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摄影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6 06:17:57

摄影心得体会

摄影心得体会篇(1)

短短的两个月的摄影培训即将结束,我受益匪浅。回顾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观看了视频教学,积极与其他学员在线讨论,认真完成作业,这些都使我增加了不少经验和有价值的的知识。在这里,我简要谈谈自己的摄影培训心得体会。

摄影师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平时我只是拿着手机拍拍,只是单纯的把美景拍下,也不懂什么技术,参加了数码摄影艺术这门课程,才发现原来摄影是如此的神秘,别人用单反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确实不一样。既然参加了,就要好好学习。通过学习,我发现原来同一个场景,运用不同的快门,拍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真是神奇啊!让我越发喜欢摄影了。在经过几次的外拍实践中,才发现摄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想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还是要多实践,多与他人交流取经。我还学到了想要要拍出好照片,光的作用就可大了,运用不同的光圈拍出自己想要的美景。我觉得自己现在拍出来的只能算是照片,还不能称为作品,因为摄影不仅表达的是你所看到的景色,更是当时的一种心境,让看到的人能引起共鸣,而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摄影培训,我感受到了摄影的魅力,虽然我只学习到一点皮毛,但今后还会继续学习,因为摄影是一门不错的爱好。

我觉得此次摄影培训真不错,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学习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多开设这样的课程,给我们更多的学习机会,谢谢!

摄影心得体会篇(2)

一个成功的形象是外表与内在相结合的,形象设计的目的不是纯粹是为了追求外在美,而是为了更好获得被摄者的信任,便于更好的沟通,辅助拍摄的顺利进行,人像摄影沟通是关键,而沟通的智慧在于从别人那里去发现,而不是自己竭力表现。另外,为了成功的建立一个优秀摄影师的形象,你可以先办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你要相信不可能是可能的,你认为你能还是不能,你都是正确的。

一、摄影师的着装

作为一名优秀摄影师,你的着装在无声地帮助你交流、沟通和传递你的信息,影响着被摄者对待你的态度与信任感。一个人的外表有无魅力, 不但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也影响这个人他对自己的态度。

作为摄影师,你可以不修边幅,但不修边幅要记得让你的胡子有型,而不是一味的就像是从来不作任何修剪的感觉,包括发型也如此,那些看似蓬乱的发型,并不是真的乱,而是通过了造型师注入了时尚美感让其视觉上有种凌乱美。但普遍来讲,摄影师还是尽量修边幅,毕竟作为社会大流来讲,接受修边幅的人更多,纵然你是知名摄影师,修边幅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会使你的精神面貌也会更好。

商业和时尚两种着装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着装为一名成功的优秀摄影师,着装可以按照时尚类进行搭配,这个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总而言之,时尚元素更为强烈的选择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一般而言,着休闲装更为普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摄影师,他着装奇装异服,似乎在摄影界没有什么问题,或许很时尚,但面对被摄者的时候,可能难以给人亲和力与亲切感,对于沟通而言,奇装异服可能会给摄影师减分。那么,一个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其着装一般还是以休闲装为主,并且是给人容易接受同时又不失时尚的服饰。虽然个性化的打扮并没有错,但会给你的沟通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

因此,成功的着装,能让你在拍摄各种场景时都能得到尊重和信任,穿着成功不一定保证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着可能会帮助你失败。优质的服装有强烈的暗示作用, 在心理上提示自己表现得要如同自己的服装一样出色,给自己自信。

二、摄影师的讲话

(一)语音、语速、语调,相当于一个优秀摄影师的第二着装

语音:深厚和宽音域能够强化你的稳重形象。语音不要太硬也不要过于软绵绵给人有气无力的感觉。语音太硬,有点像部队里的演习,像在军训,这无疑给被摄者极不亲切的感受,而有气无力的说话,也会让被摄者有一种淡心无常的感受。平和、自然的语音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必须要注意的前提之一。

语速: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有的摄影师语速快,像一个小学生在背诵课文时炫耀自己的熟练程度,这是不可取的,而这样的摄影师却比比皆是,他们的语速快得来让被摄者听上去非常累,每次都要高度集中精力去听摄影师讲的是什么,这样的摄影师肯定不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而有的摄影师语速过于慢,慢条斯理的半天说几个字,让被摄者的情绪和热情很难达到好的状态。保持不快不慢的正常语速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必须要注意的前提之二。

语调: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过高和过低的语调都会让被摄者难以进入放松的拍摄状态,有的摄影师为了表现一种激情,时常把嗓门拉得很高,而这样对于被摄者而言是不舒适的。我们要知道,如何调节好被摄者的情绪,才是一个优秀摄影师的能力表现。但是过于平淡也不是可取的,摄影师在拍摄时,其激情是肯定要饱满的。太过于平淡的语调可能会催眠被摄者。因此在保持正常的语调中又不失激情是一名优秀摄影师必须要注意的前提之三。

(二)注意讲话的基本技巧是摄影师要普遍引起的重视

优秀摄影师与被摄者沟通过程中,讲话要有停顿,重要的内容讲完后,要留给被摄者的反应时间,同时要观察被摄者是否予以理解。如果被摄者只是没有听清,你可以再减慢语速讲一遍,如果是被摄者没有理解你的讲话,则需换一种方式进行。因此摄影师在讲话中的停顿很重要,一个是给与被摄者的思考和理解,第二是观察被摄者是否理解,第三多几次停顿后的观察,你就会发现采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让被摄者最容易理解,这样能够让摄影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作出判断,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与被摄者沟通最快、最易、最高效。

尽可能的避免那些让人反感的口头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千万不要说脏话,这个在不少工作室甚至是大影楼的摄影师,总会犯这些问题,这些都会在被摄者的心目中对你减分。

(三)摄影师讲话的内容

鼓励被摄者,是摄影师引导被摄者拍摄中讲话的主题,而每一次鼓励的背后,别忘了进行适当的纠正,否则你的一味鼓励反而会让你拍摄事倍功半,这就不好,该指出的问题就在鼓励中一并完成。

摄影师对被摄者讲笑话,调节较闷的气氛,烘托轻松的氛围。在中途休息时间可以通过闲谈找到双方更多的相似处,从而拉近与被摄者的距离感,以获得更好的信任和沟通,闲谈时,多谈一些被摄者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文艺、体育、时尚等。

假如你获得了被摄者极大的信任感,而被摄者在拍摄中,要不停的给你倾诉他曾经的不满、不快与不安时,请你一定要打断,即便你们马上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也不要以为可以敞开胸怀,无所不谈,这样的谈话最终是影响拍摄的,同时也一种不够尊重摄影师的表现,这时候摄影师需要自重,要果断、认真的终止话题。

三、摄影师的身体语言

(一)去掉哪些不必要的恶习

很多摄影师总是不注意自身在被摄者面前的细节。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有这样的行为:抓耳、挠腮、摸眼、捂嘴等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具有说谎嫌疑的动作;或者双臂交叉在胸前,这让人难以有亲近感;有的摄影师连站立时都腿抖动不停,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还有的摄影师从拍摄开始就一直抽烟,在交流、谈话、构图、按动快门时,烟一直抽个不停;更有甚者在拍摄的时候不停的打电话和发短信。这些都在告诉被摄者你是个不优秀的摄影师,甚至是一个不合格的摄影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就不要做那些不必要的身体动作。

(二)对被摄者要有微笑的认可

微笑能够让被摄者更快的处于轻松的状态,这是个不错的开始,但一定要笑得真诚,不真诚、不自然、伪装和心怀叵测的笑容会破坏原来坦诚地形象。同时在与被摄者交谈时不要忘了点头的动作,以表示你在认真的听。

(三)给与被摄者眼神的交流

聚精会神的眼睛让被摄者感到格外的亲切,同时也能感受到你对拍摄的专注、认真、敬业。与被摄者交流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不定,这会让被摄者对你失去信任感。一名优秀摄影师的眼神,会让被摄者认真的配合你完成拍摄。

(四)不要与被摄者有肢体接触

我们见过拍摄婚纱照和艺术照的场景,总能够看到有的摄影师或者摄影助理上前去纠正被摄者的动作,而在纠正过程中,采取直接肢体接触的方式,这种方式非常不妥。尤其作为一名优秀摄影师而言,是不该与被摄者发生肢体接触的,首先可以定义你不是一名合格的摄影师,这也是很不尊重被摄者的表现。如果要求被摄者作出什么动作的时候,可由摄影口述完成,或者摄影师在口述的过程中加以动作的示范,边示范边用语言对被摄者作出细微的调整。

