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6:20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总结

篇(1)

1.调查对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级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德阳市医院和宜宾市医院6个实习医院的2009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56份,实际收回249份,回收率97.27%,有效率100%。

2.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教学条件、日常管理;(2)轮转安排、学习计划;(3)与带教老师的互动;(4)能力提升情况;(5)教学内容的连贯性;(6)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问卷共7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选项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为五个等级。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对调查表内容有详细、一致的了解。问卷在各实习医院统一发放,填写后及时回收。问卷回收后对于污损、30%及以上选项空白的问卷作为无效处理。

3.统计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由两名研究者录入Excel 2007,并对结果进行交叉对比。问卷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赋予1至5分的分值,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问卷总体情况、各条目的得分情况、不同医院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总体评价。对问卷按每个实习医院不同应答人数,根据五个等级分别赋予的分值计算总分后分别计算平均得分。调查表共7个条目,如果均为非常满意则总分为35分,实际平均得分23.54到28.92不等,得分最低的是宜宾市医院,最高的是德阳市医院,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结果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不同教学环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249名实习学生的问卷结果按评价指标人数进行统计教学条件、日常管理方面:选择满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其次是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26.61%,非常不满意占1.61%;(2)轮转安排、学习计划方面:满意占45.97%,其次是非常满意的占20.97%,非常不满意占3.63%;(3)与带教老师互动方面:满意占39.27%,非常满意占24.7%,非常不满意占0.4%;(4)能力提升情况:满意占47.37%,一般占31.17%,非常不满意占0.81%;(5)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满意占43.55%,其次是一般27.82%,非常不满意1.21%;(6) 实习表现:满意45.34%,其次是一般26.72%,非常不满意为0;(7)实习收获:满意占41.13%,其次为一般占31.05%,非常不满意1.61%。

3.不同医院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对6个实习医院的不同条目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包括每个条目的均数(Mean)、标准差(SD),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对每个条目进行比较6个医院分数由高到低分为德阳市医院、市三医院、市二医院、市五医院、省医院和宜宾市医院。不同医院在教学条件、日常管理等7个条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方面德阳市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学生满意度评价最高;在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与带教老师互动、能力提升、教学内容连贯性、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6个条目的学生满意度调查得分均为德阳市医院最高。

三、讨论

问卷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习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从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与带教老师互动情况、能力提升情况、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六个方面首次对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做了断面调查研究。总体而言,调查结果在6个医院的满意度评价分值偏低,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满意情况有待改善。

学生对于不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总分最低为宜宾市医院,最高的为德阳市医院,不同医院实习学生对各个条目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提示学生对不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对不同医院实习中各环节的满意情况也不一样,建议进一步调查不满意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习教学中改善。

篇(2)

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81-02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医学教育的缺陷日渐明显,以往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传授知识的灌注式教学方式、经验式的教学方式、以技能培训为目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以往的儿科临床教学,学生从校园走进医院,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病房,教学形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对临床实习学生们来说,除了跟着带教的老师查房、写病历、记病程记录、看操作,就是听老师小讲课,整天忙忙碌碌,收获却不佳。同学们所掌握的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常常脱节,实际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欠缺。当问及临床个体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问题时,就不会归纳总结,常常答不出来;当面临临床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不能够将所学到的医学知识横向联系。遇到儿科病人病史采集困难、患儿不配合体格检查、与家长沟通时又缺乏技巧,导致写不好病历、不知道怎样进行诊断和治疗、医嘱也不会开。如何培养实习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者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国内已经开展了“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病案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临床教学,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师Archie Cochrane提出循证医学的理念。1992年加拿大David Sackett教授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是任何医疗措施的实施都应建立在最好的医学科学信息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必须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起来,制定出系统而全面的病人治疗措施。循证医学作为目前国际医学领域兴起的新型临床医学模式,为我国传统临床医学及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启示。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循证医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儿科临床工作者接受,并应用于临床工作,指导儿科临床实践,也使儿科临床医学工作模式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使儿科医师能及时获得准确、可靠、前沿的医学信息,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疗水平,使儿科医师能更好、更全面地为病人服务。

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针对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儿科实习学生主动学习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实习学生为主体,以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例及其症状鉴别诊断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分为不同的专题,如:小儿惊厥、腹痛待查、新生儿呼吸障碍、血尿待查、发热原因待查等。通过不同典型的疑难病例,用疑难病例讨论的形式,结合病案导入式教学及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在病例讨论前一周,把要讨论的病案资料打印后发给实习同学。学生为主导,分小组进行讨论前的准备工作,运用EBM医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网络平台查阅国内外有价值的文献,收集与病案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关的资料,并学习对资料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儿科理论知识横向联系,分析总结出与病例相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要点及其相关依据。

在疑难病例讨论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分析总结的报告做成多媒体文件。病例讨论时,由各小组学生为主导,进行知识的分享,教师引导进行重点、难点的讨论。从而提高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拓展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同学们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儿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网络平台等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通过对所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出与问题有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资料,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真正做到授之于渔。同时能不断拓展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要求,改革儿科临床教学的方法,采取典型疑难病例讨论的形式,提倡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不仅仅单纯掌握现有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更进一步加强了实习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实习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使学生将儿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而且让同学们将所学到的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将基础学院学到的计算机课程、文献检索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儿科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改进,随着网络技术的产业化和普及化,医学生将能够运用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获取大量的文献信息和医学资料,使医学生能在以后的医学工作中掌握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以获取更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医学观,使医学生们学到保持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学习并不断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实现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终身学习的良好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型临床医生。

在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相关医学资料,不断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促进儿科临床教学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进一步转变,使儿科临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这种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探索,我们能逐步提出更完善的运用EBM理念指导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方案,并推广应用于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我们儿科临床教学的质量。

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医学教育需要,引入循证医学模式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育新观念是必然的趋势。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采用,对促进医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建勇,齐素萍,李慧,等.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改革儿科临床工作[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9):1138-1139.

