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理论学习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8:51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篇(1)

坚持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会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紧紧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目标,牢牢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把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不断开创我区商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分析、科学判断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继续保持政策措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做好20__年商务工作,“力争上十个台阶,抓好两个环境建设”,即力争区域合作、对外贸易、走出去、利用外资、内贸流通“510”促销活动、市场建设、市场秩序整顿、口岸建设、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上新台阶,同时要抓好政策、作风两个环境建设。

(二)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重点集中学习四个专题,原则上每季度学习一个专题:

第一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广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与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努力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要认真学习把握《意见》提出的关于我区新时期的发展定位、总体目标、战略布局、工作重点,深刻认识《意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在把握政策、掌握精髓和提高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三是要结合我区实际,深刻审视当前我区所处的环境变化和形势发展,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以改革促转变,深入解放思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推动商务工作“力争上十个台阶,抓好两个环境建设”的落实,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讨论题:在全面分析、科学判断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做好20__年商务工作,“力争上十个台阶,抓好两个环境建设”。

第二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按照以学习为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组织建设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努力形成营造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9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44号),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方法途径,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党委九届十次全会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问题,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使广大(来源:文秘站 )党员真正成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模范、成为讲党性和重品行的表率。三是要立足实际,务求实效,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与推动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与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当前,要特别注意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思考讨论题:各单位如何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第三专题:深入学习掌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努力提升我区对外开放水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必将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二是深入研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法规、协议及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和掌握协议文件精神,读懂读透相关政策含义,完整准确地把握自由贸易区各种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做到学全、学懂、学通、学透,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应对能力。三是深刻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发展给我区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深刻分析机遇、敏锐捕捉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提前谋划,大胆创新,抢占先机,应对挑战,认真研究和提出主动迎接和积极应对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对策措施,把自由贸易区建成作为重大的契机和动力,不断提升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的地位,全面提高我区的开放合作水平。

思考讨论题: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发展给我区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努力提升我区对外开放水平。

第四专题: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努力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对于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好这一专题,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和艰苦探索中取得的宝贵精神财富。二是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聚起我区各民族团结一心搞建设的强大力量。三是要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研究和解决阻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慎重妥善处理各族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伟大事业中来。

思考讨论题:自治区商务厅作为全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部门,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如何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三)具体要求

1.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厅直属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把学习理论与抓住机遇、推进商务事业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结合起来,形成学理论、议大事、谋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目标,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着眼于我区科学发展三年发展计划的目标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以理论的力量来推动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不断提高解决开放合作和内贸流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教育以及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实践者。要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实际组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本领,提高各单位的工作效能。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加强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理论素养,帮助党员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2.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各单位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坚持以党组(党委)中心组为龙头,形成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支部抓落实的理论武装的工作格局,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要落实好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立足部门实际和职业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发挥好党组(党委)中心组龙头作用。建立健全党学习制度,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要把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处级干部的培训,加大输送处级干部和青年干部到各级党校培训的力度。三是落实党支部理论武装工作的责任。把理论武装工作落实到党支部,组织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党支部学习活动。厅直属机关党委将对各单位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行抽查,适时推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参加区直机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

3.切实加强对理论武装工作的组织领导

厅直属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加强理论武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的组织领导。要采取多种灵活方式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拓宽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要抓好理论学习培训,推动科学理论的普及化、大众化。要加强对理论学习的指导、督促和考核检查,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要加强理论研究,着力研究影响我区商务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各级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把学习掌握理论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对20__年的理论学习作出具体安排并及时报厅直属机关党委。

二、厅机关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20__年度计划

(一)学习内容

1.政治理论:按照本通知理论学习四个专题内容组织学习。年度必读书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及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十一届自治区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党委中心组20__年理论学习专题资料;《理论学习20__》。

2.法律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五五”普法读本。

3.业务知识:由人事处和各处室根据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常务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政策、通过商务部的商务培训网在线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等。

