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
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
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
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
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
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
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
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
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
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
,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
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
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
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
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
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
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
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
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
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
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
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
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
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数字用法
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
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
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
。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3.14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
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
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
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
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
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
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
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
”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
;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3.15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
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
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
级别依次列出。
4初稿的审查
4.1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
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
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
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
标题要相对均衡。
4.2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
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
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
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
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
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
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
案来进行论证。
4.3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
是否按序标引。
4.4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
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4.5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
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
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
4.6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
5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
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
较,以决定如何投寄。
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
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
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
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
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
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duplicatepublication
),有原则区别。
二次发表要符合以下条件:⑴作者已征得两个刊物的编辑的同意。负责二次
发表的编辑必须得到首次发表的复印本、单印本或原稿。⑵首次发表到二次发表
的间隔至少1周,双方编辑经过协商后除外。⑶二次发表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读
者群,往往以缩简本为宜。⑷二次文本真实反映首次文本的数据和解释。⑸二次
文本的标题页脚注要向读者、审稿人、文献机构说明论文全文或部分发表过,并标
出初次文献。比较合适的脚注是本文依据某杂志首次报道的一项研究,并附参考文
献号。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是医学教育专业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和信息来源[1]。在1994年,作者曾对该刊(当时为《医学教育》)1986~1992年83期发表的全部论文的论文作者合作度、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2]。时隔25年(1986~2010),《医学教育》杂志已经更名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近年更是进入到中文核心期刊范畴[3]。为了反映期刊论文作者合作度在新形势下出现了哪些变化,本文对《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010年3卷18期杂志的论文作者合作度再次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5年前资料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009,2010共3卷18期杂志全部论文。
1.2统计方法 对统计对象以篇为单位分别逐条统计,包括各期杂志论文篇数、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以及涉及的作者单位,最后求出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再与既往资料对比分析。
2结果
参见表1、表2、表3。另统计了《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涉猎的学科以及分类,按照来源期刊可分为7个类别:医学教育、医学专业期刊、普通教育学、医学院校学报、普通大专院校学报、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科学经济文学类等。
3讨论
3.1论文作者署名人数构成以及论文作者单位数量构成均较25年前发生了明显变化:2008~2010年度《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署名人数主要集中在2~5位,单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由61.46%改变为11.29%;而论文作者单位数量构成也由单一单位占94.94%降低为61.09%,而由2~3个单位间合作的论文数量由4.83%大幅增加到34.16%。
3.2论文作者合作度与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明显提高,论文作者合作度由1.69改变为3.81;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也由1.06增加到1.61。
3.3《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合作度增加的意义 根据论文作者署名人数构成的变化(单一作者数量比例的大幅下降),论文作者单位数量构成发生的变化(多单位合作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结合论文作者合作度与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均较25年前明显提高的结果,反映了近年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广度在明显增加。医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广度的增加,必然会有深度的体现。医学教育是教育学与医学两大体系的综合体,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与教育学的普遍性如何结合,是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去体会与努力地。
3.4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涉猎面要广 在提供参考文献的773种中文杂志中,共提供中文参考文献3596条,其中19种医学教育专业期刊共提供引文条数1476条,即2.46 9%(19/773)的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提供了41.05%(1476/3596)的中文参考文献。其次为医学专业期刊与普通教育学期刊,分别提供26.06%与16.18^%的中文参考文献,但两者涉及到的期刊种类分别达到270种与132种。由此可见,医学教育工作者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尚需掌握医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需要熟悉普通教育学知识,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晓霞,耿民建,甘业华,等.《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2年至2006年载文被引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126-128.
[2]张东海,田华.医学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亟待增强--《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合作度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30-432.
[3]《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6):853.
医疗纠纷论文参考文献: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易会中国医师现状调研报告2004年10月29日
[3]王娅妮.调查:医疗事故鉴定新华社2011年3月28日
[4]医疗纠纷处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北京律师协会2002年10月
[5]倪利莉郝杰赵莉祝海元,崇尚人文精神优化医患关系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年七月第4卷第14期
[6]郑建林柯予新医患纠纷现状透析中国法院网2004年1月
[7]庄一强魏小钢医患关系缘何紧张医患关系管理现状调查中国医药报2011年5月2日
医疗纠纷论文参考文献:
[1]陈竺.《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医改和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2012.
[2]张有义.卫生部拟重点推行人民调解制度[N].法制日报,2008-11-02(190).
[3]刘跃,张圣泉.医患和谐十法[J].现代医院管理,2006,4(2):6-10.
[4]李华.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优化策略研究[M].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5]韩亚男,万里涛.,医疗纠纷处理模式及干预途径[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55-56.
[6]彭炜,王晓燕,张建.等.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患方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9):612-614.
[7]舒明蓉,王星月,庄红娣.等.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994-1000.
[8]刘振华.医患纠纷预防处理学[J].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3.
[9]王华.医疗纠纷成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73-275.
[10]姜世瑞,郭全民.浅议医疗纠纷的防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4):78.
[11]张元宇.某医院医疗纠纷成因216例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79.
[12]王汝哲.浅谈《侵权责任法》背景下的医疗告知知情同意制度[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98.
[13]李国俊,宋广军,赵栋.86起医疗纠纷原因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3,23(1):36.
医疗纠纷论文参考文献:
[1]崔卓兰.医疗纠纷维权指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黄鉴.医疗纠纷问答.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一、关键词的概念
(一)学习:(1)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习文化。学习先进经验。(2)效法:学习他的为人。
(二)创新:(1)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要有创新精神。(2)指创造性:新意:那是一座很有创新的建筑物。
(三)振兴中华:大力发展,使中华兴盛起来。
(四)中医药事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医:是指中国固有的医学。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中药是指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多,但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本文所指的中医药事业,不但包括常见的汉族拥有的中医药事业,还包括少数民族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是中国民众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
二、学习与创新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与创新中医药事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一次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开坛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第一批为世界做出贡献的是汉语汉字,第二批能够深入到家庭,给人造福,让人信服,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粹,了解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唯有中医。
许嘉璐说,中医对世界的影响很大,美国政府已经宣布,把看中医纳入美国保险的范围。过去在西方中医被认为是伪科学,是被禁止的,现在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科学的、神奇的,是西医的理论解释不了的。越来越多的西方政要有了疑难病症以后到中国来治疗。
许嘉璐以“中医振兴: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需求”为开讲题目,从哲学理念与文化发展的渊源上,分析了中西医差异的根源,阐述了中医蕴涵的深厚文化根基及其重要价值。
他说,中医药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古老的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包容、吸纳、整体性、动态论和辩证思维”等特点相吻合。中医药自古就不断吸收各个部落、部族、民族,国家的医学成果;儒、道、释并容;药、针、推拿、养生并举;与西医结合;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及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与“君臣佐使”的关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经脉学说”的循环往复和“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原理符合变动不息的自然规律;“六经辨证”、“理法方药”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辩证思维。而西方古老文化的特色是一切从宗教派生,一元化;由不可证明的前提出发,按照“理性”逻辑思维证明。
许嘉璐指出,中国医学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中医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结合,是一个综合的科学,它不仅医疗人的身还医疗人的心;中医当自强,要珍惜固有的成果、固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可引进世界的技术和设备,为我所用,使中医如虎添翼;要树立新的世界观:中国中医药不仅仅肩负着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而且还肩负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新华网广州11月9日电(记者杨霞、毛一竹)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9日在广州表示,“医改”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王国强在广州举行的“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做了主旨报告。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其本质特征是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
据王国强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立足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占有卫生资源比较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国情,在大力发展西医药的同时,将中医药作为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当前,中国已基本建立起遍布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有3000多所,中医从业人员达50多万人。中药产业不断壮大,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步伐加快,已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2008年中国中药出口已超过13亿美元。