四、赢得被摄者的尊重

(一)遵守最基本的社会公得

遵守社会秩序,不要在公共场合哗众取宠,大声说话。虽然这看似很平常的要求,但依然有摄影师在外出拍摄中,乱扔垃圾、乱吐口痰等,这些小的细节,同样的会给被摄者带来极不好的印象。

(二)尊重被摄者

一定要礼貌对待被摄者,多体谅被摄者,注意和被摄者沟通的细节。不要用尖刻的语言,这会让被摄者比较难堪,最终影响整个拍摄。除了自己保持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要把这样积极的态度传递给被摄者,这对于双方而言无疑是个最完美的拍摄旅程。

五、成功摄影师的品质

优秀摄影师体现在专业过硬、有亲和力、成功沟通、有自信心、自身素养、平易待人、言行得体、真诚坦率等。其中专业过硬是你立足摄影的一个基本条件,否则,你做得再好,最后专业上不过硬一样的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有亲和力、善于沟通、平易待人能够让你更好更快的获得被摄者的信任感,从而共同配合或者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过目不忘的经典人像作品。

自信心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之一。优秀摄影师的风格反映在外表,而优雅则来自内在,自信是一种认识和态度,没有被摄者会让不自信的摄影师来拍摄,不自信也难以与被摄者达到默契和极佳的配合。如果摄影师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又怎么能相信自己呢。相反的,不成功者的摄影师其自我认识低,因而易受外界影响,经常被被摄者牵着鼻子走,这样你的拍摄几乎是失败的。尤其是在被摄者的消极影响之下,失败的摄影师可能会产生高度的焦虑感,从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表现不佳,这就是自我激励不足所导致。优秀摄影师能够积极的自我认识与修正,排除不利因素,让自己的信心像接力棒式的同时也传递给每一位被摄者。

参考文献:

摄影心得体会篇(3)

擅长拍摄风景、人文、花卉等题材

积极参与多项与摄影有关的社会工作

2010、2011年香港国际摄影沙龙展的主席

中国摄影家学会理~

现任香港摄影学会副会长

香港沙龙影友协会

大众摄影会

海鸥摄影学会

影联摄影学会

摄影艺术协会

创艺摄影学会

佳能摄影学会顾问

摄影之路 宁静致远

日前,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摄影周开幕式上,作为颁奖嘉宾的陈炳忠先生,将奖项授予了获奖的英国朋友。能担任此等殊荣,也是证明陈炳忠先生在业界的影响力和受人尊敬的地位。这份荣耀,源自他那颗擅於发现美的内心,K通过手中的相机,将生活中瞬间s真实的美,定格成永恒的画面,展现出摄影独特的艺术。

身处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香港,有的摄影家喜欢用镜头反映这里的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画面营造了动态感和节奏感。同样身处香港,陈炳忠先生s喜欢拍摄给观众宁静感的画面,在这个忙碌的都市里展现出自己内心。毕竟,俗世纷、心易烦躁,不少人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希望找到心灵的一份安静,K对外表达这种澹然与从容。毫无疑问,陈炳忠先生拍出宁静感的画面,便是他希望把这种平和的心态传递给观众。

“我非常喜欢‘宁静致远’一词,所以将此理念用於摄影上。”不少观众在欣赏陈炳忠先生的作品时,都能从画面体会到非常宁静的感觉:“特别在香港这麽浮躁的环境里,如果一幅作品能让观众在观赏的一刻静下心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例如他在坝上拍摄的秋景,一地半枯荣的塞外草原,上面覆盖着一层洁白的冬雪,层次感分明,色彩突出,与辽阔的天地浑然一体,雄伟而不失静谧,似乎带着许多的故事,备向观众们一一诉说。

这是陈炳忠先生的众多佳作之一,喜爱风光摄影的他还在更多的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宁静致远”的心态,也许在画面中感受到里面的宁静,心情舒适、视野便也就开阔起来,观众们才能进一步体会到其中风景的美丽,进而发现生活中远方的景色、远方的美。

陈炳忠先生喜欢拍摄风景,是因为他乐於与大自然接触,以相机摄入大自然的同时,他发现了一花一草的美:“拍摄景色,我能感觉到大自然的浩瀚伟大,反观每个人其实都是大自然中渺小的一部分,所以要懂得珍惜。”他喜爱内地的山水,神州大地上各种名山大川所具备的灵气,是他作品中难得的题材,因此他总是进入内地各处拍摄,尤其喜欢到冬天白雪皑皑的东北,拍摄吉林、黑龙江、c阳、铁岭等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瑰丽。

其实陈炳忠先生K不是摄影专业出身、s一直对这个爱好R情如初。因此,过去时,他一直以此为爱好,自由发挥,而不必如专业摄影师一样,要依照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工作,因此避开了作品的商业化,更纯粹的追求艺术。

这份坚持多年的爱好,从他刚刚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年轻的陈炳忠先生得到了一台海鸥120双镜头,爱不释手,不久就投入创作之中,他的摄影之路,也从自己拍摄黑白照片、K且由自己冲洗一步一步开始。後来,他移民香港,摄影的爱好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直到1982年,他购买一台尼康相机,重新开始拍照,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心中对摄影的爱好一直没变。因此这一次他重拾爱好,便不会再次放下。

1995年,陈炳忠先生真正进入专业摄影。当时他希望自己能在摄影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报读摄影班,系统学习摄影知识,终於学有所成,佳作屡成,在摄影界日益出名,与一众同仁共同进步,也加入了不少摄影团体,乐此不疲与大家交流学习。

天道酬勤,岁月赠礼,陈炳忠先生多年的积累终於获得了大家的肯定,近年来他多次获得业界殊荣。2010年,他成为了当年香港国际摄影沙龙展的主席,K在2013、2014两年获任该会副会长。K在2012年12月获得机会到北京参加第八届中国摄影家协会代表大会,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由此可见,陈炳忠先生与其他两位香港摄影家获此头衔,是多麽难得的殊荣。

怀着一份执著、坚持一份本真,陈炳忠先生内心中的“静”,引导他发现更远的未来,他逐梦的过去,因此而闪亮;他今日的成就,为此而自豪;在以後更远的前方,他仍以澹定与从容静观岁月变幻,督促自己,走更远的路。

专业智慧 裨益大众

目前,摄影不仅是陈炳忠先生倾心的爱好,也是他与志同道好的朋友们快乐的分享,他还服务於众多摄影社团,传播着自己的爱好。其中,作为香港摄影学会副会长的他,活跃於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

这个1937年创会至今的团体,是一个不牟利的摄影团体,坚持一贯以推动摄影艺术为目的之宗旨,为会员提供一切学习及研讨的机会,同时更藉各项奖品丰富的比赛,以引起会员的兴趣,对摄影艺术作深入的研究。

陈炳忠先先生介绍,香港摄影学会欢迎所有能蜃袷乇狙Щ峄嵴碌娜耸考尤敫没帷8没岫ㄆ诰侔煺掌及幻灯片各组之摄影比赛,也为会员申请参加会士或高级会士之名衔考试。每月最後一个星期一,还会举行会员月会,是时经常邀请摄影名家主持学术性的专题座谈会,分析各种摄影上的难题,及评选当月之月赛照片及幻灯片。每个季度,学会还会举办一些大型户外摄影活动,以加强会友间之联M。还每月免费发送一份印刷精美的会报《观点》。

香港摄影学会每年举行的香港国际摄影沙龙为全球性摄影界的盛事,至今已举行了69届,每一届都会收到全球多个国家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如2014年,陈炳忠先生他们便收到了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相信他们为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选,下了一番苦心。

摄影心得体会篇(4)

由此可见,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艺术摄影同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所以,艺术摄影的表现力是被情感左右着的。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它不是对客观对象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对象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具体地说,情感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主观态度和评价,它与人的需要、欲望和理想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情感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一方面,诱发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融入其他各个环节的心理活动中,使整个创作活动都感染上情感的色彩。艺术摄影创作中情感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情感的诱发,审美表象的东西能升华为审美的深层意象;观众在审美感知时,情感就会诱发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以及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视觉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没有情感就不存在艺术摄影,更别提什么表现力了。