[2]张莉,于莹,吴红梅,等.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56-85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138-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5~6年接受医学教育最重要的时期,能否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一年多的临床实习是关键。因此,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每位指导教师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年轻教师,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尚欠缺,如何指导实习医师进行实习,尚需进一步探讨。

1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实习医师刚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较容易影响其思想。年轻带教老师在年龄上与其相仿,加上年轻人的模仿能力较强,带教老师不良的医德医风将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因此,年轻教师指导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自己的医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丰富自己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

丰富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是指导学生临床实习的基础。青年教师尽管在学校正规系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但只是了解一些普遍性的观点,对某些疾病尚缺乏深入性认识,其专业性理论不强。因此,青年教师必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性理论的学习。本人认为,有目的性地查阅专业性书籍和杂志,是丰富自己医学专业性理论的良好方法。临床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过程,但方法适当,可加快此进程。首先,在临床工作过程中,特别注意多动脑筋,多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一步查阅相关书籍和杂志,从书本上不断吸取临床经验。其次,向上级医师学习。上级医师临床实践时间长,临床经验相对丰富,故青年医师应不失时机地请教他(她)们。平时在上级医师查房过程中,特别注意其临床分析和临床思维的过程,以及注意上级医师对该疾病如何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进一步观察此方案的临床结果,从而吸取临床经验或教训。再次,多接触病人。临床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多实践。接触病人,详细了解和观察病人的病情是获取临床经验的重要来源。除了自己所分管的病人外,对整个病区的危重或疑难病人亦应接触和了解,从其他同事对病人的处理过程中吸取经验或教训。最后,善于随访和总结。

病人出院后,约定时间进行复查,一方面可方便病人,更重要的是通过随访病人,进一步了解病人住院时的诊断是否正确,原来的病情是否好转、痊愈或恶化,原定治疗方案是否合适等,由此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对一些特别病例,通过总结,汇集一个个故事,永远记忆在脑海里,若今后遇上类似的病例,通过类比,则可很快得到合理的处理方案。

3 平等处理师生关系,共同学习,不耻下问

青年教师和实习医师均为年轻人,有的年龄相差无几,在实习医师的眼里,年轻的带教老师缺少权威性。若年轻带教老师对学生有居高临下的架势,没有充分意识到实习医师的学生身份,只是吩咐他(她)们去做事,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势必造成学生一种不信任的逆反心态,学生因此而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年轻指导教师应平等对待实习医师,把他(她)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相互切磋,探讨问题。对于双方不同意见的问题,可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上级医师或其他同事进行解决,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4 培养实习医师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正确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最基本的专业基础[1]。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实习医师的临床实习时间较少,不可能把所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全部学会。因此,带教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首先,鼓励学生多接触病人,完整地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收集临床的第一手资料;其次,让学生自己对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临床诊断。最后,教师进行一次临床思维的分析过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临床思维过程,找出自己的错漏和差距,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本人认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教会学生分析病例的方法,主要包括下列过程:①如何总结病例特点;②选择何种线索(如某些症状或体征)进行分析;③病例分析有何演绎过程;④如何确立诊断与治疗方案等。这将使学生在更具体,更有目的性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5 引进问题式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的学科,因而比其他学科更具复杂性、易变性和多样性。同时,临床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临床医学的教学应体现在复杂性的基础上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观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2]。这种教学模式将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对复杂临床思维过程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近几年来,医学教育界对问题式教学法给予高度的重视。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临床基本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3]。本人体会到,下列问题式带教措施,对学生临床实习有所帮助:①教师选定病例要求学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总结病例特点、分析病例、提出处理方案和开医嘱等。②教师在旁边观察,随时提出问题,但不作出回答,要求学生记录问题。③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有关杂志和书籍,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④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陈述对提出问题的不同观点。⑤教师总结学生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又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总之,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习过程中,除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外,同时需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且学会较先进的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材。

[参考文献]

[1]王海平,林常清.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6,5 (9):869-870.

篇(4)

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包括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综合能力除临床实践能力还包含具有人文知识的沟通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学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患者依从性差,造成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得医学生在医院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适应新形势,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新课题。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何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临床操作能力,主要通过临床操作来完成,有具体的完成对象,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包括学生书写常规医疗文件、参加手术及各类医疗技术操作等; 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主要依靠人的大脑通过观察、思维、实践等来完成。二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很大的不同。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更应注意加强医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2.1 教学方式的选择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不仅要重视启发式和创造性教学,更应重视临床课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的目的 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必须靠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因此医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在新形势下,这一课题又涵盖着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多途径、多方式地采取具体手段来加以实现[1]。

首先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它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经过3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PBL在医学教育领域获得较快发展。被国内外医学院校所采用,逐渐成为一种科学的、成熟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2]。不再是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和诠释,而是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找答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在问题的各个环节上给予指导,把握方向,更多地与学生一起去发现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去获得作为受教育标志的知识、思辨能力和思维习惯。它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解答问题、总结知识。首先课前发放典型病例,学生根据病例整理归纳以往学过的知识,课堂上根据病例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各种条件设施(图书馆、资料室、临床调查、网络、教学工具等)查找和搜集相应的文献资料或相关的知识,探索寻找答案,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推理、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然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确立下一步学习目的。通过PBL教学法的实践,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从被动接受型变成主动要求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在一个学习模块结束后,进行客观性临床技能考核,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去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编写临床案例,扩大了知识面,也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有机结合。

2.2 标准化患者(SP)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 ) 又称模拟患者或患者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患者,经培训后,能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目前医院推行的是病人选医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新举措。加之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医患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进行相关诊疗操作的比例减少,对临床实习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SP模拟病人,学生通过对其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提出该病需做的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最后由教师总结的教学方法。如此,学生们可以经历一次从头到尾全过程诊治患者的经历,并做出自己的诊治原则,同时在与教师、同学们的观点碰撞中,得到临床思维的锻炼。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自行诊治患者时的紧张和盲目,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们从书本走进临床。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能使学生早期得到系统的问诊内容及问诊技巧训练,促进了医患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早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SP作为教学评估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反馈指导,更是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如标准化患者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的具有针对性的病例问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每个考生都可以面对同样的患者和问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标准化患者根据统一标准,对受试者做出合理的评判,保证了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是以往任何测试手段所不能做到的,也是临床医学生及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标准化患者可以有效规避医学考试中涉及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使标准化患者更接近临床实际,并符合教学要求。

