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学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0:01

农业学术论文

农业学术论文篇(1)

1.2努力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快速将农业科学技术转为实际应用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科学研究转为实际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应用涉及到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从广义上讲,科研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包括科技提供、转化、需求及科技条件系统等组成的大系统,包含创立、完善有关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调控机制等运行过程。从狭义上讲,科研成果转变主要由实验室研究、实验性试验、生产性实验、工业化生产等步骤组成,应管控大学、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及成果实际应用接续体系。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及地方的科技联系,发动全体农业科教研究部门与民营企业参加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科学工作要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生产企业部门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量,科学研究成果只有转变为实际应用才能使社会增值。生产部门以自身优势研发、引进新品种、新工艺、新机械转为创新型主体与推广技术的载体,科研部门、主导企业和农民结成紧密利益相关体。这种利益相关体是教学和科技成果孵化器,推广优良品种的产业部门,发挥有力科技辐射。

1.3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水平,健全农业人才市场教育、科学、人才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将科技成果转为实际应用主要依靠科技、管理方面的人才,使其通力配合,才能形成“政、企、校、研、资”全方位互动。所以需要组建和完善以知识产权作为参股的机制,强化知识资本在高新技术中的作用,使知识资本准入门槛降低。另外,具备条件的地区组建地区人才储备库,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为地方培养一些有知识、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采取远程教育和专业讲座等方式,将各个最新农技项目散播于农业地区,为农村基层单位造就科技推广工作者。为防止人才流失,主管部门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我国的激励人才流动要素、市场选择的新型机制才能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4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强化改革和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农技站已经形同虚设。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容忽略基层推广站对农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组建现代化推广体系。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既不能迎合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产品交易对我国现有农业经济产生的冲击,所以必须在保证农机推广体系平稳的条件下,加深体制改革。组建符合新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不把追逐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社会利益。各个地区要以现实情况为出发点,深入地发掘地区农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准入资质,不能让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坑害消费者。提高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指导农民抗击各种风险。

农业学术论文篇(2)

一、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培养应用型农科人才的新型学位类型。它是学位制度改革的新产物,是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实践性。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位获得者除了应具有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解决农业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培养对象的学习心理上,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更为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 具体表现在:其一,理论要具有对实践活动的直入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要能够直接回答他们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其二,理论要具有和实践的高度贴近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要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而不是仅仅在宏观维度上展示实践的一般性。其三,理论要具有向实践转换的快捷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无需经过多少转换环节就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工作,而不是一种建立在假设前提下的纯理性逻辑构想。

(二)差异性。

这里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是毕业时间不同,有的毕业几年,有的毕业十几年,有的毕业二十几年;二是年龄差异大,年龄小的有二十几岁,年龄大的有四十几岁,甚至五十岁;三是职业与工作单位不同,农业推广硕士学员有的是来自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干部,有的是来自高等学校的教师,有的是来自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有的是来自政府机关的干部。学员在工作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职业针对性。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指出:专业学位是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从这两个法规性文件的条文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实际上,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获得者中,有许多原来就从事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或者毕业之后,他们会选择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四)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与时间的矛盾性。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身是在职人员,组织人事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单位,课程的学习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具体可以采取业余时间上课、周末或每月集中授课等方式,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控制程度很低,往往不能保证学院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学员在攻读学位期间,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员还身兼数职,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于一身。因此,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十分突出,给农业高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涉及专业领域多,覆盖面广。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业推广的涵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推广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推广,还包括信息咨询(科技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及市场预测)、农业经营、产品开发、农业、农村及区域规划与发展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从产业来看,不仅涉及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而且还涉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等;从学科看,有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气象学等;此外,还有农业经济学、农业机械学等等。这就给农业推广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导师的专业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定位

我国开展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时间不到十年,在掌握其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定位,将有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办学质量,服务于我国的“三农”。

(一)培养大量的从事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素质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 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较高层次性质工作的能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需要更多高层次农科应用型人才,农业第三次革命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呼唤设立农业方面的专业学位。我国有成千上万的人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涉农企业、管理农村工作或以农业工作为职业,他们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传播者和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而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为农民培养师资的研究生教育。农业推广研究生是为农民传播技术的中介力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因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农”战略的具体落实。

(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大部分研究生都是紧密围绕着生产和本职工作而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干什么,学什么”,有一定的期望和较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研究生是带着课题来充电的。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和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等方面应当与现有的农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管理有所区分。强调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具有更灵活的培养方式,课程结构更综合实用,论文工作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也可以是农业项目或工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实施。

三、提高质量,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定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农业推广领域的实用性人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同时也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因此,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应围绕培养基层农业推广人才这个中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实行弹性学制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及在职在岗的特点,决定了其学制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可提前或推后,但最长不超过5年。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农业推广硕士学员以在职学习为主,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规定课程学习时,学员到校脱产学习,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则回原单位边坚持日常工作边完成,以利用原单位的资料和其他条件,以及学员在工作岗位所承担的课题研究基础,保证课题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对研究中必要的测试分析工作,如原单位不具备试验和分析条件,也可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的授课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题研讨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二)充实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建立一支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校指导教师队伍。由于农业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尤其是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他们很难胜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到有关生产实践部门去挂职锻炼一个时期,或高校教师主动面向生产实际,积极参与生产,并就生产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丰富自已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指导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重任。

其次是精心选聘任课教师。教师上课水平的高低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学校要尽量聘请那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这样的教师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上课,知道要给他们讲什么、如何讲,能够讲授有关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另外,学校也可聘请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单独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上课,或与学校教师共同开设一门课。

(三)高度重视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检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推广硕士生第4至6学期应以学位论文工作为主。

学位论文的指导应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和学校从用人单位聘请的资深专家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策划、农业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选题应注意有一定的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应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技术推广策划或项目设计,也可以是研究型论文。论文工作完成地点,根据论文选题的要求,可以在学校完成,也可以回单位完成,或穿插两地完成,但不管在何处完成,都必须定期向双方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接受导师指导。

对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成果和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应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要有一定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应获得在农业生产或农村管理方面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或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应有来自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刘国瑜,李昌新,李勇.农业推广硕士探析.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2]张汝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管理模式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6.07.

农业学术论文篇(3)

一、抓好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健康发展的保证

本届理事会自上任以来,首先,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由常务理事会集体领导,一名副理事长主抓学会工作,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设有*农机学会办公室,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配备学会兼职干部,学会有九个专业委员会。学会工作符合社团管理条例。第二,把学会章程和社团条例作为工作依据,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工作的义务和职责,从体制上防止行政化倾向管理,发挥了跨部门,跨地区、相对独立的特点,在全区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第三,加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理事单位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地州市农机学会的作用,联合开展学会活动,使农学机会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四,规范行文,加强了文书档案管理,建立了学会资料、专家资料库,为农机学会业务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做了准备,使农机学会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二、组织调查研究,是学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

