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理想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12

大学生理想论文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1)

二延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应用的路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延安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

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以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方向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阵地。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挖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中的有关延安精神的素材资源,将伟人故事、英烈事迹、红色经典歌曲、宣传影片等关于延安精神的内容衔接到系列教学内容中,使延安精神入课本、进课堂,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并领悟延安精神的深刻思想内涵。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方面要打破已有的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另一方面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新思想,吸收精华,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以榜样示范拓展延安精神内涵

张力高校教师承担着社会信息传递、知识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校须以延安精神为指引抓师德师风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在满足学生不断提升的求知需求水平的同时,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治学能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影响学生、用求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达到榜样示范的良好效果。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老师的个人修为对德育水平影响直接,对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这要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结构完善、论证严密的理论成果与学术著作等,从而为延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3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大学生民族复兴使命感我们党革命历程走的就是基层群众路线并靠艰苦奋斗取胜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懈艰苦奋斗发展的。当代大学生身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需摒弃“眼高手低”思想,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自力更生精神去奋斗发展。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大背景下,大学生须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服务乡村,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奋斗之路。在进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在践行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不仅可以保持大学生干部和党员道德思想的先进性、模范性,也借此能够最大范围、最广程度地影响更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准、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等精神层面。通过大学生的基层群众路线教育使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根植与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并使之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2)

一、高校扩招后大学理想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视程度削弱

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均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许多高校把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造成扩招后的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削弱,对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增加了大学生理想教育实施工作的难度

高校扩招以后,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各高校均加大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难度。[1]其中,高校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使大学生理想教育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都同以前相比都有着较大的不同,新的情况使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感到不适应,增加了实施工作的难度。

(三)办学条件制约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扩招后,除了教学仪器设备值的提高以外,学校师资、校舍和图书资料等办学资源总体短缺。[2]在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投入上讲,在其实施工作相关的各项活动,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德育工作人员的培养、进修、社会考察和调研、科研方面;在用于改善德育教研室和办公室的办公条件、更新图书及音像资料方面;在用于表彰德育先进、大型德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等所需要的费用都很短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面临若干新变化,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工作对象、教育工作的内容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基本上处于在实践中摸索与探讨,使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实施工作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管理运行等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理想教育实施工作的效果。

二、大学理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大学生数量增加

扩招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1998年我国的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是340万人,扩招的第一年,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达到了408万,2008年达到近2300万。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就增长了5.63倍。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己列为世界第一。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学生生源构成出现了新的状况

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使生源的构成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贫困学生群体增加。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与自筹经费。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办学投入加大,而解决资金缺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费收入。因此,扩招后的各高校均依据政府有关政策提高了学费的数额。但学生的学费与生活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我国居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平均收入支付大学生在校所需的费用有相当的困难,这一社会现实直接导致了在校学生贫困群体增加。其次,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加大。高校的扩招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适龄的社会青年以及部份在职人员均来到了高校接受教育,加大了在校学生的年龄差距。

(三)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改变,重生活质量,关注切身的利益,成为大学生的一个生活尺度。其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也趋多元化、个性化,电话费、娱乐休闲、旅游、请客送礼、参加各种培训班等己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式。学校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有超市、运动健身场地、书店、洗衣房和娱乐休闲场所等,使大学生在消费支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与社会的接触更加紧密,改变了以前相对纯净、封闭的校园环境。

(四)接受信息的内容与渠道多样

在校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通过传统的报刊、杂志、收音机、电视等媒介获取信息外,还能通过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而且这些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更易于青年大学生接受。

(五)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趋向多元

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进取、务实。[3]扩招后,由于高校各项改革的深入,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在向多样化和复杂性方向发展。如在道德观念方面,更加趋向多元与务实;在 法纪观念方面,纪律意识降低,法制观念淡薄;消费娱乐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学习观念趋于实用性、功利性;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扩招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己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新时期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准确把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目标

1.生活理想

大学生的生活理想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养成积极的、向上的生活理想。所谓积极的,就是要就是自己活着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以别人生活得更幸福为前提。所谓向上的,就是以乐观的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4]教育他们要从生活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2.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开展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终身奋斗。职业道德教育是目标是教育学生在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后,要爱岗敬业,保持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

3.道德理想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培养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党和国家的立场上来思考和处理一切问题,确立坚定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政治方向。

4.社会理想

在当前个人理想膨胀的情况下,高校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感。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高等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设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要引导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在思想上抗干扰的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西方的腐朽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这就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系统学习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过人生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把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建立在对现实发展可能性认识的基础上,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一方面积极向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肯定。在价值观的教育上必须着力于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大集体。通过引导大学生对中国现状的纵横比较,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了解社会主义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客观地评价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成就感以及与世界上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使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3.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指高校教育工作者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之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