2.3 理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教学计划

医学生的理论学习一般先是基础科目的学习,然后过渡到临床科目。比如说学生在二年级就基本结束了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课程的学习,而内外科及妇产科儿科的理论学习基本要到三年级下学期甚至四年级才来学习,如果之前的学习只是个死记硬背的过程,根据遗忘曲线到一年以后能记住的已很少,而局部解剖学在外科学和妇产科学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颅脑的解剖、神经核及神经束的分布是学好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学的基础;另外,当学习内科某个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时,能同时讲解此疾病的外科治疗,这样能使医学生的理论学习有连贯性及纵向联系,使学生加深对某个疾病的整体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学习有个连贯性及一致性。

另外,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一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就开始复习考研,一部分学生开始为就业操心、奔波,今天去人才交流会,明天又去参加供需见面会,甚至有些学生直接去单位试工等等,都难以安心实习,给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也直接影响了实习效果。因此,要适时地根据市场需求规律来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社会。为了避免临床实习与考研、人才招聘会相冲突,可将教学计划修改,提前一学期进入临床实习,剩下最后一学期用于选修课、撰写论文、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等,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

2.4 坚持理论学习与临床见习相一致,内外科相结合的原则

当一个疾病的基础理论内容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对这个疾病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及基本的认识,然后安排学生进行临床见习,带领医学生看病人、问病史、做体格检查,使学生对疾病有个感性认识,再复习教科书的理论内容,这样才会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有时学生来临床见习但这个疾病的理论内容都没讲解过,这样就起不到临床见习的作用。大多数学校都能做到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临床见习,但是能做到内外科相结合的教学少之又少,比如说学生学习了肺癌这个疾病,在见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安排学生先去呼吸内科了解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然后或者近期安排学生去胸外科见习肺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这样使学生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也有一个感性认识。再比如对于脑出血这一疾病,我们应该既让学生去神经内科见习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也应同时让学生见习在神经外科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这样更加深学生对这个疾病治疗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同样一个脑出血疾病,什么样的病人适合内科治疗,何时该进行外科开颅手术,增加他们对疾病深层次的了解。

2.5 严格出科考试制度,不合格者重新回炉

对临床实习学生的入科出科环节的控制,是为医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践机会的保证。在这一环节上,主要是抓好学生出科考试和出科综合鉴定。出科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侧重学生临床实习技能的实际运用,考试成绩应纳入学生毕业考试的总体成绩之中。带教老师、教研室主任在学生出科前,必须将学生在本科实习的综合情况认真填写在毕业实习手册出科考核表上,如学生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及听讲座次数、病历书写份数及操作情况等; 加大考核学生理论和综合技能的力度,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出勤及医德医风诸方面的情况加以总结鉴定,对不合格的实习学生不准出科。全部实习结束后再由学校组织毕业考试,考试成绩分为实习成绩和毕业考试成绩,记入学籍档案,确保实习质量。

2.6 学习沟通技巧,提倡人文关怀,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交谈在医疗中是收集患者病史、协助诊断治疗的主要渠道。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良好的交谈技巧与语言艺术,不仅可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而且还能加强临床防治效果,否则就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因此在实习阶段,学生应注重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以美好的语言艺术鼓舞患者和病魔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医患关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倡人文关怀[5]。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以人为中心,即关心人的健康,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有悖于医学教育的宗旨。

3 结语

总之,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临床教学、实习过程、学校以及实习单位等诸多因素。只有在充分发挥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管理,严明纪律,规范制度,经过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造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合格的临床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0,4,10(4):139-140.

[2]腾淑文.PBL教学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59-61.

篇(5)

结果:我院OSCE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一次通过率为94.6%,考试总体平均成绩为71.9±8.1,总体难度系数0.75,整体难度适中,考试内容的设置比较合理,有助于学生掌握临床综合能力。

结论:OSCE是科学有效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方法,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应当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医学 临床综合能力 毕业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是Harden等[1]于1975年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和医师资格考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客观性很强的临床能力考评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中的书面考试方式,通过临床环境的模拟,来考核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和专业技能等[2]。OSCE被认为是评价临床能力较好的方式,它由一系列模拟临床情境的考站组成,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通过各个考站,对站内的标准化病人(SP)等场景完成规定的临床任务,采用一定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价考生的临床技能和态度[3-4]。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OSCE模式,以我院“临床技能中心”模拟临床情景为依托,适当使用SP和多功能电子模拟设备,构建了OSCE方案,以评价临床综合能力。选取我院2009级22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均为统招本科生,其中女生115人,男生107人,均已完成一年的临床实习。

(二)研究方法

组织学生于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OSCE考试,共设立5个考站,分别为模拟诊疗考站,体格检查考站、外科基本技能考站、妇产科基本技能站、病例分析考站,具体见表1。

(三)主考教师

主考教师为我院带教教师,经各教研室统一培训合格后担任主考教师,评价标准由学院统一制订。

(四)总结

OSCE结束之后,每位参与考试的老师和部分参加OSCE学生对自己在本次考试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进行总结,并以座谈会的形式对OSCE的前期准备、OSCE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参与座谈会的有主考教师、工作人员,共计20人,参与的学生共32人。

二、结果

(一)OSCE考试总成绩分布

参加本次OSCE考试的学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图1),5个考站总成绩最高分为89.6,最低分为47.7,平均成绩71.9±8.1;同时,区分度系数为0.37,一般认为,区分度系数高于0.3,考核便可以被接受(表2)。区分度系数越高,考核的区分度就越强。

(二)OSCE各个考站成绩分析

表3中的考核结果显示了OSCE的每站成绩均值,5个考站难度指数为0.69~0.78,平均难度系数是0.75,一般认为,难度指数为0.3~0.7是比较合适的。由于我校临床专业的同学第一次参加对OSCE考核,鉴于对该考核模式还比较陌生,但本次考评难度不大,可见本次考评难易度是可以接受的。

三、讨论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OSCE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开始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探索,其中对OSCE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5]。OSCE突破了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以较客观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是目前较好地考察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方法,目前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之一,是目前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6]。

