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动画创作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10:29

动画创作论文

动画创作论文篇(1)

引言

剧本是一剧之本。它能够向以导演为首的再创作者们提供拍摄影片的基础——包括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电影艺术离不开这个基础,离开它,就意味着背离了原著的思想和主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当以运用影像的手段创作的动画剧本确定下来以后,创作者就可以画出分镜头画面——相当于未来影片的预览,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原画设计、背景绘制的指导蓝图。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这是绝对的。……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因此,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题材的选取

如何提高动画剧本的质量,从而提高动画电影的质量呢?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电影是一门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艺术,因此,题材的时代感便成了剧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部有时代感的动画电影,观众通过影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如日本的《灌篮高手》,它是一部以校园故事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为表现题材的动画片。影片成功展现了一个活跃在观众眼前的热气腾腾的赛场,一群追逐理想、充满热情的青春少年,同时还穿插着少年们朦胧羞涩的爱恋,散发着活跃、轻松、健康的青春气息。这类题材的影片无论从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贴近同龄人,因此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

反映现实是剧本时代感的一种层次,而剧作者本身的时代意识或超时代意识则更能使动画电影深入到哲学层面,展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影片,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动画片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观念,跨越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获得了成人世界的认可。他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独特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神奇的魔幻世界,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人类、自然、文明、冲突、生命及其存续等主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不仅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还展示了创作者契合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动画剧本的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使影片具有商业娱乐效果。优秀的剧作者会将观众的审美特点和观赏习惯作为创作剧本的参考要素,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针对性的侧重。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运用了观众喜爱的现代动画语汇,将日常生活用夸张、独特的搞笑手法展现出来,主角小新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大人口吻和成人笑料使全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该片在推出后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蜡笔小新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主题的表达

主题在电影剧本中占有主宰地位,它将未来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对话、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电影剧作艺术上的完整和谐和统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因此,动画剧本的创作,必须始终围绕表达主题这一重要目标。

表达主题首先必须突出主题。由于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动画电影所能表达的主题也空前丰富。如《攻壳机动队》中人类对自身的质疑和反思,《幽灵公主》中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和融合,又如《千与千寻》中人对自我本性的追溯和《最臭武器》中对残酷战争的控诉。虽然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如此的多样化,但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本的主题必须突出。多个主题的并行阐述最终会使一部动画片失去主题。当然,突出主题并不是说要反复强调主题,对有些动画电影来说,主题的表达可能仅仅是提供了某种情调。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影片在表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天姿韵趣,把观众带进一个美丽而温馨的童话世界,人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其次,在主题的表达技巧上应讲究含而不露。主题必须鲜明,但是鲜明不等于直露。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最佳之处。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就是一部以写实手法和旁观者的视角铺陈而出的战争悲剧,除去开头真实地展现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绘战争场景,而是通过单纯柔弱的孩子们的视角,使战争的残酷性深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在糖果罐、萤火虫等感性道具的运用下,全剧弥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

剧本的主题在表达时还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中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深深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而影响到动画剧本的主题上。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影片从中国古代铜漆器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具有中华民族浓重华美的艺术风格。同样,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文明的毁灭和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等深刻话题,大友克洋的作品表露出创作者对科技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对信仰文化的隐约幻灭感,和月伸宏的作品揭示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这些动画作品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岛国文化的扩张意识和摆脱渺小的渴望。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没有浓重的悲剧情结,在它影响下的动画作品,具有戏剧化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轻松幽默的特点,如迪斯尼出品的《阿拉丁》、《花木兰》等影片就具有鲜明的美国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剧本的第一任务。在动画片中,动物植物、神怪妖魔、甚至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人物进行塑造,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好的剧本要想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上。性格鲜明的人物会对故事起着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而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物是故事的人物,故事是人物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剧本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要考虑人物符合其性格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语言行动、风度气质、爱好习惯以及外貌神情等。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动画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丰富多彩、手法多样的。有的一出场就轮廓分明、特征毕露,如《猫和老鼠》中聪明又爱恶作剧的杰瑞;有的深藏不露、古怪偏狭,如《灌篮高手》中性格阴郁却球技高超的流川枫。不仅如此,剧作者还应该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中,赋予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

叙事结构的设置

动画剧作的内容固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但它必须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因此与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要素一样,结构也是动画剧作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为了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为了体现深刻的主题思想,剧作者必须对所掌握的创作素材进行精细的组织和安排。

动画剧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剧作结构和非传统的剧作结构。

传统的剧作结构如《哪咤闹海》、《美女与野兽》《埃及王子》等。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主要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由此导致其展开冲突的必然动作历程。即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进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逻辑地展现完整的冲突。它不仅要求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描写紧紧扣住中心冲突的动作线,还要求造成紧张的声势,以步步相逼、场场推进的形式去发展剧情,使冲突逐场逐段递进加剧,愈演愈烈。因此,这一结构的影片富有戏剧性、紧张感、悬念感,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非传统的剧作结构包括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散文式结构的影片如《山水情》、《梦幻街少女》、《龙猫》等。这一类型的影片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结构要素,也没有显露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它比较强调细节的运用和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灵活多变,取材自由,在近似散乱之中蕴含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心理式结构的影片如《回忆三部曲》。它主要以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况、心理状态进行叙事,不太注重故事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心理过程。时空交错式结构如《萤火虫之墓》。这一类型的影片主要是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面,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的逻辑交叉衔接组合,以此组织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它在时空程序上将过去、未来,将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和现实组接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述格式,获得艺术效果。由于这种方式一般采取主观形式的叙述格局,用视觉形象直接描绘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因而使剧作整体呈现出主观的心理色彩,具有情绪感染力。

动画创作论文篇(2)

具体来说就是将中国历史上的大量素材运用到动画创作上去。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在动画的选题和脚本上就可以选择民族化的主题,例如发生在遥远的黄帝、炎帝时候的故事、发生在唐宋时期的故事、发生在明清时候的故事,利用自己国家的历史作为题材,能够带给国人亲切的历史感,并且可以让祖国的未来———孩子们牢牢记住自己国家的历史。除了可以在选题上和脚本上民族化,我们还可以汲取中国的文化元素来设计人物、道具等。例如长篇影院动画片《大闹天宫》和《马兰花》。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马兰花》的人物设计延续了中国动画之前的风格,即装饰艺术画风。据《马兰花》的动画创作团队说,动画《马兰花》的人物设计、动物设计都是参照了中国画家画的一副装饰画。创作团队正是对这幅中国装饰画进行了研究,然后创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设计。除了人物设计,中国动画创作的民族化的展现还体现在其场景、道具的设计上。