(二)学习要求

1.坚持和完善支部的学习制度。各支部结合学习内容的要求,制订本支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20__年度计划;各支部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年内开展一次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并做好支部学习记录。党员制订20__年度个人学习计划,做好个人学习笔记,交本支部检查。支部及个人撰写学习论文或调研报告,连同支部学习记录本于20__年12月底交厅机关党委检查,其中学习论文和调研报告由厅机关党委安排在广西商务之窗网站上交流。

2.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做好工作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学为主,与支部讨论、专题辅导、开展研讨和交流等形式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3.办好讲座或培训班。厅机关年内组织1-2次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或培训班。

理论学习篇(2)

学习理论指导人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学习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指导,科学的学习理论更需要在教育中不断实践。

 

1教育证明应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理论

 

根据加涅(Gagne)提出的学习等级或累积学习的观点,学生在掌握复杂的行为单元之前,应该先掌握简单的、更小的行为单元。这一观点为教学内容的编排提供了依据,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要将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也就是进行任务分析,把教学任务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化情境到复杂情境的顺序进行排列。

 

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程序化,受到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

 

2教育为学生提供与认知发展水平相符、有利于能力形成且有组织的课程内容

 

学生能否理解所学内容,这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有关。学生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或简单地拷贝等方式来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反,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与体验来掌握,否则即使脑海里拷贝了某些学习理论知识,它们也是惰性僵化的。

 

因此,一些研究学者反对直接教授课程,认为个体必需通过主动的观察、探索来掌握理解。这就要求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要着眼于学生的近期情况计划教学策略,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相适应,具有可接受性。

 

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即透彻地学习适量的重要知识,远比肤浅表化地学习大量的东西更有价值和效率。因此,教育者需要甄别并合理编排具有生成性、迁移性的知识点将它们整合为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既要包括概念、原理等知识,也要包括自我管理、解决问题、推理、阅读理解等学习策略和思维技能等成分。技能教学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专门单独地教授某些认知技能或策略;二是结合具体学科,如数学、阅读等课程进行应用题解题技能、阅读理解技能的训练。研究发现,脱离具体学科而直接教授认知技能和学习策略,结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稳定地保持、自发地使用这些策略,对其他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

 

3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理论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等可以进行扩展性的、表现性的评估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真实掌握能力及认知发展水平往往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综合的问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扩展,让学生从事需要几天、几周甚至一学期才能完成的比较大的调研或活动等。通过教学实践不少例子能证明,此类活动绝非是在课堂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扩展到课外,还需要与团队的合作。

 

通过学生在完成调研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理解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全面、客观地记录纸笔测验中不易展现和考察的能力与活动,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实际的操作活动等,进而对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的状况有准确的了解与评价。

 

4教育为学习理论创造了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主要着眼于如何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理论、学科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而对教学环境如何影响着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学习者缺乏实质深入的考虑。因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消极地应对学校中的学习,而不能以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育可以为学习理论创造实践环境的方式有很多,如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课堂交谈、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等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猜测、探究、解释、评价等活动,形成自己对学习理论问题的观点与解决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不只是关注答案是否正确。由此,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是嵌在各种活动情境中呈现的,也正是在活动情境中,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内容。

 

5教育实践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能进行多元评价

 

理论学习篇(3)

1、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政治学习不够主动,学习不能经常化。以前自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只注意主要观点的学习,只是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不能主动的、经常的、系统的去认真学习和研读,注重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淡化了政治理论学习,有时还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认为是占了自己的时间。往往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工作一忙起来,就把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能把政治理论学习同自己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的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用理论去指导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遇到问题有时无从下手或者工作结果与付出的努力有一定差距。