农机学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论文,进行考察和调查研究把学术研讨与决策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好参谋和助手。“十五”以来,学会紧紧围绕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目标,每年把我区农机化发展中的热点关键问题确立为学术研讨主题,通过学术研讨会发现和挖掘闪光点,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撰写决策建议。*5年组织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农机学会协作工作会议暨西部大开发与农机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饲草畜牧业、草原机械化西部大开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五省区农机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专职工作人员,*农科院农机化所、*机械研究院、*农业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还邀请了华东片区浙江农机学会、江西农机学会16位代表、专家、教授、学者共9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各地具有地方特色学术论文43篇,4篇论文在大会上作了重点交流发言。22篇论文评为优秀论文;举办了自治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研班,期间同时举办了为期7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来自全疆各地农机系统的9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农业大学的知名教授以及我区农机行业的专家为大家授课,授课内容涉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政策法规、农机推广项目管理以及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参加了在奇台召开的全疆保护性耕体学员们经考试合格,均取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积极参加对我区农机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以学会为主体的专家组参与对规划的制定和论证。

三、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立会之本

“十五”以来,组织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3次,编辑、出版论文集2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相互交流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把学术权威性和代表性显示出来不断提高农机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2年8月在新源召开了“农机化发展问题研讨会”,同时组织“玉米青贮机械研讨会”有13个企业,30余种玉米青贮机械机型参加现场演示,现场观摩人数达600余人;*3年七月和喀什农机学会在莎车县共同举办了*3年农牧机械展示会暨现代农牧机械化发展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3篇,经专家评出6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为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技术推广部门搭建了一个技术交流和成果转换的大平台,丰富了会议内容,开阔了视野,针对性强,专家们的建议通过学会反映到了有关政府部门,供领导决策,已经引起农机界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4年8月在塔城成功举办“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9篇,收入论文集34篇,其中23篇论文获优秀奖,5人在大会上交流。

四、科普工作点面结合是学会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的体现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服务,深入博州两县一市八个乡镇发放蒙哈等科普读物,期刊,图书,磁带,VCD,宣传手册,悬挂横幅,出示展板,咨询等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受教育群众8万余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当地领导高度赞扬。还积极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农机化科技年活动,根据当地农民朋友的需求,为期提供技术咨询,免费发放了《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农田机械化》,《畜牧机械产品目录》,《农机用户购机知识问答》,《获推广许可证农机产品目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及受理程序及范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等科普图书,资料等共19种,计6000余册(份)。

按照自治区科协的要求推荐评选了第二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人,成立“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组”,为自治区第七,八、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评选,*6年会员杨军、兰秀英获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陈发获二等奖。*6年11月经中国农机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评为“*2~*6年中国农机学会先进集体”。

由学会协办的《*农机化》汉文版,《*农村机械化》维文版技术期刊,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机化发展和农机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农机化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传授农机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市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村机械化》*5年度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农业学术论文篇(4)

第三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思想政治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第四条职称外(汉)语水平,符合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

第五条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符合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

第六条继续教育培训,符合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

第七条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第八条高级农艺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农艺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2.在县及县以下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8年、中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2年,取得农艺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

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对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并能解决农业生产中关键技术问题,具备指导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经历)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自治区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或攻关项目(课题)1项;主要参与地(厅)级重点科技攻关(推广)项目2项;县以下人员主持或主要参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项,并得到地州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2.主要参与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项目3项以上。

3.承担编写本专业规划或调研报告3项以上。

4.辅导三门农业中等教育课程或承担农业技术培训,年辅导课程量满120学时。

5.解决本专业关键性技术问题。

(四)业绩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或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均为额定限额内);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获得者(地州市以上单位人员限前10名)。

2.参与自治区级以上攻关或重点推广(培训)项目1项;或完成地(厅)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项目2项,取得显著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有关部门认可。

3.作为主要完成人编写国家或地方标准2项,或行业、企业标准、专业规划3项以上,并经有关部门颁布实施;或主要编写(翻译)出版农业培训教材1部或音、视频教材1部,并经自治区业务主管部门认可使用。

4.作为主要发明人或设计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实际中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5.县以下人员,主持引进、推广(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2项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五)著作论文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专著、技术专著、培训教材、译著(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2.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或参加自治区级以上学术会议并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并经自治区同行业三名正高级专家鉴定、推荐。

3.县以下人员编写(翻译)出版本专业培训教材或技术手册1部,每部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

4.县以下人员主持撰写本专业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已作为业绩成果的不能作为论文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被地州市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3篇。

第九条农艺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取得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4年以上。

2.中等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取得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技术规范与规程,具备指导助理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经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重点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工作,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

2.参与制定或实施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培训)等方案2项以上。

3.辅导两门农业中等教育课程或承担农业技术培训,年辅导量达到60学时。

4.参与编写本专业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四)业绩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

1.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地州市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完成地州市以上本专业推广项目1项,通过鉴定或验收。

3.参与编制技术规范、规程等1项;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编写(翻译)培训教材1部;或参与编译文字、音、视频教材1部,并经业务主管部门认可使用。

4.参与完成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培训)工作。

5.参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试验研究报告、技术方案、调查报告等被采纳1项以上。

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上。

(五)著作论文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或参加学术讨论会并提交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并经同行三名高级专家鉴定、推荐。

2.县以下人员,参与撰写调查报告、试验报告、技术方案等2篇以上。

3.乡镇工作5年以上人员,撰写有一定价值的技术报告2篇以上,并经两名专家认可、推荐。

第十条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2.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3.中等专科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

能够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三)实践能力(经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

2.能解决农业生产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般性技术问题。

3.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四)业绩成果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独立完成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或试验技术报告。

2.独立设计过简单的试验示范方案;或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3.能为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提供技术资料。

农业学术论文篇(5)

一、学科思想——古农学的科学标帜

石声汉先生受任古农学研究时近“五十而知天命”之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促其从炙热的现代生物科学转入“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4]的故纸堆中。当时新中国在规划宏伟的社会主义蓝图,继承中华古国数千年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遗产,是共和国奠基自立的基础。同志早在40年代初就未雨绸缪,告诫本党:“清里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申明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尊重自已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5]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建国后传统医学和农学领域首先根据中央指示开展历史遗产整理,农学方面“清家底”工作在农业部督导下,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延揽专才,起势有声有色.石声汉先生恰是在此鼎革时期的学术背景下,改道易辙,厕身古农书领域。石声汉先生对祖国农业遗产素怀珍重之情,大约青年时代就有兴于古农书的探索,唯因昔日社会条件所限而只能“临渊羡鱼”,但却从未自泯夙愿,多年来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学术动态。细读石声汉先生有关著作,许多古代农书农事似乎早有深思熟虑,某些重大的国内外农史资料早年已有涉猎或备录。石声汉先生与饱经忧患的同代知识分子一样富有民族自尊心,曾负笈欧洲获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哲学博士,英国学者称其学术上有“剑桥气质”[6]。但他却并不自以为是,从骨子里痛恶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自信在古农书领域内本民族独具优势,颇不安于本国古农书研究水平落于人后,深为时人不自重祖国农业遗产而焦虑。从其现存信稿和有关口碑资料看,他多年一直为此耿耿于怀,“心里始终是个疙瘩”[7],在“”时期许多公众场合曾坦诚申明,维护本民族应得的国际学术地位,也是他倾心于古农学的重要原因。

