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音乐赏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5:00:08

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赏析论文篇(1)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音乐赏析论文篇(2)

《孔雀》是导演顾长卫的电影处女作,影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安阳小城里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的生活和命运。青春的微小的挣扎和无助、人在家庭里犹如困兽的喘息和窒息、家人带来的卑微和耻辱、个人在急景流年的人生里被裹挟而去的匆促和慌乱……小城对一切梦想的围困、围猎和追杀,对一切奢侈念想毫不留情的唾弃、消磨和催折……影片收束在一家人在一个冬日去动物园里看孔雀的诡异气氛里,仿佛在向我们揭示片名里所隐藏的秘密——也就是整个影片的主旋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梦想,渴望自己的生活是精彩的,梦想的实现就仿佛是孔雀的开屏一样,成为平淡生活里亮丽的一笔。但现实生活总是残酷的,就像他们一样,我们也许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也许只是怀揣着自己理想而没有行动过。但结局也许都是一样的——梦想从来没有实现过。生活是永远不会按照你自己对它的设计过下去的……

电影《孔雀》在故事结构上是按照分别对姐姐、哥哥、弟弟的讲述分为了三大部分,音乐也就自然的在整部影片的总体布局上也分为了三大块。其中在导演在划分这三个部分的时候,除了通过画面影像和弟弟的旁白外,音乐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以说,音乐在该片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构成整部影片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影片中有很多情节都有音乐的铺底,虽然音乐的使用率较高,但并没有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反而每次音乐的出现都让人感觉很自然也很舒服。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并通过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画内乐与画外乐、音画的同步、对位与平行、音乐蒙太奇等)推动着整个影片情节的发展,为影片增色很多。下面我就分类细致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音乐赏析论文篇(3)

高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各个中外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然后举了初中课本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式所写的诗歌形式。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又如,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音画。四、音乐与政治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创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虽然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高中音乐作为提高高中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门课程,对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在音乐教学中,综合历史、地理、文学、美术、政治、哲学、美学、戏剧、影视等学科知识,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会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心得,愿与同行共勉。

音乐赏析论文篇(4)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音乐赏析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2-01

一、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发展

高校音乐鉴赏课作为促进学生审美情操发展的重要课程,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独有的特点进行课程制定,保证能够在音乐鉴赏课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欣赏点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欧洲音乐作品作为一门涉及历史、人文、音乐史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内容,其综合性和历史性令其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欧洲音乐文化的巨大变革与发展。设定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鉴赏课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性、理解性和综合性的考察,对于其自我独立思考和音乐知识分析整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在欧洲音乐发展中,从中世纪开始,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还是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所塑造的不同音乐风格。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家,都需要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聆听经典的音乐作品,充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这样才能够保证以高校的音乐赏析课为基础,在未来进一步深度探索欧洲音乐作品。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对美育教育的作用

据上述,当前高校音乐鉴赏课中利用欧洲音乐作品来进行典型内容分析鉴赏必不可少,除了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外,对于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美育教学也非常重要。

从美育教育的角度来说,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念的内容,其教学需要充分对音乐中的美好事物进行辨析和探索,利用音乐分析、音乐聆听、音乐欣赏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自我健全的音乐审美观念。在音乐教育之中,对于学生的美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之中,对于其未来的心理构建、趣味人生和创造力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现代化的音乐赏析课程中,以欧洲音乐作品为例来进行学生的美育教育,可以充分保证美育教学以经典文化音乐作品为例进行教育的实质化转变,以提升学生的现代美育特点为核心,充分保证欧洲文化中的经典音乐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自我音乐审美和理论起到提升作用。

在相关的欧洲音乐作品赏析课中,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于美学观念的认知,教师可以从著名的欧洲音乐家入手,根据当时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引导学生聆听其一生中不同年龄层次所创作出来的不同作品,无论是曲式结构、创造手法还是作品内容,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音乐家自我对于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提升。这样的音乐赏析方式是对于学生的不同审美内涵的考验和探索,保证了其利用对比法、聆听法、参与法等多种音乐赏析方法进行探索之后能够深刻理解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对于高校来说,其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和了解中充分扩展自我音乐知识领域,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自我音乐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就能够随之提升。一般来说,鉴赏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才是美育教学的美学观念传递的核心保障。所以在进行欧洲音乐作品赏析的过程中,先从理论基础上向学生传递欧洲音乐作品的特点,再通过实际的聆听和鉴赏课来塑造音乐形象。这样的结合方式不仅能够坚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以美育教育为核心来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保证在实践和创新探索中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能够激发起学生性格中积极、乐观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总结

