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德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19

大学德育论文

大学德育论文篇(1)

(1)知识的扩充和丰富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老师,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单一的。当网络逐渐进入中国的高校和家庭之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渠道扩大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上网,了解最新的国际形式,最新的科学技术。这样,同学们的视野得到了扩展,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使得大学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

(2)朋友广泛的结识

有一句歌词写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离不开朋友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网络,使得我们可以广结天下朋友。现在在大学生中通过网络结识学习伙伴、考研盟友等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大学生利用网络结交海外友人更是让大学生们真实的了解了国外的一切。网络使得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友情。

(3)相互交流、通信的快捷

80年以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写信的方式与家人、朋友进行感情交流;80年代到90年代末开始有一部分采用电话和写信向结合的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普遍采用网络视频聊天、网络邮件的方式与朋友、家人进行交流。利用网络进行通信,缩短了信件来往的时间,使得彼此迅速的了解目前的生活、学习情况。

(4)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以前的大学生的生活是非常单调的,被称为“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唯一的娱乐可能就是到了周末去看看电影,去跳跳交谊舞。随着网络进入校园,学生的业余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上网看电影、听歌、游戏等。学生不需要出校园,就可以听到最流行的歌曲、看到最新的电影,这样不仅省了不少的开支,也得到了消遣。通过网络,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得到了丰富,充分缓解了学习的压力。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负效应

(1)上网成为校园的疯狂

随着网络进入校园的各个学生宿舍和学校计算机中心,一部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就开始完全在网上度过,有些学生更是疯狂,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并且将自己的学习时间也用在了上网上,他们沉迷于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刺激,以达到自我的解脱。

(2)上网聊天成为每天的必修课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上网聊天已成为一种普遍。网上聊天方式所采用的昵称方式使得欺骗、玩弄等不道德行为盛行。同时,网上聊天可以不受现实各种观念的影响,可以毫无顾及的谈论,使得聊天内容当中渗透着一些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东西。

(3)上网痴迷于黄色网站

网络是一个包括新闻、电影、求学、英语、美食、婚姻等各种内容均有的五彩的世界,它是也最大满足人们需求为出发点的。因此黄色网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黄色网站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色情场面,对于已经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这就使得他们在以后的上网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就去找黄色网站以满足需要。并会产生想到现实生活中领略的想法,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同居的现象的普及,这给当代的大学管理带来了严重的管理困难,并对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解决对策

1.高校德育教育应采取课堂教育与网上教育,利用“网上社会”和“现实社会”相互结合的方式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于当代的大学德育教育而言即是机会又是挑战。网络的发展为大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同时又为大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网络世界”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对大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强有力的吸引力,高校应主动采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媒介,通过开设“网络课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大学德育教育,为道德教育注入新的载体。通过“网上课堂”的主动响应机制,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素质。

2.高校应制定有效的网络道德准则和网络道德管理和监控方式

网络由于是一个自由的空间社会,使得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充分摆脱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约束力,从而使得大学生彻底的超越了现实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束缚。因此,高校应尽快的建立一种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部门,招集一批专业人士从事网络管理和监控。研发一些软件对网上的信息进行过滤,并建立网上大学生信息反馈系统,并建立一个强大的BBS来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同时,还制定一些惩罚措施,当发现严重违规者,进行严厉的惩处。

3.高校主动建立校园网络环境

当网络在社会得到迅速普及时,学校应主动的建立一个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教育者的工作,应该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开支知识问答,网络文化节等形式来宣传和教育大学生。同时校园中的美好氛围也是建立良好网络道德的重要方式。

4.建立一支网络技术和专业知识均具备的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

信息时代的教师面临者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教师不仅要认真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的著作,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并对网络的运用有一定的熟练,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有机的将思想工作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总之,在新的时期,高校必须利用网络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进行高校德育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网络在我国快速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等活动。网络对当代的大学生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加强和提高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当前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在高校进行适应时展需要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大学德育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快速普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网民大部分来自30岁以下的年轻人。如2008年7月的报告显示,18—24岁占上网总数的30.3%,25—30岁占18.7%,两项之和即30岁以下的上网用户占49%。随着这几年网络更快速的普及和发展,绝大多数的学校开始使用网络进行管理和教学,从而更加提高了我国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网络的不断发展,给当代的大学生带来了他们父辈所没有过的快捷的生活方式。然而,当网络给大学生带来这么多利于好处时,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即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成为一种健康的行为,这将是当代大学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昭喜.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效应及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大学德育论文篇(2)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中美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国的德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我们只能将其基本内涵概括地表述为: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

