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匠精神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1 09:45:59

工匠精神论文

工匠精神论文篇(1)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总理的这句话也带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有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好。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鲁班出于对自己工艺的热爱,由一片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细齿的草叶,发明了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把这样的工匠精神应用在生活中,生活必然更加多姿多彩,也会到达新的高度。詹天佑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永远闪耀着工匠的精神。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为中国制作出两弹一星。可见,工匠精神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试想,如果没有长江大桥,我们可能仍处于从此岸望向彼岸交通不便的困境。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祖国在航天等领域的脚步变得迟缓。人生不可能没有追求,正是因为工匠精神的存在,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当学习成为一件产品,我们的目的是把产品生产的更加完美,工匠精神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用学到的知识,收获更大的人生价值。

工匠精神论文篇(2)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工匠精神论文篇(3)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精神。对于有着八年学制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承“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追求严谨与科学。

二、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文化。《大医精诚》中阐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要素,即“精”和“诚”。每一种药物的发现、中医药理论的创新都离不开每一代中医药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是他们对中医药传承发扬的基本态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本态度。

2.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身上的优秀品质。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时刻保持踏实务实的美好品质,对照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补己所短,更好地挖掘整理祖国的医药宝库。

3.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匠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们通过实践“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发挥医者仁心的优势,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1.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一方面不断强化中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良好的定位,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培植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大医精诚的医学素养。校园积极开展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中体现,锻炼学生的敬业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2.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可以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中医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得中医学专业教学和大学生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在前期实习和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积极接触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良好风范,不断通过细节来践行“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中医各家经典著作。然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对于刚接触中医文化的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所以在平时的各种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让更多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勤学古训、发挥名老中医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工匠精神论文篇(4)

《现代企业文化》(以下简称“文化”):请您谈谈工匠精神在全国企业中的实践趋势是什么?

朱则荣:本届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是在去年提出“工匠精神”的热点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2017年工匠精神的弘扬,建立在“立魂”“工匠文化”“职业操守”等深层次的工匠精神内涵上,并将工匠精神c“中国工匠”“中国品牌”“中国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工匠精神的呼声这几年一直很高,最终落实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是众望所归。工匠精神对企业界来说是很实际的一种热点落实,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建设新中国再到经历改革的三个发展历程中伟大的历史变迁,中国人从引进“洋机器”“洋货”到“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再到“引进先进技术”“中国企业走出去”,150多年来,“工匠精神”是应该与民族志气、民族自信、民族精神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国魂、精神与气魄。

同时也反映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发展力问题:工业与手工业合理并存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发展规模工业、无人化而消亡了手工业,全球市场上的高端品牌基本保持的是纯粹手工或主要采取工匠制;速成经济过程中使企业迷失了本性,企业发展速度要慢下来,要从认真做好每一个产品每一件事情重新开始;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中国人口对品牌文化内涵消费内容的追求,工匠劳动价值的赋能和文化溢价水平的赋值是品牌经济发展的本质,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方式要变,从价格转向价值的输出。

我们回顾这一年来全国上下推动工匠精神的热潮,总体上发现困惑多于实践,其核心是缺少理论支撑,许多企业纷纷反映工匠精神的实践缺乏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匠精神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全社会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如何塑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如何在品牌经济中发挥重大作用,工匠精神无法和企业全员的工作态度紧密结合起来,工匠精神如何成为员工自我主动追求的精神,大学如何为企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人,职业院校如何将职业专业发展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

《文化》:《工匠精神原理与六大原则》界定的是工匠精神的原理与六大原则。那么在原理方面有什么突破?

朱则荣:政府、产业、工会系统和企业在实践层面都遇到了多种多样的实践难题,其本质是对工匠精神本身的科学认识不足所引发的。这种认识可以归纳为对工匠的来源认识不清、对工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工匠的分层结构认识不清、对工匠的特殊性质认识不清,从而导致了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认识上出现极大的意识混乱,实际的结果必然千差万别。

工匠精神原理的界定包括了四个方面:科学认识工匠精神、人类自工匠始、工匠精神品状密码、工匠精神中的科学。一共四章,分别界定了人类工匠的来源、人类职业形成过程、工匠的级别层次、工匠的手眼心脑与普通人的明显区别,从而深层次揭示人类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形成方式与遗传性质。

从总体概括上讲,从南方古猿出发,人类历经了“能人、匠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240万年的进化,先有了“工、匠、精、神”,然后才有了“工匠精神”,然后又历经七次伟大的工匠式裂变,从工匠中分离出了人类万千种职业和产业全貌,人的手、眼、心、脑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工匠与众不同的特征、性质与级别划分,构建了人类品牌发展的基本本体。工匠精神原理揭示了:我们曾经都是工匠,我们来自于工匠,工匠作为万业之祖,工匠精神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类的基因,并以品状遗传的特有方式承继于人类21世纪品牌经济繁荣之中。

公元前1530年5月1日,凯尔特文明中的第一德鲁伊Amergin(阿莫金)率领远征队成功登上爱尔兰岛,吟唱了一首著名的诗歌《阿莫金之歌》,其中包括“我是技艺精巧的工匠。”这首流传至今的伟大诗歌是作为第一德鲁伊发出的誓约公诸于世的,也被公认为最早的工匠精神誓约。作为一种职业誓约性质精神的最高追求,“技艺精巧的工匠”是凯尔特工匠建立在对生命灵魂、自然万物、技术发明、工匠技艺、完美表达、奢侈品使用经济价值基础上的最高精神世界追求,其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神圣的、永恒的、开创性的、完美主义的、极致创作性的、稀缺的。