对于高校来说,开设音乐赏析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从经典的音乐作品中吸取知识和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和丰富自我思想和内涵。欧洲音乐作品作为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设定其为基本的鉴赏内容,就是对学生美育能力的锻炼和自我创造力的丰富,这样的鉴赏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定,保证欧洲音乐作品中的经典内涵能够充分影响学生对于美学的认知和对于自我审美能力的构建。总体来说,音乐鉴赏课中对于学生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材料选择是决定其教育效果的基础,音乐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充分保证教育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04).

[2]林彦君.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审美素质教育[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3]周静.大学音乐教材的可接受性――试评《走进音乐――音乐知识与欣赏》[J].艺术探索,2005(S2).

音乐赏析论文篇(6)

在大学音乐鉴赏中,理性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及内涵。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诞生于极具时代特色及文化的环境之下,音乐作品富有极为浓烈的情感。在学生感悟这些优秀音乐作品时,需注意充分发挥出理性认识,以便更好的理解音乐内涵,对音乐作品更为正确深入的欣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包含着词曲,歌词与音乐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依存,且不可被分割。因此,在音乐鉴赏中,需注意加强对音乐作品词曲的充分考量,实行一个全面化的作品鉴赏。避免出现单纯鉴赏曲目,完全忽略歌词的状况。在一个完整的状态喜爱对音乐进行理性认识,才可帮助实现对音乐形象的完整鉴赏,为审美评价提供助力。器乐作品的鉴赏与声乐相比,其难度较大[1]。因为器乐作品不包含歌词,因此在鉴赏中,只可从音乐题目、时代背景等方面入手,去充分理解歌曲内涵,难度颇高。因此,在器乐作品的鉴赏中,鉴赏者需具备极为丰富的文化基础及专业的知识理论,以便对作品内涵进行精准感知。鉴赏人员对于音乐的鉴赏结论并不等于理性认知,真正的理性认知是指对音乐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并有机结合个人情感,充分体会音乐创作者的情感内涵。如果在音乐鉴赏中,能够有机的结合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充分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那么则会感悟到歌曲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体会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及激烈情感。

二、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审美探析

与常见的音乐评论相比,音乐审美探析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同的。音乐评论的重点在于音乐作品创作中的音乐逻辑考量。而音乐审美探析则更加着重于音乐情感感知。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时,需注意充分考虑到多种艺术元素,以此帮助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情感充分考量,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及内容做创新拓展处理。第二,在对音乐内涵充分感知的基础之上,对音乐的表达形式做创新处理,对于其艺术评价信息进行反馈。对于音乐的审美评价并非单指对某音乐作品的评价及结论,而是需注意有机结合理论认知、个人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出个人的艺术想象力,进而加强音乐作品的精神影响力。

三、加强大学音乐鉴赏理性及审美教学策略

(一)加强音乐艺术文化欣赏

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缺乏必要专业化的艺术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注意对自身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做完善化处理。并运用丰富化的教学设备等对音乐教学的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并在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完美融合音乐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为音乐艺术鉴赏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助力。

(二)加强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

在大学的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作品评价与鉴赏并非仅着重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自身便包含着丰富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充分地表现出音乐知识的广度及深度。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需注意加强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尽量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知识,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品位。

(三)参考多种音乐文化元素,丰富地区民族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极为悠久,且现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2]。在我国的各民族地域均具有极为丰富的音乐资源,对于音乐理性探析及审美教学而言,能够充分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因此需将其作为音乐鉴赏理性及审美研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予以设计。

(四)拓展音乐教学课程,加强音乐鉴赏实用性

在现今大部分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及模式均将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作为基础。音乐及艺术文化的逐步积累,使得现今采用的教学模式与音乐艺术实际完全脱离。所以,在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需注意对大量的音乐资源及素材做更新、拓展的处理。除却对音乐理论知识做详细讲授之外,还需注意加强音乐鉴赏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帮助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及审美能力。

(五)加强合作式学习,强化音乐探析交流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对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的探究。在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均属于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在小组中可以充分表达出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3]。与此同时,在小组探究中,各类观点层出不穷,也可帮助促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内涵进行全面考究,这就是音乐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直接表达。

四、结语

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的运用,是帮助学生充分科学感受各类音乐的基本原则。积极把握住各种音乐情感的内容抒发,对不同音乐形式做区分化处理,则是理性认知及审美评价的基础性材料。以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看待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工作,才可帮助有效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鑫.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探析[J].艺术科技,2014(4):367.

