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沟通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5:57

沟通实训总结

沟通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 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实践

人际沟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也是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工作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服务对象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灵活的沟通技巧,已成为现代护士必备的素质条件[1]。作为高等护理教育,对学生沟通交流的教育,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上,缺乏实际的训练,对沟通交流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缺乏一定的认识。为此,在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对2004级、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共计321名,实施了沟通交流能力的实践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方法及内容介绍如下:

1训练对象与方法

1.1训练对象护理本科二年级的学生,2006年为2004级本科1~3班;2007年为2005级本科1~3班,共321名。

1.2训练途径 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七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填写训练程序记录单。

1.3训练方法实验操作的角色沟通训练、讲授教育训练、临床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一对一实践训练等。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

1.4辅导教师要求由承担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师、临床带教老师担任。(临床教师须事先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且在临床护理中护患关系反应较为优秀,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者)

2训练内容

2.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的操作训练中,将模型当作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评估患者,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几个环节,设置服务对象个性特征注重语言的组织,词句的选择,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思想。在小病历的考核中,沟通交流能力作为考核的项目之一。

2.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由组合,自行编写设计临床案例,知识技能可涵盖多门课程,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现,表演小组根据角色的分配及要求,案例的特点演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是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患者间,护士与家属间,护士与医生间等。演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角色适应、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点评总结。

2.3学生理论小讲课在《护理学基础》教材中选择合适的章节内容,安排学生小讲课,提前几周让学生自愿报名后书写教案及讲课提纲,组织进行试讲,教师负责修改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登台讲课,全程进行实况录像。讲课结束教师给予点评。

2.4社区健康教育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健康教育的主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社区、健康教育对象,利用周末假日,联系到社区实施完整的健康教育过程。结束后小组进行总结。

2.5临床见习中沟通交流的训练沟通技能的完全掌握,必须通过实践,临床就是真实的情境,到临床与病人直接沟通是最贴近实际的训练方法。学生从大二开始,专业课中就有大量的临床见习课,学生进入医院,融入病区,与患者、家属、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是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制作沟通交流记录程序[2],让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按要求完成特定对象的沟通交流过程,每学期见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出评议。

2.6特殊人群沟通交流的训练分别选取各病区中不同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情的患者(包括女性、儿童、老年危重者、慢性病、情绪患者以及残疾者),进行沟通交流训练,填写记录程序单,定期进行总结评议。

3结果

3.1 调查问卷反馈2006年12月针对2004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2007年12月针对2005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调查效果见下表。表1 2006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表2 2007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

3.2其他效果反馈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

4讨论

4.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传统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更多注重技能操作练习,实施沟通交流训练后,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引导学生注重沟通意识,强化将模型当整体人来护理,符合当今护理的发展思想。技能操作练习中,让学生有问有答,锻炼其口头的表达能力,为此在技能考核中还增加了沟通交流的考核项,对沟通交流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允许额外加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收到一定的效果。

4.2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7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较好的优秀方法,不仅是多课程多技能的综合设计练习,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的临床案例,分配角色,在设计的情境中表演,学生的精彩交流、正确的技能操作不仅为直接参与者带来成功的体验,也给观摩者以启发,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点评又是一次再提高。

4.3学生理论小讲课: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3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达,身体语言的运用,以及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培养锻炼自信心方面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但由于参与学生数受教学限制,故普及性相对差些。

4.4社区健康教育: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5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是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较大的,在理论小讲课中虽然也锻炼学生的教育能力,但由于环境在教室里,学生始终感觉不是完全的“主人”,进入社区中就不一样了,从环境的选择、教育对象的确立,制定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材料、明确教育方法,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每一次教育活动结束,学生都是满载喜悦,一种成功、一种价值溢于言表,这种途径提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4.5临床见习课中的实践: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大二学生以往进入见习课,除了讨论病例外,没有其他的见习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一进入病区除了看病人、看病案外别无目标,我们通过制定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记录程序,选择了五种类型的特殊人群进行沟通交流练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收获是颇丰的,不仅锻炼了沟通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针对特殊人群体验了一些沟通交流技巧的选择应用以及这些技巧的微妙作用。

4.6另外还有两项实践训练是通过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也比较好,在研究阶段都要求课题组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区,锁定特定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培养了科研意识,两项课题分别在2006年、2007年通过大理学院科技处验收,其中2006年的《大理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的调查》获一等奖,文章在2007年大理学院学报第4期正式发表;2007年的《护理学生与残疾人沟通技巧研究》获二等奖,收录于2007年大理学院大学生优秀论文集。

5建议

从发放的效果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我们选择的训练途径及方法对护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特别是两年相比,第二年的效果优于第一年,这与指导老师的能力密切相关。除了以上的训练途径外,还可建议再开展沟通交流能力的一些竞赛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刘经蕾.实用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 陈松.建立”护患交流记录”提高学生沟通及写作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 2003,1(1):31.