4.成人与成才教育

大学生成才教育是将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大学生“潜人才”培养成为在某一领域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人才“显人才”的过程。[5]大学生的成才不能单凭个人良好的意愿和美好的追求,更是一个需要人们为之矢志不移、孜孜追求和努力奋斗。大学生成人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高校在实施成人与成才教育过程中要紧紧将两者并结合,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为之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本领。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大致有七条:第一,开朗的心境;第二,有效地学习和工作;第三,心理特点符合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第四,客观的认识自我;第五,统一的人格;第六,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七,与周围社会协调一致。

(三)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1.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育者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大学生智能地提高。课堂教学在当前大学教育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阵地。因此,在课堂教育中,为了使大学生有效地掌握教育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创造和谐完美,意境悠扬,情感培养,激发励志的教学环境,使知识的灌输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内化。

2.团体活动

活动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活动影响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其目的是让大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娱乐性活动(如校园歌唱比赛)、公益性活动(如汶川赈灾募捐)、运动休闲活动(如运动会)、专业学习性活动(如辩论会)、兴趣特长活动(如书画大赛)等来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仰。

3.媒介感染

媒介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包括网络、杂志、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等。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一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相适应的工作网站和网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增强媒介的有效感染。二是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讨论,加强BBS、QQ、MSN等的监控与引导。三是加 强网络的管理和监控。学校要有明确分管部门,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设立“信息看护人”,采取材效的过滤措施,对网络各板块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网络管理制度。

4.环境陶冶

环境陶冶主要指通过利用和创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理想人格形成的各种积极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理想。[7]首先,利用优良环境,主要是利用大学校园的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学楼等设施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校报、校园媒介等对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发掘其积极因素,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二,创设理想环境,主要通过美化校园、、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等加强校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建设。

(四)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扩招后对大学生理想教育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队伍的建设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管理。

1.变接受型为开拓型。高校在培养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教育者的开拓创新精神为目标,把教育者培养成开拓型的人才。

2.变封闭型为开放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各地区、各部门的联系更加广泛与紧密。如此情况把教育者局限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单位,实行一种封闭型的建设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必须把封闭型的建设方式转变为开放型的建设方式,鼓励教育者走出本单位,本系统,甚至走出国门,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成才。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3)

二、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任何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的主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当前,携带各式各样信息并以迅捷著称的网络正在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延伸,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查阅相关信息,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加大,信息性质也就变得复杂了,如果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上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不主动选择积极有益的信息,必然会导致不良的影响。真实、及时、适量的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础,有利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当的信息量能促进个人的发展,科学管理必须有足够有用的信息量而不是一切信息,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4)

我国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作为宣言性立法,缺乏实践性和可诉性;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又给高校过于广阔的空间,导致在对学生进行处理时偏向于主观判断而缺乏法律依据。同时高校中存在的法制不统一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范性,这种随意既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不规范,同时也浪费了管理资源。

2在违纪学生的处理中未能保证全程法制化

首先是一些管理者没有充分重视起事前预警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做的不到位,以至于出现了违法违纪事件。其次是在处理违纪的学生时,没有接受监督并且及时听取申辩,导致处理结果不够公正,很多高校的思政管理者在观念上仍然未能转变,没有倾听学生的声音,调查事件中不能保证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处理的过程也没有公开并接受监督,所以很难保证公正和公平。并且在处理结束后也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和关怀,可能会导致部分被处分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变得自卑甚至产生厌世情绪或者报复心理,使得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化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内容违法、制定程序不规范、解释混乱等。想要真正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就要从以下四个原则出发:保持教育法制内部的一致性、稳定性、统一性以及实体和程序并重的原则。首先是完善教育法体系,符合立法的规律以及时代的要求,保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法可依,同时做好教育立法的协调和领导工作。对于学校内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坚决修改或废除,合法的可以作为法律法规的延伸而存在;这些规范性文件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严肃执行,不可朝令夕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动制定一个规范。其次是完善教育法的监督,来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包括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

