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8 13:41:44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1)

什么是“工匠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1]。有的学者认为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热爱所从事的职业;二是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三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四是甘于奉献,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2]有的学者强调“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3]。根据学者们的阐释,结合高职学生现状与未来发展,笔者认为,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人生追求极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的精神。

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几乎震撼了每一位爱国者的心灵,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工匠精神的热潮。其实,我们是工匠精神的始祖,这只是工匠精神的失而复学。

《大国工匠》讲述的是8个工匠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从他们的身上不难看出他们独特的现代气质、魅力:认可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敬畏感、有专业功底、对工作执着、对职业忠诚,永不放弃,不改变初心,对自己的职业有超乎寻常甚至近乎神经质般的追求,对产品和服务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品打造”,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新的创造。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这正是高职学生成就精彩人生必须具备的工匠精神。

总理在2016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4]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工匠精神在经济向创新型转变、“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表明了国家层面上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决心。

高职学生是推动经济向创新型转变,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军,是未来的企业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可忽视的力量。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在认识过程或活动过程中对某事物带有稳定、主动、持久的指向性,是人们行为的内动力”[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认识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6]。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元素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愿意学习的第一前提,学习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高职学生由于高中生活紧张,鲜有时间对专业深入了解,填报志愿是比较盲目的,甚至有不少学生的专业是在父母或者招生老师的建议下填写的,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总之对专业一头雾水。再加上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对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如何激发他们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著名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7]人的心理紧张系统代表的是一种心理需要,假如我们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这种心理需要,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需要和心理紧张系统不健全,也就是学生尚未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专业的价值观?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实践情况,笔者认为,首先,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强学习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尽早明白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其次,专业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结合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与感悟,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最后,对于教学管理者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时间,紧抓班级学风建设,定期召开学生学习的经验交流会,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相互学习、教育与影响,共同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真正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平时能够认可、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正是成为能工巧匠的必备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渴求专业成就的欲望

成就是工匠精神的精神激励,也就是人生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实现大的职业目标,一个人渴求成功的欲望越强,他人生的目标就越明确,在奋斗中更乐于拼搏,敢于面困难,勇于迎接挑战,做事越努力,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容易具有工匠精神;没有渴求专业成功欲望的人,很难做出较大的专业成就。

如何激发学生渴求专业成就的欲望呢?首先让学生接触本专业大师级人物,了解大师们事业发展的历程,发现专业大师的伟大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体会到大师级人物洋溢在脸上的快乐与幸福,促使学生看到自己专业的光明前途,内心真正渴求专业成就;其次,结合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设立一个个逐渐升级的目标,让学生不论在专业学习中还是在班级活动中,都能够轻易实现目标,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对自己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会有精彩的人生。

三、激励学生对专业的专注

专注就是对专业的专心注意、执着、全神贯注、痴心不改、锲而不舍,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核心。任何一个成功匠人,或者大匠,都会对自己的职业专注,都是有过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十年磨一剑的经历;在从事自己的职业中忍不住孤独,耐不住寂寞,是很难成为大匠及人物的。

格拉德维尔说过,任何一个人经过一万小时的努力,可以由平凡变为超凡;马克・吐温说过,只要专注于一项事业,就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8]。因此,平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专心做事,尤其是在实验和实训中,安排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独立承担责任,每次实验课和或者实训课结束后,对能专注于布置任务的同学,要大力表扬,树立典型和榜样;在学生管理方面,哪怕是简单的大扫除或者每天的劳动值日,都要督促他们认真对待,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给予赞扬,使他们在追求精细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

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是每位工匠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是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要求匠人凡事追求极致完美,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学习,永不满足,乐于思考创新改革,精益求精,努力超越自我,执着解决问题,向着职业的宽度和深度发展,这正是每个工匠成功的基础,这正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顺利就业和走向事业成功的基石。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平时必须要求学生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在实验室,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步骤,不容许任何马虎,实验数据有问题的要重新做,实验来不及做完,课后一定要补上,对于实验认真仔细,在实验结果还可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再做一遍的学生一定要大力表扬,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对提出改进实验措施的不论效果如何,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对于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一律要给予肯定;在实训室,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步骤、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半成品、每一个成品,对成品的检验、验收绝对严格,如对学生所做的染色小样与岁给标准样的色差,以企业的要求色差0.6为标准,凡是大于0.6的一律重新打样。当然,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我们给予高度的肯定与赞扬,并让这些学生分享经验,用事实证明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谁就可以赢得快乐与尊重。

五、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可以熏陶出匠人坯子,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工匠精神显性化,在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室墙壁等地方悬挂本专业能工巧匠的事迹介B和工作照,关于8个工匠的格言提炼作为班级标语,定期聘请企业的技能专家、能工巧匠等来校做讲座或报告,用他们的经历向学生诠释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学生。

班主任要注重班会的质量,和班委一起策划和召开工匠精神方面的一系列班会,如我们班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我的青春我做主(邀请本专业成功的学生讲解对职业的看法、自己在企业的奋斗经过、自己取得成功的体会等,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对自己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弘扬工匠精神,成就精彩人生(畅谈对职业的认识,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让自己具有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可以利用学院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信息平台,大力宣传本专业的能工巧匠,成功校友的典型事迹,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的事迹与感言等,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等节目,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震撼学生的心灵,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每一位高职生能成就精彩人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就至关重要,这种培养是多方位的、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教育、熏陶,还要求我们坚定地、一如既往地做下去,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和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匠心筑梦,擦亮中国制造。

参考文献:

[1]郑荣胜.让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N].杭州日报,2016-4-18(11).

[2]聂伟.经济社会转型期应彰显尊重“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4-19(05).

[3]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3-29(04).

[4]作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3-6(02).