中国农业遗产宝藏自本世纪初始走上现代开发轨道,最初涉足者即为精于现代农学的专家,但在旧中国毫无统筹擘画的状况下,先觉者只能自发地进行零碎的个案研究,较新中国继承农业遗产的宏图大略和大规模的整理工作相去甚远。所以当石声汉先生筚路蓝缕进入这一领域时,仍面临着披荆斩棘的草创艰辛。特别是要遵循马列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清理数千年农业遗产,更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里既要对历史悠久、内涵复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作出符合实际的认识,更要运用全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研究,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主导性学术思想。前辈学者初涉这个特殊的科研领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自己的学识和专长,逐步实践、探索,直至确立或选择这种学科思想,以统领整个研究工作。尽管他们对这一过程并无郑重声明或详确论证,但从其整体思路和具体工作之中仍可看出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途径、方法、风格等,即后人评论常谓的“治学路子”。石声汉先生整理研究农业遗产的“路子”集中体现在他所倡导的“古农学”之中,他以此概括自立的学科思想,又用以命名主持的研究机构,作为鲜明的学术标帜。

石声汉先生标帜的“古农学”概念本身已很明确,顾名思义,古农学即古代农业科学;申言之,就是我国传统农业在数千年发展中形成的经验性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主要以古农书的载体形式在古代农业中传播演进。古农学的提出绝非即兴而名的标新立异,说到底还是石声汉先生在古农书整理研究中实践认识的产物。当农业遗产整理工作发起之始,中央农业部就邀集各方专家,确定以农书校注为遗产整理的重点,并直接领导组织了大型骨干农书的校释和出版。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总揽数千年祖国农业遗产中的珍藏,在博大深厚、纷繁驳杂的农业遗产宝库中首先划出易于科学开发的领域.石声汉先生则全力投入古农书中潜心探研,深入认识这一领域基本矛盾及其特殊性,准确地把握其学科范畴,给古农书赋于科学的意义,在历代农家的故纸中首次树立起“农学”的旗帜,作为一门当代科学研究不断从实践和理论上开拓。

石声汉先生古农学思想渗透在他的古农书校注研究之中,特别是在分析解释古代农事问题的观点、思路、方法等方面,更容易感受到这种学科思想的内涵。科学亦属历史范畴,农业科学也包含着不同的历史形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传统古农学与近百余年的现代农学水平虽不可同日语,甚至在某些理论家眼里还有本质的不同,但毕竟是中国农业科学前后相承的发展阶段,古农学同样占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理所当然应归属于中国农业科学范畴。就实质而论,科学是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书记载中自成体统,有关生产系列、技术环节、农事概念等等,古今农学大体相通,唯建立学科的理论、观点、方法有所差异。前者立学于古代哲学观念,凭借经验性感知建立知识体系,后者立学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依靠实验性的研究建立知识体系。大约考虑到这种同中之异,石声汉先生命名时特冠以“古”字,以体现与现代“农学”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关系。他在给好友杨东莼先生的致函中所说的“攘窃前人所积,近年来思路渐成体系”[8],从总体看即指古农学学科体系臻于成熟而盲。古农学的学科价值,除资以科学地“识古”,客观地揭示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基本面貌和内部规律外,同时更有“察今”的作用,“古为今用”始终是我国农业遗产整理的方针,对此石声汉先生也曾有深刻的思考:首重古农学的直接使用价值,石声汉先生指出农书中尚有增产效益的技术经验,改进提高再用于农业生产;尤其重视至今仍行于农业中的传统农业工具、作物和技术知识,主张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以总结和改造,发展其生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农业。次重古农学对认识我国农业传统和未来道路的历史价值。用石声汉先生的话说,“研究古农学,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今天农业所根据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还在于‘溯往知来’,为提高农业生产寻找广阔的道路”[2]。这种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日探讨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所遵循的基本思路。

任何新建学科都不可能一立而就,古农学建设必然经历长期的曲折过程,石声汉先生为此做了大量坚实的基础建设,自谦为“服务性的工作”。他通校了历代骨干农书,并加以理论的总结研究,《中国古代农书评介》和《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可视为古农学概论之作。同行学者在五六十年代也出刊许多重要校注农书和研究论著,其中《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学史》亦屑古农学支柱性著作,从所有这些校注农书和研究论著即可反映出农业遗产整理高潮时期,古农学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在农业遗产研究领域,早期与古农学同时发生、相辅相兴的,还有农业历史学科,前者着重于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横向系统研究,后者则侧重整个古代农业的纵向历史考察;古农学为农业历史做了基本资料的深入研究,至80年代农史研究终于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发展规模远超乎兴盛一时的古农学。然而,显隐兴替本是学科发展的正常现象,古农学近年虽步履迟缓,但学科自在的地位和固有的学术价值规律,决定其势必再度中兴,并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小学兼农学的考证法

石声汉先生研治古农学既有鲜明学科思想,又具富有创造意识的科学方法,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赞他“巧思过人”,即就其古农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而推崇。关于石声汉先生研治古农学的基本方法用自已的话概括起来说就是“传统的小学修养和近代科学的最新成就”[9],他运用这种方法校注整理农书,也用于考证研究重大古代农事农史。“小学和农学”[10]相结合的考证方法,是在严守校勘成法、绝不轻改原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小学)手段考证农书古籍文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结合文献学的手段解决版本方面的各种问题,昭明古代农事名物的原本情状。在此基础上极尽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之优长,剖析其中的农业技术原理,揭示生产经验和农业知识的科学成分,并指出局限、错误及违背现代科学之处。通过深入考证研究再将结论和凭据,按通常校注方式加以记载。这种传统学术与现代科研相结合的研究过程似乎顺理成章,其实很不简单。翻阅石声汉先生的校注,便知这种大跨度的学科交叉结合,实为一创造性的研究过程,能以一人才力而兼之,实屑大不易。兹仍就“农学”和“小学”两方面,分析石声汉先生创用的这种研究方法,以及何以独能运用此法的个人原因。

就农学方面看,采用现代化农业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主导农书、农事考证,这是石声汉先生倡立的古农学与旧考据学的本质区别,而现代农学的具体应用又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首先是将现代农学理论和知识体系作为农事考证的参照,石声汉先生的注文和著作并未完全遵循古农书经验性的理论和知识系统,而是站在现代农学理论的高度考注农书,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体系分科别类地研究古代农业。同时,注意学随时变,把现代农学概念大量移植于古农学,古今概念间则通过严谨的训诂统一名实关系,既不违古代农业实际,又保持所用概念的科学性而易为现代人接受。因此在农书校注中很重视农事名物古今概念的“对释”,重大农书则以今语通释,创行了古农书“今释”体例.其次是现代农学研究方法普遍应用,使古代农事的考证过程和结果科学化。在以田间实验为中心的多种途径的农业科学研究方法之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已成精良研究方法体系,古农学虽很少径用其具体的实验方法,但从石声汉先生实际工作和论著中仍可看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思想主导着整个感知、思维及研究的全过程。例如在搜集整理资料时,除善用历史文献外,也很重视实际观察和调查;选题研究过程中更能巧妙使用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形成科学认识,进而以统计、类比和系统方法等建立理论体系。他重实践。躬亲资料到著述的整个研究工作环节,有实证学者的风格,同时重视理论探索,有思辩学者的风采,大约是攻获植物生理哲学博士的功力,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善作哲学思考,故研究结论显得精辟而富有哲理。总之,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检阅石声汉先生的古农学研究,在名物的考证、农事的解读、农史的研究、农书的整理、论作的撰著等方面,几乎都可看出科学方法在这一古老领域的创造性运用,日本学者据其书而识其人,也惊异地发现他“作为自然科学者所磨炼的分析能力,不随从别人而展示独自的境地”[11]的创新意识。石声汉先生现代农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素养显然源于长期从事的生物学专业基础,17岁入武昌高等师范生物系就读,21岁助教于中山大学即授动、植物学并进行脊椎动物分类研究,26岁考入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植物生理学,29岁回国先后任杭州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专生物学教授,并以植物生理学家名世。解放后20多年久居西北农学院,执教植物生理生化,主攻作物水分生理研究。生理生化为生物学基础,而生物学又是现代农业科学基础科学的中坚学科,正是以精深的植物生理学和广博的生物学基础,再加对西北农业和本校农学各专业的全面涉猎,石声汉先生蓄蕴了精博的现代农业科学修养,故在古农学研究中能驾熟就轻,触处即通。