2、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丑恶现象,特别是解放后已经彻底消灭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又死灰复燃。在党内政令不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部分地区和部门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使我对党能否消除腐败有些担心。二、对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总以为自己是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但没从思想深处去想。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国际反动势力把新疆作为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目标,公开支持新疆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的活动。自从目睹了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种种表现和危害后,我才认识到这场斗争是多么复杂,必须坚持长期斗争。三、对“法轮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党中央英明果断地做出的“关于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的决定"是深得人心的。以前我不知道“法轮功"是什么,初闻时,认为练练功有什么问题。通过学习才知道李洪志及其“法轮功"是什么货色,逐步认清了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及“法轮大法"反科学、反人类、反政府的反动本质及危害。我才认识到这场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4、公仆意识淡漠,群众观念减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近几年,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自己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追求现实,随大流,对工作的热情降低了。以致于公仆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减退。没有密切联系实际,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主动性和自觉性远远不够。如对窗口的同志,一般电脑有问题,都是他们找上门来了,才去处理,缺乏主动到窗口去找问题,发现问题,缺乏自觉到窗口去帮助同志学习电脑知识。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理论修养不够,在学习中自觉性稍差,不能挤出时间学习,重视不够。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自己为什么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一些新问题时,产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疑虑,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忧虑呢?为什么在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政治斗争中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呢?其根本实质就是马列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没有很好学习,是理论上不成熟的表现,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不具有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自己注重计算机方面的学习,忽视了理论学习,对邓小平理论学习只满足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使理论学习浮在表面上。缺乏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2、工作作风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没有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缺少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精神,怕出力不讨好,甚至出错,反映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遇到对外、对上方面的工作,有推的现象,推给主管领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等的现象,等问题解决了再说;还有看的思想,总是幻想着也许有一天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全心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树立的不牢固,工作不深入,群众观念淡漠,群众工作经验不丰富。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与群众同甘共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而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上。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这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是一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机会。通过查找剖析,使我找准了问题和不足,认识到这些问题给我的工作和自身造成的危害,抓住了产生的根源,更加认清了今后努力方向,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弥补自己的不足。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为落脚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特别要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花大力气,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2)除重点参加好党组织布置的政治学习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争取在一段时间后,使自己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有一个提高。

理论学习篇(4)

二、足球教学的基本意义

理论学习篇(5)

TRIZ理论学习心得

解决问题,要从分析问题开始,分析问题需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求解发明问题时应该重视创新发明创造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它们在创新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其自身价值的总和。利用解决发明问题求解的技术冲突的解法,既方便实用又可提高发明与解决问题的效率。TRIZ理论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它将矛盾细化,并逐个加以解决。TRIZ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创新,它认为基于知识的创新符合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对于创新的大量研究表明,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某一领域中被视为创新性问题而提出的技术问题往往在其他技术领域已有类似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不同领域的问题解决,采用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或者类似的。将一个领域的技术应用到另一个领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但极富成效的创新效果。通过对专利及其所针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两类规律:一类是可以将专利针对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或原理抽取出来,并且这些技术和原理是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创新中去的。另一类是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规律,即针对某一特定事物的专利,往往都遵循着一些规律。像生物进化法则一样,这些规律描述的是解决问题的技术发展的规律性。TRIZ理论将这些规律具体化,总结出40个技术矛盾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技术系统的分析,找出主要技术矛盾,再利用适当的技术矛盾解决方法便可以很方便的解决技术矛盾,极大的提高效率。TRIZ理论所总结的发明方法的有效性已经被许多现有的发明创造所证实。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的发展,在本世纪初已经总结出更多的发明方法。可以预期,这种趋势将保持,因为今天超导、爱因斯坦凝聚态、约束理论TOC或广义约束理论等的运用,光-物质逆变效应的应用,亨利定律的应用、过程效应的运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都预示着将会出现新的发明问题求解和冲突求解的方法。所以,人们应该把TRIZ理论看成极为有用而可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发明问题求解技术、方法与工具的集合,充分加以利用。

三、下一步的工作、学习

培训班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但针对TRIZ理论的探讨和学习才刚刚开始。在培训班上所掌握的只是TRIZ理论的初级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还要继续加强自学,巩固现有知识的同时,更深入的了解TRIZ理论的精华部分,使自己能够上升到布道者的水平,做好下一阶段TRIZ理论在我省的推广、普及工作。因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这不仅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受到各国政府的特别关注。推广应用较成熟的创新理论,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对我国产业调整,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做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三个层面的创新工作,做好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和推广普及工作,为我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环境创造必要条件,改进研究方法,提高人员素质,为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多作贡献!

