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班级规章制度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3:55

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篇(1)

3.每天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要高,若有不交作业者,科代表记上名单,交至科任老师和班长处,按老师要求补好作业,若再不完成,则抄双倍作业并扣2分!

4.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许乱说话,随意走动,站立,开玩笑,不许擅自做作业、玩玩具、或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大声起哄,更不能发出怪异声音等。自习课上,有事情要举手报告,否则违反了的同学扣5分一次(酌情抄班规2次)。

5.早读,晚读时,科代表到台前带读,马上拿起课本,大声朗读,挺直腰板,书本立起。

6.每周值日小组,都要认真完成值日,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认真负责自己的工作,若有不做值日的,先提醒一次,若还是不改,就扣分。生活委员下课检查教室卫生,有问题,就让值日小组成员解决。每个值日小组成员要等其他成员一起离开教室(先完成值日的帮助其他成员)。

7.小室要摆放整齐,垃圾桶旁不能有纸屑,如班级扣了分,则整个值日小组每人扣2分。谁的物品放在柜子外面被扣了分的扣那个人3分。

8.不能携带零食,饮料进入班级,不能拿饮料瓶装水,若被人发现或举报者,一人扣5分一次并抄班级规章制度10次)

9.要维持良好班风,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校规校纪者(包括头发不合格,穿着不合格)若有人违反,每人扣5分。

10.桌椅要摆放整齐,横竖对齐,椅子下的书要摆放整齐,书包不能放在教室里,水壶不能放在地上,要挂在左边的钩子上,袋子不能挂在钩子上,要放进小柜里。如谁被扣分,则扣其2分。

11.课堂顶撞、辱骂、嘲笑老师者每人扣5分一次。(抄校规一次)

12.课堂、自习课、晚修期间看课外书,玩电游,睡觉,吃东西,讲话,传纸条的,一次扣3分。

13.中午就寝,晚就寝,不按时睡觉或卫生,违纪被扣分的,整个寝室的同学每人扣一分,每人抄班级规章制度一遍。

14.不能讲粗话、诽谤、和谩骂,不能进行非法交易和殴打同学,若被人举报或发现扣5分一次(抄校规两次)。

15.课铃一响必须回到自己的座位,禁止去洗手间、倒水等等。课铃停止没回到座位算是迟到。如果有人违反,扣3分一次,抄班规1次。

16.课间不能追逐打闹,否则每人扣4分,抄校规1次。

17.要爱护公物,不能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踩,不能破坏班级任何事物,否则要罚钱并扣分。抄校规2次

18.文明交往!

班级规章制度篇(2)

为规范每一位同学的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高二理科班更强、更优、更好,特制定如下规定:

第一章

有关说明

1.品行起始分为100分,每学期结分一次,至学期结束,按照实际考核周数,计算总成绩。得90分以上(含90分)的为优秀,得75分~89分(含75分)的为良好,得60分~74分(含60分)的为及格,得59分以下的为不及格。测评结果与评优、评先、资助、补助等挂钩。

2.一次扣分超过10分的须经班主任同意。

第二章

处罚细则

1.不交作业,一次扣2分;不完成听写任务,一次扣2分。

2.值日生不擦黑板、不喊起立的,一次扣2分;非值日生未经值日生授权,重复喊起立的,一次扣5分;下课时,未主动让老师先走而自己抢先出教室者,一次扣2分。

3.迟到、早退一次扣3分,旷课一节扣10分。

4.老师讲话接茬,一次扣2分;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加扣2分。

5.课堂上违反纪律、干与课堂无关的事〈睡觉、吃东西、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做小动作、打闹、坐姿不端正等〉每次扣2分。随意调换位置的,调换双方均视为旷课。

6.穿拖鞋进入教室,一次扣5分;在楼道等公共场合聚众起哄,一次扣5分。

7.衣冠不整,上课(含自习课)戴帽子者(特殊情况例外),扣5分;其它不注重中学生仪容仪表要求的,一次扣5分;发型怪异者,一次扣5分,并责令在二日内作出整改,否则扣10分。

