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商业运营部月度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4:44

商业运营部月度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1)

贴吧运营商上门抗议

8月1日起,70多个地区的百度贴吧运营商开始动身奔赴北京,他们之前在网上通过发帖相告,然后组成微信群组,逐渐形成规模后决定前往北京直接抗议。他们的诉求很明确:希望终止贴吧商业化合作的百度赔偿损失。

8 月2日,这些运营商被请进了百度大厦会议室,但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一次沟通和说明。据参加了抗议的河北地区运营商张先生介绍,百度方面派出了一帮“法务”人员,然后一名音为“杨中奎”的先生向这些运营商照本宣读了《关于百度贴吧停止商业认证后续处理办法》——这是百度7月31日发送给各地区贴吧运营商的邮件。

“在杨中奎一字不差地念完后,百度开始让保安把我们轰了出来。”张姓商称没有任何沟通存在,“先是把我们轰出了大厦,其后又被轰出了园区,在这个过程中几次与保安发生肢体冲突。”

用餐时间前在商场吸引关注的抗议运营商

8月3日,眼见沟通无望的商们开始找来白T恤、白衬衫或者白浴巾,用马克笔醒目地写上“百度无耻”、“百度欺诈”和“百度还钱”等,前往百度门前抗议。

当日气温一度高达36度,这些运营商先是围绕百度园区内抗议,其后在饭点时前往超市、饭店和地铁站等,以吸引更大的关注。下午15点,他们聚集到百度大厦南侧,商讨下一步对策:先去各大媒体大厦找媒体、再找网信办和工商局等百度的主管单位。

这些运营商诉求很明确:一是让百度赔礼道歉,二则是赔偿终止合作后造成的经济损失。

百度贴吧壮士断腕

时间线索来看,抗议事件最开始要追溯至今年7月7日,百度官方对外宣布将终止贴吧所有商业化,确保用户体验。这是百度官方在董事长李彦宏内部信后做出的直接决定,希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新赢得用户的心。

此前,在“血友吧”事件后,百度终止了医疗等敏感贴吧的商业合作,但对于更多的贴吧,特别是地区吧,力度并没有这样决绝。直到魏则西事件发生后,围绕商业化的问题再次把百度推至舆论浪尖,并在经受了巨大的负面危机后,百度决心回头。

然而这引起运营商不满,他们称百度在终止合作前并没有任何形式的征求意见以及沟通,导致自己损失惨重。

损失主要分为两层。据参与抗议的蔡姓运营商称,首先是没有任何提前的沟通和协商,百度直接对媒体宣布终止后引发了下游的广告主撤资,不少广告主向运营商解除合作,并要求违约赔偿,“百度在邮件里说可以到下半年结束后自动终止,但消息一出谁还敢找你合作广告?这是明摆着的损失。”

其次,运营商认为贴吧商业化是不成熟的新模式,并且在劝说自己加盟时,百度方面也坦承处于摸索阶段,不能保证第一年就盈利,百度方面的说辞是“第一年不保证赚钱,第二年持平,第三年盈利。”

参与抗议的山东地区赵姓运营商表示,上述百度说辞来自2015年9月召开的“赢未来-百度地区吧主大会”。在这个会上,百度方面表示将和各地区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但即便是战略合作,运营商也只能以一年一签的形式与百度合作,其中还缺乏百度违约情况的条款。

“当时觉得百度这么大一家上市公司,不能骗你的。所以百度跟我们说一年一签的战略合作,我们也很相信。于是转头我们也和广告主们签战略合作,一签5年,并让广告主一下子先打2年预付款。”赵姓运营商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2016年1月爆发的血友吧事件后并未受到冲击的贴吧商业化,在2016年4月底的魏则西事件后遭遇彻底整改。百度要“壮士断腕”,但对于已经签下合作的运营商来说,代价可比“断腕”惨烈得多。

上述山东地区的赵姓运营商告诉新浪科技,自己在接下贴吧运营前,已经有了不错的积蓄,原本开一辆奔驰,但为了用更大的资金拿下更多的贴吧运营,他卖掉奔驰换成二手夏利……现在,他只剩这辆二手夏利。

另一位拿下河北某地区贴吧运营权的张女士此前从事建筑行业,在接触贴吧运营后她觉得“这和文化更沾边”,于是拿出数年积蓄开始运营,招了13个人,租了正式办公室,配备了百度方面建议的IT设备。现在的结果是不仅损失了30万家庭存款,还外欠30万。

“我不要求百度赔偿所有的损失,或者招人租办公室的成本都不用,但签了一年约,运营半年后被告知终止,运营花费的30万赔偿20万不过分吧?”张女士问新浪科技。

原本盈利可期

实际上,这次前来抗议的运营商以县级吧居多。据他们介绍,一个县级吧的起价是20万元左右,并以活跃度为基数有不同价格——山西一个不知名县级吧因为活跃度高,价格高达60万。如果运营市级吧,成本则更为高昂,因为报价基本在百万元以上。

如果对前来抗议的运营商做个归纳总结,多半能发现他们所运营的地区吧,一般是不太知名的五六线地区。

这实际上也是最初让运营商们认为有利可图、盈利可期的原因。据抗议现场的运营商介绍,他们所运营的县级地区因为知名度不高,缺乏相应的关注度和门户网站,运营一个地区吧,其实就是运营当地门户网站,并且因为地区贴吧的活跃度和归属性,广告效果也不错。

不过运营商们也被百度方面提醒过,广告不能强上硬上,一般需要低调运营半年,赢得贴吧用户信任,再尝试逐渐商业化。

其实早在2015年9月召开正式大会以前,百度方面就已经让部分地区运营商在试水。据山东地区赵姓运营商称,他早在2014年11月就和百度方面签订了合同,不过当时得到的要求是半年内不能放广告。

对于这个半年的时间要求,赵姓运营商怀疑是“百度当时还没有取得广告相关牌照”,他准备继续查下去,如果属实就带着合同找对应的国家机关举报。

这位后来甚至变卖奔驰来签下7个地区吧的运营商还表示,百度方面的“谨慎”让他觉得这会是一个长远的事情,可以放长线钓大鱼。他告诉新浪科技:“百度对于广告运营还有规定和审核,不是外界以为卖了吧运营商就能随意打广告。广告位有限制,广告的具体内容也要百度方面来审核。”

而关于运营贴吧的未来收益,在7月被终止合作以前,运营商们普遍心怀乐观,甚至在“血友吧”事件后,他们也认为只是涉及到医疗相关的敏感贴吧,与自己关系不大,更不曾预料“魏则西事件”会成为导火索——毕竟后者指向的是“莆田系”。

转折点和决定性事件

毫无疑问,今年1月中旬爆发的百度卖吧风波是贴吧商业化运营的转折点。此前虽然多有用户吐槽,但直至“血友病吧”成为导火索后,百度贴吧商业化运营才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不过此次前来抗议的运营商并不认为卖吧风波会对自己的业务造成影响,他们告诉新浪科技:“毕竟是医疗健康相关的,跟地区吧差十万八千里,我们只是被提醒不要接医疗相关的单子,但话说回来,广告内容并不是我们想放什么就能放什么的。”

这些运营商也没有去分析卖吧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百度如此体量的一家上市公司,被骂一下影响并不大,“等事件过去舆论有了新动向,大家该用你的产品还是会用你的产品。”

卖吧事件尚且如此,“魏则西事件”则更不用说。在魏则西事件期间,有运营商称完全没有考虑过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甚至在国家机关进驻百度展开调查的新闻出现后,他们也觉得事情不会太严重——按照运营商的说法:毕竟百度这么大的一家上市公司,国家不会关了的。

然而这恰恰成为了这些人贴吧运营命运的决定性事件。

2016年4月底,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不得不作出反思性回应。5月10日,一封名为《勿忘初心不负梦想》的全员信被发出,李彦宏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改变。

不过这也未能引起运营商警觉,一来是认为整顿的直接结果是搜索,二来他们自觉没有太多的主动权——毕竟已经交了一年的运营费,如果提退出即意味着毁约。

不敢毁约的运营商最终等来的是百度将终止贴吧商业化的新闻,他们此时才如梦方醒,紧急联系起百度方面,但得到的只是一封令他们愤怒的回复邮件,内容如下:

百度给运营商的邮件回复

这些运营商此时才意识到,在和百度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里,并没有规定百度违约的条款,他们决定向百度申诉并获得赔偿,但等来的是另一封更加详细的通知,内容为:

百度对终止贴吧商业化合作后续的说明

抗议僵局和百度囧境

于是在得到第二封邮件后,原本分散的各地运营商决定联合起来,前往百度大厦讨要说法。但如前文所述,谈判并未有取得实际进展,双方陷入僵局。这些运营商决定以所有能用的方式引起关注。

“现在先在百度大厦门口和周边,再去一些新闻报社大厦找记者,然后找百度的主管单位。”蔡姓运营商称。

此外,还有运营商指出,在和百度的合作里,费用相关的发票存在问题。“要么是发票少开,交了30万,发票只有22万。要么就是直接没有发票。”运营商表示还要向税务相关单位发起举报。

而针对运营商的抗议,百度方面表示暂无具体回应。百度方面认为终止贴吧商业化符合用户体验和利益,而且一切都在按照合约进行。

涉及运营商提出的发票问题,百度方面向新浪科技回应称:“百度公司对于代运营商开具发票的流程是,只要代运营商基于实际发生的费用提出开具发票要求,我们都会开具发票,并且没有拖延情况。部分代运营商此前未提出开具发票,因为涉及到发票时限等规定,我们都会等待其提出相应要求后再为其开具发票,以避免发票过期对代运营商造成损失。对于没有开具发票的代运营商,随时来我司开具。”

