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7:59:49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1)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96-02

我们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结合本国国情、文化背景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

一、沟通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沟通分析理论的基础

沟通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然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概念,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而是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TA对人格结构的看法是: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若出现交错式、隐藏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对于没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贡献于社会发展。

2.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国外学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使用沟通分析理论于各种教育,主要应用在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Johnston[1]研究发现TA是有效地增强交流意识、加强学生人际交流的方法。Won JS[2]发现批判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放松紧张;教养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问题中心;成人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积极关心、放松紧张;自由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放松紧张、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冷漠、问题中心;顺从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希望、冷漠、问题中心。国外把TA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涉及在人际交流、自信、团体训练、自我实现、个案咨询等。目前我国TA理论应用研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在师生沟通等方面的研究[3]。

二、沟通分析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前人的研究证明了沟通分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它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意识方面,在提高学生自尊、自我概念、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好作用;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有治疗作用;对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引用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1.理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有他独特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通俗易懂,学生易理解掌握。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专业性强,深奥难懂,学生只是泛泛学习一些,有个印象,谈到实际用途,学生感觉无法应用,仿佛是没什么用途。相比之下,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不但浅显易解,而且更为实用。它没有咬文嚼字的定义,一个人不必具备心理学背景,只要受过短期的人际沟通分析培训,便能利用该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不满的人,还可以马上用它来谋求改善的途径。这种立竿见影的功效大学生是非常渴望的。

2.以发展性为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人际沟通分析所提出的PAC体系,也具有它的正面价值。它把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状态,该概念架构的“自我”是具有理性的,它既能思考,又能作判断。

我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既承袭了中国人的一般人格特征,又存在着自身特点,即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人格气质和行为表现。这当中既有积极的进步因素,也有不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个人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客观地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如果对自己不满,他可以下定决心,坚定意志,将其自我状态进行改善。换句话说,人际沟通分析的人格理论模式认为:人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环境或潜意识的奴隶。只要他愿意,他便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这种积极的看法使得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不管从前发生过什么,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仍要负起责任;它要求我们主动地改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它促使我们达到自我控制、自我意向,并且发挥选择的自由。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

3.推广性强,弥补供求间的差距

交流分析特别适用于团体辅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极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很显然的,特别适用于团体治疗,推广性强,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近几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透过课堂教学、杂志报刊、各种宣传,不断向大学生倾销,但基于各种原因,期望和实际间总是有很大的裂缝,交流分析正好能够弥补这个裂缝。因为,基本上,它是个教与学的设计,训练我们如何分析自己的行为。它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交流分析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人们自己能使用的工具,教给大学生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有利于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研究

1.编制自我心态图

我们应用沟通分析理论,根据自我心态的五种功能编制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图(EGOSTATE)问卷[4]。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129。应用该问卷对我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测,揭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功能结构。根据对546名大学生的测试数据统计的结果,把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分析出了大学生的自我心态图的9种类型:开朗型、苦闷型、任劳任怨型、自我主张型、合理型、矛盾型、压抑型、幼稚型、平凡型。测试显示,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的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自我了解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2%的大学生了解自己,还有18%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对人生态度(对他人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不行、你行的占大学生数的4.4%,认为我不行、你也不行的占5.5%,认为我行、你不行的占大学生的9.3%,认为我行、你也行的占大学生的80.8%。

2.团体心理辅导

应用沟通分析理论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通过16PF、SCL-90、EGOSTATE、主观量表、活动心得及访谈,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维护心理健康有显著性效果[5]。其中,16PF问卷中聪慧性、敢为性、自律性、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7项人格因素及“适应与焦虑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心理健康因素”4项相关因素有显著性改善;对SCL―90症状问卷中的各项症状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阳性总均分有显著差异,除敌对症状无明显改变以外其余9项症状有显著性改善;通过对辅导前后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中的五种心态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教养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自由性儿童心态有显著性改善,心理适应性有显著性改善。

3.个别心理咨询

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起到良好效果。交流分析法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与访谈者通过合作,使彼此的三种自我心态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在咨询中,最关键的是使访谈者的自我从儿童水平或父母水平逐步上升到成人水平,并用自己的成人水平与之对应。交流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它通过让访谈者尽情的倾诉内心痛苦,发泄内心的情感,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借以确定访谈者的PAC三种自我水平;接着向访谈者解释PAC,找出干扰、影响、混淆A、P和C,从而教育他放弃消极策略,改变生活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成人心态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咨询的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考虑学生来咨询的动机、求助原因;脚本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脚本、探讨如何脱离脚本;破除脚本――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改变建议;重新决定――学生做出新决定取代童年时期的脚本,尝试新的生活模式。

个别心理咨询的个案说明,沟通分析理论在个别咨询中能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证明,沟通分析理论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所要分析的正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历,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是一种教与学的机制,能教给人们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该理论的优势可以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普及性、模式发展性、目标有效性、学生自主性。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影响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结构的因素更多地是来源于社会不同的文化。本研究只是一项初步探索,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探索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化研究。该理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成果将推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向更新的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Johnston,Christine ann,The Effects of training in Transactional analysis upo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ransaction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supervision (EGO states,productive,non-productive).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 brunswick,1985,159 pages.

[2]won js.study on the ego states and coping style of nursing students.journal of the korean academy of women's health nursing.2002 sep;8(3):608~619 TA today P.89~91.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3)

2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l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网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解放,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文学作品里存存着普遍的象征意义,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他们倾向干把一座空房予比作是女性生殖器,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图寻求母性保护;同时,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剧烈的运动,诸如骑马与飞翔,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

例如,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别了,武器》(A Farewellto Arms)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不仅表示“武器”,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也就是“爱情”。此外,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为此,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

搴缪尔主张,写作的目的是教育,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self—eroticism,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以及“阉割情结”(castration complex)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

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网

第二,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牛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即自我、超我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从家庭(自然)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文化)。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弗洛伊德理论并;限于个体的存在,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土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2ooo年)认为,“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也是2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弗洛伊德之前,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土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19l0年)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力图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亢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一为名叫诺曼·霍兰的学者运用“恋父情结”论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哈姆莱特。霍兰认为,根据精神分析治疗的临床病例,每个儿童的潜意识里都有“恋父情结”,即使在其成长过程中,这种情形也依然存在。根据这个理论,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复仇计划,是因为他无法解开自童年时代就郁结的那个情结,其次是为他不能释放自己潜意识里聚积起来的欲望能量。所有这一切都为评论家们试图解释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设置了许多障碍。简而言之,用弗洛伊德(1899年) 的话来说,恋父情结所描绘的是一幅经放大、夸张了的儿童画版本。