8.劳动时不积极,出工不出力的,一次扣2分;劳动时缺席,一次扣5分。迟到扣2分。

9.个人门前实行“三包”,区域有垃圾的,发现一次扣责任人2分;公区内有垃圾被学校通报的,一次扣该小组每人5-10分(若已落实到具体的同学身上,则只扣相应责任人分数),组长同等扣分;寝室内有垃圾被学校通报的,一次扣责任人5-10分,室长同等扣分。公区课间不参与捡垃圾的,一次扣1分。

10.损坏公物者,除照价赔偿外,一次扣3-5分。被学校通报的,一次扣5-10分。

11.在班级外的其它场所乱扔垃圾,被其它班级同学检举的,一次扣5-10分。

12.集会、“三操”迟到、早退、缺习者,按第3条处理;

13.说脏话、嘲笑、讽刺、挖苦、欺负同学、喊侮辱性绰号引起同学反感的,扣3分;拉帮结派,搞挑拨离间,影响、干扰同学正常的学习、生活的,扣3分。

14.不遵守安全规章,做危险动作、开危险玩笑,危及自身及同学安全的,扣3-5分(造成后果的,除支付相关费用外,一次扣20分)。

15.做操不认真,跑操不整齐的,一次扣3-5分。

16.升旗时不严肃,甚至讲话、东倒西歪的,一次扣5分;不统一着装的,一次扣5分。若要求佩戴学生证,未佩戴者,另扣2分。

17.打架滋事,讲哥儿们义气,聚众斗殴,从而对班级形象造成重大影响的,扣20-30分。

18.无礼取闹、顶撞班干部,扣5分;不接受老师批评,甚至顶撞老师,扣5-20分。

19.有抽烟、喝酒、偷窃、、偷逃上网、早恋等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扣15分;对班级造成恶劣影响者,一次扣20分(如果在寝室发生上述行为,致使当周该寝室不能获得文明寝室者,所有寝室成员被扣的分数,一律转嫁到该违纪学生身上)。

20.寝室未能获得周“文明寝室”的,全体成员每人扣5分.

21.住校生未经班主任请假,擅自在校外就餐被发现者,一次扣10分;不遵守校门出入管理制度,被值周教师或者门卫通报的,每次扣10分。

22.活动月中,不能获得“先进班级”,每人扣3分。

23.班团干部带头违反班级纪律,一律顶格扣分(指有扣分幅度的内容,按最高限扣分);班团干部、室长以权谋私,“当老好人”,查证属实,一次扣5分。

24|,上课,睡觉玩手机的没收,

扣10分,

并责令买清洁工具.

25.凡是一次扣分达到10分及以上者,每满一个10分,为班级买桶装水一桶。一次扣满20分者,需家长到校拟订家庭帮教措施后,方可继续就读。在家长未到校之前,违纪学生一律到办公室内蹲写不少于

2000字的认识材料两份(一份交班主任,一份交家长)。

第三章

奖励细则

1.获得“文明寝室”的,全室成员每人加5分;寝室内的班团干部及室长,每人加8分。

2.活动月中,获得先进班级,每人加20分;学期评比获得先进班级,每人加40分。

3.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并获得学校奖励者,按照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30分、20分、10分、5分;校级以上奖励者,按照县、市、省、部级,分别加40分、50分、60分、70分(多人共同获得一项奖励者,按人均分计)。

4.学期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团干等称号者,奖30分;被班级评为“标兵”、先进之类奖励者,加20分。学期荣获班级前3名,加30分;3-7名,加20分;8-12名,加10分。

5.热心班级事务,主动为班级分忧,承担分外工作,效果突出的,一次加5分。

第四章

附则

1.本细则经全体班委会讨论通过,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同学意见不断修正,以期达到更好地管理班级的目的。

2.学习委员负责处罚细则第1--2条;

班长负责处罚细则第3--7条;生活委员负责处罚细则第8--11条;

体育委员徐思林负责处罚细则第12条;团支部书记负责处罚细则13--14条;班主任、寝室室长负责处罚细则第

15--24条.;

奖励细则总体上由班主任负责。负责人应本着为班级负责,为同学负责的原则,立足于事实,认真作好记录。任何人不得涂改记录,有问题应向班主任提出。擅自涂改记录,一经查实,学期操行评定直接确定为不及格。

3.本细则从2012年9月1日起生效。

4、学生德育分期末结果,将告知家长。不及格的同学,下期报名由家长陪同,

酌情报名。

制定班规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为班级争光,让我们携手共创万源四中的先进班级,共创美好明天!