[2]罗丹阳.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探析[J].音乐大观,2014(8):

187-188.

音乐赏析论文篇(7)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音乐赏析论文篇(8)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些重要价值,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1.艺术品位提升的价值

音乐欣赏作为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艺术品位提升的价值。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又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受人们喜爱的艺术。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①因此,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提升欣赏者的艺术品位,培养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体验力、艺术感悟力、艺术理解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2.美学品格提升的价值

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可以健全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在其所著的《艺术学概论》一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②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艺术欣赏,自然具有美学品格提升的价值。

3.人格完美铸造的价值

音乐欣赏可以铸造完美的人格,这又主要通过陶冶人的情感来实现。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③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达到情感共鸣,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完善欣赏者的人格。

4.音乐综合素质提升的价值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提升欣赏者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能力、音乐分析能力、音乐研究能力等音乐综合素质。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说的就是见多识广的道理。

二、音乐欣赏内容论

音乐欣赏作为一门课程,其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1.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音乐欣赏的“案头工作”,也是具体欣赏的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果音乐作品的曲谱是具体的“音乐建筑”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作品分析便是解读“设计图纸”,以便更精准、更全面地欣赏具体的“音乐建筑”,避免盲目的、随意的、即兴的欣赏。作品分析的具体内容,又包括词曲作者的生平简历、时代背景、艺术道路、艺术追求、艺术风格、思想特点等。

2.具体欣赏

具体欣赏即进入“音乐建筑”内部,进行具体、实际的欣赏。具体内容又包括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社会美、抒情美、形象美、模糊美、朦胧美等)、语言特征(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等)、体裁特征(声乐作品的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劳动歌曲、进行曲、讽刺歌曲、诙谐歌曲、舞蹈歌曲等。器乐作品的序曲、组曲、进行曲、夜曲、叙事曲、幻想曲、狂想曲、随想曲、舞曲、谐谑曲、交响音画、交响曲等)、曲式特征(声乐作品的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多部曲式等;器乐作品的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混合曲式、自由曲式等)、结构特征(情节结构、组织结构、音响结构、过程结构、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等。

三、音乐欣赏方法论

方法虽然属于手段范畴,但它对于实现目的却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知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方法论则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联系、互相配套的。同样,在音乐欣赏中,也要在音乐欣赏价值认识论的基础上配之以科学、正确的音乐欣赏方法,方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收到预期的欣赏效果。

音乐欣赏的具体方法,可分解为以下两大层面。

1.把握音乐的欣赏步骤

音乐的欣赏步骤,主要包括音响感知、情感体验、艺术联想、艺术想象、艺术理解、艺术评价、艺术再造等。

2.运用音乐的欣赏方法

狭义的音乐欣赏,其欣赏方法主要有两种:感性欣赏法。此种欣赏方法指的是凭欣赏者的艺术感觉进行欣赏的方法,其特点是思维随着音符自由飞扬,让情感自由发挥,使欣赏者通过“移情”作用,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满足。理性欣赏法。此种欣赏方法是凭理智进行欣赏的方法,既品尝把玩,又分析判断,这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功力。

艺术院校中的音乐欣赏方法,是感性欣赏法与理性欣赏法的综合运用,使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完成音乐欣赏的任务。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限于篇幅与能力,本文只能管窥蠡测,概而言之。

注释:

①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95.