石声汉先生研究方法另一面是小学为中坚的传统考据学,主用于古农书整理,也行之于有关农事农史的研究。由于古农书毕竟属于古籍文献,古农学概以古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对象,完全凭借现代科学尚难解决本学科基本矛盾,唯有结合运用传统考据学首先扫清古代语言文字、农事名物、文献形式等方面的障碍,才能客观地认识学科对象的历史面貌及其本质。考据学本是我国古代学术研究中相沿既久的一种常规方法,至前清臻于科学完善,鼎盛时期百余年几乎统治了整个清代学术界,近现代之交尚存遗风余韵。清代考据学的精萃在于“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强调通过严谨的文献资料考核研究古代事物。从方法论角度看,其科学性在于严格地运用归纳法,依靠大量例证加以结论,致有“例不十,论不立”之说.至晚清西学东渐,在现代科学方法全面兴起的历史条件下,考据学相形见绌,逐渐显露种种弊端,但考据学“求实”精神和“归纳”研究方法,终不失为我国学术的优良传统,仍有可信用的科学成分,有待在某些领域继续使用、改造和光大发扬。石声汉先生正是在这种立场上将传统考据的科学精华移植于古农学领域。考据学的中心学问是传统的语盲文字学,即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组成的所谓“小学”,着重从形、音、义方面训释古籍字、词、语义。小学三科中以音韵为中坚,通过语音历史演变规律推求古音,进而因声求义以获正解,故音韵在考据中最关键也最艰深,令人惊异的是石声汉先生音韵学造诣极高,即使专攻音韵学的传统语言学家也常叹服其精。据西北农大图书馆一位前辈回忆,石声汉先生在一次诚挚交谈中曾言,他所以敢受农书整理之命,实与“自巳懂古音,在音韵学上下过功夫”有很大关系。因为音韵学是古代文献语言的核心,通音韵则小学通,小学通则古书通,古书通则考据遂通。当然,多种学科构成的传统考据也并非音学一把锐器可以包揽,还需要文字、训诂、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整个历史文化的知识,方可考明古代文献中的复杂事物。这种综合才能或称为“考据功力”,清代学者即以此相矜尚,然石声汉先生竞能在这多方面头头是道,俱见功力。从石声汉先生农书注释和古农学论著中,常见以声音为主的古文字形、音、义彼此互求,或以古汉语构词和语法规律求农作物名类,或用方言俗语及某些外来古语辨农史是非,小学方法运用十分娴熟。有关文献学知识也颇为渊博,古籍学家所论的目录、版本、校勘三长,似乎无一不精,故善从各类文献中钩沉辑佚为人鲜知的农书和资料,有时胆色俱励地直斥某书之伪,并详确地辨明伪书、伪文、伪者和作伪时代。在古代历史和中外文化知识方面,更见博闻强记之长,披揽积蓄极为丰富,故能随时将古代农书农事置于具体历史背景下加以综合研究。

人或不解长期从事现代科学研究的专家,何以对传统学问有如此广博精深的修养?据知其人者论,实不唯其才华横溢,先天秉赋过人,主要还是生平于文史知识为主的“国学”孜孜不息的涵养之功。石声汉先生出身一贫穷的寒士之家,他的父亲曾为人佣笔,精诗文、书法、国画、金石、篆刻等,所以他在清苦中尝得较早的家学启蒙。5岁习《四书》,7岁读《诗经》、《左传》,8岁看《聊斋志异》。幼年阅《红楼梦》即达十多遍。小学已诵读大量诗词古文,自幼铺奠了古典文学艺术的根基。后来从业现代自然科学,终不减嗜古好文兴趣,过盛的文才处处溢露,日常以诗词记事盲志,有时还用文盲文备课作文,为刊物撰写杂文、小说,或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书法、篆刻为工余养心消遣,潦倒岁月也书刻鬻字聊补薪俸不足。在语言方面无论从实践到理论都保持长期的研习之功,精通多种外语,可以英文和德文著作,又学习各地方言,能说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方语;至于历史语音似乎用力更勤,在20多岁时就开始研究《广韵》,能熟练检用历代韵书,50年代还同山东大学80多岁的栾调甫先生书信商研音韵学,讨教整理古籍的“家法”,往来函件数万言之多[12]。明了石声汉先生久养而成的这种独特的学识结构,便知其转入古典学术领域并无行山阻隔,古农书整理唯有象他这样博通古今、文理兼养之士,才能出色当行地创用“小学兼农学”的研究方法。

三、学术成就——凿空《齐民要术》之功绩

石声汉先生的学术成就,在植物生理学和古农学领域皆负盛名,而以农书校注研究影响最为广泛深远。总计精校出版的骨干农书有《?锸ぶ?榻袷汀贰ⅰ镀朊褚?踅袷汀贰ⅰ端拿裨铝钚Wⅰ贰ⅰ侗忝裢甲胄Wⅰ贰ⅰ杜┥<??Wⅰ贰ⅰ杜??樾Wⅰ?种,有关古代农书、农史研究著作8种,论文多篇。在总计数百万字的著作中有专书专题研究,同时有对农书和古代农业遗产的总体研究,其中《农书系统图》、《中国古代农书内容演进表》、《中国农书评介》、《中国农学遗产要略》等,所谓的“一图一表一评一略”,即屑多年农书、农史研究的总结。这些丰硕成果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嘉勉,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和部省级多种奖励。然而仅从这些方面尚不足以深论石声汉先生,唯有从凝聚其才智和创造力的《齐民要术》校释和研究中,方能观见他在古农学领域攀登的学术高度。