这使得凯尔特工匠超脱于一般意义上的工匠,开创了许多永恒的经典产品形式、特有的思想表达形式、独有的文化表现手法。而凯尔特的手工技艺也因此保存至今,以手工技艺制作的各种精品没有被工业革命的大工业化制造所取代,相反成为遍布欧美的顶级高端品牌,享受最高的溢价空间。工匠们的制品与作品超然于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产品形态,成为美好的文化内涵,高端典雅的追求形式,是王室、贵族、社会精英之间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极致精神享受,这一市场的特征使凯尔特工匠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化专业奢侈品创始者,为开启后来的全球品牌高端市场完成了伟大的奠基。工匠们创始万物的本能在凯尔特工匠中淋漓尽致地得到了发展,这种精神誓约的深刻意义改变了今天人们所熟悉的现代文明形态。

人类发展是以伟大的工匠式裂变来不断分离出百工、百业及至人类今天的所有职业与产业、社会与经济的。人类的工匠式裂变形式,是成系统地根据社会需要从工匠中进行专业、职业、职称化分离的重要过程。今天人类中的任何一种职业、产业形成的特征都是从工匠特有的学徒制中演变过来的,当一个领域的学徒制需要进行正式系统的学校教育、考试、级别和正式资格,在社会经济中拥有一定数量的专门从业人员,并拥有相关的专业团体、职业组织和监管机构时,一个新的职业就会派生出来,成为正式意义上的职业。当涉及到专门知识、技术、能力和专业晋级时,就会产生出“专业技能”作为职业属性,涉及到最高层次的研究、分析、成果的等级性评价时,就会产生出“职称”。当不具备分工分层的社会经济条件时,统一称为工匠,存储于“工匠”这种原生群体中。

由于人们熟悉了各自的职业、产业,而缺乏对人类职业产业分工的本质性的全貌认识和了解,就被职业所迷惑了,这种原生的工匠式裂变几乎无人所知,但又会发现自己的职业并不是工匠,但工匠精神又为何适用于各种职业和各行各业呢,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与困惑。而事实上,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从工匠中走来,脱胎于工匠精神的世界。

《文化》:现在许多企业在广告和新闻宣传中,都大量使用“工匠精神”作为广告语或宣传重点。请您谈谈“工匠精神”的要义?

朱则荣:工匠精神是以特有的“品状遗传”进行承继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工匠精神的遗传特点,注定了人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惊人的飞越发生在4.8万年前那一刻,当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尼安德特人在洞穴绘制岩画,第一次给后世的人类留下他们的红色手印,以想象、表达、技艺手法、原料材质、展现方式等人类文明形成,人类文明所独具的精神世界横空出世,人类得以通过运用想象的精神世界――从此使人类以“精神世界”的特有方式来发展,人类以思想、想象、追求、精神、科学、文明来开始建构并繁荣精彩纷呈的梦幻世界。

工匠精神品状遗传特征是――只有当工匠或其工匠式裂变的任何一种职业中,出现有精神追求的工匠式的人,品状遗传就是精神感知、精神创造的方式被继承并发挥出巨大作用,从而使这个人具有了工匠精神,由于品状遗传的本质是超脱于物质层面的独立且纯粹的精神力量,因此工匠精神只有在极少数具有精神层面追求的人之中才会产生,是一种单纯的、纯粹的、自然的、精神的、非金钱的精神力量,品状遗传将产生工匠并创造品牌。

工匠精神的品状遗传被体现为具有想象空间、超越水平、开创习惯、完美主义、自然感知的最高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将物质与自然、产品与文化、想象与现实、梦幻与真实充分的结合,从而推动了人类进步、文明开创与物质、文化的深层变化。

英文中的工匠,是一个严格的分级系统,从中世纪开始工匠就分成三个不同的群体,最核心的是Master craftsman(大师级工匠、主工匠、特级工匠),中层的是Artisan(手工业者,通常意识上人们认为的工匠职业),后者是Journeyman(技工、熟练工)和Apprenticeship(学徒),许多人将后两者所代表的社会群体误解为“手工业者”或现代意义上的“工人”。但在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和品牌经济中经常所指的工匠是专指――大师级工匠。

大师级工匠是工匠群体中最有影响力、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巨大经济创造价值的人群,作为一种重要的荣誉和成就,他们是品牌输出国的主导经济力量,也是最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竞争单元,是创始并运营百年品牌的关键力量。

中国远古的祖先们造字的时候,就已经从汉字结构的渊源中揭示了这个神秘而伟大的系统,作为中国人的遗传密码,只是不曾被发掘。

一直传承至今的工匠精神分别是“工”“匠”“精”“神”四个独立汉字以及“工匠”和“精神”“神”和“精”三种不同的组合关系,既代表着工与匠、工匠精神的不同等级的晋级关系,也体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源泉,更深刻揭示了工匠精神的科学进步关系。

《文化》:工人是距离实践“工匠精神”最近的群体,企业如何实践“工匠精神”?

