与应用到精品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

参考文献:

[1]2010年部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EB/OL].

http:///NewsDetail.aspx?id=407.

[2]李振泉,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机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3).

[3]李漫.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8,(23).

[4]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5]朱军,郭斌.研究型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诸要素探析[J].科教文汇,2008,(23).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10)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强调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要求“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这表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团队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研究等为重点,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以院、系、中心(所、室)等为建设单位,以教学科研等各方面优势互补的教师建构的核心队伍。教学团队具备5个方面的特征:

(一)有明确的教学建设目标

就高等学校发展的任务需求而言,教学团队是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因此,教学团队的建立应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建设发展目标,即教学团队应以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为目标,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有计划、分阶段地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团队应在校级、省级和部级的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有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

教学团队建设要紧跟时展的趋势,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三)有合理的教学梯队

合理的教学梯队是形成和建设教学团队的基础,为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教学团队应由学术带头人领导,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名师,又有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以及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辅人员。

(四)有优良的教学建设成果

优良的教学建设成果是衡量教学团队建设成效的指标,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果应在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加以体现。在具体教学建设项目中应取得校级、省级或部级的标志性成果,如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特色或示范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或者显示出取得优秀成果的良好趋势。

(五)有优良的学术研究成果

教学团队应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优秀教师应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带领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力争取得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并能够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领域,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团队建设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学名师领衔担任首席教授,发挥感召引导作用,支持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学位,积极开展传帮带等形式的帮扶活动,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意识,将年轻教师真正培养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努力培养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促进教学拔尖人才(国家名师、省级名师)和骨干教师的成长

教学团队中教学名师和其他具有高级职称的团队成员深人教学工作第一线,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优质教学资源,使教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仅能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也为教学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三)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

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团队实施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平台。教学团队根据教育改革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验及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四)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团队建设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在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最新的教学成果,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实用性人才。

三、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对策分析

高水平教学团队的组建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以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中心组建教学研究团队

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是具有丰富知识,在教学、科研、服务、创新等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师,但教师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以教学科研为龙头,才能使教学团队的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学校层级的提升。选择好团队带头人是培育高素质教学团队的关键。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其作用主要在于设定团队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协调,不断创新进取。在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中,团队带头人应为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具有教授职称,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及创新性学术思想;致力于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趋势,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强,具有亲和力,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调解内外关系,能够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团队带头人要带领教师不断拼搏进取,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二)以课程群组为单位建立教学团队

传统意义的教学团队往往以教研室为单位,把一个教研室的全体教师称为一个教学团队。其实,真正意义的教学团队应打破团队成员的行政部门的划分,而是以课程群组为单位来组织团队成员,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的教研室,甚至不同的系或学院。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团队其成员才能围绕课程群组的教学建设工作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并在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中优势互补,紧密协作,推动教学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按“重点建设,分层推进”原则建设教师团队

教学团队的建设并不是遍地开花、广种薄收之事,而应按“重点建设,分层推进”原则进行。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一方面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本科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的“质量工程”中去;另一方面,应分层次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好学校级的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建设目标明确、成效明显、发展趋势好的教学团队进行重点扶植,冲击省级、部级教学团队,并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团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和专项经费支持。

(四)加强交流沟通,增强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是指团队成员间相互吸引、共同参与团队目标的程度。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的粘合剂,是维持教学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学团队的凝聚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质量,即情感因素、价值观念的一致性以及团队目标内化为个人自觉意识与动机的程度。因此,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团队凝聚力的培育,使团队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五)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体,营造良好的教学团队建设氛围

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包括学校的大氛围和团队内部的小氛围。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真正营造出一种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术氛围。学校相关部门应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工作平台、充足的软硬件条件、周到细致的服务。这样才能使教师潜心研究和创新,严谨治学,施展才能。从团队自身方面看,团队内部应形成一种畅所欲言、宽宏包容、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让每个成员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合力,发挥团队的巨大作用。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篇(11)

近年来,中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时空巨变,由此导致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之间的竞争,在大学生存、发展的激烈环境中学校“团队建设”将是核心竞争力的代表者,对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各种组织都处在调适环境的过程中,并有诸多的不适应,高等学校亦不例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决策优化问题、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工作绩效提高问题、管理科学问题”等。

学校团队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的创建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成员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灵活、更迅速地适应环境,开展工作,提高团队成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方式。为此,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学校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课题组,对河北省范围内的四所高校“团队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研究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一)调研的目的

了解高校团队建设状况,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二)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保定、承德、唐山等城市的四所高校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教师以无记名方式填写。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查阅国内外关于高校团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尤其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将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部分共56个问题,将问卷发放给各高校教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8份,回收率为79%;其中有效问卷为153份,有效回收率为75.15%。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与因素分析。