一.投入摄影师的生活情感,让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

欧威特认为自己的摄影创作思想极为简单:“我力图使观众获得快乐,但我首先要求的是富有情感、具有人性的照片。在今天的世界上,太多的事情都是由毫无感情、缺乏人性的人干的。我的意思是有的照片即使能引人入胜、充满机智诙谐,技术上也完美无暇,但若不具有个性,那它便失去了作为一张有趣的照片所包含的神韵。”因此,从事这种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家必定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艺术摄影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摄影,在专业摄影里,一般来说,一幅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是顾客、雇主或者编辑们想表达的构思,而艺术摄影则主要是用来表达摄影师本身想说的话。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生物,它的突出特点是把摄影师的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摄影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因此,摄影师的内在精神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

摄影师自身的感受、情感、思想、心境、愿望、志趣等因素,对于摄影创作活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摄影师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丰富情感。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过:“在思想家与艺术家之间,还有这种区别,后者的感受力要远比前者生动得多,强烈得多。”他们两者都是根据他们的意识已经接触到的事实,来提炼自己的世界观的,可是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所以说,作为摄影创作主体的摄影师,对待生活绝不能冷若冰霜,也不应像思想家、科学家那样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艺术摄影的摄影师在培养他的艺术涵养时,也在培养和陶冶他深挚的艺术情感。

艺术摄影的情感表现力还取决于体验生活的能力、艺术构思的能力和表现这种情感的能力。在艺术摄影的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艺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以情动人,就在于摄影师在其中饱含着、凝聚着、燃烧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艺术情感之所以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在于在艺术思维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渗透着、伴随着与之相应的艺术情感。因为艺术情感是从事艺术摄影的摄影师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一种情绪体验,所以,只有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认识深刻的摄影师,才会在摄影创作中产生深刻而真挚的情感;才会在生活对象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的艺术创作激情,才会在艺术摄影作品中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二.艺术摄影作品中的情感交流是其表现力的重要体现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其作品就不能仅满足于人的视觉愉悦感,而更应去映照人的心态和本质,增强表现力。因此摄影作品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再现客观事物和形象,而应当揉合进作者的情感,使作品超越有限的方寸,表现出更加深邃的内涵。艺术摄影作品作为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其内容不是纪实摄影那样纯客观地再现生活,逼真摹写生活,而是摄影师将是将生活心灵化,将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情感化地表现出来。我认为,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摄影作品能够深深地感动每一个懂照片和不懂照片的人,影像上不一定要有高超的技法,只要有感情上的语言表达,人们都会产生共鸣。

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不仅包括摄影师能动反映的生活,还包括摄影师对社会生活本质的发掘。概括地说,艺术摄影作品内容的构成,除了呈现的“客观再现”的内容外,还包括凝聚的“主观表现”的内容。体现在摄影作品中的主题是摄影师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表现着摄影师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思考、态度和情感,表现着社会的情感和人类崇高的情感,表现着时代的情感和民族的情感。艺术摄影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是创作者得以表现情感的物质基础,点、线、面的安排,画面布局的择取,影调、色调、明暗及形体组合的处理产生了“有意味的形式”,才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意义,同时也具有了承载或传递某种情感的属性。每一种具体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都对应着特定的心理感受,都能引起或优美、或抒情、或炽烈、或豪放、或忧郁等对应的心理反映和感受,能表达出个人、群体、社会或民族的特定精神,这就构成了“形式的内容”。

摄影心得体会篇(5)

摄影让生活更美好

养生学告诉我们:精神健康是一个人生命健康的重要体现。要想精神健康,就必须少一些物质方面的索取,多一些精神层面的积累。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欣赏,会使一个人的精神愉悦,精神状态好才能让人从心理到身体都处于健康的状态。

摄影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从广角镜头所表达的宏观到微观、照片的主题、主体、画面的构图,都要认真思考。作品完成后拿出来,大家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和水平。在创作上得到启发和提高后,也会使人产生心情上的愉悦。

对于退休后拥有大量闲暇时光的老年人来说,摄影不仅能够极大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提高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保持愉悦心情,一扫晚年的孤寂和落寞。

摄影的全方位益处

摄影是一门艺术,可它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还能陶冶情操、充实生活,甚至还可以锻炼身体……拥有众多好处的摄影,可谓是老年朋友欢度晚年的一种极佳的养生方式。

1.摄影能开辟友谊新天地。大家一起外出取景、互相观摩各自的摄影作品、切磋摄影技巧,共同的爱好让人不再感觉孤寂,同时也有助于摄影技术的快速提高。

2.摄影能锻炼身体。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取景,不仅能够拍出好的作品,清新的空气也会让人有种身心舒畅的感觉,不知不觉就锻炼了身体,生活也更加规律,“三高”也会逐渐改善。

3. 摄影能发现美,记录美。摄影需要寻找拍摄目标,无形中就会让摄影者主动去发现美!以前看似普普通通的物或景,换一个角度重新欣赏后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美仑绝幻,让人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

4. 摄影能重塑信心。刚刚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下来让很多老年人无所适从,而摄影无疑是帮助他们摆脱这种落寞的一种方式。当他们秀出自己的作品,看到周围朋友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听到大家赞美的声音时,那种自豪感会激励他们继续在摄影的道路上走下去。

5. 摄影能开阔心胸,让人更关注时事。摄影经常需要选取主题,社会、人文、自然当然是首选。这就会让摄影者去关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并用相机将它们记录下来。

摄影时安全第一

为了更好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老年摄影爱好者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事项。

摄影心得体会篇(6)

希望我们没有遗漏了你心目中最值得书写的片断。

最感人的爱心奉献

1月,第一次拍照就在“自有我主张”数码摄影大赛中获得5万元大奖的袁文莉,把奖金全部捐给了获奖照片中的那个藏族小女孩。这个义举又一次让人们看到摄影人的爱心所在,以及摄影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最“值钱”的新闻照片

4月, 一幅充满了人文、人性的照片《母爱》(韩忠强摄),再经发表后,不仅引发了摄影界千人大讨论,而且让社会各界再一次体会到影像的力量。人们对受难母亲倾注了关爱之情,累计捐款近7万元。

最“困惑”的事情

2月,当人们的记忆还没有完全将《非典时期的婚礼》淡忘时,又一份来自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荣誉授予邱焰:他拍摄的练体操的孩子们打动了“荷赛”评委的心。这让我们思索:中国摄影界一直仰视着的“荷赛”,其对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究竟由哪些准则构成。

“专业”化的新闻摄影比赛

3月的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是中国摄影业界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性新闻摄影大赛。与举办了48届的“荷赛”相比,虽是初出茅庐,却一点都不露怯。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0余幅作品参展;没有官员评委、赞助评委,只有15位科班出身的评委;投票箱和计票码等的设置......无不体现了这次世界范围内摄影大赛的专业性。

“恰到好处”的照片

4月29日,《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以新闻摄影记者对事件的独特领悟力,抓取了和连战伸手相握又未触及的一瞬,使这幅记录着特定历史事件的瞬间《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成为永恒。

最具争议的照片

5月的厦门,雨天的马路陷阱使一位骑车人摔倒,连续三幅的瞬间被定格在人们的视线中(柳涛摄)。如此“到位”的瞬间,却是摄影记者守株待兔的结果。因此引发了人们对摄影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心的探讨――如此瞬间,摄影记者该不该拍?怎样拍?