[5]瞿葆奎,吕达.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44.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2)

2015年,中央电视台在《大国工匠》的片首语中写道“工匠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是追求极致的完美诠释;他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一生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人应该汲取其精华,努力学习这种崇高的工匠精神,将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做好做精,方能成功。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工匠精神体现着匠人精心制作、打造产品的理念与追求,并对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进行不断地学习,创造出更多的成果。此外,工匠精神也是匠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不断的精雕细琢,使产品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培养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总之,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随着教育战略、国家产业战略的不断调整,单位用人、就业、求学等观念也在发生慢慢的改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的追求目标,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二、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汽车维修领域中产生了很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制度,虽然技工学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开展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平台,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是近年来,高校扩招严重影响了技工类院校的招生情况,导致技工类学校生源出现滑坡现象。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学困生”,招生已经从“考试择优录取”变成了“零门槛录取”,很多学生初中还未毕业就上了技工类学校。另外,有的技工类W校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过度重视招生数量,严重忽视了教学与学生的质量。

二是随着汽车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高水平的技术、精通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要掌握汽车的原理与结构以及现代检测与电子维修技术,熟悉传统维修技术与现代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同时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便精准、快速地找出汽车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技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水平远远达不到这种水平。

三、技工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总理曾经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汽车维修行业人员:“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累”,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工匠精神是汽车维修的技术门槛。机械类的拆卸和安装等都需要超级厉害的记忆能力和强有力的双手,而且双手还要灵活。另外,汽车维修专业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认识英文、日文等多国外语知识以及多种符号标志。在相关的调查访问中得知,每个汽车维修工都是不容易的,满脑子的零件和电路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车型也日新月异、不断更新,这就需要电脑重新进行编程,“工匠精神”在汽车维修工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技校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 “工匠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1.将工匠精神引入校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通过将“工匠精神”引入校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让学生对“工匠精神”先有一个浅层次上的认识,明确其真正内涵和意义。

2.教师首先要有工匠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为人师表的作用,所以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应当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身体力行,做到精益求精,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3.社会和企业单位应该大力支持与鼓励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对从事的事业具有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企业和社会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包容,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4.利用专业实训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应当将工匠精神与真实的任务、环境联系起来,学生才可以追求真正的工匠精神。专业实训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单门课程的实训、两门以上课程相结合的实训(实训周)。

5.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对一体化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以便改善技校学生厌学的情绪

一体化课程的课堂,是工学一体的过程,是以在企业中典型的或常用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并以此为载体,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构建知识,并培养学生思考钻研的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6.对专业课程进行小班化教学

大班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很难对各个学生进行一一指导,所以使得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了。而小班化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关注到每个学生,并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进而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显然能够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四、结语

工匠精神既立足于技工教育又高于技工教育,技工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技工教育发展的理想境界,每一个技校生也应当将其视为不断努力学习、为之奋斗的、终生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技工类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将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作为教育的目的。所以,对学生教育导向和教育成果的检验标准应该以其是否真正传承工匠精神为主。工匠精神是技工教育的灵魂,是技校教师、企业以及社会应永久坚守的阵地。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3)

1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在我国古代是指在工艺上有专门特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们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工匠精神在每个国家会有不同的说法,德国人称为“劳动精神”,日本人称为“匠人精神”,韩国人称为“达人精神”。经过对德国等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我国工匠精神的古今资料来看,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

2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2.1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

根据班级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感悟工匠精神。学生进校伊始,对技工院校办学定位、自己所学专业情况不甚了解,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讲座、“我的专业理想”演讲、“我与优秀毕业生面对面”访谈等主题活动,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办学历史、行业发展现状、专业优势等,而且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

2.2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入工匠元素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入工匠元素,对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班级教室环境建设突出“工匠精神”元素。为了体现汽车专业特点,在教室墙体左右两侧悬挂汽车名人名言,汽修工匠人物画。其次,定期组织班级工匠精神教育。按照德育计划,每学期组织工匠精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黑板报。再次,引进丰田汽车公司“7S”管理理念,推行教室7S规范化管理,按规定摆放桌凳和书本。四是宿舍文化建设,注入工匠精神元素。在宿舍楼大厅和楼道里悬挂工匠精神的宣传材料、《宿舍管理制度》,寝室内张贴《宿舍内物品摆放要求》《宿舍卫生标准》等规章制度,强化学生“标准”意识,培育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另一方面重视宿舍检查评比工作。在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过程中,落实标准,不断提高标准,落实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学生日常生活细微小事做精细,让工匠精神培育生活化。

2.3在社团活动中磨练工匠精神

专业社团既是学生学习技术技能、展示一技之长的“第二课堂”,也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社团活动,学校拥有各类学生社团30多个,其中汽车维修专业有赛车梦工厂、机车工坊协会两个专业技能型社团,赛车梦工厂协会主要以巴哈比赛为依托,开展赛车设计、零部件制作、焊接装配、喷涂美容、性能调试、商业营销于一体的专业社团,举办校园卡丁车制作比赛、开展与企业技术交流、走进周边学校传播赛车文化、参加全国巴哈大赛等活动。机车工坊协会通过开展校园车标设计大赛、传播汽车文化、协办汽车文化节、走进社区开展汽车维护、走访汽车4S店,参加创业创新比赛等活动。通过参加专业社团,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业创新意识、刻苦钻研精神均有很大提升。

3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成效

3.1学生素养有提升

通过开展工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团,学生的职业素有有了明显提升,班级学生的操行优良率达100%,高于同类班级,涌现了大批青春好学子,勤于专研专业技能的学生多了,讲文明讲礼貌的学生多了,班级班风班貌有了很大改观,为未来的社会培养能好好做事的“匠人”奠定基础。

3.2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获大奖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51-02

【作者简介】吴启勇,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16)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和学生管理。

在中国由制造大国逐步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今天,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做出新的改变。中国制造的发展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工人,更是有“工匠精神”的思想者。

一、“中国制造”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一)实现国际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因素

德、日等国既是制造业强国又是职业教育强国。他们早就认识到了“工匠精神”的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精神纳入职业教育的范围,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对匠心、品质的高度重视,使德、日凭借其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立足世界,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二)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实现“转型升级”,既要不断寻求科技进步,也要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当前,职业教育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其实也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所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的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人,唯此,中国才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

专业课教师要对本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总结出培养相关素养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此类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敬业爱岗、遵章守纪、乐于奉献,具有诚信意识与服务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要结合每一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以求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小班化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是通过公共大班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的。而相关数据显示,这种集体的授课方式其实并不适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一点在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专业课程教学小班化,有助于教师密切关注并随时掌握每一名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水平,能够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进行一对一辅导。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和塑造“工匠精神”上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高职专业课教学小班化尤其实践课的小班化,是培养并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专业实训实习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职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来进行,只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之后,职业精神才能进一步转化为职业素养,学生才能够真正领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并深入认识到它的意义,也才能够将“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建立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在此环境当中让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将数门专业性很强但实践性相对较弱、很难单独开展实践活动的课程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为这个整体设计一个外在环境,以此来开展实践活动。此类活动相对而言工作量较大,而且复杂程度较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往往是以周为基本单位展开训练,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开展此类实训实习活动的时间被称为专业实训实习周。与专业课程单独开展实践训练相比,实训实习周的真实程度更高。所以,专业实训周也是培养并塑造学生“工匠精神”非常重要且有效的一种手段。

