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文环境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07:58

人文环境论文

人文环境论文篇(1)

高等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并实施了素质教育,在加快现代技术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网络化信息管理步伐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职能,营造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和谐氛围,争创和谐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和图书馆人的呼唤,是我们每个馆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尤其在加强新图书馆建设和创建和谐校园的今天,这项工作规划和目标更具有战略意义,也是促进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有力保证。

1 人文环境基本内涵

所谓人文环境,即体现人文精神的环境。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也就是体现人文关怀、人本价值的图书馆环境。构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就是要在图书馆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中使之体现出这种人文精神。

1.1 物质环境中的人文追求

图书馆人文环境中最外在的层次就是其“物”的因素,即馆舍建筑。建筑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它体现着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是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的物质表现。图书馆的建筑是图书馆的人文关怀的物质体现,也就是人文环境的物质外壳。要营造图书馆良好的人文环境应在图书馆建筑中体现人文价值追求,即体现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价值标准。

1.2 服务理念中的人文意识

构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文献保存和传递的基本原则,馆员的工作理念等方面无不体现人文关怀、人文追求、人文意识,既体现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通过文献保存、传递,实现知识交流这一基本职能,图书馆必须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文环境。

1.3 工作关系中的人文氛围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图书馆人文追求的成败。馆内各种人员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人际,氛围是整个图书馆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构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首先必须营造馆内工作人员之间的人文氛围。图书馆人文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相互关系及其工作作风都紧密相联,而全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相互关系又和馆长的行为态度和作风息息相关。为了营造馆内的人文氛围,馆长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自己公正、民主、宽容的形象。公正、民主和宽容是人文精神中的博爱意识的具体表现。实际上,馆内职工之间的和睦、互助,这种充满人文关怀氛围的形成,就是将馆长对员工的公正、民主和宽容贯彻到全馆职工的工作、生活和相互关系之中,成为每个员工自觉的精神追求。同时这种精神追求也会贯彻到馆员和读者的关系中去。而员工对待每一位读者的公正、民主和宽容,必然会强化整个图书馆的亲和力。营造整个图书馆浓厚的人文氛围。

2 如何创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

2.1 重视图书馆人文建设,发挥和谐环境育人效应

图书馆是社会的细胞,是文化和文明的象征,构建和谐图书馆,需要图书馆馆员的共同努力,如何从自身做起,形成儒雅亲和、彬彬有礼的文明服务风范,塑造文明馆员形象,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图书馆服务内涵,打造特色育人新天地,是当前图书馆人不断思考的研究课题和努力方向。

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会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图书馆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精神。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曾经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专业,和其它任何一个专业一样,有技术、科学、人文这三个层面,可见,今天图书馆的研究和服务在崇尚科学精神,加强技术发展的同时,重视人文精神建设,是和谐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作为新图书馆建设的新型馆员,应站在争创文明先锋的前列,在立足日常的服务工作基础上,开阔思路、拓展服务领域,以满腔的热诚和亲和力的服务态度教育人,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高雅的艺术风格塑造人,在新馆建设中,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对馆内育人环境进行精心布置和规划,如在每一层楼的走廊墙壁都可设一个内容新颖独特的教育主题,各服务窗口或阅览室张贴馆训、伟人画像、名言警句和国旗;设置经典图书精品柜、形势宣传布告栏以及美育学习园地,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换园地内容,在适当的地点和位置还可张贴或挂有人文性的符合大学生口吻的健康向上警示语,让图书馆的每寸土地都发挥育人的功能,形成规范的文明空间。因此,学生置身于如此的环境中,心灵自然得到净化,修养得到提高,图书馆文化也便成了“春风”,成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教育课堂。

2.2 强化音乐素质教育,拓展音乐视听功能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深入人心,大学图书馆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同时,利用高品味的艺术手段,实施美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促进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其它教育形式,匠心独具,尤其在强化学生高雅音乐宣传力度,抵御庸俗文化的侵蚀,弘扬民族艺术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文献资源采集人员在资源购置中,既要涉及到重点学科、主干学科等专业电子资源,又必须考虑到各学科的平衡发展,注重对音乐学科资源的适当倾钭,可重点精选世界经典名曲、名歌等音乐电子声像载体,尤其对我国现当代大型声乐创作典范作品,应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思想政治教材重点收藏。面对庞大的中外古今的高雅音乐作品,图书馆人应开拓视听服务领域,营造艺术氛围,将有声电子资源服务大门向读者敞开,使音乐视听室成为学生具有特定风格的教育场所,成为环境温馨、品味高雅的艺术殿堂。我们设想,当他们跨进别具一格的音艺厅,看到壁架上一排排装潢精美的世界名曲,并被一首首动人的旋律所打动时,一定会陶醉在音乐海洋中,使其在紧张的文化学习后获得休息,得到放松,同时也受到教育和启迪,这不仅为图书馆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艺术氛围,而且使长期处于静态状况的图书馆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2.3 人文环境建设的表现形式――人性化管理

即在管理中强调人的责任和能动性及与此相关的价值观念、管理观念,在单位或组织最高领导者和最高领导层的推动下,激活人这一最活跃要素的主观能动作用,自上而下充分体现务实、高效、科学的管理风格,以弥补制度的不足,突破制度化管理的局限,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图书馆。以人为中心,牢固地建立起事业与个体目标之间的联系纽带。即高度重视服务读者的社会效益与自我发展的馆员个人需求的两重利益驱动,关心馆员、尊重馆员、设法满足馆员的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不断激励馆员,千方百计调动馆员的积极性。特别要树立馆员资源的观念,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建设,以发挥整体效应,实现馆员的个人目标和图书馆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设是指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相互促进与渗透,突出人的能动性,是以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为中心,以人性管理为手段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加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设,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最大地发挥图书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英. 论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J].现代情报,2006(3)

人文环境论文篇(2)

锦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具特色。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著名的“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102线国道使锦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了“一小时城市群”。锦州港是中国沿海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商港,已跻身于中国港口二十强。锦州机场已开通锦州――北京中转联航,可飞往全国各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大大增强了锦州的城市影响力和经济、文化的辐射力,也为锦州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天然的基础。锦州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锦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贸重镇。

2 对锦州市人文环境的具体分析

2.1 物质层面。锦州是中国最北端的港口城市,是连接东北内陆经济区域与环渤海经济带的“黄金走廊”。但由于通往海边有南山相隔,城区人口密度过大,锦州一直是封闭的内陆型城市。而且,与其他辽西地区城市一样,锦州也存在着竞争实力较弱、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和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等问题。

目前城市南移的步伐,拉开了城市骨架,扩大了城市容量,打通南山通往港口的渤海大道,形成以滨海新城区为龙头、老城区为依托,以凌海和太和为两翼的组团式滨海城市新格局。渤海大道建设、锦州大港的建设、部级石油化工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建设等都在打造着锦州的时代新形象。女儿河休闲公园、锦州市市府广场、锦州市图书馆、锦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锦州市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也在改变着锦州的面貌。历经建设,锦州市公路总里程目前已经达到6785公里,黑色路面铺装率、二级以上公路比重、高速公路里程都居辽西之首。

2.2 制度层面。一座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从社会的上层建筑上看,一个城市里拥有一大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这一系列组织机构中的各种规章、管理、人际位次等,均构成了一个城市的制度文化。各种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各种管理机能的有效性,具体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以及整个城市运转的效率及协调性,是衡量城市人文环境中制度层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在制度层面上,锦州存在着协调机制不健全,企业制度、市场机制和政府管理体制不协调,政府过多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等问题;市场机制不健全,行政性区际关系削弱甚至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地方行政主体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导致资源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难以实现;协作机制不健全,各自为政,地方封锁,缺乏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配合机制。

2.3 精神层面。“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是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特色,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是一种生活信念和人生境界,是深藏在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背后的一种观念元素。锦州是座英雄的城市,当年辽沈战役的英雄主义已深深扎根于这里的广大群众心中。锦州人民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乐于奉献、勇敢战斗,英雄主义已经成为锦州城市精神的一部分,成为整个城市的灵魂。

3 构建锦州人文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3.1 物质层面――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1.1 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为骨干,空运、水运相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锦州建设成辽西物流配送中心,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目标。

3.1.2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锦州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区域中心城市。

3.1.3 加快高新科技园区建设,建立高效精干的园区管理机构,加强统一协调和管理。

继续加大一港(锦州港)、一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凌海百里工业带)等建设力度,努力在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全力构筑沿海发展新格局。整体规划上构建滨海新锦州,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统筹规划,增建公益性基础设施,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环境质量。

3.2 制度层面――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体制机制。锦州的体制机制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体制机制。应健全市场机制与合作机制,打破地区封锁,根据区域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实现生产要素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应有效整合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强化互动,搞好产业配套,形成集群效应;应兼顾各方利益,通过分工协作实现“双赢”和“多赢”。各城市在产业整合、市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应顾全大局,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运作的一致性,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3.3 精神层面――提升市民素质。市民素质的提高包括:①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②改变城市居民的知识结构;③加强市民的文化修养,从而扩展大众的文化视野,提高市民群体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吸纳能力,提高广大群众艺术欣赏的水平和情趣,并使市民追求高尚的行为准则、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升锦州市市民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3.1 加大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力度,使市民获得良好的文化薰陶和高雅的精神享受。

3.3.2 培育城市精神,使之成为市民素质的支柱和高度凝炼。锦州这座革命老城的革命精神要外化为市民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体现出他们的生活格调、文化品位。

3.3.3 以构建学习型城市为支点,推进现代城市文明。市民的精神生活、道德修养最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思想品格和艺术情调。