实际上,从运营商方面来看,他们目前也情绪复杂内心矛盾,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另一方面则对百度方面的态度心怀侥幸,在抗议现场接受新浪科技采访后,他们中不少人通过电话和QQ私下告诉新浪科技希望隐去地区和真实姓名,以免百度在未来赔偿时“算账”。

运营商要求记者拍一张下跪照 新浪科技摄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2)

尽管规模扩大,但虚拟运营商行业却普遍处于亏损模式,用户份额不足总数的1%。在试行整两年后,工信部对于虚拟运营商们的大考终于临近,按照工信部此前的规定,评估通过的虚拟运营商年底将获得正式牌照。

虚商用户月净增200万

虚拟运营商,是指拥有某种或者某几种能力(如技术能力、设备供应能力、市场能力等)与电信运营商在某项业务或者某几项业务上形成合作关系的合作伙伴。

自从工信部出台相关方案后,许多企业纷纷入局。工信部方案上规定,最初获得试点牌照的19家企业可以将短信、语音、流量等整合为套餐销售;可发售SIM卡;可以拥有企业专利品牌;可以定制业务价格;可作为增值服务开发内部平台……

记者了解到,很多企业开展虚拟运营商业务的目的并非将其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而是将其当作壮大其本体业务的辅助手段,这些权利有助于它们推广自身的产品及服务。很多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纷纷推出增值服务、流量服务、线上销售号码、套餐捆绑等一系列服务。

由此,虚拟运营商也被视为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鲇鱼”。关于虚拟运营商将改变通信业格局的消息不绝于耳,比如流量不清零和通信费用降低等。不过,这些看似利好的消息却并未让虚商们获得很好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到今年8月底,虚拟运营商移动转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1123万,平均月净增200万户左右,仅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的0.9%,占全国净增用户数的48%。而此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还曾预测,到2015年底,虚商用户规模将达到5000万人。

与此同时,虚商的各种负面信息屡屡传出。今年9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垃圾短信息治理问题约谈7家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负责人。这意味着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虚拟运营商,从一开始就遭遇垃圾短信息这一顽疾的困扰。

据9月23日“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数据,微信举报平台一周内接到46起170号段的举报,同时结合腾讯安全云库的黑号统计分析,170号段恶意电话占所有恶意号码的8.6%,即平均12个恶意号码就有一个是170号。而1705号段的恶意短信占比更是高达99.2%,这个数字可以解释为用户收到的每一条短信都具有欺诈或广告性质。

“批零倒挂”痼疾未破

批零倒挂,顾名思义就是批发价和零售价颠倒过来,引申为批发价比零售价还要高,通俗地讲就是买回来比卖出去的价格高。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虚拟运营商行业内。

总理今年曾说过国内网费太高,1G流量要70元。其实虚拟运营商从传统运营商处批发流量的费用更高,1G就要150元。面对这种局势,虚拟运营商也只能是靠烧钱硬撑。

由于虚拟运营商在中国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因而很多企业在初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财力方面投资过亿者不在少数。前期烧钱申请牌照,之后烧钱批发流量,而近来随着4G在中国的普及,三大运营商下调了套餐资费,却并未下调虚拟运营商的批发价格,这就导致了虚拟运营商的3G套餐资费反而高于传统运营商的4G资费,对行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表示,尽管虚拟运营商探索了各种运营模式,但开发出的新业务补贴不了“批零倒挂”导致的亏损。虚拟运营商目前的商业模式仍然是通过发号和资费,而获取用户的方法则是通过与三大运营商形成价差。

邹学勇指出,基础运营商给虚商和用户的价格不同。例如,基础运营商直接给用户1M流量5分钱,而给虚拟运营商的价格高达1毛5分钱,出现“批零倒挂”现象,这就造成虚拟运营商经营持续亏损的状况。

根据估算,如果虚拟运营商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达到35元,用户数超过100万,就可以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但达到这个水平可能还需要约两年时间。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仍处于试点期的虚拟运营商的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批零倒挂”仍然是未解的痼疾,码号数量和放号城市上虚拟运营商仍受到限制,而且目前三大运营商对虚拟运营商也未完全开放能力,致使现有情况下虚拟运营商很难在基础运营商提供的产品上进行二次加工和业务再造。

作为中国通信市场的新生事物,虚拟运营商诞生伊始就伴随着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除了申请牌照的“入门费”,部分虚拟运营商在2014年的投入便已过亿,少数企业投入甚至已经超过3亿。与互联网行业“先烧钱再赚钱”模式一样,民营企业看中的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市场经营研究部主任许立东曾指出,虚拟运营商试点期内仅是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两年试点期内无法实现盈利属于正常,参照国外经验,虚拟运营商有望在持续投入三到五年内实现稳定盈利。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目前大多数虚拟运营商仍然亏损,但也有企业已率先实现单月盈利。蜗牛移动CEO陈艳表示,蜗牛移动已成为中国联通转售业务伙伴中结算收入最高的虚拟运营商,公司已实现单月盈利,甚至季度盈利。

在专家看来,对虚拟运营商来说,目前最为关键的依然是尽快拓展用户规模,探索差异化产品和盈利模式。

随着铁塔公司的建立以及网运分离的提出,未来虚拟运营商的创新空间将加大。届时,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凭借机制灵活,市场反应迅速的特点,打造差异化的通信产品,在细分市场里赢得用户。

一半虚商或遭抛弃

作为新生事物,虚拟运营商曾被寄予厚望,但是在获得运营资格后,42家虚拟运营商交出的成绩并不理想。去年,乐语通讯、巴士在线受到挫折,连连科技也遇到问题收缩调整业务;170号段的增长绝对速度虽然较快,但基数还是较小。

“一些企业一直持观望态度,没有积极参与运营,目前仅有35家企业放号,其中发展用户最多的为几百万,而有的企业每月发展用户不到10个”,邹学勇表示。

根据工信部此前的试点方案,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运营试点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到期后将根据试点开展情况适时调整相关政策,研究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正式商用事宜。

目前国内虚拟运营商企业正在准备或已经提交了相关材料,工信部收集材料后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或在今年年底前公布,评估通过的虚拟运营商将获得正式牌照。

虽然工信部还未公布考核细则,但业内人士提前议论称,大考将围绕用户数量、服务质量、信息安全等多个指标展开。

邹学勇表示,首先在用户数和覆盖面方面,蜗牛移动、苏宁等企业都已超过百万,获得正式牌照在情理之中。其次,服务质量将是另一考核门槛。业内人士指出,虚拟运营商在这一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9月,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170号段垃圾短信问题,约谈了远特通信、朗玛信息、国美极信、爱施德、天音通信等7家虚拟运营商。此外,实名制的落实也将成为另一考核指标。

但对于虚拟运营商而言,即便通过了“大考”,前路仍存坎坷。通信专家项立刚预测,“42家虚拟运营商中顺利通关的最多或有20多家。也就是说,将有一半企业被淘汰。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笑到最后的可能连5家都不到。”

虚商欲再拼一次

从表面上看,虚拟运营商的出现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实质上虚拟运营商的实力远远不能与存在多年的三大运营商抗衡。服务再多,也还是要依赖传统运营商铺设的网络渠道,还是要从传统运营商手里批发号段。

从目前来看,没有传统运营商做基础,虚拟运营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它们更像是传统运营商的“门客”,只能看作是对传统运营商的补充与辅助,而难以与其“平起平坐”。

中国虚拟运营商试了两年虽然还是没法挑战移动、联通和电信,已经亏损两年的“虚商”准备再拼一次。

10月12日,许立东公开表示,〔2015〕41号发文已经明确2016年中国移动转售业务实现全面开放,这也为试点期过后政府继续大力推动此项业务发展埋下了伏笔。

这个消息或许能让虚拟运营商们高兴一阵,在中国移动转售业务之前,虚拟运营商们只能为2G和3G网络中提供短彩信的一些服务业务,而2G和3G的用户数已经被运营商瓜分。在新政策推出后,虚拟运营商可以直接进入4G业务领域。

邹学勇解释:“三大运营商在4G时代,用户数量还没有达到饱和,这给虚拟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空间,虚拟运营商可以给用户提供流量增值服务。而且虚拟运营商的体量比较小,比起运营商们在个性化服务、内容定制上有更多的灵活性。”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虚拟运营商将极大地提升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管道价值。

未来,手机当月用不完的流量套餐可顺延至下一个月;如果你是明星,你的通话安全级别可比一般人更高、更私密;如果你有孩子,还可给他(她)定制一个“宵禁”套餐,以禁止其在夜间通话、发短信和上网。

这些并非想象。美国的多数虚拟运营商,均已实现了上述内容。

虚拟运营商,是指从基础电信运营商手里租用网络资源,并将其包装成自有品牌、销售给最终用户的公司。该公司可同时是多家电信运营商的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可帮助基础电信运营商提升管道价值,并有利于后者搭建应用丰富的开放生态平台。目前,全球有503个公司运营633个虚拟运营网络。

在中国,工信部今年5月17日下发了《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试点通告》)。此处所言的“移动转售业务”即为虚拟运营商经营内容。

对于陷入互联网困境之中的中国电信运营商而言,虚拟运营商此时入局,或将成为其抵抗OTT厂商的一个好帮手。

目前已有90多家企业有意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其中,以苏宁、国美、迪信通、乐语等连锁零售商居多,同时还包括了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以及华为、鹏博士、红豆、万达、山西煤企等其他企业。

有接近工信部决策层的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政策出台历经多次修改和利益博弈,“决策层的决心很大,寄望于试点期间虚拟运营商和运营商擦出火花,为市场引入新力量”。 机会窗口

