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保模式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26

医保模式论文

医保模式论文篇(1)

 

医疗保障事业的好坏事关亿万人民的健康与幸福,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工程。因此,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始终是各国、各地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09年以来,中央文件多次明确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全民医保成为新时期医疗改革的方向,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如何改革高校医疗体制并改善医疗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2300所,在校本专科学生突破2000万人,在校研究生达到130万人,对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实施适宜的医疗保障尤为必要。大学生医疗保障体制近年来一直也受到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高校学生医疗保障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高校公费医疗保障的支付危机,使政府、高校和学生的利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高金娥,2007)。第二,介绍国外高校医疗保障模式,力主改革和创新我国高校医疗保障制度,并在实践中推动了五种模式的发展,其中主要的举措是引入了商业保险模式(李国柱,2009)。第三,对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行批评,建议将大学生纳入全民医保范畴,政府主导并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辅以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构建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郑功成,2006;彭美华、朱才华,2010)。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不难发现,对高校学生医疗保障模式的研究和争论推动了制度变革的进程,但是研究的局限性也逐渐的显露出来。第一,注重对制度变迁的定性研究,缺乏相关理论和经验数据的支持,因而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实践部门的参考价值有限。第二,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热衷于某一地区或某一高校的问卷调查,虽然反映了一些问题,但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第三,从当前实践的进程和阶段来看,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进入全民医保的框架,那么对大学生新旧制度间的平稳过渡、新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的衔接和融合、新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矛盾以及高校校医院激励机制设计等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相关文献不多。

二、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演变脉络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单一的公费医疗阶段,二是逐渐多样化的医疗保障模式阶段,三是逐步走向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阶段。

(一)单一公费医疗阶段

我国的公费医疗制度开始于建国初期,当时政务院了《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该指示所涵盖的公费医疗范围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党派、人民团体及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同时也包括由国家和地方公办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等。公费医疗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统筹拨付,财政部门根据各公办高校学生人数实行每年40元或60元的定额拨款(部委所属院校每人每年60元,省属院校每人每年40元),而财政部门对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计划外扩招的学生则没有拨款。公立学校学生在校医院就诊自付比例在10%左右,学生负担很少,这种公费医疗制度在保障大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迅速上升和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财政负担越来越重,高校医院亏损也越来越多,同时对非公立学校也不公平,并且一些患大病的学生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改革完全公费的医疗模式势在必行。

(二)多元化医疗保障体制模式阶段

由于早期传统公费医疗模式弊端明显,很多高校纷纷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传统公费医疗与现代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这种模式除了继续原有的公费医疗模式外,同时向商业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以便弥补重大疾病情况下公费医疗基金不足的缺陷。

二是用纯商业保险模式取代传统的公费医疗模式,这种纯商业保险模式通过学校和学生个人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来进行运作,保险公司按规定的支付范围和支付比例对学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赔付。这种医保模式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投保意识不够,投保不积极,或者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保费,而且理赔手续复杂,理赔周期漫长等等。

三是完全依靠医疗救助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筹集各方面的资金来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作为在校学生医疗费用弥补的重要来源。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筹集资金不足,而且数额也不稳定,弊端同样明显。

(三)逐步走向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阶段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提出“坚持自愿原则,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试点地区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大学生实行属地管理”;2009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也明确提出“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至此,我国向全民医保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逐步纳入到了社会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模式当中。

三、当前大学生医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有其合理性、必要性和现实性,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政府部门和高校没有尽到将制度宣传到位的责任。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新制度自 2009 年才开始陆续实行,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将社保卡发给各学校,学校再将社保卡发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对这种医保改革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给学生带来的益处都缺乏充分的宣传和告知,导致部分学生对这项制度的迷惑和不解,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认同感。根据对安徽和江苏八所高校400位学生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对现行大学生医保政策完全了解的只占到5%,而完全不了解的占到55%,了解一点的占到40%,这种状况显然不尽人意。

其次是新医保制度与大学生的实际医保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年龄大约在18至28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只有极少的学生经常患病,而且也不严重,一般门诊就能很快解决,费用也就几十元,而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设有一定的起付线,各地不完全相同,存在差异,有100、200、300元不等,而且只针对住院和门诊大病,对普通门诊的小病治疗费用却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这种制度实施的结果就是占患病学生的不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得到新医保制度带来的好处,因此,参保并不积极。

四、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一个由高校自身、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及商业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

首先是高校要承担起在校学生日常小病治疗的责任,增加对校医院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投入;其次是政府要提高极少数患大疾病大学生的医疗费用保障;再次是民政部门、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要设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慈善基金,专门用于资助患重大疾病的大学生;最后还要有商业保险公司提供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的补充医疗保险。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形成一个覆盖全体学生、满足全体学生需求的全方位的医疗保险体系。

(二)加大新医保制度宣传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参保意识

都说新医保制度比过去的老医保制度要好,但实际运行中却存在一定的阻力,并没有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宣传不到位。政府部门和各个学校要加强新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参保意识。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宣传不能停留在一年当中的某一天或某一个时段,而应将新医保政策的宣传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长期做下去,尤其是在目前新医保实施的初期就更有必要。各个学校也应该将新医保的宣传常态化、多样化,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学校网站、校报媒体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大力宣传,让大学生对参加医疗保险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快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为更好的让大学生享受到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好处,应该在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试点阶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尽快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大学生医疗保障法》,使政府部门、各个高校、社会团体、商业保险机构以及大学生个人在医疗保险方面的权责明确、规范,让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实施在一个法律完善、制度健全的框架内有序运行,让大学生真正享受更多的公共财政多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参考文献:

1.刘国恩.全民医疗保障与保民生促增长[J].理论前沿,2009(8).

2.陈钊、刘小峰.服务价格市场化: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未尽之路[J].管理世界,2008(8).

3.张奇林.制度的逻辑与悖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研究,2009(2).