3.3.4 举办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思想品格、观赏水平和艺术情调。知识性强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广大老百姓的素质,改善他们的生活面貌,促使他们自觉地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抛弃陈规陋习,积极追求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徐莉.关于加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大连干部学刊,2006.1

[2] 李向民.优化锦州市投资环境的思考.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4

[3] 张华丽,江远. 城市人文环境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大连 民族学院学报,2005.3

[4] 刘锡涛,牛江红.论福州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福建地理,2002.12

人文环境论文篇(3)

2.进一步增加选修课比例,提高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2009版培养方案选修课比例为23.5%,2014版方案已增加到24.2%。为满足社会对环保应用人才的需求,增加了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性较强的选修课,如给排水工程、化工安全、管道工程、工业通风与净化、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管理和环境法学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主修某些专业模块,拓展其专业视野,提升其专业综合实力。还设置了环境工程CAD制图课程,注重实例与理论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CAD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利用学术讲座的形式,从市政设计院请来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讲解“毕业设计CAD图纸规范”相关内容,这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

3.以综合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综合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增强课程的系统性,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传授及多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工程思维模式与综合应用能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及毕业设计,教学内容涵盖了化工开发过程和化工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环境工程技术的需求。注重从思想、方法、推理上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善于学习的科学思维素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在2014年本科教学评估中,环境工程专业基础教育环节得到评估组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二、强化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近两年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环境工程专业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等教学内容,大幅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学时。通过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等环节,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学活动和所学知识的实践意义。在2014版培养计划中,已将环境专业课程实验又增加了20学时;又新增了污染控制综合试验,学时数为48学时;环境监测课程增加16学时的实验内容;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增至七周;进行为期十八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当然,强化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增加总学时和总学分,还应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采取新的举措,加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为保障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实行校、院、系三级严格管理和跟踪考核制度,将毕业设计分为初期考核、中期考核和答辩考核等几个不同的考核阶段。初期考核阶段,以环境工程系为单位进行学风教育、开题报告及方案设计的考核审查;中期考核阶段,分别由学院和学校督学组对毕业设计的进度、完成的质量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和建议,专业导师及时督促、指导学生进行调整、改进;最后进入答辩考核阶段,由5~7名专业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考核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设计结构方案、图纸、图表、计算及外文)的质量和数量,设计(论文)的新见解及成果,自述及回答问题情况等,对不合乎要求的需重新修改,应付了事的打不及格成绩者需参加二次答辩,二答仍不合格者需重修。通过对毕业设计的严格要求、层层把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加大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开放,推行创新性实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技能,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自2012年开始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学校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保证学生更好地于实验室根据需要自主地进行实验研究、产品开发等,不断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环境工程实验室也不断加强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在校本科学生的开放,采取全天开放、阶段性开放、预约开放等多种形式,吸引有兴趣或特长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

4.加快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自启动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强省项目———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建设以来,充分利用省教育厅和学校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累计投入的近300万的建设经费,创建了独具工程特色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场所。新建了一批能够充分体现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验装置;同时建立了具有仿真和操作功能的污水处理的综合实训实验系统,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曝气系统、Orbal氧化沟系统、MBR池和二次沉淀池等;还新引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和实训软件、通风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模拟软件。这些实验平台建设,工程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为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长春工业大学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为其立足于社会打下基础。学校完善了教育教学、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了校、院、班三级的危机预防和干预系统,形成“125-要爱我”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格局。在素质教育课程平台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时必修课程和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近20门必选1学分课程。我校为了体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宗旨,提出并实践了“离学生最近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

2.坚持素质教育贯彻于教书育人过程始终的教育观,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提高哲学素养,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在培养计划的品德与业务素质模块中,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等作为必修课程。通过对学生哲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综合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看待事物的全面性与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工程思维方式的建立,更好地将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和工程思路运用于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污染治理,更好地适应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需求。

人文环境论文篇(4)

2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的矛盾性

另外,从环境艺术所属门类来看,是具体科学学科,即环境艺术设计是隶属于科学的,考虑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俨然,科学的严谨与技术性决定其与人文具备的意识性是有区别的,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差异性就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未必能完全重合,从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矛盾。其次,从各自的价值追求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通过空间的艺术的手段予以实现与打造,而人文文化则从本质上要求“以人为本”精神文化的传承,二者在目标与实现手段上仅有部分交叉。再来看,人文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不同文化的传承路径不一致性决定了多源文化的交融,不同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风格体现存在差异。

3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人文文化的意识形态与精神追求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存在,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文文化表现文化传承的外在物化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发挥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导向性效用,引导环境艺术设计通过环境空间设计,充分发挥“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人文要求,实现二者共有价值的最大化,正是本文力图研究的目的。根据前述分析,将充分发挥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效用,应该注意的原则总结如下:

3.1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利用人文文化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体现人文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在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要贯彻实现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发展。因此,充分利用人文文化对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一方面主要蕴含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要求上,通过人文文化价值要求人与环境的空间协调度,探索适用的量化技术,使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人的舒适度与实用性方面成为人文外化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要求上,艺术对人文的追求是贯穿了整个历史进程的,将人文精神价值融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充分丰富环境艺术作为技术与艺术结合学科的内涵。

3.2环境艺术设计应根据人文文化价值差异调整其设计表现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与人文文化交叉而不重合的特征,表明了二者分属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应充分利用二者的矛盾面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论为指导,具体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设计适应性,保证环境艺术设计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3.3注意区分与人文文化交叉学科或价值理念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注重区分人文文化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区别,以区别对待不同价值体系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作用。如部分反映了人文文化的人体工程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与人文文化本身对其影响是不同的。在差异中不断深化人文文化以及相关领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才能不断深挖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内涵,为进一步的设计操作实践夯实基础。

3.4保持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自身发展路径的独立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集技术与艺术与一体的科学学科,更是设计行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应当在一定程度范围内保持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贯彻其本质原则,实现其理论与实践价值,除了应充分吸收众家之长,更应高拓深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途径中,应保持与时代接轨的触角,与行业先进技术与思维接轨的态度,但与此同时更应该走精细化拓展本行业发展的道路。

人文环境论文篇(5)

人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贯通的,因为人本身就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物质需要范围的拓展是由精神需要而引发的,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不断转变使人突破了其动物性自然规定界域,人成为一种新的面向对象、了解对象和把握对象的存在物;精神需要在使人成为对象的人的同时,也使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人的精神在打开他的总体自然存在疆域的同时,也打破了他的自然需要的限度,使得人的需要呈现出不断上升和无限扩展的态势。可见,一方面,正如人的精神的超越性使人打开了难以穷尽的欲望空间,使人不必像动物那样完全被锁定在自然需要的限度之内一样,也正是人的无限欲望对需要的不断流注,才使人的需要源源不断地发展,也正是人的需要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但另一方面,人越是成为精神的存在物,他就越想要突出和表现其自由本质,他就越是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在发展冲动,这样的发展冲动为人之不安于现状和想要超越现实的诉求所表达。因此,他在推陈出新着自己的存在形式、自己的内在需要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在不断地发展和奔向那个遥遥无期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发展”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基于人们对于争夺有限物质利益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始于需要对象的有限性和人对满足欲求的强烈渴望。人的精神与自由使人的需要变得无限,而无限的需要最终会指向无限的发展。人的无限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无限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又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压力。历史上的无限发展论基于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发展出这样两种认识:一是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二是认为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手段是无限的。过去,人们总认为自然界作为一个无限广阔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各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料。同时,人们总是相信,个人的知识虽然有限,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却可以凭借其文化积淀而持续地认识自然和不断地生成新技术,从而为人类获取自然资源提供用之不尽的手段和工具。基于以下理由,无限发展的理论的两种认识都存在问题:首先,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其次,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手段方法也不是无限的。就第一个方面来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另一类是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成历史的产物,它的总量是有限的,而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也只有在保证其再生周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即可再生资源并不等同于无限的资源。同样地,人类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手段也不会是无限的。虽然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但这种能力相较于无限的自由仍然难以望其项背。所以,在无限的需求促成无限实践的条件下,会造成无限的生产与消费,而无限的生产与消费,就必然促成无限的发展,而正是这种超越了生态限度的无限的发展,才导致了当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之下,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江河日下,如果人类仍然不警醒,仍然不改变这种生产生活方式,最后必将走向自我毁灭。有人认为,人类完全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无限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对此观点我们持否定态度。其实,正是人类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能力的总体的绝对有限性,才导致了当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正因为人类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对象存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而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条件下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把握自然对象,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能力的展开过程只不过是一个基于既有知识系统不断地自我纠错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二、像人一样生活:需要与生态的内恰