二、要汲取和借鉴其他民族文艺创作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养料,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艺创作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中国动画不应仅仅立足于中国动画已有的成就,还要放眼世界,汲取东西方优秀动画片的优点,使其化为己用,不断地开阔中国动画人的国际视野,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正确引导下,积极贴合人民大众社会生活,争取做出优秀的、有中国文化传统的、与时俱进的先进影视动画。三维动画以它独特的立体呈现方式和灵活的人物动作方式占据了大部分的商业动画市场。2007年至今,我国的优秀动画片《秦时明月》在各地放映,并且取得了热烈的反响。连续多年获得“美猴奖”、“金熊猫奖”、“白玉兰奖”等等多个奖项。

三、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要高于现实生活,并反映现实生活,即具有时代特色,在当代就是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动画作品

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往往不是虚构的,而是源自于生活的点滴感悟或者人生经历的旅途景色。动画片《我为歌狂》是2001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视合推出的52集大型电视动画连续剧。动画故事以音乐为主线,通过两个学生乐队的成长道路表现了当代高中生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情怀。这部动画片结合了当时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设计也比较贴合初高中生。动画里涉及的故事剧情,如做广播体操、组乐队、参加社团活动等等都是源自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具有时代的特色。动画一经播出后就在初中生高中生群体里产生了热切的反应,受到他们极大的欢迎。

动画创作论文篇(3)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科研立项项目《玩具设计理论及其应用》,项目编号05C653

原文发表于电影评介2007.14期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自古以来,流传许多优美的故事和历史典故,加之现代涌现出的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应该说有着非常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可是国产动画除了早期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能成功引用历史名著和文学作品外,目前的动画好像无题可选,导致部分动画企业进行创作时居然要将已经拍过的传统题材重新翻拍和续拍。当然根据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市场需求将作品改观是无可厚非的,但题材选择的局限性问题在当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和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中国文化丰富的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都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源泉。

中国的动画艺术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自从1935年万氏兄弟创作的我国首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后,继而在1957年上海电影美术电影厂长特伟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就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此后诞生了《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鹬蚌之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这些动画在表现上分别借鉴和采用了传统戏曲、水墨画技法,民间剪纸、皮影和木偶等艺术形式,体现出了强烈的东方文化气息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批动画形象。如:《骄傲的将军》中将军的形象和表情便借鉴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使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大闹天宫》主角的造型设计更是成功地融合了庙宇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塑造出了英姿飒爽的主角,甚至可以说奠定了孙悟空在文化领域和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基础。这些优秀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从此,中国动画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并奠定其在世界动画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当代动画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动画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也为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歌、民间故事和英雄,都有津津乐道的人和事,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为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中国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将成为动画题材的最大滋生土壤。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回族的伊斯兰宗教故事,云南的阿诗玛,广西的刘三姐,历史上传诵的四大美女……;从艺术技巧上,汉代的砖刻、北魏的石雕、敦煌、永乐宫的壁画和民间版画……;从艺术形象上,各地的戏曲中造型多变的人物,如:京剧中的小丑、花脸,川剧中的变脸,宁夏作唱、江西的傩戏、湖南的花鼓戏,其戏剧形式和戏剧人物对动画电影创作和发展都是诱发创作、令创造者感动的思路。

中国动画前辈创作的水墨、剪纸、皮影、木偶等最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制作技术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动画艺术的创作。直到现在还有国外的动画作品沿用这些特殊技术。而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作品,我们这些传统技术却少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电脑制作二维、三维动画和动画电视片。虽然产能提高了许多,但是比起精美的传统工艺画则在显得粗糙和低劣。我们在拾取京剧、刺绣、印染等艺术精华,并将这些艺术品成功地推向世界时,为什么不能将同为国粹的中国动画艺术结合高科技和新理念的同时,将传统的生产技术保留、发展和深化呢?

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是制约我们动漫发展的一大弱项,动画电影设计人员就需要不断地挖掘设计新素材,创作新题材,才能吸引观众。要将中国的文化宝库认真地整理研究,规划利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科幻作品、历史名著以及现代的优秀作品,哪些适合拍成动画片?哪些适合拍成短篇、中篇、长篇动画片?哪些更适合鸿篇巨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整体规划,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既不浪费,又不会流失,在经过动画艺术工作者的精心加工后,焕发出璀璨的民族之光,创作出世界公认的动画电影精品。

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峻。因为他所设想出来的世界是近乎完美的。他的触觉是敏锐而纤细的。他总是在向你讲述一个遥远的、不可思议的、但却“真实”的故事。而这一切都应该是与他本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积极的思考所分不开的。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来源于他对现实世界的耐心观察,善于把高度的理性化解为丰满的形象和强调的情绪,其作品蕴涵着突出的表现力与创造精神。宫崎峻曾说“中日韩三国的动画人只要将自己的艺术传统表露出很少的一部分,就能让世界惊叹不已”。但是如何为这些民族特色披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外衣才是当务之急。

二.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搜集要紧密关切、融合流行艺术形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画片在故事题材和角色设计方面紧追时尚热点,力图融入主流文化圈。美国2004年的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就是在“超人热”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角色——神经兮兮的超人服装设计师又诡异又时尚,正符合时装界的流行趋势,放映之后,立即成为炙手可热的动画明星,甚至被邀为奥斯卡的颁奖嘉宾。日美动画还善于利用明星体制,造成时尚聚焦效果,比如《鲨鱼黑帮》请到黑帮片著名导演马丁.西斯科塞以及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吉丽娜·朱丽等著名影星为片中的角色配音,连影片的造型也仿照这些大明星的外形,仅此一点,就大大提升这部影片的流行指数。另外,宫崎峻去年的新片《哈尔的移动城堡》请日本第一美男子木村拓栽为片中男主角配音,为影片带来无数木村迷。成人动画中的常青树《辛普森一家》充分挖掘流行与名人效应,英国首相布莱尔、好莱坞玉婆伊丽莎白.泰勒、甚至姚明都曾经为那部影片担任过配音与造型。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从业者在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演绎上还很不成熟。