中国基础电信运营领域曾保持了十余年的垄断竞争,直到2010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即俗称的“新36条”),鼓励民资进入包括铁路、核电站、电信、油气勘探乃至军工在内的多个领域。

开放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便是“新36条”的落地政策。今年1月初,工信部在其网站公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

在收到48份包括来自民营企业、协会,甚至美国政府的书面反馈之后,5月17日,工信部正式了《试点通告》,并公布了试点流程。

10月之前,运营商应确定最少两位合作伙伴,试点期为两年半,截至2016年底。

若按7%的市场占有率来保守估算,中国虚拟运营商市场可能带来超过500亿元的市场容量,将高于中国移动今年超400亿元的网络建设投资额。

在境外成熟市场,虚拟运营商大多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其中荷兰为14%、法国10%、德国19%、英国13%、美国7%、中国香港8%。

从国外虚拟运营商的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虚拟运营商多以语音通话、短信等为主要业务,以低价为特征。全球两大虚拟运营商——维珍移动(Virgin Mobile)、Tracfone便是此类代表。

但是,这一阶段的虚拟运营往往被认为是资源“分食者”。因此,大批虚拟运营商被基础电信运营商收购,或在挤压中死亡。以美国为例,Mobile ESPN和迪斯尼移动(Disney Mobile)两大虚拟运营商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停止运营。

2011年开始,全球虚拟运营商进入第二阶段的发展。该阶段的虚拟运营商将竞争焦点定位于新兴的智能终端和移动宽带市场。

特别是随着美国4G业务的逐步开放,基础电信运营商急需发展用户填充其网络容量,虚拟运营商便再次掀起一波浪潮。

仅2012年上半年,美国就新涌现出Ting、GSM Nation、Zact、Karma、Voyager等多家虚拟运营商。

它们推出了更加创新的流量资费套餐,如Zact和Ting推出了话费返还机制,当用户每月的实际使用量超出或低于其选择的资费等级时,Ting将对用户做自动的升级或降级处理,并将当月多余的话费返还至用户账户。

中国正处于第二阶段的起点。中国移动通信在话音、短信服务上已至瓶颈,但智能手机和移动宽带应用却在高速发展,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将在2014年-2015年间达到或超过50%。4G规模网络部署亦在同期展开。

埃森哲中国通信、媒体和高科技事业部总监印敏向《财经》记者表示,空置网络带宽通过它们的转售,会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带来额外收入,从而快速提高运营商的盈利水平。

一位接近工信部高层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正是基于对全球电信市场发展潮流的乐观评估,政府高层一开始“决心很大”,希望能够在中国电信市场的敏感期,改善环境,引导一个新的市场发展模式。

这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但官方通知的出台,并非一帆风顺。 政策博弈

民营企业均希望抓住第一波电信业开放的契机,但电信运营商仍在揣度:管道资源是否会被分食。

正因双方迥异的诉求和态度,有接近工信部决策层的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从酝酿到公开征求意见,再到正式方案,《试点方案》的出台经历了多次博弈和修订。

据了解,早在一年多前,工信部就牵头成立了“专家协会”,专门讨论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政策。成员包括:工信部人员,核心的、有兴趣的企业代表,运营商代表和独立专家、学者。

在政策酝酿前期,牌照的发放流程曾被设计为“谁想做,可以先备案,申请牌照,然后再去找运营商合作”。

但最终规定,牌照申请者应先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合同。这一规定旨在抬高申请资质的门槛。运营商代表认为,先拿合同才有资格拿牌照,这样可有效减少无效牌照的发放。

另据上述人士透露,此前一些企业强烈建议运营商分配固定的网络资源供移动转售业务,这一方式在其他地区已有先例,如香港规定电信运营商必须出租30%网络资源给虚拟运营商。但中国运营商认为,中国网络资源紧俏,“不可能同意这么做”。因此,在最后出台的方案中,这一条款并未出现。

不过,在码号资源的分配上,其方式由原来的运营商主导变更为工信部统一分配。

乐语中国集团高级副总裁赵健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码号资源由运营商分配,给不给、给多少,都由运营商来决定,申请企业会很被动。”

乐语目前为国内移动通讯产品最大的分销商之一,并已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

野村综合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陶旭骏认为,《试点方案》仍不完善,需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明晰更多细节。

例如,该方案明确基础运营商的业务接入质量不低于自营业务。但有申请企业负责人表示,方案在网络覆盖率、掉话率、数据连接速率等具体接入质量指标上,未作规定。

“运营商很可能在技术上对转售商的服务质量做一些‘手脚’。”此外,企业最为关注的批发价格要约也将可能成为双方来回拉锯的地方。

受轻运营商挤压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是否有足够智慧驾驭“亦敌亦友”的虚拟运营商?中国三大运营商似乎仍未制定出清晰路线图。 “玻璃门”隐忧

“我们内部比较排斥这个政策,为什么要把网络和码号资源给他们?毕竟市场已非常难做了。”中国移动战略部的一位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5月31日,中国移动对外公布,由采购部负责移动转售业务的洽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分别是渠道部和集团监管事务部。

有人戏称,中国电信把虚拟运营商看成是渠道,联通将其看作是合作和监管,而移动则将其当成是谈判。野村的陶旭俊认为,双方高层若未出席,非常容易造成谈判无果。

上述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坦言,中国移动内部曾数次开会讨论如何执行方案,“但大家很自然地就统一到,如何充分利用和对付转售商”。

中国移动之所以将采购部设为接洽部门,是因采购部的谈判能力比较强,和转售商谈判的时候可以占据更多优势。“毕竟价格、服务都需通过谈判来最终确定。”

年初,中国移动就定下将所有重心都放在TD-LTE(4G)的建设和推广上,要建设超过20万座基站。移动GSM基站规模属全球最大,也只有60万座。因此,在无暇顾及之下,虚拟运营或将成为一件走过场的事情。

这一态度并不意外,从国际经验来看,热衷于借力虚拟运营商的,一般为从属运营商,而非中国移动这样的市场主导型企业。

作为美国市场排名第三的运营商,Sprint在市场份额和财务状况上,都与前两名的Verizon Wireless和AT&T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与虚拟运营商的合作,成为Sprint赢得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2012年7月,Sprint推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承诺向合作伙伴提供从后台的系统、流程,到客户服务,乃至终端的仓储分销等一系列的“交钥匙”服务,使任何企业都能成为虚拟运营商。

今年3月Sprint又表示,将帮助虚拟运营商对智能手机进行定制。Sprint的开放策略,吸引了诸多新兴的虚拟运营商。

在中国,早在《试点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已开始积极寻找能够带来“想象空间”的合作伙伴。

4月初,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和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就主动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密会,商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包括虚拟运营合作。两者较中国移动都更为积极主动。

“聪明的运营商,可借虚拟运营商的力量形成制衡。”中国联通的一位管理人士透露,联通内部达成共识,只要中国移动TD-LTE上马,中国联通的优势将很快消失,所以它需要做各种尝试,“只要掌握好合作模式,多少都能为联通增加收益和用户数”。

在全球市场上,虚拟运营商遭遇“玻璃门”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据日本总务省截至2012年3月1日的数据显示,日本一共有44家虚拟运营商,除了少数锁定特殊细分人群的,其他都龟缩在企业用户市场。

常小兵在今年3月谈及虚拟运营商模式时表示,如果能为消费者服务得更好,做大蛋糕,任何一种方式都是有生命力的。

但如果就是简单地切蛋糕,可能吃了今天,就没有明天。常的态度十分明确,要寻找可带来利益的虚拟运营商。

有中国电信人士认为,试点是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运营商,目前在接洽的企业中,除了针对细分人群和行业市场的转售业务,鲜有眼前一亮的商业模式,运营商希望,那些能互补且擦出火花的转售商加入。 谁将入局

阿里巴巴的青睐,提升了整个移动转售业务的想象空间。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将通过旗下的阿里软件公司申请虚拟运营牌照。中国电信韦乐平认为,运营商可借此向互联网厂商学习更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有实力且能为其带来网络资源的互联网企业,或将成为虚拟运营商的首选。其次,拥有互补资源且能提供差异化、细分服务的电信企业,被选中的概率也很大。

埃森哲印敏称,对那些无法快速进行全国运营、潜在虚拟运营商而言,风险最小的方式,是在用户层次丰富的中大型城市寻找相对覆盖不足的细分市场,以价格优势、渠道优势或服务优势区隔竞争对手,快速提高渗透率,并实现盈利。例如美国虚拟运营商——TúYo,建立时瞄准的细分市场就是4200万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

在此次虚拟运营商试点申请的名单中,民营宽带商鹏博士便试图瞄准细分人群。鹏博士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光剑告诉《财经》记者,鹏博士具有宽带社区运营的经验,因此比运营商“更擅长社区营销”,运营商则可借此把移动服务从店面延伸到社区,尤其是信号不好的社区,鹏博士维护起来更方便。

他计划,一旦申请到牌照,就在北上广三个城市开展试点,然后规模铺开。并乐观预计:“第一年就可带来几十亿元收入。”

因为鹏博士是国内第一大民营宽带运营商(拥有固定宽带用户约2500万户),手中握有中国移动相对稀缺的固网宽带资源,故将合作运营商锁定为中国移动。

第三类可能受电信运营商青睐的虚拟运营商是,为行业用户提供服务的企业。

申请企业之一信威通信,在专网通信方面有技术、市场优势,因此它认为公众网络的商秘通信将很有市场潜力。比如,在普通的手机上加装保密通话服务,双方若同是保密人员,可自动切换到保密通话模式。信威通信计划,拿到牌照后,就面向党政军等对保密要求较高的部门、企业家、演艺人士推出该项服务。

此外,信威通信还打算将转售业务用于发展此前一直深耕的油田、石化、水利、电力等行业客户。“之前服务的客户,一直有公网通信的需求,公网和专网结合,用户转化容易、市场大,也为运营商带来增量市场。”

从国际市场来看,行业用户市场是目前国际虚拟运营商涉足最多、利润率最高的领域。美国部分圈到如通用集团这类企业客户的虚拟运营商,年利润率可高达30%。

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组织架构体系比较适合于服务大规模、需求相似的公众客户,而企业客户的通信需求则很小众、个性。特别是当遇见小企业客户时,运营商更加无暇触及。

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一些虚拟运营商已经开始专攻社交网络应用、M2M(机对机)设备的纯数据应用。在欧美日韩,虚拟运营商已大多集中在政企客户领域。

在国内,用友、红豆、万达等申请企业便将主打中小企业市场。但亦有运营商人士直言:“想法都不错,但怎么把已有的客户变成运营商的客户?双方之间的黏性有多大?”