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思想政治品德,高校的法制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个强调公平与秩序的法治环境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并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而健全的制度可以更好的树立起法律的权威,通过依法管理学生来营造出一种“法律至上”的氛围,当学生对法治有了肯定的态度后,自然就会信任法律、遵守法律,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了其法律意识。这就要求高校从客观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客观环境来说是要提高管理以及综合治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来保持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以及和谐;从精神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良好的校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权益并且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合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的加强法治的宣传与教育,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岗前培训,通过讲解学生管理案例来提高教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对于学生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例如《教育法概论》或是《教育行政法》,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报纸、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还可以采用座谈会或者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队伍进行管理法治理念方、面的教育教育者自身也是需要教育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都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制化水平。首先,要让管理者对各项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都有所了解并且熟练运用。其次,是让管理者认识到法律不仅是一种制度和工具,更是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再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依法管理。最后,是在工作中要严格依法管理,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情感而侵犯学生的权利,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评选中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学生的管理要以教育为先,严格管理的同时慎用处分。学生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教育管理对象,更是整个高校的主体,学校应该改变以往重管理而轻服务的模式,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也不应该继续沉默下去,当自身权力受到侵害时,应该主动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高等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将教育管理的重心向学生主体方向进行转移,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学生为本”这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既是时代的进步所要求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必然结果。

4加强大学生法纪方面的教育

时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改革,这是一种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良好素质教育的大学生也应该拥有法律素质,守法、懂法并且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人才培养方面来说,加强学生的法律素质也会对其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大学时期很可能会因为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的误导而影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时候如果高校因势利导,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就能更好地保证他们健康成才。同时很多学生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也会让他们受到了侵害却无法解决,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各种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法律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5)

2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益气氛

大学的环境以及气氛对学生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管理松散、老师态度冷漠、学生片面重视成绩,就会形成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如果内部管理严谨、师生以及学生群体内部的关系十分融洽,学生注重综合性发展,那么就能形成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这种氛围的营建需要从思想教育层面入手,将大学的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格培育融合起来,利用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教育,同时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引导校内文化向积极和谐的方向发展.对此,大学需要增加校内活动,多开设一些平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使学生有展现才能的机会.比如建设网络论坛,使学生发表诗词文章,或者在交流区表述自己对时事的观点.此外,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张贴一些名言警句,令大学生时时得到文化熏陶,并创办多种学生社团,令有不同爱好的学生融入团体,懂得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爱好[3].

3通过家庭及社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1父母要通过思想教育给家中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在居家环境中,父母双方除了是学生的家人,也是学生品格修养以及谈吐习惯的模仿样板.所以父母双方应该树立给子女开展心理引导以及修养培育的意识,在居家活动中给子女做好榜样.当代社会健康概念,不但是指生理方面的健康,同时还有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以及良好的内心状态.从绝大多数的当代家庭看,父母一般会对学生的分数非常关心,同时还会注意子女的体质是否健壮,却极少关注他们内心的想法,以及真正的诉求.家长这样的态度难以在心理层面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甚至会使某些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想法和叛逆情绪.所以要想令当代的大学生达到内外兼修的程度,并且心智、课业以及体魄都能协调发展,父母双方就需要通过思想教育给家中上大学的子女开展心理引导,协助教师完成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父母一定要具备端正的言行和人生态度,令子女在居家生活中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在和子女相处时,父母应该多给予子女尊重,多倾听子女的观点和想法,让子女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内心的诉求以及心理上的问题.当子女在感情方面或者课业学习方面遭遇窘困时,父母一定要先给予子女宽慰,而不能恶语相向更不能打骂子女伤害他们的自尊,而要倾听他们的倾诉,再从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出发给予他们一些有用的建议,帮助子女度过难关.

3.2利用社会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使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疏导,大学中负责进行思想教育的人员要探索大学生某些关键心理障碍的形成根源,并针对这些根源问题,从社会层面争取心理引导工作的支持.首先,大学可以和城市中的大型传媒组织取得联系,比如本地的广播频道、电视台、电子媒介以及大型报刊等,对思想教育进行宣传.比如,可以在电视上播放一些宣传影片,同时报纸以及杂志书刊可以刊载一些具有心理引导作用的文章,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调整心理状态.同时,广播频道可以专门给大学生设计一个能够宣泄情感并得到心理辅导的节目,使大学生通过写信、传送邮件或者拨打热线的方法,对主持人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从专家或主持人那里得到宽慰和有用的建议.在政府方面,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可以在城区、街道中设立一些心理咨询室或者小型诊所,让有心理舒解需要的大学生在城市中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专业的帮助.此外,市政部门可以和大学取得联系,和大学的思想教育人员一起编制具有积极意义的宣传语或者设计一些心理教育海报、公益广告等,通过张贴宣传语和海报、播放心理教育短片,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氛围,使大学生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关怀,渐渐消除消极的情绪或者心理障碍.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6)