人要像人一样生活,首先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本质。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应当认识人的真正存在、了解人的真正自由和理解人的真正本质。他进而认为,人的真正存在与自由,并不像现代社会中不断发展的各门关于人的科学那样,仅仅将人当作一种客体,通过各种层面的知识就能够被认识。我们认为,对人的认识必须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人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由于人的物质性存在是有限的,而精神性存在可以无限,所以这种总体状态与人的需要是相互对应的。因此,人要像人一样生活,就意味着人必须成为一个物质需要有限而精神需要无限的存在者,换而言之,就是要在满足人之基本物质需要的条件下着力于其精神世界的开发,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但是过去的无限发展理论,却并没有受导于如此的认识,而是将人的物质需要从自然限度中释放之后,就让需求如脱缰的野马任其狂奔。人们沉醉于对物质利益永不停息的追求和满足之中,物质需要成为人们耗费精力而永无注满的无底深潭,使人们沉溺于无止境消费和无意义的生活。如前所述,无限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严重的,而要摒弃无限发展主义,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使人回到人本身的本然规定之中,即成为一个物质需要有限、精神需要无限的存在者。而要如此,首先就得让人类习以为常的无限的物质需求“回归”到它的一定的应有限度之内,即必须对人的物质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如何进行调控?这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类物质需求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能够提供相应需要的限度之内,人类物质需求应当是一种被调控的生态化的物质需求。要对人类的物质需求进行生态化调控,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人们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人们只想到其无限的物质需求应当不断地被满足,而很少考虑那些无限的物质需求本身是不是合理,更没有考虑到它们有没有符合生态要求,是不是具有内在的生态合理性。面对如今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各种物质需求进行生态化考量,在考察它们是否具有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要进行这种合理考量,就得有这样的意识准备:一是树立物质需求的生态有限意识。人类需求内含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是二者构成的总和,我们能够说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无限发展,而人的物质需要则不能无限发展,它必须受到限制。二是建立物质需求的生态有度意识。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内在节度,物质需求也是如此。物质需要须符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内在节度,任何超出这些节度的物质需求,都可能对人类带来危害,都必须得到调整。三是确立物质需求的生态合理意识。物质需求的生态合理性包括需求本身的生态有利性、需求对环境的生态维护性以及对实现需求的条件可能性,从这三个方面对人的物质需要给予全面考量。那么,如何培养人之物质需求的生态化意识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寡欲思想对于控制我们过多的欲望,对于我们物质迷狂精神的生态化“整肃”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道德经》则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可见,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寡欲可以养生、养性,而这种养生、养性原则因天人合一而完全内恰于生态要求。荀子则认为相对于总体上谈欲之多寡,不如谈欲本身的性质规定。他说:“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他认为欲望本身的合理性非常重要,不合理的欲望多了容易扰乱社会秩序,合理欲望的增长则无伤于社会秩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寡欲思想,其实主要是谈寡物质之欲,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关涉到精神以及道德之欲,我们则认为不但不能减少,反而更应当增多。这是因为我们对精神对象的分享不仅有利于人们生存境界的提升,而且也不会造成其自身的减少,就更不会因此带来生态问题。那么如何开发人的精神领地、如何发展人的精神需求———即如何使人成为一个重心偏于精神的存在者呢?我们认为至少得注意两方面:

人文环境论文篇(6)

2建筑环境的生态设计与人的体验

《艺术的起源》中格罗塞论述道:“原始的造型艺术在材料和形式上都是完全模仿自然的。除去少数的例外,都从自然的及人为的环境中选择对象,同时用有限的工具把它描写得尽其自然。”人类的造物活动从本质上体现出自然的特性,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自然,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模仿自然生物的形态,但能够借鉴其部分的特性,使设计更加符合人的体验、符合自然的规律。“自然不属于人类,但人类属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设计是人融入自然的过程,在工业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重视、突出其生态性成为主流与趋势。建筑与环境的生态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需要在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运用生态的理念,将设计与生态联系起来,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新环境的建造与原有环境保存和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人的物质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文化需要通过建筑与环境的设计来传达,注意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性,表现设计的生态、将设计的社会性与功能性通过建筑、环境展现出来,促进人们了解、懂得进而实践生态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的精神体验。中国传统“宜居”的建造就非常注重建筑、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室庐》中论述到“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迹廛尘,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居住建筑的最佳地方是山水之间,而非郊区山村之地。在远离城市的山水之间的居室更适宜人的修养,是人获得生活的最佳体验之处,这不仅显示出了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文震亨对于理想居住环境的选择,更从侧面传递出向往自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是人的本性的事实。在周围环境的布局上,他认为,即便是身处城市的喧嚣之中,但仍然需要创造出“门庭雅洁,室庐清靓”的空间。在明代工业经济尚不及现达的年代,文震亨提出要创造一种自然和谐远离喧闹的宜居之所的观点,可见其远见卓识,认识到,让山水与城市共生并努力提高居住生活空间使其能够达到清静、雅观。中国传统的“宜居”建造关注的是人的居住以及体验的需求,在生活发展中形成与自然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是最古朴的建筑、环境生态设计。而新加坡国际公共住房大赛中获奖的“梯田式住宅”将中国传统的宜居观念现代化、本土化。住宅形式取自于自然、诗意的梯田,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来优化住宅的通风、采光,以减少热量的吸收和能源的消耗。而住宅区的整体规划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尤其是水源之间的组合,更是展现出一座座真实的“梯田”,创造出令人神往的居住体验。建筑、环境的生态设计是社会人文发展趋向的结果,它从现代意义上更加深刻地诠释了时代化的“道法自然”的精神。它从“人”出发,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去指导、实践设计活动,不但创造出时代化的绿色设计,更是在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以及设计的开拓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文环境论文篇(7)

一、解读“泡菜理论”,领悟育人真谛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较早就提出了一个“泡菜理论”──泡菜和淹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水的浓度和味道!以笔者之见,泡菜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泡菜的质量指标最重要的是口感风味,它甚至于关系到顾客是要泡菜还是要新鲜蔬菜、要此泡菜还是彼泡菜的问题;泡菜的口感风味主要影响因素有:泡菜汤料、蔬菜的原料、制作工序与浸泡时间、保存方式与时间等;蔬菜的原料、制作工序与浸泡时间、保存方式往往可仿、可学,所以大同小异,可是为什么各家泡菜风味不一、口感各不相同。其实奥妙就在泡菜汤料之中。泡菜理论给我们如下的启示。

启示一:人从总体说是社会的人,任何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环境的产物,所以古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好环境如同一缸好汤料,任何人进了这个生态环境,就好比泡菜原料投入汤料之中,时间一长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化学反应。反之,一个人出了问题,这个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能早就出了问题。

启示二:泡菜的原料取决于先天条件,相比之下,泡菜汤料对泡菜质量来说更为关键。育人也一样,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固然是可喜,孕育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更具普遍的人文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启示三:汤料有优劣之分,还有配料成份带来的口味不同。同样,不同的环境好比是不同的汤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大学环境有名校环境与非名校环境的差异,名校与名校、一般院校与一般院校的特色也不尽相同。但是,真正好的大学就是要处心积虑酝酿出一缸上好“汤料”,精雕细琢地做足大学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所有身处其中的莘莘学子和广大教工,甚至对初来乍到的来宾,在大学有形的精致大气建筑群与其它充满人性关怀的硬件设施中产生一定心理效应,特别是在无形的浓郁深厚的大学精神与特色文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化,并产生持续有效的群体氛围,对个人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

二、汲取中外营养,提升育人境界

由上可见,泡菜理论看似简单通俗,其中却包含了重视环境育人的深刻道理。当我们把眼光投向中外教育的漫漫历史长河,我们发现英雄总是所见略同!孔子认为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非明智之举。荀子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南北朝颜之推如是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些先哲名言与古代成语“近朱者赤”异曲同工,都是对环境育人十分精辟的概括和颇为形象的比喻。“孟母三迁”,是古人重视环境育人的典故,更是知行统一的佳话。择邻如此,择友交友的训诫在中国传统处事箴言与家训教诲中也随处可见。在学校教育不够发达的古代,对育人环境如此重视,不可谓不是一笔精神财富。

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在环境育人方面更为自觉、也更见实效。感受过牛津大学浓郁文化氛围的人无不赞同:对牛津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周围的生活和环境,大学生正是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感悟而学到东西的。许多从国外回来的学者和校长都发表过这样的感叹:在欧洲的许多世界名校,并没有宏伟壮丽的大门,也没有集中的现代建筑,甚至没有大片的草坪,不少大学的学院分散在整个城市内,然而一旦走进他们的院落或大楼,无不感受到一种唯有学府才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那里的每一个廊柱、每一个雕像、每一张布告,都散发出它的荣耀历史、它的不俗品格、它的迷人魅力。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史,既是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教育的发展史,正好伴随了育人环境的变迁与进步;同时又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择优的过程。我们且把如何培养人的工作划分为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放任自流,受教育者处于自发的状态,仅仅对于少数自控力强的人来说效果比较好;第二个境界是填鸭灌输,不论受教育者欢迎与否、接受与否,教育者处于强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对大多数惰性较大的人会有一定的促进与帮助,但其效果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更大的遗憾是尖子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第三个境界,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明的教师总是循循善诱、善于“造势”,他们充分尊重与善于激发各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与育人环境来引导受教育者,把知识和道德的传授转化为包含着教育意图的艺术与环境,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同样的道理,高校必须领会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善于以文“化”人,要在营造一种自由宽容的生态环境、大气流畅的育人氛围上下大功夫。综上所述,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是育人的更高境界!