朱则荣:并不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是工匠,也不是学校出来干几年就是工匠。工匠的手、眼、心、脑是长期训练的科学结果,这个并不是速成出来的,培养一名好工匠需要至少20年时间,当然每一个人如果努力,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好工匠,未来是品牌经济的时代,也是一切真正的工匠最有发展前景的时代。工匠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工匠的与众不同,工匠的身体Y构是人类中动作最敏捷、感知能力最强、制艺水平最高、技艺发挥作用最强的人类高阶群体。

一个工匠之所以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物体制作、精巧制艺、技艺表达的工作职能,是经年累月中长期科学训练、动作习惯累积和神经触觉增强所产生的特殊劳动价值,这是普通人并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和运用水平。一个从未经过系统训练、技巧磨练的学徒、一个历经20年频繁熟练工作的工匠、一个拥有40年灵敏动作和触觉感知的大师级工匠,其技艺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资格和水平越高的工匠就越稀缺,因为他们所能创造的劳动价值是一个品牌最重要的宝贵财富。

手指的触觉同时也是消费者分辨各种品牌产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人们喜欢用手摸一摸来感觉物质的表面,尤其对于经常要用手使用的物品,指尖所创造的感觉是评判人们对品牌产品喜好程度的重要方式,而创造感觉就成为工匠精神最核心的运用领域。

手对于工匠来说,工匠在制艺作品时需要格外细致精心,小心并耐心地处理制品中不同质感、弧线等给出的视觉水平,也需要在不同的色彩中寻找最佳色彩表达。眼睛对于大师级工匠来说,是色彩感觉和感知水平的发明者、创作者、创造者,他们清楚视觉感知是来自于物体在反射的光线作用下进入眼睛的东西,因此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不同的色彩变化,对色彩的感知达到相当高的直觉判断水平。

工匠精神论文篇(5)

其实,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有“精益求精”的成语,有鲁班、庖丁等工匠精神的典型。

这说明,在人类工艺设计和制造的历史上,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致、卓越、精美、典雅等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方面,东西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

由于文化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工匠精神在具体的表现样式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比较而言,东方文化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依天工而开物,观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为师,毕纤毫而传神。

如在建筑上,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在体现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宜人性的审美功效。

而西方文化较为侧重对刚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非常强调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和细节,都要求优质高效。

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后,西方国家采用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典型――在耗时64天的航海实验中,只慢了5秒。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严谨、执着、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早在《诗经》中,就把骨器、象牙、玉石加工等技术工艺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对此充分肯定,朱熹对此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最值得一提的是鲁班,他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他以手工操作为职业,钻研技巧,全神贯注,精益求精,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和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企业来说,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一个员工不仅仅只是把工作当作赚钱手段,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认真、专注、热爱的态度,持有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他对人生的态度。他一生的职业,也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以日本为例,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缺少这种工匠精神,将会使整个社会的创新变得异常艰难,也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道。

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会消失吗

有人说,这个时代工匠精神已经消失了。其实应该说,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不会消失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里,有可能会“缺失”。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很多。

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原先是农民身份的人离乡别土,到城里打工,他们实际上还未能完全适应工业化社会对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规范化要求。

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技能上,他们都还停留在单一的维持基本的生存面上,加上未能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在整体上还缺乏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领悟。

从中观的层面上来说,在我国,建立一整套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制度设计,贯穿其中,长期建设,还是一个新课题。

从微观的层面上来说,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传统,在传承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境,许多人在快速现代化的浪潮中一时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缺乏耐心、细心、专注和持久力。

因此,综合起来说,工匠精神给人一种“缺失”的感觉的确存在,但并不意味它“消失”了。

在工业4.0 时代,应该说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工匠精神,所以,在今天,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需要工匠精神

互联网时代打开了许多未知的领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创造活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倡导发扬工匠精神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倡导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表现为开放、创造、创新,工匠精神表现为严谨、精致、专注,那么,二者的融合所发生的就不是一种简单相加的物理效果,而会是一种化学反应。

工匠精神以最开放的姿态来吸收最前沿的技术,从而创造最新的成果。

它不是一味地恪守传统而裹足不前,恰恰相反,是善于用创新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反复对比,找到最好的结果,体现出最大的价值。

在我看来,即便是做互联网产品,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作基础,也不会产生创新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如今,我们倡导工匠精神,是要在文化上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全方位地将追求完美、精致的精神贯穿在互联网时代,让这种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

工匠精神论文篇(6)

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的概念,一时被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所热议。建筑行业从业者只有具备工匠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真正意义上的满足人们社会需求。目前我国建筑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建筑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却鲜有涉及。但是,随着我国产业机构和社会服务理念的转变,传统的建筑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了。本文就将对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做一个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对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工匠精神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被罗列出来过: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为了使我国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广泛的推广,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为了适应建筑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建筑教师应该在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培养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必须要先理解工匠精神的中所包含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

(1)关键是“专”。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的关键就是“专”,专心、专业、专注、专长等等。对建筑设计稿和建筑质量不停的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具备这种理念及思想,运用专业的知识,专心的投入于设计修改、施工过程,专注于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最后使自己专长于建筑。作为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教师,在开展建筑教育活动时,应该要潜移默化的灌输学生:无论工程大小,都应该以专注、专心、专业、专长的工匠精神对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不断的追求完美。将工匠精神始终牢记于心,并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

(2)内涵是“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工匠精神要求建筑人不能总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来实施建筑活动,它要求建筑人应该不断的对建筑知识进行更新和创造,它更要求建筑人的建筑技能应该不断的提升和进步。并且,工匠精神的本意就是要求建筑人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不断精益求精、不断的修改、不断完善,在这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本质上也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工匠精神时,也一定要将“创新”这种理念传承下去。

(3)核心是“人”。任何精神和活动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和精神,其核心当然也是“人”。在中国建筑《十典九章》中也指出:品行为先,修为高标准,做事严要求,改善从细节着手。由此可见,要具备工匠精神得先学会做人,要具有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才有可能形成先进的工匠精神。因此,建筑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应该着重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坚持能力等优秀品质的培养。