(四)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

1.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

举个例子,某一家企业在对外展示其企业文化的过程当中设置了一个“笑脸墙”,将企业每一年所评选出优秀员工的笑脸照片以及其简介展示出来,初到公司的员工以及实习生都会被该企业的“政委”带到这面墙之前,对他们开展上岗前教育,向他们介绍优秀员工的事迹和精神。除此之外,企业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在企业内部发行和流通的报刊上,报道企业优秀员工的光荣事迹。而且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拉练,培养员工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2.以“质量优秀奖”勉励学生

公司从事质量监督检查的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抽查,并通过评比选出“每月服务之星”,给予一定的奖励。部门的“政委”则会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员工的宿舍,并且在年终考评时综合考虑相关情况。公司还会安排优秀员工与其父母共同参与“我和父母一起去旅游”的活动。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体会到干好工作的自豪和荣誉。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5)

工匠作文高一600字1一提到工匠,我想起了历史中学到隋朝著名的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现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它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的战争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碾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创,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资不倒,仍巍然屹立至今,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也是最古老的石拱桥。

同时我们还想到鲁班,因为他勤于劳动与思考,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创新制造了“鲁班伞”,在今时代中,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启发,经过反反复复的研究,推敲,实验后才制作出来的,鲁班后被后世称为“工匠始祖”。

在现在的时代,我们看到了许多汽车,而每个车子都有它固有的牌子,他们在工业化方面精益求精。

工匠在推动人类文明化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工匠们是勤劳的、敬业的、稳定的、干炼以及遵守规矩,一丝不苟,高尚的工匠精神是在任何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给予弘扬,如果我们忽略了它,那么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化建设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工匠精神这股有生力量推动人类进步的愿望就不能好好实现。

什么样的工匠是合格的工匠,做一个合格工匠的基本素养和他需要怎样的付出和意志,工匠精神的核心: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及其内涵是: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

自我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贡献的一种肯定关系,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不完善,在我心中的工匠精神是有信仰的踏实和认真的态度;是以一双妙手去传承千年以降的智慧,通过千锤百炼的手法和技艺,呈现出惊艳的美感,传承古老的工艺,在漫长的耗时中成就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工程师有工匠精神,科学家也有工匠精神等,可能于个人而言,工匠精神没有那么高大上,但你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就足矣。

工匠精神是我们中学生应该传承下去和弘扬的,我们不能让它遗失,时代需要它的存在,所以,在这个资源日渐匮乏的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更塑造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要越走越好,创造在时代中属于我们的辉煌时代,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

工匠作文高一600字2揭开历史的烟云,寻觅数十年前的先辈们,探求他们的奋斗创举,回忆他们的“愚公精神”。我们看到了大国匠心,看到了矿山的希望,中国的明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影响着祖国的命运,在建设矿山中冲在最前线的工人们,不缺奋斗的青年。王涛从学生走出来,走向焊工这份职业。他忘掉了学生时代滋润的生活,选择了接受现实,立志成为一名好焊工。他坚守的是自己的初心,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的素养和品格。他的焊件完美无瑕,堪称工艺品。他把焊件当作焊工的脸面,坚持把焊件做得更精细,用心焊、用情焊,给予冰冷的钢铁春日般的温暖。他的努力、他的一丝不苟、他的投入,使他在“首钢杯”中夺冠。他,成为一匹黑马,在人们的注视下脱颖而出。

他甚至有幸为“中德对抗赛”而筹备。没有时间,他就努力想方设法挤时间;没有用左手焊接的习惯,他就练习用左手焊,夜里躺在床上也不忘拿起工具练习;没有工具,他就自己出钱买工具……天道酬勤,他的努力最终使他赢得比赛。王涛总是如此,面对比赛,他力争更好的成绩,面对工作,他渴求更优的业绩。立足于现实,致力于梦想。他的努力和奋斗为企业乃至国家争夺了荣誉,这便是一位优秀的工匠吧!

创新,为企业注入了活力。面对自动化改革的潮流,马著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计算机。针对开采的问题,他提出了“无人电机车地下开采”的伟大构想。他的潜心研究、认真思考、突破自我、追求创新,积极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将梦想化为现实。最终,他的突破性成就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工匠精神是什么?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首钢的工人们创造性的回答了这一问题。面对世界新形势,工人们发扬创新精神,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面对艰苦的局面,工人们坚定不移地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首钢精神,是首钢几十年发展过程的总结。而我们今天大力宣扬首钢精神,不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吗?在未来,我们更要坚定首钢精神,发扬属于我们的工匠精神,为建设事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走出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

工匠作文高一600字3小时候写作文我的理想,总会巴拉巴拉写一遍。那时候的我不去想这些理想的可能性,不会契合经济收益和生活水平,不会想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只一味地憧憬着我想干什么,干什么看起来是有趣的。有梦的人是幸福的,我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

如今,进入了耒阳,我成为了一名中职生,开始走向对口高考道路上,但不再是普高的物理化政史地生。我以为这好像是一条捷径,但现实告诉我并不是,真想把梦想与现实连起来,把梦想与工匠精神连起来。梦想产生于兴趣,执着于动力,用专业对口学习和工匠精神带着梦想起航。

匠心是恒心,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不管是学某项技术,亦或研发某种产品。大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干劲十足,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出现的困难,各种打击会不断蚕食我们的毅力,那还能像开始一样的坚持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半途而废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匠心是细心,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对学习精益求精的态度必不可少。记得我初三的时候,不爱做物理题,成绩也一直是平淡如水。学了表面知识,便觉得自己能耐非凡了,可是那些需要深究的问题如果不细心钻研难道会得到解决吗?或许很多人会说,小毛病多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却可以影响其质量,撼动其根本。

