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1:35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1)

2建筑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师来讲,怎样用科学的、先进的方法进行图书馆的设计,以及设计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是建筑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设计时遵循了以下设计原则:

1)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原则。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是由政府颁布的对新建图书馆建筑物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也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是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场地规划阶段,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考虑地形特点,建筑布局与湖岸、道路有机结合。紧密融合了具体的地形地貌,灵活布局,并使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组织自由开放的环境空间,从而使读者能够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和思考;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在家居的材质选择、布置方式以及建筑色彩运用上都充分考虑人的舒适性因素,以提高实体空间品质;另外在各楼层休息区设立了一些交往空间和讨论室,同时为这些空间预留了网线接口等。

3)尊重自然,环境优先原则。建筑所处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可以通过感官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学习,能使人产生一种愉悦感。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总平面设计能结合地形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出入口,建筑主入口处景观小品尺度感把握准确。建筑与东侧小湖群结合紧密,东侧的室外空间伸向湖水中央构成亲水平台来暗示与“水”的内在联系,使得建筑的亲水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前面的喷泉更增添了环境的趣味性。

4)考虑发展的原则。在近几年,随着高校生源的增加,高校规模日益扩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新区建设潮流的涌现,而图书馆建筑作为新区建设的核心建筑,其规模也要考虑发展的需要。江苏大学也不例外,江苏大学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这项设计原则,江苏大学新图书馆于2010年初建成,建筑面积达43969m2,阅览座位为4000个,学习环境优美、舒适,设施完备先进,是集“藏、借、阅、查、咨、育”六种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图书馆。如此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刚好能满足在校6万师生的读书需求。但随着该校新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学科数量的增加,图书馆建筑势必要扩建,而在目前新建的图书馆北面和南面都留有大面积草坪和小游园等景观,这些外部集中景观就可以作为后扩建用地之需。

3建筑造型设计

3.1高校图书馆造型设计手法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展示一座高校风采,联系读者与图书的“桥梁”,其造型设计的优劣对在校师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赋予时代感的、突出校园历史特色的造型能使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接受知识的洗礼。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手法有以下几种:

1)虚实结合,凹凸有序。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沙里文曾经讲过“形式追随功能”一句话。意思是什么样的建筑功能决定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同样,由于图书馆建筑功能包括大量大开间的需要采光的阅览室,这就决定了其建筑形式一定是在建筑立面连续开窗以满足采光需要,而大面积的玻璃窗就构成立面“虚”的部分;建筑中的“墙、垛、柱”反映在立面上就构成“实”的部分。这样的虚实结合、相互陪衬,使得建筑外观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由于图书馆建筑对光线要求特殊,立面处理时,常用凹凸的处理手法。凹凸的处理手法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对眼睛的刺激,又能丰富立面效果。

2)比例适中。体量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长、宽、高三者的比例关系,和谐的比例关系对形成良好的建筑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3)色彩与质感处理。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色彩一般与校园文化的主色调相关联。所谓校园文化主色调是指尊重学校历史与地域特色,重视色彩协调统一和色彩分区,突出校园特色的原则,根据校园的具体功能与历史特征,选择一种或一个系列的主色调取得协调。

4)象征与隐喻。图书馆是颇具精神性的场所,所以建筑造型多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使其富有某种含义。

3.2江苏大学新图书馆造型设计江苏大学新图书馆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型图书馆,是整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大楼呈长方形,地上共7层,主入口设在2层,门厅为5层高的贯通空间,门厅的拔高体量处理,给该建筑增添了一份知识殿堂的庄严感。两侧为展览空间,整个大厅空间通透。建筑立面虚实结合:南立面东侧为灰色干挂花岗岩实体墙,凸显高校图书馆的内敛、沉稳;西侧为灰色玻璃幕墙,凸显图书馆明亮通透;而东侧的实体墙面内部的书库部分与西侧玻璃幕墙内部的阅览部分能让读者在步入图书馆之前,便能初步了解馆内图书的大致分布;东、西立面上根据内部功能开竖向连窗,从而使读者可以在阅读之余眺望馆外的优美景色。整座建筑以新颖的玻璃、金属材料作表皮,又表现出建筑的时代感。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适应它的建筑色彩。灰色系建筑能够体现文化积淀和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江苏大学新校区的规划主色调是偏重素雅的灰色系,因此作为核心建筑的图书馆主立面的色彩也采用浅灰色,图书馆大楼主立面的灰色调配合金属玻璃条框使建筑看上去很雅致。而为了使整个建筑不枯燥,在建筑的北立面采用的是偏暗的山红色彩来装饰混凝土墙面,以显示该建筑的朴素、大气。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在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也不例外,代表不同理论的建筑轮番粉墨登场,人们对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的文化性、象征性和作为信息媒介的意义等方面都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而目前不少院校建筑学的设计课教学还是延续着几十年来的老传统,即使一些学校努力地使建筑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所创新,但若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比起建筑的迅猛发展进程还是显得滞后许多。另外,现在多数学校对于现代建筑理论的讲解设置于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较少涉及,但选择读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大批对现代建筑理论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的“新手”建筑师走上设计岗位,难免出现设计院反映的当下毕业生常见的一些通病:比如设计水平停留在低级阶段,只求功能合理,鲜有创新;方案做的不错,却阐述不清自己设计理念的“哑巴建筑师”;东拼西凑,重仿学,轻创新的“抄袭建筑师”;重形式,轻逻辑的“拼凑建筑师”,还有喜欢玩大师风范,却不解大师作品意义的“假大师”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在设计课程中的拓展。

2 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理论教学常见的问题

本科阶段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很多指导教师不重视理论研究,表现为在教学方式上基本上仍沿袭现代功能主义的教学思想,重视功能的解决,缺乏在建筑理论方面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加之建筑学的课程比较紧张,课时不足或师资力量的短缺,使得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的结合困难重重。另外有些教师自我观念强,其执业生涯中一些定势的设计思维和习惯常常绑架学生对设计的不同认知,使得学生的一些建筑理念束之高阁。