二、职业院校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实践途径

(1)将工匠精神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职业院校作为建筑人才的培养摇篮,其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建筑专业知识的时候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学生的教学活动当中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学生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工匠精神所需要的优秀品质: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然后逐渐建立起工匠意识。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不断的追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完善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教学总结反思的及时性,以身作则的将这种理念蔓延开来。在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对学生作品进行考核时,也应该多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作业和作品能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学习工匠精神的乐趣。

(2)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规划中。建筑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要求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能立马掌握最基本的建筑技能。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经常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尽快上岗、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应该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引导,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建筑专业的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态度,提高学生的建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3)加强工匠精神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建筑专业各个科目的专业性都特别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作为建筑专业教师应该多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工匠精神与实践的联系,强化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专业教师应该多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也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工地上开展实践n程或者直接进行顶岗实习。确保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更贴近行业实际,也让学生提早适应实际施工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

(4)营造推广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工匠精神的推广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支撑。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部级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设计比赛、作品展览等活动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或者是邀请曾经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奖学生到学校传授自己的经验和心路历程,让他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同时也能刺激学生对提升专业技能并和精益求精的热情,使工匠精神在校园内得到更快、更正确的推广和弘扬。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是崇高理念的体现,是我国建筑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泉。为了促进我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快速转变,建筑行业需要的是具有高质量、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建筑专业毕业生。而工匠精神的推广能帮助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建立优秀的人格素养。职业院校建筑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职业规划当中,积极的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工匠精神推广环境,让工匠精神在我国建筑教育教学中开花结果,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论文篇(7)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时激起了多方的思考,才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也为高校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科技时代,“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 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艺术类研究生是现代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重要群体,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一类别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而他们更具有创新力和实践力,而作为将来文艺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做好这一学生群体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更有利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有着切实的关联,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表意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的发展道路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思考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以工匠精神来培育现代大学生,所以工匠精神对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培育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传承传统匠人精神[1。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传统的民族文化都有着浓厚文化内涵,对现代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创作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从许多精美的文物古迹中我们都能看出古代匠人对于工艺品精益求精、独一无二的追求。而这种精神追求是我们应该保留和发扬的。

2.培育现代工匠精神[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文化的涌入,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变成了一个开放和多元化文化的大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融入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然而对于年青一代人的思想也是有着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西方主流价值观在文化领域的传播,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是因为网络媒介的特性也导致了一些糟粕文化的进入,使得现代年青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变的急功近利、浮躁和没有耐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理提出的“匠人精神”对于当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无疑是一剂良方,特别是对于艺术类研究生而言,“匠人精神”更贴近艺术类研究生的生活,因为对于艺术类研究生来说,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所以“匠人精神”提倡的价值观更能体现艺术类研究生的精神追求。

二.工匠精神是高校培育艺术类学生的重要资源

现代高校教育是培养艺术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利于艺术类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高校培育中,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学生在高校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只有把工匠精神和职业理念物化成一件件精雕细琢的产品,获取极致的心理感受和良好的职业荣誉,才能实现服务企业、同时也才能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实现回报社会、个人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2]

1.工匠精神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从高到低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最初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工匠精神所代表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

2.工匠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价值标杆。只有正确理解“工匠精神”,才能够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时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标杆,使得高校教育免于陷入培育、生产“机器人”的尴尬地位,才能走出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认识误区。[1]只有将工匠精神作为高校育人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培育出做事情有意义、有价值、有想法的新一代青年人。

三.发掘现代“工匠精神”在培育方法论上的新途径

高校培育以学习为中心,既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又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促使现代教育专业精神的养成以及就业和创业能力的获得,而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使高校培育再上新的台阶,当然更需要现代高校著重从课程设置、专业分配和产教融合等一些方面设计和加强。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论文篇(8)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 “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 Papers in Relation to a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J].15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工匠精神论文篇(9)

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造物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精品,编辑的工匠精神是编辑对期刊、论文、网站等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7]。中国古代师傅带徒弟成就了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近代德国在高端制造业追求卓越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协作体系中的最佳落脚点[1]。编辑工匠精神包括编辑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实质内涵就是的质量,包括学术质量与编排印刷质量。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均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精准成为科技工作者与科研产品的最基本要求。科技期刊供科技成果交流与发表,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则成为科研人员、科研活动、产业、产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精准、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将品质努力提高到99.99%236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3)www.cjstp.cn乃至更高。在追求完美品质的道路上要不惜时间和精力,保证态度严肃谨慎,工作细致周全,注重细节,确保每篇论文、每期刊物的质量;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耐心、专注、持之以恒,坚决保证对品质高标准、严要求[7]。

1.3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应因人而异

编辑的工作就是服务,为作者、读者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对于工匠精神,不同的编辑人员应有所区别。所有编辑需尽快完成当代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与转换,要从日常化、程序化、简单化向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转换。新入职编辑要求具有编辑的基本素质,包括精神伦理与编辑实务技能,即应加强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伦理,学习先进技术,掌握过硬技能,开拓理论视野,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编辑[10]。编辑的基本素质是要在忠实于原文、原作者的基础上规范论文,但这并不表明编辑对投稿论文学术质量无所作为。期刊征稿简则上往往会注明编辑有权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要对论文的政治性、学术性、规范性等把关,所以不要把编辑工作看作为认识字、坐得住、对对红的简单工作。一个好的编辑应该首先努力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编辑,以便真正做好编务、办好期刊。对于老编辑而言,其业务熟练、动作规范,但倘若就此满足,工作中老一套地看稿、改稿、编排、审定、付印,久而久之会感觉迟钝,思维衰退。编辑手法一旦成了“一定之规”,编辑就会变为“编辑匠”。瓦匠、木匠、铁匠之所以称为匠,是基于他们所掌握手艺的熟练程度而言,是尊重的称谓;可是“编辑匠”一词却略有贬意。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就是“编”和“辑”,是各类文稿的“加工者”和“把关人”[11]。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同样,编辑工作需要投入编辑的智力劳动,来不得半点得过且过。科技期刊发表报道的是最新科研成果,一般与纯文字、文学类论文差异明显,高新是论文的特点,快速、及时、精准是发表的基本要求,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载体,编辑则是桥梁。科技期刊编辑除应该具备一般编辑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怀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新老编辑,都需要重新认识新时期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编辑实务中踏实践行工匠精神,办好期刊,努力为读者与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2.1职业精神的培养