琼斯与霍兰都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哈姆莱特的心理过程,过分强调恋父情结,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剧中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其实,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单纯地去研读文本,那么,文学作品就会沦为一堆心理分析的材料,势必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有三个层次,即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三者相互作用,互有重叠,可以转换。后来,他又提出“心理过程的结构模式”。他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术语来表达“本我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理论。

批评家卡佛尔·考林斯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愤怒后指出,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有三大段描写细微、视角新颖的内心独白,就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证明。作品中的本杰明的一段自言自语可以看作是源自“本我”的翻版,昆汀的独白反映了他的“自我”意识,加森的自白则是“超我”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表白加在一起,就可以对应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的三个层次理论。虽然文学创作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先干弗洛伊德,但是他的潜意识理论无疑为作家充分利用前意识与潜意识而进行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卡尔·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他批判地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分析思想,提出了“体现干原型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发展并重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如果说弗洛伊德理论有助干文论家探索人物的个体心理,那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批评论)使得文论家可以后退一步、全景式地解读文学作品,这样,从客观上讲,可以排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许多障碍,展现作品所隐藏的原型。

借助荣格的理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在荣格看来,“法乐士”(phallus)就是一种指代,而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男性生殖器,但是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分强调了“法乐士中心”批评。网

第四,弗洛伊德主张操纵“本我”的能量来自推动满足人类欲望的“本能”。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死亡与爱情是人的本能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死亡促使“恢复万物的早期状态”,即回到生命的起始地点,而爱情表明“保存能量”的另一方面,即“力比多”(1ibido性欲)。

弗洛伊德称“力比多”为“取自情感论的一种表达”,因此,把它“看作是爱情的量化尺度”。用精神分析论的术语说,“这些爱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可是,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不能容忍这种含有“侮辱性”的称谓,他们批评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时简直是“泛性主义”大行其道。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由历史决定”。

为此,他举例证明自己的主张。他说,有些鱼在产卵期宁可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卵播撒在离平时生活区很远的特定水域,自然界的这种奇特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概括地说有三种途径可以释放或者满足“力比多”:(1)直接投射到异性身上;(2)和心理医生交谈有助干减轻性压抑;(3)事业上的成就和精神升华可以一时满足或者平息性欲的冲动。

《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篇诗作荒原》表达了人类的永恒主题一一爱情。作品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在极度的空虚与绝望中挣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爱与性。

艾略特借助大量的独白、对话、描写与隐喻,诗意地向读者展现现代的人们如何渴求满足本能一一性欲。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如果“力比多”压抑时间过长,就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

最后一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研究作家传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传统的文学评论家很看重作家生平与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为此,他们常常遭到形式主义批评家的严厉批评。然而,精神分析法可以为文学批评开拓崭新的视角:批评家不必置大量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干不顾而沉溺干烦琐肤浅的细枝末节。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一些著名的作家传记,可以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有些批评家认为杰克·伦敦只是擅长干写作动物题材的作家而已,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倍受批评界的冷落。但是,1977年出版的《杰克·伦敦传记》为杰克“平反正名”带来了契机。批评家们通过细读这本传记,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惊喜地发现,他的小说里蕴藏着恋父情结。从杰克的传记得知,他的童年颠沛流离,历经r许多生活坎坷,他患过精神紊乱症,达对他以后的性格、情感与创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批评家们通过解读杰克的传记,重新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当然,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作家的传记并非是万能的,不过,只要使用得当,就可能在文论研究里取得新的成果。

3结语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4)

1.拆分核心概念,区分内涵和外延。

2.引入矛盾概念,写出对立中的统一。

3.引入相似概念,辨析二者(多者)区别。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上三点,下面以几则实例加以说明。

一、拆分概念

师:有的时候,对议论文论题或论点中的核心概念我们不妨咬文嚼字,一分为二,分别对拆分后的两个概念作内涵的剖析和外延的界定,充分挖掘二者意义的区分,从而显出思辨的深度。下面给大家三个题目——“看见”“融合”和“锻炼”,想想可以怎样构思?

(学生思考后交流)

生:我选择分析“看见”,先区别“看”和“见”二者的内涵,再谈二者的关系。

生:从“锻炼”一词来看,一个是金字旁,一个是火字旁,分析“锻”和“炼”的区别或许可以从这里切入。

生:对于“融合”一题,可以先充分论述“融合”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再将其分为“融”与“合”作进一步“精确”阐发。

师:好,那我们动笔写一写。

(5分钟后交流)

生:我写“看见”:人们用自己的眼睛不仅去寻找光明,而且认识世界,这源自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看”是用眼观察,“见”是用心体会,只有仔细用眼观察生活,方能凭借自己的学养智慧用心体会,进而发现事实的真相,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选择“看”似乎自然而然,然而由“看”是否真能有所“见”,以及所“见”多少和真实与否难以轻易界定。换言之,我们“看”的方式往往决定我们“见”的内容,而唯有用不带成见、纯粹的视角,才能使我们获得切实和真实的所见。

生:我尝试对“锻炼”进行分析:“锻”是重锤打,“炼”是烈火烧。火,考验真金;灾难,考验勇者。在艰苦的环境中淬炼自己的意志、能力,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人是靠磨砺成材的,能够选择适当的环境磨砺自己的人将会是这个世界最好的适应者。

师:很好,两位同学写得有深度。说明拆分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深度的立意,形成深刻的观点。其他同学还有吗?

生:我是先合再分,在整体论述“融合”的多方面的意义后再拆分二者作补充阐述的:“融”,在万象盛色的簇拥中彰显本色,故能成就文化的多彩与丰富;“合”,在广阔无垠中探索一条狭长之道,故能造就思想的深度与高度。然而,“融合”并不是巅峰的保障,亦非成功的必经之路,它是世界大体之趋势,但在这股潮流中,核心的内涵不可丧失,本质的价值不可颠覆,否则思想文化的融合将只是棱角的打磨机,招致一种趋于平庸的圆融。

师:很不错,说明拆分概念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路、推进文意,使你的论述更严密。

二、引入概念

师:议论文的论点,往往带有肯定或否定的趋向,当我们肯定(或否定)某一趋向(或现象)时,可以适当引入与之矛盾的概念,从否定(或肯定)的角度,进一步辨析二者的差别,来加强思维的深度;或引入相似(或相关)的概念,辨析二者(或多者)的区别,使文章对论点的分析更为深入透彻、无懈可击。

请看下面这幅漫画(投影):

漫画作文也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形式,有时比材料作文更复杂,既需要关注画面中的形象,又需要关注画面中的文字。漫画中刀刀狗选好了地儿,上完了饵,下好了钩,定下心,做好了垂钓的一切准备,然后说了一句“鱼什么时候来是鱼的事”。大家看立意行文时怎样引入概念进行辨析?