学生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疏于对理论的学习,对建筑理论几乎一无所知,在设计上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有部分求知欲强的学生也会自主学习一些国外流派的设计手法或先锋理论,但不少建筑理论来源于建筑以外的学科领域或自身异化为艰难而复杂的其他学科,加之“泊来”书籍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浮于表面,还有一些晦涩难懂,若无人加以引导,难以引起本科阶段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故多半希望在设计作业中有所创新的学生,也只是“饥不择食”地将当下流行的某个流派的作品生搬硬套地用在自己的设计题目中,求其型而不问其所以然。显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毫无益处,容易形成重模仿轻创新,重表不重里的风气。

3 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融合的措施

建筑和建筑理论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建筑理论和建筑本身只有在相互对话中才能繁荣。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质上讲是教师对学生想像力的鼓励和对创造力的培养。理想的建筑设计课题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活力和纷争的场所,是一个能让建筑设计者们通过设计对话激发灵感的场所,能够让师生从那种活力中共同进步,汲取建筑理论和设计策略的养分。

要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负责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师应积极加强自身建筑理论修养,只有教师自身对于建筑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才不至于在只了解皮毛的状态下,产生对学生的误导。教师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设计课的进程,分阶段,分难度地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伴随着设计课的深入,以精心组织的讲座形式逐步穿插讲授现代建筑理论的知识。比如:文明主义建筑、隐喻主义建筑观、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当代西方建筑美学、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西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新陈代谢论与共生论、亚历山大模式语言、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西方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图式思维理论、建筑设计计划论等理论及设计方法。让学生来自直觉的个人思维活动找到理论的支持,对建筑的认知能够透过表层去认知深层次的肌理。

另外,除在设计课前期中穿插建筑理论讲座外,还要鼓励和带领学生去体验建筑,思考和体验行为方式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设计合理的行为模式角度出发,进而理性地推演出更符合人们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空间和路径。设计课程开始的第一阶段除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外,应该组织一系列的分阶段的“设计对话”,引导学生针对设计任务进行情景式的设想、讨论 ,初期可以研究人对特定建筑的需求和在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 让学生以发散的思维状态迎接新的设计任务,在一种“融合”、“互动”和“灵活”的讨论中获得一种使精神升华的体验。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在初期鼓励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寻找和思考设计中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出发点,并准备好在集中讨论中发言,教师与学生一起谈论博物馆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讨论可以从博览类空间的展示方式、观展人员的行为模式及不同展示主题下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也可以从特殊的场地环境、地域文脉多个角度等出发,让学生能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并从不同思维模式的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新的灵感。还可结合设计类型的难度,在深入到相应的环节后,加入建筑技术、构造和结构方面的讲座,强化学生的设计阶段感,有益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将来走向社会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强的合格建筑师。

当然,对于设计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建筑理论融合于设计过程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变成他们的第二种天性,成为习惯的一部分,只有将复杂的理论融合在一次次由易到难的设计过程中,掌控理论的经验才能够得以积累,个人的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方法也会逐步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让学生顺利地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对接,成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市场的多面手,以适应现今大学生就业趋势,拓宽其自身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3)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建筑灵感主要来源于我国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独特的东方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形成。如何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是建筑设计师们努力的目标。接下来笔者就对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地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1、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比较推崇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将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设计相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这两种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得到了定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和其建筑特点是分不开的。

2、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特点

我国古典的建筑设计不仅完美地展现出其自身的美观性,更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对于古典的建筑设计来说,其特点应该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首先,宁静、简洁。宁静和简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建筑中也会有所体现。古典建筑的这一特性使得建筑即使立于闹市也不失宁静之感。其次,设计的独特性。古典的设计元素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古典建筑在设计方面有其独特性,建筑轮廓有着多样的变化。再次,建筑与自然相融。在古典的建筑中,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较强,设计师们认为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本身就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而不是用自然环境来对建筑环境进行修饰。这种相互融合的特点也给建筑设计赋予了一定的意义。

3、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传统建筑精神,不但要认真地研究传统建筑,而且更要切实地将它们与现代西方建筑及其理论联系起来,借鉴其中的精华,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中国特色。建筑设计手法作为建筑的语言,是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外显,是我们理解某一设计理论,究其设计思想的有效工具。设计手法是将设计思想这个无形的“空”转化为建筑形态这个有形的“实”的直接手段。对于设计手法的分析研究,可以透析设计理论的实质,设计手法是衡量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参考坐标系。因此要研究传统建筑思想,就要研究其传统建筑设计手法。

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也同样受到现代人们的关注。努力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是目前设计者们的努力方向。

3.1对设计思想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设计思想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主导。对于古典建筑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对现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而这些古典建筑的设计思想,主要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作品体现出来,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对其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将这种设计思维应用到现如今的建筑设计中。这一过程是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进行品读的过程。

3.2对布局形式的应用

上文已经介绍了古典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将大自然的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因此,建筑的布局形式要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建筑物的高低,应用的色彩都符合建筑的自身特点,符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等。所以,在对建筑的布局形式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对建筑形式的核心有着明确的掌握,在总结古典建筑布局形式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现代的建筑中。

3.3对景观设计得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造景常用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园林造景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观可用不同构思设计。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造景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注重空间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3.4对装饰手法的应用

在古典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物可以作为建筑的点缀,起到一定得修饰作用,同时也可以单独形成一种景观。因此,对于建筑的装饰手法要严格地要求。在对建筑进行装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装饰物要符合其特点。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古典建筑装饰手法做得比较完美。因此,在现代的建筑中,也要对这一特点充分应用。

3.5深入认识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促进现代建筑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包含有功能、科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法国作家雨果曾经满怀深情地赞颂巴黎圣母院说:“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砖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此语明确地说明了建筑中科学和艺术的综合性;至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基底分手,回头又在塔尖结合”。21世纪,人们都期望建筑创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出富于时代气息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这就需要同时提高建筑师的科技和艺术水平,使两者在建筑、建筑群、园林景观以至城市等等的“塔尖”处结合。本文研究传统建筑手法的目的之一是分析传统优秀建筑中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以及历代建筑风格、建筑设计手法随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过程。知己知彼,温故知新,我国建筑师拥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基于中国文脉的创造力自然会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这便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的最大意义。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建筑,不仅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在现如今的建筑中,由于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当今设计师的重视,并在建筑设计中有所应用。要对古典的设计思想、设计的形式和布局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应用。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失古典特色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将自己的建筑理念总结为“两观三性”。“两观”即建筑的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三性”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何镜堂院士创造性地提出的“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两观三性”