把握流行趋势,是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流行源头可有以下形式:影视片、畅销书籍、时尚杂志、卡通形象和故事、网络内容、重大的事件和社会热点、流行思潮和色彩、电视节目、时装、流行领导者所在地的新动向等等。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对待流行文化上,漫画先行的做法应当给我们很好的成功启示。事实上,无论日美还是欧洲,很多动画作品都是由漫画改编过来的。特别是日本动画,几乎无一例外以连环漫画作为开路先锋和试金石。由于漫画的制作和发行成本很低,非常有利于自由原创创作,而漫画的人气基础又是动画成功的试金石。反观我们由于动漫脱节,多数动画作品从历史故事直接进入动画市场,甚至是迎合领导意识的盲目投资,市场风险可想而知。

美国是动画电影的流行领导所在地。美国动画电影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夸张的动作、奇妙的构思、幽默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相比中国动画一味的强调教育性和寓意性,美国动画电影具有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而这和美国动画电影注重流行文化分不开的。在电影制造前针对观众群落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始终把观众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影片开始运作时就运用媒体来炒作,以提高其知名度,以保证其收视率和投资的回收。同时开发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如:娱乐,玩具,文具、服装、餐饮等各行业的产品,拓宽动画电影的外延,使动画电影成为一种话题,成为一种时尚,使动画在市场上树立品牌。

事实上,动画电影除了传统的音像、玩具、服饰、食品、饰品等传统周边产品之外,有实力的动画企业还应该立足内容资源,大力开发新业务、新市场,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以增加盈利来源。

这就要求动画艺术创作者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创作灵感,确立创作思路。没有生活,便没有艺术,这一真理永远具有意义。

三.动画电影的文化沟通性是我们要下大力气去研究开发的。

动画电影也要处理好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让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社会日益网络化、高科技化、交通日益便利化、以及文化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一地所拥有的资本、科技、知识、文明会迅速传遍全球,一国所制造的动画片,不仅属于该国所有,而且会借助其他的传播媒介迅速传播,为全人类共享。跨国资本的相互渗透,跨国动画公司的相互协作,动画人才的相互流动,各国动画片及其附属产品在异域的销售发行。国际动画节如火如荼的举办,动画文化交流的增多,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各国动画的魅力。动画的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也易于被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理解,它所蕴涵的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对真爱的渴望、对亲情的珍惜、对人类命运的探求、对童趣的留恋、对生命价值的叩问……,都是普遍存在的。可以相互沟通的,冲破了语言的隔阂、种族的偏见,最易和人产生共鸣。

与此同时,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是在不断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美国迪斯尼大兴“拿来主意”,许多动画片都取材于他国的文学名著、文化和历史,进而商业化改造。一方面为主流的美国电影文化带来异域情调,注入文化营养。另一方面,也为美国动画进入外国市场带来文化亲同感和共鸣。1990年以来,埃及王子、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国的花木兰、阿拉伯的阿拉丁、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圣经里的摩西出埃及的故事等题材纷纷出现在美式动画电影中,由此可知,动画艺术创作的素材选择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通。

中国动画电影走国际化道路势在必然。具体体现在学习国外动画先进的制作、营销、发行方式和各种科学制度的同时,充分通过动画电影这一载体展现中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展现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同时,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融通时代特征,吸收异域人才,引入海外资金,消化国外题材,海纳百川,迅速提高自己的动画电影水平。高科技的实现,仅仅是购买技术和高水平训练的问题,是花钱可以实现的,以我们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甚至可以少花钱实现。但关键所在并不是动画的高科技含量,也不是巨额投资,更不是塑造“中国迪斯尼”的豪言壮语,而是对动画电影产业的高度理解。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由美而求真的生命感悟过程,是将真理置入艺术作品的同时赋予世界和人生全新意义的创作活动”,动画电影中自然也包含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表现了他们对美和丑的审视和审美价值观念的表达。其中,文化传承与社会现实都对创作过程施加了影响。综观世界动画强国的优秀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本民族的、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画强势,归根到底都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民族精神弥漫在动画作品之中。如:美国式大工业支持下的开放与自由的精神,日本式的对生命和人生的盛之如樱花般的凄婉之美的理解和感悟……。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异有趣的特质,当然,这一切都深深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社会基础于经济生活之中。

《天书奇谭》中蛋生和狐狸精的斗法,还有《金猴降妖》里孙悟空和白骨精的周旋,构图、形式与节奏都表现出生命内部最深的动。“一切的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可以说,中国动画就艺术性来说,是远远胜过美国动画的。但是曲高和寡,需要欣赏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感受到这份美。而且,文化的差异也妨碍了全球观众的欣赏能力。

虽说动画是信息时代文化语境中新兴的优势种群,虽说中国当代动画是“全球化”的季风吹撒下孳长的,但关键问题还是它在中国本土能否扎下深根。中国动画电影能否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崛起而崛起。国际参展、获好评、乃至获奖其实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于它是否能创作出正确调动和充分满足中国人,以及有冲击世界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作品。因此,广泛吸收世界各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必需探索出这个时期所需要的“中国模式”,充分消化和发展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利用各种有效的经济管理途径,展现与培育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应是中国现代动画电影发展的一条主轴,国内大学生毕业作品中显得过多私人化或偏重形式与技术的小格局倾向、以及表现粗野、暴力、恶作剧、极端自私和娇柔造作,以及一些媒体关于国外动画赛事及奖项的炒作都应引起我们反思。我们应积极探索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智慧、幽默、隽永与深厚。在认真研究经济、技术、风格的同时,必须精心研究人本、文化、内容和精神。关注和占据中国动画文化的上游高地,寻求和把握那种能总合艺术与商业、人文与科技、教养与娱乐、理论与试验的发展契机。

在动画电影这个假定的空间世界里,表现手法可以不受缚于现实世界的规则。而这种悖离产生的张力则比任何一种影视形式更具视觉冲击力,是一种极为风格化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美国动画是讲究动作捕捉的,也就是完全的仿真动作,中国动画反其道行之,从再现的一端走向表现的一端。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首要特点,也是中国美术片人物动作的要决。动画艺术承担着与影视作品同样的功能,它可以表现影视剧可以表现的一切主题内容。因此,动画片的创作题材也应该与影视剧一样,甚至比之更包罗万象。

动画和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制作成本,而且为动画市场提供了如互联网,移动媒体(如手机)等新传播媒体平台。中国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既有巨大的创作基础,又有巨大的市场消费空间,再加上有逐步科学完善的政策机制,相信中国动画的腾飞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8:36页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10:38页

[3]王宁宇.从文化生态看中国现代动画的发展契机.美术观察,2004,(6):10页

ExcavationandIntegrationofMaterialinCartoonFilm

动画创作论文篇(4)