高2014级理科班

班级规章制度篇(3)

(一)制度要全面细化

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言行都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比如,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表现,在课间应该如何表现,在宿舍应该如何表现,在集会时应该如何表现,在穿着打扮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看起来比较琐碎的问题,恰恰是学生最爱出错的地方,而有了相关的制度,学生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容易做出过于离谱的事情。

(二)制度要切实可行

班级管理制度要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不能定得过高,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否则适得其反。比如,我在制定有关学习方面的制度时更注重对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规范与要求,而对于学习成绩则没有固定的指标。因为我校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高,若给他们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他们就会因为目标的难以实现而厌学,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再说,针对中职学生,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三)制度要有奖有惩

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既要有惩罚的条款,又要有奖励的条款。如果只惩罚不奖励,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只奖励不惩罚,也不能起到对个别调皮学生的约束作用。比如,我在课堂纪律方面有这样的规定:凡在课堂上睡觉、闲谈、吃东西、玩手机等的学生,每次扣除品德积分3分,而一周之内没有违反过一次课堂纪律,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学生,本周的品德积分在正常加分的基础上再加3分。因为我校学生的品德积分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对于品德积分的加减,学生还是比较重视的。

二、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

一个班级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班委会的职能作用。班委会的职能发挥得好,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得好,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班委会的组建

班主任接管一个班级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组建得力的班委会。班委会的组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一是毛遂自荐,二是同学们的举荐,三是班主任的考察。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希望加入到班委会的阵营中来的,有些自信开朗的学生经常会毛遂自荐,也有一些有责任心也有能力但行事谨慎、低调的学生不愿毛遂自荐,却会被其他同学极力举荐出来,班主任要通过平时的观察、侧面的调查、当面交谈等方法,对这些学生进行慎重的筛选,重点应考虑责任心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因素。

(二)班委会的分工

班委会一般都由以下岗位组成: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等。班主任要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和特长等,让他们对号入座。担任班长的学生,首先要有全局意识,任何事情要能以全班的利益为出发点,其次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再次就是要在全班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这样的班长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而学习委员应该选学习踏实、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卫生委员应该选责任心强而又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文体委员则应该选活泼开朗且有特长的学生。

(三)班委会的团结

班委会成员虽然都有明确的分工,但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班主任要教育好班委会全体成员,要求他们有大局意识,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其他成员搞好班里的各项工作。某个班干部缺勤的时候,其他的班干部要积极接替缺勤班干部的工作。比如,学习委员不在的时候,其他班干部要及时替其收发作业,不能出现因某个班干部的缺勤而导致一些工作没人去做、班级秩序陷入混乱的局面。

三、关爱是最强大的武器

在班级管理中,很多教师只强调对学生要严格,却很少提到对学生要关爱。殊不知,在班级管理中,关爱比严厉更有效。如果学生感觉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他就会心存感激,愿意和教师接近,愿意听教师的话,也愿意用同样的爱心来回报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关爱学生,只对学生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这反而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久而久之便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关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面对全班学生,一定要公平对待,不能有半点私心。即无论学习优劣、品德好坏、家境贫富,都要一视同仁。很多教师总是喜欢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关心和照顾总是多于其他学生,这虽说是人之常情,却恰恰是引起一些差生叛逆的因素之一。那些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你越忽视他,他越想用各种方法引起你的注意,激起你的愤怒,以此来获取你的关注。另外,一个偏心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全班学生的尊敬。这就对我们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

(二)关爱要做到无微不至

关爱学生,就要从细微处着手,就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关心、关注。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从学习方法等方面多加指导。如果学生生病了,要及时去看望,病中的人是渴望关爱的,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生病期间去探望他,他一定会心存感激,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更听教师的话,服从教师的管理。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和父母一样关心、疼爱自己,从而也就会更愿意听教师的话。

班级规章制度篇(4)