4.《安徽省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试行)》,教办[2008]6号

医保模式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9-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及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国现有的医保专业人才呈现出巨大的供需失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困境。而现阶段最主要医保人才培养基地――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健康保险的社会大变革。当前,基于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下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

医保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方向。自2000年开始,新一轮的教改从单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到更加宏观和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这个转变体现了专业建设未来的方向。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模式是人才素质培养、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柱之一――医疗保障制度,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对本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医保专业人才素质不高、供给不足却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制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保专业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各类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

国务院于1995年1月在“两江”(即镇江市与九江市)进行医改试点,标志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人数为8.33亿,总覆盖率已达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补充。1996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2亿元,而至2009年1月至10月,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已达476.7亿元,其中疾病险、医疗险共占到健康险总保费的96%,可见其发展势头的强劲与活力。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地位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外资健康保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竞争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成熟度加大必然拉动对既懂医学又懂保险学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深入分析社会对医保人才类型与层次之后,如何将社会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医学院的医保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培养模式本质上决定了专业人才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在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中“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 [1] 可以看出,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模式居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均为其服务的。

具体而言,医学院开设医保专业培养模式如何合理定位才是专业建设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首先,医保专业必须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应用性是专业培养的本质要求。所谓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以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强化实践能力,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应用性特点必然决定其就业方向就是专业需求方向。当前,随着中国各类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医保人才也呈现出复合型、职业化与专业性的人才需求格局。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应用型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立足点。其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医保人才新的要求是专业建设者应着力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各校对医保专业基本定位为社会保险机构和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上,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下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尚未得到实质性的体现[2]。

那么,如何在培养模式上强化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本质上涉及到医保专业培养上的两个基本模块――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在培养要求上如何平衡的问题[3]。从学科体系可知,社会医疗保险本质上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分支,是其下位概念。其无论从学科概念与理论,以及基本的精算模型、预测方法都是直接来源于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掌握扎实的商业保险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学生能迅速理解和胜任社会医疗保险工作要求。反过来,大量学习的是社会保险知识是很难适应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医保专业必须从培养模式高度上向商业健康保险做根本性转变。唯有此,医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对医保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四、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国医疗保险呈现出人才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职业化素质低,培养要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困境。而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特点与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其一,医疗保险专业有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特点。其学科特点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简单复制,又有别于普通的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金融保险、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其二,专业的跨学科性与不成熟性加之医学院中教学资源分配上理念与体制缺陷导致了在专业培养上不能或不去针对全校层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各类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其必将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对于医保来说,跨学科性即是本专业的特色又是本专业的培养难点,其导致了专门性的医学院举办以跨学科为特点的医保专业面临了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模式上的瓶颈与优势。其中,临床医学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本身就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优势所在。但是,医保专业又不能在培养要求与培养目的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其中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同样也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医疗保险本身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其专业的不成熟性又多体现在师资上的不成熟性。为了更好地开设本专业,目前各医学院校引入了大量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也都出未出专业培养期,胜任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还需要较长时期,这也导致了本专业教师梯队的严重断档。另一方面,也是医保专业的跨学科特点,也是医学院在校级层面上在对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科研投入又存在地位不明显、领导层不重视与不了解、自身发展水平薄弱的困境,这些都会使一大部分专业优秀人才对在医学院发展会在产生在专业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强烈预期,这必将阻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入。目前,与医保相关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师资严重匮乏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困境。

五、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首先,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找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体现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立足医学院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竞争力。

每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就医保专业而言,主要是由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之间高度融合。医学院在举办本专业时应扬长避短,以临床医学理论与技能为办学特色,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新一轮医改不仅为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促使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转变经营与管理理念,尤其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如,特别是加强建立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关系,通过定点医院建设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这必然促使对有着良好医学背景的保险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另外,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健康保险在人才需求上特别是要重点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精算、核保、核赔、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而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背景的人才是上述岗位所必需的,正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优势。

其次,在专业建设上应始终坚持应用性为办学导向,积极有效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努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与职业化素质。在办学模式上,应坚持以“突出优势,共创双赢”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两类教育”的广泛融通。具体措施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医疗保险业界,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专业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沟通、了解业界对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缩小课堂教学与业界实践之间的差距。医学院可以依托自身在临床医学、健康管理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医疗保险机构的中、高层专业人员(如健康管理、核保与理赔等人员)开展和医学相关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深层次上,进一步建立业界与学校间更为广泛横向关系。在诸如人才的定向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与职业性。

最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校级层面获得理解与支持。首先,学院高层应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重要性,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与专业。医学院校主要是以医药卫生等相关专业为主导,而对于医学与保险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深度交叉的医保专业而言,许多院校领导层尚未正确认识到重要性。因此,系部应努力促使学院高层认识到本专业发展对学院整体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存在拉动作用。这必然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能从本专业学科发展中敏锐地寻找到符合医学院校学科发展旨趣的交叉点,进而在教学与科研上达成共识。

总之,学院高层必须认识到以医学为基本平台的跨学科发展是学院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努力避免本专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被“边缘化”的窘境。

参考文献:

医保模式论文篇(3)

 

疾病是许多边缘低保人员踏上致富道路的障碍,虽然2003年建立推广起来的新农合在帮助低保人员克服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新农合也面临保障水平低、受益面窄、筹资层次过低和基金运行效率安全等问题,这无疑给农村低保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雪上加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督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当前政府为农村低保群体购买商业医保是在制度上的创新,它能较好地利用商业保险的优势解决社会保险所存在的问题。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

1.当前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对象参与新农合是免交参保费的,其参保费是由财政部门专项安排。一旦困难群众患病住院将由新农合和医疗救助按规定共同解决医疗费用。对于低保对象来说,新农合的参与率都比较高,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新农合基本由政府一手操办,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保障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村低保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首先体现在补偿比例上,一般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比例在30%左右,低保户自付比例大;其次是封顶线过低,一般是在2万元左右。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与低收入的低保户和有限的政府投入形成了较大反差,以致使“保大病”的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合作基金运行效率低,管理能力薄弱。卫生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风险控制能力,技术无效率将增加制度运行成本,同时缺乏控制供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措施会导致基金使用无效率。

2.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成功经验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成功经验的最典型例子是“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这两种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基金管理模式,即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提供经办服务,并收取适当的管理费用。新农合的基金赤字和基金透支风险均由政府承担,基金结余转入下一年度。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新农合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和资金筹集等工作。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保证基金的运行安全,实现了新农合的“征、管、监”分离。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承办新农合的业务管理,这样既可有效利用保险公司现有资源和技术,又能促进政府职能有效转变。第二,降低了新农合的运行成本。在江阴市由政府办理新农合日常报销等事务的管理成本800万,相比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不到400万,费用开支缩减达到一半。[1]新乡市农村合作医疗移交中国人寿新乡市分公司后,全市从事这项工作的财政供养人员从544人减少到50人,运营经费从1038万元减少到300万元以下,加上政府支付给人寿保险公司管理费100万元,政府支付的管理费总额大体为400万元,节约了至少600万元左右。[2]第三,提高了新农合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水平。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保险公司利用管理经验和精算技术及风险管控技术,规范审核、补偿支付流程,搭建了有效的信息处理平台,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3]