在“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中,整体观就是设计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在综合中创作。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科技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地域性是说建筑要跟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文化性是指建筑不仅要满足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还要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时代性是指建筑既要跟上这个时代的精神,还要与这个时代的材料、技术相适应。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两观三性”中的整体观

整体性被认为是建筑系统的最基本特征。现代建筑学认为: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形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无论在任何一个组织层次上,结构与功能都是相辅相成的。建筑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内部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因此,建筑设计要注重建筑的结构与和功能的整体性。同时,建筑空间结构的所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元素仅仅由于它的场所位置及与周围元素的相邻关系,而被环境整体有意义地接受。改变一个元素常常意味着以某种方式改变整体。所以建筑应该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考虑。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外部要素包括城市规划、街道、气候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然而今天的建筑设计已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的问题,它还要涉及到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即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外,还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所包含的外部要素。因此,外部要素和环境也是建筑设计整体性要注意的内容。

当今建筑设计整体观还体现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也就是指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建筑物不仅有效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建筑的创作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一个整体过程。

建筑设计整体观的体现——何镜堂的作品分析

何镜堂的“两观三性”概括阐述了建筑的精神内涵。此种建筑思想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作为最基本特征的整体观。何镜堂的所有作品中最多的应该是校园规划了。武汉大学校园文科区的规划设计就是一个注重建筑设计整体观的很好例子。

武汉大学文科区建筑群用地东、北两面紧邻东湖风景区,西、南两侧紧靠珞珈山主体。文科区的建筑群风格秉承了武大整体校园风格,古典细部同现代手法相结合。建筑外立面为三段式构图,并以灰蓝色屋顶加以统一。建筑入口关键部位运用壁柱线脚等传统形式加以强调。建筑材料与颜色也同校园已有建筑取得相似。同时,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环境取得了较好的和谐与共生。新建筑延续了老建筑的风格又不失个性,成为武大又一风景线(如图1所示)。

图1 武汉大学老建筑(上)和文科区建筑(下) 图片来源:自摄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是何镜堂的另一代表作。中国馆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屋架与斗拱造型的抽象提炼,运用现代构成手法生成一个层层悬挑的立体造型体系。何镜堂在发扬建筑的民族性时,不仅考虑了建筑的结构,而且综合考虑外墙和内部装饰运用叠篆手法,包括景观设计亦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意境。

观点比较

何镜堂认为建筑的核心是使用和精神的结合。他认为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把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他认为建筑应该与城市相融,布局和风格服从城市整体机理和空间形态,为城市添光彩;建筑应当融于自然环境,反映气候特色,布局应该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山水相融;建筑应该根植于当地历史文化环境,延伸地域人文地理信息。

同样,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齐康也认为建筑与地域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他认为建筑总是在一定的地点、地段、城镇、地区,乃至地域中建造,所以就地区而言,某种意义上是建筑的属性。也就是说地区应该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予以考虑。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是文化的、生态的、情感的、智慧的,建筑总是不断适应社会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的变化而转换和更新,反映地区的种种特点和特色。齐康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其建筑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在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结论

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脚步的加快,建筑越来越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让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筑理论是指导和监督建筑业的一个理论系统,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更新的。建筑理论是建筑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建筑理论是建筑的灵魂。没有理论的支撑,建筑就无法进行。何镜堂创造性的发扬了岭南建筑学派的“现实主义学术传统”,提出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念,为当代中国建筑的“中国性”的创造探索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何镜堂.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J]. 建筑设计管理,2011,28(8):3-4.

[2]陈忆军.登上建筑的圣殿——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J]. 中外建筑,2008,(9):52-59.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大量建筑奇迹,这些奇迹都是人类历史智慧的集中表达和反映,更为主要的是,通过这样奇迹建筑可以充分反映当时的艺术文化的水平和建筑设计者的设计品味。具体的世界著名建筑有:哥特式建筑,中国的徽民居建筑等等,他们都可以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的艺术文化气息。而对这些建筑设计的进行科学分析和探究,其根源就是艺术文化在其建筑设计中占据了最为根本性的地位,是艺术文化决定了建筑设计的特点。人们通过不同时代的艺术文化有机的交融与其所处时代的建筑设计当中,其最终目的是希望把当时时代所反映的艺术文化能通过建筑这个特定的载体更好的传承下去。

一、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概念分析

1、建筑设计的含义。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所谓设计就是通过某种绘画或者概念的方式进行特定的思想表达,一战以后,德国著名设计学者才正式把设计一词定义到某些特定的课程当中,其中比较有名的课程就是金属设计、桥梁设计。其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把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价值性的思维实践活动,更需要的是把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对象的实用性也纳入其中。这样就让设计更名副其实。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与经济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把建筑设计从一个理论过程转化为实践价值。

2、艺术文化的含义。一般来说,艺术其本质是一种情感活动,所以艺术文化就是一种情感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性的文化,其最终的目的是在在于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具体可以理解为,只有真正懂得和领悟到美,人才能够更好的去提升自己的意境与思维情操。所有,对于艺术文化的陶冶相对而言则是比较广泛的。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其他。因此可以说,艺术文化正是通过提高人的感受美的能力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为。从而更好的进化和完善自己。因此,无论是在什么年代亦或者是什么特定的历史时期。只要是把当时特定的艺术文化充分融汇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就会使整个建筑设计显得及其富有内涵和品味,可以说,正是由于艺术文化的价值魅力,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与创造活力,由此可见,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大。

二、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1、一时期。也就是早期,当时的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具体反映的是当时特定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当然,跟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早期的建筑设计并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生活所需的角度出发,因此可以说,一时期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实用价值性,而对美的靠产则几乎是没有涉及到的。具体来说,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艺术文化几乎都可以在教堂建筑上找到,当时教堂建筑所使用的各种彩图绘画以及神像的雕刻,都是对当时艺术文化的具体充分的反映。这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之间应该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交融,相会反映。共同反映着当时时代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气息。