由此可见,美国的德育目标中似乎很少有政治性的成分。其原因主要是:它没有长期受文化侵略和经济压迫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悠久;民众民主思想基础较深厚。在政治方方面,对内。阶级统治地位处于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对外有输出和扩张的条件和优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可以培养“不问政治”的合格公民,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的德育目标并不是真的没有政治性要求,而只是将其以隐蔽的形式富于其中了。例如,政治性要求表现在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之中,这两种精神被看成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

我国有受侵略、被占领的历史。有与殖民主义长期斗争所需要突出的民族性的传统。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威胁下,我们常常把民族性作为抵御发达国家的文化同化、争取民族生存的武器,因此,特别注重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我国的民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法制还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还保存着较强的封建色彩,强化政治、稳定政治常常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一般劳动者,似乎没有必要通过德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中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高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而我国由于经济落后,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低,接受高等教育者还只能是公民中的少数人,所以,高等教育就不只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领导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的高校德育目标一般比较高,尤其是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要求。

二、德育内容

(一)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这种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具有政治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能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

(2)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项内容虽然与美国相似,但其真正的内涵却大不相同。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s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公民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合本国文化的“合格公民”。从公民教育的目的性中可以看出,它既包括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包括了法制教育。在美国社会,人们一般认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教育则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奋斗。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历史教育。法制教育是美国高校德育中最直接的政治性教育。美国高校中的法律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上的。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且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文、大学则侧重讲法律的形成、演变,即从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美国的法律和制度,把法制教育同介绍美国社会特点,分析美国社会制度,介绍议会、内阁、法院的构成结合起来。法制教育的归宿点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的合理性、权威性、神圣不可侵犯性。

(2)道德观、价值观教育

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导向一直是美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之一。美国高校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尽管受到高度重视,但目前却没有统一规范内容和管理措施,主要靠各州制定大纲和措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维护私有制,所以,美国高校的德育浸透着个人主义的东西。尽管他们解释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贬义词,但他们承认个人主义就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要由个人创造、个人奋斗、个人争取,其实质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私有制决定了在这个国家里个人主义必定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所以,他们强调的是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

(3)健康的人格教育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及个性特征。

美国德育专家指出:人的思想乃至行为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心理出现了障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的表现。他们认为:学生一些心理深处的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教育,搞各种活动得到解决。有些学生将其埋在心底,精神孤独、抑郁;有些学生则将其烦恼以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或发泄出来。因此,加强健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三、德育的途径

(一)我国的德育途径:

(1)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

各高校设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研室和“两课”基地,专门开设德育课程。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所以,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决定其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我国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个格念起,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就随之兴起。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这种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还包括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它涉及到学风、校风、社团活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和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各高校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技术咨询、社会扶贫帮困等。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这种活动被一致认为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的课堂。

(4)重视专门的大学德育队伍建设

各高校都有一支专门从事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他们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都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二)美国的德育途径:

(1)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

美国高校虽然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普遍开设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例如《公民》、《美国宪法》、《西方文明史》、《现代社会》、《民主问题》等,同时还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有关专题讲座。另外,还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与社会、宗教、伦理等有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美国高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同时,他们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他们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2)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健全的人格

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事业,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在大学教育中已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因此,如果说美国大学中有一个专门机构与德育有关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款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和规划。这里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和障碍咨询。

(3)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意识

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渗透了德育意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二是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艺与体育活动;三是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的活动。社会服务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如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慈善工作、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等。

四、启示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中美两目的高校德育有些地方有相似之处,但很多地方却有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们应该在坚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美国高校德育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1)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各询指导,发挥兵指导性德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的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

(2)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造作用

大学德育论文篇(3)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学德育论文篇(4)

在当今社会,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形是:在一些超市购物,保安必得通过查验购物小票,来证明你不是贼;去博物馆参观,中午想出来午餐,你手上要被敲上一个醒目的章,你得举着它吃饭,还不敢洗手,才能据此回来继续参观;去用人单位求职,他要怀疑你的文凭会不会是假的;就连轰轰烈烈评出的"百花奖",选票居然也很有水分;水货一词就要进《辞海》了!更要命的是--想把日子过踏实,你还得是方方面面的"专家":重阳节你要学会验证阳澄湖大闸蟹的"金毛银爪白肚皮";中秋节你得掰开月饼,学会辨认馅子是否隔年,菠萝馅是不是冬瓜冒充的;去修车你必须认明修车的会不会偷换你的好零件,……