3.政府为农村低保群体购买商业医保的方案设想

在借鉴了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商业保险参与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的方案设想,即政府制定政策,民政部门负责监管和资金筹集,保险公司经办业务,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征、监、管”分离的模式。具体方案如下:政府制定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的方案,承担低保户医保基金的赤字和透支风险,并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有关工作的落实;民政部门与财政部门设立低保基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用财政性经费支付参保费和管理费,民政部门还应该监督整个业务操作流程,保证农村低保户的权益,同时与卫生部门共同确定试点医疗机构;保险公司成立专业服中心,负责报销、结算、审核等业务,并向政府收取管理费和参保费;在基金运作方式上,财政部门通过专项基金拨付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资金管理和财务预算,并定期向民政部门报送相关报表。

4.商业保险参与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具体如下:一是缺乏政策的明确支持和法律保障,国家对低保户的政策保证其基本生活,而商业保险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保险,这会造成政府养懒,以致使政策出台的随意性,进而影响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农村医疗保险市场的风险控制问题,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没有与医院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致造成赔付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最终使保险公司难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三是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关系问题,保险公司在办理低保险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怎样与地方政府协商好管理费与参保费,同时保险公司也不愿意地方政府的过多地干预。

5.商业保险参与农村低保群体医疗保险的完善措施

5.1在法律上和政策上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险

尽快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征、管、监”相分离的运作机制的核心--政府、民政部门及保险公司三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同时对基金的运作和监管作出相应规定。保险公司应该保持有限参与的原则,积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在政策上,对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险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写入税法中。

5.2建立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保险公司应该在有关方面加强与医院的合作,建立起保险公司与医院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比如在药品价格的协商以及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地方医院来加强合作。

5.3完善保险机制,推动模式创新

在商业保险参与低保险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可能无法掌控保险费,对于定点医院难以监控,并且保险公司的支付业务很可能受到政府的干预。[4]]为此,应该进行制度创新,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即将低保险分为两个层次:基本保险层次和补充保险层次。论文写作,农村低保群体。基本保险层次按基金管模式运作,补充保险层次的医保基金按商业化模式运作,由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自负盈亏。[5]

参考文献:

[1]夏莉艳.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6;(01).

[2]关于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函保监厅函[2005].152号,2005.8.19.

[3]邹龙.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思考[J].金融经济,2009,(10):117~118.

[4]李留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化保险运作模式探讨[J].投资于理财(理论版),2007,(05).

医保模式论文篇(4)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建立的保障制度,它指在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下,当劳动者出现病患导致生活困难时,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支助。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企业(个人)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救助及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在我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是否健康快速发展,还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讲,社会医疗保险对我国的作用有:它能维护社会安定,社会医疗保险给予患病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有利于减轻劳动者缓解经济压力,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不安定因素;它可以提高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等,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医疗保险对我国至关重要。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医疗保险业务和服务管理上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运行效率低、管理监管出现漏洞、管理成本高等。

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上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出现的问题在国外发达国家也经历过。但是在很多国外发达社会医疗保险国家中,它们针对自己的国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美国,通过把商业保险机构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式医疗模式”;在德国,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加强对医疗保险运行的监管,通过“管办分离”和“第三方付费”的方式来提高社会医疗保险效率,这本质上是把第三方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服务中,这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荷兰的HIA模式也是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成功的成果,荷兰政府鼓励多家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所要投的保险公司,竞争是荷兰HIA的核心思想;最后,在英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中,政府部门把市场竞争和第三方管理引入到NHS体系,以社保基金为中介来优化第三方管理,其改革也是成功的。这些国家的改革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的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市场竞争机制和第三方管理模式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

社会医疗保险的委托管理在西方国家已经实践了很久,其理论依据主要有福利多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有了理论基础的支撑,社保委托管理的实践才有可靠的保证。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的委托管理也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我国社会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从1994年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变革,我国社保体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医疗保险模式上,我国很多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敢于创新、大胆变革,逐步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有:“基于大病补充医疗式的,把大病补充业务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厦门模式;“政府出资购买中介服务,保险公司负责新农合业务管理”的 “江阴模式”和“新乡模式”;“把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全面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的“湛江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委托形式多样,但是总体来说,他们属于两种模式,一种是简单的委托管理模式,保险公司只收取一定保费,不承担风险;另一种是有保险公司介入的,保险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参与医疗保险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些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例如, 社保参保率大幅提升、 降低了社保运营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对社保活动的监管、促进了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等。

虽然我国发展出“简单委托管理式”和“风险承担式的经营型模式”两种社会医疗保险委托管理模式,但是,我国的这两种模式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不少缺陷。其主要缺陷有:商业保险公司缺少管理竞争主体、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管理的医保项目较少、委托管理试点区域狭窄、 缺乏具有竞争性的社保基金管理主体、管理监管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针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委托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实行“有管理的竞争”,在鼓励竞争的同时,进行适度的管理,让一些优质的中小保险公司也能够参与到社会医疗保险的管理中来,从而可以避免垄断导致的效率低问题;第二, 放开社保业务给商业保险公司管理,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第三方面管理是为了获得利润或者获得以后发展的资源和管理经验,保险公司会对参与的社会医疗保险项目价值进行评估,如果社会保险项目太少,保险公司会认为无利可图,进而选择不参与或者退出第三方管理,我国医疗保险改革也就不从谈起;第三,扩大委托管理试点,加大成功经验的推广,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是全国性的改革,新乡、九江等地做好了不等于改革的成功。改革的关键是如何总结成功地区的经验,然后根据各地情况加以推广;第四,加快社保委托管理专门性规范文件的制定,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建立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委托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我国在这方面的改革可能会走向“无政府”状态;第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医疗保障产品,从国际经验看,在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第六,加强对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社保业务的监管,加强对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业务的监管除了依靠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权之外,还需要制定经办业务的相关法律,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严惩,加强商业保险公司行业内的相互监管,使其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而且媒体监督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医保模式论文篇(5)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 “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课题:“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医药产业是一个系统的产业链条,包含中药种植、加工、制造、新品研发、人才培养教育、医疗和养生保健、医用器械、商品流通、文化产业等环节。中医药产业各个链条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人才培养教育既是中医药产业链条中的一项,又是整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中医药产业的盛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视角去探析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