3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沟通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护生;岗前强化训练;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48-02

现今社会中,医患矛盾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紧张的状态日益突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医患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护患关系成为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存在着语言简单,没有逻辑性,缺乏条理,与患者交流感情、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中缺乏创造性、灵活性等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究其原因可能与护生在校期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有关。如今,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已普遍意识到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以使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能尽快地融入到临床护理情境中去。由此,我院对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患沟通能力的强化训练,效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2011级护理本科61名护生,其中女生55名,男生6名,平均年龄22岁,一般情况经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①研究工具。采用第二军医大学叶倩设计的护患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分为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分、运用沟通技巧能力、协调沟通网络能力四个维度,总分87分。应用此量表,分别由强化训练指导老师、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及护生自身对护生在临床实践中护患沟通能力的掌握运用进行评价。②研究方法。首先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对2011级护理本科61名护生前进行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分组进行导师制培训。61名护生分为4组,每个导师负责一组。每组再分为4小组,共16小组。每一小组有3―4人,组成护理团队。每一团队队长从编写的4份分别侧重内、外、妇、儿的综合性病例中逐一抽取一份,然后团队成员根据病例及涉及的护理操作讨论设计临床情景,自主分配团队成员角色,在规定时间内演练。在此过程中,导师负责解决学生疑问。演练后,每一小组按抽签顺序向导师及其他护生展示。导师依据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对护生在基础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总结出护生在护患沟通方面的薄弱环节。然后,在临床实习中段,将之前总结的薄弱环节变换形式融合到病例中,对2011级护理本科61名护生有针对性的再次进行强化训练,训练后,导师依据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再次对护生、进行评价。③资料收集。在两次护患沟通岗前训练后经统一指导当场收回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在岗前强化训练结束后的中期向2011级护理本科附院实习的61名护生及其带教老师分别发放填写并收回。④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以配对样本T检验确定t值,然后按照α=0.05的检验水准_定p值,分析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百分率描述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后护生及其带教老师对其护患沟通能力的评价。

二、结果

1.带教老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情况。通过对带教老师的调查,发现护生在工作中能够跟带教老师相处良好,工作中一直精神饱满、轻松愉快,对患者态度和蔼、热情,能够耐心细致的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解释,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能主动向带教老师求教,能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实习的同学相处融洽能够100%达到。能够主动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90%能够达到。

2.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自我评价情况。通过对护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在主动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向患者进行操作前的解释的达到率为77%,在工作中跟科室老师们的关系以及仪表方面、态度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率均为90%以上。在工作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能主动向带教老师求教达到率为88.5%。

三、讨论

1.岗前强化训练前后护生沟通能力的比较。护生在接受岗前强化训练前,运用沟通技巧能力和协同网络沟通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结果表明,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中,占有总分87分中20分的运用沟通技巧能力,岗前强化训练前的护生得分为9.520±2.413;占有总分87分中18分的协同网络沟通能力,岗前强化训练前的护生得分为9.280±2.130;得分率仅占各维度得分的50%左右。一定程度上显示,接受岗前强化训练前的护生在倾听能力、共情语言能力、群体协调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相对而言,接受岗前强化训练前的护生,可以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文字语言、身体语言和副语言等解决一部分护患沟通问题。护生在接受岗前强化训练后,护患沟通能力相对而言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表明在接受岗前强化训练之后,护生可以掌握一定的护患沟通能力技巧,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但同时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没有显著性的改变,究其原因,可能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在评价护生护患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的量表中,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单独与病人沟通时距离越近越能表示关心理解,我不太清楚自己言谈举止中的不良习惯,繁忙时,我与病人讲话的速度会不自觉地加快。我们会发现,由于工作太多太杂太繁,护生就没有太多的自主能力,无法与患者沟通时保持合适的距离,也无暇顾及自身在护理过程中暴露出的行为缺陷,同时无法顾及患者的感受,这些也是导致护患沟通出现矛盾的原因。所以在实际临床实习中,护生无法很好地兼顾所有,没有掌握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的要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四个维度有两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和协同网络沟通能力,其他两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映护生在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后,能够在口头文字语言能力和群体协调解决冲突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同时没有在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和运用沟通技巧能力上有所突破。

2.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自我评价调查表中,16个项目,平均达到率为41%,平均基本达到率为48%,平均未达到率为11%。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评价调查表中三项平均率为58%、30%、12%。两项调查表基本能反映护生和其带教老师对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大体一致的看法,同时也表现了在岗前强化训练后,护生和其带教老师对其护患沟通能力的认识与理解。

3.护患沟通的质量影响到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临床护士从护理职业的要求出发已逐渐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对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是有显著效果的。而且,如果在每次岗前强化训练后,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再次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薄弱环节进行多次岗前强化训练,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将可能会有更加显著的提高。护患沟通岗前强化训练这一措施,将为临床带教老师和学校学院实验室带教老师为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提供依据和具体办法。

参考文献:

[1]蒋于花.护生护患语言沟通能力要素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9).

[2]蔡颖菁.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3).

[3]李静,谢大明,肖鲁良,等.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全科护理,2011,(21).

沟通实训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4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8-02

药房实习是药学类学生的必经之路,是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之间的桥梁,通过药房实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进步得到巩固,由抽象到具体,由生疏到熟悉。同时药房实习也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药房服务、工作态度的过程[1],通过实习学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所表达的信息使顾客能理解、明白、接受。激发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倡导优良的沟通表达意识,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学什么”和“怎么办”,实习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那么如何对药学学生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从实习前准备―实习过程―实习分析等几个环节展开。

一、实习前沟通准备

1.带教老师准备工作。结合药房实践环节,设置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或沟通内容。如要求学生在实习前进行分组,同学间用语言交流实习的意愿、目标、实习疑问、实习期望等,并且把可能的过程记录成文,加以分析和讨论,由带教老师做出解释或组织论坛,此举可以使同学了解实习目的,又能做到实习心中有数。

2.待实习学生准备工作。学生自行设置关于实习的调查问卷,内容可涉及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实习环节、实习安排甚至是生活方面的内容,完成实习问卷的设计后到同专业不同年级发放,并在规定时间内请他人认真、准确、准时完成问卷调查,这就要锻炼其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将收回的调查问卷分类总结,写出书面报告,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主持小型实习座谈会,就实习过程可能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评价,开展讨论或辩论等言语应用活动,所有讨论话题或主题学生有权自由选择。