2、二时期。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时期。这是一个相比较而言比较特殊的时期,也是整个建筑设计比较繁荣的时期,更是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比较完美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业生产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推动力,更是将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交融推到了顶峰,在19世纪,出现一种叫做工艺美术的运动,这种运动的最主要的设计标准就是要求展现出美与技术充分相结合。在这个时代,当时的建筑设计师正在努力试图将具体的形体艺术文化去代替传统化的古典装饰。因此,在当时新艺术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不同的建筑设计大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艺术建筑美感。之后就是在20世纪初期,当时的经济背景是,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机器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强调几个图形的方式对当时的建筑设计进行美的勾划和描绘。这个时候已经在建筑设计上发生一个本质的变化,那就是开始把建筑设计主要目标转化到对社会时代的需求上,这就充分奠定了现代建筑设计工业的基础。艺术文化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时代所赋予的建筑设计的认识和要求。

3、三时期。也就是在20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的艺术文化对建筑的设计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美学的观念,这个时候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开始将建筑设计的形式与其内涵慢慢的分离出来。逐渐建立起一种艺术文化建筑的新美学形式。当然在这个时期,现代绘画艺术的成熟以及发展给新建筑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展现平台,与此同时,新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为现代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基础。就在这新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文化充分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诞生了很多实用性很强大的几何建筑物。这样新艺术文化的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科学结合,不仅仅是给建筑史,也对艺术文化史带来巨大的冲击,会形成一股很强的推动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准确来说,艺术文化其本质是一个具有多文化角度的综合,从根本的角度拉说,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特定时代下人们的生存需要。同时,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组,充分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学充分结合,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开始逐渐分离开来,渐渐的形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但无论怎么变化与发展,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在本质上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科文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这又使得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建筑设计不仅仅充分包含和孕育着强大的艺术文化的魅力,二者之间可以说相互交融,深深相惜,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建筑设计你就可以发现,每一个建筑设计都是按照一定的艺术文化的美去勾划和设计的。因此可以说,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示了艺术文化的创造和丰富想象,反过来,艺术文化又对建设设计有着骨子里的影响。可以说,艺术文化对整个建筑设计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表面的,而是深层的,整体的。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才创造出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才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四、总结

通过以上艺术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的科学分析与探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其本质就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艺术文化的充分发展给建筑设计带来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艺术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思想根源和土壤基础。同时建筑设计又把艺术文化从理论展现到现实实践中,我们不可以忽略其中任何一方的力量,只要把艺术文化有建筑设计真正科学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属于时代特殊的伟大建筑设计,才能真正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如今充满了个性化与世界观分离的社会里,人人都想标新立异。建筑设计也是如此,以新以奇以怪以非理性的设计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琳琅满目的建筑中脱颖而出,仿佛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生活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下的人群的审美需求。然而,许多时候这种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突出反而忽略了许多建筑基本的要素。当然,也不能否认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生活模式的改变,某些建筑的要素也会随之而变。究竟什么样的设计适合于现今的社会,什么样的设计方法能适应现今的社会? 我想这是每一个时代都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建筑的本质

建筑作为人居住的场所、生活的环境,是为人使用的。建筑主要由形式和功能所决定,建筑是社会人文文化的体现,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因此这两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有人认为建筑是人类的工具,为人类服务,包括柯布曾经也认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显得有些冷冰冰。我认为建筑应该也是被人类赋予生命的,就像大树一样,具有出生、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不一样的树有不一样的树根、树茎、树皮、树枝和树叶,这都归于它生长的地方的土地和气候以及一些外部人为因素所决定。建筑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样的时代下建筑观和方法论造就什么样的建筑。

有的人认为建筑是艺术,所以建筑应该分为艺术类或者文科。我却比较赞同另一种说法,建筑应该归为社会学科。我们不应该将眼光仅仅局限在怎么样达到建筑形式和功能的完美诠释,而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更加宏观的问题上,例如历史条件、文化内容、建造技术、时间限制、社会制度、经济问题和可持续等。这些渐渐被许多人忽略的问题,其实早在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已经阐述。令人庆幸的是,如今在人们研究建筑设计方法论的过程中,又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并且结合建筑设计到实践中。

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已经不单单是履行固有的职责了,它还肩负着更庞大的功效和使命。可是,建筑最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它反映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文文化和精神价值,是历史的载体。

2建筑设计方法论离不开时代背景

从奥古斯都和平祭坛到和平圣坛的博物馆,从和平圣坛的博物馆再到理查德迈耶设计的阿拉帕西斯博物馆; 从卢浮宫到贝聿铭设计的扩建工程“大卢浮宫”。当一个建筑的设计手法不再被采用,但其设计理念仍然传承下来的话,那个建筑会成为经典。从金字塔到哥特式建筑再到现代主义建筑,每个时代的设计方法及其理论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时代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留下来。这些经典之作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有的设计师刻意的模仿或者照搬经典之作,可无论如何都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怪异。难道我们能说哪个时期的建筑的设计方法或手法不恰当吗? 这当然太片面了,它们的存在并被人们所称道自然有其自身的价值及意义。这就要追溯到社会背景层面上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所导致的审美观不同,以至于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同样的建筑的评价出现差异化。经典之作留给后人的也许已不是审美上的需求,而是一种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因此,问题不在于设计方法论的对错,而是表达在建筑上时是否适合时代的价值取向。

3建筑设计方法与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关系

建筑设计方法论不同于建筑设计方法,它可以说是建筑设计方法的方法,包括很多范畴,是基于建筑设计方法之上的更高的思想层次。

建筑设计方法也可以通俗的说是建筑设计手法,即是研究建筑的形式、功能和风格等要素,讲究统一、均衡、韵律、体量、色彩等元素在建筑中的运用。而建筑设计方法论则更着重于了解建筑所要表达的精神和文化上的意境,其中涉及了心理学、现象学、类型学、方法论等综合学科。而这些学科来源于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建筑的表达又释放到公众中,从而反作用于社会。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意义更加深远。

任何学科研究到了最高的层次都归为哲学范畴了,建筑也不例外。虽说如此,如今大多数的建筑设计都是空泛的,它们能够传达给人们的意境只停留在表面,而其中并没有蕴涵很深刻的哲学观。能够做到不空泛的人就只有一些建筑大师。在偌大的地球表面,这样的大师实在是少数,在多少年里面才可以出现这样一位大师提出革新的理论来影响甚至改变建筑的形式或功能啊。