1、中医药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中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药材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但中医药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如:中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及名牌企业、国内市场的高端领域被进口或合资产品占据、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中药资源的无序过度开发、国外教育机构抢占国际中医药人才市场等等。近年来,世界医药保健发展潮流对养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中药需求旺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等,使中医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06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2011年,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这使中医药产业发展将面临巨大机遇,为提升我国中医药产业规模和技术、增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2、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没有中医药教育,就没有中医药人才,没有中医药人才,就谈不上中医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才能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

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是师带徒教育。此模式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等教育起源于1951年国家相继建立的17所中医进修学校,这成为新中国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雏形。1956年,国家建立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4所中医学院,这标志着中医教育正式步入国家高等国民教育轨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6所,其中中医药大学11所,中医药学院14所,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460939人。全国高等西医药院校中,中医药专业在校生总数57364人,全国高等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35174人,这些在校生包括统招博士、硕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生。这些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他们拥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科研力量,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3、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教育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也对新时期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也对中医药教育体制、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1、中医教育模式西医化

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建立起来的模式,这种模式西医化的特点表现在:①教学方面:安排了大量的西医学课程。以往中医药学生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而目前中西医课程比例最先是8∶2,渐而达到7∶3和6∶4,西医占的比例渐高,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内容越来越多,中医传统文化的课程越来越少,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未能很好体现,中医药特色很难得到传承;②科研方面:对中医药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等方法,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成为主流,中药药性的丰富内涵被“据效而用”的线性思维所代替,用中医理论指导中药治疗的思维源头被截断;③实践方面:照搬前苏联的基础、临床和实习三段式西医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分割为几个阶段。传统中医药教学都是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但在现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学校更重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严重脱节。④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术特点。本科生阶段重理论,研究生阶段重实验、重论文。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差,缺乏学术流派特点。

3.2、专业设置偏离市场需求

医保模式论文篇(6)

对于什么是公立医院,不同的政府与学者做出过各种不尽相同的定义。国内外研究主要从公立医院产权结构及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对公立医院进行界定。

一、公立医院的特征

综合世界各地的实践以及已有研究文献,公立医院特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对象

最基本的群体应该是弱势群体,比如贫困者、低收入者、部分重病患者或者急诊病人。除此以外,公立医院也可以向社会中其他群体提供医疗服务,比如高收入群体、有保险者。

(二)提供的服务内容

应该提供具有医疗公共品质或者准公共品质的服务,例如,基本医疗服务、精神疾病、HIV以及其他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如美国的公立医院系统在精神疾病与HIV方面居于权威地位,原因就在于公立医院是这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三)承担的社会职能

公立医院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在发生灾难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公立医院应该是医疗救助服务的第一承担者,并能积极应对,妥善安排。如发生自然灾害――地震等,造成大量群众伤亡,公立医院必须能够及时反应,有效组织,积极应对。

(四)资金来源

较大一部分资金应该来自政府税收直接转移支付或者是由公共保险机构支付。公立医院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政府举办,是因为只有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提供支持,并保持其社会公益的性质。从世界各地的公立医院的实际筹资实践来看,诸多公立医院都至少有50%以上的资金来自各种形式的政府一般税收或单一税收。

(五)组织性质

虽然治理主体可能不是政府官僚组织的行政官员,医院自身拥有较为独立的自,如在日常运营管理、资金筹资、资产处置等方面能够自主决定,但是公立医院仍隶属于政府部门。

根据最严格的公立医院的定义与特征,我国目前大部分名义上的公立医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也没有体现公益性或政府出资的角色。如从服务对象上来看,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保险者或者是有能力支付者,没有能力支付的群体无法在我国公立医院得到治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自己创收,来自政府的税收转移或者公共保险机构的支付不足,导致公立医院不能为无能力支付者提供医疗服务。因此,本文的处理中,采用较为广义的公立医院定义,即由政府举办的医院,或社会集体举办的公益性医院,主要指的是前者。

二、公立医院供给模式概念

供给模式(supply model)一词是经济领域较早使用的一个概念。国内最早在文章篇名中出现“供给模式”一词的,是黄代坤等在1989年第7期的《武汉金融》上发表题为《浅论区域性资金供给模式》的文章①。当然,该词在国际期刊上,至少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对ScienceDirect的检索为例,Schéele(1980)、Fukushima等(1982)和Voort(1982)对公共交通、水或能源供应的论文标题均出现了“supply model”一词。

如下图所示,2000年后,特别是2005年后,“供给模式”一词在国内期刊中,出现频次大大增加②。这一方面,是经济学的供给概念、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商业界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商业模式一词的流行上。

期刊篇名中出现“供给模式”的频次变化

与总趋势相应,2000年后,国内对公共部门服务“供给模式”的讨论也开始日益增多。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早在文章篇目中出现“供给模式”一词的,是李勇在2003年第8期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上发表的《创新医疗供给模式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文中。

如前提及,尽管人们在健康领域也在使用“供给模式”这个词,但并未赋予它明确的含义,其概念需要澄清。而对国外文献的检索结果表明,国外在卫生健康服务领域,并未见有供给模式这样的提法③。

在深入讨论供给模式内涵前,我们先来分别考察供给和模式两词的含义。

根据WordNet④,3.0版本中关于“供给”⑤(supply)的含义,有多种“give something useful or necessary to”、“circulate or distribute or equip with”和“give what is desired or needed, especially support, food or sustenance”。中文的含义,即“提供有用或必须东西”、“流通、分配或配备”和“提供想要或所需的,特别是支持、食物或物品”。综合起来,供给意味着提供的东西有用或必须,提供的东西形态可以是有形的和无形的,也意味着提供过程中的流通、分配或配备活动。

