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物理说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14

物理说课论文

物理说课论文篇(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在《运动的描述》一章中安排的第一节是《一、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其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介绍“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位移和路程”等几个运动学基本概念。通常情况下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孤立地抓住这几个概念自身的特征来介绍,而没能将这几个概念和“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建立起适当的联系,并在与“运动”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基础上帮助学生来理解与体会这几个概念的物理含义,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局限。笔者有幸听了一位知名特级教师上了这堂课,这位老师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改进:通过一组“貌似平平淡淡,实质设计精妙”的设问,把教学目标中所需完成的几个运动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物理论文,自然地依附于对“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的理解之中。让笔者对课堂设问艺术又有了新的理解。以下是笔者对这堂课一个教学片断的记录和整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章的第一节:《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把教材阅读一遍。

师:阅读教材后,对教材所介绍的这几个概念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生:……

师:如果同学们提不出问题,那么老师提个问题问大家吧——什么叫运动?

生A: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运动

师:关于“运动”的概念,A 同学的回答很好!老师接下来再提第二个问题——什么叫运动?

生:(笑声)

生B:位置变化叫运动。

引出关于位移与路程的教学

(继续提问)

师:接下来老师还想向同学们提出第三个问题——什么叫运动?

生C:相对位置变化叫运动。

引出关于参考系的教学

(继续追问)

师:老师还想追问——什么叫运动?

生:……

生D: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运动。

师:“运动”概念定义中有“时间”这两个字吗?

生D:没有。

师:有“时间”吗?

生D:有。

师:在哪里?

生D:在“变化”里。

师:回答得太好了!

师:太好了!因为完成任何变化都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时间”就在“变化”里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此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师:既然“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运动”,那么,了解“时间与时刻”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运动就应该是不可忽缺的了。

自然地引出“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教学。

通过对“运动”概念的拓展研究,提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问题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问题。

师:通过对“运动”概念的上述研究我们了解到:物体的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运动。可见,“运动”实际上就是指:运动物体在不同的“时刻”到达不同的“空间位置”。针对“运动”概念,我还想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

生(齐) :什么是运动?(笑声)

师:是的。再次重复提出老问题,是想请同学们结合“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运动”这一概念,进而去体会“运动”的复杂性及研究复杂的“运动”的方法与技巧。

师:我们已经对“运动”这一概念有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回顾一下这个过程,然后再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入地思考……

生F:“运动”是“变化”、是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师:很好!继续……

就这节课这个片段的教学特色而言物理论文,笔者大致概括为如下几点:

1、教材处理的特色:教学中是把“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位移和路程”等几个运动学基本概念融入什么是“运动”这一更为基本的概念中,进而自然地提出和合理地建构起来的。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什么是“运动”这一核心概念的准确、细腻、层次分明的认识过程。

2、教学处理的特色:把学生的阅读、思考、研讨与教师的设疑、设问、启发相结合,较多地运用师生间的交流来逐步把认识过程推向深处、推向高潮。教学设计的合理、教师设问的精巧、认知层次的分明、课堂氛围的营造等,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启迪、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影响等,均取得一定的成效。

3、思维活动的特色:整节课的思维活动紧紧围绕对什么是“运动”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而逐步深入、逐步细致、逐步具体的展开。思维活动的起点不高;思维活动的方式平凡;思维活动的目标指向明确;思维活动过程的逻辑推理严密;思维活动得到的判断可信。

物理说课论文篇(2)

在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各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面是作者详细给我们介绍了怎样搞好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

1 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①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③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④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2 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2.1 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2 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2.3 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3 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交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①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②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③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4 自读深化

物理说课论文篇(3)

怎么会有两个“语文”呢?其实,不仅语文,很多学科都有两个概念。比如说“盲人音乐家阿炳音乐水平很高”,这个音乐肯定不是我们学校教学中的音乐。音乐,自然就有两个概念。再说语文,比如“某保安小伙子语文水平不错”“某教师语文教学水平不错”,这两句话中的“语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专家认为,前一个“语文”是语文学科,后一个“语文”是语文课程。可是这样的概念区分仍然不严密,没有区分开学科与课程的关系。

孙绵涛教授作过区别:“学科与课程是二个概念,既然是二个概念,它们就有区别,就不相同。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混同使用的情况,一方面是使用者没有看到它们的差别,另一方面,这二个概念具有交融在一起的联系性,似乎具有等同性的特征。”孙教授只是指出学科与课程这两个概念不同,不能混同使用,“交融在一起的联系性”与“等同性”只是两个概念的共同性,不是各自的区别性。笔者以为,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外延彼此交叉的概念。学科包含课程的学科与非课程的学科,课程也包含若干学科的课程。交叉关系的概念不宜并列,两个语文不能说成语文学科与语文课程,应当说成科学领域的语文学科与教育领域的语文学科,或者非课程的语文学科与课程的语文学科。但这样还不够简明。