3.模拟药房工作。实习前模拟药房的实际工作开展实训项目,如药品分类陈列、处方调配、中药处方、药房服务礼仪、药品进销存电脑操作、药学咨询服务、用药指导、盘库等工作。针对常见病如胃肠道疾病、呼吸内科疾病等设计不同场景,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扮演患者、药剂师、会计、监督员等角色,进行沟通、引导服务。通过模拟药房,使同学进入药房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为之后的实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过程

1.语言表达训练。药房工作首先要求仪容仪表端正,面带笑容,对顾客要有耐心,礼貌用语要做足。对顾客称呼要切合当地习惯,使用敬语,如对于年长的顾客使用“您”,对于特殊人群如残疾、有缺陷的顾客不能表达任何不敬之语,相反更体现尊重和理解。在实习过程中就某个问题进行寻访,锻炼问话、聆听能力,完成分析报告,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药房实习训练具有实际需求。

2.非语言培养。在与客户沟通时巧妙应用表情、眼神、手势等身体语言,可达到最佳效果,因此针对此方面做培训。表情训练要求面带微笑、主动热情,不能把不良情绪带到客户服务中,要用轻松而又愉悦的表情,拉近客我之间的距离。眼神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眼神训练要求与客户沟通时,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睛,用眼神与客户交流,显示对他们的尊重、理解。眼神要用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死盯对方,又不能让人感觉你是不在乎的。手势训练要求在与客户沟通中,能将手势运用得巧妙到位,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水平,运用不当会给沟通带来阻力。如对于腿脚不便的顾客能主动上前扶一把,对于药物服用方法不明确的顾客可以主动示范,对于带孩子的顾客主动问候孩子可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与客户沟通时,手不能乱动,更不能指手画脚。空间语言的训练,所谓空间语言就是在与顾客沟通时的站位、站姿、心理反映等。如与异性沟通时,不能靠得太近,这样会给对方心理造成不适。总之,非语言沟通是与顾客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训练和培养非语言沟通习惯,会大大提高与顾客沟通的水平和效率,提高顾客满意率,进而提高服务水平。

3.选定药房常见的工作情境为培训主题。充分与药房实际工作结合,具有较强实用性。通过药房实习工作分析,凝练数个教学主题,其中涉及与刚进药房的顾客沟通、疾病描述沟通、消费心理沟通、药物调剂沟通和正确用药沟通等。这些主题均是药房工作最常见的工作情境,是药剂师沟通的背景,且不同情境下的沟通又各具有不同的重点与要求,故培训这些工作直接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与顾客沟通。

三、针对不同需求的培训

1.被动或急迫性需求。如患者托人代买药物或病情急,顾客到药店后购买其他药品的几率较小,除了购买目标药品外,不会在其他柜台驻足。针对此种顾客设置被动需求训练,其宗旨是认真聆听顾客需求,在顾客倾诉他们的意愿、心声时,需要恰到好处的沉默语言聆听,这样可以增加顾客对你的信任度。按需服务,以专业、简单的语言告知顾客所购药品的功效主治、服用方法以及副作用,提高服务效率,当顾客提出的医疗问题超过他们的解答能力时会心存畏惧,专业知识不足是第一位,故苦练内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顾客有其他需求再分析,若无则完成服务。

2.主动性需求。如患者亲自买药,其本身医药知识较贫乏,渴望了解不同药物的主治及使用。培养聆听、尊重顾客意愿是必需的,忌频繁打断顾客、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顾客所需,在顾客阐述不明确的情况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惑答疑,针对此类顾客设置主动需求训练,分析患者病情,介绍不同药物的特点、适应症等,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完成药学服务。满足一种需求的某种药品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用药种类太少,其治疗效果就不显著,甚至达不到治愈的目的,往往还会延误病情;用药种类太多,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药品的毒副作用是否会增加,将药学基本常识介绍给顾客。

3.谨慎满足需求。“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治病,还有可能致病。为顾客选购药品时需慎重,不能违背职业道德,为获利而给顾客强行推荐自己认为的“好”药,由于对疾病及药品知识的缺乏,顾客往往也错误地把药品价格的高低作为判断药品好坏的标准。因此要求正确指导顾客合理用药。除此之外,尚需提示用药期间的饮食、日常锻炼的综合指导。

四、实习结束接受指导

实习结束也是实结的最好时机,成功的实结应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口头表达实习的内容、过程、收获、感想、实习建议。要求每个同学有口头实结的机会,根据表述情况给出合理的评价,并接受带教老师的点评或意见。实习结束时重新设计模拟药房的训练,与实习前的模拟比较,学生从中感受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实习效果大大提高,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变积极,缩短了实习与工作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药房实习是药学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体现与实践。

沟通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培训 沟通 交流 培训有效性

key word: Training communication exchange training valid

培训是培训主体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将知识、技能或其他信息传授给特定对象,以转变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工作技能和能力的活动。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员工培训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项工作,但也有很多企业对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产生了恐惧和怀疑。如何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逐渐成为各企业以及专业培训机构关注的话题。

培训工作的本质是一种沟通活动,这种沟通表面的效率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沟通要素:培训师、学员、培训内容、时间、场地以及培训辅助设备等,更深层次的效率还受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企业各层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在这些要素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管理人员、培训师以及受训员工这些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他们的沟通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从培训活动的筹备之初,以上所提的能动要素就开始围绕不同的目的和内容展开交流沟通,以期能够筹备或者顺利完成一次成功的培训活动。本文将以企业培训工作组织者为主体简化地从培训的几个基本阶段来研究其中的沟通问题。

