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摄影课程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3 13:58:04

摄影课程总结

摄影课程总结篇(1)

    一、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摄影基础是教育技术类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要掌握现代摄影的工具、摄影用光艺术、摄影曝光艺术、摄影构图艺术、摄影创作的主题意识等摄影艺术创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技巧,运用摄影的思维活动,进行摄影创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良好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逐步扩大的摄影教学内容,使得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需求。所以,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摄影基础教学设计的关键,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培养学生视觉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采用图片、语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对知识达到更好的理解及更长久的记忆效果,使学习者在抽象文字符号外,还能有视觉、听觉或触觉等多种知觉的学习。

    二、准确把握摄影基础课程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强是摄影基础最突出的特点。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方式,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原理、方法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实践观念,注重美感的思维形式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的训练,注重培养审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摄影基础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人门课程,是基础通向专业技能的重要媒介,兼有“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它综合运用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写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从策划、构思到拍摄命名的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要懂理论,又要有实践。在摄影基础教学中,应强调审美观点、综合能力及实验技能的培养,并注重联系实际拍摄过程,着重基础,力求创新,增强专业适用性。

    摄影是一门科学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形式,强调视觉性是其又一个重要特点。探讨摄影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力度拓展主体意识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摄影语言、新的摄影方式正是视觉文化的基础。视觉素养的高低对个人总体能力的提高与专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把摄影作品的多样性表达出来,使其体现出传达性与表现性的本质。学生才能在摄影课之后利用摄影的特性,来为其视觉性服务。

    结合摄影基础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几大优点:一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在较少学时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摄影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抽象、费时等弊端;四是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摄影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多元化摄影人才和从事摄影艺术研究及创作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应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并培养其创造性。但是,纵观我国当前摄影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十数年前的水平。传统的摄影教育偏重于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摄影实践与摄影理论不能完全融会贯通,缺乏对现代摄影理念的传授和教育。因此摄影教育应孕育出新的创新思维,将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借助于新型的现代教学手段以保证中国摄影教育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乃至与世界艺术教育接轨。在摄影基础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把两者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扬长避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但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应注意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应当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多媒体教学能使摄影基础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和直观具体,而好的板书有提纲掣领的作用,还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以完成对知识的整理和总结,是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补充与完善。比如在总结传统相机与数码相机的区别时,第一个班级的教师已经用电子表格把框架制作好,以pp7,的形式直接将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画表格的过程。而第二个班级中,当教师在黑板上绘制表格时,学生也在自己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表格,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和黑板上的相印证,师生交流互动良好。显然在这个环节中,手写的方式在黑板上呈现比电子ppt直接呈现更加适宜其效果更好。

    2.依据课程特点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集声、画、图、文等于一体的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但要依据课程特点,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认知角度,以知识构建、教学互动、学生为主体为基本要素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应具备教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教学课件是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需要而设计制作的,简单实用、突出重点、弱化难点是设计制作的原则。所以课件制作应以课程体系结构为切入点,重点解决好教学内容的总体安排,教学单元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等;摄影基础涉及的素材较多,制作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种素材,做到深人浅出,生动有趣。如相机的基本操作,对焦、曝光等重点、难点内容,可采用动画演示,摄影构图,需要大量典型的精美图片来直观的展现构图的形式,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引出结论。

    教学课件在制作时切忌过分华丽,因为过多的声音和动画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进而忽视内容的学习。画面应突出重点,要做到内容及形式的有机统一。如对课件中文字、图片以及动画效果等要做到合理搭配,使页面的视觉效果美观而和谐,以达到传递教学内容的最佳效果。此外课件制作应设计灵活的对话形式,开发交互性强的课件。这就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找出各知识块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好各知识块之间如何跳转,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交互响应形式。

    课件制作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根据知识内容实时更新。要充分体现出多媒体课件表现力丰富、信息量大、知识点密集等特点,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

    3.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课件修饰过多,不能突出重点;不具有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性,不能随机应变等。所以教学实践中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握课件的使用技巧。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好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努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师生间的互动即教学相长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学互动。比如在讲摄影用光时,可以先观看一系列同一个景物的不同用光效果精美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光线变化后的拍摄差异,很快地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经验,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用光的特点,教师总结点评,最后展开对内容的讲解。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的灌输,还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启发、提问、组织讨论及点评等,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一方面,由于摄影基础教学内容涉及的图片素材多,课件信息量大,有的学生注意多媒体的观看,而忽略了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是否强调了教学的重点,是否给予课堂教学的“留白”等考虑不够,其结果是既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又削弱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多媒体课件,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技巧。

    4.优化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是教授过程的主体,其相应的客体是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被多媒体软件所取代。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视觉与听觉带来刺激,并把学生带到无限的探索与想象空间,便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地活跃思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自由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比如在讲人物摄影拍摄方式后的小结:先总结摆拍、抓拍的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分享自己采用不同拍摄方式时的经验。学生们踊跃发言,是一种自我学习与交流学习的极好方式。学生能从不同方面总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

摄影课程总结篇(2)

此外,不少高校的公共艺术素养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偏重于技法传授。以摄影为例,教学重点往往集中在摄影的手段(器材)与技巧上,偏重于技术、技法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大学公共艺术素养课程,摄影的教学目的不在于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掌握,不在于摄影技能技巧必须达到某种高度,而在于通过摄影艺术这一独特手段,潜移默化,感化心灵,完善人格,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显然,对于作为大学公共艺术素养课程的摄影来说,审美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远比技法传授更为重要。