科学领域的学科,如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语言学,技术科学中的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等,都是与其知识相联系的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知识系统内子系统的集合概念。教育领域的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课程概念,指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学科。教育领域的学科是科学领域的学科经过课程化而形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身。可是,三大科学领域中并没有“语文”这个现成的分支,所谓科学领域的语文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归属。但应当看到,科学领域的学科经过课程化,成为相应的教育领域的学科的两种对应情况。一门教育领域的学科对应一门科学领域的学科,比如“地理”对应“地理”,“生物”对应“生物”;一门教育领域的学科对多门科学领域的学科,比如“政治”对应“政治经济学”“哲学”“时事政治”等。“语文”对应的学科较多,涉及“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阅读学”“写作学”“文艺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也就是说,教育领域的语文学科是由多门科学领域的学科的相关内容,经过课程化而形成的。其“相关内容”是学校课程中语文学科的前身,可称为“前语文”。“前语文”经过课程化,即按照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的认知方式、结构,进行选择与删减、抽象与演绎,改造、编制成新的知识体系与教学体系,以形成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语文功课,即学校课程中的语文学科。所以,我们可以用“前语文”与“语文”来称谓两种语文。

诠释语文,若说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给“前语文”作解释,因为人们需要运用这门科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交际;若说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给语文课程下定义,因为学校需要运用这门教育学科的内容进行教学。至于语文教学活动中必然存在交际行为,也正是其教育学科来自科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可能有人要问,说“诠释语文”,怎么把“给语文课程下定义”放进去呢?诠释即解释,是概念的理解方式。这个理解方式,可以是一般性解释,也可以是定义性解释。

概念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备受争议。对于普遍流行的“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一定义,逻辑界似乎并不满意。一些研究专家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②;“概念是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③;“概念是通过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来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④。无论哪种观点都与概念的属性相关,下面就从概念属性的角度谈谈我们现有的――

“语文”定义的修改

逻辑学告诉我们,属性是对一个对象(事物)的抽象刻画。索绪尔之后的许多人将其“所指”(即概念)物质化,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概念是反映对象属性的思维形态,只能抽象化,不能物质化。

这类抽象化的属性,分为特有属性与共有属性。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对象独有而为别类对象所不具有的属性。人们就是通过对象的特有属性来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如“两足、无毛、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特有属性,从而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而“有五官、四肢、有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等”则不仅为人所具有,也为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这是共有属性。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特有属性具有区别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综合性”就是“语文课程”的特有属性,它能将学校课程中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实践性”则不仅为语文学科所具有,也为其他学科所具有,这是学校课程中众多学科的共有属性。因为,基础教育中每一门学科都需要实践,都需要运用。再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中已经包含实践,这里再说“实践”有重复之嫌。当然,如果是一般性解释而不是下定义,通过重复强调则又当别论。

这类具有区别性的特有属性,又分为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某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和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是本质属性的两个特点。如“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人的其他特有属性,如“无毛、两足、直立行走等”则是“人”非本质属性,它们仅有类的区别性而没有质的规定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特有属性中的本质属性,“综合性”是“语文”特有属性中的非本质属性。因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决定“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同时也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属性。既有区别性,更有规定性。首先,它规定了语文课程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决定了语文功课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综合性”则不一样,它是语文学科特有属性中的非本质属性。比如由与生俱来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综合性”的内容,能区别那些非语文学科,而不能规定或确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核心目标。

有人说,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备;应该说概念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及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或许又有人会反问,本质属性在特有属性之中,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也揭示了特有属性吗?错。这里的特有属性不周延,特有属性之内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两个部分,后一个部分不能被排除在外。“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特有属性),需要放在定义中;而“人”的其他特有属性“无毛、两足、直立行走”等也要放在定义中,否则这“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性就不完整。

关于对象(事物)的属性有四种:共有属性、特有属性、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下面联系语文课程定义中的多种属性来看一幅表格:

“实践性”是共有属性,当然也是非本质属性;没有学科间的区别性,更没有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定性。“综合性”虽是特有属性,却不是本质属性;只有学科间的区别性,没有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定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特有属性,更是本质属性;既有学科间的区别性,更有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定性。不能认为只有本质属性才能用来下定义,特有属性虽然是本质属性,但也可以甚至应该与本质属性结合起来下定义。

所以,语文课程的定义应当这样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这样的定义,也能避免“实践性”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相重复的嫌疑。如此认识语文课程的定义,还可以进行――

“语文本体”的重构

“语文本体”,是多年来人们一直追问、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它直接关涉到能否正确理解与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与主要教学目标,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搞清楚与建构好这个概念。

要论语文本体,先说本体。“Ontologie”(上世纪初日本学者译为“本体论”)是西方第一哲学,其实把它译为“本体论”并不准确,西方许多哲学研究者早就发现“本体论”一词并不能正确对应“ontology”,而提出“是论”“本是论”“存在论”“存有论”等词语。此外,“ontology”历经海德格尔等人批评与建构又变成更为复杂的概念。日本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后,也逐渐把“本体论”改为“存在论”,到1950年后几乎不用“本体”之说了。可我国偏偏有学者仍然牵强过来建构“某某本体”或“某某本体论”。近一二十年来,“本体论”这个词被我国理论界广泛使用。出现了所谓“文学本体论”“戏剧本体论”“翻译本体论”“语文本体论”……但种种“本体论”显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退一步讲,就算已经有了一个定论也还不能完全照搬。文化翻译学表明,民族语言之间常常在翻译时找不到对应的词。这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文化现象。有人指出我国没有“ontology”的内容,而用“本体论”一词容易将人引向另外一类内容,比如以为它就是我国古代的“本根”“本体”“体用”之类的学说。