一、培训项目准备阶段的沟通问题

(一)培训工作人员与企业有关管理人员的沟通

培训项目负责人在准备阶段首先要能向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可能会有影响的各级领导清晰描绘自己的行动方案,以及后续的各项管理工作和要求,让领导理解和支持培训工作,尤其是让他们能在资金、资源、工作安排与管理方面对接下来的各项工作给予实质性支持。

(二)培训工作人员与受训员工的沟通

我们常说,有效的培训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做好培训需求分析,而怎么做培训需求分析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访谈法,与谁访谈,当然是培训活动的受众――员工。有效培训的“有效”表现在多个方面,这个有效必然离不开员工的价值判断,意即“员工的有效”。要使培训活动对员工有效,首先必须获得员工的认可和接受。实践证明,一个尊重员工的心声和需求的培训活动设计往往能让员工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至少基本层次的学习效率可以实现。

与员工的沟通还可帮助培训项目负责人确定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培训的方式方法等。同时,让员工提前做好心理及其它学习准备。

当然,与员工的沟通还可确定如何针对培训结果设计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以强化培训效果和员工对培训的接受程度。

(三)培训工作人员与培训活动实现者之间的沟通

对于要持续一段时间的系统性培训活动,需要负责企业培训工作的人员多次与实现培训活动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必要时,甚至要能配合培训活动实现方在企业内做好各种调研或访谈,以便他们从整体上确定培训体系和框架。

二、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问题

这个阶段的沟通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当培训活动要持续一段时间时,在每一小节的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员工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交流近似于一种让员工提建议、提想法的活动,最好由企业培训项目负责人或培训工作管理人员来做,以方便获得员工对培训组织管理、培训内容、培训师培训情况,对后续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意义重大。这种沟通可以采取比较正式的小组面谈或者调查问卷方式,以便获得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信息。

(二)培训工作人员与培训师的沟通

当由于某些原因不方便培训师在课后立即与学员交流时,可由企业培训工作人员充当桥梁,转述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和意见,这个间接的过程可能会更好地照顾培训师的情绪和自信心。

(三)培训工作人员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

这个管理层既包括受训员工的直接主管,也包括更高层领导。这一阶段与他们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便于他们适时地把握下属学习动态,以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培训工作。甚至让他们能及时地给受训员工以正面的鼓励,增强员工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这个阶段的沟通最好是持续的。

三、培训活动结束后的沟通

(一)与培训师的交流

无论是一次性培训还是阶段性培训,当培训活动全部结束后,都有必要与承担培训活动的主讲师做总结流。这时的沟通往往可能为组织带来一些附加的收益。比如可以了解到培训师对公司的现状和管理制度的看法,对此次培训工作的认识,以及对企业未来培训工作的建议等。

(二)与领导的沟通

当培训活动告一段落后,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支持培训工作的领导往往非常关心培训的效果。而培训的效果却不是简单地或者立刻就能显示出来、测量得到的,这时就需要培训工作管理人员按照培训计划中设计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案仔细向领导做出解释,并且按照计划中的评估流程,在每一环节的评估结束后,尽量在最快时间内向领导做汇报。只有这样才能让领导慢慢加深对培训效果的认识,以及对后续的为了考察培训成果的各种评估工作继续给予支持,这样又可促进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以及加快培训成果的转化,从而帮助组织运行走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培训工作管理团队内部的沟通

员工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在每一特定培训活动结束后,为了使未来工作有所改进和提高,培训工作小组内部都有必要作深入沟通和交流。为了使这样的交流不至于流于形式,在培训工作准备之初,企业培训项目负责人应给团队内的每一位成员做出具体指示和要求。比如要求每个人在培训活动从准备到结束的任一时间都要注意留心并总结自己发现的、处理过的各种问题,或者当时的一些改进想法和措施,并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在总结会上,负责人按照培训工作流程,从准备阶段到收尾环节一一向每位工作者询问了解大家的问题或建议,并就每一个问题,在工作小组内部展开讨论,以获得最优决策。最后,培训工作负责人再围绕这些问题与建议和大家一起就整个培训工作流程做出改进,以制定更完备的实施细则。

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次的收尾交流讨论,并且保证每一次的交流沟通都是卓有成效而不是走过场式的,那么企业的培训管理工作必将一步步走向规范和完善。

(四)与受训员工的沟通

如前所述当培训要持续一段时间时,在较前的几次培训结束后,需要立刻与员工交流,了解员工对培训的第一印象和反应。当所有的培训任务完成后,我们也需要向员工收集他们对此次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个工作尽管也可以放在培训准备阶段来做,但是当经过了一次系统的培训后,员工的感受和体会往往会更加深刻,所以,此时的沟通往往更有价值。为了使收集的信息更加系统,在向员工了解情况时,可以按照培训工作流程来做,也可以按培训活动涉及到的要素展开。

这一阶段与员工的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解释培训后续的各项考核工作,以及针对考核结果的相应奖惩措施。这些工作可能在培训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的动员大会就已做过,在此进一步地说明是为了让员工明确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对培训成果的重视,强化企业政策的严肃性。

四、结语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这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当然对培训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沟通应当作为提高企业培训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工具,受到所有培训管理人员以及其它管理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马忻.企业培训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沟通实训总结篇(5)

这次整训,我们部门全员参加,认真学习体会整训文件的精神,本着这次整训的主题思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实现新突破,——为全面完成2012年总体经营目标而奋斗”,全面展开整训,深入基层员工,深层次发掘问题,细致部署,认真落实,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展开整训工作,争取达到:“通过整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整训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的目标。