2.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而言,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素养实践类课程通常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采用讲授灌输的方式,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艺术素养教学上的教师机械教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以致大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被大大减弱。以摄影课程为例,教师往往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与技法要点,然后布置相应作业,随后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拍摄实践。这种传授式教学基本上是你讲我听,你问我答,教师教一学生做一,教师教二学生做二,就作业而作业,为拍照而拍照,而缺乏启发式的对话研讨与审美上的探索思考。4.缺少课外活动环节公共艺术素养教育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光说不练很难收效。但是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时量少的情况下,光靠小小的课堂和短短的几十课时的课内教学,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最终目标。对于公共艺术素养教学而言,课外艺术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素质型、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摄影为例,目前的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缺少课外活动环节。虽然很多院校有各自的摄影社团,也不定期会有一些摄影活动,但这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和摄影课程无关,往往是热一阵冷一阵,有一阵无一阵,有任务时才突击。

二、“2+4”立体教学法应用性研究

在公共艺术素养课程当中,摄影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置摄影课程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格,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2+4”立体教学法。“2”指的是摄影教学的开展形式,即“摄影选修课”“摄影社团与校园摄影活动”,课内课外两个平台并重。“4”指的是摄影教学具体的实施内容与措施,即围绕课题理论学习实践技巧和佳作鉴赏相结合、适时引导拍摄实践、作品评议总结分析、策划展览汇报成果等四个步骤,从而有效提高公共艺术素养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与质量。

1.两个平台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公共艺术素养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在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社团在公共艺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重视相应的校园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定期的摄影大赛、摄影作品展等,让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习空间从课堂扩大到校园,力图将艺术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涯。其实在当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摄影选修课,在课外也成立了大学生摄影社团并举办相关摄影艺术活动,但这两种形式是互相独立的,没有统一起来,这不利于摄影教学的开展。笔者将摄影社团、摄影艺术活动作为摄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摄影课和摄影社团、摄影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组成摄影教学的开展形式。其中,作为第一课堂,摄影选修课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通过教学激发普通大学生学习摄影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判断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此外,将摄影社团和摄影活动纳入摄影教学,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形式灵活的各种艺术活动协同开展摄影教学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扩大艺术教育的空间和实践的舞台,增强艺术教育效果。

2.四步教学法

在具体的摄影教学中,笔者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改“课程”教学为“课题”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围绕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题进行探讨与实践,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应的摄影实践活动。为了更行之有效地开展教学,笔者就摄影课题教学的具体实施内容与措施归纳为如下的“四步骤”。

(1)围绕课题,理论学习、实践技巧和佳作鉴赏相结合

首先,依据课程大纲把摄影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设计实际的、有典型意义的摄影课题。围绕课题,教师结合自己或他人的拍摄技巧和经验进行理论讲授,通过作品欣赏、技术讲解、创作理念介绍,让学生获得感知,以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2)适时引导、拍摄实践

其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分析作品,并根据课题任务要求进行创意构思和遐想,编写拍摄脚本、策划拍摄方案。随后,依照已确立的拍摄方案与执行程序工作,完成方案的具体实施与制作。通过摄影创作实践,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实践成果,激发学生发现美、捕捉美、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教师对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观察和督导,注意有的放矢地启发与引导学生,发掘潜能、发展个性、大胆创新,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适时地提供必要的技术上的帮助与指导。

(3)作品评议、总结分析

任务实施完成后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议是摄影课程的重要内容。“作品评议、总结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教师讲评。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同时通过互相交流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

摄影课程总结篇(3)

二、项目教学法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构建摄影项目小组

构建摄影项目小组是项目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将项目教学法与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完美结合[2]。教师要将全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层次多元化。同时,要从小组中各选出一名项目组组长,来组织和管理小组后续的任务,是小组的核心人物。教师在分组时,应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有利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质量和效率。

2.设计摄影项目课题

对于摄影项目而言,对摄影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应当选择大学生活中的场景和元素,学生可以寻找到更多的素材,从中获取灵感。例如,以“校园一角”为例,植物、建筑、人物等都可作为拍摄元素,但是根据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曝光率、背景以及白平衡等拍摄参数的控制。在拍摄之前,教师应对拍摄项目予以说明和讲解,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叮嘱学生拍摄技巧,尤其是对光的捕捉和角度的选择。

3.实现小组活动探究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技巧的灌输,让学生以此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探究,对每个小组都制定不同的项目课题,有利于后期对项目拍摄技巧的总结和学习。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把握摄影技巧,根据项目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拍摄计划,并根据教师教授的相关技巧和查阅摄影的相关书籍,让小组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其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课堂教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4.完善摄影项目作品

待到学生拍完摄影作品后,为增强作品的美观性和视觉效果,可利用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来优化作品的质量,以弥补照片中的瑕疵。然后,学生通过视频软件将图文进行设计,将图文格式转化为视频格式,来完善摄影项目作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可增强学生对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摄影技巧的积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共同为集体荣誉而努力。

5.开展项目最终评价

每个小组的摄影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应对各自的想法和收获进行说明,对自己的作品予以解说,并总结一些自己作品最为突出的摄影技巧,在总结的过程中,如出现总结不当或不正确的问题,教师要予以更正。学生总结完之后,教师应将学生的摄影课题汇总起来,向学生讲解每种课题的摄影技巧和重点内容,实现了观点的共享,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摄影知识。最后,教师应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小组予以鼓励,增强大学生对摄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大学生摄影技术的提高,使得摄影课堂得到了优化和升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值得在摄影课堂中应用。

结语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共同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倡“以学生为本”,在摄影项目的实践与操作中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摄影项目小组、设计项目课题、加强项目探究与制作,最终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价,整个过程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项目教学法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对摄影教学具有关键性地推动作用。

摄影课程总结篇(4)

