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16 10:55:39

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民族音乐教学篇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在音乐教育这一方面的发展也开始蓬勃,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通过分析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的情况可以得知,仍然存在着对民族音乐教育忽视的问题,但是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和民族习惯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与艺术结晶,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只有从民族音乐教育开展中的问题出发,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完善,才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促使所有学生都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这也就意味着加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民族音乐的概述

由于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学生在感受学习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魅力文化。民间音乐是一个国家音乐教育的核心基础,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那是不行的。由此可见,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和教师必须担负起这一重任,并积极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向学生传达音乐中的情感。由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的历史十分悠久,所以积累的民族音乐极为丰富,在这久远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音乐,无论是风格、体裁还是音调,都丰富多彩,并且还形成了五大类的民族风格音乐,那就是民族器乐、民间歌舞、戏曲、民间歌曲、说唱。无论是这其中哪一大类型,细分都有高达几百种,少则二十多种,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具有的音乐是不同的,所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他们所形成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规律,甚至有一些民间音乐极具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二、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是感性的,所以民族音乐能够直观地反映一个民族具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甚至能够涵盖这一民族的情感与精神,包裹着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必须依靠教育这一途径来实现,所以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时必须注重演奏、演唱等方面,从这些方面培养研究民族音乐的人才。广义的民族音乐是基于民族和一定文化背景下被传承的共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得知,民族音乐不仅包括各民族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民间音乐,同时也包括在近现代由中国作家所创作的一些音乐作品。而狭义的民族音乐主要是指前者,并不包括近现代中国作家创作的音乐。一直以来民族音乐都是各个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因为民族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流露,它真切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痛苦欢乐,寄托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这就意味着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情感与精神,恰恰能够体现这一民族的思想和灵魂,也就是这些民族智慧的发源地。

三、目前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当前,有不少高校在音乐教学中都加入了民族音乐的内容,但是有关民族音乐的实践仍然存在着问题,所以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完善。

1.教师对民族音乐认知不够

在进行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关键因素,必须通过科学的讲解和引导,才能够确保大学生树立对民族音乐的正确认知。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有一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认识不够深入,因为他们大多接受的是现代音乐教学,比如古典音乐、西方音乐等,对于本民族音乐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并没有建立与本民族有关的完整音乐知识体系。这就意味着高校音乐教师在展开民族音乐教学时,总会不自觉地利用现代音乐的思维去阐述或理解民族音乐,学生在接受这种教学时,也会忽略民族音乐具有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缺乏对民族音乐正确的认知。

2.民族音乐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形式和内容是比较独特的,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时,必须使用专业的教材,这样才能够准确传承民族音乐中的内涵与精髓。尽管绝大部分高校开设了民族音乐的课程,但是所使用的教材比较落后,在形式上不够新颖,内容上不够全面,并且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时,总是过于牵强。另一方面,有一些学校对民族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他们并没有让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

3.民族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古典音乐和欧美音乐的教学,所以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配置还是课程安排,都会以主要的音乐教学需求为主。比如,在展开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时,通常讲解古典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理论,设置声乐与钢琴等课程。但是对民族音乐来说,这种注重并没有体现出来,即便安排了有关的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较少,通常只有这一专业的学生才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再加上选修民族音乐的学生数量较少,所以基本上绝大部分学生缺乏了解与学习民族音乐的途径,而这是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播与继承的。4.教师民族音乐素养有待提高由于民族音乐具有极其丰富的音乐内涵、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所以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时,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民族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需要对民族音乐的背景文化知识有着充分的了解。但事实是,绝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所具有的民族音乐专业素养并不高,因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仅仅是形式、旋律等方面,而对于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则缺乏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音乐教师在这些民族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仅仅是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很少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没有凸显民族音乐的真正魅力,也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中的丰富情感,因此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不足,总是觉得民族音乐并没有那么有魅力。