他还表示,中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一些传统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传统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野生药用资源破坏严重等影响和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今年初,中国政府全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王国强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医改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他提出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使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医药是高科技
中医药发展有数千年甚至说自从有中国人类起就产生了中医药,中医药能在这个世界存在这么长时间就肯定了其具有独树一帜的科学性。为什么说中医药是高科技呢?许多人认为西医具有高科技性,而中医到目前为止很小看到有说其高科技性的说法及理论。其实很简单就可以证明其高科技的。(1)在世界上,中国是人口大国,为什么会成人口大国,证明其医药发达,中国医药在未引入西医时,只有中医。(2)世界上流行多次特大的瘟疫,西方国家的西药无法阻止其流行,唯有中华大地的中医药能阻止这些疫情的流行,并治好了受感染的人群。(3)许多奇难杂证的病只有中医才能医治。(4)现阶段外国许多药品的提练,是通过我国出口中草药原材料研制而成的。(5)中医药的高科技只能在学习与创新中不断提高和发展。
(三)中医专家及接班人后继缺乏人才
据我了解,在100个中医名家中,找不到一个其子女,继承其事业的人。这与过去传统的一代接一代相传,有相违背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这里应从体制,从经济方面找原因了。因此,从现在起必须加以重视,只有专业人才才能有可能学习与创新中医药事业。
二、被取缔的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期刊名单(第一批 共30种)
三、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报刊(第二批 共60种)
四、非法报纸名单(第三批 共19种)
五、依法取缔的非法期刊名单(第四批 共60种)
六、未经国家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期刊名单
一、国家新闻出版署已公布的150种非法报刊名单
序号 刊 名(1-3为报纸类,略) 序号 刊 名(1-3为报纸类,略) 4 中华教育杂志 78 国际电子商讯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79 美丽人生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80 现代华人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81 外经导报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82 中国城市发展 9 中国教育 83 中外烟酒茶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84 美国中华护理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85 防雷世界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86 防雷 13 教学纵横 87 陶瓷 14 当代教育 88 中国关注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89 中国关注(CN号与上不同) 16 当代素质教育 90 卫星通信广播电视 17 中国教育研究 91 中外法制 18 中国新教育 92 旧闻新读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93 西部魂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94 金卡工程 21 中国教育探索 95 CBF中国经贸聚焦 22 中华现代医药 96 中国视点 23 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 97 中国经济 24 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 98 中国区域经济 25 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 99 中华企业 26 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 100 名流企业 27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 101 世界英才 28 中国医药保健 102 小康中国 29 中国医药 103 深度传播 30 世界医学论坛 104 金融与科技 31 建筑电气资讯 105 现代教学与管理 32 中国电气 106 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 33 电气设计与设备 107 世界医疗器械 34 电气世界 108 中华新医学 35 照明 109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36 电气&智能建筑 110 中华临床与卫生 37 中国石油瞭望 111 中华名医 38 触动 112 中华中西医药研究与临床杂志 39 环球消防 113 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40 中华财富 114 中华医药 41 当代市长 115 中华新医药 42 中国城市 116 中华中西医杂志 43 中外妇女 117 中国医药招商 44 中外慈善世界 118 中国医疗 45 中国农业产业化 119 医药市场 46 法制新闻 120 医药商桥 47 百姓与法制 121 动销医药 48 中国法治新闻 122 中国医药商情 49 诚信山西 123 中国殡葬 50 PIONEERCHINA 创业中国 124 中国发电 51 中国创新报道 125 国际LED技术 52 南方观察 126 国际光电显示技术 53 深度新闻 127 国际线缆连接技术 54 中国经贸 128 国际线缆设备 55 健康指南 129 中国通信 56 新旅行TRAVELER 130 中国电力采购指南 57 新旅行VOYAGE 131 中国电讯 58 新地产OFFICE 132 国际电源商情 58 新地产HOUSING 133 电气智能建筑 60 中国社会报“警视专刊” 134 国际电气资讯 61 WTO与中国 135 今日电气 62 中华医学论坛 136 中国电器博览 63 中国教育论坛 137 中国电源博览 64 中华之窗 138 中国电力电气 65 新印刷 139 新当代电气世界 66 纸张行情 140 国际智能交通 67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141 中国智能交通 68 中国经济论坛 142 中国工程机械 69 中国经济评论 143 上海楼市 70 中外新闻 144 中国建设工程新闻 71 中国社会新闻 145 CG杂志 72 中国社会新闻 146 中国食品制造工业 73 西部太阳能 147 维权 74 中国乳品 148 中外酒店 75 中国肉食工业 149 商用汽车周刊 76 中国烟草企业文化 150 CTVS商情博览 77 中外饭店
二、被取缔的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期刊名单(第一批 共30种)
序号 刊名 刊号 出版机构及境外地址 1 WTO与中国 ISSN1684-2170
CN62-4342/H WTO与中国杂志社
香港湾仔卢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1室 2 中华医学论坛 ISSN1684-8977
CN42-0125/R 香港中华新闻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上环永乐街93-103号8字楼807室 3 中国教育论坛 ISSN1684-9566
CN42-0138/H 中国教育论坛杂志社
香港上环永乐街93-103号 4 中华之窗 ISSN1606-9056 中华之窗杂志社
澳门南湾大马路50号 5 新印刷 ISSN1727-8899 新印刷编辑部 6 纸张行情 ISSN1682-4075 印包资讯/纸张行情杂志社
香港蓝田德田村德乐楼105室 7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ISSN1728-2462
CN43-8816/R 中国纵横出版集团公司
香港上环永乐街93-103号树福商业大厦14字楼1404室 8 中国经济论坛 ISSN1682-119XZS 中国经济论坛杂志社 9 中国经济评论 ISSN1726-9598 中国经济评论杂志社
香港湾仔庄士敦道181号大有大大4楼A室 10 中外新闻 ISSN1607-4025 中外新闻杂志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5-21号嘉力工业中心A座5字楼 北京东直门外香河园中里静安宾馆112室 11 中国社会新闻 ISSN1684-0305 中国新闻出版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5-21号嘉力工业中心A座5字楼 12 中国社会新闻 ISSN1727-5962 中国时代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湾仔庐押道20号其康大厦801 13 西部太阳能 ISSN1682-119X 西部太阳能专刊编辑部 14 中国乳品 ISSN1810-1291 香港财富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九龙将军澳景林村景色楠楼10楼1014室 15 中国肉食工业 ISSN1810-0465 中国肉食工业
香港九龙将军澳景林村景色楠楼10楼1014室 16 中国烟草 ISSN1688-518X 中国烟草企业文化杂志社
香港九龙尖沙咀加拿芬道广场10字楼1005室 17 中外饭店 ISSN1683-0261 中外饭店杂志社 18 国际电子商讯 ISSN1683-5468 香港环球资源出版社 19 美丽人生 ISSN1703-5724 《美丽人生》编辑部 20 现代华人 国际标准丛刊编号 《现代华人》杂志社
香港上环永乐街60-66号昌泰大厦203-204 21 外经导报 ISSN1683-4453 外经导报社 22 中国城市发展 ISSN1727-804XO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集团 23 中外烟酒茶 ISSN 1683-4674 中外烟酒茶杂志社
香港九龙湾展贸经1号国际展览中心9楼928室 24 美国中华护理 ISSN1543-1479 美国中华护理杂志编辑部 25 防雷世界 ISSN1727-5415 世界防雷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北角电气路180号 26 防雷 ISSN1684-484X 防雷杂志社
香港沙田火炭黄竹洋街5-7号富昌中心3楼A座 27 陶瓷 ISSN1726-2838 香港建材博览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北角电气路180号百家利中心 28 中国关注 ISSN1009-5071
CN11-4461/I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9 中国关注 ISSN1727-7221 中国新闻出版社 30 卫星通信广播电视 ISSN1563-2431 讯星(香港)资讯服务有限公司
三、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报刊(第二批 共60种)
1.报纸
序号 刊名 刊号 所标出版机构及注册地址 1 人民权益报 ISSN1728-7383 中国国际文化教育传媒集团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 121号远东发展大厦8楼803A 2 中国法制报 ISSN1810-1720 中国新闻出版集团 3 中国模具报 ISSN1683-0717 无 2.期刊
序号 刊名 刊号 所标出版机构及注册地址 4 中华教育杂志 ISSN1684-0445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
香港元朗青山道 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香港新闻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香港元朗西裕街兴旺楼 11楼A座 5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ISSN1682-7317
CN(HK)NR4069- 194/01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
香港元朗青山道 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6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ISSN1728-7502
CN16-1690/NR 中国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香港德辅道中 275号龙记大厦904室 7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ISSN1683-3767
CN(HK)NR4137-
53/02 中国和平与发展促进会、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
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
香港元朗青山道 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8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ISSN1726-3018
CN18-4258/H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出版
中国香港湾仔卢押道 20号其康大厦 9 中国教育 ISSN1681-1615
CN·NR37-02 中国教育研究院主办
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10 中国现代教育杂志 ISSN1682-2706
CN35-3917HK/G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内科研究会主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nue,Tsimshatsui, Kowloon ,HongKong 11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1728-3531CN03-3569/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
香港九龙弥道 555号九龙行703 1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ISSN1727-5121
CN(H)39-7869/G 世界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flatA4,7/F,bloc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nue,Tsimshatsui, Kowloon ,HongKong 13 教学纵横 ISSN1683-514X
CN(HK)NR4159/87/02 当代科技文化期刊出版发行有限公司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号其康大厦808室 14 当代教育 ISSN1607-2065 CN(HK)NR4064/190/01 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
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出版
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 16号2楼 15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 ISSN1726-6416
CN03-4383/HK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主办
中华教育与教学编辑委员会、中国 (香港)联合商务机构期刊中心编辑出版
香港九龙旺角弥登道 582-592号信和中心701 16 当代素质教育 ISSN1726-765X
CN03-3313/G·HK 中华素质教育研究会主办
香港九龙弥敦道 555号九龙行703 17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0405
CN39-7848//G4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研究杂志社出版
FlatA4,7B,BL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TST,KLN,H.K 18 中国新教育 ISSN1727/7167
NR4332/56/03 香港现代教育研究会主办
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 1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9-5726
CN13-9232/G4 中国教育研究会主办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号其康大厦808室 20 中国新世纪教育 ISSN1684-8606
CN39-7618/G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与中国现代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 21 中国教育探索 ISSN1009-5071
CN11-4461/I 中国报刊出版社主办 22 中华现代医药 ISSN1681-5572
CN98-0072/HK 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
香港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23 中华医学教育与实践 ISSN1726-1899
CN(HK)39-7818/R 世界医药出版社、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主办、出版
FlatA4,7F,BL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TST,KLN,H.K 24 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 ISSN1608-6716
CN19-2216/HK 世界中医药学会等主办
世界医药出版社出版
FlatA4,7F,BL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TST,KLN,H.K 25 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 ISSN1680-6344
CN29-3227/R 世界医药出版社主办、出版
FlatA4,7F,BL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TST,KLN,H.K 26 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 ISSN1606-4666
CN01-4097/R 国际健康科学研究会、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办
中国 (香港)联合商务机构出版委员会
香港北角马宝道 41-47号,华宝商业大厦20层2008 27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 ISSN1680-9343
CN31-3927/R 世界医药出版社、世界中医药学会等主办
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杂志社出版
FlatA4,7B,BLKA,Prat,Mansion,26-36Prat Ave,TST,KLN,H.K 28 中国医药保健 ISSN1810-363X 中国医药保健产业国际交流协会主办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 167-169号台山商会大厦8楼 29 中国医药 ISSN1608-3776 《中国医药》杂志社
香港荃湾嘉力工业中心 A座写字楼 30 世界医学论坛 ISSN1726-295X 中国环球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 253-261号依时商业大厦801-2室 31 建筑电气资讯 ISSN1606-9668 国际建协出版有限公司《建筑电气资讯》杂志社
香港北角电气道 180号 32 中国电气 ISSN1811-4709 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中国电气》杂志社
香港湾仔路骆克道 369号国家大厦八楼805号 33 电气设计与设备 ISSN1727-8171 《电气设计与设备》杂志社 34 电气世界 ISSN1684-9191 《电气世界》杂志社
香港粉岭安全街 33号丰盈工贸中心3楼E座 35 照明 ISSN1729-3979 《照明》杂志社 36 电气 &智能建筑 ISSN1609-0403 通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电气 &智能建筑》杂志社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号其康大厦8层 37 中国石油 瞭 望 ISSN1727-9011 香港文汇报主办
香港文汇百花周刊、中国石油 瞭 望杂志编辑部出版 38 触动 ISSN1810-1216
CN03-0127/H 中国新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号麒康大厦801室 39 环球消防 ISSN1726-8869 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
香港元朗青山道 99-109号元朗贸易中心24号楼 40 中华财富 ISSN1727-7418 中华财富杂志社出版
香港尖沙嘴赫德道 8-10号11楼D室 41 当代市长 ISSN1681-6609 《当代市长》杂志社、中国新闻出版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5-21号嘉力工业中心A座5号楼 42 中国城市 ISSN1726-1759 国际远东报业集团
香港北角电气路 180号百家利中心12楼 43 中外妇女 ISSN1608-7836 《中外妇女》杂志社、中国新闻出版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5-21号 嘉力工业中心A座5号楼16室 44 中外慈善世界 ISSN1608-7828 《中外慈善世界》杂志社、中国新闻出版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5-21号 嘉 力工业中心 A座5号楼16室 45 中国农业产业化 ISSN1683-3791 《中国农业产业化》杂志社、中国新闻出版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5-21号嘉力工业中心A座5号楼 46 法制新闻 ISSN1727-0960 中国新闻出版社主办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5-21号嘉力工业 A座5号楼 47 百姓与法制 ISSN1728-8703 中国国际新闻出版社主办
香港中德环铺道中 121号远东发展大厦803A 48 中国法治新闻 ISSN1727-5989 中国时代通讯社主办
中国时代出版 (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香港九龙西贡北围村 13号 49 诚信山西 ISSN1682-119XZs 《中国经济论坛》杂志社出版 50 PIONEER CHINA