此次我院第一次进行OSCE考试,从整个过程来看,从前期准备到考试实施,均按照设定方案进行,过程顺利,考试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不足,以待改进。从第一考站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内容进行SP询问,总体来看学生对问诊内容的掌握较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问诊思路混乱,有些问诊内容与疾病没有联系;问诊顺序比较凌乱,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不能适时运用过渡性语言;交流中不会应用鼓励等支持性语言等。这可能与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分别为回、藏、蒙、满、东乡、裕古、土族、维吾尔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习惯、生活习惯的特点、使它们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实践能力方面,甚至语言方面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临床实践技能考评(第2-3站)成绩分析看,总体呈正态分布,但是外科系统基本技能的成绩较低,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无菌操作观念较薄弱,消毒的理念不清,核对与评估意识欠缺,实施操作中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包括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必要的遮挡等。但是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得分较高;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得分不高,另外得分较低的同学也可能对此类考试的认识和适应能力有关,因此,在教学和临床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外科系统的基本实践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合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第5站主要考核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该站主要测试同学们对临床案例的分析、判断、决策的临床思维、整体思维的能力,但从考核结果看,成绩普遍较低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整合临床资料的能力,对相关疾病的鉴别要点理解不深刻,对相关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理解不够,欠缺临床思维能力,存在思维局限性等[7]。反映了大部分同学在实习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实践技能练习、考研、就业面试等方面,而在平时的学习和临床实习过程中严重缺乏积极、主动的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训练,或仅仅满足于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

通过本次OSCE考核发现,我院的OSCE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等与国内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站点设置较少和考试时间紧迫、考核内容有待优化、评价标准有待细化等,下一步还应继续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临床医学认证标准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标准,继续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并结合实际,修订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OSCE考试方案,逐步完善考核模式和内容,使OSCE更好地发挥其评估和反馈作用,使其便于操作,能够准确、客观、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毕业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意识和主动性,为学生今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arden M R, Stevenson M, DowIlie W W, et al. Assessment of clinical competence using a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75, 1(5955): 447-451.

[2]Barman A. Critiques on the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5, 34 (8): 478-482.

[3]景汇泉,于晓松,孙宝志.OSCE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 29-33.

[4]王庆华,郝玉玲,魏冠英,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0,27(11A):1667-1669.

[5]栗景峰,龚海峰,周铁,等. 临床多站式考评(OSCE)在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07-709.

篇(6)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医学院进行医学学习的临床医学系2007级本科生两组,每组50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两组见习前均已系统地学习了医学理论知识,教师、学时、教材及教学内容、见习时间均相同,两组学生的基础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二)教学方法

1. 观察组: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教学模式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标准化病人的角色扮演,再结合学校已有的标准化病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轮流安排扮演“病人”与“医生”角色,以情景剧形式模拟临床首诊情景,完成临床典型病例的临床问诊。接着,充分利用学校的医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体检,通过专科体查(如双合诊、骨盆测量)对学生进行医学临床基本手法规范训练,规范化培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随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例书写及诊断。由“病人”评改“医生”的病例书写。

再次,老师以每个病例的某一常见或典型症状或体征为问题,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已有的课本知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参考书籍、网络医学信息资料。然后,在老师引导下以该问题为中心,以病例讨论形式对上一节课涉及病例开展第一次讨论,由学生讨论初步诊断和处理方式。随后教师再提供该患者的进一步检查结果,安排学生先小组内讨论,再小组间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教师总结讨论,总结时均先由学生代表先发言,其他学生可作补充,甚至展开辩论;带教教师根据回答的具体情况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问题,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最后接受同病种真实病人见习教学,并进行相关临床手术操作视频学习。

电视视频、多媒体动画或腔镜手术现场视频见习深化学生对医学典型病例的临床处理方案及手术方式的理解,以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如使用多媒体动画制作把胎头通过产道时的衔接、下降、俯屈等各个动作形象地展现出来。再如,充分利用该大学附属医院的妇科腔镜资源,现场转播妇科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不仅使学生对盆腔解剖等有了直观印象,而且对妇科的最新微创技术手术基本操作等有了初步了解等。

2. 对照组:传统临床教学模式

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完成基础理论课的内容,带学生看病人,带领学生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查阅病历、总结病例特点、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从而完成临床教学。

二、教学效果评价

(一)学生满意度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鼓励其提出不足及需改进之处。

(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相关内容临床学习结束时,学生独立床边采集病史、书写完整病例1份,完成病例分析及相关临床操作1例。从病例书写(占总评成绩的20%)、理论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操作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门诊考核(占总评成绩的20%)四个方面综合考核评估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考核学生成绩采用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四、结果

观察组46名学生对教学模式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2%;对照组38名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满意率为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中观察组病历书写、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五、讨论

(一)当前医学临床教学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以往见习带教以4-6人为一组,而现在基本上为8-10人,甚至有12人一组,2000年后在该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同步实习的医学生均在 200人以上。如此多的学生增加了临床带教的难度,因此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病人,也较难寻找大量的典型病例示教,明显降低了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临床医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临床思维的训练。传统的医学教育多数停留在“教”上,使学生习惯灌输式被动教育,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缺乏思考和分析,只会一味的死记知识点,不会灵活应用,以致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感觉所学知识与实际实践脱轨。而医学教育者不单要简单的灌注医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获得更完整、真实的医学资料和如何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去横向联系,纵向思维,通过周密的思考、仔细的分析、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即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以上目前客观存在的医学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可低估。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医学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

(二)模拟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展

模拟医学教育模式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界正在推行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模拟医学教育,是从课堂到临床实际的桥梁,能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诊断的机会并实地检验诊断的正确性,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既有真实感又不受时间限制。[2]通过标准化病人(simulate patients,sp病人)、临床操作模型、典型病例诊治情景模仿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临床工作中的真实诊疗环境,通过与病人沟通争取病人的合作,提高人际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典型病例诊治场景模仿,逐渐培养其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结合临床操作模型的应用,学生可以利用模型反复进行各种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不用担心有暴露病人的危险,也不用担心因操作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3][4],其在临床医学教育上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患者隐私与医学院教学之间的矛盾,有效地规避涉及医学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可以克服临床问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临床常见病例、典型病例及一些易误诊的特殊病例并进行训练和考核,同时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问题式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从根本上发掘培养学生的自导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着重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已成为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5]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宽,由基础理论学习的纵向思维逐渐向临床实践的横向思维转变,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经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习惯。在教学内容方面,问题式教学弱化学科界限,主张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其往往不是单一学科内容的教学,更不是简单的来自教科书的对问题的阐述和总结。在教学过程方面,给予学生大量时间去查找资料、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形成结论、评价反思,并且这是一个往复循环过程,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教学评价方面,问题式教学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注重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综合评价体系。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观点。