理论学习篇(6)

党不断探索不通过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加强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为期两年的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范例。学教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形成了一整套激励干部学习理论的规范机制,这也是学教活动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启示。

首先,建立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的激励机制。农村学教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带着问题学,边学习边对照检查,边学习边征求意见,边学习边整改提高,效果很好。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终身学习、经常接受教育,是我们共产党人生存、发展和做好工作的需要,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发展、为群众谋利益的需要。有了这样的认识,党员干部参加学教活动就有了原动力,履行相关制度就有了自觉性。同时,有的地方以严格考试敦促学习,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学习成绩,并和干部的晋升奖惩挂钩等,也使学习这个“软任务”转变成“硬指标”。

其次,建立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的工作推进机制。这是整个学教活动过程的关键性环节,主要任务是引导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督查制度认真落实,保证教育取得实效。学教活动开始时,各地就按照中央的要求组建了开展学教活动的领导体制,即党委书记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抓;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负责牵头,纪检、宣传、行政等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设立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具体领导、指导和协调日常工作。实践中,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普遍树立了不抓学教活动是失职、不抓好学教活动是不称职的观念,形成了短期措施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一系列工作手段,主要表现为“五抓”的工作推进机制。

一抓责任制。各地普遍建立并落实了党委主要领导干部抓理论教育活动的责任制,把责任目标要求,按类分解后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头上,使定性的内容量度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笼统的内容精细化,保证了责任制落到实处。二抓联系点。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建立了联系点制度,把功夫花在点上,把成果运用到面上;把问题解决在点上,把要求提到面上;把措施落实在点上,把经验推广到面上。三抓督查。学教活动中对督点、内容、方式和组织领导作了明确规定,强调了督查要注重质量,特别是暗访的形式,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四抓载体。学教活动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即与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活动联系起来,提升学教活动“三级联创”的标准和实效,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五抓复查。学教活动采取“回头看”、“回访复查”等方式,对有问题的进行补课,走过场的重新进行。

建立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制定一些制度措施,保证农民群众切实行使对农村基层干部学教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评价权,把评估绩效的权力交给群众。有的地方规定群众评议通不过的干部对照检查材料,要退回修改或重写。对学习绩效要做出正确评估,就要改变只对领导负责、不对群众负责的不良状况,关键是群众能充分行使发言权。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是一次考试,干部是考生,群众是考官!”

理论学习篇(7)

【关键词】恰恰舞 力效理论 编创

在恰恰舞的竞赛组合中,优秀选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包含诸多舞蹈元素,本文通过学习力效理论,尝试将舞蹈元素拆分,了解动作内部力量拆分和组装的方法,应用于恰恰舞组合的编创,达到要表现的舞蹈风格。

体育舞蹈的十种舞中,恰恰舞是颇具人缘的一支,随着体育舞蹈项目在社会的推广,人们学习体育舞蹈技术不再像十年前那样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求学之路虽已不是那么艰辛,但舞蹈技术的发展也带了竞争力的增强,以恰恰舞来说,就算舞者把握了重心,胯部律动等等基本技术,而不能从动作上将恰恰舞营造出突然,直接和自由的视觉效果,也就没有较强竞争力。所以关注动作质感的变化,从内部力量到动作外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应成为我们的功课之一。

在恰恰舞的竞赛组合中,优秀选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包含诸多舞蹈元素,就好像一盘川味回锅肉,里面夹杂着胡椒味,辣味,豆瓣酱味等,如果想改变菜的味道,一定需要了解每一种佐料用了多少,甚至用或不用。而学习力效理论,也就是学习能将舞蹈元素拆分,尤其是对动作内部力量拆分和组装的一种方法。

一、力效的概念

著名动作分析学家鲁道夫、冯、拉班在研究动作内部力量与质感方面提出了“力效”学说,力效犹如色彩中的三原色或记谱法中的音阶符号,对不同动作质感的形成,通过力效元素进行揭示。这元素则由重力、时间、空间和流畅度四种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而构成。

二、构成力效的四种因素

(1)重力是由于地心引力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动作在运动中显示出轻和重的质感。

(2)时间是人体动作所占时值,为快和慢。

(3)空间表现着人体动作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直接”还是“延伸”,表现动作距离从起始到无限伸展,表现人体的运动弹性。