4对十中国国情下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探讨

中国近些年来建筑设计人才辈出,这让人们看到中国的实力,看见中国的建筑事业在崛起。2006年,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他的团队打败了其余的竞争对手,以他们设计的“梦露人厦”代表中国第一次在世界的竞标中夺魁,这让人欣喜万分。其中的设计逻辑就是基于“非线性设计理论”,这给了人们新的视觉冲击。设想,如果将这样的建筑放在100年前或100年后,是否还能带给人们一样的视觉冲击呢。此时此刻,无疑的这样光怪陆离混乱的世界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成就了这样一些设计理论和作品。正是由于我们生活方式、生产技术的改变衍生出了新的理论,而这些建筑设计方法理论影响了建筑的形式,带给我们生活的冲击,碰撞出创作的火花,这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可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离世界性的人师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与我国的国情密不可分。西方的现代卞义建筑发展近百年,而我国继改革开放以后迅猛的发展,跳过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而又没有之前建筑文化的积淀。在这种快速发展和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无法逾越的问题。我国建筑师缺乏一些对生活的思考,这可以理解为一个青年在还没成熟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需要而参加工作,在工作中体现出不成熟的一面。我国的建筑设计也是这样,因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人量的规模化生产,结果建造出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建筑。

国外的建筑大师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例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及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我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人多数人对建筑人师具体作品的具体形式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和拙劣的模仿或对某些片段的肢解在我看来是一样的,都形成没有内涵的建筑物。

有的建筑是需要民期不懈的反复推敲才能成为传世不朽的经典之作。好的设计是一次辛苦的煎熬,是一次不懈的马拉松。例如卒姆托一个建筑从头到尾花了8年时间;斯卡帕为了一个银行设计付出了10年时间;勒・柯布西耶,一个思想理论,思考了一个时代。如今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所面临的情况不允许建筑师有这样思考生活的时间;可是,建筑是生活的反映,生活的经验又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练。因此,在这样特殊的背景情况下,我国的建筑事业形成了畸形的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建筑设计方法论和建筑设计之间是相互影响,它们同时代并存。只有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懈努力的探索,基于社会化、生活化的考虑之上,得出新的正确的适应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才能让建筑水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结语:本文从建筑本质出发,以建筑设计方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适应性阐述个人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通过经典建筑设计汲取大师经验,试从历史建筑设计中找到建筑设计的方法所重视的要素。建筑设计方法总归源于建筑的本质及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建筑设计方法与建筑设计相互影响,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前进。

参考文献: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7)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形象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其中蕴含的园林建筑细部的发展规律、优良的传统经验和技艺,仍能为今天借鉴和应用。这些传统经验和技艺,主要是指园林建筑细部在历史实践中反映出本民族、本地区最具有本质的和代表性的东西,特别是反映出与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习俗、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特征,同时还包括园林建筑细部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如何反映人们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技术和经验,这些都是传统园林建筑细部文化的精髓。

一、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传承与创新

在园林建筑细部创作中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必须以一种真实的态度对待历史,超越它的表面形式而深入传统文化的内部,通过分析观察具体的传统形式,深入体验和确切把握其中隐含的种种文化含义。在做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时必须从国家民族文化整体的深层意义出发,发现把握那些具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给予恰当的诠释和表现,从民族发展的层次上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寻求符合人们文化心理需求的表达方式,创造给人以自豪感、归属感的园林建筑细部。传统延续性的保持,不仅仅是采用传统的形式,更重要在推陈出新、源于传统的创造。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关于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以及继承传统文化的手段、方法、途径等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它的系统探讨与研究对于中国园林建筑界来说将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在对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上,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吴良铺先生曾经提出过“抽象继承”的设想,“抽象继承”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得过去所谓对传统的“形似”还是“神似”之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二、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利用与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园林建筑细部设计必须抓住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共同利用科技成果和智慧结晶创造的良好的契机,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之精髓。在把传统园林建筑细部要素运用于当代园林建筑细部创作之中的时候,应当找到正确的途径。传统与当代之间无疑是有辩证的关系,当代不可避免地要在古代给与的基础上起步。当代的速度和高度总会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传统的成就,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又是当代的动力和财富。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孕育之中的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为当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基础支持。在认识到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在当代设计的优势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设计实力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将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设计手法和艺术思想应用到当代园林建筑的细部设计中,这是每一位设计师需要思考和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根据上述研究和分析,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提高当代园林建筑设计者的美学修养和传统艺术文化的欣赏水平

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具体化的物质实体。园林建筑细部就是这样一种“物质实体”,一方面它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对未来的限定性,并且直接对人们的视觉、心里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是一种物质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表达。园林建筑细部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物。优秀的园林建筑细部往往是从美学角度苦心经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就很难构思精妙的设计意图。相应地,如果艺术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设计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即便是在今天,广大园林建筑设计人员也应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创作出既和传统文化有渊源关系又能体现当今时代特征的精美细部乃至作品。

(二)增强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社会,在园林设计中很少关注到园林建筑细部的设计,这与当代的社会、时代背景等有着很大关系。特别是在西方设计理念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园林及园林建筑细部文化受到很大挑战,甚至出现断层现象。面对着这样的局势,园林建筑设计者必须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时,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中的图案、纹样、形制都可作为当代设计形态创作的原型。这是一种比较表象的、简单的运用方式,是传统的具体形态的运用。而对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运用,要从一个崇高的民族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性角度去看待它、运用它,因为面对当前的全球化,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提炼成民族性的,这样才能将其发展成为世界的。

(三)加强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的理论研究

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也为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论据。对中国传统的社会和文化研究,可以通过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大量视觉材料得到验证。各种形态复杂、造型多样的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不仅会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会让人们了解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显著特征,也可以研究社会历史,为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四)重视对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抽象运用

将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元素进行加工,在形象上对其简化、变形。在材质上使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和质感,使原有的传统园林建筑细部元素保留某些本质特征,成为新的视觉符号。当代社会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社会,人们繁忙工作、生活之余,对园林享受可能更多的倾向于物质性,对园林精神方面的关注相对就次要。要想将这些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的做法应用于当代园林建筑细部设计上,必须深刻发掘其根本性、精神性的东西,抽象出来代表传统园林建筑细部特征的符号,并对其进行创造、发展。透过表面的东西,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神继承方法是一种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它要求人们把握传统园林建筑细部中传统本质、内涵、抽象的东西,提炼出代表性符号,将其运用到当代园林建筑的细部创作中。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8)

