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档案学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4:51

档案学教育论文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1)

2职业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2.1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

我国档案管理的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的速度较慢,导致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不太够,经费和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材料不齐全或者无法完整的采集材料等现象发生。相关的部门未能及时上交资料,导致许多重要的资料流失;同事,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管理设施较为落后且不齐全,无法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设施和制度不完善

学校档案中大多是纸质的文件,因此对于管理的设施要求非常苛刻,通风、防潮、防霉和防火等条件都必须达到标准,一旦出现事故,将导致档案的全部流失和损坏;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建立统一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导致,导致档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无法为学校管理水平的发展提供帮助。

2.3管理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职业学校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达标,严重地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发展。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导致档案管理的水平较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档案的管理和分类等各不相同,难以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水平标准。同时,由于学校拨给的经费不足,档案管理人员的数量始终无法满足标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加强职业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措施

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维持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水平,主要方法包括:

①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将档案管理纳入学校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员工;

②学校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档案室进行管理和打扫,所有的人员应当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和职责;

③将学校档案管理水平作为相关部门的考核和评判内容;

④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3.2制定科学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档案管理有条不紊发展的前提,主要方法包括:

①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室,严格按照防火、通风、防潮和防霉的条件进行打扫和布置,配齐管理设施和设备,确保管理水平达标;

②建立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每位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却把责任到人,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预后的管理。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主要方法包括:

①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学习的能力,规范档案管理的水平;

②对于出现重大管理事故的员工,进行停岗培训,直到操作水平达标后方可上岗工作等。

3.4使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学校应当配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为档案管理的长期发展提供基础,主要措施包括:

①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操作系统,全面和科学地对档案进行保存和分类,能够快速地查询档案信息;

②配有完善的打印机、计算机等各项信息化设备,保障档案的快速录入和管理等。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2)

成人教育作为高校的附属,在档案管理上受重视程度低,学校领导并未对成人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安排专人管理,而是和全日制学生档案一起交由教务处管理,但教务处在档案管理的重心都放在了全日制学生上,忽略了成人教育档案管理,这就导致了毕业时学生档案信息的缺失和不全面,同时信息化的档案整理手段并未普及到成人教育中,基本是由手工完成的,此种情况对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是有不利影响的。

(二)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完整性不足

入学通知书、考生信息表、学生登记表、成绩单、学籍卡、毕业实习考核鉴定表和毕业生登记表,这些是成人教育档案的组成部分。在档案管理中,这些内容缺一不可,这是学生档案有效性的保障。但是在目前各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中,档案缺失的现象严重,其中档案缺失严重的为入学通知书与档案照片,入学通知书是学生入学的有效凭证,但在学生注册后,大多档案管理人员并未对其进行回收与归档;成人高考报名时需要考生信息表,但由于档案中缺失照片,在考生信息表里不会显示照片信息,这就降低了学生学籍档案的可信度,对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岗位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三)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现在信息化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各高校也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以往的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模式不适于信息化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成人教育相对于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对档案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方式的改变迫在眉睫。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成人教育学籍档案质量和完整性的保障,可以有效提升学籍档案的利用价值。以往档案被他人拆档、泄密的现象发生就是管理模式落后造成的,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档案重视度,建立管理体系

提高学校领导与档案工作人员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重视度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需要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对档案进行管理,管理人员上岗前需对其进行培训,要求完全掌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定期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跟随教育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与方式,通过系统的管理让档案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地进行。档案管理还需要学生自身参与,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学生都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掌握自己档案的完整度,在填写资料时也没有保持谨慎的态度,这对其未来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新的档案管理模式下,需要先提升学生对自己档案的重视度,其次引导他们正确、谨慎地填写档案相关表格。

(二)强化学籍档案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

学籍档案是学生参加工作的基本资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同时是用人单位录取人才的依据,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在完全掌握《档案法》的前提下开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部门普及相关法规,树立员工档案意识,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及时地解决,有效地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并利用档案的有效管理来推进成人教育的开展以及普及。档案管理需要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进行,这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

(三)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

成人教育的学生覆盖面广,由此形成了学籍档案种类多、资料数量庞大的特点,信息化技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已经在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管理是发展的需要,且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的完整性起到了保障作用,学校或者用人单位查询学生档案时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四)加强档案管理,保障学籍档案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档案的基本性质,学生学籍档案最终要交由用人单位保管,这就提升了用人单位对档案的重视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做评价时需要保证真实性,杜绝空话、虚话,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毫无作用的。档案要求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真实的评价,因此要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填写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学生自己填写档案的鉴定栏,严格地保障学籍档案的真实性。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3)

二、成人教育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的作用

首先,计算机内存容量满足大,可以满足由于招生规模扩大而导致的学籍档案数量迅速增加的需要。一台配备电子档案管理软件的计算机就可以存储历年历届学生的学籍档案,这样就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各级学生学籍档案的日常管理。同时电子档案管理通常情况下实行专人管理,档案的保密性强,工作效率高。其次,由于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具有搜索和查询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输入查询条件仅需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调取任何一个考生的信息。如果是传统的纸质方式进行查询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找到,为管理人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减少了档案管理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再次,利用计算机中某些软件,可以对相关学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每个学生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学生加深对自身的了解、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用人单位找到更合适的员工和制定合理的用人计划提供方便。