转贴于

(三)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模式教学成果

该大学从2006年开始建立标准化病人库,医学教研室以国家统编教材《医学学》第六版的内容为基础,按照教学大纲需要掌握的内容,挑选出医学常见疾病,以临床症状或体征为学习病例的问题起点,结合大量鉴别诊断信息编写了典型病案,并应用标准化病人完成了该大学临床医学系实习医师资格考试、毕业考试等考核。在模拟教学过程中以典型问题为主线,使其穿插在整个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7)

一、构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学习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按照我国当前医学生培养模式,医学生经过3到4年的医学理论学习后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但因为医学生扩招、医疗任务繁重、医患关系变化等原因,当前教学医院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越来越无法圆满完成。这就使得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机会明显减少,从而直接影响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获得[1]。因此,构建一个适合新医改形势要求的创新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3]。在此背景下,我院于2013年扩建成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是“赣州市卫生系统临床技能培训基地”,中心配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急救和护理等科目,有较先进的教学模型设备和标准化病人(SP)、计算机模拟病例、多站式在线考核体系及多站式考核试题库,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人文关怀及沟通能力。培训中心主要应用于实习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同时应用于“住培”和地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对强化临床医师实践能力,提高临床医师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创设尽可能贴近临床实际的高仿真患者和真实环境开展临床教学和考核,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为医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极好条件,对医学生技能培养意义重大[4]。通过科学化和综合化培训考核体系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校临床五年制本科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体现为我校本科生的临床技能考试合格率高达98%,2015年参加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别获华东赛区团体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团体三等奖,2016年参加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华东赛区团体三等奖佳绩。三年来,承担了我院临床毕业实习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考核、竞赛和医学生毕业考核工作,通过培训考核提高了我校临床五年制本科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模拟培训中心特色是以高科技模拟设备为基础,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培训中心,它依托医学生理及计算机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5],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改变了传统教学及考核方式[6]。中心依照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实纲规定内容,将临床常用技能操作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013年至今先后对820名在院实习生进行了内外、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等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2014~2016年共有3664名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2015年在对我院45岁以下420名临床医师进行了临床实践基本技能培训及考核的同时,对138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三护一体化”三人急救配合技能竞赛。三年来接受全市临床技能大比武(内、外科)培训人员469名。

二、进行临床教学体系改革,构建适合我校发展的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和多站式考核试题库,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标准。

在近几年教育部每年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背景下,结合临床实际,建立一套适合医学生教育特点的模拟教学系统和技能培训考核体系,有效整合各学科理论教学内容,补充医院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医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培训中心挑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责任心强的教师,依据《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操作标准》(第二版),从实习时间过半(20周以后)开始,每周安排3-5个下午组织实习生进行集中培训,主要针对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欠缺部分选择培训项目,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培训结束后考核。二是在临床实习出科前,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相关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三是在毕业前,依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国家执业医师考核标准对毕业生进行OSCE多站式技能考核。多站式考试总成绩(百分制)按20%比例折算,计入学生毕业考试总评成绩(毕业理论考试和实习成绩各占40%)。

我们建立的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试题库,采用通用的试题库管理软件,适用于医学生、实习生、住培生的培训考核。其考核内容包括三基考试、本科生考试、研究生考试、住院医师考试、全科医师考试、主治医师考试、副高考核、医技考核、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西医、护理)等。考试题库依托计算机程序管理,采用B/S架构,无须安装客户端;使用IE浏览器可直接访问,无人数限制;每个人使用自己的用户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参加培训考核,还可供普通用户进行题库学习。该题库的主要功能优点是:(1)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管理员可以对海量题库资源进行管理、更新、补充模块,同时可以设置公开题库供普通用户进行题库学习。(2)组卷灵活,能提供强大的组卷功能,可在不同难易程度、不同题型之间任意抽取指定题目进行组卷练习,组成的试卷及答题结果可以提供在线考试和导出功能,能将Excel文件中的题目批量导入系统也可将题目批量导出到Excel文件中。(3)防舞弊功能:人机对话,一人一机,考试题目由题库随机生成,可显示顺序随机、选择题候选项顺序随机都能很好地掌握,从而防止考试人员作弊。(4)试题库不仅用于实习生考试,同时应用于在校学生的日常教学、训练和总复习,使试题库利用率大大提高。试题库应用以来,已成功进行43场考试,系统组卷139套,系统阅卷4357份,上机考试人数达6690人。为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网络平台。同时,该试题库形成的在线考试系统平台,已在国内相关院校使用,均获得良好效果。

三、组织临床教师编写《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操作标准》。

根据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制定的标准,完善充实校本技能操作规范及考核评分标准,为医学生技能训练和考核提供依据,培训中心挑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责任心强的教师共同编写《赣南医学院临床技能操作标准》,有效整合各学科理论教学内容,补充医院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医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此操作标准主要供临床实习生学习使用,同时对医学生、“住培”生、进修医师及临床研究生技能操作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四、医学生模拟教学的实施和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的实践研究。

在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和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的指导下,对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共3届学员实施了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培训阶段分为实习期培训、阶段性考核和医学生毕业考核三个阶段。具体培训内容包括:

1.职业素质培训,包括医德医风、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三个方面的训练。目前由于医学院校没有针对医学生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导致医学生缺乏文化素养,与患者相处时见病不见人[7]。我们将职业素质培养与医患沟通技能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及从医生涯的始终[8][9]。

2.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依照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实纲规定的内容,要求医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掌握临床各科室的基本技能。如①体格检查: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并让医学生写出主诉、现病史,进行模拟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相关训练。②内科基本技能:利用各种穿刺模型来完成胸穿、腹穿、腰穿、骨穿等临床常用操作的强化训练。③外科基本技能:利用模拟手术室及其相关设施进行外科无菌操作(如洗手、穿脱手术衣、切口消毒、铺巾等)和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包括切开、缝合、结扎、止血、拆线等)训练。④妇产科基本技能:利用教学模型进行产科和妇科检查,包括女性骨盆测量、四步触诊、肛查、阴道检查、后穹隆穿刺、正常分娩机转及常用计划生育技术等培训。⑤儿科基本技能:利用模型和多功能综合模拟人进行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格检查、人工喂养及心肺复苏的急救训练。⑥综合急救技能:利用多功能综合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的初步训练,重点培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多功能综合模拟人由计算机控制,能模拟临床各种场景,要求指导教师提前将各种类型的临床病历编辑在计算机软件中,对病例设置问题并进行编辑,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诊断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最后由培训教师根据处理结果进行效果评价。训练考核可重复自由进行,不受时间限制,可根据教学需要任意设置教学项目,根据情况随时反馈或中断,不断重复,有利于临床技能规范性和熟练程度提高。