最“揪心”的手印

6月,一张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照片,因其表现形式过于完美引起了业界人士的质疑。首先刊登该照片的《新文化报》自曝家丑,在进行实地勘察后,确认所用照片反映的并非当时真实的情况。媒体难免会作出失实报道,重要的是知错必改,这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是无法回避的职业拷问。

风光之外的

6月底,成立40周年之际的自治区迎来了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摄影师。面对神秘的,摄影师在“贪婪”地摄取美景的同时,走街串巷,将镜头对准了人的生产和生活,使看惯了风光的人们又看到了其生活的另一面。而的方方面面也通过这些摄影师的镜头传播到世界更多的区域。

“经典”的画册

6月22日,《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的首发,为百年来中国摄影的经典作品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总结,被人们称为有特别意义的策划。至于经典的含义,则引发了摄影人对影像评价标准的思考。而随后发生的部分画册出现印刷质量问题的纠纷,却给这件好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最具“梳理性”的论坛

8月26日,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在郑州召开摄影论坛,以“河南摄影五十年的历史和发展”为主题,研讨了河南省五十年来的发展轨迹与特色。“乡土摄影”成为河南摄影的主线,多样化尝试成为河南未来发展的趋势。理性的梳理之举,为业界开辟了谋求整体认识与发展的先河。

飞得最“高”的照片

10月12日,“神六”的成功发射成为我国航天史上一件大事,而随着“神六”一起遨游宇宙的摄影作品《和平鸽》(高占祥摄)无疑成了飞得最高的照片。12月3日,《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纪实摄影展览》也展出了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三位宇航员拍自高空的精彩图片。

最高规格的聚会

10月28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50名首都文艺界、摄影界和新闻界人士相聚,为香港著名摄影大师陈复礼恭贺90华诞及其《诗影凡心》画册首发。陈复礼先生从影60载,一生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对中国大陆的摄影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树文、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等嘉宾的参加,使这个双喜临门的聚会成为多年来京城罕见的高规格的摄影家聚会。

轮番上阵的摄影节

摄影心得体会篇(7)

怎么“搞得不好”?怎样才叫搞得好?我以为这样的展览,“搞”出来总比不“搞”出来好。虽然那次我没有去看,但我打心眼里还真佩服这些摄影师、模特儿和影展的主办者。要说你怎么评价这个展览其实都行,只要你别老惦记着你花钱买了门票参观这个展览值不值。在我看来这个展览不能一概而论什么好或者不好。虽然它与198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建国以来首次“油画人体艺术大展”那样在国内外所引起的轰动(当年《纽约时报》曾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并配发了照片,说是古往今来西方也没有一个展览全是画),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无法形容的冲击和震荡,在包括文化、艺术乃至社会各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广泛思考等等都无法比拟,但它毕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人体摄影艺术展”(你什么时候看到过又那么多“人体”直楞楞地挂在墙上?),它毕竟也让中国今天的“人体摄影”见了光,我们知道它眼下是个什么样子,“人体摄影艺术”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也让大家见识了组织者的眼光和他们对“艺术”的定位。这能说展览“搞得不好”吗?

说是“艺术展”,里面的照片一点都不艺术。倒是看见一些男男女女在里面捂着嘴偷着乐。

多好啊,起码你知道“里面的照片一点都不艺术”了,或许别人不这么看。他/她们“没事偷着乐”有啥不好?况且他/她们只是偷着乐并没有影响别人。再说每个人都自有一套对“艺术”的定义,为此世界争论了几百年还是没有争清楚。而摄影才发明了160多年,摄影艺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谁又真说明白了呢?!人们去看一个影展,在那里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你是去看“人体摄影艺术”了,有的人也许就是去看“人体”的,艺不艺术人家无所谓。人们在展厅中走一圈,然后无论是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技巧的发现;还是事物的探究,视觉的满足;或者还有别的什么……总之,这个展览对其就是有意义的。又假如,要是没有人办这个“人体摄影艺术展“,你又没有去看或者你根本不屑于去看,你怎么会有现在的这种感觉?

北京的王小姐:

其实摄影并不一定非得有什么不得了的目的――如很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艺术”目的。(说得太对了。)我有位朋友是清华大学国际会计专业毕业的,他每日都与数字、小数点,与来往账目打交道,工作中的一切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上班时间总是神经紧绷,怎么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他选择了旅行和摄影,不为别的――他摄影就为了把自己的所见介绍给他的朋友并与之共享,甚至还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旅行时的轻松的心情,这很好吧?

岂止是“很好“,简直是太好了!他比很多忙了小半辈子摄影或者正在忙着摄影的“摄影家”更明白摄影可以有的不同功能或者动机。对于不同的人,摄影的动机和意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山东的陈先生:

我学摄影已经有好几年了,最近老听到别人说真正的摄影师都是拍黑白的。

首先我想说我不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师”,“真正的摄影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比较肯定:但凡是“真正的”以摄影为生的摄影师就不会是只“拍黑白”的。前不久,美籍古巴摄影师(还分别是徕卡和哈苏的摄影大师)路易斯・卡斯塔内达先生曾当着我和在场的很多中国摄影师的面说:我拍彩色是从事我的商业摄影这个职业和顾客的需要,是为了赚钱和生存;而拍黑白就是为了我自己,拍给自己看的,你也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这是以简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来选择用何种胶卷摄影的。他在拍摄之前就很明白自己用什么胶卷。一般而言,事前可以根据不同拍摄需要来决定用什么胶卷,但不等于非此不可。河南的摄影师姜健1995年出版的《场景》是黑白的,2000年出版的《主人》是彩色的,近几年先后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这两个专题展览,并且他在拍摄这两个专题也是交叉使用黑白和彩色胶卷的,最后完全是根据出版的需要来决定选择用哪种胶卷拍的影像。这里根本不存在谁职业谁不职业,谁艺术谁不艺术,谁高谁低;只存在你用什么胶卷更适合反映与表达,或者你的客户需要你用什么胶卷,或者你更喜欢用什么胶卷。谁合适就用谁。

湖北的周先生:

我学摄影的时间很短,我常常弄不明白该用黑白还是该用彩色胶卷拍,您能告诉我用黑白好还是用彩色好?您喜欢黑白的照片还是喜欢彩色的照片?您是拍黑白的还是拍彩色的?

对于“学摄影的时间很短”的你来说,做这种决定可能是不容易,不过这不算什么,有很多摄影时间不短的人也“常常弄不明白该用黑白还是该用彩色胶卷拍”。我想你还是先选择一类拍摄对象,两种胶卷你都试试,然后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好了。

北京的刘小姐:

我做新闻摄影时间不长,很多时候别人谈到新闻摄影图片常常会强调画面的语言,弄得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看待别人和自己的照片。过去老认为自己在影像形式与技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却一直没闹清楚。这次听了新闻摄影讲习班的老师讲课才让我认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内心很浮躁,深刻地感受到摄影不能带着一种很功利的目的进行。

你说的“内心很浮躁”实则是时下社会的一种通病,不只摄影界才有。而且初入道的人“内心很浮躁”比较正常,倒是眼下“内心”不“浮躁”人还真是少见。不过“浮躁”的心态常常导致行为上的急于求成,行事则往往带有很个人化的功利性目的。只是不太清楚你说的是什么样“很功利的目的”呢?新闻摄影肯定是带有“很功利的目的”的,那就是传播,并通过传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过这是就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摄影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说到新闻摄影的从业者,或许的确不应该带有个人“很功利的目的”。比如,面对新闻事件(或者人物),你是需要更好地把握事件本身的各种新闻要素呢?还是更直接地张扬自己对于摄影的影像形式或者技巧的认识与追求呢?

深圳的林先生:

我们知道摄影具有现场记录、艺术审美、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除此之外摄影到底还有哪些功能?

摄影心得体会篇(8)

“要之,照相似乎是妖术。……S城人却似乎不甚爱照相,因为精神要被照去的……”

―鲁迅《论照相之类》

鲁迅辛辣地描述反映出上世纪初摄影术在中国刚刚开始普及时的尴尬境遇。所谓“妖术”,是与巫术相对,为旁门左道用来欺人惑众的邪术;而所谓摄影,又是这样一种包含着双重悖论的玩意儿:它可以永久地保留下刹那间消失的事物。类似于在鲁迅笔下S城的中国人,正逢启蒙之处,依然恪信气血精元之类的玄奇蛊事,对于理解摄影术这类以图像来认知世界的新鲜方式,心目中当然存有疑虑。而这些疑虑并不是区域性的,早在摄影术产生之时,欧洲的老学究们也在顾虑重重。1843年,摄影术刚刚开始流传,饱受争议的机械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Feuerbach)在他著名的《基督教的实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前言中,对他“身处的时代”表达了这样的困惑: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紧接着,马克思在对他的批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预言,在生产过盛的商品拜物教阶段,无所不及的图像将左右着我们对现实的要求。这就是影像化的世界,将我们“精神”照去的现实。在今天的现实环境中,手机摄影的出现,无疑是最重要的僭越环节。如果S城的人或者费尔巴哈活到今天,该会作何感慨呢?