《齐民要术》是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综合性大型农书,也是世界古代农书中无与伦比的著作。全书记载了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和各种科技知识,内容包括大农业各部门、各专业的技术,颇具农业百科书体的特点,开农家大全式农书体例之先河。《齐民要术》的价值在于全面展现了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渐臻完善时期的发展情况,对日益成熟的精耕细作技术措施作出深入的总结记录,显示出中国农业悠久的优良传统和早熟的高超农艺水平,观其书即可知中国农学的非凡历史成就,亦可知其在世界古代农学史上的绝对领先地位。全书引先秦至魏晋的上古文献多达160多种,其中有些后世日渐散失而成逸书,本书存载的文字可供考据古书,古史之用,因而兼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这部农学巨著隋唐以后一直在民间抄刻相传,并为后来的农书大量地引用。除历代农家视为宝典倍加珍重外。经学传注家还用以校勘经典和古书文字。至本世纪《齐民要术》始为现代科学家注意,特别是农业科学家颇为倾心其古农学价值的探索。日本学者由于农史源流关系对《齐民要术》似乎更富热情,利用本国独藏的较早版本和侵华战争形成的特殊历史环境,颇有组织地长期开展《齐民要术》研究。1940年日本占领北京后,便在北平高校设立专门机构开始译解原书;后来在日本京都大学又组织《齐民要术》轮读会,集中了多种专业的优秀学者全面研究这部世界农学名著.日本学者钻研既广泛而且专深,心得感知的境界也大不相同,特将《齐民要术》研究视为专门学术领域,效法学界将许慎《说文解字》称“许学”、郦道元《水经注》称“郦学”之类的风气,尊贾思勰《齐民要术》的综合研究为“贾学”,并对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落后局面不无微辞。虽然当年我国学者初闻“贾学”之称多以为“未见其可”,然从《齐民要术》于国内外古典科学中的地位及在今日自由活泼学术风气之下,复言“贾学”,亦未见其不可。尽管日本学者较早步入贾学领域,但是国外学者要完全贯通根植于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齐民要术》终不免障碍重重,正如日本另一位著名的贾学旗手熊代幸雄所称,本书中确实有许多“日本方面不可能到达的深奥理解”,故以释译《齐民要术》为主攻目标的日本贾学研究,也不免“牛步漫漫”[13]。因为本书经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刻印演生出许多讹、倒、衍、脱,几无一个版本无错字破句,有的地方根本无法通读.早在宋代人已觉其“奇字错见,往往难读”[14];辗转至明代,人们对所引的某些古字,“或不得其音,或不得其义,文士犹嗫之,况民间其可用乎?”[15]所以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便以“文词古奥”作出总评结论,故近世以来,读者不免叹为“奇书”,“未敢通读”。中外古今学者所以感到《齐民要术》难读难懂,实因通解这部古典农学名著所需知识学科跨度太大,而学界又往往缺乏“对于小学和农学都有素养的有志之士”[10]。

上文第二部分预先分析了石声汉先生于传统小学和现代农学的精深修养,评介了他据此创行的考证研究方法,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学识和考据法通解了《齐民要术》,终于拨开了长期弥漫贾学的迷雾,作成《齐民要术今释》。今从攻坚的角度看,石声汉先生今释本突破了前人备受困惑四大难题:一是奇字、难词、疑句的解读。此类问题原书颇多又最令读者望而生畏,今释极尽小学之长,形、音、义考据多端,除个别字句以外,疑难文字词句基本解决。二是版本演生伪异字句的勘订。因本书流传版本种类较多,系统也比较复杂,再加类书摘引中的异同,利用起来使人难以适从。今释本出入经史子集,采用版本、目录、校勘等文献研究手段,比较折衷,去伪存真,以求原书本来面貌。三是原书正文与注文、大字与小字掺杂的厘定。原书除正文之外,还有作者的注文,各本虽多用大小字体加以区别,但因古籍错简和抄刻错误,不少注文以大字掺入正文,注文中也时有后人批语札记相杂,真伪莫辨。今释本采用综合考证方法,匡谬纠误详加分析,终使正文、注文各归其位。四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恰当地注释原书农事名物,阐明农学原理,亦是今释本最大特色。清朝乾嘉时代的考据大师于《齐民要术》也曾竭力用功,然而有所发明之处甚少,皆因无农业科学专长之故。今释本充分显示出注释者精深的现代农学造诣,以及善于“古今结合”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优长,不仅使本书农艺、农史条条件件得以发明,而且还对全书的农业科学技术系统地分析,形成纵(时代)横(类别)分明的知识体系。并撰写《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一书,以通俗的方式直接宣传原书的农学成就。总之,石声汉先生今释本及其研究著作既富古典学问深厚功力,同时也充满现代科学的气息,使这部古代农学名著与当今人的认识方式终于沟通,在历代《齐民要术》注释和研究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石声汉先生通解通释《齐民要术》的历史功绩,在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同时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凿空”之功不唯使一书贯通,而且以根本上扫除了古农书和农业遗产整理的最大障碍。为我国古代农学和农业历史研究开辟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近40年来本专业日益兴旺的历程即昭明了石声汉先生的不朽功绩。同时今释本在国外贾学领域也颇负盛誉,当第一、二分册传至日本后,以谦恭严谨称著的东邻同行即致函石声汉先生,申明将暂停持续了十多年的《齐民要术》日文翻译工作,待今释本第三、四分册出齐后再全面参阅翻译;日本《校订译注齐民要术》工程终于1959年告竣,日本学术界亦誉为“堪称划时代的业绩”[16]。石声汉先生为进一步传流《齐民要术》,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历史悠久、成就卓著的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特将《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译为英文向国外发行,英文版连刊四次皆磬售一空。当世界人民粗知中国这部伟大的古农书及其价值后,更欲亲自阅读或研究,于是英国和德国学者也分别以两种文本翻译出版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古典农学名著,而英德文本的《齐民要术》也主要是依据石声汉先生今释本翻译。

石声汉先生于1971年病逝,但是他通解《齐民要术》并广传于世界的功德是永世不没的,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悼念文中所说,石声汉先生以今释的不朽名著《齐民要术》而“在西方世界已很出名,因此石声汉是不会被忘记的”。看来日本西山武一与英国李约瑟西位东西方汉学大师见解正相互补;西山以石声汉其人为贾学之幸,而李约瑟又以贾学亦石声汉其人之幸。

参 考 文 献

[1] 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知识》,科学出版社,1957。

[2] 孙 健.《石声汉教授和古农书研究》,见《光明日报》,1962-05-13。

[3] 日渡部武.《贾学的创始者们》,见:《石声汉教授纪念集》,内部资料。

[4] 宋应星.《天工开物·序》,石声汉先生常以此明志。

[5] .《新民主主义论》,见:《选集》,1967横捧袖珍本。

[6] 英 李约瑟.《给石定栩的倌和纪念文》,1985-03。

[7] 石声汉致刘仙洲的信.见:姜义安,《深切怀念石先生》,油印稿。

[8] 石声汉给杨东莼的信.见:姜义安,《深切怀念石声汉先生》,油印稿。

[9] 西北农学院1956年呈报的“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卡片”,石声汉先生亲笔撰写栏目。

[10] 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小引,科学出版社,1957-12。

[11] 日 渡部武.《石声汉教授对中国古农书研究的成就及其对日本汉农学界的深刻影响》,见:《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12] 此一大段有关事实见姜义安《古农学专家石声汉先生事略》,《西北农学院学报》,1982(2)。

[13] 日 熊代幸雄给石声汉的信,收北农大古农学研究室。

农业学术论文篇(6)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 w. 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 H. 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 Hall 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农业学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54-02

一、新型农民强调的重点在“新”上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能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假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新型农民的参加,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就比较论难。也就是说,新农村和新型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然是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依靠本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并且控制了人与自然之间有关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2]。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之中,劳动者本身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更强调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的智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就目前的体制来说,绝大多数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其依靠的生产技术仍然是体力与长期从事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农民[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劳动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都需要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可以这样说,提高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最关键的。