Word Net 2.0版与3.0版中关于名词“模式”(model)含义稍有差异,分别是:“a simplified descri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a complex entity or process”和“a hypothetical description of a complex entity or process”。中文的含义,即“对一个复杂实体或过程简化的描述和表达”和“对一个复杂实体或过程假想性的描述”。从语义,可以看出模式意味着概念化、简化的描述与表达。

在经济学概念中,供给所涉及的是每一个经济都必须选择将要生产物品的市场组合(生产什么),必须决定如何生产这一市场组合,同时必须决定谁将享受经济活动的成果(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而决定供给的关键要素包括生产成本、市场组织和特殊因素等⑥。供给也常指一定价格下厂商愿意提品或服务的数量,也常把对单个企业行为转向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考察(乔治.斯蒂格勒,1992:103-115)。因此,在对健康服务或公立医院领域,借用的供给概念,需要考察服务内容、过程与对象,影响因素,也意味着把公立医院作为整体的考察。

如前所述,“供给模式”一词来源于经济领域,也受到商业界的很大影响。而经济或商业领域在讨论模式时,如东亚模式、商业模式,常意味着某种典型的样板。如费孝通是在1984年走出苏南、进入苏北调查的过程中,继而在1986年考察温州的基础上提出的“模式”这一概念,即“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或“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事物的样子”。他还认为,关于这个概念的认识使研究工作推进了一步,要求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的背景、条件所形成的和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上的特色,从而引导对不同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也就是要说明有什么不同和为什么不同。他还提出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要注重个性,又要考虑其相互借鉴走向趋同的一面⑦。因此,根据费孝通以及模式一词本身的语义含义,模式应该主要包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等,对模式考察常通过比较进行。

因此,综合考虑这些关键的元素,公立医院的供给模式内涵可以理解为“对公立医院及其所服务提供过程的概念化、简化的描述与表达”。 由于本研究讨论的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公立医院供给模式也是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是从政府角度看,该如何举办公立医院,包括规模、结构、资金来源、监督管理等,决定的主体是政府。它是个概念化的工具,包含一组要素及相互间关系,也要能具体描述公立医院服务提供的基本逻辑,需要考虑公立医院创造的基本价值、如何创造并提供的及财务结果等。

三、概念特征

研究各国公立医院供给,视角还有体制、制度等,那么公立医院供给模式与这些概念有什么关系?虽然供给模式概念与它们有联系,但是不同概念。供给模式概念便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深入医院微观内部。传统经济学范畴下,通常将企业等微观主体作为一个黑箱来对待,制度是影响医院行为的外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传统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融合,体现在逐步把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黑箱打开。供给模式的概念,也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影响,是要深入医院内部,把医院行为也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

其次,视角更为系统。公立医院服务供给是个系统工程,供给模式所强调的不只医院行为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方面,而是视角上更为系统和综合。它不仅要考察医患关系、筹资的构成、医院行为等多个关键要素,也需要放在更大的制度、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考察这些要素相互间关系及作用机制。

最后,重视具体机制设计。从经济领域,如公共交通、能源、水资源的供给模式概念的应用,目的也是要进行系统的优化。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则提供了如何设计某种机制或规则,提供走出困境并实现特定经济或社会目标的思路。机制设计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等理论的综合应用。从概念影响渊源来说,供给模式概念也受到机制设计理论的影响,在健康服务领域,强调供给模式,也是要意味着进行系统的优化。

当然,不同概念和视角间,更多是补充作用。虽然,国外在健康领域没怎么使用这个概念,但在中国卫生健康服务滞后、快速发展、需要系统借鉴国外典型公立医院供给经验的时代背景下,应用这个概念工具对公立医院研究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在全部期刊中用“供给模式”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检索日期2010年2月4日。

② 因文章发表到被CNKI可被检索存在数月时滞,因此,2010年数据比实际数要少。

③ 主要是对Science Direc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ProQuest)、Emerald等数据库的检索。

④ WordNet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乔治・A・米勒(George A. Miller)的指导下从1985年开发的大型英语词汇数据库,有别于一般字典,它包含语义及关系信息。

⑤ Provide语意与supply接近,英文中也有用provide的名词形态provision。

⑥ 保罗. 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85-113页。

⑦ 具体可参见费孝通: 《关于乡镇发展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与“江村经济六十年”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 Schéele, Siv, A supply model for public transit services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1980,14(1-2):133-146.

[2] Fukushima, Masao,Yoshiaki Morinaga, Hisashi Mine,A heuristic decomposition approach to optimal control in a water supply model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2,11(4):338-348.

[3] Voort, E Van der. The EFOM 12C energy supply model within the EC modelling system Omega, 1982, 10(5):507-523.

医保模式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24-2

自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建设和功能的完善,到目前为止,社区卫生服务已在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开展[1]。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合理地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迅猛上涨的卫生费用,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做出决策,“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2002年8月,卫生部等11个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的通知中又指出:“允许大、中型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从政策层面上允许大医院在履行自己医疗卫生职能的同时,可以和基层医疗机构一起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3、4、5]。面对以上问题和政策要求,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研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经验,对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进行了研究和试点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09年7月―2009年12月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来构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1.1.1文献检索通过查询医学期刊和INTERNET,以“城市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收集了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实践资料,同时查阅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文件汇编和会议资料等政策史料和时事政策,为本次研究提供借鉴。

1.1.2现场考察对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况进行考察。

1.1.3专家咨询活动遴选国内在医院卫生服务的知名专家和有一定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研究专家小组,通过专家会议设计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框架,经过多轮专家会议,定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初稿。

1.1.4试点研究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与铁路三村、八村、麻城、九江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预试验后,再经专家会议讨论制定出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1.2质量控制

1.2.1遴选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专家进行理论研究。

1.2.2充分地收集国内外有关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资料,寻找有最佳证据的服务方式构建“互动”模式。

1.2.3按照研究计划对参与本研究的人员进行分层次严格培训,包括课题组成员、现场实施者、有关行政领导等。

1.2.4使用统一的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情况调查表,并印发填表说明书。

2结果

构建了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

2.1网络的构建“互动”网络的构建以城市综合医院门急诊组成的社区科为枢纽,以医院相关专科和相关专家为一端,医院周边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一端。