三、酿成一缸好“汤”,营造四大环境

(一)彰显一个理念──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育人环境的核心内容

在众多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因素中,大学校园理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而且最有优势成为全社会的首善区、示范区与文明窗口。大学精神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业绩、品格、精神的结晶,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我们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在坚持其清纯朴实的本性同时,还应培育其崇高正直的理想与情操、更多地砥励其淳厚博大的“贵族气质”、修炼其文明儒雅的“绅士风度”。大学要通过长期努力与积淀,以一种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方式,营造一种感人至深、催人上进的气氛,促使每个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二)消除两种倾向──大学文化“虚无论”与“速成论”

“虚无论”认为大学文化虚无缥缈,个别大学领导甚至认为大学文化建设无关痛痒;退居其次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可要可不要;有钱时要,没钱时不一定要。一位美国教育家的一项研究表明:1520年前建立,至今仍以同样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名字、做着同样事情而存在的85种社会组织中,70个是大学。大学之所以薪火相传,就因为大学一直在以研究、创造与传播文化为己任,从根本上说,这是大学文化环境的魅力所在。说白了,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熔炉”或者说是一缸与众不同的“汤料”。

“速成论”追求立竿见影,实为急功近利,表现为追求规模、忽视质量,重视硬件、轻视软件。殊不知一些高校抢时间、赶进度造大学城以至质量低劣、隐患多多,盲目攀比、不惜代价地大兴土木以至债务缠身、文化断裂。难怪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问:一片土地上投入巨资建立一片楼房,就是一所大学吗?不少大学新区缺少的正是大学应有的文化气息。我们是否时时在思考什么是大学的使命、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责任这些反映大学价值选择的严肃问题?当我们决定借巨款修建新楼、新区时,是否想到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解决关乎大学质量和命运的学科和人才建设问题?我们在办学理念上能够视学生为大学之根本,并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不惜代价努力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吗?我们的学生热爱大学并视其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心灵故乡吗?

(三)建设三大风气──加强校风、教风与学风的建设

要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思路与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开展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宣传先进事迹与先进人物,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修订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创新求是的良好学风。

(四)营造四大环境

通常地说,大学育人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社区校园地理位置(大至省市,小至地段)、建筑(校舍、场馆)、园林绿化(花木、雕塑)等自然人文环境;“软环境”指意识形态,包括校训、校徽、校史、报刊、网络、主题活动、规章制度和文化娱乐等等舆论氛围、学术氛围和生活氛围。笔者认为,大学育人环境还应该建设成为优美的景观环境、浓厚的学术环境、民主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

1.优美的景观环境

一个外宾在领导陪同下来到一高新技术园区,当陪同者指着一大片新楼说是某大学城时,外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NO,NO,IT’SAFACTORY(不,不,这是工厂)!”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无庸讳言,我国城市建设雷同化已经泛滥成灾,高校新建建筑设计缺乏大学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个性,同样是非同小可的“遗憾”。事实上,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超前才是建设人性化、生态化、数字化校园的前提与基础,投资额高效果未必佳!其次我们才谈得上配套景观的美化与绿化,然后恰到好处的“景上添花”,就会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花、草、石、路、廊等相得益彰,达到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2.浓厚的学术环境

学术研究是大学创新的源头,发挥名师与教授的领军作用,提倡原创与批判精神,鼓励学术自由、学派争鸣、学科交流,重视成果转化与技术市场化,致力营造自由探索和浓厚的科研风气。周国文先生在《大学观念与新教育精神》中说得好:“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在极高水平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合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无处不在。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

3.民主的学习环境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决不是真理的垄断者。古人云:“教学相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先“亲其师”,然后“信其道”。所以陶行知先生告诫教师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哈佛声名远播,其校训也不同凡响:“与柏拉图为友,与苏克拉底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而大学的生命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其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学生们总是潜心地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但当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他们便感到理想的飘渺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的确,学校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选择判断、学会灵活运用。

4.和谐的人文环境

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它浸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因此,关于和谐的人文环境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着眼于校内全体人员,包括学生、教师,还应包括后勤员工,要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气氛。

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生活点滴入手,并精心设计有文化底蕴的节目,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有思想性、有学术性、有娱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充分发挥好网络等现代媒体和高科技成果,共享信息,平等沟通,实现网上网下互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创新的契合。

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优化社区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共青团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2]丁虎生.高度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北京:光明日报.2005-3-23.

[3]杨庆北.哈佛见闻.北京:光明日报.2005-3-11.

[4]陈延斌,胡相峰.中国古代的蒙养教育及其现代意蕴.北京:光明日报.2005-3-2.

人文环境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一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卒叶I足清洁生产。总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娌沦是从2003年起才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2.1.1发展生态农业。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1.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2.1.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赣州一瑞金一于都~会昌一长汀一上杭一古田线、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洲线和黄山一婺源一上饶一弋阳一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树立了一系列井冈山斗争题材的雕塑,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转贴于2.1.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_3oo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吨。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作为被国家授予的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贵阳市分批启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6大类254个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可见,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为主体的大循环体系

2.2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肖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O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是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人文环境论文篇(9)

一、西部大开发与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地位

20世纪未的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西安公开宣布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关键战略之一。定名“大开发”,意义非比寻常!时间倒数1千年、2千年、3千年,除了新中国当前,历史上没有哪个王朝、哪个人提出过这样的主张。“大”的意思自然是“全”,它蕴含“整体的”、“全面的”、“无所不备的”等众多意义。历史上局部性的西部开发曾发生多次,但是与今天的“大开发”在层次上不可比。我想叫“大开发”,大概原因就在这里。“开发”,当然是指在特定的世界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国西部朝着历史的善的方向发展,根本上是指西部综合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潜能等的开发。这样看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历史选择活动,是一项开放式的系统工程。西部人特别荣幸,荣幸大有作为,能够亲手参与到转动历史、创造未来的跨时代行动中来。可是,这项工程是如此复杂,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第一次吃螃蟹”。社会-文化系统是个开放的巨系统,转动历史的合力来源千头万绪,各种因素、变量及其关系错综复杂,究竟从哪里下手?回答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如科技先行、市场化先行、教育先行等等。既然有众多答案就值得辩论,以减少歧见,留下真知。本文不打算逐一讨论每种可以设想到的意见。根据一般系统论原理,系统是有层次性、有序性和机制性的。具体到任何一种社会系统动力学模式而言,文化的变量,如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recognized environment)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1](P76),因为正是文化变量使得社会合理化、制度合法化、行为规范化。如果我们忽视了文化变量就等于漠视社会运动中最基础性的东西。本文的“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从整体意义上说,人文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人文环境状况是控制西部大开发深入持久发展的瓶颈,人文建设是西部开发工程大厦的社会地基也是其拱心石。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广泛的依据。

其一,根据历史批判理性,我们应当从历史实践出发,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始终恪守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中西历史比较来看,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创造的人文环境,就很难培植出西方近化自然科学和近代社会文化转型;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1600年-1900年之间中国却变得大大落后于西欧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停留在过去人文观念上无所事事、缺乏创新。处于中西盛衰消长之际的明代是关键时期。当时人文新陈状况如何呢?明代思想家中王阳明(1472-1529年)的影响最著,但他与同时代的西方人文主义大师比起来显得未免寡浅。明朝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个性化、异端化倾向颇重的思想家,如王廷相(1474-1544年)、吕坤(1536-1618年)、王艮(1483-1540年)、何心隐(1517-1579年)、特别是李贽(1527-1602年)等,但他们的思想种子最终的结局象当时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样不能形成气候。因此传教士传到中国的科学、西学终究未能很快地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森林。两相对照,我们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创新的先导及其肥沃士壤,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漠视进步的人文精神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规律,我们会再次步入实践的误区。

其二,根据科学批判理性,自然科学万能论、科学主义都是独断论,都是违反科学史实际和科学家实践活动本性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是两种相对独立的不同学术传统,尽管二者时或平行、时或交叉、时或环动、时或渗透,但是毕竟二者有不同的对象、出发点、价值观、信念、方法、规范和模式。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两种传统的关系方面,目前我们极易犯范畴误置的毛病而流于取消(人文学科)论、对立论、主次论等。放眼审视人性和文化史,不难发现人类有其固有的人文独特性难题,事实上原子弹爆炸了,基因工程发明了,宇宙飞船上天了,科学技术进步了,可是人类社会和精神问题解决了多少?有趣的是,科技落后会带来各种问题,但是科学每一次进步,也会提出哲学难题;科学越进步,提出和带来的社会和哲学难题也就越多越复杂[2]。当有人把自然科学视界之外的东西看作无有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在掩耳盗铃式地漠视人文环境,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是给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帮倒忙。设想人文不在场的局面是什么呢?只能是技术乌托邦或者什么都没有,这种乌托邦史无前例,后也无来者。也许出于某种超越智慧的安排,让人类兼有科学与人文,让科学与人文并存而互相规范、互相促进,这正是人类的福社。只知道需要一条通往终点的大道,不知道有大地而后路才能存在,这是狭隘的;同样的道理,西部开发之路必定有它所依赖之大地,而这个大地就是人文沃土,只不过这种人文沃土是无形环境,极易被有形的东西遮蔽。转贴于

其三,根据社会批判理性,社会是有其自身独特性的存在系统,我们必须确认和发展社会主体,因为社会主体才是历史的决定性的力量源。社会主体何以有如此力量呢?又何以能发挥此种力量呢?乃是因为有人文价值系统的整合作用、纽带作用、定向作用。新思想、新思潮、新价值等对社会意识有巨大的规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其作用力之大有时出乎意外,正是在这种作用中,社会主体得以建构、发用。历史上的伟大事业,无一不是凭借合乎科学性的理论社会主体转化成现实的时代实践主体才得以成功的。人文观念对社会主体具有构造和统一作用,象“道”,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字,曾将中华民族精神统一到同一样的哲学领域、精神领域和思维领域;象“慈悲”之于佛教,“博爱”之于基督教,都是奠立各自宗教社会主体的基本价值凝固剂。爱因斯坦敏锐地看到了人文思想家对于社会的重要功能,他曾经说过没有哪一位科学家能比得上穆罕默德、佛陀、基督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如当代的H·D·梭罗(1817-1862年)、A·李奥帕德(1887-1943年)、J·缪尔(1838-1914年)三位环境思想家在今日世界思想史上的巨大影响也是人文思想之重大社会功能的明证,相比之下,再伟大的科学发现也难以直接使公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体,比如牛顿定律、爱因斯坦质能转化方程都是重大科学发现,可是它们能否将社会凝聚起来呢?本此,西部大开发如果缺少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充实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体,圆满成功将是难以想象的。