埃森哲印敏强调,虚拟运营商必须具备运营移动业务的关键能力,例如混业经营经验、跨行业客户忠诚度计划,以及运营移动虚拟网络所需的专业设计和实施经验,其中包括IT与业务支撑能力等。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4)

会议还对工信部下半年的工作做出部署:将对企业落实任务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将认真按照考核指标,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适时公开。对监督管理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完成和触及违法违规“红线”的,将严肃追责。

从公布的消息来看,电信主管部门着重强调了“考核指标”,用“两根红线”拴住电信运营商,有望遏制屡禁不止的恶意扣费行为。不过,很多用户仍然担心,恶意扣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过去,三大运营未经用户同意开通收费业务,或者诱导用户开通收费业务,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尽管电信主管部门时不时出来喊话,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认为,要想真正遏制乱收费、恶意收费,必须切中要害。

首先,运营商恶意扣费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得多。平时,只要手机资费变动幅度不大,用户对此感知不多,只有话费支出超预期太多,才去核查。因此,治理运营商恶意扣费,前提是要让消费者知道花了哪些钱,如果工信部要求运营商给每位用户定期寄消费清单,恶意扣费行为或许会有所收敛。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其次,严禁运营商玩文字游戏、设置消费陷阱。有人认为,现在运营商的资费设计过于复杂,尤其是数据业务的计费,连教授都自嘲看不懂。要打破这种局面,做法是将传统话音业务与增值业务区分开来,增值业务的每项消费清楚可查,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而不是所有项目都往一个套餐的筐里装。

另外,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完成业绩考核,地方运营商往往会设置消费陷阱,实现恶意扣费之目的。比如,天气预报订阅服务,运营商以三个月免费为诱饵,引导消费者订阅,三个月后用户若不主动提出取消,运营商就会默认为续订,然后每月自动扣费,这其实也是设置消费陷阱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应该予以严厉打击。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5)

从技术角度看,FDD其特性相对而言更为优越,例如20MHZ带宽下速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大,支持更高的移动速度,且可以不需要基站间严格同步。FDD采用频分双工模式,相当于“双车道”,理论支持最大下载150Mb/s;FDD频谱多承载于700MHz或1800MHz这样的低频谱上,更适合采用广覆盖,从而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在高速移动环境下,FDD可以实现500公里/小时的通话业务,TDD只能满足300公里/小时的条件。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LTE FDD无论在商用时间,用户规模,网络设备,还是芯片终端方面,都更具优势,运营商们才会倾向于选择产业链更成熟的FDD制式。

其次,终端发展情况也体现着产业链的繁荣程度。最新统计发现,全球275家终端厂商共推出了2646款LTE终端,其中LTE FDD约占总数的70%。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推动了4G用户数呈爆炸性增长,其中LTE FDD用户数增长一直很迅猛,截至2015年2月,全球4G用户总数已经接近5亿,共有360个LTE商用网络,其中约90%为FDD制式,分布在全球124个国家,可以方便地实现LTE FDD“一部手机漫游全球”的诺言。

可见,LTE FDD具有技术成熟、网络稳定性好和丰富终端资源优势。

FDD全球成功案例

近年,4G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技术。每年都有100多个运营商启动LTE商用网部署,使得用户有机会畅享LTE网络带来的高速与便捷。

这里特别要分享全球最具代表性的LTE FDD运营商Verizon的发展策略,以资国内运营商借鉴。

全球LTE网络的规模部署,是从美国市场拉开序幕的。其中,美国最大的LTE运营商Verizon走在了最前沿,在引入LTE FDD商业运营之前,Verizon已有的CDMA EvDo网络已不堪重负,网络流量居高不下,为摆脱CDMA产业限制,Verizon坚定地选择LTE FDD作为发展方向,并于2010年12月正式推出了LTE商用服务,首期网络部署在38个城市。Verizon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建设策略,经过3年多的商用部署,截止到2014年12月,Verizon的LTE网络已经覆盖全美520多个城市,网络覆盖了全美97%的人口区域,这是Verizon有史以来建设最快的网络。

Verizon制定了网络的三年覆盖方案,计划在2010年底覆盖全美30多个城市的1亿人口,到2012年覆美2亿人口,2013年底,覆盖2.85亿人口,到现在已经对美国3.12亿人口中97%以上的人口达到LTE覆盖。覆盖面积是LTE部署规模第二运营商的两倍。不仅实现表层覆盖,对于弱覆盖和特殊场景的深度覆盖也在不断进行和加强。在频谱使用方面,Verizon采用700MHz实现广覆盖,进行叠加建网,在语音业务方面,在2014年9月开始商用VoLTE,带给用户高质量、更自然的高清音视频通话效果。

目前,Verizon LTE用户数已经超过7000万,ARPU值在近几年里得到了迅猛提升,Verizon合约用户

APRU平均月消费额超过150美元,实现了极高的无线利润率。LTE 流量业务成为Verizon超高利润率的主要提升动力,这显示Verizon流量经营效果明显。

前瞻性的移动宽带网络应对策略“快部署、广覆盖”的激进部署方式、清晰简单的3G/4G网络融合路线、丰富的LTE智能手机引入机制、紧密合作的合作伙伴关系等,成为Verizon在新一轮移动宽带发展浪潮中重夺领先优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率先实现4G 网络全国覆盖是成功的关键,让Verizon一举成为2014年度全球最赚钱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建网之前,阿尔卡特朗讯等几家系统厂商就被Verizon就选定为为合作伙伴,参与了多年的试验网测试和网络部署,为Verizon部署了7万多台LTE基站,并提供了运维优化工具、长期优化服务,以及应用创新业务,来提升用户的体验,为运营商树立信心。Verizon还在波士顿和旧金山成立了LTE创新中心和应用创新中心,得到了阿尔卡特朗讯的支持。通过这一创新中心,Verizon可促使LTE生态链上各产品和解决方案迅速走向市场,赢得先机。

除了Verizon之外,北美运营商AT&T,Sprint也采用了LTE FDD制式进行建网,通过几年的网络部署,也完成了全美大部分区域的4G覆盖,特别是Sprint采用LTE FDD/TDD混合组网模式,阿尔卡特朗讯都被选定为主要设备供应商,帮助这些北美运营商建设LTE全套基础设施,推动LTE早日商用部署。

另外,日本NTT,韩国KDDI,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法国Orange等主流运营商都选择了LTE FDD作为后续演进方向,可见FDD 无线网络演进的最明智、最可靠选择。海外领先运营商LTE FDD建设策略和运营经验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大城市LTE部署及重大话务量事件保障中,上海科技公司表现出色,成功完成上海亚信会,南京青奥会通信保障, 充分证明了上海LTE设备在高话务冲击下卓越的产品性能,以及优异的工程优化能力。

FDD国内加速部署

随着全球LTE FDD大规模部署,后续商用的运营商将分享产业链成熟带来的益处,可以高性价比地采购网络设备,手机终端,业务应用等。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倾向采用更受欢迎,成本较低的LTE FDD网络进行网络部署。两家国内运营商,很早就开始着手规划4G网络,根据牌照发放的情况,规划采用FDD/TDD混合组网的模式,大范围、广覆盖的4G网络使用FDD制式,而密集市区使用TDD制式吸收话务量。

2014年6月27日,工信部批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16个城市开展LTE混合组网试验,拿到LTE FDD试验网牌照,也就意味着运营商可以向市场开放4G商用业务,之后中国电信和联通马上对外推出手机4G套餐业务,并逐渐扩容部署至40个城市。

同年12月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国内56个城市展开了融合组网试点建设,并系统验证了LTE技术成熟度和发展模式,为LTE FDD网络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保障了后续网络的快速部署。2015年2月27日LTE FDD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必将全力推动4G大规模商用进程,迅速展开网络建设,后续会在全国近300个城市开通了LTE网络。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6)

三大运营商喊转型都做了什么?