引言

剧本是一剧之本。它能够向以导演为首的再创作者们提供拍摄影片的基础——包括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电影艺术离不开这个基础,离开它,就意味着背离了原著的思想和主旨。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首先就是从创作动画剧本开始的。当以运用影像的手段创作的动画剧本确定下来以后,创作者就可以画出分镜头画面——相当于未来影片的预览,它将成为后续每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同时又是原画设计、背景绘制的指导蓝图。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剧本的弱点要在剧本完成阶段加以克服,否则,将给电影留下无法挽救的祸根,这是绝对的。……总之,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因此,动画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动画影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题材的选取

如何提高动画剧本的质量,从而提高动画电影的质量呢?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电影是一门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艺术,因此,题材的时代感便成了剧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部有时代感的动画电影,观众通过影片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如日本的《灌篮高手》,它是一部以校园故事为背景,以体育运动为表现题材的动画片。影片成功展现了一个活跃在观众眼前的热气腾腾的赛场,一群追逐理想、充满热情的青春少年,同时还穿插着少年们朦胧羞涩的爱恋,散发着活跃、轻松、健康的青春气息。这类题材的影片无论从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都贴近同龄人,因此受到青少年观众的欢迎。

反映现实是剧本时代感的一种层次,而剧作者本身的时代意识或超时代意识则更能使动画电影深入到哲学层面,展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系列作品,如《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影片,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动画片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观念,跨越了观众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获得了成人世界的认可。他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独特表现形式的优势,创造出神奇的魔幻世界,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人类、自然、文明、冲突、生命及其存续等主题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不仅具有实拍电影无法比拟的观赏性,还展示了创作者契合时代脉搏的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动画剧本的创作者还应该具备市场意识,使影片具有商业娱乐效果。优秀的剧作者会将观众的审美特点和观赏习惯作为创作剧本的参考要素,并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进行针对性的侧重。日本动画系列片《蜡笔小新》运用了观众喜爱的现代动画语汇,将日常生活用夸张、独特的搞笑手法展现出来,主角小新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大人口吻和成人笑料使全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该片在推出后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喜爱,蜡笔小新的形象也由此深入人心。

二、主题的表达

主题在电影剧本中占有主宰地位,它将未来电影剧本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对话、结构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体现,并以电影剧作艺术上的完整和谐和统一,呈现给读者和观众。因此,动画剧本的创作,必须始终围绕表达主题这一重要目标。

表达主题首先必须突出主题。由于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取材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动画电影所能表达的主题也空前丰富。如《攻壳机动队》中人类对自身的质疑和反思,《幽灵公主》中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和融合,又如《千与千寻》中人对自我本性的追溯和《最臭武器》中对残酷战争的控诉。虽然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是如此的多样化,但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本的主题必须突出。多个主题的并行阐述最终会使一部动画片失去主题。当然,突出主题并不是说要反复强调主题,对有些动画电影来说,主题的表达可能仅仅是提供了某种情调。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影片在表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天姿韵趣,把观众带进一个美丽而温馨的童话世界,人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深刻的生活哲理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其次,在主题的表达技巧上应讲究含而不露。主题必须鲜明,但是鲜明不等于直露。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会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往往是表达作品主题的最佳之处。日本动画《萤火虫之墓》就是一部以写实手法和旁观者的视角铺陈而出的战争悲剧,除去开头真实地展现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绘战争场景,而是通过单纯柔弱的孩子们的视角,使战争的残酷性深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在糖果罐、萤火虫等感性道具的运用下,全剧弥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氛围。

剧本的主题在表达时还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民族文化中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深深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们,进而影响到动画剧本的主题上。我国早期优秀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样的一部杰作。影片从中国古代铜漆器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具有中华民族浓重华美的艺术风格。同样,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文明的毁灭和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等深刻话题,大友克洋的作品表露出创作者对科技既崇拜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对信仰文化的隐约幻灭感,和月伸宏的作品揭示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这些动画作品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岛国文化的扩张意识和摆脱渺小的渴望。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没有浓重的悲剧情结,在它影响下的动画作品,具有戏剧化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出轻松幽默的特点,如迪斯尼出品的《阿拉丁》、《花木兰》等影片就具有鲜明的美国风格。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是动画片最耀眼的商标,塑造人物形象是动画剧本的第一任务。在动画片中,动物植物、神怪妖魔、甚至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人物进行塑造,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好的剧本要想超脱平庸而获得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果,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艺术描绘的核心位置上。性格鲜明的人物会对故事起着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而真挚感人的故事对于树立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人物是故事的人物,故事是人物的故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剧本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要考虑人物符合其性格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语言行动、风度气质、爱好习惯以及外貌神情等。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展现人物性格的真正魅力,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动画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丰富多彩、手法多样的。有的一出场就轮廓分明、特征毕露,如《猫和老鼠》中聪明又爱恶作剧的杰瑞;有的深藏不露、古怪偏狭,如《灌篮高手》中性格阴郁却球技高超的流川枫。不仅如此,剧作者还应该把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思索和炽热深情渗透于人物性格的艺术创造中,赋予人物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让观众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

五、叙事结构的设置

动画剧作的内容固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但它必须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因此与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要素一样,结构也是动画剧作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为了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为了体现深刻的主题思想,剧作者必须对所掌握的创作素材进行精细的组织和安排。

动画剧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剧作结构和非传统的剧作结构。

传统的剧作结构如《哪咤闹海》、《美女与野兽》《埃及王子》等。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主要以矛盾冲突为剧作基础,以戏剧冲突的规律为结构的原则,由此导致其展开冲突的必然动作历程。即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进程,依次而又有因果逻辑地展现完整的冲突。它不仅要求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的描写紧紧扣住中心冲突的动作线,还要求造成紧张的声势,以步步相逼、场场推进的形式去发展剧情,使冲突逐场逐段递进加剧,愈演愈烈。因此,这一结构的影片富有戏剧性、紧张感、悬念感,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非传统的剧作结构包括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等。散文式结构的影片如《山水情》、《梦幻街少女》、《龙猫》等。这一类型的影片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结构要素,也没有显露完整的矛盾冲突线索。它比较强调细节的运用和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灵活多变,取材自由,在近似散乱之中蕴含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心理式结构的影片如《回忆三部曲》。它主要以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况、心理状态进行叙事,不太注重故事的结果,主要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心理过程。时空交错式结构如《萤火虫之墓》。这一类型的影片主要是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面,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的逻辑交叉衔接组合,以此组织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它在时空程序上将过去、未来,将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和现实组接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叙述格式,获得艺术效果。由于这种方式一般采取主观形式的叙述格局,用视觉形象直接描绘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因而使剧作整体呈现出主观的心理色彩,具有情绪感染力。