1、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如果合理安排时间,还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担当重大管理事务,为学校和班级争荣誉,做好老师和同学交给的各项工作,管理好自己,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作出正确的选择。

(来源:文章屋网 )

班级规章制度篇(5)

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讲得是无为而治思想。无为而治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充分信赖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必要条件,并做必要的辅助工作。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推行“依制治班”――依靠完善的制度来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

借用依法治国之方略,“依制治班”需要做好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执制必严、违制必究四个方面。

一、有制可依是前提

上学期借助学生工作处团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班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契机,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班级各项工作能有章可循。在以往班级规章制度基础上,结合14级学生的新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本班特点的制度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班委值日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级笔记本电脑管理制度、卫生值日流程及标准、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班级早操制度、文体活动与赛事管理制度、监督制度、请假制度、卫生标兵组制度、流动红旗制度、制服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明确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规范,告诉大家那些应该做,具体怎样做,那些不应该做,做了之后的后果是什么。它们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制度不是从天而降的,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班级管理的需要,通常由班主任牵头、班干部和学生代表参与起草、系副主任审核后开始试行,新制度的试行期为两周或一个月,根据试行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映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的规范合理。

二、有制必依是基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不遵循,亦不成方圆。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只是行知的第一步,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在先行为重。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要坚决遵守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毫无价值。规章制度的确立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学生就知道自己在教室、在宿舍、在与人交往中应做什么、应怎么做,让学生逐渐地把自己的思想与言行统一到班级制度的轨道上来,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引导他们逐渐的由“他律”发展为“自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执制必严是关键

执制必严简单说就是要严格执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人们会根据其行为得到的反馈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要想让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让学生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适时的表扬、奖励,及时的批评、教育,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在班级管理中执行规章制度的主体主要是班主任和班委,班主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具体的工作一般都是由班委分工负责,为了保证班委能够执制必严,我们对班委的工作有着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机制一――班主任随机检查,班主任会不定时对各班委负责的工作进行抽查,工作到位的及时表扬,工作中有疏漏错误的进行批评教育并协助其完善自身工作;机制二――班委弹劾机制,对于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班委,同学们可以随时联名弹劾,只要联名人数超过班级人数的一半;机制三――举报制度,如果对班委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方法有异议,可以通过QQ、微信、邮箱向班主任举报,对举报有功的同学实行物质奖励。通过这些机制,既严肃了制度执行队伍,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又提高了工作效果。

班级规章制度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5-02

一、大学班级管理与大学班级制度文化的内涵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简言之,管理就是创造个体更好地在群体中完成目标的环境。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式组织。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班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实现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系列职能活动。依据以上分析,对大学班级管理做出如下定义:大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工作者带领学生,按照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创造学生个体更好地在班级群体中实现个人成长目标的环境。制度文化是一个比制度更深、外延更宽的概念,不仅包含制度本身,还包括制度理念、法制精神、建章立制的过程,以及制度实施的状况,等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以及这些架构与规则的形成过程、运行状态与实施状况。依据以上分析,对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做出如下定义: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组织架构及其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以及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大学班级制度文化体现了大学文化中包含的学校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校风校纪等内容,落实到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中,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实施高效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班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大学班级制度文化是促进学生认同学校教育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形成班级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追求的途径,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保障,大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离开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将导致学校教育管理的形式主义,大学文化的传承将成为无本之木。大学班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班级组成特殊性与班级管理的特殊性两方面。班级组成的特殊性,大学班级成员是在学校招生录取后,学校教务部门依据分班要求,将同一专业学生分成若干自然班级。此举说明大学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专业发展目标。大学班级班主任大都由专职教育管理工作者或者专职教师兼职,没有专职的班主任老师,这导致了班主任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级中;班级成员基本都超过了18岁,属于成年人,区别于大学之前的未成年人。管理的特殊性。大学班级管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主旨,这体现了大学对成人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要起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需要班级建立自运行体制,这需要有稳定的管理团队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良好班级制度文化的形成能够适应大学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班级规章制度篇(7)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86-01

班集体创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以迎接社会以及企业对其的挑战与要求。而一个创新型班集体的创设只依靠教师的管理与组织是完全行不通的,它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确定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班级目标,使全体师生能朝着同一个目标与方向共同奋斗,让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可以说,创新型班集体的创设规范与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向着社会对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与前进。这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此,教师要在学生入学之初建立创新型班集体,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设置具体的奖惩措施,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展,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满足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创设创新型的班集体呢?