中国移动:整合基地业务,重塑飞信

中国移动曾是运营商面向互联网业务转型最早的倡导者,面对互联网业务冲击,中国移动陆续在全国部署了九大基地业务,但实践证明,离开了运营商业务“输血”,其基地业务大都难以形成独立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OTT业务迅速发展,中国移动决定将九大基地整合为两个公司:新媒体集团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其中新媒体公司已经注册为“咪咕文化科技集团公司”,整合音乐、游戏、动漫、视频、阅读5个子公司,是数字内容业务板块的唯一运营实体,计划于2015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而互联网公司在历经两年论证后,也将于2015年初挂牌。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设立在广东基地的互联网公司筹备已两年有余,相关互联网业务早已开展,挂牌只是时间问题。”

而原移动互联网基地中所属的“飞信”业务,在喊了两年“重塑”之后,也终于开始有了眉目。据媒体报道,中国移动和阿里巴巴计划组建合资公司单独运作飞信,重塑飞信业务。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其“往来”产品已基本走入了死胡同,而中国移动飞信业务在腾讯微信冲击下,也基本上找不到北。如何重新激活飞信原有的近1亿活跃用户,并为阿里巴巴电商服务,这也是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最新的合作梦想与业务转型方式。

中国移动在飞信之外,也在部署另外的OTT业务,2014年2月,中国移动CEO李跃曾公开表示:“短信、彩信业务繁荣期已过,收入锐减,中国移动将启用下一代融合通信业务来应对来自OTT企业的竞争。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以整合短信、彩信、视频、用户通讯录和黄页应用的融合通信业务,将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启用。中国移动与腾讯在信息通信业务方面,将再次上演一场大战。

中国电信:引入民资与“去电信化”

由于FDD牌照迟迟未发放,中国电信在三大运营商受到的影响最大,其手机新增用户增长已大幅放缓,甚至今年7月出现了总用户减少20万的“负增长”局面。

重压之下,中国电信掉头的速度也最快。2014年5月,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公开宣称,将进一步扩大对民企开放,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控股形式与中国电信合作。随后的6月,中国电信炫彩公司出让34.426%股份;7月,天翼阅读出让20.7%,引入投资1.39亿元;8月,与网易就易信业务成了新公司,在控股的情况下出让业务和市场运营。市场传闻,中国电信还将就天翼空间业务与阿里巴巴、UC达成合作,由后两者负责天翼空间今后的业务运营。

中国联通:全面拥抱互联网巨头

在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营收规模最小,利润最薄,基地业务最少,因此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决心也最坚决。

如在微信等OTT业务中,中国移动采取的是全面反击策略,高层甚至多次公开“炮轰”微信,中国电信则是扶植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共同抗击。而中国联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全面合作态度,2013年,中国联通广东与腾讯微信合作推微信“沃卡”,今年业务拓展到广西等地。

2014年6月,广东联通联合百度推出理财产品的“沃百富”。另外,与百度知识体系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借助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直达号产品,构建中国联通知识分享型服务体系。

除了与腾讯、百度的合作,中国联通在今年2月出资2亿元全资设立创投公司,定位于互联网方向和电信增值业务方向,目前主要扶持中小互联网企业。

中国联通针对基地业务也进行了整合。11月底,中国联通将旗下沃商店剥离出来,成立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新公司定位为联通最核心的应用分发平台、唯一的手机游戏运营平台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能力开放平台。

运营商为何急于转型?

“语音和短信不行了”,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GTI称,OTT业务对中移动传统通信业务冲击之巨大。中移动顺应产业变革方向和移动互联网规律,加快推动战略转型,通过构建智能管道、搭建开放平台、打造特色业务、展现友好等措施,积极实现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创新思路。

从公开的数据看,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中移动前三季度营运净利润826亿元,同比下降9.7%。传统的语音和短信彩信下滑趋势难以逆转,后者更是有着20.2%的同比下降。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进入通信行业已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政府与主管部门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某运营商中层对笔者表示,既然没有了政策层面红利,运营商也挡不住OTT等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全面渗透,不如早做打算,越早掉头越能减少后期被动。

运营商转型能成功吗?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对笔者表示,从这一年来看,电信企业的转型不算成功,其主要问题有三个:

1、思路不明确。无论是打着“去电信化”旗号,还是“新媒体公司”招牌,缺乏战略性创新。譬如,易信、飞信等,完全模仿互联网公司模式运作,却没有配套管理机制,只能是半途而废;

2、没有发挥自我优势。运营商的优势是管道,譬如宽带网络,光纤通道。如今,谷歌投入20亿美元建光纤,国内世纪互联、鹏博士等民企已开始普及光纤,可以看出,运营商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3、逆势而为。譬如,组建铁塔公司等已不符合互联网的开放精神。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7)

全球3G加速发展

1999年3月,芬兰成为第一个发放3G牌照的国家。此后西欧、日韩等国迅速跟进,到2002年底全球已发3G牌照达到114张。但技术驱动并没有带来用户需求,加上昂贵的牌照费用,一度出现了部分运营商要求退回3G牌照的尴尬局面。

应该看到,从2002年的2008年,全球3G运营已经逐步从最初的惨淡经营转为现在的加速发展。UMTS论坛和CDMA发展组织(CDG)的统计数据显卡,截至2008年4月15日,全球3G用户已经突破6.6亿(含CDMA1X用户)。除了用户数的迅速增加,全球3G发展还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

1)随着3G网络和终端的日益普及,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促进运营商进一步部署HSPA和EV-DO等技术;

2)3G数据业务使用流量猛增,资费不断下降;

3)3G数据业务占运营商收入份额不断提高,帮助运营商增收。

全球3G网络经营状况的不断好转,对中国成功开展3G业务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有利于中国3G业务运营的成功。第一,不同于3G网络刚运营时终端匮乏的局面,通过多年的普及,3G手机终端目前已经成为主流,不但平易近人,同时手机屏幕、芯片等方面的不断升级也极大推动了3G业务用户体验的提升。第二,日韩、欧美等国运营商创新业务的不断推出,真正展现了3G对于用户的魅力,并且积累了丰富业务推广、产业链合作经验。这些都能为中国电信运营商所借鉴。

重组后的3G竞争

2008年5月,中国电信业进行了最新一次重组,6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组成3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这次重组即是为了改变失衡的市场结构,同时也为3G的牌照发放和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1-10月份电信收入构成中移动通信业务占比高达54.8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61%。移动业务不但是目前运营商收入的重点,同时重组后竞争态势也较为明显。移动业务的垄断性弱于固网业务,同时相对于固网业务重组后依然南北分立来说,移动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三张移动网络。由于三种3G制式本身的差异,围绕3G开张的移动业务差异化竞争必定成为2009年电信行业的重头戏。从2008年5月开始,三大运营商分别开始部署各自的移动业务战略,并为即将到来的3G运营做好准备。

中国移动在目前移动通信市场上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承担了目前相对成熟度较低的TD-SCDMA的建设任务。2008年4月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等十城市已经启动社会化业务测试及试商用,截止到2008年12月3日TD用户数已经达到33.7万户。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TD网络总体运行稳定,无线接通率达到96%以上。

中国电信接手CDMA网络后,迅速推出了天翼、189号段等行动,通过CDMA+Wi-Fi战略来争夺高端客户。同时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拥有巨大的固网优势,并拥有大量的政企集团客户,可以通过推出融合业务来发展移动业务。

中国联通将要获得WCDMA牌照是目前最具优势的3G牌照,优势体现在全球广泛商用的成功、产业链成熟度高、终端丰富功能强大以及用户认知度较高。目前用户选择移动业务时,外观功能多样的手机终端比无形的网络制式更加直观。因此,终端优势,中国联通将能把更多的用户吸引至WCDMA网络。

中国3G发展展望

首先,3G将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接近50%,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普及率相比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但是新增用户较多的是低端用户。新增用户低端化的同时,移动资费也在不断降低,都给运营商收入增长带来了挑战。

而3G网络更高的接入速率,有利于运营商开展无线宽带业务,并进一步促进数据增值业务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体ARPU值。以美国VerizonWireless为例,2003年开通北美首家CDMAEV-DO网络后,继续将约70%的网络升级至EV-DORev.A,其宽带无线网络覆盖了约2亿的美国人口。凭借优质的网络,VerizonWireless实施了多个技术和业务创新策略。数据业务ARPU值从2005年一季度的3.11美元一路增长到2008年三季度的13.3美元,从而推动该季度总体ARPU值达到52.18美元,为近年来的新高。

因此,3G将是中国运营商未来收入增长的有力助推器。

其次,移动宽带有望成3G重点业务。

3G新业务众多,如视频电话等,但能短时间内形成主流应用的目前看来很可能是移动宽带业务。根据三家运营商的战略,获得3G牌照后将直接升级网络到HSPA、EV-DORev.A等版本,下载速度将达到3Mbps以上,与目前ADSL相当。目前手机、电脑等对移动宽带的需求都在增长,一方面随着手机性能和手机浏览器软件的发展,手机上网正在逐渐流行;另一方面,笔记本普及,以及最近上网本的出现,都使得随时随地上网正成为大众需求。

从TD试商用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截至12月5日中国移动累计销售终端7.2万台,其中手机1.2万台,数据卡则达5.98万台。很多业内人士称TD数据卡上网速度很快,满意度较高。同时,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在带宽上的接近,可能会引起新的替代效应。

再次,TD-SCDMA发展。

在试商用过程中TD存在较多不足,赛迪顾问11月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TD的满意度偏低,只有约13.7%的用户对TD还算满意,而表示不满意的受访用户达到48.3%。

中国移动加快推进了TD建设,按最新计划预计到2009年6月底,TD二期建设覆盖城市将从10个城市提升到38个城市,同时全面采取TD-SCDMA和现有的2G网络平滑衔接和融合组网的方式。融合组网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用户号码的融合,在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情况下,仅更换终端就可以使用TD-SCDMA的服务。二是核心网网元的融合,即现有网络升级改造后可以接入TD-SCDMA网。三是业务平台业务支撑系统,网管终端等的配合调整,以全面支持融合组网。在业务套餐、服务体系上,TD-SCDMA和GSM也将保持一致,现有的服务资源将全部为TD提供服务,并协同产业链推进,解决终端等瓶颈问题,推动TD-SCDMA产业的成熟。

相信这些措施的推出,将明显改善TD的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程度。

此外,不对称管制陆续出台。

为了3G的推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基础运营商的重组,为了避免市场结构再次走向失衡,一些相应的不对称管制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如号码可携带政策、基础设施的共享、网间结算资费调整等等。