(学生思考后交流)

生:材料中是看似简单的画面和一句话“鱼什么时候来是鱼的事”,这句话从整个画面来看有思维的张力。首先,“鱼”是客体,对应的主体即“我”,“鱼的事”即对应“我的事”,由此我们可以辨析“鱼的事”和“我的事”两种不同的为事观和处世观。

生:我由“鱼”想到了“渔”。刀刀狗的话折射的是一种垂钓的心态,它不是单为鱼而垂钓,也不是专为结果而等待,因此可以比较辨析“鱼”和“渔”,或者由此引申论述“捕鱼者”和“垂钓者”的不同。

师:你们俩是引入了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其他同学呢?

生:也可以整体理解这句话。在一般人看来,它反映的是一种“无为”的心态,但这句话置于漫画中,表面上看似无为,其实质是一种“有为”,有时候,看似无为的“有为”即“大为”,由此,文章可以辨析“无为”和“有为”这两种心态。

师:很好!你是引入了矛盾的概念进行辨析,并运用矛盾对立与统一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更富有思辨性。

刚才大家的立意构思很好,下面我们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面的立意或自己的立意作些分析,用200字左右把关键内容写出来。

(5分钟后交流)

生:我是以《顺物性,尽人事》为题作如下阐发:拙以为,许多事都需要顺物性、尽人事。顺物性,就是指按照事物的天命,不强加外力,顺其自然,以缓和的方式发展;尽人事,是指以顺物性为前提,通过人事的作用,帮助事物正确发展。顺物性是为事的出发点,尽人事是为事的助力器。

生:我写的是《鱼的事,我的事》:漫画中有言,“鱼什么时候来是鱼的事”,“鱼的事”是从局外人的视角来冷静审视,“我的事”是自身主动力驱使下的积极参与。“我的事”是“鱼的事”的基础,“鱼的事”是在“我的事”基础上的提升。没有自身对事务的参与,又何来鱼事之观呢?同样,若缺少鱼事之观,“我的事”的道路或许在我们一味冲刺和前进中误入了偏执与不知所措的死胡同,走不出,又不舍离开。

生:我以“无得之心与有得之态”作辨析:刀刀垂钓,或问曰:“鱼何时来?”答曰:“此乃鱼之事。”刀刀可谓是智者,钓鱼者求得并非是大鱼,而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态,倘若过分追求大鱼,垂钓于我何益焉?由此及彼,处于世间的我们何尝不是一个垂钓者?可惜的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代,我们之中鲜有人秉着无得之心去垂钓。而这缺失的无得之心,在我看来是十分重要的,唯有拥抱一颗无得之心,我们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尽好每一份职。但是,仅止步于无得之心又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无得之心的基础上怀有有得之态,如此,方可完善自我。怀无得之心,守有得之态,完善自我,完善社会!

生:我就“等、遇和追”谈谈我的看法:“鱼”,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果实,即指付出一定努力后的回报。然而,并非所有人能一举成功。所谓“大成”,往往是经历落寞、积累、坚持后抵达的相对而言的“满”。“鱼”同“遇”也。我们不妨把它理解成“机遇”,就刀刀而言,等待看似停在原地,但并不是故步自封,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与“遇”同等重要,“等”要比“追”更难得,在我们还没看清方向,找准目标前,值得去等,而在一切努力都已付出之后,我们也应学会去等。最终在“灯火阑珊处”遇见那“鱼”时,每个人收获的不仅是欣喜和满足,更多的是苦尽甘来的淡味。

师:以上同学都写得很好,那么,我们在引入概念辨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昵?

生:引入概念不能太突兀。开头先要分析题目或材料中的核心概念,进而引出相关概念。

师:也就是说要架设由核心概念到引入概念的思维桥梁,否则论述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引入概念后要对概念作界定,必要时澄清其内涵和外延。

师:对,要及时界定概念。

生:论述时要处理好核心概念与引入概念的关系,根据不同的题目或以阐发核心概念为主、以引入概念辨析为补充,或全文转换成关系型作文来写。

师:有道理!总之要具体文题具体分析。还有补充吗?

生:引入的概念最好是结构相同、词性相同,这样更能体现出思辨的张力。

生:还有最好是谐音词或形似词,这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

师:好,大家说得很好。生活中,我们说1米7的个头和1米6比起来是高个,但和l米9的人站一块儿,就是矮个了。写作同样如此,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发现、有创造,“引入概念辨析”实质是一种比较思维、创造性思维。最后,老师还要补充一点,“引入概念辨析”在打开思维、拓展思路、深化立意上是有效的,但不是万能的,不可滥用;在“引入”时要注意合情合理,切忌牵强附会;要注意启发性,避免陈词滥调。

(上海市崇明中学202150)

策略

李建生老师的课例教的是议论文写作中概念分析的策略。概念分析,是抽象说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写议论文的薄弱点。在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对论点进行片面论证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分析,缺乏分析意识,对现象或问题持混沌的认识,其结果是,写出来的议论文要么观点乏味,要么论述空泛。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李老师的课,从概念分析入手,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旨归,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在课例开头,李老师概括自己从教学中提炼出来的三种概念辨析法。这三种方法,可以说是深得分析之道。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分解、辨析,是将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一个问题分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因素或各个层次,从中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从这个定义来看,分析的要领:第一是要分解、分化,李老师说的“拆分概念”,符合这个要领;第二是要区分、辨析,李老师说的引入矛盾、相似概念,也符合这个要领;第三是要析出,析出各个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主题。这一点在本案例中尚未言及。

写作教学之难,难在文体知识的开发上,李老师围绕概念辨析,开发出三点具体可操作的议论文写作技巧,并结合练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的指导的确启发了学生进行批判与创造性的思考,在“写作可以教、必须教”上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当然,这堂课在分析策略的指导上,也有进一步研讨的空间。比如,李老师给学生三个词:看见、融合、锻炼,让学生尝试拆分概念,从课堂表现来看,拆分概念似乎被玩成了拆字游戏,说明学生还未真正理解这个策略。