温总理曾经指出,将农民素质切实加以提高,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4]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靠高素质的农民,他们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真正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能得到根本改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农民科技方面的素质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说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能否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今天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已经与以前只是说到的种地有很大区别,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立体产业,主要包括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贸易等,这种综合性的立体产业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撑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懂得生产技术,还要学会农业方面的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村当中具有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不足。农民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是比较短的,并且一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还有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就很少,而正式接受农业的相关职业教育的则少之又少。还存在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之中年轻的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稍微高点的基本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方面的则主要是妇女与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具备传统经验的农民,是不具备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的,很显然也不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依靠这样的力量去进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很大困难的[5]。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是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不高,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也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以制约。由于农民本身科技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劳作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产生影响。对农民加强科技知识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已经列入农业部需要处理的实事[6]。可是要将数量庞大的农民培养成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重道远。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实施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将人口负担努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这能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实施科技培训现状

自从改革开开放后,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并且始终坚持“三面向”的原则,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和面向农业,坚持农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向,逐渐向多个层次、多个形式发展,并注意推广大批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培养大批的农民方面的技术骨干,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网络,进一步将农民的素质提高,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作出很重要的贡献。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固然取得了成绩,但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技术现代化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7]。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科技知识培训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与部门给农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知识培训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并没有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也没有实行有效调控;用人单位在招录农民工时,也只是重视使用,并没有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投入人力开发成本。

第二,农民科技经费的投入量并不足,在进行预算安排时并没有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第三,没有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有限资源整合利用好,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农民培训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对农民实行分类培训的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教材、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对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某些内容的实用和针对性还不强。

第五,组织农民培训还比较困难。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适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当地城里参加工作,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并且他们本身认为参加不参加培训的意义并不大,这给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领导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内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基本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实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各级政府中的相关领导要切实抓起来。对农民加强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各级政府的响应领导要真正担当起责任来。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点也要明确。各级领导要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与农业、农村工作相对等的重要位置上来。

第二,加强领导,协调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使得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能成为各级政府行为。

第三,注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好已经存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好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组织农民开展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注意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体系建设,尤其发挥电脑远程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强相关培训经费投入,能够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农民开展有效培训。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投入机制。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不足的相关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善于将农民科学知识技术培训中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方的财政预算体制中,并且要确保相关的配套资金能落实到位。并且相关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使得资金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第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培训的条件,提高培训能力。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关培训的工程中去,并在农村实行实用人才专门培训工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能够实现。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绩考核要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率、就业率等指标纳入其中,也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相关条件,将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之中,依据“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培训标准,开展目标方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任务胜利完成。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18-23.

[2]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67-69.

[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98-203.

[4]朱燕芳,李晓霞.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有效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58-60.

农业学术论文篇(8)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精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应用,培养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培养既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又能运用农业与管理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与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其课程体系要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反映相应领域的国内外最新成果[2]。

1.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特点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主要来源于高等农林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均从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2010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初试科目按照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设置,单独进行招生,但也有部分从参加学术型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调剂录取。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以在职人员为主、通过参加全国GCT联考入学的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有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他们在知识结构、外语能力等方面优于在职的农业推广硕士,但在实践经验上则较为欠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毕业后既可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职业,也可进一步报考博士深造,因此,在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实践性,也要兼顾一定的理论基础。

1.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是三年制,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学制也是3年,但因为以在职人员为主,集中学习的时间较短且较为灵活。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制为2年,因此,其培养不能照搬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模式。由于课程学习时间缩短,而且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减课程数目和学时。然而,就目前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实践而言,二年制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仍有“赶课”的现象,同时学制缩短后,每个研究生能够完成的科研工作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3]。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结合以上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特点分析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可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该部分设10个学分;(2)领域主干课,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的不同领域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作物、植物保护等,每个领域设置4~6门专业课程,其中包括1门案例研究课程,该部分设8~10个学分;(3)选修课,根据各领域的培养目标及学校的条件开设,选修课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方面的课程,可选2门课程,该部分设4个学分;(4)实践教学,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该部分设6个学分。此外,每个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必修环节。

2.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研究生教学上,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仍然存在。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强调应用性,重点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上相应要求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给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进行。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等,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

2.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部分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因此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入学后第1年,以学校实验室和导师工作室为平台,熟悉仪器设备及相关的实验技能。可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或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让研究生有较多的途径了解、接触科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入学后第2年,在研究生基本完成课程学习及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安排研究生学生进入各生产企业、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研究所、实验中心等结合学位论文开展实践教学。办学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可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此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要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指定负责人,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4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及评审答辩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决不是要放弃对它的学术要求,学术是学位的本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上的,作为“高层次人才”,自然应当有一定的学术要求[5]。论文要有一定的规格和标准,体现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要能反映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至少应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最好有一位是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评阅通过后才能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导师可以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通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及教材建设

3.1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的是“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是从学校内部相关领域中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研究成果丰富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中选任,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则主要是从基层或企业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中选聘。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由于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各培养单位要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要提高专业学位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鼓励专业学位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到相关的产学研基地挂职,以提高实践经验。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3.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教材建设

农业学术论文篇(9)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时髦的词语之一,以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为要素的考核评价体系纷纷被大学、科研机构用作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广泛应用于论文奖励、职称评聘、科研成果评价、项目申报、人才评价等方面,这些制度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中国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和论文外流,从而导致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影响了国产科技期刊质量提升和国际化的进程。

主办单位的重视程度

以省级农业类科技学术期刊为例,主办单位大多是农业大学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研创新的龙头和主导,也是高质量优秀论文生产的主力军。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与省级农业类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密不可分。在单位制定的一些内部政策上,如成果人才评价、论文统计认定期刊、论文奖励、职称评聘等,往往重视部级学报以上论文,不重视或低等看待在自家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引导着本单位科研人员生产的大量优秀科研论文投到学报或国外期刊,导致自己单位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缺乏优质稿源,学术质量得不到提升,不能很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窗口的重要作用。

核心期刊的引导因素

学术期刊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同时又是被评价的对象。目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一些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源,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并在一定周期内应用这些评价体系遴选的核心期刊或者精品期刊等,但由于其掌握资料的多寡及评价侧重点的不同,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结果也相应有一定差别[1]。然而,这些核心期刊结果却成为了大家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些大学甚至规定研究生只有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能得到认可,这导致了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在优质稿源上的两重天。目前大多数省级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上尚无法与部级学报期刊相比,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行列遥遥无期,也就得不到优质稿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升难上加难。

服务质量是指期刊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交流与反馈活动的质量,影响着期刊的信誉度。编辑部若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不注重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在与作者的问题解答与沟通中态度冷漠,不能给作者提供方便的投稿渠道和满意的服务质量,就会使得作者对期刊的满意度下降,作者群就会慢慢缩小,进一步导致一些高质量的稿件流走,最终期刊面对的只能是学术质量的不断下降。