二、西部大开发中人文环境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内容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高的难题就是“人·自然·经济”三元关系的问题。西部社会环境一般,自然环境脆弱并且持续恶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陈旧不合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极不平衡的。衡量西部大开发成就高低的根本尺度就是促进三元要素发展的同时而保证三元要素处于可持续的、良性化的动态平衡式关系状态。这就需要更新人文观念以做为支撑,但是西部人文思想环境的普遍现状如何呢恐怕不容乐观。如果我们认同制度乃是特定思想意识流动的凝固化,那就更不容乐观。要真正从人文环境建设上完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动员,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西部大开发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只有进步的、有科学根据的人文价值体系才能作为社会动员的引导。西部开发中的人文精神应能营造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应能担纲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终极信念和原则。环境存在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又包括社区环境、领域环境等和其它亚文化环境以及个人内环境。社会环境总是有形和无形的统一。从环境本体结构出发,相应地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环境建设起码似应包括下列几项规定性内容:

之一,泛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我们碰巧处于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生态棗信息文明形态的转型阶段,中国的社会棗文化体系最终将是生态一信息文明的一种形态,历史不允许我们光是跟进近现代西方发展之路,跟进意味后进,所以必须超前一步,因此中国每一步发展都必须参照未来。西部大开发的长远影响非常重大,必须超前地在这个伟大的行动中打进未来文明生长因素的楔子。特别是鉴于西部生态环境恶劣脆弱、又对全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实际情况,西部大开发每走一步都应留有余地,为未来发展开拓和构建空间条件。这就要加快科学的未来学和作为人类科学转型新范式而出现的环境学科群的研究,充分吸收当代国外环境哲学、生态人文主义、生命哲学、科技伦理等的最新成果,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中含有丰富的生态智慧也要吸收,建立对西部大开发具有指导性的、能使人与自然统一和洽的泛生态化人文精神和发展价值评估体系。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科技产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调整和开拓是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这样的选择也决定了西部人文建设朝泛生态型的观念、思想转变是必然的。

如果没有超前的生态人文主义价值观和环境哲学思想做指导,结果会怎样呢?美国西部开发是个因生态思想滞后于行动而遭到自然报复之典型的教训。美国西部开发是完全凭借自由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开发之初西部是大于美国本土6.5倍的所谓自由的“处女地”,这场长达200多年持续至今的以自发性为主导的拓荒和开发过程,根基就建立在公共土地政策之上,土地通过契约或政策进入市场化,开始没有谁想得更远――替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永久负责。所以开发早期,他们粗暴对待土地、野生动物特别是食肉动物和环境,社会上普遍浸透的是盲目乐观甚嚣尘上的征服环境、获取利润的道德观。既然认为土地不是大自然的而仅仅是人类财产占有形式,那未珍惜土地和资源也就谈不上实质性的进展,于是滥用土地和资源在在俱有。美国西部开发的农业开发阶段(1750——1850年)、工业开发阶段(1850——1950年)的前半期的〈从1950年以后才进入科技开发阶段〉人文环境如何?想想20世纪初的情况就可知一斑。直到20世纪初,“美国白人态度”仍是相信:美国资源用不尽,完全市场化前景无限好,个人利益和竞争至上是人类的福音,工厂化、城市化是高级文明标志,印第安等“野蛮”部落没有文化,征服自然是上帝的特许,自然听人摆布而无须遵从等等[3](P277)。结果如何呢?尾随着西部农业、工业现代化而来的是30年代西部大平原上的持续干旱以及频率越来越快、侵害规模越来越大的沙尘暴[3](P266)。这些灾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资本主义唯生产力利润主义文化对“自然”的疯狂入侵造成的。迫于30年代的西部环境恶化,美国人明白了自然模式值得遵从,大自然自身存在着内在形成的不可人工替代的生态经济体系;美国政府才从实质上加快了20世纪初以来开始的环境和资源保护行动,但是这已经使美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根据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人文建设中确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人文主义价值原则为基本内容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不言而喻。

之二,公共理性精神。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特别漫长,专制主义、权威主义、本位主义等严重妨碍了中国历史社会内在创新机制的发用。中国封建社会的原型是宗法血亲制度及其从属物。宗法硬核使得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得不到充分发育,社会关系僵化、机械、单调、松散,社会力量薄弱。部分封建主义社会意识已成了物化的思维意识形态结构而积淀残留下来,并渗透到各个方面。此种条件下的学术、文化也处于分裂的、阻隔的、扭曲的状态。这种局面残害了学术生命的健康和独立尊严,使得中国思想传统常常不得不置身生活世界之外,进而使得中国高度社会化的公共理性发育不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流通、配置不畅通,类此的简单化的社会思想状况绝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这一现代化社会系统工程的需求。

因此,首先我们要正视和超越自已的传统。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领域予盾十分突出,人文学科丧失整体性,道德的、制度的、政治的等原则多不相干、难以统一,只知一家一派而不知有公共理性,这是学术和生活圈孤立、单一、闭锁造成的。儒家核心在于伦理学,但儒家始终解决不好政治与伦理关系,有些陋儒停留于“忠孝”拉扯;也始终解决不好伦理与经济之关系,儒家知道“义利”关系乃社会上首要问题,可是就是解决不了,总免不了落入两极对立;在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上就更显无奈,两千年封建帝国的历史的确陷在“隆礼重法”的二难泥潭之中难以自拨。其结果社会不社会、国家不国家、个人不个人;经济不经济、道德不道德;法治不法治,伦理不伦理!象墨家、道家、法家、经学家、理学家、玄学家、宗教家、实学家等等,学术的逻辑整体性都缺乏通透,更欠缺专门针对社会公共理性的严密理论。

相反,西方传统有所不同,所以其次,我们在批判西方近代工业资本主义文明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一定要广泛吸收他们的优点。西方社会自古是多元化结构形态,社会的、国家的、个人的、法制的、宗教的、政治的、科学的、制度的、商业的等等,尽管不平衡,但都得到较大限度的自由充分发展而形成比较自足自备的社会体系。他们的长处在于富有公共理性。他们的经典学术就总体上而言具有通透性、一致性、交叉性。比如柏拉图(427——347年)有本代表作,叫《理想国》,这本书既是一本关于人的综合性哲学认识之书,也是关于社会普遍公共理性之书;在亚里氏多德(384——322年)那里,政治和伦理研究密合周到,所以他能确定公共、正义作为社会主题和原理,并将其与德性理论统一起来。近代西方的思想家如亚当·斯密(1723——1790年)、休漠(1711——1776年)、康德(1724——1804年)等的学术思想无一不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公共理性精神。当代美国哲学家罗尔斯(1921—)写了一本有名的《正义论》,也是将道德与经济、制度等的融洽互动作为理论理想。西方传统文化号称有法制、科学、宗教三大支柱,巧妙的是这三者却既紧张又亲和,乃相反相成、相互制衡、相互推动的关系,因此西方文化一再呈现出创新、突破、跨跃的特性,反映西方文化在结构上比较合理。当然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本身也是需要公共理性作为接纳框架的,比如“自由”这个东西,在西方文化中是依托理性和法制,有较强的历史性、整体性、规范性、公共性,但是对于缺乏公共理性觉悟者,“自由”必然是孤立的、放任的和抽象地存在于社会情境之外的。转贴于

再者,建设公共理性精神需要现代意识。关于公共理性领域问题的研究,当代国外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我们可以拿来、吃透,创造出适应自已的新产品。国外经济哲学、人学、道德哲学、文化哲学、行为科学、法哲学、社会哲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取得的成果都是我们借鉴消化的对象,在这方面下学术功夫,是克服我们社会公共理性觉悟匮乏的最重要渠道。

之三,内在人文素质的提高。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理性化、规范化,同时也要求人们内在行为――心理的、精神的诸方面水准的提高,也就是说要内外主客一齐俱到。众所周知,中国哲学思想很早就踏上了内在化和“合内外”之路,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心性论心理思想的高潮,精神哲学是中国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中国古人在心灵生活、心灵境界方面有着世界公认的不可忽视的成就。儒、释、道都是重要的关于精神生活的资源。儒家关于修心养性和慎独诚明的教导、道家关于万物一体的超越体验、理学家关于安身立命的理论、佛学的解脱觉悟方法等都可以大加发明,裨益现代人可能遭遇的精神飘零虚脱。西部开发圈中12个省、市、自治区,生活着50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已提高精神素质的文化资源,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多加交流、互动、发展。过去边疆文化以其开放交流而给中华文化输入了很多活力,今天相信还会大有收获。就陕西周边来说,这里是西周立国兴邦的筑基之地,曾为礼乐文明渊薮。西周在政治、外交、风俗、教化、人格各方面都崇尚礼乐精神,这给西周兴盛提供了活力。后来有秦一代首先解放思想,以公利主义为杠杆,向君主法制化转轨,使得国力强盛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秦的强盛可以说是克服地域局限,通过文化制度突破获胜的典型例证。中国封建社会西汉、唐朝两个波峰都在这里建都垂治天下。汉唐两代,武威四方而文功独胜,封建时期的文化发展达到颠峰,政治外交和文化开放,封建社会的人文塑造取得了高度成就。这份传统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得好,就会为现代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素质建设提供动力。延安曾经为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在偏僻落后条件下克服困难实现文化、人文素质先进发展的丰富经验。考虑到今日世界发达文明都可以说是海洋性资本主义文明母体的繁植,经济与社会进步一般都从沿海向内陆扩散这条现代化规律,而陕西和西部处于内陆,人文素质就更具有战略地位。缺少了人文素质水准,西部社会就会从缺少魅力变得更缺少魅力;提高了西部人文素质,等于占有文化优势,西部社会等于坐而增加价值。