三、目前成人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子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部分成教管理工作人员对学籍管理工作认识模糊,思想上只把成教当成普教的附属品;还有少数分管成教工作的校领导和工作人员仅将它看成创收的渠道。这种思想导致许多软件和硬件的配备都不能满足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按岗配备专门人才及档案管理混乱等。

2、子档案管理仍然存在手段落后和模式陈旧现象。

虽然目前很多成人教育都采用了电子档案管理方法,但实践中还有许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手工操作,没有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没有配备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有一些学校的学籍管理的常规性工作虽然也一部分使用了计算机,但也仅仅是采用单机操作,计算机的价值只是打印的工具而已。这些手段明显落后于形势,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从而必然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3、电子档案管理存在忽视学籍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的现象。

成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子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把握工作中的准确性和原则性。随着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不断升级,要求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要不定期的参加系统培训。但是实践中,许多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的现状,学籍管理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当前时展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彻底摒弃陈旧和落后的管理理念,将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引进到学籍电子档案管理领域,才能有效地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4、子档案管理存在着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一些难题

如学籍管理密钥升级过于繁复、网上黑客与病毒的客观存在。而且电子档案管理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是无形的东西,装载在某种介质上,并且必须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懂”得其组成规则的工具才能看得到它,没有传统档案的直观性等等。可以说,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原始性的技术难题很多,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当然,电子档案当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四、成人教育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1.成人教育学籍管理需要引进一套规范、标准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

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是购买软件公司开发的通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比较有实力的高校也可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管理软件。软件公司开发的档案管理软件虽然设计的原理遵循了国家档案实体分类法的规定,能够基本适应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需要,但是这类软件更适用于文书档案的管理。将其用于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比较牵强。而部分学校自行开发的软件由于根据本校实际进行设计,所以比较适合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但自行开发的软件分类标准却欠规范。两种类型都各有利弊,如何扬长避短?实践中购买软件的高校可以在引进软件时与软件公司进行约定,要求开发人员根据本校实际,在原有通用软件的基础上做适当的修改。而有条件自行开发软件的高校,可以在基于本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实体分类法的规定制定分类标准,使其在适应自身学籍档案管理需要的同时,更加标准和规范。

2.配备专职的成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

首先,先进的学籍管理软件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能熟练操作使用这些管理软件的专职管理队伍才能实现发挥作用。要保障成人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不仅要大力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管理能力,尤其要管理人员具有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施的能力。所以配备专职的成人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其次由于信息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所以重视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管理意识和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本职工作服务。

3.子学籍档案管理需要建立网络互联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

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不仅部门自身需要查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在需要时对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如何提高办事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查阅纸质档案的时间?这就需要建立网络互联平台以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相关管理模块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对接。各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直接调用学籍档案中的信息。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4)

档案事业随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档案数量、层次和载体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档案资源日渐成为一种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资源,且越来越被更多领域重视,档案的管理人才也成为能够驾驭档案资源的重要因素。档案人才要充分发挥开发和管理档案资源价值的作用,结合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对档案进行不同内容和多种形式的管理活动,因此档案教育事业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培育富有综合能力的档案专业人才。

一、档案属性、作用以及价值分析

档案的属性有二,即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档案的基本属性包括历史记录性、客观记录归档性、非现行性、历史再现性、以备查考性等。一般属性包括了信息性、知识性、文化性、资产属性、价指属性、商品性等在内的6个属性。档案的属性分析,可以从本质层面了解档案存在的意义,为档案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科形象定位。陈作明的《论档案》一文中提到了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楚研究的基本对象,否则就会误入歧途,迷失方向。这也是档案教育的基点,为档案教育事业定下了发展方向和教育领域,同时也决定了档案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也为档案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科框架。

档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是机关工作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和基础、宣传教育的素材,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依据和政治斗争的武器。档案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是档案作用的体现。

档案是人类脑外记忆的延伸和保存,档案是实践活动原始的记忆载体。档案凭证作用的发挥有以下几个要素:存储、原载、公认。由于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这三个条件档案都具备,因此具有凭证和依据作用。这里提出了档案具有工具效用和信息效用的两方面价值。

档案是驱动智力资源发展的知识平台。档案可以通过记载个人、组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从档案反映的信息情况总结活动得失、事物发展规律等。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感性、理性认识和所积累的事实、数据、经验、科技成果信息会被完整地记录在各种档案中,成为可靠的信息资源库和知识平台。通过一定的技术和人力开发上升为智力资源,发挥档案的工具效用。

档案还是权威信息传递和记载的媒介。档案记录是源自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并非事后编写,所以传承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信息传承决定了档案的保留与取舍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档案作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和保密范围的逐渐减少,决定了档案行政作用的弱化和科学作用的强化,也决定了档案的作用要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受其利用水平、发展水平、档案意识和档案管理水平。

从档案的作用看出,档案教育工作应该将提高档案人才的工作能力、各方面的知识素养、政治敏感性、科学严谨性、信息技术操控能力、档案意识等方面作为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档案价值的发挥需要配合具有一定能力的档案人才,遵循档案价值实现的规律,只有把个人能力与规律结合,才能发挥档案的作用实现档案价值。

二、档案的特点及其价值

(一)我国档案教育概况

中国档案学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比欧美晚了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档案教育由四部分组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档案高等教育是我国档案教育的核心部分。我国的档案高等教育是培养中高级档案研究人才、档案管理人才、信息开发人才以及档案事业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由于中国档案专业最初是作为历史学的辅助专业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当前从档案的使用目的看我们的档案教育更多的强调人才需要兼备历史、哲学、文学等理论性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提供和保存档案。所以我国的档案教育还应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其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二)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档案教育的对比分析