动画创作论文篇(5)

二、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中的歌曲创作

2013年暑期档推出的3D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被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转折点,我想这主要指的是它的收视人群,中国动画电影因为没有分级,所以这次面向成人的动画电影就显得非常的特殊。其影片风格也是时尚、新奇、城市风兼具轻喜剧和悬疑探险性质,所以在众多国产动画片中脱颖而出。《终极大冒险》的配乐可圈可点,它的音乐制作团队是以田亮、龙龙、谈丽君为首的一群奋战在大都市的年轻人,这和影片的基调很符合,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本片的配乐制作量是较大的,音乐基本上铺满了全片,而且音乐的旋律线条起伏较大,给作曲增加了难度。同时还请来了英国的混音师,对声音的效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配乐部分外其歌曲创作风格非常多样、旋律上口、歌词语言夸张,极具感染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一)主题曲《我要打老板》主要出现在开场时男主人公糯米的手机铃声中和片尾上,属于说唱类型。浓重的电子配器,以“李小龙”招牌动作的叫声作为引子让听众感受到“我要打老板”的“架势”和“决心”。歌曲第一个部分使用了“说”的方式来叙述“我要打老板”的源起,第二个部分用低沉的男声,旋律线条在三个音之间反复摇摆。副歌部分给人印象最深,“我要打老板”的主题出现,把作者的感情宣泄到最大化。前两个部分是八句段,副歌部分是四句段,典型的单三部曲式,让听众感觉到熟悉、简单、上口,而且歌词生活化,道出了上班一族在都市中打拼的心声,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二)插曲《海的房间》出现在剧情转折处,苏打和糯米确定恋爱关系后的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起到了压缩时空的作用。该作品的创作起初并非是为《终极大冒险》量身定做,作者谈丽君还在四川音乐学院读大学本科二年级,她和她的乐队一起根据生活的感受,迫切地想把自己在海里建造房子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于是《海的房间》诞生了。后来经过田亮、龙龙等人的重新编曲以后,这个作品变成了既有摇滚的乐风又不失清新的感觉。作品还使用吉他的效果器,营造了一种阵阵海风吹来的南国风情,电吉他的华彩又让人感觉到在海上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冲浪,使观众沉浸在主人公快乐的生活中,所以非常适合本片的情景。

(三)主题曲《只为你歌唱》出现在影片的高潮处,女主人公苏打在众欢呼声的拥簇下演唱出这一首清新、浪漫的歌曲。作品开始用简单的几个音符营造出非洲热带地区草裙舞摇摆的风格,沙锤和吉他的简单搭配让观众感受到清晨的无忧无虑,两段陈述下来,主人公的烦恼、惆怅瞬间被坚强与自信替代,一个属七和弦的低音下行,音乐转到副歌部分,高潮来临,只为你歌唱,为坚强的信仰自豪的歌唱,配以“啦啦啦”的衬词,显示出骄傲、坚强、善良、自信的女主人公的性格,带着梦想和追求自由的奔向远方。

(四)片尾曲《老腔-我和你做动画》,这是本片最具特色的一首作品,由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创作并演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也是该片的总导演孙立军作词。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原本是用在皮影戏中,其声腔非常高亢有力、气势磅礴,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常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拖腔,伴奏常用一种叫檀板的拍板来打节奏,另外还有钟铃、六角月琴、胡琴等,形成了融唱、和、敲、弹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有特点。音乐导演田亮特意回到老家陕西收录了这首作品,孙立军团队的动画制作人员还为此制作了MV,作品以幽默的方式对动画人进行了一番自嘲,在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为本片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五)片头曲《堵车歌》,伴随着主人公糯米的出现,在繁华的大都市,不管是交通还是职场都让人窒息的透不过气,所有的汽车喇叭声汇成交响,编制着城市中的无奈。作品反映了当下年轻人想逃离这样的紧张而闭塞的环境,渴求寻找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乌托邦,和影片的整体基调非常吻合,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共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品的配器也别具风格,以戏曲开场的锣鼓家伙为引子,再用电声乐队装扮城市的喧闹,用小锣贯穿作品的始终充当句读,诙谐、讽刺地批判社会生活,间奏中再次出现戏曲的锣鼓镲以及结尾的大锣和开场做了呼应,使作品更加完成,风格更加统一,另外该作品的歌词通俗、上口,副歌一个“堵”字的诠释,让这个作品迅速在观众中流行开来。

动画创作论文篇(6)

中国动画的现状分析

动画自诞生之初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渐成熟,并且成为

门重要的艺术门类,动画中有趣生动、特点鲜明的卡通角色造型,深深吸引观众的目光,而动画本身也能够传达出制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精神,其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的表现形式对思想内容的传递有着与其他媒介相比更好的效果。

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欢乐的同时,动画市场也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产业链,创造出惊人的经济价值。2015年中国动画市场大约为1200亿人民币,而且据推测到2020年更是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在14%左右,这是一块无比诱人的蛋糕。与此同时,动画市场的竞争也风场激烈,日、美动画作品依然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虽然近年来,中国动画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例如最近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这两部国产动画作品在票房与评价上得到了极大的肯定。但是,在中国动画取得定进步与肯定的同时,大量国产动画暴露出来的弊端更加要引起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题材的匮乏和中国民族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

中国饮食文化的动画作品相对较少,而中国饮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与人文情怀决定其具有很高的可创作型,探索中国饮食文化与动画的相结合,不仅对传递中国饮食文化、地方风貌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对扩充国产动画类型,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背景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始,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变迁,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和历代统治者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身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的具有极高水准与民族特点的烹饪历史,其数千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国饮食的传统食俗众多,如端午节食俗、端午节食俗、春节食俗等,在每个不同的食俗中,人们会食用不用的饮食来表达情怀,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典故,如端午食俗的时候,中国人会通过吃粽子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中国饮食种类繁多,在饮字方面主要包含茶、酒两类,茶叶作为中国在国际上的个重要标志,包含大红袍、碧螺春、毛峰、龙井、普洱等门类,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与保健功能,被全世界人们所推崇与喜爱。中国的饮酒文化同样博大精深,而自从酿酒工艺诞生之初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女儿红、杜康、西凤、烧刀子等众多具有中国民族情怀的佳酿,其名称往往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殷切期望。