四、完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策略

1.树立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观念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必须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念,要将民族音乐放在第一位,扭转以往重视西洋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理念。因为观念会决定思维,而思维将会决定方法,最后才能够决定具体的行动和结果,由于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我国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并没有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那么即便学生已经有所获得,他们在社会中也无法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为此,学校必须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课程设置、艺术实践,都要做出一些较大的调整,要通过这些措施尽可能向学生灌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成为合格的音乐工作者。也就是说,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时,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引,为民族音乐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政策,保证让高校和大学生都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通过一些宣传,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非凡价值,创造民族音乐传承的氛围。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处理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音乐形式具有的不同优势与价值,有意识地接受那些西方音乐中的精华。由此可见,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从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出发,重新审视民族音乐教育,通过民族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促使民族音乐的辉煌再现。

2.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教材资源

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离不开教材资源的辅助,有科学合理的教材资源,才能够确保民族音乐在传承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所以高校必须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教材资源,并建立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首先高校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尤其要注重选择内容丰富表现积极的教材资源,并且要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其次,高校除了使用国家统一的教材之外,还要根据所在地区民族音乐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资源,这样才能够确保大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地域性特点。

3.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

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课程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民族音乐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是在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中,并没有作为主要课程呈现出来,一直以来民族音乐的内容都会被穿插在音乐综合课中讲授,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少之又少,但是他们却了解贝多芬和莫扎特等一些西方的音乐家,这种现象对于继承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在进行音乐课程的设置时,通常按照知识内容体系来展开,这种课程设置虽然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民族音乐中的经典元曲,但是很难给他们留下完整的印象,再加上音乐知识点数量较多并且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音乐课程。所以高校应该增加民族音乐的课时数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与了解民族音乐。与此同时,高校要增设民族音乐的选修课和实践课,这是因为民族音乐通常与某个民族的人文历史息息相关,所以通过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民族聚居区参观和交流,体会到当地的文化与音乐,真实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4.建立专业化教师团队

高校在展开民族音乐教学时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民族音乐知识传播的重要人物,会影响到音乐传播的效果,所以教师所具有的技能素养是拓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关键,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目前在高校中从事音乐学科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来自不同的高等艺术院校,他们所学的专业是有差异的,所以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确保教学的基础。只有确保高校民族音乐教师具有足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素养,他们才会从理解民族音乐的角度,为学生传递民族音乐的精髓。所以,高校可以引入民族音乐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学工作,向大学生传授一些民族音乐的知识与技巧,要让学生对民族音乐具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民族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让他们的民族音乐知识变得更加丰富,这样才能够在进行教学时传承民族音乐。

5.完善教学方法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的身影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所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也应该通过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学习民族音乐。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应该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让学生从多个途径进行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因为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很难把握民族音乐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让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曲目,了解民族音乐的特征。其次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多和一些民间艺人进行交流,甚至是自己创作一些音乐作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挖掘我国众多民族的优秀作品,因为不同时期的作品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背景是不同的,但是共同点都非常丰富。比如抗战时期的黄河大合唱、解放之后的梁祝,这些优秀音乐作品都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的精神,学生在学习这些乐曲时,他们会被激发出民族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而兴趣的培养是要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大概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比较熟悉的经典曲目,从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题材民族音乐的风格。结束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音乐这一学科的教育目的是用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不仅是因为民族音乐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民族音乐的发展,为学生营造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

作者:崔琦 羡涛单位:菲律宾女子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

民族音乐教学篇2

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中华民族创作了大量富有地域风情的民族音乐,社会发展促使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逐渐融合,形成只属于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世界全球化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水平,传承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增强高校学生民族情感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高校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民族音乐文化简介