其中号码可携带政策由于和广大消费者直接相关,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国外实施经验看,虽然单靠号码可携带政策难以对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但号码可携带明显降低了用户转网的成本,将促使运营商在资费、服务等多方面不断改进,以吸引消费者。同时在号码可携带的基础上,叠加不对称管制政策,将促使移动通信市场更加规范。

最后,推进资源共享。

协调基站共享、共建问题,对已有基站共享,对新建基站共建等,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

链接2009中国3G发展展望

1.3G将成为国内电信业收入的新增长点。

2.移动宽带有望成为3G重点业务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8)

光纤宽带大战下的真假宽带

真假宽带的争议正持续升温。前不久,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中称,中国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是“假宽带”。

报告调查发现,多数用户办理的固网宽带带宽为2M或4M,2M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42.2KB/s,4M则为232.7KB/s。内地固网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99.3KB/s,与名义速度差异极大。报告还称,宽带费用方面,内地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M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

这份报告甫一出台,便引发一片热议。对此,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称,运营商提供的家庭宽带多为共享宽带,而不是独享宽带,这是各国普遍做法。

2011年12月26日,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宽带提速将作为工信部明年工作的重点,并推动上网资费进一步下调。目前国内宽带技术与国际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近五年,中国的宽带接入带宽在世界的排位降至全球第71位,且资费偏高,消费者对此有所不满,宽带提速将作为2012年工信部工作重点。

苗圩强调,由于国内宽带多为ADSL或拨号的宽带,工信部将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计划到2015年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M,农村家庭达到4M。同时工信部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事实上,早在2011年2月,中国电信就开始全面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城市地区,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达到3000万个家庭,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累计覆盖4000万个家庭;到“十二五”末,将实现光纤入户超过1亿个家庭。

光网工程一直是三大运营商投资建设的主战场。早在2009年6月,中国电信就在上海正式启动“城市光网”行动计划。2009年,中国联通投资百亿启动宽带提速工程,并于6月启动1100万线全球最大EPON招标。

此次面对“假宽带”的质疑,中国联通相关人士强调,中国联通正在大范围大力度推进“光进铜退”。根据北京联通此前的计划,到2012年底前保证100万个家庭实现光纤到户,明年将达到全民20M。2015年前100%实现光纤到户,为家庭提供100M光纤接入能力,为企业提供10G带宽接入能力。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行业发展部主任胡珊透露,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信业总体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其中宽带投资约占总体投资的80%。

运营商的光纤宽带竞争会促进宽带建设,但正如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所言,解决宽带问题,光靠运营商是不够的。宽带建设更需要政府、企业各方合作,“我认为宽带建设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企业行为,而应该提高到国家战略级。”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洪波说。

2012年的运营商趋势

宽带建设历来是运营商的基础设施,日益“管道化”的运营商遇到的挑战远不止“真假宽带”,事实上,移动互联网对运营商的冲击与挑战更大。

“宽带(包括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是第一个亮点,另一个是物联网,第三个亮点是平台。”2011年12月19日,在由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和泰尔网、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社联合举办的“2012年经专展望”思想者沙龙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的话引发了与会人士更多的思考,当前,除运营商外,如淘宝一类的电商都在建自己的平台,“我觉得各个行业都需要公共平台,平台企业群可能是2012年或2013年的亮点。”

运营商未来到底是以管道为主,还是向移动互联的纵深进展?专家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管理研究所所长王育民表示:“其实运营商真正的特长和优势还是在管道,不在平台上。因为管道资源和经营是高度垄断的,我们设想未来的盈利模式,七分靠管道,三分靠平台,最多能做到四六开。”

但事实上运营商远没有这么理性,为了避免管道化的“悲剧”,运营商早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深耕细作。运营商在IM上的激烈拼杀就是一例。自2011年初开始,三大运营商就开始快马加鞭,全方位布局移动互联网。从中国联通的沃友,中国电信的翼聊产,再到中国移动隆重推出的飞聊,IM领域的竞争一波高过一波。

2011年8月,中国联通正式推出了即时通讯产品“沃友”,分校园版和公众版两大类。而同时,中国电信的“翼聊”可支持手机用户间、手机用户以及PC用户间的视频、通话、原笔迹手写文件、图片发送、声音文件传送等功能;用户在线或离线都可传送实时信息,并且可支持最多达30方的视频通话。最引人关注的是,翼聊业务也可让中移动和中联通的用户使用,此举彻底打破了运营商的界限。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运营商把目光更聚焦于能带来流量和人气的IM软件上。2011年12月初,在“2011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又一款移动互联战略级产品―融合通信平台“飞信+”,这是集中了飞信开放平台、飞聊、SNS社区、个人IDC四大应用的全新平台。

以“飞信+”平台推出的重要新产品就是飞聊,飞聊是面向年轻群体的新一代手机客户端沟通工具,成为拥有5亿多注册用户的飞信的强力助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兼容,飞聊可以自动绑定飞信好友关系而不需要重复地加为好友,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目前,飞聊可支持iOS、Android和Symbian等多个手机操作平台,它最大的特色在于可以发送和接收语音短信,还加入了甩动手机发送的功能。

IM领域的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是因为IM以其用户的高粘性成为移动互联网一个举足轻重的入口。今天,IM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聊天软件,已成为集交流、资讯、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中移动的飞信稍早外,运营商其实算是“迟到者”。当下,运营商高调杀入IM领域,但是运营商、手机厂商、互联网企业等三大类企业都在竞争的局面下,谁能胜出,尚待观察。

事实上,运营商如此重视IM市场的争夺,也是不甘沦为“哑管道”,成为管道提供者,试图通过移动互联领域的入口IM,再次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对于IM应用来说,运营商的深度介入,也可以打破传统即时通讯产品的信息交互模式,进一步促进电信与互联网业务的融合。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仍将继续,甚至2012年会更加激烈,但来自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安民的看法让人们看到了更加理性的运营商发展思路。

李安民表示:“我们现在智能管道还停留在原来的模式上,现在要和移动互联结合起来。举个例子,原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火的时候,那个区域的电信局就特别赚钱,那时候就是开个2M的专线。现在无非在智能管道上谈流量控制,这是条不归路。从炒股的角度要看到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在互联网上炒股,互联网上用户大量操作的时候会遇到问题,像淘宝上搞促销活动时系统经常会瘫掉。我们要去分析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痛楚和问题,把智能管道用上,再比如离线下载,不是像过去一样去封去堵的管理,而是要去把它们管理起来变成业务,用这种思路来做智能管道。”

“千元智能”促进3G

2011年,三大运营商在手机终端领域的激烈竞争之下,促使千元智能机成为运营商以及消费者的“宠儿”。2012年,千元智能机无疑将成为电信市场的主流趋势。

2011年12月26日,中国联通举办了新定义千元智能机4.0系列新品会。4.0寸大屏、CPU最高主频达到1GHz成为中国联通新定义千元智能手机的标志。

千元智能机正在颠覆手机市场。事实上,不只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都在力推千元智能机。2011年6月份以来,中国电信已经发力国产手机,联姻腾讯,与华为、中兴、宇龙、天语、海信等推出了六款天翼QQ智能手机。此外,中国电信还力推千元智能机中的明星产品,比如华为终端为中国电信定制的千元大屏智能机王C8650日销量最高突破5万部、月销量超过50万部,创造了60天过百万部的千元智能机销售纪录。

目前,三大运营商大力推广合作机型,满足了中低端用户选择智能机的愿望,市场竞争加剧让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不断下滑。临近年底,加上即将到来的春节销售旺季,几乎每个运营商都推出多款超低定价、性价比较高的明星智能手机。

随着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千元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定制,降低了3G用户进入门槛,中国3G用户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3G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突破2390万台,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与此同时,截止到2011年11月,中国3G用户总规模达1.18亿户,3G渗透率达12%。

据周友盟透露,2012年中国千元智能手机的潜力巨大,目前中国9亿手机用户中90%使用的手机价格低于2000元。预计2012年,国内千元以下智能手机市场销售将达9000万部,1000-2000元的中端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也将在6000万部左右。

2012年同样将是3G智能手机快速推广完成普及的一年,预计明年国内3G用户将达2.3亿户,3G渗透率超过20%。

千元智能机是3G发展中的重要一步,运营商采用规模集采、深度定制的方式,让普通消费者用得起智能手机,同时更促进了国产手机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千元智能手机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对手机企业来说,如果不进行品质提升和差异化创新,激烈竞争之下难免被市场抛弃,挑战同样很大。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9)

在Juniper亚太区运营商解决方案市场经理谢佩君女士看来,即插即用的MPLS配置只是个开始,Juniper的目标就是要在城域以太网设备上实现所有配置的即插即用;而对于T-MPLS、MPLS、PBT等主流的城域以太网技术,谢佩君女士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请您谈谈对目前几种主流城域以太网技术的看法。Juniper更倾向于运营商采用哪种技术?为什么?