西方哲学中“Ontologie”的真义尽管不统一,但大体意思仍然指的是纯粹哲学。如果说哲学是普遍的学说,那么本体论则是普遍中的普遍,是最普遍的理论。尽管我国理论界大都认可其使用的“本体”“本体论”这个词源于西方哲学,但是其所讲的文学、戏剧、语文等理论和“Ontologie”的大体意思怎么也牵连不起来。比如“语文本身构成的基质和元素”⑤中的“元素”根本不是纯粹哲学领域的内容。

然则,语文本体是不是引用了我国自古以来的“本体”之说呢?我国古代的“本体”一词也是多义的:

1.指事物本身,如“八音有本体,五音有自然”⑥。

2.事物的原样或自身,如“又集驳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其见《汉书》二十五,《汉记》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⑦。

3.原来的体制、格局,如“余按 周处 此志……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⑧。

4.主体,“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⑨。

5.佛教称诸法的根本自体或与应身相对的法身,“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⑩。

我们不妨取用其基本义――“事物本身”――来建构语文本体。事物本身――本体――由本质与现象两部分构成。事物本质是人类通过思维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以人类思想理性或人类生存发展意识作为统帅,以语言为媒介的思想认识与思维形态,具有名称、时间、空间、价值等特殊规定,具有发现、界定、彰显、区分、抽象和产生各种相关事物的能力,具有思维对象形而上者的容貌,有别于天地万物的现象显现。大凡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两个部分,前者为形而上,后者为形而下。语文本体中的形而上――本质――是什么?就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本体中的形而下――现象――又是什么?凡属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范畴的具体内容都是其现象部分。反之,语文课程的非本质属性“综合性”(特有属性)与“实践性”(共有属性)及其形而下――现象――的部分则不是语文本体,而是非语文本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进行――

非语文本体的识别

尽管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比较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误将“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当作了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进行教学,以致语文本体和非语文本体彼此错位,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只要弄清楚语文本体,就可识别非语文本体,排除非语文本体的干扰,就能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凡属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范畴的内容才是语文本体的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思想教育、道德教化、精神培养、情感陶冶等非语文本体的内容识别出来,排除到语文本体之外。可能有人反问:“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也是语文教育的功能啊!”须知,功能有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或曰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语文本体所对应的教育功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功能;非语文本体所对应的教育功能是语文教育的辅助功能、次要功能。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排除到语文本体之外,并不是排除到语文教学之外。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二是引导学生运用非语文本体的内容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如凭借文本主题来解读表达主题的写作方法。这样,既可以避免非语文本体对语文本体的干扰,又可以结合两者进行有机的语文教学。而且,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等语文教育的辅助功能、次要功能也会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产生。

如此说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某些表述仍然需要修改与调整。一些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之类,最好增加“渗透”“融合”“体现”之类的动词,以免喧宾夺主。再如“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一段,明显把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放在同等位置,相当于要求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所有内容,让语文教学陷于“包罗万象,不堪负重”的境地。如果这样改一下,“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逐步自觉地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接受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影响,顺其自然地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为以后提高在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作准备”,就可以区别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一提到学习语言就认为是学习语言学中的语言知识的观点,排除到语文本体之外。十年课改,语文教师被“系统传授语文知识”的批评弄怕了,在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训练方面畏手畏脚,以至于眼看一届届学子语文素养逐步下降而手足无措。现在只要知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及其统摄下的内容是语文本体,而静态地理解、掌握汉语言的系统知识与组成结构则是非语文本体,就能消除语文教师“畏言如虎”的顾虑,使他们理直气壮地进行语言训练,从事语言运用的教学。静态地理解与掌握汉语言的系统知识与组成结构,是大学课程中文本体的内容;动态地理解、掌握适合中学生所需要的语言运用的方法与技能,是中学课程语文本体的内容。只有弄清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的关系,摆正语文本体与非语文本体的位置,中学语文教学才能完成其主要任务,达到其核心目标。

――――――――

参考文献

①孙绵涛:《学科论》,《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②金岳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③章沛:《逻辑基础》,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④杭州大学等十大院校逻辑学编写组:《逻辑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曹明海:《对语文本体的思考与阐释》,《语文建设》,2014年第9期。

⑥魏・阮籍:《乐论》。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

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物理说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78-01

引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的教学质量。

1.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3)要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立来规范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这种模式更具目标性;(4)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和任务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1]。比如说,在学习"相互作用"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重力、摩擦力、弹力?""为什么说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规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2.2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孤立地进行学习,只是强调学生要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其实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所以老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说,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针对牛顿三大定律的认识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都说说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3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验类教学,所以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同样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比如说,老师可以开展重力实验、加速度实验、摩擦实验等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物理说课论文篇(5)