民族音乐即在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下,各个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运用民族特有的语言,或者各地的方言,加上民族器乐辅助创作而成,用以抒发和交流情感的音乐形式,具体包括民歌、戏曲等。从整体上讲,民族音乐创作并非遵循专业的音乐艺术规律,而是民众在长时间音乐实践活动当中逐渐形成的传统的音乐套式或者韵律,所以,民族音乐文化从本质上讲,也是各个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更为详细地说,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其一,民族音乐文化源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民众辛勤创作的成果,是传统音乐文化审美理念及民众情感内涵的集中体现。我国民族数量多达56个,很多民族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部分民族由于长时间隔绝外界的状态下发展,其音乐文化深受本民族价值理念影响,因此非常完整地保留了民族独有的创作形式及创作理念。文化并无高下优劣的区分,尽管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不符合现代声乐艺术的理念,但永远都是民众灵魂深处无法抹灭的烙印。其二,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当中含有多种民族语言文化,其体现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进程当中丰富的理念,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当中含有多种音乐形式,比如戏曲、小调等,此外还包含丰富的演唱方法及演奏乐器,在采用不同的民族语言演唱这些小调或者民歌时,获得的视听效果也全然不同。音乐原本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而民族音乐和优美的旋律相互融合,就能散发出惊人的魅力。其三,民族音乐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地创新发展,也是中华民族自身艺术修养的体现,从这一角度来讲,民族音乐文化所展现的,也是一个民族最为动人的一面。其四,民族音乐文化当中还包含着大量的民族乐器,使得声乐艺术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各个民族极富特色的乐器既是创作演奏民族音乐必需的工具,也是民族音乐文化谋求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学习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永葆民族文化的活力

民族音乐是传统音乐艺术当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是无数民众为之不断努力才取得的成果。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是各个民族长期音乐实践的成果,形象地体现了不同地区民族特有的风俗。我国民族音乐不仅形式多变,而且深得民众的喜爱,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欣赏民族音乐,既可以帮助学生认真体会民族音乐当中所蕴藏的深厚情感,还可以深刻感受民族音乐当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助于永葆民族文化的活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高校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社会,因此培养和提升其道德素养极为重要。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学习大量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能够显著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促使学生担当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很多高校学生因为沉重的课业而焦灼不堪,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会不堪重负。而音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精神,还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认真了解各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欣赏民族音乐歌曲,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所承担的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学业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

(四)有助于培养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

现代社会中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再加上西方音乐文化带来的强大冲击,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削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高校教育应当将传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注重培养新时代的音乐人才,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创新发展。在音乐教学当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还有利于学生熟悉民族音乐,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文化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意韵。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时,高校音乐教师要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独特的美感,使其成长为符合时展、社会进步的优秀音乐人才。

三、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创新音乐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文化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不是简单地传授音乐知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为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理念是开展实践的指导,为确保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获得更好的运用,首先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才能通过音乐教学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以音乐曲目《高山流水》的教学为例,不仅对道家思想进行了诠释,也充分体现了大自然巨大的魅力,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了解掌握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此外,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适当融入部分新的时代元素,以音乐作品《梅花三弄》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民族乐器演奏乐曲,比如箫、古筝等,充分展现不同乐器的演奏风格,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还可以尝试加入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比如蒙古族音乐等,让学生了解山歌、戏曲以及长调和短调的区别,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演唱民族音乐作品,从而充分地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增强自己学习音乐的能力。

(二)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

高校音乐教学都是以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为基础而开展的,在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始终掌握主导权,由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安排被动接受,在教学实践当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难以真正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魅力,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教学的目标及内容,认为民族音乐文化太过陈旧,不愿意认真学习。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应当对音乐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民族音乐的地位,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为学生营造富有浓厚民族音乐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并且在音乐教学当中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高校学生来自各个省市,生活环境与从小接受的文化熏陶都有所差异,让学生上台展示家乡特有的音乐文化,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并相互借鉴学习。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还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喜爱的民族音乐文化,又创新了音乐教学的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所有活动的中心,其积极性明显上升,而音乐教学的作用也会达到最大化。