1 完善班级规章制度,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规章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保障,它的构建以及完善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创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加快班集体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纪律性,从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能够向着同一目标努力和奋斗。而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具有导向性。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思想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组织性,促进集体意识的形成与增强,使班集体能够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与发展;(2)具有约束作用。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约束学生的所作所为不能违背班集体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班级规章制度锻炼与磨练自己的意志,让学生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加班集体的战斗力。这样建立起来的班级规章制度才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2 确定三位一体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即是集系级管理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干部三位为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系级管理者是在负责整个年级班级管理的总责任人,他的作用主要是负责掌控与把握整个年级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总方向,负责加强与督导各个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并制定与完善各个班集体管理目标的总评价体系。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管理与建设的指导者、组织者与领导者,是整个创新型班集体创设的核心人物,在学生入学之初,班主任就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建立符合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此外,班主任还是创新型班集体创设的责任者,班主任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设定具有班级特色的管理模式,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创新型班集体的创设。学生干部是由学生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他们能够辅助班主任更好地建立与管理班级,从而构建出一个创新型的优秀的班集体。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班集体创设过程中,采取三位一体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促进班集体管理工作向着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完成班主任的班集体管理工作,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3 完善班级管理建设,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创设创新型班集体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以外,完善班级管理建设也不妨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段。班级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以及目标管理。在具体班集体创设过程中,班主任不防同时采取这几种班级管理模式,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悦的学习。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与执行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管理与规范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现代班集体管理模式下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管理模式之一。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接地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实现将集体与个人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实施平行管理时,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成为教育力量,同时还需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转化与感悟,实现班集体管理与发展的目的。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的决定与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兴趣。目标管理是指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与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它的目的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向着同一班级目标奋斗努力,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良好品质。

4 结语

总之,班级由学生组成,而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因此,在创新型班集体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创设过程中来,从而建设出和谐、民主的创新型班集体。

参考文献:

[1] 陈静.创新型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2016,No.

班级规章制度篇(8)

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笔者认为要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主导是班主任,学生是班级管理参与者。

一个班级新成立,班级成员之间不甚了解,学生自主管理难度较大,所以,这一时期班主任可以以命令式对班级进行管理,发挥管理主导作用。因为对学生不是很了解,所以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多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常规教育,要引导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制定班级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规章制度,并要求学生认真执行。这一阶段发挥班主任管理的主导作用,是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

第二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管理班级。

在这一阶段,班级成员间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班委也基本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所提高,这时,班主任应采取参与式领导、说服式管理来进行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继续对班级管理进行指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班主任还要抓好班委会建设,多指导班干部开展常规工作,使学生遵守校规班规的意识逐渐加强。在这一共管阶段,班主任只起辅助管理作用,主要工作是培养班干部管理意识。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这一时期班集体逐渐趋向成熟,班干部有明确的管理岗位和职责,班规班约也已形成,班级已成为一个制度健全的整体。在这个阶段,班主任从班级管理中逐渐“淡出”,充分还权给学生,实现班级高度“自治”。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也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这时,班主任应将自己定位为检查指导角色,检查班干部开展工作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动向,多对班干部的管理进行激励评价。

二、班干部培养策略

以前的班级管理强调的是班主任主体管理,常常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班主任的强制看管和惩罚。很多班主任只是积极钻研如何对学生管、卡、压,常常忽略了班级成员的主动参与性,而班级成员的主动参与有利于班级管理顺利进行。

1.转变学生观念,丰富管理角色

有很多学生认为学生在学校的任务就是学习,没必要去当班干部受累受气。班主任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懂得以后的社会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再仅以分数来衡量,所以现在要积极培养多种才能,以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懂得担任了班干部,不但可以加强自我管理,还可以获得班级管理的积极体验,增长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技能。

2.培训班干部,激发管理热情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和开展讲座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内容如帮助学困生、处理突发事件、主持班会、维持纪律、组织班集体活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平日的文体和节庆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组织,积极展现他们的才华。