1. 档案学形成背景不同

国外最早的确立档案馆名称和地位的是法国的《国家档案馆条例》,这标志着档案馆的具体工作和主要作用。《穑月七日档案法令》又规定了,中央国家档案馆除了收藏档案外,必须对各地区档案馆实行指导和监督,这是集中统一管理思想的最初体现。我国则是借鉴西方行政效率理论的基础上,对当时国民政府的组织、人员、财务、施政程序以及资料等各项行政业务进行改革。自法国建立档案馆后,欧美其他国家也随之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馆,档案学也就随之诞生,他们的研究起点是根据当时的档案馆工作实践进行研究,以档案整理和分类为档案研究的重点。我国的档案学研究是从满足档案室的行政要求开始的,多以介绍和归纳档案工作的经验为重点。由于在思想和发展速度以及使用要求上的差距,国外档案的开放性要好于我国。欧美档案被视为公共财富,档案服务则是面向学术性研究和公众群体。档案开放原则促使了欧美档案学关注档案为公众服务的研究课题。我国的档案主要是服务于企事业机关单位,多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进行管理,行政色彩较为浓厚。欧美档案学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古典档案学和图书馆学的影响。我国的档案学理论来自古代文献和古代档案,另外也借鉴了国外的档案学理论。

2. 档案学环境对比

我国的档案教育工作集中于高校,我国的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从中国人民大学开始,相继有众多院校参与到了档案教育事业上来。全国共有10余所高校的图书情报学院或历史系开设了档案专业研究生课程,另外也有部分档案学研究团体开设研究生课程,但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主要还是在大学。美国的档案学设有独立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点,只是作为历史学或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学位下设的一个研究方向。

由于国外档案馆实践活动丰富,也为档案学教育提供了优秀的素材,国外档案教育呈现形象化、生动化、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我国的档案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讲究学术氛围,体现学术素养,理论意识强烈,实践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来自课上所学。

3. 师资力量比较

欧美的档案学教师多由所在地档案部门的高级专业人士兼任,为具有丰富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档案工作者,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俱佳,从事档案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具体,有助于档案理论和实践的更好融合。他们的直接传授档案工作知识能够更快、更形象的让学生了解和明白档案工作。我国的档案学教师的理论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但这种拘泥于理论研究的情况正在改变。

4. 档案教育结果对比

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档案管理、图书管理、地区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和文秘五大类。其中,档案管理和文秘这两类传统职业占的比重较大,但部分具有高学历的学生毕业后进高校任教。但是欧美档案学研究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档案管理、文件管理、手稿管理、图书馆特藏管理及信息管理等。

5. 档案学教育的理性意识分析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档案意识是基于实践观的实用主义教育方针,即人才是为了档案事业发展而进行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兼具相关知识教育。关注现实、保持与实际部门间的联系和正确的工作态度是欧美等国家教育的宗旨。我国强调个人知识能力的培养,将更多的知识背景与档案教育联系起来,实现多知识面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方针。从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看,欧美等国家的档案教育涉及档案学课程和图书馆学课程以及辅的教学课程,包括书籍书目的保护和修复,口述史、文件管理等。强调平时实践能力的提高。我国的档案学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随信息技术的进步有设计了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强调文化素质和知识积累。

三、我国档案学教育意义

从对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的分析中看出,档案形成和存在的过程是对实际事实情况的记录,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利用科学方法对信息的记载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聚合及促进知识、智力资源的形成。档案学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合各种档案工作需求的人才。一个档案学人才要具备档案意识和能力,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上。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驾驭档案以及由档案生成的各种信息资源甚至是知识的基本要求,也是档案发挥作用,实现档案价值的人才保障。档案人才能够胜任各种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且在接受档案教育后对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精神意识上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有良好的认识,从自身出发影响档案界和非档案界的相关人员。

四、对我国档案教育事业的深层思考

在内容上看,档案是原始性记载内容的体现,在实践发展上看,档案是反映个人、组织或国家历史发展变化的凭证。档案管理是需要视社会而变,视需求而变。档案教育工作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培养不适合档案发展的人才,也不能忽视档案全面性工作的需求。档案教育是技术培养、实践能力培养还是精神意识培养,需要根据需求而定。但要遵循得失,档案的核心属性以及价值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档案人才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可以优化档案人才结构和人才资源配置,根据档案人才需求培养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人才也是档案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档案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除了根据需求以外,还有在理论创新和理论教育层次培养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者,在档案教育领域实现档案基本知识的传授,让大多数人在档案意识上有清醒的认识。

档案教育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①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验证理论的途径。理论同时可以实现对人的档案精神意识的培养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在广义范围来说,提高了档案意识更方便开展档案工作。

②档案教育要对外交流。秉承国外发达国家档案工作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参与档案教育领域的国际会议。

③档案教育不能脱离我国国情和档案需求。

④档案事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档案事业发展规律是开展档案教育的前提。

⑤档案人才培养是有目标的。实现档案价值和发挥档案作用是人才教育的动力和目的。

⑥档案教育有动态性、目的性的特点。

⑦档案教育还要达到提升个人档案价值观的目的。

⑧档案教育应当培养各领域的富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为各自领域内的档案工作提供服务,提高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档案人才。

⑨要具备国家法律和法规常识。

档案教育事业是我国开展和维持档案事业的基本要素之一,档案教育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合作。档案人才培养离不开档案教育,同时档案教育是保证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档案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是档案教育事业的目标。提高档案人才的档案意识是档案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档案教育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事业的建设需要发展档案教育,培养档案专业人才,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作明. 论档案[J]. 档案学研究,2000(3):6-11.