匠心是虚心,满招损,谦受益。只有保持谦虚的心,才会有足够的心里空间去学习知识,去发现不足。刚进入中职学校,觉得这里的课程较少且简单,恍然思考,是不是自己太过浮躁,自己真的优秀吗?都懂吗?对口专业学习,眼高心低,唯此才能有更高的理解与造诣。

把匠心精神当作一种责任才能找寻到自我,我们要敬畏它,所谓工匠精神,更多的是,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追求创新,将思维发散出来。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模式学习,不创新思维,那便是大错特错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更多的匠心,创新。

匠心需要专注,经得起喧嚣才能宁静以致远。专注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古来成功的人大多专注,对一种事特别感兴趣,再累也不觉得枯燥。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传承工匠精神的专注。我们既然选择了工匠人生,那就让我们风雨兼程,奔向梦想的远方。

其实我们也像《西游记》里那个桀骜不驯的猴子,冲破了匠心精神,怀揣着大有可为的想法,拥有用理想代替现实的热情,却忘了其匠心精神的根本。这只猴子十分符合我们内心的理想主义,从石头里出来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却没有付出恒心,不细心、不虚心、空有抱负。

顿时有种击中的感觉,对于平凡,对于梦想,我们似乎都诚惶诚恐吧。我是一个平凡人,平凡到我今天发生任何事能影响到的也只有几滴眼泪。平凡不是一成不变,平凡也有精彩。做一名真正的匠者,让匠心精神带着梦想起航。

工匠作文高一600字4冬去春来,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着,但在这大千世界中无法用录音机却从来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岁月吹人老,它始终如一,永远保持着本质的特征――工匠精神。

一书·一桌·一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广大教师用自己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知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用扎实的学识,引领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以仁爱之心善待每一名学生,促成学生们更进一步,成为学生的指路明灯……

把原本无知的人推向人生的彼岸――是所有教师共同的教育目的。他们为了培养莘莘学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专心致志地批改每一份作业……即使报酬极低,即使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简陋无比,他们仍然能专注专一地言传身教。我不禁又朗诵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哪怕给他们提供的仅有“一书、一桌、一椅”,他们也能绘声绘色地给学子们讲述各种知识,点燃知识的火花催人前进。这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是何等高贵?何等非凡?

荒漠·悬崖·冰峰

人生路上难免会磕磕绊绊,在通往成功的路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与磨难,阻止前进的步伐。磨难纵然无情,却给人以无尽的砥砺;失败固然残忍,却使人趋于顽强。如果把挫折当做前进路上的一面旗帜,一步一步向前走,哪怕四面八方是大漠荒烟,也能见到绿洲。

遥想红军长征,长征途中刺骨、漫天飞雪,红军们不怕千难万险,为了摆脱敌军的围剿追杀,他们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翻越积雪冰峰的重山峻岭,走过荒芜的草地,历尽千辛万苦,红军三大主力最后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面对困难,若似个缩头乌龟,永远都达不到成功的彼岸,但是,只要百折不挠,顽强不息,哪怕是悬崖峭壁,万丈冰封,都能将其化作平滩。正如一湾溪流,曲折回转中竟会激起心旷神怡的鸣响;一波巨澜,潮涌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雄壮!

布鞋·旧衫·稀粥

我同桌一年四季都是布鞋加褪了色的衬衫走在校园里,每天的早餐都是白米稀粥。她从来不在乎别人轻蔑的眼光,她一直坚守但丁的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她知道“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罪”。在学习中她是最刻苦的,每天熬夜到半夜才肯入睡。她的这种不忘初心、勇于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我肃然起敬。

蓦然间想起了断齑画粥的范仲淹,凿壁偷光的匡衡和悬梁刺股的孙敬,他们以勤俭朴素、勤奋刻苦铸就了自己的辉煌,成为世人的精神脊梁。

有人说,我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什么事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也有人说,只要我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勤奋与否并不重要。而我却认为没有勤奋作保证,无论你是否聪明,也无论你是否掌握了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无论你多么富裕多么贫穷,都会沦为庸才,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证了这一真理。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工匠精神是一花一草一菩提的天然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累的耐劳精神。我想如果世界上每个人去效仿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点缀这个世界,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工匠作文高一600字5择一事,终一生。最是无人知晓的角落,最是默默无闻的岗位,越是矗立着一群以平凡血肉之躯却坚持书写非凡事业的人。而首钢的工匠们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非凡的人生价值。

马著,一位技校毕业生,电工出身,自学成才的“土专家”。他带着像燕山一样内敛刚毅的性格,用不懈努力为首钢在矿山自动化、信息化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做出了非凡贡献。“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马著从平凡的岗位做起,秉持着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实现自身非凡价值。

王涛,一名青年工匠,却毅然投身于首钢建设,将他的青春奉献给他爱的深沉的矿山土地。即使因练习受伤,即使家中还有他所牵挂的妻子孩子,但他还是将全部热忱投入到全国电工比赛中,并获得冠军。他用毅力升华自身价值,也为首钢发展标杆推了前进的坐标与航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没有工匠精神就难得大国工匠,没有大国工匠就难有大国重器的塑造与打磨。中国路、中国桥、中国网、中国港,这些超级工程的恢宏屹立,需要一位位像马著、王涛这样的匠人组建与支撑。不朽伟业的托举也正是依赖于匠人们的不懈奋斗与一生坚守。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人,都是对匠人精神的最好诠释。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6)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家制造整体实力。

“工匠精神”上了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透露出,在现实中,眼下社会地位卑微的建筑工、焊工、木匠、车床工等的发展,真的不能小觑,只要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精尖和优秀程度,同样是一种卓越的社会贡献。

在百度上键入“工匠精神”浏览一下,立即搜索到约2,47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其已成为“网红”,文章大致可分成这么几类:

1.诠释何为“工匠精神”的;

2.称赞德国和日本,介绍德国和日本工匠精神的;

3.批评或嘲笑国人缺乏“工匠精神”的;

4.呼吁大国崛起,阐述工匠精神于中国之重要的;

5.……

笔者认为:造成一个强大的舆论氛围,促进“工匠精神”的回归或重新崛起应该是好事,但如果大量的文章只是从上述几个角度奔走呼吁,其实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