通过这次整训,全面贯彻公司2012年度的总体经营目标,分析以前存在的问题,查找影响现在工作质量、效率的隐患及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明确责任,全面部署

根据2012年的生产经营目标,明确各组的工作任务,因为今年的生产经营任务较去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并且公司有硬性指标,即:“ 9955”工程。所以,以前的工作方法、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此问题,强调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加大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根据部门管理干部、基层管理干部、员工的“工作职责”,各级层管理干部明确责任,按照“工作职责”对基层干部、员工实施管理,考核监督,对于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到:有分析、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紧紧围绕公司2012年的生产经营目标来开展工作。

二、结合实际,开拓进取

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对照基层干部的十种不良表现,融会贯通,延伸为员工的缺点与不足,主要拓展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服从领导安排与沟通能力。

2.对于制度的遵守与执行能力。

3.以大局为重的团队精神。

4.对事故隐患等安全因素的预测和分析能力。

5.对工作任务的灵活应变能力。

6.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与参谋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

7.自觉践行规章制度的自我约束能力。

8.求学上进的学习能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9.创新思维与举一反三的理解能力。

10.动手能力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合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员工提出要求,对照自查,及时整改。杜绝停留在问题表面做工作,细抓落实,争取最大程度地取得整训的实效,达到“通过整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整训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 的整训目的。

三、落实制度,齐抓共管

坚持“以制度管人为原则,以人性化管理为辅助”的管理方法,杜绝无序管理与多头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格落实考核制度,确保公平公正。

理清管理思路,加强沟通,统筹全面,兼顾局部,以提高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以提高员工的福利为支撑点,管理工作常说:“做管理就是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这样有利于公司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重视培训,提高能力

对于公司下发的文件、部门内部编写、制订的文件,重点做好培训、抓好落实,把意形态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好学习培训工作,把制度、方案、文件的精神贯彻到位,不留死角,牢固树立“培训提高能力,培训提高效率”的思想,做到:“有培训、能理解,会执行,懂落实”的标准。

通过培训,达到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专业知识,拓宽员工的文化视野,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说过:“没有知识的队伍是打不了胜仗的”。因此,在2012年的工作中,培训工作与生产组织工作同等重要。

五、加强沟通、精诚合作

沟通是一座联系各部门工作的桥梁,如果沟通不畅,就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失误,给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带来阻力。不但影响同事之间的感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自检自查,找不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加以改进,分析方法,认真学习沟通技巧,在找别人沟通之前,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做好沟通前的准备。

1.本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2.沟通的对方是否对我沟通的话题感兴趣?

3.沟通的时间大约是多久,会不会影响对方的工作?

4.沟通时让对方接受你建议的关键问题点是什么?

5.沟通场合应该选择哪里?是办公室?还是问题现场?在哪里更好些?

6.相信“人是有感情的,只要坦诚相待,别人不会拒之门外”的观念。

沟通实训总结篇(6)

从电力企业的角度出发,只有通过有效的绩效沟通,才能确保员工绩效管理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出发点相一致,绩效沟通也是让员工清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做好做强本职工作的基础。不是所有的绩效沟通都能取得较好的成果,沟通的质量与绩效管理的结果是呈正比例关系的,也就是说,有效的绩效沟通必将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只有通过有效的绩效沟通,才能确保员工清晰了认识自己的绩效目标,才能指导员工要作出过怎样的努力获得更高的绩效,才能为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依据。

二、电力企业该如何有效地改善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

对绩效沟通管理不重视、绩效沟通渠道不畅通、绩效沟通的方法不科学和企业内部缺乏沟通文化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开展绩效沟通管理。因此,电力企业要从组织氛围、员工意识、制度体系、沟通方法等范畴全面提高绩效沟通的关键性作用。

1.鼓励沟通,创建和谐的沟通文化。沟通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电力企业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不仅要树立平等开放的精神理念,还要建立方便快捷的物质载体,当然也需要平等合理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精神理念方面是指,表彰先进人才、光荣事迹和创新发明等正能量,促进电力企业沟通文化的形成;建立企业网站、企业内刊、宣传资料等,为沟通氛围的形成提供物质载体;沟通制度、交流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为电力企业规范和引导员工的沟通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机制,形成畅顺的沟通体系。除了形成良好的沟通文化外,电力企业顺利开展绩效沟通环节,还必须有顺畅的沟通体系作为基础。让员工有话可说,有苦可诉是一个良好沟通体系的体现,同时有效的沟通制度能使员工与上司之间的沟通更加规范化。因此,电力企业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体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第一,规范企业绩效沟通的标准,明确的绩效沟通标准能进一步规范绩效沟通的行为;第二,规范企业绩效沟通的考核制度,把绩效沟通列入管理者业绩绩效的范畴,形成绩效沟通与管理者绩效直接挂钩的状况,才能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第三,规范企业绩效沟通的反馈制度,绩效沟通的质量可以直接从绩效沟通的反馈中体现,同时通过有效的反馈一定程度上能确保绩效沟通的公平性。

3.开展培训,提升管理者的沟通技能。员工的直线上司是绩效沟通的主导者,其沟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绩效沟通的质量。绩效沟通不是简单的日常沟通,它更多的是需要沟通技巧,一个具备沟通技巧的管理者,其绩效沟通大多数都能顺利进行且效率较高。所以,电力企业要加强直线经理沟通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沟通培训课程,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沟通技能的训练,从绩效沟通主导者者方面提高电力企业绩效沟通的有效性。

沟通实训总结篇(7)