不过,启蒙之后人类已经习惯于通过某一种发明来定义某一时代的社会变化,同时接受在变化的现实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譬如对于摄影术,电视和钢铁构建起影像的20世纪。在这个过程中,某些概念得以重新定义:譬如照相机的出现,激活了在中世纪后被钟表所消灭的“永恒”观念。网络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又将状况重启,手机和照相机的结合是否意味着某种混沌来临的征兆?遥感术与摄影术的复合体,一边将远处的时空把控,一边将眼前的现实抓取,手机摄影无疑扮演的是一个超自然的“妖术师”角色。

明末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中对“妖术”有如此评断:“那学了与民间祛妖除害的,便是正法;若是去为非作歹的,只得叫邪术。”倘若如S城的人以“妖术”去理解摄影,作为一种为现代人所用的巫技法术是否也具备两面性。照相机―一种中性的技术装置―捕捉了时间,使之为人所用,从而也改造了人的时间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它也改造着人对于自身的认识。显然,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都无法像现代摄影这样迅捷而精确地将现实和自然的片段截取。当我们在影像生活中享受着空间延伸或聚拢,同时,也面临到对于时间混淆或飞逝的时代恐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摄影的“妖术”,很容易使人变得好奇心强烈而又优柔踌躇。手机的摄影更显得神通,一方面,灵巧的镜头更容易凸显出事物的存在;另一方面,技术操作的简化极大限度地引发出人的窥淫癖、猎奇心理和收藏欲望。

新器官,手机

所谓器官,是由不同细胞组成,可以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的生物体结构组织。所谓手机,是由人工制造,附加在人体之外可以延展感知交流限度的智能机器。

在照相机不断捕捉又不断加速人类时间的过程中,另一种技术装置的发明和演进,正在改造人的空间认知,这就是电话。而移动电话―手机―作为近半个世纪实用主义发展的重要产物,更是一个终端性的发明。在工具理性的衍伸下,如今的手机已然成为机器化的身体“塑造组装”中的一个核心部件。毫无疑问,在现代生活中,手机已经异化生成为人类身体的一个“新器官”。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可能是工业革命以来最有“魅力”的人类发明物,从没有哪件人造工具像手机这样让人离不开。而在影像的基础上,手机的作用继续扩大篡改人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网络环境下的遥感技术可以任意缩小、放大、甚至折叠时间差和空间差),并且在数字化媒体所建构的“地球村”里,逐渐接管了人的感官、判断,甚至行为。

如今,手机的话题已然广泛深入到现代性的各种讨论当中,但如同它在上世纪科幻小说中的缺席,其旺盛的“生命力”大概是让许多处于时代轴心的预言者都始料未及的。赫胥黎(Aldous Huxley)1没有用过手机,所以他笔下的“孵化与条件设置中心”没有关于手机的研究处,否则他会欣喜而惊讶地看见,今天没有领导组织的“新勒德分子”(New Luddite)2是如何拿着手机就占领了华尔街,广场上闪闪烁烁的手机,仿佛成为了威力无穷的棍棒武器。奥威尔(George Orwell)3也没有用过手机,所以“老大哥”可以用“双重思想”(Doulbethink)操控解释一切,而现在,任意几条群发短信或者微博就能让“真理部”谣言四起,“双重思想”设计得再好,在手机文化的刺激下也不过是“无间道”的套路罢了。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4应该是用手机的,如今手机将他当年所描述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具象地凸显营造出一个真实无比的新“人造世界”,而他是否会考虑重写《神经症漫游者》(Neuromancer)呢?

手机建构着目前最主要的社交网络,这意味着手机不仅接替起了我们主要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实践着我们的意识表达和感知认识。3G技术和“微博文化”的兴起,使得简短快捷的信息碎片自由地飞出在封闭的空间,随时随地地在都市人群中聚集又消散。在今天的生活中,手机扮演着多重而复杂的角色。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手机是在手中可大可小的“金箍棒”,亦或是说谎时必不可少的道具;对于大众来说,手机是陪伴得久已麻木的情人,亦可能是居心叵测的监视密探。

手机是否已然接入我们身体的中枢,尽管它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多么地离不开它。手机,从一部卑微的机器,变成一件在体外生长的“新器官”,它还要安排我们的时间,控制我们的视域,传达我们的意义,一旦它失踪了,我们会变得烦躁不安,在不得已更换它时,我们或许还会有难受和不适应的“排异反应”。马克思曾告诫,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都会包含有自己的反面。面对手机―这个复杂怪异的“新器官”,我们当然要接受它,运用它,同时也要警惕它,批判它。

驱妖术,手机摄影

“摄影是现代的驱妖术。原始社会有面具,资产阶级社会有镜子,而我们有影像。”

―鲍德里亚《消失的技法》

柏拉图谈“洞穴”,韦伯谈“祛昧”, 鲍德里亚谈“驱妖术”。从面具、镜子,到影像,折射出人类对认识、反思、并试图表征眼前的世界的实践过程。所谓“驱妖术”,在中国人的语境里,最早源于古代道教中符派的一种法术,施法者在黄纸上或帛上用丹书手绘为符,驱妖镇魔,治病除灾。显然,“驱妖术”是对“妖术”的去除,同时也是另一种法术的彰显,这种法术更为民间化,更具有现实性。而鲍德里亚把摄影比作“驱妖术”,是源自对景观社会的批判。在《消失的技法》中,他反复强调不是我们在拍摄事物,而是事物通过镜头捕捉了我们。这种打破摄影术中主客对立的吊诡思辨在手机摄影的实践中得以清晰还原,照相机不再是一件主控摄影“妖术”的垄断性技术媒介,在手机摄影的实践中,可能没有人意识到手中攥握着一只相机,但在视觉欲望的刺激下会意识到拍照。手机―作为一件新生的体外“新器官”―瓦解了照相机在摄影中的主体地位,而拍摄者与被拍事物之间围绕着影像欲望的实现,相互运转。手机摄影跨过了意识思维与技术媒介的沟壑,成为一个典型的欲望机器。上世纪50年代,电视的普及为战后的家庭带来一套影像的世俗生活,我们开始被告知,观看可以成为一种信仰;而现在,手机摄影给个人生活制造出庞大的欲望生产空间,我们继续被告知,拍摄就是一种生活,而摄影可以仅仅只是娱乐。

在景观社会的逻辑中,影像价值显然高于现实的价值,在影像的社会里,人们以手机和电脑作为现实生存的替代者,视觉逐渐取代了触觉、味觉等等,成为人们把握感知世界的一种集权性感官,换句话说,影像统治着一切。在关于手机摄影的生活中,人们会让影像来建构自己的生活。就如我每次和女朋友约会吃饭时,美食上桌后,她一定是先拿出手机一通猛拍,然后马上转发微博分享,这个过程仿佛比品尝美食更觉美味。手机“拍客”是否会认同这样一种逻辑:表现在影像中的就是好的,而好的事物一定要在影像中表现。这是手机银幕在同义反复地给我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景观既是手段,也是目标。

自拍,围观,微博……手机摄影的“驱妖术”引发出一系列新鲜的媒体现象。手机摄影作为一个显著的现代性媒介场域,有着更大维度地敞开,同时,也面临缺乏约束和整合的局限性,这是任何新生媒介都会遭遇的矛盾。在消费社会中,作为“欲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围绕自媒体的运作当中,手机摄影正产生着复杂的社会效应。手机摄影文化除了存在于当代摄影中的趣味与价值反思,在更大程度上正极大地刺激着社会民生的敏感神经。通过“郭美美”、“艳照门”等种种现实事件的反应,我们可以从以手机摄影而形成的自媒体机构中,观察到一个庞杂而扭曲的对立复合体。在这个复合体当中,每个人都应该被要求了解媒体的正当属性,了解自己的合理欲求,并且进一步涉及到诸多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相关的困惑和问题,譬如手机影像在自媒体传播中的道德判断,手机摄影在自媒体状态下的存在限度,在网络生活中作为图像的个体与他者关系的重新衡量等等。

手机摄影的“驱妖术”也使得“摄影师”彻底陷入身份危机。在手机摄影的语境中,“摄影师”的概念常常被悬置,“谁拍摄了什么”这个问题不再是衡量照片的背景要素。现在,只要你有手机(当然前提是这部手机不是支只有按键的黑砖头),你就可以随时拍摄,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局面,进一步导致以往“唯题材论”的摄影创作局面被彻底抛弃,专业边界的消融,使得“摄影的巴洛克时代”5完全终结,这也正是摄影现代性的完全展开,这将一个摄影活动繁荣而影像资料鼎盛的匿名时代。

摄影心得体会篇(9)