当然,传统文化的优势条件不是西部开发获胜的充要条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大开发显然是处于世界全球化和后现代转型期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课题,所以传统文化精神资源有个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有些需要话语形式的现代转换,有些需要从内容上转换,还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匮乏的则必须从世界文明史中吸取移植。在现代化转换过程中,广泛吸收西方心理哲学、宗教哲学、教育哲学等和其它精神学科的精华和方法论,是重要环节。另外我们在接受世界学界对中国精神文明史颂扬的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决不止是物质文明有优长,他们也有渊源流长的精神文明成果,象希腊科学精神之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现代性浪潮、后现代主义新观念等,西方都捷足先登,其中值得鉴取的地方十分丰富。吸纳西方人文素质成果,从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发达不止是船坚炮利、法治制度先进的时候算起,我国已做了至少一百年,到目前仍不能说成功,但这不能是我们抱悲观失望的理由,只能说明我们在深入研究并加以民族化、本土化方面还有大量工作做得不足。

上述之一、之二、之三三点,不能涵盖西部人文建设全部精神内容,但这三点个人以为是西部人文精神内容中最重要的“三纲”,沿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引起全社会重视。

三、如何使新人文精神社会化、大众化

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新人文精神之现实化依赖于社会化过程。一定社会的人文精神从总体上有所提高才是人文精神环境成熟的标志。而总体上提高,有待于“社会化教育”。这里的社会化教育是指公众教育,指全社会都参与到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教育概念偏向于孤立化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把大学的学位教育作为终点。教育、学校、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没有受到认真对待。结果呢?学校与社会脱离,教育被打成两橛子。实际上,公众是社会运动潜在的主体,是社会最伟大的实践能量的载体。中华民族公众自古也都是热爱新思想、热爱高尚的新价值的,我们却多有疏忽了,逐渐断送了这些优势。全体公民、社区公众、各种职业劳动者等等,他们本应该充分享受优良的公共教育机会,接受到高级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上的关顾。但是施教者未做到,到头来学校教育面临社会庸俗腐败时缺乏抗体,大学教育对社会应有的前导作用的功能残废;而社会呢?公众大多处于盲目蒙昧状态,面对社会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自我选择能力,全社会理性化的内在机制始终难产。这种局面不改变,新人文精神传播不开、扎根不了,西部大开发可能是陆地行舟。今天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回头看看西方,在西方社会化教育曾经一直是宗教组织、教会的辖管领地。宗教本来就是特殊精神高度社会化的产物,先天的具有这方面效能。宗教通过入教、集体仪式,培植大众的“亲和力”、“聚议性”。宗教交流生活有利于提高世俗生活中大众的开放度、超越意识、社会境界、公共秩序感。人们常常说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即法制、科学技术、宗教,而正是宗教的社会作用使得西方公共意识合理化、道德自律成为自觉行动、社会凝聚力得以茁状成长。相对于东方,我们固然可以说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主义的文化,但是千万要记住,这个说法只是相对的。实际上西方社会意识、公共识意也远比东方发达,只是对于他们自已的文化,个人与社会意识在进展上不平衡,大多情况下个人意识更突出一些,遮盖了其社会公共意识成就,倒不是说西方缺乏社会公共意识!东方社会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关系抽象、单调、简单、人情化,功能不发达,就象缺乏社会分工体系也就缺乏社会合作整体性一样,同理个人意识缺乏也就制约着社会意识的发达。拿美国作个例子就可看清这一点,1994年美国人向教育和慈善机构捐款达到1628亿美元,而且绝大多数是私人捐的[4](P138);在美国把业余时间献给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的志愿者是中国社会的数百倍也许还不止!我这里是说明发达的社会需要通过社会教育培养发达的公共意识,而这就要从文化结构上查原因、找对策。我是不是在鼓吹宗教化?不是的!那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历史有特殊性,美国是美国那个样子,那是由它的历史决定的,同理我们也一样。中国殷商时期是政教合一,以宗教文化为本,可是西周德治革了这种宗教文化之命,从此以后,中国就不再按宗教化一路走下去,何况今天全世界宗教也日益失去了昔日盛况,所以我认为宗教化在中国缺乏自然历史根据。

有意义的问题倒是虽无宗教,有没有代行宗教那种社会化教育功能的替换方案?有的,在美国目前蓬勃发展的社区文化事业、社区教育正逐渐补充或替代宗教教育职能。1920年代前后中国就有人讨论宗教功能代用品这一问题。蔡元培曾经说以美育代宗教,梁漱溟倡导伦理代宗教,贺麟说发展礼教充抵宗教,等等。事实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阶段,社会化教育开展得并不差。儒家是个例子,儒家礼学有些宗教渊源,但到了孔子开创儒家学派时,他很清楚鬼神超出了人类智识范围,所以他只是自觉地利用之搞“神道设教”,裨益风化。儒家在中国社会文化层面影响最巨最深,这是与他们发明的教育方案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以道教民”,实行开放式的“有教无类”方针,收纳生徒不拘年龄、职业、等级。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办私学的人之一,由于其私学承诺社会公共伦理责任,又面向公众,所以恰是这种“私学”反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普及性的公共教育基础。后来儒者更广泛地立私塾、廷训、经堂、乡校、书院等,愚夫愚妇、渔牧陶樵等来者不拒。陕西关中书院和关中乡学、南方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正因为如此,儒家知识分子得以融入大众、嵌进社会;大众得以下学上达,儒家精神成为公共意识形态。儒家的社会影响基于社会化教育之路的开拓;北宋以降,儒家对抗释、老,靠的仍然是这个方案。不过,由于经济的原因,儒家教育社会化仍不充分,多是局限于士人阶层以上家系,因为广大劳动者、平民阶层无经济、无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们常常是间接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濡化而吸收到儒家人文观念。

今天我们讲的人文精神创新与普及,是给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西部大开发行动服务的,这种人文精神虽然承继了丰厚的遗产,但新内容、现代性内容是主要的。不过,说到社会教育实施机制和模式,我们可以鉴古鉴西。西部大开发中社会化人文教育必须成为当前社会中主导教育之一。只有通过社会化教育,使新人文精神大众化、普及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地培植出优良的社会人文环境;只有社会人文环境成熟,西部大开发才真正具有深层社会文化基础。在这场社会化教育运动中,大学应充分发挥作用。美国的J·杜威(1859——1952年)曾说:学校不应被动地去适应社会,而应成为典范的社会,应成为社会改造者[5](P6)(P13),这话对我们今天很有价值。

做好适应西部大开发新人文精神之社会化这件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城市里可以从社区教育着手试验;农村里可以搞好村治,通过乡学、学会、夜校、书院等多种渠道入手。各级行政、教育、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司法、立法、文化、社团部门都应充分调动起来,协调公共教育资源,让和西部大开发相适应的进步的人文精神成为公众普遍意识,成为百姓人伦日用的常道常识。

[注释]

[1] [美]查尔斯·哈珀. 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M]. 肖晨阳等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 谢阳举. 杨振宁论科学与人文关系述评[J]. 西北大学学报. 2000年,(3)期.

[3] [美]唐纳德·沃斯特. 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 侯文蕙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4] [新加坡]许通美. 美国与东亚:冲突与合作[M]. 李小刚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 [美]J.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A]. 学校与社会进步[A]. 华东师大教育系等编译. 现代西方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参考文献]

① [奥地利]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A]. 邢贲思.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自然科学卷)[C]. 林康义 魏宏森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7.

②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③ [英]C.P.斯诺. 两种文化[M]. 纪树立译. 北京: 三联书店,1994.

④ 何顺果. 美国边疆史——西部开发模式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人文环境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42 ― 02

高校环境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所特有的文化氛围。高校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直观的把一所学校的形象、特色、和文化氛围展示给大学人及社会,而且还能够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术氛围及长期积淀的优良校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置身其中的大学人,并向社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递正能量。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校园环境文化对师生员工的熏陶内化与隐性教育,约束与激励及辐射影响社会等方面。因此,深入探究高校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及社会导向功能,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校园环境的熏陶内化与隐性教育功能

1.校园环境文化的陶冶功能

我国古代就有孟母择邻三迁的典故,孟子“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流传千古,意为说明周围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在一定的环境内进行的。在学校中,环境也可以说是无声的教育者。环境是思想、观念、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校园环境文化的陶冶功能,在于它创设了一种与其观念体系相应的优美和谐的环境系统。而这种环境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大学人都起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使人感受到环境给人带来的温馨快乐,还可以使师生员工 受到启发和感染,激发自我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主动自觉地塑造完善自己,从而使价值取向、人格品质、思想情操得到进一步提升。

2.校园环境文化的内化功能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人的认知结构系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在于其自身需要而产生内在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人格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的自觉吸收转化,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他们主动发展的能力,这种态度一旦形成便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因而,通过环境把学生由外部获得的道德、知识、智力等因素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的物质环境通常扮演一定的教育理念的代言者,精致典雅的校园建筑,自然质朴的生态环境,激励人心的校训,精美隽永的校徽,热烈奔放的校旗,催人奋进的标语等等,无一不彰显着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而优美宁静的学习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橱窗,先进多样的教学设施,又无一不体现着进步科学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物质文化内容,在校园中代代传承,用无声的力量震撼着每一个大学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精神内化作用。这种作用衍生的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其育人功能远远胜过简单的说教。由此可见,校园环境文化内化育人的功能是持久的人格教育素材。