中国的菜系主要分为四大类,菜系。四大类是指民问菜、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按菜系来分又分为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中国饮食文化具有以下几大特点:风味众多,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医食结合这五点。

中国饮食文化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动画是门带给人们欢乐的艺术,但是其本质还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

《中华小当家》(也称中华一番)是日本漫画家小川悦司于1995至1999年在日本周刊少年Magazine连载的一部关于中国美食与烹饪的动画作品,讲了天才厨师小当家,为给人们带来幸福,努力锻炼厨艺,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梦想,是一部美食励志动画。这部动画从连载至结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以美食烹饪为线索的故事很有创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美食总动员》(也称料理鼠王)是2007年一部由皮克斯动画制作室制作、华特迪士尼影片出版的动画电影。由布拉德・伯德执导,影片于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映。故事讲述一只原本注定在垃圾堆度过平淡一生的小老鼠小米,梦想成为站在世界之巅的美昧大厨。瑞米认识了资质平平却认真的学徒林奎尼,帮助他做出道又一道精美大餐,成就了一个厨房神话。截至2007年10月末,影片的北美票房已经超过2亿美元,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无疑是饮食题材成功的典范,其有趣又不是内涵的传播方式聚拢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贴片广告与播映权给制作人带来了极大的收益。虽然《舌尖上的中国》不算是动画作品,但是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分支,《舌尖上的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中国饮食文化题材动画作品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和信心。

总结

遍观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不难发现民族性、创新性是一部高质量动画作品的关键要素。如今,中国动画无论是在制作技法上还是投资规模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不断涌现。中国饮食文化题材动画作品的开发与创作,对宣传中国饮食文化,介绍中国风土人情,提高国际影响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必将为中国动画创作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

动画创作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67-01

近年来,对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的“文化生态”被普遍关注,本土资源被广泛挖掘,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教学领域上形成了很多地方课程,在动画创作方面,本土资源为动画形象提倡了素材,动画与本土资源相结合,提高其对地域文化的亲和力,加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绍兴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底蕴,名人文化、典故传说、传统行业、民间工艺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动画创作利用的素材。挖掘绍兴文化“宝藏”,将绍兴文化在动画中得到很好的展现,不仅仅是一个本土动漫的方向,也将绍兴旅游大市的辅助推广的一种手段。

一、地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价值

人们在观看一部动画片时,除了能看到新奇的东西外,总是希望能在动画片中寻找到自己熟悉的东西,这种东西存在于我们生活和我们长期生活中留传下来的传统和记忆中,地域文化是这种“记忆和生活”的最直接和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如绍兴原创动画片《少年师爷》中可以欣赏到绍兴许多特色元素,同时也将绍兴的黄酒文化融入其中,使用动画的形式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是一个时尚的表达方式。

二、动画创意中的地域文化

动画创意来源于文化,处在不同文化环境就有不同的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和人文特色。绍兴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本身历史沉淀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勾践卧薪尝胆、兰亭序、百草园、秋瑾等故事都有这个城市特有的人文特色。绍兴的地域文化除了独有的人文特色外,还有很多传统的民俗、如乌篷船、梅干菜、乌毡帽等独具地域风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中得瑰宝,也是创作动画剧本的经典素材,在三维技术的表现形式下,定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体验。

三、动画创作中对本土元素的创新

虽然地域文化的宝藏取之不尽,可利用的元素也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元素来表达自己创作的故事,对原有的本土元素进行创新,使之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具有时代感,如只将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完全照搬,这样出来的作品会丢失动画独有的艺术表现。

本土文化可以作为动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但不能为了某个元素束缚了整个动画的表现,动画创作不仅要在表现形式上充分吸收并借鉴本土资源,更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动画中去,同时赋予当代的时代气息和现代品味。

四、地域文化在三维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三维动画是动画艺术的一个类型,是集文学创作与视听艺术为一体的极富表现力、感染力、时代精神的现代艺术形式,它的创作以相应的文化为依托的,以地域文化作为动画题材是我们的优势,动画的形象也可以承载本土的元素,传达角色的性格和表达故事情节,可以三维动画借助先进的数字软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现代设计思维把大众意识形态和审美融入到动画设计中去,从而制作出富有本土气息兼具时代特征的动画片。

(一)在题材内容上吸收绍兴本土的优秀文化

绍兴的人文题材很多,且很多名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动画创作时需要在情节上把握节奏,控制剧情的展开和发展,更多的体现故事本身的内涵,将历史世俗化、通俗化、娱乐化,给予大众感性化的满足,把动画语言变成历史文化的载体,而不是去对经典名人故事进行复制。《少年师爷》就是绍兴特有地域内涵的体现,在以往大家的记忆中、电视荧屏上师爷一般是以捋着胡子、摇着扇子的老者形象出现的。《少年师爷》改变了绍兴师爷的传统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小师爷不仅形象可爱,而且善恶分明、足智多谋。此片中众多的绍式符号构画出了一幅绍兴的“清明上河图”,让观众感受到了浓郁的绍兴文化,

(二)本土资源和元素与现代三维软件技术的结合

通过建模、动画、材质、渲染等技术,场景和人物更具真实感。通过对角色动作的设置和三维软件的计算能够生成符合真实运动规律和动力学的效果;三维软件还能模拟真实的摄像机,克服了传统摄像机因天气、环境等因素的约束,能够运用不同的景深和转场来实现传统摄像机所不能实现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符合蒙太奇的规律,加大动画表现的视觉张力,是动画特有的娱乐性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体验。

五、总结

动画创作论文篇(8)

传媒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1300余万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挂靠该院。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选修课程:化妆与造型、公共关系学、影视配音艺术、体育评论解说、活动与会议主持、类型节目主持、音乐鉴赏、现代礼仪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艺术鉴赏、西方艺术鉴赏、社会热点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产业策划、影视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创造、鉴赏及选题策划和市场推介营销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各类媒体、相关院校、文化艺术市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选题策划、影视制片、宣传、营销,以及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影视学概论、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精要、创意广告文案策划、影像产品的市场营销、影视编导、视频制作、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解读、中外戏剧名作解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艺术传播学、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信息与网络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平面设计、广告创意案例解读、文化人类学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初试3月2-4日,复试3月5-6日。

初试科目:基本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朗读、模拟节目主持)。

复试科目:综合艺术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现场答问)。

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6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7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影视创作与评论:(1) 电视编导基础;(2) 命题故事编写;(3)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戏剧影视文学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4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5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戏文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戏文创作与评论:(1) 分镜头脚本写作;(2) 命题故事写作;(3) 电影评论写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 3月2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1、彩画