二、讨论与分析

(一)对于团队建设的基本项目,调查对象的意见存在较强的一致性

一直以来企业讲究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自我管理与有效沟通的重要形式,它以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团队建设基础,以及时、快速沟通作为渠道,把员工纳入不同的团队建设中,营造团队内良性互动的合作气氛。而在员工规模相对庞大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高效团队的建设,并已经逐渐把对团队建设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

针对团队建设的几个问题,我们分别对4所学校的158人做出问卷调查,其中5人未作答。综合调查结果,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肯定了团队建设对于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学校开展团队建设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对于所在高校的团队建设,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团队素质还有待提高或者不太满意。

有40%以上的人认为学校团队中最重要的团队是领导团队,其余的人认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科技队伍的建设也同样重要。

构建一个优秀的高效团队有很多途径,包括: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目标,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构建学校教师团队;以明晰责任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团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同课异构、集体备课、课题驱动、工会活动)价钱学校团队建设;以研究反思为途径,提升学校团队学习力。

(二)不同背景的人对团队建设的认识有所区别

对于团队建设的一些问题,我们把调查者根据年龄、学位、专业背景、目前职务所、在学校级别以及是否有出国经历分成6组进行了分类调查。

虽然绝大多数人肯定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同样都认为学校团队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当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个别问题上,有些组别还存在一定差别。

六组调查者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校团队中领导团队最为关键,只有博士明显更重视教师队伍。认为学校团队建设十分重要的比例博士组也明显高于其他组。

就不同学科背景而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文科更注重领导团队建设,而理工科更注重教师团队建设。从学科发展前景和学科从业方向来讲,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

根据目前职位的不同,我们分别对校长、副校长、处长、院长这四个级别的人进行了调查。而从对40个处长的调查当中发现,身处处长这一级别的调查者,认为在领导团队在高校团队中起更大作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组别。而在对普通高校,高职学校和民办学校的调查当中,民办高校明显更加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

对于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人名共和国,应该是最早把团队应用到生活生产当中,国外比国内更好的应用了团队建设,并且更重视团队建设。而经过了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过程,有出国经历的人认为团队建设重要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出过经历的人。

(三)传统文化对高校团队建设的影响不可忽视

针对中国国学中管理思想对学校团队建设是否有作用以及领导团队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两个问题,把调查者根据专业背景、学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和职务分为六组进行分类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学文科的人比学理工科的人更多的认为中国国学中的管理思想对团队建设有作用。而理工科的人更多的认为领导在团队建设中起主要作用。

无论是国学思想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是领导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博士都要明显高于其他组。

41-50岁年龄段的人,认为国学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51-60岁的人则更相对重视领导团队在整个学校团队建设中的地位。

对四所学校的调查,够充分说明,大部分人都认为国学思想在团队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及领导团队也对团队建设有重要意义。

校长、副校长认为领导团队在团队建设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的比例明显的高于其他组别。处级干部对国学思想与团队建设的关系态度较其他组更为积极。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一个团队的发展是否良好,在生活和工作中体现的功能是否高效,团队是否能够起到1+1>2的作用取决于很多因素。

综合调查结果,归纳出影响到一个团队好坏以及是否高校的因素。从大的方向来看,在受到资金、文化氛围影响的同时,阻碍一个团队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学校自身的发展,另一个就是领导的重视程度。

(二)一个团队是否优秀还取决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

在领导的确定上,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之上,不仅仅要有工作中所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还要有不同的年龄结构。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做到以身作则、善于聆听、善于调节团队成员之间的内部矛盾。领导首先要做到诚信为本,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领袖才能,和管理技能,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工作当中,团队领导起到指挥、规划、创新、识人、沟通的作用,充当起一个团队的激烈者和带领者。当然,领导者要起到对整个团队的推动力量,还要懂得用人的艺术和用权的艺术。

在成员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人品、诚信度。团队中成员在其构架中应该做到各显其能、协作沟通。要做到良好沟通,核心价值观是团队沟通的基础、信任机制是团队沟通的保证、战略目标是团队沟通的前提、用心聆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三)在团队的建设当中,团队的精神要求为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合理分工、团结协作。

团队建设的指导原则为求真务实,因校制宜,鼓励合作、突出团队。高绩效团队要确立清晰明确的愿望和目标,培养良好的团队氛围。计愿景应考虑具有前瞻性。振奋人心的清晰愿景和支持和促进团队建设的组织氛围对于高校团队的建设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有效激励会让团队业绩更出色,比如薪酬激励。

(四)在团队的运行当中,领导者授权时应注意分工明确,权责相称。

在队员比领导者更适合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能够果断的授权给下级。在意见不一致发生冲突的时候,解决团队冲突要敢于直接现实真诚的表达自己,领导者要保持控制力。大部分人认为向团队提供反馈信息的同时自己要坦诚的接受别人的意见是领导团队走向成功的关键。在团队的发展当中,创新是自我特破的内在要求,是团队生存、发展、竞争、卓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