(4)流畅度指的是人体动作运动过程中劲力,自由的释放(流畅)或相对静止的控制(阻塞)。流畅度与空间关系相对应。

三、力效元素

力效四种因素的两极即轻,重;快,慢;直接,延伸;流畅和阻塞。人体运动过程中选用三因素(由于空间因素和流畅度具有一致性,故可将流畅度忽略不计,亦可提取三因素)的一极进行不同的变化组合,便可形成力效元素。①砍动,重力因素为重,空间因素为延伸,时间因素为快。②滑动,重力因素为轻,空间因素为直接,时间因素为慢。③压动,重力因素为重,空间因素为直接,时间因素为慢。④弹动,重力因素为轻,时间因素为快,空间因素为延伸。⑤扭动,重力因素为重,空间因素为延伸,时间因素为慢。⑥轻敲,重力因素为轻,空间因素为直接,时间因素为快。⑦冲击,重力因素为重,时间因素为快,空间因素为直接。⑧浮动,重力因素为轻,空间因素为延伸,时间因素为慢。

四、力效元素在恰恰舞中的体现和应用

很多人都想在同样的恰恰舞动作中跳出自己的风格特点,而舞蹈本身是具有风格性的,所谓个人风格,首先要保持该舞种本身的基本动作要求和情绪状态,再通过编舞的作用,突出自己在某舞蹈元素的优势。不应盲目认为,只要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是个人风格。恰恰本身在情绪及音乐上多俏皮欢快,在动作质感上需营造突然,直接又自由视觉效果,假如我们为了突出个性,在恰恰舞竞赛组合中加入过多轻快的弹跳动作或连绵不断又较慢的伸展动作,也就破坏了恰恰舞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分析恰恰舞最常见的力效元素,练习恰恰前进走步的静态舞姿时,在静止垂直基础上,想到锁骨下压(即胸腔下放),便达到了力效中压动的质感。在前进过程中,保持着下压,通过内收上提,中段引导转动和保持胸腔下放,也就形成了扭动的质感。恰恰舞基本双人组合中,右左右追步至相对侧行位的纽约步,节奏为FOUR & ONE TWO,在TWO拍的动作,正是力效中冲击的质感,它重力因素为重,时间因素为快,空间因素为直接。当我们在组合编创时保留好这压动,扭动和冲击三种质感,至少符合了恰恰舞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做的比大多数人更突出,也就意味着在这三种质感上,有了自己的特点或优势

我们初学恰恰基本步伐时,老师会要求我们把重心再放低一些,转动幅度再大一些,速度更快一些。老师指出我们的不足,给了一个目标,而如何才能达到目标,是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改善的。假如我们已经习惯于在浮动(重力轻,速度不够快,停顿感不够)的质感上做动作的习惯,如果我们能熟知力效元素(八种动作质感),了解每一动作质感构成的三因素,便可分析出自己动作哪一因素没有做好,这样主动地运用力效思维,考虑动作质感形成的内在原因,势必会提高训练的效率。

五、利用力效元素之间关系,突出恰恰舞L格

力效理论指出,当动作只变换一个力效构成因素的时候,元素基本上彼此血缘亲近,例如扭动和浮动,只改变了重力因素。如果变换三个力效构成因素时,就形成对抗性的力效,动作质感的对比会更强烈,例如冲击和浮动。

浮动 对抗 冲击 亲近 滑动

滑动 对抗 砍动 亲近 轻敲

理论学习篇(8)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01-03

学习理论是探究关于学习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即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其条件的理论。从古到今,自东方至西方,人们对学习问题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在西方,自20世纪初第一个学习理论提出到现在,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间联结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知识的接受、获得过程;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与之相应的学习理论可以分别称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历代专家和学者对学习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学习主张,也形成了一些相当有系统的理论。本文选取了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就它们在学习观的三个基本问题(怎样看待知识、如何理解学习活动、怎样看待学习者)上的看法做一些梳理和比较。

一、怎样看待知识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知识的看法

1、知识具有确定性

在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知识往往被看做一种确定无误的内容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是很明显的。教师、课本等对学习者而言,都意味着一种知识上的集中权力与无上的权威,而学生对其是毫无疑问地予以接受的,学生们会不断地去努力学习他们认为教师想要他们从任务中学到的东西。