《分子与细胞》中依次介绍了细胞的重要性以及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的组成分子和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运输以及能量供应,最后介绍了细胞的生命历程,注重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细胞及其他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节中阐述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而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把植物学与动物学相联系,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论证了它们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二)必修课程《遗传与进化》与生物进化的联系

《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和进化两个部分。遗传与进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遗传的过程中伴随着进化,遗传中出现可遗传的变异,而这种不定向的变异经过一系列的选择得以遗传积累,最后表现出进化。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遗传部分介绍的内容包括“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统一,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三)必修课程《稳态与环境》与生物进化的联系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稳态与环境》中介绍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实质是种群内、种群与物种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也就是共同进化的结果。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帮助学生理解稳态、调节和环境等生物学核心知识,认识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二、高中生物进化课程内容的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背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一些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高中生物进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因此高中生物进化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还原知识的背景,并要求有生动性、丰富性。例如设置“假如你是生物科学家要探究生物是怎样进化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情景;设置“生物进化理论仍然在发展吗”的问题辩论等。另外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在附录部分设计相关知识的介绍或相关网站链接的介绍以便于学生对资源的利用学习。

(二)课程内容

1。 课程内容的选择

(1)兼备实用性与发展性

这里所说的实用性就是奥恩斯坦的选择课程内容七项标准中的实用性,持有不同观点的教育家对实用性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实用性的课程内容有利于课程实现其社会价值。发展性的课程内容有利于课程实现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价值。例如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这一节中除了介绍“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这些比较大众化的进化学说外,还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简要介绍别的国家认可的进化学说并启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这体现发展性)。

(2)兼备学科性与生活性

这里的学科性对应奥恩斯坦的选择课程内容七项标准中的可学性和可行性。生活性对应奥恩斯坦的选择课程内容七项标准中的兴趣和意义。例如在《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中要体现学科性介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基本知识,还要体现生活性,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探究近几年环境变化对生活在周围的昆虫的影响。

2.课程内容的组织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基本有这样几种:纵向组织、横向组织、逻辑顺序、心理顺序、直线式、螺旋上升式。

(1)纵向组织

纵向组织是依据某些标准按先后顺序组织排列课程内容。例如按时间的顺序介绍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先后介绍进化理论中的拉马克主义、达尔文主义、现代达尔文主义、直生论、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等。

(2)横向组织

横向组织是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内容。例如详细列举美国,日本,中国,英国各个国家主要认同的生物进化学说(包括主要的人物,起源的时间、背景等)。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指按照学科本身系统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例如要先介绍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才能介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相关的知识,然后才能介绍多种育种方法等。

(4)心理顺序

心理顺序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组织安排课程内容,以往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探索研究是我们研究进化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源。比如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达尔文,为什么还会同意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观点。

(5)直线式与螺旋上升式

物理说课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O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Z-3198(2009)05-0188-02

物理化学是物理学与化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该课程是化工技术类专业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它在化学与化工人才培养中有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科学世界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物理化学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精品课程,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即教材)改革、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管理(包括教学时间、教学安排、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分标准等等)改革。

1 教学内容改革。即教材改革

我们先后使用了天津大学王正烈主编的《物理化学》第一版、第二版,教学过程中,不断选用新教材,对老师来说要加重负担,要不断写新的备课笔记。但我们体会到,写备课笔记可以加深对内容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近些年来由于量子力学、微电子技术、波谱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催化剂、纳米材料的出现,促进了物理化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把物理化学的新知识、新成果介绍给学生。

2 教学过程改革中。采用“六个相结合”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于难理解的概念,先从微观上解释,说明其物理化学意义,再从宏观上形象化。比如介绍熵的物理意义时,我们可以将红墨水滴入水中,红墨水不断扩散。系统混乱度逐渐增大,来描述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讲孤立体系熵增加,而开放体系因为可以有负熵流,可使开放体系熵减少。教学中联系生物体成长、壮大、死亡过程与熵的变化情况;还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孤立体系――“一个封闭的山村”,熵值会越来越大,发展的动力就越来越小,经济落后,人民受穷,而要改变面貌。必须改革开放,把山村变成开放体系,“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就是引进负熵流,使体系熵值减少,才能快速发展。这样既加深了对熵定律理论的理解,又能从自然科学角度说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性。

③内容与方法论相结合。对物理化学中一些原理、定律的建立,除了要讲清原理的内容外,还要说明该原理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得来的。例如讲理想气体、理想溶液、理想吸附时,向学生说明这是采用理想模型法得来的;讲可逆过程时,说明这是采用科学抽象法得来的;讲标准燃烧热、标准生成热、标准电极电位等时,说明这是采用相对数值法得来的。还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说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④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相结合。在教材的每一章末尾。或习题课上,介绍与本章内容相关物理化学前沿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

⑤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学研究成果结合进去。例如在讲熵判据时,结合教研论文“对化学热力学熵判据的讨论”,来讨论“熵总是过程方向的判据吗?”,在讲化学平衡移动时,结合教研论文“反应组分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讨论“增加反应的浓度平衡一定向产物方向移动吗?”等等。