总之,为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实用型人才,我们针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建立了实习期培训、阶段性考核和医学生毕业考核等规范流程,形成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训考核体系,强化了“三基”知识,重点培养了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急救意识。而且形成了由医院领导、机关组织、科室实施的三级管理监控体系和由管理人员、带教教师、培训学员共同参与的质量反馈体系,使得培训环节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曲政海,李云芳,姚珊珊等.临床技能培训实验中心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42-645.

[2]高萍,吴小燕,夏冰等.医学模拟教学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3):96-98.

[3]黄河清,刘刚,谭琼等.关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师临床技能的改革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547-1550.

[4]孟晶莹,新医改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2):94-96.

[5]李淑红,王涛.丰富的教学手段对临床技能教学的促进作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8):944.

[6]郑建惠,黄河清,易雪等.腹腔镜虚拟训练系统在进修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3):42-44.

[7]刘刚,向国春,黄河清等.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4,17(053):1671-8348.

篇(8)

临床见习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是医学生迈入临床的第一步,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业兴趣,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下一步的实习和进入临床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2]。因此,如何深化临床教学改革,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是提高临床教学和临床实习质量的保证。我院从2008年起对04级、05级、06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三个年级的见习同学,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为理论依据,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运用到医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 PDCA在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管理中的实施

1 教学管理计划(P)

1.1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每届学生来我院进行临床见习轮转前,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即科教部)都会与医学院分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年级老师进行详细的沟通,沟通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状况、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特长爱好等。通过了解,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在日后的临床教学管理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1.2 师资培训

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责任心。总之,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们。我院采取科室主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原则,择优上岗,其中负责科室临床带教工作的老师称之为科室学业指导老师,他的职责:全面、具体负责本专业临床轮转见、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指导、配合医疗小组的带教工作,查漏补缺,确保带教质量。

科教部每年定期(每半年)为学业指导老师举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责介绍、如何上好各类课程(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课、中班病例讨论课)、学生的考核和学业指导老师的考核等。除此之外,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组织教学秘书对新上任的学业指导老师进行听课评估,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医院每年会在全院范围磷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定期送去国外知名医学院(如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交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有助于锻炼临床教师英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临床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医学院的留学生教学做好师资储备。

1.3 制订教学计划

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见习指南要求,各教研室制订详细的轮转安排,内容包括:理论授课、临床轮转见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课、PBL、临床思维和技能训练课、操作培训、自学等。临床理论授课自每第四学年下半年开始至第五学年上半年。课程内容为临床各系统的部论和重点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其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各科理论课程穿插进行。第四年学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临床轮转,包括内科、外科、妇儿三组轮转,每轮共15周,其中最后一周为考核周。

临床见习的考核包括出科考核、出轮考核和临床能力综合考核,后两种考核均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

2 教学管理实施(D)

2.1 岗前培训

医院科教科在见习同学进临床轮转前一周安排了一个岗前培训。具体内容包括:(1)人文关怀、职业道德和医学相关的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2)介绍医院概况及各项规章制度,使见习生尽快熟悉环境,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管理;(3)具体介绍轮转见习的目的、具体要求、内容安排、考核和成绩评定,重点强调学生新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主动学习和自学的重要性;(4)指导学生如何开展中班病例讨论课、PBL讨论课等课程;(5)指导学生如何开展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常见疾病的诊治;(6)另一重要专题是邀请上一级优秀见习学生来介绍“如何成为一名好的见习生?”,新见习同学对此专题反响特别好,因为大家同为见习生,来分享师兄/姐的亲身经历,对新见习同学更具有启发。

2.2 落实教学任务

见习同学进科后,学业指导老师负责该科的科室介绍和教学安排。科室介绍内容包括本学科概况、特点、知识和技能重点、人员结构、科室工作制度等,让初次进科的同学对本专业和科室有个感性认识,为之后的轮转垫定一定的基础。之后,学业指导老师再将见习同学分入各医疗组,指定医疗组中固定老师进行“一带一”带教。学生作为医疗小组中的一员,直接参与管理病人,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采集病史、汇报病情、体格检查、书写病例和无创伤性临床技能训练。Clerkship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强调在管理病人过程中,不断地锻炼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2.3 阶段目标学习

结合教学大纲和临床工作需要,制订见习轮转18个科室(每个学科一张)的见习要求。将在本科室临床轮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双面打印到一张卡片上(双面塑封,大小适宜放入白大褂的口袋),作为学生平时自查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出科考核的要求。

3 教学管理检查(C)

3.1 注重平时考核

在学生轮转期间,学业指导老师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书写、辅助检查、临床操作等项目,实行背靠背的打分机制。如遇合适病例人的话,会在征求病人同意的前提下,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尽量多给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机会。通过操作,老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内、外科等教研室老师定期深入病房,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及科室带教情况。

3.2 阶段(出轮)考核

医学院已建立临床试题库,在大内/外科轮转结束时举行一个统一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能力考核目前是由各家医院自行组织,根据医学院要求的统一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每次考核结束后,各教研室及时将考核结果及存在的不足反馈给各位带教老师,方便他们在以后的带教中不断地进行改进,以真正在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3.3 综合考核

临床见习轮转结束后的临床综合考核由医学院组织,统一安排。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试。理论考核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精神、神经等见习的所有学科,临床技能考核包括内、外、妇、儿四个学科,考核内容包括SP病人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单读片和临床操作四项。

3.4 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调查

在每一轮最后一周理论考核前,医院科教部请学生对带教老师(包括学业指导老师和医疗组的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带教态度、带教精力投入、临床带教质量、各类理论课程的组织及授课质量、与学生的沟通及出科考核组织及实施质量。科教科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根据情况予以院内网上进行通报和发扬。