中图分类号:J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自然风景,指的就是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大到天地山水,小到花花草草,都属于自然风景的范畴。自然风景的被摄体选择法和摄影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以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心理学等观点选择被摄体的方法及以造型为主体的选择方法等。被摄体多种多样,不受限制,发挥最大优势。自然风景是不固定的,它有着千变万化的表现。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自然风景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让人们目不暇接。对于摄影师而言,自身的感受对摄影出的作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摄影师感受的不同,自然风景中的百般世界,都会体现出不同的色泽、风格,与个性。因此,笔者认为,摄影师的感受是对自然风景影响最大的一个外界因素。自然风景的变化是永不停息的,在太阳落下之际,在大雨之后或电闪雷鸣的时候,在鲜花绽放或者凋谢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然风景在进行着或者细微,或者激烈的改变。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一派生机,让人感受到了新生命诞生的希望;夏天的时候,大地如茵,草木葳蕤,世界被包裹在生机与活力之中;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萧索,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的感受;而当冬天来临之际,冰天雪地的世界会使人们的内心也蒙上一层冰雾。自然风景的变化,会给人们内心带来不同的感受,而作为摄影师,这种美已经深深的融入了自己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次呼吸之中,这就是自然风景的微妙之处,因此,作为摄影师,就要重点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利用自身的技术,去诠释自然界那些微妙的变化。

1 合理利用时间、场地以及季节

进行自然风景摄影时,春夏秋冬四季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则是摄影的源泉。随着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照相机对于曝光等方面有了很明显的改进,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这是相当幸福的,有些傻瓜式相机,就算没有使用经验的人也会得心应手,可是,要派出与摄影目的相吻合的作品,就要认真的观察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合理利用时间、场地去进行摄影。对于摄影而言,阴天的天气是十分理想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在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进行摄影时,这种条件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它可以使得背景达到模糊,简化的效果。相比阴天而言,晴天在这方面就显得有很多的不足。所以,在进行摄影时,必须选择相应的天气状况,否则会大大影响作品形成后的效果。一般认为,拍摄风景照片的最好条件是早晨和傍晚,因该时的光线为低斜光,其光影使被摄体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使用彩色胶片摄影时,受色温影响,画面带红色调,其中颜色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黄色、橙色、金色、粉色等,每天如此。总之,日落和日出上演着不同的格调。在小雨天摄影时,要注意保护照相机,带有雨水的树叶也有特别的反射。此时,可拍出很多不可想象的作品,秋天的红叶和自然光的反射融合形成的丰富色彩,令人赞不绝口。雾景可创作出情感丰富的作品。作为一名摄影者,不光是拍景色,要情景交融,可以让雾色与人物相结合,创造出唯美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景与人的美妙。在北国的北海道,实际环境极为寒冷严峻,拍摄因冬季温差产生雾后所形成的树挂,具有梦幻与罗曼蒂克世界的壮丽景色。在冬天摄影时,因现在生产出的35 mm以及中型照相机基本上为电子机构,在-5 ℃的条件下不能工作,因此,要采取措施防寒。摄影前,要尽量保护好照相机,让其尽量靠近身体。摄影时,迅速取出。这种方法切实可行,在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对耐寒蓄电池的电池部分仍可采用体温保温法,也要采取对照相机的保温方法。拍摄雪景,利用早晚的逆光摄影时,曝光较顺光摄影难度大,所以自动曝光照相机需要有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不同取决于各种摄影状态不同。因此,要积累经验,自己总结曝光数据,在逆光摄影时,还需要避免产生晕光现象,除使用遮光罩外,最好在观查取景器中景物的同时,也利用手进行遮光。

自然的风景变化是很快的,如果想抓住一瞬间的美景,就要了解和观察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抓住想要拍摄的景物。

2 角度与构图

要进行自然风景摄影,必须要前往实地,才能拍出这个地方的风景。角度和构图是风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巧妙利用好这种技巧,能够极大限度的提高自己作品的水平度。风景摄影和室内摄影在一些方面是有着很大差异的。风景摄影的外界因素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其照明光也是由自然光线决定的,不能随意发生改变。因此,对于室内摄影而言,自然风景摄影也存在着过多的缺陷,光线和角度的选择成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的唯一途径。

有些摄影初学者在进行风景摄影时会出现这种错误,一见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和实物,就只能看到取景器中的某些景色,而忽略了摄影中需要重视的内容,这样拍摄出的作品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或是画面平淡、或是画面暗淡,没有鲜明的摄影主题,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摄影时候就应该把取景器想象成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进行构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缺乏摄影主题等问题的出现。

3 曝光决定与曝光补偿

现在生产销售的35 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有光圈优先式和快门优先式两种,在内测光曝光表中加入了自动曝光机构。然而,还有软件控制系统,极为先进,因此,利用任何一种相机,都可以拍摄出曝光,但使用彩色幻灯片等宽容度窄的胶片时,能否得到适度曝光,和被摄体的亮度域有关,大多不易达到。在拍摄画面中包含有太阳的典型风景照片时,要调节曝光补偿调节钮,增加1~3档光圈。

需要在画面中展示出白云美丽的一面,与此同时,在对大地的风景进行摄影时候,还需要利用曝光补偿的功能增加摄影时候的曝光量;从而提高照片成品的质量,相反,在摄影普通物品、部件的时候,就要减小曝光量,避免曝光过度情况的出现,因此,掌握好曝光补偿量,是进行摄影工作时必须注意的一个环节。

4 结语

总而言之,要拍摄出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需要有极其扎实的摄影功底之外,还要考虑文中所提到的诸多外界因素,这与摄影师的摄影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摄影师们在精心发现如何利用好这些要素后,才能拍摄出好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九州.论风景摄影中摄影技术要点.2008.

[2]周磊川.浅谈风景摄影.2009.

摄影心得体会篇(10)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6-0084-02

一、社会生活真实美的创造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于摄影艺术而言社会生活也是摄影审美创造的土壤,而摄影家的艺术灵感则是靠撒在生活土壤中的种子所萌生的。摄影艺术与社会生活不同,摄影家的审美创造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艺术灵感。

摄影诞生之初,在历次关于摄影能否在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争论中,反对者正是以摄影影像是以机械、精确、客观记录为基础这一点作为否定摄影是艺术的主要论据。摄影在一个半世纪前就诞生了,可就其技术只是一种记录图像的信息手段,无所谓艺术,因此也就没有人探讨摄影的审美特征。在各种争论中,若有人提及摄影的纪实性,就是那些坚决认为摄影具有美学价值的人也无力提出异议。这就致使摄影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登上艺术的殿堂。

但是摄影艺术独具的魅力却恰恰在于其纪实性。对于摄影美的创造,只有在社会生活的现场才能进行,几乎所有具备艺术美的摄影作品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作者可以亲临各种场景,或许是看到一处风景,或许是听到一首乐曲,这都有可能调动其艺术灵感,从而使作品内容得以升华。如摄影家在写生之时看到的山川景物,它们自身本无所谓美或丑,但随着摄影器材的轻便化、胶片感光度的提高,不少摄影家从画室走向田野、走向社会,拍下了很多生动的自然场景。人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审美意义,审美意识得以充分调动,就出现了对自然美的评价、对自然生活美的欣赏和创造。如爱默森于1886年3月26日发表题为《摄影是写实的艺术》一文,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作品,才是最高的艺术。”其代表作品《收割大麦》就是再现自然真实美态的早期摄影作品,可以说摄影家的主观纪实创作让人们通过对作品的观赏,见到大漠、冰川、海市蜃楼等,欣赏到自然界的崇高和壮美。摄影家所再现的社会自然之美不仅创造、丰富着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成为审美主体,而且通过摄影作品的艺术美创造了懂得“欣赏美的大众”。

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狄德罗曾告诫艺术家,不要把自己关在工作室,整天模仿矫揉造作的模特,而应当“离开这个弄姿作态的铺子”,到教堂、街道、公园、市场等地去仔细观察真实人物和他们的真实生活,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创造出美的艺术作品。

二、审美主体情感的运用与推动

正如前文所说,自然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对于摄影艺术作品来说,在社会生活中提取素材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接下来就是摄影艺术家审美情感的运用了。这是一种特有的高级而深刻的情感,可以体现出对某人或某物的看法。如肯定或否定,以此加以取舍,并采用恰当的表现方式。摄影审美主体此时一定要站在比现实生活更高的审美观察点上,用充满审美情感的内心去辨别客体,判断客体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态度和体验。这种审美情感的积极投入会带来激情满怀、灵感迸发的最佳创作心境,然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用心灵去创造真实可信、内涵丰富的审美对象,使其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如音乐艺术在表现欢快的情调时,作为审美主体的音乐家,其欢乐的审美情感可能驱使他运用明快的节奏来表达;而摄影家在为表现白衣天使那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高尚品格时,摄影审美情感可能与洁白无暇相联系,从而驱使摄影家采用摄影中的“高调”手法来处理。总之,摄影审美情感产生之后,总是寻求以相应的审美形式将其显现出来,无论是鲜明的节奏、光影的韵味还是合理的构图,都会以得体的形式使各种审美情感得以附着和传达出来。