[2]丁华东. 档案属性、理论建构与学科形象[J]. 北京档案,2008(12):18-21.

[3]饶圆. 中国与欧美档案学生成背景的对比分析[J]. 档案学研究,2007(5):50-53.

[4]饶圆,朱慧涛. 中美档案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 宿州师专学报,2004(3):110-112.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5)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

这部分内容是完全适应社会和档案工作发展需要的。由于档案工作在国家信息化系统中有一定的地位,档案部门必须紧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了落实国家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纲要,各地、各系统的档案部门近年来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单位行政工作、业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在各单位形成和使用的文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也日益显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快、更新快;为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工作需要。

二、国家及档案系统对档案工作的新标准与新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为了适应档案工作的发展以及满足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国家档案局了相关的标准与规章。而这些新的标准与规章既是以往教材中未曾包括的内容,又是在现实档案工作中必须遵守或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因此在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应该将它作为必学内容之一。

三、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一个环节,因而档案价值鉴定也就成为我国档案学中一个具有较高难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管理理念也为档案工作所不断吸纳,档案工作信息化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现有的传统意义的档案鉴定工作目标仅针对档案存毁,已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所需要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在现实中一方面是档案工作者(主要是具有初级或中级职称的档案工作人员)面对大量的文件、档案很难仅以以往十分简略的《归档与不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来进行鉴定工作;另一方面是许多档案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档案鉴定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专著与大量的论文,这些论著中有创意的观点应该到实际工作中去验证、有价值的内容应该推广。继续教育是这两者连接的桥梁,将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继续教育的途径向档案专业人员介绍、推广。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作为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的内容除上海市,在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和全国环保等系统均有采用。

四、档案工作新动态、发展趋向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和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专业人员应该对影响档案工作发展的环境与各种因素有所认识与了解,更应该了解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改进自己的工作、激发自觉的学习愿望,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五、与资格证、职称考试相关的内容

有些省市将与资格证、职称考试相关的内容也列入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6)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

这部分内容是完全适应社会和档案工作发展需要的。由于档案工作在国家信息化系统中有一定的地位,档案部门必须紧跟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了落实国家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纲要,各地、各系统的档案部门近年来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单位行政工作、业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在各单位形成和使用的文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也日益显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快、更新快;为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工作需要。

二、国家及档案系统对档案工作的新标准与新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为了适应档案工作的发展以及满足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国家档案局了相关的标准与规章。而这些新的标准与规章既是以往教材中未曾包括的内容,又是在现实档案工作中必须遵守或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因此在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中应该将它作为必学内容之一。

三、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

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一个环节,因而档案价值鉴定也就成为我国档案学中一个具有较高难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管理理念也为档案工作所不断吸纳,档案工作信息化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现有的传统意义的档案鉴定工作目标仅针对档案存毁,已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所需要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在现实中一方面是档案工作者(主要是具有初级或中级职称的档案工作人员)面对大量的文件、档案很难仅以以往十分简略的《归档与不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来进行鉴定工作;另一方面是许多档案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档案鉴定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专著与大量的论文,这些论著中有创意的观点应该到实际工作中去验证、有价值的内容应该推广。继续教育是这两者连接的桥梁,将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继续教育的途径向档案专业人员介绍、推广。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作为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的内容除上海市,在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和全国环保等系统均有采用。

四、档案工作新动态、发展趋向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和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专业人员应该对影响档案工作发展的环境与各种因素有所认识与了解,更应该了解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改进自己的工作、激发自觉的学习愿望,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五、与资格证、职称考试相关的内容

有些省市将与资格证、职称考试相关的内容也列入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7)

档案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真实生动地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历史记忆,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相比其他的教育资源,档案能够为用户提供第一手的信息。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场所,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也作为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有义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开发自身馆藏的教育资源,为社会的教育事业服务。文章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档案馆教育资源的开发现状,其次从开发理念、开发主体和开发形式三方面构建其创新机制。

一、我国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我国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现状

笔者对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出版时间不限),以“档案馆”并且“教育资源”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截止到2013年10月14日,统计得到检索结果34条。笔者将这34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档案馆的教育资源开发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职能。一些学者探讨了档案馆开发教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如田晓光在对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西安事变史料》的研究中,感到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迫切性,并将教育资源建设作为其重要任务之一[1]。赵弘迈主要探讨了开发教育资源作为档案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多种途径[2]。

2.高校档案馆的教育资源开发

高校档案馆中保管的各类档案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的办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学者主要论述了高校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具体开展,如周华清、施秀平[3]等。其中,周华清在两篇文章中分别论述了开发档案文化教育资源以实现高校档案馆文化教育功能[4],以及高校档案馆的教育资源的种类及开发利用原则和策略[5]。而有的学者则探讨了如何开发高校档案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相关的教育资源,如胡佩[6]、许典利[7]、徐菲[8]等。还有一些学者则尝试性地论述了高校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如沈峻岭提出了高校馆系与地方馆系间教育体系共建的方式[9]。

3.介绍国外档案馆教育资源的开发状况

不少学者在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国外档案馆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从而对我国档案馆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有所启示。如曲春梅、王红娟介绍了英国档案馆网站的教育体系构建[10],冯雪介绍了美国档案馆网站的教育资源开发状况[11],而马仁杰、褚巍伟和边文婧则在他们共同撰写的文章中以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档案馆网站为案例,分析了网站中教育模块的特点及启示[12]。