在谈分析策略之前,首先要明白:议论文写作中,为什么要分析,分析什么。因为,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决定了分析策略的具体选择和运用。

一、清楚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1.分析的意义

在议论文写作中,为什么要分析?一言以蔽之,分析是为了暴露论题的复杂性。还是以“勤奋出人才”为例,如果不经分析,乍一看,该论题貌似很有道理,可是仔细分析成才的原因,就会发现,除了勤奋之外,还有其他种种可能的原因,包括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家境优渥、社会环境良好、天赋出众、情商高等。甚至,对于勤奋和成才之间的相关性,还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就是那些家境、智力不如人的学生,可能更希望通过勤奋改变现状,而聪明的孩子不是通过苦干而是通过巧干通向成功。根据这一解释,是才华的高低决定了勤奋,而不是相反。分析了论题,也暴露了复杂性,下一步做什么?推敲立论,反复琢磨论点的最佳表达,而不是随便写下一句口号式的论点,诸如“呼唤诚信”“感谢贫困”“享受快乐”,然后寻找例子,跳过论证,直奔结论,真正应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话。

2.分析的内容

在议论文写作中,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读者分析。读者分析对所有文体的写作来说都很关键,对议论文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议论文以说服人为目的,要达到目的,就一定要分析说服的对象。通常,读者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2)读者对题目的了解程度;(3)读者对题目的态度和立场等。那些持不同或反对意见的读者,是议论文分析的重点,分析他们持不同或反对意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确定说服的内容、结构、风格、措辞等。

第二层面是论点分析。议论文的论点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立场、态度的声明(对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你是如何看的),比如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你怎么看?支持或反对,就是论点:(2)对策建议(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你怎么处理),比如如何消除教育的不公平?你提出的对策建议,就是论点;(3)评价(对一个事件、产品、政策等的评价);(4)解释(你认为这个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是什么)。不同论点,所需的论证方式各有侧重,比如:立场声明类的论点,论证通常分两步走——(1)支持论点,(2)反驳质疑;对策建议类的论点,论证也分两步——(1)原因分析,(2)对策可行性论证。分析论点属于哪种类型,有助于确定论证思路、结构与方式。

第三层面是关键词分析,也可称为核心概念分析。对话题、论题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确立论点、寻找最佳的论证方式。

第四层面是论据分析。论据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正确性分析,主要检查论据是否恰当,有没有歪曲事实,是否与论点相关等;(2)可信度分析,主要检查事实或数据的来源是否可信,例子是否具有代表性,权威言论是否具有公信力等;(3)一致性与完整性分析,检查论据是否采用了双重标准,是否犯了绝对化错误,是否断章取义,隐瞒或忽略证据中对论点不利的细节等。

二、掌握有效的概念分析策略

下面,我结合课例,就分析的第三个层面——关键词分析,谈谈具体的策略。

策略一:将概念分门别类,析出子概念

在议论文写作中,面对话题或材料,如果不想人云亦云,而是想确立有价值有创意的论点,就必须学会从话题或材料中抽取核心概念进行分解。以课例中的“看见”为例,由“看见”联想到另一个关键词“视而不见”,根据态度可将“视而不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主观的“视而不见”(对于不想看见的东西,故意忽略或装作看不见)、客观的“视而不见”(由于“视”的方式不当导致看不见)。而后一种“视而不见”,又可以再细分成以下几种情况:看到表面却看不见实质,看到显性的却看不到隐性的,看到当下却看不到趋向……懂一点概念的区分,在话题作文中就会有八面来风的感觉,从整体到部分,从混沌到清晰,的确有助于打开思路,发现主题。

1.分类

分解概念,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先开发分类标准,再在分类标准下确定子概念。以“老实人不会吃亏”这样一句谚语为例。要分解“亏”这个概念,可以开发以下的分类标准:程度、影响时间、存在形态等。按程度,分为小亏和大亏、局部亏和全亏;按影响时间,分为眼前亏和长远亏;按存在形态,分为有形的亏和无形的亏、物质的亏和精神的亏。

2.多角度界定概念

概念的内涵随主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分解概念的另一种办法,就是多角度把握概念的内涵。如“老实人不会吃亏”中,“老实”这个概念,从性格的角度,等同于木讷、胆小、温顺;从能力的角度,等同于愚笨;从道德的角度,等同于诚实守信;从行为的角度,等同于循规蹈矩。

怎样才能多角度地把握概念的复杂内涵呢?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或网络搜索引擎,通过辞典中的“义项”,了解概念的所有内涵。

(2)在没有工具书或网络的情况下,利用汉字的音、义特点,特别是利用汉字的构词法,找出与概念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谐音词、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了解概念的各种内涵。

(3)在罗列概念的各种内涵后,还应该为每个概念的内涵确定类别标识,比如,当作者把“老实”界定为“木讷、胆小、顺从”时,应该为这个义项贴上“性格”这个类别标签,这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确定概念的某个义项的类别标签,有助于作者意识到立论的适用范围,这样可以避免论点绝对化、简单化等错误。比如,“老实人容易吃亏”这句话放到性格层面、交际领域,似乎更有道理,而如果放到道德层面或制度层面,似乎另当别论。

分解概念后,要回到论题,去揣测原论题中概念可能对应的内涵及外延,而观点的创新或主题的发现,就可以从转变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入手。比如“老实人不会吃亏”这句话,“老实”对应的内涵可能是“诚实守信”,“亏”对应的外延可能是“长远亏”,其本义是说,诚实守信的人,也许会吃点眼前亏,但从长远看,生活不会亏待他们。如果我们把“老实”界定为“循规蹈矩”,就可以反向立意“老实人必会吃亏”,来论证创造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策略二:辨析概念,发现差异性与矛盾性

概念分析,除了对概念进行分类、多角度界定概念内涵这两种分解办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别的概念,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差异以及彼此间的关系,来发现主题。在上述课例中,就漫画作文《鱼什么时候来是鱼的事》,学生引入“渔”“垂钓者”“捕鱼者”“有为”和“无为”等概念进行辨析,将一个形象的话题引向抽象思辨,做法值得肯定。

如何引入别的概念?哪些概念值得引入呢?