摄影课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涉及的面非常广,又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现在高职高专摄影教学中基本采用传统的摄影教学方法,而在传统教学方面往往是理论知识比重超过实践操作。由于实践操作时间太少,学生很难消化理论课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稳定,但在专业本科学院也往往需要非常长的课时才能够完成,如果要学习专业倾向更强的摄影内容更要长年累月的知识积累,并且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因此超大课时量和少实践操作的摄影教学方法是不适应高职高专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是这门课程的特点,那么如何运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来适应高职高专的摄影教学?在多年的高校摄影教学中本人总结了一种比较适应高职高专摄影教学的方法作为参考。

从高职高专教学特点来分析,高职高专的教学都应从实际需要入手,实践操作教学在高职高专摄影教学中运用会使教学效果更快更好,更适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时和资源配置方面根据不同专业情况有针对性安排实践教学的方法是必要的,如广告专业的摄影实践课和室内专业的摄影实践课应有不同的操作内容。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实操课并不是说就不要理论课了,应当说是一种以实践操作为主加以巩固理论知识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这种方法在高职高专摄影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摄影实践教学的运用大体应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实践部分;第二部分为专业摄影实践部分。

我们首先从第一部分基础理论实践部分来谈谈。基础理论实践部分又分为理论篇和操作篇。理论篇中有摄影的发展及其作用;从专业到普及;从理论到实践等。在操作篇中有相机基本构造了解、选择、保护的方法;镜头――焦距、视角与景深 的关系;曝光与测定的运用;色调、色温与白平衡;布光的方法等知识和内容。那么在基础理论实践部分无论是理论篇还是操作篇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都是运用实践来确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如讲摄影的发展及其作用时,先用135单反胶片机分发给同学们使用操作后,再用135单反数码相机分发给同学们使用操作,让同学们说出两种相机的优缺点,然后总结比较后再来讲摄影的发展及其作用。这样同学们很快能理解和认识摄影的发展及其作用,并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部分为专业摄影实践部分。在专业摄影实践部分上课内容和操作是不分开的。专业摄影实践主要包括为:吸光体、反光体、透光体拍摄训练;复合商品拍摄训练;室内、室外人像拍摄训练;风光、建筑拍摄训练;创意摄影;另类商业摄影。第二部分的专业摄影实践中内容可根据艺术类各类专业的要求另行安排实训内容,宗旨就是和各类专业主干课联系越密切越好。当然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其实践场所和所要求器材比传统的理论教学要求要高得多。如:理论篇中基础训练对相机构造的了解,就必须有多种相机样机,每种样机都应有一定的数量,以便实践。这样在资源配置上费用会提高,但摄影教学效果也会提高很多。

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但要求摄影教师理论知识非常丰富,而且实践操作水平也必须高,并要求通过实践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具体我们以两课时90分钟的教学过程来和大家研讨。

如我们讲基础训练中照相机的类型时,在二个课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照相机的各种类型及选择和保护方法;要求掌握摄影发展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各种类型,选择和保护的方法;了解各种类型相机拍摄的特点。我们把重点和难点放在135型相机和120型相机、135型相机中反光式和直视式的特点、数码135型单反相机上。实践教学的方法就必须更加具体,时间和内容安排也必须合理。第一课时简单就相机的类型导入10分钟,然后提出问题,你们会使用哪些类型相机?直接进入摄影室操作传统相机135型单反和直视式相机20分钟时间由学生自己操作。这中间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大部分同学没有操作这种照相机,他们在不会使用的过程中就迫切的想知道。教师在不断示范讲解实践操作中,总结学生的几个重点问题,针对问题讲解示范20分钟,同时再要求学生操作20分钟;最后20分钟做理论引导。如135型单反相机的特点,135型单反相机产生“噪音”的原因等。在90分钟的课中,用了30分钟做理论方面的导入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求教师了解各种相机的特点而且必须有熟练操作各种相机的功夫,学生在许多方面都开始了了解,在实操中有很多经验是理论表达不出的,如装片听音和找手感的方法等。

摄影课程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3-0122-03

引言

摄影是教育技术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影视艺术创造的基础,是社会与人之间信息传播最直接的纽带。它是一种利用摄影造型手段来展现有关社会信息的传播媒介。它常用于宣传海报、大型图片展示、新闻传播、纪事性资料收藏、艺术鉴赏等,具有广泛进入传播通道的功能。学习并掌握好摄影的拍摄思路与技法,使学生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及特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本课程的宗旨。该课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2学分,实践环节36学时1学分。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普及,数码相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图片经过图像处理技术加工处理后,再经彩色激光打印机或彩色喷墨打印机输出高质量的图片,使得摄影课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摄影》课程的教学已经步入正轨,特别是《摄影》实践教学已初显成效,使该课真正成为《网页制作》、《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电视节目制作》、《3D动画》等众多课程的学科基础课,为这些课在教学实践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笔者将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学者共享。

一、教学目标再定位

摄影首先是一种技术,一种机械学、光学、化学、电子学和数字技术合成出来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技术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通过摄影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素养是本课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思考的问题。摄影课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实践教学还停留在相机的使用、曝光的控制、暗房冲卷、洗片上,多数学生只能拍出图像清楚的照片,而对摄影的构图、光线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如何进行摄影作品的艺术加工与创作还不够深入细致,而随着数码相机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相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教学的重心就应放在摄影的艺术创作上。因此,要让学生多拍、多看、多想、多总结,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目前该课的培养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

(2)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及构图技巧;

(3)掌握摄影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拍摄技巧;

(4)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摄影艺术鉴赏能力,懂得什么是美,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观。

二、更新教材调整教学重心

针对新的目标定位,对摄影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实践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加强,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几次更换教材、调整教学的重心。将过去的暗房冲卷、洗片、胶片摄影创作等调整为选学内容。