⑥理论教学与化工生产相结合。我们是职业院校,培养的大多数学生将来要到化工生产第一线,因此更要注重实验环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高技能,高水平的应用性人才。例如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结合工业合成氨的具体状况。探讨如何提高反应速率,增加氨的产量。

3 习题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物理化学课程是一门十分强调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的理论课程。要学好它很不容易的,物理化学被认为是化工技术类专业中最难学的课程。难学的原因在于它有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定律,非常抽象不好理解,不好掌握,习题难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除了上好理论课外,习题课是一个重要的、必有可少的环节。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必需多做习题。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熟悉与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解题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上习题课要象上理论课一样,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我们习题课的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①扩大知识面的新理论、新知识介绍。

②归纳总结一章中所学的知识。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感觉、片段的知识,只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系统,才能更深刻理解,更好掌握。为此,每一章学习后,我们帮助学生把一章中所学的知识点以“联络图”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③总结学生作业中问题。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特别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对有特色的解题技巧要介绍推广。

④组织讨论思考题。一般教材的每章后面,都有一些思考题。我们先布置给学生先思考、解答,习题课时进行讨论讲解。

⑤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每章学习后,我们都印发给学生一些数量的练习题,其中选择题20个左右,计算题5至8个。这些练习题都是历年教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有代表性,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一般提前发给学生,要学生先做一遍,上习题课时,老师选择其中典型试题讲解。

4 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物理化学教学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飞快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为一体,突破了时空限制,虚拟现实。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把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到教学上,实现教学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上应用,使教学的思想、教学的理论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点与形式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与内容、课外辅导的内容与形式、考试内容与方式、学生成绩评定的标准与手段等发生了变化。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建议和思考

①编制课堂教学的电子教案与教学课件。

②对教材的思考题、练习题、习题进行详细解答。并且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word文档。

物理说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80;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54-04

体育课程中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还是以增强体质为主的问题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话题。在贾齐等人几篇关于体育课程方面的文章里也对此相关问题讨论过,从运动技能与未来生活需要的对应关系出发,在要分清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主次的基础上,最后认为体育课程的功能是传承体育文化。笔者本着“和而不同”学术研究原则,对贾先生的上述观点有自己的不同看法,现一一列出。

1、运动技能的价值与生活需要的对应关系

1.1 失误的推论方法

按贾先生等的说法,运动技能形成价值包括表层价值和深层价值,即“外显的行为变化――即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构成了其表层价值,内隐的认识能力提高和情感体验的获得则构成了其深层价值。”并且“情感与认识属于人性的范畴,属于运动文化的内隐性存在。”而“人借助隐含着人性的文化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文化则作为人性的显现化使自己成为人的对象化存在。”那么按照贾先生等的推论就可以说他是在证明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人性的显现化即人的对象化存在。然而贾先生等并没有这样说,却说“而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所具有的价值普遍性,决定了运动技能形成与未来需要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价值关系。”在这里贾先生等把人的存在等同于未来需要了。按照贾先生等的意思,因为人的存在是通过人性证明的,情感和认识又属于人性的范畴,所以情感体验和认识能力的价值普遍性就只能说明人的存在了。由此可见在贾先生等试图证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未来的需要有必然的关系时,他的前提是推导不出来他的结论的。

1.2 运动技能与未来需要不存在对应关系

运动技能的价值不是从掌握的运动水平和数量在未来生活的运用和对生活的作用就能够解释的。个体的运动技能与个体未来的需要是不可能存在着对应关系的,更不是贾先生等所说的“非对应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弥补不了的。个体的运动技能与未来的需要的关系不是一定有或一定没有。因为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用李泽厚的话说就是“吃饭问题”,而精神需要是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的。运动技能的应用,无非是健身和娱心。身体健康一方面更好地维持生命本身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物质和享用物质;娱心则是人的精神需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经济基础”早就揭示了人的物质生产的必要性,这是人的需要的本质性规定;而如果从李泽厚的历史本体论之一“实用理性”的角度来看运动技能价值的话,显然运动技能价值的非物质性会导致其本身远远地被抛离“实用理性”的范畴,虽然运动技能也会在一方面给人提供“乐感文化”。试想一下,人的生活中没有运动技能,人就没有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吗?显然不是,而事实上运动(通过运动技能)是人的需要的一种,仅仅只是一种,充其量是人的需要的一种必要条件,而远非是充分条件。

2、体育课程无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的矛盾

贾先生等认为“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贾先生等并以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二方面来做说明。如体育教师在按照“增强体质”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在按照传授运动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时,“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再如谈到体育课程的学生成绩评价时认为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一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印。所以说贾先生等认为体育课程中是存在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主次的问题的。

笔者认为增强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存在主次问题。这是因为二者本身是目的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即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这一过程(方法)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正如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实际事物处理的能力一样。你能说方法和目的存在主次的问题吗,显然不能。