根据上述我国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论文数量不多,反映了我国档案界对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这一问题缺乏关注。其次,研究内容的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档案馆及国外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介绍。再次,研究内容不深入,主要介绍了一些档案馆开发教育资源的方法,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我国档案馆的教育资源开发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最后,对于教育资源开发的国外经验,我国的理论研究主要停留在情况介绍和经验借鉴的层面,缺乏对适用性探讨,并且几乎没有提到如何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资源开发构想。

(二)我国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的实践现状

笔者主要通过浏览我国省级及港澳地区的档案网站,统计这些网站开设教育资源开发功能的情况,来分析我国档案馆教育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现状。统计结果是只有上海市和香港区政府的档案网站分别开设了“学生课堂”和“教学资源库”栏目。由此可见,大多数档案馆没有真正重视开发馆藏档案中的教育资源,基本停留在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层面。因此,笔者就以这两个地区的档案网站为例,来介绍它们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的实践现状。

1.上海档案信息网的“学生课堂”

上海档案信息网的“学生课堂”栏目主要是提供了一些专题,由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档案资料、参观档案展览、参加讲座甚至亲自动手制作成长档案等形式来学习该专题的内容。此外,该栏目还设有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对话窗口提交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而分享学习经验。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8)

学校档案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好中学档案工作,首先必须增强全员的档案意识。在教学改革、教育创新向纵深发展,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规范地做好学校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校的做法是:一方面积极发挥原有的档案作用,积极主动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另一方面是充实档案工作内容,并改变档案载体,搞好电子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一、档案工作与学校同步建设

南中的档案是与学校建设同步的。从建校起,学校领导就把档案工作列入规范管理的重要部分。2002年2月学校从南坪商业中心搬迁至白鹤路时,学校的档案是用专车在两名保安和档案人员的护送下转移到新校的,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

南中综合档案室存有9大门类共4279卷(件)档案。为使档案工作健康发展,学校舍得投入人财物。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专、兼职档案员组成的档案工作队伍,形成了校领导挂帅、中层领导负责、各部门有兼职档案员的全员参与的工作网络。二是档案室规模扩大,由原来一间29平方米的库房兼办公室,增加到三间123平方米库房和办公查阅室分开;设备由多种木柜更新为统一的档案柜,增添了计算机、去湿机、空调、世纪科怡档案管理系统,投入资金近5万元。

为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在南岸区档案局和区教委档案室的督促指导下,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员工作责任制》、《各处室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室职责范围》、《档案鉴定工作制度》、《档案销毁制度》等规章制度、还编制了《南坪中学全宗介绍》等,建有一套较适用的检索工具,使档案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发挥档案作用,为竞岗聘用做好服务

学校能快速发展,取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我校从1994年起在重庆市率先实行校内结构工资;从1998年起实行按需设岗、择优竞争上岗、一年一聘的聘用制,使教师和职工能上能下,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实施的校内结构工资和考核奖惩制,建立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

教育系统实行绩效工资,南岸区教委于2009年1月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为此,要先搞好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岗位聘任。为切实做好岗位竞聘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竞聘上岗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并把档案员也加入到工作机构中。为此,档案室为竞聘岗位的教职工查阅档案找依据。档案室依据上级文件和学校的竞聘方案,建立了数据库,将每位教职工的档案信息一一录入计算机。为查准每位教职工的工龄、教龄、职称及评职时间,档案工作人员逐一查考人事档案;并从文书档案、教师业务档案依次查出任现职以来当班主任的年限、年度考核优秀次数,评先进的级别和数次,的级别、数量,优质课获奖的级别、数量等;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位教职工统计出分数,此分数再与教职见面,少数教职工对分数有意见的再当面核查,个别老师的档案是查阅了五遍才核准分数;学校以此分数的高低作为竞聘绩效岗位级别高低的依据,并把岗位聘任的结果张榜公示,对此有意见的再核实。教职工对竞聘的岗位都心悦诚服,没有因此影响情绪没有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的这一做法,得到南岸区教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并介绍区内的兄弟学校和外区的多个学校来南中取经。这就是档案为学校有效服务的有力证据。

三、利用档案信息,强化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重庆市南坪中学教职工聘任制实施办法》,档案室将教职工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全部归类放入教师业务档案。具体作法是:一是每学期从校长、教导主任到每位教师均有听课、评课任务,分别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轮流施教,及时交换意见,对教师的水平、特点、弱点等进行分析;二是每期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倾听学生、家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三是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发放问卷,对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调查,并逐一进行分析反馈。档案室把这些信息全部整理归档,作为教师考核评价重要依据随时提供给学校考核小组。在评价过程中,拿事实竞争,避免了领导的“印象”和同事间的“人缘”,用业务档案这把“标尺”去衡量和比较,在事实面前公正评价,减少了同事间的矛盾,为考核评价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档案开发利用,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

我校不只是创新档案工作方法,还深入开发档案资源,以编研成果为教育教学服务。几年来,我们编辑了《南坪中学全宗介绍》、《基础数字汇编》、《发文汇集》、《专题介绍》等编研资料近15种。