2000年使用徐国兴著,《摄影技术教程》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教材主要侧重摄影的基础理论及摄影暗房技术。2004年使用徐国兴著,《摄影技术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码相机技术及使用。2008年使用杨恩璞著,《摄影基础――新编实用摄影教程》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上册是摄影基础,下册是摄影实践。杨恩璞所著教材在徐国兴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影构图、摄影布光、摄影图片的后期制作技术以及摄影专题片的创作。2010年至今,又将《摄影》课程教学分为摄影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和摄影实践教学部分。参考书有:颜志刚编著《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刘滁民编著《摄影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宗寿等编《大学生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刘书亮著《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三、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学时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数码相机的运用,依据教材的更换,教学内容也有了很大调整,过去的胶片摄影、暗房洗片所占课时比重较大,现如今把教学重点调整到数码相机的使用以及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艺术人像摄影、艺术创意摄影以及数字图片的加工处理上,胶片摄影和暗房洗片则作为选修内容。该课程的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36,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如表1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四、完善数字设计加强实验室建设

《摄影》课程虽说是学科基础课,但其实践性很强,因此,实验完成的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前的摄影教学只有几台用胶片记录影像的传统机械相机和一个摄影暗房实验室。现如今,根据以上实验项目的设置以及数字技术的普及,实验设备必须更新、配套及完善。对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和暗房冲洗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

在实验室建设上,以摄影摄像灯光实验室为主,分别建有一个热光源的摄影棚和一个冷光源的摄影棚,同时为图片的后期加工处理建有一个平面设计动画机房。在设备配置上,以佳能数码相机为主,分别配备了佳能SX20IS相机4台、佳能350D相机3台、佳能450D相机4台、佳能50D相机l台。为数字图片的输出配备了爱普生7880C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2台、HP2020彩色激光打印机2台、色彩管理校色仪2台,并配有计算机。灯光实验室配备背景幕、调光台,同时配备了各种测光表、闪光灯、滤色镜等,完全能满足以上所列实验项目的要求。

通过对摄影实验室的改造升级,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使该实验室能进行摄影光学实验、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摄影创作实验、数字图片的后期处理等三大类实验,能完成相机的使用、摄影光学、摄影布光、曝光控制、光圈与景深控制、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图片修整、图片打印输出以及摄影暗房洗片等一系列实验项目。

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适应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应具备综合能力的需要,以应用创新为本,加强学生在校内外的创新意识,提高在当今社会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也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新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也为《摄影》精品课建设更加完善,所以,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加大对校外摄影课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目前该课程在赤峰市叮咚数码影像工作室、赤峰市海马影像制作公司建立了实训基地,同时校内还成立了学生摄影协会社团。学生利用寒暑假、周六周日以及业余时间分期分批到摄影社团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见习或实训。主要见习婚礼摄影、户外采风、室内人像摄影、参与照片的数字处理、翻拍老照片以及制作电子相册等。

学生通过见习,零距离接触社会,增长了摄影的实践能力,积累了社会经验。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主动融入社会,为学生设计开发出更切实际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满足社会对摄影人才的需求。

六、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手段

2004年以前教育技术学专科阶段,摄影课教学评价主要依据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没有评价。2004年以后教育技术学本科阶段,对学生的摄影实践教学有了评价。2004至2008年,当时的评价只是考试卷面成绩占70%,实践教学占20%,平时作业、出勤占10%,实践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完成的8个实验给出成绩,平时作业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摄影作品。2008年以后到2010年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评价比例加大,提高到30%,考试卷面成绩占60%,学生出勤占10%。2010年以后至今,为进一步加大摄影的实践教学力度,将摄影课实践教学部分单独开课为36学时,1学分。

独立开课后,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相机的使用实践、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实践、滤色镜的使用实践、室内灯光摄影实践、室外胶片摄影实践、室内人像摄影实践、室外风光摄影实践、数字照片加工处理实践、暗房冲卷洗片实践、专题图片(夜景、雪景、花卉、新闻、广告)摄影实践等。通过以上实践教学并要求学生完成8个实验报告。评价手段主要有:实践教学依据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占10%;学生提交的实践作品占50%,如人像摄影作品、风光摄影作品、图片加工处理的摄影作品和暗房洗片作品等;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后所提交的实验报告成绩占40%。

七、改革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摄影》课程实践部分虽然独立开课,单独进行评价,但在教学时一定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积极参加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以便巩固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同时要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作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课的讲授上要以学生的自学学习为主,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采取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更多发挥网络平台的互动作用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作品的作用。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进行创作、反思,教师更多时间去评价学生所提交的摄影作品,分享协作学习成果。

摄影课程总结篇(6)

现阶段,一改原有精品课程,开放资源,创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这样可以将原有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成果充分利用以达到共享,解决原有精品课程中出现的实用性不够、交互性缺乏、平台不统一、利用率低下以及后续维护弱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能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群创建中的优质课程资源通过数字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共建共享,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作为即将转型的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告摄影”必然紧跟课程建设步伐,提供教学资源的管理、共享和创新功能,并且为大量远程学习者提供方便,为课堂教学以外知识的拓展开辟捷径。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广告摄影”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懂得摄影的基本技能,并能把握当今摄影的潮流,学会鉴赏、拍摄、制作专业的摄影图像,并使摄影成为设计的有力工具。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两部分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其任务旨在通过对摄影器材、技法以及创意思维的理论学习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部分,是视觉传达专业具有社会岗位定位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诸领域内的核心课程。

“广告摄影”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广告摄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广告摄影的器材及相关设备、材料,掌握广告摄影的创意要求,并能充分运用广告摄影语言表达并设计主题,同时提高其鉴赏力,具备从照片的拍摄、制作到广告作品中的创意、对照片的选用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达到广告摄影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广告摄影”课程从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以及商业层面向学生展现摄影的基本生态,专业面铺展得尽量周全,在理清摄影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务求从实训的角度将商业摄影与艺术摄影的方方面面描述到位,为相应专业的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实用的蓝本,使他们能迅捷地了解和从事相关行业。