音乐赏析论文篇(9)

音乐欣赏是中学音乐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音乐欣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中学音乐欣赏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音乐欣赏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学科,对于中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可以提高其在音乐赏析方面的鉴赏能力,同时音乐欣赏给予学生更多的是拓展了他们的发散式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了合理开发。通过音乐欣赏使中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创作背景及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来说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在优雅的艺术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中学音乐欣赏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传输,从而忽视了音乐本身的主体地位。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从而无法达到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这门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能够使学生接受并产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直接欣赏教学法

直接欣赏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只需认真聆听音乐,并对其进行赏析。这种教学方法比较乏味和枯燥,虽然对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明显,但也不失为一种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

(二)联想想象欣赏教学法

联想想象的欣赏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闭上双眼,边听音乐边想象,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转化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这有利于对音乐主题思想的理解。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这部音乐作品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音乐,主要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恬静之美。学生在聆听这部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对音乐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使学生的想象画面更加优美和恬静。在春天的夜晚,春风拂面,听到江水流动的声音。一望无际的天空,一弯皎洁的明月倒映江中。月影在江中随波荡漾,两岸的花竞相开放,随着春风微微摇动。这种大自然的美无法用语言形容,而学生的想象却可以将其静谧优美的情景展现在脑海中。这种联想想象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思维的拓展都是一种提高。

(三)引导欣赏教学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引导欣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音乐内容或主题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音乐欣赏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赏析能力及判断能力得到提高。

(四)对比欣赏教学法

教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欣赏的教学方法应注重选取对比性较强并且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教师要明确音乐作品对比的目的及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针对音乐作品的旋律、音色、体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欣赏。这种对比欣赏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质。

(五)讨论欣赏教学法

运用讨论欣赏音乐教学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学生在对音乐作品仔细聆听后,进行分组讨论,最终确定结论。这种讨论欣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表看法,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听取其他人的看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

本文通过了解中学音乐欣赏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高效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于中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很多,本文列举了五种使用广泛并效果较为明显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五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详细分析,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对于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及特点进行个别的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更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中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与任务的顺利完成,对学生来说也是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春苗.新课标理念下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

音乐赏析论文篇(10)

随着高中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再次如火如荼地展开。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课改探索也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出现许多新气象,其中有一种教学现象引起了许多教师的争论,那就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是用“理性”的分析来剖解作品、解释作品?还是尊重学生直接通过“聆听”用“感性”的方法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这两种教学理念哪一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准确地体现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能更好地完成高中音乐课课程培养目标?本文将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不同的声音

观点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既然是音乐欣赏课(也包括鉴赏课),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少讲,学生应该尽量多听。①因为音乐本身具有模糊性和不可指向性的特点,它是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教师多讲不仅徒劳,而且也更多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很容易导致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独到见解。如果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则可以着重从作品的历史文化、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角度去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另外,持有此种观点的教师还从作曲家创作作品的角度去证明欣赏音乐作品应该“感性”而非“理性” 的道理。他们认为:很多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创作都源于内心一种强烈的情感驱使,并不是简单的音乐元素和作曲技法的堆砌。柴科夫斯基曾说:“写一部器乐曲……这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②肖邦在创作《玛祖卡》时曾说:“心中翻腾着的情感就像在风中熊熊燃烧的篝火一样炽热……”③这些都是内心直接的感性情感对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影响的真实写照。这同时也说明即使是作曲家,其音乐作品也是更多地在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而音乐元素和创作技法只是被看成能唤起演奏者和听众情感共鸣的方式而已。音乐作品的核心是“思想情感”,音乐元素只是外在的形式,所以欣赏教学更应该把握作品的“核心”,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聆听”,注重“感性” 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强调音乐元素这种外在的形式来解析音乐作品,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以上这一观点体现了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感受。因为在平时的课堂上,如果教师洋洋洒洒地从旋律、节奏、力度、和声、曲式结构等元素去剖析音乐作品时,学生往往是很反感的。一来,是听不懂这中间的许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二来,本该内心持有的那份产生联想的“感性美”也在这种“为什么?”的理性分析中变得荡然无存。学生的“审美”在这第一步就遭到了“扼杀”,于是便出现了“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所以,广大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普通的音乐欣赏者而言,感性的情感体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过程,如果只是注重音乐作品的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忽略情感的直接体验,那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完整而深刻的感受音乐之美。

观点二: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直接的感性情感体验只是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初级阶段。原因是这种仅凭“感性”的体验往往只能局限于作品的喜怒哀乐的表面感受,而无法深入作品的内涵,更无法从“理性”的角度一步步地提高,逐步达到更高层次的专业欣赏水准。换言之,高中欣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更要让学生分析、理解产生这些“美”的原因,掌握音乐作品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结构、音色变化、调性转换、配器等形式要素来达到“美”的表现的。