考试要求:根据考场提供的黑白动画截图,绘制一幅彩色动画图像。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水粉颜料等。

2、连环画

动画创作论文篇(9)

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为了使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应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它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各个方面。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的案例和制作要求强化论论知识的应用式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能够积极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适量地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对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促进的效果。

动画创作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动画创作,无论使用什么动画制作软件,其实原理都是相通的,怎样把动画创作的吸引人,那就需要一定的创作技巧了,今天我们主要以FLASH软件为主,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动画的创作方法。

动画的概念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人的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从概念中可以分析出,动画其实就是图画,什么样的图画呢?是连续的一系列图画,当我们把这些图画按顺序快速播放时,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在一幅画面还没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画面,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那么如何创作出一部动画短片呢,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 总体设计阶段

总体设计阶段包括策划主题和确定剧本。

任何一部动画的创作,无论是30秒钟,还是30分钟的动画,都必须先要策划主题,如动画短片的视觉效果要什么样的风格,是Q版的卡通动画,还是传统的水墨动画等,需要的舞台尺寸是多少,帧频是多少,舞台场景怎样布置和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影片输出等等。这时离不开一个书面文稿—剧本。任何短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影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动画剧本是根据之前设计好的主题来设定故事情节,然后再根据故事情节的细节来设计分镜头剧本,分镜头剧本中包括整个动画所需几个场景来完成,每个场景中使用什么样的镜头设计,场景中出现的动画角色,在当前场景中的要有哪些动作、行为,整个场景历时多长时间等等。

动画剧本要求要有创意。同样的主题内容,如果剧本设计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想法很有创意,那么你的动画就成功了一半了,因为动画剧本是由视觉创作激发人们的想象,往往观看到你的动画的人会很容易记住你的动画中的与众不同,这个与众不同就是你的创意。

2 设计制作阶段

设计制作阶段主要包括角色造型的设计和动画场景的设计。

角色造型设计包括动画中主角形象设计和动作设计,配角的形象设计和动作设计,角色的设计要符合整个动画之前确定的风格,在设计角色中,要求把角色的三视图都设计出来。动画中的需要动的部分要根据运动原理来制作,在动画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如何让画动起来,如何动得合理、动得好看、动的吸引人。所以做为动画设计人员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动画的基础理论。

动画场景设计包括动画背景和前景的设计,根据剧本来设计动画背景、前景。动画场景设计中通常也要有部分独立元素,独立出来的部分可以单独做些动画效果,比如蓝天中的白云,大地中的小草等元素。完成场景设计后,还要为短片准备需要背景音乐或者音效。一部动画短片的声音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给整个动画短片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具体创作阶段

具体创作阶段主要指着手制作动画。

制作动画的部分主要就是在动画制作软件中来完成了,在FLASH中,制作动画的步骤可以分为简单的四个步骤:新建文件制作元件编排动画保存文件。

3.1 新建文件

Flash在启动时会自动创建一个空白的影片编辑文件。在编辑时,根据动画主题和剧本来设置舞台大小和动画帧频。

3.2 制作元件

根据剧本来制作元件,元件可以是动画场景,动画角色和其它动画元素,通常场景以图形元件的方式完成,场景中需要动态呈现的部分元素也可以独立出来,做成图形元件或者影片剪辑元件,其实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在动画短片中区别并不大,有时完全可以互用。动画角色的动作通常设计成影片剪辑元件,在设计角色动作时记得要遵循运动规律来制作,例如角色的走路动画,在元件中我们只要把角色走路的几个关键状态绘制出来后,影片剪辑元件是可以循环播放动作的。有时,在有些短片中还要使用按钮元件来控制短片的播放。

动画中的各种场景、角色造型以及它们的动画过程制作成元件的优点在于可以存在库中反复使用,而且修改也十分方便。还可以在动画中套用动画,达到特殊的动画效果。

3.3 编排动画

根据分镜头剧本,将制作好的各个元件放入对应的场景中,不同对象的前后关系可以通过上下的图层关系来建立,按剧本的顺序编排动画。编排过程中要通过不断测试来观看动画效果,不符合剧本要求的还可以修改。

3.4 保存文件

确定每一个编辑操作正确无误后,应该及时保存,以避免因出现误操作、死机甚至突然断电等情况造成损失。

3.5 测试

在生成和制作特技效果时,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演示一下动画效果,检查动画过程中的动画和时间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Ctrl+Enter键查看舞台场景中目前编辑完成的动画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修改。在复杂的互动影片编辑中测试则更为重要。

3.6

将编辑完成的动画文件输出成可完整播放的影片文件或其他需要的文件格式。

其实一部动画短片的创作并不复杂,无论你使用什么动画创作软件,也无论动画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我们基本都是按照此方法来完成的,所以今天我们以FLASH软件为例,给大家把动画制作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将制作流程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能够为动画初学者点亮一盏通往动画创作之路的明灯。

参考文献:

动画创作论文篇(11)

思想指导行动,同样创作也是受一定思想所支配的,在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以及特定时代、特定文化与社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艺术理论。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艺术理论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

数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在石窟洞穴之内绘制飞禽走兽和狩猎场景,绘制这些内容除有祈求、敬畏、崇拜或是占卜等心理目的以外,最直接的效用就是传授知识,这便是原始社会时期美术中的岩画。这种岩画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因为当时文字尚未出现,所以岩画表现的便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但这种绘画仅仅只是出于自发性的描绘,是谈不上有理论进行指导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上出现了靠绘画为生的艺人。最初艺人们主要是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来传授手中所掌握的技艺,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事绘画的艺人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绘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单纯依靠师傅带徒弟的这种模式,往往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零散性,因此人们急需对绘画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了更好地传授绘画经验,西方出现了极具理性的绘画书籍,于是艺术理论应运而生,艺术理论的产生对随后的艺术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古希腊时期雕刻家波留克列特斯的理论着作《法则》便研究了理想的比例关系。艺术理论的发展在东方也毫不逊色,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现存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如宗炳的《画山水序》。其中有言“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大致是说山水画创作应当借物寓意寄托情感,笔墨与主观感情应当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理论较好地阐述了绘画的一般规律,可以让初学者从中悟出绘画的技法,从而掌握绘画的技巧并少走弯路。