创业中国 ISSN1729-1283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号其康大厦801 51 中国创新报道 ISSN1684-3878 中国联合出版集团主办 52 南方观察 ISSN1728-2497
CN33-66065/9 南方观察新闻出版集团主办 53 深度新闻 ISSN1006-0400
CN99(Q)004 北京深度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深度传播杂志社 54 中国经贸 ISSN1606-8548 香港观塘创业街 36号华基中心1705室 55 健康指南 CN45-0056 人民保健报社主办 56 新旅行 TRAVELER ISSN1671-6930
CN46-1067/GO 海南出版协会主办 57 新旅行 VOYAGE ISSN1009-6450
CN42-1620/J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58 新地产 OFFICE ISSN1009-251X
CN23-1447/G2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59 新地产 HOUSING ISSN1672-5719
CN11-5052/Z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60 中国社会报 “警视专刊” CN11-0021 《警视专刊》编辑部
四、非法报纸名单(第三批 共19种)
12 《每周参考》 盗用《海南新闻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18)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3 《环球新闻》 编造《海南广播电视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8)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4 《新视点》 盗用《教科导报》(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1)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5 《世界周刊》 盗用《教科导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6—0021)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6 《今日环球》 盗用《健康导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0061)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7 《焦点参考》 盗用《青年知识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067)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8 《纪实参考》 盗用《青年知识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0067)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19 《国际周刊》 盗用《江苏经济报》 (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0016)报名、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非法出版物
五、依法取缔的非法期刊名单(第四批 共60种)
序号 刊 名 刊 号 标称出版机构及其注册地址 1 中外法制 ISSN1726-4464 中国国际法学促进会 香港九龙望角道 33 号凯途发展大厦六字楼 2 旧闻新读 ISSN1003-9619CN 42-1013/I 《旧闻新读》杂志社 3 西部魂 ISSN762-8700-46-4 《西部魂》杂志社 4 金卡工程 ISSN156—1285 CN( 无 ) 香港亚社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 19-21 号金钟商店大厦 2 字楼 5 GBF 中国经贸聚焦 ISSN1446-5051 澳中商贸促进机构 10 Junctiong Street Marrickville NSW 2204 Australia 6 中国视点 ISSN1811-3826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 号其康大厦 808 室 7 中国经济 ISSN1811-2927 香港北角渣华道八号威邦商业中心十九楼 1904-05 8 中国区域经济 ISSN1729-4762 NR207/03 中华艺术家企业家文化交流协会 9 中华企业 ISSN962-437-78-8 长城 ( 香港 ) 文化出版公司 香港新界上水坑头路 151 号富有门别墅第六座 G/F 层 10 名流企业 ISSN1726-703x CN-3966/F 中国供销商情《职业经理》杂志社 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 582-592 号信和中心 701 室 11 世界英才 ISSN1685-4314 泰国曼谷挽卿第 5 村喃茵他路 71 巷 96/45 号门牌 12 小康中国 ISSN1728-0214 中国时代国际传媒集团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 号其康大厦 808 室 13 深度传播 ISSN1006-0400 CN99(Q)004 北京深度传播中心 14 金融与科技 ISSN1562-5605 NR38-588-98/F3433 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铜锣湾告士打道 255 号信和广场 12 字楼 1205 室 15 现代教学与管理 ISSN1683-9021 CN3559/111/02NR 国际新闻媒体出版社 16 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 ISSN1812-5190 CN98-0825/04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FlatA,12/F., Granddeo Mansion 287 Prince Edward Rd.Wast,Kln 17 世界医疗器械 ISSN1024-6924 香港沙田火炭坳背湾街 26-28 号富腾工业中心 1102 室 18 中华新医学 ISSN1561-5472 CN98-0121/R 中华新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19 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ISSN1727-3153 CN39-7858HK/R 世界医药卫生出版社 20 中华临床与卫生 ISSN1540-7632 CN62-6193/R 美国中华医学会 21 中华名医 ISSN1685-0734 《中华名医》理事会 泰国曼谷挽卿第 5 村喃茵他路 71 巷 96/45 号门牌 22 中华中西医药研究与临床杂志 ISSN1684-8756 CN(HK)39-1217/R 世界中医药学会 · 世界医药出版社 ( 香港 ) 23 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ISSN1606-8564 CN18-2243/HK 世界中医药学会 · 世界医药出版社 ( 香港 ) 24 中华医药 ISSN1680-676X CN40-9612/R 中国 ( 香港 ) 联合商务机构出版委员会 香港北角渣华道八号威邦商业中心 1309 室 25 中华新医药 ISSN1726-328X NR28/588/99 香港医药出版社 香港元朗青山道 99-109 号元朗贸易中心 24 字楼 26 中华中西医杂志 ISSN1606-8106 CN·H98-0606/R 香港医药科技出版社 香港九龙九龙湾淘大花园 D 座 3408 27 中国医药招商 无 北京先进广告有限公司 28 中国医疗 ISSN1680-2926 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 30 号新港中心第 2 座 503 室 29 医药市场 无 北京中艺华纳广告有限公司 30 医药商桥 无 罗氏 ( 香港 ) 商务印书馆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 121 号远东发展大厦 629 室 31 动销医药 ISSN1810-1739 无 32 中国医药商情 ISSN1607-8748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 号其康大厦 808 室 33 中国殡葬 ISSN1810-2921 香港望角弥敦道 636 号银行中心 805 室 34 中国发电 无 《中国发电》编辑部 35 国际 LED 技术 ISSN1609-459X 无 36 国际光电显示技术 ISSN1609-459X 无 37 国际线缆连接技术 ISSN1609-459X 无 38 国际线缆设备 ISSN1609-459X 无 39 中国通信 ISSN1027-8125 中国通信杂志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中环永吉街 9-17 号永享保险大厦 10 楼 B , C 座 40 中国电力采购指南 ISSN1682-3397 北京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服务中心主办 北京时代国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41 中国电讯 ISSN1684-0593 香港九龙弥敦道 582-592 号信和中心 701 室 香港国际新闻出版社 北京普华天马咨询有限公司 42 国际电源商情 ISSN1684-1972 香港九龙深水埠钦洲街建新大厦 4 楼 13 室 世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3 电气智能建筑 ISSN1609-0403 香港湾仔卢押道 20 号其康大厦 8 层 通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44 国际电气资讯 ISSN1819-3499 国际电气资讯出版社 香港九龙尖沙咀金马伦道 26-28 号金垒商店中心 45 今日电气 ISSN1727-7728 香港粉岭安全街 33 号丰盈工贸中心 3 楼 E 座 46 中国电器博览 无 北京博览安琪达文化信息资讯中心 北京普华天马咨询有限公司 47 中国电源博览 ISSN1608-9786 香港无线电技术出版社 香港九龙官塘成业街 15 号 9 楼 1 室 48 中国电力电气 无 北京中电网广告有限公司 49 新当代电气世界 ISSN1007-0885 CN13-1205/F 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龙源电气联合体 50 国际智能交通 ISSN1726-1953 H·K ISSN NO : 962-86758-3-4 香港亚视通资讯有限公司 香港湾仔谢斐道 408-412 号华斐商业大厦 2302 室 51 中国智能交通 ISSN1727-3544TELA NR 4371/ 80/03 中国公共安全出版社 香港九龙油麻地弥敦道 567 银座广场 2001A 52 中国工程机械 ISSN1608-2613 香港北角蚬壳街 9-23 号秀明中心 12 字楼 D 室 53 上海楼市 无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一八九号十二楼之四 54 中国建设工程新闻 ISSN1683-6642 中国新闻出版社 香港荃湾白田霸街 5 - 21 号 55 CG 杂志 ISSN1684-4793 CN11-3758/TB 中华品牌传媒集团《中华品牌》杂志社 56 中国食品制造工业 ISSN1726-2690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 48-62 号上海实业大厦 2503-2504 57 维权 ISSN1811-0452 人民中国出版集团 58 中外酒店 ISSN1562-5591 NR39-588-98/F3434 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59 商用汽车周刊 CN11017-75/TV CN11-5240/F CN51-0042 CN42-0018 中国长城文化传播出版有限公司 60 CTVS 商情博览 ISSN1672-5985 CN11-5062R( 盗用 ) 《商情博览编辑部》
六、未经国家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期刊名单
教育类杂志
教育界CN79-1229/Z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CN18-4258/H CN35-1239HK/G CN-4258/H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CN-1035R CN26-1035/I4 CN26-1035R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CN-HK-4311
亚洲教育CN(HK)NR4251/02 CN(HK)4251/171/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CN(HK)-NR4352/46/03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CN39-7859HK/G
中国教育(高教版)CN.NR37-02
中国新教育CN(HK)NR4332/56/03
当代教师CN(HK)25/11/03
教育科研论坛CN.NR 183/03
教育新发展CN(HK)NR 184/02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CN.H39-7869/G CN(H)39-7869/G CN38-3150HK/G CN03-1202 CN03-1202/G CN03-1202/HK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CN38-3153HK/G
教育新导向CN23-1340/GD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CN(HK)NR4069/194/01
当代素质教育CN03-3313/G
教育管理与科研CN142-03/G4
教学理论与方法CN23-1240/N
中华素质教育杂志CN(HK)67-4359/R CN98-4359/G4
中华创新教育CN98-4362/G4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N(HK)NR4180/105/02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CN(HK)NR4137/53/02
中国教育研究CN39-7848/G4 CNHK0315 CN43-8319H/G CN98-0315/G4 CN98-0315/R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CN35-1515HK/G CN35-1515HK/GJ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CN43-8861/R CN43-8816/R
教育纵横CN(HK)NR 4540/264/03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CN56-082HK CN65-082HK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CN(H)39-7869/G CN.H39-7869/G
中国教育纵横杂志CN(HK)NR4159/87/02
中国创新教育CN(HK)NR3327/003/01
当代教育CN(HK)NR 4064/190/01
中国教育家杂志CN44-1406/Q CN11-4525/N
中华百年教育CN98-1031/G4
今日教育CN(HK)NR4263/186/02 CN(HK)4263/186/02
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CN54-9887/HK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CN18-4258/H CN13-4412/H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CN16-1690/NR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CN(HK)NR4159/87/02
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CN03-0173/G
医学类杂志
中华现代医学研究CN(HK)03-206/R
中华中西医杂志CN.H98-0606/R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CN.H98-0699/R
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CN39-7679HK/R
中华临床内科月刊CN16-1680
中华实用医药卫生CN98-4400/R
中华实用中西医药杂志CN(HK)39-7718/R
中华护理月刊CN10-4392/H
中华医药杂志CN40-9612R
中华医学护理杂志CN10-4393/H
中华临床综合医学研究杂志CN10-4803/H
中华临床杂志CN98-0147/HK
中华医疗卫生CN43-7760HK/R
中华临床医药卫生杂志CN(HK)03-4360/R
其它类杂志
中国人文科学研究CN03-1204
中华现代全科CN29-3227/R
中国图书馆学CN1073-168
中国研究生杂志CN03-1029/HK
六、71种非法刊物名录
文史哲研究ISSN1606-6693
中国新世纪教育ISSN1684-8063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ISSN1606-5115,CN(HK)NR57/00
中国教育论坛ISSN1684-9566,CN43-7772/R
外语教育与翻译ISSN1684-2871,CN(HK)4181-106-02
中华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6-6416,CN03-4383/G
跨文化交流ISSN1681-7346
中国教育ISSN1681-1615
外语教育与翻译ISSN1684-2871,CN(HK)4181-106-02
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9,NR4331/51/03
现代教育研究ISSN1681-3901
语言文化教育研究ISSN1605-5047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CN39-7859HK/G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ISSN1682-783X,CN35-1239/HK
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中华医学创新论坛杂志ISSN1608-2311,CN19-4721/HK
今日教育ISSN1728-3639,CN(HK)NR4263/186/02
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ISSN1680-1296,CN54-6180M/R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ISSN1682-7317,CN(HK)NR4069/194/01
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9,NR4331/51/03
教育新发现ISSN1729-8474,CN(HK)NR184/02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ISSN1728-0222,CN13-4412/H
教育纵横ISSN1729-6854,CN(HK)NR4540/264/03
中华教育学刊ISSN1728-2500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ISSN1729-5726,CN13-9232/G4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ISSN1683-3155,CN54-9887/HK
中国教育改革ISSN1727-7159,NR4331/51/03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ISSN1729-5726,CN13-9232/g4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ISSN1683-3767,CN(HK)NR4137/53/02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ISSN1729-0759,CN(HK)NR4352/46/03
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ISSN1728-3531,CN03-3569/gHK
教育管理与科研ISSN1682-783x
航空教育CN11-2548/g4
现代教学与管理ISSN1683-9021,CN3559/111/02NR
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中国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ISSN1810-1089,CN(HK)0429NR
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2-9605,CN11-1038/f
教育新导向CN23-1340/gd,ISSN1005-0493
中国现代教育学报ISSN1728-581x
教育经济现管理ISSN1810-3782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ISSN1729-6528,CN03-1202/g
文教研究ISSN1682-3249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teaching & studies ISSN1543-0979
国际新资本与管理 ISSN1566-9089
教育经济与管理 ISSN1810-3782
教育科研论坛杂志 ISSN1728-8169
社科研究 ISSN1562-3211
外语教学与翻译 ISSN1684-2871、CN(HK)4181-106-02
现代教学与管理 ISSN1683-9021、CN3559/111/02NR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ISSN1005-5843、CN22-1339
现代社科导刊 ISSN1672-8807、CN22-1242
学人论丛 ISSN1003-8140、CN22-1076/C
中国教育新理论 ISSN1683-3767、NR4137/53/02
中国教育研究 ISSN1727-0499、CN98-0315/G4
中国经济 ISSN1683-3392
中国科学学报 ISSN1810-018X、CN04-0212/H
中国图书馆员 ISSN1729-4533、CN.NR37-3686
中国图书情报科学 ISSN1727-6381、CN(HK)03-4406/G2
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ISSN1728-581X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杂志 ISSN1726-5525、CN 65-082 HK
中国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1810-1089、CN98-0429/NR
中国学校体育学报 ISSN1609-3488
中华教育科学 ISSN1810-2425
中华社科论坛 ISSN1726-488X、CN NR-4271/02
中华学术论坛 ISSN1726-3271
中外比较教育 ISSN1728-4120、NR JUN-04
中外教育科学 ISSN1726-8281、CN(HK)NR4322/41/03
中外教育探索 ISSN1812-4860、NR4251/171/02
中外教育与研究 ISSN1728-2535、CN(HK)167/03