班级规章制度篇(9)

中职学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二、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多动、任性、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入校第一年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第二年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第三年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理想是否可有可无?’、‘中职生谈恋爱是利还是弊?’、‘网络的利与弊’等大型辩论会,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

四、动员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建设

①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群策群力,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突出独特的文化内涵。

②设计班级标志。包括: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这类活动要尽量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

③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养成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班纪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一个班级科学管理的前提是规章制度的规范化。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参与班级活动及处理班级事务的行为标准。新学年一开学,我就选择了得力的班干部,制定了卫生轮流责任制度、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评优制度及批评惩罚制度和学习上的互助制度,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搭好了平台。

其次,落实好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比工作。一个制度定出来,其正确性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被认同后就要强化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评比,营造出鼓励学生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氛围,既可以强化制度的落实,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对于学校检查的各项常规,我们先自行检查,大力表扬和鼓励先进,积极改造落后的思想,惩戒不当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落实,促成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④营造心理氛围。要营造一个具有高尚价值观念的集体氛围,并使个体受其感染而自觉认同,以此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渐进的甚至会出现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活动仍然是最好的形式。为了矫正学生中的不文明行为,我们举行了“培育中学生的风度”为主题的班级活动。通过演讲、看专题片、调查采访社会相关的人士,了解他们是如何对待风度的,然后写成调查报告进行交流,用小品演出的形式演绎什么才是真正的风度等等。学生自己设计、体验,无形之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氛围逐渐形成。

班级规章制度篇(10)

郝京华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占有的文化的总体。”史华楠等学者也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潜在的学习。

班级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从广义来理解班级文化,我们可以把握班级生活中一切影响班级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的影响因素;从狭义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握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个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为班级全体成员所承认,给予他们最好发展条件,或许使他们感到最大满足的班级文化条件。

笔者对班级文化的界定是: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的影响下,由班集体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学者们认为班级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一)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功能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知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二)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个体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三)激励功能

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也有学者提出班级文化具有平衡和保障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平衡功能是指其对班级文化中的矛盾的协调作用;而保障功能则是指班级作为一个准社会,也发挥其自身的保障功能,以使学生们在当中能安全地从事各种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过程。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学者们研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他们几乎都是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几个角度来研究的: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抓好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

1.抓好制度的制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保证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关键是如何实施。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规章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时,仍然按照传统的途径去思考探索。经过这样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初步地对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有启发性的思考。其实,学者们在探讨实施途径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有一种理念蕴含其中,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感受。学生是班级的独立主体,班级文化的各项功能只有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够达到实际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林.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2]蒋忠.班级文化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4,(6).

[3]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4]呼君.本机文化建设的误区及纠正[J].河北教育,2006,(10).

[5]易孔山.关于创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0,(3).

班级规章制度篇(11)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使全班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习生活的自觉性,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积极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为班级争得荣誉,以期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塑造良好的班风班级,争创“先进班级体”。建立健全班级制度,是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班级管理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它是班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时刻起着规范引导作用,这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确保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班级管理,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成学生的各项学习任务,提高素质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哈马斯认为:没有主体间的有效性就没有规则。规则或规范,不像事件那样发生,而是被作用主体承认其意义而产生有效作用。反思我们许多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学生参与制定,大多是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和成人的思维角度给学生制定了:“上课不能大声说话”、“不能在楼道和教室打闹”、“不能损坏花草树木”等许多禁止性规定。而学生只是一个执行者,这种被动执行带来的只是一种潜在的逆反。我们认为:班级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要考虑到对人的本性的尊重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塑造。以及整个实施过程的人性化,防止简单粗暴的以罚代教的惩办主义,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在班级制度创建中,首先要坚持在学校各项工作及法规的指导下,在班级领导的引导下,在班委修订班级制度的前提下展开。其次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讨论,讨论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制度,最后通过班级全体公开讨论,民主决议产生。例如,我们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时,先让学生自我谋划建立怎样的宿舍管理制度,然后提出: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在寝室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问题,让学生自己写上几条,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形成条款,然后全班汇总,经过筛选归纳,交由全班同学讨论,最后确立成文,付诸执行。这样,以规则的形成过程,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又通过主体间的有效合作,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认识到规则,体验到规则。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权力的尊重,也是对规则平等性和人性化的体现。作为学生,不可能一次就能制定出比较规范完整的规则,但至少是一种可以执行的规则,是被执行者认可的规则。通过实践后在让学生去补充修正,这一过程又是一次教育的升华和提高,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制定出了班级管理、班级队伍建设、文明寝室建设、学习考试、安全工作、团支部工作、班级心理健康问题等制度。