此观点符合了专业音乐学习的思维逻辑。结合音乐教师自身的欣赏经验来说,如果连“主题”都无法抓住,那如何去理解和体会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 “英雄”在苦难中战胜敌人的感人过程和从死亡边缘重新振作、从号角声中走向光明和胜利的高大形象呢?!再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奏鸣曲式结构中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对比发展变化,不能把握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不同创作意图,那么对这部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迁、思想内涵等的感受或许就无法达到十分深刻的地步。

综上所述,以上两派观点似乎各说各有理,那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做才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继续深入探究。

首先要探究一下产生以上两个观点的理论依据。

二、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

要探讨某种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就不得不思考该种教学方式是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音乐课的课程性质是通过鉴赏音乐作品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鉴赏教学“感性情感体验”和“理性领会音乐元素作用”两种要求确实都是存在的。所以,持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教师似乎都可以在《课标》中找到自己教学行为的理论支撑。但通过仔细甄别“强调情感体验”、“领会元素的作用”可以看出:虽然《课标》都提到了“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两方面要求,然而从宏观的培养目标来看《课标》,首先强调的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并非是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从活动建议来看,《课标》也明确指出:“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心应该是直接的“感性”情感体验,而非“理性”的元素和技法的解析。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否定“理性”分析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为了说明音乐鉴赏课“感性”和“理性”的正确关系,我们有必要弄清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性”和“理性”各自起到的作用。

三、“感性”、“理性”在欣赏中的作用

当一个欣赏者开始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作品的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刺激欣赏者的听觉器官让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和联想,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联系,并将自己投射到作品中。在这种共鸣想象联系的过程中,欣赏者便自然而然地享受着来自音乐作品的“美”。事实上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认识就是如此的直接。比如,欣赏者感受到民歌《小白菜》的悲伤情怀时,是先想到其旋律的下行还是直接产生了这种悲伤情感?答案肯定是后者。也就是说欣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是内心联觉的直接感应,而不是技法、元素、结构的逻辑推理。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在《走进音乐世界》的讲座中也指出:“即使是专业音乐人士也不可能‘听懂’每一部音乐作品。”这也充分说明是否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表现技法等要素对感悟乐曲内涵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法用音乐元素分析计算推导得出的。“内心联觉、直接感受”才是体会音乐美的最好方法。这种“感性”的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完整地感受音乐的“美”,体验作品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那么在鉴赏过程中 “理性” 分析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理性”解释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理解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懂得“产生美”的原因,领会“表现美”的技法。这种“理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为部分学生希望向音乐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无论是从事演奏、演唱、创作甚至理论研究的音乐人才都不可能仅通过“聆听、体验”音乐作品就能完成学习的,而是要通过大量的生理技能和理论技法的学习训练才能完成的,而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解析正是理论技法学习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看,“理性”对于学生能够在音乐专业向纵深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感性”与“理性”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其实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并不能简单地采用“非此即彼”的观念。但是这两种不同教学理念的受众面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感性”倾向于“业余、兴趣、享受美”的学习目标。“理性”则倾向于“专业、系统、知识技能训练”的学习目标。两者相比,无论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后者均远高于前者。虽然不能否定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欣赏水平的提升作用,但现行教材突出的“经典 + 典型”的设置思路造就了内容的“广、繁、难”特点,使得音乐课在学生音乐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无法具体展开“理性”的专业学习,只适合“感性 ”的业余学习。而且《课标》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培养音乐爱好者,通过音乐培育心智积极健康的公民,而非音乐专业人才。所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心还是应该落在“感性”的听赏方面;“理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非主要手段。当下我们一说到音乐鉴赏课就立刻想到要用曲式、旋律、节奏、力度、和声、音色、配器、调式调性等元素给学生展开教学的这一观点和做法值得反思。