谢佩君:目前城域以太网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而城域以太网的主流技术主要有T-MPLS、MPLS、PBT等几种。T-MPLS是MPLS的一个子集,去掉了无连接基于IP的转发,增加端到端的OAM功能;MPLS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不仅能够解决点到点的业务,多点到多点的业务,还可以提供一些专线业务并在以太网上仿真专线连接的业务。虽然T-MPLS能够提供一些专线业务,但是它目前还不能提供点到多点以及多点到多点业务。

PBT有流量管理的功能,但主要解决的是传输层的问题,而且在标准化和成熟度上还有待完善,未来PBT需要解决多点到多点的问题。目前,Juniper也关注PBT技术,2008年这一技术可能实现标准化,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Juniper也会在产品中支持PBT技术。

从目前的情况看,Juniper会建议客户采用MPLS技术,因为它技术成熟,可以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种类的标准化业务,如果运营商采用了多家厂商的设备,也不会存在互操作和网络互通的问题。当然,如果运营商仅提供专线业务,PBT的成本会比MPLS低一些,因为它更侧重于传输,但如果以后需要增加多点到多点的功能,成本也有可能随之增加。

此外,运营商对于城域以太网设备的保护切换有50毫秒的硬指标规定,Juniper基于MPLS技术的设备完全可以实现运营商所要求的50毫秒内保护切换,但PBT目前尚有一定的难度,保护切换时间基本在80~90毫秒左右。

一些运营商认为部署MPLS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Juniper认为应该如何控制部署成本?

谢佩君:帮助运营商控制部署成本是Juniper非常关注的问题。Juniper在实施、运营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次的电信级以太网产品中,Juniper将一些自动配置和预配置功能放在了操作系统JUNOS中,并首次提出了MPLS即插即用的概念,这可以帮助运营商减少实施MPLS技术的复杂度,并简化操作。

由于MPLS是通过JUNOS操作系统进行部署的,Juniper所有的路由平台均采用JUNOS操作系统,JUNOS是模块化设计,具有丰富的IP服务和自动操作特性,已部署在全球超过1000个大型网络中;Juni-per每三个月会对JUNOS进行一次升级,更新非常简单;如果运营商购买了Juniper的服务,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国内许多运营商仍在观望MPLS技术,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部署?

谢佩君:对于Juniper来说,我们关注全球市场,此次在中国推出的MX系列产品是全球同步的。全球已经有不少大型运营商部署了MPLS,尽管目前不是所有的国内运营商都接受了MPLS技术,中国电信的下一代宽带网络CN2采用了MPLS技术,这是一种趋势。

此外,Juniper推出了基于二层交换的硬件板卡,降低了运营商设备的采购成本;并在JUNOS中增加了二层的OAM,降低管理和维护的成本;此外,高密度的端口和低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10)

一、商业银行延伸控制和会计营运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延伸控制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个别服务业务的诸多操作环节存在严重缺失

据对某商业银行的调查,2011年5月,该商业银行与其所属某支行的开户企业某市蔬菜有限公司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清点零钞的服务协议,双方就清点零钞的服务时间、地点、方式、款项交接以及记账约定等内容做了明确要求,清点零钞的地点约定在该支行;该支行为该客户提供封包及卡封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尚未清点的封包寄库手续不合规。2014年10月某日下午某时,该商业银行中心库存放寄库款包17个,从该中心库的款包交接记录看,当日某线路款包出库后,剩余款包17个,但是不能确定款包归属,管库员称是该支行寄库封包。但是从核心账务系统中录入的款箱交接记录看,当日该支行日终发出、该商业银行金库接收的寄库款包共计22个,第二天,该商业银行中心库将上日该支行寄库的款包全部发出,该支行也全部进行了接收,系统显示无留存款包。

(2)商业银行的后续检查监督管理不到位。自从上述业务开办以来,该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部门没有针对此项特殊业务制定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该客户的日均余额在数千万元,该商业银行没有将客户纳入重点账户管理,没有实行按月对账,检查辅导员也没有在日常检查中给予重点关注和监督检查,导致该支行无序操作,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隐患。

(3)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与协议内容不符。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支行为其客户清点的券种不只是零钞,如2014年10月某日的27号封包以及款箱中的现金全部为百元面额,金额合计为数百万元;清点的地点在该支行所属中心支行本部及其管辖的4家二级支行;多数现金封包没有能够在接收次日清点入账;现金解款回单没有能够在入账次日与客户办理交接。上述业务操作均与协议中双方约定的内容不符。

(4)商业银行跨网点调剂封包没有任何交接手续。由于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无法及时清点款项,为了减少现金封包积压,加快清点速度,根据其中心支行的协调结果,该支行将其客户的现金封包调剂到中心支行本部及其所属的4家二级支行进行清点,但是该支行与被调剂网点没有任何交接手续,仅通过外包押运公司押运人员的口口相传,被调剂支行不知晓封包卡封锁编号,也无法确认卡封锁是否被调换。

(5)商业银行款项清点不及时,并且交接手续混乱。第一,数目不清。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没有设立台账或者登记簿进行明细记录,现金封包交接清单上也没有对封包出库情况进行标注,导致现金封包交接清单上没有清点的封包数量与实际寄库的封包数量不相符。第二,清点顺序混乱。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没有按照客户送达封包的时间顺序进行出库清点。如10月8日的封包尚未出库,而10月21日的封包已经于22日上午出库清点。第三,清点不及时。由于该客户送交的封包数量比较多并且金额比较大,前述商业银行支行没有能够及时清点现金,导致封包大量积压。如10月8日、9日的封包至10月22日才清点完毕(上级分行组织人员集中加班清点)。

2.商业银行员工的异常交易行为仍然存在

@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个别员工借用客户的借记卡办理交易;

(2)商业银行的个别员工以现金交易方式与开户企业发生资金往来;

(3)商业银行的个别员工个人账户与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客户存在资金交易。

3.商业银行对行政印章的使用控制不到位

按照商业银行的有关要求,各单位与客户签署的合同类协议和文本、出具各类执行证明、担保证明、贷款承诺、协定存款,以及其他对外业务经营类文件,应该加盖合同专用章或者业务用章。但是调查中发现,2014年以来,前述商业银行的各支行仍然存在使用行政印章签署上述对外业务经营类文件的情况,特别是各业务条线印章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以后,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例如2014年8月末某日,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个支行使用行政印章签订了上门服务协议、与信用合作社的合作合同和担保中心协作协议;8月中的某日,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个支行在某某科技的资信证明上加盖了行政印章;9月初某日,前述商业银行的某个支行使用行政印章签订了某产业链合作协议。

(二)商业银行会计营运存在的问题

1.个别支付环节的控制措施没有有效落实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核心系统、防伪系统中票据种类的设定不合规。调查发现,2014年4月至9月,前述商业银行各支行柜员在核心系统使用某凭证类型记账支付的交易有数万笔,在防伪系统中使用该凭证类型验印支付类凭证的也有数万笔,目前前述商业银行防伪系统中的票据种类有数十种(含某凭证类型),但是该行没有在核心系统与防伪系统中对非税收入专用缴款单、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托收凭证、特种转账传票以及支取凭条等需要验印的票据设定相应票据凭证种类,与商业银行“所有需要进行验印的票据,必须在核心账务系统和防伪系统中设定相应的票据凭证种类”的规定不符。

(2)商业银行对防伪系统的管理控制存在缺失。第一,抽查2014年10月某五天前述商业银行防伪系统验印日志发现,各支行营运主管或者授权柜员没有在营业结束前进入防伪系统检查空白印鉴卡和印鉴核验情况;第二,商业银行票据印鉴防伪系统柜员设置控制存在缺失。例如,前述商业银行的几个支行以及分行营业部的非营运业务人员,在防伪系统中均设有柜员,并且拥有建档开户、票据识别等交易权限。

(3)商业银行对单位定期存款的支取控制失当。第一,前述商业银行的部分支行和营业部在办理有结算账户的单位定期存款支取业务时,也存在没有在防伪系统中核验预留印鉴的情况;第二,没有将无结算账户的单位定期存款账户在防伪系统中建档,前述商业银行支行经办员在办理定期存款支取业务时,采用手工折角的方式与预留的印鉴卡核验印鉴。调查发现,前述商业银行个别支行的经办员在办理上述业务时,仅是将单位存款证实书上的预留印鉴折角,但是没有与印鉴卡进行比对核验,验印环节流于形式。

2.商业银行的现金查库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1)商业银行个别支行负责人的查库工作流于形式。调阅前述商业银行的监控录像资料发现,异地支行负责人在查库工作中,只在一旁观看,没有参与对支行现金、自助设备以及重要空白凭证的检查。

(2)商业银行查库覆盖面不全。在前述商业银行的全面查库工作中,款箱入分行中心库网点的款箱由分行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而在行式自助设备以及重要空白凭证则由网点自行检查,商业银行组织的全面查库没有覆盖全部现金和重要空白凭证。

(3)商业银行的查库工作缺乏突击性。调查期间内,前述商业银行仅在2014年9月中的某三日,对营业部和两家支行组织进行了日终突击查库,没有按照商业银行有关通知的要求,在常规性查库的基础上,对金库、柜员款箱以及自助设备等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抽查,查库工作缺乏突击性。

(4)商业银行的查库方式固化,缺少威慑力。2013年以来,前述商业银行组织的全面查库分别在春节前后、年中、国庆节前后和年终。调查发现,在全面查库工作中,前述商业银行均采取固定的方式,即款箱入分行中心库的网点,营业结束后将款箱集中至分行三楼指定区域接受检查,异地各二级支行(含直属支行)将款箱集中至异地支行本部,由支行分管行长组织进行检查;并且长假后的查库工作均由业务处理中心和各网点组织自查,查库方式以及查库时间都相对固定,缺少威慑力。

二、商业银行延伸控制和会计营运的改进对策

(一)商业银行延伸控制的改进对策

1.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从管理精细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营运业务的重点环节,加强对各项支付结算业务重点环节的管理,对具有潜在风险的业务环节应该予以充分关注,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从流程控制角度消除会计操作风险隐患。

(2)商业银行应该将防范员工与客户发生违规交易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关注员工违规交易行为的新形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员工异常交易行为监督机制,逐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3)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有关通知的要求使用行政印章。