为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难道真的必须走过许多部门,校验诸多证件,填写无数表格,才能证明真实?可见当今社会的一个巨大欠缺就是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注重社会公德的学习。同时,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及面,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一个宿舍,一个班集体,从而建设校园的诚信大环境,并将在学校中所受的影响在社会上加以推广。

社会公德建设需要整体协调发展,也离不开个人自律。在校园中,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思想都不尽相同,所以应该采取新颖多样的形式,除了加强理论教育,还应多组织一些像爱心募捐、骨髓捐献和义务家教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生动的教育。逐步减少大学校园中诸如上课迟到、浪费粮食、不尊师重教、公众场合搂搂抱抱等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拥有比以往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因此,大学生的思想也更自由,更解放。当今社会,国人睁眼看世界,大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旅游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受来自全球的信息,感受了世界形形的文化,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一时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资本主义的颓废思潮相继泛起,有人惊呼--当代青年可能是"跨掉的一代"!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不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在自身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德育论文篇(5)

1.德育实效性与学生愿望存在着差距

从目前大学德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德育的效果并非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现实和愿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方式比较简单、德育内容缺乏创新,这样就使得德育的鲜活性、说服力大打折扣,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们的要求;(2)当今的大学生德育没有有效的奖惩评估机制,对大学生德育效果缺乏必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道德情感困惑时不知所措;(3)高校德育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课堂教育,没有把学生当作德育主体,这样,就可能会忽略大学生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需求。

2.德育实效性与社会需要存在着差距

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与整个社会的需要还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在道德行为选择时知行不一,使德育教育不能付诸实践;二是因为大学生们个性存在差异性、经历也是多种多样,使他们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时经常会出现逆反抵触的心理;三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3.德育实效性与学校期望存在着差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着相反方向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充斥着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错误的观念。虽然学校也希望能够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教育,使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并没有把德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德育队伍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大量的德育资源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直接影响到了德育的实效性。虽然高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大学生们在道德情感上经常产生各种疑惑,许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的道德行为判断与选择上不知道如何做,从而使得德育实效性与学校期望存在着差距。

(二)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工作人员对德育的不够重视

这方面主要是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德育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而且也不够重视学校的德育队伍的建设,从而使学生无法真正进行德育学习,无法形成一个正确的德育观念,教育工作人员的态度影响了学生们在德育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2.德育的教育理念落后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教育理念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学生们首先要有个良好的德育理念,根据心中的理念去行动。但是大学里的德育教育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但是却没有提高学生的德育理念,无法与时俱进,仍然是以落后的德育理念教育学生,使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理念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3.没有良好的德育环境

德育环境是指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按照内容可以将德育环境分为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学校制定培养计划时,没有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各种工作机制不健全,导致了高校德育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总体规划和有效的评估。(2)有些德育工作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简单空洞的理论说教,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就更难以赢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导致很多大学生不重视日常道德行为规范养成。(3)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不浓。家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过分强调上下尊卑关系。孩子有很多困惑和问题不愿或者不敢跟父母沟通;(2)父母之爱的不恰当表现。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溺爱,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专制,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3)家长不能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造成巨大且深远的影响;(4)中国的离婚率不断提高。离婚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和深重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4.德育的队伍不够强大

德育的队伍不够强大主要是因为从事德育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很少有老师愿意从事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老师在这方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同时,老师自身的人格、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以及能力也有待提高。

5.德育的内容跟不上时代潮流

目前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无法吸引学生,产生的效果也不够明显,这些都是因为德育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内容不够科学,这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1)德育的内容过于空洞化,只是用于说教;(2)德育内容层次性不够明显,无法显示“大思政”教育视野下德育工作的多层次性;(3)部分德育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4)德育内容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的忽视,当代德育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发展。

6.德育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德育方法是使老师和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构建良好关系的一条很重要的纽带。目前我国在大学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德育方法过于呆板和单一,种类不多,以及其方法缺少艺术性,无法吸引学生好好学习德育。高校对德育工作在德育方法上也是有待改进。