阐述笔者系统观点之前,先解释一下为什么用了“回归”这两个字,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中国的“工匠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引发思考的应该是:为什么中国的工匠文化断流了呢?为什么中国的工匠精神消失了呢?如果要重新弘扬“工匠精神”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工匠精神”源远流长

中国“工匠精神缺失论”可以休矣!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可谓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创造记录着历史,以他们平凡的伟业书写着人类的文明。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早在《诗经》中,作者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论语中亦对此十分肯定,朱熹《论语》注中称赞其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孙中山先生扩展到整个近代工业,将其白话化为“精益求精”。这种对工艺精细程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99%到99.99%的追求”完全一致、高度吻合。

中国古代美妙绝伦的珠宝、玉器、陶瓷、木雕、丝绸、青铜器等生活用品,震惊世界的故宫、天坛、长城、都江堰等伟大工程,都是最好的明证。善于解牛的“庖丁”,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等能工巧匠,以及更多优秀人才、技术从业者,不胜枚举,都是中国工匠精神杰出代表。

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对中国工匠也不吝溢美、赞誉有加:

有赞扬其敬业态度的:惟精惟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精雕细刻……

有赞扬其高超技艺的:神乎其技、取精用宏……

有赞扬其作品成就的:超群绝伦、绝无仅有、巧夺天工、空前绝后、美轮美奂、栩栩如生……

可见中国的工匠先师,是很受古人尊敬的,最著名的工匠更貌似受到神的待遇,至今木匠学艺,还是要拜鲁班祖师的。

举世对决,中国工匠巅峰成就毫不逊色 。

故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始建于1420年,距今600多年,作为木质结构建筑,历尽满清入关,西方入侵等却仍然保留完好。相比西方石材建筑使用泥浆钉子,中国木匠的榫卯结构棋胜一着。此外中国苏州园林、徽式建筑、万里长城、敦煌石窟,都屹立百年,名满天下、享誉全球。

至于常被拿来说事、现在还能用的所谓青岛德国下水道,中国也棋高一着啊!且看中国赣州的福寿沟,始建于北宋,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是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历经元、明、清,外敌入侵,共900多年至今保持排水排污作用,2010年赣州降水超百毫米,足以造成洪涝,却什么事都没有,此皆得益于福寿沟巧妙设计和超高的工程质量。

笔者乃姑苏人士,苏州的丝绸、刺绣、木雕、宫扇等工艺品……其精美名动天下,但另有一宝世人却可能知之者不多,那就是位于苏州西南郊东山镇以西的紫金庵内的泥塑彩绘罗汉群像。

紫金庵又称金庵寺,始建于梁陈时期,唐贞元年间废后复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世人称紫金庵泥塑彩绘罗汉为“天下罗汉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国雕塑美术史上的文化遗产。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7)

总理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被赋予精益求精、专注、专业等诸多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外部环境、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师资更重要。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教师更要弘扬工匠精神,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弘扬、践行工匠精神。

一、立足学生实际培养职业理想

就读技工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的概念比较模糊,对专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学习动力不足,更谈不上职业理想了。教师要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

1.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学生的刺激作用会更明显,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学生心理、学习特点,适时宣传学生技能成才的典型事例。剖析从新手到技术能手的心路历程,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知度。使其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原动力。

2.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激发学生职业荣誉感

到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其实要找一份好工作并不难,关键是个人如何对待工作。教师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分享他的职业成长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并不遥远,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让他们感到我也能行,激发起他们的前进动力。

二、以专业为载体强化职业素养

技工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是他们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教师可发挥技工院校技能培养优势,以专业教学为载体,深入挖掘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结合点,着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技工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时,教师要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将爱岗敬业、竞争合作、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6S”管理,以企业标准衡量学生作品质量,从学生着装、工具摆放、设备操作等细节入手,严格要求学生,将其学习态度、表现均纳入学习评价。培养学生文明生产、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严谨、耐心、专业的态度,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增强学生职业竞争意识

当前,技能竞赛已然成为展示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各校纷纷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以打造学校的专业品牌。但是,参加人数毕竟有限,很多学生感觉不到大赛的刺激。

笔者认为专业教师可以立足课程教学举办灵活多样的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将专业项目考核改成平行班竞赛的形式,即每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每人负责比赛项目的一道工序,得分为小组成绩的一部分。每次比赛要抽取不同的同学,扩大参与面,这样可以不断增强学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三、言传身教与学生共同成长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定型期,自我意识和模仿心理^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其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1.与学生交朋友,真心换真情

技工院校的学生以初中生居多,他们尚处于青春期,既有叛逆心理,也对教师、家长有依赖感,需要教师们的关心与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协助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收集学生成长的亮点,制成电子相册送给每位同学,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赢得学生的认可,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以伙伴的方式共同成长。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8)

2016年10月1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使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据专家介绍,这一对接任务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一点儿差错就将带来重大损失。听说掌握了这门技术的人还是一名技工院校毕业的高级工。北京东单有个“广义修笔店”,听说修笔店的老人一辈子修了50万支钢笔,因为它地处北京的黄金地段,有人想用600万换他的店,被他拒绝了。看了日本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入殓师》后,令人印象极深的是,主人公给逝者化妆后,逝者就像睡着了一样,令许多亲属对此感到非常地满意。每当听到这些感人的事迹,人们都会从心底由衷地生出敬佩之情,敬佩他们工作做得如此到位,敬佩他们工作做得如此极致,更敬佩他们对事业如此坚守, 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这种精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给各行各业都出了一道思考题,就连2016年的高考政治备考题都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大国重器》栏目让人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一部分内涵,那就是技术工人的精湛技术。其实,日本电视台有一档《矛盾》节目,就是突出展现技术蓝领人群高超职业技能的电视栏目。实际上,如果要说技术,首推的应该是德国的技术工人,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的精神,确实是全世界技术工人的典范。但笔者认为,德国技术工人做事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确实值得认真学习与借鉴,但人们要学的不光是他们对技术工作认真的态度,还应该引申到对其他非技术性工作的思考上来。

中国的职业学校与德国的学校有许多不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式各样,学生的专长也千差万别,但对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培养学生做合格的职业人。要做合格职业人就必须培养职业精神,其实这种职业精神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工匠精神”。那么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是什么呢?它的具体内涵有哪些?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到位、极致和坚守,因为笔者发现,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只要做到这几点,就一定能践行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践行”,顾名思义就是用实践去履行,教师对学生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体会,就像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要“做中学”。