3.校园环境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前苏联著名作家、政论家玛克西姆?高尔基曾说过:“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催人奋进。”这足以说明,环境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因素、道德风尚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这种影响处处存在,无时不刻,但它让人的感受似乎不知不觉,是一种潜隐性教育。而这种影响教育又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而是促使身临其境者主动而有选择的接受,让受教育者愉悦的接受。环境文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首先作用于大学培养的人才身上,通过人与物的沟通与感悟,从而产生教育作用,使教育的核心精神通过具象的物质反射力凝聚成为内心的精神诉求。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漫溢着特定高尚的、高雅的精神文化内涵,无声的发挥着育人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的约束与激励功能

1.校园环境文化的约束功能

校园环境对大学人的影响约束不同于管理制度,它不是强制性的,它是一种无处不在、完全自主自愿的自我教育行为,默默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大学环境文化还与其母体――大学文化一样,具有规范行为和塑造人格等多种功能。现代大学理念下,大学教育的内涵由智力范畴拓展到非智力领域。大学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培养和塑造大学人健全的人格品质。校园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这种健康向上具有超前意识的文化环境都无声的影响着每一位大学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可以说是凝聚了人的文化的物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工作、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大学人,既会享受到环境的愉悦又会从中受到无形的规范与约束。从精神文化层面上,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能够使身在其中的大学人心理和行为受到规范和制约,培育其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环境文化是学校的隐性制度,约束其成员共同遵循并维护。环境会形成一种成强烈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彰显着行为、是非标准,进而对每个人的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环境文化是无声的命令,一旦形成就会促使每一个成员按照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及时调整个人思想行为,符合集体的规范要求,并与全体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约束功能弥补了强硬的制度约束、单纯的硬性管理带来的某种不足及缺陷。

2.校园环境的激励功能

在知识的传承过程中,高校培养人才强调启发性思维。在知识的创新过程中,启发性的思维起着首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的建筑布局,环境的绿化、美化,人文景观的设置,思想教育娱乐设施等物质环境,在与师生无声的交流中,既给人以感悟,更给人以思考。它让受教育者在不断地思考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高校的精神文化环境更是令人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催人奋进,同时更具有紧迫感。大学环境文化为大学人提供了文化享受与文化创造的广阔空间,提供了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环境文化氛围中的种种诱因激发大学人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行为动机,调动大学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成为激励大学人勤奋学习工作、勇于拼搏竞争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大学文化育人中的主要价值因素,这正是环境文化激励功能的体现。

三、校园环境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

1.校园环境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导向功能。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说过:“大学是社会之光”。对整个社会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是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系统中最富有精神魅力的最活跃的因素。学校既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与社会密不可分,但他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以社会文化为基础,汲取社会文化的营养,在各个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在高校形成了某种稳定的结构和个性后,作为一种高层次有活力的文化形态,能通过先进的思想与先进的科技文化活动、高雅的文化生活及人才输出等因素,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产生示范、引导与改造作用。使自己的力量源源不断地辐射或渗入社会机体的各个领域。形成一种对外渗透性,从而成为不断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2.校园环境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

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紧密相连,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它又以完整的、独具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影响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传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为此, 我们要把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放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深刻考量。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为社会发展服务以鲜明的成为学校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高校不但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知识传承等方面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中也发挥着积极的导向引领作用,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时代文化特色,把握时代文化脉搏,引领时代文化潮流,不断引领社会文化朝着更加高远的方向发展。随着大学职能的进一步演变和发展,现代大学已不仅仅是国家最高教育机构,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空前的文化魅力逐渐成为社会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向心力的要素,进而全面承担起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促进社会文化创新的重任。

〔参 考 文 献〕

〔1〕冯刚,柯文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人文环境论文篇(11)

(一)海关人文环境的内涵

在生物学上,环境是指围绕着群体的空间和影响群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如对生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的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其他相关生物等所有生态因子。

海关人文环境,系指围绕着海关群体的活动空间和影响海关群体工作、生活、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凡对海关关员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包括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政治地位、物质待遇、外部评价、角色定位、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在特定空间中长期活动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价值标准、人际关系等等,都属于海关人文环境的范畴。

(二)海关人文环境的生成

作为一种行业,海关系统具有垂直领导、自成体系、专业性和独立性强等特点。直属和隶属海关,更是各自在属地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于其他社会形态之外、超稳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圈。在深圳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关、老关,其成员长期在一个圈内工作生活,有的几代人在其中朝夕相见、休养生息、终此一生。带有海关行业特点的组织形态、作业模式、职业习惯、行业敏感和工作用语,经耳濡目染、约定俗成、交互影响、长期积淀和传承沿革,逐渐固化为圈内人员所特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群体心理、行业习俗、交际方式和流行语言,甚至上升到观念层次,成为无形的道德风尚、行为准则。凡此种种,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海关人文环境。

(三)创新海关人文环境的意义

长期以来,海关人文环境建设从属于队伍建设,以“关心群众生活、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形式出现,起配合日常思想工作的作用。随着软环境作为无形资源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赋予海关人文环境建设重要地位的时机已经成熟。创新海关人文环境,使之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海关走进新时代的迫切需要:

1、走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二律背反的需要。现代工业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剧烈的利益竞争。农业文明形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将心比心”等传统道德信条,在常常只能“独赢”的现代残酷竞争下失去说服力。物质生活的丰富带来精神生活的空虚,这种二律背反给人们带来极度的精神困惑。高举道德旗帜以走出精神困境,树立崇高理想以摆脱信仰危机,营造陶冶情操、净化身心、培养品格、塑造人格的精神家园,是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海关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传统的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思路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这一任务便落在了人文环境建设的肩上。

2、对关员实施激励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除极少数困难群体成员外,大部分海关关员的基本生活问题已经或正在得到解决。按照马斯洛(A.MASLOW,1954)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就转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中、高层次的需要。关员的需要变了,组织所提供的大一统激励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如何提供品种多样、质量优良的物质和精神食粮,以满足不同关员各种层次的需要,就自然地进入海关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3、造就现代海关人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如果大多数人的主流观念处于僵化、西化、封建化等状态,或过多地保留旧的观念残余,任何改革都容易面临两种结局:一是失败,二是走样(即另一种形式的失败)。环境造就了人,人的行为也造就环境。从环境对人的反作用来说,构建和创新海关人文环境,实际上就是构建和创新海关人的观念,就等于造就新的海关人。海关现代化尤其需要实现这种创新环境和造就新人之间的互动与良性循环。

4、实现海关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海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以改革解决自身问题,适应形势需要。九十年代以来,海关地位随对外贸易重要性的提高而提高,海关改革的进程随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加快,越来越牵动着上级领导、地方政府、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神经。为了避免因改革成本加大带来的风险,“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是通过人文环境建设潜移默化地调动关员的主观能动性,把决策层的“要我改”,转化为执行层的“我要改”,主动拾遗补阙,积极化解风险,保证海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圳海关人文生态环境现状

人文生态环境是一定条件下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圳海关的人文生态环境,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鲜明的南派文化特色、强烈的海关行业特征和百年历史的烙印。

(一)工作环境——业务繁忙、工作枯燥

与政府部门和其他执法单位比,陆路口岸的废气、灰尘、噪音污染严重,旅检口岸的旅客日通过量大,海上缉私艰苦、危险多数岗位工作简单枯燥,操作重复单调。在业务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二线海关的一些岗位好似工厂流水线,一线海关通道关员每日加盖铜质印章的重量,相当于奥运会举重冠军的总成绩。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总也不见根本好转,新关员缺少新异刺激,情绪不稳;老关员失去耐心,疲倦厌倦。在一片繁忙的景象下,潜伏着工作效率低、态度作风差的诱因。此外,直属海关、隶属海关办公大楼多是特区创建初期所建,楼龄老化,设施陈旧,空间狭窄,与日新月异的特区环境相比照,给关员以陈旧感、落伍感和压抑感。

(二)物质条件——稳定有余、激励不足

海关大多住宅区较少绿化,缺乏运动、休闲设施。同等职级干部,较市属单位的住房面积通常要少20平方米左右。除少数长期患病、配偶下岗、家庭变故者外,关员收入与其他口岸单位、执法部门和市府机关相比明显偏低。新干部入关后,结婚、购房、育儿和养家接踵而至,经济不堪重负。关员在单位身处较差的工作环境,回家面对着狭小的住房,出门与朋友聚会,收入也逊人一筹,心理上总感到矮人一截,缺乏职业自豪感。一旦出现强力诱惑,意志薄弱者很难不被击倒。2001年7月底,监察室向关内发出1020份党风廉政建设调查问卷,51.4%的人将行业不正之风存在的原因归于薪金待遇偏低。物质激励的不足可见一斑。

(三)思维模式——谨言慎行、循规蹈矩

百年历史是一副文化重担。直属、隶属海关本就是执行机构,带有较浓的工具色彩,创造性思维很难进入传统的主流文化。地处特区,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环境,使“监管严密、通关高效”的矛盾尤其突出。陆路口岸一次堵车能直接影响香港上水、元朗地区居民的生活,行政裁决一次失当可引起人大、政协代表、深港两地政府直至国务院的关注。风险大、敏感度高的工作性质促成了谨言慎行、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从积极意义上说,能严格按条文办事;从消极意义上说,则影响开拓创新。2000年后队伍中出现的“把关保险、服务危险”的错误认识和行为,实际上就是查处赵玉存等执法腐败案件,激活了潜伏着的消极行政保守因子的反映。