教育教学科研是学校档案开发利用的主体。学校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和论文评选活动,将教育教学论文、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汇编成《南坪中学教育教学论文集》和《南坪中学班主任工作论文集》。将它们分类归档,供新教师查阅借鉴。校长赵屏、范国强近五年有18篇论文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被评为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校长和教科室的带领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氛围很浓;近几年学校共有232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各种刊物上发表、获奖;学校在此收获了不少荣誉,学校2007年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评为“学校体育科研一等奖”;教育科研成果多次获市区一、二等奖。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为社会各界了解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9)

1、中外档案专业教育比较

1.1 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

教育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性质与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与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教育性质与培养目标在宏观上体现教育目的对人才质量的共同要求,微观上体现专业的培养任务以及社会用人市场的专业需要。

(1)美国、英国、中国档案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

美国、英国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档案专业教育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没有档案专业本科教育,硕士生培养强调能力的培养。美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职业发展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偏重实用和经验性,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

中国档案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可以定位在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应用数学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文件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创新性、实用型人才。

(2)小结

美国、英国的档案学教育是一种高起点、高层次的教育,生源起点高、质量好、专业背景多元化。反观我国,档案学教育的起点多为高中毕业生,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课程,还要有一半的时间学习非专业课程。

1.2 教育结构

(1)美国、英国、中国档案教育结构

在体系层次上,美国、英国档案教育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在办学形式上美国、英国的档案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正规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我国档案教育机构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划分。从纵向上,可分为高等档案教育和中等档案教育;横向机构,可分为学校正规教育和成人在职教育。

(2)小结

中国档案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层次齐备,有利于实现教学层次的整体连贯性和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美国与英国档案教育层次的突出优点是起点高,这种情况下,档案专业的学生在具备较为丰富和全面的知识基础上再接受专业化的档案教育。

1.3 课程设置

(1)美国、英国、中国档案教育的课程设置

《美国档案高等教育大纲》由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2002年上半年最终审定,之后在全美档案教育机构推广执行,其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与教育基础设施,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英国档案专业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与实际结合得比较密切,最终的成绩都通过理论考核与实践给予综合评定。

我国的档案学本科课程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由八门课程组成,分别是: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国档案事业史,档案管理与计算机。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人才培养的规格差异很大。

(2)小结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密不可分。由于在对档案学科的定位、历史文化传统、档案现代化水平和档案工作的重点等方面存在区别,我国与美国、英国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课程结构上,英美两国的专业课程比例小,我国档案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较高。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欧美国家实用性强、技术性强的课程占主要地位,我国理论性、文史类的课程为主要部分。第三,在教学方式上,英、美国家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我国仍以单项交流为主。

1.4 师资建设

(1)美国、英国、中国档案教育师资建设

美国的档案教育工作者大多是兼职的,多由学校所在地档案部门的高级专业人士兼任,专职教师屈指可数。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多是一些博学之士,他们大多具有双学士学位,文化水平比较高,并且具有丰富的档案实际工作经验。英国档案教育师资以专职教师为主,教师队伍比较稳定。

中国的档案专业教师大多是专职的,既是教学的骨干,又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一般是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就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很少有教师是直接参与档案工作的,实践经验较为缺乏,同时,也鲜有档案馆的馆职员兼任档案专业教师一职的。我国有一支阵容较为强大的档案教育师资队伍,并且档案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在逐步提升。

(2)小结

美国的档案工作者一般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博学之士,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俱佳,进可从事档案教学工作,退可从事档案实际工作。而我国档案学教师专业教师多为专职,往往仅长于理论研究,而自身实践经验较为匮乏,极少有学力较低的档案工作者从事教学工作。

2、我国档案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2.1 确定高层次、实用性的培养目标

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当代人才培养的动态趋势,应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它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备综合的业务能力,实现由“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向“四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实质性转变,真正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规格。

2.2 保持与完善档案教育结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档案教育体系,这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档案人员的需求。一门学科,只有其层次齐全,多方位发展才能称其为完善,仅有其中一个高层次,是不能达到该学科蓬勃发展的目的的。为此,我们应继续做好各个层次结构的档案教育工作,有计划的大力发展中专、职业高中教育,积极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培训与激励,运用多种形式广泛提高民众的档案意识,保持我们的学科优势,使档案学教育蒸蒸日上。

2.3 建立内容丰富、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应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拼盘,应硬化课程的基础结构,特别是核心课程结构,应形成一套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不断深化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优选优质课程,保持、巩固和深化档案学的核心主干课程。第二,应及时增加与数字技术和政务相关,以及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内容。当前,必须选择与档案信息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新颖性、实用性课程。第三,应增加一些反映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内容,如应用文写作、行政管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知识产权法、人力资源管理等。

2.4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高等学校要在机制上给予保证。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先导,及时调整教师培训的目标。确立新的教师培养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制,把应接受培训的教师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全国名牌大学或国外著名院校接受高层次的学历培训或进修,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开发利用本校的资源,在校内进行培训,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通过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等渠道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引进一些复合型知识人才,加强电子文件、数字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力量。第三,所有档案专业教师必须在教育理念、知识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

2.5 密切档案学教育与档案职业的联系

建立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仅是提高我国档案工作水平、改善档案人力资源建设状况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必将推动我国档案教育的深化发展。档案职业认证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专业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档案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相关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可以控制不懂档案专业的人员对档案专业职位的占据,使档案专业的毕业生有机会脱颖而出,营造出一种有利的就业环境。

2.6 促进研究、教学和实践的良性循环

首先,应更新高等档案学教育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实现师生互动式学习,改革经验型教师“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中,配之以有创造性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积极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开发能力。最后,带领学生多多参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以及政务信息管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设计能力。