(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创新,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了解和熟悉民族音乐文化,结合教学需求,采用不同形式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与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音乐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营造出特定的音乐场景,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民族音乐。比如在教授理论知识时,高校音乐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学习运用音乐理论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方法。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不同形式及发展的最新动态,使音乐教学更加新颖有趣,从而显著增强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意愿。

(四)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在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当中,一味采取旧的方式,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理论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强烈兴趣,使教学效率获得显著提升。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时,高校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行探讨各个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旋律特征,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动力。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掌握各种民族音乐的风格,使民族音乐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演唱各个民族的经典歌曲,从而显著地增强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

(五)通过分层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学生自身差异会对音乐学习造成阻碍,因此,在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时,高校音乐教师必须正确面对这种差异,结合教学目标,适当地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教学之中,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更好地提高自身素养。在高校音乐实践当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情况,通过分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合理地选择不同的音乐曲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反复练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能力。

(六)通过创新音乐教学活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为增强音乐教学的吸引力,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大量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效果。比如可以组织各种民间音乐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间音乐,进而更加深入地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熟悉民间音乐表演的形式和技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显著增强音乐教学的活力,从而确保民间音乐文化获得更好的传承。

(七)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

创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宣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时还要注意讲解的方式和切入的角度,尤其要注意创新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比如,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自己喜爱的曲目,练习创作新的曲目,通过实践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显著提升。

四、结语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充分体现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情感色彩。高校音乐教学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力度,有利于陶冶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感。所以,高校音乐教学要注意引入民族音乐文化,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增强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通过音乐教学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在掌握丰富音乐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掌握其表演形式及表演技巧,进而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音乐人才。

作者:李珊珊 单位:江汉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教学篇3

在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民族音乐依托其自身魅力在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处变不惊,静静沉淀。民族音乐拥有仙乐一般的优美旋律,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延续提供了精神血脉,积蓄了精神力量。民族音乐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时代流行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音乐内蕴。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致力于突破音乐教学的陈规与窠臼,积极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先进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优势。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现状

网络文化元素盛行为学生开拓了更加宽广的视听娱乐渠道,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审美观念的肤浅化甚至低俗化。面对纷繁复杂的视听娱乐潮流,学生并不能精准而理智地作出正确选择。面对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高校学生在教师引导缺位的情况下难以深刻地体悟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底蕴。众多高校学生沉迷于歌颂情爱的流行音乐而无法自拔,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对欧美音乐以及韩国音乐多有青睐。原本极富魅力的民族音乐受到高校学生的忽视甚至冷遇,因不能得到时代和大众的青睐而式微。有鉴于此,高校有必反求诸己,对学生加强民族音乐素养方面的培训,同时加强对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视,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高校学生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探求民族音乐中的独特文化、底蕴与旨趣,方能在感受民族音乐魅力的基础上重振民族音乐。目前相关高校并未给予音乐教学以足够的重视,这导致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不仅单一沉闷,而且教学方式也较为单调乏味。高校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单一且枯燥的音乐模仿中学习民族音乐演唱技巧。这种教学模式逆向强化了民族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枯燥形象,与形式丰富且熠熠生辉的多元化音乐文化活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将学生融入到对传统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来,容易导致学生在心目中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刻板印象。对此,教师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尝试真正走入民族音乐深处并深入理解民族音乐本身的内涵。民族音乐发展迟滞的原因之一便是高校并未给予民族音乐应有的师资配置以及充分的预算经费,这便导致民族音乐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能及时吸收新鲜的民族音乐理论。教师队伍自身的教学素养与时代脱节进一步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富含时代元素的民族音乐熏陶,这种教学困境不能促使学生从心底真正爱上民族音乐。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民族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以建设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基础进行民族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为民族音乐教学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频繁培训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有助于壮大民族音乐教师队伍。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