4 教学管理处理(A)

总结处理是对以上3个阶段进行总结,同时也贯穿于3个阶段中。每周临床带教老师都会组织学生对教学工作、见习情况进行小结,出科前进行小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采取相关措施调整教学安排,不断改进;同时把学生评价作为改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抓手,科教科/教研室会根据得到的信息,定期修正计划,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教师并提出整改措施,希望借此不断地改进临床带教质量,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地改进,达到不断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的目的。

二 结果

1 PDCA循环法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通过应用PDCA教学管理,不仅夯实了医学生的基本理论、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操作能力,而且锻炼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时同时见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人文关怀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PDCA教学管理吸引见习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提高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热情。PDCA循环可以使原本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针对反馈的结果进行不断调整,做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功效,最后达到提高整体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2 PDCA循环法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临床教师参与临床带教,一方面促使带教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带教老师的自主学习。学生出轮前对带教老师背靠背的评价机制促也使带教老师认真备课、认真授课,最终达到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

3 PDCA循环法规范了临床教学管理

PDCA教学管理要求各个环节设计科学、落实到位,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整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质量改进过程有效地规范了临床教学管理。

三 讨论

PDCA循环又称其为“戴明环”或“戴明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保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基本管理方式[3,4]。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国内有文献对医学生临床见习教育的培训方法、形式、内容等进行探讨,但运用PDCA循环于医学生临床见习教育管理项目研究很少[5]。

几年来,我院科教部应用PDCA循环原理,对临床见习带教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管理,既较圆满地完成了临床教学任务,又较好地完成了医院临床工作,同时又保证了病人安全。实践证明,PDCA应用有利于改变以往只凭经验带教的传统做法,使带教更有方向,学习更有目标,带教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促进教学相长。在教学管理上,也进一步地规范了教学管理行为,同时促使教学质与量的提高,达到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并通过循环的规则不断发现新问题,制订新计划,沿着PDCA管理循环将我院的临床教学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

参 考 文 献

[1] 陆定,袁方,厉有名等.加强临床见习教学改革 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大学附属医院推行见习医生制(Clership)改革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2):10-11,27.

[2] 陆海燕.浅谈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841-842.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18-01

内科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中心血管内科是的重点和难点,但实习时间比较短,大多教学医院都只有3-4周,而此阶段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临床内科知识,还能进一步提高实践水平,对掌握疾病的诊治有很大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医学人员。本文根据自己担任教学秘书时的几年带教经验,总结实习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具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实习生方面

首先,理论知识不扎实和参差不齐:内科学的内容多、范围广,要让同学们在短短的一年内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显然不现实;同时,成绩的好坏以及学习的认真程度决定了每个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同。其次,目标不明确: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同学犹豫于考研和工作的抉择中,想两手抓往往两手都抓不好,从而忽视了实习的重要性。再次,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同学学习被动、求知欲望不强,不主动观察病人,学习也常常是老师牵着鼻子走,这也一定程度上打击老师的带教积极性,更有少部分同学直接选择性放弃实习。第四,心态未摆正:部分学生往往认为实习就是“打杂”,总是干琐碎的事情觉得没意思,导致小事不想做,大事或重要事做不了[1]。

2.管理层面和带教老师方面

首先,管理层面、也就是临床部与带教老师,即上、下级在针对实习同学的要求和纪律上,不能形成“默契”,部分同学有一定的关系背景,给带教老师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其次,专业的特殊性和医疗环境的影响:由于心内科常常病情重且变化快、以及近来医疗环境相对紧张,导致实习同学在科室缺少沟通、操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降低其积极性。再次,带教老师不规范和工作繁忙:老师们的专业水平和带教方法参差不齐,以及工作量繁重,没有足够精力对实习生进行比较规范的指导[2];最后,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技巧,部分学生感觉学不到东西,进而不能很好的带动实习同学的积极性。

二、如何改进上述问题

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习是理论走向实际的重要过程,更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合格医学人员的方法。但近年来对实习医生的感觉是一届比一届差,所以改进临床实习治疗迫在眉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改进方法如下:

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古人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3]。”医德的培养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潮流,它是判断能否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先决条件。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在带教过程中,除了学习《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卫生法规,提高实习医生的法律意识,依法行医和执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外,带教老师还要以身作则,注意平时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榜样[2]。

2.严格的纪律和执行力:在实习生管理中,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并按其执行,尤其是临床部与带教老师之间要达成一致,不能出现带教老师按纪律严格要求学生,而学生通过所谓的“关系”而减免对他的纪律约束,让相应纪律形同虚设,必须避免此现象的出现。

3.实习同学自身要有紧迫感,要知道毕业后自己的身份就是医生了,面对的是生命,所以必须利用好实习这一年,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4.目标明确:尤其在考研和就业上,就个人的经验而言,两者并不冲突,考研中西医综合是大头,如果西医综合能考到200分左右,那考研根本就没有难度!目前西综更侧重于临床,所以在内科实习中,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病例分析题帮助极大。

5.摆正心态:俗话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实习过程就是一点一滴积累临床经验、现在的每一位医生,都是你们这样过来的,甚至过得比你们都苦。所以,实习同学们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主动,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6.带教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老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活课本,同时带教教师及时了解新动态和指南不仅是对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带教过程中与时俱进,提高对本学科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指导科研有很大帮助[4]。

7.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的普遍现象是初到临床时有较高的热情,但随时间这种积极性明显降低,所以这时老师需要调动同学的积极性。首先,实习生无临床经验,对知识仅限于书本,所以老师们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临床经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可通过病例分析,帮助学生捋顺临床思路,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5]。其次,方法上可通过教学查房、操作培训、小讲座、出科考试等来帮助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我在教学中还增加了小讲座互动,通过分组指定知识点,让各组在出科前进行相互PK,让同学们主动参与进来,既增加了各组的协作能力,调动了积极性,增加了医学生的自信,促进去主动学习,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6]。

三、总结

综上所诉,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重要过程[7]。带教老师相当于将来医生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很可能决定一个实习医生的走向,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医学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带教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更需要实习生、带教老师和临床部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震,周琦,张宇.我国医学生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6):76-77.