糖尿病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具体为:老师每周授课一次,根据每日工作情况随时讲解,每周就讲课内容及病人存在问题提问2~3次,护生完成护理查房1份、理论及操作出科考试,实习时间为四周。试验组护生除常规带教外,总带教老师指导护生应用评估表。评估表分为2部分,入院评估表和住院评估表。对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或存在不良生活习惯者予以指导;对于住院病人,护生首先做自我介绍,取得患者配合后就入院评估表内容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资料后在老师协助下做出初步评估,制定干预措施。期间结合病人阳性检查结果予以指导。并关注饮食、运动、服药情况。病人出院前护生再次就住院评估表内容与病人沟通,对病人没有掌握的知识给予相应指导。实习时间同为四周。

1.2评价方法

1.2.1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由许亚红和李小寒研制,量表为他评量表,评价者为临床总带教老师,由专人评价,以保证评分客观性。全部为闭合问题选项,老师通过护生表现,判断对项目的认可程度,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无法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评分分别为5~1分,总分范围42~210分。量表分为6个维度,由43个条目组成,其中1个条目为教师总体评价。其他42个条目包含在6个维度内,分别为沟通的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得分越高,说明沟通能力越强。

1.2.2问卷发放本科室实习结束前,总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沟通能力考核。本研究共发放评价量表91份,回收有效评价表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9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在沟通的计划和准备及护患沟通的“启动”条目中

对糖尿病照组和试验组护生基本都能够做好交谈前的准备工作,试验组护生在评估表的引导下,在确定交谈目的、交流内容方面准备更加充分,避免了与患者交流时泛泛而谈,缺乏实质性内容,从而更好的与患者做进一步沟通。

2.2试验组

护生沟通能力6个维度的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这三个纬度中的23个条目上升幅度比较快,说明护生在使用评估表并获得相关培训后,无论从采集病史还是专业知识储备,都有了较大提升。

3体会

3.1带教老师要重视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有调查显示只有40%的护生在工作之余能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说明护生主动沟通意识不强,这与护生的自卑感、对自己要求过高、初遇病人的心理紧张等有关。带教老师需有意识的对护生进行沟通培训、提供沟通机会,不能只满足于完成各班次的护理工作而没有进一步的沟通。将健康教育纳入临床教学计划,是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3.2护生沟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方晓兰,潘涛的调查显示,影响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的首要因素是专业知识不足。尼春萍的调查发现,护生自身因素是实习前期制约他们与病人沟通的主要原因。其中,46.9~62.3%的护生认为自信心不足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沟通技巧欠缺影响与病人的沟通。

3.3明确沟通内容

护生从课堂走进临床,对医嘱及操作只知道机械的执行,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绝大多数病人在护理行为前都想清楚地了解自己将要承受的护理操作会是怎样的过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这样就影响了护生与病人的交流。通过培训沟通能力,使护生在沟通前有明确的目的,对要沟通的内容有着充分准备,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多数护生会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同时,护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体验患者心理、道德、伦理等各种人文问题,并做出应对,有效地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

3.4有利于掌握沟通技巧

随着对护生沟通能力的日益重视,学校、医院都在做着大量努力以使护生尽快适应临床要求,通过评估表的应用,有计划的使护生进行实践训练,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应用,逐步掌握沟通技巧。通过事后的分析评价和指导,使护生从中不断有所领悟和积累经验。

沟通实训总结篇(8)

开展护患沟通培训课程,提高急诊护生及护士沟通技巧,是应对日益高要求的患者及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有调查显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护士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护患沟通后,急诊科护理满意度上上升至99.8%,提高了护理质量。因此,通过护患沟通课程培训,提高沟通的技巧和有效性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护生对护患沟通认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现状,探讨门诊急诊护患沟通现状及对护生开展规范系统化护患沟通课程培训的效果及意义,对实习护生开展正规系统化的护患沟通课程培训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受培训的护生的护患沟通意识增强,护患沟通技巧提升,患者对护生的认可度提高。护生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知识技巧缺乏。护生是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是即将走入临床的护士,对护生开展护患沟通课程培训对增加其从业的信心,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顺利完成实习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3月接收实习护生72名,男6名,女66名,年龄19~23岁,平均20.5岁,本科学历32人,专科学历40人,先后分8组实习,每组9名护生。2010年11月开始对急诊科护生进行了有针对性沟通强化教学。

方法:

⑴入科时对急诊科特点介绍及沟通知识系统理论教学:护生入科时,护士长都会向入科护生介绍急诊室的特点及有效沟通的重要性。2010年11月开始,护生对沟通理论和技巧的学习,每个星期集中学习1次,对发生在白班或夜班的无效沟通案例或较成功的案例,由值班护士在次日早上交接班时汇报讨论并由教学老师将案例整理于每周4下午固定授课的时间和护生一起集中学习。

⑵沟通理论和技巧的学习。学习沟通的概念、内容、形式、方法与技巧。请专业老师或临床有较强实战经验和理论的护士集中授课,系统学习沟通的理论和的技巧。如:①学习语言艺术,掌握沟通的基本功。语言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②学习沟通技巧,如沟通分为语言性和非语言流,而语言的交流是思想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沟通过程中,有55%是肢体语言,38%是语调,而内容只7%。③学习有效沟通。急诊患者普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都认为自己的病最严重,都希望得到最迅速、安全、有效的救治,而且迫切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护理安排及医生的业务水平等。通过这些学习,就能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技巧作为指导,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⑶互动式讨论交流:老师讲解沟通内容及技巧后,再由学员讲述自己遇到的沟通案例,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一起讨论学习并归纳总结,共同进步。