(三)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在现实中取得的成功

1.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总体坚定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大学生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高度认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

2.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

大学生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大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断提升

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势态。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愿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大思政”教育视野下,加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一)坚定“德育优先”的方针

大学德育坚定“德育为先”的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思想道德教育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最终也必将作用于生活世界。实行“德育为先”,就要使德育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德育回归真实的现实生活,是由它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决定的。(2)高度重视德育。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首先必须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主要是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辅导员亲自主抓德育工作、解决德育队伍的待遇问题并注重实践性。

(二)形成“主体德育”的理念

“主体德育”是指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把大学生作为主体来理解、关心、尊重、发展,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素质的基本目的。贯彻“主体德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财力上大力支持德育活动;(2)把德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3)德育要从整体性、社会性两方面回归现实生活世界;(4)在待遇等各项政策上向德育队伍倾斜。

(三)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德育环境

任何一个人都与他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需求,也是人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需要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优势,从而使高校德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培养全体人员的德育

作为对大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动者和主力军,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组织结构如何,将直接对高校德育的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大思政”的视野下,明确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德育职责,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对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构建全面的德育

全面的德育指的是要充分运用和发挥课内外、网络内外、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展开德育工作。构建全面的德育,也是“大思政”教育视野下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六)进行全过程的德育

全过程的德育指的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担负着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是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所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专注于学生的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从内心上不抵触,从而接受道德教育。

大学德育论文篇(6)

2“.学思并重,循序渐进”教育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学是思的基础,没有广泛的学习思考也就变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会思考那也只是“虽知不广矣”。因此,不论是哪种科目的教育都是需要“学”与“思”相结合的。在现代的大学德育教育中也同样应该指导学生要“学思并重”,善于思考。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涉及面较广,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比较易于学生接受,但大多都是在开展的各项活动过后德育的教育过程也就随之结束。久而久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十分适应这种方式,形成惯性。没有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对每次教育过程进行思考。浪费了很多再教育的机会。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过“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就是说,学与思是不可分离的,不论学习什么,深入的思考都会推动学习的效果,而思考遇到困难,不够深入,就需要加强学习,只有做到二者并重,才能取得进步。

3“.有教无类”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论语》中曾讲到:“子曰:有教无类”,《墨子•所染》中也曾提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秉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人性论,也是他推动贫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在《荀子•法行》中记载:南郭惠子曾问自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答道“:君子正身以倭,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这是教育可以化愚为智,话恶为善的道理。学生是不分好坏、等级的,而且良好的道德素养也不是生来就有、永远不变的,这就像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思想品行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学习不好的学生思想道德就一定有问题一样。我们曾在网页、报纸上看到多少貌似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的青年其实是违法犯罪的罪犯,轰动全国的化学系高材生因嫉恨室友的才能为其投毒等等。当然这些仅仅是个案,但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存在于优秀青年中的有关思想道德的一些问题呢?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好与坏并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而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提示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类型的学生,应重视后天教育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巨大作用。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理论联系实践。《朱子•语类》中曾讲:“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里的“知”是指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如不付诸于实践,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二千年前,希腊人曾提出“:美德可以被教会吗?”的问题,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那么这样一来,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而实际上,我们的《论语•学而》中早已有“敏于事而甚于行”的理论论述。这与今天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完美人格都是相互关联贯通的。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曾提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这是道德的自觉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二、国学中的德育思想对德育教育的意义

1.国学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根本。清末以前本无国学的说法,它的产生是与西学东渐分不开的,在民族危难,国势衰微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迷茫中的中华民族,找回民族尊严与自信,多少仁人志士将这一理想寄予国学身上,希望能够通过国学达到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中国人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这种独特的精神认同和民族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在这一点上看来,国学的产生便肩负起了教育国人要学习国学,热爱民族,热爱中华的重任,这与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2.国学中的哲学思想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指导意义。“哲学”中的“哲”在国学中训作“知”,意思是说求知的学问,讨论哲学的内容在《子》部最多,诸子百家中的儒、道、法、墨、名都曾谈及,但以儒道二家最为突出,儒家除《论语》以外还有《孟子》《荀子》有涉及哲学的名篇。例如在我们熟知的《论语》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即“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强调凡是要通过人的努力去达成目标;在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学而优则仕”,在教育上认为“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提倡“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等。在儒家经典名篇《大学》中强调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我们在《易》经中又学习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诸如此类,在国学经典中还有很多,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是当时人们学习的经典教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形成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大学德育论文篇(7)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大学青年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衔接"和"包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首先,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还网络文化"带来的浓厚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一。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挥斥方酋。其次,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是创新的形势,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符号。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