2 班级制度的宣传教育

班级制度就是学生在班级团体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如班规班约,课堂纪律准则等。制定合格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加强学生实际锻炼的一种强制性辅助手段,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行为时间。它不仅可以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校纪校规的贯彻落实,还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活动程序中有节奏地学习,劳动、休息,学会有计划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对于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都有重要意见。要建设好班级,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班级制度体系。班级制度一般有班级评选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委管理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班级资产管理制度、班委换届选举制等,它可细化到学习、纪律文明礼貌、卫生、娱乐和活动等班级工作的各方面。

班级制度的顺利贯彻实施,一般要经过“创建——服从——同化——内化”过程。班级及制度的服从阶段,就是班级制度确立后的宣传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各个成员表现为在班级舆论的压力下,表面转变自己的思想与态度,服从群体的规范准则。这种服从并非自愿,要采取细致、具体、全面客观的配套措施:①利用班级会议,对班级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学生认知制度内容及意见;②发挥班级榜样的示范作用与班级舆论的压力,使个体逐步出现制度所要求的行为;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比与自我检查增加制度执行的自觉性;④发动团员,班干部进行监督,以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在每个学期开始,在修订完善班级制度后,我们在教室的墙壁、走廊展示一些标语,名人名言。如“请说好普通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利用环境熏陶,把无声的宣传教育内化为规则意识。然后利用晨读和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班级规章制度。向学生宣讲班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让大家知道新制度指定的目地和内容。确保同学们真正理解和认同制度的全部内涵。同时班委干部深入各个小组,参与讨论交流,做到人人发言,谈感想,提建议,表决心,我们还通过开辟专栏,组织专题演讲等丰富灵活的形式,有重点、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班级制度意识的宣传形式。以遵守班纪班规为荣,破坏班纪班规为耻的规则意识,经过班级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大家对班级制度建设意义的认识,决心为打造具有良好班风班级的优秀班集体,要严格遵守班级制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争做班级制度建设的主人。这样使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执行班级制度的准备,从而树立起规则意识。

3 严格执行班级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则。并对规则严格执行,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规则意识教育,我们的学校管理,对此不能等闲视之,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必须从完善学校的规定,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做起。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应该从严格执行班级制度做起。

3.1 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先导,特别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眼里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班级制度的执行中,教师要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加压,树立师表形象,才能形成崇高威信,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使学生“亲其师,遵其规”,达到依法治班的目地,如我们在培养学生守时习惯时,老师准时到教室上课,工作期间不迟到、不早退。清洁大扫除时,班主任带头干,一改过去老师说,学生做的老习惯。文明礼貌教育中,老师着装朴素大方,不佩饰物,语言文明。师生相遇老师主动招呼问候。通过老师的美好言行,潜在的培养着学生的规则意识。

3.2 实行监督机制。立制度易,行制度难。这与制度执行中的监督机制有关系。我们在班级制度执行中,建立了老师、班干部、学生相互监督机制,班主任监查全班学生,班干部监管周边的同学,学生监视老师和班干部,每位学生监督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全班形成一个监督网,校内校外都有“电子眼”,一有不良行为及时制止,督促其改正,做了好事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向做好事的同学学习。监督机制的建立,使班级制度得到了有效实施。

3.3 开展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喜欢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约束,才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摆好课本,笔记本和学习用具,发言提问按规定姿势举手,发言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等。对此经常进行检查评比活动,形成一定习惯,落实课堂规则。班级制度执行中,还应开展一些活动,进行强化训练,是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规则,对于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们在落实安全制度中,开展“交通事故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上下楼道靠右行的实际登临训练活动,预防地震逃生训练活动,火灾安全逃生训练活动等,便学生体验到了安全规则,从而树立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