中外学术导刊 ISSN1726-1804
七、相关知识: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章第1节第32条规定:作品发表后,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合法出版物是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出版物,它分为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种。正式出版物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批,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也有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期刊号的签发部门是法国巴黎的ISSN International Centre。非正式出版物一般只限行业内部交流,不公开发行,其出版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核,并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
3、《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 CN号是由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分配给各省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它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其结构格式为CNXX-XXXX/YY,CN与6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6位数字的前2位与后4位之间用半字线“—”隔开,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11代表北京);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分类号主要用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通常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给出,如:文化教育类为G,分类号置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之后,用一斜线“/”隔开,连续出版物较多的北京地区,当地区代码“11”使用完毕后,北京地区的连续出版物使用“10"为扩充代码。
4、《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即: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附:地区号:
11.北京市 12.天津市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3.云南省 54.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摘要:对2013年1月出版的《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成药》《中药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时珍国医国
>> 我国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我国酸枣研究现状 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电子文件元数据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风险分析方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学习倦怠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基于CNKI的中医治疗肥胖文献计量学分析 对国内“压力”主题体育类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学校武术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03年~2012年我国档案学对电子政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近十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天津中医药》作者群的信息计量学分析 我国苹果品种网络科技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心理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中文甲型H1N1流感图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基于CBM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文献计量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我国8种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引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我国8种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引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范建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对2013年1月出版的《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成药》《中药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时珍国医国药》《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中药杂志》8种中医药类期刊(半月刊取第一期)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和评价,探讨和剖析中药学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期刊编辑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医药学的期刊质量和学科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中医药期刊;引文;引文分析;文献计量学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06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itations in 8 Chinese Core Periodicals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an Jianhua(Library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 Pharmaceutical Science, 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bibliometrically analysed and evaluated 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eriodicals published in January 2013 (chosen the first issues of semimonthly periodicals), includ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hin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academic level of TCM papers and journal qualit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journal quality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riodicals; citation; citation analysis; bibliometrics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著述相关论文时通常将那些对自己课题研究有重大帮助和启迪的著作,以题录形式附在最后。引文分析能反映出论文著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情况和利用能力,同时也反映著者的阅读倾向,是评价专业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了解我国中药学领域科研人员对文献的需求,以及对情报信息的吸收与利用状况,笔者抽取8种中医药学中文核心期刊[1],对每篇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探讨和剖析我国中药学的研究方法、重点刊物和论文的学术水平,以便为他人从事研究提供参考。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以《中草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成药》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10112)作者简介:范建华,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中医药信息。E-mail: 《中药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时珍国医国药》《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中药杂志》等8种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1月出版的第1期(含半月刊、月刊)为对象,抽取每篇文章后引用的参考文献。1.2 方法将作者、文献题名和被引文献题名、引文数量、文种、文献类型、普赖斯指数、期刊自引和作者自引数据导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对引文率、期刊引文量、期刊自引和作者自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2 结果2.1 被引中文期刊分析8种中医药专业期刊2013年第1期刊载论文总数415篇,引文总数5 115条。其中中文期刊引文3 135条,占引文总数61.29%;英文期刊引文1 382条,占引文总数27.02%。对3 135条中文引文按所载期刊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 135条引文分别刊载于756种期刊,引文1次的期刊有411种,占引文期刊的54.37%(411/756),并形成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时珍国医国药》《中成药》《中药材》等为代表的中文期刊核心研究群,引文量排前18位的期刊见表1。表1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中文引文量排名前18位期刊期刊名称 引文量(条) 占总中文引文量百分比(%)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85 9.09中国中药杂志 145 4.63中草药 133 4.24时珍国医国药 120 3.83中成药 104 3.32中药材 91 2.90药学学报 43 1.37中国药学杂志 42 1.34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37 1.18药物分析杂志 33 1.05中华中医药杂志 31 0.99中国药房 31 0.99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30 0.96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8 0.89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6 0.8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6 0.8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6 0.83中国药理学通报 24 0.772.2 论文总数与引文率引文率是指期刊文后附有引文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率。引文数据是评估、选择期刊的一个重要因素[2]。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415篇,有引文的论文414篇,占99.76%。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刊发论文数量与引文率见表2。2.3 引文总数和篇均引文数引文量是指来源期刊论文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是衡量该期刊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的一个指标[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著者对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程度、对科技信息的依从程度及科研人员利用信息的能力[4]。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刊载的415篇论文的引文数量共5 115条,篇均引文12.33条。各刊的引文总数与篇均引文数见表3。2.4 引文文种统计引文文种是指引文发表时所用的文种。对引文文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论文研究内容的国际性,以及作者阅读文献的广泛性。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引文文种主要为中文和英文,结果见表4。 表2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刊发论文数量与引文率期刊名称 论文总数(篇) 有引文篇数(篇) 百分比(%)中草药 21 21 100中成药 55 55 100中药材 46 46 100时珍国医国药 117 117 100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91 91 100中国中药杂志 27 26 96.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8 28 100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30 30 100合计 415 414 99.76表3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引文总数与篇均引文数期刊名称 论文总数(篇) 引文总数(条) 篇均引文数(条)中草药 21 410 19.52中成药 55 778 14.15中药材 46 417 9.07时珍国医国药 117 1 125 9.62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91 1 083 11.90中国中药杂志 27 524 19.41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8 299 10.68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30 479 15.97合计 415 5 115 12.332.5 引文类型对引文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掌握本领域中科研人员的阅读范围和科研工作的主要情报源。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类型大致分为期刊论文、图书和其他(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三大类。引文类型统计结果见表5。2.6 期刊自引与作者自引自引一般分期刊自引和作者自引。期刊自引是指某一期刊引用本刊先前发表的论文。作者自引是指作者引用了自己以前发表的论文。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自引及作者自引统计结果见表6。2.7 普赖斯指数普赖斯指数是评价科技期刊所载论文新颖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某一学科文献老化的计量指标,即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与程度[5]。自然,普赖斯指数越大,文献更替速度越快。普赖斯把受引的文献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有现时作用的文献”;其二是“档案性”文献。前者是在其出版5年内被引用的文献,后者则是出版5年后仍被引用的文献。这里表明文献的被引用行为有一个变化,出版5年后仍被引用,说明“有现时作用”的文献已转变成“档案性”文献了。档案性文献数量多寡,是受学科自身性质决定的。P(普赖斯指数)=被引文献数量(小于或等于5年)/被引文献总量×100%。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量及普赖斯指数见表7。 表4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文种期刊名称 中文引文数量(条)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 英文引文数量(条)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中草药 202 49.27 208 50.73中成药 657 84.45 121 15.55中药材 293 70.26 124 29.74时珍国医国药 881 78.31 244 21.69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902 83.29 181 16.71中国中药杂志 265 50.57 259 49.4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77 59.20 122 40.80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353 73.70 126 26.30合计 3 730 72.92 1 385 27.08表5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类型期刊名称 期刊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 图书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 其他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中草药 386 94.15 13 3.17 11 2.68中成药 648 83.29 90 11.57 40 5.14中药材 349 83.69 41 9.83 27 6.47时珍国医国药 955 84.89 121 10.76 49 4.35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975 90.03 59 5.45 49 4.52中国中药杂志 495 94.47 10 1.91 19 3.6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69 89.97 18 6.02 12 4.01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440 91.86 14 2.92 25 5.22合计 4 517 88.31 366 7.16 232 4.53表6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自引及作者自引期刊名称 引文总数(条) 期刊自引数(条)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 作者自引数(条) 占本期全部引文百分比(%)中草药 410 33 8.05 6 1.46中成药 778 46 5.91 15 1.93中药材 417 23 5.52 3 0.72时珍国医国药 1 125 51 4.53 17 1.51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 083 238 21.98 11 1.02中国中药杂志 524 36 6.87 5 0.95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99 7 2.34 12 4.01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479 21 4.38 10 2.09合计 5 115 455 8.90 79 1.54 表7 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量及普赖斯指数期刊名称 引文总数(条) 近五年引文数(条) 普赖斯指数(%)中草药 410 268 65.37中成药 778 406 52.19中药材 417 228 54.68时珍国医国药 1 125 532 47.29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 083 707 65.28中国中药杂志 524 352 67.18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99 170 56.87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479 269 56.16合计 5 115 2 932 57.323 分析与评价3.1 被引中文期刊结果分析3 135条中文引文分别刊载于756种期刊,引文1次的期刊有411种,占引文期刊的54.37%(411/756),离散性较大,但仍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核心区,这个核心区的期刊可作为我国研究中药领域的核心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被引92次,表明其作为标准,非常受到中药科研人员的重视。3.2 引文率在8种中医药类期刊中,除《中国中药杂志》的引文率为96.3%外,其余7种期刊的引文率均为100%,均引文率为99.76%,与2009年11种中医药类期刊引文分析[6]的平均引文率97.95%相比有所提高,高于《中华儿科杂志》1994-2009年均引文率95.91%[7]和《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009年均引文率87.37%[8]。3.3 期刊引文量一种专业期刊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它在本学科领域的影响和作用越大。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篇均引文数量12.33条,篇均引文量最低的《中药材》也有9.07条,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篇均引文量均高于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篇均引文量(8.81条)[9]。与文献[6]相比,篇均引文量增加5条及以上的期刊有《中草药》增加8条,《中国中药杂志》增加8条,《中成药》增加6条,《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增加5条。