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构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维护自己民族一己利益,而是要在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用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匡扶正义,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和倡导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3)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一、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两课"教育是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三、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四、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4)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我们除了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以外,高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又要有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

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营好五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需从传统媒体我办你看"到向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转变,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高校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高校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高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大学德育论文篇(8)

然而,看看先行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实际效果,我们似乎常有一种失败感,最起码好像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效果良好,培养出了大批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那么,我们的品德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我们的教材从“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开始,希望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人生新阶段,并肩负起历史的新使命。然后分八章内容,分别就理想和信念、爱祖国爱民族、树立正确人生观、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等。[1]我们虽然把这些品德素养罗列在教材中,老师按部就班进行了教学,但是,如果再深入反思就会发现,这些很好的内容缺乏有效的突破口。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思想品德的理论落实到实处?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按照这么一种路径,我们的品德教育从思想教育开始,但却跳过了日常行为的约束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这两个中间环节,在行为和习惯之中,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来是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但因为我国幼儿园和中小学也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培养方案,知识教育和考试成绩被放在首位,因此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大学生们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还没有养成,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以便弥补他们之前的缺失环节。

2.柯维及其七个习惯理论

美国学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RichardsCovey,1932-2012),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柯维博士或许最出名之处在于其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该书于1997年10月出版,评为20世纪两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类书籍之一。柯维归纳、总结了有关习惯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了其中有7个习惯具有“普遍、永恒、不证自明”的性质,属于最为基本的习惯。这7个习惯就是:(1)积极处世;(2)以终为始;(3)要事第一;(4)双赢思维;(5)知彼知己;(6)统合综效;(7)恢复更新[2]。下面将结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简单阐述一下他的有关7个习惯的思想。习惯1:积极处世。该习惯要求一个人应该有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并调整自己的行为、观点和心情。习惯2:以终为始。学会自我安排计划、设定目标。习惯3:要事第一。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把时间花在重大事情上。习惯4:双赢思维。在追求自己所求之时,能够考虑并平衡他人的需求,既利己也利人,不做损人利己或两败俱伤的事情。习惯5:知彼知已。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努力从他人的立场看问题。习惯6:统合综效。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尊重他人并发挥他人的能力,随时准备向他人学习。习惯7:不断更新。学会在努力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同时,有张有弛,不急功近利,以便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柯维这7个习惯反映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也包括了成功人生的基本素养。

3.柯维的七个习惯对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1)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独立能力

柯维认为,人生成长中,我们必须经历三个时期: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从依赖他人开始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从成人世界中学会了生存、生活的本领,于是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从而走向独立自主,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并能够自我管理。这就是人生的第二阶段,即独立期。大学生从生理来说,已经过来依赖期,完全走向了独立期。但是,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其独立能力却令人不容乐观。7个习惯中的“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培养的是个人品德问题,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三个习惯,就能够从依赖走向独立。按照柯维的理论,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从“积极处世”、“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这三种行为习惯开始。这要求大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一切理想主要靠自己去规划和实现。还要学会对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长期规划,以自己未来的理想和目标为终点来开始规划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并把学习、生活、实践做系统考量,做好每年、每学期、每月和每周的规划、计划和安排,学会自我管理大学生活。这样,大学生们就能分为轻重缓急,即能对事情做科学分类,将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不能天天忙于应付所谓的紧急事情而忘却了自己的远大目标。

(2)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能力

一个人经过依赖期和独立期之后,具备了走向社会的能力,但如果仅仅靠自己单打独斗,肯定成不了大气候。独立之后要学会跟人合作,学会相互依赖相互配合,靠团队的力量成就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柯维所说的人生的第三个时期:互赖期。完整的人生应该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然后走向互赖,这就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常告诉我们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谓螺旋式发展过程。现在有些大学生独立能力欠缺,更大的问题还有缺少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亟需加强。7个习惯中的后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知己”和“统合综效”,主要让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与其他人团结、沟通和合作,从而放大个人的能力。这三个习惯可归为“公众领域的成功”,让人们从独立走向互赖,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柯维的这三种习惯来培养大学生的互利合作品德和能力。首先,要求大学生能以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其次,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与同学培养真正的友情。大学同学之情是人生中一段最珍贵的感情,很多终身友情就是在这个时期结下的。最后,大学生还要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参加社团,积极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并真诚为团队服务,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奉献[4]。