2、“道”是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

孔子曾说“志于学”,“志于道。”《学记》主张“知道、信道、敬道、尊道”。在传统文化中,“道”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道” 既指天道(自然之道),也指人道(社会人事之道)。在传统学习理论中,“道”主要指“人道”,即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人伦道德知识。在传统文化和教育氛围下,关于天道的知识和书籍或被排斥在学习范围之外,或只是作为理解儒家经典的辅助资料。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狭窄、片面,以伦理为中心的人文知识占有主要地位,构成学习的主要内容,遏制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追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看法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 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背景上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按照建构主义的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如何理解学习活动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1、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孔子主张多问几个“如之何”,以便开动脑筋,活化思维。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说“思索以通之。”所谓得之通之,说的都是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后很多教育家都强调“思”,把“思”理解为“心解、心悟”。他们说“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学必心解”(郑玄),“学贵心悟”(张载),“学贵得之心”(王阳明)。他们认为,只有“思”才能领悟、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本质。除“得之”,“通之”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需要“思”。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求他们学习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教育家们还论述了记忆与理解(思)的关系。一方面承认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记住了知识才容易引起思考,记不住知识就思考不起来。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他们主张多读熟读,积累知识,为思维准备充足的材料。另一方面,只有经思考的东西才能长期牢记。郑玄认为,“学必心解”,否则,“则亡之易。”他还说:“思而得之则深。”经过思考而深入理解了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持而不遗忘。

2、强调主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先秦儒家十分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孔子认为,“为仁由已”,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见贤思齐”、“主观自省”。孟子主张“自求自得”,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后世教育家都强调这一点。如汉代董仲舒主张“强勉行道”、“强勉学问”、“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朱熹主张主动学习,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 清初颜元更强调“主动习行。”强调主动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构成了中国传统学习理论的精华和优良传统。

3、强调要乐学好学,重视学习动机的培养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就是说,要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必须笃志好学。好学是搞好学习、获取知识、开启智慧的首要条件。汉代扬雄提出了衡量好学的标准:“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一个人必须依靠学习来获取知识,依靠思考来精通学问,依靠朋友相互研讨共同提高,依靠荣誉来激励学生坚定信心,依靠持之以恒来完成学业。只有做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好学的人。元代教育家吴澄还论述了“好学”与“乐学”的关系。他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就是说,懂得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就会产生以学习为快乐的情感;一旦产生对学习的愉悦情感,就一定会自觉主动地专注地学习。孔子是最早提倡“乐学”教育的教育家。他认为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吕氏春秋》则从心理上对乐学进行了分析:“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贤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真正沉浸到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作者第一次把“乐”与“情”结合,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其后,王阳明的乐学思想也特别值得注意。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育学习,只有从个体情感出发,才能收到“进不能已”的功效。古代乐学思想在近代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梁启超、陈鹤琴、陶行知等教育家都有丰富的乐学思想,要求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4、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熟悉教的艺术

关于教师的作用,韩愈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在传统教育家看来,对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应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应加以牵引和指导。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还要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结合起来,将发展学生智力与培养非认知因素结合起来,将引导学生求知与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在学习上,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朱熹曾说:“指引者, 师之功也”,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底人”。要有效地指导学,教师除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学问外,还必须懂得教学的规律,掌握教的原则,熟悉教的艺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指导学习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艺术,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学行结合、德智统一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1、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2、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应具备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地启发和诱导。知识的构建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

3、倡导教学互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教学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是:以教师为信息资源的单向型互动模式;师生双向型互动模式;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型互动模式;师生平等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员型互动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构建通过人与环境互动进行,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在进行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获得的。