与国际上科技论文的篇均引文量(15条)相比,《中药材》《时珍国医国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等4种中医药类专业期刊编辑部还需采取措施,帮助作者提高引用参考文献的意识,增加论文的引用量,缩小与国际的差距。单篇引文最大值为《中国中药杂志》的77条,单篇引文最小值为《中药材》的1条。 3.4 引文文种从表4可以看出,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文种主要是中文文献,占72.92%,英文文献占27.08%。没有其他语种文献,这可能与各国大多采用英文发表科技文献有关[10];或者是作者仅关注中文、英文文献。除《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两种期刊的英文文献比例达到或接近50%外,其余6种期刊的英文文献比例较低,与文献[6]相比,期刊的英文文献比例显著提高的有《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而期刊的英文文献比例降低的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成药》。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英文引文文献比例低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2006年英文引文率(54.01%)[11]。因此,中医药类期刊作者群还需提高对英文文献的利用和借鉴能力,提高英文文献和其他语种文献的引用率。3.5 引文类型表5显示,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类型主要为期刊文献,共4 517篇,占88.31%;其次为图书,共366篇,占7.16%;其他各类文献,共232篇,占4.53%。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文献信息已成为科研人员获取最新信息、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重要途径。因此,科研人员应积极利用网络文献,使自己的科研走在世界前列,多出快出成果。3.6 期刊自引和作者自引自引率是反映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期刊的正常自引率高表明期刊有自身的稳定性、连续性及与其他期刊交流的适度性,也可反映期刊学术领域的宽度和论文的学术水平。从表6显示,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自引率为8.9%,与64种药学期刊8.0%自引率基本相符[12],自引率较高的《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1.98%),也没有超过期刊过度自引23.8%的界定线[12]。期刊自引率明显偏低的《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34%)、《时珍国医国药》(4.53%)、《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4.38%)三种期刊编辑部应引导作者适当提高自引率,扩大相对稳定和高水平的作者群,激励核心作者多,以保证和提高刊物水平。3.7 普赖斯指数普赖斯指数越高,说明论文内容越新颖。一般情况下,新兴学科的普赖斯指数高于成熟学科,各学科的普赖斯指数平均值大约为50%[13]。表7显示,2013年第1期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普赖斯指数57.32%,与文献[6]的40.35%相比有大幅提高,且高于《中华神经科杂志》的56.6%[14]。说明我国8种中医药类期刊的引文时效性高、新颖性强,作者对学科前沿有良好的把握。参考文献[1]朱强,蔡蓉华,何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
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尤金•加菲尔德.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是怎样选用刊物 的?[J].武夷山,译.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3(2):36-39.[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8.[4]杜云祥.《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被引分析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12(1):52-55.[5]邱均平.科学文献普赖斯指数的计算与分析[J].情报业务研究,1989,6(3):170-172,169.[6]屈清慧,张晓峰,张馨洋,等.11种中药学期刊引文分
析[J].中国药房,2012,23(3):193-196.[7]冷婧,胡燕平,李林平.《中华儿科杂志》1950至2009年发文及引文计量学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 41-48.[8]肖宁.《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009年引文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3):167-169.[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0]丁云秋,李锦,游苏宁.《中华内科杂志》近5年部分栏目引文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4):251-254.[11]郭秀婷,宁桦,吴蓉,等.《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2006年论著引文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 15(17):1348-1350.[12]刘雪立,周志新,方红玲,等.2005-2007年我国医学期刊自引率与过度自引的界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 20(4):624-626.[13]靳纯桥.《医学杂志》1996~2000年引文统计分 析[J].医学杂志,2001,26(12):935-937.[14]滕洪松.《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2004年载文中引文的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9):79-80.(收稿日期:2013-12-16,编辑:魏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高校理论战线、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外社会科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宁夏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前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求索、人文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战线、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探索、探索与争鸣、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海、学术交流、学术界、学术论坛、学术探索、学术研究、学术月刊、学习与探索、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
哲学类(13)
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伦理学研究、世界哲学、现代哲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
宗教类(10)
敦煌学辑刊、法音、佛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世界宗教研究、研究、中国道教、中国穆斯林、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
统计学类(4)
数理统计与管理、统计研究、统计与决策、中国统计
社会学类(4)
妇女研究论丛、青年研究、社会、社会学研究
人口学类(5)
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
管理学类(4)
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学报、领导科学、中国管理科学
人才学类(1)
中国人才
民族学类(1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回族研究、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世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际政治类(20)
当代世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亚太、俄罗斯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国际观察、国际论坛、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日本学刊、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知识、太平洋学报、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政治类(46)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长白学刊、党的文献、党建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红旗文稿、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教学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导刊、理论前沿、理论探索、理论探讨、理论学刊、理论与改革、理论月刊、瞭望、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前线、前线、求实、求是、人民论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新视野、行政论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法律类(27)
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环球法律评论、人民检察、人民司法、现代法学、 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国法学、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外法学
第二编经济(154种期刊) 综合性经济科学类(20)
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经纬、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研究、经济纵横、南开经济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学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世界经济类(9)
东北亚论坛、国际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外国经济与管理、亚太经济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3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改革、 改革与战略、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数学、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探索经济研究参考、开放导报、南方经济、上海经济研究、生产力研究、生态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特区经济、现代城市研究、现代经济探讨、消费经济、运筹与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贸导刊、中国流通经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资源与产业、 资源科学
会计类(15)
财会通讯、财会研究、财会月刊、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会计之友(上旬刊)、商业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务与金融、中国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之友(中旬刊)、会计之友(下旬刊)
农业经济类(16)
调研世界、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林业经济问题、林业经济、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世界农业、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土地中国土地科学、中国渔业经济
工业经济类(13)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企业管理、企业经济、软科学、预测、中国工业经济
旅游经济类(1)
旅游学刊
贸易经济类(1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财贸经济、对外经贸实务、广东商学院学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江苏商论、商业经济与管理、 商业时代、商业研究、中国商贸、中国物流与采购
财政类(13)
财经科学、财经论丛、财经问题研究、财经研究、财政监督、财政研究、当代财经、涉外税务、税务研究、税务与经济、中国财政、中国税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币/金融、银行/保险类(18)
保险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国际金融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论坛、金融研究、金融与经济、经济导刊、南方金融、上海金融、投资研究、武汉金融、新金融、浙江金融、证券市场导报、中国金融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303种期刊) 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类(15)
传媒、传媒观察、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爱好者、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记者
广播、电视事业类(2)
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出版事业类(10)
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广角、读书、科技与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
图书馆学,情报学类(19)
大学图书馆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
档案学类(10)
北京档案、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浙江档案、中国档案
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类(10)
科技导报、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
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类(2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比较教育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电化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术月刊、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导刊、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教育探索、教育学报、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开放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远程教育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1)
学前教育研究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20)
化学教育、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中学版)、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高校版)、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生物学教学、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高等教育类(14)
复旦教育论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教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教育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教育、现代教育科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
各类教育类(9)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民族教育研究、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成人教育、中国特殊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体育类(1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18)
辞书研究、当代语言学、方言、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民族语文、上海翻译、世界汉语教学、修辞学习、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语文
外国语类(13)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文、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中国俄语教学
世界文学类(7)
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
文学理论类(20)
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月刊、民族文学研究、名作欣赏、明清小说研究、南方文坛、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小说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文学作品类(16)
长城、当代、飞天、花城、剧本、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清明、人民文学、山花、上海文学、诗刊、时代文学、天涯、小说界、中国作家、作家
艺术综合类(4)
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艺术评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8)
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美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新美术、装饰
摄影艺术类(0)
音乐类(8)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舞蹈类(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
戏剧类(10)
当代戏剧、上海戏剧、四川戏剧、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文学、戏剧艺术、戏曲艺术、艺术百家、中国京剧、中国戏剧
电影、电视艺术类(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当代电视、当代电影、电影文学、电影新作、电影艺术、世界电影、中国电视
历史(除文物考古)类(25)
安徽史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历史研究、民国档案、清史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历史、文献、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农史、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文化研究、中国藏学、中华文化论坛
文物考古类(14)
北方文物、东南文化、敦煌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农业考古、四川文物、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
第四编自然科学(351种期刊)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120)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技术通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桂林工学院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通报、科学通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安理工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工业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科学进展、自然杂志
自然科学总论类(1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系统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基金、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数学类(17)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工程数学学报、计算数学、模糊系统与数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进展、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辑:数学)