(3)能够帮助大学生加强永续发展能力

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是“不断更新”,意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学生不但要学会学习、工作和奉献,还要学会从生理,心智,精神与社会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自我更新,磨练自己。一是生理方面,通过正常适量的营养、运动、休息及压力管理来维持生理健康;二是心智方面,通过阅读、写作、思考完成心智更新;三是精神方面,通过阅读书籍,接触大自然;四是社会、情感方面,通过持续增加情感投资来更新。总之,柯维的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6个习惯,让奋斗中的大学生注意身心的健康和恢复,不断改进,螺旋上升,从而实现成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德育论文篇(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益关系的复杂化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有的学生价值主体意识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希望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需求,把自我价值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性素质,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有的意义。享乐、实惠的价值观又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商品交换的原则已经侵蚀道德领域。社会变革一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为"四有"新人的培养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鼓励竞争,重视个人利益,致使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身利益,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是个人本位主义,这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给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扭曲和消极影响。人生价值的取向致使有的学生过多的强调功利,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产生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倾向和行为;有的过于重视个人价值,产生"个人至上"的思想,社会之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又经常受到轻视以至亵读,更对年轻大学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商潮中"拜金主义"的影响,扭曲了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量格调低下,甚至渲染荒淫糜烂生活的出版物出现于书刊市场,使一些学生把目光转向了灰色低级的精神产品。同时学校缺乏良好而系统的有计划的道德教育,少数学生道德知识极其贫乏,道德认识非常浅薄,导致"道德结巴"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找准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成才的结合点,有的放失,针对性地强化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基本道德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人的心理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低级心理现象是高级心理现象的起点和基础,高级心理现象又制约着低级心理现象。教育只有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对人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情感领域缺乏必要的研究,再加上有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在德育教育中不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只重视人生观、世界观等高级情感的培养,使得德育工作只流于表面服从,未达到内部同化。因此,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培养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爱"入手,将同情、仁慈、善良等作为道德情感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善良的、有正义感的、公正的、诚实的人。这种从"爱"入手的基本情感教育是积极的,易被大学接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二、强调道德与智力的统一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强调道德与智力统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高校在道德教育中,非常强调将智慧与道德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没有道德保证的智慧是无用的,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产生威胁。他们要求把青年培养训练成这样的人:比之取悦于他人,更看重批评和独立的思想;比之迎合他人和已有的结论,更看重个性和创造性;比之个人得失和仅在社会上青云直上,更看重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关心社会,愿意承担责任和具有社会感受性。在智力与道德统一的问题上,罗斯福曾说:"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资治通鉴》中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是:"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些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智力与道德的统一性、一致性、相依性。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在对大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其道德,教育学生运用人的智力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让大学生明白道德对成才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智力造就成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工具,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较高道德水平,又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

三、加强传统美德的辅助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又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融汇,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知之甚少,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尊道贵德。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论·述而》),要求人们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依于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陶冶与塑造完美的人格。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之分,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区别之根本。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在学》)。从天子一直到普通的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言而有信。这种道德观把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运用到朋友关系上,运用到为人处事上就是具体的"信"。忠贞报国。在中国道德中,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舍身成仁"的崇尚气节,讲求情操、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天下为公。中国人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境界的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以义统利。义利关系一是物质生活追求与道德精神追求的关系,二是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德思义"。孟子说行先义后利,反对后义而先利。以道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学者为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提倡为己之学。所谓"为己"不是为己谋私利,而是反映为完善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完善、保持自己独立人格。推己及人。这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宽,可取适用的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人,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人格境界。