(四)行为方式——感性丰富、理性匮乏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海关是海关系统的一座“资源丰富的矿山”,口岸密集,关员人数多,业务门类齐全,带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常最先出现,作为改革窗口和试验田的条件十分充足。但长期以来,由于业务量增长过快等主客观原因,管理层穷于应付,执行层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即决性强的行业特点固化为单纯执行的行为方式,关员的动手能力强动脑能力相对较弱。没有时间思考—有时间不愿思考—逐渐不习惯思考—重实干轻思考,循着这条线性轨迹发展,重复劳动较多而螺旋式上升较少,量的积累较多而质的转变较少,许多成果因缺乏有深度的理性思考未能总结出来,所作出的贡献与自身地位还不大相称。

(五)群体心理——忍辱负重、埋头苦干

除十年动乱期间海关曾短期下放地方管理外,从清朝粤海关沿革至今,尽管制度改变名称更迭,海关垂直领导体制下的中央派驻地方单位的性质基本不变,始终处于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冲突之间。难以改变的受命于中央、生活在地方的现实,难以把握的“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加之处在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各种碰撞之间,逐渐形成了深圳海关独特的生存智慧,长期积淀为以忍辱负重、埋头苦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群体心理。此种心理集矛盾于一体,负重、苦干体现了历经磨炼的韧劲和极强的承受力;忍辱、埋头则带有被动、消极的成分,成为孕育单纯业务观点的温床。

(六)价值标准——有用第一、以实为本

受海关实务性强的性质所决定,也由于近年“实文化”盛行、“虚文化”衰落的影响,队伍和领导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错误理解务实、过分追求务实的倾向,有的甚至以是否有用作为评价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将精神文明建设予以虚化和排斥。表现为:重业务工作,轻政治工作;重干部的使用,轻干部的培养;重个别问题的解决,轻一般规律的探索;重眼前利益的实现,轻长远规划的研究;重论文的评奖,轻理论的应用;重业务指标的完成,轻基础和基层建设等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分讲究有用,就容易搞短期行为,缺乏战略眼光,埋下基础不牢的后患;一味追求务实,缺乏文化的支撑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务不到点子上。

(七)人际关系——注重实际、较少客套

广东是通商最早的地区,商品经济色彩较北方广大地区浓厚。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更直接,商品经济向非经济领域的渗透更彻底,情感的商品化更少温情脉脉的包装。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海关内部相对单纯的同事、同乡、同学、战友、同一方言地区等正常关系,也受到影响甚至污染,少了些温情,多了些实际,少了些含蓄,多了些直截。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单位领导自身作风不纯、行为不检,在其影响下部分关员奉

“?忧?拥们恪蔽?κ滦盘酰?樱?愣?窖裕?挥校磺悖?闾福??阅谘现匚廴咀欧缙??酝庋现匕芑盗诵蜗蟆?BR>

三、创新海关人文环境的途径

人文生态环境的生成是一定的事物发展规律运行的产物。只有认识、把握这种规律,才能使该环境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变化。

(一)把握人与环境的互动规律,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在环境中诞生,在环境中发展,“天人合一”,互相影响。穷山恶水、资源匮乏,土地无法承载足够的人群,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无法满足,只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性就容易好勇斗狠,尚武强悍;光照充足,土地肥沃,人们“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青山绿水颐养性情,激发美感,人性就容易平和善良,温文儒雅。人文环境是人的物化、外化,对人的反作用力则更大。因此,要注重“硬环境”的改善,加强口岸改造,建好办公大楼,解决居住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软环境”的创新——通过观念创新,与执法部门、广大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调整监管心态,舒缓紧张情绪;通过制度创新,把关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减少环节、手续,避免重复劳动;通过手段创新,依托现代科技,实现关员与噪音、废气的最大限度分离,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监管环境。当关员与人文环境达成新的和谐之时,就是“把关与服务”在新的高度实现平衡之日。

(二)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转化规律,在物质基础上提升精神

物质待遇事关被管理对象的承受能力。待遇越高,被管理者承受管理力度的能力越强,反之则逆反心理强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激化矛盾。物质待遇更事关公共权力部门的勤政和廉政水平,廉价的政府没有不效率低下、贿赂公行的。现代科学技术虽然缩短了人们在地理上的距离,但人们仍然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对物质待遇心理满意度仍受“耳闻目睹”的限制,即以其长期生活的地区的一般水准为参照系。因此,就海关来说,不能就收入水平的绝对值来衡量关员的心理满意度,而应以属地公务员队伍的收入水平为衡量尺度。就一些兄弟海关的实践来说,要激发职业自豪感,就必须使自身的物质待遇高于属地口岸单位、政法部门的水平,最起码不得低于政府部门平均水平,否则人文环境因失去必要的物质支撑而难以发生反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海关关员做一个体面的公务员、赢得社会尊重的合理需要。治本的办法当是建立海关“养老金”制度,为每一个关员设立一笔养老金账户,按职级和服务年限累进,退休时一次兑现,有违纪情事则相应扣除直至一笔勾销。如此则将关员的责权利直接挂钩,使失去“养老金”的风险足以抵御一般性的腐蚀贿赂,将队伍的整体反腐败能力大幅提升。

(三)把握实现自我满足的规律,在精神世界实现最大的满足

为了实现自我满足,东方文明以内敛式为特征,注重人际关系,强调压抑自我。西方文明以外放式为特征,注重个性的张扬,强调本能的扩张。海关创新人文环境,应该在这两个文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走出一条有时代精神和海关特色的新路子。一方面在物质上要不断满足关员的合理需求,认识到关员的自我满足是一条渐进线,随时间推移,新欲望不断产生,老欲望不断调整预期,因而事实上只能逼近,不能穷尽。海关的任务是根据形势变化和自身承受能力,在政策框架内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花大力气营造精神家园,打造精神支柱,满足关员的精神需求。认识到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上,只有精神的富足才是最大的富足,只有精神力量才是抵御物质诱惑的最强大力量。因此,在党员思想教育中要重视言教,突出理想、信念、道德和“三观”教育,严防迷信、邪教等污染精神阵地;更要重视身教,要鼓励领导者做所在单位的道德楷模,防止因领导个人的不检点酿成局部的信任危机、信仰危机。

(四)把握“保护”与“改良”的规律,合理开发人文生态环境

自然形成的深圳海关人文生态环境,是一种有限和有价值的资源,必须坚持一要积极保护,二要慎重改良的原则。积极保护是扬其长,防止竭泽而渔的掠夺性开发。比如对“忍辱负重、埋头苦干”的群体心理,就应该充分重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鼓励“负重”、“苦干”的光明面;不鼓励,就会鞭打快牛,让老实人吃亏,使现存的老实人变成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最终导致人文环境荒漠化。慎重改良则是避其短,在顺应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精神,时代的大气候变了,人文生态环境本身也要跟着变,这才能够不断发展。但这种变必须是在保护前提下的变,是充分注意到人文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的变。所以一定要扬弃消极因素,保护积极因素,避免如鲁迅先生所说:为了泼洗澡水,把孩子也泼了出去。仍以“忍辱负重、埋头苦干”为例,“忍辱”、“埋头”是需要扬弃的,“负重”、“苦干”是需要保留和创新的。创新的结果应该是充分征求方方面面对海关的理解,使“负重”时心理轻松,正确把握海关事业的发展方向,使“苦干”更有理性。

(五)把握法治与德治的规律,用“软约束”补“硬约束”之不足

法治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德治调整人的内心世界。法治是“硬约束”,约束行为,德治是“软约束”,约束内心。法律以国家名义规定基本规则,通过制定强制性的条款,调整社会生活。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通过对话、交流方式,实现社会控制。随着形势的发展,海关坚持从严治关、加大队伍管理力度的“硬约束”已成必然趋势,这就必须在以人为本、组建“道德法庭”、“精神法律”的“软约束”方面下功夫,以弥补“硬约束”的不足:一是用“温情”补“无情”,法律刚性,纪律无情,但在管理中注入人文关怀的温情,关员就容易接受。二是用“谴责”补“制裁”,法律调整范围有限,道德调整范围广泛,对于法律调整不了的内容,要充分发挥道德“第二道防线”的作用进行谴责。三是用“防范”补“惩处”,防范在先,启发自我认识和道德觉悟,惩处在后,唤醒反省、悔改和自我批判意识。四是用“自觉性”补“强制性”,在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上,注重用道德的自觉性约束“自由”,以实现“裁量”结果的公正。五是用“合理”补“合法”,对于执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的现象,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积极主动向有关上级和主管部门反映,争取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解决。六是用“内在”补“外在”,要把十六字方针由自上而下的上级要求,转化为关员的内心“立法”,最终转化为自愿的行为活动。

(六)把握不同层次关员的不同需要规律,施以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层次关员的不同需要,施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将多样化的激励方式结合起来:一是将“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结合起来。一手抓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意识的培养,鼓励竞争,让“能者”脱颖而出;一手抓海关大家庭的宽松和谐气氛的营造,淡化输赢,给“平者”继续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结合人事制度的改革,一手抓奖励金使用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手抓海关系统立功授奖办法的完善。三是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结合起来,对于位居海关职务序列下层的优秀关员,侧重于运用奖金、记功、授奖等各种显性激励要素,褒奖其岗位建功的表现;对于海关各级领导干部,侧重于运用权力、地位和声誉等隐性要素,激励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海关群体的物质待遇水平已经在本地区处于领先,物质激励效果因边际效用而递减时,就要逐步减少物质激励的比重,增加精神激励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