1.1物质激励

管理学中对物质激励的定义为:管理者对为组织做出显著或重大贡献的个体(或群体)给予的物质上的奖励。奖赏,主要包括物质奖励等在内的经济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物质激励,通常体现在譬如奖学金制度或类似的物资鼓励制度,通过物质奖励的方法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1.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即内在鼓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有时,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更重要,效果也更明显。它包括对被管理者的信任、部分放权、公平的晋升制度或是自我提升的机会等等。精神激励在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思想的外化于行对自身道德修养、政治素养的提升,为他们带来的来自小团体乃至社会的尊重,会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鼓励与惩罚的不平衡

这里主要是指不同的激励手段间的平衡。激励制度中的平衡,并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激励一词实际上是个多义词,其在管理学中的解释与我们日常用语中的词义是不同的。许多人长期以来对管理学中激励一词容易望文生义,与词语中的“激励”混淆,认为激励仅仅限于正面的奖励或表扬,并没有对激励的范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事实上,批评与惩罚是另一种激励的手段。在以往的高校管理中亦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更多地注重使用正面奖励的手段,而忽视了惩罚的作用。据一些调查发现,连同高校中的一些老师与学生都不认为惩罚也是激励手段的一种,他们也认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是依靠奖赏的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惩罚学生只会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认识到惩罚同样也具有激励的一面。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对于激励理论的实践还不够深入。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环境,一定存在着与组织主体的目标期望不相符的个体行为,激励机制对这一集合也应有着负强化或惩罚措施。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应具备能找准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中各个体的真实所需之能,辅以激励助长,将满足他们所需要的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2偏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

当今社会,对物质享受的强调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由此衍生出的一些观念,比如金钱万能论已经影响着这个时代的一大批人,而这种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主要体现在凡事过分强调物质化和功利性。正如,我们常常谈论到,高校如同一个个小社会一般,象牙塔的宁静正在被一点一点打破,社会上的许多风气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如果高校在管理过程中过多强调物质利益,片面地强调物质激励,容易让学生走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那么本应宣传、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净地则会变为大家追名逐利的名利场,甚至成为培养一代善于伪装的高智商功利主义者的地方,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不仅不利于调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消解了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2.3激励的对象缺乏针对性

激励对象的针对性较弱,是指在面对各个激励客体时,激励主体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套用旧的管理方式与理念,空泛的对激励对象采用相似的甚至统一的激励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他们在需求上的差异性,不仅使管理流于形式,还会导致激励效果的弱化。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施者对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特征缺乏了解和把握,已然以过去对待大学生的方式对待当代大学生,循规蹈矩地对他们使用过去类似于空喊口号的方法进行广泛宣传,缺乏针对性,这样会大大减弱激励的效能。虽然大学生群体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累积,但由于个体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思想观念等的差异,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和需求也就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激励主体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授奖面过窄也是影响激励效果的原因之一。激励主体总是关注表现突出的学生,忽视了其他学生的进步,容易打消其他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激励机制也就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3.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平衡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中,对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平衡的把握,是激励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实施就需要同时兼顾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若二种手段既可达到优势互补,又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那么激励效果则是显而易见的了。

3.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针对性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针对性,就要加强激励的广度与深度。以激励的广度而言,要求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激励主体要确保激励客体和各种激励因素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要兼顾、有重点地对个体进行激励,使每个参与在内的激励客体都能感受到被激励。但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面”的范围。如强化理论中将激励分为两类:积极激励与消极激励。可以将这两类具体地表述为:在一个班集体中,以每个学年为单位对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分子给予奖励,那么此时的奖励便是正强化物;但如果广泛地对所有参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个体进行鼓励,但对每次评估不合格的学生,其所得到的奖励会被扣除,彼时的“被拿走的奖励”就是一种负强化物。所以,如何把握激励的“度”,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激励机制在内的所有激励机制中均需把握好的要素。若激励的面过窄,则容易使大部分人觉得激励目标过高,并且关注点都在少数人身上,容易打击到人们的信心;若激励的面过于宽泛,则会消解了激励的差异性,使个体们感觉不到自己的特殊性从而也会打消了积极性,所以这要求管理者根据现实情况灵活把握。以激励的深度(即强度)而言,也要求适度地把握激励的强度。如果激励的强度过低,不但不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容易使其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诚然,激励的强度也不是越大越好,把握其中的平衡,不仅是对管理者能力水平的衡量,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7)