四、注重商潮下道德意识的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具备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具有效益、利益和道德等现代观念。规范化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均等、公平竞争为条件的,以健全法制为保障,以完善的道德为依托的,它需要每个人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财富,不能通过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以达到聚敛财富的目的,更不允许极端的自私自利,因为这些行为损害信誉,最终会导致竞争的失败。结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要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并融化于思想行为之中:一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要使大学生树立为集体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而竞争的意识,而不是单纯的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私利而竞争;在竞争手段上,是在平等条件下,进行遵纪守法、文明守信的竞争,而不是以假冒真、以劣充优、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欺骗性违法的竞争。与此同时,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风险意识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市场竞争是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先进市场信息的竞争,那种靠投机取巧、以假充真的骗人手法在竞争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认真读书上,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参与竞争的过硬本领。二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效益意识。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经济效益虽然一般是以获取利润为尺度,但效益不等于金钱。三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大学生民主意识较为超前,但法律意识较为滞后,表现为把法律看得较为淡薄,法律知识乏,尤其是围绕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增补法律知识,除了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应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并开展对有关案例的讨论、分析,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律观念。

五、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

以上所论述的道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我们要在基本道德教育的同时,引升到高层次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最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思想和行为。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诸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还有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礼节礼貌的社会公德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整体精神,以群体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作为社会文明、社会道德水准象征的大学生就应该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集体利益为重。一个爱国的青年学生应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服从国家利益,要自觉地用爱国主义这条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大学生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找准德育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的接合点,适时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大学德育论文篇(10)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中每个个体要生存、发展、获得幸福,首要的前提是个体具有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就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讲,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就总体而言,权利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方面不容乐观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道德高尚,明礼诚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遵纪守法,尊重法律。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对于增强大学生成长的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另一方面,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方式,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形成自觉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秩序化的要求。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体现着大学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会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合的实践把握

大学德育论文篇(11)

一、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一)德育学分制是体现以德育为核心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显然,德育学分制是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发展,落实以德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学分制是学生个体德育评估的现实要求

目前,大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智育较为重视,体育也成为学分制的一部分,而作为“首位”的德育却一直是软而虚,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颈”。高校学生的德育实践环节尚未形成体系,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评估方式量化评分,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个体德育评估呼唤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三)德育学分制是提高学生自觉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使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状况很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的毕业推荐、学生奖惩挂钩,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德育学分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变管理为引导,促进了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

二、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应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理论学习、思想状况、行为表现、技能水平等。为此,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大部分: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相对应的学分分别称之为德育理论学分和德育实践学分。

(一)德育理论学分

德育理论学分是纳入理论教学的德育内容考核学分。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安排一定的德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修有关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从德育理论学分考核的适应范围来看,德育理论学分应包括“两课”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毕业教育等内容。

(二)德育实践学分

德育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堂学习以外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的学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在设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将德育理论素养归类于德育理论学分的考核范围,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六项指标作为构建德育学分评价体系的内容,从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六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每个指标的考核均由基本要求和加分项目构成,部分指标设有扣分项目。基本要求是德育培养目标对大学生的一般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德育水平及表现,基本要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分值,作为学生自我综合评定和集体评定的参考标准。加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素质拓展项目中的个性发展水平。扣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不足,内容涉及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品德修养、诚信与责任意识等。

三、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德育学分评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健全组织机构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首先要从学校体制上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形成由学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参与,分层次管理的体制,推动德育学分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思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组成,负责起草、审定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开展德育学分的评定、审核及管理工作;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组成的德育学分制管理中心,负责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专业导师、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本学院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工作。

2.坚持集体评议

随着学分制特征凸现,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弱化。但相对集中的教学管理与稳定的专业环境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公正、公平的民主评议。因此,应以专业为基础进行集体教育和评议。对于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按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议,减少因专业人数多,学生相互之间不了解而导致评议不公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集体评议的效率。

3.实施个人申报

对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的重要经历和优秀成绩,实行个人自主认证、申报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符合学分奖励条件的,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对于在校期间因各种原因受到了学籍、团籍(党籍)处分的,个人也应当如实申报,经专业和二级学院两级审核后确认,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扣除相应的分值。

(二)德育学分评定的程序

第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德育学分制及其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德育学分制。

第二,学生根据德育学分制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学期德育总结,对照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自己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三,各二级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指导各专业开展集体评议。通过组织召开各专业学生会议,审查学生自评结果,确定学生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四,辅导员(导师)鉴定,再次对集体评议结果进行审核。

第五,学院汇总、审核,最终确定学生的德育学分。学生对德育学分评定有异议,可向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申诉。

第六,学校教务部门建立德育学分管理系统,对德育学分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2]原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S].1995.

[3]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