三、怎样看待学习者

(一)中国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者的看法

中国古代教育家从教育学习的实践中认识到个别差异的普遍性,并针对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们不仅把个别差异看成是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和前提,而且把个别差异理解为因材施教因性而学的结果。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论述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志向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专长等各方面的个别差异都作过深入探讨,后世教育家也论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个别差异问题。《学记》作者把学习的个别差异概括为四种: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失则止。这些差异是由于“心之莫同”产生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及其所以产生的“莫同之心”,才能引导学生把学习搞好。个别差异产生的原因,除《学记》提到的“心之莫同”外,主要是后天 教育学习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与差异论紧密联系的性习论思想。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由于他强调上智与下愚不移,所以这里的“性”是指“中人”。造成“中人”后天发展差别的原因就是教育学习活动。中国的历代教育家都认为,个体的个别差异,既有先天素质的因素,也有后天教育学习的作用,比较而言,教育学习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形成影响更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的看法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当然,在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外部引导两者之间,尽管建构主义着力研究的是前者,但它并不否认后者,它并不是取消教师的影响,而是说不能径直地教。

理论学习篇(9)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大抵可以归纳为“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我国传统教学极为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主义肯定“题海战术”的功效,但练习的次数并非越多越好,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过度的练习则会适得其反,同样作业量的布置也要恰当。对于强化规律,反应加强化可以增强反应,反应无强化可以减弱反应,反应加惩罚则会压抑反应。所以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强化程序,使学生学会某种行为或控制某种行为的发生,对学生进行奖惩时,尽量多使用正强化而非负强化。同时教师应注意到“重要的刺激发生在反应后,而非反应前”,这给予教学的启示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或过程后,给予学生有目的的刺激产生的效果要强于在教学过程实施前给予学生的刺激。教师在获得学生积极的反应之后,要注意用“小步子”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并注意及时强化,最终“自定步调”,降低错误率。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外界刺激和内部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肯定了学生内部条件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注重学生的内部条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复杂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

皮亚杰非常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皮亚杰主张采用活动方法,活动是可以真正释放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幼儿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活动方法。对于课程和教材问题,皮亚杰主张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对应不同的教材,但不同教材之间还应有相关联系。布鲁纳提倡认知发现的学习理论,甚至认为在学生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教给他同样的知识,他主导的教学观点便是“发现学习”,认为教育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探究性学习过程便是发现学习最好的例证:根现象提出问题,再对问题产生兴趣,经过思考提出假设,查阅资料得出结论,最后分析、验证结论。发现教学极其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其更适合自然学科,而不太适合人文学科,同样,发现教学对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提出要求,这便会使发现教学的应用受限。

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这里的有意义学习其实质也属于发现学习,认为学生将现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自己之前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正如当代教科书的编写,学生会发现教材内容减少了很多,评价内容却没有相应地减少,中间的差距便是发现学习的施展空间,教师应给予学生发现的机会,而非“保姆教育”。加涅主要提出的是信息加工理论,他将学生的认知过程用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学生的认知结构。信息加工的具体过程包括主动接受信息、执行控制和信息加工。执行控制是一种认知策略,即决定哪些信息可以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以及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编码等。加涅提出了九段教学步骤,以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刺激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并呈现刺激材料,类似于现代教学中的温故知新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引出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行为正确性的反馈,及时评价行为。认知学习理论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理论学习篇(10)

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针对这些子过程开发出了比较成熟的教学干预技术。操作主义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关注学习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自主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做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他们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自我系统的结构包含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自我意向等成分。其中,自我概念是影响自主学习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信念,实现或改善自我概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机。影响学习者自我概念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的认识以及控制动机、认知情感的能力。影响自主学习的资助过程包括计划、设置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这些自我过程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自主学习的质量。自主学习一般遵循三个步骤:设置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学习策略,行为执行和评价。

人本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以教会学习为主,他们既把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学习的目标,又把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措施中,强调分组教学,建立自由度很大的学习小组,学生自由结合,共同学习,互帮互学。

三、言语指导理论

言语的自我指导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主要人物维果茨基和鲁利亚提出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学习的过程。他们把儿童的言语发展分为外部语言、自我中心言语、内部言语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并指出,就儿童的学习活动来说,在外部言语阶段主要是由外界的社会成员的言语来指导和控制,在自我中心语言阶段主要靠他们对自己的出声言语即自我中心的言语来调节,而在内部言语阶段,学习主要由他们的不出声的内部言语来指导和控制,因此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儿童言语内化的结果。