摘 要:在党的十八大中,第一次提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总体布局的关键组成因素。在义务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分析了生态文明理论纳入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网络信息教育这三个环节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议要从根源上改变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形势,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世界的生态文明作出贡献。这也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开拓了全新的领域,也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人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正确培养大学生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发展的提倡者与实践者,用自身的行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1 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受教育主体,则是指各种院校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其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学习的知识都会直接关系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与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纳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够彰显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生态文明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在今后的为大众服务以及报效祖国的过程中都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力。其关系着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政治发展目标、道德品质以及人生价值的趋向等,生态文明教育以当代社会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基础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明确了解到:大家现在所生活的物质环境应该是人类与大自然、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人类生存的价值应该立足于人类和大自然、人类和人类文明之间的良性交流、全面建设。所谓文明素养,基本上指的是人类在科学文明教育、艺术以及思想品质等环节所抵达的程度,特别泛指那些可以与时俱进、具有先进的科学理念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们都历经了十余载的刻苦学习与熏陶,其在进入到大学中进行学习与生活之后,他们的科学文明水平、艺术涵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都获得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生态文明教学发展理念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这个学科只有纳入到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才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学生们全新的文明涵养。

1.2 能够更好地使生态文明行为落实到实践层面

从美国的女科学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到现在为止,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历经了50余载的历史,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实践中却体现得不尽人意。大自然的污染、花草树木的毁坏、能源的放肆开发以及化学药剂的广泛使用等,导致人类和大自然、人类和社会甚至是人类自身之间的和谐相处出现了阴影。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不够彻底、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不到位,导致学校的道路上以及草坪中甚至是学生所居住的宿舍内外卫生情况十分恶劣,并且浪费食物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学设施以及体育器械也被毁坏,水电方面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实施得不够彻底,没有尽到自身的义务与责任。

1.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从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来看,我们有义务将大学生们培养成具备生态道德品质的文明学生。高等教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其实行德育的主要领域,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主要平台。把生态文明教学课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这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态道德,协助大学生判定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是非善恶荣辱,选择正确的立场进而调整自身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从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理念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理念在很多方面均有渗透。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都以不同的视角体现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也是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改变的一种响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依据,以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大自然是人类生活和建设的基本前提,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友好相融。生态文明理念诠释着人类对文明发展的全新定义以及对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人类对价值理念的全新了解,这种教育对当代学生的发展与成才等方面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 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思考

2.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了解十分淡薄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则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们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与了解不够全面,没有构建出完善的生态文明道德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提高当代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了解程度,就要根据课本中的不同内容并以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生态文明中的问题。笔者在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本上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在第五章学习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容时,指导大学生全面认知科学发展观的涵义与要求。并向学生们讲述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讲解了生态文明发展真正展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在第八章讲工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时,讲述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整顿产业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在为止依旧存在的“三高”、“二低”现象,并减少高耗能与高污染的工业建设,不断开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全面引进新型技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第十章学习文化建设的时候,提倡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主要宗旨在于要让当代的大学生们弘扬与传承艰苦朴素的道德品质,树立勤俭节约的正确消费观念。在第十一章学习发展和谐社会的时候,主要突出了所谓和谐不只是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了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多个切入点实行渗透模式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在课堂上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课程。老师们在专题教学中可以对相关生态问题的来源、突出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通过开展专题学习让学生们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促使在其他章节中与其他课程中所学习的零散的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

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讨论有效渗透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注重在师生平等、交流沟通以及研讨的过程中讲授其生态知识,进而提高其生态认知水平,构建出生态道德理念的价值标准。要想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避免强迫性的灌输,摆脱被动接受的单调与无味,要让学生们愉快地接受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提高其认知水准,并构建起个人的生态道德理念。

2.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教育和实践是培养当代学生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比在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更为重要,更能够培养出当代大学生对大自然生态文明的道德情感。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并将生态文明教学理念融合到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内容,统一部署。笔者的理解是可以开设多种课外实践:一是面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课或者是选修课程,专题讲解现在全球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开辟专栏并提高宣传力度,老师和学生们要共同协助收集相关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平衡的信息,采用板报的方式开展专栏,向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们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三是参加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们参加“世界水日”、“世界无车日”、“地球一小时”等具有纪念性意义的节日,包括我们国家的“植树节”、“爱鸟周”等相关的保护环境宣传节日;四是要向同学们提倡全新的生存模式,不奢侈不浪费,渐渐养成正确消费、节约水电、减免使用塑料袋、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毁坏学校的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等优良习惯;五是在寒假和暑假的社会实践中让同学们去农村、社区和企业,宣扬保护环境、生态安全法规,并开展保护环境的调查,真正让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在理解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绿色行动组织。

2.3 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在当代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采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展生态文明教学。高等教育院校应当重点发展网络教学,并以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创新的精神来发展和建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网站,为生态文明教育构造全新的平台,定期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理论动态等内容,督促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人员和老师采用微信、微博、QQ以及Email的形式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掌握网络舆情热点,并全面、认真地了解学生们在互联网上的需求,并认真解决,进而使互联网生态文明发展步入同学们的生活中,打造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明。

参考文献

1 斯琴塔娜.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2)