力学类(13)
爆炸与冲击、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计算力学学报、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实验力学、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振动与冲击
物理类(22)
波谱学杂志、大学物理、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发光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学学报、光子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计算物理、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声学学报(中文版)、物理、物理实验、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中国激光
化学/晶体学类(26)
催化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光谱实验室、合成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学进展、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人工晶体学报、色谱、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有机化学、中国科学(B辑:化学)
天文学类(2)
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
测绘学类(8)
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遥感学报
地球物理学类(11)
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空间科学学报、水文、西北地震学报、中国地震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10)
大气科学、高原气象、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气象科技、气象科学、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
地质学类(30)
沉积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层学杂志、地球化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第四纪研究、高校地质学报、古地理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现代地质、新疆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学报、中国地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海洋学类(13)
海洋地质动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中文版)、海洋与湖沼、热带海洋学报、台湾海峡
地理学类(19)
冰川冻土、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湖泊科学、极地研究、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人文地理、山地学报、世界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沙漠
生物科学综合类(25)
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生命的化学、生命科学、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学通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体古生物学报遗传、应用生态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植物学类(11)
广西植物、菌物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云南植物研究、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报、植物研究
动物学/人类学类(10)
动物分类学报、Current Zoology、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人类学学报、兽类学报、四川动物
第五编医药、卫生(251种期刊)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37)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重庆医学、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广东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医学杂志、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实用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津医药、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6)
毒理学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生殖与避孕、卫生研究、现代预防医学、营养学报、中国妇幼保健、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职业医学、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类(2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辽宁中医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针刺研究、中草药、中成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
基础医学类(25)
病毒学报、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理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共患病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临床医学类(21)
护士进修杂志、检验医学、临床检验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内科学类(24)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华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
外科学类(26)
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妇产科学类(4)
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儿科学类(6)
临床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肿瘤学类(9)
癌症、实用肿瘤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国肿瘤临床、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9)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3)
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耳鼻咽喉科学类(4)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眼科学类(5)
眼科新进展、眼科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
口腔科学类(5)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特种医学类(10)
放射学实践、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介入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药学类(17)
华西药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第六编农业科学(137种期刊)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38)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贵州农业科学、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农业学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业学报、西南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新疆农业科学、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农业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类(11)
生态环境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土壤、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水土保持
农业工程类类(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灌溉排水学报、节水灌溉、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中国农机化
农学,农作物类(15)
大豆科学、核农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棉花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玉米科学、杂交水稻、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棉花、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种子、作物学报、作物杂志
植物保护类(9)
环境昆虫学报、农药、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检疫、中国生物防治、中国植保导刊
园艺类(8)
北方园艺、果树学报、食用菌学报、园艺学报、中国果树、中国南方果树、中国食用菌、中国蔬菜
林业类(1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林业实用技术、林业资源管理、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林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浙江林业科技、中国森林病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竹子研究汇刊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类(20)
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动物医学进展、动物营养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饲料工业、饲料研究、畜牧兽医学报、畜牧与兽医、中国草地学报、中国家禽、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中国饲料、中国畜牧兽医、中国畜牧杂志、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水产、渔业类(13)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淡水渔业、渔业科学进展、海洋渔业、科学养鱼、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水产科技情报、水产科学、水产学报、水生态学杂志、渔业现代化、中国水产、中国水产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496种期刊) 工程基础科学类(3)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
工程材料科学类(7)
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研究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类(2)
包装工程、中国粉体技术
声学工程类(2)
应用声学、噪声与振动控制
制冷工程类(2)
低温工程、制冷学报
真空技术类(2)
真空、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计量学类(1)
计量学报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14)
爆破、非金属矿、工程爆破、化工矿物与加工、金属矿山、矿山机械、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矿冶工程、矿业安全与环保、矿业研究与开发、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岩矿测试、中国矿业、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煤矿开采类(10)
煤矿安全、煤矿机械、煤矿开采、煤炭工程、煤炭技术、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选煤技术、中国煤炭
石油、天然气工业类(29)
测井技术、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石油物探、石油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钻采工艺、石油钻探技术、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石油地质、油气储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油气田地面工程、油田化学、中国海上油气、钻采工艺
冶金工业类(23)
粉末冶金工业、粉末冶金技术、钢铁、钢铁钒钛、钢铁研究学报、贵金属、黄金、炼钢、炼铁、轻金属、烧结球团、湿法冶金、特殊钢、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冶金分析、冶金自动化、硬质合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中国稀土学报、中国有色冶金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26)
表面技术、材料保护、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电焊机、锻压技术、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腐蚀与防护、焊接、焊接技术、焊接学报、机械工程材料、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轻合金加工技术、热加工工艺、塑性工程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轧钢、中国表面工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铸造、铸造技术
机械、仪表工业类(27)
工程设计学报、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机床与液压、机械传动、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流体机械、摩擦学学报、与密封、水泵技术、现代制造工程、压力容器、液压与气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仪器仪表学报、振动.测试与诊断、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业自动化、中国机械工程、轴承、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与仪表、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武器工业类(11)
兵工学报、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飞航导弹、含能材料、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火炸药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现代防御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类(14)
车用发动机、电站系统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学报、锅炉技术、可再生能源、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汽轮机技术、燃烧科学与技术、热力发电、热能动力工程、太阳能学报、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原子能技术类(7)
辐射防护、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技术、核科学与工程、强激光与粒子束、原子能科学技术
电工技术类(32)
变压器、磁性材料及器件、大电机技术、低压电器、电测与仪表、电池、电瓷避雷器、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机与控制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气传动、电气应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电力、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绝缘材料、微电机、微特电机、蓄电池、照明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43)
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波科学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电视技术、电信科学、电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激光技术、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学报、微波学报、微电子学、微纳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现代雷达、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液晶与显示、应用光学、应用激光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31)
测控技术、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机器人、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软件学报、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系统仿真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信息与控制、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文信息学报、自动化学报
一般性问题(1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世界、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离子交换与吸附、膜科学与技术、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现代化工、应用化学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10)
电镀与环保、电镀与精饰、电镀与涂饰、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耐火材料、水泥、陶瓷学报、无机盐工业、中国陶瓷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13)
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工业、聚氨酯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热固性树脂、塑料、塑料工业、料科技、弹性体、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橡胶工业、中国塑料
其他化学工业类(6)
煤炭转化、燃料化学学报、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新型炭材料、中国胶粘剂
轻工业、手工业(除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类(12)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林产工业、木材工业、皮革科学与工程、烟草科技、造纸科学与技术、纸和造纸、中国皮革、中国造纸、中国造纸学报、中华纸业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10)
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导报、纺织学报、毛纺科技、棉纺织技术、上海纺织科技、丝绸、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印染、印染助剂
食品工业类(20)
茶叶科学、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粮食与饲料工业、粮食与油脂、粮油加工、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技、食品科学、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机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酿造、中国乳品工业、中国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学报、中国调味品、中国油脂
建筑科学类(33)
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工业建筑、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混凝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给水排水、建筑材料学报、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建筑科学、建筑学报、空间结构、暖通空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施工技术、世界地震工程、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土木工程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型建筑材料、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园林