课程侧重广告摄影理论与广告摄影表现的有机结合。除了做到与广告设计、美术基础、美学理论、影视广告等广告艺术表现类专业的纵向联系外还考虑到广告策划、市场调研、广告方案等相关广告学专业的横向联系。

课程对广告摄影的表现方法进行分析以便与广告的各相关学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广告摄影的艺术构思、表现、制作能力。本课程力求做到内容翔实,结构合理,内容的普及性和表述深度的统一。

课程主要按照实践题材分四个项目、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案完成教学任务,期间每个部分中又穿插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由理论来指导实践。

第一项目是理论概述部分。让学生首先对广告摄影的发展史、相机的功能以及曝光原理等有所了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项目是室内影棚广告摄影。这是课程的主体部分,从介绍相机的拍摄、室内用光、布光技法以及广告摄影各类题材的拍摄特点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样一个由浅入深,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过程。

第三项目是广告摄影的外拍。这部分主要针对部分需要外景实拍的题材,并结合广告公司或企业的实战方案完成广告的主题拍摄。

最后一项目主要是利用PS等图片处理软件实际操作处理一些摄影作品,电脑的后期制作来完善广告摄影的最终效果,以达到命题广告设计的方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主要由理论和实践、课上与课余相结合的总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穿插利用多种教学创新方法和手段综合教学,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运用现代技术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率达100%。编制的课件有“摄影基础”“广告摄影创意”“摄影的构图”“商业摄影特效”“广告摄影后期处理”等。以及数百张中外优秀广告摄影的幻灯片和数十盘广告摄影的光盘资料。教学课件可实现网络教学,将视频、图片等资料通过网络达到开放共享,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第二,课题训练采取以短期作业为主(一般1~2课时),长期作用为辅(一般4~8课时)。课堂作业为主,课外作业为辅相结合的方式,提倡快速的摄影表现能力的练习。特别是创意形态以大作业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调创意形态的构思能力,变通能力。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师生互动,答疑解问,以促进自主学习。

第三,课堂辅导主要运用示范、集体点评、研讨、答疑,个别指点的教学方法,既解决学生共性的问题,又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具有不同才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网络学习平台主要是通过留言板等方式给教师交作业、问问题,互动学习。

第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题的设计与选择、拍摄由教师宏观控制、启发、引导学生,学生主动选择表现物象,共同研讨广告摄影的视觉表现语言,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比较、选择及发展。教与学的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

四、师资团队与教材课程的师资队伍是由老、中、青组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年轻教师占80%,我们有蓬勃的朝气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教师团队中,研究生比例达50%,专业方向搭配与学历结构基本合理。总的来看,这支队伍年轻有为,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特点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教学与科研成果。

由潘岷老师主编的《广告摄影》教材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该教材是由学校的相关教师和社会企业的专家共同完成,教材语言表述精练生动,深入浅出,配以清晰精美的范画和图例,提高了教材的阅读性和启发性,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五、教学创新与特色1教学场所的创新性

实训室是教学过程必要条件和保证。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告摄影课程是门以实践为授课主体的课程,所以实训室在该课程中十分重要。利用实训室资源,引导学生熟悉现场拍摄,尤其是了解大型摄影棚的灯光布局,具体产品的拍摄流程,能满足教学科研、学生实训的基本要求,把该实训室建成具有我系特色的教学实训科研开发场所。通过课程项目化设计实训室,更加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也可以通过统筹规划,改进理论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2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表现、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课题的选择与训练,教师只提出明确的目的,指点路径,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或能引发强烈表现欲望物象完成广告摄影的拍摄,从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与创造潜能。形成教师宏观控制教学进程的教与学互动机制,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

3突出表现形式与视觉语言的探索性意识

根据不同的课题要求,打破以往传统表现方式的局限,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广告摄影的各种手段,探索各种摄影视觉表现语言表现的可能性。实施与学分制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学评价、评分、考试等的组织与管理。建立学生评教的信息反馈。能够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本课程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

4课程的资源共享

构建课程教学资源与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相结合,集优秀的教学课程文档素材、数字化媒体素材、示范性教学案例素材与可扩充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相结合,引进企业行业技术标准、开发管理规范与专业群课程体系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充实资源内容,达到专业群课程建设的动态共享。

(1)课程教学方案的修整。通过组织我系教师市场调研、听课议课和开会研讨等形式,完善和修订“广告摄影”课程标准、项目式课程设计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考核评价体系等,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课程的内涵建设。

(2)优质教学视频制作。课程视频的录制应该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总结课程的结构和框架,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力争每节课都录制章节视频。

摄影课程总结篇(7)

一、摄影比赛在摄影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笔者多年的摄影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摄影课程开始阶段对摄影充满好奇,并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可随着课程的深入展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渐退,摄影创作水平也不见提高。作为一名摄影专业教师,时刻想着如何使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幻化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学生的拍摄水平。 笔者为了改变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学期在课堂上大量引入摄影比赛,把摄影比赛课题化,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参加不同主题的摄影比赛,让学生保持对摄影课堂的新鲜感。同时通过比赛加强了学生的摄影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收获荣誉。

二、摄影比赛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成立参赛小组

笔者将团队做法引入到摄影课堂中,将全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不同参赛小组,并保证每个参赛小组实力相当,层次多元化。同时,每组选出参赛组长,组长起着组织和管理组员的任务。

(二)确立比赛主题

对于摄影教学而言,参赛主题的选定非常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上的需求,将比赛主要分成两大类,一是校外比赛,二是校内比赛。

1.校外比赛。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摄影比赛征稿,通过校外摄影比赛引入摄影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证明自己,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同时能获取相关荣誉,为以后就业做好铺垫。同时激烈的竞争性和作品的丰富性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也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足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笔者尝试把校外比赛引入课堂的第一学期,有幸带领学生获得了荣誉,如图所示,笔者指导孔德昌同学的作品《回眸瞬间》在“全国技工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阳光校园”比赛中入选国家决赛,并荣获全国优秀奖。