2.1.1基本工匠素质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精神品质[9],新时期需要构建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12]。德国制造质量的蜕变是基于“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日本制造打开欧美和全球市场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质量救国”战略[9],均以工匠精神为主旨。新时期编辑首先应该具有工匠精神,同时具有工匠技能。培养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能力与品质的需要[8]。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编辑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审查论文,就是鉴别作者实验研究、思维成果以及科研价值,对审稿通过的论文给予进一步加工,使其更完善。促使这些成果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编辑的自身价值。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的每年72学时业务学习就是非常必要的业务培训,值得坚持并强制要求,基层单位则要从编辑参加学习的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与保障。

老编辑虽然编辑业务熟练,但往往会有经验主义、见怪不怪等马虎思想;新入职的年轻编辑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但往往需要培养耐心与细心;而近年来有许多从科研教学岗位转入编辑岗位的人员,他们具有科研教学的经验,有写作、的体验,多数遇到过退稿、退改,或曾收到审稿专家与编辑的大段意见与建议,或曾数次投稿,数次退稿或退改,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有利于做好编辑工作。无论哪一类编辑人员,都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为学术发展服务的思想。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编辑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字处理软件、计算机自动校对系统、文字复制率检测系统、参考文献编校系统等极大地便利了编辑工作,然而编辑才是主体。针对近年来的学风浮躁,在倡导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需重视并强化编辑的主观因素,充分调动与发挥编辑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匠精神,对投稿论文精益求精,对有创新的论文成果予以呵护并加快发表,而对粗制滥造的论文果断说不,叫停快餐式论文,维护学术发表的科学准确与公平公正。现代通信技术发达,编辑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资源,编辑学会、协会、各编辑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问题讨论,引导编辑树立正确的观念,弘扬正能量。

2.1.3奉献精神

新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教学科研的不如搞房地产的”“做编辑的不如搞科研的”现象,编辑实际收入与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置身于如此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除加强编辑培训、管理与考核以外,有关部门宜适当考虑采取措施调动编辑积极性,让编辑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让编辑有健康的竞争环境,有相对平等的权利获得奖励、职称晋升的机会,把科技期刊编辑归类为科研教学队伍的一部分[5],鼓励编辑开展编辑业务学术研究与交流,不定期为编辑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合作研究与交流的机会。让面对“白卷青灯”的编辑不再有为他人作嫁衣、社会地位低人一等的感觉,以使编辑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踏实工作,践行工匠精神。应倡导编辑向先进人物学习,保持高风亮节,不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不为名利所动,应正确对待并处理好地位与待遇偏低等问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办好期刊,发扬敬业精神及无私奉献精神,为教学科研、作者及广大读者服务[13]。

2.2职业技能的培养

2.2.1策划能力

编辑传统的“编”与“辑”的功能已经远远不够,信息化时代要求编辑转变职能。新时代编辑应首先做个优秀“策划人”,策划深化报道主题,强化舆论导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具备并确立策划意识、导向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品牌意识等现代意识。编辑现代意识的核心是策划意识、超前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包括掌握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努力放大“原创”元素[11]。编辑应该是一个出版潮人,不仅要运用传统纸质出版,还要结合多媒体、微传播,提供出版“后服务”,如知识板块凝练、专业目标精华推送。可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建设维护好网站。网站除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目前多数期刊网站还提供在线发表、优先线上发表、过刊论文开放获取等,但还需要编辑对已模块化、对某专业领域论文成果集成,接受或邀请业内专家综合述评,提供板块式推介服务;建立专业领域作者、学者数据库,有选择、有目标地开展微网推送等创新。这样,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编辑能力培养需要编辑了解国际科技前沿,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随时了解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动态与进展,一方面提高自身栏目编辑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必要时将最新进展推送给作者群,策划栏目或主题,以便于把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所以,新时代呼唤编辑准确定位,转换角色,尽快成为具备策划力和工匠精神的现代编辑。

2.2.2前瞻能力

近些年来,人们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往往就是缺乏工匠精神。科技期刊编辑不仅仅要熟悉编辑业务,还应该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13-14],以适应策划选题及审稿编辑之需。新进编辑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老编辑要努力学习,争取机会进修。撰写与配发论文编者按语、论文导读或本期导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利于推介论文,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也是对编辑的组织与综合能力的考验,更是提高编辑学科专业水平及写作能力的良策[15]。科技论文质量差常因为缺乏有效实验重复,实验仅做一次或一个周期就撰文投稿。科研论文坚持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作者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投稿,均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人们常说科技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即通过优秀的实验设计及精密的实验,最终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与问题,从而形成论文。编辑在策划、组稿、初审程序中,应当按照工匠精神的精髓要求,为作者的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投稿等开展全程服务指导。近年来,在《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中,先后发生多起论文终审通过,安排刊期后,发现主要内容已经发表或发表前作者撤稿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个别学生作者担心退稿或投稿命中率低,不从论文质量源头完善,而是一稿多投,或等不及审稿而转投较低影响因子的期刊。如果编辑不具备工匠精神,类似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将会造成重复发表,后果难以弥补。可见,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另一方面要广泛培养编辑发现问题的前瞻力,防患于未然。鉴于此,《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部针对大学生、研究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系列讲座或报告,如论文的规范性投稿、优秀论文述评、论文编校案例分析、实验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受到了有关师生好评,同时发挥了编辑的特长,促进了编校工作。因此,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单独或与研究生院、教务处、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学报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特别是学生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解剖分析,或开展本刊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与奖励,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2.2.3求实能力