1.在种属、交叉、矛盾对立等各种关系中寻找可辨析的概念

以高考作文话题“科技改变生活?”为例。“生活”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讨论这样的话题,不妨从种属关系入手,将“生活”拆分成“生活态度”“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及“生活目的”等子概念,在子概念的罗列中,我们会发现,也许“科技改变生活”更合适的表达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部分”,或“有一些生活是科技无法改变的”。同样是这个话题,另一个概念“改变”是一个中性的词,我们不妨从矛盾关系入手,引入“好”与“坏”两组概念,将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一分为二,科技对生活有促进、提升、改善的一面,也有扰乱、破坏的另一面,概念辨析显然有助于掘进话题讨论的广度与深度。

2.概念辨析是为了发现差异性、矛盾性

无矛盾不分析。差异性和矛盾性是议论文写作中概念辨析的出发点。

因此,假如讨论的话题没有出现明显的矛盾对立的概念,引入概念,制造矛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比如,在漫画作文“鱼什么时候来是鱼的事”中,“鱼”和“我”是潜在的一组相对的概念,对钓鱼的人来说,鱼来不来本来就是“我的事”,怎么现在只是“鱼的事”呢?这就是矛盾。概念辨析,就要揪住话题中的矛盾点,寻根究底,不断追问:“我的事”是什么事?从“我的事”无关“鱼的事”,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态度,如何评价这种态度等。又比如,在各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不少网友呼吁“让数学滚出高考”,理性的读者能从这个话题中析出“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这两个矛盾对立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不难发现,“让数学滚出高考”这种言论代表了教育中典型的功利主义思想,教育追求实用没有错,但“有用”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无用之用”,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样,如果以数学只是教会了数钱的理由要求它滚出高考,那么语文、英语、科学等其他学科究竟让我们学会了什么?凭什么留下?同一领域相关概念的比较,也有助于我们发现话题中的矛盾。

通过相关、相对、矛盾概念的辨析所获得的现象、事物的差异性或矛盾性,在写作中最好以反问句的形式罗列成问题清单,作者可以根据问题清单发现主题(论点),以“让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为例:

(1)如果只是因为数学太难,为什么非得“滚出”,而不是降低难度?(将“滚出”与“保留”作比较,发现处理方式的矛盾)

(2)如果只是因为数学太难,物理、化学难道就不难吗?(将数学与其他理科科目作对比,发现学科之间的矛盾)

(3)如果只是因为数学无用,语文、英语难道就很有用吗?(将数学与其他文科科目作对比,发现学科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5)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与文艺》《文艺与》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6)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3-03

教学方法对于一名教师能否成功授课至关重要,如何能够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种思维的方法,一名成功的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从效果上来讲单向度的灌输性教学行为,学生只能学到简单知识,并不是他们所要掌握的核心部分。教师教学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思维的方法,而且还能达到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步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探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学生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基础科学,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经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经贸类大学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大多能够对于学科专业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能够积极思考课堂问题,并踊跃发言,主动探索,体现出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体现在:第一,对于缺乏专业功底的学生来说,政治学理论的分析与政治学方法的掌握存在着较大的难处。对于经贸类大学来说,他们的专业方向多为实用性的,比如经济类、法学类等应用性学科,而“从教学方面来看,不同学科领域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具有不同的要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对于政治学理论的陌生感,即便他们具有对政治学研究的兴趣,但是专业功底的不足仍是制约其深入探索的一大瓶颈,为此,对于这一类学生的教学授课,教师的难度相当大。第二,对于拥有具有专业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的实践中也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他们现有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尚不能够应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对于初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独立地进行思维判断并准确实践确实存在着不小的挑战。所以,在这方面,本门课程给予的重视稍显欠缺,这也是对此进行详实分析以及调整改善的重要原因。第三,目前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仍然是较为单一与传统,大部分教师的讲授仍是按照以往的思路进行,导致成果的低微和教学模式的僵化,其实,在其他领域收效卓著的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适用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而教学方法的开拓与创新正是一门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这门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而推陈出新,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研究《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的意义

研究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方法对于经贸类大学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门课开阔视野,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其意义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有利于学生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理论思维能力。经贸类大学的学生专业应用性非常强,然而关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却显得非常薄弱。在正常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偏向某一个单向度应用性专业,学生经常听不懂教课老师的的知识讲授。部分老师可能会改变授课风格,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结合实例的方法来讲解,虽然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一味地迎合学生不利于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授课教师,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二,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方法与路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这门学科需要前期基础性课程所提供的理论准备,例如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课程的学习。对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些课程大都进行过系统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讲有所欠缺,尤其是缺乏相关基础课的支撑。此时,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的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在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而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则是重要的一方面,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将直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有利于学生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理论储备与实践智慧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因此对授课教师来说,就是通过《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来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深度结合。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相应的理论,所以还不会运用相应的理论来分析社会现实。作为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或使之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甚至在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后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范式,而这正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最为关键和最为核心的因素。

三、《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与探讨

对于《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二是《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构建科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始终遵循着这样几个理念:第一,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教学。通过老师授课,学生最终所能掌握的相关知识依然是表面的,还很难对这个领域有着专业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他们的重心依然是停留在本身的专业基础上,“没有专业基础的人在专业要求较高的行业里面发展,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结合他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使他将所学课程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或者更进一步使他加深对原有专业结构性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第二,将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作为核心宗旨。虽然教师教授一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相关的知识,但让学生掌握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重要。知识是无限的,我们无法穷极世界上的所有知识,所以寻找到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如是,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或者依据客观事物的规律,发现新的问题,而这并不是仅仅通过读书就能获得的能力。基于这种考虑,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例如课堂发言、组织辩论等都要贯穿这种思路,引导学生对这种思维模式产生主观自觉。第三,紧密结合本校的发展思路。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要紧密结合本校特色,比如在很多经贸类大学中,国际化是其重要特色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研究也应具有这个特色。《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实际上也是一门以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为视角的课程,它的国际化内涵毋庸置疑,只是它重点在于政治制度领域,很多学生愿意选修这门课也是基于这个特点。因此,这门课不仅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很多外国留学生也主动选修这门课,他们也正是看到了这门课的国际化色彩。因此,我们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活动中也要紧紧抓住和贯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化特色。