2.校内比赛。校内比赛主要是以组为单位,校内比赛主题的选定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主题的筛选。选题原则倾向于选择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场景和元素,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的观察提高审美,获得灵感。比如“校园青春梦想”、“毕业那年”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素材。在拍摄之前,笔者会根据拍摄主题予以说明和讲解,并为学生做示范,叮嘱学生拍摄技巧,主题表现等,尤其是对光影的捕捉和构图的选择。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主题表现有教师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的小组计入期末成绩考核。以比赛带动教学的新模式,既能让学生掌握拍摄技巧,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围绕比赛主题展开拍摄

通过教师对历届获奖作品(校外比赛)的详细讲解,加深学生对参赛主题的理解,围绕参赛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下展开拍摄。教师在拍摄过程中应全程参与,并亲自示范,鼓励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追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对主题的把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把参赛课题化引入教学的新模式,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最大地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效果进步的重要体现。

(四)开展参赛作品的最终评价

摄影课程总结篇(8)

一、摄影基础课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应用专业与数码影像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摄影基础课是广播电视应用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摄影基础课程,可以了解摄影基础理论,对数码影像技术有更深的理解,并且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数码影像行业和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也是广播电视应用专业的学生就业的良好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学好摄影基础课,掌握一定的摄影知识和技能。

二、提高摄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结合专业背景进行教学设计

很多专业都开设了摄影基础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广播电视应用专业的专业背景,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重点。具体来讲,广播电视应用专业由于与数码影像技术的联系较为紧密,所以教师要比较注重摄影知识的讲解以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摄影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摄影技术,为他们打下一定的摄影基础。教师要结合广播电视应用专业学习的知识内容,引入与摄影基础相关的内容,如光学理论等,以此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摄影中的立意、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和分析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本专业的角度思考和学习摄影基础,将它们的相关知识加以融合运用,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摄影基础课教学中,为了让非摄影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摄影基础知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摄影基础课的教学。比如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著名的摄影作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鉴赏优秀的摄影作品,提高学生鉴赏摄影作品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摄影分为人物、风景和动态物体运动等方面,选择相应的摄影作品,为学生安排不同的鉴赏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摄影作品的特点,分析他们的优势和缺点,评点摄影作品中采取了哪些摄影手法,表达了什么意境,在光圈的使用和镜头的取舍之间各自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取得最好的摄影效果等。通过教师根据不同的摄影作品的主题设计的一系列关于摄影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鉴赏作品、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摄影基础知识的运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摄影教学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中专业摄影师的指导,以视频的形式接触专业摄影,学习不同环境下对于相机的选择,镜头的搭配以及取景的设计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指导和学习摄影技术的网站及论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加深自己对摄影的认识,通过自主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相关摄影知识。

3.团队合作进行摄影实践,切实提高摄影技术

摄影技术的掌握,归根到底还是要来自实践。教师要组织班级学生形成摄影小组,通过开展摄影实践课程布置不同的主题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相关主题的摄影作品,在实践中提高学

生的摄影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出外景拍摄相关的作品。比如说,教师可以每一周设置一个摄影主题,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摄影主题设计并完成摄影作品,每一组的学生都必须有自己的摄影作品,没有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在课外继续完成,下一周进行作品的点评。比如说,教师以环保为摄影主题,那么就要求学生首先要根据主题设计与环保相关的要求,能够体现鲜明的主题,这就是摄影创意设计。学生在确定主题的表现形式后,就要进行取景和布置,考查学生的构图能力。最后,学生要完成最关键的摄影过程,通过设置相机参数,根据天气特征选择合适的光圈和镜头组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拍摄效果,这就是考查学生的摄影技术。通过为学生提供摄影训练,可以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在摄影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自己的摄影技术,迅速提高摄影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纸上谈兵,当实际运用到摄影技术的时候束手无策。

4.制定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摄影综合素质

教师在完成以上的教学工作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摄影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那么教师就要制订有效的评价及考核机制,扎实提高学生的摄影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之前完成的摄影作品进行筛选,选择其中优秀的作品和相对缺陷较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教学评析,根据之前学习的鉴赏知识和摄影技巧,分析学生的摄影作品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其中运用了哪些摄影原理,又犯下了什么错误,如何改进这些问题等。学生通过分析摄影作品的优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摄影作品,与之对比,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认识到自己在摄影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向优秀的同学请教拍摄技巧,虚心接受教师和学生的修改建议,努力将自己的摄影技术提到更高的层次。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与总结的习惯,让他们在总结、反思每次摄影中遇到的问题和运用的解决技巧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摄影知识和技巧,教师让学生在完成作品之后,请学生相互鉴赏,搜集同学的建议,提炼要点,写下摄影学习心得,作为期末作业上交。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认真揣摩摄影技术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摄影综合

素质。

广播电视应用专业的摄影基础课教学中,技术要通过结合专业背景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团队合作进行摄影实践以及制订评价考核机制的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摄影技术,提升他们的摄影综合素质,增加高校广播电视应用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和就业资本。

参考文献:

[1]张建利.关于我国高等摄影教育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9).