2 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8)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加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等人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对随机抽取的在校50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状况只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1]。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每年前往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占一半左右[2]。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传统的德育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可以说,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紧迫要求。《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有何关系,如何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责,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能缺一,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品质是思想道德发展的基础

从发展层次上讲,人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水平﹑心理水平和社会水平的发展。生理水平是个体的自然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素质;各种心理品质发展属于心理发展水平,是先天遗传﹑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思想道德﹑知识等是在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属于社会水平的发展,主要是教育和后天环境影响的产物。大学生各方面的社会性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必须以他们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有效的提升。如果脱离他们的实际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参与,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发展过程简单地看作是一个认识过程,一个道德知识和观念的获得过程,那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等素质的发展必将只是纸上谈兵。思想道德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关系。如果单纯地强调个体与外部世界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塑造,而忽视基础性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那么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难免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3]。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产生健康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能作出适当、适度的反应。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与表现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正如布莱克所强调的,“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为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等,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价值失落感,思想道德滑坡以及行为失衡等问题,大学生德育的适应性与实效性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冷静地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的目标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忽视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现实关系的具体反映。德育目标必然要密切联系个体周围的社会生活,才能使个体获得对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协调并规范自身的行为。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却习惯把系统的道德概念与体系传授给学生,用抽象化的道德教条来要求学生,用单一标准的道德规则来评价学生的行为。课堂中的道德标准知识与现实的社会情景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常常使学生在现实的道德行为中感到迷惑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项基本内容。虽然历次国家有关德育的文件中一再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仍存在以下情况:特别重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基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4]。部分学校认为只要加强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甚至个别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和达标,不惜弄虚作假,开展一些所谓的心理健康活动,形式主义严重。社会的急剧变革,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都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几年来,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如马加爵事件﹑浙江金华事件等都证实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不能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二)德育过分注重灌输与塑造,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

道德的本质在于其实践性。大学生道德成熟的标准不在于其道德知识与观念的多少,而在于其能否对道德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能否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现代德育注重个体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从而将道德观念与个体自身已有的道德原则进行比较,接受合理的道德观念,放弃不合理的道德观念,并从中获得一种切身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然而,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却过分强调灌输和塑造,其深层的理论根据在

于:一是客体论,即将大学生单纯地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只要接受教育者的塑造就可以了;二是灌输论,即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知识,道德的知识和观念只要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受教育者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个体的知识越多,成绩越高,其道德也就越好。这种德育的方式与方法把德育的内容课程化﹑知识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其结果常常使学生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所学的道德知识在现实环境中行不通,使学生把社会复杂化,从而产生畏惧心理,焦虑程度高,易产生社会适应不良问题;二是大学生缺乏心理体验,无法形成道德意志力,常抵挡不住诱惑,反而把一些违道德的行为当作时髦而接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德育途径单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对这一途径的过分强调直接导致了德育途径的单一化。一方面,德育课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是在特定氛围下进行的,可以说是一种提炼的环境,缺乏与社会实际生活的互动,从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严重脱节,使他们感到德育课程空泛。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把大学生的一切问题都看作是德育问题,不能科学﹑客观地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将心理疾病视为道德品质恶劣或思想观念错误,在不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用德育的观点﹑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途径的重要作用,其结果必然收效甚微,这样既加重了德育课程的任务,又降低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内,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求我们要立足大学生的实际,立足现实,立足民族传统,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研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现实,也就是要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中的优良元素进行现代诠释,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对一些不适应现实和当代的道德原则进行修正,提倡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立足民族,也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明确当前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另外,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必须同时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在宏观层面上,促进大学生的生理水平和心理水平与社会水平的协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微观层面上,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

(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品质教育一直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更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切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数效应”,它对学校其他诸教育起着“酵母式”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基础与中介作用,操作和动力作用,激励和增效作用。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大学生的所有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反对一切问题德育化的倾向。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复杂。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要在正确区分问题性质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的倾向,同时也要紧扣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开辟新领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三)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不在于教给大学生一套道德知识体系,然后按此行动,而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依据自身的道德原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想道德是通过实践和锻炼获得的。我国古代就十分强调以“躬行实践”﹑“德行合一”的方法来培养人。思想道德的实践性要求德育工作者结合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年龄特点,把德育的要求在活动中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摒弃那种理论和成人的说教。同时在德育的过程中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参与观念,突出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加强大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深入其中,获得真实的道德心理体验,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的角色体验和道德实践,保证他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致性,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67-72

[2]徐宜军,刘秀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J]发展,2002(8)49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9)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Key words: multi-culture;ideal belief of college student;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53-03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所有制及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影响着思想文化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尤其是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使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统一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正被多种文化同时并存、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所取代。