再如,当我们见到那殷红的太阳刚刚露出弧形时,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不自觉地喃喃自语“久违了”;当静待蜻蜓飞近荷叶顶端时,审美情感又拨动摄影者的心弦,情不自禁默念着“天赐良机”;当动感的舞蹈跳得正欢时,审美情感又使手中的快门按个不停,惟恐漏过每一个动人舞姿。摄影便是如此,在审视生活之时,从来都是以情感为动力。越是使摄影家动情的对象,越能引起更多的关注。而且摄影家也有一种本领:在自己进行审美享受的同时,也为别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审美对象。所以,审美情感就像血液般流淌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也只有这时,审美情感的推动力才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袁毅平曾说:“黄翔的作品《十月的螃蟹》被用来作为景的螃蟹和美酒之类,本来没有多大意义的东西,但因为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就使作品的景中有了情,情中有了景,产生了十分深远的意境――它嘲讽‘’罪有应得的下场,也抒发了作者对这一大快人心的喜悦心情。”不难看出,摄影审美情感能使摄影家对创作材料的组织、安排、改造和重新组合,起到一种粘合剂的作用。所有的形象经过摄影审美情感过滤之后,不但表现出鲜明的选择性,而且还有着强烈的表现性。即使在电子技术深入普及的今天,许多运用数码手段的摄影家们,当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技法来制作照片时,也仍然离不开摄影审美情感。

三、摄影技巧美的创造

观众欣赏一幅摄影作品通常不会去问摄影创作的来龙去脉,因为他们眼前看到的是一种以造型形式体现了作品艺术意图的现成艺术作品。然而,真正想要弄清摄影家的创作实质和创作过程,就要通过分析创作技巧和手法才能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揭示出摄影艺术的真正艺术魅力和对美的创造能力。这就是所谓审美主体的艺术传达把现实的客观世界“翻译”到摄影画面世界之中,借助摄影特有的物化手段加工处理。这种转化不仅需要传达心灵构思的艺术技巧和专业基本功,同时艺术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情感也会陷于瘫痪。”这就是说摄影家的审美构思与摄影作品中所要传达的审美对象之间还存在差距,只有当摄影家通过艺术传达,并采用了巧妙的方法,才能把美最终传达出来。可见摄影作品的艺术美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摄影家的技巧高低来实现的。

比如摄影艺术流派中的绘画派,这一时期摄影作品的主要风格就是“仿画”,而当时的绘画派摄影家们还清楚地认识到审美修养的重要性,他们主张“想要使摄影艺术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充实艺术的修养”。因此,对于拍摄题材,创作者需要运用特殊的手段和方法来表达。只不过当时没有别的方法可借鉴,才承袭了绘画造型原则,作品多采用多底合成的方法制作,然后在暗房中再进行剪辑、拼贴和翻拍。所以,在这一阶段相继有《人生的两条道路》、《弥留》等一批优秀的绘画派作品问世。细观画面,崇尚美是这些作品的特点,采用对称和谐、含蓄典雅的艺术手法,对影调气氛进行严格控制,放大合成并精心制作,传达了摄影家预期的美学效果。

而印象派摄影代表人物罗宾逊在绘画派摄影所追求含蓄、典雅、沉静的审美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柔美”的审美意识,提倡只需追求形式轮廓、色彩构图带给摄影家深刻的印象。因此,此流派为了追求朦胧模糊的效果,在技术处理上酷似炭笔画,在底片上加入了一些化学物质,甚至用画笔、铅笔、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以修饰,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使照片影纹粗糙、影像朦胧、影调柔和,画面结构趋面化,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但富有装饰性。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摄影技术带来了新的空间。摄影作品的成功有的归功于纯技术的掌握,有的在于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比如照相机的性能、感光材料的特性、电子文件的设定以及曝光控制、冲印制作等属于纯技术的掌握,造型处理、景别应用、滤光镜调配、高低速快门、多次曝光、闪光灯、画面构图等又属于技艺的结合。摄影家为了使审美意图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必然要对不同的客观对象进行主观改造,即从对象外部的各种形式、逻辑、形态和结构中,抽出那些既带普遍规律又富有个性色彩的对象,进行集中、浓缩甚至夸张、变形的强化处理,才能孕育出不似生活原型又胜似生活原型的艺术形象。

当然,不论采用哪种艺术手法,都是为了创造摄影艺术审美形象。摄影家通过主观审美意识驱使自己使用各种艺术传达的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同时也使作品获得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摄影艺术美是由摄影家创造出来的,他们是具有高度审美能力和熟练艺术创作技巧的人。经过以影像方式将现实生活中客观对象转换为承载着主体审美意识的意象,转化为可供社会受众审美观赏的摄影作品,这对一幅摄影作品能否称为艺术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摄影家主观能动的审美创造,构建出摄影艺术作品之美,他们也应更多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以创造出更多具有审美功能、可供人们审美享受的摄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恩璞.摄影美学基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摄影心得体会篇(11)

1991年春天,正准备大学毕业的那日松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到了《大众摄影》杂志社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读过这本杂志,完全是以“文学青年”的状态进入到了杂志社。整整两年的磨合之后,他才逐渐喜欢上了摄影。

1993年下半年,那日松开始担任《大众摄影》的作品编辑,并且创办了“红星茶座”,邀请了众多摄影界的“大咖”前来聊摄影。很快,“红星茶座”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7年多时间一直没有中断过,直到2000年那日松离开《大众摄影》,用那日松的话说,那是一段快乐而自由的时光。离开《大众摄影》的那日松先后成为了《北京青年报》图片编辑、《摄影之友》及《photo》中文版的主编,还出任过全景视觉传媒的副总裁。

2007年,中国当代摄影在艺术品市场上红火起来,中国的影像艺术作品在国外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映画廊也在市场红火之时应运而生。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国内外影像藏家锐减,一大半的影像市场凋零,许多从事影像展品销售的画廊因此进入低迷状态,其中大部分画廊几年之内全部关闭。“映画廊也在那个时候从高峰跌到了低谷,我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个巨大的落差。”那日松回忆说。

为了维护画廊的正常运营,那日松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画廊的“出路”,由开始时想做一个纯粹的画廊,慢慢的调整到更像一个摄影中心,创办杂志,出版图书,以及在画廊之外做一些摄影活动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我们犯了不少错误。因为经验不足,也在管理和运营上有一些失误。同时,798的房租在不断的增加,到目前来说至少已增长了近十倍。市场没有任何进步,但是所有的成本都在不断的增长,其实对我们来讲压力很大。但是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从来没想过放弃,没想过靠这个画廊来给自己谋多少福利,去赚多少钱――因为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包括在国外的考察,我知道:像类似这种机构,本身也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得让它活着,让它去发挥它应该有的一种作用就够了。”那日松这样说。

如今,映画廊在798已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798里的画廊机构换了一拨又一拨,那日松也从最初的媒体人逐步变成一位策展人。他策划的摄影展两只手数不过来,那日松的名字在中国摄影界声名显赫,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映画廊也在798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当然,与这道风景相伴的还有画廊里的“明星”猫――虎妞。虎妞到映画廊落户时正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因它独有的“模特”气质,兼之拥有众多摄影师粉丝,也成为映・画廊一个重要“形象”。

2017年,是映画廊创立十周年,它推出了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奖金20万元。“当下的中国是纪实摄影的天堂。”那日松说道,“当下国内的摄影市场在稳步前行,国内的摄影师有无限的发挥空间。随着‘映・纪实影像奖’的揭晓,人们对这种新的纪实影像有了许多的争议。可是,不管我们对摄影家的看法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保留的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可以拍出高水准的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革新,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在纪实摄影中大放异彩。而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理念来审视当下的纪实摄影,认为纪实摄影就应该是单纯的记录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或者简单的美化某种现实,这是不合适的。” 1.风景中的映画廊与“明星”猫――虎妞2.像素工作室设计出版的经典摄影画册和评论书籍3.像素书店全景4.夜幕下的映画廊

Q=《北京青年》周刊A=那日松

Q:您在摄影行业工作20余年,从资深的编辑到主编再到策展人。在您看来当下国内的摄影环境是如何的,跟十年前相比,有哪些变化?