水利工程类(13)
长江科学院院报、泥沙研究、人民长江、人民黄河、水电能源科学、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水利
交通运输综合类(3)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铁路运输类(1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机车电传动、铁道标准设计、铁道车辆、铁道工程学报、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建筑、铁道学报、铁道运输与经济、中国铁道科学、中国铁路
公路运输类(10)
公路、公路交通科技、汽车工程、汽车技术、桥梁建设、世界桥梁、现代隧道技术、中国公路学报、中外公路、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水路运输类(9)
船舶工程、船舶力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航海技术、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工程、中国港湾建设、中国航海
航空、航天类(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电光与控制、飞行力学、固体火箭技术、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学报、航天控制、空气动力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推进技术、宇航材料工艺、宇航学报、中国惯性技术学报、中国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类(19)
从因特网收集与检索外军医学信息的主要途径 武士华
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对策 章慧初,周宏宇,许健
浅谈回溯性书目数据库的建立与思考 杜朝东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21世纪图书馆的主旋律 王杰贞
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 马梅英
对图书馆现代化的再认识 张莉颖
图书馆数字化工作的实现途径 陈豪,刘锦秀,黄金荣
图书馆结构重组 方习国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 刘昌宁
迎接数字图书馆的到来 李秀英,孟昭鹏,杨俊梁
浅谈图书情报学论文的写作灵感 文冬生
深化图书馆改革的主要任务及其保证条件 李宗亭,金敏
建立局域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设想 王正和
中小城市实现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的构想 吴校连,孔海波,饶敏
对建立中心文库思考 马红月,崔淑艳
关于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思考 林小平
浅议价值工程在医院图书馆图书采购中的应用 方楚红
新形势下医院图书馆的采购问题 曾晓霓
论医学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规划的制定 肖先丽,乔中
我馆20年来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的回顾和未来展望 陈界
加强医学文献检索课教材建设的体会 孙思琴,王连云,李冬梅,雷英华
温州市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效果的调查和展望 赵丰丰
馆藏中文图书在版编目情况分析 刘华瑜
机读目录在我馆的应用 宋金燕,曹咏梅
关于召开"医学图书情报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的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编辑部
顺应形势发展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宋霞,李莉,郑锦华
注重科学管理加大服务力度 艾红冰
医院图书馆直接参与医疗科研的思考 杨东升,谷晶,张琳
网站建设中的信息组织与构建 张新民,郑力,梁战平,曹咏梅
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 王晓颖
辨析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左"和"右" 孙凤英,于修义
图书馆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黄秀凤
美国《1998数字千年版权法》对我国数字版权立法的启示 陈清文
现代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思路探讨 胡西厚,曹高芳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发展 任懋榆,刘颖,汤世海
中国加入WTO后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白玉新,王维秋
知识经济与医院图书馆的发展 吴俐群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 陈艺
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卢小华
临床医学图书馆员如何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 于丽华,张晶,尚越建
21世纪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陈琼华
浅谈医院图书馆馆员如何帮助科研人员做好科研选题 廖先珍
"阅读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刘少红,赵阳
CMCC对医院图书馆的影响 赵艳霞,孙明玉
传统藏书评价研究概况 瞿书铭,林端宜
国内英文版医学期刊的选订与利用 朱国琴
电子商务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西文图书的网上采购 胡肖洛
网络环境下联机编目工作实践 宋金燕,曹咏梅,吴桂萍
文献分类编目规范化与文献检索的探讨 杨兴菊
医学图书馆编目人员如何正确看待在版编目 陈姜,周新宪
再谈"医学与社会科学"类目设置 贺兴胜,吴发蓉
医学期刊论文分类标引 熊爱民,张丽君
授权影印西文书的特点及其机读目录的著录方法 叶翎
《国际药学文摘》光盘数据库的检索与应用 晋晓强,王秀平
在职研究生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之我见 王丽丽,韩丽华,崔春玲
ScienceDirect数据库的使用评价 尹源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在医院局域网上的使用 杨华,刘阳
利用万维网获取相应的抗体信息资源 邢金良,宋斐,陈志南
因特网的发展与展望 周士波,贾启中
近5年MEDLINE数据库收录中文文献的分析 冷怀明,郭建秀,张大春,张宁,汪勤俭,王红
循证肿瘤学文献计量分析 叶立平,凌啟柏
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社会文化障碍 昝加禄
立足于我国医学图书情报工作实际,努力为医学图书情报人员服务 陈界,杨艳荣
心理契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 王芳,WANG Fang
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要素初探 肖东海,XIAO Dong-hai
论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 王含晖
医学图书馆的界定 陈界,田才
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提高读者满意度 何茵,HE Yin
对国内外医学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张春华,张文举,ZHANG Chun-hua,ZHANG Wen-ju
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融入医学信息学教育探析 何尔纯
阅读治疗的新探讨 李英霞,朱艳玲,王力菲
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 朱胜坚
【Keywords】 medical article titles; structural form; translation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医学刊物要求来稿附上英文标题. 论文英文标题表意不清'用词不当'往往使阅稿人费解'直接影响稿件的采纳. 本文我们从标题的结构形式和英译医学论文标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对广大的学术研究者更好英译自己的论文提供帮助.
【关键词】 医学论文标题;结构形式;翻译
0引言
标题是论文的浓缩'它既要告诉读者论文研究的是什么'又要满足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引人注目、便于编写索引等要求. 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论文索引的利用价值. 通常读者总是先浏览期刊的文章标题'在对其感兴趣后才会通读全文. 据美国广告专家的调查'看到标题的读者比阅读全文的读者要多出约5倍. 所以'要使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便显得十分重要[1]. 然而'众所周知'中文与英文分属于两种不同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表达上有着各自的要求与特点. 因此'要译好学术论文标题并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便能解决问题. 本文通过讨论医学论文标题常见的形式及英译标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醒作者、译者、编者避免常规错误,使论文标题的英译更加规范.
1常见论文标题的类型及其英译
1.1词组型标题词组型标题是由一个或数个单词或词组单独地、并列地或按偏正关系排列组成. 按其组成关系又可分为以下三类[2]:①单一概念标题'是由一个不可再细分的、具有完整概念的单词或词组构成. 由于这些单词或词组是文章所讨论的唯一对象'即文章标题的中心词'因此'英译标题时可以直接对译. 例如:创伤性血胆症 Traumatic hemobilia[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0(7)];颅底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of the skull base[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6)]. ②多概念并列标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完整概念的词组并列组成. 由于词或词组之间没有说明或被说明、修饰或被修饰的关系'而是无主次的并列关系. 因此'英译标题时可按表达各个概念的词或词组的先后顺序译出. 例如:催乳素和免疫系统Prolactin and immune system[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 20(6)];嗜铬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麻醉管理Clinical features of pheochromocytoma and anesthetic management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8)]. ③多概念偏正标题'由多个具有独立、完整概念的词或词组构成. 而其中有一个受其它词或词组所修饰、限制或说明. 这个被修饰、限制或说明的词或词组就是文章标题的中心词'它位于标题末'与修饰、限制或说明它的词构成偏正关系. 多概念偏正标题是科技论文标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又可分为并列偏正结构标题和递进偏正结构标题.
并列偏正结构标题是以联合词组充当标题中心词的定语. 英译标题时'可按顺序译出各并列成分'并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泮托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对比研究Comparison of pantoprazole and omeprazole2 based triple therapy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18)];人喉癌组织中P15,P16基因缺失和STK15基因过表达的研究Deletion of p15 and p16 genes and overexpression of STK15 gene in huma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4)].
递进偏正结构标题以偏正词组充当标题的中心词. 定语中的各组成部分总是前一个修饰后一个'层层相叠'最后作为一个整体来限定代表标题重心概念的中心词. 英译标题时'代表标题重心的中心词置于题首'定语中的各组成部分'在多数情况下'按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的次序排列. 例如:抑郁症患者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的研究The erythrocytes catechol O?methy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38(3)];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载脂蛋白AI转基因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Molecular basis of preventive effect of human apolipoprotein 1 on murin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lipid deposition induced by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6)].
1.2动宾型标题动宾型标题是由动词及宾语共同组成'译成英语时'动词可译成动名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动名词短语'置于题首. 例如: 提高抗人膀胱癌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和抗体的功能鉴定Expression of human?mouse chimeric antibody ch2BDI and its affinity to human bladder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4)].
1.3动宾偏正结构标题动宾偏正结构标题以动宾词组充当中心词的定语. 英译时动宾词组可译成动名词短语、动作名词+of介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或不定式短语'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 采用腺管开口分型和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大肠肿瘤Pit pattern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tumors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3(4)];应用皮肤牵张带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Effect of external tissue extender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 in ankle and foot[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1)].
1.4陈述句标题用陈述句作标题'译成英语时'一般不译成完整的陈述句'而译成英语的名词性词组、动名词短语及具有逻辑主谓关系的词组'突出关键词[3]. 例如:关节镜辅助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Treatment of metacarpophalangeal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assisted with metacarpophalangeal arthroscopy[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骨基质明胶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Tissue engineered cartilage constructed by growth factor?induc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allogenic bone matrix gelatin[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3)].
1.5带有副标题或破折号的标题正副标题之间为同位关系'或是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补充解释、细节补充、背景交代、分层说明等'可按原形式译出英语标题'中间用冒号或破折号隔开. 例如: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膳食治疗状况与血脂控制达标率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Dietary treatment and success rate of cont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pid lowering drugs: a multi?center study of current status on clinical control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China[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4)];新型人工肝材料接枝改性聚丙烯膜体外免疫相容性的实验研究In vitro immunocompatibility of a novel bioartificial liver reactor material: propylene?acidam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membrane[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2)].
此外,中文医学论文标题'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常把病例数放在正标题中,而英文标题常把病例数置于副标题. 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带有病例数的中文标题'不论是否带有副标题'在译成英文标题时一般都放在副标题中'即用增加副标题的办法来处理病例数或者放在摘要正文一开始来说明病例数. 例如:北京地区108例SARS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转归分析Clinical manifestation' 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nalysis of 108 cases in Beijing[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11)].
2英译论文标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1避免缩写词医学论文标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英文缩写词. 由于医用英文缩写词众多'如果使用过于随意有可能让读者费解. 国际刊物《儿科核心期刊文摘》(Core Journals in Pediatrics)对缩写词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 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先写全称,缩写附后并加括号[4]. 我国医学期刊中论文标题用缩写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且没有缩写的全称'这可能也是科技情报不能与国际接轨的原因之一. 如果英译标题不遵守所投刊物的规则,文章就有可能不易被国际期刊所采用. 如果英译标题确实需要用缩略词时,应该在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缩写附后括号. 例如PDGF?2链基因三链形成寡核苷酸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ffects of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C6 glioma cells with triple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TFO)[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 21(6)];肝纤维化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亚单位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相关性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receptor?β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hepatic tissue in hepatic fibrosis rats[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11)].
2.2避免套用汉语题目的模式由于受汉语语法的限制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中文医学论文标题中'含“……的研究”和“……的探讨”的标题占相当比例. 我国一些期刊在翻译此类标题时往往将其直译为“study' research' discussion 或 exploration”等. 很多人由于受汉语题目的影响'认为题目中若少了“研究”、“探讨”等字样就不像论文题目[5]. 其实'绝大部分论文题目中的“研究”和“探讨”两个字没有多少实在意义. 如果论文不是旨在介绍所谈问题的研究经过和方法'“研究”或“探讨”二词概可不译'尤其是那些概念多而英文长的复杂题目更需如此. 笔者曾查阅了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在2005年全年发表的484篇文章中'含这两个词的文章仅有4篇'占不到1%. 在2004年影响因子排在前五位的《Nature Reviews Cancer》和《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两个杂志中,其全年发表的文章总数分别是195和209,含有这两个词的文章数分别是4和0.