三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学生如果没有用“工匠精神”去引导他的学习,许多知识都是浮在表面的,学生毕业时一定会将知识还给教师。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做事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学习的实用性,掌握学习的必要手段,他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工匠精神”的精髓。

一、培养学生的到位意识

“到位”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达到合适或令人满意的程度,其实主要是指后面的意思――令人满意。人们在工作中也经常会听到领导这样的要求――工作要做到位,其实就是工作要让领导满意。

笔者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2010年开始,增添了一门《职业素养训练课》。全校学生每周一的一二节都要上职业素养训练课,而且是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该课程根据学生在校所在年级,分别安排了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就业模块。基础模块主要是以习惯养成为主,其中包括语言文明习惯、服饰发式习惯、卫生习惯、守时守纪习惯等等。提高模块主要是以培养各种意识为主,其中包括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爱岗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就业模块主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面试能力、推销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每个模块都是以“讲”为辅,以“训”为主,而且任课教师为班主任。对于班主任的训练效果如何,学校将于每学期安排1~2次展示活动,通过展示砑觳榘嘀魅蔚难盗沸Ч,也为班主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打开了一条通道。通过展示发现,各个模块尤其是基础模块的展示效果不凡。

基础模块的展示首先就是看学生动作到位的情况,学生只要动作放得开,动作就能够做到位。另外班主任只要以“训练”为主,以“讲”为辅,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进行训练,学生动作一定能够做到位。其次还要看学生的意识到位情况,学生只要团队意识强,竞争意识强,意识一定会到位。因此,凡是动作到位、意识到位的班级,展示中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所以笔者在职业素养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展示到位,这样看起来非常舒展大方,儒雅帅气。另外学校的集会时间也是检查班级学生训练效果的一个机会,尤其是各种站姿的检查可谓集会正当时。

“到位”是笔者对职业素养训练的基本要求,因为它既能给人带来愉悦,看后还令人满意。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每个小长假都会到北京地铁参加实习实训,北京平安地铁官方微信平台多次对学生进行报道,评价学生动作规范到位,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所以说,“到位”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二、培养学生的极致意识

“极致”从字面上了解是指最高境界,最大程度,极限。人们常说追求极致、语到极致,都是一种最高的追求。其实真不能小看职业学校的学生,笔者认为,当你相信他能做好时,就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

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是很少挑战极限,所以从未产生过成功的感觉,其实他们身上蕴含着很多值得老师敬佩的地方,只要极力鼓励他,极力信任他,极力赞美他,他的极限就会迸发出来。以前我们总说这些孩子是给点儿阳光就灿烂,其实我们还是给的少,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阳光,这阳光就是信任,就是鼓励,就是赞美。

记得去年两校整合之后,学生人数的增多使学校各方面的设施承受力到了极限,尤其是食堂,没有预测到新生招生数创历年新高,所以食堂就餐出现了爆棚的现象。虽然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但仍然觉得捉襟见肘。当时学校采取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在学校尽快解决问题的同时,每天利用大会时间提醒老生,给老生召开专门的会议:一是调动老生们“师哥师姐”的情节,二是把良好秩序的功劳归功到老生身上,三是对一些老生错峰就餐的表现给予高度赞扬。四天下来,食堂平稳过度,没有出现因窗口少学生集中抱怨行为和拥挤现象,甚至后来有些老生为了让新生买饭自己有时都吃不上饭,饿着自己。听到这些消息,笔者为老生的表现而动容,没有他们的高风亮节,没有他们的努力付出,建设和谐校园等于一纸空文。这些老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挑战了自己的极限,用这种极致意识践行了真正的“工匠精神”。

还有一件事也是学生极致意识的充分体现。事情同样发生在学生食堂。有些学生吃完饭不知道把凳子放回原处,学校在全校的大会上虽然强调了几次,但仍有一些学生不配合。正在学校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时,突然有一天,食堂的阿姨和教师们说,每天放学后总有一个女生来到食堂,帮助食堂阿姨将椅子放回原处,问她是哪个班的,她总是一笑了之。学生处知道后,就想在大会上找到这个学生,每次大会都以“最美女生”的名义寻找这个女生,但一个星期之后,食堂阿姨说,现在又有一个女生和她一起做这件事,问他们的名字仍然得不到答案。后来,在全校大会上不再找“最美女生”,而是大力宣传“最美女生”,最后“最美女生”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常有一些人来到食堂将椅子放回原处,不图名,不图利,却为食堂的美化洒下自己的汗水,教师们为之感叹。谁说职业院校的学生什么都不行?不是他们不行是没有给他爆发的机会。学校这种寻找“最美女生”的做法无形中将学生身上潜在的“为学校的发展默默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了,同样践行了“工匠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坚守意识

“坚守”一词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坚守是指坚决守卫,不离开”。这个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的,一是态度,主要指“坚”字;一是行动,主要指“守”字。先有态度,后有行动,态度决定行动,二者是协同发展的关系。

坚守一个职业,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些“老字号”们生存了几百年还在经营着;那些条件非常艰苦的地方仍然有人在那里教书;那些非常冷门的行业里,仍然有人在认真地研究,最后获得诺贝尔奖。在跳槽如此风靡的当今,让孩子们守住自己的专业不放,除了要燃起孩子的兴趣点之外,学校方方面面还要充分做好职业引导工作。实际上来职业学校学习的孩子,许多是受父母之命前来的,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未接受过职业指导,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中考的考试科目上了,最后不仅文化课没有学好,连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没弄清楚,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根本没有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由此感受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还是非常必要的。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在本专业学习几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坚守”的前提是喜欢,而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专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整个过程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因素就能搞定的,它既需要有一个吸引他的班主任,又需要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班级,还要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专业。

笔者学校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从专业的吸引力上下工夫,如请优秀毕业生给新生讲这个专业如何成就了他,请企业专家给新生讲这个行业的与众不同,请在校生中的佼佼者进行技能展示,让学生在看得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让他感受到自己经过几年的努力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其次是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开展专业技能展示,基本上每学期一次,尤其要开展没有可比性专业之间的展示,更让学生提高学习本专业的优越感。再次就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将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展示的形式向家长进行汇报,以寻求家长的认可与肯定。再有就是开展学间实习,不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要让他感受到自己学的|西是社会上正需要的东西,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因为人的价值感是人生存下去的动力。