2.2“互动”内容的确定“互动”内容有患者双向转诊、医务人员“互动”、技术(设备)“互动”、信息管理“互动”、科研教学“互动”等。

2.3“互动”过程的设计以患者在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获得相宜医疗服务为核心、以双向转诊为纽带,实现各类卫生资源(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在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和利用。一方面医院服务向社区延伸,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参与社区保健和康复工作;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包括城市综合医院的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等资源。

2.4支持系统构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定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医疗保险部门制定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的医疗保障制度;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流程。

3讨论

互动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群体和社会的形成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前提的,即“互动”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实现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可程度;同时又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城市综合医院的品牌效应以及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占有率,对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1本次研究的特点

3.1.1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保证了“互动”模式的科学性。“互动”模式构建初期,课题组成员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循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文献,以此作为城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试图以最佳的证据支持本次的研究内容,提高“互动”模式的科学性;同时本研究在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实施性研究,通过预试验,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3.1.2“互动”模式的构建以双向转诊为纽带,实现各类卫生资源(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在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和利用,保证了患者连续性照顾的同时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双向转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危重和疑难病人及时转往上级医院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康复病人转往社区是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6],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是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铁路三村、八村、麻城、九江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特定的服务和管理环境下研制的,该环境有“互动”模式研究的良好基础。而各地社会经济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在推广该模式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存在的不足,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卢祖询,姚岚,金建强,等.各国社区卫生服务简介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38-39.

[2] 卢祖询,孙奕,姚岚,等.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焦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3):209-210.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

医保模式论文篇(8)

2PBL引发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思考

医学教育模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医学院校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医疗环境的专业医务人员,就必须突破传统,找准方向,抓住特色,锐意改革。PBL教学法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是经过国内外众多实践检验的新型教学方法。但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功经验,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

2.1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高校对医学生培养的目标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医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即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术技能,还要拥有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和能力,做一个全面的高级医学人才。因此,各医学院校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学校自身优势与PBL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相结合,在加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总体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在今后的改革中,应致力于将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弥补这一缺陷。在基础教学阶段,仍然需要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在临床教学阶段,可以借鉴PBL的成功做法,使学生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模拟、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分为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注意加大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逐步融入到PBL的教学模式中去,达成教学目标。尤其是在临床实践阶段,带教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行医经历,给予学生实践指导,通过模拟医生和小组病例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医保模式论文篇(9)

2CBL结合科室查房的医学带教模式的具体实施

我科室在规范化医学培训过程中应用CBL教学模式和常规科室查房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我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医师、进修医师、临床专业研究生等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法。具体内容包括:①确定疑难病例。提前一周根据科室日常查房和患者治疗情况,选定1-2名候选患者作为下次讨论的对象;②安排负责管床的医学生整理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病史、查体结果、治疗方案、目前情况以及待解决的疑难问题,由带教的主治医师协助配合指导管床医师。③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病例讨论。参加人员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以及全体培训、进修人员。由管床医师采用PPT的方式首先负责病例报告,主任医师带领科室人员进行患者的查房、体检后对管床医师的汇报进行初步评价,由管床医师提出目前考虑的后续治疗方案及相关疑难问题,带教主治医师负责补充汇报。最后各级医师给予分析和建议,并由主任医师评价总结。④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整个过程由管床医师对各发言人的表述进行简要及重点的记录,会后据此以文字和PPT的形式整理成统一格式,同时利用影像、录音等设备保存现场资料,科室相关负责人员,将资料统一管理。

3教学效果分析

采用CBL结合科室查房的医学教学模式较原先的单纯CBL教学模式相比教育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我科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普遍表示由于在科室讨论汇报病史过程当中自己由原先的旁观者变成了主体,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准备一份完整的病例汇报资料,在为期一周的准备期间,指定的医学生需要将疾病的基础背景知识等归纳整理,进一步与病人进行沟通,详细的采集病史,追踪并记录患者完整的病史资料(包括既往就医资料和此次入院治疗资料),根据自身知识并利用各种手段(书籍、网络等),积极的向带教主治医师请教、沟通,完善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从而分析整理出患者入院后的治疗方案、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相比较于CBL教学模式,新的模式更加体现出真实复杂的临床医疗环境。在完整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规培医师面对真实的病人和病情更能激发出兴趣,调动起管理病人的积极性。同时,以科主任牵头的全科医师的参与、发言、讨论,可以使管床医师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一步验证自己对病例的分析和判断,得到更专业、详细的建议和解释。主任医师查房的作用不仅是作为示范教学使所有医学生有更直观清晰的感受,同时可以验证管床医师对病史和查体情况的完整度和准确度。这对年轻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促进、临床治疗经验的增长以及治疗印象程度的加深都有相当的裨益。因为面对的是真实患者,往往每次讨论涉及的病情相对复杂,但也意味着在每周的教学中可以完整学习一大类心血管内科的疾病,例如一个心肌梗死后的心衰患者,从中可以学习到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衰竭的预防、治疗。这样,每个规培的医师即使只能在心血管内科轮转一到两个月,如果能合理的选择病例,基本上就能掌握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手段和原则。

医保模式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15-03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医学院校一直呼吁教改以提高教学质量,内科学也不例外。本文认为,内科学进行教改的重点是教学模式问题,必须结合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自身学科特点,选用合理教学模式,选择合理的改革方向,并采取合理保障措施。

一、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而又非常重视临床实践的学科。其特点是专业知识体系庞大,临床上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多,常要求快速判断与紧急处理,因此内科学教学始终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如何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做到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是内科学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病越来越突出,而新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之中,这构成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背景。

(一)LBL教学法的弊端日益突出

目前,包括内科学在内的众多医学课程依然采取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即LBL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ning),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法,它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1]。该模式以教师主动传授系统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掌握基本技能为主,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使学生比较快速地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执行中,它表现为三中心,即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非常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传授知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和内在感受。客观地说,LBL教学法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它承认教师了解系统课程知识、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教师在学生心中有较高地位等情况,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同时,LBL教学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面地传递各种理论知识,这能符合目前中国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繁多、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的客观实际情况。

尽管LBL教学法有很多优点,但它在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这就产生很多问题,其中最直接问题就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普遍觉得上课枯燥无味,容易产生烦躁和抵触情绪。此外,随着IT产业发展,医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LBL教学法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师生获取信息新渠道,学生医学知识获取渠道拓宽了,他们不再单纯依赖教师和有形图书资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师生在知识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强势地位,而LBL教学法的重要基础就是教师拥有这种强势地位;此外,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公开的教学资源,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了,对教师和现有的LBL教学模式更加挑剔。