摄影课程总结篇(9)

电子商务专业在中职学校是一新兴的专业,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商城日益成熟,然而商业摄影人才的培养在中职教育中完全是一片空白。学校与南昌大学合作的电子商务专业成人教育大专班,摄影基础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必修课程,为了适应电子商务领域的高速发展,学校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的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开设了摄影基础课程,该专业开设摄影基础课程不仅要给学生普及摄影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摄影器材,学习摄影技巧,更要让学生了解摄影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起到主导地位,一张好的图片完全是一套成功营销方案的开始。但目前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甚至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教材选用问题,目前摄影教学教材种类较多,且没有一定的教学标准,如何合理选用教材就是一个难题,而教材选定后是单纯按照教材流程介绍摄影基本技术还是有针对性的取舍教学内容,甚至高于教材进行了有益尝试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是大部分中职学校开设该门课程教学课时都不多,我们面临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基础较差的现状,极易造成教学深度不够,或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摄影技术训练及艺术性培养的状况。加之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畏难情绪重,也易出现学生放弃学习的局面。

三是学校教学设备及实训场馆建设规模数量有限,学生实习用的摄影器材从数量到质量都江堰市不宵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使用摄影手段表现设计作品时,在拍摄的过程中,往往对摄影的设备、拍摄条件、摄影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许多学校在开设完摄影相关课程后,都没有可供学生使用的摄影设备和摄影场所,这也是我们教师现在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四是教学与专业实训脱节,课程的学习对专业技能提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还不懂摄影与商业的关系,不会将自己拍摄的图片应用于电子商务中,且目前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摄影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目标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面对上述问题,本人总结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1.教材处理既要适应摄影技术发展的趋势,又要与专业学习相适应。

根据本人这几年大专班电子商务专业摄影基础教学经验发现,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并做好教材的处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首要任务,我们所选的教材既要适应现代摄影发展趋势又要与我们的专业学习相适应。我们在教材选择及备课上可以对教学内容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1)减少传统摄影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于数码摄影技术的讲授。如:弱化传统摄影中传统相机与胶片的讲解,增强数码相机结构、成像原理、操作技术等方面知识了解,删除暗房冲印技术,增加数字图像后期处理技术,将一些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与摄影后期处理相结合等。(2)偏重广告摄影技法练习,了解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的区别。我们开设该课程主要不是为了培养摄影师,而是为创作收集各种素材,虽然也注重艺术创新,但不强调纯粹的艺术摄影创作。

2.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摄影基础课程在非摄影专业教育的教学中,往往是作为技术学科来讲授,之所以选择摄影基础作为科目的理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艺术修养。所以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开设摄影课程的课时都不多,以我校为例,一般在40课时左右。这么一点时间,对非摄影专业的摄影教学来说,也很成问题,学生除了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外,要想全面了解摄影技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当前中职学校的摄影课程教学就是摄影技术的基础教学。

作为讲授摄影基础科目的教师,我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兴趣程度,以及过去已经了解的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授课的进程和教学方法,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觉得课堂学习是有趣的。这时最的是要对教材进行详略、增删的处理,写出教案,做好课件,用一些视频素材来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凭着教师的讲授、技能和艺术修养把教材上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东西,并从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力。

3.创造条件,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摄影实训场所,甚至连实训设备都没有,设施设备的有限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训基础。另一方面可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设备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备相机,培养学生的随手拍意识,利用课余时间随时留心周围事物,捕捉有意义的画面。平时有任务式给学生下达课外拍摄创作任务,提出拍摄技巧和艺术构思方面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每练一次都有明显的收获。同时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校外的摄影类竞赛,提高其摄影水平。近几年来,学生作品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摄影类一、二、三等奖,成绩突出。

4.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评价标准。

一套好的实训教学评价标准既是组织实训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的检测要求,没有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评价标准,实训教学的质量就无法保证。要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将该课程的评价标准分解为一系列成阶梯的子标准并分配到各教学阶段中,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贯彻执行。

上述课程改革模式只是本人根据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发展而提出的。由于电子商务市场在我国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商业摄影人才需求仍处于不断发展中,中职学校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改革能够和市场接轨,更深层化地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校企合作深入,才能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不断地动态调整调和设置,进行课程改革,这样学校才能培养长期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专业发展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摄影课程总结篇(10)

当然,对上课,我们可不仅仅只有抱怨,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讲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授课的老师风采各异,师生的互动“好戏”不断……从我们上过的成百上千堂课中找出精彩的素材,拍出一部课堂主题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还不是小菜一碟?

拍摄角度一:人物特写

导演柠檬姐姐: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拍以课堂为主题的片子,由我担任导演,摄影师当然就是年轻有活力的贝壳姐姐啦。

摄影师贝壳姐姐:请问导演,我具体应该拍些什么内容呢?

导演柠檬姐姐: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学生,在课堂上,大家都有不同的表现。就拿认真听课来说吧,贝壳,快打开你的摄像机,看看你都能拍到些什么。

摄影师贝壳姐姐:嗯……这听课也各有各的听法啊,比如这位同学是“单手托腮式”,那位同学是“双手撑桌身体前倾式”,还有一位是“边写边记式”……

导演柠檬姐姐:瞧,即使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发生,仅仅是听课,你就已经拍到这么多有趣的镜头啦。

摄影师贝壳姐姐:呀,老师提问了。瞧这位同学立刻低下了头,恨不得藏到桌子下面去;那位同学一脸的无动于衷,也有可能正在走神儿,没听见老师提问呢;把手举得高高的那位一定是自信满满,老师不点他都不行啊……

导演柠檬姐姐:随着讲课的进行,根据授课效果的不同,同学们的表现更是大相径庭,可供你拍摄的素材当然更丰富啦!

制片人周.com总结课堂拍摄主题一:在上一节特别沉闷的课时,同学们都有哪些举动?

课堂拍摄主题二:遇到发卷子或是点评卷子的时候,考得好的同学和考得不好的同学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课堂拍摄主题三自习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甲

课堂拍摄主题四:当老师宣布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时候,同学们的情绪都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有趣的一堂课》)

拍摄角度二:公开课

导演柠檬姐姐:摄影师,要是让你拍一节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你会拍什么课?