[2]张晶,陈春红,郭靖,孟欢.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生带教方法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1514-1515.

[3]王新霞.角色扮演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10):74-75.

[4]胡文胜.新型医患关系下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06):39-40.

篇(10)

临床药师的基本职能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研究与实践药品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笔者对临床药师工作具有如下感想,并对如何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1明确临床药师业务职责

1.1临床思维的建立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治疗第一线,熟悉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但对医疗和护理方面的知识还存在空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最好的办法是审核终结病案,在终结病案中可以全程学习临床思维;从患者自诉、体征、辅助检查,结合医生诊断,学习使用药品合理性;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及相关生化指标、影像资料提示等整个变化情况,分析原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根据各药的药理、药代动力学特点,不良反应等预测、分析药品使用的合理性来学习临床思维,学习、评价治疗方案。这样可以避免药学人员理论的空洞和实践的脱节。我认为这是临床药师最好的学习办法,也是临床药师掌握临床合理用药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总结分析、跟踪。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以科室为单位的药物利用评审和研究,整理合理用药资料和信息,反馈给临床各部门,同时为医院各管理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1.2药品信息的搜集和指导

临床药师应及时搜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尤其是专科用药,供临床医生参考;同时还要尽快熟悉专科常规检查所提示的意义,结合指标及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变化,综合分析所用药物的合理性、毒副作用及配伍,及时反馈给医生合理的建议。

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准确提供本院所用药品相关信息,临床药师应查询、收集本院所用各种药品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出各科室常用药品信息,并简要介绍各种药物的适应症、易出现的不良反应、解救措施、常规用法用量,编撰成便于携带的处方手册,分发给本院各级医生及主管护师,以方便他们学习,及时查询所用药品信息和正确执行医嘱。

2用药实践

2.1给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个体化给药需要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设计给药方案,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加以调整。

2.2对医生及护士进行合理用药督导

为调查本院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状况,临床药师每周下科室对全院临床科室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导,坚持针对问题进行跟踪,直至彻底杜绝隐患。针对抽查的结果,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向医院药品各主管监督部门上报,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每月把调查分析结果在院周会、院内局域网进行公布,对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下月进行跟踪督导,坚持每周抽查一个科室,促进药品使用安全及医疗安全。

2.3临床药师下临床进行合理用药信息反馈

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临床药师业务素质,临床药师应坚持深入临床,陪同临床医生查房并参与病例讨论。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用药不当问题,及时向医生提示指出,促其更正。临床医生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ADR,咨询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查阅有关资料后,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并反馈给临床医生;对患者依从性性差,及时与患者沟通、讲解,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临床药师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调查、研究药物配伍问题,尤其应该经常收集不良反应,编辑、整理;坚持每周一条信息在院内局域网内公示,警示大家谨慎用药;同时在医院药讯上进行介绍,告知临床医护人员注意避免和及时发现ADR;通过对上报的ADR报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近期医院所用药品的ADR发生情况,特别是近期启用的新药,促进本院合理用药工作。临床药师作为药学技术人员,承接医院药剂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药品信息交流,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医药学动态和相关国家政策;应定期编辑医院药讯,除转发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外,还可以介绍国内外医药学最新动态及新药信息,并针对本院近期的用药状况及ADR发生情况分别加以通报和评价,对医院重点监控的药品向临床科室发出警示。

3结语

临床药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临床药师也必然是跨学科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还要掌握大量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与医生和患者沟通的技巧。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学习、应用临床治疗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身医学修养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以及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临床药师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掌握药物使用后产生的有利及不利的药理作用,针对临床治疗出现的问题,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出解决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超级秘书网:

篇(11)

中图分类号:R192

临床实习是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医生角色的一个重要桥梁。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既是医学生全面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其顺利转变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程[1]。非临床专业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广;其次,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学生对临床医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临床基础知识薄弱及临床实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实习时间短,给临床实习带教带来诸多问题。我们从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医德、人文素质、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带教。本文对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非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

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比如检验学专业、影像学专业、药学专业、康复专业等,他们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在前期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中不够重视。他们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记忆不牢固,导致在临床实习中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由于他们认为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几率不大,他们的内科临床实习时间较短,一般是2~3 w。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短短几周临床实习期间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临床实习带教的重点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因而对非临床专业的学生要求不高,带教不认真,指导教学不足。

2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带教措施

2.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 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带教老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医德高尚、人文素质修养高,充分意识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我们选择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医德医风好的,得到学生认可的临床骨干担任带教老师。让非临床专业实习生在短短的内科实习期间掌握尽可能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制定全面的实习目标,按照实习计划具体细化实习带教内容,有目的性的临床带教,使学生也明确每天的学习内容。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临床工作,均可在这个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生的职业很特殊,做为一名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医德。在平时实习带教工作中,我们科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十分注重医德教育,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平时查房、和患者及家属谈话等的形象、言谈举止,以及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习生入科前以专题讲座、法律法规培训等形式进行基础道德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进入临床实习状态[2]。因此我们把医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确立自己的职业伦理价值观,成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合格医学工作者。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重视对人的权力、人格、尊严、健康需求以及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它在本质上是人学,蕴涵着浓厚的人文意蕴和人文本性。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互相结合的综合学科[3]。医师不仅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仁爱、道德、人文关怀等。目前,由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等情况,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我们要时刻通过"医患身份换位"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2.4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临床思维方法的形成和提高,通常是与临床诊疗中的特殊病例相结合,是一种难度很大的临床思维训练[3]。科室每周举行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贯穿采用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采用床边教学及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每天参与收治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再结合每个同学的自身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学习。学生每天参加查房、处理病人等工作,教师老师尽量主动结合病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工作的流程、方法、特点以及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主要结合大课讲授过的病种,实习中尽量让学生每周完成1份住院病历;出科时带教老师客观评价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病历书写等。

总之,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而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在临床实习中培养起对患者生命至上的责任意识。总体上,经过临床实习,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具体得了解了临床医学,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自己对临床医学的错误看法。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早期培养了学生的医德、人文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培训、动态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能从根本上改进临床带教水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5]。

参考文献:

[1]王心旺,邱瓞曾,朱可光,等.五届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评估[J].医学教育,1999,(3):7-10.

[2]郭晓华,窦忠.浅谈医学生临床实习前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