(二)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在探索之中

国外医学界为促进医学课程教学,在20世纪后半期提出了PBL(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法。PBL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此概念于1956年提出,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将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2]。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授课质量,是目前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医学教育界积极引入该模式,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CPBL(Clinical Problem-Based Leaning)教学法。CPBL教学是建立在PBL 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运用真实病案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式学习,通过对临床病案与临床问题的分析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3]。2002年Larry K

Michaelsen又提出了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它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形式多样,主要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也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4]。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界都非常重视PBL教学模式,CPBL、TBL等教学法都是对该模式的改良或局部创新。

尽管PBL教学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在中国医学院校推行该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困难。首先,PBL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在具体执行中需要将原来的班级分为一个个以10人为单位的小组或者小型班级,每个小组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师,同时每个小组还需要相应的多媒体教室,这意味着学校需要相应配备更多的教师和多媒体教室,显然这对于当前中国医学院校来说是根本不现实的。其次,PBL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开放式教学,很难形成统一配套的教材,目前在中国也没有成型的教材,教师对于问题设计和答案解答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参考,完全依靠教师的个人经验,这就难免造成失误。再次,中国长期实行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表现自己,实行PBL教学时缺乏主动性。最后,和传统授课方式相比,PBL模式应用中教师不好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动态,学生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在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时忽略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可能导致捡芝麻丢西瓜,造成讨论热烈而实效少[5]。

总的来看,由于PBL教学对教学资源、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中国目前尚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这导致目前它仍然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短期内无法在中国大规模推广。在这种大环境下,内科学在应用PBL教学方面也处于探索阶段。

二、基于PBL的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为促进内科学的教学,必须对内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尽管PBL教学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众多学者认为PBL教学是未来中国医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也赞同这种观点。只是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重大工作,牵涉到学科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因此必须对改革情况进行科学论证,对改革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也要谨慎。

(一)改革方向与步骤

本文认为,在内科学教学中应该积极推行PBL教学,这是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这么做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从可行性看,内科学属于临床课程,它要求学习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基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内科学主要在大学四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已经有较丰富的医学知识积累,可以适当进行课题案例分析和讨论,运用PBL教学。从必要性看,一方面传统LBL教学的弊端不断暴露,有必要采取新的模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内科学属于临床课程,是指导学生诊治病情、提高从医素质的重要课程,有必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因此,PBL教学应该是未来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尽管PBL教学是未来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但它当前还无法在中国直接推行。原因在于除第一部分论述的以外,还包括该学科自身内容特点:目前中国各医学院校现行使用的《内科学》教材,内容包括内科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内容庞杂,而基础教学学时一般只有短短的70-80学时,师生均普遍反映课时不足,PBL教学又需要较多的课时作保证,这就存在课时量不足的矛盾。和PBL教学相比,LBL教学具备教学效率较高、对教学资源要求较低、已经形成一系列标准化模式等优点,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内科学教学中LBL教学还将被继续采用。

综合考虑,本文认为,目前在内科学教学中还不具备用PBL教学法完全取代LBL教学法的条件,因此内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分两阶段走,其中第一阶段属于过渡阶段,它是在改良和继续使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逐步探索PBL教学实践并逐步推广,它需要长期的探索;第二阶段是逐步用PBL教学取代LBL教学,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当前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属于第一阶段,改革的内容就是探索LBL教学和PBL教学的具体运用情况,为此一方面要确认分别适用于LBL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探索如何运用这两种教学法进行具体授课。

在确定教学课程内容方面,本论文认为,每种疾病的概况、定义、发病机制等主要是理论的阐述,知识面过多过碎,也无须案例支撑,因此适合采用LBL教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内容,主要是临床知识部分,可以结合医生自身工作实际,采用PBL教学。此外,对偶发性疾病、少见病等内容适宜采用LBL教学,对一些常见病、典型性疾病等特别重要的知识内容,可以适当采用PBL教学。

在进行课堂授课方面,本文认为,应用LBL教学时应该努力适应当前变化的教学环境,尽量减少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从教师到学生单向传递的弊端,努力考虑学生需求并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尽最大可能地改良LBL教学法。应用PBL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班级人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努力采用真实案例,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分析病例和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努力让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并在事后进行认真总结,不断提高PBL教学法的质量。

在实践中,探索授课时如何合理运用PBL教学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当前中国各医学院校在教授内科学时,课堂上学生数量一般都不低于30人,而教师数量有限,为此在进行PBL教学时,应该结合班级具体情况,把班级平均分为6人或8人为一组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再选取一个代表代替本组参加讨论,各组代表可以收集、整理本组成员的意见以代表本组的意见,再由各组代表组成讨论组,进行统一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作为主持人和问题最终解答人。在实践中,也可以培养部分研究生成为导师,部分缓解教师紧张局面[6]。可以组织三次讨论,第一次为学生初步接触病人、了解病情阶段,此阶段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通过预习功课、上网搜集资料等各种方式做好准备工作;第二次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讨论阶段,在讨论时学生要有明确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普通成员等,教师主要是维持小组讨论的正常进行,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第三次为讨论总结阶段,教师将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指出问题,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提出意见和答案,要努力让学生认清自己的正确与错误。在各个阶段,教师都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分析本次PBL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为以后继续运用并推广PBL教学法积累经验[7]。

三、基于PBL的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如改良LBL教学法和推广PBL教学法,会对课时量、师生素质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总的来看,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合理确定授课内容

目前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若适当采用PBL教学又会占用较多课时,导致课时量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班级、专业及学生能力等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理的教学范围,从而适当减少授课内容,为PBL教学的推行提供更多课时保证。

(二)充分利用IT技术资源

为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师生都要充分利用IT技术资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保障。对教师来说,要做好两方面。一方面,要利用IT技术的信息传递、存储功能。IT技术可以大容量存储课件、视频、医学资料等各种资源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以电子文件形式发给学生让其课下自学,或者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发给学生让其课下预习或者温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节约课时。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互联网上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资源如视频、动画、图片、新闻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整合,把课件做得生动和有内涵,丰富教学内容,改变当前LBL教学刻板、单调的现状;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合适的病例进行PBL教学,或者寻找成功的PBL教学案例指导自己教学。对学生来说,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搜集功能。PBL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搜集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而互联网是当前最快捷全面的信息搜集渠道之一,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会在网上搜集信息,利用网络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为PBL教学的推行提供条件。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和教师素质息息相关。要提高教师素质,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要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改动态,熟悉包括LBL、PBL等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让教学工作有理论指导。第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成为一名好的临床医师,增进对内科学中的各种理论知识、临床知识更透彻的理解。第三,要结合教学需要,提高运用IT技术的水平,并能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应用这些技术。第四,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时刻把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挂在心中,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在授课时尽心尽力,努力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改事业。实践证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教改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才能成为合格教师,才能在教改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4]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

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

[2]李晓静.浅谈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优点[J].