(一)利用网络元素,多渠道开展教学

民族音乐相较于流行音乐,其内涵隐藏在“枯燥”的外表之下。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努力尝试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初步将学生吸引到学习民族音乐的轨道中来,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民族音乐的信心。高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逐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利开展纵深教学。例如,多媒体便是高校教师可以选取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形式及其与音响效果的配合可以为学生营造民族音乐表演气氛,立体的音响效果可以最大限度还原舞台表演的真实状况,促使学生沉浸在如《好一朵茉莉花》等民族音乐所营造的音乐氛围之中。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式民族音乐教学体验,通过不断为学生展示有关民族音乐的影像与音乐作品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珍贵的民族音乐影像资料,给予学生足够空间和时间就民族音乐展开讨论,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及与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引导学生在体会两种民族音乐文化不同之处的同时加强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展示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这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

(二)利用课外传播,多方面实施教学

随着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民族乐器也渐渐回归到高校学生手中。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推进民族音乐教学,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把握好学习节奏。多方面吸收民族音乐的营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民族音乐的有关知识时,应当把握好教学力度与教学节奏。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入课堂给予专业指导,保证学生借助专家的知识力量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对课外知识的学习攻克学习民族音乐的难题,助力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开展户外访谈和知识搜集活动,让学生在校园课堂之外仍能及时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好课余时间为学生讲述《东方红》等民族音乐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只有当学生心目中充满着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之时,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体会到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强化课外民族音乐知识学习之际,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探索。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民族音乐乐器表演比赛,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向学的氛围,借助比赛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素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乐器比赛时,应当密切关注赛况,应当对学生的比赛情况及时记录,以便在赛后对学生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关键建议。只有教师和学生团结一心,共同为学习民族音乐付出实际行动,民族音乐才能行稳致远。

(三)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全方位设置课程

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面临种种挑战,其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左倾趋向,高校的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爱好,在课程设置上形式主义突出,如此难免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存有抵制情绪,因此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例如,在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应当从民族音乐本身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课程设计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设置应符合新时代的主流审美需求,引导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民族音乐课程进行学习,感受民族音乐的精神脉搏。张延武老师上世纪末创作了竹笛独奏曲《乡歌》,其创作大量运用陕北民歌素材,且利用竹笛等一系列民族乐器生动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作品达到了婉转动听、扣人心弦的效果,其民族音乐与西洋大小调相结合的模式为陕北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在讲授民族音乐课程时,可以与陕北民歌变奏钢琴曲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体会其各自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分享感受。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习竹笛,使之在无和弦复调伴奏的情况下表达真挚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借此展开竹笛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演奏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如此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去。在讲授和欣赏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应大量加入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学习并亲身感受民族乐器和文化,将其融入课堂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四)创新教学手段,多层面打破陈规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学校的教学方法往往徘徊在讲授和赏析层面,导致实践性课程偏少。民族音乐的传承重在运用与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理应打破常规。例如,教师应当开展创造性教学,促使音乐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应该选择优秀且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民族音乐作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尝试演奏且在演奏的同时感受声音和振动的手感,以此强化学生对于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校园课程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进行分组,成立小型民乐团或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曲目进行演奏。如果学生能力不足,教师也可以选择西方音乐或者自己创作的和声复调作品进行基础练习,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和基础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并彩排演出一些小型的民族音乐剧,通过改编一些熟悉的课本剧等形式,用手中的民族音乐不拘泥于曲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具有个人魅力的音乐作品。高校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在旧有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手段革故鼎新,将班级授课制与导生制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大量利用情景法展开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感和情景体验,让学生爱上民族音乐,由此更加顺利地推进文化传承。民族音乐饱含中华民族先辈数千年的心血和希冀,处于“娱乐至死”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重任。教师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当开创新型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共同为传承民族音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兰晓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2):113-115.

[2]申展,刘咏莲.浅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4,(17):10.

[3]李巧伟,张天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J].艺术科技,2015,(03):12.

[4]徐寒梅,温泉,李林.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音乐,2011,(04):234-236.

作者:刘泽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