A:这个说来话长,我觉得在90年代的r候相对比较单纯一些,因为那个时候经济没有这么发达,大家对摄影的态度比较纯粹,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太多功利性。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之间的差别开始显现出来,欲望上的差别也显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也影响到了摄影环境。到了2008年以后,摄影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而不像过去90年代的时候,把摄影单纯的作为一个爱好或者理想,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摄影的商业化突显出来。

Q:那您怎样看待现在的这种商业化?

A:这个跟现在摄影师的生存压力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经济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要没钱都没钱。现在不一样,现在年轻的摄影师,他毕业之后首先考虑到生存,如果他是学摄影的话,他就要想办法用摄影来挣钱。那老一代的摄影师呢,他们要把这些摄影作品换成一种更有价值的存在方式,有的可能是通过销售,比如通过出版,通过展览……我觉得这个商业化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每个摄影人的心态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摄影师在这种压力下可能考虑的更多就是一种商业上、或者利益上的东西。 2007年9月,摄影大师罗伯特・法兰克在映画廊 2008联展《对话・2008・影像中国》 2013陈锦《相》

Q:关于此次的映・纪实影像大奖的得奖作品,网上有很多争议,您之前也曾说过有争议是好事,也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一部作品的价值。但是恰恰网上有人质疑说,这组作品在摄影技巧、用光、构图以及色彩等方面毫无“技术含量”,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A:我觉得有争议是正常的,而且对我们来讲也是好事,说明大家对这个奖的关注度很高,第一届的纪实摄影奖就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效果,那么具体到争议的内容,我觉得如果大家争议他在艺术上的东西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有些争议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道理了。比如像你刚才说的这个“技术含量”,杨文彬是学摄影专业的,他在“技术含量”上没有问题,有些人在技术上指责他恰恰说明这些人是不专业的。

Q:就是说很多不了解这个专业但是却爱好摄影的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A:不一定,有很多所谓的专业摄影人,他不了解现在新的影像纪实的潮流与发展,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那种纪实方式、纪录方式,也不学习,所以他们不知道杨文彬所采用的新的影像语言是什么,所以他们提出了质疑,我说这种质疑恰恰体现出了他们的不专业。我觉得如果你对杨文彬拍摄的立意包括内容上提出质疑这都没问题,但论摄影技术杨文彬是专业学摄影的,这个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他可以拍的很像专业的专业,也可以拍的不像专业的专业,这取决于他自己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

Q:在目前这个人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拍照片,人人都会ps的时代,会让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想法:只要把他们的作品赋予一个思想上的意义,冠以一种观念,就可以成为一幅好的作品,就可以代表一幅作品的深度。是这样吗?

A:当然不是了,任何影像最后都要落实到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就是技术,它不光是你操作照相机是技术,ps是技术,用光是技术,你的思想、观念,你对生活的看法,通过相关器材转化成艺术作品,这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所以说,一个好的摄影师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就是技术,我没有看见过哪个摄影师,技术很差却成为一个好摄影家的――我在摄影界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人对这个理解是错的,觉得摄影很容易,好像谁都可以拍,其实越是简单它越难。我觉得摄影是这样,摄影入门很容易,但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摄影师,他的技术门槛是相当高的,而且我说的这种技术,就像我见过的、我认可的优秀摄影家全都是在技术上也是最棒的。这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好多人说摄影是可以靠蒙几张出名,这我从来都不相信。 2009吕楠《缅北监狱》 2014杨延康《心象》

Q:很多人说,是不是拍照只要有思想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您是如何看待一部作品在美学、技术上的价值与思想观念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

A: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跟匠人的区别。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摄影师、高级发烧友,他们表面上很强调技术,对他们来讲形式是最重要的。但我不认为这种技术有多么的优秀,他们只是把技术当成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真正的艺术家技术是化于无形的。他可能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他的内容、他的观念、他的意义在里面,这里面所蕴藏的技术含量其实是非常高的。

Q:映画廊从最初创办时的初衷只是想找个大家能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地方,到现在十年的经营,您说它在向着影像中心转变,那么现在是否完成了这种转变?

A:没有、远远没有。美国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巴黎的欧洲博物馆、伦敦的摄影师画廊,在我做媒体的时候就是我理想中的一种模式,就是那种“摄影英雄”,真的是热爱摄影,想为摄影历史做出贡献才会做的东西,而且这些机构也确实是世界的摄影圣地。做映画廊之后,我知道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空间,有这么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可以学习,往那方面去转变。因为毕竟我们有这个资本,因为我们这个画廊还比较年轻,中国的影像市场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有无限可能性。

Q:摄影师们不屑于提起“糖水片”,但如今在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的大多是“糖水片”。您怎么看糖水片?

A:“糖水片”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太熟悉了,因为我做媒体的时候,做大众摄影、摄影之友到photo中文版,天天面对无数的糖水片。其实糖水片可以简称风光片还有民俗片。就是指那些表面很好看,却没什么实际内容的摄影作品。也不是说这些摄影作品我们一定要批判,因为我做媒体我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z影爱好者和读者他们都喜欢糖水片,喜欢拍糖水片。如果摄影作为一个怡情养性的娱乐活动的话,那我觉得去拍糖水片,无可非议,我们没有道理去批判它。我觉得糖水片有糖水片的作用。我们所批判的,是有些专业摄影师或者纪实摄影师丧失了他们应尽的责任,去拍无聊的糖水片。 2011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学生》 2016《四月前后》

Q:在这次入围的十位获奖者中,杨文彬或许并不算是最有资历的,但是大奖最终却给了他,这是不是也包含着一份鼓励?你们是不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年轻摄影师去关心和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

A:对,这些年我们做画廊,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摄影师,特别是这种年轻的摄影师,他们的摄影更趋向于一种商业化,专门为画廊为市场而拍片,就是所谓的小清新似的影像。我觉得小清新似的影像也是糖水片的一种。就像我前面说的,中国现在是纪实摄影的天堂,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每天都发生着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很多摄影师,不光是我们年轻的,还包括中年的,他们都受所谓的风潮影响,认为纪实摄影过时了,应该去拍那种所谓当代艺术的影像,包括小清新摄影,私摄影,还有无聊摄影,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才创立这个纪实摄影奖,这个纪实摄影奖虽然没有年龄限制,但在我心中已经把它列为一个青年摄影师的奖。我希望我们的这个奖能够鼓励更多的青年摄影师从事纪实摄影,能够用相机去纪录现在的中国。当然我们所倡导的这个纪实摄影,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纪实摄影。比较欣慰的是,这次的获奖者、包括没有入围的很多青年摄影师,他们确实是跟世界摄影的潮流基本上同步。包括像杨文彬这样的青年摄影师,他们可能没有出过国,但是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他们是能够同步的跟国外摄影师一样学习最新的最先进的摄影语言。所以我觉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这种学习的价值。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来他们是用新的纪实摄影语言在拍摄,所以我们颁给他大奖。对我们来讲,是给未来的一种可能,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纪实摄影新的希望。

Q:但是这样是否会令其他的摄影师感到不公平?您怎样看待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摄影师在影像市场中的竞争?

A:我觉得这个谈不上什么竞争,因为说实在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影像市场,肯定是一个比较有资历的摄影师的作品在这里面作为主导,比如说他一定是一个资深的摄影家,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是很成熟的。被社会、被摄影的媒体、被摄影研究机构认可的一些摄影师,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主流,国外就是这样的。中国因为影像市场建立时间很短,刚起步又出现很多问题。那么老一代的摄影师,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这个影像市场,所以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是市场之外的。现在进来的基本都是年轻摄影师,这可能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年轻摄影师直接进入到影像市场是很难的,因为最直接的原因他们没有资历,也没有经历过市场的评估与认可。但是,因为中国的这种特殊性,市场中基本上是年轻摄影师的作品。我觉得这个随着中国的影像市场的健全或者是更加的规范化后,会逐步改变,市场终归会属于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资历的摄影家。 2012欧阳星凯《人民路》 2017映・纪实影像奖

Q: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一幅影像作品真正的价值,以您多年的经验能否给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