除了宗炳的《画山水序》,同时期的艺术理论还有谢赫的《画品》,王微的《叙画》,萧绎的《山水松石格》。这些书籍不单只是总结了前人的绘画心得与体会,并且初步建立了绘画品评标准,对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探索与引导的作用。于是,艺术理论分别在东西方应运而生了,后人在吸取前人艺术理论养料的同时,也不断扩充艺术理论的广度与深度,促使了艺术理论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二)艺术理论的重要性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是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的艺术形象,即实实在在的艺术作品p]。但一定的艺术创作必然受到思想意识的影响,而且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活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千百年来数以万计的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们也不会一直乐此不彼地对艺术创作经验进行总结。

同时艺术理论对绘画创作的启发和作品格调的提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画家的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反映时代精神,把握时代命脉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是画家的内在精神、文化修养以及对事物深邃的洞察与体会,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和感悟。这些世界大师的作品大多都和社会的转折、革新、文化运动和思想革命有关,他们在世界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具备高超的绘画技艺之外,普遍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意识和人文情怀,而这种思想意识与情怀是以学术修养和理论思考为雄厚基础的。因此,掌握艺术理论,可以有效地加强画家的艺术修养,增进画家的学术思考,提升画家的审美水平,进而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人文情怀注入绘画创作之中,最终提升其作品的品位。从根本上说,艺术作品是画家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画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而揭示着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奥秘。

二、艺术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印象派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的迅猛发展,在光学原理和实践的启发下,印象派尤其注重研究外光对物体所产生的稍纵即逝的视觉效果。正是在这一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印象派开创了艺术的先河,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天窗。因此,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更为关心的是画面的美感与物象在外光条件下的变换,他们的作品也大多醉心于色彩和光线,并以此来更好地表现其作品的色感和光感,正如莫奈所说“唯一的希望是和自然密切地结合”这种做法与以前西方绘画理论中注重绘画题材的说教性截然不同。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理论的重要性,创作理论决定了创作时的创作方向以及最后的作品表现,它不仅影响画家的个人创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整个时代艺术的发展走向。

艺术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不仅表现在西方,东方同样如此。我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界就极为活跃,科学文化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一时期的艺术理论可谓“百家争鸣”极为丰富,特别是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一千多年来,中国山水画并未向两个极端发展,它既不会像自然主义那样照搬对象,也不会漫无目的地玩弄笔墨,而是自始至终沿着形神兼备的道路发展,这充分说明了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

由此可见,艺术理论可以指导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使他们少走弯路。日常创作中或许我们无法确切而精确地感受到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从而易单纯地认为创作仅仅是对视觉美感的一种描绘,其实不然,理论知识往往内在地支撑着创作者对美感的认识和感悟。艺术创作体现的就是艺术家全部的修养和智慧,艺术家往往是按照“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情感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锐敏,意象要饱含意蕴,形象要栩栩传神”的审美要求和标准进行创作的。因此,艺术的永久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独创性。

综上所述,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艺术理论不断的推陈出新引导艺术家创作出赋予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同时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艺术家才能不断地突破思维的禁锢和固守的疆域,从而创作出一件件精彩绝伦、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

(一)基础理论知识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艺术的前行者便将发现的绘画规律记录在案,宝贵的基础技术理论对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起到了基础指导作用。每一次技术理论上的革新都会给艺术创作领域带来一股变革之风。15世纪以扬?凡?艾克为代表的尼德兰画家发现用油与颜料调和后,画出来的作品色彩鲜艳而充满光感。正是这一技术理论的推广与革新,形成了现今油画的基本雏形,油画作品得以长时间的保存,随后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探索油画技法都与这一技术理论的推广无法分离。

基础理论知识不单对艺术家的创作有启发指导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时候它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参照的基本规律,比如绘画大师达芬奇的艺术创作之路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道理。对艺术与科学等多个门类都有深入研究的伟大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一位跨时代的画家,也是位杰出的艺术理论家,他的理论散见于他流传下来的大量笔记与草图中。这些绘画经验的总结与传递,对16世纪后期西方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即使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理论知识对我们的艺术创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能仅仅只注重画面的形式与趣味,而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对传统绘画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认为传统的基础理论禁锢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史,我们不难发现毕加索、马蒂斯、蒙克等多位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都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力,他们都是在充分掌握了绘画的基础技术理论后,再忠于自己的主观意识然后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创作如果离开了基础技术理论的指导,那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终究会黔驴技穷。

(二)跨学科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

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极为自觉的实践行为,艺术创作者的理论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艺术品的创作质量。艺术理论以探究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规律等艺术学“元”问题为使命,它旨在打通各门艺术之间的壁垒,并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对艺术的精神实质予以理性的考察,对于形成艺术创作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毕加索、马蒂斯、蒙克等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之所以可以流芳百世,不单单因为他们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力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艺术理论指导他们的艺术创作。我们试想一下具有扎实绘画功力的人不占少数,可为什么艺术大师却是屈指可数的呢?因为扎实的绘画功力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并不是说掌握了基本技法就能成为艺术大师。艺术的基本理论相当于艺术家在创作时要遵守的规则,但艺术创造并非艺术家为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艺术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规则而成就了艺术,实际上只是为了某种艺术创造才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心灵对技巧的创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在各类理论的灌溉与熏陶下,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要积极地将头脑中的意象转化为实体的作品。这就需要手、目艮、脑之间高度的配合,如果说基础艺术理论是指导艺术家如何提高动手的能力,那么观摩各大师的艺术作品则是提高眼界的有效途径。随之我们的问题也就来了,绘画手法的提升与眼界的培养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是要提高绘画的思维能力即提高脑与手、眼间的配合,又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呢?当然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历代大师的生平与各流派的艺术理论中追寻到蛛丝马迹。

20世纪初现代绘画的兴起,超现实主义在西方绘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对现代包装、建筑、设计等多个门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超现实主义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绘画本质的语言特征和艺术技巧。这种创作方法是对以往以理性、现实为特征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反动。引发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进行大胆革新的依据,源于同时代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超现实主义画家将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作为自己流派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他们的视觉图像进行分析。其代表画家有米罗、达利、恩斯特等人,该流派在创作中尝试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艺术家的内心想法。在弗洛依德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下,他们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给观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创作思维打破传统,画面灵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精神分析学理论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另一块广阔的天地。

跨学科的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在思维上提升艺术家的修为与认知深度,深化艺术创造者的心灵世界,达到手、眼、脑间的高度配合。我们在创作实践中要积极的将脑中的意象具象化与图像化,使之真实的传达出艺术家要表达的内心想法。

(三)艺术创作对艺术理论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