编辑实务包括策划、组稿、初审、外审、退修、终审、编辑排版、校对、发表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编辑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期刊格式规范论文,增补缺项,如参考文献缺项(缺卷、缺期、页码不全),还要纠正论文中的学术概念、计算数据的表达分析、语言等问题。《西北林学院学报》编辑过程及对林学类期刊审稿中经常发现,存在作者学术概念不清楚问题。如不定芽与腋芽、消毒与灭菌等概念混淆,多样本比较分析不用多重比较,而用t测验两两比较等方法学问题;有些作者写作语言欠规范,如:两个地区某实验结果分析,作者表述为“某地与某地差异显著”,实际应该为“某地与某地的某种实验结果差异显著”;“将直径小于2~5mm的根定义为细根”应表述为“将直径小于2mm的根定义为细根”,“截至目前为止”宜简化为“截至目前”,将“类型划分时遵循如下几个原则。”宜简化为“类型划分原则:”,“播种前用蒸馏水浸种24h,浸种结束后开始播种”宜简化为“用蒸馏水浸种24h后播种”。可见,编辑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论文格式规范化,也需要编辑补正学术问题、简化语言表达。可以通过行业学会的学术交流,编辑部内部的交流,编辑个人在编辑实践中的总结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在论文编辑过程中的业务能力。

看起来校对似乎与编辑的工匠精神关系并不大,其实,对校对工作马马虎虎也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会导致出版质量问题。现在许多学报无专职校对人员,责任编辑亦是责任校对。科技论文常有复杂的公式图表、较多的数据,在编排过程中难免出现错排漏排[16]。因此,必须培养编辑一丝不苟、认真严肃地做好校对工作的能力,把纵然微小的错误消灭在校对过程之中。校对工作无小事,再细致也不过分,要把工匠精神体现在校对中。《西北林学院学报》为了强化编辑校对,同时采取请作者对编修稿word文档与清样pdf稿两次校对,即使无修改,也要求作者回复编辑部,这样,常会发现编辑或作者自己不能够发现的学术或表达问题,从而尽早完善或改正,也给编辑和作者一些警示。

2.2.5疑难问题处理能力

1)“人情稿”处理能力每一名编辑都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领导、老师、同学、同事、学生及朋友,因为毕业、职称评审、项目验收、年度考核等需要,少不了托人情、找关系[14]。编辑必须坚持“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处理名家约稿或自然来稿,正确处理“人情稿”“关系稿”,对达不到学术标准的坚决退稿,对学术质量好但写作欠规范、表达分析不到位的坚决退修,直至达到发表要求。若依人情发表质量不尽如人意的来稿就是编辑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同时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刊物与编辑自己的信誉。2)编辑情绪控制力编辑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对于投稿论文的学术质量把关应以审稿专家意见为主,对与自己学术观点有异的稿件,应注重听取审稿专家的意见并咨询作者;对于语言表达与写作格式欠规范的论文,要耐心向作者指出。鉴于期刊范围、版面数等局限,大多数期刊只能发表优秀投稿,有许多稿件未能采用,而这些作者心态往往不同。一些熟人可能由于稿件或推荐的稿件未被采用,对编辑产生不满;有些年轻作者投稿的劣质论文一旦被拒稿,往往产生偏激情绪,甚至过激言语相向。《西北林学院学报》曾有论文退修总次数超过10次的例子,有时候极个别作者的写作水平有限、态度不认真,个别学生作者不通过导师与其他署名作者的审阅修改草率提交系统,编排定稿付印前作者撤稿,刚提交印刷作者来电请求修改,面对此类情况,编辑的情绪控制力则尤为重要。多次退修,还达不到发表要求的必须再次退修。编辑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严谨求实,对作者的不理解大可不必解释,时间会证明编辑人员是为了保障与期刊的质量,也是为了爱护与保护作者及读者。因此,必须培养与树立科技期刊编辑宽广的胸怀,提高编辑的情绪控制力。《西北林学院学报》编审中,采用初审退修、专家审稿后退修、作者修改稿退修、后退修等环节,多次退修只为保障的质量。

工匠精神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23-02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年,刘延东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时也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由此,“工匠精神”再一次回归到了中国公众的视野。如何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重树“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已然成为时代赋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精心设计、质量至上和不断革新,显然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当然,这种精神不只在工匠身上体现,还可以凝结在所有人身上,即一切劳动者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工匠精神被人们定义为一种工作态度和精神品质,但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共同作用的合力。从个体来说,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一种精神理念,它既体现为工匠的气质,又体现为产品的品质。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二是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四是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院校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之际,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内涵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锤炼“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形成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机制,增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适应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方法,{整管理学生的思路,转变育人理念,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

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技能,更是人的素质素养,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日常教育,才能给职业教育灌注丰富的思想内容,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真正的人文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给职业教育带来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