中国医疗前沿,2009,(23).

[3]李婧,陈汉想.心血管内科学C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

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3,(16).

[5]崔晓阳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

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4).

[6]李恒喜等.PBL教学法在医学临床课程中的应用体会

医保模式论文篇(11)

语言的模糊现象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不能通过语言把对象描述的清楚准确,不能明确地表达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了意义模糊不精确的状况。模糊现象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中医语言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并是长期医疗临床实践的结果。中医语言表达上简练难懂,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主要分析中医语言的模糊现象,并结合实例介绍中医语言模糊现象的英译策略。

一、中医语言模糊现象的原因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语言的模糊现象比比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的模糊性根深蒂固,其由儒道等各种思想融合而形成。在各种思想融合的过程中,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与气一元论不断融合,中医学理论体系也在逐步形成。因此,阴阳学说与气一元论逐渐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基石,模糊思维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语言中,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多变性及不确定性。实际上,中医语言表达基本概念和原理往往使用其赖以产生的日常用语、文学及哲学语言。中医语言结构简洁,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和传播力,从而使得中医语言具有高度的模糊性。如,中医中的“活血调经”是指通过活血理气以达到调理月经的目的。但是由于“活血”与“调经”之间省略连接词,读起来令人比较费解,如果在两者之间加上“以”一词,表意就清晰明确多了。

二、中医语言的模糊现象

1.语言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语言是表示概念的符号系统,作为一种表意媒介,中医语言符号反映了中医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本质属性。如中医里的“气”就很典型,有正气、邪气、肾气等,不同的“气”分布与功用存在差异,其之间的区别却比较模糊。但是,在描述病情时,如果用不同的中医术语而不用“气”进行模糊处理,表意就烦琐繁杂,且失去了中医文化原有的语言特色。

2.物象间的相互关联性

中医里物象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象之间往往对立但不够分明,常亦此亦彼,致使其语言呈现出模糊现象,如,阴阳学说中的“阴阳”的概念既指出了“阴”“阳”界定又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可见,“阴阳”的描述本身就存在着模糊现象。

3.对物象解释能力的有限性

中医充满了太多不为人知的不确定因素,面对变化莫测的客观世界,人们在对中医进行综合分析时,经常无法准确确定中医物象的内涵与外延,于是不得不借助带有模糊色彩的表达形式。中医术语“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凭肉眼或科技仪器无法看出或测出“头晕眼花”“少气懒言”等感觉,中医分别模糊地解释为“血虚”与“气虚”,这也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方式。

4.人为的语言模糊化

首先,模糊语言概括性强,言简意赅,便于中医的记录、传播与保存,因而被广泛使用。如,中医习惯上用“风症”和“风邪”来概括“风寒、风热、伤风”等各种病症。其次,在行医过程中,为了使敏感话题显得委婉含蓄,医生常常用模糊语言。如,中国古代中医们用“崩”“薨”“卒”等表达不同身份的人的“死”。此外,古代很多儒士弃文从医,将修辞手法运用到中医语言中,因而中医语言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如,中医病名很多就使用了比喻手法和大量“四字格”术语,如“白虎历节”“鹤膝风”“健脾开胃”“补肺止咳”等等。

三、英译策略

1.音译法

由于中医语言含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哲学内涵,在中医英译过程中,要使中医保持特有的概念内涵,可以采用音译法,即用汉语拼音去翻译一些中医模糊语言,把拼音作为其译名。如,“阴”“阳”“气”可分别译为“yin”“yang”“qi”。但是,中医理论本身就抽象难懂,音译词对外国读者来说就变得陌生难懂,对此可运用音译加附注法。如,“神明”译为“sheng ming (the spirit)”“浊气”译为“zhuo qi(the turbid principle)”等等。可见,音译加附注法既维护了中医语言的独特原始色调,又把信息表达得清晰易懂。

2.直译法

在英译模糊的中医语言时,为了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可以用英语里的模糊语去翻译汉语中的模糊语,实现信息的对等保留。如,“风寒”“风热”“伤风”分别直译为“wind-cold”“wind-heat”“injure by wind”。这样就维护了中医文化与语言的独有特色,且促进了中西医学体系实现国际化的双向传递。

3.意译法

在病理机制方面,中医和西医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模糊的中医语言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词语,要做到准确翻译,需运用意

译法,即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如,“虚喘”可译为

“asthma attributing to insufficiency of the lung and kidney”“心气虚”可译为“a decline of cardiac function”等等。这样只通过文字表层就能探究中医语言实质的内涵。

4.补删法

为了更忠实通顺地表达中医原文的内容及方便读者的理解,应对中医中模糊语言蕴含的意思加以补充,而对于无实际意义的模糊信息应加以删减。如,中医常用“四字格”术语来概括一个疗法或理论,如中医术语“健脾开胃”和“补肺止咳”中都隐含了一定的逻辑关系,英译时可分别加上“and”和“to”,译成“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increasing the appetite”和“tonifying the lung to stop

coughing”才能说明其中的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

5.省略法

使用省略法是为了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更加符合译文习

惯。为了语言简练、生动、形象,中医语言往往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在英译过程中可省略具体形象的词语,将中医语言抽象概括,翻译为笼统的概念词。如,“腐熟水谷”是指胃能消化饮食,吸收精微,可译为“digestion”,这样既忠实了原文,语言又简洁。

模糊现象给中医语言带来了简洁美和含蓄美,同时也给中医英译带来了很多难题。所以,在中医英译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中医语言的模糊现象。在英译中,我们提出了中医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希望能对中医英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中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世界各国人民。

参考文献:

[1]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牛喘月.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