因此, 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坚守也是在践行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9)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1#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对根植于我国劳动者中的“工匠精神”,给以忠实记录和颂扬。就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以工匠的名义,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 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2#精益求精,勤恳钻研,这是我完整地将六集纪录片《大国工匠》看完之后最强烈的感受。在生产的第一线,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平凡,只因大匠运斤的高超技艺而伟大。从坦克焊接到火药微雕,从造船到医生,从古文物修复到汝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与探索……不甘于已有技术水准,每一次的苦心钻研,每一次的勇敢挑战,他们身上都在演绎着身为大国工匠的精神本色——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勤恳钻研,这是我完整地将六集纪录片《大国工匠》看完之后最强烈的感受。在生产的第一线,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平凡,只因大匠运斤的高超技艺而伟大。从坦克焊接到火药微雕,从造船到医生,从古文物修复到汝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与探索……不甘于已有技术水准,每一次的苦心钻研,每一次的勇敢挑战,他们身上都在演绎着身为大国工匠的精神本色——追求卓越。

传承,更是为了创新。中国作为礼貌古国,正是一代代的能人巧匠用自我的智慧在这栋礼貌的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优秀的技艺需要传承,但传承的同时也需要敢于创新。将立体的雕刻作品拓印在二维的纸上,正是李仁青钻研的结果。

当教师从授业的第一天就说,拓印自古以来就只能平面作品上完成时,普通匠人只需学会已有的东西便可,可是李仁青选择向无人涉足的领域,开始漫长的摸索。前行的路是未知的,但正是他心中追求卓越的信念,才得以让无数古文物的研究和修复得以进行,让人们领略到礼貌古国的魅力。

这样的精神在大学尤其重要,我们经过课堂所接收到的知识,只是前人已有的成果,若止步于此,知识不会更新,社会无法向前发展,科技也只能停滞不前。仅有在旧的成果上钻研新的领域,国家社会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创新,是为了追求卓越。工匠们默默无闻,他们本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因心中怀揣追求卓越的信念而发光发彩。特高压线路作业工人王进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寻求更高的突破,从660千伏到1000千伏,他用精湛的技艺确保了千家万户的正常用电。不安于现有技术的他,成为了掌握特高压带电作业少有的顶尖技工。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尝试和突破,我国才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

在他们身上,我能感觉到“把精益求精当作一种信仰”,“爱较劲儿”的工作作风。匠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把已有的技术熟练掌握,还要要求自我做到更好。工作的每一处细节,糊弄固然容易,可是当自我的名字印在产品上的那一瞬间,荣耀与职责就随之而来。

大学,做大学问,成大境界。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錾子,去雕刻自我的前途,也会在将来自我的岗位上雕刻国家的未来。干好自我岗位上的事,将其做精,做细,做奇,便到达了新境界,这也是校训“学以精工”所要传达的精神。追求卓越,在原有起点上仍然不满足现状,不故步自封,勇于向新的目标探索,这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必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主角,这更要科技工作者们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敢想敢做,每件事都努力做到极致。

我们应发扬大国工匠的精神,用自我双手、智慧和胆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3#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首家获得美国商标专利局颁发给中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认证,是中国向全世界推销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今天的《大国工匠》我们就来认识,打造这张名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

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

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

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

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

宁允展这双魔术师般的手,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铁匠,宁允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帮乡亲们打磨家具,也因此从小就喜欢上了学手艺。

初中毕业后,宁允展考上了铁路技校。20__年,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宁允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

宁允展的家,距离工厂有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和妻子的交流基本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因为一到家,他又开始忙了。在这个三十多平米的小院里,大部分地盘都是宁允展的,这些磨具,是他自费在网上买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练手艺。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

六岁的孩子有着自己的世界,宁允展说,他理解女儿的想法,就像当初,正是因为父亲尊重自己的选择,他才如愿考进了铁路技校。

20__年,是380A准备冲高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身患白血病七年的父亲第三次入院,宁允展虽然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可是他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下班的路上。

随着380A冲刺高速成功,宁允展投入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先后获得5项部级技术专利。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4#《大国工匠》向我们呈现了两丝钳工顾秋亮、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等典型人物,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追求完美与极致、视技术为生命的崇高的敬业精神,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匠人精神”令人钦佩与折服。在他们身上,劳动精神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国工匠每期介绍的都是一些从事制造行业的技师们,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在用他们一双双勤劳的双手,高超的艺术创造者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大国工匠中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他们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我们应该时刻

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自己在以后可以大有作为,成为大国工匠的一员。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我们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热爱劳动,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甚至会有奇迹的发生。这些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就是因为他们尊重劳动、坚守劳动、视劳动为生命。他们以辛勤的劳动积累经验、创造奇迹与力量,以不懈的追求唱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明年的我们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劳动者。我们都应该像大国工匠一样,勇于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与奇迹,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让我们共同点赞大国工匠,让我们共同弘扬劳动精神。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5#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今天,电脑动漫组也组织了组员一起观看并感受了工匠们所传达的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他们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国工匠》第一集,就介绍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在中国航天,53岁高凤林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做得了,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现在,他又在挑战一个新的极限——为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焊接发动机。焊接这个手艺看似简单,但在航天领域,每一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需要经过缜密思考。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的专注来自于刚入行时的勤学苦练,航天制造要求零失误,这一切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功开始。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小的瑕疵可能就会导致一场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细致严谨。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_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大国工匠的观后心得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心得体会三篇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观《大国工匠》有感心得体会3篇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总结5篇范文

2019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感悟范文三篇

《大国工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大国工匠》学习心得体会两篇

2020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5篇范文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90-02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作为浮躁社会的一股清流,“工匠精神”不仅成为政府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迅速成为大街小巷的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作为一所五年制高职校,学校积极探索如何培育“内外兼备,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职校工匠。

一、工匠与工匠精神

“工匠”一词,“工”作“精”、“巧”之解,“匠”乃技艺。换言之,只有具有精巧的技艺才可称之为“工匠”。我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谓,其中的“工”就是指工匠,是指有手艺专长的人。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产生无数令世界瞩目的手工业,如陶瓷、刺绣、造纸等,陶瓷(china)更是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大量的能工巧匠应运而生,如墨子、鲁班、蔡伦和毕升等,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个中华民族。通过剖析这些能工巧匠,我们发现他们身上具有很多共同点,我们称之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要旨有两点:首先,认可劳动神圣,这是工匠精神的基石;其次,执着专著、精益求精、心无旁骛。