神权政治成为古埃及建筑的主宰。古希腊具有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泉。古希腊的建筑追求人性美而不是宗教精神,体现了平等、民主的世俗精神,优雅而明亮,功能也更加实用化。而古希腊建筑中精美迷人的比例尺度以及完美细腻的人体雕刻都明确体现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万物法则的理念与古埃及的神权建筑的精神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雅典卫城充分表现了这种世俗情怀和审美追求。古罗马统治者通过宏大壮丽的建筑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古罗马帝国的空前强大。古罗马城市中拥有巨大尺度穹顶的建筑和纪念帝王个人功绩的广场都强烈地反映了这种精神追求和需要。万神庙、竞技场、凯旋门、凯撒广场、输水道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进入中世纪后,神学再次占领了统治地位,建筑也变回了神权统治的工具。适合世俗精神需要的希腊十字式教堂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宗教崇拜需要的拉丁十字式教堂,集中式的穹顶因为降低了宗教领袖的神圣感和向心力也被教廷打压。哥特式教堂体现了这一时期世俗精神针对宗教权威的抗争。高耸的室内空间使人们对天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宗教领袖的关注。哥特式教堂成为建筑师和工匠们宣扬自身工艺、审美,歌颂世俗之美的载体,在神高阔威严的空间里顽强地表达人性的存在。文艺复兴的光芒穿透了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智慧的复苏和人性的光辉。拥有恢宏的集中式穹顶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都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文艺复兴之后建筑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波动性变化,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粉墨登场,建筑特征不再统一,但各自都明确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这一时期哲学思想不断变化,建筑形式也随之变化。建筑形式的变换印证了人们的思想上的变化;相反,了解当时人们思想的变化也更能理解建筑发生的变化。古代欧洲建筑如此,古代亚洲建筑亦是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是基于古人的哲学思想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源于天人合一、宗法思想、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多用木材而不用石材与中国古典阴阳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卑宫室”传达了儒家思想中不过多追求奢侈高大建筑的观念。群组建筑内各单体的等级关系和空间序列表现了古人重宗法、重伦理、重社会秩序的世界观。儒家思想长期处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相对于欧洲哲学思想的阶段性变革而言变化较少,也因此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速度。鸦片战争后,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逐步传播,使得中国建筑界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很多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新建筑。日本的桂离宫体现了传统日本哲学中的禅宗思想。桂离宫从整体布局到每一栋建筑,再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烙下了禅宗思想的烙印。纵观世界古代建筑史可以看出建筑随着思想变革而产生的时代性变化,建筑明显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人文历史环境对人们建筑观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2哲学思想与近代、当代建筑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深刻体现了建筑师个人的世界观对其个人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战的焦点不在设计手法上,而在建筑哲学上,也就是建筑观的论战。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都持有一套深具哲理和个性的建筑思想。哲学因素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中发挥了显著的引导作用。关注当代建筑师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建筑师个人的建筑思想、建筑哲学和建筑观。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愈加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引导甚至决定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解构主义建筑和非线性建筑的出现。解构主义建筑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哲学强调打破现有单元化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伦理秩序、个人思想准则甚至由人的内心抽象的文化底蕴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等。而解构主义建筑则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了运动而不安定的外部形态。非线性建筑植根于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以“平滑”思想和“游牧空间”去“生成”建筑,像植物生长一样,用自然的状态实现建筑设计,而不是将建筑与自然对立起来。非线性建筑是非线性哲学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简单的建筑视觉设计。也正是因为如此,业内将一部分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建筑定义为“伪非线性”。直接将哲学理论作为建筑设计理论是近一时期建筑理论发展的特点之一。这种理论上的哲学思想的明晰和外向性表达,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回眸最近半个世纪的建筑理论的发展,可以发现建筑师不仅从哲学思想中汲取灵感,甚至将哲学思想直接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哲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哲学直接引导了建筑设计的进行。同时建筑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将实用功能与哲学思想糅合在一起,使建筑设计有了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手法。

3哲学对建筑设计的引导作用

3.1理解新建筑

从传统的艺术、力学或者施工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当下建筑界各种新理论和新作品的出现,不易得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但从哲学层面去思考,认识到建筑是建筑哲学的表达的时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建筑理论和新颖建筑迸发出来。例如在中国国家美术馆投标中,库哈斯的设计没有采用传统的走廊加展厅的排列方式,而将展厅设计成“街”,展品的分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建筑功能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人、对文化、对行为方式的新理解。用哲学视角分析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新建筑,更容易理解建筑师的初衷和建筑作品的内涵。脱离哲学思想的新建筑往往徒有其表,哗众取宠。

3.2创新建筑设计

创新建筑设计,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可以理解为“用别人的建筑观来做自己的设计”。大家都这么做,就是所谓的“常规”。建筑方案最吸引人目光的首先是“想法”,其次是艺术性,最后是功能造价等技术性问题。或许“首哲学、次艺术、后技术”是人们审视一个设计作品的常规顺序和心理状态。从哲学层面上入手,建筑师综合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建筑技术,产生的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理念并将这个设计理念作为核心展开设计,可以找到创新建筑设计的突破口。“本土建筑”寻求地域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其目的是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最后的环境。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反对机能主义,认为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是一座脆弱理性的庇护所。光、水、风教堂系列是安藤忠雄表达其建筑思想的杰作。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建筑界特立独行的鬼才。创新建筑哲学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品味,使建筑更具深度,更有内涵。建筑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哲学思想的创新。从哲学高度审视建筑的社会功能,实现利用建筑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理想,是建筑设计进入更高的境界的途径之一。

3.3创新建筑理论

“反映人的精神需求并解决社会问题”是新时期人们对建筑、对建筑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建筑设计必然要求创新建筑设计理论。与时俱进的建筑设计,要求从实用功能、精神需求两个方面满足人的需要。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较低层次的建筑目标;社交需求是很多建筑正试图达到的目标;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建筑的高级目标。让建筑满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首先要分析需求要点,整理设计目标,然后才是寻找途径实现该目标。缺乏哲学分析手段,建筑师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哲学与建筑设计的跨界联姻,使建筑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口。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适应人类物质、精神需求的发展。今后的建筑设计理论已经不再满足于外观、空间、功能、安全等较低层次需求方面的内容,更多地关注了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哲学思想的创新。马斯洛晚年提出“超自我实现”需求,犹如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感受到的短暂的“忘我”体验。建筑应该帮助身处其中的人实现“忘我”,达到人类需求的终极目标。建筑设计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必然要求将建筑设计上升至哲学高度,用更高的视角、更宽广的思维去审视、去思考。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对哲学的依赖程度也会逐步加深。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9)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从而使物质和精神生活也迈入了新的台阶,同时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环境以及生活品质等多种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此,就设计创造而言,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还有艺术性,可以符合功能标准需要,又可以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合情合理的室内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是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