2改进措施

编审队伍建设方面

(1)组建一流的编委审稿队伍。编委一般都是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期刊编委在学术界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既要当期刊的作者,把自己或学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论文推荐到期刊上发表,又要当好期刊的审稿专家,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2)加强编辑团队建设。打造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术期刊[2]。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编辑出版人员的业务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协同有效、目标明确的编辑队伍是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参加编辑业务培训、专业学术会议和自我积累等方式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和编辑水平,让编辑人员熟知论文写作常见错误和不足,掌握标准性修改意见蓝本,做到能够迅速发现稿件存在问题,为作者提供正确的修改意见。(3)加强制度管理。学术带头人是所在学科(领域)内学术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大多都是重大课题项目的主持人,其研究课题和方向总是受到极大关注。期刊编辑要积极地与各学科团队带头人及骨干青年博士建立定期联系和约稿制度,以追踪其研究进展,并为其研究成果的及时发表提供更好的服务。编辑部要明确专业编辑、责任编辑、编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及时修订和完善编辑工作制度,形成野团结协作、各负其责、人人争先、运作高效冶的良好工作机制。

扩大学术影响力方面

(1)主办单位支持与政策引导。主办单位要充分认识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编辑部组织的一些期刊学术质量提升专家座谈会并参与交流,听取办刊建议曰同时在办刊经费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自己单位科研人员将更多高水平研究在自家期刊上,从而为期刊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保障。(2)纸质出版与网络出版、优先出版并举。期刊的科研传播功能重在时效性,只有快速刊发研究者的新成果,才能为同行提供高价值的信息参考,才能力避科研活动中的重复性劳动[3]。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纸质期刊作为传统传播载体,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受到了很大挑战,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叶山东农业科学曳纸质出版的同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期刊网上同时进行网络传播。对时效性较强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经作者同意后组织专人进行优先审稿、排版,实行网络优先数字出版,先于纸质印刷出版,缩短了论文出版时滞,至目前已在中国知网平台优先出版论文150多篇。通过改进期刊出版发行传播方式,叶山东农业科学曳的总被引频次和引用刊数两指标有了明显提升,2011年要2015年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553、1820、2231、2365、2682,引用刊数分别为337、386、439、487、494。(3)组织优秀论文评选。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是众多编辑部采用的发现和培养优秀作者群、吸引高水平论文的有效办法[4]。叶山东农业科学曳每期出版后组织2名知名专家对当期论文按学术性标准进行评选,每期按10%比例评选出优秀论文4~5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吸引青年科研骨干和博士作者投稿,起到了很好的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方面

农业学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农业院校;农村社区;社区建设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ural communities;community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003-02

0 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农业院校的科技工作担负着科技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诸项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的地方农业院校纷纷从城市中心,向城郊地区迁移。在农业高校郊区化的趋势下,农业院校与城郊农村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如何才能使农业高校发挥地缘优势,与周边农村社区相互合作利用农村社区开展长期的实践研究,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农村社区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促进城郊农村社区的建设。

1 地方农业院校对周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

1.1 对农村社区经济建设的影响 我国当前农村问题中效率问题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受到了不良影响。故应提高效能,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以缓解人才资源不足及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程度不高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推动现代技术和信息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

农业院校在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理论方面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而农村社区对各种实用技术、信息具有很大的需求。农业院校迁入郊区后,与农村、农业、农民靠得更近,对他们的需求也就了解更多,这样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实地指导,帮助农民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相关农业问题,满足农村社区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村社区提高其农业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推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建设。

1.2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看,当前我国农村的文化现状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问题的突出表现。农村文化生活在组织和管理、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存在缺陷,文化生活形式较少且单调。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净化农村文化环境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及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在文化层面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以大学为载体的大学校园文化是通过历届师生的传存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它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对农村文化建设发挥着超越、引领和辐射作用。城郊农业院校与农村社区毗邻,对农村社区的文化辐射作用更为深刻。尤其是大学生社团所起到的文化辐射作用,由于大学生时常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居民可以时常参与进来,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大学生社团进入社区开展的一些服务工作,使得农村社区的居民与大学生的接触增多,对大学的新文化、新信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

1.3 对社区服务建设的影响 强调农村社区的社会服务,是因为中国农村社区服务欠缺。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目前,中国农村的社会服务还包括了许多公共服务的内容,如: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与此相关的服务。

高校有面向社会服务的职能,然而,有观点认为,大学的社会服务作用,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往往也游离在经济发展的边缘,作为生产辅助型服务提供非功能集聚的教育因子的作用,作为生活服务提供非功能集聚的文化因子和信息因子的作用,尽管大学有着能动地为区域位势提升,赋予人才培养与人才集聚作用,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作用,但其社会服务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作用,表现出的特征仍然是依附型和从属型。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目前高校的服务作用表现为依附型和从属型的,但是仍然不可忽视其对社区服务建设的推动作用。农业院校的学生团体可以组织起来在农村社区之中进行实践和服务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学习理论,运用理论,发展理论。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活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所享受的社区服务质量。同时,在这种服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促进农村社区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学生团体的完善。

2 地方农业院校促进周边农村社区建设的优势

高校的迁入对周边城郊社区的影响是显著的。高校郊区化对郊区人口化、经济化、文化和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对郊区出行环境、消费环境、休闲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具有优化功能。相比其他高校,农业院校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

2.1 较强的教育优势和灵活的兴农方式 农民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受体,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教育培训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主要途径。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心,拥有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掌握教学方法和教育形式的专门人才。其优势所在正是通过这些人才改变农民的思想, 提高农民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农业院校的兴农工作内容、形式、范围等可视农村的需要及自身特点等情况来确定,一般不受政府行为的控制和指令性计划的制约,灵活方便,适应性强。

2.2 较强的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优势 农业院校在科教兴农工作中,不仅能充分利用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兴农队伍资源,同时还有大批学生直接参与兴农工作。学生不仅向农民传授知识,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农业院校兴农工作所独有的特色,这是其他兴农部门无法比拟的。农业院校的大批科研成果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科教兴农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农业院校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缺陷

3.1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缺失 我国各大农业高等院校综合化热潮持续高涨,由于农业高校招生、就业压力大及高校评估指标的引导,不少高校削弱了农业传统学科,发展非农专业,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向综合化大学的目标进军,因此,农业相关教育资源严重向非农专业转移甚至遭到抛弃。农业院校因为其专业特色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尤其特殊的优势,但如今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的缺失,使得其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优势也在逐渐丧失。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农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

3.2 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务农条件的缺失 近年来,为了完成自身课题和职称评定,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人员闭门做学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重脱节,对最新农业生产信息缺乏了解,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推广性,使人力资源和科研经费严重浪费。因此,在校师生和教职员工应走进工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巩固专业思想,使其成才目标更加明确。

3.3 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务农兴趣的缺失 长期以来,农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农民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弱质性,使得大多数人尤其是大学生的非农偏好和“脱农”观念根深蒂固。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理想及高等农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加强在校师生“务农”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使学生学农、务农、立志献身于农,避免造成农业教育的重大失误。

3.4 农业院校的宣传和能力方面的制约 农村社区对各种实用技术、信息具有很大的需求,农业院校也有实力对各种实用技术进行解答,为农户提供其所需的使用信息;然而农业院校对于农村社区所需的生产规划、种植结构调整等宏观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限。农业院校对自己的宣传不到位,农业院校本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不为广大农村社区所熟悉,农村社区对农业院校的各种服务项目不了解,农村社区在遇到了技术难题和需要有关信息时很少求助农业院校。