运动生理学认为运动条件发射形成运动技能,并把运动技能的形成分3个过程: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辛普森把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7类:“知觉”,包括感官刺激,旨在通过感官注意物体;“准备”,包括心理、身体和情绪3部分,指向为某一动作而准备;“指导的反应”,指在他人或自我指导下所表现的明显动作;“机械练习”,指反复练习;“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够表现复杂的动作行为;“适应”,指个体能够改变动作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创造”,指个体能够根据新的情境的需要创造新的动作型式。前2类是准备阶段;中间类是练习和动作技能初步形成到动作熟练的阶段;最后2类是创造阶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辛普森所说的动作技能目标中的中间3类对应的正是运动生理学的运动技能形成的3个过程。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发现,二者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都强调学习和练习。所以运动技能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包括学习和动作练习的过程。学习和练习比较起来,只不过认知学习在技能形成开始阶段起主要作用,因为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都要从引起个体感知觉开始。而此后过程中的学习就是与动作练习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了。

由此可见,运动技能的形成本身是包括学习和练习的。因为身体动作的练习是可以增强体质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伴随着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过程。

其实这点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既然增强体质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无矛盾,也就不存在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学习运动技术(技能)为主了,所以也不存在“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

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之说。

所以说“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显然是不合适的。既然强调“健康第一”,又怎能说“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呢”。

3、体育课程的功能

3.1 体育课程的功能不能说是传承体育文化

贾先生等的“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中的“性质”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功能”。丛立新在《课程论问题》中已对此作过明确的描述,而贾先生等在《体育课程陛质辨析―一兼评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一文中引用课程的性质则也是出自丛立新的《课程论问题》。如“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3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对照《课程论问题》一书,可以发现“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而“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

贾先生等为什么会认为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承体育文化呢?

贾先生等的“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中的体育文化主要是指运动技能,即“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做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也就是说传承体育文化就基本等同于传承运动技能,这种说法显然也是不合适的。贾先生等为什么有此结论呢?这是缘于贾先生等错误地理解课程概念,把课程片面地作为学科课程来理解。因为只有学科课程才主要涉及传承文化,即传承贾先生理解的与文化等同的经验、与体育文化等同的运动技能。

课程的功能之一是传承文化,有教师的“传”和学生的“承”,也就是传统“教”和“学”,这是传统的课程观点。因为传承文化只是注重从外到内教育过程,是一线性过程,即把学科知识和内容、道德素质要求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教师的传授为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课程本身是社会、学生和学科的综合体,即包括社会和学科一类的经验,又包括学生个体的心理经验。传承文化只是强调把一些现成的、物化的、客观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自然的、主观的心理经验。传承文化只重视学科和社会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主观的能动性和接受性,只强调了静态的知识传受而忽略了动态的、创造性学习过程,这是不符合课程的发展趋势的。课程本身的发展趋势是整合和优化学科、社会和学生3课程因素,现代课程既不是亚里士多德以“七艺”为代表的“要素课程”说,也不是夸美纽斯创立的以“把一切事物教给孩子”为理想的“泛智课程”;既不是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古典自然主义经验课程,也不是当代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经验课程。所以说课程的功能是“传承文化”就不准确了。

贾先生等的课程实际上恰恰就是课程类型之一的“学科课程”。如其从丛立新课程定义推断出课程是经验(文化)的传承,其原话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把经验当作文化来看待。经验本身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也有学生的个体心理经验和学科本身的逻辑经验,经验岂能等同于文化呢?或许我们可以说这种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是指知识、学科内容。这点同样也体现在贾先生等分析文化与课程关系上,像“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在说到课程的下位概念时贾先生等不由自主地就摆出了学科课程。在谈到课程内容与母体文化关系时认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陛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课程内容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不知道贾先生等是如何来看文化这概念的,文化一般意义上理解为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总称。或许我们可以说这种母体文化是指该课程对应的学科,如物理课对应的是物理学、生物课对应的是生物学。但我们不能说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在说到课程内容的存在时贾先生等说“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说课程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也即是他所说的“客体性的存在”。显然这种课程内容是指学科课程。像永恒主义课程说、要素主义课程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贾先生等在理解课程内容的时候,忽略了有别于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学生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的课程。既然学科课程的功能对应着传承文化,而把体育课程作为体育学科课程来理解的话,那么体育课程的功能自然也就是传承体育文化了,这就是贾先生等理解的体育课程的“性质”。

3.2 体育课程“传承体育文化”的实质

体育课程的功能是以“传承体育文化”为主的提出,实质上是“运动技能教育思想”的延续。“运动技能教育思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仿照和借鉴苏联学校体育理论的产物,其特点是“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认为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最现实和最具体的目标和内容,增强学生体质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体育的副产品”。由于运动技能教育思想是以课堂的传授运动技能为主,强调教师的作用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势必忽略作为接受者的学生的主观感受、需要和兴趣。也就是说有教师的“传”就必须有学生的“承”。有教师的“教”就必须有学生的“学”。换句话说,体育课程是传授运动技能的“工具”,而不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玩具”。虽然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于终身体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把体育课程只是当作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漠视学生当下存在的生活。这就涉及到效率和价值冲突的问题,这正如周浩波的教育哲学中“教育作为工具与教育作为生活的冲突就是效率和价值的冲突”一样。但是不管这种冲突如何或者如何化解冲突,我们都不能忽视二者中的任何一方。