1、建筑文化的内涵

在建筑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历史,以及地域方面的特征。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蕴涵着最本质的东西。与其相对应的是外缘文化,外缘文化属于新型文化中的一种,并不是通过长期的积累所获得的文化,因此外缘文化还处于比较年轻的阶段。在对建筑文化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内核文化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一种文化,自身具备了一脉相承的特征。以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为例,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它所体现出来的建筑文化特征是凝重,因为这种材料是以石材为主的,通过混凝土所体现出来的造型就具备了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在建筑工程中,不单单是应用混凝土这一种材料,在应用其他材料的过程中,将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采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可以实现文化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现出文化的特征。

2、对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2.1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多层次性

在现代建筑中具有多元性以及多层次性的特点。从建筑文化中,人们可以看到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这是人类建筑活动过程中,活动方式与建筑产品的结合。在建筑文化中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内涵。在建筑文化的本质中可以发现,建筑文化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面,分别是环境文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生存文化。按照由内到外的方式进行划分,也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主要以物化的形态为主,所展现出来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比如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以及地理环境等,都可以反映出这种表层文化。在第二个层次中,主要是将形态以及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属于精神层面上的内容,在第三个层次中,主要是挖掘更深层的形态表现,也就是建筑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是经过思考以及探索之后才能了解到的。在建筑文化中,外层的文化是比较容易发生改变的,而内层的文化不会轻易的就发生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多元性是当前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单一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了,所以应该让建筑类型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及功能,因此现代建筑中的文化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居住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为主,主要是以经济适用为主的,精神层面上表现更多的则是公共性建筑。在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但是东西方在社会形态方面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体现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这也是多元化发展特点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建立公共建筑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这样才能在人们的心中获得肯定,并且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发密切,在文明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冲击,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相关人员设计的建筑体现该国家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2.2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并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它是符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将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思维模式得以提升,从而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相关领域的文化功能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同时也是存在革命性的力量。它可以将人们的思维模式改变,促进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发展力量。新型的思维模式逐渐的形成了新的建筑理论和其他有关的哲学,继而致使建筑文化发生的变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的出现了很多的建筑材料,不同种类的建筑设备也在应运而生,采取科学的结构形式、相应的辅助设备。再加之建筑设计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化,几乎会使相关人员可以进行随意的创作。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

3、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出:建筑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着密切联系。当前,愈来愈多的建筑设计中都引入了多种类型的艺术文化,从而逐渐的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建筑风格,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加的充分时尚的气息,对我国建筑事业以及艺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相关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将建设设计和艺术文化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挑选节能环保类型的材料,进而达到环境和谐的效果,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建筑也随着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崭新的内涵和外延。“内容和形式”是现代建筑自然考虑的一个方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思想的真正关注、对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实践、对各种自然科学成果的重视和利用、对其他不同设计思想的兼收并蓄等,使当今现代建筑的多样性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房屋住宅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尤其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有较大的变化。

首先从设计内容来看,传统的建筑设计注重于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而对于舒适方面较为忽视;而现代的住宅建筑更注重于品质和舒适的要求,在经济方面较为看轻。其次从设计程序来看,传统的设计主要注重于实际功能,更多的是如何实现;而现代的建筑设计对于前期的调研工作、方案设计阶段与工程进行阶段并重,更加突出建筑设计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再次从设计工具来看,传统的设计是通过手绘图纸和人工计算来完成建筑的设计,由于计算方法的局限,存在较多的简化内容;而现代建筑设计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绘图、计算,保证一定的精确度,而且缩短了图纸绘制的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设计内容。最后从设计方式来看,传统设计主要依靠经验来规范设计行为;而现代建筑设计更加鼓励建筑师能够有创新的思路和设计手法。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需要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住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不言而喻,再加上当今社会住宅的商品化,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项非常巨大的投资,因此住宅的质量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细节也是设计人员要比较重视的。作为住宅的设计者,不仅要将每个户型设计的布局合理化,更要在细微之处下功夫,让每座住宅都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舒适居所。

1.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纵观城市住宅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使得城市居住面积严重短缺,住宅建筑大量兴建,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住宅的建筑设计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令居住质量较差。另外,呆板、复制也是居住环境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改进和创新的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随着住宅逐渐成为商品,那么就应脱离传统福利分配住宅的陈旧模式,而是根据一定的销售定位,针对销售对象的经济情况、成员构成、生活模式、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进行设计的调整。住宅建筑设计应以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住宅内部的功能分区也可以较为注重。目前来看,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与卧室并重,应充分考虑到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性,结合建筑本身的特点,而进行动静分区、面积和三维尺寸的确定。住宅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可变性。结构形式的变革使得建筑可以有开敞的大空间,这对于住宅建筑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可以对开敞的大空间自主地进行空间分隔,使得室内空间具有可变性,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住宅建筑设计应考虑室内外环境的景观性。景观环境早已成为住宅建筑的衡量标准之一。应设计适宜的景观来提高住宅的舒适性,使得每个住户都能有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和声环境。

2. 改进和创新的理论依据

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伴随着大量的实践活动的进行而总结,并发展而来的。这方面国外的理论成果较为先进,我们常常要借鉴国外各种新理论、新思想。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理论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革新,要将一门学科成果提高到理论水平才能够指导更多的实践活动,同时反观理论成果的可靠性。此外,我们也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地域性、民族文化等传统方面与建筑设计有机地结合,形成独有的建筑设计理论。

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理念,住宅建筑设计应积极地将生态理念引入其中,通过一些建筑技术,或是建筑新材料的应用来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将建筑节能贯彻到整个建筑领域,从而使建筑设计理论更加完善。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应加入环保理念,除了创建良好的室内居住环境外,还应营造良好的室外生态环境,包括住宅区域位置的选择、总体规划布局、园林绿化和必要设施的配建。