2.具体对策

(1)商业银行业务操作规定中已经明确在客户寄存封包过多导致支行无法及时清点需由其他支行承接时的相关手续,确保交接各环节严谨、安全和有效;商业银行已经与客户重新签订协议,就清点券种、地点、入账时间以及回单交接等方面作了明确的约定。

(2)商业银行营运管理部已经着手制定特殊业务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并将客户纳入重点账户管理,实行按月对账,同时,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员在日常检查中给予重点关注和监督检查,确保业务操作合规准确,避免出现较大的风险隐患;商业银行营运管理部已经重新认真梳理款项清理、交接业务办理的各个重要环节和步骤,制定了相关业务操作规定,确保该项业务操作的合规及安全性。

(3)商业银行今后应该加强对员工合规意识的教育和制度学习,做到举一反三,杜绝前述事件的发生;要求发生违规交易的员工立即停止相关交易,纠正错误行为;同时要求员工所在支行(部)做好对其错误行为的批评教育工作,对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4)商业银行加大检查督导力度,按月对各异地支行用印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全年组织一到两次的实地检查;商业银行举办支行办公室负责人印章管理培训,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总行和分行的规定进行再一次强调;协同合规部开展印章使用范围的梳理,对各印章使用范围和相应审批流程作进一步明确。

(5)针对部分业务协议,商业银行支行没有业务印章可以使用的情况,商业银行规定其市区支行所涉业务,以分行名义签订,加盖分行业务合同章,授权的异地支行则由合规部牵头刻制支行业务合同专用章。

(二)商业银行会计营运的改进对策

1.总体思路

(1)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规章制度、基础管理规定及业务流程的传导、学习和培训,帮助柜面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掌握各项支付结算业务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消除支付结算业务的风险隐患。

(2)商业银行同时应该认真开展查库工作,切实发挥突击查库的威慑作用。

2.具体对策

(1)商业银行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在印鉴防伪系统中增设需要验印的票种类。

商业运营部月度篇(11)

一、各行业网站访问质量综述

访问质量包括三大因素,分别是首屏时间、首页打开时间、打开成功率。

1、网站首屏时间

首屏时间是指浏览器在显示第一屏时主页面消耗的时间,通常一个网站的首屏时间在2秒内为标准时间,5秒内用户可以接受,5秒以上就不可容忍了。

与2018年2月份的行业首屏时间相对比,互联网金融、金融、运营商、OTA行业首屏时间增加,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首屏时间表现都有所提升。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阅读、生活服务、社交、电商、在线教育

优化建议:

1. 优化网站页面结构

2. 尽量合并css和JS,压缩图片体积

2、网站首页打开时间

首页打开时间是指打开一个网页的总消耗时间,即从DNS解析开始到浏览器返回完成时的时间。

与2018年2月份行业网站首页打开时间相对比,快消,汽车,生活服务,新闻资讯,阅读,在线视频行业网站首页打开时间小幅下降,其他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首页打开时间都劣于2018年2月。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运营商、阅读、电商、社交、生活服务、金融

优化建议:

1. 减小页面体积及元素个数

2. 页面内容较多时可使用图片懒加载技术

3、网站打开成功率

网站打开成功率是指成功打开网页次数与总访问次数的比例,反映了不同行业网站的健康程度。

与2018年2月份各行业网站首页打开成功率相比,OTA,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在线教育行业首页打开成功率提升,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首页打开成功率相较于于2018年2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金融、OTA、互联网金融、运营商、新闻资讯、在线视频、在线教育、生活服务、电商、社交

二、网络性能关键指标概述

网络性能优秀与否直接影响了网站的首屏时间、打开时间以及打开成功率,其中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有:DNS解析时间、建连时间、首包时间、下载速度、延时、丢包率。

1、 DNS解析时间:

DNS解析时间是指监测客户端通过域名解析服务(DNS),将指定的域名解析成IP地址的消耗时间。

与2月份行业各行业网站DNS解析时间相比,金融、航空、互联网金融行业网站DNS解析时间增加,其他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DNS解析时间都优于2018年2月。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新闻资讯、在线视频、社交、电商、运营商、阅读、OTA、金融

优化建议:

1. 提升网站授权DNS的网络链路质量

2. 合理设置DNS缓存过期时间

3. 增加监控手段,及时发现DNS解析异常,快速解决问题

2、建连时间

建连时间是指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TCP/IP连接的消耗时间,TCP/IP连接三次握手的前两次握手的时间。

与2018年2月份行业各行业网站建连时间相对比,OTA,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新闻资讯,阅读,在线教育行业建连时间有所下降,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建连时间均要劣于2018年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阅读、新闻资讯、OTA

优化建议:

1. 增强服务器硬件处理性能

2. 优化现有网络的链路(如采购CDN服务、增加多线机房等)

3、首包时间

首包时间是指浏览器从发送http请求结束开始,到接收到Web服务器返回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消耗时间,体现了Web服务器的性能。

与2018年2月份的各行业网站首包时间相比,电商,航空,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生活服务,新闻资讯,阅读,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行业网站首包时间在3月优于2月。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首包时间均差于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金融

优化建议:

1. 加强服务器端处理性能

2. 优化网络链路

4、下载速度

网站下载速度是指每秒钟监测客户端对网络资源下载的下载字节数,单位为KB/s。

与2018年2月份各行业网站下载速度相比,OTA,互联网金融,金融,快消,汽车,社交,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在线教育行业在网站下载速度上有所提升,其它各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下载速度均低于2018年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在线视频、互联网金融、金融、汽车、快消、阅读、航空、在线教育、生活服务、OTA 、新闻资讯、社交、电商

优化建议:

1. 增加服务器端带宽冗余

2. 优化链路

5、延时

延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

与2018年2月份的各行业网站延时相比,OTA,电商,航空,快消,社交,新闻资讯,阅读,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行业在网站延时上有所下降,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延时均比2018年2月份增加。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新闻资讯、阅读、电商、OTA、航空、互联网金融、在线视频、社交、在线教育、金融、运营商、生活服务、汽车

优化建议:

1. 图片延迟加载或JS/CSS按需打包等方式减少请求数量

2. JS/CSS/HTML压缩或图片压缩等方式减少请求大小

6、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测试中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组的比率。

与2018年2月份的各行业网站丢包率相比,电商,互联网金融,快消,汽车,社交,新闻资讯行业网站丢包率下降,其它行业在3月份的网站丢包率均高于2018年2月份。

其中达到标准水平的行业有:社交、新闻资讯、金融、在线视频、运营商、生活服务、电商、快消、OTA、互联网金融、汽车

三、各行业网站综合性能对比

综合访问质量和网络性能指标对各行业网站综合性能进行对比。

1、网站综合性能评分标准:

根据各项指标所占权重将各项指标等分成相同的区间值,不同区间值对应不同分值,从而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数据中所展示的结果为加权后的分值。

2、各地区用户体验评分标准:

各地区用户体验得分情况是根据各地区用户体验指标中首屏时间、首页打开时间和首页打开成功率三项指标计算得出。

除电商、金融、快消、汽车行业外,报告中还涵盖了互联网金融、社交、OTA、生活服务、新闻资讯、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航空、电商、阅读、运营商等11个行业的网站综合性能状况及行业内各地区用户体验得分情况。

其他行业网站综合性能及各地区用户体验情况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四、各行业网络错误类型占比分析

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分析了各行业网络错误类型占比Top10,以下部分网站错误类型:

除OTA、社交、生活服务、新闻资讯行业外,报告中还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视频、航空、电商、阅读、运营商等11个行业的网站错误类型占比Top10

其他行业网站错误类型占比情况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五、CDN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1、不同类型CDN加速效果对比

CDN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连时间、首包时间、可用性三大指标。

建连时间:未使用(78.08ms)、商用(52.64ms)、自建(61.32ms)

首包时间:未使用(218.93ms)、商用(135.90ms)、自建(137.28ms)

可用性:未使用(98.00%)、商用(99.07%)、自建(99.38%)

2、各地区CDN加速效果对比

六、运营商网络性能对比

1、运营商各时段网络情况

2、运营商各项性能指标详解

本次报告中共选了国内五个运营商作为评测对象,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以及教育网,此次运营商性能指标解读以中国电信为例。

首屏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全国各地区,在内蒙古地区的首屏时间最短,而在西藏地区的首屏时间最长。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屏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五个运营商中除教育网首屏时间有所增加,其他四大运营商在首屏时间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各运营商首屏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首页打开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内蒙古地区的首页打开时间表现最好,达到了4.32s,而在西藏地区的首页打开时间则表现最差,为14.82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页打开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在3月份五个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教育网在首页打开时间有所增加,其他运营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各运营商首页打开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网站首页打开成功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西藏地区的网站打开成功率最高,达到了99.63%,而在广西地区的网站打开成功率最低,为96.70%。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页打开成功率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在3月份教育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所在地区的网站打开成功率均有下降,中国铁通、中国移动有所提升。

各运营商首页打开成功率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DNS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西藏地区的DNS时间耗时最短,为29.25ms,而中国电信在云南地区的DNS时间耗时最长,达到了230.68m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DNS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 3月份中国联通的DNS时间有所减少,其余四家运营商DNS时间均有增加。

各运营商首页DNS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首包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江苏地区的首包时间耗时最短,105.27ms,而中国电信在云南地区的首包时间耗时最长,达到了472.39m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首包时间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首包时间上有所增加,其余两家运营商均优于上月。

各运营商首包时间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

各运营商下载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内蒙古地区的下载速度最高,达到了1573.99KB/s,而中国电信在西藏地区的下载速度最慢,仅为494.71KB/s。

其中将这五家运营商的下载速度与2月份相比得出,3月份中国铁通下载速度指标上有所提升,其余四家运营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各运营商下载速度及地区分布详见《2018中国网络性能报告(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