在我国,多元文化体系的特点为:一方面,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反映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大众文化与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并存。这一发展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这就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探索创新适时的对策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对多元文化的一般性认识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多元文化。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的差异渗透到方方面面,在不同的民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和宗教之间均存在着这种差异。就我国而言,文化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主流文化(正统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文化,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科学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情趣、理想人格等文化观念体系。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的儒家文化是非主流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到了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中国当代文化构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状态。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不同的个性文化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和谐共处的一面。由于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信仰和意义体系,所以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价值冲突。

多元文化其本身的存在对社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其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多元文化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的内容,增强了主流文化发展内在动力,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多种精神需要,有助于社会稳定,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们信仰的迷茫与困惑、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纷繁复杂,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文化主体的多元化,加之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多元文化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其思想的不稳定性和易受影响性使得多元文化既为其提供了找寻更多适合自己个性和趣味的文化的契机,而多元价值标准又冲击着其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2.1 积极影响

2.1.1 在多元文化体系下,大学生的思想来源拓宽,文化丰富多彩,可以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纷纷传入我国。现阶段,我国除了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外,还存在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不断兴起且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如休闲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也存在着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

青年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和吸收各种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的群体,他们热切地渴望知晓东西方各国的文化知识、渴望了解五彩斑斓的文化习俗;而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独立树立理想信念的文化接收主体,不同的人对于文化的需求有所不同,甚至于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于文化的需求都大相径庭。在多元文化体系下,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环境开阔了大学生的观察视野、拓宽了大学生的思想来源,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状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也满足了其不尽相同的各种需求。

2.1.2 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带来了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为大学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多元文化体系的背景,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西方文化随着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渗透到了中华大地。西方文明中诉诸理性、崇尚知识、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先进精神也逐渐渗透进入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意识观念之中;其领先于世界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观点也改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其大力发展科技、注重效率、锐意改革、科学管理的丰富经验在我国也广为流传、掀起效仿热潮。这些先进开明的精神、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丰厚宝贵的经验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可借鉴、可吸收的巨大宝贵财富。同时,通过对这些先进精神、知识体系、发展经验的有意识地批判性吸收,也有利于我国不断地补充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不足,进而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2 消极影响

2.2.1 多元文化碰撞冲突,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迷茫和困惑,进而导致其理想信念缺失。多元文化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年龄以及心理等方面的自身因素,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成为了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他们不仅渴望广泛涉猎各种文化,而且更热切于揣摩和效仿各种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然而,各种价值观及其根源的文化基础内涵有时是不尽相同甚至是有激烈冲突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角逐,引发了大学生在选择价值观时的犹豫与困惑,进而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这一严重后果。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理想信念缺失,往往会表现为奋斗目标缺失、奋斗动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而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日趋加大的生活压力,大学生心理负荷已经超重,但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找不到合适的发泄减压渠道,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纾解,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无所适从,在行为规范上表现为我们所称的“失范”状态,诸如酗酒、斗殴、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

2.2.2 多元文化冲击,使部分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缺失。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和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也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注重的是效率、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经济导向使得国家过热地追求GDP增长,而社会大众对于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已经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卓越”的依据,人格的高下优劣反倒成了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如此的社会观念导向,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生往往在实现人生追求的过程中重物质利益轻道德利益,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高校中,有的学生盲目讲求物质生活享受却不愿付出努力,宁愿冒着道德风险瞒报、谎报家庭收入情况以骗取贫困证明、获得国家补贴而不愿在学习、工作上勇于争先获得奖学金;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大学生往往以短浅的、眼前的金钱收入为依据选择工作,而并没有根据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来确立理想;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总体表现为国家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

2.2.3 多元文化冲击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地位模糊,大学生出现对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危机。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极为深刻。通常而言,文化模式的更替要比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慢得多。尽管有一些观念的改变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体系的建立要比社会经济方面的变迁滞后得多。

我国的主流文化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流价值观念即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弘扬“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旧的价值观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冲击,而主流文化所宣扬的状态与社会现实状态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都远远不够,主导地位日渐模糊,然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思想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动摇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危机重重。

3多元文化体系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使得大学生的成长形势纷繁复杂,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作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意义重大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们应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拓探索出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新思路,利用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影响,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1 积极顺应文化多元化趋势,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古语有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由此可见,多样化对于人和事物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应与时俱进、主动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制定合适、合时的工作计划并及时有效调整,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应对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拓宽视野、拓展思想来源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重视主体性、培养辨别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文化多元化趋势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无疑会为满足大学生多样的需求提供便利,但当前国际环境复杂,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席卷全球的文化产品和强势的网络语言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渗透,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培养主体的辨别力。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辨别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多元复杂变化,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翁。