⑷护患沟通案例学习:收集科室或他人发生过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护患沟通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集中讨论。掌握其关键,在碰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时灵活变通加以运用。例1:患者,女,56岁,诊断:高血压病,患者性格暴躁,惧怕疼痛,护生穿刺失败,该怎么做。例2:患者,女,48岁,诊断:急性胆囊炎,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尚可。患者输液抗炎治疗半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患者抱怨疼痛仍未缓解,怀疑诊断错误及所用的药物为假药。该如何。例3:患者,女,32岁,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差。患者家属索要的水杯已用完,患者男家属发怒谩骂还要打人该怎么办。更多案例在此不一一列举。对于案例的学习,会先让护生思考作答,必要时进行场景模拟,然后老师再给经验总结出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提高。为此,也汇编了平时工作中碰到的典型案例以供学习培训所用。

结 果

2010年8~11月未对急诊科护生进行有针对性沟通强化教学与2010年12~2011年3月对急诊科护生进行有针对性沟通强化教学两个时段相比,护生护患沟通知识理论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2分、97.5分,患者拒绝护生静脉穿刺人次分别为143、59,护生健康教育人次分别为214、657,患者对护生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2%、98.5%。

讨 论

重视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是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通过沟通能增进护患双方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及时提供准确、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满意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卫生保健意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及医疗的纠纷也日益增多。据文献报道,89.2%的护士有因沟通不良而发生过护患纠纷或小摩擦,虽然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早已被大家认识,但缺乏正规和系统化培训。71.6%的护士在校期间仅学过部分护患沟通知识,77.3%的护士并未参加过任何关于护患沟通的培训。

重视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举措:2010年3月为响应卫生部“创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从院领导、护理部到护士长及各一线护士都十重视护理服务质量,作为医院窗口,在重视护理服务质量上更是十分重视护患沟通。把护患沟通作为一项业务或课程来学习,就会加强对护患沟通的重视,从而有效地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矛盾和冲突。同时,因为护生是护理队伍的重要部分,也是护士的生力军,为此,护士长、各带教老师都十分重视护生沟通的培训。

重视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护生的护患沟通课程培训,使护生增强了护患沟通意识,提高了护患沟通技巧,减少了护患纠纷。对于同样的有效沟通作用因素和服务对象,在门诊急诊及其他科室针对科室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的开展规范系统化的护患沟通课程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护理工作中要使用好沟通交流,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修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心理学、健康医学、行为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边缘科学),敏捷的思维能力,拓展医学视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开展护患沟通课程学习对提高护生及护士沟通能力及有效减少和避免纠纷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医院还未充分认识到提高有效护患沟通的重大作用,也没有把护患沟通作为一项课程或业务来学习和培训,随着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而这部分恰恰也是需要重视和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隋树杰,仰曙芬,王媛.护士对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关系认知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

沟通实训总结篇(9)

公司组织新员工认真学习了嘉德(诚信·团队·沟通·价值)企业文化,让她从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嘉德销售文化(我们销售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还有我们的服务)内涵;同时还进行安全教育,让新员工认识到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素质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文档知识和市场部工作流程的培训;通过组织架构轻松自如地了解到公司市场的划分和布局;通过市场部工作流程的培训,更轻松地明白我们工作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如何保障从接订单到订单完成所经过的步骤及跟踪方法都有清晰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专业理论培训;责任培训师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内容,并让其提前预习培训内容再接受培训。在每培训完一个知识章节后,责任培训师就会将学习的知识进行考试来考核培训效果,通过这种考试,同时对新员工存在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第三阶段学习现场知识,积累现场宝贵经验的培训;平时就由老员工带领她出去拜访客户,争取让她尽可能多的了解怎样与客户交流沟通,在打交道过程中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完成目标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包括谈话内容的先后次序,及交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也有利于她学习和消化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热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密封资料、营销知识;学习能力较强,对于不懂的地方,能主动提出,寻找答案。

2.性格开朗,在同客户交流中能找到一些话题沟通,比如时事要闻等,使谈话内容多样性。

3.能主动的完成日常工作。

4.专业知识还不够,需要多学习。

沟通实训总结篇(10)

一、管理是管人、理事。首先要管好自己,树立威信。作为一名护士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一些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首先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到正心、正行、正言。对违反纪律的同事,要严正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有私心。简单的事要一直做好是件很难的事。这就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做到持之以恒。

沟通实训总结篇(11)

[作者简介]张尔升,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海南大学工商管理所教授,海南海口5702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199-03

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就业也进入市场化阶段。毫无疑问,大学生能否就业要接受市场的检验,用人单位也要按市场法则决定取舍。然而,大学生如何在市场法则面前将自己最优秀的品质、最突出的才能表现出来,除了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事实证明,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证。沟通能力强的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很容易当学生干部和各项活动积极分子,也很容易引人注目,并能获得多项兼职。参加工作以后,很快融入一定的生活圈和交际圈,很快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到自己的知识系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在工作中能够取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和帮助,事业上很快取得成就。相反,沟通能力差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沟通能力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今后主要从事管理工作,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沟通。对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而言,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沟通能力,还要具备管理沟通能力。既然沟通能力如此重要,那么,高等院校就要未雨绸缪,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本文通过对三届工商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培养工商管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探讨。

一、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就是说,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这也是衡量大学能否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尺度。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会沟通,不善与他人合作,即使专业技能再优秀,也很难有用武之地。为此有必要对大学生沟通能力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沟通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只对某大学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询问、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大学生沟通能力情况进行摸底。

1、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此项调查发放了327份问卷,回收296份,回收率超过90%。调查显示,认为沟通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的比率分别是71.29%、25.08%、3.04%、0.68%;对大学生沟通能力训练认为非常必要、必要、没有必要的比率分别是48.99%、45.95%、5.06%,可见大学生对沟通重要程度的认识不断提高。