此外'中国人写文章出于谦虚'标题中往往会加上“浅谈”、“初探”、“刍议”之类的自谦词,这已成为中文标题的一个模式. 这些词实为空话'与论文内容无关'读者在其阅读过程中也会对之熟视无睹. 在国外的医学刊物中'“浅谈”“初探”这类句式较少见'这是因为欧美人认为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不必谦虚客套. 如将这些自谦词译出'会让人觉得本该简练的论文标题显得冗长累赘'重点不突出.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论文题目有可能会让人觉得文章的作者不负责任'所论述的内容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缺乏严肃性. 因此,在英译标题时,应该省去那些受汉语影响又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例如: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ⅤLeiden 突变的研究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nd factor ⅤLeiden mutation[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1)];肝移植术后血管与胆道并发症介入治疗初探 Vascular and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中国医学杂志' 2002' 115(11)].
2.3正确使用介词由于论文标题英译时一般由名词词组来表示'所以比较多地使用介词. 论文标题中用最多的介词有of(表示动宾关系'所属关系'或同位关系)'on(表示对……的作用或影响)'in/among(在某范围中或人群中)'with(患有某种疾病'用某种方法等)'for(作为……)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汉语标题与英文标题对比中'领悟标题英译时介词的用法(划线部分):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时兰尼碱受体的作用Effect of carvedilol on ryanodine receptor in heart failure[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8)];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expression in the circ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and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8)];氨茶碱治疗急重哮喘的随机对比研究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minophylline for severe acute asthma [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1999' 23(1)].
有关医学论文标题的英译'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事项'例如数词、药名的翻译、冠词﹑标点符号的运用等. 论文标题翻译上也还有很多技巧问题'如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等等. 要想译好医学论文标题'除了译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语言修养外'重要的是要对中英文习惯表达进行对比'应该以英语文体的思路风格来完成汉语标题的英译.
【参考文献】
[1] 刘明东. 试论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10):43-47.
[2] 刘向红. 科技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J ]. 中国科技翻译' 2001,14(1): 60-63.
朝鲜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韩医学”,英译本《伤寒杂病论》译者认为其可与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欧几里德原理在几何学中的地位相媲美。到了近现代,由于华侨对中药的需求,海外中药市场兴旺。在抗战前,药材占我国出口的第二位,仅次于蚕丝。1973年4月,中医针灸在国际上首次取得合法地位,美国第一个《中医法》在内华达州诞生,美国现在中医诊所约有5000个。在英国,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经常使用中医药,每年在中医等传统医疗方面的消费开支达1.3亿英镑。2008年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主要学习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在德国,有四到五万人从事中医工作而且还不是华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成立了中医理论研究所。东南亚国家如泰国于2009年由泰国国王正式签发了中医立法文件,泰国卫生部把中医药列入疾病治疗辅助医科,并列入《国家从医条例》。东欧国家如捷克,有以针灸和推拿为主的中医药服务,在捷克行医的人员几乎都来自中国,2009年该国有10万人曾经接受过中医药方面的服务。中东国家的伊朗也与中国建立了中医方面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医药文化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学习中医文化。
传统中医文化在文化统战中的作用
文化统战工作应基于大文化、大统战理念,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大众文化的社会感化功能,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络功能[1]。传统中医文化恰恰具备了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增强海内外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引导作用传统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医乃仁术”,这个“仁”就是儒家的“仁”。孔子把“仁”作为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礼记•中庸》有“仁者人也”,也就是说“仁”是人的本质,国家君王要“施仁政”,所有人都要有“仁爱之心”。这种仁爱的思想为大众所普遍接受,能引导人们避恶向善、讲究礼仪,与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理是一样的。中医倡导“天人合一”的医学价值观,如《灵枢•邪客》说的“人与天地相应也”,与道家倡导的“道法”是一样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要人们善待万物种类,尊重生命,对人宽容友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运动规律,反映了道教中和谐、平等的思想,所以《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医很讲究一个“和”字,如《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邓翠荣: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体。人体内部的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合的。如《素问•宝命个形论篇》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唯人为贵。”《灵枢•玉版篇》也说:“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认为人在天地间最为尊贵,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一样的。中医的人文精髓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人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引导作用,也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写照。
(二)传统中医文化的凝聚作用传统中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繁衍和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已深深植根于老百姓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之中,并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包容、发展、创新,也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所接受。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汉以后的中医融合了儒、道、佛的精华,从儒家那里接受了伦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医德规范,从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同时中医也对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产生影响,从而成就了儒医、道医和佛医。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医在不同朝代又融合了匈奴、女真、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荔枝核、檀香等,渐为中原医家所采用,中医也被一些少数民族接受并融合形成了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维医、蒙医、藏医等。中医并不排斥外来医学,如在西医传入我国后,清朝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撰写了《医林改错》,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和治疗体系。古人云“有容乃大”,中医文化正是因为它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使它历经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保存下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和满族统治的清朝时期,中医仍为主流医学。在元代,伏羲、神农、黄帝“三皇”成为医学祖神,供奉于三皇庙,由医家专司祭祀。清朝由政府命令编纂的《医宗金鉴》是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中医书籍进行校订、编辑而成,包括医学理论、方剂、针灸等内容,是清朝太医院医学生的教科书。现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中医热”,其影响逐渐深远,也证明了传统中医强大的生命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对中华儿女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中医文化也在长期的融合中因民族的认同而一代代传承下来,这种文化认同表现在许多人移民到了国外,仍然信赖中医,在生病时仍想到中医,并把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带到国外,服务于广大同胞,也服务于所在国的人们。他们对中医文化的归属和认同,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和认同,由此可见,中医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p#分页标题#e#
(三)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作用传统中医来自民间,古有神农氏尝百草而著《神农本草经》之说,明代李时珍遍采草药而著《本草纲目》之实。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大众。中医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符合大众的文化传统,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风俗习惯当中。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春捂秋冻”,“火烤三伏,护头护肚”“,冬吃萝卜夏吃姜,暑天喝些绿豆汤”,“三月三荠菜当灵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这些疗效确切,又蕴含着中医养生道理的习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为人们所乐于接受,自然得到高度认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全球也兴起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热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正符合这种社会需求,《内经》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病人还未表现出病症时就能判断出病人的情况而提前用药,阻止疾病的发生,或生病后根据病人情况,预见到他可能加重的方面提前用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正是现代医学理念开始倡导的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转变。同时因为中药大都是以植物、动物等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创伤小,效果好,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百姓主动寻求中医,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现在港、澳、台地区也重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治未病”疗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筹划的“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先后于2007年、2008年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让港澳地区的民众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也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带来的健康快乐。由于中医文化的吸引,使海内外同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加深了对祖国的认同。
(四)传统中医文化的联络作用中医学产生于中国民间,它具有很明显的地域色彩,又历经变迁,与不同地缘的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包容宽广的文化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如饮食习惯、民居服饰、民间信仰等都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中医文化却没有太大的地域差异,如中医的诊病方法、中药的煎煮方法、针灸的穴位等。同时,中医文化在一些传统民俗节日中也有体现,如中国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以外,不少地方的百姓还悬艾叶、菖蒲,认为其有避邪驱瘴的功效,这是有一定中医理论根据的。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叶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脾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此外,一些地方的老百姓还佩香囊,因为香囊内的朱砂、雄黄、香药等有芳香醒神、驱毒辟虫的功效,含避邪驱瘟之意,现已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还盛行饮雄黄酒,在小孩身上抹雄黄的风俗,中医认为雄黄有避虫毒的功效。江浙地区有浴兰汤风俗,据《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这一风俗后来又有一些改变,主要是药物的改变,如菖蒲、艾叶、紫苏、桃叶等,选一种或数种混合煎水洗浴。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农历五月五日接近夏至,这一时期,蚊虫、病菌等开始繁衍孳生,加之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大,人体容易不适应而生病,这些药物均是芳香药,能芳香开窍、提神醒脑、避免蚊虫叮咬。所以这些习俗能流传至今。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无论是港澳台同胞还是海外华侨华人,到端午节时,想到的仍是屈原、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可见传统中医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民俗中,将所有的中华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以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
传统中医文化因其所蕴含的仁爱、和谐、包容等深刻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当前,应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以中医文化为纽带,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不断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现有24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见表1),其中14种为综合期刊,8种为专科期刊,2种为文摘类期刊,几乎涵盖了口腔医学的所有领域,其中13种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数字化情况调查结果
2.1版权页调查对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版权页的调查显示,有21本标注了电子信箱,占84%;只有9种期刊建立版权网站;标有2个网址的有1种。分布情况见图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相对处于被动、落后的状态,与国外期刊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2CNKI收录全文情况除7种期刊(占总数33.33%)缺失首期或最早数期,《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更新至2007年止,其余13种期刊(占总数61.90%)收录自期刊创刊以来所有全文。
2.3国外数据库收录本研究以PubMed为代表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至2008年9月止,PubMed年收录中国口腔医学科技期刊只有3种(占收录期刊总数的12%),包括《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其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自1987年1月刊~2008年2月刊共2770篇论著的英文摘要,小部分早期论著的摘要暂缺;《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收录1997年2月至2008年8月共1404篇英文摘要;《上海口腔医学杂志》共收录1992年6月~2008年8月2064篇论著,其中1960篇提供全文PDF链接,2008年全部则只提供英文摘要。
2.4国内口腔医学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
2.4.1主办单位网站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口腔医学》、《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5种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拥有主办单位网站的链接网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和《上海口腔医学》依托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网站,提供一般性信息包括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甚至全文PDF文件下载,相关链接较全面,构架完善,并设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和《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的链接网页则仅提供版权页等一般信息,不具备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及文献下载等功能,支持网上投稿。
2.4.2版权网站期刊建立版权网站可借助因特网方便、快速的特点,在提供期刊文献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快、更广泛的医学信息服务[3]。《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和《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是国内目前拥有版权网站的口腔医学科技期刊,作为以印刷版本期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站,其提供各期刊的简单介绍以及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种相关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期刊订购、论文投稿。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文献设有HTML和PDF两种链接,但全文未上传,也未见留言信息。
3口腔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