3.2 利用多元文化契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加强“一元”文化主导地位,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多元文化趋势加强,一方面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选择矛盾化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价值取向特点;另一方面,西方文明的先进开明精神、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与丰厚宝贵的经验也随之而来,对这些先进文化的有意识的批判吸收有利于不断补充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不足,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良好契机。

多元文化的社会,从根本上而言,应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是形式,“和”――即社会共同利益的统一共识才是社会的根本。正视文化多元化趋势,正视社会存在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高校价值观念教育的一元化矛盾与冲突之现状,我们必须重视主流文化和社会共识、共享价值的构建与宣传,以加强大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坚持其政治导向性;加强民主教育,构筑高校德育的制度规范性,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利用现代传播技巧、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形式来诠释主旋律、表现深刻的理论以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其的认同度,赢得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持续认同和忠诚、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高校的话语权威。只有对多元存在与一元统一树立辩证统一的立场,才能达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目标,培养出既有宽容和创新能力,又有分辨和选择能力的合格接班人。

3.3 积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相关(价值观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疏导等)课程或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保持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多元文化固然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尽相同甚至是激烈冲突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

应对多元化趋势现实,要求我们积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相关课程或活动,如开设各种有关价值取向、人生观选择的公选课程以指导大学生在广泛涉猎各种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加坚定对主流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针对全校学生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系列指导活动,使大学生尽早地在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现状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既利于社会发展又利于充分实现自己才能的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重视学校、学院心理咨询室、心理联络员的培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有效机制以及时跟踪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提供其需要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积极应对、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加强“一元”文化主导地位、强化文化认同、构建和谐文化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辅导课程、活动才能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各高校需要继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义禄,王敏,刘带.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8.

[2]汪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与创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郑永廷,聂立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J].思想政治教育,2007.

[4]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大学生理想论文篇(1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文化环境和氛围,归根到底需要人们有和谐文化理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也是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自身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三观”有重大影响,其不仅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进步文化的主战场和主阵地,而且能够成为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主阵地。

一、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谐文化理念就是崇尚和谐文化的理想信念和态度及追求。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就是摒弃不良理想信念、心态,以平等、文明、包容、共赢的态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便会逐渐成为从事国家建设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和谐文化理念,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社会转型期最突出的文化问题之一,就是价值失序和道德失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整合的关键,建设和谐文化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付诸行动以形成高度文明的道德风尚的关键。和谐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和谐。和谐,既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追求,又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它是处理共同体内部矛盾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社会矛盾,如教育、就业、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对于这些问题,都应采取一种建设性或非对抗性的态度来化解矛盾和冲突,而不能用非建设性或对抗性的态度来激化矛盾、加剧冲突。任何成熟的执政者,在掌握政权后,都会适时作出调整,按照和谐的理念和思路治理国家。这方面,古今中外有很多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理念,标志着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已经走向了文化上的成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会这一点,懂得具有和谐文化理念的重要意义。

具有了和谐文化理念,也就有了一种特有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经过后天实践、教育和外界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谐文化理念是其组成部分。教育是培养人们和谐文化理念的有效途径,教育中设置的人文学科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价值;能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生活的智慧。这些理念向来都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和谐文化理念是从知识中获取人文精神,和谐文化理念有知识的沉淀、是升华的精神。

具有了和谐文化理念,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及社会问题。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不仅要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而情商属于和谐文化理念范畴。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许多自私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些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学教育要高度重视这种现实,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和谐文化理念,借以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二、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进步文化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课都属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在教学中容易将和谐文化理念融入,从而成为培养大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主阵地。因人所处理的关系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种,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文化理念,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以人为本,倡导人与人融洽相处的和谐文化。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步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通过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做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班级关系,互助互爱。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既能够激发人们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会产生怨恨、仇视的情绪。这些不健康心理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2)凝聚人心,建设人与社会谐调相处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关键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全社会都能认同的社会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大学生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大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与时俱进,创新和完善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3)天人合一,培育人与自然亲和相处的和谐文化。我国的儒家文化认为,天下万物皆由天地所生,天人合一,万物同源,人和自然本不可分,人与自然应亲和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总书记在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时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最终会转化为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背道而驰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人与自然亲和相处的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建设这种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我们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树立和美与共的情怀,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建设生态文明。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所包含的课程能担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和谐文化理念培养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丰富内容使它在实现其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和谐文化理念的培养。因此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更广泛的定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培养大学生和谐理念的主阵地。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杨英法.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2.

[2]杨英法,王瑞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哲学转型[J].环球工商,2007,(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