2、大学生对沟通能力训练的需求比较强烈。由于大学生直接面向市场,找工作就业是大学生的头等任务,接受什么教育内容对就业有帮助则是大学教育直接面对的问题。调查显示,认为找工作时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分别是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基础知识、心理素质,其比率分别是41.98%、33.12%、17.5%、17.5%,认为择业时欠缺的素质分别是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技能、基础知识,其比率分别为34.8%、28.8%、25.9%、4.6%。可见,为了顺利就业,大学生对沟通能力训练的要求是非常强烈的。

3、沟通方式过于被动。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学习压力较重,往往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在调查中,当问到“在陌生的环境中,如坐火车,你与周围的人如何沟通?”回答“很健谈,总能找到话题”的占31%,“不会主动交谈,但可以和他人聊下去”的占47%,“始终沉默”的占22%。当问到:“你即将与陌生人沟通时”,回答“很兴奋”的占20%,“没感觉”的占37%,“很紧张”的占43%。

4、沟通过程有庸俗化倾向。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侵入校园,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健康的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问到“班上组织的活动,你怎样对待”时,回答好玩才去的占87.3%,每次都去的占11.3%,一般不参加的占1.4%。而一些大学生在沟通中注重实惠,出现不讲原则、拉帮结派、请吃请喝等现象,而真正缺少的是知心朋友。

(二)大学生沟通能力测试分析

目前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测试缺乏统一的有权威的指标体系。本文采用21世纪工商管理课程系列教材《管理沟通》(程艳霞主编)的指标测试大学生的自我沟通能力和外部沟通能力。

1、自我沟通能力。管理沟通理论认为:成功沟通的前提是自我沟通,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必须说服自己。大学生只有自己说服自己,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测试,采用管理沟通设计的20个指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从三个年级抽取84人进行自我测量,用李克特量表积分结果如表1。

表1可以看出:有近2/3的大学生自我沟通能力不够理想,平均水平较低,离散系数虽然不大,但是自我沟通能力表现出很大差别。

2、外部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既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开放的社会,任何人都必须与社会其他成员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闭门造车与世隔绝是无法生存的。良好的外部沟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备这种能力,可以在同学中建立亲密关系,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合作。对大学生外部沟通能力的测试,也是采用《管理沟通》教材中的15个指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个年级的128人进行自我测量,用李克特量表法计算积分,结果如表2。

表2显示,现代大学生尽管60%左右外部沟通能力比较好,但有40%左右的人外部沟通能力仍然不足。外部沟通能力差距也比较小,若是采取偶遇抽样,外部沟通能力不足更为突出。例如,当问到:“你有几次兼职经历”时,只有12%的大学生回答3次以上,41.3%的大学生回答1~2次,46.7%的大学生回答从未有过。当问到:“在返校返乡途中,你喜欢与谁交谈”时,30%的大学生喜欢与陌生人侃谈,42%的大学生喜欢与同行或老乡聊天,28%的大学生喜欢一个人静养。

3、大学生对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通过对108位已经修完《管理沟通》课程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让其对自己的沟通能力作自我评价,结果是,认为自己沟通能力很好的占20%,较好的占40%,一般的占28%,较差的占12%,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沟通能力是不太满意的。

(三)决定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都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出生的,他们在家中都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和长辈对他们极其宠爱,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自私自利的品性。长大以后,家长们望子成龙,对孩子百般呵护,使孩子形成很强的优越感,从而缺少宽容、谦让、合作的品质。他们一旦踏入大学过集体生活,其弱点就暴露出来,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别人,受这种因素影响,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有很多困难。由于大学生之间不能成功沟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遇到烦恼无处申诉和发泄,产生孤独和绝望甚至自杀;另一种情况是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时头脑不冷静,故意激化矛盾,甚至出现伤害事件。

2、环境因素。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环境里,在中学阶段,由于一切为了应试,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都要追求高分数。只要分数上去,其他都不顾及,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缺乏沟通能力的训练。进入大学以后,部分大学生忙于钻研专业课和技术训练,只关心个人成绩,部分学生则忙于社会活动,同学之间缺乏互相关心。因此,沟通是在很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沟通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

3、社会因素。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从实用主义出发,以个人利益为处世原则,结交对自己有用的同学,出现部分大学生看不起农村同学,看不起困难家庭的同学,巴结父母有权势的同学、父母是大老板的同学。因此,形成大学生之间沟通的障碍,加剧了大学生之间的隔阂。

4、心理因素。由于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大学生受学习、社交、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压力的影响,有强烈的失落感,产生一些心理疾病:(1)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总是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表现出紧张恐惧,形成沟通的障碍。(2)孤独心理,部分大学生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往来,喜欢独来独往。(3)嫉妒心理,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别人冒尖心里嫉妒,对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采取讽刺、挖苦、打击、嘲笑等不当方式,给别人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的沟通。

二、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的策略

随着人们对职业经理人沟通能力的重视,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也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尚在讨论论证之中。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管理沟通的相关课程。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校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当然也要传授沟通方面的知识,针对目前大学生沟通理论缺乏、沟通能力不足的现实,高校必须开设管理沟通的相关课程,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通过管理沟通课程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管理沟通的认识,为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也为大学生今后适应社会作必要的准备。

(二)加强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克服沟通中的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前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影响其沟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克服大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实现大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心理教育,消除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培养大学生自信、宽容、理解、合作、助人的品格,成为受社会广泛欢迎的人。

(三)培养集体意识。淡化独生子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