工匠精神是优秀工匠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优秀工匠还需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巧技艺。同样具有工匠精神的也并非都是工匠,士农工商无一不需要这种精神,为官者需要精益求精,田间劳作者也需要执着专注,经商者更需要认可劳动光荣。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二、培育职校工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某种意义上是培养一线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居多,与工匠所做工作类似,因此,可以说,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内外兼备、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职校工匠为目标。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根植于国人内心。因此,国人认为体力劳动是可耻的,职业教育是劣等教育,职业教育不为众人接受。自改革开放之后,整个社会开始浮躁起来,追名逐利的欲望增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逐渐丢失。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职业学校能够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校工匠难上加难。

三、职校工匠养成路径

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学校通过“立足技能大赛,培养工匠技艺”、“基于课堂讲授,传播工匠精神”、“支持社团活动,训练工匠行为”、“打造校园雕像,树立工匠典范”、“举办征文活动,内化工匠信念”这些路径,培养“内外兼备、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职校工匠。

1.立足技能大赛,培养工匠技艺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要成为优秀的职校工匠,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是其两条腿,缺一不可。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职业能力的阅兵场,也成为学校除教学工作之外的重点任务。

2.基于课堂讲授,传播工匠精神

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2学期均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职业道德教学是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讲授,从理论上理解基本的原则、规范、范畴等内容,以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职业道德与法律》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爱岗敬业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别称,同样要求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同样需要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3.支持社团活动,训练工匠行为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与理论教学相对应,职业道德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实践性方法。职业道德的训练是围绕各行业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要求,偏重于通过强制性的职业道德实践来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参加实习的时间有限,社团是同学们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能力重要平台,社团活动便成为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些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等,与此同时,锻炼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养成相应的职业道德行为。学校领导层非常重视社团活动,致力于打造更多的精品社团,在“一系一品”的旗帜下,扶持更多的普通社团和专业社团。普通社团如义风志愿者协会、龙舟队、多肉社、FancyFree英語社、明月文学社、天武跆协社、轻音动漫社、E-STAR舞蹈社。与普通社团不一样,学校还鼓励各系部创办专业社团,如工程测量、建筑CAD、楼宇智能化、会计社团、叉车社团、钣金社团、喷漆社团等等。

4.打造校园雕像,树立工匠典范

典型示范是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迹直接有效地教育或感动受教育者,它突出了教育的先进性,是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之一。作为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掌握一门精巧的技艺,那就需要以能工巧匠为典范,引导学生以其为楷模,严格要求自己。我国古代有很多能工巧匠,如土木工匠们尊称为祖师的鲁班。学校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合作企业特捐赠了鲁班雕像,现屹立于学校综合实训楼门口。

5.举办征文活动,内化工匠信念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匠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工匠精神”,又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呢?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对“工匠”和“工匠精神”或多或少都有体会。因此,学校《明玥》校刊举办了“我理解的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理不辩不明,事不辩不清。通过此次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大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从内心接受工匠精神,并立志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职校工匠。

四、实施效果

1.培养出技能过硬的职校工匠

学校师生在2016年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20金26银16铜,其中国赛获3金2银,建筑工程测量和汽车营销项目获全国冠军。马学伟同学获“江苏省汽车维修技能状元”称号。2017年,环境艺术系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建筑装饰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汽车工程系在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中取得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2.营造出工匠文化的校园氛围

无论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还是与企业合作打造鲁班雕像,亦或是举办征文活动,都给学生营造出颇具工匠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学生或亲自体验职业活动,或耳濡目染,或内心反省,均对“工匠”和“工匠精神”有了深刻认识,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中。

3.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参加工作后,大多深受单位重视,获得领导的认可。以“厚德尚学,精技致能”为校训,以培养“内外兼备、知行合一、德艺双馨”的职校工匠为目标,学校鼓励各系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示范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五、体会与反思

1.引进全纳教育思想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目前,职业技能大赛确实能够培养出技术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但就像奥运冠军一样,毕竟是极少数。和奥运竞技场不一样,教育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培养每个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成为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合格的职校工匠。因此,学校需要引进全纳教育思想,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受学制限制,五年制高职学生只有半年的实习时间,对职业的直接感受度不够,不利于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培养其工匠精神。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校内设立企业工作站,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同时,学校应积极申请现代学徒制项目,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让学生跟着企业师傅学习工匠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职校工匠。

3.提高德育教师水平

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要想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工匠精神”可以翻译成“职业道德”,因此要想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首先要提高德育教師素质,教师以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感化学生,同时提高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水平,以“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生活”为原则,将空洞的道德说教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

工匠精神班会总结篇(11)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是指生产一线的工人,是物品制造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技艺和态度决定物品的质量;而“工匠精神”则是工匠对待工作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敬业专一,对产品品质追求到极致的一种探索、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的同时,也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重点、新目标。

二、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中国因为有鲁班、李春、茅以升、王选这样的大师级工匠,才有故宫、圆明园、赵州桥等世界奇观建筑;因为有赵慨、陶玉等瓷雕艺人的精雕细琢,才造就了景德镇陶瓷的艺术珍品。“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树立品牌的推动力,是产品立足市场的强劲支撑,毫无疑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2)当今社会“工匠精神”有所缺失。在我国现代社会,随着时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功利化、利益化心理明显,社会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部分企业只注重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工匠精神”在企业对短期效益的追逐中渐渐被淡化,产品粗制滥造,难出精品,难树品牌,更有不少新生企业犹如昙花一现生命短暂。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时代呼唤和需要“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的“工匠精神”来自企业的员工,只有员工具备了“工匠精神”,企业才能形成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和竞争力。而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需求充分融合对接,着力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培育。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多年来形成的“就业第一”的办学导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传技”、轻“育人”的认识偏差,不够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尽快补上“短板”,走出过于重视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养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牢固基础。

三、 培养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1)在课程教学中渗透 “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渠道,因而专业课程教学毫无疑问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并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融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专注耐心”这一宝贵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