2.《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结合上面的分析和指导性原则,我们认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应从以下视角出发,既要考虑本学科的特点,又要兼顾到经济类专业、法学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管理类等专业的特点,尽可能达到教亦有道,学有所得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将要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法:(1)经济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对政治问题的考察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经济根源。如今经济分析方法引起了多方的关注。这种分析视角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制度经济学就是经济分析方法与制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的制度分析,主要是政治制度分析又居于核心地位;博弈论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也日益进入政治领域。很多政治学专业也都开设了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到了博士研究生这个层次,经济的分析方法更是不可或缺。虽然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像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那样熟练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但可以培养政治学专业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基于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制度问题,通过这种分析方法运用使他们逐渐成熟起来。(2)社会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受课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取向。教师在讲授《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既要利用来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要运用这门课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内涵来丰富学生对外面世界的认识。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分析政治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因素,以及学生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背景因素及其根源,分析其利弊,有的放矢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最终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人。(3)比较分析方法是《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核心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分析模式,它包括许多具体的分析方法,具体来说包括国别比较方法、专项比较法、综合分析比较法等。这种分析模式有利于学生找到政治制度的共同点、不同点,并分析其优缺点。①比较分析的逻辑。进行科学比较分析的基础是要找到我们进行比较的逻辑线索。我们在讲授《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分析逻辑,即首先以政治制度的因素作为切入点,如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等;然后再具体分析各种政治制度的异同,这还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虽然我们也是结合具体国家的政治制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但还不是对某种类型的国家政治制度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我们运用上述提供的理论工具对某种类型的政治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个教学逻辑,有助于我们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达至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国别比较研究。在授课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国外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并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先介绍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些特点,然后结合我国相关制度的情况比较分析。通过直观的国别比较,使学生了解各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比较、鉴别、判断直接告诉学生,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比较和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对自己进行考查,学会认识自己,“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现内心善良的火花,靠他们自己使之变成熊熊烈火。③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国别研究虽然是比较研究方法中最好的一种方法,但它也有弱点,即把政治制度进行分类,然后选择代表性的国家从宏观上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对具体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涉及的还不多,也不能对于政治制度的细微差别进行详细的解读。因此,还需要我们采取专题或专项研究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式的解剖和分析,尤其是对于研究对象很具体,范围也较小的制度,通过研究不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异同点,而且能够对其程序运作的效果做出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这种比较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准备大量采用这种实验室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比较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分析具体政治制度的异同、利弊的同时也能推动学生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因此,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力争做到的授课方法。(4)制度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所针对的主要是中文、外语、人文类学生,这种专业应用性很强的学生通常对政治分析不感兴趣,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一本书只看表象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体会书中思想的更深层次,例如余秋雨教授就认为《李尔王》包含三个层次,普通人只能看到第一个层次,专业人士也许能看到第二个层次,而第三个层次则很少人能及了。由此可见我们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如果中文系的学生不了解认识和分析政治的方法,那他就很难成为一个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成就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部分学生,使其能树立正确的看待政治科学的态度,把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理解,破除其过去在思想上对政治行为的错误认识。应该说在我们学校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应用性专业的学生通常在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先定的印象,认为政治是消极的。而我们作为教师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分析政治。(5)系统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途径被许多教材列为学习方法或研究方法之一。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事物的任何系统性构成因素,而要对之进行有效整合。虽然系统分析方法需要经验的累积,需要在实际中不断的探索和磨炼,但我们认为如果能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例如在讨论中提出单向度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多向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考,也能锻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的能力。

综上所述,《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仅凭上述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尚不能及,我们还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探讨。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状况来讲,上述方法在36学时的课程中是完全适用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上述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研究手段和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侯月华.做好小专题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科研,2010,(10).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8)

平时作文课上中,老师总是抱怨学生文章写得平淡无奇,不引人,不深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怎样看问题、分析问题。所以,给学生补上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常见的分析问题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等。这些逻辑方法中的类比法和对比法在写作实践中经常运用,比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煤的形成”一段议论,就是运用的类比法;“八国联军屠戮妇婴”一段议论运用的则是对比法。此外,还应让学生了解一些反推法、筛选法、换位思考法、因果分析法等。

二、善于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学生作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历史人物,有的同学在引用历史人物时往往不能全面把握人物,错用事例或论证适得其反的情况时有发生。《过秦论》作者在追述秦国统一和灭亡过程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六国论》开门见山地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再用历史事实加以佐证;《林黛玉进贾俯》中性格各异的种种人物,同样是作者正确分析人物出身、经历后才塑造出来的。有些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在议论时要想运用恰当,就得对历史人物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比如项羽,如果要论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题,用他“乌江自刎”就非常好;如果要论证“决策决定成败”的话题,那用“乌江自刎”的材料就不恰当了。

三、正确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一种历史使命感,表现在生活和写作中,就是恋家情结丰富,而缺少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缺少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目标追求。另一方面,单纯追求成绩和升学,也造成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漠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例证太陈旧老化了:学生一说就是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就是司马迁、李白杜甫。并不是说用这些人和事不可用,而是说我们的材料缺乏新意。把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学生日常学习之中,教给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对解决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毛病大有好处,同时,对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相当大影响。说到底,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问题,那他的作文也好不到哪里。时下出现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事件和高三老师自杀事件等等,都可以作为引入课堂教学的好例子让学生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写出作文。

四、理性分析国际上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

我们不提倡学生沉迷网络、电视,但我们也反对隔断学生视野,阻碍学生了解身边生活和世界变化的做法。学生是社会的人,学会理性正确地分析影响世界发展趋势的突发事件,会有助于学生写出深刻的有见识的作品。比如美国不断抛出的所谓“各国人权调查报告”中对状况的评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展开分析。分析美国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报道中说,美国不过是打着人权的幌子,达到抹黑别人的目的。他们不正面下手,而只是“抹黑”,不过是想通过所谓人权干扰视听,想搅乱中国和平大局罢了。深入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赞同这样的分析。如果换个角度,你是一个美国人,你会怎么认识中国的发展?这样分析的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爱国情怀。

五、关注身边小事,以小见大,推此及彼。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社工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区照顾理论的来源、相关概念、内涵及特点。旨在增加对该理论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现状。主要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日趋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1)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2)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3)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4)社区医疗有待加强(5)政策法制不健全(6)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社区养老的意识2、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3、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社区医疗水平5、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6、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重庆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社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改进与验证。

最后,我的论文是在肖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我的陈述完毕,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可行性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分析多是以文献研究为主,参考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及各模式存在的弊端,再根据老年人生命阶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此来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合适的方式,以改善现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很少从社区照顾理论的观点和意识来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本文把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采用了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既考虑到了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层面,策略涉及宏观政策也兼有微观工作,从而更具全面性,也具可行性。