物理说课论文篇(8)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物理说课论文篇(9)

1.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记叙文结构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记叙文的顺序上,主要弄清文章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无插叙、补叙等。如:我在教初级中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时采用了记叙文顺序上的比较教学,让学生分析辨别这单元中的不同记叙顺序。通过比较教学,学生既明确了各篇文章所采用的不同记叙顺序:《这不是一颗流星》、《背影》用了倒叙,《散步》、《金黄的大斗笠》用了顺叙,《羚羊木雕》一文用了插叙,又理解了各种记叙顺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2.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

文学作品在结构上各有不同,因此,在阅读时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小说和戏剧主要体现在情节的结构上。因此,教学这类文章要根据情节来分析文章结构。如:在教《七根火柴》时,首先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阅读课文:小说是如何紧扣“七根火柴”的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按照情节发展,可把课文划分为几部分?通过阅读分析,学生明确了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环境恶劣,渴望有火(开端);第二部分写无名战士献出了火柴,精神伟大(发展、高潮);第三部分写篝火燃烧,转交党证和火柴(结局)。这样,学生明确了这类文章的分段根据,同时也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散文和抒情诗主要表现在作者感情的脉络上。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就等于把握文章的主题。如:在学习《春》这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感情脉络,使他们懂得了本文是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感情脉络进行描绘的,从而为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提供了依据,明确了本文可分为三部分;同时对归纳文章主题也有一定的启示:本文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上述问题若能弄清楚,不但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还掌握了用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来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方法。

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说明的顺序和层次上。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按时间发展,按空间转移,按事物变化过程,按事物内容结构,按事物特性、功用,按操作程序等等。因为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有不同的说明顺序,所以在分析说明文结构的过程中,要根据其不同说明目的和对象,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来分析。如学习《故宫博物院》可指导学生按空间顺序来分析文章结构,而《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却按时间顺序来分析结构等。如此阅读分析训练,学生不但了解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也学会了说明结构分析的方法。

二 内容方面的特点

1.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内容特点

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以写人记事为主,对这类文章的理解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或对事件的解剖来进行的。如在学习《小桔灯》时,让学生带着“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哪些性格?”的问题阅读课文。同时老师做适当的提示:分析人物主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这样,学生不但明确了本文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类文体的阅读方法,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分析事件,主要是剖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以揭示事件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如:在学习《老山界》时,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制成表格。

2.说明文的内容特点

说明文内容上的特点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有的是只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个方面,有的是综合说明其全貌,但都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组织学生重点分析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

3.议论文的内容特点

议论文的内容是以说理为主,通过各种材料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观点,可分为论点和论据两部分。要把握议论文内容的特点就要从论点和论据两方面进行。

物理说课论文篇(10)

这类课文都有一个中心观点,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叙说的,所以教学这类课文必须要明确课文是围绕什么观点、抓住哪些要点来叙说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①课文谈论的对象是什么;②课文针对这个对象说了什么理;③课文为了说这个理选择了哪些材料,呈现了哪些画面。整体切入,把握说理要点,读懂并清楚地说出课文所要说的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谈论的对象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天下奇观,作者根据对这一奇观的观察和分析后说了这样一个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课文为了说明白这个道理,选择了三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呈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成功人士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画面和雨水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画面,抓住这些要点来阐释观点。

二、明晰结构,有序叙说

学习说理,不仅要明白说了什么理,还要知道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说理,才能做到说话有条理。这类课文的结构就是作者说理思路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明确说理思路就必须关注整篇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段落的结构,厘清各段落之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这类课文大多是总分总结构,全文一般是按照“提出观点―举出例子―总结观点”这样的思路来说理。开头段一般是总领全文,引出对象,常通过以下4种形式来提出观点:①直接点明;②古训引入;③现象剖析;④话题导入。中间段大多是以描述例子为主,并有适度议论,所举的例子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时还从正、反面来叙说,每个段落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所有词、句、句群都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阐述。有些课文的中间段落也是总分结构,段首句常常总领后文,提出观点,段尾句得出结论,强调观点或总结上文。结尾段一般以议论为主,呼应开头,照应课题,总结全文,常单独成段,有时文章的中心句就隐藏在这个段落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课文开头通过对滴水穿石这种现象进行剖析后引出观点,总领全文;课文中间以三个正面例子及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滴水穿石”的重要性,其中第三自然段也是总分结构,先是描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名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事例,然后借助段尾小结句总结观点。课文结尾强调“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所在段落。整篇课文紧扣中心观点来展开叙述,结构紧凑,思路清晰。

三、把握事例,形象论证

这类课文一般都是借助实例来阐述自己观点的,这些实例很多是事例,事例就是作者说理的证据。在列举这些证据时作者常常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努力把道理说得形象具体。所以学习说理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把准事例