3.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文化的软实力。将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引入职业教育,用工匠精神滋润学生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社会真正认识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因此,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能够跟劳动、技能和创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彰显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和意义,提升职业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4.工匠精神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需要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的竞争。高职院校理当成为培育工匠和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尚真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细致的工作态度、严谨的职业规范,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发展,才能实现服务企业、回报社会、个人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注入工匠精神,培育工匠品质,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实现路径。为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可分年级、分主题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工程。

1.校园文化直通工匠文化。举办技能展示月,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参加科技作品制作,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并将学生自制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融入学生工作之中。打造体现技能特色的道路文化和广场文化;建立技能大师事迹展览馆;在教学楼道、公寓楼道设计了企业文化长廊、校友风采长廊,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浓郁的技能文化环境的熏陶,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学生恪守校训、厚德强技、奋发有为。

2.主题活动融合工匠精神。一是在社会服务中体验工匠艰辛。组织学生参观学院教学实训基地,邀请社区民众亲自动手体验技术工人的工作。在社会服务中,了解职业乐趣,感受工匠精神的特色与魅力。二是在实践教育中感受工匠精神。邀请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学会等进校举办论坛、讲座、展览等,展示工匠精神的历史沿革、创新成果、典型案例,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主力军。三是在相互交流中传播经验。邀请劳模、大师、企业家、技术能手和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定期回校做报告,传播前沿施工技术、交流成功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尊重职业、尊重技术技能、尊重工匠。四是在工地实践中培育工匠意识。职业精神往往要通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当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时,学生会更真切地体会工匠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为此,组织学生参观公司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观摩工作流程、与工匠大师切磋技艺绝活,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

3.专业社团丰富工匠内涵。工匠精神的拓展离不开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专业社团往往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的平台。为此,辅导员和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结对子,共同帮助学生成立了突出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传承的社团。教研室主任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辅导员担任专业社团的组织教师,发挥专业社团育人功能,拓展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一是每年为学生专业社团争取活动经费,为社团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实施分类指导,共同管理学生社团。专业社团均挂靠专业教研室和相关辅导员,辅导员教师管理协助社团的日常事务,教研室主任指导社团开展活动,进行专业训练。

4.技能大赛提升工匠技能。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技能水平的试金石,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舞台。通过校内建舞台、校外搭平台,引导学生崇尚技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是在技能竞赛月为中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设立观赛通道、项目体验和成果展示区域,传播职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优秀典型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巡回宣讲其经验和事迹,在全院形成“榜样引领学技能、切磋交流共提升”的文化氛围。三是完善奖励制度,对于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在奖学金评定、“学习刻苦”青春榜样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

5.社会服务培育工匠作风。工匠精神离不开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离不开工匠的为民服务。通过组织学生“走出去”,利用本地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开展紧贴群众生活的服务活动,让群众感受职业教育服务美好生活,既能高大上,又能接地气。一是组织企业文化进社区,通过展板宣传、学生讲解,让铁路工匠精神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二是组织学生进驻企业,配合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在社会服务中锻炼工匠作风。

6.“互联网+”提升工匠影响力。“互联网+”时代,紧扣工匠的主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致力于建设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工匠精神在学生中进行广泛传播,从而强化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效果。一是分批次、分时段在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多篇心灵鸡汤,在班级微博中推送了大国工匠等相关内容;二是搭建校园BBS师生交流互动和网络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三是在QQ、微信、贴吧等网络载体上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而作为身出教育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也只有将工匠精神引入学生日常教育,积极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才能为国家育工匠,为制造业树典范。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8).

[4] 薛栋.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5] 张蕊.感性凶猛的“工匠精神”[J].华东科技,2013,(5).

工匠精神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12(a)-0132-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在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中医药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输送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教育使命即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湛的实践能力、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护理人才[2]。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医药教育普遍以工厂流水线式的培养为主,毕业生难以达到“精品”标准[3]。中醫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往往更关注“技术与技能”的培养,存在理论知识泛化、与实践脱节、中医药行业教育欠缺等问题,人文精神的培育更是以简单的说教和死板的课堂重复为主,缺少职业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环境性,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4]。剖析其原因,除缺乏整体的教育环境和系统的教育方法外,另一原因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只求“达标”,而并未追求“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5],这为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思路。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和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内涵挖掘和理论研究阶段,对护理教育实践研究的探索较少,本文试图以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为出发点,寻找“工匠精神”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并说明其可行性,分析“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教育的积极作用,探究通过营造专业文化氛围、搭建“工匠”培养平台、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与“双创”精神有效结合等路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期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1什么是“工匠精神”

1.1“工匠精神”的提出

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6]。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大众视线。随后,科技部长万钢[7]强调了职业教育对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此后不久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作出指示:要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该文件进一步强调:没有工匠精神,大国无以崛起;没有工匠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提高[8]。中共中央随即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9]。自此,工匠精神逐渐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并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1.2“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在我国古代俗称手艺人,即熟练掌握一门技艺并赖以谋生的人[2]。工匠精神即工匠在巧手制作的过程中,因其职业特殊性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精神品质,以期实现“心会于道而游于艺”的境界[1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赋予了当代工匠新的定义:处在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通过具体操作或依赖自身技能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2]。工匠精神即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一定人生观影响下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11]。

中国古代对技术精良的医者称为“上工”,这是中医药行业最高层次的“工匠”。想要成为“上工”,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上工”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

1.3“工匠精神”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尚无明确界定,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和我院办学发展定位,将其内涵定义为:严谨求是、精益求精、职业敬畏、科学创新。