摄影师贝壳姐姐:让我想想看……我会拍公开课!我觉得公开课的课堂最能体现这八个字。导演柠檬姐姐:不错不错,思维很活跃呀。的确,存公开课的课章上,为了给听课的老师展示班级的风采,全班同学一定是团结一心的;因为有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在,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同学一定也特别严肃认真;为了展示最佳的教学效果,老师也会用一些非常活泼生动的方式来授课。

摄影师贝壳姐姐:我还会把上公开课之前的准备以及上完之后同学们的表现都拍下来。公开课这么重要,上课之前大家一定会做各种准备,心情多半也忐忑不安。上完课之后,如果特别成功,大家一定会很兴奋;如果出了意外,大家可能会有些沮丧……这些可都是公开课独有的素材哦。

导演柠檬姐姐:上公开课的时候,在不影响听课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观察一下听课的老师们都在做什么。根据他们的表现,你也可以判断出公开课的效果。

制片人周.com总结

课堂拍摄主题五:听课老师最多的一堂公开课。这堂课一共有多少老师来听课?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呢?

课堂拍摄主题六:课前准备最充分的一堂公开课。大家都做了哪些准备?你又做了些什么?这些准备最后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课堂拍摄主题七:授课方式最特别的一堂公开课。在那么多的公开课中,哪一节课让你觉得最特别?特别的地方在哪里?你喜欢这种特别吗?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一堂公开课)

拍摄角度三:趣味课堂

摄影师贝壳姐姐:导演,我特别想拍出课堂活泼热烈的气氛,请问我该到哪儿找素材呢?

导演柠檬姐姐:那你先告诉我,在你还是学生的时候,有没有特别喜欢上的课呢?

摄影师贝壳姐姐:当然有啦!比如一些有趣的主题班会课,我们全班会去野餐、玩雪什么的。还有一些动手实践的课程,有一次,全班同学都从家里带红薯来刻红薯杯子,结果材料都被吃光了……

导演柠檬姐姐:这些都是学校里的课堂,在学校之外呢?

摄影师贝壳姐姐:我记得在夏令营的时候,捌门上过观察小动物的课,大家一起找昆虫,特别好玩。

导演柠檬姐姐:你都说了这么多,还需要我来“指点迷津”吗?

摄影师贝壳姐姐:我明白了。即使大部分的课堂都比较严肃,但总会有一些很有趣的课。同时,上课的地点也不仅仅在学校,少年宫、兴趣班、夏令营……这些地方上的课往往更有趣,提供的素材也更丰富、更生动!

制片人周.com总结课堂拍摄主题八:一堂特别有意思的创意教学课,比如老师给大家放动画片、同学们表演“课本剧”等等。

课堂拍摄主题九:各种特色班会课。班会课往往有不同的主题,你一定也上过让人意犹未尽的趣味班会课吧?

课堂拍摄主题十:各种兴趣班、训练营的特色课程。跟教官学打军体拳,听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文物知识,全班一起到风景如回的郊外写生……你会玩,就一定会写!

(参见“单元训练范文超市”之《乐在陶泥中》)

拍摄角度四:突发事件

导演柠檬姐姐:有一类电视新闻叫“突发新闻”,也就是对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一发生这种事情,摄影师和记者就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争取完整地记录事件的过程,并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播报给观众。

摄影师贝壳姐姐:是啊,每次碰到这种情况,摄影师最辛苦了。虽说辛苦,也很有成就感。导演柠檬姐姐:其实,在课堂上也有不少突况,比如某位老师忽然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得上自习或找别的老师代课。比如教室里忽然飞来了一只小鸟。比如老师突然宣布当堂考试……这样的“突然袭击”往往会带来很多新鲜的素材。

摄影师贝壳姐姐:是呀,我可以拍摄代课老师不熟悉班里的情况时遭遇的小尴尬,可以拍摄小鸟进教室时男生女生的不同反应,可以拍摄老师宣布考试时同学们的一片哀号……种种“突发事件”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制片人周.com总结

摄影课程总结篇(11)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世界发展与进步永恒不变的主题。新时代背景下,对摄影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从基础抓起,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特的摄影观念,优化摄影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在摄影课堂的实践中实现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摄影潜能,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摄影的意义

摄影的发展是由创新决定的,创新的观点、视角会决定摄影作品的价值,是衡量摄影作品最重要的标准。为了提升我国的摄影水平,应注重培养新人的摄影技术,积极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现代化的观点思考问题,并把其观点应用到摄影技术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在竞争激烈、日趋复杂的摄影领域拔得头筹,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大学生是智慧的象征,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将发展摄影寄托于大学生身上,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摄影的发展创造条件。我国传统摄影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不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转变教学方法,以创新性的思维开展教学,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摄影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提倡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与实践,最终完成任务并予以评价的教学方法。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重在学生的不断探究和摸索,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应将学生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然后布置摄影课程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任务的讨论和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予以辅助,最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予以评价和总结。例如,以“时尚”为主题进行摄影,每个小组将成员的观点进行汇总,拍摄出独具特色的时尚作品,并对每个小组的作品予以评价。在此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摄影专业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获取新鲜的观点和独特的创作灵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提倡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利用相机对曝光率、补光、白平衡等摄影要素的演示,然后给每个小组不同的课题,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课题完成摄影。每个小组成员对课题的观点都不尽相同,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实现观点的融合,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待到课题完成后,对每个小组的不同课题予以评价和总结,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摄影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提升,一举两得。

3.提倡多媒体教学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摄影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媒介向学生展示摄影的全过程已然成为可能。传统的摄影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教师演示或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文本、视频等方式来辅助教学,使得摄影教学变得一目了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摄影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欣赏有趣的摄影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寻找更多的素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条件。例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题材的摄影作品,不同的学生会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从中受到的启发也截然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不同的摄影灵感,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