3.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代表着对历史的传承以及特定时代的审美观。也就是说,建筑艺术不仅包含历史的范畴,还包含时代的进步,因此它的本质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应以开放的眼光来对待传统,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经验和理论成果,并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先进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与解析式的逻辑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创造性的思维是一个囊括了创造主体多种基本智力因素的集发过程,也可以说建筑创作与纯粹的科学技术存在一定的区别,在于感知和理性、形象和概念相融合的领悟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赋予建筑以生命,使其在完成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体现出历史性、文化性、创新性等,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不是单一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是与其他的建筑及周围环境共同形成了城市,外部空间换件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设计某种特质,而且包含着建筑形式、建筑空间所不能揭示的美学形式要素。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之间存在某种统一及协调的逻辑规律。

建筑设计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从最初的手绘图纸,到如今的计算机绘图,使得建筑师的各种设计思路能够更加轻松、更加精确地跃然纸上,也令绘图工作量降低,人工误差减少。同时,由于计算软件的飞速发展,可以模拟出多种设计思路,令建筑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思路。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创新。钢筋混凝土的出现使得大跨建筑、高层建筑得以实现。钢材的大量生产使得钢结构的大量应用得以顺利进行。钢结构轻质高强的特点令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将建筑设计引向了降低建筑能耗的高质量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将生态、节能的意识贯穿整个设计活动中,坚持创造出高品质、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这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住宅设计中的细节

卧室是住宅最主要的核心功能空间,其设计的合理性是户型设计的关键。卧室的面积大小应视整个户型配比给予合适的空间。具体可参照住宅设计规范。健康性对于卧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呼吸、采光、通风是每个人基本的生理要求,故卧室的安排一定要朝向合理、日照充分、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且与住宅中的公共活动区域区分开来,形成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空间布局要合理,起居室不能开门太多而使其成为过厅一样的交通枢纽,这样则失去了起居室的意义。从实际需要来看最好有两面净长大于4m的实墙,以摆放电视和音响、沙发或坐椅,使其真正具有接待客人及家庭成员一起活动的意义。

餐厅是家庭团聚的主要场所,除享受美食之外,还能在一起交流一天的学习、工作情况,可见餐厅在整个住宅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餐厅的空间设计应注意:尽量能有自然通风;与厨房的联系要便捷。厨房是家务劳动最繁重的地方,故厨房设计时应尽量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使操作者省时、省力是厨房设计的研究核心。厨房的平面设计,应力求方正,过于窄长的平面只能布置单面一字形操作面,不便使用,厨具的布置要符合炊事程序。洗涤池应置于窗前, 光线好, 便于操作。灶具不应设置在窗下,炉灶若设置在窗下则容易被吹熄火焰,在操作者不知的情况下煤气散发。灶具与水池应邻近,便于取水和洗涤。水池和炉灶都不应放在操作台转角处, 这样布置不方便操作。

电源插座布置一定要细致考虑,合理布置,考虑不当会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床头柜、电视柜等的插座布置。厨房的用电设备较多, 要在不同部位安装多头插座,并要防水防潮。

在通风采光设计方面要考虑有直接对室外的窗口,并保证有充足的有效面积。特别是阳台设计,阳台是室内空间的外延,是室内外交流的功能空间,它的主要功能很多,比如欣赏窗外的美景、营造家庭绿化小环境、晾晒衣物、存放食物、休闲纳凉等等, 阳台是个多功能多变化的功能空间,它能为住宅室内空间增添无穷的趣味。

综上所述,住宅的细节设计,看似简单,但却都不容忽视,需要建筑师在置身其中时细细体会,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使每一个住宅设计能更实用,更完善。

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是顺应城市发展需求的,是人们在新时代提出的新的生存环境需求。作为一种艺术和功能协调发展的设计活动,建筑设计的改进和创新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当代各种建筑文化思潮对工业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 在这里建筑艺术更多地表现为象征性、抽象性、隐喻性和建筑立面的独立性特征。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也会随之相应改变,并且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这就使研究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总之,在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中,房屋住宅建筑始终都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它的叙述性设计理念和结构美学特征给现代建筑和建筑设计师以重要影响,而建筑多元化和地方性的创作理念对房屋住宅建筑的发展会有多大的影响,正是我们建筑设计师需要思考与不断地探索回应。

参考文献

当代建筑设计论文篇(11)

作为本次论坛的第一位主旨发言嘉宾,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以“建筑与城市文脉”为题,通过一则丰县迁址的故事开篇立论,明确了“建筑也许可以照搬,但文化不能移植”的思想。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陈国亮在会上代为报告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唐玉恩关于“传承文化的创新”的演讲。其中他着重介绍了“上海图书馆”、“绍兴博物馆”和“和平饭店北楼的保护与扩建”三则案例,并借此强调了建筑创作必须基于文化传承的理念。

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常青就一个悖论、两个事实、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分享了他对“建筑本土化的风土背景”的研究,并按语言、降水线、地质等标准对中国的风土做出区划。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总院首席总建筑师汪孝安,在讲话中以朴实的语言和贴切的案例为现场嘉宾解读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既包含文化层面,也涉及节能环保等环境问题。

作为主旨演讲环节的压轴嘉宾,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从人的角度谈起对城市身份的认同,在之前四场演讲的基础上重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许江以“城市这种‘群’”为题的慷慨陈词句句深入人心,赢得掌声阵阵。

为贯彻和落实首届论坛上关于“促进跨界交流,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论坛建”的倡议,本届大会正式成立了UACF论坛组委会,即UACF城市建筑文化论坛组委会。成立仪式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长福发表了重要讲话,并郑重宣布组委会正式成立。他明确指出,“UACF组委会须始终贯彻城市建筑文化论坛的精神和理念,努力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致力为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做出贡献。”

随后,组委会分别为组委会成员颁发聘书,其中理事会理事长一职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鸿华担任;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吴之光、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桦、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被任命为理事会副理事长;理事会理事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长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等院校代表,以及华东六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共同担任;郑时龄、葛剑雄、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程泰宁、魏敦山、吴建中、蔡镇钰、邢同和、王建国、沈迪、吴长福、唐玉恩、汪孝安15位建筑界大师、院士、知名建筑师被聘为组委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随即,UACF城市建筑文化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也在当天召开,30余位成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组委会章程,明确了组委会下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职责和义务,并初步制定了后续相关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