这类课文在表达上都是叙议结合,借助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说理,这些事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叙述这些事例时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要关注事例之间的相同点,从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来把握事例叙述的相似性;二要明确事例之间的不同点,通过不同角度的叙述来证明所举事例的典型性;三要厘清事例叙述的顺序,明确叙述的条理性;四要突出事例叙述的侧重点,明确叙述的目的性。这类课文在叙述事例时以描述性语言为主,有的先叙述后议论,有的先议论后叙述,但都是围绕观点来进行,不是为了让人感动,而是就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服人”为目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所举的三个正面事例都是说这三位名人像小水滴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耗尽毕生的精力,最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每个事例都是按“认准目标―努力过程―取得成就”的条理来叙述的。这三个典型事例中人物的国籍、年代、职业、起点等方面都不同,李时珍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基础好;爱迪生是美国现代的发明家,基础差;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的书画家,起点晚。从时间的跨度、空间的宽度、职业的角度、起点的程度等不同方面选取的这三个人物,实际上就是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物代表,这些不同的代表可以说包含了“古今中外所有事业有成的人”。三个事例叙述的顺序相同,条理清晰,先说三位名人确定的目标分别是“立志学医、迷恋电学、挥毫作画”,再说三位名人努力的过程分别是“不懈努力、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最后说三位名人取得的成就分别是“写成巨著、千项发明、炉火纯青”。整篇课文先是借物喻理,然后是叙事说理,无论是正、反面事例的描述,还是关键词句的议论,都是为了证明“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

(二)形象叙述

物理说课论文篇(11)

一是很多活动表面热闹、实则假活动。课堂上你说说,我说说,似乎很扎实;同学们围在一起讨论交流,不亦乐乎,似乎很民主开放;张三读一遍,李四读一遍,似乎很公平。但是读、说、议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要求?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种表面繁荣,看似热闹的学生活动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二是活动形式单一。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一声令下,学生便开始热烈地讨论交流。岂不知,交流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更要在课堂上展开交互式的活动,使学生产生想法、发展想法、促进多元理解,使学生个体的想法之间产生碰撞与争鸣,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语文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形式和活动的层次是值得语文老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是学生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怎样做。老师在干什么呢?有的老师在教室里转来转去,溜溜达达;有的老师站在教室一隅,静观其“动”;也有的老师对学生很不放心,时常打断学生的活动,自己的指导,好像只有这样教师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就又给语文老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学生活动的时候,老师的参与度怎样才算合适?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让我们结合案例来剖析,希望能够找到使学生活动更加扎实、丰富、有效合适的策略。我教《变色龙》,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安排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分角色朗读对话

要求:请你在文中圈画出奥楚蔑洛夫、巡警、群众和将军的哥哥等人物对话的语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自选角色,要求尽量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揣摩人物的心理,还要注意省略号的停顿。读完后在全班范围内评价,评出表演得最传神的同学。

小组活动,老师巡视,时而参与到小组活动中。然后班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尤其是奥楚蔑洛夫的每一次说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同学们仔细品味,反复探讨演练。

活动二:赏析人物对话

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奥楚蔑洛夫?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学生跳读课文,思考,做批注,讨论交流,明确人物形象。

师:小说中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主要靠人物的语言来刻画和推进,大密度的人物对话,使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以上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只几句话,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可见,作者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小说中除了重点刻画奥楚蔑洛夫外,还刻画了首饰匠赫留金、围观者等。请大家通过他们的语言来看看他们是一些怎样的人。

学生读书、思考、做批注、讨论、交流,师生达成共识。

活动三:探讨小说的主题

师:警察处理狗咬人的事件本来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奥楚蔑洛夫却反复无常,那么他为什么要变来变去的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个警察和一群民众在广场上滔滔不绝的对话呢?

投影展示背景资料供学生参考。(内容略)

师生研读背景资料,结合文章讨论,形成共识。

上面这个案例立足学生,设计简约,它体现了学生自己阅读、品味思考、积累实践、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真正的语文学习。那么,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遵循怎样的策略呢?

第一、课堂活动要实实在在,而非表面热闹

从上面这个案例来看,这是有效的学生活动。三个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人物对话进行。这篇小说就是借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就纲举目张了。通过分角色朗读和人物形象的赏析,学生的理解就很深刻了,通过课堂上的交互式的活动又发展了想法,因此,活动是扎实有效的,而不是浮光掠影地读读、说说、议议。

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要丰富灵动

如上面的案例,朗读活动的安排层次清晰,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默读,因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跳读课文,也绝不仅限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而是通过“寻找”来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品评人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整合,更要通过反复阅读、前后比较、深入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因此这种品析是深层次的;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也显得目标明确、话题集中,而不是空泛地说说。当然,语文课上除了读的、品析的、讨论交流的活动以外,根据需要进行想象的、探究的、练笔的、辩论的等形式的活动都是经常有的。 课堂上有时需要学生对学习资料进行收集、整合、提炼和分析,有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体现对文本的多角度的解读;有时会围绕一个话题或主题进行目标明确集中地交流探讨活动,大家能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和表达技巧的提升;有时也会安排较长时间的学生独立思考或动笔写作的活动。笔者想要表达的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形式不能单调,层次也不能平面化,而应该追求丰富灵动的形式和由低到高的层次变化,通过活动实现学生知识积累和阅读分析、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三,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要发挥得恰到好处