4.1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代表21世纪前沿性科技领域的学科,增大农业高新技术型学科专业的比例,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减少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长线专业,积极发展农工、农理、农经、农管交叉的专业和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专业。专业结构的总体格局,不仅由单纯农业产中生产技术向产前、产后拓展,而且要重视向适应性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空间延伸和海洋开发农业、新能源农业、文化消费型农业拓展,是学科、专业总体布局结构适应“三大产业”模糊化的现代农业的需要。

4.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心。农业推广的社会性要求推广人员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的热爱,为农业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其次,要充实高级农业专家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以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最后,要创造条件改善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以争取吸引更多的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4.3 建立农业院校服务专家团 建立一个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专家团,从事技术推广和技术、人才和信息搜集分析的信息服务。为公共事业部门及企业部门等的技术推广和咨询、培训教育、项目申请和产品的经营等提供策划、组织和实施等服务。并利用高校的教育职能和优势,定期到农村社区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通过制作技术教育产品,利用校园网提供远程技术讲座以广泛宣传和推广新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

5 小结

随着高校的郊区化,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迁入了郊区,与城郊的农村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业院校由于其专业特色,对于城郊农村社区的社区建设有其自身的优势。农业院校的迁入对城郊农村社区的建设起到的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但也应看到,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和科技推广机制,使城郊农业院校能够更好的推动周边农村社区的社区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志明.高校郊区化背景下的成都城市化进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陈越,吴志明.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居住环境城市化的推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3]王贺军,王兴录.发挥农业院校优势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J].现代情报,2003,(2).

[4]唐红萍,刘惠东.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

[5]潘屹.家园假设——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农业学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00-02

水土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耕地逐年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粮食减产、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土环境退化、土壤荒漠化等一系列与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紧密相连的资源环境问题,正在制约着当前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如何促进我国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发展和研究人员培养成为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农业水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研究水、土运移规律与持续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是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作为以地学、生物学、气象学为理论基础,以工程学为技术基础的应用科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在我国曾先后被称为“农田水利”和“农田灌溉”,国际上普遍采用“水土工程”名称,我国于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定名为“农业水土工程”。

农业水土工程是在农田水利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最早把西欧水利科学技术介绍到我国并在《农政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农田水利有关问题,这是我国关于农业水土工程的最早著作。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农田水利作为一门科学逐渐形成,不断完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兴建了泾惠渠等关中大型灌溉工程开启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田水利科学。我国关于“农田水利”最早的解释出现在李仪祉先生的《农田水利之合作》中。30年代中期李仪祉的《农田水利讲义》和沙玉清的《农田水利学》,对“农田水利”作了进一步科学地概括,形成了我国农田水利科学的初步体系。4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农业水利”一词。50年代以后,原苏联的影响起着很大作用。80年代以来,欧美的影响又逐渐增长,一些专家认为可以用“灌溉排水”来代替“农田水利”[2,3]。

早期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只是从水的角度出发,以水为出发点。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认识到“水、土、作物”三者是紧密相关的,应该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近20年来,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围绕我国西北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国农业水研究中心。2003年武汉大学的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河海大学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为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4]。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

2 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对象的特点

农业水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以降水(灌溉)―土壤水―作物水―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的转化关系和高效调控作为研究主线,从水分调控、水肥耦合、作物生理与遗传改良出发,探索提高各个环节中水的转化效率与生产效率的机理。就属性来说,其属于自然造物占主导地位,并受人为因素影响,是一种具有工程意义的自然过程,是人类农业生产历史产物,其形成受人类农业生产科技进步支配。同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又赋存于农业工程系统中,保持着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农业水土工程从根本上是以水的转化效率和生产效率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动态研究过程。农业水土工程领域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显著特征。包括水利工程学、土壤学、作物学、生物学、遗传学、材料学、数学和化学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手段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农业水土工程既要研究工程技术,又要研究包括农业水文学理论,流体力学与水力学理论,土壤物理学与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地表物质(水分、溶质、泥沙)迁移与能量转化理论,植物水分生理与抗逆性生理理论,农业气象学理论,农田生态学理论等。必须将相关理论与农业水土工程的核心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够推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

(2)研究手段的复杂。为解决复杂现实的工程问题采取的实践手段复杂多变,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不断改进研究手段,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手段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包括计机技术、核技术、信息技术、红外技术、遥感技术、电测技术、示踪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灌排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等,同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系统工程学、模糊数学、应用随机过程、系统动力学、信息论控制论、预测学与技术经济学等方法,借助这些技术与方法,才能从整体上考虑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关系,实现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的定量描述,才能科学地确定其调控方案使该领域由单纯的实验性质变为一门有较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的科学[5]。

(3)农业水土工程系统是开放性的。在其演化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学科的加入,这又影响着系统的演化行为。

(4)系统具有时间属性。包括工程时间尺度,自然演替时间尺度,工程时间尺度既要关心其工程运营期间的稳定性,又受到自然演替时间尺度的限制,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与传递属于短时间的尺度问题。对于不同生长期的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与传递又属于长时间的尺度问题。

(5)存在着控制性条件。从水分调控、水肥耦合、作物生理与遗传改良出发,探索提高各个环节中水的转化效率与生产效率的机理。可以利用植物本身生理功能调节和挖掘植物本身的节水潜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作物水分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提升传统节水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利用现代新材料技术,解决节水设备与产品研发中的材料与工艺问题,提升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的技术水平;推进常规节水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定量化和集成化,促进其大规模的应用,充分挖掘其节水的效果;在高效利用常规水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劣质水、天然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潜力[4]。

3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教学不足及对策

通过对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现代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分析可知,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严重不足。现针对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脱轨

本科阶段各专业划分明显,即使存在交叉也多是专业基础课上的共享。例如农田水利专业就很少涉及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农业水土工程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要等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够接触,这就导致问题的出现,如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基础课程没有学习,影响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各相关专业本科生都可以报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同,偏农学的本科生报考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虽然在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方面基础较好,但是水利和数学等就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为偏农学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数学学习要求相对较低,水利方面的知识更是难以接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是以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中的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达到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这个系统中,水分由土壤向植物的运动规律起关键性作用,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在知识储备上占优势,建议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报考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农业生态系统及植物生理生态相关知识的学习。康绍忠在1993年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试办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本科班[5],这将大大提高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质量。

3.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作为科研人员,研究生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研究内容是不同的,甚至一些导师没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直接参加科研课题的机会。这一差别不但在各高校之间存在,在同一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内部区别也很大,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建议全国统一设立专门的研究生科研基金,用于研究生的培养。另外,各高校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区别很大,1992年康绍忠在他的文章中提出应在农业部所属教材编审委员会下设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小组,讨论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统一编写问题及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这一举措有利于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3 学生掌握学科前沿不充分

学生从本科阶段进入研究生学习,学习方式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现行的本科学生教育模式过于强调已有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思考,本科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制约其思考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研究生阶段只有主动探索性学习才能够完成相应的知识储备,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过渡时间较长,开始进入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没有完全掌握本领域的前沿。我国部分院校存在2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过短,研究生质量在时间上难以保证,建议农业水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3年制培养方式。我国大部分高校文献检索能力有限,教师和学生不能获得本领域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各高校加大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或者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为研究人员提供方便。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粮食危机问题,要求在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培养适应时代需要、高水平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人才,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运章.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探源[J].西北高等农林教育,1994(增):155-158.

[2] 熊运章.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2(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