在查找文献和收集数据方面,能够通过适当的查找文献方法可以较快获得各种所需资料,相信能够如期完成论文。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本人一定会较多听取督导老师建议,在文章结构上、论点论据的充分性上、文章逻辑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总之,考虑到四年社会学、社会工作方法的学习积淀和本人对研究问题的兴趣,相信自己一定能如期完成任务要求,实现预期目标。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是:以社区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既考虑到了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层面,策略涉及宏观政策也兼有微观工作,从而更具全面性。

解决的思路是:(1)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首先,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2)其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二)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金融学专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师。下面我就论文的相关情况向各位老师作一下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连续几年获得稳定增长,农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当前,农村是扩大内需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农村,而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本课题通过分析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策略,可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使我国农村需求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实现繁荣。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农村消费信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相应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定性的研究阻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从调研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信贷情况入手,深入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状况,针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和农村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需求的特点,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状况,指出目前农村消费市场缺少足够的信贷支持,从侧面说明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现状,提出目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还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落后于经济的变化发展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开拓创新,推出多样化的信贷产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改善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等若干对策。

与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创新的之处是对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上午好!

我是**专升本**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恶心竞争;二、战略规划缺失;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的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老师是xxx。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这才使得我的论文能够如期顺利完成,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个人的一些新的观点与理解向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同我对自身所选专业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中小企业已成为大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中小企业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通过对当今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地分析,找出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找出影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充分地分析,提出一些切实有用的对策建议,以对解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权威学者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个人的理解,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全文写作过程中形成以下新的理解与突破:

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较深入的挖掘了影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针对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意见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关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情形。对此,我热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五)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学院中文系XX级XX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胡适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胡适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胡适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胡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胡适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胡适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胡适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媒介分析、信息传播新技术

Abstract

Atpresent,aswavesof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surgeforwardthroughouttheword,mediaanalysisasanimportantcategoryofcommunicationresearchisdemonstratingitssignificance.Worldwide,usesandimpactofthenewinformationtechnologieshavebecomeahottopicfordiscussion,thuspushingforwardresearchinthewholeareaofmediaanalysis,attractingmuchacademicattentiontothearea.InthemainlandofChina,mediaanalysishasalsoreceivedalotofattention.Inrecentyears,scholarsinthemainlandofChinahaveexploredmanyissuesinthearea,resultinginmanypublications.Thispaperattemptstomakeasurveyoftheirresearchachievementsand,onthebasisofthat,analyzethefeaturesoftheseachievements.Owingtothelimitationoftimeandtolimitedmaterialsavailable,thewritercannotpossiblymakeathoroughlycomprehensivestudyofall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Therefore,thewriterchoosestocarryoutthestudymainlythroughacontentanalysisofthearticlespublishedinfour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journalsinthecountryfrom1996to2000,asimilaranalysisofthepaperssubmittedtoseveral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conferencessince1995,andadiscussionoftworecentbooksonmediaanalysis.Asthewriter’sknowledgeofandreadingintheliteratureofthisareaofresearchareverylimited,andthematerialsavailablearealsoverylimited,thispaperisboundtohavesomelimitations.Omissionsmayalsobeunavoidable,butcertainlynotintentional.ThewriteroffersthispaperjustinthehopeofinvitingmorecomprehensivestudiesofthemediaanalysisachievementsinthemainlandofChina.

KeyWords:mediaanalysis;newinformationtechnology

(正文)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Innis)的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Marshall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

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

■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

■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一、概况透视

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

I.1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年份*总篇数⑴*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⑵

1996年502;4%

1997年467;15.22%

1998年498;16.33%

1999年508;16%

2000年5114;27.45%

总计:246共计:39;15.85%

《新闻大学》(季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045;4.81%

1997年1175;4.27%

1998年1174;3.42%

1999年1088;7.41%

2000年11913;10.92

总计:565共计:35;平均比例:5.88%

《国际新闻界》(双月刊;1998年度第5-6期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11419;16.67%

1997年1119;8.11%

1998年9913;13.13%

1999年10321;20.39%

2000年9726;26.80%

总计:524共计:88;平均比例:16.79%

《新闻记者》(月刊)年份*总篇数*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2986;2.01%

1997年3427;2.05%

1998年3397;2.06%

1999年37419;5.08%

2000年42731;7.26%

总计:1780共计:70;3.93%

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

1.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2.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

3.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4.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

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

I.2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5篇论文属于讨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

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40余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

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

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致的。

I.3书籍

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政策,等。

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轨道位置争夺激烈;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

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

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

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色情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

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上电子报刊所代替。”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而喻的。”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

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政治、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和“赢得进入信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

■“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

■“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

■“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并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page_break]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

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传播伦理学。⑾

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

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⑿有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

二、特点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

II.1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

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光盘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报纸发展的动因。

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作者:陈思劼)一文,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的主页网址、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在线”America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计划。

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onthe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

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上研究、图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说另具一层意义了。

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

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Displays’”,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突出分析讨论。

II.2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

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图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图示”、“个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

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

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

II.3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

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网址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communication)中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

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JudithStamps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Benedetti和Nancy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BasicBooks出版社发表了W.Terrence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大BlackRoseBooks出版社出版了Paul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

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

结论

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注:

⑴*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

⑵*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

⑶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⑷出处同上,第194页。

⑸出处同上,第194-195页。

⑹出处同上,第230页。

⑺出处同上,第233页。

⑻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

⑼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⑽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4页。

⑾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90页。

大学生自我分析论文篇(11)

在世界心理学体系中,精神分析作为主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的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现代一个别具特色的心理学流派,是弗洛伊德在自己的临床实践和著述生涯中创立的,这是一套独特的方法和理论,自由联想,梦的解析,过失的机制,自我的心里防御机制,超我的形成等等,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看法,也导致了人们观察自身的方法的深刻革命;而且,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心理学的领域,可以说,举凡20世纪的文学,哲学,史学,宗教等,无不打下了精神分析的烙印。