由于上述内涵具有不易测量性,结合我院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阐释如下:①严谨求是。对待护理工作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专业精神,具备诚实品格和慎独修养,能够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和各项规章要求实施护理。②精益求精。追求精湛技艺的同时,致力于改进现有的护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反复雕琢,追求极致,全面提升护理品质。③职业敬畏。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尊重生命,对待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爱护、主动热情、耐心细致;与其他医护工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淡泊名利,专注执着,具备传承中医护理理念、传播中医护理方法的意识。④科学创新。善于观察并发现护理工作中现存和潜在的问题,初步具备运用评判性思维和科学创新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临床经验更具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力求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2“工匠精神”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关联性

2.1培养目标一致

中医药应用技术型本科护理专业重在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结合办学发展定位,我院最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护理学专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符合未来高等护理教育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从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知识、技能三个方面规定了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既突出了对护理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强调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要求。本目标在注重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下,更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切合“工匠精神”内涵,秉承了“上工”德才兼备的目标理念,回归和坚守了“工匠精神”对于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育人之道。

2.2价值取向一致

护理学从属于医学范畴,她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却具有极强的人文属性[13],护理行业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如同工匠手中的产品,经由护士的双手呈现。护士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应该像工匠对待其产品那样一丝不苟和臻于至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道技合一”的崇高境界[14]。

应用型人才强调医学教育培养的实用性。由于护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健康,因而护士在向患者提供“仁术”的同时,还应该向患者传递“仁心”。“仁术”即精湛的护理技术,要求护士能将所学理论知识悉数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必须保证其操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加之医疗系统和卫生保健的更新进步,护士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精于探索,勇于创新,更好地适应医疗保健体系的发展进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上与工匠精神中的严谨求是、精益求精、科学创新不谋而合,此为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工匠的谋生之本。“仁心”即护士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表现为护士对待患者尊重、理解、安慰、鼓励的态度,对待工作耐心、专注、坚守、乐业、敬业的表现,对待自身发展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追求,體现了工匠精神中的职业敬畏,此为护士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工匠的立业之基。因此,只有“仁术”与“仁心”结合的护理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护理人才。

2.3培养形式一致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的西方,工匠的培育方式主要包含学校教育(或家庭式教育)和学徒制教育。学校可以教授理论知识,但通常无法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学徒制教育要求学徒在学习期间和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向徒弟传授谋生技艺和职业操守,以实现徒弟在“做”中“学”。医学既是自然科学,同时也是经验科学,护理学本科教育以在校教育和临床实习两部分为主[15]。在校期间,工匠(学生)在系统学习技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应着重感受工匠的文化和道德。临床实习期间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护理带教教师即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傅”,“徒弟”在岗期间需要在“师傅”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通过与师傅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直接或间接掌握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以及人文素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护理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始终保持并传扬这种“传、帮、带”的优秀品质,有利于整体护理队伍的梯队建设。

3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符合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将“工匠精神”植入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正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16]。“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对产品的精雕细琢,更要执着追求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技术人才,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其更好地践行大医精诚和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切实改善医患关系,真正实现依靠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3.2符合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医药行业已被更多国家和民族所认识与接受,中医药行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基石,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卫生保健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延东[17]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60年座谈会上强调,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即将开启。因而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现代中医药人才,促进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这与工匠精神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

3.3符合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18]。然而,由于社会的浮躁和意志的薄弱,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评价为“眼高手低”。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执着追求和职业敬畏[19],一个人若能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到精益求精,发挥极致,那么工匠精神就会成为他的性格[20]。高校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实现个人生涯发展与工作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8],符合当代大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4将“工匠精神”植入中医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

4.1营造“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氛围

目前,部分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已经将“工匠精神”植入个别课程中进行课程改革,主要通过调整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果[21]。然而,单一课程的改革并不能起到实质效果。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师生的思想和道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2]。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培育师生职业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因此,中医药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将“工匠精神”植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于医学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普及工匠精神相关知识,发挥专业理论课题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导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在学院、专业部等各层面开展工匠精神的相关教育,做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方面的保障工作,用“严谨求是、精益求精、职业敬畏、科学创新”思想引领医学教育,树立护理专业人才正确的职业观、伦理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专业技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乐业敬业精神,促使护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全面提升护生职业素养。

4.2搭建“工匠”培育平台

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意欲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23]。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护理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对师资力量进行良性培育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更能促进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培养。在全院范围内通过教师培训、知识竞赛、文娱活动、导师制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工匠精神培育,使其时刻自觉自愿践行“言传身教”,用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崇高的职业道德感染和感化学生,真正实现高效教师的“德艺双馨”。同时,与实习单位合作,通过电话回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实习情况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和单位用工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借助实习单位的资源与文化,制订详细的培育方案,请求其配合承担“工匠”培育重任。由于临床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真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与价值,进而可以促进其转化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追求。

4.3个性化精细培育学生工匠技能和素养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整合到专业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师考核中,实现“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课程教学、学生就业、教师评级紧密联系。针对护理专业就业岗位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综合评估学生个性特征、职业倾向、知识结构、就业意愿等因素,在学生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课堂等非正式课程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4.4“工匠精神”与“双创”精神有效结合,实现“人职匹配”

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鼓励社团活动,通过各项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工匠精神”与“双创”精神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细节做起,精益求精,实现内在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协调统一。

5小结

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是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与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具备关联性,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中医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营造专业文化氛围、搭建“工匠”培养平台、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与“双创”精神有效结合等路径将“工匠精神”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还可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而弘扬中医药精神[24-25]。中国制造离不开“工匠精神”,中医药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现代护理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应该在中医护理院校中普及。值得注意的是,将“工匠精神”植入中醫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中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实习单位等多方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严谨求是、精益求精、职业敬畏、科学创新”,进而推动护理学科和中医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教与学解析[J].职教论坛,2013,(3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