四、再论“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教学原则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师会坚持认为:音乐鉴赏要从“理性”的音乐元素分析入手?原因有二:其一,文章前面所提到《课标》中要求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标准之一“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其二,专家学者针对高中音乐课指出“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不错,“以音乐为本”的确有强调通过音乐元素进行教学的理念,但那是针对中小学歌唱教学、演奏教学的普适性要求,即使是高中歌唱模块、演奏模块也可以通过音乐元素进行适当的分析、解释、引导。因为此时所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往往是很基础性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是鉴赏教学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多样的(有交响乐、协奏曲、钢琴曲、琵琶曲、歌剧、古曲……)、经典的、宏大的,甚至是艰深的。这些作品所涉及的音乐理论知识、创作技法、演奏、演唱技巧等跟演唱一首简单、朴实的歌曲,演奏一首小曲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决不能同日而语,也绝非是非专业教学所能胜任的。但遗憾的是就有那么多的教师以为抓住了以上两个理由,便不顾学生的具体学情,坚持认为:如果音乐课离开了音乐元素就不能称之为“音乐课”了。更有甚者指出:如果音乐课不从音乐元素的角度去讲解,只强调“感性”、“聆听”、“体验”的教法,那么任何一位教师都能上音乐课,就不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来授课了。但本人却不这么认为。首先,虽然本文的观点提出了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感性”重于“理性”的观点。但并不否定“理性”学习在学生向专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同时也应该为有能力和兴趣在音乐专业上想进一步发展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这是《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其次,高中音乐课的授课形式丰富多样,谁会否定教师的演唱、演奏、舞蹈等作为常规教学手段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任何提问都有可能出现,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是不可能胜任音乐教学任务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高中音乐鉴赏课“以音乐为本”教学指导原则的本意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重心放在对音乐作品“音响”的聆听上,而非“文字解说”的这一层面而言的。并不是说“以音乐为本”就一定要用音乐元素来解释任何一部音乐作品。说实话,就当下全国普通高中生的音乐基础和高考体制(音乐是非考试科目)而言,音乐课如果过分强调从音乐元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进行作品欣赏,那么音乐课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五、结 论

高中音乐鉴赏课应该“感性”重于“理性”,要立足于音乐文化和审美教育相结合,尽量简化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框架,将“理性”的分析作为一种非主流的辅助手段,尽可能突出“感性聆听”,体验作品完整的美感,加强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感悟,努力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努力。

注 释:

①《应该如何处理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与讲解的关系》,《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第3期“国培在线”。

音乐赏析论文篇(11)

2.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四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合而为一,成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目的旨在完成对于音乐作品创作完善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巧的学习,而非培养一个作曲家。

3.新开设《外国民族音乐》等新型前沿课程,一方面获得对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曲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明确人类音乐的多样性,人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的普遍性。懂得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此课程与音乐理论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对比,突显出音乐世界的丰富与广博,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观念的认识层次。

4.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将中国、外国乐器演奏成为有选择的必修课程,即中外乐器必须各选择一件进行学习,目标是了解相应乐器的基本知识,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

5.将原有的《音乐教学法》拓展为《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新课程属于音乐学科教育学的范畴,具有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可以更加系统、完善地引导本科教育专业学生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与新要求。

二、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

1.密切了学科关联的系统综合性。以《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课程为例,将以往《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理论整合,去除过于专业培养作曲家的艰深部分,充实与实际作品相联系、实践能力相适应的使用技巧。本课程在非试点院校没有开设,传统院校仍采用专业化而非实用化的四门课程、分别授课。

2.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协调统一性。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为例,将旧有的《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整合拓展为《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更加系统、完善地引导学生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与新要求。本课程在非试点院校没有开设,传统院校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教学方式。

3.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前沿性。以《外国民族音乐》课程为例,可以获得对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曲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此类课程除以往在各大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及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全面系统开设形成了示范效应外,教育部试点院校也随之全面系统开设,除此之外的传统音乐学科学校开设尚不普遍且不够系统。

4.强调了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适应性。以《中外乐器演奏》课程为例,了解掌握相应乐器的基本知识,赏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适应当今中小学课外趣味活动建立军乐队、民乐队的实际能力需求。本课程在非试点院校一般只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只针对某一类乐器。不具备普遍教育意义。

5.拓展了从欣赏到鉴赏的广泛性与专业性。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各试点院校适时开设了《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器乐名作与演奏赏析》两门课程,将以往《音乐名作欣赏》课程统一授课的方式打破,更具针对性与专业性,同时突出了对于学生演唱、演奏方式、状态的提升作用。这样的课程在以往有音乐学院系统有类似课程开设,如《歌剧艺术赏析》《弦乐艺术赏析》,但相较于前述的《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器乐名作与演奏赏析》范围相对偏小,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