2.7 走国际化档案教育改革之路

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在完全封闭,与外界隔绝的条件下进行自己的档案学教育的。档案教育改革是一个国际性课题,是世界潮流,借鉴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现代化的教学内容、研究课题肯定会受益非浅。同时,我国的档案教育改革也一定不能忽视市场的需求。这一点在英国、美国教改的指挥棒作用是很大的。教育改革应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并作科学预测,以此来制订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安小米.欧美档案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档案学通讯,2003,2

[2] 陈琼.美国档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档案与建设.2003,9:35~38

[3] 冯立华.浅谈各国档案学校教育[J].档案学研究,2002,5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10)

新中国诞生后,档案工作和档案机构的急速扩展亟需大批档案专业人才。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原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曾先后举办了档案管理专修班和训练班,均因缺乏适用教材而停办。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档案专业教育。至1984年底,全国已有24所普通高校、14所业余大学开设了档案专业。各高校在开设档案专业的同时,相应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和讲义,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档案专业教师。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出了首批档案学专业硕士。

美国的档案高等教育一直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没有档案专业本科教育。教师授课没有标准的教材,通常都是自编讲义,档案教师少之又少,全美加起来不足十位。迄今为止,共有23个州的38所大学设有档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于1994年通过了《档案学硕士学位课程指南》。该指南将学习课程分为三类,即档案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辅知识。教师授课的原则是偏重于具体原理和实际操作的讲授,授课形式灵活多样。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档案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异同点在于:(一)在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档案高等教育体制,拥有丰富的档案专业教材和齐全的师资力量。而美国只有研究生教育,没有档案本科生教育,缺乏专门的档案学标准教材和专职教师。(二)在授课内容和形式方面,我国的档案专业授课形式略为死板,教师非常注重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是很强。而美国则注重于专业技能、相关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师经常带学生去各类档案馆参观实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这种形式类似于MBA的案例教学,其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对照美国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档案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教材内容滞后,跟不上档案工作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国内外档案学研究的最新成果;②学生动手能力弱,知识结构单一,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强调实践技能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关注现实、保持与实际部门的联系应该是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今后发展所应侧重的内容。

二、继续教育

1992年,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电视讲座”,并出版了相应的电大教材。1997年制定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提出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形式和要求。随后,又颁布了《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九五”培训要点》,该要点列举了18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电子文件的产生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档案术语的标准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新型载体材料的保护技术、方法;当代档案馆的性质、功能;档案馆网布局及档案流向问题;走向21世纪的档案开放与利用;档案鉴定理论与企业档案的管理;信息共享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文件中心和联合档案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检索体系等若干问题。

美国的继续教育是指某些大型档案馆对本馆新聘任的档案业务人员进行的一种大学后教育。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建立了为期2年的在职培训制度。该制度要求新聘人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通晓美国历史,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由于竞争激烈,应聘者一般都具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培训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岗位轮训、论文写作及考评四个大方面。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档案原则与技术、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及其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行政组织和管理程序以及人事、财务制度等、档案保护技术理论与实践、联邦文件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这种培训方式,自始至终对学员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两国的继续教育对推动两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国继续教育都是由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代社会。不同点在于:(一)对教育对象要求不一。在中国,所有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不论其学历高低与否,均可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而在美国,只有拥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二)在教育内容方面,中国比较注重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及核心课题的研究。而美国则注重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及对档案部门行政职能及人事、财务管理等知识的提前介入。岗位轮训是美国继续教育工作中最独到、最吸引人之处。学员在2至3个月的轮训期间,被交叉派往10至12个部门进行实习,熟悉馆藏、广泛直观的了解档案局(馆)的各项业务。各部门负责人可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弱点,方便日后的聘用工作。无论是受训者还是培训者,都对这种作法感到非常满意。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参考借鉴美国的这种轮训方式。当然,良好的投资是这项培训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岗位培训

1985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档案学教育改革座谈会。”会议提出中国档案教育必须由倚重职前教育向在职教育转变。自此,档案在职教育迅速发展,类型不断丰富。各地陆续建立了档案干部培训机构或基地,受训者不计其数。1990年7月,在辽宁鞍山召开的“全国档案教育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了要将岗位培训作为迅速提高在职档案干部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方案。随后,国家档案局又在《关于开展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明确要求,在1995年年底之前必须对所有在职人员轮训一遍,并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上岗任职的资格证明。此后,该项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美国岗位培训对象可分为三类:即从业前接受过和未接受过档案教育的档案专业人员和对档案专业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一直是为美国档案界提供最为全面系统的岗位培训的重要力量。该协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以及夏季年会期间,大约要举办25-30个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有16类,即收集和征集、鉴定、档案教育、著录与编目、电子文件、职业道德、信息科学、管理、社会宣传(包括档案馆及档案人员的管理)、口述史、保护、利用服务、特殊载体、专门馆藏、概论(档案原则与实践介绍)等。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的现代档案学院也是提供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一个主要机构,每年夏、冬季都要举办一期培训班。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岗位培训为两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异同点在于:(一)培训目的不同。中国的岗位培训是一种上岗资格证明,而美国的岗位培训则是档案专业人员和档案业余爱好者获取和加强专业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二)培训内容不一。中国的岗位培训课程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档案五门基础课,即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纂学、科技档案学、档案保护学,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滞后。美国的岗位培训课程比较侧重于对档案工作具体业务环节的讲授。尤为突出的一点是,非常注重对“口述史”的讲授,这一差异缘于中美两国档案工作者对“口述史”的理解程度。美国档案工作者比较注重对“口述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档案工作者还没有普遍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美国史密森研究院档案馆前任馆长威廉·W·莫斯先生所著的两本口述史专著——OralHistoryProgram(口述史计划手册)和Archives,OralHistoryandOralTradition(档案、口述史与口头传说)在国际档案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笔者认为,把这项工作当作填补历史空白、完善馆藏结构的一种有效措施,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资料:

1窦晓光:《论我国档案继续教育的几个问题》,《档案》1998年第1期。

2张照余:《走向辉煌——档案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档案》1999年第7期。

档案学教育论文篇(11)

高校档案以育人为本职,以传承校园精神为己任,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是发掘历史、营造现在、开创未来的文化宝库和智力源泉。正如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在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的报告中提到:“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资源,高校档案对于积淀高校文化传统,传承高校校园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建设先进大学文化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档案的文化意蕴

1.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集中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它体现在大学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服务等各个方面,无不散发着校园文化的气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更是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发展。档案是文化的源泉,是文明进步的产物。高校档案承载了高校发展的整个历史,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文化成果,是全体师生经过几代努力实践所产生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如在长期的办学治学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具特色的良好校训就是校园文化的产物,这些文化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陈列于高校各个时期的各类档案中。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档案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蕴育了校园文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高校档案文化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广泛性、创新性与积淀性的特点。高校档案完整而客观的记录了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发挥高校档案文化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原始档案文件及材料,更为重要的是要从中整理、归纳提炼出具有价值的档案资源,服务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档案文化在积淀高校文化传统、传承高校校园文化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翔实而丰富的学校档案,对于弘扬学校文化传统,提升大学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如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信”,南华大学的“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等等都是大学精神、作风的反映。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有助于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大学文化,有助于激发师生员工爱国爱校的热情、凝聚师生员工的斗志,从而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就意味着要更加忠实于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这些历史的“印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并成为师生员工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这些独具魅力的特色在高校档案中都有体现,那些能反映学校特色并体现学校特色特征的特色档案是发展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特色团学活动档案、特色学科档案等。这些珍贵的档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传承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档案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

高校档案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学校创建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记录着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果。高校档案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保存,累积了大量的珍贵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史料都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创建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生动教材,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理性认识的重要资源,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绩的展出是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努力进取的重要资源。档案馆的这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这些档案素材,真实深刻、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很好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和发愤图强、报效祖国和母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档案具有的这种原始性、客观性、真实性,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处,也是利用档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优势。

1.高校档案中蕴含丰富的知识

高校档案资源中,包含学校的科学技术发明、出版的学术专著等知识含量高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定期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到档案馆参观,如新生刚进校时组织他们去档案馆参观,不仅能使他们学到历史知识,还能使他们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高校可以将档案馆办成文化教育基地,利用档案馆中的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发明、学术专著等信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热情。

2.高校档案中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仅掌握文化知识,还需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将其打造成“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高校档案以其客观性、真实性、广泛性为主要特征,内容涵盖了高校发展历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中反映专家、学者科研成就的论文、专著、成果、荣誉及优秀校友的题词等,都能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高校档案就不仅仅是存在于档案馆中,而是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头脑,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高校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高校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来论述,主要阐述高校档案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文化价值、文化功能及体现和实现途径。二是从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及作用来论述,认为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是校园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支撑,其作用体现为凝聚作用、样板作用、陶冶作用和警示作用,并从服务观念、服务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了开辟档案文化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新途径。三是从高校档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来论述,从高校档案工作与和谐校园的关系出发,探索出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为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加快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提供决策依据作用、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四是从育人手段与途径、育人内涵与形式论述了高校档案的育人功能,强调教学科研档案育人、档案信息育人和馆藏档案育人,达到“以史励志”、“以人为镜”、“以境育人”、“以规导行”和“勤奋好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者对于档案文化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档案文化育人的时代感不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等。所有的研究都是论述积累与沉淀后的高校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没有强调高校档案文化的时代性与现时性,没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校档案文化之现代育人功能

1.文化导向功能

高校是各种文化集中碰撞的场所,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缺乏辨别能力,更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在文化多元背景下,大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引导,势必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高校档案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文化氛围。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档案中清楚的记录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呕心沥血、努力进取、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记录了培养教育学生的各种先进事迹材料。这些珍贵的史料真实的再现了学校发展、变迁、壮大的变化过程,再现了老一代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史为鉴,大学生在档案馆中耳濡目染,是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最好的例证和范本。在档案的海洋里,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档案的人文精髓和科学精髓,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学校精神和特色,突显学校历史和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就,让师生员工知晓学校历史,了解学校成就,增强师生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主人翁意识,抵制不良心理,营造充满宽容理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合作的文化氛围以及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氛围。

2.知识传承教育功能

高校知识传承的主渠道是课堂,但档案的知识传承教育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高校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凝聚着几代高校人的拼搏和奋斗,所有这些都能在高校档案中反映出来,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和激励作用。高校档案以其广泛性,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一个知识丰富、涵盖面广的第二课堂。档案中的信息元素经过利用者的分析、加工、组合,重新构成了信息单元,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再生过程。高校应重视档案的知识再生功能,善于从中发掘知识宝藏,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多种学习途径,积极发挥档案的知识传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