四、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概念是弗拉维尔最早在1976年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包括三方面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该理论还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方法的制约。他们主张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是,直接的教学;二是,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儿童建构自主学习理论;三是,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合作中交流学习经验,丰富自己的学习理论。

理论学习篇(11)

从中学化学体系来看,中学化学基础理论内容很广。按照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来分,中学化学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物质结构理论。该理论包含物质结构的四个方面知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和晶体结构。

2、元素周期律。该部分包括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两个部分内容。

以上两个部分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主线,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依据。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它是研究可逆反应进行的规律,包含反应进程的快慢和完成程度以及影响反应速率和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因素等。

4、电解质溶液。这部分内容着重研究电解质的强弱、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以及影响平衡的规律,同时还设计电化学、中和滴定、胶体等部分的内容。

二、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

根据现代学习理论,化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也历经五个阶段:

感知(准备)阶段——归纳(或演绎)推理阶段——验证阶段——联系整合阶段——运用阶段。

在五个阶段过程中,它们有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1、感知(准备)阶段:感知(如观察)有关典型的化学事实,或者温习相关知识并感知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归纳(或演绎推理)作出准备。例如,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明确“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存在何种关系”的问题。正确的感知是进行学习的前提。

2、归纳(或演绎)推理阶段。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感知的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并应用能够化学概念概括化学事实,在假设并进行实验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推理,形成化学相关规律。由于已经明确要研究的问题,于是不同的人可能作出各种假设,如生成物的质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在这一假设的知道下,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的探究,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接下来就是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处理,初步形成“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质量”的观点。

3、验证阶段。基于实践的特点,学生进行的实验总是有限的,所进行的归纳也是“不完全归纳”或者采用“减缩式”的演绎,因此所得出的观点不一定完善,还要进一步验证。因此,在感知的基础上,要进行验证。如在得出“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质量”的结论后,应该选取相应的措施(如采用其他一些化学实验、参考被人的实验结果、根据老师的相关言语提示信息等)来进行验证,确保所的结论的正确性。

4、联系整合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对所得的结论寻求理论支撑。即用有关知识解释、说明所得的结论,或者对所得的结论进行论证,或者研究所得结论的适用范围等。通过这一过程,将相关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原有的知识经验有机地融合起来。如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得出后,还要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进行分析,明确化学反应知识微粒重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微粒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支撑。

5、运用阶段。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学习,已经系统的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所形成的化学原理(相关的化学规则)应用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运用,进一步明确原理的内涵、适用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这一操作不仅能够使化学原理得到进一步的检验,而且能够使有关内容进一步丰富、巩固与发展。

三、化学理论学习注意事项

根据化学理论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的功能和任务,在化学理论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做好实验,得出化学理论知识

中学化学基础理论是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到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实验的作用。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它是建立在对几个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又如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也是建立在对一些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做好相关的实验、认真进行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关键的一环。在实验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选择、控制与调整(如反应温度、溶液pH控制、试剂的选择、浓度的调整等);同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实验事实的处理,并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的预测和验证,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理论知识。

2、重视类比,抓住化学理论内涵

在所学的化学基础理论之间,有的“同类”,有的“对立”,学习时要善于挖掘,从“同类”中抓“异”、在“对立”中求“同”。例如,化学体系中的四类平衡: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它们都属于“同类”,共同点表现为:动(动态平衡,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定(体系中的组成保持一定)、变(因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等。虽然它们存在本质属性上的相同,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研究的对象不同,分别为宏观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可逆的化学反应、若电解质以及能水解的盐类,侧重点是不同的。又如,“氧化与还原”、“原电池与电解池”等,它们相互间属于“对立”的,在研究是,不仅要明确它们的差异,而且要研究它们的共同之处。象“原电池”和“电解池”,它们在构造、工作原理、电极名称与反应、电解质溶液和能量转化上都是不同甚至是对立的,学习时要善于比较;但仅此不够,还有明确它们的“同”——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发生的反应都要遵循氧化还原有关规律等。只有重视类比,善于对比异同,才能更好地解释有关原理的内涵,把握起外延等。

3、联系归纳,构建理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