那么,在将精神分析引入中国的今天,这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对精神分析这一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完全照搬呢?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其自身的发展和领域的拓宽本身已证明完全照搬的不可能性,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分裂(以阿德勒、荣格为代表),其本身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如弗洛姆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力图把整个社会纳入精神分析的视野而创立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和后来哈特曼、艾里克森为代表自我心理学等,也更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任何心理学都是以本土文化圈的心理文化来理解、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生活的,正如西方心理学包括其学派和理论均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他们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适用于西方人的方法和技术,特别是以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和种族中心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制约着心理学全部研究对象及其理论构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感到只有自己的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那么,是否又意味着对精神分析的绝对排斥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心理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心理治疗如传统中医一样,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医典中就记载有600多个心理治疗的案例。中国传统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体是内外统一的整体。因而十分重视大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2)“形神相即”的身心观,从形(躯体)神(精神)密不可分的观点出发,认为治疗疾病不仅要治其身,更要治其心。3)“医国——医人——医病”的治疗模式:“上医医国(指社会因素),中医医人(指心理因素),下医医病(指躯体因素)”。在上述观点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心理治疗有着许多具体的方法,如:1)开导劝慰法。核心是“告”(告诉),“语(讲清)”,“导(引导)”,“开(指出)”,用精深的道理劝导,与现在支持性心理治疗极其相似。尽管它们并不十分完善。2)以情胜情法。即运用一种情志纠正相应所能克服的另一种情志,比如五行中“怒胜思,悲治怒,喜治悲”等。3)习见习闻法。核心是通过反复习惯的方式,使受惊敏感的患者恢复常态的心理治疗(现代的系统脱敏法)。每种方法各有千秋,不一而足,精神分析这一纯粹源至西方文化的“舶来品”,还能在如此众多的中华瑰宝中拥有一席之地吗?

自20世纪以来,精神分析逐步引入中国,据查证,精神分析学说于本世纪20年代已传入中国,后来可能因战争原因,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它。解放初期,心理学在我国虽然一度有所发展,但在“文革”中却被当作是“唯心主义”遭到批判,精神分析更是在劫难逃。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关于心理治疗的外国文献被翻译成中文出版,80年代初精神分析学说还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热潮。当时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精神分析,但却有很多人在自己未曾深入学习的情况下撰写文章,对精神分析口诛笔伐,严加批判。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心理医生没有机会学习精神分析疗法。在80年代初,中国心理医生最先接受并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行为疗法。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一些国外的精神分析学家到中国讲学,特别是1988年首届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的开办,以及现在的德中心理治疗学院在中国举办的“德中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的开展,才使一部分中国心理医生得以有机会跟随德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学习精神分析疗法,受到精神分析的训练。钟友彬先生所著的《中国的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堪称中国的第一部精神分析的著作。继之,又有很多专家,学者专注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国际IPA的成立,霍大同(中国第一位精神分析家)领导的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成立等等,使得在目前常用的心理疗法(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森田疗法等)中,精神分析位居第四位。以下具体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精神分析这一源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

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深度心理学,引进国外的东西,首先要考虑它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心理活动方面,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差异主要是存在于语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心理活动的内容方面,但在心理活动的形式和基本规律方面几乎是没有差异的。所以精神病学被引入中国,对中国人来说也是普遍适用的;精神分析的症状学解释是完全成立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是共同的,比如强迫性洗手的仪式化背后是手淫所引起的焦虑;躯体的麻痹感与性的压抑有关;性的因素在中国人的人格与症状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人们进入分析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它们大多与性创伤或两性关系方面的挫折有关,这与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一致的;在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中,明显存在着子女指向异性父母的性爱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被惩罚的道德焦虑,这与弗洛伊德俄底浦斯情结的基本思路是匹配的;青春期或成年期的问题是对童年期创伤的重复,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和症状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过去是现在的原因”,印证了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立场。

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从临床经验和中国各种文献中的确也发现了不少超出传统精神分析框架的新的材料。

在中国,由于我们目前还未找到一个类似俄底浦斯王那样的广为人知的神话,所以俄底浦斯情结是否也是中国人的核心情结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霍大同先生将其称为代情结,以有别于弗洛伊德说的性情结。代情结并不否认性的重要性,基本思路仍然是研究由“代”与“性”的冲突而构成的三角关系,与俄底浦斯情结一致。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个体而言,是处在一个庞大的代际关系的网络中的,这种代的约束极大地压抑了性的自由。中国的文化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产物的传统的大家庭结构较之于西方的家庭结构是独特的,在这样的家庭中,祖母、祖父或者外祖母、外祖父在人格形成中起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父、母亲;此外,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与独生子女这一全新家庭形式(主要在八十年代以后)中长大的个体在人格类型上有明显的差异;母亲作用的突出地位:从古代文献和我们的临床材料均可发现,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母亲所起的作用非常大,父亲的介入似乎相当晚。在这里,似乎有悖于规则由父亲给予的传统的精神分析的解释。

关于无意识理论,东方文化中已有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尤其是佛教(也包括道教)对无意识有相当系统的论述。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中的三大传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内省,强调自我发现和自我领悟。希望通过精神分析认识和把握自身,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传统上中国人将大量的能量投向内心,关注自己的梦、情感与症状性的苦恼,同时也喜欢以一种语言的方式(诗歌等)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与通过言说进行治疗的精神分析有相通之处。

如果把精神分析放在更广阔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审视会发现,它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到的天人关系、心物关系、心气关系、人生境界等,其实也大都是在描述细身心层面的感受。传统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简单,嗜欲稀少,心态相对平稳和谐,易于觉察到自然和生命一体律动的内在脉搏,对于中医及儒道描述的细身心层面理论有切己体验,自然容易认同。经过东方百年的屈辱史后,西方物方人通过精神分析超越了机械理性经验束缚,在个人心灵感受中体会到东方文明具有的深刻底蕴,转而向东方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根;已经被西化的中国人同样也可以利用精神分析做到这一点。(我们目前进行的精神分析实践已经对此有了初步证明。)而且,作为祖先文明的天然享有者,我们更是占尽了天时与地利的优势,理应比西方人走得更远,挖得更深。

随着精神分析的引入并与中华传统文明成果相结合,随着国人深层心灵经验日益丰富,被近代欧洲强大技术文明所中断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物质力量洗礼后,其真正的精华将被全面发掘出来。与以前“拿来主义”不同,这次我们是与西方人携起手来,共同寻找人类的无意识。

对于精神分析这门已经走过百年历史的、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科而言,进入中国这一异文化的国度,都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将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提供更多的材料与思考,但同时也为精神分析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要让精神分析在中国所特有的无意识土壤上生根、开花,当务之急,还在于广泛开展对精神分析发法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于根元.语言哲学对话[M].语文出版社,1999.

[2](美)马塞勒等著,任鹰等译.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6.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奥)佛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97.

[5]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